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2017-11-01 50页 doc 232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一、等质混和等体混 母体讲解 ,31. 把 70% HNO(密度为 1.40 g?cm)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 HNO(aq)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3A.0.35 B.,0.35 C.,0.35 D.?0.35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分数的认识和变换前提下的估算能力。 知识依托: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错解分析:审题不严,自以为是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从而误选 A项;解题过程中思维反向,也会误选 B项。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条件转换...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一、等质混和等体混 母体讲解 ,31. 把 70% HNO(密度为 1.40 g?cm)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 HNO(aq)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3A.0.35 B.,0.35 C.,0.35 D.?0.35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分数的认识和变换前提下的估算能力。 知识依托: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错解:审题不严,自以为是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从而误选 A项;解题过程中思维反向,也会误选 B项。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条件转换法):先把“等体积”看作“等质量”,则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 HNO 的质量分数为: 3 m,m,w,mw,w70%1212,,w==35% 混222m 而等体积混合时水的质量小于 HNO(aq) 的质量,则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进行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密度大的液3 体,这里是 70% 的 HNO(aq),故其质量分数大于 35%。 3 方法2(数轴示法):(1)先画一数轴,在其上标出欲混合的两种液体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在两质量分数的对应点上标出两液 体密度的相对大小。 w,w12(2)求出,并在数轴上标示出来。 2 w,w12(3)标出w:w在与 ρ的液体的质量分数之间。答案:C评注:方法2是方法1的一种升华。 混混大2 ?锦囊妙计 1.等质混 w,w12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时:w= 混2 2.等体混 w,w12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时:W?,,W(ρ),具体解题时,常用数轴表示法。 混大2 ,12. 密度为0.91 g?cm 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5.0%(即质量分数为0.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 量百分比浓度( ) A.等于12.5% B.大于 12.5% C.小于 12.5% D.无法确定 求解: 提示:氨水越浓密度越小。因为ρ,ρ,所以w离w 更近,即 w,0.125。 混混121 答案:C 举一反四: 1. 有甲、乙两种 HSO(aq),甲中 HSO 的质量分数为 3a %,乙中 HSO 的质量分数为 a %,取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242424合,搅拌均匀后所得 HSO(aq)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4 A.,2a% B.,2a% C.,2a% D.无法确定 2. 将上题中的“HSO(aq)”改为“氨水”;其余不变,试选之。( ) 24 3. 有甲、乙两种水的乙醇溶液,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25%,乙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15%,将甲、乙两种溶液各取 100 mL 混 合,则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 ) A.,0.80 B.,0.80 C.,0.20 D.,0.20 ,,1314. 在100 g 浓度为 18 mol?L密度为ρ(g/cm)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 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100A.,100 mL B.,100 mL C.,100 mL D.,mL ,答案 1.提示: 答案:A 2.提示: 答案:B 提示:水的酒精溶液密度小于 1,即水越多,密度越大。则: 3. 答案:BC ,14.解析:由题意知,稀释结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成为原来的一半,则溶液的体积成为原溶液体积的 2 倍。18 mol?L浓 ,,33HSO密度比水的密度 1 g?cm大的多:ρ(浓 HSO)=1.8 g?cm,100 g 该浓 HSO体积 V 比 100 mL 小得多:V(浓 242424 100g100100 mLHSO)=,,mL=56 mL。这样所加水的体积肯定小于 100 mL,但绝对不是100ρ mL,即其所24-1,1.8,gmL, 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地相加,因而 A 项可选,但 D 项不可选。 答案:A 二、浓度不同产物异 母体讲解 1. 38.4 mg铜跟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mL(状况),反应消耗HNO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3,,3 3 A.1.00×10mol B.1.60×10mol ,,3 3 C.2.20×10mol D.2.40×10mol (忽视NO与NO的相互转化) 224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反应条件——浓度变化时产物种类变化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具备的能力。 知识依托:Cu与浓、稀HNO的反应。 3 错解分析:忽视了Cu与稀HNO的反应,就会错选D;只运用Cu与稀HNO反应解题,就会错选B。 33解题思路: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变小,产生的气体可能是纯净的NO,也可能是NO和NO的混合物。 22,1n(Cu)=38.4 mg?64.0 g?mol=0.600 mmol ,1n(g)=22.4 mL?22.4 L?mol=1.00 mmol 这样,发生的反应可能是下列?一个,也可能是??两个: ?Cu,4HNO(浓)====Cu(NO),2NO?,2HO 33222 ?3Cu,8HNO(稀)====3Cu(NO),2NO?,4HO 3322 于是,本题有以下多种解法。 方法1(极值法):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NO,由化学方程式?得: 2 n(HNO)=4n(Cu)=0.600 mmol×4=2.40 mmol 3 n(NO)=2n(Cu)=0.600 mmol×2=1.20 mmol 2,1V(NO)=1.20 mmol×22.4 L?mol=26.9 mL,22.4 mL 2 可见,气体不全是NO。 2 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NO,由化学方程式?得: n(HNO)=8/3n(Cu)=0.600 mmol×8/3=1.60 mmol 3 n(NO)=2/3n(Cu)=0.600 mmol×2/3=0.400 mmol ,1V(NO)=0.400 mmol×22.4 L?mol=8.96 mL,22.4 mL 2 由于气体是NO和NO的混合物,8.96 mL,V(g),26.9 mL, 2 所以1.60 mmol,n(HNO),2.40 mmol, 3 观察备选项可知答案。 方法2(守恒法):根据反应前后N原子守恒和Cu原子守恒得: n(HNO)=n[Cu(NO)]×2,n(NO),n(NO) (N原子守恒) 3322 =n(Cu)×2,n(NO),n (NO) (Cu原子守恒) 2 =0.600 mmol×2,1.00 mmol =2.20 mmol 方法3(写总反应方程式法):设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x,则题设条件下的总反应为: 2 0.6Cu,2.2HNO====0.6Cu(NO),xNO?,(1,x)NO?,1.1HO 33222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Cu、NO和NO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Cu原子守恒和N原子守恒得出Cu(NO)和HNO的化学2323 计量数,HO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N原子守恒而得出(因与结果无关也可不算出)。 2 根据方程式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可知参加反应的HNO物质的量为2.20 mmol。 3方法4(平均分子式法):设HNO还原产物的平均分子式为NO,则: 3xn(Cu)?n(NO)=0.600 mmol?1.00 mmol=3?5 x Cu与HNO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 3Cu,11HNO====3Cu(NO),5NO?,,HO 332x2 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Cu和NO的化学计量数3和5,再根据Cu原子守恒和N原子守恒分别得出Cu(NO)和HNO的x323 化学计量数3和11,HO的化学计量数因与结果无关可不算出,则:n(HNO)=11/3n(Cu)=0.600 mmol×11/3=2.20 mmol 23答案:C 变式1:去掉备选项,将问题改为:求还原产物NO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其他同例题,试解之。 2解题思路:在前面“方法4”的基础上得到下式: 3Cu,11HNO====3Cu(NO),5NO,5.5HO 332x2根据O原子守恒得: 33=18,5x,5.5 x=1.9 即NO为NO。用十字交叉法: x1.9 V(NO)?V(NO)=9?1答案:9?1 2 变式2:若例题条件下Cu与HNO恰好完全反应,二者皆无剩余,欲求开始生成NO时HNO溶液的浓度,还缺少的条件是33 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字母b表示),开始生成NO时HNO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请写最后结果)。 3 解题思路:据变式1解题思路得: 9V(NO)=1.00 mmol×=0.900 mmol V(NO)=0.100 mmol 210 生成NO消耗HNO的物质的量可求: 3 8HNO(稀)~2NO? 3 8 2 n(HNO) 0.100 mmol 3 (HNO)=0.400 mmol n3 欲求0.400 mmol HNO的浓度,须知HNO(aq)的体积——b: 33 ,44.0010mol,,4 c(HNO)= 答案:开始生成NO时HNO(aq)的体积b 4.00×10mol/b 33b ,12. 30 g铜、银合金与80 mL 13.5 mol?L的HNO溶液反应。合金全部溶解,放出气体6.72 L(标准状况下),反应后溶液的3pH=0(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1)计算HNO被还原的物质的量; 3 (2)计算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求解: 题设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Cu,4HNO(浓)====Cu(NO),2NO?,2HO 332223Cu,8HNO(稀)====3Cu(NO),2NO?,4HO 3322Ag,2HNO(浓)====AgNO,NO?,HO 3322 3Ag,4HNO(稀)====3AgNO,NO?,2HO 332 6.72L(1)n(被还原HNO)=n(NO),n(NO)==0.300 mol 32-122.4L,mol(2)设合金中Cu和A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1108gmol0.10mol,,w(Ag)==0.36 答案:(1)0.30 mol (2)0.36 30g 当化学反应进行时,反应物不断被消耗。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改变, ?有的会造成产物的不同。如,过量Cu放入少量浓HNO中,开始生成的气体是NO,后来生成的气体是NO;很稀的HNO323 溶液与活泼金属反应还会有H生成(非信息题可不考虑)。再如,过量活泼金属(如Zn)与少量浓HSO的反应,开始时生成的224气体是SO,后来生成的气体是H。 22 ?有的反应不再发生。如,过量Cu与少量浓HSO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浓HSO变成了稀HSO,Cu与稀HSO不再24242424发生反应。再如,过量MnO与少量浓盐酸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不再与M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2?有些本来不能发生的反应,后来能够进行。如稀HSO溅在衣服上,水分蒸发后,变成浓HSO,也就能使布料脱水炭化。 2424 举一反四 ,1 1. 向50 mL 18 mol?LHSO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HSO的物质的量( ) 2424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2. 14.0 g铜银合金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 铜的质量为( ) A.9.6 g B.6.4 g C.3.2 g D.1.6 g ,,13. 3.2 g 铜与过量硝酸(8 mol?,,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和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此时2 ,溶液中所含NO为________mol。 3 ,14. 使一定量锌与100 mL 18.5 mol?,浓HSO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将反应后溶液稀24 释,测得其pH=1.0。 求:(1)生成气体的成分及体积(假设浓HSO与Zn反应还原产物只生成SO); 242 (2)锌的质量; (3)开始生成H时HSO的浓度(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224 答案 1. A 2.提示:由题意知,Cu、Ag与HNO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与O作用溶于水后又变为HNO,因此可以认为Cu、Ag所失电子最323终被O而非HNO所得。 23 设Cu、Ag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1解得:x=0.050 mol, m(Cu)=64 g?mol×0.050 mol=3.2 g答案:C 3.提示: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分别是Cu(NO)和HNO,依据N原子守恒得: 323 3.2g,,,2n(NO)=2n[Cu(NO)],n(HNO)=2n(Cu),n(H)=2×,a mol=(a,0.10) mol答案:(a,0.10) mol 3233-164g,mol 2评注:在反应过程中HNO有挥发,n(HNO),n(NO)=n(HNO),n(Cu)所得数值不准确。 3333 4.提示:题设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Zn,2HSO(浓)====ZnSO,SO?,2HO 24422 Zn,HSO(稀)====ZnSO,H? 2442,1 答案:(1)生成SO 6.7 L,生成H 26.9 L (2)97.5 g (3)12.5 mol?L22 三、顺序不同现象异 母体讲解: 下列四组溶液,不论如何滴加,反应现象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 A.NaOH和CuSOB.Ca(OH)与HPO 4 234 C.NaOH与AlClD.NaAlO与HCl 3 2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过量反应的认识。 知识依托:无机化学反应。 错解分析:将A滴入B中,A不足,B过量;将B滴入A中,B不足,A过量。A、B比例不同,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往往 不同,对此认识不清,往往造成错解。 解题思路:逐项分析。 O过量,二者只按下式反应: (1)不论NaOH过量,还是CuS4,,2Cu,2OH====Cu(OH)? 2 即过量的NaOH或CuSO,都不与生成的Cu(OH)反应。A可选。 42 (2)?将Ca(OH)向HPO滴加,开始时HPO过量,生成可溶于水的Ca(HPO),至HPO消耗完毕。随着Ca(OH)的不断23434242342,增加,Ca(HPO)中的H逐渐被中和掉,先后分别出现CaHPO沉淀和Ca(PO)沉淀。即开始不生成沉淀,后来生成沉淀。 2424342将HPO向Ca(OH)中滴加,开始时,Ca(OH)过量,HPO被完全中和,生成Ca(PO)沉淀,至Ca(OH)消耗完毕。随着3422343422HPO的不断滴加,Ca(PO)逐渐转化为CaHPO,最后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PO)。即开始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溶解。B343424242不可选。 lCl(3)将NaOH(aq)滴入A(aq)中,开始产生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消失。将AlCl(aq)滴入NaOH(aq)中,开始不产生沉淀,后来33产生沉淀不消失。C不可选。 (4)将NaAlO滴入稀盐酸中,开始无沉淀产生,后来产生沉淀不消失。将稀盐酸滴入NaAlO溶液中,开始有白色沉淀产生,22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可见,D不可选。答案:A 顺序不同现象异,其实质是过量反应和连续反应的结果,做好过量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将A溶液滴入B溶液中,开始时,A不足,B过量,A完全反应,B剩余。随着滴加的进行,B溶液将消耗殆尽。这时再滴 入的A可能会与A、B反应的产物C反应。 2. 向下列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不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NH?HO B.BaClC.NaOH D.HCl 322 求解: B、D中滴入AgNO(aq)开始即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再溶解。C中滴入AgNO(aq),生成白色AgOH沉淀,且AgOH沉淀33不稳定,在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AgO,所得暗棕色沉淀(AgOH和AgO的混合物)也不溶解。A中滴入少量AgNO,发223,,,,生以下反应:Ag,3NH?HO====[Ag(NH)],NH,OH,2HO,故无沉淀产生;继续滴入AgNO(aq),至AgNO过量32324233,,时,总反应如下:Ag,NH?HO====AgOH?,NH,故有沉淀产生。答案:A 324 举一反四: 1. 向下列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入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 A.NaSiOB.BaClC.FeClD.NaAlO 23 2 3 2 2. 向下列一定浓度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铁胶体,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入氢氧化铁胶体,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HSOB.NaSOC.HCl D.CHOH 24 24 25 3. 一定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滴入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再滴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的是( ) A.NaSOB. (NH)SOC. Pb(Ac)D.HNO(?) 24 424 2 3 2,,24. 已知,向Zn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Zn(OH)白色沉淀;但是氨水过量时,沉淀又溶解,生成了Zn(NH)。此外,Zn(OH)2324 2,既可溶于盐酸,也可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ZnO,所以Zn(OH)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22 现有4组离子,每组有2种金属离子。请各选用1种试剂,将它们两者分开,可供选用的试剂有: 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E.氨水 请填写下表:(填写时用字母代号) 离子组 沉淀物的化学式 保留在溶液中的离子 选用的试剂(代号) ,,23和Al (1)Zn ,,22(2)Zn和Mg ,,22 (3)Zn和Ba ,,33 (4)Fe和Al 答案 1.提示:A、B中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后来沉淀不消失;C中始终未生成沉淀;D中先生成Al(OH)沉淀,后来Al(OH)沉淀33溶解在过量硫酸中。答案:D 2.提示:一定浓度的HSO(aq)或HCl(aq)中加入少量Fe(OH)胶体,相互反应,分别生成Fe(SO)(aq)和FeCl(aq),当胶体过2432433量时,它会在Fe(SO)或FeCl(aq)里发生凝聚,生成沉淀。答案:AC 2433 3.提示:C、D能使蛋白质变性,加入蒸馏水,蛋白质不再溶解。答案:CD ,,234.提示:(1)Zn和Al不能用NaOH分开,因为生成的Zn(OH)和Al(OH)都能溶于NaOH(aq),但可用NH?HO分开,因2332为Zn(OH)能溶于氨水,而Al(OH)不能。 23 2,,,,2222+(2)Zn和Mg可用过量氨水分开,因为在过量氨水中,Zn转化为Zn(NH),而Mg转化为Mg(OH)沉淀;也可用过量324 2,,,22NaOH(aq)分开,因为在过量NaOH(aq)中,Zn转化为ZnO,而Mg转化为Mg(OH)沉淀。 22 ,,,,2222(3)Zn和Ba可用HSO(aq)分开,因为HSO(aq)与Zn不反应,但可使Ba生成沉淀。 2424 ,,,,,3333(4)Fe和Al可用过量NaOH(aq)分开,在过量NaOH(aq)中,Fe转化为Fe(OH)沉淀,而Al转化为AlO。 32 2,2,答案:(1)E Al(OH) Zn(NH) (2)DMg(OH)ZnO或E Mg(OH)3 32 2 42 2,,,2 Zn(NH) (3)A BaSOZn(4)D Fe(OH)AlO 34 3 42 四、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母体讲解: 1.将Al(SO)(aq)逐滴滴入Ba(OH)(aq)中,写出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写满,也可补充)。 [例题]已知Br水与FeCl(aq)发生如下反应: 22 3Br,6FeCl====4FeCl,2FeBr 2233,1现将112 mL(标准状况)Cl通入10.0 mL 1.0 mol?,的FeBr(aq)中,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2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比较物质还原性强弱的能力。 知识依托:?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Cl的氧化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错解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误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232Fe,4Br,3Cl====2Fe,2Br,6Cl 22 不进行还原性比较,误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2Br,Cl====2Cl,Br 22,,32解题思路:通过题给反应可比较出Fe与Br的氧化性强弱(Br强),从而明确Cl通入FeBr(aq)中先与Fe反应,若Cl还22222,有剩余再与Br发生反应。 0.112L,3 n(Cl),,5.00×10mol 2-122.4L,mol ,,,312 n(FeBr),10.0×10 L×1.0 mol?,,1.0×10mol 2,,,,22 2 这样,Fe可失去1.0×10mol的电子,而Cl最多得1.0×10mol的电子,得失电子应守恒,故Br不失电子。 2,,,23答案:2Fe,Cl====2Fe,2Cl 2 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是以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的,不能写成离子的形式,包括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所有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写 成化学式的形式;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若没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也不能写成离子的形式, 中学阶段常见的有: ?Cl通入石灰乳中; 2 ?用NaCl(或萤石)和浓HSO制取HCl(或HF); 24 ?加热NHCl和Ca(OH)的混合物制取NH。 423 2.离子方程式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还遵循电荷守恒规律。水解相互促进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可先进行电荷守恒配平。 3.原电池和电解池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叠加不一定是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4.多离子溶液中,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也是应该注意的。如得电子能力:Br,Fe,I。 22 2. 向下列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不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NH3?H2O B.BaCl2 C.NaOH D.HCl ,,,23提示:(1)开始滴入Al(SO)(aq),Al(SO)不足,Ba(OH)过量,Ba完全转化为BaSO?,Al完全转化为AlO 243243242 2,,,,,322Al,3SO,3Ba,8OH====3BaSO?,2AlO,4HO 4242 ,,,2该反应持续至OH消耗完毕,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Ba,阴离子是AlO,即为Ba(AlO)(aq)。 222(2)继续滴入Al(SO)(aq),发生下列反应: 243 2,,,,3212HO,2Al,3SO,6AlO,3Ba====3BaSO?,8Al(OH)? 24342 ,,3因为Al与AlO水解相互促进,所以有HO参加反应。 22 2,,,,,32答案:(1)2Al,3SO,3Ba,8OH====3BaSO?,2AlO,4HO 4242 2,,,,32(2)12HO,2Al,3SO,6AlO,3Ba====3BaSO?,8Al(OH)? 24342 举一反四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NaAlO(aq)和AlCl(aq)混合: (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进行到底,下同); 23,,11(2)将10.00 mL 0.10 mol?L的NaHCO(aq)与5.00 mL 0.10 mol?L的KAl(SO)(aq)混合: 。 343 2.(1)向NaHSO(aq)中,逐滴加入Ba(OH)(aq)至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2((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aq),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 ,,,23. 已知还原能力:I,Fe,Br,则: (1)少量Cl通入FeI(aq)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2 (2)过量Cl通入FeI(aq)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2 (3)将1.2 mol Cl通入含有FeI 1.0 mol的水溶液中: 。 22 ,,4. 铝铵矾[NHAl(SO)?12H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将它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逐滴滴入NaOH(aq),已知:NH,AlO442242 ,HO====Al(OH)?,NH?,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3 (1) , (2) , ,OH ,,,,(3)NH?HONH?,HO, 3232 (4) 。 答案 ,,,,331.提示:先根据电荷守恒配平。答案:(1)3AlO,Al,6HO==== 4Al(OH)? (2)3HCO,Al====Al(OH)?,3CO? 233232 ,,,,,,,22.提示:(1)Na不参加反应,溶液呈中性时,HSO中的H与Ba(OH)中的OH皆无剩余:2HSO,Ba,2OH====2HO2244 2,2,,,,2,BaSO?,SO,或2H,SO,Ba,2OH====2HO,BaSO?。 42444 2,,2SO(aq),继续滴入Ba(OH)(aq)发生以下反应:Ba,SO(2)上面所得中性溶液,实为Na==== BaSO?。 24244 2,2,,,,,22答案:(1)2H,SO,Ba,2OH====2HO,BaSO? (2)Ba,SO====BaSO? 24444 ,,,,23.提示:还原性强的,首先要失电子,故(1)中只有I失电子;而(2)中I和Fe都失电子,二者全部被氧化;(3)中I全部被氧 ,2化,Fe部分被氧化: 1,,n(氧化I的Cl)=n(I)=1.0 mol 22 ,,2n(氧化Fe的Cl)=n(Cl),n(氧化I的Cl)=0.2 mol 总222,2n(被氧化的Fe)=0.4 mol ,,3n(I)?n(Fe)?n(Cl)=2.0 mol?0.4 mol?1.2 mol=5?1?3。 反反反2 据此,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答案:(1)2I,Cl====2Cl,I 22,,,,23 (2)2Fe,4I,3Cl====6Cl,2Fe,2I 22,,,,23 (3)2Fe,10I,6Cl====2Fe,5I,12Cl 22 ,,,,,,,334.提示:先比较NH与Al结合OH的能力:若NH先与OH结合,则生成的NH? HO还是能与Al结合释出NH,故32444 ,,,3结合OH的先后顺序为:先Al后NH。 4 ,,,,,再分析Al(OH)与NH结合OH的能力:由于NH?HO不能溶解Al(OH),故NH先于Al(OH)与OH结合。NH完全变33233444 ,,,为NH?HO后,随滴加的进行,c(OH)渐大,c(OH)至一定程度,Al(OH)沉淀开始溶解产生AlO: 3232 ,,Al(OH),OH====AlO,2HO 322 ,,,,,,3,OHNH?HO (4)Al(OH),OH====AlO,2HO 答案:(1)Al,3OH====Al(OH)? (2)NH3232342五、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母体讲解 1. 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CO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CO(aq)中加入1.06 g无水NaCO,23232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1.06 g无水NaCO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NaCO?10H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231232m(HO) 12 NaCO, NaCO?10HO , 10HO 23 2322 106 g 286 g 180 g 1.06 g m(NaCO?10HO) m(HO) 123212 m(NaCO?10HO)=2.86 g m(HO)=1.80 g 123212 再求溶解在1.80 g水中NaCO的质量m(NaCO),及这些NaCO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NaCO?10HO)和溶液由此而23223232232减少水的质量m(HO) 22 10.0g,1.80gm(NaCO),,0.180 g 223100g NaCO, NaCO?10HO , 10HO 23 2322 106 g 286 g 180 g 0.180 g m(NaCO?10HO) m(HO) 223222 m(NaCO?10HO)=0.486 g m(HO)=0.306 g 223222 n依次类推,求m(NaCO)及m(NaCO?10HO)和m(HO),直至所得晶体质量m(NaCO?10HO)在(NaCO?10HO)m323323232i232232,ii,1的和中可以忽略为止。 10.0g,0.306gm(NaCO),,0.0306 g 323100g NaCO, NaCO?10HO , 10HO 23 2322 106 g 286 g 180 g 0.0306 g m(NaCO?10HO) m(HO) 323232 m(NaCO?10HO)=0.0826 g m(HO)=0.0520 g 323232 10.0g,0.0520gm(NaCO)==0.00520 g 423100g 0.00520g,286gm(NaCO?10HO)==0.0140 g 4232106g ……(生成固体质量以0.170倍递减) 最后得出所得晶体质量m(NaCO?10HO) 232 n m(NaCO?10HO)=(NaCO?10HO)=2.86 g,0.486 g,0.0826 g,0.0140 g,……=3.44 g m232232,ii,1 方法2(终态思维法):设最终析出NaCO?10HO的质量为x,则其中含有NaCO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23223 106x180xm(NaCO)= m(HO)= 232286286 106x180x这样,若将(,1.06 g) NaCO溶解在质量为的水中,在题设温度下,当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23286286 106x,1.06g10.0g286, x,3.45 g。 180x100g 286 答案:3.45 g 评注:二法相比,方法一不及方法二简捷、准确。方法一之答案较方法二之答案出现一定的误差,是有效运算和四舍五入的 结果。若进行纯数字运算,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求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常有两种思维:(1)过程思维:按晶体析出分过程计算的一种方法,思维朴素易接受,但计算量大; (2)终态思维:摒弃晶体析出过程,直接由最终结果计算的方法,优点是计算量相对较小。 2. t?时向a g饱和NaCO(aq)中加入1.06 g无水NaCO,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NaCO?10HO)。2323232 求: (1)S(NaCO)与a的关系式,S=_____________(S代表溶解度)。 23 (2)a的取值范围。 求解: 解析:(1)最后所得晶体质量为(a,1.06)g,其中含NaCO质量是:106(a,1.06),286 g,含水质量为:180(a,1.06),286 g;23 则: 106(a,1.06)/286g,1.06g2650a,4770S=×100 g=g 45a,47.7180(a,1.06)/286g 2650a,4770(2)由于S,0,所以:2650a,4770,0,a,1.8。答案:(1)S=g (2)a,1.8 45a,47.7 举一反四: 1. 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CO(aq)中加入1.06 g无水NaCO,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2323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g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 2. 将例题中的“10.0 g”改为“50.0 g”,其他不变,试求之。 3. t?时,向足量饱和NaCO(aq)中,加入1.06 g无水NaCO,搅拌后静置,并冷却至t?,最终所得晶体质量为5.83 g,求2323(( 该温度下NaCO的溶解度。 23 4. 硫代硫酸钠晶体(NaSO?5HO)俗名海波、大苏打。现向定量饱和NaSO(aq)中加入m g无水NaSO固体,搅拌后静置,2232223223 O晶体,欲求所得晶体质量x(g),还必须补充一个条件。则: 得到一定质量的NaSO?5H2232(((((1)所补充的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但要说明它的含义); (2)写出求所得晶体质量的计算式,x,______。 答案 1. D 2.解析:设析出NaCO?10HO质量为x,则:其中含NaCO质量为106 x,286,含水质量为180 x,286; 23223 (106x,286,1.06 g)?50.0 g=(180x,286)?100g x=18.9 g答案:18.9 g 3.解析:5.83 g NaCO?10HO中含NaCO质量5.83 g×106,286=2.16 g,含水质量5.83 g×180,286=3.67 g。 23223 (NaCO)S2.16g1.06g,23,则: S(NaCO)=30.0 g 答案:30.0 g 233.67100 4.提示:(1)所补充的条件是:一定温度下,NaSO在水中的溶解度S(g)。(若未指明温度,该小题不能得分) 223(((( 158x90(2)所得x(g) NaSO?5HO中:m(NaSO)=g,m(水)=g, 2232223248248158xg,mgSg100m2480m24800m248,x,,或,或则 90x90S15800100g15800,90S1580,9Sg,248248248 答案:(1)一定温度下,NaSO在水中的溶解度S(g) 223(((( 100m2480m24800m,或,或(2) 90S1580015800,90S1580,9S,248248 六、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 母体讲解 1.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 HO): 2 NaNOKNONaCl KCl 3 3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计算时假定:?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取23.4 g NaCl和40.4 g KNO,加70.0 g HO,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 50.0 g HO,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322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 高温 将滤液冷却至10 ?,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 低温 (2)另取34.0gNaNO和29.8 g 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100?和10?得到3 的晶体质量(m′和m′)分别是多少? 高温低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多离子溶液中晶体的析出(实为沉淀生成)和溶解度的计算技能。 知识依托:物质的结晶。 错解分析:不了解物质的结晶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1)问无解;没看出(2)问数据的巧妙而费解。 解题思路:(1)100?时S (NaCl)最小,所以析出NaCl晶体,则不析出KCl、NaNO;KNO溶液未达饱和,亦不会析出。 33m,23.4 g,39.1 g×(70.0 g,50.0 g)?100 g,23.4 g,7.82 g,15.6 g 高温 将溶液冷却到10?,析出晶体为KNO和NaCl,析出KNO晶体质量为: 33 40.4 g,20.9 g×(70.0g,50.0 g)?100 g,40.4 g,4.18 g=36.2 g 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39.1 g,35.7 g)×(70.0 g,50.0 g)?100 g=0.68 g则:m=0.68 g,36.2 g=36.9 g 低温(2)两种原始溶液中,各种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40.4g23.4g34.0g29.8g(NaCl)=n=n(KNO)== n(NaNO) ==n(KCl)==0.400 mol。 3 3,1,1,1,158.5g,mol101g,mol85.0g,mol74.5g,mol因而溶解后得到的两种溶液中四种离子浓度完全相同,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100?时蒸发后得到的是NaCl晶体,冷却后得 到的是KNO晶体,但也含有少量的NaCl。所以第(2)小题不必再计算,便知: 3 m′=m=15.6 g m′=m=36.9 g 答案:(1)15.6 g 36.9 g (2)15.6 g 36.9 g 高温高温低温低温 多离子溶液中的任何一种阳离子与任何一种阴离子相结合都可构成为溶液的一种溶质,若忽略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即假定盐 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时,不论蒸发还是降温,溶解度最小的溶质首先析出,且析出盐的(((((( 阳离子(或阴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阴离子(或其他阳离子)不会结晶析出,但与析出盐晶体中阴、阳离子无关的其他阴、阳离子 所形成的溶质有析出的可能。 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等,则有析出多种晶体的可能。若S,S,S,S,则晶体析出的先后顺序为:D、C、B,一般不会ABCD 析出A。 2.请试做以下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已知四种物质在水中、液氨中的溶解度(g溶质/100 g溶剂)如下表: 溶质 AgNO Ba(NO) AgCl BaCl 3322溶剂 ,4水 170 9.3 1.5×10 33.3 液氨 86 97.2 0.8 0 ,,,,,12(1)分别是1.0 mol? L的Ag、Ba、NO和Cl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1(2)分别是0.50 mol?L的以上四种离子在液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得出以上结论的依据是 。 (4)将以上四种离子按适当浓度混合于液氨之中,能否有AgCl沉淀析出, 答:________(“能”或“否”)。 求解: ,,,,(4)若析出BaCl沉淀之后,Ag与剩余Cl的浓度超过了饱和AgCl液氨溶液中Ag和Cl的浓度就会有AgCl沉淀析出。 2 ,,,,2答案:(1)Ag,Cl====AgCl? Ba,2NO====Ba(NO)? 323 ,,2 (2)Ba,2Cl====BaCl 2 (3)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有沉淀生成,而溶解度小者首先形成沉淀析出 (4)能 举一反四 1. 取100 g HO,配成10?饱和KCl溶液,又取50 g 水,加入35.4 g NaNO,配成10? NaNO溶液。将以上两溶液混合233后,10?时有 种晶体析出,质量是______g,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 (溶解度见例题)。 2. 将例题中的“40.4 g KNO”改为“29.8 g KCl”,其他不变,试求m和m。 高温低温3 3. 将例题中的“23.4 g NaCl和40.4 g KNO”改为“0.120 mol KCl和0.110 mol NaNO”,其他不变,求m和m。 高温低温33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NaNO和KCl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KNO,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4.33 假设:?混合溶液中,n(KCl)=n(NaNO);?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溶液中各种溶质在100?和10?的溶解度参照3 例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的主要操作是 ; ?的主要操作是 。 (2)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能是____________。晶体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 能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确定晶体C中是否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 。 (3)若晶体C中确实含有杂质,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10?时,KNO溶解度最小,所以首先计算是否有KNO晶体析出。 33 20.9g,150g100 g,50 g=150 g水中能溶解KNO质量为:=31.4 g 3100g 35.4g31.0g而n(NaNO)==n(KCl)==0.416 mol 3-1-185.0g,mol74.5g,mol 则析出KNO质量为: 3,1101 g?mol×0.416 mol,31.4 g=42.0 g,31.4 g=10.6 g 析出KNO晶体,则不析出KCl晶体和NaNO晶体。 33 其次,计算是否有NaCl晶体析出。 35.7g,150g150 g水能溶解NaCl质量为:=53.6 g 100g ,1此时溶液中共有NaCl质量为:58.5 g?mol×0.416 mol=24.3 g可见,不会有NaCl晶体析出。 ,,,,答案:一 10.6 KNO因为溶液中存在K、Na、NO、Cl四种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成KCl、KNO、NaCl、NaNO四种3 333 物质,在10?时,S(KNO),S(KCl),所以可能有KNO晶体析出,S(NaCl),S(NaNO),所以可能有NaCl晶体析出,经计333算知,只析出KNO晶体。 3 2.解析:100?时。70.0 g,50.0 g=20.0 g水溶解NaCl和KCl的质量分别是: m(NaCl)=39.1 g×20.0 g,100 g=7.82 g m(KCl)=56.6 g×20.0 g,100 g=11.3 g 10?时,20.0 g水溶解NaCl和KCl的质量分别是: m′(NaCl)=35.7 g×20.0 g,100 g=7.14 g m′(KCl)=31.0 g×20.0 g,100 g=6.20 g 则:m=23.4 g,7.82 g,29.8 g,11.3 g=34.1 g 高温 m=7.82 g,7.14 g,11.3 g,6.20 g=5.8 g 低温 答案:34.1 g 5.8 g 3.解析:100?时,NaCl不析出,因为: 39.1g,(70.0g-50.0g),158.5 g?mol×0.110 mol,=6.44 g,7.82 g,0 100g 那么,NaNO亦不析出,因NaNO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且溶解度大;同理KNO亦不析出,因KNO与NaNO物质的量33333 相等,且溶解度大。 56.6g,(70.0g-50.0g),1KCl亦不析出,因为:74.5 g?mol×0.120 mol,=8.94 g,11.3 g,0则:m=0 高温100g 20.9g,(70.0g-50.0g),1降温至10?,析出KNO:101 g?mol×0.110 mol,=11.1 g,4.18 g=6.9 g 3100g那么,NaNO不会析出。KCl亦不析出,因为: 3 31.0g,(70.0g-50.0g),174.5 g?mol×(0.120 mol,0.110 mol),=0.745 g,6.20 g,0 100g 35.7g,(70.0g-50.0g),1NaCl亦不析出,因为:58.5 g?mol×0.110 mol,=6.44 g,7.14 g,0则:m=6.9 g 低温100g 答案:0 6.9 g ,,,,4.解析:从含有4种离子:K、Na、Cl和NO的溶液中提取KNO,应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而原溶液可能是不33 饱和的(对KNO而言)、低温的。欲冷却,应制成高温的;欲使KNO饱和,要蒸发水分——此为操作?。高温(100?)下蒸33发水,溶解度小者就会首先析出(NaCl)——此为A主要成分。过滤出NaCl晶体,然后冷却的饱和溶液——此即操作?,可析 出晶体——主要是KNO,也含有少量NaCl——C的主要成分。进行再结晶可提纯KNO。 33 答案:(1)?蒸发水分,并将溶液控制在较高温度(如100?)下,过滤析出晶体 ?冷却至较低温度(如10?),过滤析出晶体 ,, (2)NaCl KNOKNONaCl 用焰色反应检验是否含有Na,用AgNO(aq)和稀HNO检验是否含有Cl 3 3 33 (3)重结晶 七、水的电离 母体讲解: ,1. 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 ,,,,71 61A.1.0×10 mol?,B.1.0×10 mol?, ,,,,2 1 121C.1.0×10mol?,D.1.0×10 mol?,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不同条件下水电离程度的认识,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知识依托:水的离子积。 错解分析:pH=12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忽略了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就会漏选D。 ,,,,pH解题思路:先分析pH=12的溶液中c(H)、c(OH)的大小。由c(H)=10得: ,,,121c(H)=1.0×10 mol?L ,,,2 1c(OH)=1.0×10mol?L 再考虑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 最后进行讨论: ,,,,,121(1)若溶质为碱,则溶液中的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OH)=c(H)=1.0×10 mol?, 水水 ,,,,2 1 (2)若溶质为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中的O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OH)=1.0×10mol?,答案:CD 水 2. (NH)CO(aq)中存在________种粒子。试完成下列问题: 423 (1)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 ,,(2)根据水的电离,写出一个含有c(H)和c(OH)的等式: ; 2,,(3)根据(NH)CO中,C、N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H)和c(CO)的等式: 。 42343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认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归纳水解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盐类的水解。 2,,,错解分析:不清楚CO与其所带电荷的关系而错解(1);不清楚HCO、HCO中氢的来源及他们与水电离的OH的关系而2333错解(2);不清楚(NH)CO中C、N原子个数比为1?2,及碳、氮的具体存在形式而错解(3)。 423 解题思路:(NH)CO(aq)中存在以下几种水解和电离方程式: 423 ,2,(NH)CO====2NH,CO 42334 ,,HOH,OH 2 ,,NH,HONH?HO,H 2324 2,,,CO,HOHCO,OH 233 ,,HCO,HOHCO,OH 2233 以上所列粒子,除(NH)CO外都存在,共有8种。 423 ,2,虽然NH与CO的水解能够相互促进,但不够剧烈,故水解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4 2,2,2,(1)由于1个CO带2个负电荷,即c(CO)所带负电荷可表示为:2c(CO),根据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可得答案。 333 ,,,,(2)水电离出的H与OH是相等的,但水电离出的H不全部独立的存在于溶液中,有的存在于HCO中,有的存在于HCO,233 ,,,,故由水电离出的H总数可以浓度形式表示为:c(H),c(HCO),2c(HCO)。同样,水电离出的OH也不全部独立存在于溶233 ,,,液中,有的被NH俘获存在于NH?HO中,被NH俘获的OH数与它们结合生成的NH?HO数是相等的,故由水电离出324324 ,,的OH总数可以用浓度形式表示为:c(OH),c(NH?HO)。 32 ,(3)(NH)CO中,N(N)?N(C)=2?1。(NH)CO中的N原子,有的存在于NH中,有的存在于NH?HO中,其总数以浓度423423324 ,2,,形式可表示为:c(NH),c(NH?HO)。(NH)CO中的C原子,有的存在于CO中,有的存在于HCO中,还有的存在于32423334 2,,HCO中,其总数以浓度形式可表示为:c(CO),c(HCO),c(HCO)。依据N、C原子个数比答案可得。 232333 ,,2,,,答案:8 (1)c(NH),c(H)====c(OH),c(HCO),2c(CO) 334 ,,, (2)c(H),c(HCO),2c(HCO)====c(OH),c(NH?HO) 23323 ,2,, (3)c(NH),c(NH?HO)====2c(CO),2c(HCO),2c(HCO) 3223334 3. NaS(aq)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2,,,,,2A.2c(Na),c(H)====c(S),c(HS),c(OH) ,,,,,2B.c(Na),c(H)====2c(S),c(HS),c(OH) ,,,C.c(H),c(HS),2(HS)====c(OH) 2,,,2D.c(Na)====2c(S),2(HS),2c(HS) 2 求解: ,,,,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错B对。根据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个数相等,可知C对。根据NaS中,Na个数是S的两倍,2 可知D对。 答案:BCD ,,c(H)[或c(OH)]的求解规律 水水 KW,,,强酸溶液:c1.(H)×c(H)=K[或c(H)=] 水酸水w,c(H)酸 KW,弱酸溶液中:c(H)= 水c,,酸酸 ,,,KW2.碱溶液中:c(OH)?c(OH)=K[或c(OH)= ] 水碱水w,c(OH)碱 K,W对于弱碱中的氨水溶液:c(OH)= 水c(NH,HO),,(NH,HO)3232 ,,3.盐溶液中,c(H)、c(OH)的求解规律: 水水 ,,,,pH14(1)常温下,强碱弱酸盐溶液中,c(H)或c(OH)的求解规律分别是c(OH)=10 水水水 nn,,,,,,,,(ni)pH(ni)nc(H)=c(H),[HA]=10,[HA ] (A代表弱酸根离子) icic水溶液ii,,i,1i,1 ,,,,pH(2)常温下,强酸弱碱盐溶液中,c(H)、c(OH)的求解规律分别是c(H)=10 水水水 ,,,,n1n] (M代表弱碱阳离子) c(OH)=c(OH),c[M(OH)水溶液 有关溶液的物料守恒 ,,,1.强酸弱碱盐溶液中:c(H)=c(OH),c(被弱碱阳离子结合的OH) ,,,2.强碱弱酸盐溶液中:c(OH)=c(H),c(被弱酸根结合的H) 3.对所有盐溶液而言都可根据溶质的分子组成列出一个阴、阳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举一反四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 78A.10 B.5.56×10 ,14C.1.0×10 D.55.6 ,,,112. 常温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分别为A mol?L与B mol?L,3 则A与B的关系为( ) ,4 A.A,B B.A=10B ,4C.B=10A D.A=B ,,,1313. 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 mol?L,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3 2A.Fe、NO、Cl、NaB.Ca、HCO、Cl、K 33 ,2,,2,,,,,2C.NH、Fe、SO、NO D.Cl、SO、K、Na 3444 4. NaPO(aq)中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其总数为 种。试完成下列问题。 34 (1)写出一个以离子浓度表示的电荷守恒等式: 。 ,,(2)写出一个含有c(OH)和c(H)的等式: 。 3,,(3)根据NaPO中Na、P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a)和c(PO)的等式: 。 344答案 ,,,,717提示:常温下,c(H1.)=1.0×10 mol?L,即每升水中已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0×10 mol,而每升水的物质的量是 1000g1000,78 ,则:n=mol?10 mol=5.56×10答案:B -11818g,mol 2.提示:本题有两种解法。 ,14,1.010,,,,,151方法1(常规解法):NaOH(aq)中:c(OH)=c(H)=mol?L=1.0×10 mol?L 水水,910 ,,,,,91 4CHCOONa(aq)中:c′(OH)=c′(OH)=10 mol?L则A?B=10 水总3 方法2(巧解法):NaOH(aq)中,水的电离被抑制;CHCOONa(aq)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故A,B。答案:B 3 ,,,1313.提示:c(H)=1.0×10 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强碱性溶液,也可能是强酸性溶液,总之,水的电离被抑制。因而“一定水 不可能大量存在”是指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答案:BC 评注:若去掉题干中的“不可”,则选D。若去掉题干中的“一定不”,则选AD。 4.提示:NaPO完全电离,水部分电离: 34 3,,NaPO====3Na,PO 344 ,,HOH,OH 2 3,PO发生系列水解: 4 3,2,,PO,HOHPO,OH 244 2,,,HPO,HOHPO,OH 2244 ,,HPO,HOHPO,OH 22344 答案:8 3,2,,,,,(1)c(Na),c(H)==c(OH),3c(PO),2c(HPO),c(HPO) 2444 2,,,,),2c(HPO),3c(HPO)==c(OH) (2)c(H),c(HPO23444 3,2,,,(3)c(Na)==3c(PO),3c(HPO),3c(HPO),3c(HPO) 234444 八、溶液的pH 母体讲解 ,,111. 常温下,将100.10 mL 0.0010 mol?L的NaOH(aq)与99.90 mL 0.0010 mol?L的HCl(aq)混合均匀,然后滴入2滴酚酞试液, 试通过计算说明溶液的颜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计算pH的能力。 知识依托:酸碱中和反应及pH的变色范围。 错解分析:只依据碱过量,而判定溶液变红色。殊不知,pH小于8.2的酚酞溶液呈无色,pH介于8.2~10.0之间的酚酞溶液 呈浅红色,只有pH大于10.0的酚酞溶液才呈红色。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个有关pH的计算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量判断题。由于碱过量,所以须先算出混合溶液的c(OH),再 求pH。 -1-1100.10mL,0.0010 mol,L,99.90 mL,0.0010mol,L,,,61c(OH)==1.0×10 mol?L 混100.10mL,99.90 mL pOH=6 pH=14,6=8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答案:无色 溶液稀释或混合时,pH的变化规律及求解方法 (1)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加1,但所得值不能大于7;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加值小于1,所得值也不能大 于7。 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1,但所得值不能小于7;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值小于1,所得值也不能小于 7。 ,(2)酸酸混合,先求c(H),再求pH。 混 ,,(3)碱碱混合,先求c(OH),再求c(H)[或pOH],最后求pH。 混混 ,,,(4)酸碱混合,酸过量时,先求c(H),再求pH; 碱过量时,先求c(OH),再转化为c(H),最后求pH。 混混混 ,,2. 在25 ?时向V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aq)10 V mL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 量,则a,b的值是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求解: 根据电荷守恒,反应后的溶液中: ,,,,c(Na),c(H)=c(OH),c(Cl) ,,,,由于c(Na)=c(Cl) 所以:c(OH)=c(H) ,,,,,,1b141a即酸所提供的n(H)等于碱所提供的n(OH):10 mol?L×V mL=10 mol?L×10V mL解得:a,b=13。答案:A 举一反四: ,c(H)1. 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OH)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AG,0 ,,11C.常温下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 D.常温下0.1 mol?L盐酸溶液的AG=12 2. 在25?时,分别用pH=9、pH=10的两种氨水中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消耗氨水的体积分别为V和V,则V和V的1212 关系是( ) A.V=10VB.V,10VC.V,10VD.V,10V 12 12 12 21 3. 弱酸H,溶液的pH=3.0,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范围是( ) A.3.0,3.3 B.3.3,3.5 C.3.5,4.0 D.3.7,4.3 4. 20?时,若体积为V,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pH=b的某一元强碱相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V和a=0.5b,aba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D ,,,,,,5 1412.解析:因为pH=9,所以c(OH)=10mol?L;因为pH=10,所以c(OH)=10 mol?L 1122 根据题意得:c(NH?HO)V=c(NH?HO)V 13212322 c(NH,HO)V2321,由于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10,即V,10V。答案:B 12Vc(NH,HO)2132 1,,,3 13.解析:(虚拟法):虚拟HY为强酸,则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10mol?L pH=3,lg2=3.3 2 1,,,,3 1事实上HY为弱酸,随着水的加入,还会有部分H电离出来,故c(H),×10mol?L pH,3.3 答案:A 2 4.解析: (1)若a=3,则由a=0.5b推知b=6,这与pH=6的溶液是强碱溶液相矛盾,故答案为:否。 ,,,5 1(2)若a=5,则c(H)=10mol?L a,,,,,,10 14 1再由a=0.5b推知b=10,则c(H)=10mol?L,c(OH)=10mol?L bb 由于酸碱相混恰好中和,所以 ,,4,1Vc(OH)10mol,Lab,,V?c(H)=V?c(OH) =10,1 这与题意V,V不符,故答案仍为:否。 ,,aabbab,,5,1Vc(H)10mol,Lba ,14,141010,1mol,L,,,bVc(OH)c(H)10abb,,,,ab14(3)由题意知,V?c(H)=V?c(OH),则=10 ,,,aabb,,a,1Vc(H)c(H)10mol,Lbaa Va,,ab140因为V,V即,1,则10,1=10 a,b,14,0 abVb 14将a=0.5b代入得:a, 3 7又因为pH=b=2a,7(碱性溶液) 所以,a,; 2 714,a,总之,。 答案:(略) 23 九、溶液的蒸干与浓缩 1. 把AlCl(aq)蒸干灼热,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 3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干条件下水解平衡移动的认识。 知识依托: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及HCl的挥发性。 错解分析:忽视了AlCl的水解,认为得到AlCl;忽视了题干中的“灼烧”二字,认为得到Al(OH)。文字表述能力差,也是333失分的一个主要因素。 解题思路:先写出AlCl的水解方程式。再根据水解反应吸热判定受热条件下AlCl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并判定HO、HCl332谁更易逸入空气。最后根据弱碱不稳定,可知灼烧产物是AlO。 23 答案:AlCl(aq)中存在下列水解平衡: 3 AlCl,3HOAl(OH),3HCl 323 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受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蒸干过程中,HCl比HO更易逸出,HCl的逸出,使得AlCl的水解23加剧,生成Al(OH)沉淀;同时,也有部分Al(OH)发生了分解反应。灼烧所得固体时,Al(OH)全部分解: 333 ,Al(OH)AlO,3HO? 3232,,,, 最后所得固体为AlO。 23 评注:只是蒸干AlCl(aq),将得到Al(OH)和AlO的混合物;蒸干并灼烧时只得到AlO固体。 332323 水解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不同溶液的蒸干,具有一定规律。 1.强碱强酸盐不水解,加热蒸发其水溶液得其固体。 2.弱碱与易挥发性酸形成的盐,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加热蒸发其水溶液有碱生成;若碱难溶解,则生成沉淀;若碱易挥发, 则逸出气体。 3.弱碱与难挥发性酸生成的盐,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若碱不挥发,则加热蒸发其水溶液得其盐的晶体。 4.多元弱酸的正盐,不论弱酸是不是易挥发,蒸干其水溶液,都得到原来的溶质,只要阳离子水解,产物不易挥发。 5.易挥发性弱酸的酸式盐,加热蒸干得其正盐,只要阳离子水解产物不挥发。 6.易被氧化的盐,加热蒸干过程中,盐被O氧化。 2 2. 请试做以下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1).加热蒸干Al(SO)(aq),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写化学式)。 243 2).加热蒸干NaHCO(aq),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写化学式)。 (3 求解: (1). 加热蒸发,虽然Al(SO)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243 Al(SO),6HO2Al(OH),3HSO 2432324 但是HSO并不挥发。相反,由于水分的挥发,HSO浓度逐渐增大;这样,又将Al(OH)溶解。所以最终得到Al(SO)固24243243 体。 答案:Al(SO) 243 (2). 加热蒸发水分,下列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NaHCO,HONaOH,HCO 3223 HCO分解逸出CO,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同时又有水分挥发,所以NaOH浓度增大。NaOH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与232 未水解的NaHCO发生下列反应: 3 NaHCO,NaOH====NaCO,HO 水分蒸发完毕,最终得NaCO固体。答案:NaCO 32322323 举一反四 把FeCl(aq)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1.3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2. 把NaSO(aq)蒸干,最后所得固体是( ) 23 A.亚硫酸钠 B.硫酸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3. 把含有HCl和HSO各18 mmol的混合酸 100 mL,加热浓缩至1 mL,最后剩余液体是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4 ___________。 4. 二战期间,丹麦科学家玻尔被迫离开被德军占领的祖国时,为了表明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就把自己获得的金质诺贝尔 奖章放在盛有王水的玻璃瓶中留了下来: Au,HNO,3HCl===AuCl,NO?,2HO 332玻尔走后,纳粹分子窜进他的实验室,那瓶溶有金质奖章的溶液就在纳粹眼皮底下,纳粹分子却一无所知,多么高明的隐藏 奖章的方法啊!德军战败后,玻尔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他从溶液中提取出金,重新铸成了诺贝尔奖章,新奖章显得更加光彩夺 目。则下面所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取出金的是________。 (( A.用铁置换 B.电解其水溶液 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 D.渗析或过滤 答案 1. D 2.提示:蒸干过程中,NaCO被氧化:2NaSO,O====2NaSO答案:B 2323224 18mmol,13.提示:液体加热浓缩至1 mL时,c(HSO)==18 mol?L,稀HSO(aq)变为浓HSO(aq),使得受热过程中未随2424241mL ,1HO(g)一同逸出的HCl也不能存在,因为浓HSO具有强吸水性。答案:浓HSO(aq) 18 mol?L 22424 4.解析:题给反应是一很重要的信息,它告诉我们黄金溶于过量的王水中,得到了HNO、HCl和AuCl的混合溶液。 33A.用铁置换是可以的:3Fe,2AuCl====3FeCl,2Au 32,,,3B.电解其水溶液也是可以的:阳极:2Cl,2e====Cl?阴极:Au,,3e====Au 2 C.先蒸发水分再灼烧固体也是可以的。水分蒸发后得AuCl固体(酸性条件下蒸发,可不考虑AuCl的水解),由33 ,,2AgCl2Ag,Cl?,而Au不如银活泼推知,2AuCl2Au,3Cl?。AuCl(aq)蒸发水解加剧,可得Au(OH)、AuO,,,,2323323,,,, 固体、灼烧Au(OH)变为AuO,AuO变为Au和O,前面我们可由AlCl溶液蒸干而推知,后者我们可由HgO受热分解3232323 而推知。 D.渗析和过滤都无法将其分开答案:D 十、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母体讲解 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PbN,___Cr(MnO)___CrO,___MnO,___PbO,___NO? ,,,64223234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能力。属化学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 知识依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错解分析:不能正确辨认PbN和Cr(Mn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可造成本题错解、难解,甚至不会解。 642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0价配平法):对分子中含有难以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可选其为配平标准,并设该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或在满足化合物内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前提下设为其他数值),对配平结果无影响: ?题给反应中PbN和Cr(MnO)中Pb、N、Cr、Mn四元素的化合价难以确定,可选PbN和Cr(MnO)为配平标准: 642642 000000,2,4,2,8/3,2,2,2? __PbN,__Cr(MnO),,,__CrO,__MnO,__PbO,__NO64322234 ? ? 44/3 5 ?5PbN,44/3Cr(MnO) CrO, MnO, PbO, NO? ,,,64223234 ? ? 44/3×5 5×44/3 ?15 PbN,44 Cr(MnO)____CrO,____MnO,____PbO,____NO? ,,,64223234 ?15 PbN,44 Cr(MnO)====22CrO,88 MnO,5 PbO,90 NO? 64223234 方法2(万能配平法):先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些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一般是方程式一边的化学计量数,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通常用1,x,y,z等数字和字母表示,然后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可求出x,y,z等未知数,这种方法几乎对所有化学方程式都是适合的,所以叫做万能配平法。 ?1 PbN,x Cr(MnO)______CrO,______MnO,______PbO,______NO? ,,,64223233 ?先根据Cr、Mn、Pb、N原子个数守恒,得出生成物的暂定计量数: PbN,x Cr(MnO)x/2 CrO,2x MnO,1/3 PbO,6 NO? ,,,64223234 6 PbN,6x Cr(MnO)3x CrO,12x MnO,2 PbO,36 NO? ,,,64223234 再根据O原子守恒得到下列等式,并求出x: 48x=9x,24x,8,36 x=44/15 ?15 PbN,44 Cr(MnO)====22 CrO,88 MnO,5 PbO,90 NO? 64223234 答案:15 44 22 88 5 90 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经常用到以下方法: 1.0价配平法 当化学方程式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时,通常采用0价配平法,所选配平标准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2.万能配平法 万能配平法所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是原子个数守恒,化合价的升降总值不一定相等,因而不一定正确,虽然中学阶段很少遇 到这样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最后进行化合价升降总值是否相等的验证,还是必要的。 3.合并配平法 关键是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常用方法有: (1)通过某种物质的分子中原子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2)通过电荷守恒等方法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4.拆分配平法 适合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是同一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配平技巧是将氧化还原 剂(或氧化还原产物)根据需要进行合理拆分。 2.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将红磷放在稀硝酸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所列方程式中还缺少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添其一),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_P,______HNO,__ ____________HPO,______NO? 334 求解: 3 5 2 HO 3 5 2 举一反四 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Ca(ClO),______HCl______CaCl,______Cl?,______HO ,,,2222(2)______HS,______HSO______S?,______SO?,______HO ,,,22422 2. 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 ,,(1)_____HPO,_____Ag_____HOHPO,______Ag?,______H? ,,,223422 (2)____P,____CuSO,___________CuP?,_____HPO,_____HSO ,,,4433424(3)____NaS,____NaClO,_____NaOH_____NaSO,____NaCl,____HO ,,,2x242(4)____PHClO____PCl,____PO,____HO ,,,445252 ,13. 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11.4 g硫酸铁,当加入50 mL 0.50 mol?L硝酸钾溶液时,其中的亚铁离子完全转化为铁离子,并 有氮氧化物逸出: ____FeSO,___KNO, ________KSO,___Fe(SO),___NO?,___HO 4324243xy2,,, (1)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将含x、y的计量数和所缺物质填在横线上) (2)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推算出x、y的数值:x=________,y=________。 4. 三聚氰酸[CN(OH)]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 3332 CN(OH)3HNCO 333,,,产物HNCO(异氰酸,其结构H—N==C==O)能与NO反应生成N、CO和HO。 2222(1)写出HN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2)写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________。 (3)要消除1.0 kg NO需三聚氰酸[CN(OH)]多少千克, 2333 答案 1. (1)1 4 1 2 2 (2) 1 1 1 1 2 ,,2.(1)合并配平法:由于生成物中无离子,根据电荷守恒的原则可知,反应物HPO和Ag的化学计量数应相等,所以,可将22 ,,,,HPO和Ag合并为一个整体“HPO,Ag”,再进行配平。 2222 ,,, ?11/4P,15CuSO, 5CuP?,6HPO,15HSO 4433424 ,,, ?11P,60CuSO, 20CuP?,24HPO,60HSO 4433424 ?11P,60CuSO,96HO====20CuP?,24HPO,60HSO 44233424 ?NaS,(3x,1)NaClO, NaOH NaSO, NaCl, HO ,,,2x242 ? ? (6x,2)×1 2×(3x,1) ?NaS,(3x,1)NaClO,(2x,2)NaOH====xNaSO,(3x,1)NaCl,(x,1)HO 2x242 ,,(4)将PHClO拆分为PH和ClO,然后进行配平。 4444 答案:(1)22 4 2 2 3 (2)11 60 96HO 20 24 60 2 (3)1 3x,1 2x,2 x 3x,1 x,1 (4)5 1 2 10 3.提示: (1)由于反应在硫酸溶液中进行,因此可知所缺物质为HSO或HO;由题给反应知HO为生成物,故所缺物质为HSO。 242224 n(FeSO)=0.0750 mol,n(KNO)=0.025 mol 43 则n(FeSO)?n(KNO)=3?1,(FeSO)?(KNO)=3?1 ,,4343 ?3FeSO,1KNO, HSO,,, KSO, Fe(SO), NO?, HO 432424243xy2?6FeSO,2KNO,4HSO====KSO,3Fe(SO),2/xNO?,4HO 432424243xy2 (3)方法1:由方程式?,根据氧原子守恒得:24,6,16=4,36,2y/x,4 解得:y=x,则:NO为NO,即:x=1,y=1 xy 方法2:设生成物NO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a,由上面方程式?得: xy 6×1=2×(5,a) a=2 则:NO为NO,即:x=1,y=1 xy 方法3:设生成物NO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a,由题意得: xy,,1111.4 g?152 g?mol×1=0.050 L×0.05 mol?L×(5,a)(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 余略。 答案:(1)62 4HSO1 3 2/x 4 24 ,(2)HNO(答NO或KNO亦可) 333 (3)1 1 4.提示:(1)根据异氰酸的结构式,先标出异氰酸中各元素的价态: 再分析生成物质:异氰酸(HNCO)中N元素,3价,NO中N元素,4价,二者将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HNCO和NO中C、222 H、O三元素反应前都呈稳定价态,故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仍呈稳定价态,他们可组成的稳定化合物只能是CO和2 HO: 2 配平可得答案。 答案:(1)8HNCO,6NO====7N,8CO,4HO (2)4?3 (3)1.2 kg 2222 十一、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妙解 母体讲解 1. 白磷放入热的CuSO(aq)中发生如下反应P,CuSO,HOCuP?,HPO,HSO ,,,44233424试计算160 g CuSO所氧化磷的质量。 4 命题意图:在多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不是由一种氧化剂氧化的。本题已知一种氧化剂的质量,考查学生由这种 氧化剂质量计算它能氧化的还原剂质量的能力。 知识依托:氧化还原反应。 错解分析:认为所有还原剂都是由CuSO氧化的,忽略白磷的歧化作用,从而得出错误答案。不进行有效计算也是一种常见4 错误。 解题思路:题给反应方程式未配平是显而易见的。 0-3,5标出反应中P元素的化合价,CuSO,HOCu,HO,HSO ,,,PPP4233424可知,P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此条件隐蔽性较强。 注意:本题只求CuSO氧化磷的质量,不求磷自身氧化的质量,也不求反应中被氧化的磷的总质量。欲求CuSO氧化磷的质44 量,无须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须找出CuSO和被其氧化的磷的关系即可,其依据自然是二者氧化还原时得失电子总数4 相等。具体方法如下: ?写出如下关系式,并根据题给反应标出Cu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及P元素化合价的升高; ,2,,10,,55CuSO~P4 ,, 1,55,1?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得出CuSO和P的化学计量数5和1; 4 ?计算出160 g CuSO所氧化的磷的质量 4 5CuSO, P 4 800 g 31 g 160 g m(P) m(P)=6.20 g。 答案:6.20 g 2. 对于反应:14CuSO,5FeS,12HO====7CuS,5FeSO,12HSO 4222424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SOB.7 mol CuSO能氧化5 mol ,1价的硫 4 4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物质的量之比是3?7 D.Fe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求解: 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化合价 2,2,由于反应前后S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4和17(5,12),因此反应物中的SO并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多出的442,SO是FeS中,1价的S被氧化的产物,可见FeS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氧化剂不只是CuSO,还有Fe。可见,22424 D可选,A不可选。 从化合价的升降来看,7×2 mol CuSO能氧化1 mol 的FeS,因为: 42 2,反应新产生的SO与产物CuS的物质的量关系,即是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由反应方程式知,其比24 为(5,12,14)?7=3?7,C可选。 答案:CD 氧化还原反应中,求一种物质氧化(或还原)的另一种物质的质量,有一种快捷方式:只须找出已知量和欲求量的关系即可, 这种关系寻找的依据是化合价的升降总值相等。一般无须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举一反四 1. 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KMnO,HBrBr,MnBr,KBr,HO ,,,4222 其中还原剂是_____。若消耗0.1 mol 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2. 根据例题反应,试求31.0 g磷做氧化剂时,所能氧化的磷的质量。 3. 用热的稀HNO与适量的Fe粉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加入KSCN(aq)不显红色,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 L,试求32被氧化Fe粉的质量。 4. 三氟化溴溶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BrF,HO,,,HBrO,Br,HF,O? 32322 (1)其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当有5.0 mol水参加反应时,由水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由BrF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33(3)当有5.0 mol水作还原剂参加化学反应时,由水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 由BrF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333(4)当有5.0 mol水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由水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由BrF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333 答案 1.解析:从化合价的升降变化(Mn:,7?,2,Br:,1?0),可迅速作出判断:HRr是还原剂。 设消耗0.1 mol 氧化剂被氧化的HBr的物质的量为x,则: 答案:18.6 g 答案:44.8 g 4.提示:(1)标出化合价可得答案。 (2)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BrF,5HO====HBrO,Br,9HF?,O? 32322 当有5.0 mol 水参加反应时,只有2.0 mol 水作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水与BrF的关系为: 3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5.0 mol 水参加反应,共有2.0 mol BrF被还原,则题设条件下被BrF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为:2.0 mol333,1.3 mol=0.7 mol。 (3)由上分析: 被BrF还原的BrF的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的BrF的总物质的量减去3.3 mol,即:5.0 mol,3.3 mol=1.7 mol。 333 [将(2)的结果放大2.5倍,得答案3.3 mol 和1.8 mol亦可] (4)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水与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据此和(1)可得答案。 答案:(1)BrF(2)1.3 mol 0.67 mol (3)3.3 mol 1.7 mol(或1.8 mol) (4)2.2 mol 1.1 mol 3 十二、一类无机推断题 母体讲解 1. A、B、C和D分别是NaNO、NaOH、HNO和Ba(NO)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3332 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 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名称的能力。 知识依托: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错解分析:单由框图或题给物质都不能顺利得出答案,答案的得出是以上两方面协调作用的结果。 解题思路:由框图知,NaNO、NaOH、HNO、Ba(NO)分别与X溶液混合,出现两种沉淀。这只能是由NaOH和Ba(NO)333232 分别与X混合生成的。因NaNO和HNO与任何物质反应也不会有沉淀生成。则B和D为HNO和NaNO,A和C为NaOH3333和Ba(NO)(突破口)。NaOH和X反应生成的沉淀——碱,必被HNO溶解,而不能被NaNO溶解,所以A为NaOH;D为3233 2,HNO,B为NaNO,那么C为Ba(NO)。由C即Ba(NO)与X作用生成的沉淀不溶于HNO知X中含SO,结合X与33323234过量A即NaOH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碱),可推出X为MgSO。 4 答案:A:NaOH B: NaNOC:Ba(NO)D:HNO X:MgSO 3 32 3 4 2. A、B、C、D分别是NaCl、Ba(NO)、NaAlO和HCl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一种盐溶液X,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即322 可将它们一一确定(X仅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试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溶液。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求解: X(aq)中加过量D得到的白色沉淀A溶解(此线索与众不同,可作为突破口),说明A是盐酸,D为NaAlO,X溶液显酸性,2是强酸式盐(如NaHSO)或强酸弱碱盐[如Al(SO)]。X能与过量B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A(盐酸),则B为Ba(NO),424332C为NaCl。 答案:盐酸 Ba(NO)NaCl NaAlONaHSO或Al(SO) 32 2 4243 无机推断题解决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这类无机推断题突破口的寻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题给物质易生成沉淀、易放出气体的有哪些。 1. 2.框图中线路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3.将题给物质与框图线路结合起来分析。 举一反四 1. A、B、C、D分别是HCl、FeCl、MgCl、AlCl溶液中的一种,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种溶液X与它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323 验: 试推断A、B、C、D、X代表的物质(写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2. A、B、C、D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和硝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另一种无色溶液X与它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试写出A、B、C、D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X可能是 、 或 ;若X是盐,应如何确定其成分, 3. A、B、C、D分别是氢氧化钾、硝酸钡、氨水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的一种,现用另一种溶液X与它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可判断出的物质及其对应的编号(填A、B、C、D、X)为: 编号 物质 (2)若有不能判断的物质,检验它们的简单方法是(若都能判断,此问不答): 。 4. A、B、C、D分别代表硝酸银、偏铝酸钠、 稀盐酸、浓氨水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甲、 乙两同学分别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进行了如 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不同部分已标出。 试写出A、B、C、D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答案 1.HCl MgClFeClAlClNaOH(其他强碱亦可) 2 3 3 ,22.提示:能与题给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物质生成沉淀,X应当提供了Ba,可能是Ba(OH)、BaCl、Ba(NO)中的一种;在得2232到的沉淀BaSO和BaCO中,稀盐酸可以溶解BaCO。 433 答案:(1)HCl HSONaNONaCO(2) Ba(OH)BaClBa(NO) 24 3 23 2 2 32 加AgNO(aq)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是BaCl(aq),无现象发生,则证明是Ba(NO)(aq)。 3232 3.解析:突破方法有多种。X中分别加过量A、B、C、D产生两种白色沉淀,分析A、B、C、D成分,可生成沉淀的离子只 ,,2有Ba和OH,其中一种沉淀不溶于A、C,另一种沉淀可溶于A、C,这样,X可为Al(SO),A、C可为NaOH和盐酸,243两种白色沉淀分别是Al(OH)和BaSO;结合框图知B可为Ba(NO),D可为NH?HO,A、C无法确定。 343232答案:(1)B:Ba(NO)D:NH?HO X:Al(SO)(A、C无法判断) (2)用酸碱指示剂或焰色反应 32 32243 4.提示:题给四种物质中,浓氨水与AgNO(aq)混合,可能生成沉淀AgOH(会有部分分解为AgO),也可能生成无色32 ,Ag(NH)(aq);NaAlO(aq)与HCl(aq)混合,可能生成Al(OH)沉淀,也可能生成无色AlCl(aq)。Al(OH)沉淀溶于HCl(aq),323332 但不溶于氨水;AgOH(含AgO)沉淀溶于氨水,但在HCl(aq)中沉淀并不消失。这样,可知B、D为NaAlO(aq)和AgNO(aq),223B遇A(氨水或稀盐酸)无现象,则B为NaAlO,A为氨水,C为稀盐酸,D为AgNO。 23 答案:NH?HO NaAlOHCl AgNO 322 3
/
本文档为【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