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题_历史论文

2017-10-15 5页 doc 16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题_历史论文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题_历史论文 摘 要:《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婆媳关系恶化而导致的家庭悲剧。面对焦母与兰芝紧张的婆媳矛盾,焦仲卿不善于化解婆媳之间的纠纷,导致家庭矛盾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孔雀东南飞》其实是提醒“后世人”:要谨慎处理婆媳关系,不要把家庭矛盾扩大化,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婆媳关系;家庭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99-03 《孔雀东南飞》是最早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从它产生的时代算...
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题_历史论文
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_历史论文 摘 要:《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婆媳关系恶化而导致的家庭悲剧。面对焦母与兰芝紧张的婆媳矛盾,焦仲卿不善于化解婆媳之间的纠纷,导致家庭矛盾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孔雀东南飞》其实是提醒“后世人”:要谨慎处理婆媳关系,不要把家庭矛盾扩大化,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婆媳关系;家庭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99-03 《孔雀东南飞》是最早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从它产生的时代算起,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欢迎。这首长诗在民间流传了大约三百多年,直到南朝徐林编《玉台新咏》才予以收录。诗前并作有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1】这段序文记载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说明了故事的梗概以及此诗的作者。 一、学术回顾 学术界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产生的根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概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嫉妒。由于焦仲卿母亲长年寡居,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因而视自己儿子为私有物品,认为媳妇侵占了儿子的感情世界,分享了她的感情,是同性相斥的一种现。【2】这种把焦母说成是一个极度变态的心理疾病的患者,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的话,又何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我们可以看出,焦母并非是一个近乎变态的心理疾病患者,她只是不满刘兰芝,想再为儿子迎娶一位让她自己也称心如意的媳妇。 (二)封建礼教。许多学者以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以焦母和刘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焦刘二人的迫害。【3】这种说法也未免简单。诚然,那个时期是封建专制盛行的时代,但是作者写本诗的目的并非表达对封建礼教的不满,而是对美好忠贞爱情的赞美。焦母和刘母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看法和做法完全不同,可见封建家长制并不是导致焦刘爱情悲剧的根源。 (三)无子。因为焦刘“共事二三年”,没有子嗣。【4】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那时候男人娶三妻四妾是允许的,焦母为什么不给焦仲卿纳妾一定要遣兰芝呢,况且兰芝当年也就二十岁左右,二十岁左右就断定一个人以后不会有孩子真是太荒唐了。 (四)性格。这种观点认为,兰芝生性活跃,不受封建礼教约束,是刘母对孩子溺爱导致;兰芝的性格让焦母不能接受,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5】其依据是:“自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些诗句都证明兰芝的生性爱玩;“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这说明兰芝的性格是刘母对女儿溺爱所致。如果说兰芝的性格不受大家欢迎,那么为什么在兰芝被遣之后还有那么多的人登门提亲,况且这首长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至纯至善、无比美好的女子刘兰芝的形象。显然,这一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原因。 二、笔者 以上种种推断和结论似乎都不能科学解释兰芝悲剧的原因。那么,兰芝的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回归原文,探求原委。 这首诗一开始就暴露了兰芝与婆婆焦母非常紧张的婆媳关系。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 从兰芝对丈夫焦仲卿说的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兰芝是个十分优秀的并且优越感很强的女子。因为丈夫忙于工作很少相见,自己心里已经是悲苦不堪了,加上婆婆“故嫌迟”的刁难,便主动提出要丈夫“相遣归”的。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测,兰芝是受了婆婆的气,向多日不见的丈夫诉苦,也可以看成是在丈夫面前的一种撒娇表现,言语可能过激,这在夫妻感情甚好的情况下是正常的表现。 可是,面对紧张的婆媳矛盾,老实木讷的焦仲卿并不会周旋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做一个和事佬,从诗中可以找到证明: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说明焦仲卿并不善于处理家庭矛盾,不善于把婆媳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自己首先介入到矛盾内部,在母亲面前站在妻子这一边替妻子说话,跟母亲针锋相对。这样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可是等母亲真的发怒了,焦仲卿自己又无可奈何。请看焦仲卿敢怒不敢言、忍辱负重、唯唯诺诺的一个懦夫形象: 我自不遣汝,逼迫有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焦仲卿先是顺从母亲,遣走妻子,最后又“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他既无法捍卫自己与兰芝的爱情,也无法尽人子的义务,让母亲多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变成一场空,有这样孝顺母亲的吗,不能想象失去了儿子,焦母的余生该怎么度过~ 在这篇长诗中,婆媳正面冲突的文字就只出现一次,即:刘兰芝告别婆婆回娘家的时候也只是提到“阿母怒不止”,但是并没有发怒说出什么。倒是兰芝的一番话引人深思: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1】 明里是说自己的不是,牵挂婆婆在家里劳苦,是退让;实质是指责婆婆焦母的苛刻,包含了对婆婆焦母的莫大反抗和不满的情绪。在现代婆媳关系中就是你嫌弃我做的不好,离婚,我回娘家了,我还不管了呢,你自己来做吧,让你自己做做,看看累不累。这样,大家撕破脸皮互不退让又让矛盾又进一步恶化,到最后矛盾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实在可惜,可悲,可叹~ 试想,如果焦仲卿能够在妻子这边慰劳妻子的辛苦劳累,缓解妻子所受到的委屈;到母亲那边不是责问母亲“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而是安慰母亲的情绪,站在母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替母亲着想,排遣掉母亲心里对儿媳的不满情绪,灵活处理问题,做他们婆媳之间矛盾的润滑剂,矛盾就不会被激化,也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可见,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却多处暗示着矛盾的焦点是婆媳关系处理不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可谓点睛之笔,它就是要提醒“后世人”:要谨慎处理婆媳关系,不要把家庭矛盾扩大化,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三、笔者建议 自古以来,有关婆媳关系的诗举不胜举。唐朝朱庆余有诗《近试张水部》云:“洞房 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6】把儿媳在面见婆婆前的忐忑心情描写的细致入微,可见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一道难题。 不仅是遥远的古代,即使是现代,婆媳关系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一个特别热烈的话题。现代社会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当而引起家庭纠纷,并最终导致离婚的也不在少数。电视剧《媳妇的全盛时代》、《双面胶》、《麻辣婆媳》、《婆家娘家》、《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可爱的你》、《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野蛮婆婆》、《媳妇的眼泪》、《婆婆来了》等等,这些都是以新时代国内外婆媳之间的矛盾为主题的。无疑婆媳关系是一个千古难题。在此,我们不妨结合《孔雀东南飞》,探讨婆媳关系成为千古难题的原因吧~ 1 [2]
/
本文档为【从《孔雀东南飞》探寻解决婆媳关系的千古难题_历史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