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2 例__62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2 例__6217

2012-07-14 1页 pdf 129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947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2 例__62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82 例 徐艳玲 刘书政 张 兰3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沈阳 110032)   笔者自 1989- 09~ 1998- 02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82 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 按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及“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属于肺心 病急性发作期并符合肺肾气虚外感型 (偏热型) 及兼有 心脾肾阳虚水泛型, 并排除其它心肺疾患。 1. 1 临床资料 本组住院患者共 142 例, 随机分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2 例__62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82 例 徐艳玲 刘书政 张 兰3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沈阳 110032)   笔者自 1989- 09~ 1998- 02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82 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诊断: 按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及“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属于肺心 病急性发作期并符合肺肾气虚外感型 (偏热型) 及兼有 心脾肾阳虚水泛型, 并排除其它心肺疾患。 1. 1 临床资料 本组住院患者共 142 例, 随机分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 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组 82 例中, 男 36 例, 女 46 例; 年龄 39~ 78 岁, 平均 68. 4 岁; 病程 2~ 32 年, 平均 14. 2 年。对照组 60 例中, 男 27 例, 女 33 例; 年龄 38~ 76 岁, 平均 67. 8 岁; 病程 2. 5~ 33 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方面均基本相似, 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观察项目 ①症状与体 征: 治疗前后喘促、咳嗽、咯痰、痰量、紫绀、意识、水肿、 尿量等症状的变化; 体温, 两肺罗音, 心率, 肝脾大等变 化。②检验项目: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血气分析 (pH、 PaO 2、PaCO 2、SaO 2、SB、BE、A G)、白细胞总分数、痰细菌 培养、X 线胸片、心电图、心脏扇扫。 1. 2 治疗方法 常规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 组: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药用: 党参 15g, 黄芪 30g, 麦冬、五味子各 15g, 麻黄 10g, 石膏 30g, 杏 仁、丹参、川芎、黄芩、葶苈子、桑白皮、车前子各 15g, 甘 草 10g。咯痰黄稠加鱼腥草、茅根各 15g; 心悸、气短、乏 力加太子参 15g; 尿少肢肿加猪苓、泽泻各 15g; 唇舌紫 绀加红花、桃仁各 15g; 神识昏蒙加菖蒲、郁金各 15g。 每日 1 剂, 早、午、晚分 3 次服用。对照组: 根据痰菌培 养及药敏结果, 选用抗生素及解痉平喘、强心利尿药治 疗, 14 天为 1 疗程。 2 结 果 依据 1977 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2. 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 于对照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n 显效 (% ) 好转 (% ) 无效 (% ) 有效率 (% ) 治疗组 82 61 (74. 39) 18 (21. 95) 3 (3. 66) 96. 34 对照组 60 31 (51. 67) 24 (40. 00) 5 (8. 33) 91. 67 2. 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 后较治疗前血氧分压上升, 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下降,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有显 著性差异 (P < 0. 01) , 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血象比较 (X±S) PaO 2 (kPa) PaCO 2 (kPa) WBC (×109öL ) N (% ) 治疗组 疗前 7. 21±1. 58 9. 21±1. 62 12. 54±2. 12 0. 78±0. 21 (82) 疗后 9. 72±1. 623 △ 6. 70±1. 743 △ 7. 32±1. 583 △ 0. 51±0. 133 △ 对照组 疗前 7. 11±1. 79 9. 40±1. 70 12. 37±2. 34 0. 76±0. 19 (60) 疗后 8. 84±1. 673 △ 7. 82±1. 693 △ 8. 93±1. 623 △ 0. 58±0. 143 △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3 P < 0. 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1, ()内为例数 3 讨 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往往合并呼吸道 感染, 年龄大、体质弱、抗病力下降, 对多种抗生素易形 成耐药性, 其死亡率高, 为我国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 病。临床表现为喘咳上气, 动则尤甚, 咳嗽痰多, 心悸, 面色晦暗, 唇舌紫绀, 尿少浮肿, 脉数或促, 重则发生喘 脱, 神昏等危候, 属中医肺胀范畴。《灵枢·胀论篇》云: “肺胀者, 虚满而喘咳。”以肺肾气虚为本, 痰热血瘀为 标是其基本病理变化。在病变过程中, 肺肾气虚不仅是 外邪反复侵袭的原因, 是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形成的 基础, 也是病情迁延不愈的因素。笔者根据肺胀病机理 论, 采用标本同治的原则, 对 82 例病人进行疗效观察。 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补益肺肾治其本; 麻黄、 石膏、杏仁、甘草清热宣肺平喘; 黄芩、桑白皮清热化 痰; 葶苈子泻肺平喘; 丹参、川芎活血化瘀; 车前子利水 消肿, 共同发挥补益肺肾, 清热化痰, 活血化瘀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 党参、麦冬有强心作用, 对心 衰病人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黄芪增强免 疫, 增强单核细胞吞噬活性; 五味子兴奋呼吸中枢, 使 呼吸加深加快; 麻黄、杏仁、甘草解痉平喘; 生石膏、黄 芩抗菌消炎; 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利尿强心; 丹参、 川芎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心 肌供血。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 0. 05) , 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总数、嗜中 性粒细胞等指标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 05)。表明本组中药对于控制肺部感染, 提高患者通 气、换气功能, 改善心功能具有确切疗效。 收稿日期: 1998- 06- 02 编辑: 孙圣麟 本文作者还有马丽佳 王镁 曲妮妮 常新 ·814· 第 25 卷 第 9 期 1998 年 9 月 辽 宁 中 医 杂 志 L IAON IN G JOU RNAL O F TRAD IT IONAL CH IN ESE M ED IC IN E V o l. 25 N o. 9 Sep. , 1998
/
本文档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2 例__621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