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2012-04-05 5页 pdf 234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9104

暂无简介

举报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所致的贫血 王朝霞,施为建,王科明,陈锦飞,王继荣,李! 娟,陆彬彬,沈! 群%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血液科,江苏 南京 "#$$##) ! ![摘要]!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例晚期 ()*+*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分两组,%&’治疗组 "- 例患者给予皮下注射 %&’,剂量 为 #.$ /0 1 20,3 次 1周,当血红蛋白(45)值 6 #.$0 1 +时,%&...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所致的贫血 王朝霞,施为建,王科明,陈锦飞,王继荣,李! 娟,陆彬彬,沈! 群%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血液科,江苏 南京 "#$$##) ! ![摘要]!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例晚期 ()*+*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所致贫血患者分两组,%&’治疗组 "- 例患者给予皮下注射 %&’,剂量 为 #.$ /0 1 20,3 次 1周,当血红蛋白(45)值 6 #.$0 1 +时,%&’剂量减半;对照组 "$ 例不给予 %&’治疗,给予口服利 血生 "$ 70 1次,3 次 1 8。结果:治疗后 , 周起 %&’ 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45),红细胞压积(4*9)、红细胞总数 (:;*)值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值 <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值 < $=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 3?,与对照组(--=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 $.)。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所致的贫血 中图分类号::@3,A ";:@3$A .3!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C3-3>("$$3)$,C$3.-C$3 !"#$%"&’&()$(* $%)"+’# ,&" +*)-(. ’+$()*$/ 0($% *&*1/-+22 .)22 23*4 .+*.)" (* .&-5(*+$(&* .%)-&$%)"+’#6 "#$% &’()*+,(- ./0 "1,*2,(3- "#$% 41*5,36- 17 (8 9 :1;(<75137 )= >3?)8)6@- A’1 .1?)3B #==,8,(71B /)C;,7(8 )= $(32,36 D1B,?(8 E3,F1"= 3? T ULJ JF0GFNFOLGKVQ MF0MIP KMLG KMLK EN KMI OEGKPEV S --= @? T S ! < $= $.T = >&*.23/(&*/D 9MI INNIOK EN LGI7FO RLKFIGKJ UFKM VLKI ()*+* EG OFJRVLKFGC5LJI8 OE75FGLKFEG OMI7EKMIPLRMQ 0FHIG %&’ ULJ 8INFGFKIVQ REJFKFHI= 7 ?)# 0&" 例, 年龄 3, Z @" 岁,平均年龄 .,= - 岁,手术后复发患者 @ 例,未手术患者 #> 例。对照组 "$ 例,其中男性 #[ 例,女性 " 例,年龄 ,# Z @. 岁,平均年龄 .-= . 岁,手 术后复发患者 3 例,未手术患者 #@ 例。 二! 化疗方案 ,- 例 ()*+* 患者均采用以顺 铂(\\&)为主的化疗方案,%&’ 治疗组 "- 例,其中 [ 例给予 ]^& 方案[丝裂霉素(]]*)[ 70 1 7"第 # !"# 《中国癌症杂志》"$$3年第 #3 卷第 , 期 *4_(B ’(*’+’‘a! "$$3! ^EV= #3! (E= , 万方数据 天,长春地辛(!"#)$ %& ’ %(第 )、* 天,""+ ,-%& 第 ) . $ 天]化疗,/ 例行 01+ 方案[异环磷酰胺 (023)(&第 ) . / 天,美司那 ,--%& 45 -,,,* 小时第 ) . / 天,多柔比星(1"6)/- %& ’ %(第 ) 天,""+ ,- %&第 ) . $ 天]化疗,/ 例给予 7+ 方案[吉西他滨 (健择)) --- %& ’ %(第 )、*、)/ 天,""+ /- %&第 ) . $ 天]化疗,, 例采用 8+ 方案[紫杉醇 )$/ %& ’ %(第 ) 天,""+ /- %&第 ) . $ 天],, 例采用 9+ 方案[长 春瑞滨(9!:)$- %& ’ %(第 )、* 天,""+ ,- %& 第 ) . $ 天]化疗。对照组 (- 例,其中 )( 例给予 6!+ 方案化疗,, 例 9+ 方案化疗,, 例 8+ 方案化疗,具 体方案同上。 三; <+3治疗 化疗结束后一周起,<+3 治疗 组给予 <+3 治疗,开始剂量为 )/- !& ’ =&,每周 $ 次,皮下注射,持续观察 )( 周,若 >? @)/- & ’ A,<+3 剂量减半,对照组不给予 <+3 治疗,给予口服利血 生 (-%& ’次,每天 $ 次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 检查两组患者血 >?,>B8及 C:B值,观察其变化。 四; 评定标准 ; 显效:治疗疗程()( 周)结束 后,>B8上升幅度!)-D,>?上升幅度!$- & ’ A,贫 血临床症状缓解。有效:贫血临床症状改善,>B8 较治疗前升高幅度!/D,但小于 )-D,或 >? 升高 幅度!)/ & ’ A,但小于 $- & ’ A。无效:治疗后未达有 效标准。 五; 统计处理 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采用 ! 检 验,有效率比较采用 "( 检验。 结; ; 果 一; 疗效比较; <+3治疗组 (E 例,显效 )* 例, 有效 E 例,无效 ( 例,总有效率为 F(G $D,对照组可 评价患者 )* 例,显效 / 例,有效 H 例,总有效率为 EEG HD,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 异(" I -G -/)。 二; 血液学指标改善; ,E 例 9#BAB 患者化疗 前 >? 值为())* J HG )/)& ’ A,其中 <+3 治疗组在 <+3治疗前 >?值为(H(G H( J *G E-)& ’ A,>B8 值为 (((G /- J ,G )-)D,C:B 值为((G ,$ J -G ())K )-E ’ !L,治疗后 , 周起 <+3 冶疗组患者 >?、>B8、C:B 值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 性(表 )),对照组 (- 例患者治疗后 , 周因 ( 例需输 血治疗,而退出试验。 表 !" #$ 例 %&’(’化疗所致贫血患者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 ; ; 分; ; 组 检测时间 例数 >?(& ’ A) "值 >B8(D) "值 C:B(6 ’ ML) "值 <+3治疗组 化疗前 (E ))* J EG F) ; $,G *( J /G F* ; $G EF J -G )) ; 对照组 化疗前 (- ))* J HG ,* ; $,G *$ J (G $, ; $G E* J -G $E ; <+3治疗组 对照组 化疗后 化疗后 (E (- H(G H( J *G E- H$G ,, J EG F- @ -N -/(() ((G /- J ,G )- ($G EE J /G /$ @ -N -/(() (G ,$ J -G () (G /E J -G $$ @ -G -/(() <+3治疗组 治疗后 , 周 (E FFG ,) J FG F, I -N --)())(() (EG *H J $G EE I -N --)())(() (G ** J -G $$ I -G --)())(() 对照组 治疗后 , 周 )* *HG // J HG E( ; (/G )$ J ,G )) ; (G H- J -G $/ ; <+3治疗组 治疗后 * 周 (E )-)G H/ J /G F) I -N --)())(() (FG *$ J $G $, I -N --)()) $G $$ J -G ,( I -G --)()) 对照组 治疗后 * 周 )* F$G )/ J *G (( ; (HG $, J ,G )- I -N --/(() $G -( J -G $E I -N --/(() <+3治疗组 治疗后 )( 周 )(E )-(G ,, J *G *E I -N --)())(() $(G H* J (G )* I -N --)()) $G ,/ J -G $$ I -G --)()) 对照组 治疗后 )( 周 )* )-)G )$ J *G /, ; $)G )( J (G EE I -N --/(() $G ($ J -G (H I -N --/(() ; ()):与 <+3治疗组化疗后相比;(():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相比。 讨; ; 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发贫血,使得化疗不能 如期进行,从而影响预后。在纠正恶性肿瘤贫血方 面,国内外已进行了许多研究,除了进行输血治疗 外,近年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替代治疗 已逐渐受到重视。<+3 主要是由肾脏的近球细胞 分泌的一种重要的激素,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 骨髓中红细胞系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恶性肿瘤 贫血患者 <+3 反应性生成迟钝[(],内源性 <+3 生 成相对不足在恶性肿瘤贫血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 用,而使用化疗药物还可导致体内 <+3生成减少或 破坏 <+3功能[$]。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尝试用 <+3 治疗恶性肿瘤贫血,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7LOPQR等[,]分析了 ($,( 例恶性肿瘤贫血 患者应用 <+3治疗的情况,其中可评价者 (-$- 例, )-,H 例按规定完成整个疗程,经 <+3治疗后,>?值 上升!(- & ’ A者占 /,G ,D,!)- & ’ A 者占 H/G )D, 治疗前需输血维持者占 (-G FD,完成治疗疗程后下 降到 FG ,D,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一般状 况均明显改善。 !"#《中国癌症杂志》(--$ 年第 )$ 卷第 , 期 万方数据 许多学者研究在恶性肿瘤化疗的同时给予 !"#治疗,也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等[*]报道 了 +, 例进展期头颈癌和肺癌患者,给予紫杉醇和卡 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二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 !"# -*, !. / 0.,每周 + 次,对照组单纯化疗,1 个周 期化疗后,!"# 治疗组贫血和输血率明显减少。 23456378等[9]对 -+, 例无贫血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均 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 ; 9 个疗程,随机分 + 组,单纯化疗组;化疗 < !"# +,, !. / 0. 组,每周 + 次;化疗 < !"# -*, !. / 0. 组,每周 + 次;结果贫血 的发生率和需输血者,!"# 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 论是,!"#能有效维持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 =>水平,减少输血。 较多的研究[?,@]已显示,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 化疗过程中同时应用 !"#治疗可以改善贫血,减少 输血,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A7.%B&[C]认为 !"# 治疗的最佳指征应为 => D -,, . / E;或虽 F -,, . / E 但有贫血症状;需要行化疗,而基础 => 值低(-,, ; -1, . / E);接受铂剂化疗者;化疗至第 1 个周期时 =>值较基础值下降(-, ; 1, . / E)明显者。 恶性肿瘤化疗后继发性贫血,采用 !"# 治疗的 报道相对较少,G4H7 等[-]研究 -*+ 例接受骨髓抑制 性化疗(不含顺铂)的贫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 接受 !"# -*, !. / 0.或安慰剂治疗,每周 + 次,最多 用到 -1 周或直到红细胞压积水平上升到 +@I ; :,I。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红细胞压积与安慰 剂相比上升显著,在 1 ; + 个月内,每例使用 !"# 治 疗的患者接受输血的平均单位数比安慰剂组少得 多,两组毒性作用无明显差异。 本组患者均为晚期 JKGEG患者,接受以顺铂为 主的联合方案,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性贫血,=> 值 均 D -,, . / E患者,给予 !"#治疗 : 周后,=>、=G2、 LAG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 组改善贫血总有效率达到 C1M +I,而对照组总有效 率为 99M ?I,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有 1 例因 输血退出试验,而治疗组没有一例需接受输血,这与 A7.%B&[C]认为 !"#治疗的最佳指征相符,仅 1 例患 者有低热,轻度头痛,腰背痛,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 良反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的疗效肯定, 且安全能够耐受,可以减少输血,避免输血不良反 应,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 G4H7 $G N8,A%0OPH0B LQ,G487) LR,75 4(M L76OS>B&4&5 3%S4& 78)538O’OB75B& 53784’) TO8 4&7SB6 64&678 ’45B7&5H O& 6OS>B&45BO& 637SO53784’)[ N]M ! "#$% &#’()* +’,$,-CC+,!" (-,):@,-U@,9M [1] ROOV "W,=8%H307H0) RNQM GBH’(45B&U4HHO6B457V 4&7SB4:4& 78)538O’OB75B& V7TB6B7&6) H)&V8OS7[ N]M ! &%-’ +’.),$,-CC*,#" (:):-9*,U-9*CX [+] K4P4>7 Y,240B.%63B Y,ZB0%&O Z,75 4(M G34&.7H B& (7[7(H OT H78%S 78)538O’OB75B&,H78%S B8O& 4&V %&H45%8457V B8O& >B&VB&. 64’46B5) V%8B&. 637SO53784’) TO8 (%&. 64&678[ N]M !/’ ! &%-’ 0’(1%,-CC@,$!(+):-@1U-@9M [:] \(4H’) NM 237 BS’465 OT 7’O75B& 4(T4 O& ]%4(B5) OT (BT7 V%8B&. 64&678 637SO53784’):4 T87H3 (OO0 45 4& O(V ’8O>(7S[N]M 2)3-’ 4)3#$1%,-CC?,%&(K%’’( 1):1,U19M [*] $%&’() ^L,=488BHO& AL,$%&(74[) 2E,75 4(M !8)538O’OB75B& 87V%67H 4&7SB4 4&V 584&HT%HBO&H:4 84&VOSB_7V 58B4( PB53 OT PB53O%5 78)538O’O5B75B& V%8B&. 637SO53784’)[ N]M &#’()*,-CCC, !’(?):-+91U-+9?M [9] 23456378 J,$7 H64S’OH !K,A!EE $L,75 4(M !’O75B& 4(’34 ’87[7&5H 4&47SB4 4&V 87V%67H 584&HT%HBO& 87]%B87S7&5H B& ’45B7&5H %&V78.OB&. ’8BS48B() ’(45B&%SU>4H7V 637SO53784’) TO8 HS4(( 67(( (%&. 64&678[ N]M 5* ! &#’()*,-CCC,!((+U:):+C9U :,1M [?] G4H6B&% K,^7V7(B W ,^7V7(B KE,75 4(M GBH’(45B&U4HHO6B457V 4&47SB4 587457V PB53 H%>6%54&7O%H 78)538O’OB75B&:4 ’B(O5 H5%V) [N]M 5* ! &#’()*,-CC+,’)(-):-*9U-*@M [@] QB((78 GA,"(454&B4H EG,QB((H KL,75 4(M "34H7"U# 58B4( OT 78)538O’OB75B& B& 537 58745S7&5 OT 6BH’(45B&U4HHO6B457V 4&7SB4 [N]M ! "#$% &#’()* +’,$,-CC1,!&(1):C@U-,+X [C] A7.%B& YM "87VB65BO& OT 87H’O&H7 5O 58745S7&5 PB53 876OS>B&4&5 3%S4& 78)538O’OB75B& B& 4&47SB4 4HHO6B457V PB53 64&678[ N]M 6)7 0’(1%,-CC@,*"(K%’’( -):+@U:9M (收稿日期:1,,1U,:U-C‘ 修回日期:1,,+U,:U-1) !"# 王朝霞,等 X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万方数据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作者: 王朝霞, 施为建, 王科明, 陈锦飞, 王继荣, 李娟, 陆彬彬, 沈群 作者单位: 王朝霞,施为建,王科明,陈锦飞,王继荣,李娟,陆彬彬(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江 苏,南京,210011), 沈群(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江苏,南京,210011) 刊名: 中国癌症杂志 英文刊名: CHINA ONCOLOGY 年,卷(期): 2003,13(4) 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9条) 1.Case DC Jr.Bukowski RM.Carey RW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therapy for anemic cancer patients o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1993(10) 2.Wood PA.Hrushkesky WJM Cisplatin-associated anemia: an erythropoietin deficiency syndrome 1995(4) 3.Sawabe Y.Takiguchi Y.Kikuno K Changes in levels of serum erythropoietin, serum iron and unsaturated iron binding capacity during chem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1998(3) 4.Glaspy J The impact of epoetin alfa on quality of life during cancer chemotherapy: a fresh look at an old problem 1997(Suppl 2) 5.Dunply FR.Harrison BR.Dunleavy TL Erythropoietin reduces anemia and transfusions: a randomized trial with of without erythropotietin during chemotherapy 1999(7) 6.Thatcher N.De scampos ES.Bell DR Epoetin alpha prevents anaemia and reduces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ily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1999(3-4) 7.Cascinu S.Fedeli A.Fedeli SL Cisplatin-associated anaemia treated with subcutaneous erythropoietin:a pilot study 1993(1) 8.Miller CB.Platanias LC.Mills SR PhaseⅠ-Ⅱtrial of erythropoie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isplatin- associated anemia 1992(2) 9.Beguin Y 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 anaemia associated with cancer 1998(Suppl 1)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 刘鹏辉.廖国清.王红梅.曲怡梅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研究 -新乡医 学院学报2006,23(4)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64例NSCLC患者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 ,观察组化疗同时皮下注射EPO,剂量为150 u·kg-1体重,每周3次;对照组化疗同时给予利血君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 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起观察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均明显上 升(P<0.01),且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结论 EPO对非小 细胞肺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2.期刊论文 张华.杨衿记.陈丽昆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2004,10(18)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方法48例晚期NSCLC化疗后贫血患者,治疗组25例子皮下注射EPO,剂 量为150u/kg,每周三次,持续使用4周或当血红蛋白(Hb)值>120g/L时停用.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值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EPO对晚期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显著. 3.期刊论文 胡建斌.孙晓南.杨起初.王奇 同步放化疗肺癌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03,83(8) 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我科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了53例血红蛋白低于125 g/L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24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29例作为对照.为评价EPO在纠正癌性贫血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就两组病例的血红蛋白水平、近期疗效、生存率和毒副反应等进行了回顾性分 析. 4.期刊论文 刘莉.丁乾.陆海.宋颖秋.石星.王晶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贫血疗效的 观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2)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 贫血患者,分为两组,EPO治疗组2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PO,剂量为150μg/kg,3次/周.对照组30例不给予EPO治疗,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10ml,3次/日.结果治 疗后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 显著性(P<0.05).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37.1%,差异有显著性(P值<0.01).结论 EPO对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 肯定的疗效. 5.期刊论文 王鑫.王绿化.Wan Xin.Wang Lühua 肺癌贫血的治疗进展 -癌症进展2006,4(1) 贫血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时间.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目前治疗癌症及放、化疗相关性 贫血的主要方法.根据贫血的分级标准及应用EPO的原则,目前治疗贫血的TIW和QW两种使用方案均有较好疗效,QW方案操作更简便.早期干预治疗贫血,可以 预防或减少生活质量的下降.小细胞肺癌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b水平是生存率的独立有效预后因素之一,有些研究报道Hb水平提高可改善预后 ,但纠正贫血对于生存率的确切影响并未明了.Hb水平与患者认知能力之间相互关联性是肯定的,因此应用EPO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 6.期刊论文 王荦楠.杨萌.杨晓煜.姬颖华 500例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发生调查分析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22(9) 目的 探讨500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及程度变化、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对贫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7月至 2009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期间恶性肿瘤患者500例进行癌性贫血发生动态调查,其中,肺癌145例,乳腺癌25例,胃癌25例,肝癌48例,恶性淋巴瘤47例,结直 肠癌160例,其他50例;男320例,女180例,中位年龄63岁.33~59岁共200例,60岁以上共300例.化疗方案:小细胞肺癌:足叶乙甙+卡铂;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或 卡铂基础上加第三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乳腺癌:蒽环类土紫杉类;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淋巴瘤等均采用常规方案.结果 5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总贫血率30.8%,其中轻度贫血占88.3%.化疗后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78.8%,较化疗前贫血发生率30.8%(154/500)明显升高 (χ2=232.543,P<0.01).另外,化疗后贫血发生以中度贫血为主70.8%,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2.4%,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73.2%,两组比较 (χ2=22.657,P<0.01).不同部位的肿瘤贫血发生率也不相同,其中化疗前以肺癌的发生率最高占42.1%.不同类型癌症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引起贫血发生率也 各不相同,仍以肺癌最高,为92.4%.结论 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化疗前发生率低,且以轻度贫血为主.化疗后贫血以中度为主,化疗加重贫血发生.不同癌症类 型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引起贫血发生率各不相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导致贫血发生率更高. 引证文献(2条) 1.马沐雅.杨泽敏.冯玫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卵巢癌细胞的表达及相关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肿瘤研究 与临床 2008(06) 2.李勇.马建华.龙跃平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azzz20030402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3月26日
/
本文档为【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