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自我消解的空洞_评华盛顿_欧文的小说_睡谷的传说_

自我消解的空洞_评华盛顿_欧文的小说_睡谷的传说_

2012-04-03 6页 pdf 287KB 1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80

暂无简介

举报
自我消解的空洞_评华盛顿_欧文的小说_睡谷的传说_ 自我消解的空洞 ———评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睡谷的传说》 陈 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三系 ,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  要 :《睡谷的传说》是美国短篇小说的经典。虽然它创作于 19 世纪初 , 文本内部却孕育着 20 世纪后现代小说特有 的解构特征。作者欧文以超前于他的时代的艺术直觉 , 通过对小说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主题、哥特式风格以及叙述真实性等 所进行的消解 , 留给我们一个“亦此亦彼 , 非此非彼”的文本世界。 关键词 : 睡谷的传说 ; 乌托邦 ; 叙述技巧 ; 解构 中图分类号 : I7121074 ...
自我消解的空洞_评华盛顿_欧文的小说_睡谷的传说_
自我消解的空洞 ———评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睡谷的传说》 陈 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三系 ,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  要 :《睡谷的传说》是美国短篇小说的经典。虽然它创作于 19 世纪初 , 文本内部却孕育着 20 世纪后现代小说特有 的解构特征。作者欧文以超前于他的时代的艺术直觉 , 通过对小说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主题、哥特式风格以及叙述真实性等 所进行的消解 , 留给我们一个“亦此亦彼 , 非此非彼”的文本世界。 关键词 : 睡谷的传说 ; 乌托邦 ; 叙述技巧 ; 解构 中图分类号 : I712107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722X (2003) 0620073206 A Self2Dissolving Hollow : Washington Irvingpis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CHEN Rong (Department Three ,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 Luoyang , Henan Prov. , 471003 , China) Abstract : The Legend of S leepy Hollow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ough it was written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 because of its deconstructive stance , it bears great similarity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stmodern fiction. In the short story , Washington Irving establishes as well as usurps the utopia theme and frontier motif , builds up as well as makes a subtle parody of the gothic style. In addition , he even employs various narrative techniques to expose the fabricating nature of the story. Due to these strategies , the short story becomes , as its title suggests , a“hollow”where a coherent central meaning is absent . Key words : The Legend of S leepy Hollow ; Utopia ; narrative technique ; deconstruction   《睡谷的传说》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 文的代作之一 , 虽然出版已经将近两个世纪 , 其 魅力非但丝毫未减 , 而且正如评论家 Greg Smith 所 言 ,“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它作为美国短篇小说发 轫之作的地位 , 成为了我们美国文化传统的一部 分。” (2001 : 174) 然而尽管百年来批评家们围绕这 部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论述 , 却很少有批评家 注意到这篇创作于美国独立初期的作品带有 20 世 纪后现代小说常见的解构特征 , 文本在不断地进行 着自我消解。本文则将从这一角度出发 , 就主题、 风格以及技巧三个方面对《睡谷的传说》中的解构 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1. “桃花源”主题的自我消解 欧文笔下的睡谷 , 坐落于哈德逊河东岸 , 山水 秀丽 , 笼罩在一片如烟似雾的梦幻之中 , “算得上 是全世界最安静的地方。”它像是一个桃花源 : 任 美国革命的风潮涌动 , 睡谷中的荷兰人后裔们依然 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 , 的确有“不知秦汉 , 无 论魏晋”的味道。正如叙述者所言 , “要是有一天 , 我想退隐 , 逃避纷纭的俗世 , 在恬静的梦中度过烦 恼的余生 , 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会比这个小小 的山谷更使我满意的了。” 然而 , 纷纷攘攘的外部世界还是将它的触角伸 到了这片世外桃源。伊卡包德·克莱恩来到了睡谷 当乡村教师。这个长得像鹤一样的家伙 , 来自康涅 狄格州 , 是典型的新英格兰人 ,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 说的“扬基佬”。他特别贪财 , 爱占小便宜 , 满脑 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 , 聚敛更多的物 质财富。 正是由于伊卡包德·克莱恩的“拜物本性”, (Roth , 1976 : 162 - 168) 他将爱情也变成了物质的附 庸。《睡谷的传说》表面框架是浪漫爱情故事 ,伊卡 收稿日期 : 2003 - 03 - 23 作者简介 : 陈  榕 (1972 - ) , 女 , 湖北黄岗人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   第 26 卷  第 6 期   2003 年 11 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6  No. 6   Nov. 2003    包德·克莱恩对卡特琳娜也算是一往情深 , 但如果 我们仔细分析 , 就不难发现 , 与其说伊卡包德爱上 的是卡特琳娜 , 不如说是他看上了卡特琳娜将继承 的财富。当他来到卡特琳娜家做客 , 吸引他目光的 不是女主人的美貌 , 而是宽敞的屋子 , 漂亮的壁 炉 , 墙上挂着的羊毛、玉米、干果以及桌子上热腾 腾的美食。每当他想起卡特琳娜 , 引发的联想都和 卡特琳娜的父亲所拥有的田产有关。“他的一对大 绿眼珠 , 骨溜溜地望着凡·塔塞尔这座温暖住宅周 围的那些肥沃的草原、丰饶的小麦田、裸麦田、荞 麦田和玉米田 , 以及殷红的果实累累的果园 , 心里 不由思慕着将要继承这一切财产的姑娘。”   伊卡包德·克莱恩是小说讽刺的对象 , 他小心 眼、迷信、缺乏创造力 , 是睡谷这个自给自足的小 天地里的不和谐音 , 难怪他不仅没有得到美人的芳 心 , 最终还被赶出了荷兰人的领地。离开了睡谷的 伊卡包德·克莱恩却找到了施展的天地 : 他在纽约 “得了律师执照 , 变成了政客 , 奔走竞选 , 给报纸 写文章 , 最后终于当上了十镑法庭的法官。”像伊 卡包德·克莱恩这样的角色都能发达 , 我们不难看 到作者欧文对变动中的急功近利的美国社会的微妙 讽刺。 伊卡包德·克莱恩是外部世界的代表 , 他被驱 逐后 , 睡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 从这个层面上 看 , 在抵抗外部渗透的斗争中 , 睡谷中的荷兰人赢 得了胜利。对于这种胜利 , 许多批评家都从意识形 态的角度给予了肯定的解读。 ( Hoffman , 1993 : 85 - 93 ; Plummer , 1993 : 175 - 184 ; Ringe , 1967 : 455 - 467) 然而 , 荷兰人的胜利是否带有明显的积极含义 , 这 一点颇值得商榷。欧文在“破”的同时 , 即讽刺了 伊卡包德·克莱恩的同时 , 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睡谷 所代表的旧传统的审视和批判。 在《睡谷的传说》中 , 存在一个明显的二项对 立 : 伊卡包德·克莱恩代表的是变化中的美国社会 , 布鲁姆代表的是旧传统。美国文学批评大家 Daniel Hoffman 认为“伊卡包德·克莱恩与布鲁姆·‘骨头’ 之间的冲突象征着有着地域特性的扬基佬和边地人 之间的冲突 ———这其后很快成为我们的文学 ⋯⋯以 及我们的国家历史的一个主题。” (1993 : 86) 常耀信 先生认为 : 伊卡包德“是个城市滑头 , [有 ] 一种 欲行欺诈的破坏力 ⋯⋯布鲁姆则仿佛马克·吐温笔 下的哈克·芬一类 , 村野之夫 , 粗鲁、精力充沛、 叱责随从 , 可是心地善良 , 生在边地自食其力”。 (1998 : 136 - 137) 然而 , 布鲁姆果真如批评家所言 , 是“边地拓 荒者的先驱”吗 ? ( Piacentino , 1997 : 40) 从文本中的 描述 , 我们发现他的身上有一种“混合气质 , 寻欢 作乐并且傲慢。”他“身材魁梧 , 喜欢大叫大闹 , [是 ] 性情暴躁傲慢的纨绔子弟 ⋯⋯是本乡一带的 英雄 , 素以臂力过人同好勇斗狠闻名。”他从来没 有下田务农 , 也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 倒是天天领着 一伙人 , 招摇过市 : “他有三四个跟他一样脾气的 好朋友 , 他们都把他当做榜样 , 他总是带头领着他 们在乡里乱闯 ⋯⋯一到冬天 , 他总是戴着一顶皮帽 子 , 顶上有一根挺神气的狐狸尾巴 , 人们一看就认 得是他 , 每逢乡下人在村里集会的时候 , 远远看到 这根熟悉的狐狸尾巴 , 在一群勇猛的骑手之间飞奔 而来 , 他们就得站在一旁 , 等他们像一阵风暴似的 过去。”他的形象 , 让人联想到的不是吃苦耐劳的 边地拓荒者 , 倒是依稀可见未来三 K党人的雏形。 伊卡包德·克莱恩或许真是如评论家所言 , 是 个投机分子 , 但是他是小说中惟一想要到西部拓荒 的人。他梦寐以求的婚后生活是将卡特琳娜的田产 变卖 , “把这些东西轻易地变成现款 ⋯⋯把钱投资 在无边无际的荒野地里 , 和野地里的大木房里。 ⋯⋯鲜花般的卡特琳娜 ⋯⋯带着全家儿女坐在载满 家用什物的马车顶上 , 车子下面还摇摇晃晃地挂着 许多锅子罐子 ; 他仿佛瞧到自己骑在一匹缓缓跑着 的母马背上 , 后面跟着一匹小马 , 动身到肯塔基、 田纳西 , 或者天知道的什么地方去。”布鲁姆的胜 利宣布着伊卡包德所象征的物质主义美国梦的失 败 , 但他的胜利不应被看做西部精神的胜利。他与 伊卡包德·克莱恩之争的实质是男性力量之争。他 赢得了胜利 , 但是很快就会被卡特琳娜所束缚 , 捆 住手脚 , 成为“像卡特琳娜父亲一样的心满意足的 居家男人。”( Plummer , 1993 : 180) 小说中另一个重点描写的人物是伊卡包德的心 上人卡特琳娜。作为睡谷中的女性代表 , 她的形象 也不具有积极含义。她故意对伊卡包德·克莱恩优 雅地微笑 ,“布鲁姆·‘骨头’,却在热恋和嫉妒交迫 的沉重打击下 ,只好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怀恨不 已。”她将伊卡包德·克莱恩玩弄于股掌间 ,只是为了 把他的情敌降伏得牢牢的 ,正如叙述者所言 ,“这是 一种诡计”。她并不是不解世事的单纯少女 ,而是一 个“爱卖弄风情”,在爱情上精于算计的女人。 由此看来 ,虽然欧文对伊卡包德·克莱恩所代表 的价值观进行了批判 ,却并没有为他树立一个对立 的价值体系并进行肯定性的评价。相反 ,他对旧的 传统也进行了微妙的讽刺。在《睡谷的传说》中 ,消 解后的世界 ,缺乏统一的价值中心 ,这反映出了作者 ·47·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年    欧文对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复杂心态。许多批评 家都注意到了欧文的作品中流露出浓重的怀旧感。 Annette Kolodny 认为他的两部代表作 ,《瑞普·凡·温 克尔》和《睡谷的传说》体现出一种“心理上的青春 期”,作者想“逃避和拒绝历史发展所带来的震撼”。 (1975 :68) 但是从本质上看 ,这两部作品存在明显差 异。《瑞普·凡·温克尔》中 ,瑞普·凡·温克尔避世的 选择 ,也是作者欧文的选择。《睡谷的传说》中透露 的信息却是怀疑性的 :虽然可以挽住过去 ,做些残 梦 ,但以布鲁姆为代表的过去 ,从多大程度上值得依 恋 ? 更何况现实就像伊卡包德一样 ,总是不请自来。 如果说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中表达的是对过去 的无限依恋 ,在《睡谷的传说》中 ,欧文的态度要暧昧 和中性得多。 2. 对哥特式气氛的自我消解 欧文对德国民间传说有特殊的偏爱 ,《见闻札 记》中的《瑞普·凡·温克尔》与《新娘》均脱胎于此 , 《睡谷的传说》也不例外。它取材于德国无头骑士的 传说 ,整个故事鬼气森森 ,弥漫着浓厚的哥特式色 彩。 哥特式小说起源于 18 世纪末 ,兴盛于 19 世纪 初。其发轫之作是霍勒斯·沃波尔于 1765 年出版的 小说《奥特朗托的城堡》。玛丽·雪莱的《弗兰克斯 坦》、安·里德克里夫的《尤多弗之谜》等也是这一时 期英国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美国小说 ,从它诞生 伊始就带有明显的哥特式色彩。查尔斯·布朗、埃德 加·爱伦·坡以及霍桑的小说 ,无一不带有明显的哥 特式特征。而欧文在《睡谷的传说》中 ,也同样运用 了哥特式的描写手法。 根据哥特小说研究专家 David Punter 在《恐怖的 文学 :哥特式小说史》中所给出的定义 ,哥特式小说 , 有以下一系列特征 :“注重描写恐怖事件 ,通常采用 古旧的背景 ,明显地利用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人物 性格程式化 ,情节充满了精心布置的悬念等。”(1996 : 1)《睡谷的传说》首先是在故事情节设置上有浓重的 哥特色彩。“无头骑士”代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根据当地居民的传说 ,在睡谷的林地逡巡着无头骑 士的幽灵 :“山谷里的人时常会看到它在阴暗的黑夜 匆匆驰过 ,好像乘风飞奔一样。”它生前是美国独立 战争中英国所雇佣的德国赫塞雇佣兵 ,在独立战争 中 ,头被加农炮炸飞了 :“这个骑兵的尸身过去就埋 在教堂的墓地里 ,它的阴魂每天晚上都要骑马出去 , 到当时的战场上寻找它的头颅。”因此 ,当伊卡包德· 克莱恩和“无头骑士”在漆黑的夜晚在林中相遇 ,发 现无头骑士“那颗原来应该安在肩膀上的脑袋 ,却给 吊在身子前面的鞍头上面”时 ,小说的诡异恐怖达到 了高潮 ,令人战栗。 其次 ,《睡谷的传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带有 明显哥特式古旧和神秘的色彩。尽管小说发生时 , 美国已经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但是在这片土地 上 ,仍有历史留下的幽灵在徘徊 ,不仅有无头骑士 , 还有一位安德烈少校也于先前的战争中死于非命 , 葬身在此。当伊卡包德遭到情人拒绝 ,借酒消愁 ,喝 得醉醺醺地骑马回家时 ,“夜色越来越黑暗 ,星星似 乎在天空里显得更加深远了 ,急云有时把它们遮得 一点也看不见。”山谷、老树、小溪、独木桥、暗夜、墓 地、幽灵 ,这些元素 ,把小说高潮部分的睡谷衬托得 一片鬼气森森。 然而如果我们注意欧文的措辞 ,我们不难发现 小说中的哥特式特征也正在进行着微妙的自我消 解。首先是对哥特式背景的质疑。小说虽然笼罩着 浓重的神秘氛围 ,欧文并没有忘记对其进行调侃。 主人公伊卡包德·克莱恩是个富于幻想的角色 ,“大 自然发出的每一种声音都会煽动着他那已经激发起 来的想像 ⋯⋯该有多少次 ,他一听到自己踏碎了冻 结的冰块的声音 ,便不由吓做一团地缩回去 ,连回头 张望一下也不敢 ,生怕会瞧到什么狰狞的鬼怪 ,紧紧 跟在他后面 ! 又该有多少次 ,他碰到一阵狂风横扫 过来 ,在树林里怒嚎 ,把他吓得魂飞魄散 ,以为那是 骑马奔跑的赫塞人又在黑夜里疾驰。”所谓的哥特式 气氛 ,大半是主人公主观臆造的产物 ,天一黑 ,他发 达的想像力就会为一切蒙上一层哥特式的色彩。 再者 ,小说对哥特式情节 :人与鬼魂的遭遇也进 行了解构。首先是鬼魂的真实性本身就可堪质疑。 文本反复指出 ,睡谷的居民“对各种神怪的迷信都相 信得不得了 ,成天恍恍惚惚 ,容易发生幻想 ,而且时 常会看到奇怪的现象 ,听到天空里有音乐同说话的 声音”。而叙述者在文本中每每提及无头骑士 ,前面 一定会冠上“迷信”、“传说”、“故事”、“幻想”等词汇。 小说中 ,只有伊卡包德·克莱恩的确是见到了“无头 骑士”,而且“无头骑士”还将自己放在马鞍上的头颅 向他掷了过来 ,不过 ,第二天人们在事发现场并没有 找到什么头颅 ,看到的只有一个摔碎的南瓜。吓得 伊卡包德·克莱恩魂飞魄散的“头颅”只是一个南瓜 而已 ,显然“无头骑士”不过是他的情敌布鲁姆的恶 作剧。正如 Jeff rey Rubin2Dorsky 所言 ,“在《睡谷的 传说》中 ,我们知道伊卡包德·克莱恩究竟碰到了什 么 ,这里没有悬而未决的谜团或心理层面上的复杂 性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解释。” (1988 :118) ·57·  第 6 期 陈  榕  自我消解的空洞       哥特式小说之所以会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在 英美文坛盛行一时 ,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机械的理性 主义感到了厌倦 ,而哥特式小说恰好满足了人们对 神秘的向往 ,源自内心的恐惧和游移代替了 18 世纪 理性主义的笃定和自信 ,浪漫的想像力和感性认知 代替了古典主义倡导的秩序和克制。欧文在《睡谷 的传说》中对哥特式元素的利用 ,表明了他浪漫主义 的倾向。然而 ,在营造哥特式氛围的同时 ,他又对浪 漫主义的想像力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难怪在小说 的结尾 ,哥特式风格受到了现实的挑战。在《睡谷的 传说》中存在一种竞争 :想像与现实之争。哥特式浪 漫传统在美国小说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坡 和霍桑等都为蕴涵其间的“黑色力量”着迷 ,在他们 的作品中 ,无意识的动机和被禁止的欲望 ,通过想像 外化成哥特式的恐惧、神秘和迷惑。而欧文却回避 探究这种灵魂的黑暗。尽管他被想像力的无限魅力 所吸引 ,却下意识地想要利用现实主义的平和理性 来将它们掩盖 ,将对神秘的恐惧解释为一种“迷信”, 从这个角度看 ,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 , Haskell Springer 将欧文比做一个“折中主义者”, (1988 : 230) 显然也是不无道理的。 3. 对叙述真实性的自我消解 《睡谷的传说》是一部结合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 作品。它与对一切抱有怀疑态度的现代主义作品 , 对一切采取反讽和戏仿态度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有很 大差别。然而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同的 是 ,《睡谷的传说》在叙述策略上运用了后现代作品 中常见的解构手法。大多数 19 世纪末以前的现实 主义小说 ,采取的视角主要有两种 ,一是主人公作为 小说人物的第一人称主观视角 ,其代表作是查尔斯·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二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如亨 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尽管随着叙述的展开 , 小说的聚焦会发生一定的移位 ,造成这种移位的动 因往往是情节的需要 ,而不是作者在叙述策略上的 自觉。作者期待着读者认同他所构筑的文本世界 , 相信他所虚拟的真实。因此除了极个别的如《项狄 传》这样的作品 ,在大多数传统小说中作者总会尽量 避免引起读者对作品真实性的怀疑。 令人惊奇的是创作于 19 世纪初的《睡谷的传 说》, 却在叙述结构上采取了多种现代主义后现代 主义常用的手法 , 对叙述的真实性进行了全面解 构。《睡谷的传说》的主叙述层 , 采用的主要是第 三人称叙述 , 叙述者“我”却时常加入叙述 , 插入 自己的评论 , 对主叙述进行叙述干预。“指点干预 特别多的叙述 ,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觉性’, 似 乎叙述者时时提醒叙述接受者注意他在‘讲故事’, 而这故事是他编出来的。” (赵毅衡 , 1998 : 31) 其结 果必然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拉远。 指点干预并不是欧文在《睡谷的传说》中所采 用的惟一拉远读者和故事距离的手法。视角的转移 也是这篇小说的显著特征。《睡谷的传说》的前半 部和大多数 18 世纪、19 世纪的小说一样 , 采用的 是全知视角。尽管这种全知有一定的限制 , 比如我 们无法感知布鲁姆和卡特琳娜的心理轨迹 , 但是我 们可以透视中心人物伊卡包德·克莱恩的内心 , 了 解他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随着小说的发展 , 叙述 者对自己进行了明显的权力自限。自从伊卡包德· 克莱恩离开卡特琳娜家 , 骑着瘸马上了路 , 叙述者 就开始从全知视角向第三人称旁观视角转移。虽然 叙述者跟踪描述了伊卡包德·克莱恩在森林里的遭 遇 , 保留了对他心理活动的刻画 , 但是这种细微的 心理刻画 , 到了“无头骑士”提起它的头颅向伊卡 包德扔过来 , “打得他一头倒栽在尘土里面”就戛 然而止。叙述者失去了对事件的控制 , 从全知沦落 为旁观者 , 故事发展急转直下 , 伊卡包德·克莱恩 自此不知所踪。我们只能靠叙述者提供的一些线 索 , 如一副被踏在烂泥里的马鞍 , 伊卡包德·克莱 恩的帽子 , “紧贴着它还有一个摔得稀烂的南瓜” 以及布鲁姆提到此事时“一副深知底细的神气”等 等来拼凑出事实的真相。至于伊卡包德·克莱恩离 开睡谷后的命运 , 甚至是叙述者从一个到纽约的老 农民口中道听途说来的。叙述者由高高在上的全知 者迅速变成了一无所知的旁观者 , 这种机械断裂式 的视角转移 , 不能不使读者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明 显的怀疑。 除了突兀的视角转移 , 《睡谷的传说》同时采 用了多层叙述嵌套的手法对叙述的真实性进行了全 面消解。传统的小说 , 多采用单层叙述 , 《睡谷的 传说》却有三个不同的叙述层面。第一层叙述是由 将文本落实于文字的杰尔弗雷·克雷文所提供。我 们可以称它为克雷文的故事。他是《见闻札记》一 书贯穿始终的叙述者 , 他在《见闻札记》的第一 章 , 也就是“作者自述”中 , 谈到了自己的个性 , 指出他非常愿意观察生活 , “仅仅是别人的命运和 历险的旁观者”。综观《见闻札记》的各个篇章 , 克雷文基本履行了一个恪尽职守的旁观者的角色。 尽管有时他会成为作者欧文批判和揶揄的对象 , 比 如在《见闻札记》的“作者自述”一篇中 , 克雷文 声称 : “但我却还渴望去拜谒欧洲的伟大人物。因 为我从不同的哲学家的著作中读到 : 一切动物在美 ·67·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年    国都退化了 , 人也包括在内。因此 , 我想 , 欧洲的 伟人一定比美国的高超 , 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峰巅远 远高于哈德逊高原一样。”这段话暗含戏谑 , 实则 传达了欧文对欧洲中心主义的不满 , 但总体而言 , 克雷文的立场与文本隐在作者之间非常接近。在 《睡谷的传说》中 , 他基本没有超越旁观者的角色 , 尽量保持中立 , 没有过多参与故事的编撰和发展。 《睡谷的传说》中克雷文的叙述是超文本形式 的外层文本 , 但它并不是这篇小说惟一的超文本。 《睡谷的传说》附有一个“后记”, 虽然它常常被忽 略 , 比如中文版的《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选》对 此后记并不进行翻译 , 而 1996 年企鹅书社的《美 国哥特式小说集》也没有对其进行收录 , (Oates , 1996) 事实上 , 该后记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蛇足 , 而是这篇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后记看 , 《睡 谷的传说》是克雷文从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的 故纸堆里翻检出来的。因此小说的第二叙述层面可 以称做是尼克尔包克尔的故事。狄德里希·尼克尔 包克尔是欧文笔下脍炙人口的角色 ———《纽约外 传》的“作者”: 这位先生是个老学究 , 迂腐呆板 , 又喜欢钻故纸堆 , 常常把想像中的事件和历史的真 实相混淆 , 把一部正史写成了滑稽戏尚不自知。然 而 , 在《睡谷的传说》中 , 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 尔却是个客串的角色。与克雷恩一样 , 他也只是一 个者 , 几乎退出主导性的叙述舞台。只有在后 记中我们才能辨别出他的声音。作品虽然依然有尼 克尔包克尔式的幽默 , 却少了他特有的夸张滑稽。 在后记中 , 尼克尔包克尔最重要的作用是介绍 小说的内层叙述 , 也是主层叙述的叙述者。这位叙 述者并没有名字 , 有关伊卡包德·克莱恩的故事 , 其实是这位不知名的先生讲述的。借助尼克尔包克 尔的视角 , 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 , 有些寒酸的 , 颇有绅士风范的老家伙。⋯⋯他多半 很穷 ———他特别尽力地想讨大家欢心。”在一次市 民集会上 , 他将他所听到的故事拿来和众人分享。 而尼克尔包克尔碰巧是当时的听众之一。根据“后 记”中的记录 , 那位“滑稽可爱的绅士”在讲完故 事后 , 马上被一位老夫子诘问 , 要他谈谈该故事的 道德内涵。主叙述者只好杜撰出了类似“绅士莫骑 马”等不伦不类的寓意 , 既而又莞尔一笑 : “对这 个故事 , 我自己连一半也不相信 ,”而《睡谷的传 说》也随着叙述者这句虚无的喟叹戛然而止。 《睡谷的传说》有着洋葱头式的结构 , 剥开一 层 , 又见一层。在这层层叙述嵌套中 , 作者欧文拉 远了自己和叙述者之间的距离 , 把自己藏在了诸多 叙述者的背后。当读者随着叙述发展 , 深入到故事 内核时 , 欧文却让内层叙述的叙述者自己跳出来 , 对叙述进行彻底的否定 , 以凸显文本的非真实性和 无意义 , 这说明欧文已经意识到文本本身是一种虚 构 , 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 , 而他的这种认识 , 恰恰 和解构主义文本观暗合 : “文本是语言活动的领域 , 文本之外别无他物 , 文本是一个自我指涉的体系而 与其他文本交织 , 文本间性使终极意义不复存在。” (王岳川 , 1999 : 381) 詹姆斯·费伦在《作为修辞的叙事 : 技巧、读 者、伦理、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 , “解构往往意 味着消解神秘性 ⋯⋯一个特定逻辑在严格解读的时 候会颠覆自身。” (费伦 , 2002 : 28) 当我们细读《睡 谷的传说》时 , 会发现欧文对小说的主题 , 哥特式 风格以及叙述的真实性等都进行了大胆解构 , 造成 了文本意义的非确定性 , 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亦此 亦彼 , 非此非彼”的文本世界。或许这也是《睡谷 的传说》为什么会成为欧文小说中引起最多评论关 注的原因之一。欧文似乎在文本中为我们勾画出了 一个桃花源 , 但走到近处细细审视 , 却让人不禁怀 疑其真实。小说的英文原名是“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而“Hollow”本身就有“空洞”的 意思 , 在消解了中心之后 , 不见桃源 , 只见隐含着 后现代式的意义缺失以及无中心性的“空洞”。 参考文献 : [1 ] 常耀信. 美国文学史 [ M ] . 天津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8. 136 - 7. [2 ] 王岳川. 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 [ M ]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1999. 381. [3 ] 赵毅衡.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 M ]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 1998. 31. [4 ] 詹姆斯·费伦. 作为修辞的叙事 : 技巧、读者、伦理、 意识形态 [ M ] . 陈永国译.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28. [5 ] Hoffman , Daniel. Prefigurations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A ] . In W ashington Irving : The Critical Reac2 tion [ C ] . Ed. James W. Tuttleton. New York : AMS , 1993. 85 - 93. [6 ] Kolodny , Annette. The L ay of the L and [ M ] . Chapel Hill : U of North Carolina P , 1975. 68. [7 ] Oates , Joyce Carol. ( Ed. ) A merican Gothic Tales [ C ] . New York : Penguin , 1996. [8 ] Piacentino , Ed.“Sleepy Hollow”Comes South : Washington Irvingpis Influence on Old Southwestern Humor [J ] . The Southern L iterary Journal 30 (1997) : 40. [9 ] Plummer , Laura and Michael Nelson. “Girls Can Take ·77·  第 6 期 陈  榕  自我消解的空洞       Care of Themselves”: Gender and Storytelling in Washing2 ton Irvingpis“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J ] . S tudies in S hort Fiction 30 (1993) : 175 - 184. [10 ] Punter , David. The L iterature of Terror : A History of Gothic Fictions : From 1765 to the Present Day [ M ] . Lon2 don : Longman Group , 1996. 1. [ 11 ] Ringe , Donald. New York and New England : Irvingpis Criticism of American Society [J ] . A merican L iterature 38 (1967) : 455 - 67. [ 12 ] Roth , Martin. Comedy and A merica : The L ost World of W ashington Irving [ M ] . N Y: Kennikat Press , 1976. 162 - 68. [13 ] Rubin2Dorsky , Jeffrey. A drif t in the Old World : The Psychological Pilgrim age of W ashington Irving [ M ]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8. 118. [14 ] Smith , Greg. Supernatural Ambiguity and Possibility in Irvingpis“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J ] . The Midwest Quarterly 42 (2001) : 174. [ 15 ] Springer , Haskell. Irving and the Knickerbocker Group [ A ] . Columbia L iterary History of the U nited S tates [ C] . Eds. Emory Elliott , et al. New York : Columbia U P , 1988. 230. (责任编辑  马为民) (上接第 67 页) 也许姬先生是希望加重作品的戏剧性色彩 , 利用这 一时辰上的巧合来使读者受到更大的震动。但笔者 以为虽说翻译中并不反对再创造 , 但是如此的自由 发挥是利是弊还需再三斟酌。在原著中 , 梅尔维尔 以“only found another orphan”结束全文 , 戛然而 止 , 余韵无穷 , 因此姬译中的最后一句实有画蛇添 足之嫌。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看出杨译保守有余 , 创新 不足 ; 而姬译在创新上又过于自由 , 有时甚至完全 脱离了原著。这也正是等值和再创造容易出现的倾 向。等值法往往更容易传达原著的内容、思想和风 格 , 但也容易为之所限而过于拘泥 , 不敢突破原文 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 , 而再创造则更利于译者自由 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 但这又会导致与原著在 内容、思想和风格上的偏离 ,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 误导读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笔者认为关键还在 于前面所提的对“度”的把握。不论是等值还是再 创造都要确保“适度”, 力求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 平衡点 , 从而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 [1 ] 姬旭升. 白鲸 (中译本) [ M ] . 北京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1999. [2 ] 姜秋霞 , 张柏然. 是等值还是再创造 ? [J ] 外语教学与 研究 , 1996 , (4) . 53 - 56. [3 ] 杨善录. 白鲸 (中译本) [ M ] . 合肥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7. [4 ] Melville , Herman. Moby Dick [ M ] . Toronto : Bantam Books , 1984. (责任编辑  周光磊) ·87·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年   
/
本文档为【自我消解的空洞_评华盛顿_欧文的小说_睡谷的传说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