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_三言_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2012-03-31 5页 pdf 331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221

暂无简介

举报
论_三言_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第 期 论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刘 鹤 岩 〔提 要 〕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许多爱情悲剧作品 , 但真正的爱情悲剧作品是在宋元 以后 出现的 , 特别 是 “ 三言 ” 中的几篇 。 真正的悲剧作品 中 , 悲剧形 象不仅仅以 苦难来博得人们 的 同情 , 更...
论_三言_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第 期 论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刘 鹤 岩 〔提 要 〕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许多爱情悲剧作品 , 但真正的爱情悲剧作品是在宋元 以后 出现的 , 特别 是 “ 三言 ” 中的几篇 。 真正的悲剧作品 中 , 悲剧形 象不仅仅以 苦难来博得人们 的 同情 , 更重要 的是以反抗赢得人们的羊重与赞美 。 “ 三言 ” 中之所 以 出现真正的爱情悲剧作品 , 是 因为作者具 有悲剧意识 , 这种悲剧意识体现为 “命运的渭叹 ” 、 “ 痛惜的哀歌 ” , 作者悲剧 意识 的产生与 当时 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 系。 在中国小说史上 , 爱情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 其中 有很多优秀作品是悲剧作品 , 但真正意义的爱情悲剧作 品是在宋元以后才出现的 , 被收人 “ 三言 ” 的几篇爱情 悲剧作品标志着中国小说爱情悲剧作品的成熟 。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悲剧作 品 。 悲剧的定义历来是有很多说法的 。 鲁迅曾经把悲剧 的定义概括为 “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 。 ” ① 但这只说出了悲剧的一方面特征 , 真正的悲剧 应该在展示美的毁灭的同时 , 表现出正义一方在斗争中 所迸发的伟大力量和崇高精神 , 给人以鼓舞 。 朱光潜把 “美的毁灭 ” 称作为 “ 悲哀的秀美 ” ② 他认为这种悲剧 “还不足以产生悲剧的效果 ” 。 ③ 他还认为悲剧中正义 一方对邪恶势力的反抗是产生悲剧快感的根本原 因 。 “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 , 而且是对待痛 苦的方式 , 没有对灾难的反抗 , 也就没有悲剧 。 ” “ 悲剧 的基本成分之一就是能唤起我们的惊奇感和赞美心情的 英雄气魄。 我们虽然为悲剧人物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 却又赞美他的力量和坚毅 , ” “ 我们在人对命运的斗争中 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 , 感觉到人的伟大和崇高 。 ” ④英 国文艺理论家斯马特曾对悲剧形象有过这样解释 如果 悲剧形象 “ 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 , 那就不是真正的悲 剧 。 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 , 才有真正的悲 剧 , ⋯⋯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 , 陷人命运罗网中的 悲剧人物奋力挣扎 , 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 而逃奔 , 即使他的努力不能成功 , 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 反抗 。 ” ⑤无论是魏晋小说还是唐传奇 , 其爱情悲剧作品 中的悲剧形象都是以他们的不幸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 、 怜悯 , 令人感到悲哀 , 悲剧形象的基调是悲惨 , 展示了 一种灰暗色调的人生 , 他们在悲剧命运面前哀叹不 已 , 表现得软弱无力 , 《韩凭夫妇 》中 , 韩凭夫妇在强权面 前 , 只能是消极地相继自杀 , 何氏还哀求宋康王 “ 愿以 尸骨赐凭合葬 ” 。 《吴王小女 》中的紫玉在父王压制下 , 只能是 “ 郁结而死 ” 。 到了唐传奇 , 有些主人公即使有 些许多反抗意识 , 也是犹豫徘徊 , 不知反抗的矛头应指 向哪里 。 《莺莺传》中 , 当莺莺预感到张生要抛弃她时 , 也只是哀叹 “ 没身永恨 , 含叹何言 。 ” 后来她写给张生 的诗 “ 为郎憔悴却羞郎 ” , 在对张生的嘲讽中犹流露出 对张生的留恋之情 。 《霍小玉传 》中 , 霍小玉得知李益 变心后 , 叹道 “ 天下岂有是事乎 ” ‘旧 夜涕泣 , 都忘 寝食 , 期一相见 。 ” 她顾影 自怜 “ 我为女子 , 薄命如 斯 ” 。 霍小玉在临死前曾有一段声泪俱下的自白 , 包含 着反抗意识 , 这也是霍小玉成为唐传奇爱情悲剧作品中 最有光彩的形象之主要原因 。 可是 , 霍小玉死后 , 李益 稍有一些哀痛的表示 , 霍小玉就还魂与李益相见 “ 顾谓 生曰 ‘愧君相送 , 尚有余情 , 幽冥之中 , 能不感叹 。 ” , 表现出她反抗意识的不坚定 , 而且她后来的报复是以李 ① 《鲁迅全集 》第一卷 ,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年版 , 第 页 。 ②亘丫国⑤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 第 页 , 第 肠 页 , 第 叨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刘鹤岩 论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益新娶的女性为直接对象 , 把痛苦转嫁到无辜的女性身 上 , 也很难使人产生崇高感 。 《飞烟传 》中 , 飞烟在武 功业的拷打下 , “色动身颤 , 而不以实告 。 ” 只是一种消 极对抗的态度 , 她死后化为鬼魂 , 对讥讽 自己的文人耿 耿于怀 , 可是对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武功业却没有任何报 复的举动 , 看不到她的反抗力量表现在何处 。 “ 三言 ” 中的悲剧主人公形象在悲剧命运面前 , 大 都表现得坚强勇敢 , 不屈不挠 , 与邪恶和不平进行殊死 的抗争 , 具有崇高的反抗精神 , 使人读后 , 在悲伤的同 时产生了奋发向上的力量 。 台湾学者韦正通说过 “ 悲 剧英雄之所以感人 , 在其与命运奋战 , 以及在失败中表 现出人的尊严 。 ” ① “ 三言 ” 中的悲剧形象追求爱情的执 着坚定 , 与悲剧命运的顽强搏斗 , 都体现出人的尊严 , 显示了她们的正义力量 。 《崔待诏生死冤家 》中 , 秀秀 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 大胆追求崔宁 , 表现出反抗 精神 , 变成鬼魂后 , 还是为实现爱情理想做不懈 的努 力 , 并且嘲弄了残暴的郡王 , 惩罚了小人郭排军 , 最后 仍不屈服 , 她带着崔宁去另一个世界 , 继续寻求美好的 些封舌。 《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里 , 白娘子在追求许宣的 过程中 , 遇到了重重阻挠 , 她毫不屈服 , 蔑视豹似强大 的封建势力 , 戏耍终南山道士 , 威慑居心不 良的李克 用 , 击败捉蛇先生 , 显示了不可欺侮的尊严和超凡的反 抗力量 , 就是在神通广大的法海禅师面前 , 她也顽强地 “ 不肯现出真相 ” 。 《杨思温燕 山遇故人 》中的郑意娘 , 被负心人欺骗之后 , 不是 自怨 自艾 , 而是把负心人抓人 江中 , 结束了他的性命 。 《王娇鸯百年长恨 》中 , 王娇 莺听到周廷章负心另娶的消息 , “ 不觉怨气填胸 , 怒色 盈面 , ” 想的是 “ 若嘿嘿而死 , 却便宜了薄情之人 。 ” 提笔写下了绝命诗三十首和 《长恨歌 》一篇 , 声讨负心 人 , 表达了自己的复仇意志 “ 相思债满还九泉 , 九泉 之下不饶汝 。 ” 表现了坚决彻底 的反抗精神 , 最后设计 让负心人死于乱棒之下 , 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 《杜十娘 怒沉百宝箱 》中 , 杜十娘得知李甲要卖掉 自己 , 尽管心 中十分痛苦 , 但她并没有惊慌失措 , 怨天尤人 , 而是从 容不迫 , 镇定自若 , 嬉笑怒骂 , 畅快淋漓 , 在精神上表 现出崇高和强大 , 讥讽李甲 、 痛斥孙富 、 怒沉百宝箱 。 这一系列行动 , 塑造出一个有胆有识 、 刚强果决 、 令人 敬佩的悲剧形象 。 她的自沉江底由于其反抗的坚决性和 彻底性而与前代女子的殉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 通过以上 的 , 我们可以看到 ,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中的悲 剧形象 , 已经从魏晋小说 、 唐传奇那种令人怜悯的弱女 子形象 , 发展成为具有彻底反抗精神 、 坚强意志的女性 形象 。 如果把魏晋小说 、 唐传奇中的悲剧形象看成是一 幅幅带有浓厚悲惨色彩的肖像画 , 那么 “ 三言 ” 中的悲 剧形象则恰似一首首回荡着悲壮旋律的乐曲 。 悲剧形象 从悲惨走向悲壮 , 这表明爱情悲剧小说从初级阶段进人 了更加具备悲剧特性的成熟阶段 。 为什么 “ 三言 ” 中会出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悲 剧作品呢 我们认为这和作者具备了悲剧剧意识有直接 的关系 。 汉魏六朝时期的小说作者往往是把生活中的爱情悲 剧做为奇闻轶事来写 , 这时期的小说 “ 大抵一如今 日之 记新闻 , 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 ” , ② 而且往往是 “ 粗 陈梗概 ” , 作者以记录人的身份出现 。 态度是客观的 , 很少有主观情感的抒发 , 更谈不到悲剧意识 。 《韩凭夫 妇 》记宋康王霸占其舍人韩凭之妻何氏 , 韩凭被关进监 狱 , 含冤 自尽 。 何氏后来也从高台上跳下 自杀 , 并留下 遗希望 自己的遗骨能与丈夫合葬 。 宋康王恼羞成怒 , 故意把两人的遗体分而葬之 。 《吴王小女 》写吴王夫差 小女紫玉与书生韩重相恋 , 并私订终身 。 吴王坚决反 对 , 后来紫玉郁闷而死 。 这本来是两篇震撼人心的爱情 悲剧 , 可是 , 作者非要把它安上一个团圆的结局 。 用富 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 , 使男女主人公如愿以偿 。 《韩 凭夫妇 》中 , “ 宿昔之间 , 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家之端 , 旬日而大盈抱 , 屈体相就 , 相交于下 , 枝错于上 。 又有 鸳鸯 , 雌雄各一 , 恒栖树上 , 晨夕不去 , 交颈悲鸣 ” 。 《吴王小女 》中 , 紫玉死后 , 被韩重的深情所感动 , 她 的魂灵与韩重相见 , “ 与之饮宴 , 留三 日三夜 , 尽夫妇 之礼 ” , 这种结尾冲淡 了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 , 使读者 更多地关注其中的神奇诡秘 。 这也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 效果 。 到了唐代 , 唐传奇意味着中国小说的成熟 , “ 始 有意为小说 ” , 但是这仅仅是艺术上的 “ 叙述婉转 , 文 辞华艳 , ” 在创作思想上及悲剧意识方面则并无太大进 展 , “ 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 。 ③ 在这种情况下 , 唐传奇作 者也没有把爱情悲剧做为世态人情来反映 , 依然着眼于 事件的 “ 奇 ” , “ 传奇 ” 二字即可说明这一点 。 有的篇章 不仅没有意识到爱情悲剧的悲剧性 , 反而 , 对悲剧中的 受害者颇多非议 , 《飞烟传 》的作者认为飞烟罪不可追 , 看不到飞烟做为官员之妾的内心苦闷。 《莺莺传 》中 , 作者借张生之口 称莺莺 “ 不妖于身 , 必妖于人 ” , 而负 心者张生却被认为是 “ 善补过者 ” 。 尽管有的作者对悲 剧人物的命运给与了一定的同情 , 如 《霍小玉传 》, 但 这仅仅是对个人不幸遭遇的怜悯 , 还没有上升到通过个 人悲剧透视人生底蕴的高度 。 因而 , 也就不具备悲剧意 《中国的智慧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第 页 。 鲁迅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第 页 。 ①②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第 期 识 。 马克思说过 “ 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 境有一种意识 , 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 其他人和其它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 。 ” ① 雅各布 · 布克 哈特曾说过 “ 在中世纪 , 人类意识的两方面 —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 —一直是在一共同的纱幕之下 , 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 ,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 、 幻想 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 。 ” ② 宋元以来 , 这层纱幕开始揭 去 , 市民做为一个新的 、 具有个性解放特征的阶层 , 他 们不再为 “信仰 、 幻想和幼稚的偏见 ” 所迷惑 , 他们重 新审视世界 , 认识到了蕴藏在社会中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性 , 面对多难的人生 , 他们产生了悲剧意识 。 悲剧意识 就是对人生悲剧命运的敏感 , 就是对现实生活苦难的深 沉忧患 ,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 , 随着城市商业经济逐渐发 展 , 新兴市民阶层的 日益扩大 , 争取独立的社会地位和 个性 自由 , 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束缚已成为市 民的强烈呼声 。 到了明朝后期 , 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 股猛烈冲击和反对封建礼教 、 宋明理学的潮流 , 其著名 人物 , 比冯梦龙稍前的有李蛰 , 他大胆抨击封建礼教 , 反对理学 , 要求个性解放 , 甚至明确提出 “ 孔子之是 非为不足据 ” 。 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 “ 童心说 ” , 认为 “童心 ” 即 “ 真心 ” , “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 出于童心焉 者 。 ” ③ 与冯梦龙处于同一时代的公安 “ 三袁 ” 则提 出 了 “性灵说 ” , 主张 “ 独抒性灵 , 不拘格套 。 ” “ 任性而 发 , ” ④ 强调对个人感情的尊重 , 对个性的正视 。 对宋 明理学的戒律不屑一顾 。 剧作家汤显祖则进一步指出 “ 情有者理必亡 , 理有者情必无 。 ” ⑤ 冯梦龙作为 “ 三言 ” 的编撰者受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 , 他 自称 “ 酷爱李氏之 学 , 奉为替蔡 ” 。 ⑥ 所以在冯梦龙这样与市民关系极其 密切又得时代风气之先的作家中 , 开始产生悲剧意识应 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具 有悲剧意识的作家 , 观察生活的角度与众不同 , 一般人 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毁灭 , 他们则赋予了悲剧的意味 。 借此看到了人类的悲剧 。 ⑦ “ 三言 ” 中的爱情悲剧作品 在悲剧意识方面有不 同的表现 。 但 中心都是围绕着 “情 ” , 借用脂砚斋的话就是 “作者是俗天下人共来哭此 ‘情 ’ 字 ” 。 ⑧ 冯梦龙曾经说过通俗文学的根本意义之一 是 “借男女之真情 , 发名教之伪药 ” , ⑨ “ 三言 ” 爱情悲 剧作品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编撰者的文学思想 。 运主宰一切 , 人类的幸福在充满矛盾和怪异的现实生活 中很难实现 。 ⑩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中体现出的悲剧 意识有一部分是对 “ 情 ” 的命运多并而发出的感叹 。 《崔待诏生死冤家 》中 , 作者对秀秀充满 了同情 , 对于美好的爱情屡遭厄运感到不解 , 产生了一种困惑和 忧患混合在一起的悲剧意识 , 小说结尾的四句诗 “ 咸 安王捺不下烈火性 郭排军禁不住闲磕牙 凉秀娘舍不得 生眷属 崔待诏撇不脱鬼冤家 。 ” 乍一看 , 好像是对故事 情节的概括 , 细细品味就会发现 , 其中隐隐透出对命运 无常 , 好事难成这种现象的感慨 。 作者认为造成这场爱 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郡王的 “ 烈火性 ” 、 郭排军的 “ 闲 磕牙 ” 。 但在生活中 , 这些又是无法避免的 , 好像冥冥 之中有什么 主宰一样 , 是命运安排他们在一起发生 冲 突 , 所以 “ 捺不下 ” 、 “ 禁不住 ” , 秀秀对爱情的强烈追 求 , 崔宁也是 “撇不脱 ” 的 , 这也是命运的安排 , 人类 无法摆脱天生注定的悲剧命运 , 这是此篇小说体现的悲 居德识 。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中 , 作者一面叙述爱情 悲剧故事 , 一面连连发出慨叹 “ 可怜三尺无情土 , 盖 却多情年少人 ” , “ 曾观 《前定录 》, 万事不由人 ” , 流露 出对爱情悲剧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 感到人是难以改变自 己悲剧命运的 。 结尾两句 “ 若将无情有情比 , 无情翻似 得便宜 。 ” 更是沉痛 , 爱情无疑是美好的 , 但在现实生 活中 , 人因为产生了爱情而展遭磨难 , 无情无爱的人却 安度时光 。 多么令人费解 。 作者陷人了迷茫之中 , 爱情 虽然令人神往 , 但又往往伴随灾难而来 , 还不如舍弃了 爱情 , “ 翻似得便宜 ” 。 这固然是一句反语 , 但其中蕴含 的悲枪感已能体会到 , 这就是悲剧意识 。 这种悲剧意识 使作者有意写出了悲剧形象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所做 的斗争 , 并写出了她们的斗争的失败 , 借此强化悲剧效 果 。 与命运作斗争 , 作者知其不可为而笔下的悲剧形象 为之 , 这种看似矛盾的处理方法 , 表现出作者对悲剧形 象反抗行为的钦佩及对其失败结局的深深同情 。 二 痛惜的哀歌 “ 三言 ” 中有一些爱情悲剧作品描述了女性被负心 的男性欺骗 、 抛弃的不幸遭遇 。 唐传奇中也有类似题材 的作品 , 但唐传奇的作者并没有发现其中的悲剧意义 , 而且由于时代背景的缘故 , 唐传奇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主要可以从如下 两个方面来认识 。 一 命运的啃叹 美国文学评论家布莱雷东认为 所谓悲剧意识就是 对人生命运的忧思 , 时刻感到现实是一个神秘王国 , 命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 第 页 。 ②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 第 页 。 ③ 李赞 《焚书 》卷 ④ 袁宏道 《叙小修诗 》。 ⑤ 汤显祖 《寄达观 》。 ⑥ 缪咏禾 《冯梦龙和三言 》第 页 。 ⑦ 雅斯贝尔斯 德国 《悲剧的超越 》第 页 。 ⑧ 嵘红楼梦 》 甲戌本 , 第八回 。 ⑨ 冯梦龙 《山歌序 》。 ⑩ 悲剧原理 》, 转引 自《论悲剧与喜剧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刘鹤岩 论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 对负心的男性持宽容的态度 。 《莺莺传 》中 , “ 崔已阴知 将诀矣 , 恭貌怡声 , 徐谓张曰 ‘ 始乱之 , 终弃之 , 因 其宜也 。 愚不敢恨 。 ”’ 《一飞烟传 》中的赵象在私情暴露 的危急关头 , 临阵脱逃 , 飞烟竟然没有丝毫的埋怨 , 还 深情地说 “ 生得相亲 , 死亦何恨 ” , 反而对这个懦弱 的 男子依依不舍 。 《霍小玉传 》中 , 霍小玉 明知李益对 自 己的感情不过是 “ 今以色爱 , 托其仁贤 ” , 却仍对李益 一往情深 , 只是忧虑 “ 一 旦色衰 , 思移情替 , 使女萝无 托 , 秋扇见捐 ” 〕 最后 , 她提 出 了 以八年为期 的要求 , 不惜以八年后遁人空门为代价 , 来换取这短暂的依附所 带来的快乐 。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作者则不仅仅同 情这些被遗弃的不幸女子 , 而且还认识到了这些女性真 挚情爱的可贵 , 为如此高尚的感情竟得不到男性 的理 解 、 回报而感到痛惜 、 悲伤 。 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其中 蕴含的悲剧意义 — “ 美 ” 的毁灭 。 这表明 , 作者是具 有悲剧意识的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的作者通过一系列描写 , 突 出表现了杜十娘的美好品质 善良 、 温柔 、 刚强 , 而且 容貌出众 , 智慧过人 。 在小说结尾处 , 作者发出 了悲凉 白慨叹 “ 独谓十娘千古女侠 , 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 楼之凤 , 乃错认李公子 , 明珠投于 暗人 , 以 至恩变为 仇 , 化为流水 , 深可惜也 。 ” 杜十娘为追求真挚的爱情 , 历尽磨难 , 几经周折 , 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 , 满腔热情 付之东流 , 作者对此感到深深的痛惜 。 《王娇莺百年长 恨 》中 , 作者把王娇莺塑造成一个文采斐然 、 温柔多情 的女性形象 , 她不幸遇到了卑鄙势利的周廷章 , 酿成了 一场惨痛的爱情悲剧 。 在鞭挞周廷章薄幸无情的同时 , 作者对王娇莺真挚情爱被衷读 , 最后含恨死去一事 , 深 感惋惜 , 这种感情在孙九哭诉 、 樊公判决等情节中 , 流 翻导十分明显 。 《杨思温燕山遇故人 》中 , 作者对郑意 娘在爱情中表现出的坚贞 、 执着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 对 她的悲剧命运感到痛惜 。 当写到韩思厚负心另娶 , 并掘 开郑意娘的坟墓 , 取出骨匣 , 抛人江中时 , 作者再也按 捺不住悲愤的感情 , 直抒胸臆 “ 惩地时 , 负心的无天 理报应 , 岂有此理 ” 为悲剧中的女性大鸣不平 。 悲剧 作品的作者对 “ 美 ” 的毁灭 而产生 的痛惜 、 不平和义 愤 , 那么 , 在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中 , 往往就会有意地 加入反抗的成分 , 从而取得一种审美心理上的平衡 , 平 抑作者心中的波澜 , 增强读者阅读的快感 。 从猎奇角度搜罗记叙生活中凄惨不幸的爱情故事到 自觉地用悲剧 目光看待男女爱情的失败 、 破裂 , 并通过 悲剧艺术给予集 中反映 , 这表明作者主体意识的觉醒 , 如果说唐传奇爱情悲剧作品具有 “ 有意为小说 ” 的艺术 特点 , 那么 ,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则是有意为爱情悲 剧小说 。 前者代表了作家文学意识的 自我发现 , 后者意 味着作家悲剧意识的产生 。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之所 以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 除了艺术 自身不断继承 、 创 新 、 发展的原因外 , 更主要 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作家开始产生了悲剧意识 , 能够对生活有了全面 、 自觉 的把握 。 只有具备悲剧意识的作家 , 才能以敏锐的 目光穿透 生活的表象 , 从司空见惯的风月哀事中挖掘出潜在的深 层悲剧冲突 。 只有具备悲剧意识的作家 , 才能着意安排 情节结构 , 集中反映悲剧冲突 , 突出悲剧艺术效果 。 只 有具备悲剧意识的作家 , 才能俯瞰芸芸众生 , 去细致体 会悲剧主人公的痛苦 , 进而塑造出饱满生动 、 有血有肉 的悲剧形象 。 通过对 “ 三言 ” 爱情悲剧作品的考察 、 分 析 ,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学系 《 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责任编辑 马 光 · 书讯 · 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代 调适与会通 》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历史 系教授沈定平著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代 调适与会通 》一书 仪 年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全书共 章 , 约 万字 。 本书的重点在于 明代 中晚期基督教传人中国 , 与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接触 、 碰撞 、 交流 , 直至调适 与会通的全过程 。 全书分两条线索进行阐述 一条是 阐述以利玛窦为代表 包括沙勿略 、 范礼安 、 罗 明坚 等 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摒弃基督教传教士传统的 “一手拿着十字架 , 一手拿着宝剑 ” 的军事征服策略 , 转而采用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儒家文化进行调适的适应 性传教策略的过程 ,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国 力强盛 , 经济 、 文化发达 , 军事手段不可能成功 另 一条线索是 以徐光启为代表 包括瞿汝夔 、 冯应京 、 杨廷摘 、 李之藻等 的受经世致用思潮影响的中国士 大夫在明朝中晚期社会剧烈变革的冲击下 , 逐步了解 、 接受 , 直至主动传播基督教并企图借此振兴处于衰颓 中的儒家学说的过程 。 在此基础上 , 作者得出一个重 要结论 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 谢仲礼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第 期 · 剐拐 址 而 甲 , 畔 叮 , , 山 罗 。 , 。罗 , 。 哪 , ’ 呷 记 邵 面 仆 哪 山 。 “ ” , “ 颐 脚 ” 。 ‘ 此 川比 一 刃。幻口 妇 璐 扭吐 比 幻口 即 , , 七 即 , , , , , 一 钾 一 伴 日 。 一 俪 犯
/
本文档为【论_三言_爱情悲剧作品的悲剧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