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

2012-02-27 50页 ppt 368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43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null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 null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 0 0 0 万以上 ,数量占世界 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null老年高血压有其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合并症多等。因此 ,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
null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 null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 0 0 0 万以上 ,数量占世界 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null老年高血压有其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合并症多等。因此 ,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高血压更复杂,也更困难。近年来,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老年高血压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及资深专家临床经验的指导 ,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医治,达标率升高,合并症的发生率下降,降低了反复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受益匪浅,获得良好转归,充 分反映出我国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发展现状 。null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由于地域、经济、临床资历、临床经验等差异,医学界对老年高血压治疗问题仍存在分歧。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水平 ,目前的形势发展需要就治疗上 的有关问题的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共识性治疗新策略。 null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与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倡导撰写了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专家组参考了1 9 9 9 年以来发表的高血压指南及有关老年高血压论述的部分内容,包括A C C / AH A ( 1 9 9 9 )、WHO / I S H ( 1 9 9 9 )、J NC 7( 2 0 0 3 )、E S C / E S H ( 2 0 0 3 )、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 ( 2 0 0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2 0 0 5 )~ I ] E S C / E S H ( 2 0 0 7 )等。根据近年来有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及老年高血压防治进展情况 ,综合共识专家的丰富临床经验撰写而成。null本共识包括前言、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评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随访与管理力图反映近年来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以及专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共识性新经验,旨在为心血管专科医生、老年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对老年高血压治疗做出临床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最大裨益。 null1 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特征 2 0 0 2 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 0 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 9 . 1 %。据此患病率和2 0 0 5 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 万,约每2 个老年人中就有1 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null(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根据2 0 0 0 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 ,年龄≥6 0 岁的人群占总人口的10.4 5 %,2 0 0 3 年为11.9 6 %,2 0 0 5 年为1 3%。 ( 2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1 9 9 1 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6 0 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0.4 %,到2 0 0 2 年增加 8.7 %,增幅为21.5 %。另有研究显示,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6 0% 。 null高血压是 中国人群心 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我国队列研究显示 ,在相同血压水平时,伴随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数 目的增加 ,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也增加 ;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6 0 %~8 5 %的患者均伴有任意1 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调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与3 5 . 3 9 岁年龄组相比,≥6 0 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5.5 倍。 null2 0 0 2 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 2 .2 %~ 7. 6 %,虽然高于全国 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压是减少老 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之一。null建立和逐步完善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 ,采取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减少总心血管病危害,努力提高广大 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是 当今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 null2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2 . 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 现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 舒张压多于5 0 ~6 0 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 2 . 2 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 4 小时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 大。要求医生不能以1 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规测量2 次血压。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 应随时监测血压。 null2 . 3 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测量患者平卧1 0 分钟血压和站立3 分钟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 0 mmHg( 1 m mHg =0 . 1 3 3 k P a )和 ( 或) 舒张压相差>1 0 mmH g ,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 、出汗甚至晕厥 。 null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1/3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多见于体位突然发生变化以后,血压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较差 ,任何导致失水过多的急性病、口服液体不足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null药物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较常见,应高度重视。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 药物包括4 类 : ( 1 )抗高血压药物:可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尤其在联合用药时 ,如钙通道阻滞剂 ( C CB)+ 利尿剂等。 ( 2 )镇静药物 :以氯丙嗪多见。氯丙嗪除具有镇静作用外 ,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 ,回心血量减少。 ( 3 )抗肾上腺素药 物 :如妥拉苏林 、酚妥拉明等,作用在血管的 α肾上腺素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 ( 4 )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 null2 . 4 晨峰高血压现象 老年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 ,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或血压晨浪 ( blood pressure moming surge )。老年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晨峰高血压幅度计算方法各异 ,常用的方法为0 6 :0 0 ~1 0 :0 0 血压最高值和夜间血压均值之差,若收缩压晨峰值≥5 5m mHg ,即为异常升高,有的患者可达7 0 ~8 0 mmH g 。 null2 . 5 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 ,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此外 ,对老年 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现象 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但应当给予关注。 3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评估 3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评估 3 . 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3 . 1 . 1 诊断 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 0 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 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 ≥1 4 0 mmH g和 ( 或)舒张压 ≥9 0 mmHg ;若收缩压≥ 1 4 0 mmH g 及舒张压<9 0 mm Hg ,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null3 . 1 . 2 注意事项 3 . 1 . 2 . 1 应结合家庭 自测血压和2 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AB P M)进行诊断 家庭自测血压对于常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评估是有益的,2 4小时AB P M对老年人群中的假性高血压、晨峰高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等的评估是必需的、有效的。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或2 4 小时AB P M对预测老年高血压的预后方面意义较大。 null《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2 0 0 5 )》中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 3 5 / 8 5 mmH g ,动态血压的正常值为2 4 小时平均值<1 3 0 / 8 0 mmHg ,昼间 平均值<1 3 5 / 8 5 mmHg ,夜间平均值<1 25 / 7 5 mmHg。 null3 . 1 . 2 . 2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老年患者中内分泌性高血压 ,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 u s h i n g 综合征或甲亢性 高血压等 ,应进行鉴别。对于突发、波动性血压增高的老年患者,应考虑 是否可能患有嗜铬细胞瘤 ,可通过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及腹部超声或c r 检查明确诊断。null老年患者中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的肾血管性高 血压较多,应进行以下检查除外这些 疾病 :怀疑为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应 在初诊时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常 规检查 ;疑有多囊肾时,同时做腹部 超声检查 ;测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及血肌酐浓度等 ,了解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时,进行腹部血管杂音听诊 检测血浆肾素活性及肾功能 ;测定肾脏体积;肾动脉超声检查、增强螺旋C T、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null3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 高龄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属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同时,在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方面 ,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与中青年患者不同的特点。 null3 . 2 . 1 危险因素 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而舒张压在 >6 0岁后 则缓慢 下 降 ,脉 压 增大 ,F r a mi n g h a m研究已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严重的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同时,老年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 患病率高 ( 最高可达3 0 %~4 0 %),而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同时存在时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发生和发展。 3.2 .2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疾病3.2 .2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疾病 3 . 2 . 2 . 1 心脏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常见到舒张性心力衰竭,大多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 ( 8 8 %)患有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是诱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因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的出现也加重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同 时,心房颤动在老年患者中较常见,我国学者研究显示,年龄 >8 0 岁的人群心 房颤动患病率达7 . 5 %。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 2 . 2 . 2 血管3 . 2 . 2 . 2 血管血管的损害以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为主要表现,与增高的脉压相 关。老年患者的动脉硬化常表现为多支血管动脉硬化并存 ( 颈动脉、股动脉、 肾动脉I 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或有斑块),在中国,年龄>5 0 岁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为2 5 . 4 %。 null目前,颈动脉超声技术常用干检测血管损伤及更准确地危险分层,颈一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 2 m / s 已被用于评估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功能异常,踝 臂指数<0 . 9 也提示周围血管损害。 3 . 2 . 2 . 3 肾脏3 . 2 . 2 . 3 肾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 ( e G F R)和肾小管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对正常,但e GF R 或肌酐清除率有下降趋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较为常见。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大于年轻人 。 3 . 2 . 2 . 4 脑3 . 2 . 2 . 4 脑脑卒中常见于血压控制不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通过C T 及MR I 检查 发现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血管异常的患者>6 5 %,此人群中左心房增大及心房颤动多见。 null头颅C T、MRI 检查是诊断脑卒中的标准方法 ,通过MR I 进行的无创脑血管 显像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MRI 检测出的小的无症状脑梗死、微小出血及脑白质损伤的患病率随着增龄及高血压值增加而增加 ,并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痴呆风险的增加相关。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至少部分与高血压有关,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进行认知评估。 3 . 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评估 3 . 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评估 3 - 3 . 1 危险评估 ( 见图1 ) null3 . 3 . 2 危险分层 ( 见表1 ) 3 . 3 . 2 危险分层 ( 见表1 ) 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4 . 1 老年高血压治疗原则和目标 治疗应考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等综合因素,积极而平稳地进行降压治疗 , 通过降压控制危险因素及逆转靶器官损 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老年高血压的 目标值,J NC 7 和E S C / E S H 2 0 0 7 指南指出,所有年龄患者的血压目标值都<1 4 0 / 9 0 mmHg 。E S C / E S H 2 0 0 7 指南还指出,如果患者能耐受 ,还可以降得更低;糖尿病、高危 / 极高危以及脑卒中、冠心病、肾损害等 血压应 <1 3 0 / 8 0 mmHg 。 null大量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年龄 >6 0 岁的高血压患者 ( 无论是收缩/ 舒 张期高血压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 病率和病死率 ,使老年患者获益。据 S HE P、S y s t — E u r 、S y s t — C h i n a 等单纯 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综合 , 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事件下降3 3 %, 冠心病事件下降2 3 %。一项荟萃分析 表明,治疗年龄 >8 0 岁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致死和非致死脑卒中以及心 血管事件 ,但全因死亡率无下降。null而近年来的H YVE T 研究年龄 ≥8 O 岁、1 6 0 mmHg≤收缩 压 <2 0 0 mmHg、舒张压≤1 1 0 mmHg 的老年患者通过 有效 的治疗 ,使血压控制在1 5 0 / 8 0 mmHg 以内,结果显示 ,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 ,主要终点——致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各种原因死亡均降低具有显著意义。 null在S H E P 试验中,血压降至<1 5 0 mmHg 时对脑卒中的预 防效果是最强的。F r a mi n g h a m研究 中,对>6 5 岁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进行了1 8 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收缩压在1 4 0 ~1 5 0 mmHg 的患者组心血管风险最小 ,提示可能是老年人的合适血压水平。null老年患者舒张压应 降到什么水平尚不清楚。S HE P 研究认为舒张压 <6 0 mmHg 时 ,预后不 良风险增加 ;F r a mi n g h a m研究观察到J 形曲线 ;I NVE S T 研究同样显示了高血压冠心 病患者降压治疗有J 形曲线 ,舒张压 ≤6 0 mmHg ,则心血管事件增加,这是因为舒张压降得过低 ,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S y s t · E u r 研究未能证实舒张压降至5 5 mmH g 有害,故究竟舒张压降至什么程度为好还需进一 步研究。2 0 0 7 年E S C / E S H指南指出,舒张压不应低于6 0 mmH g 。 null日本2 0 0 4 年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指出,考虑到生理功能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 ,老年人可分为低龄老年 ( 年龄≥6 5 岁)、中龄老年 ( 年龄≥7 5 岁)和高龄老年 ( 年龄 ≥8 5 岁)。对高龄老年患者 ,需要充分考虑降压治疗对心血管并发症和心脑肾血流灌注的影响 ,设定的初始降压治疗 目标可略高,但最终 目标血压应<1 4 0 / 9 0 mm Hg 。 null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2 0 0 5 )中老年人高血压治疗 目标为收缩压 <1 50mm Hg ,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主要由于老年人血压降低的难度大,特别是考虑到了老年患者的主要器官灌注需要,因此要采用逐渐达标治疗的步骤。 null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平稳 、缓慢 ,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 ,逐渐增加剂量,需考虑到老年人易出现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直立性低血压,故需监测不同体位血压 ,尤其是立位血压,同时需观察有无其他的不良反应。 4 . 2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选择及流程4 . 2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选择及流程在药物治疗前或药物治疗同时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限制饮酒 ( 酒精<2 0 ~3 0 g / d ),肥胖者需减轻体重,限制盐的摄入 ( <6 g / d ),减少饱和脂肪酸及总脂肪的摄入 ,多食水果、蔬菜,进行有规律的有氧体力活动 ( 步行、慢跑),每次3 0 ~4 O 分钟,每周3 次以上。改变生活方式的治疗有利于降压及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null降压治疗获益主要来 自血压的控制 ,因此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应当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 ,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点、高血压分级和有无并发症 ,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需了解既往用药有利和不利的反应、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共存的疾病对降压药物疗效和耐受性的影响。药物应当选择作用持续2 4 小时的长效制剂,每 日一次服药,依从性较好。 null已 有 大 量 临 床 试 验 显 示 利 尿 剂、CCB、血 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 剂 ( AC EI )、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拮抗剂( AR B)、 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益处。null利尿剂可与CC B、ACE I 、AR B联合应用以增强效果,但利尿剂要从小剂量开始,并且需考虑到对血钾、钠等电解质的影响,以及对糖代谢、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的不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 。 nullα 受体 阻滞剂 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故不宜作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老年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虑应用,如特拉唑嗪等。 null为使血压达标,尤其控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单药治疗的效果有限,常需 ≥2 种药物联合应用。联合治疗可以从不同的机制来进行药物干预,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改善依从性 。对2 ,3 级高血压或高危/ 极高危的患者,应选择联合治疗 ,不能达标者可以增加剂量或联合应用≥3 种的药物。 null目前推荐的药物联合治疗是利尿剂与C CB、AC E I 、ARB 的联合、CC B与ACE I 、ARB及 α受体阻滞剂的联合。也可以选择含有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但需监测血钾。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考虑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 ,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4 .3 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特殊问题的处理 4 . 3 . 1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null治疗基本原则是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品种及剂量。初始治疗应从 目前常用的5 大类降压药中选择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 ( 1 )利尿剂:小剂量氢氯噻嗪,1 2 . 5~2 5 mg / d 。主要副作用是低钾血症 ( 必要时可与保钾利尿剂合用)、阳痿 肌 肉痉挛、尿酸升高,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可影响糖、脂代谢。吲达帕胺 ( 2 . 5 ~5 mg / d )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 ,不良反应较少,长期服用也有低血钾的报道,对进食量较少的老年人,应注意监测血钾。 null( 2 )C C B:最好选用长效C CB,如硝苯地平控释片 ( 3 O mg / d )、氨氯地平 ( 2 . 5 ~5 . 0 mg / d )等。主要副作用为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浮肿,个别有心动过速。null( 3 )A C E I :适用于伴心肌梗死后,伴左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脏病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主要副作用是咳嗽、皮疹 ,少见味觉异常、肾功能恶化,罕见血管神经水肿。 ( 4 )AR B:降压作用与AC E I 相似,副作用除了略有咳嗽外,其余与A C E I 相似。null( 5 )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死后,伴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主要副作用为疲乏,心动过缓,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不适用于有糖耐量异常、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 null降压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降压反应及达标与否逐渐加量 ,并加强随访,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应注意长期平稳降压,防止清晨血压急剧增高、保护靶器官。为了使血压达标 ,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 ( 参照E S C / E S H 2 0 0 7 指南)。 4 . 3 . 2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过低的处理4 . 3 . 2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过低的处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有部分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高或偏低,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既要考虑降低收缩压 ,使血压达标 ,又不能使舒张压过低。 目前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 压过低的处理没有确定的意见。null仅提供参考意见如下: ( 1 )舒张压<7 0 mmHg ,收缩压<1 5 0 mm Hg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一般不需药物治疗 ; ( 2 )舒张压<7 0 mi l l Hg ,收缩压1 5 0 ~1 7 9 I T l m Hg ,谨慎试用小剂量利尿剂、C C B或AC E I / AR B; ( 3 )舒张压<7 0 ml T l H g ,收缩压≥1 8 0 I n m Hg ,以及舒张压≥7 0 mm H g ,收缩压≥1 5 0 mm Hg ,可应用老年人常规降压治疗。null治疗中定期随访,密切观察血压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及剂量。如出现轻度头晕等不适,则降压药物减量 ;如明显头晕或低血压,则停用降压药物并严密观察 。 4 . 3 . 3 直立性低血压的处理 4 . 3 . 3 直立性低血压的处理 ( 1 )直立性低血压病因治疗。 ( 2 )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 3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 ( 4 )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null( 5 ) 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长期卧床 的患者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站立前先做轻微的四肢活动后再站立;睡眠者醒后几分钟再坐起,随后在床边坐几分钟,并做轻微的四肢活动后再站 立 ,这有助干促进静脉血 向心脏回流 ,升高血压,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对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预防其发生。null年老体弱合并症较多的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降压药物、镇静药物、抗肾上腺素药物及血管扩张剂的 合理应用。 仅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合并利尿剂使用时更易发生直 立性低血压 ,如哌唑嗪、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 null老年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者 ,使用降压药物应慎重。可在监测血压情况下 ,使用小剂量ACE I 、ARB、C C B 等。 4 .3 .4老年晨峰高血压处理 : 4 .3 .4老年晨峰高血压处理 : (1 )选 择 长 效 的 降 压 药物 ( 如C CB、AC E I 、AR B),有效地控制晨峰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2 )调整给药时间: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清晨服药 ( 0 8 :o 0 )或睡前 ( 2 2 :O 0 )服药降压效果略有不同,2 种给药方法昼间降压效果相似,但睡前给药则使夜间收缩压降低幅度显著增大,舒张压降低幅度相对较小。null对于晨峰血压显著升高的患者,建议在原来服用长效制剂的基础上,晨醒后加服一次中效制剂 ( 如尼群地平),可能效果更佳。 4 . 3 . 5 老年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4 . 3 . 5 老年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关于老年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循证医学研究比较缺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急症占内科急症的2 7 . 5 %。高血压急症的降压 目标 :高血压急症的降压 目标 :根据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情况,合并何种靶器官损害 ,决定降压的幅度。对于合并高血压脑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 ,JNC7 推荐,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将患者血压降低 <25%;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60/100mmH g 。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并治疗靶器官损害。如果血压过度降低 ,可引起肾、脑或冠状动脉缺血。若患者可以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的2 4 小时内逐步降低血压至正常水平。对于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致肺水肿、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尽快将其血压调至 <1 3 0 / 8 0 mm H g 。 null对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治疗 ,原则上使用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条件下,有控制地降低血压为宜。常用的静脉注射降压药物有硝普钠、乌拉地尔、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拉 贝洛尔、艾司洛尔、尼卡地平、4 0 %硫酸镁等。口服短效降压药物可能获益,如卡托普利、拉贝洛尔、可乐定等。若无上述任何药物 ,可慎重考虑口服短效硝苯地平。 null应当注意,对老年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变化、既往服药途径、种类、剂量、药物依从性及药效反应等,特别是合并靶器官损害情况,确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寻找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原因,进行标本兼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并症发生,逆转靶器官损害,使患者尽快康复。 null从药物经济学观点分析 ,对老年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4 . 3 . 6 老年高血压合并症治疗4 . 3 . 6 老年高血压合并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脑血管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等 ,此类患者降压治疗的同时应考虑并发症的处理 ,现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提出如下处理建议。 4 . 3 . 6 . 1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 . 3 . 6 . 1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目标应<1 4 0 / 9 0 mm Hg ,如能耐受 ,应努力控制在<1 3 0 / 8 0 mm H g 。降压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避免血压降至过低及药物的副作用。 null合并劳力型心绞痛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 ;并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应选用C C B;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时应选用AC E I / AR B和β受体阻滞剂。AC T I O N试验已经证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使用C CB 是安全、有效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如无禁忌证应早期使用AC E I ,以防止左心室重构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nullβ受体阻滞剂有预防心源性猝死和心肌再梗死发生的作用,从而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病死率,如无禁忌证则应早期应用。对于有高风险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急诊P C I 。如果不能急诊P C I ,建议对有适应证的<75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 、谨慎地进行溶栓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更应强调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以及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 ,特别要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4 . 3 . 6 . 2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4 . 3 . 6 . 2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急性期血压控制标准不同建议参考 《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脑出血患者应特别注意根据血压增高的程度 、有无颅内压增高、出血原因、发病时 间等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不 宜急骤或过快降压 ,以免 引起脑组织低灌注 ( 见老年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章节);老年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时的处理要视血压增高的程度、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患者的整体情况以及原来的基础血压状况来考虑 ,降压治疗不能过快过低,以免加重病灶的缺血程度 ;null对于慢性期脑血管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要的是维持脑血流量 ,治疗上可选择1 种 降压药或联合应用降压药 ,如cc B、AC E I / ARB,在保障脑供血的前提下 ,逐步稳定地将血压尽可能控制在较理想水平,即 <1 4 0 / 9 0 mm H g ,同时要加强综合治疗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脑梗死患者要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 null现有的资料证明,AC E I 和利尿剂联合治疗亦可减少脑卒中再发危险。 4.3.6 .3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4.3.6 .3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1 )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主要是长期应用AC E I / ARB 及 β受体阻滞剂。此3 种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最好能达到相应的靶 剂量并坚持服用。利尿剂是基本的抗 高血压药物 ,常用于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合并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低血钾、低血容量。高血压合 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如果需要控制血压 ,特别是在患者同时合并心绞痛的情况下,可酌情选用长效二氢吡啶类 CC B。null( 2 )急性心力衰竭是高血压急症的常见并发症。此时除按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进行处理外,立即开始吸氧治疗、静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建议选择袢利尿剂、直接血管扩张剂迅速降低血压。 ( 3 )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时易发生舒张性心力衰竭,此时治疗应以AC E I / AR B、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为主。 4 . 3 . 6 . 4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4 . 3 . 6 . 4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J NC7和ESC2007 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为<1 3 0 / 8 0 mm H g ;开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情况,以确保血压达标。A R B / AC E I 可以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长效C C B对代谢无不 良影响,降压疗效好 ,也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利尿剂和 β受体阻滞剂宜酌情使用 ,以避免对血脂和血糖的不利影响。。 null要注重运动、饮食等非药物措施干预,药物治疗时尤其要注意降糖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低血糖反应,注意肝、肾功能改变,对疗程长、日服降糖药物疗效减低或 已有明显的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7.8m mo l / L(140mg/d 1 ),餐后2 d , 时血糖<1 1.1 mmo l / L ( 200mg / d1 )4 .3 .6 .5 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4 .3 .6 .5 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血压的控制目标应 <1 30 /8 0 mrHg 。有时达标非常困难 ,应选择对保持肾血流量 ,维持肾功能有良好作用的降压药物。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AC E I / AR B 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减少蛋白尿,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二氢吡啶类CC B 也有一定的肾脏保护效应 ,而且降压作用强,无引起高血钾的副作用,适宜伴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null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肌酐清除率>3 0 ml /mi n 时 ,可首选AC E I / A R B,当 降压疗效不达标时 ,应当加用1 种二氢吡啶类C C B,必要时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物。AC E I / AR B 应当从小剂量开始 ,严密监测肾功能和血钾,逐渐加量,当肌酐清除率 <3 0 ml / mi n 时,应慎用AC E I / AR B;如果有液体潴留倾向,应选用小剂量袢利尿剂,同时注意其电解质紊乱的副作用。 4 .3 .6 .6 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疾病4 .3 .6 .6 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疾病①合并外周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全身动脉阻塞性疾病 ,以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最常见。对已经确诊的下 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积极纠正危险因素,包括抗高血压、戒烟、控制血糖和血脂等,选择合适的血管重建治疗,进行综合性干预。抗高血压药物中除 β 受 体阻滞剂外,均适用于大多数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nullAC E I 和 C CB 对治疗高血压并发外周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溶栓、增加侧支循环以及镇痛治疗等 ,可酌情个体化应用。null②合并主动脉夹层。临床一旦疑诊主动脉夹层 ,无论是否行外科手术治疗 ,均应立即进行控制血压和心率等措施,以阻止夹层的进展和主动脉破裂。收缩压应控制在1 0 0 ~1 2 0 mm Hg 之间,平均动脉压在6 0-7 5 m Hg 之间,心率应在6 0次/mi n 左右。同时要镇静止痛,监测脏器灌注和心功能情况。目前,血管扩张剂硝普钠联合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标准方案 ,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所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应接受这种治疗。nullβ受体阻滞剂应早于硝普钠应用。非二氢吡啶类C C B兼具血管扩张及负性肌力作用,可酌情选用。血压控制后应改为口服 β受体阻滞剂、AC E I/A R B、C C B 或利尿剂等药物。 外科手术方法包括 :动脉修补术、支架置入术及人工血管置换术等。 null③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控制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基础,建议选择CC B 类降压药物,适度降压。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颈动脉狭窄,影响脑组织血流供应,其降压 目标尚无统一意见。应积极纠正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戒烟、控制血糖和血脂等,对于颈动脉严重狭窄 ( ≥7 0 %)者应行血运重建术或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等治疗。 4 _3 .6 .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4 _3 .6 .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高血压是目前心房颤动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合并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更需要强化降压治疗。对于合并复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首选AC E I / AR B;对于合并持续性快速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应选择 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 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CCB对控制心室率有益。对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的药物治疗、心房颤动节律治疗、维持窦性节律以及电复律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参见 ( 2 0 0 6 ACC / AHA, ~ , 房颤动治疗指南》。5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与管理5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与管理nullnull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多种危险因素和多种疾病,并且易有心、脑、肾脏等靶器官损伤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且药物治疗易诱发直立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针对上述特征,提出以下建议。 5 . 1 随访 目的和内容 5 . 1 随访 目的和内容 5 . 1 . 1 随访目的 ( 1 )评估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于 目标水平。 ( 2 )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null5 . 1 . 2 随访内容 ( 1 )密切监测血压及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观察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 ( 2 )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治疗依从性。 5 . 2 随访与管理的实施 5 . 2 随访与管理的实施 5 . 2 . 1 随访时间间隔 ( 1 )应相对短 ,推荐1 ~2 周复诊1 次。 ( 2 )血压控制平稳后l ~3 个月随访1 次。其中高血压水平>2 级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3 个,或合并靶器官损伤,并存相关疾病者建议每月至少随访1 次。 null5 . 2 . 2 血压监测方式 ( 1 )由于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有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每次随访时应同时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 ( 2 )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 晨醒、中午、晚睡前分别测量) ( 3 )出现顽固难治性高血压,波动性高血压时,推荐使用动态血压监测。 null5.2.3 血压控制 目标 ( 1 )第1 目标血压 <1 5 0 / 9 0 mm Hg ,达后 ,应达到第2 目标血压<1 4 0 / 9 0 mm Hg 或更低( 即在保证重要脏器灌注的情况下,缓慢 、平稳降压)。许多老年患者需要 ≥2 种药物才能达到 目标血压 。 null( 2 )合并糖尿病 、肾脏疾病的患 者,在保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的情况 下,血压应<1 3 0 / 8 0 mm Hg 。 5 . 2 . 4 药物应用中的管理5 . 2 . 4 药物应用中的管理( 1 )剂量的调整均应循序渐进,对高龄和体质比较虚弱患者的治疗推荐从正常剂量1 / 2 开始应用 ,逐渐滴定寻找到最小有效且能耐受的药物剂量。 ( 2 )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变化药物不良反应。 ( 3 )血压控制 >1 年可以根据血压水平适 当减 少药物剂量 。对血 压波动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2.5监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5.2.5监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 1 )推荐低危或1 级高血压患者可每年复查1 次血脂、血糖 、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高血压水平>2 级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3 个 ,或合并靶器官损伤,每6 个月应复查 1 次 。 ( 2)推荐每年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眼底检测。 5 . 2 . 6 提高治疗 依从性 的管理5 . 2 . 6 提高治疗 依从性 的管理( 1 )发挥干预作用 ,有条件的社区医生应每3 个月做 1 次家庭访视、每6个月举办1 次社区高血压知识讲座。 ( 2 )健康指导 ,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高血压控制和生活干预实施的协助和监督。 ( 3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治疗费用。
/
本文档为【中国老年高血压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