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2012-02-24 5页 pdf 305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60068

暂无简介

举报
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儿茶素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 药物动力学研究 刘湘新t,林亲录z,刘自逵·,程天印-,孙志良-,许建平 (1.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长沙 410128) (2.湖南农业大学食科院,长沙 4lol28) 摘要: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单剂量静注和灌服儿茶素(catechin)25mg/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其血药浓度。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健康家兔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5】,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分布半衰期(tm。)0.15±0.01h,消除半衰期(t㈨8)058±0.02h.中央室袁观...
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儿茶素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 药物动力学研究 刘湘新t,林亲录z,刘自逵·,程天印-,孙志良-,许建平 (1.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长沙 410128) (2.湖南农业大学食科院,长沙 4lol28) 摘要: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单剂量静注和灌服儿茶素(catechin)25mg/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其血药浓度。房室模型分析明,健康家兔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5】,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分布半衰期(tm。)0.15±0.01h,消除半衰期(t㈨8)058±0.02h.中央室袁观分布容积(V。)1.41±0.08L,总 表观分布容积(va)2,97±0.1lL,总清除率(cl。)3.53±O.10L/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6.95±1.52mg/(L.h), 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o)2.52±0.20/h,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2.25±0. 15/h,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z)1.17±0.15/h。健康家兔灌服儿茶素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 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mk)0.39士0.06h,消除半衰期(t·/。ke)0.79士O. 11h,达峰时间(t。,)0.78±O.儿h,峰浓度(c。,)3.35±O.16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7.45±0.94mg/(L.h). 生物利用度(F)44.18%±3.59%。儿茶素在健康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快,半衰期 短,表现分布容积较大。口服摄入吸收不完全。 关键词: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家兔 Ahh_ct:Pllaml∞0ki眦血s卸dbioavail曲iliIyofcatechinwe碍studiediII101lcalmymbbi拈foⅡo咖gsiⅡglein订州蛐。嘴 蛳∞6∞(25In雩肚曲锄d啪l删s枷蚰(25抽g,kg)ofⅡledrIlg.11lec疵shinconoen虹州omiⅡpla衄w题de傍m血edby bigh_pcdnm锄∞墒孙埘cbI哪瑚向母apIly.1heconc∞嗽ld∞-妇da诅weIe疗删t0two_c唧咖皿top印model删dwing sin目ein廿ave∞usⅫ∞d叽inrabbi协.1kmainpha棚∞mne血paraⅡl出陪wem鼬fouows:dis缸ibu岫llalfl诜(h·)(o.15 ±O.01m印m.m岫h∞li麒h。)(o.58±O.02)h,app积.mtdis缸bu曲nvol衄e(vd)(2.97±O.11)L硎albodyclea瑚ce(Ch) (3.53±0.10)【血锄dt量lear船舶dercun吧似uc)(16.95±1.52)Ing,皿·h).T1le血Igc∞cen缸蚰on-‰dataweIent同to 虹nglec锄par廿比mop胁n1砌af时a对ngleofaladIniIlis蛔吐oⅡ.Theph阳n帕出ne陆p姗me雠wem如f0Ⅱ0ws:ab∞rp— nonhalf-life(tmK0(0.39士O.06)h,eHmilIa廿0nhaml洫01nk)(O.79±O,11)h,peak廿me(t一)(0.78士0.110h,peak c锄∞n例on(C呲)(3.35士0.16)mg,L’Auc(7.45±0.94),锄dbioavanabili竹(F)“±7.00%.Tk陀轧nlsshowedⅡlat龇 phamaco虹Ⅱcticchar虻刚s廿csofCatechininhealthrabbitswe化rapidabsorpnon,short廿met0re觚hmepe扯,f船t elim酬on.shortha擤嘶,卸dlargeappa崩I“lis缸jbu垃咖v01哪蛐dnotc讲npl呻{oralabsoIp廿oIL Kqword目:c撕hill蛳gh_p盯fom柏cenquid曲lromatography;bioaVailabinty;pha地∞曲鲥cs;rabb虹 中图分类号:母946.84+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3)05-0140—03 儿茶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多酚类物质,具有 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抑 制癌细胞等多种功能[】一】。因此是一种天然的保健产 品。但儿茶素易被氧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儿茶素在 体内的稳定性如何?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是多 少?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儿茶素在家兔体 内的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特征,以 便为儿茶素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 1.1动物 L0只健康家兔,雌雄各半,体重(2.39士o.16) kg。由湖南农业大学小动物室提供。随机分为两组,按 常规饲养,自由采食。观察一周,l|缶床表现健康。试 验前12h起及试验期间禁食。 1.2药品及试剂 收稿日期;2002—09—22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盎赍助项昏(ol时Y2096)一 作者简介l刘湘新(1956一).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生化、分子生物学、药钳化学、毒理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万方数据 (TBT)直接与水体接触,进入水环境,对牡蛎等非目 标生物产生很大毒害”】,使牡蛎出现生长畸形及繁殖 力衰退,曾引起世界不少地方的养殖业蒙受巨大损失 f31。牡蛎作为广东沿海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具有较高 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 用,是一种保健食品[4]。有机锡对海洋的生态毒理学 效应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已作了一些研究⋯㈨, 但对海洋贝类的生化功能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 初步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tributyltinchloride, TBTcl)对牡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牡蛎采自南澳岛海边。 1.2仪器和试剂 J2—2lM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公司;75卜Gw 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SHG—c生物化学发光 测量仪上海上立检测仪器厂;TBTclAcros公司; 考马斯亮蓝G250F1uka公司;Tris和LuⅢinolMerck 公司: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3方法 1.3.1毒性试验 按低于96h急性中毒试验半致死浓度设5个浓 度,对照组用无水乙醇,实验组TBTcl浓度分别为 1、10、20、30、40Ⅱg/L(按sn含量计,用无水 乙醇配成29/L储备液)。挑选个体大小相当的牡蛎, 每组20个,经海水驯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TBTcl,连 续充气,每天换海水一次,经96h后将样品处理。 1.3.2样品的处理 牡蛎剥壳,滤纸吸千后称重。按l:1(w/v)加入 1~4℃冷0.25m01/L蔗糖溶液匀浆,离心20min (3500r/min),取上清液即为样品。 1.3.3 蛋白含量测定采用Bradford试剂法【“。 1.3.4 cat活性测定采用Na2s203滴定法[6],求出匀 浆上清液的酶活性,以对照组比活力为100%,求各 实验组的酶活力保留率。 1.3.5 soD的活性测定采用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求出匀浆上清液的酶活性,以对照组比活力为 100%,求各实验组的酶活力保留率。 1.3.6 ·0H自由基测定采用Phen—CuS04一Vit.c—H202 发光体系⋯,求出发光抑制率,以对照组为l00%, 求各实验组的发光抑制保留率。 1.3.7 LP0测定采用Fe2+诱发卵黄脂蛋白法[9j,求 出抗氧化活性抑制率,以对照组为100%,求各实验 组的抑制保留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TBTcl对牡蛎cat活性的影响 图l可见,当TBTcl浓度为lug几(按Sn含量计) 时,就呈现出对牡蛎Cat活性的抑制,随着TBTcl浓 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几乎成线性增加,即酶活力 保留率成线性下降,达40ug/L时趋于平缓,酶活力 保留率为52.7%±0.7%。 2.2 TBTcl对牡蛎s0D活性的影响 当TBTcl浓度为10ug几(按sn含量计)时,牡蛎 SOD比活性增大,当TBTCl浓度增大至20~40ug/L 时,sOD比活性成线性下降(图2)。表明有机锡在低 浓度时,能使牡蛎体内产生应激反应,引起sOD活性 增高。这可能是有机锡使牡蛎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z)增多,从而激活了Oz的专一『生清除剂一s0D的 酶活性。随着有机锡浓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受到 抑制,当TBTcl浓度为40ug/L时,酶活力保留率为 60.8%±0.6%。 2.3 TBTcl对牡蛎清除·0H自由基的影响 图3可见,不同浓度TBTcl对牡蛎清除·0H自 由基的能力无明显变化,发光抑制保留率趋于100%, 万方数据 襄2健康兔单剂量静洼殛内服儿茶素 3 讨 论 (25呱/kg)的药动学参数(n=5) 参数 参数值(i士s) 静 注 内 服 消除相初始血药浓度(M】 分布相初始血药浓度(^) 消除相初始血药浓度(B) 暖收速率常数(K。) 消除速率常数(K.) 分布速率常数(a) 消除速率常数(B) 药物从中央宣向周边室转 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 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 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t-) 药物从中央室消豫的一缎 速率常数(K。。) 吸收半衰期(t,,2k.) 消除半衰期(t-,zk.) 分布半衰期(tt小) 消豫半衰期(“tp) 选峰时间(t_) 峰浓度(C。,) 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c) 总袁观分布容积(va) 总清除率(c10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生物利用度(F) (mg几) 8.30士0.29 (mg几)29.88±33.7 (mg/L)12.7±2.00 (/h) 1 8l±0.27 (/h) 0.89土0.11 (/h) 4.75±0.34 (/h) 1.19士O.02 (/h) 1.17±0.15 (/h) 2.25±0.15 (h) 2.52±0.20 (h) 0.39±0.06 (h) O.79±0.1l (h) O.1士O.01 (h) 0.58士O.02 (h) O.78士0.12 (mg几) 3.35±0.16 (L) 1.4l士0.08 (L) 2.97±0.1l8.37±0.65 (L/h) 3.53士0.10 (mg/L·h)16.95±1.527.45士0.94 (*) 44.18±3.50 3.1 儿茶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静注给药的药动学特征健康家兔静注儿茶素 (25mg/kg)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6.95±1.52, 总表观分布容积(va)为2.97±O.11,儿茶素在体 内分布较广或提示其在某些组织中的分布密度较高; 儿茶素静注后在家兔体内的分布半衰期(ttm)为0.15 ±O.02,表明儿茶素在家兔体分布迅速,消除半衰期 (tlmB)为O.58±0.02h,清除率(cLB)为3.53±0.10 L/h,说明儿茶素在家兔体内分布很快,消除亦很快。 3.2结论 儿茶素在家兔体内分布较广而迅速,消除快。蓄 积、残留性很少。 参考文献 [1]董士林.茶叶天然抗氧化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J].茶叶科 学,1998,(5):2卜23. [2] 杨贤强,曹明富.沈生荣等.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1993.13(1):5卜59. f3J贾之慎,杨资强.茶多酚抗氰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J].食 品科学,1990,(11):卜5. [4]DuarteJ’perez—vizcainomF,JarzueloAvasodilatory effectsoffalconoidinrataorticsmoothmuscle. 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GenPharmac01. 1993.(24):857—862. [5]粱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0. 芦笋速冻保鲜工艺研究 蒲彬,李先义,刘娅,王营丰 (新疆农垦科学院特产食品开发研究所,石河子 832000) 擅 要;本文对芦笋的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85~95℃,时间1.5~3.0min的烫漂处理显 著地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0)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较好地保存了芦笋的感官品质。笋径对烫漂处理的影响 最大:速冻芦笋采用真空包装其品质明显优于常压包装,用PE—Ai袋比PE袋的冻藏效果要好;芦笋的速冻方式以盐 溃冻结较送风冻结要佳。 关健词:芦笋;烫漂;包装;速冻;保鲜 A啪|ct:mp啊sh曲d呻煳啦0f触ho砌A|岬缈fbr丘鼬kecl衄.nindi∞ted山at妇l。ac垃“她ofPP0alld PoDh酣b咖弹Ⅱy洲tedwh明踮啪cdilI85—95℃h1.5码.蛐m湖sorialq伽tyofA8pmgIIslladbeenm血. 衄illedweⅡ8ndme蛐t如删partbysca:哺%咖血e姚of细踊gIls.F0r觚f妇n鲫mgIls,the删tybyv咖蚰 收稿日期:2002一11_25 基金项目t新疆生产兵团计蚕项目【兵计(农经)发(1995)150号文】. 作者筒舟:蒲棒(1955一)。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t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万方数据 儿茶素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 刘湘新, 林亲录, 刘自逵, 程天印, 孙志良, 许建平 作者单位: 刘湘新,刘自逵,程天印,孙志良,许建平(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长沙,410128), 林亲录(湖南 农业大学食科院,长沙,410128) 刊名: 食品科学 英文刊名: FOOD SCIENCE 年,卷(期): 2003,24(5)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5条) 1.董士林 茶叶天然抗氧化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1998(05) 2.杨贤强.曹明富.沈生荣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茶叶科学 1993(01) 3.贾之慎.杨贤强 茶多酚抗氰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1990(11) 4.Duarte J.perez-vizcainom F.Jarzuelo A Vasodilatory effects of falconoid in rat aortic smooth muscle.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1993(24) 5.梁文权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钟世红.何宇新.李羿.ZHONG Shi-hong.HE Yu-xin.LI Yi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黏膜溃疡含片中儿茶素 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目的 建立黏膜溃疡含片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4 mol·L-1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 (45: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nm.结果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分别在0.103~2.568μg(r=0.999 9)和0.011~0.275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 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7%和99.84%,RSD分别为1.69%和1.4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会议论文 谭生建.刘刚.张锋.潘敏翔.张华.姜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黄酊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和黄芩苷的含 量 200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黄酊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和黄芩苷含量。 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5%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至3.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 洗脱(0~12 min,流动相B 10%;12.1~30min,流动相B 22%);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8nm。 结果:儿茶素、表儿茶素和黄芩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6.75~214.0(r=0.9998),5.568~44.54(r=0.9998)和3.520~28.16μg·mL-1(r=0.9999);回收 率分别为99.8%,98.9%,102.6%;RSD分别为0.61%,1.2%,0.92%。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茶黄酊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3.期刊论文 罗凡.费学谦.丁明.LUO Fan.FEI Xue -qian.DING Ming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含量的不确 定度评定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0,21(3) 建立了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茶叶中儿茶素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及HPLC法定量分析茶叶中儿茶素类物质的数学模型.根据<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公式中各变量的分析,计算了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 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期刊论文 周蓓.王琳.李伟.孙怡.叶红.曾晓雄.Zhou Bei.Wang Lin.Li Wei.Sun Yi.Ye Hong.Zeng Xiao-Xiong 茶叶中甲基化儿茶素的分离、纯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分析化学2008,36(4) 以日本Benifuji绿茶为原料,用50%乙腈提取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液经氯仿脱咖啡碱和色素、乙酸乙酯和HP-20大孔树脂富集儿茶素,得多酚含量高于 80%的茶多酚粗品,再经Toyopear HW-40S柱层析分离纯化,得EGC、ECG、EGCG、EC及两种未知成分.经1 H-NMR、MS和HPLC等分析,两种未知成分为(-)-表没 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3-O-甲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Me).采用TSKgel ODS-100Z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AD),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分析茶叶中儿茶素和甲基化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 TSKgel ODS-100Z色谱柱,流动相为KH2PO4(pH 2.5)-甲醇 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 ℃,进样量20 μL.结果表明,6种儿茶素在一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1.0000,平均加标回收 率在90.8%~10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 5.期刊论文 吴松兰.李珺.邹洪.WU Song-lan.LI Jun.ZOU Hong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元宝枫叶中儿茶素类物质 -分 析科学学报2008,24(2) 本文建立了元宝枫树叶中儿茶素种类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5%乙酸)=25/75(Ⅴ/Ⅴ)为流动相 ,对没食子儿荼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进行定 性、定量分析;以甲醇/水(含0.5%乙酸)=35/65(Ⅴ/Ⅴ)为流动相,对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进行定性分析,柱温均为35℃,检测 波长为278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元宝枫叶中有EGC、EC和GCG,其它五种则无.EGC平均含量为0.0389 mg/g,方法精密(RSD)为0.42%(n=6);EC平均 含量为0.0289 mg/g,方法RSD为1.5%(n=6);GCG平均含量为0.284 mg/g,方法RSD为0.32%(n-6).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为元宝枫叶开发成茶叶、 饮料以及医疗保健品提供重要依据. 6.学位论文 凌云 多组分茶儿茶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人体吸收与利用研究 2005 茶叶是世界范围内倍受人们欢迎的饮料之一。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茶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急引起的人类慢性退行 性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茶多酚、茶氨酸、茶碱等为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在多酚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以茶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物质 ,是茶树次生物质代谢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 儿茶素抗氧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过程,了解儿茶素在体内的动态过程有助于阐明其功效成分与健康效应的 关系。 本研究模拟中国人的正常饮茶方式,以绿茶为试验材料,观察儿茶素在机体内的动态变化,评价其吸收与利用状况,并且与方便型浓缩茶饮料进行 比较,分析两者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进而为科学、合理地评价茶及茶饮料吸收与利用提供依据。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了茶叶及茶饮料中多组分儿茶素的HPLC分析方法及生物材料中多组分儿茶素的紫外和电化学检测器串联的 HPLC方法,为准确测定茶儿茶素含量和开展茶儿茶素的吸收利用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第二部分模拟人的正常饮茶方式,研究了茶叶儿茶素在不同 时间段内血浆和尿液中的动态变化,并与方便型茶浓缩饮料进行比较,评价茶水和茶饮料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 在茶叶及茶饮料中多组分儿茶素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中,经过色谱参数的优化和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建立了儿茶素(8个组分)和咖啡因的多组分 HPLC-UV测定方法。以水-乙醇(3:7,v/v)为提取剂,超声提取,采用C18柱分离,以0.1%H3PO4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A,0.1%H3PO4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HPLC-UV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显示,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因的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 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添加已知儿茶素含量的茶粉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分儿茶素及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61.7%~117.4%,相 对标准差(RSD)<10%。本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能够准确测定茶叶及其制品中多组分儿茶素含量。 由于儿茶素进入机体后,迅速吸收转化,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使得组织样品中儿茶素的含量处于低水平。为了满足生物样品中低含量儿茶素多组分 痕量检测的需要,本研究在茶叶及茶饮料中多组分儿茶素的HPLC分析方法基础上,采用紫外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串联技术,建立了测定血液和尿液中 多组分儿茶素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血液或尿液样品以β-D-葡萄糖苷酸酶(β-D-Glucuronidase)和硫酸酯酶(sulfatase)酶解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后 ,血浆样品采用紫外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串联检测,尿液采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APCELLPAKC18MG(5um4.6×150mm)柱,柱温 30℃,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1%H3PO4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0.1%H3PO4的甲醇溶液,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电化学检测器电位为 0.6V。结果显示,在给定范围内,各组分的峰高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7。血浆样品的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平均回收率为73.5- 102.3%,相对标准差(RSD)为13.8-27.3%;采用紫外检测器测定低浓度血浆儿茶素含量时回收率低,RSD变异很大,检测高浓度样品时,回收率为73.6- 111.3%,RSD为13.4-23.1%。尿液中儿茶素通过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平均回收率为63.9-97.1%,RSD为6.5-18.0%。本方法灵敏、可靠,为茶叶及茶饮 料中儿茶素的吸收利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在良好分析技术保证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展了茶儿茶素的吸收利用试验。将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男女各半。一组饮用由武夷山绿茶 浸泡的茶水样品,另一组饮用由武夷山绿茶经过超声提取、膜浓缩、低温灌装的方便型茶浓缩茶饮料的稀释液。模拟正常的饮茶方式,饮用前,采用本 研究第一部分建立的茶及茶饮料中多组分儿茶素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儿茶素(8个组分)及咖啡因含量。3次累计摄入EGC、EGCG、EC、ECG约 400mg,两组摄入EGC、EGCG、EC、ECG水平相当。 分别在0、2、4小时给予茶水或茶饮料,并于饮茶后1、3、5、8、12小时采集静脉血2ml。收集饮茶前12小时内尿液及饮茶后2、4、6、8、12、24小 时各时间段尿液,记录每次的尿量。以β-D-葡萄糖醛酸酯酶及硫酸酯酶酶解,采用紫外和电化学检测器串联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总儿茶素 (结合态和游离态)的含量及未酶解的血浆和尿液中游离态儿茶素含量,以此分析血液及尿液样品中儿茶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茶水组和茶饮料组受试者在第一次给茶后3-5小时血中儿茶素达到峰浓度,至12小时基本恢复到基础水平,并且血浆中以EGC和 EGCG为主,EC和ECG次之,GCG和CG的含量较低,此与单剂量摄入儿茶素的文献结果相类似。尿液中各组分排出的浓度在6小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 ,至2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尿液中以EGC和EC为主,其他组分包括在血浆中浓度较高的EGCG含量均较低。不难看出,没食子酸型儿茶素的排出方式与非 没食子酸型儿茶素存在差异,这与多项文献结果相同。由不同时间段的尿量及测得的尿液中儿茶素浓度计算得到的尿液中儿茶素排出量以及按照时间累 计的儿茶素累计排出量结果显示,给茶后0小时至8小时各儿茶素组分的排出量变化幅度较大,总儿茶素的排出速率约为0.625mg/h,8-12小时的排出速率 为0.25mg/h,而从12-24小时,总儿茶素只缓慢的升高,排出水平仅为0.08mg/h左右,且8小时内尿液中总儿茶素排出量约为5mg左右,24小时内排出量达 7mg左右。血浆中游离态儿茶素测定结果显示,血浆中EGCG的游离态含量最高,为50.87μg/L,EGC游离态含量低,其他组分EC、ECG、GCG、CG则几乎未 检测游离态形式。 血浆中不同时间的总儿茶素、血浆中儿茶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尿液中不同时间点的总儿茶素排出浓度及累积排出量、尿液中24小 时总儿茶素、EGC及EC的排出分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浆峰值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浆中总儿茶素时间浓度变化曲线的AUC无显著性 差异(P>0.05);两组尿液中总儿茶素的峰值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饮茶后2、4、6、8、12、24小时内总儿茶素的尿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两组受试者的儿茶素吸收具有生物等效性。 7.会议论文 程文君.张艳萍.周倩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黄酊中儿茶素的含量 200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黄酊中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50 mm×4.6 mm,4.6μm)。乙腈 -0.5%三乙胺(10:90,磷酸调pH值至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以峰面积(X)对进样浓度(Y,μg/mL)线性回归,回归方程 :y=0.1567X-0.8320,线性范嗣33.44~200.6μ/mL,r为0.9999。儿茶素回收率为99.1%,RSD为1.2%。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茶 黄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8.期刊论文 马应丹.陈悦娇.张润梅 茶叶植物中儿茶素和嘌呤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7(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种茶叶植物中的儿茶素和嘌呤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Partisil ODS色谱柱分离和测定儿茶素时,以水、甲醇、甲酸 和二甲基甲酰胺作流动相,流量和浓度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和测定嘌呤碱时,以甲醇∶水=40∶60(体积比)作流动相,等强度洗脱.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每种 成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93.65%~98.95%,相对标准差为0.69%~2.26%. 9.期刊论文 徐晓明.徐大勇.纪晓芳.邢俊波 HPLC法测定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02(2)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HPLC定量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 (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 (21:7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儿茶素在0.1728~1.72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 :99.62%(RSD=0.9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儿茶胶囊的含量测定法. 10.期刊论文 金在久.郑云花.郑光浩.JIN Zai-jiu.ZHENG Yun-hua.ZHENG Guang-hao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儿 茶胶囊中儿茶素含量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 目的建立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YMC-PacKODS-A柱(5 μm,4.6 mm×250 mm);0.04 mol·L-1枸橼酸-N,N二 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儿茶素进样量在0.750~2.625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 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3批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4%,99.13%和100.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pkx200305035.aspx 授权使用:中国药科大学图馆(wfzgyk),授权号:6b70486e-a25e-407f-8a9e-9e9700df9c37 下载时间:2011年2月27日
/
本文档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