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四川凉山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四川凉山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2012-02-13 4页 pdf 198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0782

暂无简介

举报
四川凉山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2011 年 8 月 第 31 卷 第 8 期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August 2011 Vol. 31 No. 8 收稿日期:2011 - 01 - 18 修回日期:2011 - 06 - 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82)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09KYL01)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lixia_86@ yahoo. com. cn 文章编号:1001 -6325(2011)08 -0875 -04 研...
四川凉山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2011 年 8 月 第 31 卷 第 8 期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August 2011 Vol. 31 No. 8 收稿日期:2011 - 01 - 18 修回日期:2011 - 06 - 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82)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09KYL01)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lixia_86@ yahoo. com. cn 文章编号:1001 -6325(2011)08 -0875 -04 研究论文 四川凉山彝族 9 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廖 颖1,黎 霞1* ,熊丽丹1,郑连斌2,张兴华2,石玲玲1,王 琼1 (1. 四川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2. 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074)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凉山彝族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 313 例(男性 204 例,女性 109 例)四川凉山彝族中学生 9 项遗传学指标。结果 (1)彝族有眦褶率、上眼睑有褶皱率、铲型门齿率、凸型鼻梁 率、宽型鼻孔率、突型下颏率、有耳垂率、尖形发际率和卷发率分别为 58. 47%、85. 94%、95. 85%、2. 87%、77. 32%、 4. 15%、72. 84%、37. 70%和 23. 00%。(2)额头发际有性别差异。结论 四川凉山彝族 9 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与其他族群存在差异。 关键词: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孔形状;彝族 中图分类号:Q 987 文献标志码:A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on nine head-face characters of Yi in Sichuan LIAO Ying1,LI Xia1* ,XIONG Li-dan1,ZHENG Lian-bin2,ZHANG Xing-hua2,SHI Ling-ling1,WANG Qiong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genetic characters of Yi's head-face in Liangshan of Sichuan. Methods Nine genetics indexes,including mongoloid fold,eyefold of the upper eyelid,front tooth type,nasal profile,nostril form, chin projection,lope type,hair point of the forehand and hair form were investigated for 31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04 males and 109 females)in Yi by using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Results (1)The rate of Mongolia fold is 58. 47%,the rate of eyefold of the upper eyelid is 85. 94%,the rate of shove-shaped front tooth type is 95. 85%, the rate of umbonate nasal profile is 2. 87%,the rate of wide nostril is 77. 32%,the rate of protruding chin is 4. 15%,the rate of ear lope is 72. 84%,the rate of pointed hair point on forehead is 37. 70% and the rate of curly hair form is 23. 00% in Yi. (2)Eight indexes showed no sexual difference except for the rate of point of the fore- hand. Conclusion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Yi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in genetic characters of head-face. Key words:mongoloid fold;eye fold of the upper eyelid;front tooth type;nostril form;Yi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 的生物学特征,它们具有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人类 学研究的经典内容,对于研究各民族起源和融合具 有重要意义。与头面部有关的常见指标有:内眦褶、 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 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及发形等 9 种,其中内眦褶、 上眼睑皱褶、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 型、额头发际及发形的遗传方式已经基本确定[1 - 2]。 目前尚未见彝族这些特征的报道,彝族是我国最古 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约为776. 23万(2000年全国第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2011. 31(8) 5 次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3 个省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中四川凉山是全国 最大的彝族居住区,本研究对凉山彝族人群 9 项头 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彝族人群 这些指标的出现率,并探讨各特征相互关系,为研究 我国人类群体遗传学提供了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9 年 12 月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调查了 313 例(男性 204 例,女性 109 例)彝族中学生 9 项头面 部的人类学特征(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 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 及发形)。被调查者身体健康,父母均为彝族,调查 方法及判断按《人体测量手册》[3]及学术界公 认的方法进行。 (1)内眦褶:在眼内角处,皮肤皱襞或多或少覆 盖泪阜为有内眦褶型。泪阜不被覆盖、完全暴露为 无内眦褶型。 (2)上眼睑皱褶:上眼睑皮肤有一横向皱褶为 有皱褶型(俗称双眼皮)。无此皱褶为无皱褶型。 (3)门齿类型:上门齿齿冠侧面边缘隆起,使齿 冠舌侧面出现一个明显的窝,而边缘隆起形如铲状, 叫铲型门齿,否则为平型门齿。 (4)鼻梁类型:鼻梁硬骨部有向上的突起叫凸 型鼻梁,否则为非凸型鼻梁。 (5)鼻孔形状:鼻孔最大径与水平线夹角大于 45°,为窄型鼻孔,小于 45°为宽型鼻孔。 (6)下颏类型:下唇皮肤部以下与颏下点之间 的下颏轮廓明显前突为突型,否则为非突型。 (7)耳垂:耳廓下部轮廓线近似垂直于颊部,或 耳垂向下悬垂为圆形为有耳垂型,否则为无耳垂型。 (8)额头发际:额头发际中部有一个小尖为有 尖型,否则为无尖型。 (9)头发形状:头发先天为波形或卷形为卷发, 否则为直发。 1. 2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使用 Excel、SPSS 软件进行处理。采用 u检验和 χ2 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性别间和群体间的 差异性检验,结果以均数 ±标准差(x— ± s)表示。 2 结果 2. 1 彝族 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调查结果(表 1) 2. 2 彝族两两特征相关分析(表 2) 3 讨论 内眦褶,又称蒙古褶。其发达程度有明显的族 群差异,最常见于中亚、北亚和东亚等地蒙古人。一 般而言,欧洲人、澳大利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及非洲 人等都没有内眦褶,但非洲的不须曼人有内眦 褶[2]。内眦褶有明显的年龄变化[4]。人类的内眦 褶可能与风沙地带的气候有关。这种结构有利于保 护眼睛免受风沙、尘土袭击和取暖时烟火的熏烤,也 能防止多雪地带雪光反射对眼的损伤。四川凉山彝 族的眦褶率低于兴安盟的汉族、蒙古族、朝鲜族、鄂 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2]、布依族[4]。因此四 川凉山彝族有眦褶率属较低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上眼睑有褶率低于佤族[5]、布依 表 1 彝族 9 项指标出现率 Table 1 Frequency of 9 Traits of the Yi(%) sex n mongoloid fold eyefold of the upper eyelid front tooth type nasal profile nostril form chin projection lobe type hair point of the forehead hair form exist no exist no shovel flat umbonate no width narrow protruding no exist no point nopoint curl straight male 204 116 88 177 27 198 6 8 196 154 50 10 194 148 56 93 111 42 62 % 56. 86 43. 13 86. 76 13. 24 97. 06 2. 94 3. 92 96. 08 75. 49 24. 51 4. 90 95. 10 72. 55 27. 45 45. 59 54. 41 20. 59 79. 41 female 109 67 42 92 17 102 7 1 108 88 21 3 106 80 29 25 84 30 79 % 61. 47 38. 53 84. 40 15. 60 93. 58 6. 42 0. 92 99. 08 80. 73 19. 27 2. 75 97. 25 73. 39 26. 61 22. 94* 77. 06* 27. 52 72. 48 total 313 183 130 269 44 300 13 9 304 242 71 13 300 228 85 118 195 72 241 % 58. 47 41. 53 85. 94 14. 06 95. 85 4. 15 2. 87 97. 13 77. 32 22. 68 4. 15 95. 85 72. 84 27. 16 37. 70 62. 30 23. 00 77. 00 *P <0. 01 compared with male. 678 廖颖 四川凉山彝族 9 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 表 2 彝族两类型间各组合特征出现的人数及其相关分析的 χ2 值 Table 2 The Number of Each Combination Trait Between Traits and Chi-square Valu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Yi genetic characters mongoloid fold eyefold of the upper eyelid front tooth type nasal profile nostril form chin projection lobe type hair point of the forehead hair form exist no exist no shovel flat umbonate no width narrow protruding no exist no point nopoint curl straight mongoloid exist 4. 29* 0. 10 0. 03 0. 81 1. 96 0. 56 0. 008 1. 54 fold no eyefold of the exist 151 118 2. 22 0. 51 0. 0001 0. 45 1. 24 1. 31 1. 68 upper eyelid no 32 12 front tooth shovel 175 125 256 44 0. 40 0. 51 0. 59 0. 95 1. 23 0. 008 type flat 7 6 13 0 nasal umbonate 5 4 7 2 9 0 2. 72 1. 13 0. 18 0. 18 0. 0002 profile no 177 127 262 42 291 13 nostril width 144 98 208 34 233 9 9 233 0. 001 1. 69 1. 76 2. 00 form narrow 38 33 61 10 67 4 0 71 chin protruding 10 3 12 1 13 0 1 12 10 3 0. 11 0. 003 2. 13 projection no 172 128 257 43 287 13 8 292 232 68 lobe exist 131 98 199 29 217 11 6 222 172 56 10 218 1. 75 4. 27Δ type no 52 32 70 15 83 2 3 82 70 15 3 82 hair point of point 69 49 98 20 115 3 4 114 91 22 5 113 91 27 2. 86 the forehead no point 113 82 171 24 185 10 5 190 146 49 8 187 137 58 hair curl 43 143 56 13 66 3 2 67 49 20 5 64 57 12 20 49 form straight 22 105 213 31 234 10 7 237 193 51 8 236 171 73 98 146 *P < 0. 05 compared with mongoloid fold;ΔP < 0. 05 compared with lobe type. 族[4],高于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朝鲜族[2]。因此四 川凉山彝族上眼睑皱褶率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铲型门齿的出现率在各人种之间有明显差异, 蒙古人种出现率最高,黑人人种次之,白人人种最 低,所以它是蒙古人种重要的种族特征之一[2]。门 齿类型是人类重要遗传特征,其遗传方式尚待进一 步研究。四川凉山彝族铲型门齿出现率高于兴安盟 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呼和浩特回族[2]、贵州 彝族、贵州白族[6]。因此四川凉山彝族人群铲型门 齿出现率属于较高水平。 我国多数群体的非凸鼻梁人数要多于凸型鼻 梁。四川凉山彝族凸型鼻梁出现率低于兴安盟蒙古 族、兴安盟汉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 春族[2]、佤族[5]、仫佬族[7]、克木人[8]。因此四川凉 山彝族凸鼻梁率属于较低水平。 我国人群鼻孔最大径不仅存在种族差异,而且 也显示出地域差异[1]。四川凉山彝族宽型鼻孔出 现率低于克木人[8]、湖南侗族[9]、布依族[4],高于兴 安盟蒙古族、兴安盟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2]、 宁夏回族、湖南苗族[10]。因此四川凉山彝族人群鼻 孔形状宽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突型下颏率低于兴安盟蒙古族、 兴安盟汉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 族[2]、布依族[4]、佤族[5]、仫佬族[7]、湖南苗族、湖南 侗族[11]、贵州彝族、贵族白族 [12]及克木人[8]。因 此四川凉山彝族人群突型下颏率属于较低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有耳垂率低于鄂温克族[2]、佤 族[5]、仫佬族[7]、湖南侗族[9]、宁夏回族,高于湖南 汉族[9]、湖南苗族[10]。因此四川凉山彝族人群有耳 垂率属中等偏上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男女间有尖与无尖发际出现率有 差异。有尖发际出现率低于兴安盟汉族、蒙古族、朝 鲜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2]、湖南侗族[9],高于佤 族[5]、仫佬族[7]、布依族[5]、宁夏回族、贵州毛南族、 贵州彝族、贵州白族[12],因此四川凉山彝族有尖发 际率属于中等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卷发出现率高于兴安盟蒙古族、 朝鲜族、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2]、佤 778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2011. 31(8) 族[5]、布衣族[4]、仫佬族[7]、湖南侗族[9]及宁夏回 族。因此,四川凉山彝族卷发率属于较高水平。 四川凉山彝族 9 项群体遗传学特征仅有眼睑褶 皱与内眦褶、发形与耳垂存在相关性,因此,四川凉 山彝族人群头面部 9 项指标相关性极小。 参考文献: [1]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200 - 420. [2]栗淑嫒,郑连斌,陆舜华.内蒙古 18 个人群 13 项遗传指 标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4,24:26 - 29. [3]邵象清. 人体测量手册[M]. 上海:上海辞出版社, 1985:202 - 370. [4]张淑丽,郑连斌,陆舜华,等.布依族 9 项头面部群体遗 传学特征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196 - 199. [5]于会新.佤族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院,2008:51 - 54. [6]张庆忠,宋国琴,陆玉炯,等.贵州彝族、白族 4 项群体遗 传学特征的调查[J].生物学通报,2009,44:7 - 8. [7]杨建辉,郑连斌,陈利红.仫佬族 9 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 特征[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1025 - 1027. [8]包金萍,郑连斌,陆舜华,等.中国克木人 7 项群体遗传 学指标的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0:71 - 75. [9]佘朝文,皮建辉,舒孝顺,等.湖南汉族、侗族 16 对遗传 形状的调查[J].遗传,2001,23:406 - 408. [10]皮建辉,邓莉,余勇辉,等.湖南苗族 10 对遗传性状的 调查分析[J].解剖学研究,2007,29:61 - 63. [11]皮建辉,雷鸣枝,吴亿中,等.湖南苗族、侗族头面部 10 项形态特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4: 347 - 350. [12]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贵族彝族白族 8 项群体遗传 学性状的特征[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 383 - 387. 科学家鉴定出与人类老化有关的基因变异 据美国 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10-03-05)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伦敦帝国大学(King's College London)以及荷兰 Groningen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在科学期刊中宣布他们鉴定出与人类老化具有决定性关系的基因 变异,研究人员总共分析了超过 50 万个基因变异,最后定位出这些与人类生物性老化(biological aging)有关的基因变异位于 TERC基因的附近,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由 Nilesh Samani教授主导研究进行。 研究人员表示:老化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随着时间而增加的老化,这种年龄的累计是不可变的,另一种则属于 生物性老化,也就是指细胞老化,这种老化会因人而异,有时一个 60 岁的人其细胞也许比另一个 40 岁的人还年轻。研究人员 主要在探讨染色体的端粒(telomeres) ,每个个体在出生时其端粒就有固定的长度,且在大部分的细胞中,端粒会随着细胞的分 裂及年龄的增加而日渐变短,因此,端粒的长度常被视为生物性老化的指标。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个体其实携带着一些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会促使端粒的长度变短,也间接的影响着不同个体老化的 程度,这些变异就位于 TERC基因的附近,而 TERC这个基因也已经被证实与维护端粒的长度有关,研究人员也提醒虽然这些 变异的确会影响不同个体生物性老化的程度,但是,若曝露在一些不良环境,例如:吸烟、肥胖或是不运动等,仍会促使自己变 老。 878
/
本文档为【四川凉山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