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灸

针灸

2011-12-29 43页 doc 131KB 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2598

暂无简介

举报
针灸绪言 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1)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它被后世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2)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由晋代皇甫谧编著; (3)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它是明代针灸的代表作,由杨继洲编撰。 上篇 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络纵行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2...
针灸
绪言 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1)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它被后世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2)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由晋代皇甫谧编著; (3)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它是明代针灸的代作,由杨继洲编撰。 上篇 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络纵行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十二经脉(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它们构成经络系统的主体。 3. 十二经脉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为: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4. 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答: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其交接规律有: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别道而奇行的八条经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阳跷脉,阴维脉,阴跷脉。 6.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称为“一源三歧”。 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脉之海”。 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海”。 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7.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8.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对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对应。 9.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头、胸、腹(背)、胫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 10.四海:是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海”有百川归聚之意,经络学说中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 11.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这就是《标幽赋》所说的“四根三结”。 12. 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2章 腧穴总论 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义。 2. 简述腧穴的分类及特点: 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类: 1、 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 奇穴:又名“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主治作用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3、 阿是穴:即“天应穴”、“压痛点”,此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 3. 腧穴的主治特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4. 举例说明腧穴的分经主治规律。 答: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如牙痛取足阳明经穴,喘咳取手太阴肺经穴。十四经穴既具有各自的分经主治规律,同时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点。 5. 特定穴:指十四经穴中的一部分腧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的称号。 6.特定穴的分类: (1)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穴”。 (2)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 络穴:“络”有联络和散布之意。络脉在其别出正经处各有一腧穴,称络穴。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再加上任络、督络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 (3)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4)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背俞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5)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骨、脉、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 (7) 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能主治奇经病症,均位于腕踝以下。 (8) 交会穴: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7.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8.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第3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1节 十二经脉 1.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2. 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气喘、咳嗽、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3.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4.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5. 鱼际: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2.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 、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2. 阳溪: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手腕痛;②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3. 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4. 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肤病、外科疾患。 5. 肩髃: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6. 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②胆道蛔虫症。 3. 足阳明胃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2. 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3. 头维: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4. 天枢:大肠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5. 归来: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小腹痛、疝气;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6. 梁丘:郄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7. 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8.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9. 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①腹痛、腹泻、便秘、肠鸣、肠痈、痢疾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 10. 条口: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11. 下巨虚:小肠下合穴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①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②乳痈;③下肢痿痹。 12. 丰隆:络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13. 解溪:经穴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14. 内庭:荥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趾间的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四.足太阴脾经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2. 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会处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4. 地机:郄穴。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5. 阴陵泉: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6. 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月经病;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少海:合穴。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心痛、癔症等心病、神志病;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③头项痛,腋胁部痛;④瘰疬。 2. 阴郄: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痛、惊悸等心病;②骨蒸盗汗;③吐血,衄血。 3. 神门: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6. 手太阳小肠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zhuo,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少泽:井穴。 【主治】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乳痈、乳汁少等乳疾;②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2.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3. 养老:郄穴 【定位】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酸痛。 4. 小海:合穴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肘臂疼痛,麻木;②癫痫。 5. 天宗: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 6. 颧髎: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病证。 7. 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 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约为目内眦直上。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③呃逆。 2. 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②鼻塞;③癫狂痫;④热病。 3. 风门: 【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证;②项强,胸背痛。 4. 肺俞:肺之背俞穴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5. 心俞:心之背俞穴 【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②咳嗽,吐血;③盗汗,遗精。 6.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⑤血瘀诸证。 7. 大肠俞:大肠之背俞穴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8. 次髎: 【定位】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 9. 承扶: 【定位】臀横纹的中点。 【主治】①腰、骶、臀、股部疼痛;②痔疾。 10.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 11. 膏肓: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②肩胛痛;③健忘、遗精、盗汗等虚劳诸疾。 12. 志室: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痛。 13. 秩边: 【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小便不利;③便秘,痔疾;④阴痛。 14. 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 15. 昆仑: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②癫痫;③滞产。 8. 足少阴肾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本经腧穴:(重点) 1.太溪: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2.照海: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3.复溜:经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①水肿、汗证(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②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九.手厥阴心包经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曲泽: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2.间使:经穴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等心疾;②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③热病,疟疾;④癫狂痫。 3.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 10. 手少阳三焦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zhuo。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本经腧穴:(重点) 1.中渚:输穴 【定位】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主治】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病证;②热病;③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2.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腕骨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3. 支沟: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①便秘;②耳鸣、耳聋;③暴喑;④瘰疬;⑤胁肋疼痛;⑥热病。 4、 肩髎: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5.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耳鸣、耳聋等耳疾;②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③瘰疬。 6. 角孙: 【定位】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①头痛,项强;②目赤肿痛,目翳;③齿痛,颊肿。 7. 耳门: 【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颈颔痛。 8. 丝竹空: 【定位】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①癫痫;②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等头目病证;③齿痛。 11. 足少阳胆经 (1)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zhuo,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 听会: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口眼歪斜。 2. 悬厘: 【定位】头维穴和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耳鸣。 3. 曲鬓: 【定位】耳前鬓发后缘直上,平角孙穴。 【主治】头痛连齿、颊颔肿、口噤等头面病证。 4. 率谷: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5. 完骨: 【定位】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癫痫;②头痛、颈项强痛、喉痹、颊肿、齿痛、口歪等头项五官病证。 6. 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①前头痛;②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目疾。 7.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①中风、癫痫、眩晕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头病,耳鸣,耳聋;④颈项强痛。 8. 肩井: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9. 日月:胆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主治】①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症;②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10. 京门:肾之募穴 【定位】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代谢失调的病证;②腹胀、肠鸣、腹泻等胃肠病证;③腰痛,胁痛。 11. 带脉: 【定位】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②疝气;③腰痛、胁痛。 12. 环跳: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13. 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②遍身瘙痒。 14. 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15.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16. 丘墟:原穴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②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③足内翻,足下垂。 17. 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定位】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胕疼痛等病症;②月经不调、乳痈;③瘰疬。 12. 足厥阴肝经 (1)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本经腧穴: 1. 行间:荥穴 【定位】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2. 太冲: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胕肿痛。 3. 章门: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定位】第11肋游离端下际。 【主治】①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②胁痛、黄疸、痞块(肝脾肿大)等肝脾病证。 4. 期门:肝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奔豚气;③乳痈。 第二节 奇经八脉 一.督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3) 本经腧穴:(重点) 1.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萎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2. 身柱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主治】①身热、头痛、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惊厥、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③腰脊强痛;④疔疮发背。 3. 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4. 风府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迹上1寸。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病证。 5.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症;③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6. 神庭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7. 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④闪挫腰痛。 2. 任脉 (1) 经脉循行: 【原文】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2)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3) 本经腧穴:(重点) 1.中极:膀胱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统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2. 关元:小肠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3. 气海: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4.神阙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5.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癫狂,脏躁。 6. 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7. 廉泉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8. 承浆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①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②暴喑;③癫狂。 中篇 针灸技术 第5章 针灸法各论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刺手”。 2.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3.常用的进针方法分为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针管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包括以下4种: (1)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甲切掐穴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针尖露出2~3分,并固定在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双手配合,左手下压,右手捻转,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4.行针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 (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操作要点:①因人而异;②指力均匀;③幅度适中(一般以3-5分为宜);④频率适当(每分钟60次左右);⑤针身垂直。 (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 操作要点:①因人而异;②指力均匀;③角度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④双向捻针。 5.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6.得气时医生与患者各有什么感觉?未得气又是什么感觉? 答:得气亦称为“针感”,当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7.毫针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手法 : (1)基本补泻 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角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相反则为泻法。 (2) 其他补泻 (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 (2) 复式补泻 :烧火山、透天凉 8.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 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不清,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如初次接受针灸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其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扣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9.针刺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第2节 灸法 1.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2.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3. 灸法的种类: 常用的灸法分为两类,即艾灸和其他灸法。前者以艾作为主要施灸材料,后者则不用艾施灸,即非艾灸的方法。 一.艾灸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于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 ①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即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 ②无瘢痕灸 又称非化脓灸,即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使于艾炷黏附,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 (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①隔姜灸:即以鲜生姜作间隔物,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的方法。   ②隔蒜灸:即以鲜蒜片作间隔物,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的方法。   ③隔盐灸:即以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 ④隔附子灸:即以附子片或附予药饼作间隔物,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 2.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 (1)悬起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 ①温和灸:即点燃艾卷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处熏烤。   ②雀啄灸:即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的方法。 ③回旋灸:即点燃的艾条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以上三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证,雀啄灸、回旋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2) 实按灸:即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 3.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要施灸的疾病。 4.温灸器灸: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有温灸筒和温灸盒。 二.其他灸法 1.灯火灸:又名“灯草灸",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 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覆于穴位或患处,是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 ①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 ②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 ③斑蝥灸:将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 第3节  拔罐法 1. 罐的种类: 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 2. 罐的吸附方法: 常用的有火吸法(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 3. 拔罐方法: 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 第四节 三棱针法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4种。 第5节  头针 1.标准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共14条,按颅骨的解剖名称分为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 2.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 额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2) 额旁1线 【定位】在头前部 ,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及鼻病等。 (3) 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4) 额旁3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5) 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6) 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 【主治】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7) 顶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颞部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5治疗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8) 顶旁1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9) 顶旁2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穴。 【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10) 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型面神经麻痹及口腔疾病。 (11) 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穴与曲鬓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
本文档为【针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