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多媒体教学

2011-11-08 12页 doc 58KB 2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7545

暂无简介

举报
多媒体教学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
多媒体教学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2、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模拟过程,还能使课文重点理解更为方便。例如:《飞夺泸定桥》另一重点段“抢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运用多媒体模拟敌我双方抢时间的经过,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重点,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3、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2)以画面再现情境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目的。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然而,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或是使用都还存在着误区,其主要表现为:   亦步亦趋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粉笔加黑板式的原始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但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可在实践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却常常异位,如一位老师所制作的《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多媒体课件,从组织教学到课堂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上课时老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整堂课亦步亦趋地跟着课件走,教师手脚被束缚,学生思维被框定。   越俎代庖 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水平的。而课堂上,教师常越俎代庖,急于使用课件,直化语言,替代学生的感悟。如《九寨沟》一文描绘的迷人景象,凭借文字,不同的学生会重构出不同的具体化形态。正如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所说:“既定作品的具体化形态,由于读者不同便会不同。甚至同一读者的这次阅读与下次阅读也不同。”可我们的老师呢?常常是每教一段,就迫不及待地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景物的照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阻碍了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  画蛇添足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一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轻重失度 课堂教学是40分钟的艺术,就如一首歌,要讲究起承转合。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好课堂教学的氛围。可教学中,由于媒体使用时机把握得不当,常出现轻重失度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制作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课件,在课前学生目睹了“送总理”的电影片断,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学到第二部分,再用这个片断来激发学生情感时,就怎么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了。  由于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一些人就否认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作用,这是思想认识上的错误。火车刚发明时,比马车跑得还慢,人们都称之为“怪物”,但今天它在交通方面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对于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应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它,用科学的方法使用它。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建议在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要注意三大对策:  惜“画”如金 语文学习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要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张力和创造性,不能过分依赖画面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以《莫高窟》一文为例,网络上介绍莫高窟的图片何止百张、千张,但在选择时一定要惜“画”如金,切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异化成为美术欣赏课。一位老师在教这门课时,仅选用了其中的三幅菩萨像、一幅卧佛、两幅飞天及一幅藏经洞的洞门照片,用以启迪、佐证,取得了较好效果。   “沉默”是金 多媒体课件常以“图文声”并茂而自豪。许多课件音乐之声不绝于耳,一些语文课件为了追求作品的完整性,不仅使用大量的背景音乐,还将教师的朗读乃至重点部分的讲解全都录入其中。殊不知,这既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我们呼吁,还语文课堂以清静,请去除课件中不必要的音效,谨记“沉默”是金。如刚才所说的《莫高窟》一文,这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就没有使用一点儿声音效果,但每一幅画面都伴有教师动情的现场解说。精选的画面与教师现场动情的解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师生的情感碰撞。试想,从电脑里发出的声音能有这样的效果吗?  点“石”成金 语文教学是师生及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尽在“辅助”二字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境界。还以刚才的《莫高窟》为例,“藏经洞”一段文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何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分量呢?这位老师以透着苍凉的藏经洞洞门照片为背景,满怀深情地介绍藏经洞发现及文物丢失的历史史实(内容出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然后请全体同学起立,齐读这段文字。一张照片,一段叙述,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读出了历史的沧桑,爱国的情怀。   总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最忌“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 曾晓东 (发表与《福建教育》06年第1期)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许多老师灵活地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服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对于多媒体功用的认识和使用,似乎也有走向过热甚至泛滥的趋势:不少教师“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多媒体的优点无限放大,上课离不了多媒体;许多没有条件装备多媒体设备的农村学校教师,常常把“连多媒体都没有,怎么进行课改?”的话挂在嘴边,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 语文,不管是“语言文字”说还是“语言文学”说,它最本质的属性还是语言。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上,多媒体课件的滥用,破坏了这一目标的落实。不少课堂上,老师常常是每教学一段,就迫不及待地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景物或内容,强化了形象,弱化了语言,严重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咏感悟,阻碍了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一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兴致颇高,实际推敲,并无多少真实的收获。 我们以下面几个课例片段作简单的讨论: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老师讲到精彩的“三拳”时,很“及时”地插播了《水浒》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精彩的情节及画面吸引住了,老师也没有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从语言方面另行推敲体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语言的良好时机。而对这三拳的语言描写,本应该是该课的重点,是很值得引导学生涵咏体会的。像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财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着手描写形容,其间还交错着从外人视觉的角度、郑屠自身感觉的角度去描写,语言表现力极强,由这样的语言描写所唤起的联想想像更是直观的情节画面所远远不能够达到的。 再如《荷塘月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朱自清写作这篇散文的背景多一些了解,也许还想渲染一点气氛,课前先播放了一段录象:伴随着介绍《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画外音,镜头先是对着清华大学的校门,然后慢慢推向清华园内,推向那口著名的荷塘……荷塘上盛开着荷花,荷叶蓊蓊郁郁,阳光明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似乎是那样的完美,但我却一直进入不了朱自清营造的那个情境,那种用语言描绘出来的夏夜荷塘朦朦胧胧的情境,那种带着作者强烈个性色彩的淡淡忧愁的情境;我一直在想,播放的还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个荷塘吗?这么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品味语言是帮助了还是适得其反? 又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的开始,多媒体放映了一段描绘青海湖景色的风光片,片子拍得很美,学生也兴味盎然,看得很入神,但我翻开书本,看着这样的文字:“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我想,它拍得再美,美过这样的语言描写吗?它拍得再美,能够替代不同学生凭借语言重构出的青海湖的不同具体形态吗?学生看似高昂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被引导到语言学习上来,算不算是一种兴趣的负迁移? 在上面的三篇课文中,凭借语言文字,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不仅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水平,不同的学生还可以根据作品的语言想象出各种富于个性的“三拳”情状、“荷塘”的“月色”和各色的“梦幻般的湖”……这些远远不是一般的多媒体声色图象可以替代的。 思考二: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重建课堂生态?多媒体是不是必需条件?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本位意识浓,教学关系一般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因此,教学的计划性很强,一般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无论如何要沿着既定的安排努力达到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教总是支配、控制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学生最初也可能学到一些东西,但只能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学习无法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在这样的课堂生态中,“教”经常是走向“学”的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老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以致学习失败。 新课程呼唤建立新的课堂生态,与此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经常被提及,如“过程”、“对话”、“生成”等。“过程”被直接纳入目标,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像、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来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求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新课堂生态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种预先设计好的既定程序,它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情景的复杂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因此,新课程所提倡的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巨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 但是,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难以进行,课堂信息的反馈无暇顾及,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无法利用。况且,由于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置的,它的结构比较固定,也缺乏必要的交互功能,老师从组织教学到课堂讲授的流程都受到局限,学生只能在特定的学习流程中完成特定的学习内容,在设定的程序中快速运转、被动紧跟,被迫成为一种高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机器。这种做法说到底了还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生态。因此,新课堂生态建设中的多媒体不应成为必备条件。 思考三:如何确定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辅助”地位? 虽然多媒体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上面指出的缺陷或不足,但笔者并非想完全否定它的作用,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匹“黑马”,多媒体技术能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气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笔者想强调的只是:不要过高地估计多媒体的功用,多媒体技术不管有多复杂、多奇妙、多发达,说到底它也只能是人、是教师使用的工具,和黑板、粉笔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只有在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经过科学的设计,并用得恰到好处,它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笔者以为,要恰当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起码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适用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只能适用于某些任务而不适用于所有任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在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拓展视野等方面比较有效,如果滥用或用错地方,可能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设计课件的首要原则是不能考虑此处能不能用多媒体,而应考虑此处该不该用多媒体。 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度”的问题。有时需要用在辅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用在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的时候,但它是“辅助”性的,不宜过度使用,更不应该把语文课演变为多媒体展示课,更不可用它代替教师组织教学。应该提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注意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自然推进学习的进程,重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态,而让多媒体的使用在其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注意多媒体课件既要辅“教”更要辅“学”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有通过视听结合形式的,有通过文字图象形式的,这些不同的传递信息形式可以从不同方面弥补教师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自身情况出发有机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更重要的,应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树立“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比如在课件结构上,可以考虑少用线性设计,尽量采用智能化的超文本方式,使课件的流向更自由,能够根据教与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可以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当然,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还需要使用者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作用。在这里,本文只作一肤浅的探讨,权当抛砖引玉。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冷思考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叶玉珊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上变化着的动画,直观欣赏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的确优化了一些课堂的结构。但随着多媒体使用的日益盛行,它的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 一、直观的视觉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学科。她的美,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她的美,蕴藏在语言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中;她的美,蕴藏在文与人心灵的瞬间的碰撞。然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总是把最真实的事物展现在你的面前,是孩子的思绪无法得到放飞。 例如:三年级教材《五彩池》的教学。 对于孩子,五彩池是向往的地方。虽然很多学生对五彩池通过电视、电影多少有所了解,但是对书中出现的色彩的变化,并没有亲身的体会。学生如何来感受五彩池的美呢?自然就是凭借着课文中对五彩池的描写,来感受其形色之美。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在大脑里就会出现一副流动的图画:色彩如此的真切,形状如此的多变……还可以构思出书中并没有提及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事先给孩子观看五彩池的画面,孩子的想象必定被框定于画面。多媒体的展示受到仪器的限制,它的色彩和场景并不一定达到传神的效果,如果你展现的五彩池还不如学生的想象,那么这样的展示有什么效果可言呢?但是,谁都知道孩子的想象是世界上最美的,无可比拟的,什么能代替它呢?所以,我说扼杀孩子的想象是一种罪过。 二、演示取代了师生互动操作。 课堂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书写练习、课文标示、实际操作等等,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课堂中要有这些具体的操作,需要做好很多准备,自然就给老师带来一定的负担。 例如:《乌鸦喝水》课文的教学中,乌鸦是如何往瓶里装石子的?为什么水会往上升高?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如果教师只是用课件演示,那么许多孩子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其中的道理,更不用说去体会乌鸦遇到事情喜欢开动脑筋这一个思想教育。反之,教师课前准备好几个不一样的瓶子,我们可以叫学生通过朗读来确定哪个是乌鸦见到的瓶子?再请学生往里面装水,说说为什么?最后让学生选择石块往里装,看着水位慢慢上升,让他们想想什么占去了水的位子?通过 一个实际操作的演示,直观的解决了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动手动脑。我相信,这样的效果一定比只看演示来得好。 再例,语文课老师指导学生的书写这一环节,现在也有专门的课件代替。我认为也是不够好的。能够端正地书写汉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这样的指导能力。许多教师现在依赖着课件进行书写教学,的确是省力了不少,但是课件中汉字书写只能局限于笔顺和汉字结构位置的展示,硬笔书写时运笔的过程和轻重缓急的变化,课件始终是无法展示的。学生无法掌握笔画的基本写法,有如何写得出生动的汉字呢? 三、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教师拿着粉笔可以信手几笔,成画、成诗……学生看着老师秀美的文字,往往表现得佩服无常。这本身就是一副师生互动的美妙画面。 如今有了电脑和投影仪,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课件内容,忽略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是不科学的。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图画性赋予字形本身一定意义。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表达出来,而电脑的节奏和人脑的节奏毕竟不一样。 很多老师课堂上最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教学设计以外的问题,往往是最有亮点的地方,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与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这种“及时反馈”的优势,是预设多媒体课件不可比拟的。 四、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电视、电脑已经作为家中必备的家用电器。许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尽量缩短孩子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具有关信息,我们课堂上所使用的实物投影及多媒体播放所投射出的辐射远远超过了电视和电脑。如果我们要求离电视要一米的话,那么看投影的距离应该是2、5和3米,试想最前排的人要具屏幕如此远的话,那么这个教室该有多大?如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保护孩子的视力其不难上加难! 前不久,听到一则消息,某地方进行教学展示活动,由于当地缺电,恰巧在这一天停电。所有的展示课都无法正常开展,只有延期……可见,我们的课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这些现代工具局限了,这一点城市比农村更明显。综观各界专家对好课的评价,都认为语文教学还应该落到实处。而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那么应该还其辅助的作用,该收手时就收手。 语 言 转 化 是 关 键           ——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 枣庄三十四中 孙亚  史敬华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阅读或作文教学。 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泰坦尼克号(节选)》、《一个都不能少(节选)》等篇目时,不少教师往往只是匆匆地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然后就用大量时间放映有关的影视片段;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等等。这些课件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它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学生抱怨“课堂上轰轰烈烈,课后却空空洞洞”的,常常就是这样一些课。 为什么学生们课堂上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所写的作文也并不见好——不少学生甚至于还是写不下去呢? 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光看不练假把戏。”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形象”与“抽象”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来展示这两种语言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的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的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人来说,表象是和语词联系着的,过去的经验和回忆也总是凭借表象和语词的形式保持着的。作文的构思和表述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不断寻求与表象相应的语言标志。柳布林斯卡娅曾指出:语言是“标志完整的对象及其形象(对象、画片和现象的名称)的一种手段”,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形成什么样的形象,而是怎样把直观获得的感性特征跟确切选择了来的那个标志整个对象的词结合起来”。语言文字属于抽象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总是指向或代表某个事物,但是这种指向已经是一种抽象了的概念。任何再“具体”的语词,例如“馒头”、“桃子”、“幸福”,都已经不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只是一种抽象的陈述。因此,只有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和语词紧密结合起来,表象才可能转化为用词加以描述的具有客观意义的形象,即把形象的直观转换为抽象的语词。 以多媒体作文课来说,倘若忽略了“影视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不同,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学生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和“转换”,学生就难免会在 “眼花缭乱”之后,拿起笔来却依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这种情况,类似于当了一天运动会观众,甚至“拉拉队”成员,然而写《记一次运动会》却依然空洞无物。 无数实践证明,没有语词介入的 “观察”,只能是“感”而不“知”,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的,甚至是“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的。所以,简单地以多媒体直观“视听”取代凭借语言文字——首先是语词化的“捕捉”、“显现”和“定格”,学生的感觉就仅仅停留于视觉和声音符号的感官接受层面,必然会造成感情浮泛,思维模糊。学会自觉、及时地把画面的视觉、听觉语言,准确熟练地“抽象化”,并以“第二信号系统”的密码重新编码,使之转换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将其语词化,是任何观察——写作活动不可或缺的。可惜,这个重新编码的过程,至今还是属于“灰箱”操作,人类自身对其大脑的动作程序知之甚少。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这一过程颇为艰难,绝非可以一蹴而就。诚然,作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写作必须具有真情实感;但是,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者极少成为作家,具有真情实感也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这中间,能否进行语言操作转化是个关键性因素。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借助影视画面的阅读课,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极少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源”——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者景物的。也就是说,凭借影视画面以更直接地领悟语言大师是怎样以典范的语言来表述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的,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张志公先生称之为“运用文学材料进行语言训练”。否则,倒不如把学生带到影剧院上语文课,那里的音像效果不是更好吗? 同样的道理,尽管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但千万不要认为那些课件放映完毕就完事了,教师就可以等着收获大量佳作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进行视听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换,否则,就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者,影视化、图像化的直观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因为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的切换,往往还需要通过联想、想像进行补充和创造,以填补这种艺术的跳跃所留下的“空白”。写作时应当把握其象外之意、言外之意,然后以语言文字传达出视听语言难以表达的“画外之音”来。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用好多媒体,关键就是语言的转化。
/
本文档为【多媒体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