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17-10-16 5页 doc 16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denectomy,PD)作为壶腹周围癌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该手术方式复杂、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其手术指征一直要求较为严格。特别对于高龄患者,因为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生存率低,既往普遍对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持谨慎态度。近些年来,随着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日益改善及医疗条件的提高,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评估中已渐渐放宽对年龄的限制,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施行高龄患者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数20例,取得良好效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denectomy,PD)作为壶腹周围癌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该手术方式复杂、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其手术指征一直要求较为严格。特别对于高龄患者,因为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生存率低,既往普遍对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持谨慎态度。近些年来,随着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日益改善及医疗条件的提高,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评估中已渐渐放宽对年龄的限制,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施行高龄患者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数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2,73岁,平均年龄67.3岁,术前伴发基础性疾病13例(65%),其中糖尿病3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2例,心脏?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脏频发房早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术前胆红素水平124.0μmol/L,446.5μmol/L,平均211.4μmol/L,术前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均纠正至正常范围内。 1.2 术前诊断 所有患者均以进行性黄疸加重入院,伴发症状有乏力、纳差、消瘦等。术前患者均常规行B超及CT检查,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检查8例(40%),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6例(30%)。术前检查均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100%),胰管扩张5例(25%),肝们淋巴结或胰头区淋巴结肿大3例(15%)。所有患者均未行术前减黄措施。 本组20例病人均行经典Child手术,胰肠吻合采用端端二层套入式吻合, 1.3 手术方法 胰管内常规置引流管插入胰管内约3,4cm,突入空肠腔内约8,9cm,距胰肠吻合口约5cm行胆肠吻合,并于胆肠吻合口常规置T管引流。最后于结肠前行胃空肠吻合术,输入襟及输出襟行Braun吻合,减少胆汁返流,手术耗时153,227min,平均为177min,术中出血330,780ml,平均为405ml。 2 结 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次(20%),其中胃肠功能障碍2例次,上消化道出血1例次,切口脂肪液化1例次,无胰漏、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于术后10天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后经回访,恢复顺利。 3 讨 论 虽然有研究认为高龄是胰漏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1],但是我们发现老年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等方面与一般人群并无明显差别。现将术后主要并发症及规避措施简述如下。 3.1 胰漏 几乎在既往所有的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中都认为,胰漏是PD术后最为常见和最为致命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发生率为5%,20%[2,3]。特别是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胰漏,其死亡率更是高达20%,40%。本组患者无一发生胰漏,我们认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尤其重要:(1)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对于胰肠吻合口的生长也是必不可少。对于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的,尽量纠正至正 常范围,术后定期复查,如有明显降低,可适量补充新鲜血浆、全血及白蛋白制剂。(2)术中操作的细致、耐心、规范,患者就诊于专业的胰腺外科中心是前提,大量研究发现,专业胰腺手术组要比非专业组手术的风险明显降低[4]。术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吻合口张力过大、肠管或胰腺断端血运障碍,吻合对和不良等。我们采用的胰腺空肠套入式的端端吻合,常规胰管内置细硅胶管,我们常就地取材用输液器前端软质胶管,一般均能顺利插入胰管内。内置导管插入后用细丝线缝扎固定,导管的远端应伸过胆肠吻合口至少3,4cm,这样可以既可有效防止胰液返流腐蚀胆肠及胰肠吻合口,又能避免胆汁造成的胰酶激活。对于内置导管脱落的副作用也有些报道[5],但是我们在临床的工作中上并未见到。所有缝合均采用非吸收细丝线,对于胰腺水肿明显的患者,也可采用prolone线缝合,降低胰液沿针孔渗漏的风险。(3)虽然有报道对于PD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能否减少遗漏的发生尚存争论,但是生长抑素可以减少胰液的分泌,或减少胰液中胰酶的浓度,却是取得公认的[6]。我们仍旧认为生长抑素对术后防止胰漏的发生有积极作用,于对老年病人,我们一般常规应用生长抑素5,7天,以策安全,因为老年人对腹部刺激反映较慢,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小的胰漏,针孔渗漏胰液等,这些漏早期临床症关轻微,不易觉察,应用生长抑素后可以明显减轻胰液对周围组织的腐蚀,大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2 出血 PD术后的出血主要有腹腔出血和消费道出血等。PD术后腹腔内出血有出现早、危险性大、保守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有报道发生率达8%,12%左右,多于术后24,48h发生,也可在72h后发生。可能的原因为手术创伤大、黄疸加重凝血机制障碍、术中易出血位置处理不当等。本组20例患者无一例术后腹腔内出血,除术前注意纠正凝血机制障碍外,我们认为在分离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碑静脉“危险三叉口区”时必须耐心细致操作,特别在处理胰腺钩突周围组织时,此部位往往有几只细小血管分支汇入门静脉,加之暴露不够充分,结扎时稍有不慎,即有撕裂、脱落的危险。我们一般采取小直角钳分层钳夹,然后逐一缝扎,此种方法处理起来安全、可靠,虽稍费时间,但是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仍是值得推广。本组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11天,患者已经口进半流饮食,以黑便为首要临床症状,余无特殊,因开始考虑为肠道积血,未做特殊处理,1天后病人出现呕血及头晕、脉速、血压下降等症状,紧急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处理,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及胃管注入云南白药等,24小时后病情稳定,后痊愈出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适当延长胃管拔除时间,可延长至经口进半流饮食后拔出,此举不仅可以减少PD术后胃肠道压力,还可吸引出部分胃液,减少由于老年患者因胃肠功能恢复较慢导致的胃酸积聚,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对多数病人,给予及时、正确的保守治疗多能奏效。但如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必须果断地及时手术,以免贻误病情。 3.3 胃瘫 胃瘫(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是PD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0%,45%[7]。其发生的原因尚未有定论,手术中迷走神经的切断或损伤、患者精神状态、糖尿病史、术前十二指肠梗阻、术前黄疸、术后胰瘘及腹腔感染等因素被认为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有关[8]。通过胃肠减压、禁食、给予胃动力药物等治疗均能自愈,另有报道应用红霉素、高渗盐水洗胃、胃镜刺激等也有一定疗效。恢复时间长短不一,从1周至3,4周不等,笔者曾遇到一例胃大部切除后患者胃瘫长达2月之久,通过保守治疗完全恢复。本组病人发生胃瘫2例,恢复时间分别为10天、16天。在此,我们要再次强调延缓拔出胃管及空肠内置鼻饲管的重要作用,留置胃管可以有效降低胃肠道压力,减少胃肠道潴留,对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空肠内置鼻饲管既可以方便、经济、全面的给予肠内营养,又能让胃得到充 分休息。我们在临床上多让患者自制营养液输入,牛奶、肉汤、果汁、菜沫或其混合均可,对于老年患者极易并发的营养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以大大降低治疗费用,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3.4 胆漏 随着胆肠吻合的技术逐渐成熟,近些年来我们已经不将胆漏列为PD主要术后并发症,但要注意,肝门清扫时对于胆管的游离不可过高,防止血运不良引起胆管坏死导致胆漏。我们常规于胆肠吻合口置入T管引流胆汁,术后发生胆漏的几率已经大大降低,即使有个别胆漏的发生,通过常规的引流,一般能自愈,切忌盲目开腹探查。 除以上注意要点之外,对于高龄患者,术前的评估和准备要细致而全面,对于易并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围手术期要注意防治,必须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以期把风险降到最低。不可盲目自信和心存侥幸,以免酿成大错。总之,在充分准备、细致操作、精细管理之下,老年人壶腹周围肿瘤行PD术是安全、可行的,不应因年龄偏大而放弃手术机会。
/
本文档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