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八旗户籍制度初探

八旗户籍制度初探

2011-07-24 10页 pdf 755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6738

暂无简介

举报
八旗户籍制度初探 八旗户籍制度初探 傅 克 东 清初 , “ 按行军旗色 , 以定户籍 ” 。 “ 以旗统人 , 即以旗统兵 ” 的军民合一制是八旗户 籍制度最初的形式 , 也是最终的形式 。 若论旗籍问题 , 人系于户 , 户系于佐领 , 佐领系于 固山 旗 , 表面上很简单 , 实际上 内中错综复杂 , 问题就出在这户籍既统兵 、 又统人之上 。 清军人关 、 旗人庭集京敲 , 分划八 旗满洲 、 蒙古 、 汉军驻地以拱卫京师 , 旗人以此定籍也形成 了 。 清晚期 , 驻京远郊密云县的 八旗蒙古 , 在其户 口册内一律填写 “ 籍贯...
八旗户籍制度初探
八旗户籍初探 傅 克 东 清初 , “ 按行军旗色 , 以定户籍 ” 。 “ 以旗统人 , 即以旗统兵 ” 的军民合一制是八旗户 籍制度最初的形式 , 也是最终的形式 。 若论旗籍问题 , 人系于户 , 户系于佐领 , 佐领系于 固山 旗 , 面上很简单 , 实际上 内中错综复杂 , 问题就出在这户籍既统兵 、 又统人之上 。 清军人关 、 旗人庭集京敲 , 分划八 旗满洲 、 蒙古 、 汉军驻地以拱卫京师 , 旗人以此定籍也形成 了 。 清晚期 , 驻京远郊密云县的 八旗蒙古 , 在其户 口册内一律填写 “ 籍贯 密云 , 住所 满城 ” 旗人的聚居区域 , 清世 宗脱填说 “ 京师乃其乡土 ” 即是此意 。 基于此 , 派八旗兵驻守全国要镇的称 “ 驻防 ” 或 “ 出 差 ” , 外任旗员来京的称 “ 归旗 ” 或 “ 回京 ” 。 兵种 , 诸如护军 、 晓骑 、 火器各营 , 也还各 有另外一种兵籍来加以约束 。 如城内护军 , 即不管如何钻营也不能派往圆明园护军营当差 。 至若旗下奴仆通过开户手续 , 便可得到独立或半独立的户籍地位 , 但定例对其中的一部分人 必须另记档案 , 合八旗编制之外的民人人旗者统称之为 “ 另记档案人 ” 。 这种做法 , 也就是 为了控制着一种特设的册籍 , 来对他们加以区别对待 。 本来旗下奴仆 , 同样有奴籍 , 分别登 记于各正户之户下 。 就人身依附关系的不同程度而言 , 它与一般人不同 。 正因为它具有旗籍 与奴籍的双重束缚关系 , 他们若要反抗或逃亡也就加上 了一层障碍和困难 。 所谓户籍 以丁立籍 , 叫 《丁册 》 以户立籍 , 叫 《佐领户 口册 》 。 以此详细其生 子生女 、 成丁成户等事 。 旗人如在此类册籍中被除名 , 并不等于失去 自己的旗籍 。 例如乾隆 间被分遣到东北种地的一家一人 , 在册籍中虽除名 了 , 而他们的旗籍俱在 , 即使数量有限 , 也是如此 。 通常一官一兵被革退 , 旗籍尚在 , 相反 , 旗籍被削除了 , 户丁籍 自然 也 就 消 失 了 。 乾隆年间大量汉军的出旗为民 偷挖人参重犯被发配两广 、 云贵的边远烟瘴地区等 , 削 销旗籍 , 即是其例 。 据此可见 , 旗籍无疑是一种法权的表现形式 , 它的集中表现 是 户 丁 册 籍 。 满族统治者 , 从来重视旗籍问题 。 时过境迁 , 其制从弛到严 , 又从严到 弛 。 不 管 严 也 好 , 弛也好 , 皆与清代政治 、 经济和社会问题息息相关 , 均是 由各个时期旗政上 的 需 要 而 定 。 雍乾以后 , 八旗内的户籍制度相继加严 , 诸如旗籍中出现的正户 、 正身 、 另户 、 开户 、 养子 、 另记档案人 、 户下家人等名称 , 正是户籍上规章制度 日趋繁琐的表现 。 这些名色 , 除 去两头的正户和户下人较易明除外 , 介于两者之间的另记档案人等的问题则复杂难辨 。 这就 是为什么从雍乾以后特别是乾隆初年 , 开展 了以清查另记档案人为中心的 、 长期细致的区分 和制策工作的原因 。 此文拟就户籍制度的发展 、 变革诸情况 , 作一初步探索 。 什么叫正户 , 它包含哪些人 这是识别旗人户 口 的首先着眼点 。 据 《清会黔》载 八旗氏族 , 载在册籍者曰正户 。 由所隶佐领别宗支 , 核真伪 , 稽远近 , 考其谱系 。 “ 凡 ” 又 载 “ 凡分晰户丁 , 八旗氏族 , 册籍可稽 , 及以军功劳绩奉旨人册者 日正户 。 ” ①姑不论对 “ 氏族 ” 一词的定义应如何拟定 , 且以清人的认识作为划分基础 , 则凡有档册可查 , 确凿属 于八旗氏族的成 员 , 都应称为正户 。 另要注意一点 即所谓正户 , 不单指满洲的正身旗人 , 八旗蒙古和汉军俱有 。 据此 , 年 乾隆九年 编纂的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 下称 《通 谱 》 , 可以说是为了适应分晰户丁这一首要任务而编的 。 载满洲 姓 、 蒙古 姓 、 汉军 姓 , 都应属于正户 。 其中 “ 瓜尔佳氏一族 , 在关外分处于各部 落 者 , 凡 一 百 有 二 派 ” 。 拿恩龄一派来说 , 原 “ 系哈达地方瓜尔佳氏一派 , ”一溯 自尼祖 尼 雅 济 布 受 姓 起 , 至道光二十九年已传至十一代 ” 。 ③其他似此者 , 也毫不例外 。 《红楼梦 》著者曹雪芹 的家族 , 系内府旗人 。 曹家先世从曹锡远起 , 载在 《通谱 》甚明 , 但曹寅却常说 “ 身系家 奴 ” , “ 包衣下贱 ” 。 ③曹家与皇室 , 特别是与清圣祖玄烨有密切关系 。 曹寅之母 , 是玄烨 乳母 。 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特殊关系 “ 奉旨入册 ” 而为正户 。 内府三旗正户多 , 这是事实 。 不足之处是 , 因为 《通谱 》所载人物 , 均系清开国之初 “ 龙从凤附之众 ” , ④至于汉军 中名著旗常的人物 , 不见 《通谱 》之中 。 若单据此书来区分正户是非 , 尚难 断 定 。 又 据 例 载 “ 良家子弟 , 均作正户 ” 。 ⑥这一说法 , 就比较全面而又合理些 。 按当时规定 , “ 良家 ” 是所谓家世清 白者 , 唯 良家子弟才准许参加考试 , 否则不准 。 准与不谁参加考试 , 应是基本的 区别标准 。 因此 , 奴仆 、 优伶和匠役诸种人 , 都不在正户之内 。 所谓正户 , 是与奴仆等人相 对而言的 , 各以对方作为 自身依存的条件 , 没有所谓 “ 身操贱业 ” 的下层劳动人民 , 也就不 存在所谓正户 。 什么 叫正身 从旗籍上看 , 它是正户的代称名词 , 且比原称的含义更为 完 备 。 文 献 记 载 “ 正户之子弟 , 均作正身分造 ” 于丁册 。 ⑥正身就是正户 。 正身含义的完备之处 , 应指 正户中的真正旗人 。 如前所引 , 对正户经过 “ 考谱系 ” , 去伪存真之后 , 才是真正的正户人 丁 。 因此 , 正身系对 “ 冒正户 ” 而言 。 冒正户的产生 , 有其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 如民人 “ 冒 入旗籍 ” , 开户人越佐领 “ 冒充 ” 正户等是 。 又如旗人雇代值班和操练等事 , 不仅在清后期 广泛存在 , 就在前期也早已发生 了 。 如充当其事者 自己不去 , 而代之以奴仆 , 便是假正户身 份 。 由此可知 , “ 正身旗人 ” 或 “ 正身余丁 ” , 都是经过审查 , 确属于正户的旗人 , 这是统 治者对安排旗人从事某项差使的条件要求 , 不许违反的 。 什么叫另户 为了弄清其含义 , 先举例于下 上例 “ 凡编审丁册 , 阅三年 , 各旗都统伤所属佐领 、 晓骑校 、 领催 , 稽新旧壮丁 。 五 尺以上 , 及已 食晌未及岁者 , 咸登诸册 。 每户书氏族 、 官爵 , 无职者 曰 闲散某 。 备载其父兄 子弟 、 兄弟之子 , 及户下人 。 ” 下例 “ 凡稽察户 口 , 清正名分 , 全赖丁册为凭 , 以三年一次查考 。 每遇比丁之年 , 将 十八 岁以上者查 出 , 造入丁册内 。 分注另户 、 开户 、 户下 , 添写三代履历 , 铃印咨 部 。 ” ⑦ 乾隆 《大 清会典 》 原刻本 。 下 简称乾隆 《会典 》 卷 , 页 下 , 卷 , 页 上 。 《瓜尔佳氏家谱 〔道光二十九年正红旗满洲 恩龄修本 序言 。 参见 《关于 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 故宫明清档案部编 。 年中华书局 出版 第 、 、 等页 。 《八旗满洲氏族通 谱 》 原刻本 序言 。 乾隆 《大清会典则例 》 原刻本 。 下简称 《会典则例 》 卷 , 页 下 。 《清朝文献通考 》 线装本 。 下 简称 《通 考 》 卷 , 页 下 。 乾隆 《会典 》卷 , 页 下 ,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历朝八旗杂档 》第 包 , 号 。 题本时间为乾 隆 四 年三月初三 日 。 ①②③④⑤⑥⑦ 上下两例 , 都是有关审查人丁的事 , 事体完全一致 。 从下例的 “ 另 户 ” 和 上 例 的 “ 氏 族 ” 相比较 , 其位次恰好相同 。 前已引证的八旗 “ 氏族 ” 成 员就是正户 , 可知上例的氏族一 称 , 亦可代之以正户一称 。 查 《正字通 》 “ 另 ” 字下释云 “ 凡物两分者日 另 。 “ ⋯日注 专训分居 、 割开 。 ” 很 显然 , 另户所指的就是分居户 , 为正户 “ 两分 ” 之后形成的 。 据档案例载 “ 原任工部八品 笔帖式杨天禄呈称 禄祖杨景伯 。 · ” ⋯康熙十七年 , 尤国才得授佐领 , 见生有禄父杨世公 , 即向禄祖云 ‘ 妆子年已长成 , 应当 自立门户 , 不便久同一居 ’ , 即将禄父人 《壮丁册 》内 , 披甲当差 , 另户居住 。 ” ① 由此也可知另户就是正户的分居户 。 笔者曾检得晚清驻防密云县 的蒙古和满洲户 口册三册 , 其中蒙古系五旗二百四十五户 , 分载二册 满洲系正蓝旗八十八 户一册 前后有脱页 , 散佚 。 册籍的格式系统一刻印 , 每页右边竖行 , 一律标印 “ 正户第 几号 ” ②字样 。 它是一部仅存的 《正户册 》 。 这些旗原是 年 乾隆四十二年 派驻的 。 按户籍法的发展来看 , 理应均称为另户 , 但却一反常规 , 继而转称为正户起来 。 这种仅见的 事例 , 给我们留下 了另户就是正户的可以佐证的例子 。 以上所述正户和另户 , 属于八旗中第一等旗人 。 第二种旗人即另记档案人 、 开户人等 。 它表面上介于正户与旗仆之间 。 经过雍乾两朝对 旗内户籍大清查后 , 队伍 日益扩大 , 与正户间的权益差别也 日益扩大 。 这等人基本上是受压 迫受剥削的 。 清查户籍时 , 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和对待这类人 。 下面试分述之 。 一 开户人 。 就名称说 , 有两层意思 一是奴主让奴仆 “ 出户 ” , 称之为开户 二是 出户人造人丁籍 “ 开户 ” 项内或此项之上者称为开户 。 例如史载 “ 憧仆而本主听出户者 , 日 开户 ” , ③出户如人民籍也称开户 , 但未入民籍或从民籍中取回 , 则称 “ 原主户下开户壮 丁 ” , 再如出户人已拨人佐领内或 自行赎身者 , “ 均归原主佐领下作为开户 ” 。 ④既为佐领 下开户 , 即应在旗档中开户 , 俗称为开档人 。 此外尚有 定制开户 。 如 年 乾隆三年 定 “ 凡八旗奴仆 , 原系满洲 、 蒙古 , 直 省 本 无 籍 贯 带地投充人等 , 虽有本籍 , 年远无考 均准开户 , 不得放出为民 。 ” 这是发生在 了 年 乾隆二十一年 宣布开户人等出旗为民的命令以前的情况 。 年 二十五年 则明谕 “ 官员奴仆阵亡 , 将伊子弟准其开户为民 如系兵丁奴仆 , 著酌赏伊主身价 , 亦准为 民 ” 。 ⑤ 因功开户 。 规定 “ 凡户下随主出征 , 有先登得城者 , 准其出户 ” 。 ⑧他如奴仆随征 , 得过三次 、 二次功牌者 , 亦准开户 。 奉旨开户 。 如乾隆二十四年 , 定边将军兆惠奏剿办霍集占叛乱的战役中 , 曾有蓝翎侍卫 莫宁察的 “ 家人玛木特 ” 被俘后投回 , 奉旨 “ 玛木特 一著加恩作为另户披 甲 ” , ⑦直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又旗都统衙门档 · 旗务 》 下简称 《旗务档 》 第 卷 。 《旗务档 》第 卷 。 户 口册可能不全 。 现该县中已成立了蒙古族自治 乡 。 乾隆 《会典 》卷 , 页 《通考 》卷 , 《户口 考二 》 , 页 下 。 《通考 》卷 , 页 上 , 《清高宗实录 》 历朝实录影印本 。 下简称 《高录 》 卷 , 页 下 。 乾隆 《会典 》卷 , 页 下 。 《高录 》 卷 , 页 下一 下 。 ①②③④⑥⑧⑦ 开入于正户之中。 二 另记档案人 。 它在户籍中别开生 面 , 独具一格 。 清世宗撤镇曾说 旗仆 “ 一经开 户 , 则与另户无异 , 惟另行记档而已 。 ” ①有人据此认为 , 另记档案人不过是开户的另一名 称 。 其实 , 对某种人和在某种情况下 , 开户人必须履行另记档案手续 , 但并非所有的开户人 均须如此 。 如 “ 国初投充 、 俘获入旗之人 , 后经开户 , ⋯⋯或 良民之子随母改嫁入于他人户 下 , 或旗奴开户及旗奴过继与另户为嗣 , 已入另户档内后经首明者 , 亦别记档案 ” 。 ②这就 说得很明白 , 开户中另记档案的人一定是 第一 , 已人正户档者 , 第二 , 经过交代清楚者 。 若是开户人从前并未造入正户档内 , 从来以开户名 目登籍 , 为什么还要另记档案 正如恒亲 王弘侄等淮户部来文内开 “ 议复多罗平郡王 〔福彭 〕查奏正红旗汉军户 口条例内 , 披 甲陈起 荣等原系开档之人 。 雍正八年比丁册内 , 俱造写 ‘开档 ’字样 。 伊等从前未入于另户册内 。 所 有开档之处 , 历年丁册业已注明 , 与另行记档之例不符 , 仍应作为 ‘ 开户 ’一项 。 ” ③这说明 开户人不必全行另记档案 。 其次 , 另记档案人中除一部分开户人外 , 还应包括 户 口不清和长期隐瞒户 口者 。 指 “ 年久丁册脱漏 , 世系无可稽考者 , 别载册 籍 ” ④ 之人 。 旗人抚养民童为嗣者 。 通常是因为 “ 无嗣 、 年老 、 残疾满洲 , 既不能当差行走 , 又未置有产业 , 冀得钱粮 ” , 不得已而为之者 。 但 “ 旗人抱养民 人 为 子 者 , 皆 令 别 载 册 籍 ” , ⑤其中尤以汉军为多 。 ⑥ 民人因亲故关系而人旗者 。 年 顺治元年 定 “ 凡旗下汉人 , 有父母 、 兄 弟 、 妻子 , 情愿入旗者 , 地方官给文赴部 ” 。 ⑦说明早就有这类的人 。 ⑧ “ 如系民人 自幼随母改嫁与另户旗人者 , 其子另行记档 ” 。 ⑨ 以上四项 , 说明了另记档案人还应包括开户人以外的各类应行另记档案的人 。 可以肯定 地说 , 另记档案是开户的另一名称的说法 , 是不正确的 。 三 养子 。 文献中不仅把另记档案人和开户人并提 , 而且有时还加上 养 子 , 三 者 并 提 。 旗人养子来自正户正宗的于此不议 , 其来 自 “ 家生子 ” 的 , 是先以正户造报 , 继以开户 或户下开造 , 后又另记档案 。 以来 自民间者为最多 。 养子身肩养赡旗人父母之责 , 既不同于 一般开户人 , 又不同于一般另记档案人 , 在旗政上 , 对待三者的政策不能不有所区别 。 史载 ,’, 又旗开档为义子之人 , 系〔旗人 〕年老无嗣 , · · 一故令其披甲养赡 。 伊若不思原主之恩 , 越 佐领 自称正户者 , 交部从重治罪 ” 。 ⑩道光间 , 清宣宗曼宁还下谕 “ 违禁抱养者 , 一经查 ① 《旗务档 》 第 卷 , 福彭奏官员户 口 事 。 ② 《通考 》 卷 , 页 ③ 《旗务档 》第 卷 。 ④ 乾隆 《会典 》卷 , 页 。 ⑤ 、旗通志 》初集 原刻本 。 下同 卷 , 页 下 , 《会典则例 》卷 了 , 页 上 。 ⑥ 《旗务档 》 第 卷 , 乾隆五年弘侄折载 , 正红旗汉军 人 , 镶红旗汉军 人 。 ⑦ 《通考 》 卷 , 页 下 。 ⑧ 《旗务档 》第 卷 , 弘旺奏折内载 , 镶红旗汉军 “ 因亲人旗 ” 者有 人 。 ⑨ 《八旗则例 》 乾隆七年殿本 。 下同 卷 , 页 下 。 ⑩ 《通 考 》卷 , 页 下 。 出 , 定 当治罪不贷 。 ” ①但禁者 自禁 , 抱者 自抱 。 承嗣不悉从正户中来 , 及养子不以正户造 人丁籍者 , 皆有之 。 乾隆初年进行的户籍大清查 , 决非历史上 出现的偶然现象 。 从其社会根源看 , 早在努尔 哈齐年代 , 判断奴仆控主属实者可以 “ 离主 ” 。 皇太极甚至规定 “ 奴仆之首告离主者 , · · 一 愿从本旗内某牛录者听其便 妙 。 ②因当时客观形势需要 , 在较大范围内选拔汉人 , 例如宁完 我 萨哈廉家奴 、 刘之源 包衣人 诸人相继摧用 。 人关后 , 用人尤不拘一格 , 于是 “ 顺 治间一时得人 , 八旗为盛 ” , ③甚至户下人等一体摧用 。 然同时被认为户籍混乱的现象继踵 而来 。 若从政治和经济问题考察 , 正同社会问题巫待解决一样 , 尤以户籍问题的巫待解决为 先 。 户籍的清理着重在正户与另记档案人之间进行 。 何以言之 因为通过对开户人 、 另记档 案人和旗人养子之间的后 , 已明确 了 另记档案人占三种人中的绝大部分 其次从社会 根源看 , 所谓 “ 冒入正户 ” 的人实在太多 , 户籍审查的手段和 目的就是要把 “ 冒正户 ” 从正 户中清除出去 。 法定不 自首者严惩 , 自首者另记档案 。 这就是说 , 这次户籍大清查的开展是 以另记档案人为中心的 。 开始 , 雍正时政策十分严厉 , 凡被清查出的 , 多被革退 , 后又 “ 加 恩留任 ” , “ 并不革退 ” , 以杜其 “ 竟尔侥幸 ” 。 比如原先都统李禧办案时 , 一见 “ 养子 ” 就另记档案 , 以致把正户间子嗣的相互继承 , 一概当成养子另行记档 , 造成 “ 被抑人等互相 呈诉 ” 等等的混乱局面 。 乾隆二年 起 , 经宗室福彭 、 弘侄及各都统等大员办理 , 分 门别类地把户籍分晰 , 清查工作才逐渐走向定型化 、 制度化 。 但也还有些问题 , 如对伶国纲 名下杨姓等人 , 有系 “ 姻亲 ” , 有系 “ 投诚之汉人 ” , 事属远年 , 并无确据当作为户下人处 理 , 以致交由宗人府察议 。 总之 , 经过此次清查 , 取得 了初步效果 。 如查明镶红旗汉军需要 另行记档者计 “ 七百九十七 员名 ” 。 ④他如汉军各旗 , 也略相仿 。 说明汉军中另记档案人数 之巨 。 又据史载 乾隆十六年 二月 “ 镶红旗蒙古都统弘明奏遵旨查明该旗另记档案 人 员 。 得旨 ‘联前降查其另记档案者 , 并非抵查蒙古旗分 , 满洲 、 蒙古 、 汉军二十四 旗 俱 有 。 ”, 又 “ 八旗另记档案人等 , 经肤屡次交查 ” 及 “ 屡经稽查 ” 云云 。 可见此次稽查另 记档案人是一次比较全面 、 大规模 、 历时久的八旗人 口清查 。 那么为何乾隆以后又变本加厉起来了呢 由于 “ 百余年来不见兵革 ” , 人 口急剧增长 , 因而形成窘迫的 “ 八旗生计 ” 问题 。 为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 首先考虑的是限制非正户旗人的 权益 , 扩大正身旗人的权益面 。 如雍正间北京一回霆雨 , “ 赏给满洲旗下每佐领百两 , ⋯ ⋯ 蒙古旗下每佐领七十两 , 汉军旗下每佐领五十两 ” ⑥的银子作为旗人维修房屋的费用 。 为什 么有如此的明显差异 其理由就是满洲正户人多 , 而汉军则较少的缘故 。 从而可知 , 其恩赏 制度局限在正身旗人之中施行 , 它与户籍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 《旗务档 》第 卷 , 八旗都统议复大学士伯麟折 。 《清太宗实录 》 历朝实录影印本 卷 , 页 上 。 《旗军志 》 《学海类编 》本 册 , 页 下 。 《旗务档 》第 卷 , 弘侄折 。 《高录 》卷 , 页 下 , 卷 , 页 下 , 卷 , 页 下等等 。 《会典则例 》卷 , 页 上 。 ①②③④⑥⑧弓 四 就旗 人的身份地位而言 , 则有下列各类不同的人 。 奴仆 即旗内未经开户的下层人 。 他们阶级地位的低下 , 决定他们无权利可言 。 首先 是他们没有独立户籍的权利 , 其奴籍附于主人之后 。 顷近检得几本 《丁册 》档 , 兹选录几个 例子于下 年 光绪二十六年 镶 白旗汉军五甲喇庆宗佐领下造报的一册 , 末列 “ 户下 家人 ” 郑老虎 、 祖郑八十 故 、 父郑喜儿 故 , 金喜儿 、 祖金有信 故 、 父金六十 故 。 此外尚有金绪儿等共六名 。 上列的就是旗仆的 “ 三代履历 ” 的款式 。 再就同 甲喇广年佐领下的 “ 户下家人 ” 列后 户下步甲保顺 —懦妇丁氏 系已故马甲庆瑞之妻 , 白契买大兴县民 。 此外尚有福儿等共八名 。 ① 户下家人即旗仆可以 自由买卖或赠送 , 这是尽人皆知的 。 下面仅就官府成为转卖奴仆的 集散场所的事例 , 择录其一 、 二 乾隆十四年间 , 张广洒胞弟革职户部郎中张广坟和革职候 补通判张广沂等四 员的奴脾 , “ 共人官男妇一百一十四名 口 ” 。 其中 “ 男人杨七儿 , 年二十 八 岁 。 此一名价银十两 ” “ 使女玉环 , 年三十二岁 。 此一 口价银二十两 ” 。 此项拍卖使户 部 “ 共 〔得 〕价银一千一百七十七两 ” 。 ② 由此可以看出旗仆在旗内转卖的一些情况 。 康熙中定例 , 户下人不准挑 甲。 乾隆初又定 “ 步 甲缺出 , 于本佐领下愿当 步 甲 之 另 户 、 开户及印契 、 白契所买家人内挑补 ” 。 ③前引 《丁册 》所记 “ 户下步 甲保顺 ” 一条 , 即 由此出 。 后又定 “ 若系初编佐领时原额户下壮丁之子孙 , 现今仍在户下者 , 亦 准 一 体 挑 甲 其新进户下人等 , 仍不准其挑补 ” 。 ④其禁止和限制奴仆挑 甲 , 于此可见一斑 。 户下人因出身 “ 卑贱 ” , 除不准人学 、 考试和捐纳等外 , 至于一般的例行赏赐等经济抚 邺措施 , 也不及于户下人 。 如 “ 红 白赏银 ” , “ 不淮给与 ” 。 ⑤雍乾以后 , 旗主对户下人的 “ 衣食不能使其丰足 , 又任情折挫 , 稍有不遂 , 即加以捶楚 ” , 甚有置之于死地者 。 职是之 故 , “ 旗下仆人 , 一年之内 , 逃避者至四五千人 ” ⑥之多 。 “ 旗下开户之人与奴仆辈应行发 遣者 , 给与披 甲之人为奴 ” 。 ⑦ 就奴仆的人身依附关系来看 , “ 民 、 旗 ” 之间有所不同 。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 隆朝刑科题本 《上地债务 》类的六十年刑案中 , 发现多件有关雇佣关系的 记 述 “ 平 等 称 呼 ” , “ 同坐同食 , 并无主仆名分 ” 。 ⑧可见民间雇主与佣工之间的隶属关系已较松弛 。 但 清世宗撤镇改定汉人 “ 奴仆诽谤家长 , 并雇工人骂家长等款 , 俱有成例 , 应照满洲主仆论 有背主逃匿者 , 照满洲家人逃走例 ” 。 ⑨这是企图以八旗内之法规 , 强加于汉人雇佣关系之 ① 《旗务档 》第 卷 。 ② 《旗务档 》第 卷 。 川陕总督张广洒 , 系征金川时获谴被诛 。 ③ 《八旗则例 》卷 , 页 下 。 步甲位较卑下 , 正户人愿挑者少 。 ④ 《高录 》卷 , 页 上 。 ⑥ 《八旗通志 》卷 , 页 上 。 ⑥ 《上谕八旗 》 原刻本 雍正六年 , 页 上 , 《八旗通志 》卷 , 页 下 , 卷 , 页 下 。 ⑦ 《上谕八旗 》雍正六年 , 页 上 。 ⑧ 例如大学士阿桂题本 , 乾隆五十九年第 包 , 号 第 包 , 号 。 此件由宋秀元同志提供 。 志谢 。 ⑨ 《通考 》卷 , 页 。 中 , 显然是行不通的 。 “ 满洲 ”一最严主仆之分 ” , 与民间是有区别的 。 ① 旧例允许户下人挑 甲。 人关后至康熙中期佐领大增编的阶段 , 仍准 “ 户下 · ” · · · 一 体 摧 用 ” 。 ②今从 《世职谱档 》中检出一些 “ 家人 ” 被摧用者 , 选录于下 属李思忠 名 下 的 佐 领 第一任原管人其子立都 , 第二 、 三任承袭人则是 “ 户下家人李禄 ” 及杨盛举 , 属石廷柱 名下的佐领 第一任其子绰和诺 , 第二任则是 “ 家人窦有德 ” 属左大寿名下的佐领 第一 任承管人即是 “ 家人顾四 ” 属左梦庚名下的佐领 第一任王允成 , 第二任郑进忠 , 第三任 则是 “ 放家人 、 晓骑校赵鸣凤管理 ” 顺治十三至十六年 。 后又升迁 。 ③以赵鸣凤为例 , 明言他 “ 开在左姓户下 ” , 其为户下人无疑 。 开户人 。 其人身地位稍优于户下人 , 但又不如另记档案人 。 旗仆既获开户 , 起码获有 半独立的户籍地位 , 而其出身完全属于 “ 卑贱 ” 。 据载 “ 旗下开户人 , 承典正户田者 , 照 民典减价之法 ” , “ 十年内给原价 , 十年外减原价十分之一 ” 取赎 若户下人 , “ 十年内减 原价十分之一 , 十年外减十分之二 ” ④勒令取赎 。 是而可见开户人与户下人的区 别 十 分 明 显 , 不加区别是违反规定的 。 ⑧但另记档案中的绝大部分人 , 其人身地位是独立的 , 又 当别 论 。 居住在锦州府的狐皮户胡玺 , “ 祖胡进宝于顺治年间得银七两 , 卖与 ⋯⋯李 日繁为仆 。至 康熙三十六年 , 李 日繁念其效力多年 , 令胡进宝同子胡士英及女婿李佩等纳价赎身 , 将两家 男女一同开户 , 给回身契 。 后李 日繁病故 , 伊子李生华因两家身契虽然给出 , 丁档内 ‘ 家人 , 字样尚存 , 不时凌逼 ⋯⋯不由自明 。 ⋯⋯〔乾隆 〕二十二年 曾在锦州副都统前具呈 , 蒙委催长 赵七十二查办 。 不料不为查办 , 反行羁禁 。 ” ⑧此案历时六十余年 , 经过三代人 , 充分说明 开户人的人身地位仍然低下 。 雍正五年 定开户人不准摧用 。 据载 ,’厦治 、 康熙年间开户人等子孙 , 念伊祖 父曾经出力 , 仍准挑补马 甲 , 雍正年间开户者不淮 ” ⑦乾隆六年 重 申这一法令 。 后来根据汉军和勋旧佐领以及一些驻防地方正户人较少的实际情况 , 才准许开户 人 挑 补 马 甲 , 但仍规定 必须尽先让正户人挑补 , 如不敷数 , 方及于开户人 。 ⑧限制很严 , 甚至不准 其挑选为绿营兵 。 ⑨ 乾隆元年 二月福彭奏称 “ 实系旗奴开户者 , 止许由旗下别途进身 , 一概停其 考试 ” 。 ⑩同年又定 “ 另记档案〔人 〕将来补授晓骑校等微职 , 不可用至大员 ” , 别知低 人一等的开户人 , 哪有什么别途可走 至于考试 , 一直到乾隆末才 “ 经部复淮 后 , 准其与平 ① 《通考 》卷 , 页 ② 《清世宗实录 》卷 了 , 页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世职谱档 》全宗 , 袭字第 、 号 。 ④ 乾隆 《会典 》卷 , 页 下一 上 。 ⑤ 《旗务档 》第 卷 , 乾隆五年弘侄奏拆批驳原任都统李禧从前办理户籍时说 “ 其应另记档案之人 , 诬行 作 为 开户者甚多 ” 。 可见开户人不如另记档案人 。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内务府奏案 》第 魂包 。 ⑦ 《高录 》卷 , 页 下 。 ⑧ 《高录 》卷 , 页 上 。 ⑨ 《旗务档 》 第 卷 , 董象纬折奏 “ 挑官学生与绿营兵 , 俱要正户之 人 。 ” ⑩ 《旗务档 》第 卷 。 《高录 》卷 , 页 下 。 民一例应考出仕 。 但京官不得至京堂 , 外官不得至三品 ” 。 ① 乾隆二十一年 宣布另记档案 、 开户人等出旗为民 , 规定开户人等 , “ 凡在文武 官署任者 , 不淮实授 , 现任者 , 遇旗员有缺 , 停其升补 。 “一所借各项官银 , 仍坐扣完结 , 不准复借 其现在 当差者 , 停其调遣 , 侯缺裁汰 ⋯ ⋯养赡蠕妇之教育兵 , 亦停其拨 补气 ② 此类繁文褥节 , 不一而足 。 另记档案人介于正户与户下人之间 , 是人数较多的中层旗人 。 其不如正户人之处 , 据 载 , 乾隆中 “ 署笔帖式五十五 , 久从〔定边将军 〕兆惠立功 , · ”一 因系另记档案之人 , · ⋯ 著 加恩作为另户 , 准其实授笔帖式 ” 。 ③另记档案人大致可分 良民另记档案人和开户另记档案 人两类 。 前者比后者较优 。 如平郡王福彭所奏 “ 民人过继与另户旗人为子 , 较 之 开 户 人 等 , 自宜稍为区别 , 仍应听其考试 。 ” ④开户另记档案人以及户籍不清者都无权参加考试 。 良民另记档案人的由挑 甲和捐纳等进身者 , 当无例外 。 据恒亲王弘侄奏 “ 养子之子 , · · 一祖父虽经出兵 , 而实无格外行走以及并未出兵者 , 止准其本身与另户一体耀用 。 ” ⑤此 等人的耀用又有一定限制 , 以此和正户区别开来 。 开户另记档案人的身份地位又如何呢 从其出身看 , 应与开户人的待遇相仿 , 但事实并 不尽然 。 以 “ 家选兵 ” 一项而言 , 系指雍正九年挑选的二千奴仆从征者 。 后来凯旋并不按原 定 “ 开为另户 ” , 而以 “ 另记档案 ” ⑥对待 。 他们的待遇 , 以绥远城参驻的家选兵为例 , 其 “ 粮铜照右卫酌减 前锋 、 领催月支三两 , 马甲二两 , 俱给五分 口粮 。 今家选兵尽归绿营 , 所遗缺 , 系由京师满营内遣往 , ”一应照右卫例 , 各添晌粮一两 ” 。 ⑦这批家选兵 , 当上前 锋 、 领催 、 马甲 , 原非开户人于同时期内所能挑补 , 后来又让他们归人绿营为兵 , 亦非开户 人所能办到 。 值得注意的一点 即其铜粮已被削减 , 按正户的支领晌额标准均各 削 减 银 一 两 , 以示区别于正户的兵丁 。 正户 。 正户人的身份地位可分 黄带子 宗室 、 红带子 觉罗 和 八 旗 满 洲 、 蒙 古 、 汉军的正身旗人 。 腰系黄 、 红带子 , 即表示其皇族身份地位 。 满洲人处于统治地位 , 统 治者的用人治事 , 莫不以其身份地位作为主要依据 , 户籍的整顿 , 意亦在此 。 单就旗员外任 的文武两途而言 , 文职则 “ 天下巡抚 ”一满汉参半 ” , “ 藩 、 桌大员 , 满汉参用 ” , 同时 , 满员又与汉军参用于各省道 、 府 、 州 、 县的正职与佐贰之中 。 武职则驻札关隘要 镇 如 山 海 关 、 古北 口 、 宣化及大同诸营中 , 皆有满 员与绿营人员分补营缺的比例 , 有七三分补 、 五五 分缺等等 , 渐而参用到各省绿营的提督 、 总兵 、 副将 、 参将 、 游击 、 都司 、 守备等官之中。 满洲官兵也搀入到水师中去 , 建立了水师旗营 。 若就职业而论 , 正户人的权力地位 , 无所不包 。 单就挑选护军而言 , 满族统治者常说 “ 护军乃旗人体面差使 ” , 汉军是无份的 。 定例 “ 护军缺出 , 护军统领会同都统等 , 于该 《清续文献通考 》 光绪 年坚莞庵铸印本 《会典则例 》卷 , 页 下一 下 。 《高录 》卷 , 页 上一 上 。 《旗务档 》第 卷 , 乾隆元年折 。 《旗务档 》第 卷 。 《上谕八旗 》雍正九年 , 页 , 《高录 》 卷 , 《高录 》卷 , 页 卷 , 页 上 。 页 下 。 ①②③④⑤⑥⑦ 佐领下另户马 甲 、 执事人 、 养育兵 、 步甲 、 闲散内挑补 ” 。 ①挑补护军如此 , 其 它 可 想 而 知 。 为确保正户人的权益 , 满族统治者最关心正户人的承嗣问题 , 谕旨很多 , 兹录其一 , 以 概其余 “ 凡旗人立后 , ·“ 一若本宗无人 , 许抚异姓正户之子为嗣 。 · ” ⋯有同宗而立异姓及 收撞仆并汉人者 , 禁之 。 ” ②此外 , 对另记档案人 , 规定造册三份 , 其一呈送宗人府存查 , “ 不得与宗室联婚 ” 。 ③又挑选秀女 , 定例 “ 八旗满洲 、 蒙古 、 汉军大臣官员以 及 另 户 兵 丁 、 闲散人等之女 , 三年一次选验 ” 。 ④不是正户的女子不准送验 , 假冒者则 “ 交部照例治 罪 ” 。 本来 , “ 选看八旗秀女 , 原为王 、 阿哥等择取福晋 ” 。 ⑥清仁宗顺瑛认为 “ 从前皇 考 ⋯⋯每次挑选八旗秀女时 , ⋯⋯查明圣祖仁皇帝派衍二十四近支宗室之名 ⋯⋯指配 。 今联 挑选秀女 , 自应遵照此例 , 于世宗宪皇帝派衍近支宗室 内 , 按其世系指配 。 ” ⑥有关天演贵 族 , 非常慎重其事如此 。 或谓挑选秀女多从旗仆中来 , 实出误会 , 兹不复赘 。 五 概括一下 。 八旗户籍的最初形式 , 即按每旗作为一个户籍单位 , 历朝相 沿 不 改 。 入 关 前 , 八旗分而为三 , 即有二十四个户籍单位 。 以都统为首 , 八旗户籍莫不由其厘定 、 使用和 保管 。 如 《丁册 》 , 凡成丁及未成丁已食钱粮者 , 凡官员和披甲人等以至户下人 , 皆一一列 入册内 , 按正户 、 开户 、 户下的顺序分造 , 各备书三代履历 。 由佐领开造送 甲喇 , 甲喇汇缮 送 固山 , 固山总缮二本 一贮旗 , 存放傣晌处 一呈送户部 。 另方面 , 从清初起 , 八旗人丁 已定三年编审一次 , 届期都统令佐领稽查成丁 、 老弱 、 妇孺以及病故 、 新增等项 , 以决定入 《丁册 》人选及备挑秀女等等 。 似此 , 佐领备有底册 , 此即 《户 口册 》 。 综而言之 , 每丁各 载二册 , 合称户籍 , 此外称旗籍 。 这种军民合一制的户籍 , 形成八旗制独具的特色 。 清初 , 虽有户籍制度 , 但执行松弛且不完备 。 因形势所需 , 用人以量材器使及以军功劳 绩者置于首位 , 于是 “ 冒报 ” 等情况时有发生 。 雍乾而后 , 旗人生计问题突出 , 一反常态地 开展了以另记档案人为中心的户籍大清查活动 。 凡开户 、 养子和民人因亲入旗等人 , 不管己 造人正户多久 , 一律清出 , 以另记档案对待 , 其中尤以汉军为多 。 以两红旗 为 例 , 按 每 旗 七 、 八百人计 , 合满洲 、 蒙古等 , 总数不在万人以下 。 以如此大量的人进行区别对待 , 企图 维护清王朝根本利益 , 乃与扩大满洲为首的正身旗人权益有关 。 最后除不得不让汉军出旗为 民外 , 并于 年 乾隆二十一年 宣布另记档案人 、 开户人等出旗为民 。 总之 , 清代八旗 户籍制度一直在变化 开户原系旧制相沿 , 耀用户下人和开户人 亦 是 旧 例 康熙二十八 、 九年 、 起 , 又定不许提用户下人 雍正五年 定不准摧用三代开户人 雍正间创立另记档案新制 乾隆初借查究另记档案人 为题而形成另一名称 , 乾隆二至二十一年 一 年 为最大变革时期 。 八旗户籍之所以造成错综复杂的现象 , 是由于满族统治者为了巩固其本身统治地位而强 ① 《八旗则例 》卷 , 页 上 。 ② 乾隆 《会典 》卷 , 页 上 。 ③ 《通考 》卷 , 页 下 。 ④ 《八旗则例 》卷 , 页 下 。 ⑤ 《高录 》卷 , 页 下 。 ⑥ 《仁宗实录 》卷 , 页 下 。 加于旗人的结果 。 比如为了区别对待非正户旗人 , 不惜朝令夕改 , 将已准予开为正户并已造 入丁册者又复一概拨出 , 同时又 将顺治元年准许民人投亲入旗的谕旨撕毁于一旦 , 亦在所不 惜 。 封建帝王所重 , 在于统治阶级本身利益与其统治地区的巩固与否 , 如此 而 已 , 岂 有 他 哉 今夕 ‘丫 口帝 , 、夕曳已当已鱼己乡已、听尸翻日角尸全夕 身笋角夕多夕 戈甲 ‘翻夕 丫 , 、夕知夕乡万 兮分 全坦 全坦 己全硬 全度鱼己且己且 鱼己旦己呈己鱼己呈己旦己 已 己 己邃暄 上接第 页 《论语 》 他指的是诗歌的多功能 。我想 , 仓央嘉措情歌也应当和可能是资料中的多功能者 。 收集诗歌而纂为书册的工作 , 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 孔子删 《诗 》 , 宋人郭茂倩编 《乐府 诗集 》 , 明人杨升庵辑 《古今讽谣 》 , 明人李开先编 《市井艳词 》 , 清人杜文 澜 集 《古 诗 谚 》等 , 都是对研究者有助益的成品 。 本书二位编者承前人的余绪与应学术研究的需要 , 注 意搜辑少数民族的诗歌资料 , 并且出此 《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的研究 》 , 甚至不限于情歌 , 而 更及于仓央嘉措的身世等诸有关资料 , 则较前人又进一步了 。 不无遗憾的是没有能注意辑录 一 有关仓央嘉措生世的原始记录 , 二 关于仓央嘉措情歌的民间传说 三 仓央嘉 措情歌原来的曲谱与后世的唱法 乐调 。 如果有了这些资料 , 然后加以参证 , 那对西藏的 研究 , 必将更能开创一个局面 。 假如能够找到这几方面的素材 , 辑为 《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 究 》 的续集 , 不是堪称为双璧吗 我翘首以待 。 含吧 洲 陀丈日闷陀。别 ,仁 洲 引 压 曰闷庄。洲班‘叫陀。洲洲三旧刁任弓, 引 ,石。引 庵。引疟。洲 月丈白刁〕毛七日闷班。别 ,毛。酬 沦。洲 」七。洲 月工旧 」, 刃刹庄‘洲 班。酬 日刃叫 ,石。引压。到旧口到 石。引 庄‘曰魂陌。洲旧。洲扁专。引 庄‘日刁沁刃剖 〕 。洲 石。洲 日王曰闷压七曰摇阳。洲 上接第 页 讲习所设于灌县二王庙后山的庙宇中 , 该地是著名产茶区 , 宜于学员现场实习 , “ 分设 试验种植和制造两场 。 教 员从江浙著名绿茶产区聘请匠师承担 。 为提高学 员的科 学 文 化 水 平 , 讲习所开设 “ 应用物理 、 化学 、 植物 、 肥料 、 土壤 、 病害 、 茶树培植法 、 制茶法 、 茶叶 经济行政 、 财政学 、 茶叶地理 、 法规 、 商业道德 ” ①等十四门学科 。 学员系由川省各产茶区 推荐 的具有一定种茶 、 制茶经验的青年 。 在学 习中同时参加种植 、 栽培 、 施肥以及制茶等活 动 , 具有工读结合的性质 。 学员毕业回 乡有推广先进技术的任务 。 “ 至民国仍继续办理 , 每 次招收练习生二十余人 。 ” ②只是由于缺乏熟练技术 , 未能作出较大的贡献 。 印茶侵销西藏以后 , 清王朝被迫放弃了传统的以茶叶为经边之术的错误政策 , 从边茶业 的生产 、 焙制 、 经销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 , 这些改革在封建官僚体制的束缚下 , 成效虽 然不大 , 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 了广大民众反对英帝侵略的爱国热忱 , 使边茶业出现 了前 所未有的振兴现象 , 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 ,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觉醒 , 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 在我国近代史上是引人注 目的 。 ① 《茶务讲习所章程 》 , 《四川官报 》庚戊七月 。 ② 刘珍 《四川邓名雅茶四县茶叶调查报告 》 , 《建设周 讯 》第二十六期 。
/
本文档为【八旗户籍制度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