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关于对_文化_定义的综述

关于对_文化_定义的综述

2011-05-22 3页 pdf 82KB 1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2126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对_文化_定义的综述 关于对“文化”定义的综述 王威孚 朱 磊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 却非易事。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文化热的几起几落,人们对“文化”的定义的分歧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 越大了。据美国文化学家A·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统计,由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其他学 者对“文化”一词下的定义已达 160多个。当然,本文不可能穷尽这160多个定义,仅试图综述一些有代表 性并被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同的定义...
关于对_文化_定义的综述
关于对“文化”定义的综述 王威孚 朱 磊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 却非易事。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文化热的几起几落,人们对“文化”的定义的分歧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 越大了。据美国文化学家A·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统计,由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其他学 者对“文化”一词下的定义已达 160多个。当然,本文不可能穷尽这160多个定义,仅试图综述一些有代表 性并被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同的定义。 关键词:文化;社会;观念;生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从词源和语义上考察,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e转化而来的。其原义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 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这一术语产生了转义,罗马著 名演说家西赛罗在他的“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了。智慧文化的内 容变为主要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于是,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 及培育公民具有参加这些活动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等等,渐渐列入文化概念,使其外延和内涵都变得 更为广泛和丰富。但是在中世纪时代,文化概念的含义被神学观念所压倒。18世纪启蒙时代的理论家们 把“文化”概念逐步从神学体系中解放出来。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 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根据类比———人的培 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 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 ‘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 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①以下罗列出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几种理解: 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他著名的文化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 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 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②这种理解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许多社会科学家,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领域,以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这一综合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学派。英国著名文 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样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并 且包括社会组织。”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烘教授认为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 活方式,既包含显行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 定部分所共享。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受历史制约的人们的技能、知识、思想感情的总和,同时也 是其在生产技术和生活服务的技术上、在人民教育水平以及规定和组织社会生活的社会上、在科 学技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固化和物质化。在德国,文化指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 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包括语言、宗教、伦理、公共机 构、国家、政治、法律、手工业、技术、艺术、哲学和科学。在西班牙。文化是指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 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法国,文化 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 成员的人所具有的一切其他规范和习惯。法国学者维克多·埃尔认为:“文化就是对人进行智力、美学和 道德方面的培养,文化并不是包括行为、物质创造和制度的总和”。④法国著名学者卢梭在他的《社会契 约论》一书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在他看来,文化有以下特点,其一是,铭刻于人们的内 心;其二是,文化是慢慢地诞生的,但每天都能获得新生力量并逐渐取代过去的权威力量;其三是,能够 维系人们的法律意识。另一法国学者大卫·克雷说,文化一词应具有两种相关的含义。它首先支持着群 体或组织成员广泛持有的神话、象征、故事等价值观念,同时,它也代表着存在于一个国家或一些其他 大型政治组织中以价值观念为基础所构筑成的共同团体。文化是一组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共享的、相 互关联的符号,它为团体成员提供某些方针,能为组织或团体的生存提供必要的解决方案。在《当代人 类学》中,哈维兰指出,可为人所接受的文化定义应是: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它行 动时,该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化范围内。而美国学者沙因则认为,文化是由一系 列假设所构成的模式,它是由组织或团体的成员在探索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形成和 创造的。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说,文化不再是一种利在于人的、在历史中自动发生作用的非人格力量。 这样看来,文化一词,与其说是名词,倒不如说是动词。故此,人们在考察文化时,就不应把它作为一个 已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应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其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虽然,皮尔森对文化 的界定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特色,宣扬了人的主体性,但是也揭示了一些深邃的哲理。皮尔森同时指 出:人应当成为自己的导师;人从不会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应坚持寻求增进、变 化和改革。人不能单纯地问事物是怎样,而应问它应该是怎样。因此,人的生存具有用“超越性”战胜“固 有性”的特征。德国人类学家夏埃尔·兰德曼说,文化是由人自身的自由的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如此, 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例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显然,兰德曼 对于文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关心,他所关注的是,文化究竟怎样发生的,文化何以如此多样 化,它对人类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发现:在西方,德语文化一词常含有极深邃的精神意义,而英美一些国家的文化 一词常常寓含着社会的、政治的意义。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曾极力推崇周朝 的典章制度,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这里的“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而“文化”最 早见于《周易》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就 词源而言,古代汉语最先将“文化”合而为一使用的则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他写道:“圣人 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把“文化”与“武威”对举, “文化”的基本含义便为“文治教化”。汉代荀悦有所谓“宣文教以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之说,还有,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谓“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即所谓“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说法。 ⑤后来,南齐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从这两个最古老的用 法上看,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文化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 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的意思。晋代束皙在《补亡诗》也同样阐述了“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涵义。这 里的“文化”显然指的是人们的礼仪风俗。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一直是在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 意义上使用。而把“文化”翻译为“Culture”,始于日本学者,这时候的文化交流,已掩盖了两者语意上的 区别。像钱穆先生所讲的,中国的“文化”偏重于精神方面,这时也多少认同了“culture”中的有关耕种、养 殖、驯化等含义,将文化置于一定的生活方式之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 学的传入,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文化就是 文学,有的认为文化就是指人格、道德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修订后的《词源》,“文化”一词是指,文治和教化。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指社会意识形态。《词海》则认为“文化”一词有三种含义:其 一,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 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其二,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 关于对“文化”定义的综述 191 《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 在内。例如“学文化”就是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也是指一个人的 语文和知识程度。其三,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实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应该说,《词海》中的文化定 义代表了我国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80年代以来,文化问题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股潮流,“文化” 的定义也多样化起来。有的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 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辨证统一;有的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领域,是观念形态的反映,其核心内 容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还有的则认为,文化是人的生命活动发展的特殊方式,是人与自然、人 与世界全部复杂关系种种表现形式的总和。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文化,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狭义的文化,专指能够 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意在指示人们, 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⑥台湾著名学者钱穆认为: “文化只是‘人生’,只是人类生活。⋯⋯文化是指集体的、大众的人类生活”。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文化的定义和对其本质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重要论述。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 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文化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 的思想。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借助于意 识和语言而存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符号系统,文化就是人化,人的对象化或对象的人化,起源 于劳动。后来拉法格关于思想起源的探讨和普列汉诺夫关于原始文化的研究,具体地说明了文化的起 源问题,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起源观。列宁则主要从精神的角度探讨文化,论述了文化的阶级 性。毛泽东同志认真西方文化、新学旧学之争的过程及其因缘,在肯定以新学、西学为基本 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作了断然的否定,提 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主张。其基本点包括:第一,这种文化,只能 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思想去领导,而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去领导;第二,这 种文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因此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社会 主义文化(虽然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第三,这种文化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特征和基本内容。 这些思想,构成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定义。它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清晰地阐明了 什么是新文化,也就是中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文化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 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 的政治和经济。而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无论在其内容上还是 在其形式上,都反映着不同民族的个性,具有不同的特色。另一方面,文化也具有地域性。“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不同地域的文化同样具有不同的特色:大到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小到“乡音难改”。同时,文化 还具有历史连续性和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则是不同文化相互 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故此,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文化”定义的四层涵义: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 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二是指社会的上层建筑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三是指一般 性的常识;四是指古代的文治与教化。 ①韦森.文化与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9页。 ②[英]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1页。 ③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商务印书馆1946,第2页。 ④[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54页。 ⑤王炯华 盛瑞裕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3页。 ⑥梁淑溟.中国文化要义[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9页。 ⑦钱穆.文化与生活[J],中华文化之特质,[台湾]世界书局1969,第90页。 (编辑 许劲松) 192
/
本文档为【关于对_文化_定义的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