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

2011-05-14 4页 pdf 193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5834

暂无简介

举报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 3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 王  燕 (廊坊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抗日战争使中国新文学史沾染了很多战火的烟尘 ,使文学创作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深的意义。西南联大诗 人群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并发展的。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创作表现出三大主题 :死亡、农民、土地 ,昭显着诗人群深沉的现实关 怀以及他们对民生、民兴、民强的希冀与努力。 关键词 :西南联大诗人群 ;战争 ;诗歌 ;主题 中图分类号 : I207.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
3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 王  燕 (廊坊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抗日战争使中国新文学史沾染了很多战火的烟尘 ,使文学创作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深的意义。西南联大诗 人群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并发展的。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创作现出三大主题 :死亡、农民、土地 ,昭显着诗人群深沉的现实关 怀以及他们对民生、民兴、民强的希冀与努力。 关键词 :西南联大诗人群 ;战争 ;诗歌 ;主题 中图分类号 : I207.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379 (2009) 0520123204 The Three Themes of War Poet ry by t he Poet s of t he National S2W Associated University WAN G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 Langfang , Hebei 065000 , 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the Anti2Japanese War enhanced both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 poet s of the National South2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is period.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three realistic themes in their poet ry : death , peasants , and land , which show their realistic spirit and their hope and ef2 fort s to build a st rong nation for the people. Key words :the poet s of the National S2W Associated University ; war ; poet ry ; theme   西南联大是一所与抗战共始终的大学 ,她不仅 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西南联大的诗人 们更是谱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 在西南联大诞生了中国新诗史上一个由大学师生构 成的诗人群 :西南联大教师中有朱光潜、闻一多、卞 之琳、李广田、朱自清、叶公超、冯至等 ;西南联大聘 请的许多外籍教授中也不乏诗人 ,如文学院外文系 的英国诗人燕卜逊。这些中外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学 修养和对诗歌独到的体认 ,他们不但创作和讲授诗 歌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炮火纷飞中营造出了浓厚的 诗歌氛围 ,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年轻诗人。1997 年 10 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杜运燮、张同道编选的 《西南联大现代诗钞》共收入 24 位诗人的作品 ,其中 有十八位是学生诗人 ,后来的“中国新诗派”诗人穆 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等就是在这里开始 创作并走向成熟的。 这个于中华民族惨遭蹂躏的抗日战争中聚合起 来的诗人群以现代诗人丰富的灵魂和开阔的视野面 对着战争 ,他们的诗歌是对民族命运与人生尊严的 双重拷问。战争中他们经历的所有苦痛 ,是中华民 族为新的诞生而忍受的苦痛。联大诗人做到了与现 实同步的思考 ,对战争进行了整体的审视和深刻的 表现。他们真实地书写着身边进行着的战争 :硝烟 弥漫、山河破败、炸弹、死亡、流离失所、痛苦的心 灵 ⋯⋯对现实民生的体认和对中华大地的热爱 ,同 对人性与命运等形而上的思索融和并存于他们的诗 歌。也正是战争赋予了这个身处学院的年轻诗人群 三个沉重又现实的主题 :死亡、农民与土地。在对人 第 7 卷第 5 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7 ,No . 5 2009 年 10 月          Journal of Sout 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 . 2009 3收稿日期 :2009206225 基金项目 :2008 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现实精神”(S080708) ,项目负责人 :王燕。 作者简介 :王 燕 (1973 —) ,女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廊坊师范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 类和民族博大深厚的关爱里 ,他们的诗歌显现着中 国诗人高贵的灵魂。 一、死亡 死亡与战争结伴而生 ,联大诗人从战争一开始 就面对着死亡、目睹着死亡甚至亲临死亡 ,很多参加 抗战的诗人也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穆旦从野 人山战役的累累白骨中幸存下来 ,十八岁的缪弘把 生命和诗歌一起奉献给了祖国。死亡引发着联大诗 人对民族命运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他们笔下 的死亡有对同胞中死难者的悲痛缅怀与赞美 ,也有 形而上的哲学意义的诠释。 联大诗人群在战争中诞生 ,“把握和传达自身感 情与情绪世界的现代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表现方 式 ,是历史向 40 年代诗歌现代主义的‘新生代’提出 的一个重要课题”[1 ]282 。联大诗人没有走向在超越 中迷失信仰的西方现代诗人常见的对人生的幻灭和 弃绝 ,死亡没有带给联大诗人生命的绝望 ,相反 ,他 们更加肯定自主的、有意义的生。如果用生存或死 亡的命题直接逼问诗人 ,他们会坚定地作出回答 : “活下去 ,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 ,/ 活在成群死亡的降 临中”(穆旦《活下去》) [2 ] 。即使是在战争这样一个 人类失去理性的时代 ,联大诗人也不苟且地生活着 , 凭借着对民族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于艰难人生中 固守着诗人的崇高理性。 战争中的死亡容易引领诗人走向形而上的生命 探寻。现实中自己的师友为了争得自由与民主的生 活却惨遭政府的杀戮 ,这牵动着联大诗人的政治关 怀。1941 年“皖南事变”后 ,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学 生活动的钳制 ,但联大秉承的是北大、清华、南开三 校的五四民主自由精神与传统 ,联大的民主运动如 地火 ,依然在运行 ,联大师生与政府独裁统治的交锋 与对抗也日益激化 ,最终酿成了震惊中外的 1945 年 昆明“一二 ·一”惨案。惨案让联大诗人们热血沸 腾 ,哀悼与愤怒充满他们的诗心 ,就连写作兴趣已转 移的卞之琳也发出了愤慨的声音 :“为了争取说话的 自由 ,/ 血说了话”(《血说了话 ———悼死难同学》) ;冯 至沉浸生命玄思的诗心也开始大声疾呼 :“正义 ,快 快地到来 ! / 自由 ,快快地到来 ! / 光明 ,快快地到 来”(《招魂 ———呈于“一二 ·一”死难者的灵前》) 。 烈士之死不仅让联大诗人激愤于政治的黑暗 ,也更 让他们赞美生命的真意 ,渴望“自由幸福和正义”, “当自由幸福和正义/ 像春草般怒茁于大地/ 举世都 将浸浴于爱的光辉/ 再没有仇恨 ,再没有眼泪/ 那时 到处将重见你们再生的/ 面容 ,一如今日 :美丽 ,坚 定”(马逢华《诀别 ———给死难者》) 。 惨案后 ,联大学生和国民政府形成了更加直接 的冲突局面 ,在联大最后一批学生刚刚北返四天后 ,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后遭到了暗杀。西南联大 在闻一多先生的血泊里落下了帷幕 ,但“他已复活在 每个年青的心中”(秦泥《刻在心上的墓志》) ,闻一多 和联大精神一样得到了永生。那“是一团火 ,/ 照彻 了深渊 ;/ 指示着青年 ,/ 失望中抓住自我”,那“是一 团火 ,照见了魔鬼 ;/ 烧毁了自己 ! / 遗烬里爆出个新 中国”(朱自清《挽一多先生》) 。联大诗人以诗歌“勇 敢地在和罪恶战斗 ,勇敢地忍受着罪恶的摧残”(冯 至《诗一首》,1947 年 7 月为闻一多逝世一周年作) 。 为现实而战也使联大诗歌呈现出一种刚健 ,这刚健 的诗风源自于联大诗人对历史发展及其使命感清晰 的认识、因这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执著和因这执著对 生与死的超越。 二、农民 “抗战烽火的强大推动 ,第一次将中国知识分子 的个人意识最大限度地融入了人民的意识”[1 ]338 。 战争中的迁徙与流亡使诗人们直接接触到广大真实 的民间 ,目睹了中华民族土地上繁衍了几千年的社 会底层农民在战争中的生存境遇 ,诗人的笔不可避 免地指向了他们。联大诗人笔下的农民主要以两种 方式出现 :农民兵和遭受战争之苦的普通农民。这 两种农民以两种不同又相互纠缠的精神状态进入了 联大诗歌 :抗争的农民和依旧麻木不争的农民。 悠远的乡土中国历史中 ,战争的主角一直是广 大的农民。抗日战争中农民也再次成为战争的中 坚 ,但复杂的中国现实使不同地域的农民兵对战争 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联大诗歌也记录下了这些农 民兵不同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去过解放区的卞之琳 的诗歌中出现了全新精神状态的农民 :神枪手、建筑 工人、铁路工人、地方武装的新战士、政治部主任、放 哨的儿童、工作的妇女、煤窑工人、空军战士、拓荒者 等等 ,这些不同身份的人都来源于农民 ,至少他们都 是农民的儿女。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根据地乐观向 上的氛围中充满抗战热情、斗志昂扬的一代新农民 , 对这样的新型农民 ,卞之琳发出了由衷的“慰劳”。 421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投稿网址 http :/ / xbgjxt1 swu1cn       2009 年 10 月 而在国统区 ,联大诗人目睹的多是国民党军队 中的农民兵 ,在诗人笔下 ,这些农民在成为“兵”后 , 其精神世界依旧单纯、封闭、可悲 ,“带着自己小小的 天地 :/ 已知的长官和未知的饥苦 ,/ 只要不死 ,他们 还可以云游 ,/ 看各种新奇带一点糊涂”[3 ]202 ;“兵”的 身份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始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灵 魂 :“于是你的兄弟和我的丈夫/ 愚笨而强壮的男人 , 昨天/ 还穿了蓝布褂去叩头 ,今天/ 给虫蛀 ,狗咬 ,给 遗忘在长途”(王佐良《诗两首 ·之二》) 。联大诗人 清醒地看到这些农民遭遇的非人道的生存境遇 ,“他 们取得而无权享受 ,/ 他们是春天而没有种子 ,/ 他们 被谋害从未曾控诉”[3 ]203 。 这些农民有很多是在懵懂中被命运推上了战 场变成“兵”的 ,可他们到死还做着田园梦。杜运 燮的叙事诗《一个有名字的兵》的主人公“麻子”本 来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农民 ,在被抓去顶替别人当 壮丁后有了名字“张必胜”。这个淳朴的农民身体 健壮得如同土地 ,似乎连死亡对他也无奈 ,他三次 上火线送饭 ,“第一次丢个大拇指 ,/ 二三次都打中 了腿子。/ / 他在野地里躺了十天十夜 ,/ 腿上都长 满了蛆 ,/ 身旁的草都吃得精光”。他坚强地生存 下来了 ,可是他的腿却要被锯掉 ,军队就此遗弃了 他。诗歌结尾时日本侵略者投降 ,麻子在梦里回 过两次家乡后 ,选择在路旁结束了生命。“路”永 远指示着家 ,也永远到不了家 ,这也是农民兵的命 运。诗人用“一个有名字的兵”作为题目 ,写的却 是千千万万个没有名字、单纯善良的“麻子”们。 他们用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争他们竭 尽所能地“必胜”,可战争以什么回报他们呢 ? 屈 辱、饥饿、危险、残废甚至死亡。诗人在战争这个 特殊的背景中思索着农民普遍的命运 ,这思索也 联系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同情、批判、悲 哀 ⋯⋯都纠缠在沉重的痛苦中 ,这痛苦源自他们 对农民的热爱 ,就如同他们深爱着乡土中国。 战争也改变了联大诗人群认识农民的侧重 点 ,五四作家深刻地体验着国民的劣根性对中国 历史发展的阻碍 ,而在事关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 中 ,联大诗人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另一面 ———他们 身上所蕴涵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但你们还不会骄 傲 :一只巨物苏醒 ,/ 一串锁链粉碎 ,诗人能歌唱黎 明 ,/ 就靠灰色的你们 ,田里来的‘草鞋兵’”(杜运 燮《草鞋兵》) 。联大诗人讴歌着穿着草鞋的农民 走向战场 ,也在讴歌着他们坚韧的生命 ,他们承受 着人生与历史的灾难 ,也给民族带来重生的希望。 在联大诗人的眼中 ,农民不再是阻碍民族前进的 重负 ,而是追求民族光明与春天的力量 ,也因这力 量 ,联大诗歌中也呈现出赞歌的欢乐情调 ,尤其是 当诗人发现这些作为士兵的农民之死中包含了推 动民族历史发展的意义时 ,诗人赞叹 :“建造历史 的要更深地被埋在/ 历史里 ,而后燃烧 ,给后来者 以温暖/ / 啊 ,你们才是历史的生命 ,/ 人性庄严的 光荣的化身。/ 太伟大的 ,都没有名字 ,/ 有名字的 才会被人忘记”(杜运燮《无名英雄》) 。 除了作为“兵”的农民外 ,联大诗人也体察到战 争中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在他们的创作中 ,写普 通农民的诗歌少于写“农民兵”的诗歌 ,但其关注面 却很广。这些诗歌重点不是揭露农民自身狭隘、落 后的小农意识 ,而是历史和现实战争造成的农民困 苦的生活境遇、在战争中被抛弃的状态和他们不得 不负载的痛苦的命运。“像脚下的土地 ,你们是必需 的多余 ,/ 重重的存在只是为轻轻的死去 ;/ 深恨现 实 ,你们缺乏必需的语言 ,/ 到死也说不明白这被人 捉弄的苦难”(袁可嘉《难民》) 。战争是一场灾难 ,在 战争环境里 ,人们无法把握自己 ,悲剧性的命运随时 都会降临头上。 联大诗人群整体上讲是现代派 ,但又毋庸置疑 是属于中国的现代派。西方现代派标举对传统的反 叛 ,所以波德莱尔以批判城市丑恶和揭示人性阴暗 面为旨归的《恶之花》、艾略特以整个现代社会为喻 的《荒原》才会成为西方现代派的代表 ,而联大诗人 群却在对民族诗歌传统的继承中创造着中国的现代 性。他们的诗歌在表层与西方现代派相似的背后 , 深层潜存着的是华夏民族并不陌生的人生情感与信 仰。当我们读到《老鞋匠》、《小漆匠》、《人力车夫》、 《老人》、《难民》等诗时 ,就自然会明了在西方现代派 诗艺的外衣下 ,这些诗所展示的对民族、对人民真实 的生存处境和精神世界的关注。“那宁静而勤谨的 涂下 ;辉煌/ 的色彩 ,为了幸福的人们。⋯⋯他不抛 给自己的以外一瞥/ 阳光也不曾温暖过他的世界” (郑敏《小漆匠》) ,诗人的关注点落在小漆匠勤谨的 工作以及生存状态上。也正是对真实人生的现实关 注使联大诗人与西方现代派拉开了距离。战争是灾 难 ,但在灾难里联大诗人却没有迷失 ,因为他们坚信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会证明“一个民族已经起 来”(穆旦《赞美》) 。 521第 7 卷第 5 期             王  燕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 三、土地 联大诗人不仅理解了农民的现实苦难 ,更为中 国土地的横遭蹂躏而痛苦 :“你的身上/ 暴露着/ 巨大 焦黑的伤口/ 也暴露着/ 折断了的筋骨/ 和粉碎了的 皮肉/ 你不可幸免地/ 烙上了时代的苦难的火印”(何 达《过昭平》) 。联大诗人用灵魂审视着土地的贫瘠 与灾难 ,为这贫瘠与灾难 ,他们的诗歌显得分外沉 重。他们的目光落到土地上时 ,其情感世界总是因 对土地极大的矛盾性而呈现热爱与痛苦的挣扎和交 织 :美丽与荒凉、坚韧与沉重、清醒与麻木、善良与受 难 ,这就是他们的土地母亲 ,他们能感觉到“母亲的 痛苦和恐怖”,能听到“大地无声的啼哭”(郑敏 《旱》) 。年轻的孩子们甚至看不清母亲的容颜 :“看 不清你是衰老还是年青 ,朦胧的步舞/ 是轻快还是沉 重”(罗寄一《狂想》) 。土地的现实也总是为历史所 纠缠、羁绊 ,更何况“大地的篇幅/ 充满了战争的消 息”(杜运燮《树》)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灾难降临诗 人们深爱的土地 ,他们和民族一起在困境中挣扎 : “双重的障碍结成不解的连环 ,/ 你追求和谐 ,正当世 界因跌入一个剧烈地转变 ,/ 而失去和谐的希望 ,苍 白呵/ 一个贫血的民族 ,在两个旋涡中挣扎”(郑敏 《噢 ,中国》) 。 每一种挣扎都只能有两种结局 :在绝望中毁灭 和在希望中重生。战争不能改变他们对土地新生的 信仰 ,他们执著土地 ,在战争等人类的各种灾难里期 盼民族的新生。“而今天 ,这片自由阔大的原野/ 从 茫茫的天边把我们拥抱了。⋯⋯这不可测知的希望 是多么固执而悠久 ,/ 中国的道路又是多么自由而辽 远呵 ⋯⋯”(穆旦《原野上走路》) 。“无限的原野”拥 抱并温暖了战争中受伤的年轻诗人们 ,也正是土地 的辽阔和孕育的巨大力量让诗人们坚信“中国的道 路”是“自由而辽远”的。 四、结语 “任何一首诗歌都是小文本 ,而它的历史文化背 景都是大文本”[4 ] 。无论在整部中国诗歌史还是在 中国现代诗歌史中 ,西南联大诗歌都只能算一个小 文本 ,但这些诗歌中反映出来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的心灵世界和他们追求的诗学原则可以被看作我们 民族文化的大文本。战争岁月中 ,西南联大诗人对 民族命运进行着整体思考。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人 类正义的取舍 ,在祖国灾难的历史中坚持着自 身的信仰 ,绝望中希望、悲观中乐观的基调反复回旋 在他们的诗歌中。西方缪斯女神给他们的诗行披上 了一件异域的衣裳 ,但他们黑色的眼睛仍旧深情地 注视着脚下的土地 ,他们黄色的皮肤仍旧感应着祖 国所受的每一次创痛。他们的诗歌是中国诗人从灵 魂深处发出的对民生、民兴、民强的希冀与呼唤。西 南联大诗人用心灵、用生命写作的诗歌留在了历史 中 ,化作潜流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诗歌传统。 参考文献 : [1 ]  孙玉石.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99. [2 ]  穆旦 .活下去 [ G]/ / 杜运燮 ,张同道. 西南联大现代诗 钞.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7 :539. [3 ]  穆旦 .农民兵[ G]/ / 李方. 穆旦诗全集. 北京 :中国文学 出版社 ,1996. [4 ]  杨义.杨义文存 :第 8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32. 责任编辑 :秦  俭 621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投稿网址 http :/ / xbgjxt1 swu1cn       2009 年 10 月
/
本文档为【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