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你,可以爱

2011-04-29 29页 doc 108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5078

暂无简介

举报
你,可以爱你,可以爱 你,可以爱 一行禅师 序言 让真爱在心中生长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唯有用心去爱,幸福才是可能的。真爱有疗治身心、转化环境、赋予生命深刻意义的力量。佛陀关于“爱”的教谕既鲜明易懂又科学合理,在现实生活中也易于实践,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初为学僧时,佛陀曾教导他,人之为人,要如大地、海洋和江河一般。不管人们向大地倾倒任何东西,无论牛奶、花瓣还是肥料,大地都欣然接受。为什么?因为大地是如此的广袤,她有把一切一切转化成土壤、植物和鲜花的...
你,可以爱
你,可以爱 你,可以爱 一行禅师 序言 让真爱在心中生长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唯有用心去爱,幸福才是可能的。真爱有疗治身心、转化环境、赋予生命深刻意义的力量。佛陀关于“爱”的教谕既鲜明易懂又科学合理,在现实生活中也易于实践,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初为学僧时,佛陀曾教导他,人之为人,要如大地、海洋和江河一般。不管人们向大地倾倒任何东西,无论牛奶、花瓣还是肥料,大地都欣然接受。为什么?因为大地是如此的广袤,她有把一切一切转化成土壤、植物和鲜花的伟力。譬如向一杯水里撒盐,水会变得无法下咽;但若向一条大河里撒盐,那么人们仍然可以从河里汲水做饭、洗涮和饮用。大河奔流,浩然无垠,它有接受、拥抱和转化的能量。 假如我们胸怀宽广,就会像河流一样坦荡;心胸狭窄,智慧和悲悯自然有限,人就会受苦。我们总是无法接受或容忍他人的缺点,总强求别人做出改变。但如果把心灵延展、扩大,同样一件事就不会再让你感到痛苦。人总有无量的慈悲和智慧,能够做到广纳众生。我们先去接受别人,不管他是怎样的人,然后他们才有转化的机会。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心灵成长?就是修行。通过修行,人可变得心宽如天地,一如佛陀的心,能够拥抱整个宇宙。 法国作家安东尼 ·伊格修勃利曾经写道:爱不是关切地对望,而是朝着一个方向的共同凝望。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一天,我看到一对夫妇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凝望”,我哑然失笑。因为他们共同面对的方向原来是电视机。当两个人在对视时不再感到喜悦,而要望着另一个分散注意力的方向,这就不是真正的爱。 那么什么才是爱?爱的意思,是要彼此看着对方,也要一起看着同一方向。如果你懂得去看,那么彼此看着对方会是很美妙的事。因为当你懂得如何看着对方,发现他内在的美善,你也就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美善。看着别人,即是看着自己。你将认识到,爱是某种很真实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去体验真实的爱。爱是使人坚强的力量,是令我们能够关爱众生福祉的力量。 因为不懂得正念生活的艺术,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误,在我们和周围的人之中形成心结。我们让家人、朋友、同事深受其苦,因为我们不够理解他们,我们如此缺乏耐心。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僵硬,直到最后发现,沟通已被彻底阻塞。 所有人都需要得到爱,所有人也都需要去给予爱。在实现大彻大悟那一天的清晨,佛陀认识到的,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爱、去理解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继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也许我们一直没机会去深观爱的真谛,去总结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去解悟为什么当爱生起时,痛苦也会相伴左右。在佛学中,爱的含义既非常深刻,却也非常明白。这本书里,我将为大家解析构成真爱的各种元素,探讨让真爱在内心生长的修行之道。 一行禅师 2011年 1月于法国梅村 推荐序 谛观真爱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郑振煌(著名佛教学者 /《西藏生死书》译者) 幸福,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生活目标。因此,不论古今中外,人类的多数活动均以“离苦得乐”为最高目标。有智慧者,确实能够拔除苦因,永离痛苦;没有智慧者,犹如扬汤止沸,出狱无期。 佛法以慈悲与智慧为两大支柱。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智慧则是彻悟人生真相是无常、苦、无我,其中心议题都是“苦”。佛在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便是阐释苦的情况、苦的原因、苦的息灭之道。 原始佛教强调慈悲喜舍的修行,大乘佛教更扩大为六度万行(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编者注)的实践,都是以爱心为出发点。利他的语言和行为,若无爱心的涵养,必然会有“自我”的杂染,因此慈善事业的推动,首重爱心的培育,爱心的能量强大而清净,社会公益才有希望做得圆满。 在佛教的词汇中,“爱”被界定为一种无明的欲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佛教认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空性智慧的现,所以佛教只谈慈悲,不作兴谈爱。尽管如此,这是名词的习惯性用法。跳脱语言文字的迷障,用大家所习惯的“爱”这个字,来象征佛教的“慈”应该也是无可厚非。 本书作者一行禅师是当今佛教界的龙象,是诗人,是禅师,是和平运动者,是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他的著作以多种文字畅销全球,笔触带感情,温柔敦厚,富于想象力,观察细腻,析理清晰,禅机无限。读他的书,就好像在听一位邻居长者叙说心事,没有说教,没有责备,只有关怀,只有鼓励。 本书呈现一代大师修行的心得精华,全书共分 14章,从慈悲喜舍谈到爱的修行,一方面引用佛经上的话,一方面就日常生活的例子做。作者擅长古书今说,更因为常年居住在西方国家,指导禅修,所以能扣紧现代社会的脉动,体察人心,鞭辟入里。佛法本来是不离世间法的,在人世间落实佛法,才是释迦牟尼设教的本怀。本书可以让你领悟到爱的真谛,你可以把它当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行指南,也可以把它当作你日常生活中与爱人、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和谐相处的幸福箴言,更是每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随身手册。他可以使您的身心柔软,当下成为菩萨道的圆满行者。 第一章 唯有真爱,才有幸福(1)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慈、悲、喜、舍:真爱的四个层面 佛陀对爱的教诲丰富而深刻。想要一天 24小时生活在爱的境界中是可能的。一举一动、扬眉瞬目、起心动念、一言一语都可以充盈着爱。 佛陀时代,婆罗门教信徒祈祷死后能够升到天堂,与婆罗门——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罗门教男子问佛陀:“我要怎样才能确定在我死后,能与婆罗门同在?”佛陀回答:“婆罗门是爱之源,想与婆罗门同在,你就要实践四梵住 (Brahmaviharas)——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梵,即是 Brahma,意思是梵天,亦解作崇高、清净。住 (Vihara)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 ,梵住的意思是梵天的住处。 通常我们把四梵住也叫做四无量心。如果你能实践它们,它们就会在你心中每天不断地成长,直到能拥抱这世界。你会变得更快乐,围绕在你周遭的人也会变得更快乐。 四无量心所包含的四个真爱元素分别是: Maitri——慈,愿能给予别人幸福快乐; Karuna——悲,愿能帮助止息别人的痛苦; Mudita——喜,愿能将喜悦送给周围的人 ,因为他们的幸福快乐而感到喜悦; Upeksha——舍,愿能不存分别心地接纳一切。当你爱时,是因为众生需要你的爱,而不是因为他是你的家人、国家或宗教里的人。当到达这种境界时,你就是在实践真爱。 当你能安住于这些元素,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丽、最和平、最喜悦的境界。要是有人问你的地址,你可以回答:“梵住。”也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些五星级的饭店要超过 2000美元一个晚上,但梵住提供更多的快乐,这是五千星级的饭店,一个我们可以学着去爱和被爱的地方。 佛陀尊重人们实践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够鼓舞这名婆罗门教男子的话来回答。如果你喜欢静坐,那你就修行静坐。如果你喜欢行禅,那你就修行行禅。要紧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根。这是延续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断你的根,你不会幸福。 公元 2世纪的佛学家龙树说:行慈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愤怒。行悲无量,熄众生心中一切忧郁和焦虑。行喜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悲伤和无欢。行舍无量,熄众生心中的仇恨、厌 恶和执著。 若是我们学会修行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我们就会知道如何疗愈由愤怒、忧郁、不安全感、悲伤、仇恨、寂寞和不健康的执著所带来的疾病。在《增支部经》里,佛陀教导:“愤怒心起时,比丘不妨对带来愤怒的那人,行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的禅观。” 那么四梵住能够了结苦难和苦恼吗?佛陀相信是可以的。有一次佛陀对他喜爱的侍者阿难尊者说:“将这四无量心教给年轻比丘,他们将会感到安全、坚强和喜悦,身心无苦恼。终其一生,有能力行纯净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访邻近一个教派,那里的出家人问:“我们听说令师尊释迦教导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的导师也是这样教,这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回去后,佛陀告诉他们:“行四无量心,又行七觉支、四圣谛及八正道者,可深得开悟。”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也是真爱的四层面,存在我们心中、每个人心中和每件事中。慈 (maitri):熄灭愤怒与无名 真爱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 Maitri是梵文 ,在英文可以译为爱。有些佛学导师选择用慈爱,因为他们发现“爱”这个字被滥用了。但我还是选择用“爱”。字有时候会生病,需要医治。长久以来,我们用“爱”这个字来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爱汉堡”。我们要更小心地用字。“爱”是个很美丽的字,我们要归还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 maitri,源自 mitra(朋友 )。在佛教中,爱的最基本意义是友情。 要培养这能力,就要谛观和谛听,这样我们将知道做些什么会使别人幸福,做些什么会使别人不快乐。慈,不是给你爱的人不需要的东西。你必须要明白他的情况,或明白你所提供的东西会不会使他不快乐。 在东南亚,有很多人嗜吃一种大大的、有刺的水果叫榴莲,你甚至可以说他们吃上瘾了。榴莲的味道很强,有人吃完后还把皮放到床下,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闻这味道。对我而言,榴莲的味道却是恐怖无比。有一天,我在越南的庙里念经,供桌上有一颗供佛的榴莲。我一边敲着木鱼和大磬,一边念《法华经》,可是一点也没办法专心。终于,我把大磬抱到供桌上,翻过来,盖住那颗榴莲,我才能继续诵经。诵经后,我向佛陀行礼,并释放那颗榴莲。如果你跟我说:“师父,我很敬爱您,我想要请您吃榴莲。”我会苦不堪言。你敬爱我,你要我快乐,但你要我吃榴莲。这就是一个有爱而无理解的例子。你的用意是很好,但你没有正确地理解。没有理解,你的爱就不是真爱。你必须要有谛观,去明白、去理解你所爱的人的需要、渴望及痛苦。我们都需要爱。像空气似的,爱很自然地为我们带来喜悦和幸福。我们被空气爱着,我们需要新鲜的空气来得到快乐和幸福。我们被树木爱着,我们需要树木来得到健康。要被爱,我们就要爱;换言之,就要去理解。要爱绵延,我们就要采取适当的行动或非行动来保护空气、树木和我们所爱的人。在我们的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当对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伤害过我们,我们也会无法抗拒地要去爱他。释迦牟尼佛授记,下一劫的佛是弥勒佛——爱之佛。悲 (karuna):熄灭忧郁与焦虑 第一章 唯有真爱,才有幸福(2)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真爱的第二方面是悲,也就是止息和转化痛苦、减轻忧伤的意愿和能力。悲 ,梵文和巴利文是 Karuna,在英文里,悲通常被译成 compassion,但这不完全正确。 compassion是由 com(在一起 )及 passion(受苦 )组成。然而,我们不需要受苦才能解除他人的苦难。譬如说,医生可以在不感染同样的疾病下,减轻病人的痛苦。如果受的痛苦太多,我们可能会崩溃,无力帮助。然而,在能够找到更好的字眼前,我们还是用 compassion这个字来做“悲”的英文翻译。 要培养心中的悲,就要练习正念呼吸、谛听和谛观。《法华经》形容观世音菩萨“慈眼视众生,谛听世间苦”。悲,是带有深刻关怀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紧紧地坐到他旁边,看着他、倾听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和他有深刻的沟通和心灵交流,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带来些许的安慰。 一句慈悲的话、行动或念头,就可以减缓另一个人的痛苦,带给他喜悦。言语可以带来安慰和自信,摧毁疑虑,帮助他人避免犯错,或是打开解脱的大门。行动可以救人命,或帮助他掌握难得的机会。念头也是如此,因为紧跟着念头的会是言语和行动。悲心,可以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带来奇迹。 我初出家时,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个处处痛苦的世界里,佛陀仍旧有着美丽的微笑。难道他不会受世间的痛苦所干扰 ?后来,我发现佛陀有足够的理解、冷静和力量,因此痛苦击不倒他。因为他知道怎样去对付痛苦,怎样去转化痛苦,所以他有办法对痛苦微笑。我们要觉察痛苦,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静和力量。这样我们才有办法转化情况。若有悲,泪水汪洋也淹没不了我们。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依然微笑。喜 (mudita):熄灭悲伤与无欢 真爱的第三方面是喜。真爱总是替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喜悦。如果我们的爱无法替双方带来喜,就不是真爱。 佛教论师认为,幸福与身心有关,而喜悦只与心有关。有一个例子常常被提出来:跋涉沙漠的人,望见又清又凉的水,他感到喜悦。当他喝下水时,感受到幸福快乐。“现法乐住” (Ditthadhamma sukhavihari)的意思是“幸福地安住于当下”。我们并不急着要赶到未来,我们知道每件事都在当下此刻。许多小事情也可以带来无比的喜悦,譬如说觉知自己有双好眼睛。只要睁开双眼,就可以看见蔚蓝的天、紫色的小花、稚儿、树木和许多多彩多姿的东西。处于正念中,我们就可以接触到这些美妙和清新的东西,喜悦之心会油然而生。喜悦中有幸福,幸福中有喜悦。 有些佛教论师说,梵文中的喜 (mudita),意思是“怜悯的喜悦” (sympathetic joy)或是“利他主义的喜悦” (altruistic joy),换言之,喜是当他人快乐时,我们所感到的快乐。但,这种讲法太狭隘了,且又在我和他之间做区别。喜的深层意义是充满平和与满足的喜悦。看到别人幸福时,我们会感到开心,但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开心。如果没有办法为自己而喜悦,我们又怎么为别人而喜悦呢?喜悦,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喜悦而欣喜。舍 (upeksha):熄灭执著与仇恨 真爱的第四方面是舍,意即平等心、不执著、不分别,平常心或放下。 Upa在梵文的意思是“在上面”,而 iksh的意思是“看”。你要爬到山上去,这样才能对全景一目了然,不会说有哪一个方向被挡住了。如果你的爱有执著、分别、偏见或依恋,这就不是真爱。不理解佛法的人,有时候以为舍是不关心,但真正的舍既不是冷淡也不是不关心。如果你有一个以上的小孩,他们统统都是你的孩子,舍不是不爱,而是一视同仁,让你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 舍的其中一个特性是“平等性智”,这是平等的智慧,对所有的人平等看待,不分彼此。冲突起时,即使是与自己有极大关系,也要保持不偏不倚,能够去爱、去理解双方。放下分别和偏见,移开彼此之间的界线。只要还把自己当成爱人的人,把他人当成被爱的人,只要还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或是跟他人有所不同,就不是真的舍。想要理解和真正爱一个人,便要把自己放到“他的立场”与他成为一体。做到这样,就不会有“我”或“他”。 少了舍,你的爱可能变成霸占。夏日微风清爽宜人,但若要把这微风关到锡罐中,自我独享,微风便会逝去。我们的所爱也是如此,像云朵,像微风,像花儿,若囚禁于锡罐,它们会死去。然而,很多人却是如此,掠夺所爱的人的自由,直到他丧失自我。他们活着的目的是要满足自己,利用所爱的人来帮助实现这个目的。这不是爱,这是毁灭。你说你爱他,可是如果你不理解他的渴望,他的需要,他的困难,他就被爱的监狱囚禁住了。真爱容许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让你所爱的人保有他的自由。这,就是舍。 第二章 唤醒匿居心底的爱之源(1)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慈悲:最高贵的生活方式 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有一次,一群僧侣对佛陀说,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造成许多困扰。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慈经》: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应学行正直、谦恭、懂得使用爱语。他们懂得简单和幸福生活,慈和、恬淡、少欲,不跟随大众比较和竞争。 他们不会做任何智者所不认同的。他们的心经常忆念:愿所有人和众生生活得幸福、安全、心思贤厚和自在。愿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安宁,无论是弱的、强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我们能看到的、我们不能看到的、近的、远的、已生的和将生的。 愿不会有任何人杀害其他人,不会轻视其他人的生命,不会因为愤怒和恶心带给其他人痛苦和困难。犹如母亲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她唯一的孩子,我们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我们以无界限的慈悲心覆盖全世界和众生,由上而下,由左至右,慈悲心不受任何东西所分隔,我们的心没有任何的仇恨或怨愤。不论任何时候,在行、住、坐、卧时,只要清醒的时候,我们愿保持心中的慈悲。慈悲的生活是最高贵的生活。不落入邪见和贪欲,过着安宁的生活,达到觉悟,修行将能真正超越生死。 在诵念并修行《慈经》几个月以后,这些僧侣理解到那些不安的精灵所受到的痛苦。结果,那些精灵也开始修行《慈经》,充满爱的能量,森林也因此恢复了宁静。声与光无孔不入:我们的爱也需如此 佛陀还传授了许多明确的练习方法,帮助弟子修行与实践四无量心:若是你的心充满着慈,便将慈送往第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第三个方向、第四个方向,然后往上送、往下送。接纳一切,不带仇恨、排斥、愤怒或敌意。慈之心何其大,它不可衡量地成长着,终将能拥抱全世界。也依此法修行悲心、喜心、舍心。 带着慈心,比丘渗入了第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第三个方向、第四个方向、上、下、周遭、一切地方,接纳一切。他带着慈心渗透全世界,他的慈心宽广无涯、孕育成熟,不受拘束、不带仇恨或恶意。对悲心、喜心、舍心,也是如此修。 如果爱的能量够强,就可以把这股能量散送给十方的众生。我们可以把爱观想成音波、光波,或纯洁的白云,缓缓地散开笼罩全世界。但慈观不仅仅是观想而已。真正的云会带来雨水,声与光无孔不入,我们的爱也需如此。与人相处时,必须观察我们的爱心是否存在。坐着修行慈观只是个开始。 但,这是个很重要的开始。我们安静地坐着,谛观自己。有了修行,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涵蕴一切,拥抱一切。在学着以爱来看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清除心中的愤怒与仇恨。只要这些负面的心态还在,我们的爱就不算完美。也许我们会以为我们有办法理解、接纳他人,但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全心全意地去爱。龙树说过:“修行慈无量心时,你一定要谛观,以便面对你心中的愤怒与仇恨。” 在龙树《大智度论》法文译本的前介中,译者拉默 (Etienne Lamotte)写道:“四无量心不过是柏拉图式的理想。”理想而已,不是能够修行的。虽然,拉默教授是个了不起的译作家,他对佛家修行却所知不多。在希望众生幸福、和平的发愿那刻,爱的能量也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爱将渗透我们所有的感受、认知、心行和心识;事实上,它们变成爱。这不仅是“理想”而已。龙树直截了当地说道:当我们希望十方众生幸福时,慈这个心念便油然而生。 它开始跟随我们的感受、认知、心行和心识,从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中表现出来 ,也影响到其他的不相应法(既不属于心理也不属于身体的世间有为法)。一切各法彼此和合 ,皆可称之为慈 ,因为慈是它们的根源。这些心法和心念是造成我们未来行动的条件,但一切皆由思(意志)这个心念而得名 ,因为在造成身业和口业的能量中,思是最强的。对于悲,对于喜,对于舍亦如是。 1 正念是让我们谛观色受想行识的能量,进而看清楚真正的需要,不致沉没于苦海中。最终,我们的心念、心意将充盈着爱,由那刻起,我们的行动也都会流露出爱。言语和行动是心意之业,因此,心意中若是弥漫着爱,一言一行也充盈着爱。我们将只说爱语、正语,只做能带来幸福、减轻痛苦的事。 然而,在《大智度论》中的另外一段,龙树却说,四无量心仅是心愿,只存在我们的心中。这种说法跟拉默教授的柏拉图式理想一样。原来,是龙树给拉默这种想法的!但,如果我们能记得龙树一心要提升在萌芽中的大乘佛教,就更能了解个中原委。他写道:“小乘佛教徒修行四无量心,但他们所修行的四无量心仅在心愿形式。同时修四无量心与十波罗蜜多 2即是能转变世界的菩萨四无量心。”为了要提倡大乘佛教,龙树错怪小乘佛教中的四无量心仅为内在形式,而无外在表现。这跟他之前讲的“当爱在心中生起,言行就会流露出来”有所矛盾。把慈、悲、喜、舍当成仅是存在心中的心愿是不正确的。修行的目的不只是要在心中生起四无量心,也要在言行中把四无量心带到世界。我们修行慈观时,并不只是要观想爱在空间中散播,更是要接触匿居心底的爱之源,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表达和分享我们的爱。我们要不倦修行,直到能在他人身上看到我们的爱的确成果,直到能把平安及幸福带给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对我们极不友善的人。慈悲之心:集天上繁星之光,仍不如月光皎洁修行者好眠 第二章 唤醒匿居心底的爱之源(2)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在《增支部经》中,佛陀提到修行慈观的 11种好处目的是为了要鼓励人们修行。 第一种修行者好眠。 第二种醒来时,感到心境轻松舒坦。 第三种不会做噩梦。 第四种广受喜爱,与众人相处时轻松自在。其他人,尤其孩童,喜欢与之亲近。 第五种亲爱非人类众生,例如鸟、鱼、象、松鼠。可见或不可见的生命都喜欢与之亲 第六种受诸神护佑。 第七种不受火、毒、刀剑伤害,更不须特别防范。 第八种很容易就可达到禅定境界。 第九种容貌光彩。 第十种临终时,心念清明。 第十一种往生梵天,继续修行,因为在此已有修行四无量心的僧伽了。 佛陀在《如是语经》中说,若是把在世上所做的一切的善行集合在一起,也还不如修行慈观。设禅修中心、造佛像、铸钟或做社会服务,其功德都不及修行慈观的十六分之一。集天上繁星之光,仍不如月光的皎洁。同样地,修行慈观会比所有善行集合在一起还有益。修行慈观就像是孜孜不息地掘地,直到掘到最纯净的水为止。谛观自己,直到智慧涌起,爱流到表面。喜悦和幸福在我们眼中闪耀,周遭的人都从我们的微笑与存在中获益。 如果你能把自己照顾好,你就能帮助所有的人。你不再是世界的痛苦之源,你成为喜悦和清新的水库。到处都有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人。他们喜悦快乐地活着,是我们最坚强的支持。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每一个人做的。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真谛,也是慈观。佛陀说,就算僧侣只修行一弹指时间的慈观,就不枉出家了:“他不会在禅定上失败,他将能实现老师的教法。供养他的食物不会被浪费掉。没有什么善行是比日日修行慈观来得更大。” 治病和滋补的良药 现在,我们进入具体的修行方法,让慈、悲、喜、舍成为真正能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量。慈、悲、喜、舍,可以比喻为治病的良药。能够带来疗愈的药有两种,一种是滋补的药,另一种是治病的药。虽是如此说,那不表示滋补的药不能治病;滋补的药也能治病,治病的药也能滋补。假如某人生病了,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并不能即时服用治病的药,必须先补养身体,令身体强壮些。相反,我们都知道如果患了感冒而吃补药的话,会令感冒加重,应该先服治病的药。慈的意思,是献赠幸福。慈和喜,是补药。极痛苦悲伤的人,未必能接受别人带给他的喜悦。这个时候,仍未可以用补药,我们需要先为他治疗悲伤痛苦这个病。蔚蓝的天空,花朵的盛放,我们希望带他到外边接触蓝天白云,但他们的苦痛太深,无法接触到这种种美妙。因此,我们先以治病的药帮助他,我们用悲的修行来帮助他。悲,即是转化痛苦。舍亦一样。我们可以把慈和喜视为补药,可以带来健康和幸福。悲和舍,是治病的药,可以转化痛苦、忧伤、歧视、执著。但慈、悲、喜、舍的作用,其实是互相补足的,因为当我们强壮些,健康些后,自然有能力转化痛苦。 爱的修行 以下关于四无量心的练习,引自《清净道论》: 第一组练习 愿我身心安乐、轻松。愿我安全,不受伤害。愿我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第二组练习 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愿我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愿我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 第三组练习 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愿我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愿我心无执著与厌恶,且不冷漠。 第三章 爱自己(1)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慈观五步:色、受、想、行、识 我们以慈无量心的修习开始,超越祈求的界限,进入禅观的领域:愿我身心安乐、轻松。 愿她身心安乐、轻松。 愿他身心安乐、轻松。 愿他们身心安乐、轻松。 愿我安全,不受伤害。 愿她安全,不受伤害。 愿他安全,不受伤害。 愿他们安全,不受伤害。 愿我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愿她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愿他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愿他们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修行慈观从自己 (我 )开始,在能够爱自己、照顾自己之前,我们并不怎样能够帮助别人。然后,为自己修行慈观之后,我们为别人修行:先从我们喜欢的人开始;之后是无利害关系的人;再后来是我们爱的人;最后是那些一想起来就使我们痛苦的人。 慈观第一步:观照自己的身体 修行的第一步骤,要谛观色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佛陀说,人是由身体、感受、认知、心行、心识所组合而成的。我们是国君,而五蕴是我们的疆域。要知道自身的真正情况,就要对疆域做完整的调查,包括那些在我们之中争斗不休的元素。要带来内在的和谐、和解和疗愈,就要先理解自己。想要使内部融洽、和好并疗愈伤口,就要先理解自己。慈观的开始即是谛观、调查我们的疆域。 首先,我们问道:我的身体在当下怎么样?在过去怎么样?未来怎么样?之后,在禅观我们喜欢的人、无利害关系的人、我们爱的人、我们恨的人时,也是从谛观他的身体状况开始。 吸气呼气;观想他的脸、走路的样子、坐的样子、说话的样子;观想他的心、肺、肾以及身体内所有的器官,用所有需要的时间,将这些细节带入觉知。然而,要由自己开始。若能看清楚自己的五蕴,理解和爱就会自然而然地升起,我们将知道要怎样,或不要怎样,才能照顾自己。 我们观照自己的身体,看看它是不是平安,或是因疾病而受苦。观照自己的肺、心、肠、肾、肝,看清楚自己身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若是做得到这一点,我们的饮食和行为,都会表达出对身体的爱与慈悲。常常,我们都只是照着根深蒂固的习惯作息。但,有了谛观,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习惯有很多都对身心有害,所以我们要转化这些习惯,以带来健康和活力。 第二步:观察感觉如何生起 接下来,要观察我们的感受——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感受像条河似的在我们之内流动,每一个感觉都是那条河内的一滴水。我们观察那条感受之河,看看每一个感觉是怎样形成的,看看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幸福,然后尽力去转化。我们修习接触已存在我们之内及在这世界的美妙、清新和疗愈的元素。这么一来,我们会变得更强壮,更有能力去爱自己及他人。第三步:解除错误的想法 之后,要观察我们的认知。佛陀观察到:“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是那些有许多错误认知的人,而我们大部分的认知都不正确。”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一条蛇,就慌张起来,可是,友人拿灯一照,我们却发现那原来不过是条绳子罢了。我们必须要知道,是什么样的错误认知引来痛苦。请将“你确定吗?”这句话书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在墙上。慈观帮助我们学习清晰和平静地观看事物,以便改善我们认知的方法。第四步:发现行动的本性 第三章 爱自己(2)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再后来,我们观想我们的心行,是怎样的想法、倾向,使我们这样说话、这样做事。我们修行谛观,以便发现我们心行的真正本性——我们如何被我们的个人意识影响,又如何被我们的家庭、祖先及社会的集体意识影响。不善心行带来伤害和痛苦,善心行带来爱、幸福、解脱。 第五步:觉知习性 最后要观察的是我们的心识。佛教说,心识恍若有着各式各样种子的田野,有慈悲喜舍的种子,有愤怒、恐惧、不安的种子,也有正念的种子。心识是储藏这些种子的仓库,一切可能在心中升起的种子。若心不平安,那可能跟阿赖耶识中的渴望与感觉有关。想要生活在平安中,我们要觉知到自己的倾向 (习性 ),这样,我们才有办法做到自我控制。这是预防性健保的修行。谛观感觉的本性,寻找它们的根源,看看哪一个感觉需要转化,并且滋养那些带来平安、喜悦及幸福的感觉。没有人比自己更亲密:“愿我安详,不受伤害” 有一天,侨萨罗国的波斯匿王问其妻末利夫人:“皇后,在这世间,有谁对你的爱,跟你对自己的爱一般多?”末利夫人笑了,答道:“皇上,有谁比你自己更爱你?”次日,他们把之前的对答跟佛陀讲,佛陀说:“你们说的很对。在这世间,没有人比你更爱自己。心游走于千万方向,有谁比自己更亲密,已懂得怎样爱自己,不会再令别人痛苦。” 波斯匿王和佛陀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天,当他们在.树给孤独园中坐着的时候,波斯匿王跟佛陀说:“世尊,有些人以为他们最爱的人是自己,但其实他们正是以自己的想法、言语、行为把自己伤害得最多。我以为,他们不是自己最亲爱的人,而是自己的最大敌人。” 佛陀同意说:“有些人用自己的想法、言语、行为来伤害自己,虽然他们说,最亲爱的人是自己,但其实他们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他们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通常,我们都以为我们的痛苦是他人引起的,例如父母、伴侣、敌人。然而,出于失念、愤怒或是嫉妒,我们会说出、做出一些事情,给自己或他人制造痛苦。又有一次,佛陀告诉波斯匿王:“人们常常以为他们爱自己。但,因为没有正念,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却给自己制造痛苦。当明白这点真理时,我们就会停止怪罪他人,不再把他们当成我们的痛苦的始作俑者。反而,我们会试着去爱、去照顾自己,并且滋养自己的身心。” 想引用《清净道论》来修行慈观,首先要静止地坐着,让你的身体和呼吸都平静下来,然后念道:“愿我身心安乐、轻松。愿我安全、不受伤害。愿我心无愤怒、痛苦、恐惧、忧虑。”坐下来修行慈观是美妙的。静止地坐着,不被其他杂事扰乱,让我们可以好好谛听真正的自己、培养对自己的爱、决定怎么用最好的办法对世界表达这份爱。无时不修、无地不行:心胸一开,痛苦便会随之而去 这份修行起于“愿我”的渴望。然后,超越渴望的层面,谛观禅修对象的所有正面和负面特质。在这里,这谛观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想要去爱的意愿,还不是爱。我们全心全意地谛观,以便能理解。我们不只是反复念这些字,或是模仿他人,或是在追求某种理想而已。修行慈观,不是自言自语,不是只在那边念着:“我爱我自己。我爱所有的众生。”我们谛观自己的身体、感受、认知、心行、心识,不出几个礼拜,爱的意愿会变成更深刻。爱,会渗入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我们的身心都变得安乐、幸福、轻松,会安全避过一切伤害,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第三章 爱自己(3)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修行时,你要观察你的心是否安乐、幸福、轻松,要注意你是不是在为意外或不幸感到忧虑,以及心中是否有愤怒、不安、恐惧、焦躁、烦恼。觉知到心中这些感觉,自我理解便会加深。你会明白,你的恐惧与不安如何使你不快乐,你也会明白到爱自己和培养慈悲心的价值,不要再活在害怕意外的泛泛恐惧中,而要观察你是怎样无时无刻地伤害自己,并且采取适当的行动,把疾病及灾害减少到最低点。 修行谛观,不是只限于静坐在垫子上,而是要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修行。活在正念中,是防止意外、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觉知你心中种种的深刻渴望:对生活安乐的期盼,得到所须支持的愿望,修行正念的意愿。也许,你会想要写下你的观察和了悟。佛陀说过,一旦明白到,这世上与我们最亲近、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人就是自己时,我们就不会再把自己当成仇人。这项修行会化解任何想要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意愿。 “愿我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愤怒会伤害所有的人,连自己也不能幸免。若是愤怒满怀,平安与幸福会消失。有些人把生命耗尽在愤怒中;就算有人碰了他们一下,他们也会变得怒不可遏。这是因为环境所致,还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愤怒种子?谛观你心中的愤怒种子,谛观那些你认为伤害你的人。慈观能帮助我们理解两者,并且帮助我们放下那些会制造更多痛苦的惯性思考模式和惯性行为模式。我们会看到,那个伤害我们的人,自己正在深深受苦。观想他的痛苦,可以令我们的心生起理解和爱。打开心扉,痛苦便会随之而去。慈观的修行,将我们从烦恼中解放出来。湮灭愤怒的种子:除去唯一的敌人 有一名婆罗门问佛陀说:“世尊,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会同意杀害的 ?”佛陀答道:“有,愤怒。杀害愤怒,可以除去痛苦,带来平安和幸福。愤怒是所有智者都同意杀害的唯一敌人。”佛陀的回答感动了他,他于是加入佛陀僧团。当他的表兄发现他出家了,当面咒骂佛陀。佛陀只是微笑。这使表兄更气,问:“你怎么没反应 ?”佛陀答道:“如果有人拒绝一个礼物,这份礼物一定要由送礼的人收回。 ”第一个受到愤怒言行伤害的,就是自己。后来,佛陀说了一个偈子: 没有愤怒的人, 愤怒由何生起? 生活自主安宁, 观照达致自在。 有谁被人责骂, 回头责骂那人, 这人害了自己, 也伤害了对方。 有谁被人斥责, 而不斥责对方, 他得到大胜利, 为自己和对方。 他为双方二人, 同时带来利益。 对愤怒的根源, 心里生起理解, 那人的心清净, 既安宁又自在。 他是一位医师, 为己为人治疗。 不懂得正法者, 才说这人愚蠢。 “没有愤怒的人”是指那些在藏识中没有愤怒种子的人。我们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们心中有愤怒的种子,这些种子可能是从父母或社会那儿传递给我们的。即使是一点小刺激,也可能令你大怒。一个没有愤怒种子的人可以永远保持微笑,不论别人当着他面说了什么。“生活自主安宁,观照达致自在”。他们懂得自主地生活,能够自制和保护自己。从谛观中得到的了悟,令他们不会被拖进愤怒的漩涡中。这份了悟能保护他们的身心。这里说的谛观,就是慈观、悲观、喜观和舍观。 “有谁被人责骂,回头责骂那人,这人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方。”如果有人对你吼叫,而你也吼回去时,不但你会受苦,对方也会受苦,这股愤怒也会继续增强。要避免这样做,这只会伤害双方。 “有谁被人斥责,而不斥责对方,他得到大胜利,为自己和对方。”你受到伤害,而你又去伤害别人,只会使痛苦继续。修行正念呼吸,你将制造一个双赢局面。 “对愤怒的根源,心里生起理解,那人的心清净,既安宁又自在。”只要谛观,就会明白到,别人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他缺乏正念,或是因为误解,或是因为由他的父母、祖先、社会传递给他的愤怒种子。这一份理解,可以当下就为你带来平安、喜悦及自在。 “他是一位医师,为己为人治疗。”如果有人怒气冲冲地对你吼叫,而你只是不愠不火地以微笑作回答,他可能会慢慢地开始理解,最终,也可能转化他的愤怒。犹如华佗在世,你疗愈了双方的伤口。 “不懂得正法者,才说这人愚蠢。”也许有人会说:“顶回去啊 !不要这样子给人欺负。”但,说这话的人不理解佛陀的深刻教诲。当你感到愤怒时,要回到呼吸之上,觉察呼吸,对方可能会看到你是有修行的人,甚至可能会向你道歉。牢记这句偈语,受益良多。克服六大烦恼:愤怒、恐惧、忧虑、欲望、贪婪、无明 我们祈愿,在日常生活中无灾无难。我们也希望,怒气永不升起。但,当怒气真的升起时,我们知道怎样处理。《清境道论》引用出来的慈观中,“愤怒、烦恼、恐惧、忧虑”指的是那些所有藏匿在我们心中,剥夺我们平安幸福的不善、负面心态。愤怒、恐惧、忧虑、欲望、贪婪、无明是现代的六大烦恼。修行正念生活,我们就有办法处理这些烦恼,而我们的爱也会展现为具体的行动。 不论是在家或是在工作,不论是在坐禅或行禅,都要全天谛观。若是做得到这点,你将发现色(身体)、受(感受)、想(认知)、行(心行)、识(心识)五蕴的真性。你会明白,是什么塑造了现在的你,这将使你易于接纳自己——包括你的苦与乐。爱,就是要如实地接受自己。“认识自己”是修行爱的第一步骤。 第四章 以理解之钥打开爱之门(1)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理解与爱之眼:两种人,两种爱 我们继续第二组的慈观练习: 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 愿她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 愿他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 愿他们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 愿我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 愿她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 愿他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 愿他们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 愿我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愿她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愿他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愿他们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 某个冬天,当梅村的住家众修行慈观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在家女弟子对我说:“在我对男朋友做慈观后,我发现我不再那么爱他了。可是,对我最讨厌的人做慈观以后,我忽然很恨自己。”在禅观之前,她对她男朋友的爱是又热又烈,让她看不见她男朋友的缺点。在禅观的过程中,她开始更清楚地看她男朋友,也觉知到,她男朋友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她说她不再那么爱她男朋友了,然而事实上,她对他的爱却有了更多的慈和悲。她有办法理解到他受的痛苦,她对他的爱也因此变得更深、更健康。她有办法更自由地呼吸,也因此有办法让她的男友更自由地呼吸。虽然她说:“我不再那么爱他了。”我想,她的意思是说:“我爱他更深了。”她对她最讨厌的人也有了新的了悟。忽然间她看到那个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了。她也看到了,她对那人的言行的反应是何等严厉,因而害他受苦。她的话,证明了她是真的在修行。照射正念的光芒:一瞥一眸的宁静与喜悦 “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又一次地,我们由自身开始做起,理解自己的真实本性。只要仍旧拒绝自己,仍旧继续伤害自己的身心,去谈爱他人、接纳他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了正念,就有办法认识到我们习惯性的思考模式,以及我们思唯的。有时候,思唯会在原地打转,让我们在失去信心、悲观、冲突、悲伤、嫉妒中沉没。当我们的心是如此,我们的一言一行也就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这些心念来,进而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这项修行,就是要在我们习惯性的思考模式中,照进正念的光芒,让我们能看得清楚。当念头或想法浮起时,立即觉察,并对它微笑。也许,这样就能使它止息,适当的注意 (yoniso manaskara)可以带来幸福、平安、清晰以及爱。不适当的注意 (ayoniso manaskara)则会令心中充塞悲伤、愤怒、歧视。正念帮助我们修行适当的注意,灌溉心中平安、幸福、解脱的种子。 佛教将心 (manas末那识 )形容为在树枝上吊着晃来晃去的猴子,一次又一次地,带我们进入痛苦的黑暗世界。修行是要在起心动念的过程中,照射正念的光芒,好让我们能看得清楚,不至于陷入不适当的注意。每次听到一段对话,或者目睹一件事故时,我们的注意可能是适当的,或是不适当的。有了正念,我们就有办法将它认出来,进而培养适当的注意,舍弃不适当的注意,并认识到:“我了知,不适当的注意,对我或是我关心的人都是无益的。”知道怎么保持一颗宁静、喜悦的心,言行就会散发出平安和幸福,我们会成为自己真实的朋友,许多人的益友。 接下来,我们用正念,照亮我们的言语。我们可能下过决心,绝不说某些话,但最后还是把守不住,说了出来。正念可以帮助我们,不再说出引起自己和别人冲突的话语。 身体的行为,像是一瞥一眸、一挥手或是站姿,都会流露出我们的心态。每一个姿态,都道出我们心中的喜或悲、爱或恨、正念或不正念。正念照亮了我们所做的事情,像是我们的站姿、坐姿,怎样看别人,如何微笑,或者如何皱眉。正念光芒照耀下,我们觉知到哪一个行为是有益的,哪一个行为又是有害的。益己的行为,也将利益他人。伤己的行为,也将伤害他人。这就是为什么在修行之初,我们说:“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一旦你用理解之钥打开了爱之门,你将能接纳自己和他人。如果你还没有办法接纳他人,那是因为你尚未接纳自己。如果你与你周围的人斗气,是因为你心中在自我斗争。《妙法莲华经》告诫我们,要以慈悲之眼来看众生,这也包括了自己。 “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们的心有如一片田野,土地里藏着正面和负面的种子。我们必须觉知所有各式各样的种子。当我们接触到心中的痛苦时,也要知道尚有其他种子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将痛苦的种子传递给我们,但他们也给了我们平安、自由、喜悦及幸福的种子。即使这些种子埋藏在意识深处,我们仍可灌溉它们,帮助它们茁壮起来。接触心中的喜悦、平安、自在、安稳及爱的种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们也邀请朋友同样地接触我们这些种子。如果我们爱某人,我们每天都需要觉察并接触在他心中的正面种子,不要他浇灌愤怒、沮丧和仇恨的种子。这样,可以帮助他朝健康与幸福的方向成长。禅观何人?启于恨,止于爱 第四章 以理解之钥打开爱之门(2)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我们的修行变得稳固时,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去理解、去爱、去照顾自己。然后,我们便可以将他人作为慈观的对象。首先,我们选喜欢的人作禅观的对象,其次是不爱也不恨的人,然后才是我们爱的人,最后是我们很厌恶的人。在《清净道论》中,佛音要我们先对我们所喜欢的人修慈观,因为要将爱心赠予喜欢的人比较容易。他以燃火为比喻。首先点燃稻草,等这些稻草烧起来了,再加小树枝。小树枝烧起来后,再添入小木柴。等小木材烧起来后,我们才放进大木材,直到一些潮湿或青嫩的木材也烧起来为止。但,如果我们想要直接在一些湿漉漉的木材上烧火,我们不可能成功。佛音又说,如果以我们的爱人来做开始修行,我们可能会被强烈的感觉吞噬。他也劝告我们,不要拿已过世的人做禅观对象,除非说我们的正念既稳固又真确,这才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因为明白到生与死不过是一种概念罢了,所以不会因为禅观所爱的人、厌恶的人或是已过世的人而迷失掉。 “愿他身心安乐、轻松。愿他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专注于慈观对象时,如果他住在你的东边,就将你所有的能量送到东边去。如果他坐在你右边,就将你的能量延伸到右边去。用爱的能量环绕着他。即使他不需要你的爱,也要如此修行。安住于深刻的专注中。因为你知道怎么爱自己,你有能力将爱给予喜欢的人。谛观他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个修行其实是很容易的。在《念处经》佛陀教导僧侣们、、中,“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的意思是说,当你做禅观时,你不是站在外边往内看。想要对某人有深刻和直接的理解,你必须与他合二为一。只要你还把自己看做是与你观照的对象分开的,你的理解就还不算真确。 在你成功地对喜欢的人做禅观以后,选一个你既不爱也不恨的人来做禅观对象,像是邮差或是电工。就算你对他有少许好恶感,那并不真的是爱或恨。一个你不爱也不恨的人,可以是百万人的代表。譬如说,你想将你的爱延展到波斯尼亚人,就选一个你可以观想出的波斯尼亚人做禅观对象。谛观他,并观想他的身体、感受、认知、心行、心识,如此,你便会看到他整个国家的情况。若是你能够理解他,你就能够去爱、去理解所有的波斯尼亚人。如果你说:“愿一切众生快乐。”但却没有明确、实在对象时,你的愿望也许会太过模糊。若是只专注在一个人上,说:“愿他和所有像他的人安全,不受伤害”会比较容易。如此一来,你的爱将会变得实在。慈观,绝非只是在思想上的祈望,而是实实在在的修行。修行谛观,你将散发正念的能量,照亮你禅观的对象。真正的谛观,总会带来真正的爱。 几个月之后,如果你觉得你可以做下一阶段的修行时,选一个你爱的人做禅观对象。甚至,你也可以选你最亲爱的人。“愿他身心安乐、轻松。愿他安全,不受伤害。愿他心无愤怒、烦恼、恐惧、忧虑。 ”这是非常甜蜜的修行,也是为什么《清净道论》警告我们,这项修行的缺点是,在禅观跟你关系密切的人时,你的专注可能会丧失。 最后,禅观被你当成敌人、光是想到他就会令你愤怒的人。把自己放到他的处境中,然后想:“愿他身心安乐、幸福、轻松。”如果你还未能爱自己,你就没有能力去爱你的敌人。当你能够爱自己时,你就能爱所有的人。若能做到这点,你就会明白到你所谓的敌人,也不过是个正在受苦的人罢了。 “愿他安全,不受伤害。”越战期间,我禅观越南士兵,祈愿他们不要丧命沙场。我也禅观美国士兵,深深地同情他们。我知道,他们被派遣到千里之外的异乡,到此来杀人或被杀,我祈愿他们平安。如此的禅观,带来一股深刻的渴望,希望战争能结束,让所有的越南人及美国人生活平安。一旦那股渴望变得清晰了,眼前就只是一条道路——为结束战争而努力。当你修行慈观,你必须往那条路上走。一旦你能看到,被你称为敌人的人也在受苦,你就会想去爱他、接受他。“敌人”这个观念会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他也在受苦、也需要我们的爱和慈悲的真相。 “愿我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首先,我们学习接触和认出心中幸福和喜悦的种子。一旦成功了,即使是偶尔做到,也可以继续以别人作为禅观对象来修行。就算某人非常不快乐,你也知道,在他心中仍有幸福与喜悦的种子。学会怎样灌溉自己心中的这些种子后,你便会知道怎样灌溉他人心中的种子。借着你的言语、眼神、关爱,你能够帮他接触到这些种子,双方也都将因此受益。 第四章 以理解之钥打开爱之门(3)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29 新浪读书 在梅村,我邀请学生写下父母亲的优点。有一个年轻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列出他父亲的长处,却不愿意描述母亲,因为他想这是很不愉快的事。在开始禅观以后,他非常惊讶地发现,他能够接触到他母亲的许多优点。他愈发现母亲的优点,愈能够平息他对母亲的怨恨。深入观察之后,他重新建立与母亲的关系,爱自他心中流露出来。 之后,他写了一封爱的信给他母亲,信中畅诉了他的了悟,承认母亲的优点,表达了对她的感激。他母亲收到信后,感动莫名,她的儿子从来没有这样好好地跟她讲过话。她跟邻居聊起这件事,说她是怎样高兴能够与儿子和好,又是怎样惋惜她自己的母亲已不在人世,她想写一封类似的信给她母亲。这名年轻人知道后,写信给妈妈说:“请不要以为外婆不在人世,她仍活在您心中。我相信她会读到您的信,即使是在您写信的时候。”这是他从这次修行中得到的了悟——我们的父母、祖先都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是他们的延续。在收到他的第二封信后,他母亲真的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一人修行,全家受益。灌溉美好的种子:清除心中的毒素 “愿我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佛法用“一切种子” (Sarvabijaka)来形容心识。我们是园丁,识别、灌溉、耕耘最好的种子。我们要有信心:在我们的心中有美好的种子。然后,用适当的注意,在坐禅、行禅或是日常生活中,接触这些种子。当我们成功地接触到这些正面种子,我们将知道怎样一次又一次地接触它们,它们也会变得更茁壮。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要求心理治疗师,不要只是与病人谈论他们的问题,而要帮助病人接触喜悦和幸福的种子。如果治疗师知道怎样在走路时维持正念,接触自己美善的元素,就知道怎样帮助病人也这样做。为何不带你的病人到室外做行禅?教他们怎样以焕然一新的步伐在大地上走路,怎样接触到蓝天白云。教他们怎样慢下来,怎样享受当下最简单的乐趣,怎样借这一切来滋养自己。如果治疗师只和病人谈痛苦,伤害可能更大。 “愿我能够觉察、接触心中喜悦与幸福的种子。”这个练习的本质是爱。“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修行真爱。 ”3这是我所著《步入解脱》中的一句话。 “愿我学会识别、了解心中愤怒、贪婪和愚痴的源头。”“识别”的意思是认知某事的存在。“了解源头”的意思是理解事物的本性——它从何而来,是什么因缘汇聚而成的,以及已存在多久。这是谛观的过程。 我们的心中都有些毒素,包括贪(贪念)、(愤怒)、痴(愚痴)。贪念使我们追逐名誉、利益、财富和性等声色名利。愚痴是无知、不理解。除这三毒外,还有其他毒素,包括慢(傲慢)、疑(怀疑)。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正念,以认识心中的贪念、愤怒与愚痴,了解这些毒素带来的痛苦 (外在因素并非唯一来源 )。佛陀问:“愤怒怎么可能在没有愤怒的人之中生起?”愤怒的主要来源,是我们心中的愤怒种子。亲眼目睹、亲耳听见一件事的或许有两个人,但生气的可能只要一个。言语和事件只是刺激了我们心中的东西,若是藏识没有愤怒的种子,愤怒不可能生起。 在能帮助别人之前,我们必须懂得处理自己的愤怒。当怒火被煽动时,我们往往会攻击那些灌溉我们愤怒种子的人。这就像是我们的房子着火了,不去灭火,却跑去追那些我们以为是放火的人。与别人争吵,只是在我们心中的愤怒种子上浇水。当愤怒生起时,就要回归自己,并用正念的能量去拥抱、平息、照耀那股愤怒。不要以为如果你也使那人受苦,你会觉得好过些。这是很危险的想法。他们愤怒时,可能反应会更严厉,那股愤怒更会一发不可收拾。佛陀教导我们,当愤怒生起时,就要闭起眼睛、耳朵,回归自己,照料心中那股愤怒源头。转化你的愤怒,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你周遭的
/
本文档为【你,可以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