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_文化结构_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_文化结构_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2011-04-08 7页 pdf 322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1390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_文化结构_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秦 亚 青   【内容提要】自国际政治领域出现社会学转向以来, 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人员的 重视。目前, 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当属社会建构主义。但建构主义毕竟不 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理论, 也仍然未能贯通作为共有知识的文化这一意义网络系统。要构 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需要借鉴建构主义, 但也需要超越建构主义。首先要厘清的是文化 理论不可或缺的三个概念, 即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其中, 文化力的概念尤为重要, 因为它促成私有知识上升为共有知识, 编织...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_文化结构_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秦 亚 青   【内容提要】自国际政治领域出现社会学转向以来, 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人员的 重视。目前, 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当属社会建构主义。但建构主义毕竟不 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理论, 也仍然未能贯通作为共有知识的文化这一意义网络系统。要构 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需要借鉴建构主义, 但也需要超越建构主义。首先要厘清的是文化 理论不可或缺的三个概念, 即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其中, 文化力的概念尤为重要, 因为它促成私有知识上升为共有知识, 编织了体系层次的意义网络, 也推动了现有文化内 容的变革和更新。 【关键词】世界政治; 文化理论 【作者简介】秦亚青, 外交学院教授、副院长。 (北京 邮编: 100039) 【中图分类号】D 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9550 (2003) 04- 0004- 06   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关系学理研究最主要的发展 是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1989 年奥努弗的建构主 义著作《我们创造的世界》和克拉托奇维尔研究的 著作《规则、规范和决策》问世。①之后, 这一超越理性 主义的研究方向得到了迅速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 理性主义主导国际关系学理研究的局面被全面 打破。1999 年, 卡赞斯坦、基欧汉、克莱斯纳三人联袂 主编的《国际组织》专集《世界政治研究中的探索与争 鸣》和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问世, 确立了国际 政治社会理论作为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理论的学术地 位, 也形成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 的争鸣态势。正如卡赞斯坦等三位学者所言:“我们认 为, 在 20 世纪 90 年代, 论战的一些焦点发生了转移。 受到经济学和文化学的猛烈冲击, 理性主义和建构主 义之间的论战成为更加重要的学理论争焦点。”② 一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倾向是一直存在的。二战以来, 以哈斯为代的新功能主义, 以霍夫曼和阿隆为首的 法国学派, 以怀特和布尔为代表的英国学派, 都反映出 从社会角度研究国际关系的努力。但是,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才真正开始出现国际政治的“建构主义转 向”。③原因是 90 年代之前, 国际关系学的重心在美 国, 主要学理营养来自微观经济学, 从社会角度研究国 际关系的成果没有在美国形成主导学术流派。当时, 国 际关系学界的主流理论继承行为主义革命以来的理论 发展道路, 关注点在于理论的简约和严谨, 所以对社   3  此文系作者在 2002 年 12 月 21~ 22 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关 系理论与中国: 比较与借鉴”研讨会发言稿的基础上扩展而成。 ① N icho las Greenwood O nuf,W orld of ou r M ak ing , Co lum bia: U niversity of South Caro lina P ress, 1989. John Ruggie 认为, 虽然在奥 努弗之前有许多社会建构主义研究, 但是, 在国际关系领域系统的开创 性研究是奥努弗的著作。参见 John Ruggie,“W hat M akes the W o rld H ang Together? N eo2utilitarian 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2 allenge, ”in Peter J. Katzenstein, Robert O. Keohane, and Stephen D. Krasner, eds. , E xp lora tion and Con testa tion in the S tudy of W orld P olitics, Cam bridge, M assachussetts: T he M IT P ress, 1999, p. 222。 F riedrich Kratochw il, R u les, N orm s, and D ecisions,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89。 ②   Katzenstein, Keohane and Krasner, E xp lora tion and Con testa tion in the S tudy of W orld P olitics, p. 43. ③ Jeffery T. Checkel,“T he Constructivist T urn in In ternational Relations T heo ry, ”W orld P olitics, V o l. 50, 1998, pp. 324- 348. —4—   国际关系理论 会学视角以及较难测量的非物质性概念不予重视, 虽 然批判学派和后现代学派早已开始侵蚀理性主义的理 论大厦, 但是, 这些理论最多只是处于边缘状态, 受到 注意, 甚至得到借鉴, 但却无法进入主流。冷战的结束 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现实 主义和自由主义面对冷战的结束这一重大国际关系事 件, 没有表现出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米尔斯 海默的《退向未来》是冷战结束后现实主义最大胆的宣 言, 但也只是预测在未来的某一时刻, 国际关系会回归 现实主义描述的状态。①不过, 这个未来似乎比较遥 远。自由主义的学者似乎开始注意非理性主义范畴内 的概念, 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观念因素仍然是一个与物 质因素并列的变量, 但转而注重观念的作用已经得到 明确的显现。②此后, 社会建构主义的温和形式或曰常 规建构主义终于跻身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行列, 并 且成为时下西方最具活力的理论流派。③ 于是, 出现了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之说。 所谓转向, 大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观 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性主义理论更多地强调物质 因素, 比如新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结构就被明确地定 义为国际体系中主要国家物质实力的分布。④国际政 治的社会理论强调的是观念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将 国际关系的世界分为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 物质层面的存在是基本的条件, 没有物质层面的存在, 也就没有研究对象的存在。但是, 建构主义更加强调物 质层面的存在怎样产生意义、怎样形成观念, 这就进入 了第二个层面, 也就是理念的层面。物质存在本身是没 有什么意义的, 只有在人赋予其意义的时候, 它才产生 了意义。观念是社会现象, 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存在有 意义的观念和观念结构。⑤所以, 对“那在 (ou t there)” 的承认和对机械那在意义的否认就成为常规建构主义 的特征之一, 也是社会学转向中的第一表现。 第二,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既然物质存在的意义取 决于人, 那么, 人是怎样赋予物质存在意义的呢? 答案 是社会实践, 也就是主体间的互动。作为行动者的主体 之间的相互实践活动使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因素产生了 意义。美国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极端关注是 因为这两个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互动确定了它们相对 于对方的基本身份, 这种相互敌对身份不仅使武器问 题如此敏感, 也使其他任何问题, 包括双方的意图这类 非物质性问题, 都易于成为敏感问题。社会事实或社会 互动建构起来的观念事实, 如无政府性, 其本身是会具 有多种意义的, 哪种意义产生作用, 产生什么样的作 用, 取决于国际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社会实 践产生社会意义, 建构身份关系, 模塑行为体利益, 这 是社会学转向的第二表现。 第三, 文化的重要意义。文化涉及行动者对于他们 自己、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所 持有的共同的知识, 也就是共有观念。共有观念产生于 行动者的私有观念, 即行动者在相互实践活动之前独 自持有的观念。私有观念的互动会形成共有观念, 一旦 共有观念形成, 就不能再还原到私有观念。这种不能还 原至私有观念的共有观念就是文化, 比如国际规范和 伦理。奴隶制、种族隔离甚至战争, 这些曾经被视为正 常合理甚至光荣的东西, 现在或是被摒弃, 或是被削 弱。温特的三种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 文化——就是三种他所认为的国际政治的基本文化模 式, 由国际社会中行动者的相互行动所造就, 成为共有 观念之后, 反过来塑造行动者的身份, 并通过身份政治 (po lit ics of iden t ity, 也可用“认同政治”) 影响其利益 和行为。⑥ 这些发展的先导实际上还是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 自身发展而发生的理念的转变, 亦即哲学层面的从主 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 从根本 上说是主体的存在这一本体论问题。从启蒙运动开始 西方逐渐建立了主体性哲学体系, 笛卡尔的先验自我 (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性 (人为自然立 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 都是主体性哲学的重要表 —5—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4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lexander W endt, S ocia l T heo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9, pp. 139 - 192, 246 - 312. 有人趋于将社会建构主义机械地界定为唯心主义、将理性主 义界定为唯物主义。这种将任何理论以唯物ö唯心两分法加以界定的方 式是哲学思考简单化和习惯思维定式的表现。参见黄南森:《论辩证唯 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载《新华文摘》2000 年第 3 期, 第 25~ 34 页。 Kenneth W altz, T heo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Reading, M assachusetts: A ddison2W esley, 1979.Ruggie 将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分为三类: 新古典建构主义 (Hohn Ruggie, F riedrich Kratoch iw il)、自然建构主义 (A lexanderW endt )、后现代建构主义 (R ichard A sheley, D avid Campbell, R. B. J.W alker)。我在这里所说的常规建构主义可以包括前两种, 尤其是温特建构主义, 但不包括后现代建构主义。参见Ruggie,“W hat M akes theW o rld H ang Together, ”pp. 240- 242。Judith Go 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 eds. , Id eas andF oreig n P olicy : B elief s, Institu tions, and P olitica l Chang e, Ithaca andL ondon: Co rnell U niversity P ress, 1993, pp. 3- 30.John J. M earsheim er,“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 ility in Eur2ope after the Co ld W ar, ”In terna tiona l S ecu rity , V o l. 19, 1990, pp. 5-49. 述。主体性哲学的本质是理性, 理性的核心是对人的主 体作用的肯定, 表现是现代性。但是, 这种肯定是在主 客二元对立前提下的主体论, 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对客 体的构造与征服关系上面。这种存在是主体的孤独存 在, 是对立于客体的存在。哲学的主体论转向强调了主 体间性, 强调了主体的存在是诸多主体之间的共存, 体 现在主体间相互活动之中。孤独存在变为社会存在, 征 服关系变为交往关系。① 行动者之间的共同存在和相 互交往是社会的根本特征, 行动者在社会中的互动必 然产生共有观念, 亦即文化。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学转 向也正是表现了这样的理念。从更广泛的学术角度来 看, 新史学的式微、新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多有 异曲同工之义。 二 社会学转向中的文化问题   国际关系学的社会学转向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 所以社会学转向的内在动力是文化的回归。虽然爱德 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仍然具有影响力, 但其“最复杂 的整体”这一文化概念几乎具有无所不包的内涵, ② 所 以格尔茨较狭义的定义在文化回归的今天似乎更有实 际的意义。格尔茨认为, 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 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 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 后相袭的概念系统, 借此, 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 活的知识和态度。”③ 根据这一定义, 文化是人群的共 有的意义系统, 是人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 是人所创造 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它具有历史性、系统性和 主体间性。对人的身份认同、利益认识因而也对人的行 为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与温特定义的观念结构ö文化—共同和集体知识—基本上是相似的。④如果将 世界看做社会性存在, 将国际关系和跨国关系视为社 会关系, 那么, 文化研究必然成为世界政治学中不可或 缺的内容。如果将世界政治行为体行为, 尤其是战争ö 冲突与和平ö合作行为, 作为世界政治研究的核心议 程, 那么, 文化作为群体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抽象 和实际行为的方式、标准化的认知取向、对行为进行规 范性调控的机制, ⑤ 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 世界政治 学需要文化理论。 冷战后国际政治领域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主要表 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文化冲突说, 典型的代表是亨廷 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强调文明ö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冲 突。⑥ 但是, 文明冲突论实际上并非文化研究, 也不是 从社会角度观察国际政治问题。虽然他承认文明的多 样性和西方文明的非普世性, 但他只不过是以文明的 概念替代了意识形态的概念, 以文明的单位替代了国 家或国家集团的单位。在文明冲突理论之中, 文化只是 一种物化的存在: 有中心, 有边界。在这种意义上, 文明 只不过是国家形态的变异。文明的界限换去国家的界 限, 界限分明的文明之间注定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在 这种所谓的文化研究中, 被忘却的恰恰是文化研究的 核心——人。人完全被淹没在文明的大海里, 人的能动 作用不复存在, 文明冲突的宿命性导致了人的失能甚 至消失。对文化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研究, 失去了 人, 也就无所谓文化或文明。进而, 亨廷顿明显的主客 二分的思维 (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抗)是典型的 主体性本体论, 从根本上忽略了文化研究的主体间性 这一核心内容。亨廷顿所犯的是格尔茨所讨论的一种 文化研究的谬误:“把文化想像成是一种独立自足的、 有着自身的力量和目的的‘超有机体’的实在, 即将文 化实体化。”⑦ 尽管他的文明冲突论反映了冷战后世界 政治中的重要现象, 但是, 他的理论不是文化理论。 第二类是社会建构主义。这是国际政治的社会学 转向的主流。无论是主流建构主义, 还是后现代建构主 义, 都强调了社会实践性和观念的共有意义。不过, 西 方学者所说的社会学转向主要是指常规建构主义理 论。常规建构主义在反思主义本体论和理性主义认识 论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 并沿着这一中间道路迅 速发展, 形成了以温特为理论代表, 以卡赞斯坦、芬尼 莫尔、江忆恩等一批学者为结合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 建构主义研究群, 遍布美国主要高校, 研究内容主要是 —6—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第 13 页。 Sam uel H untington, “T he C lash of C ivilizations, ”F oreig n A f f a irs, Summ er 1993, pp. 22- 49. 关于亨廷顿对文明冲突的详细阐 述, 参 见 Sam uel H untington, T he C lash of C iv iliz a tions and the R em ak ing of the W orld O rd er, N ew Yo 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6。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第 5 页。 W endt, T heo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p. 157.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第 109 页。 [美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 韩莉译:《文化的解释》, 南京: 译林 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 页。 参见 Jurgen H aberm as, T heory of Comm unica tion T heory : T he C ritique of F unctiona list R eason, Cam bridge: Po lity P ress, 1981; E lizabeth L ong,“Engaging Socio 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L ong, ed. F rom S ociology to Cu ltu ra l S tud ies, pp. 1- 32; J im M cGuigan, ed. Cu ltu ra l M ethod olog ies, L ondon: Sage, 1997, pp. 66- 70。 国际政治中的文化形态, 研究方法也仍然是以经验方 式为主。常规建构主义以其中间道路跻身于西方国际 政治理论主流, 后现代建构主义仍然处于被边缘化的 境地。 常规建构主义包含了重要的文化因素, 但建构主 义理论之所以不能等同于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主要 有三个原因。第一, 建构主义依托的是社会学, 是米德 的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伯格和勒克曼的 社会建构说。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人类的社会组 织。正如赛德曼所说的那样, 社会学是“局部的研究活 动, 其概念设计和主题观念都是针对局部而不是整体 的社会内容的语言⋯⋯。”①从这一角度讲, 它不是完 全意义上的文化理论。尤其是在思考世界政治这一领 域的时候, 社会学以单一社会或亚社会为研究中心的 局限就越发明显。第二, 如果在世界政治领域使用文化 的概念, 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法律、规范、机制、制 度、信念、意识形态等具体文化形态。②到目前为止, 国 际政治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机制研究和规范研究上面。 机制研究更多的是理性主义学者的贡献, 所以对机制 的讨论也更多地是从新功利主义视角而不是从文化视 角对国际机制进行工具性分析。③ 建构主义的经验性 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国际规范对国家身份和利益形 成的作用方面, 亦即对文化功能的研究。④ 第三, 由于 前两个原因, 建构主义还没有意识到要将世界政治文 化范畴的内容进行统合性理论研究并使之理论化, 成 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范式。虽然近几年来建构主义 对于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阔, 研究的问 题越来越深刻, 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严谨, 但是, 世界 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距离以整体主义方法论对世界文 化进行系统性的理论集成依然遥远。要建立世界政治 的文化理论, 则需要超越建构主义。 从 1992 年温特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 的: 论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发表以来, 建构主义与理 性主义的思想交锋日趋激烈, 到了 1999 年卡赞斯坦、 基欧汉和克莱斯纳主编的论文集问世和温特理论著作 的出版, 建构主义如日中天, 建构主义研究成果不计其 数。在西方, 尤其是美国, 建构主义已经融入主流国际 政治理论的行列, 温特为其著作取名《国际政治的社会 理论》以对抗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名著《国际政治理 论》, 这一目标在国际政治学理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但 在同时, 建构主义思想锋刃的锐利性却开始出现逐渐 钝化的迹象, 更多的常规科学研究深挖细寻常规建构 主义的各种理论命题, 开始一一论证, 这无疑是科学发 展的需要, 但同时, 思想锐气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常规建构主义理论中文化营养的不足。因此, 我希望结 合对温特常规建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提出建立 世界政治文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三 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容。第一, 文化的形成。文化理论不能等同于社会理论, 行动者之间的交往可以有社会性而没有文化内涵, 比 如温特所举的西班牙人和克兹特人的初次相遇就是一 例。⑤从社会行动到文化行动之间的过程就是文化形 成的过程, 也就是从私有观念到共有观念的发展过程。 第二, 促进文化形成的动力, 亦即下面要讨论的文化 力。这是文化理论的动力部分, 是文化理论的核心, 缺 此则无文化可言。第三, 文化的功能, 即文化对国家或 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的影响。目前, 大部 分涉及国际关系的文化研究采用的是文化功能主义模 式, 即首先理清文化中的基本特征, 然后讨论这些基本 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文化功能模式是文化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至多是文化理论的一个方面。 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世界政治文化理 论体系, 要建立这样的理论体系也绝非易事。关于文化 功能已经有许多阐述, 所以我在这里只希望根据以上 预设的文化理论框架中的前两个问题提出三个重点考 虑的概念, 即: 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我的基本 假定是: 文化的形成势必包含文化结构和文化单位这 两个因素, 文化单位之间的互动通过文化力的推进形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4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W endt, S ocia l T heo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p. 158. 参 见 Peter Katzenstein, Cu ltu ra l N orm s and N ationa l S ecu rity : P olice and M ilita ry in P ostw ar J ap an, Ithaca, N. Y. : Co rnell U niversity P ress;M artha F innemo re, N ationa l In terests in In terna tiona l S ociety , Ithaca, N. Y. : Co rnell U niversity P ress, 1996。 参 见 Robert Kehane, A f ter H eg em ony , P riceton, N. J. : P rinceton U niversity P ress, 1984; Stephen Krasner, ed. In terna tiona l R eg im es, Ithaca, N. Y. : Co rnell U niversity P ress, 1983。 W endt, T hoe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p. 160. Steve Seidm an, “Relativizing Socio logy: T he Challenge of Cultu ral Studies, ”in L ong, ed. , F rom S ociology to Cu ltu ra l S tud ies, p. 37. 成文化结构和改变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通过文化力的 作用影响文化环境中的行动者。 1. 文化结构 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世界这个大的空 间概念中是否存在一个体系层面的主导文化结构呢? 温特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所设定的霍布斯、洛克和康德 文化都是世界体系层次的理想类型主导文化, 并且预 设了一种进化式的发展过程, 即从霍布斯文化发展到 洛克文化, 最后达到康德文化。他还逐步走向了一种单 向建构关系, 即国际体系的主导文化结构塑造了国家 的身份, 确定了国家的角色, 因而也就界定了国家的利 益。① 如果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前提是存在世 界空间范畴的文化结构。所以, 世界政治文化理论假定 存在世界体系层次的文化结构是合理的。 其二, 假定存在体系层面的主导文化结构, 那么单 位文化结构也是同时存在的。进而, 如果承认国家是世 界体系的基本和主导单位, 国家作为世界政治的主导 行为体, 其身份是自身文化结构建构的还是世界体系 文化建构的?温特的建构主义体系理论强调后者, 江忆 恩的战略文化理论强调前者。②显然各有道理。但如果 体系文化结构和单位文化结构都会发生作用, 什么条 件促使前者或后者发生作用就成为需要梳理清楚的问 题。 其三, 如果我们承认两种文化结构是共同存在的, 那么体系文化结构与单位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单位 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常规建构主义理论虽然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但却没有解释这一问题, 似乎 也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可以设想一种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辩证关系, 整体的存在不是个体的消亡, 个体是 整体的部分和缩约。也可以采取本体论平等的概念对 不同单位文化结构加以诠释。但是, 建构主义的世界主 导文化结构显然不是如此。建构主义设定国家层面的 观念是私有观念, 国际体系层面的观念是共有观念, 这 在以国际体系为分析层次的研究设计中无可厚非, 但 需要澄清的是世界性共有观念与世界文化单位的共有 观念这两种观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所以, 文化结构是文化理论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 题。科尔曼在对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有过一个观点, 即, 社会科学各分支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微观理论和 宏观理论之间的联系十分薄弱, 未能解决微观到宏观 或宏观到微观的转变问题。③这可以被称为缺失的中 观理论。如果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中观理论作 为沟通宏观和微观的渠道显然不能缺失。 2. 文化单位 如果存在主导性体系文化, 什么是世界政治的文 化的基本单位? 国际关系学界在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 这一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罗斯诺总结说这是国家中 心论和多元单位论之争。④新现实主义坚持国家是国 际政治的研究单位, 跨国主义理论和各种新自由主义 理论则将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在研究重点之内。⑤ 亨廷 顿的文明冲突论虽不是文化理论, 但却提出了一个不 同于现实主义和跨国主义的文化单位: 文明 (儒教文 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所以, 我们有着多种 可能的文化单位, 包括: 次国家行为体、国家、跨国行为 体、文明。 到目前为止, 主流体系理论都将国家定为研究单 位。常规建构主义在建构其自身的体系理论大厦过程 中, 终于回归到国家, 将国家确定为中心行动者及观念 体系的主导行动者。如果仅仅希望研究单向的国际体 系结构 (无论是文化的还是物质的) 对国家的影响, 在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解体之前, 这样预设的确是最简约 的方式。但如果将国家定为世界文化的基本单位, 则排 斥了其他文化单位, 而在某些条件下, 正是这些其他文 化单位, 比如非政府组织和超国家组织, 在建构世界文 化体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采用多元文化 单位的方式, 又怎样进行理论建构、达到理论所的 简约和严谨呢?这是一个两难境地, 但却是世界政治的 文化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 3. 文化力 文化力涉及世界政治的文化内容, 私有观念是否 能够上升到共有观念, 主要取决于文化力。从现在的研 究来看, 普遍道德、国际、国际规范、战略文化以及 —8—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① ② ③ ④ ⑤ 参 见 Stephen Krasner, D ef end ing the N ationa l In terest, P rinceton, N. J. : P rinceton U niversity P ress, 1978; Robert Keohane and Jo seph S. N ye,“T 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 o rld Po lit ics, ”In t2 erna tiona l O rg an iz a tion, V o l. 25, 1971, pp. 329- 352。 Jam es N. Ro senau, A long the D om estic F oreig n F ron tier,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7, pp. 55- 77. Jam es Co lem an, T he A symm etric S ociety , Sycracuse: Sycracuse U niversity P ress, 1982. A lastair I. Johnston, Cu ltu ra l R ea lism : S tra teg ic Cu ltu re and G rand S tra tegy in Ch inese H istory , P rinceton: P rinceton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这与后现代国际政治理论的认识论和去中心论是截然不同 的。参见D avid Campbell,W riting S ecu rity : U nited S ta tes F oreig n P olicy and the P olitics of Id en tity ,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2, p. 4。 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等等都可以作为世界政治文化研 究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成为共识的? 必然有某种 力量的推进。在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中, 我们可以将文 化力定义为: 使某些私有知识成为共有知识, 成为世界 主导文化的基本内容, 形成世界文化的结构框架, 并推 动主导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力量。所以, 文化力研究是文 化理论的核心。 什么构成了文化力? 有人说是权力。权力又有软 硬之分: 硬权力是强制性权力, 它可以帮助推进文化观 念, 如二战后日本的“刺刀下的民主”。软权力根据奈的 定义是同化性权力, 国家具有的让其他国家心甘情愿 地去做自己希望它做的事情。奈定义的软权力是靠对 其他行为体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作用的。软权力也 可以推进文化的传播, 如现在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自 由贸易制度。但是如果将软权力定义为对其他行为体 价值观念的影响, 那么并非只有国家才可以垄断这种 权力。① 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 虽然他们没有称其为文化力, 但是根据他们对其功能 的表述, 应该是类似的动力因素。温特提出了一种元理 论陈述, 认为微观层面上的私有知识可以通过行动者 的社会性互动, 依据各种不同的路径, 形成宏观层面上 的共有知识, 亦即文化。由于存在多种路径, 微观层面 上的知识可能产生多种形态的宏观层面共识, 并且一 旦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则不能再行还原为原来的私有 知识, 于是便形成了宏观层面上的观念结构 (文化)。② 温特从元理论角度解释了文化力问题, 将这一动力的 源泉定位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但是他没有说明为什 么在存在多种路径的情况下, 是什么力量使私有观念 通过某种路径而没有通过另外的路径, 是什么力量使 私有观念成为体系层面的某一种共识而没有成为另外 一种共识。费尼莫尔和斯克金柯提出了一种经验理论 层面的陈述。她们在讨论国际规范形成的时候, 借用了 一个规范的“生命周期”的说法, 认为国际规范的形成 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有着三个阶段: 兴 起阶段、普及阶段、内化阶段。规范兴起阶段主要靠规 范倡导者的宣传鼓动和规范倡导机构的促进并得到国 家的支持, 将规范推至临界点; 规范普及阶段主要是广 大行动者对规范的接受, 一旦规范超越了临界点, 就会 迅速扩展; 规范内化阶段是行动者对规范的内化, 使之 成为自我身份和认同的一部分。③费尼莫尔和斯克金 柯虽然讨论的是规范形成的动力, 但由于规范是文化 的一种形态, 所以, 也可以看做对文化力的一种解释。 她们的解释是可以操作的, 但是, 对规范动力的阐述只 是在第一阶段最为突出。在第二阶段, 则更像是一种通 常的社会化过程 (效仿)和无理智从众心理 (随潮流)相 结合的结果。而在第三阶段, 则被描述成一种似为必然 的惯性。所以, 这一生命周期在后两个阶段越来越失去 了活力。并且, 如果说文化的推进在于对成功行动者文 化的模仿,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入主中国的少数民族虽 然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而自己却被中华文化所同化?④ 文化力的研究是文化理论的关键。问题很多, 比 如, 文化只有靠权力才能推进吗?文化力与权力是什么 关系?再如, 什么力量使微观层面上的观念通过某些畅 通路径成为宏观层面上的文化结构?又是什么力量 (可 称之为文化阻力或反向文化力) 阻断了微观层面观念 的上升?什么力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结构, 使其核心观 念分崩离析? 又如, 文化力是国家的垄断物吗? 现在世 界上的许多得以广泛接受的观念, 有些是国际组织, 有 些是由非政府力量, 有些则是个人首先提出和倡导的, 在其提出和倡导之时, 既无硬权力强行推进, 也无软权 力诱惑引导, 更不是国家首先发起, 而最后终于修成正 果, 成为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其推动力到底在何 处?如果文化力不等同于国家权力, 那么国家是否应该 是世界政治文化理论的惟一基本单位呢? 个人在世界 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什么? 本文提出的这些问题显然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建立世界政治文化理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但世界政 治是需要文化理论的, 因为世界范畴内的文化内容很 可能是引导世界前进的主要因素。现在, 人们还没有从 理论建构角度讨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而中国又以 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著称于世界。所以, 如果我们就 此做出努力, 应该是有意义的。 [收稿日期: 2003- 01- 30 ] [责任编辑: 邵 峰 ] —9—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4 期 ① ② ③ ④ Ib id. , p. 266. M artha F innemo re and Kath ryn Sikk ink,“In ternational N o rm D ynam ics and the Po lit ical Change, ”in Katzenstein, Krasner, and Keohane, eds. , T he E xp lora tion and Con testa tion in the S tudy of W orld P olitics, pp. 254- 265. W endt, T heory of In terna tiona l P olitics, pp. 139- 190. Jo seph S. N ye, T he P arad ox of A m erican P ow er, N ew Yo rk: O xfo rd U niversity P ress, 2002, pp. 8- 11. Abstracts Cultura l Theor ies of W orld Pol it ics ——Cultura l Structure, Cultura l Un its and Cultura l Forces Q in Yaqing (4) Since the em ergence of the socio log ica l sh if t in in terna t iona l po lit ics, cu ltu ra l phenom ena have increasing ly a t t racted scho larlya t ten t ion. Socia lcon struct ivism is the theo ryw ith the richestcu ltu ra lcon ten tw ith in them ain stream estab lishm en t of in terna t iona l po lit ics. Con struct ivism , how ever, is no t a cu ltu ra l theo ry in a com p lete sen se and canno t exp lica te cu ltu re as comm on know ledge o r as netw o rk s of m ean ings. T herefo re, it is necessary bo th to le2 arn from and to go beyond socia l con struct ivism to develop a cu ltu ra l theo ry of w o rld po lit ics. F irst, th ree concep ts tha t a re to be included in a cu ltu ra l theo ry need to be clarif ied: cu ltu ra l st ructu res, cu ltu ra l un its, and cu ltu ra l fo rces. T he la t ter is the key, fo r it channels p riva te know ledge to comm on know ledge, w eaves the netw o rk s of m ean ings a t the system ic level, and b rings abou t changes in the ex ist ing cu ltu re itself. Extracts of Speeches from the Sem inar on Theor ies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 and Ch ina: Com par ison and Reference A sem inar on the“T heo ry of In terna t iona l R ela t ion s and Ch ina: Com parison and R eference”w as held in Beijing on D ecem ber 21 and D ecem ber 22, 2002, spon so red by ou r jou rna l. H ere w e p resen t summ aries of som e of the p resen ta t ion s m ade du ring the sem inar. T he fo llow ing ex tracts have been app roved by the respect ive speakers.2By the Edito r Theor ies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 in Ch ina: Severa l Po in ts of V iew on Ach ievem en ts and D ef ic ienc ies W ang Y izhou (10) The Problem D eserv ing M ost Inqu iry in Presen t-day Theoretica l Stud ies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 Y u Zhengl iang (12) Facts and Theor ies: Theor iza tion of Stud ies on the H istory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h iY inhong (14) How to V iew the D ifferen t Schools in Stud ies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 L i Shaojun (16) Prom oting Stud ies of In terna tiona l Rela tion s in Ch ina with theTheoretica l Ach ievem en ts of Soc ia l Con structiv ism Guo Shuyong (18) New Headway in Theor ies of Reg iona l ism X iao Huanrong (20) The R ise in Stud ies of Publ ic D iplomacy in the Un ited Sta tes and Ref lection s on Am er ican Fore ign Pol icy Tang X iaosong and W ang Y iwe i(22) —77— No. 4, 2003 W orld Econom ics and In terna tiona l Pol it ics
/
本文档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_文化结构_文化单位与文化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