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课改十年_我变了

课改十年_我变了

2011-01-06 2页 pdf 210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8546

暂无简介

举报
课改十年_我变了 2010年第 9期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当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 潮汹涌而来的时候,我们这些教师也面 临着一个个崭新的挑战,心灵经历着一 次次强烈的震荡。虽然我们有过矛盾, 有过无奈,甚至痛苦,但是当我们因此 而取得进步,因此而获得成功的时候, 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 乐,这种快乐让我振奋,让我澎湃,也让 我发生了最彻底的改变…… 一、知识的传授方式在变 课改前的我,在教学中,面对一个 个的知识点,习惯于讲清讲透各个知识 点的内涵,注重知...
课改十年_我变了
2010年第 9期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当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 潮汹涌而来的时候,我们这些教师也面 临着一个个崭新的挑战,心灵经历着一 次次强烈的震荡。虽然我们有过矛盾, 有过无奈,甚至痛苦,但是当我们因此 而取得进步,因此而获得成功的时候, 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 乐,这种快乐让我振奋,让我澎湃,也让 我发生了最彻底的改变…… 一、知识的传授方式在变 课改前的我,在教学中,面对一个 个的,习惯于讲清讲透各个知识 点的内涵,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 而忽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喋喋不 休,讲个没完没了,学生听的昏昏欲睡, 填鸭式的传授知识让我累得半死,往往 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课改后的我,在课堂中,只需只言 片语,教学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 是我把陈旧、单一的学习方式变为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使 我明白了,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技 能和方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 人以渔”。此外,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还 应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 特的思维方式。而这种良好习惯和独特 思维方式的形成,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使我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业 务水平,教学中,我始终提醒自己按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理 念去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 习中掌握方法、技能,发展他们的思维, 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 好的科学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 学习的态度,积极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中 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去解决自己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学知识是为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学死知 识或是死学知识。 二、知识底蕴在变 课改前的我认为,教师要想倒给学 生一杯水,就必须先具备一桶水。在教 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要 倒给学生多少水,学生就吸收多少水, 从不会担心上课时自己的知识不够用。 课改后的我才知道,教师只有一桶 水已远远不够。课堂活了,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有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你应接不暇,有 时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学生的 需求。一桶水,数量不足,压力不够,而 且是一桶死水,容易发霉、变臭。“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 想把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地供给学生, 自己就应该是长流水,学生得有自来 水,正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当然,这 就要求我们时刻鞭策自己,不断总结、 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正是如 此,在课改的大潮中,我的业务水平和 知识都有所提高,知识底蕴也不断丰富 起来。 三、师生地位在变 课改前的我,就是教师,讲台就是 自己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始终站在 讲台上,一副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认 为只有那样才有教师的威严,教师与学 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怎样教, 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怎样问,学生就怎 样回答,学生与教师缺少沟通,学生对 教师完全是唯命是从,被动地接受知 识。 课改后,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教 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交 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我的 课堂上,经常就有了这样的提问:“你能 提出什么问题吗?”“你发现了什么?”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一石激起千层 浪。在我的引领下,学生们经过思考,提 出的问题各具特色,求异创新的思维火 花不断闪现。我深深地感到,在新课程 理念的指导下,我的课堂焕发出了新的 活力,呈现出了新的气象。在新课程春 风的吹拂下,我的课堂教学渐渐地走向 了成熟。 四、师生角色在变 课改前,我是严谨的老师,在教学 过程中总是高高在上,给学生一副冷冰 冰的面孔,让学生难以接近;在学生犯 错误时,总是以苛刻的语言进行打击或 处罚,或埋怨学生这差那差;学生有困 难时,对他们的帮助只是蜻蜓点水,没 有耐心;学生有进步时,只是轻描淡写, 不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老师就是老 师,不能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因 此在课堂教学中少了理解、少了引导, 多了批评、多了抱怨。 课改后的我是学生随和的朋友。在 学生犯错误时,我是严父,及时纠正,决 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我是慈母,耐心 帮助,加以解决;学生有缺点时,我是医 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副副鼓励 与告诫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我 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 悲伤……最主要的是,我以朋友的身份 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师生之间才 有了那份平等,才有了学生自觉自愿向 教师袒露胸怀,向教师讲述自己的喜怒 ◇张军亮 课改十年, 我变 了 61 2010年第 9期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哀乐,而教师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多 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些引导与爱心。 五、师生交往的方式在变 课改前的我“一心装着升学率,两 眼盯着好学生”,只要学生分数考得高, 他就是不折不扣的优生,在课堂教学 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晴转 多云”甚至“寒风呼啸”,对成绩好的学 生往往是“多云转晴”、“春风细雨”。学 困生与优等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具 有明显的界限之分。 课改后的我,在新课程理念的影 响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以分数论优 差的观念。课堂教学中彻底抛弃了“一 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的做 法,树立了“为了一切孩子”的观念,让 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采取了“三管齐 下”:一是培优,二是补差,三是抓特 长。在我的思想深处再也没有了“差 生”这一名词。因为我认为,任何一个 学生,他如果有这方面的缺点,就一定 会有另一方面的优点;在这几方面表 现不足,就肯定在另外几方面有他的 长处。所以,在我心目中,我的学生中 没有一个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 我欣赏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再也没有 因为做错一件事而罚扫三天地的辛苦 了;再也没有因为考差了而遭受鄙视 的苦闷了。望着学生们花朵般的笑脸, 我敢肯定,他们将来长大后,一定会个 个都有出息,个个都有所作为。所以,新 课程使我明白了,更新教学观念是接纳 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日常行为在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 程的核心理念,为实现这一理念,我的 言行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教学中要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 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 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就是尊重、关心 和牵挂,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学会了尊重、 赞赏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 和价值,尊重学生的同时还意味着不伤 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讽刺、挖苦学生,不 大声训斥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 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 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 学生的独特的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 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经过努力所 表现出来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 师所讲内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十年的课改让我发现,要学习的东 西实在太多太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 很重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继 续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我感 觉,我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还需要不断 创新和探索实践,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 展,为孩子们的明天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城县玉 琳中学) 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 教育的基础,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责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 人格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家庭教育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言语或一 次无意识的举动,都极有可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或好或坏的 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要有原则。 1.家长要学会倾听 家长要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其进行 交流。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忙于下结论,要等孩子把话 说完说清楚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 想一想,不要忙于纠正,否则会越纠正越偏离。我女儿今年只 有十一岁,我常常能俯耳倾听她的心声,甚至走近她的世界 与她用心交流。女儿在日记中写道:“每天与妈妈说话是最高 兴的时候……妈妈就像我的朋友。”孩子的话让我感动良久, 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家长耐心倾听的重要性。 2.家长要避免发出矛盾的信息 正如心理学大师米纽琴所言:“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方 法是互相抵消的,一加一等于零。”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会 让孩子有“无论如何做都是错”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发展 出某种混乱的行为来逃避这种两难情境。因此,父母要想在 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就应做到言行一致、恪守承诺。 3.家里不能规矩太多 家里应有规矩,但如果规矩太多太杂人人都会犯规,就 失去了定规则的意义。另外,家长在执行规矩的时候,态度要 坚决而温柔,不能摇摆,也不能过于严厉。家长还应特别注重 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能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孩子,让孩子 在快乐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在家长犯错误的时候, 要放下架子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而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 要做到以鼓励和说理代替责骂,这样,让“爱”化解孩子与父 母间的鸿沟,也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享有至高无上的亲情地 位。总之,家庭教育的原则不能走极端,父母最好在实践中积 累取得“无为而治”的教子方法。 ◇韩志丽 家庭教育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62
/
本文档为【课改十年_我变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