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本权利与普世权利

2010-12-03 20页 doc 10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3800

暂无简介

举报
基本权利与普世权利不过,这种接触的成功要取决于我们要彼此了解,要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彼此进行了解 探访奥巴马总统的法律之路 发表时间:2009-11-17 11:15:00  阅读数次: 28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7日)                          探访奥巴马总统的法律之路                             丁相顺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具有很多符号意义:第一位黑人总统,出身于草根阶层的总统,曾经在美国最好的大学接受教育和任教的总统、世道维艰时期高举变革口号的总统等等。特别具有意义的...
基本权利与普世权利
不过,这种接触的成功要取决于我们要彼此了解,要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彼此进行了解 探访奥巴马总统的法律之路 发表时间:2009-11-17 11:15:00  阅读数次: 28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7日)                          探访奥巴马总统的法律之路                             丁相顺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具有很多符号意义:第一位黑人总统,出身于草根阶层的总统,曾经在美国最好的大学接受教育和任教的总统、世道维艰时期高举变革口号的总统等等。特别具有意义的是,奥巴马是第26位出身律师的美国总统—--而美国历史上只有44任总统。毫无疑问,律师这个行业在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决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律师的奥巴马能够披荆斩棘,在初选和大选中获胜,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是多种要素作用的结果:既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代以来美国消除种族歧视、实现种族融合政策的原因;也是美国特有的政治、政治势力作用的结果;更与美国精英式的法学教育训练密切相关,作为美国法学院教育的优质产品,奥巴马当选总统沿袭了美国法律人和法学教育的政治辉煌。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访问中国前期,作者访问了奥巴马总统学习过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工作过的芝加哥Miner, 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以及他任教过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采访了奥巴马总统的老师、同事,对奥巴马的法律道路进行了探访。   来自基层又回到基层的法律精英 对于奥巴马总统来说,哈佛大学法学院无疑对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所建立于1817年的法学院,拥有全美最为豪华的教师阵容、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最具实力的校友网络。在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毕业后,曾经在芝加哥的社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基层经验的奥巴马,很清楚美国律师在这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更清楚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律师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当他进入这所百年名校的时候,一个崭新的生活舞台就已经向他敞开了。不过,能够让一位普通的大龄黑人小子,在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中脱颖而出,则是通过竞争成为《哈佛法律评论》主编以后。 《哈佛法律评论》在哈佛大学众多的学生组织中,是最具历史传统和特色的一个。120年前创立的这一全美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一直由学生独立运营组织,法学院旁边静谧的三层小楼Gannett House里面工作着八十多位学生编辑,每年4000部的发行量可以保证法律评论自负盈亏。成为编辑,不仅需要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有经过激烈的写作选拔。尽管身为学生编辑,但审查的都是那些大牌学者撰写的前沿学术论文,因而,相互的讨论、争辩、以及砥砺是杂志编辑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场景。笔者在参观Gannett House的时候,接待编辑以打扰工作为由礼貌地拒绝了参观编辑部的要求,但会议室里编辑们热烈讨论的场景还是进入了笔者的眼帘。《哈佛法律评论》聚集了哈佛精英中的精英,也成为培养美国法治运转的人才基地:包括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内,九位大法官中就有四位曾经担任编辑。奥巴马首先在第一学年末担任了《哈佛法律评论》编辑,然后在编辑工作中展示了他的领导力和亲和力,战胜了其他十八位极富竞争力的候选人,成为《哈佛法律评论》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编辑,来领导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并且极其重要的法学期刊,并一起了全国性媒体的关注,成为政治明星,并且使他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获得了《来自我父亲的梦想》的著作合约,使他能够向美国人民介绍他自己,并且《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一书的热销,也使他得以解决他的经济问题,从而为自己设计一条与众不同的法律职业道路。 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这样的名门,曾经担任《哈佛法律评论》主编的辉煌经历,足以使奥巴马成为迈向顶尖律师事务所、获得最高法院法官助理的职位。但奥巴马并没有选择这样的道路,相反,他返回了芝加哥,回到了他进入哈佛前的社区工作。或许这样的独特经历才造就了奥巴马总统的奇迹。而奥巴马的奇迹也推动着哈佛法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理念的创新。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的沈远远教授曾经为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州帮助奥巴马助选,在谈到哈佛法学院对奥巴马的影响时,她着重强调的并不是哈佛的精英教育,而是哈佛对学生提出的草根服务精神的要求。哈佛法学院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社区志愿者工作,必须深入社区基层。   民权律师事务所的小律师 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奥巴马重新回到芝加哥的时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区工作者,而是拥有专业资格的律师,这意味着他可以在更专业的领域从事他的社区工作。芝加哥的Miner, 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恰恰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Miner, 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位于芝加哥中心区的一座四层小楼,极不显眼,是一所专门从事公益诉讼和维护少数族裔民权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奥巴马总统的大部分法律职业生涯就是在这里渡过的。衣着朴素的创始合伙人Miner先生非常淡定地向笔者介绍了其雇佣奥巴马的过程:1991年,Miner先生通过报道得知奥巴马有志于在芝加哥从事民权法律业务,所以就决定联系奥巴马,但是,《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接电话的人问他是否打算雇佣奥巴马,并开玩笑说,他位于雇主名单的第643号。于是他就出门去接孩子了。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的小女儿说,有一位名字很怪异的人在下午的时候给他打过电话,但她忘记将电话号码放在什么地方了。不过幸运的是,她最终找到了这个号码。于是,Miner先生将电话打给奥巴马,并约定两人一起吃午饭。他们的首次见面持续了两个小时,一起交流了彼此的价值观以及作为民权律师的可能。在经过四到五次见面交流后,奥巴马最终决定亲自到律师事务所参观并于1993年加入其中。 从1993年到2004年间,尽管曾经有其他兼职,但奥巴马一直隶属于这家规模很小的民权律师事务所担任普通律师和法律顾问。在这所律师事务所中,奥巴马主要为创始合伙人Miner先生工作,办理维护民权和保障工人权利的案件。奥巴马将86%的工作时间花在就业歧视、民权案件以及告密案件上。“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律师,既不显眼,也不耀眼毫不显眼。他仅仅是一名工作勤奋、刻苦的律师,每一个人都愿意与他在一起。” Miner先生是如此奥巴马律师的。律师事务所的另一位同事Cummings则为被他遇事冷静的表现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务所有时经常会出现老鼠,当奥巴马在地下会议室与一位客户电话沟通的时候,一位老鼠悄悄钻进勒他的裤脚。奥巴马并没有放下电话,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着通话,并悄悄地将老鼠拨到一旁。而这种在不可预见情况下表现出冷静和沉着,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也完美地体现出来。 不过,当今天回头看一下,奥巴马在民权律师业务上的表现,恰恰说明他又不是一位普通的律师。首先,他从事的律师业务与他在芝加哥社区从事的选民组织工作密切相关,其次,奥巴马在从事律师业务的同时,还兼任芝加哥大学的教学工作,在1997年到2004年期间,他还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工作。或许,繁多的工作并没有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律师业务中,奥巴马并没有办理出庭诉讼业务----而这是美国律师的基本工作,也是Miner, 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Miner, 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是奥巴马律师职业生涯的关键一站,这家很小的民权律师事务所培养了一名小律师,但却从此走出了一位律师总统。对此,合伙人Galland先生依然表现得淡定自如:“我们不在乎为什么人们那样看好我们;如果人们看好我们是因为我们是出色的律师,那当然很好;如果人们看好我们是因为我们雇佣了巴拉克•奥巴马,那么,我们也很自豪曾经与他一起工作,因为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他选择了为我们工作。”   法学院无闻的兼职教授 奥巴马总统法律生涯中的另外一份工作是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兼职讲授宪法学和民权课程。作为美国中部最为著名的大学,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因其法律经济学研究而在美国法学界独领风骚。10月10日,当年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院长、著名的破产法专家Douglas G. Baird教授向笔者谈起了雇佣奥巴马担任教职和他任教的情况。 作为刚刚毕业的哈佛优等生,能够获得这样一份教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奥巴马担任《哈佛法律评论》编辑工作期间,其撰写的编辑意见给当时的芝大法学院教授迈克尔·麦康奈尔(McConnell)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推荐刚刚毕业的奥巴马到芝加哥担任教职。而对于奥巴马来说,之所以选择来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书,还在于担任兼职教师的工作可以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父亲的梦想》一书的写作中。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规模浩大,而且设计独特,所有的教授办公室都分布于图书馆的四周,这样,既方便教师们查阅资料,也方便在图书馆阅览的学生们随时与老师们沟通。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为奥巴马提供了这样的教授办公室,配备了学术秘书,这样就可以使他很方便地使用这些图书资料和与学生们沟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奥巴马完成了其后热销的《父亲的梦想》一书的自传。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奥巴马教授也是与众不同的。正如一位奥巴马的学生谈到的那样,“课堂通常是由教授来灌输他或者她就某一问题的观点,由学生接受这些内容的场所,但是,奥巴马教授的课堂并非如此,他更加注意听取学生的观点”。美国法学院的课堂,采用的往往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和讨论的案例教学方式,课前往往需要学生做大量的阅读,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刻画出案件的分析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苏格拉底样式的教学。为了便于教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美国法学院的教室往往是以讲坛为起点的椭圆形设计。奥巴马的课堂涉及到敏感的种族、权利和救济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奥巴马往往是通过启发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尽管奥巴马因为其深刻的见解和颇具魅力的讲授使其有机会成为芝加哥大学的专职教授,但非常明显,他并没有将自己的职业生涯限定在芝加哥大学的三尺讲台。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的正式头衔是“senior lecturer”(高级讲师),这是一个提供给那些受人尊敬的法律杰出人士的兼职头衔,美国法律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的波斯纳法官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头衔也是如此。作为法学教师的奥巴马在长达十二年的任教生涯中,并没有发表任何的学术作品。究其原因,Baird教授介绍到:首先,作为法学院的兼职教师,对于奥巴马没有发表的要求;其次,美国法学界的学术研究表现出距离法律实务越来越遥远的倾向,学术产品往往与法律实践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奥巴马关注的则是具体的法律实践。 尽管奥巴马的挚友、哈佛大学法学院Ogletree教授认为,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虽然有机会获得提名担任法官,但对于竞选则没有太大的帮助。很精明的奥巴马一方面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利用了法学院的优势。尽管仍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书,但自1996年以后,他的主要精力就集中于自己的政治事业:竞选伊利诺伊州议员和美国参议院议员。而他在法学院的学生和同事,在奥巴马的政治竞选中,则成为竞选团队的主力。可以说,奥巴马教授在法学院的教学生涯,为他的政治生涯积蓄了力量。因为奥巴马在电视上演讲拉票的演讲风格和在芝加哥大学法学课题并无二致,总统竞选中谈到各种问题,也大都出现在宪法和民权法的课堂上。最让Baird教授感到自豪的是,芝加哥法学院产生一位享誉学界的黑人宪法教授,但是,却送出了一位曾经任职于斯的黑人律师总统。 欧巴马的自由平等观   [ 美国总统欧巴马刚才在复旦大学同现场中国学生和中国网民进行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涉及到他的基本信仰——自由平等。我将相关内容拷贝在这里。听听他对这些问题的想法,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向往,代表了一些核心的原则,就是所有的人生来平等,都有着基本的权利,而政府应当反映人们的意志,贸易应该是开放的,信息流通应当是自由的,而法律要保证这个公平。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永远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则说话,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制给任何国家,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所支持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这些表达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触信息的机会、政治的参与,我们认为这些是普世的权利,应该是所有人民能够享受到,包括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族群,不管是在中国、美国和任何国家,对于普遍权利的尊敬,作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开放态度的指导原则,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我们对国际法的承诺和对未来的信念的原则。 我们确实认为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所有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对所有人都应该是共有的共性,比如在联合国我们非常活跃于联合国来努力确保世界各地的儿童都能够得到某些基本权利的待遇。当然,有些地方儿童受到剥削、压榨,强迫他们做童工,尽管以前不同的国家包括美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当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要以比过去更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儿童,这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 我相信对妇女的问题上情况也是如此,我跟上海的韩市长在吃午餐的时候进行了很有趣的讨论,他跟我说现在有很多专业人士,在中国的专业人士中,比如在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还多,而且她们的表现非常的好。我认为这是一个取得进展的很好的、很小的指标,因为你看看世界各地的发展,一个最好的指标就是一个国家是不是成就斐然的一个最好的指标就是他的教育以及妇女所受的教育。而那些能够发挥妇女的潜力的国家,那些做得好的国家他们得到好处就比那些不发挥妇女潜力的国家要大。当然,男女关系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不过我认为在美国,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确认世界各地妇女的权利,当然,有些社会中妇女受到压迫,她们不能得到足够的机会,还有妇女受到暴力的影响等等,见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的。当然,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就此展开对话,但是我们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行。 首先让我说,我从来没有使用过TWITTER。我注意到一些年轻人,他们一直很忙,有各种各样的电子器材,很笨重。但是我还是非常相信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视开放性。在信息流动方面,我认为越是能够自由的信息流通,社会就变得越强,因为这样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让自己的政府负责,有一个问责制度,他们自己会思考,这样会有新的想法,鼓励创造性。所以我一直是坚定的支持互联网开放的使用,我是非常支持不审查内容,在美国我过去谈过,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我也认识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在美国,我们有没有受限制的使用互联网的机会,这是我们力量的来源,也应该受到鼓励的。 但是我也应该很诚实的告诉各位,作为美国总统,有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信息不是那么自由的流通,因为这样我就不需要听到人们在批评我,我认为很自然的。 在人处于一个实力地位的时候就会想到,你为什么这样说我,你这样说是很不负责的。可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因为在美国信息是自由的,因为在美国有很多人批评我说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还是认为,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民族制度变得更强,使我变成一个更好的领导人,因为它迫使我听到一些我不愿意听到的意见,也迫使我审查我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审查,要看我是不是真的为美国人民做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更强的工具,可以让公民来参与。 实际上,我这次胜选,当了总统的一个原因之一我们能够动员很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来动员。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我会赢,因为我们不是得到最富裕的支持者、政治上最有权利的人支持我们,可是人们通过互联网看到我们竞选,他们开始感到很兴奋,他们就组织起来成立一些竞选的活动、事件和集会,结果就产生了这些从下往上的一种行动,使我们很成功。 这不仅在政府和政治,在企业界一样。像Google这种公司,不到20年前,它只是两个年龄跟你们差不多一样的人创业,本来是科学的实验,后来因为互联网,他们能够创造一个产业,这个产业使得全世界各地的商业发生一场革命。 所以要不是有很自由的开放性,就像互联网所提供的开放性,那Google不会存在,所以我很支持一个做法,就是不要限制互联网的使用、接触或者像TWITTER这种信息技术,越开放越能够沟通,使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像我的两个女儿玛丽亚和娜塔莎,一个是11岁,一个是8岁,在她们的房间可以上网,通过互联网可以达到世界任何地方,可以学到她们想学的内容,这是她们巨大的力量,她们拥有这种力量,也有利于促进相互理解。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技术也有负面,恐怖分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做一些以前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有一些极端分子也可以动员。当然开放性肯定要付出某种代价,这是不能否认的。可是我想好的远远多于坏的,所以还是保持开放是好的,这是我很高兴互联网也作为这个论坛的一部分。最后两个问题。 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全面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15:03  新华网 TO 思想的行者     不光是提问者,参会的学生都是从上海各高校选择的代表,秘密培训N久才拉上去的。          TO周老师     讲演的魅力与实际的行动,个人以为还是需要区分开的。     而且,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永远为世界核心原则说话”,岂不意味着美国是真正认识这个原则的人,而其他反美的人就没有认识到这种原则?普世的权利应该不是美国说了算的吧。 我爱国宝:马丁路德金因为非暴力运动被神化了,同时期还有一位和他齐名黑人运动领袖叫Malcom X,不过已经被选择性遗忘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中午对全美公立学校在校生发表电视讲话,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要辍学”。虽然是电视讲话,但各电视公司不直播,只通过白宫网站向全国公立学校直播。即使如此,他还是“犯了忌”。因为美国总统不能主动到公立学校发表演说,尤其不能贸然向全国的公立学校发表讲话。事实上并非奥巴马一人丢脸,老总统布什也曾有同样的尴尬(详情请参阅前博《永坤推荐:总统为何不能给学生演讲?》)。          搞不清楚该如何自由了。呵呵,请教诸位。 演讲直播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发现,第一个提问者,女“学生”程熙,是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二个“学生”黄立鹤,则是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另外一个提问者钱文韬,是06级本科生,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     精选出来的青年们的提问四平八稳,既没有太强势的民族主义表达,但也没有有更多的惊奇或者失控的情形。      奥巴马的这种对话方式真正体现了什么是民主的方式,什么是对话的形式。各个电视台宁可播无聊电视剧也不转播对话现场,这种低调让人遐想万千。我只是想到了那熟悉的相反情景,一位领导在前面说:”你们要。。。。。“学生在下面认真的和鼓掌。 这套言论,当年布什来华时也说过。只不过奥巴马的语气更加舒缓一些,布什更加强硬一些。     软也罢,硬也罢,最终还是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欲速则不达。请给中国一点点时间。 周老师好速度啊!虽然没能看到视频直播,凑合着看文字的,还是能感受到欧巴马的演讲风采。他的演讲提及数人,从华盛顿、林肯,到马丁.路德金,诸人无不透露着自由平等的思想,也足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另:周师,地点是在复旦还是上海科技馆? 不过,这种接触的成功要取决于我们要彼此了解,要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彼此进行了解。就像当年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所说的,我们作为人有着共同的向往,但是我们两国又不同。我认为我们两国每个国家都应该勾画出自己要走的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相对而言,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化受到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移民的影响,而指导我们民主制度文件的影响,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向往,代表了一些核心的原则,就是所有的人生来平等,都有着基本的权利,而政府应当反映人们的意志,贸易应该是开放的,信息流通应当是自由的,而法律要保证这个公平。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永远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则说话,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制给任何国家,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所支持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这些表达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触信息的机会、政治的参与,我们认为这些是普世的权利,应该是所有人民能够享受到,包括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族群,不管是在中国、美国和任何国家,对于普遍权利的尊敬,作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开放态度的指导原则,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我们对国际法的承诺和对未来的信念的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13:01  新华网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演讲全文   你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 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打造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   而参加二战的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在那里参战。40年前,我们两国间开启了又一种联系,两国关系开始解冻,通过乒乓球的比赛解冻关系。我们两国之间有着分歧,但是我们也有着共同的人性及有着共同的好奇,就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一样,那时的国家就是一样,但是这个小小的开头带来了《上海公报》的问世,最终还带来了美中在1979年建交。在其后的30年我们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9年美中贸易只有5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   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的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   在需求趋于平衡的过程中,这种贸易可以是更广阔的贸易。如今我们有着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为我们在当前重大的全球问题上建立伙伴关系打开了大门,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复苏、洁净能源的开发、制止核武器扩散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在亚洲及全球各地促进和平和稳定,所有这些问题我明天与胡主席会谈时都会谈到。1979年的时候,我们两国人民的联系十分有限,如今当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好奇可以在许多领域建立的联系中都可以看到,在美国数量最多的留学生都来自中国。而在美国的学生中,学中文的人数增加了50%。我们两国有近200个友好城市,美中科学家在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发现领域进行合作,而我们两国人民都热爱篮球,姚明就是个例子。不过,此行中我不能观看上海鲨鱼队的比赛,有点遗憾。   那么我们两国之间的这种关系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使得亿万人民脱贫,而这种成就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而中国在全球问题中也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也目睹了我们经济的成长。中国有句古言,温故而知新。当然,我们过去30年中也遇到了挫折和挑战,我们的关系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没有分歧的。但是我们必须一定是对手这种想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我们两国的合作,美中两国都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安全。我们基于相互的利益、相互的尊重就能有成就。   不过,这种接触的成功要取决于我们要彼此了解,要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彼此进行了解。就像当年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所说的,我们作为人有着共同的向往,但是我们两国又不同。我认为我们两国每个国家都应该勾画出自己要走的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相对而言,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化受到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移民的影响,而指导我们民主制度文件的影响,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向往,代表了一些核心的原则,就是所有的人生来平等,都有着基本的权利,而政府应当反映人们的意志,贸易应该是开放的,信息流通应当是自由的,而法律要保证这个公平。   当然,我们的国家历史也不是没有过困难的地方,从很多方面来讲,很多年以来,我们是通过斗争来促进这些原则或者是所有的人民能够享受到,为了缔造一个更完美的联合,我们也打过一个很痛苦的内战,把一部分我们被奴役的人口释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使妇女有投票权,劳工有组织权,包括来自各地的移民能够全部被接受。即使他们被解放以后,非洲裔美国人也和美国人经过一些分开的、不平等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才争取到全面的平等权利,所有这些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核心原则的信念我们取得的进展,在最黑暗的风暴当中是作为我们的针。   这是为什么林肯在内战期间站起来说过,任何一个国家以自由、以所有人类平等的原则能够长久的存在,也就是为什么金博士在林肯纪念馆的前台站起来,说我们国家要必须真正的实现我们的信念。也就是为什么来自中国或者肯尼亚的移民能够到我们的家,也是为什么一个不到50年前以前在某些地方连投票都遇到困难的人,现在就能够做到那个国家的总统。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永远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则说话,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制给任何国家,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所支持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这些表达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触信息的机会、政治的参与,我们认为这些是普世的权利,应该是所有人民能够享受到,包括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族群,不管是在中国、美国和任何国家,对于普遍权利的尊敬,作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开放态度的指导原则,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我们对国际法的承诺和对未来的信念的原则。   所有这些都是你们知道关于美国的一些情况,我们有很多要从中国学习。我们看看这个伟大城市的各地,也看看这个房间,我就相信我们两国有很重要的共同点,也就是对未来的信念,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对现在的成就不能感到自满。虽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你们也是充满信心展望未来,致力于下一代能够比这一代做的更好,除了你们不断增长的经济之外,我们很配合中国在科学和研究方面所投入的力量,包括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使用的技术,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技术最多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很高兴互联网是今天活动的一部分,这个国家也拥有最大的机动电话网络,对新的投资保持继续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新的投资,我也希望两国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但是更重要是看到年轻人你们的才能、你们的献身精神、你们的梦想在21世纪实现方面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我说过很多次,我认为世界是互相连接的,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所建立的繁荣,我们所保护的环境,我们所追求的安全,所有这些都是共同的,而且是互相连接的,所以21世纪的实力不在零和游戏,一个国家成功不应该以另外一个国家的牺牲作为代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相反,我们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国际社会的强的、繁荣的、成功的成员。   再回到刚才的谚语,我们应该考虑过去。在大的国家合作的时候,就比互相碰撞会取得更多得好处,这就是人类在历史上不断吸取的教训。我认为我们合作应该是超越政府间的合作,应该是以人民为基础,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我们所从事的生意,我们送获得的知识,我们所进行的体育比赛,所有这些桥梁必须是年轻人共同合作建立起来,这就是我为什么非常高兴我们要大大的宣布我们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要增加到10万人。这样交流就会表现出我们是愿意致力于加强两国人民的联系,而且我是绝对有信心。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大使、最好的使者就是年轻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很有才能,充满活力,对未来的历史还是很乐观的,这是我们合作的下一步,惠及两国和全世界。   今天可以吸收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不断地向前推进。非常感谢。现在欢迎各位提问题。 我是同济大学黄立赫(音)。首先我想引用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来欢迎您,在《论语•子路》中有一句话叫和而不同,我们中国人民的理想就是在世界构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和谐世界。我们知道美国文化本身是在历史沉淀当中由不同的文化元素所积淀而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请问在您的这届政府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共同构建这个世界向着文化多元化发展?在您的外交政策中会有哪些措施去尊重各国的不同的历史文化?我们中美两国在此方面会有哪些合作?谢谢您。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点,美国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文化,我们那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因此,这对于美国人长什么样,你确实不能一言以蔽之,比如像我家我父亲来自肯尼亚,我母亲来自中西部的堪萨斯州,我妹妹是半个印度尼西亚人,她又嫁了一位加拿大的华裔人。因此当你看到我们奥巴马全家聚会的时候我们就像联合国一样,什么人都有,而这就是我们美国的力量所在,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从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饮食,从不同的想法中相互学习,这使得我们社会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同时每个国家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中,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因此我认为对于美国来讲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推断说我们有好的做法适用到别人身上的时候也可以带来好处。实际上对别的国家的这种态度我们要虚心一点才行。 正如我在开场白中所说的一样,我们确实认为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所有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对所有人都应该是共有的共性,比如在联合国,我们非常活跃于联合国来努力确保世界各地的儿童都能够得到某些基本权利的待遇。当然,有些地方儿童受到剥削、压榨,强迫他们做童工,尽管以前不同的国家包括美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当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要以比过去更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儿童,这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 我相信对妇女的问题上情况也是如此,我跟上海的韩市长在吃午餐的时候进行了很有趣的讨论,他跟我说现在有很多专业人士,在中国的专业人士中,比如在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还多,而且她们的表现非常的好。我认为这是一个取得进展的很好的、很小的指标,因为你看看世界各地的发展,一个国家是不是成就斐然的一个最好的指标就是他的教育以及妇女所受的教育。而那些能够发挥妇女的潜力的国家,那些做得好的国家他们得到好处就比那些不发挥妇女潜力的国家要大。当然,男女关系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不过我认为在美国,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确认世界各地妇女的权利,当然,有些社会中妇女受到压迫,她们不能得到足够的机会,还有妇女受到暴力的影响等等,见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的。当然,有些 奥巴马的这种对话方式真正体现了什么是民主的方式,什么是对话的形式。各个电视台宁可播无聊电视剧也不转播对话现场,这种低调让人遐想万千。我只是想到了那熟悉的相反情景,一位领导在前面说:”你们要。。。。。“学生在下面认真的记录和鼓掌。 但是我也应该很诚实的告诉各位,作为美国总统,有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信息不是那么自由的流通,因为这样我就不需要听到人们在批评我,我认为很自然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中午对全美公立学校在校生发表电视讲话,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要辍学”。虽然是电视讲话,但各电视公司不直播,只通过白宫网站向全国公立学校直播。即使如此,他还是“犯了忌”。因为美国总统不能主动到公立学校发表演说,尤其不能贸然向全国的公立学校发表讲话。事实上并非奥巴马一人丢脸,老总统布什也曾有同样的尴尬(详情请参阅前博《永坤推荐:总统为何不能给学生演讲?》)。          搞不清楚该如何自由了。呵呵,请教诸位。 TO 思想的行者     不光是提问者,参会的学生都是从上海各高校选择的代表,秘密培训N久才拉上去的。          TO周老师     讲演的魅力与实际的行动,个人以为还是需要区分开的。     而且,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永远为世界核心原则说话”,岂不意味着美国是真正认识这个原则的人,而其他反美的人就没有认识到这种原则?普世的权利应该不是美国说了算的吧。 “因为在美国有很多人批评我说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还是认为,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民族制度变得更强,使我变成一个更好的领导人,因为它迫使我听到一些我不愿意听到的意见,也迫使我审查我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审查,要看我是不是真的为美国人民做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更强的工具,可以让公民来参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此之意也~~~~~
/
本文档为【基本权利与普世权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