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

2010-11-12 6页 pdf 235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5225

暂无简介

举报
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论文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题,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0-8-18 10:43:45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请将本站向...
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题,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0-8-18 10:43:45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请将本站向您的朋友传递及介绍! 第27卷 总第 101期 心理学探新 PSYCHOL0GICAL EXPIDRATION 2007正 第 1期 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 张 坤 (华东政法学院 社会学系,上海 201620) 摘 要:该研究采用结果和前提反事实推理任务。选取 58名 3—5岁幼儿为被试。考察了其反 事实思维能力的发展。结果明:1.3岁儿童在结果反事实推理 中的得分显著低于4岁和 5岁儿 童。而4岁和 5岁儿童的得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幼儿的前提反事实推理因结构和方向不同而表 现出不同的年龄变化趋势;3.幼儿产生的上行和下行反事实论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成人一 样。幼儿较少产生减法反事实。 关键词: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7101—0057—05 1 前言 反事实思维(counteffactual thinking)是指在心理 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 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其在头脑中主要是以命题 的形式来表征,包括前提(“如果昨天晚上不熬夜”) 和结论(“今天就不会迟到”)两部分【l’引。反事实思 维是人类意识的重要特征,早期的研究大多针对成 人,近年来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也逐步引起研究 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反事实思维不但与 其因果推理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在儿童心理阅读和 社会互动的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自然情境中儿童反事实思维的考察主 要采用两种任务范式。第一种被称作结果反事实推 理任务(consequent counterfactual tasks),以Riggs等人 的研究为代表[引,这种任务要求儿童在听完的 讲述后,根据给定的与事实相反的前提确定其结果。 例如,“如果没有火灾,小明会在哪里?”第二种为前 提反事实推理任务(antecedent counteffactual tasks), 以Guajardo等人的研究为代表C4,5J,这种任务要求儿 童判定产生一定事件结果的前提是什么。例如,“小 丽要是怎么做,她的手指就不会沾满墨水了?”根据 社会比较的分类,研究者从结构上将反事实思 维分为加法(即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 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实进行否定的反事实思维。 例如,在“如果我再努力一些,这次考试就可以及格 了”)和减法(它是在头脑中假定某个既定事件并未 发生,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构。例如,“如果我 不出去玩,那么地板就不会被我弄脏了。”)两种类 型[6】;另一方面,根据命题结论的性质,又从方向上 将其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想 象其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原本可能出现比事实更好 的结果或情境。例如,“如果我再听话一点,这次就 可以得到小红花了”。)和下行反事实思维(假设一种 比事实更坏、更糟的结果或情境。例如,“我喝饮料 的时候如果不小心一点儿,恐怕就会把衣服弄脏 了”。)[ 。与结果反事实推理任务相比,前提任务能 够更明确地考察出儿童生成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反事 实推理能力。而现有研究大多采用了上述单一任务 进行测查,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不尽相同。Harris等 人的研究表明,年幼儿童包括学习困难和自闭症儿 童都能够借助反事实思维解释“某事为什么会发生” 或“如何可以阻止某事”,且当事情产生消极结果时, 儿童更易进行反事实思维[ ,8, 。另外 Riggs等人的 研究却表明[3,s,10】,3~4岁儿童在反事实推理任务 中出现大量所谓的“现实错误”(realist error),即儿童 的错误回答总是指向事物的现实状态;且儿童在反 事实推理中的表现可以预测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 展。因此,实验材料和任务的不一致可能造成上述 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此外,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 进行,我国仅见一篇综述文章L1¨ 。Bloom认为在反 事实表达和理解方面中国人比英美国家的人差,因 为中国人的句法结构中没有虚拟语气L1引。因此,研 究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融合结果和前提反事实推 58 心理学探新 2007正 理任务于同一研究,对学前儿童的反事实思维进行 考察,以期能够丰富反事实思维本身的研究,同时可 以促进教育、咨询等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山东省某幼儿园的 58 名幼儿为被试,其中 3岁儿童 22名(平均年龄为 41.59个月,年龄范围为 36—47个月),男孩 12名 , 女孩 10名;4岁儿童 20名(平均年龄为 52.75个月, 年龄范围为 48—59个月),男孩 10名 ,女孩 10名 ;5 岁儿童 16名(平均年龄 为 66.44个月 ,年龄范 围为 60 71个月),其中男孩 7名,女孩9名。 2.2 测量和材料 研究包括结果反事实推理和前提反事实推理任 务各两个。两个结果反事实推理任务是在 Riggs等 人研究 J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现以糖果位置变化 任务为例加以说明:实验材料包括 2个带盖的不透 明的塑料杯子(1个蓝色,1个红色)。一块糖,2个玩 偶(欣欣和小明)。主试与被试隔着一张桌子面对面 而坐,为幼儿演示整个故事情节。 “这个小朋友叫欣欣(呈现玩偶)。她有一块糖。 现在她想出去玩,看,她就先把糖放在这个蓝色杯子 里了。现在欣欣就 出去玩了,过一会儿她会来拿她 的糖,啊,欣欣出去了(用玩偶演示)。这时过来一个 小男孩,他叫小明(呈现第二个玩偶)。小明很调皮, 他要跟欣欣开个玩笑。看,他正把糖从蓝杯子里拿 出来放到红杯子里。现在小明也要到外面去玩,他 走了(用玩偶演示)。啊,欣欣回来了(呈现玩偶),现 在她想要去拿她的糖。讲述完故事后向幼儿提问 (反事实推理问题:)如果小明不过来(不进来换杯子 里的糖),那么糖在哪个杯子里?(蓝杯子还是红杯 子?)(正确:蓝杯子)(真实问题:)糖实际上在哪 个杯子里?(蓝杯子还是红杯子?)(正确答案:红杯 子)。幼儿用手指也可。幼儿对反事实推理问题和 真实问题均做出正确回答才算是通过了测验。得分 范围 0—1分。 前提反事实推理任务参照 Harris等人(实验 3)H J及 Guajardo等人[ ]的研究,另外,还设置了方向 不同的上行和下行反事实推理任务。主试与被试隔 着桌子面对面而坐,主试用图片(由硬卡纸做成,尺 寸为 gemx 10cm)向被试演示整个故事。现以上行 反事实推理任务为例说明: “小朋友,我们来想象一个故事。(出示图片 1) 假如一天你正在院子里玩 ,天刚刚下过雨 ,院子的地 上有一些泥巴。(出示图片2)这时,你一不小心,脚 踩到院子里的泥巴,鞋上全沾满了泥。(出示图片 3)一会你口渴了,要到厨房里去喝水,进屋的时候你 没有用擦鞋垫擦鞋,(出示图片 4)穿着鞋就跑到屋 子里去了,(出示图片5)因为你的鞋底沾满了泥巴, 所以你把厨房的地面全弄脏了,留下了一串串小脚 印。”然后向儿童提问:“你该怎么做,厨房的地板就 不会弄脏了?”(测试问题)等幼儿做出一个回答后, 主试接着问:“小朋友,你还能想起其他的办法吗? 你该怎么做,厨房的地板就不会弄脏了?”主试要不 断鼓励幼儿,直到幼儿不能再做出回答。 记录下幼儿在前提反事实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并 进行编码。首先把幼儿做出的回答编为反事实论断 (比如,做出“进门时用鞋垫擦鞋”这样的回答)、其他 论断(指与故事的主题有关,但不是反事实的论断, 比如 “鞋很容易下雨弄脏”这样的回答 )、无关论断 (指与故事内容无关的论断,比如 “我也有个大汽 车”这样的回答)三类。其次,把其中的反事实论断 根据方向(上行和下行)和结构(加法和减法)进一步 编码。比如,“用鞋垫擦鞋就不会弄脏了”这样的回 答就可以编为加法反事实论断;“不出去玩就不会弄 脏了”的回答编为减法反事实论断。幼儿每做出一 个相应的论述就记 1分,把幼儿在每一种类型中的 得分相加作为该类论断的得分。最后由三名发展心 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编码,编码的内部一致性系 数为 89.13%。对于不一致的编码,最后再集体商 讨确定。 2.3 程序 被试由一名主试在其熟悉的幼儿园活动室逐个 施测。为控制任务顺序效应,施测时对任务顺序、问 题顺序以及在测试问题选项的顺序在被试问加以平 衡。测试时间约为30分钟。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年龄的男女儿童在结果反事实推理中的 表现 幼儿在两个反事实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呈显著正 相关(r=0.39,p<0.05),因此把两个任务的总分作 为其结果反事实推理的得分。2(性别)x 3(年龄) 60 理学探 新 2007矩 推理进行 2(性别)×3(年龄)的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就加法反事实而言,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2,si、 = 14.875,P<0.001),性别主效应及两因素的交互 作用均不显著(F(1.51)=0.418;F(2,51)=1.942;Ps> 0.05)。进一步的平均数多重比较(Bonferroni)发现 ,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产生的加法反事实论断依次 呈显著地增加。就减法反事实来说,年龄与性别的 主效应及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2,51) = 0.301;F(1 , 51)=4.011;F(2 , 51)=0.321;Ps>0.05)。 对幼儿产生的上行和下行反事实进行配对组的 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56)=一 0.248,P>0.05)。而对幼儿产生的加法和减法反事 实进行的 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显著差异(t(56) :10.491,P<0.01),其中幼儿产生的加法反事实( = 2.21,s=1.35)要显著多于减法反事实( =0.21, s=0.41)。 4 讨论 就结果反事实思维来说,3岁儿童在反事实推 理任务中存在困难,这与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有相 似性[3,5,10】。如同儿童其他许多社会认知能力,比 如心理理论能力 ,在 3—5岁之间儿童的这种结果反 事实推理能力一直都在提高,但是从 3岁到4岁提 高的速度非常快,而 4岁和 5之间的发展速度相对 比较小,4岁似乎是儿童结果反事实推理能力发展 的分水岭。 研究中将结果反事实推理和前提反事实推理综 合到一个研究中进行考察。结果也表明,幼儿不仅 可以产生结果反事实推理,而且可以产生不同类型 的前提反事实论断,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扩展了 Riggs等人的结论-3 J。只是因结构和方向的不同,儿 童的前提反事实推理能力在发展时间上出现了一定 的分化。这也进一步说明将前提和结果反事实推理 分别考察的必要性。在提示之下,幼儿在前提反事 实推理任务中的表现似乎要好于结果反事实推理任 务。即使是 3岁的年幼儿童也极少产生与故事内容 无关的论断,研究中 5岁儿童就没有无关论断的产 生。而且不分年龄大小,儿童产生的反事实论断要 显著多于其他和无关论断,这说明即使是年幼儿童 也能关注故事并回答与故事有关的内容。研究发 现,与成人一样,幼儿也可以产生上行和下行反事实 论断,且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 果一致-5 J。但是研究发现,虽然幼儿产生的上行反 事实论断多于下行反事实论断,但两者 之间的差异 并没达到显著性水平。就结构来说 ,幼儿加法反事 实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而减法反事 实推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无论哪个年龄阶段 的儿童其产生的减法反事实论断要显著少于加法反 事实论断,但三岁的儿童也可以产生减法反事实论 断,只是发展的水平不及加法反事实推理,这与 Guaiardo等人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其研究表明,三 岁儿童几乎不能生成减法式反事实论断-5 J。与其他 类型的反事实推理相比,成人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加 工减法反事实论断,可能减法反事实推理需要更多 的认知资源[5,13 J,当然也可以同样用这一假设来解 释儿童在减法反事实推理中的表现。而且这种解释 可以补充 Peterson和Rigg有关修订来源的观念-l引, 特别是减法反事实为了考虑事物本该怎样就不同 时,更要求儿童转移和忽视事件的有些方面,需要更 多的认知资源,这对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来说似乎 太难。但是研究发现在 3 5岁之间儿童的减法反 事实推理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年龄变化,这有待于进 一 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Roese N J. e functional basis of counterfaetual thin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805— 818. 2 杨红升,黄希庭 .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心理学动态, 2000,8(3):12—18. 3 Pdggs K J,Peterson D M,Robinson E J.Are e.i'rors in false be· lief tasks symptomatic of a broader difficulty with counterfactu· ality?Cognitive Devdopment,1998,13:73—9O. 4 Harris P L,German T,Mills P.Children’s use of counterfaetual thinking in causal reasoning.Cognition,1996,61:233—259. 5 Guajardo N R,Turley—Ames K J.Preschoolers’gene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unterfactual statements and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2004,19:53—8O. 6 Roese N J,Olson J M. e structure of counterfactual though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3,19:312—319. 7 Markman K D,Gavanski I,Sherman S J,et a1..The mental simulation of better and WOl'Se possible worlds.Journal of Ex. perl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3,29:87—109. (.下转第 74页) 74 理学探新 2006年 The New Equating M ethods Derived from Test Statistic and Their Performances Xiong Jianhua Ding Shuliang Lei Ningn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 Abstract:This paper is inspired by applying Test Statistic to estimate unknown parameter , three new solving the equating coefficients methods (for short,equating method)are proposed in the light of goodness—of-fit test statistic,that are Square Root method,svmmetrie Relative method ,Weighted method which is the W eighted Haebara method . W hen two distributions are approximate, tIle three goodness-of-fit test statistic are near equ ivalent.But what is the result about the three equating method s derived from test statistic .'?Monte—Carl0 studv sh ws tII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equ ating methods . The difference has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estimation random enor and the domain 0f e— qu ating coe fficient A. Key words:square root method ;weighted method ;symmetric relative entropy method ;Monte—Carlo simulation (上接 第 60页 ) 8 Kavanaugh R D,Goodrich T,Harris P L.Counterfaetual reason— ing in two— year—olds.Paper Presented at the VIIth Europe an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Krak6w, Polan d, 1995. 9 Hadwin J,Brains J.Imagining alternative outcomes:Counter. factual reason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 Unpublished man uscript,University of Essex,1997. 10 Robinson E J,Beck.What is difficult about eounterfactual tea. soning .In:P.Mitchell,K.J.Riggs,Eds.Children’s reasoning and the mind.Hove,UK:Psychology Press,2000.101— 119 . 11 卿素兰,方富熹.儿童反事实思维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470—473. 12 Bloom A H.111e linguistic shaping of thought:A study in the impact of lan guage on thinking in China an d the West.Hills- 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1. 13 Turley—Ames K J,Whitfield M M.Working memory and eon. trolled processing of eounterfaetuals.Pape r presented at the 1 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 d Social Psy— ehology ,Nashville,TN,2000. 14 Peter,son D,Riggs K J.Adaptive modelling and mindreading. Mind & La nguage.1999,14:80— 112. The Development of 3一to 5一year—old Children’s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Zhang Kun (Sociology Department,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es and Law,Shanghai 201620) Abstract:Data were collected to a sample of 58 3一to 5一year—old children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us . mg consequ ent eounteffaetual tasks an d antecedent eounterfaetual tasks. The results indicated:(1)The scores of 3一year 一0ld ch.ddren’s consequ ent eounterfaetual reasoningwerelowerthanthat of4an d 5一year—old children . Buttherewas no signi~can t differenee between4 afld 5一year—old children’s consequent eounterfaetual reasoning . (2)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antecedent counterfactual teasoning in te咖s of direction and structure.(3)Young children who were able to generate counterfaetual statement can generate both uDwaId afld d0Wnward eounteffaetuals equally wel1.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young children , similar to adults,generate fewer subtractive tIIafl additive courIt c. tuals. Key words:3 and 5—‘year—‘old children;eounterfaetual thinking ;development
/
本文档为【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