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

2023-07-18 5页 doc 22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607088

暂无简介

举报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    文 严海萍幼儿在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建构游戏对幼儿的身体、逻辑数学和社会认知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幼儿已经具备独立建构、合作建构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一直以来,幼儿对轨道游戏乐此不疲,笔者思考将STEM 教育的整合性、系统性知识渗透到幼儿对轨道游戏的实践探索中,以期帮助幼儿获得更具深度和更广泛的S...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

 

 

文 严海萍

幼儿在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建构游戏对幼儿的身体、逻辑数学和社会认知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幼儿已经具备独立建构、合作建构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

。一直以来,幼儿对轨道游戏乐此不疲,笔者思考将STEM 教育的整合性、系统性知识渗透到幼儿对轨道游戏的实践探索中,以期帮助幼儿获得更具深度和更广泛的STEM 知识经验。

一、问题导向指引,推动幼儿自主探究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而问题导向倡导的教学理念与建构游戏具有多方面的契合度。将问题导向贯穿于建构游戏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师STEM 教育的探究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多项能力的发展。

(一)扩大问题

问题能引发幼儿产生思考。“怎样建构和别人不同的轨道?”“怎样建构轨道才更好玩?”“我建构的轨道是否能和玩具轨道相同?”……在教师有针对性问题的引导下,幼儿实现了从平面轨道到立体轨道、从单一轨道到多条轨道、从直线滑梯式轨道到曲线循环式轨道的

一个小小的问题能引发幼儿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一个新创意的诞生能诱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动力,“花样轨道”由此在建构游戏中产生。

(二)观察比较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轨道的基本特征、构造特点。在探究轨道与小球滚落速度的关系中,教师应当提醒幼儿把观察重点放在小球的速度上。

“小球在A 轨道和B 轨道同时滚落,是同时到达终点吗”“A 小球和B 小球在同样的轨道中滚落,又是同时到达终点”……教师的提问旨在引导幼儿发现轨道的坡度与小球滚落速度、小球的重量与滚落速度等关系。

(三)量化思考

教师要感知和理解事物或现象关于量的特征。每个幼儿对量的特征有不同理解,如何让不同的幼儿对于“量”达成一致,最好的方法是统一量化

,如长度的测量、时间的计算。

教师提供统一的工具,帮助幼儿做量的测定,如哪条轨道用的积木最多、长形积木使用多少块、短形积木使用了多少块、A 小球重还是B 小球重、轨道设计一共有几层、有几个弯道等。

二、专业知识渗透,推动幼儿经验迁移

源于对轨道游戏的热爱,轨道的不断变化易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设计一种又好玩又有难度的轨道会成为幼儿的目标。

例如,玩过托马斯火车轨道游戏的幼儿会设计长长的轨道,有简单的合并、岔开的功能特点;见识过过山车的幼儿会设计螺旋形轨道,期望小球能在轨道里慢慢地转下来;体验过玩具小火车的幼儿会设计一种椭圆形轨道,让小球沿着轨道一圈一圈地转下去。在轨道实施过程中,幼儿会逐步感知轨道的成功搭建是建立在简单的物理学原理上的。

例如,同种游戏材料,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会诱发小球的滚动速度不同;同种建构方式,不适用于所有的游戏材料,因为这中间会牵扯到重力、摩擦力、阻力等多种物理知识。看似普通的一个游戏,幼儿却对不同结果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专业的科学解释,才能让为幼儿积累实践经验。对幼儿来说,深奥的物理学知识是未尝接触到的领域。

这时,教师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组织一个高结构的学习探究活动,有利于幼儿掌握一些未知领域的知识结构,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正确的、清晰的概念。当幼儿通过高结构的认知活动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再鼓励幼儿在平时自主游戏时间进行低结构活动的探索,实现知识经验的运用和迁移。幼儿在解决问题中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游戏时间,但是对于幼儿自身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角色定位清晰,提高幼儿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

(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STEM 项目活动中,幼儿是项目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成为活动的操控者,而应当秉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实践。

(一)思想的助力者

由于幼儿的思维天马行空,教师难以预估幼儿下一秒会想什么、发生什么。因此,教师除了与幼儿与一同探索未知世界,还要有前瞻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为了支持幼儿下一步的探究行为,教师不能放任幼儿自由探索,要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例如,幼儿在探究螺旋形轨道中提出:小球为何总是要在转弯处冲出轨道?小球为何遇到‘拱形轨道’会停止前进?这时,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简单的物理现象解释清楚。

(二)行动的引导者

教师要协助幼儿收集资料,提供游戏材料、工具,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适时观察、比较、总结,提升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设计与计划的指导、过程与结果的记录,鼓励幼儿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设计项目,记录游戏想法,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记录。例如,在建构轨道时,幼儿能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不仅考验其动手能力,还考验其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整合学习内容,形成STEM 课程资源

在轨道和小球的探索游戏中,幼儿从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开始探究,到进行观察记录、小组讨论、解决难题等。

幼儿参与到每个游戏中,承担轨道的搭建者、问题的提出者、措施的建议者等角色。教师的关注重点要落实在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上,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个单一的领域知识。在“轨道和小球” 项目中,活动区域不仅限于班级区角,而是放眼于更广阔的专用室活动场地,满足幼儿在各个不同阶段时期搭建的要求。

在游戏环境准备中,环境会帮助幼儿审视之前遇到的问题。在提供材料方面,幼儿尝试运用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增强游戏的操作体验和动手能力,如黑板、天秤、木棒、小球等。另外,对于一些适合进行集体讲述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课程,如科学方面的观察记录方法、数学方面的测量知识、技术方面的建构技巧等。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到学习活动中,以此形成关于“轨道和小球”的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在轨道和小球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作为推行STEM 教育的主力军,应当发挥问题导向的指引性作用,有意识探索、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做好STEM 课程资源的积累,让幼儿成为“天生的学习者”。

 

-全文完-

/
本文档为【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以轨道和小球的探秘之旅活动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