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2017-10-16 16页 doc 41KB 2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 88?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见L了P)2010年第3期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广东嘉应学院张宏武 提要:本文首先简介新版《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在与前两版对比的基础上,从两个方 面对之进行评介.在内容方面,该书呈现二语.-j得(SLA)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影响二语习 得的相关学科研究,普遍i~-(UG),二语音位学研究,中介语研究,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等方面.在研究 把语用问题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 88?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见L了P)2010年第3期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 广东嘉应学院张宏武 提要:本文首先简介新版《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在与前两版对比的基础上,从两个方 面对之进行评介.在内容方面,该书呈现二语.-j得(SLA)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影响二语习 得的相关学科研究,普遍i~-(UG),二语音位学研究,中介语研究,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等方面.在研究 把语用问摆到重要的位置,视角上,该书呈现的二语习得理论突破语言学的束缚, 强调二语学习的动态过' 程.此外,全书内容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量实证语料和思考题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 1.引言 SusanM.Gass和LarrySelinker合着,2008 年由纽约和伦敦Routledge出版公司同时出版的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 Course(第三版)(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部描述二 语学习过程的专着.该书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 方式,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和 完善的务实态度向广大读者详尽地介绍二语习得 研究的理论和发展状况.该版是在第一版(1994) 和第二版(2001)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 修改和补充,以浅显,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各 种习得理论进行了客观评述,向读者勾勒出该领 域的理论框架和二语习得最新发展动向. 2.内容框架 第三版《概论》于出版当年就进入中国.全书 结构与前一版基本相同,共包括l4章.第一章 "引言"和第二章"相关学科"呈现了该学科的相关 术语及其定义,强调二语习得研究的焦点是洞察 和理解二语学习的过程,介绍与二语习得的相关 学科,包括儿童语言习得,遗产语言学习(heritage languagelearning)以及双语/多语的习得.第三 章"二语/夕语数据"着重介绍二语习得研究数据 的采集和分析方式.此后的章节才真正开始触及 二语习得的问题.第四章"本族语作用的历史概 览",第五章"前期所学语言作用的新视角"介绍本 族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主要涉及对比分析假 说,偏误分析,迁移等概念.第六章"二语习得的 形式学派"主要介绍Chomsky的普遍语法(UG) 及其在理解二语习得中的中心作用,同时也指出 普遍语法只能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复杂现象的部分 内容.第七章"类型和功能学派"介绍了语言普遍 性(1anguageuniversals)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呈 现了音位以及时/体系统习得的研究成果.第八 章"中介语加工"从心理语言角度解释二语习得. 第九章"语境中的中介语"讨论社会及话语语境在 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第十章"输入,互动和输出" 着墨于输入,互动,输出的概念及其与二语习得的 关系.第十一章"教学指导下的二语学习"讨论教 学对二语学习的影响.第十二章"在语言范畴之 外"论述影响二语习得的非语言因素.第十三章 "词汇习得"重点介绍词汇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 用.结尾章节第十四章"二语习得的整合观"介绍 了作者本人的二语习得模式:统觉输入一被理解 输入一吸收一整合一输出的习得模式,诠释了统 觉输入,吸收,整合等主要术语,并区分统觉输入 (apperceivedinput)与被理解输入(comprehended input)以及被理解输入与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input)等概念. 3.简要评述 3.1展示研究成果——内容新 创新是佳作诞生之本.《概论》时隔七年出版 一 次,迄今已经历l4个年头.每一版都有新内容 的诞生,历时地了该领域40多年来的沧桑变 化和发展历程.第三版《概论》虽然在结构上与前 一 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变 版相同,都包括14章, 化.这些变化无不反映近十几年二语习得研究的 *本文得到广东省梅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应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项 目批准号:2009SK0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了P)2010年第3期 新进展.例如,儿童语言习得问题历来是影响二 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源头领域,许多二语习得的问 题都与儿童语言习得有关.然而,近年来,影响二 语习得研究的学科远远不止儿童母语习得.新版 《概论》用"RelatedDisciplines"(第二章)取代上一 版的"ChildLanguageAcquisition"(第四章),在内 容上增添颇为时尚的双语习得,第三语言/多语习 得和遗产语言习得(heritagelanguageacquisition) 研究.双语的定义作者就列举37种(pp.27—28) 之多;有关双语的多方位研究的文献综述也比较 详尽.例如Kroll&Sunderman(2003)从认知加 工视角对二语学习者和双语学习者进行对比研 究;Edwards(2006)从双语现象的渊源出发,认为 "每个人都是双语者",并强调"这是一个程度 (degree)的问题"(P.25);Bhatia(2006)的研究表 明,二语习得的最终结果就是把学习者变成双语 者.遗产语言习得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作者 指出,"对把遗产语言学习者看做二语研究领域中 的一个变项的认可是最近的事,…遗产语言习得 也是二语习得的一种形式,是双语现象的一种" (P.23).但是,遗产语言学习者通常不会变成双 语使用者,因为遗产语言仅仅局限于家族内部,在 外部社会环境中不使用.遗产语言习得研究必然 会给二语习得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新的研 ? 89? 究视角. 普遍语法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回避且颇具 争议的问题.Chomsky认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 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的特点(J.Greene, 1979).新版《概论》专辟一章(第六章)集中从形 式角度(formalperspective)对语言现象的习得进 行讨论,主要介绍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视角的 迁移研究以及二语音位学研究.与前一版相比,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对通达普遍语法假说 (accesstoUGhypothesis)中的五个初始状态观点 (initialstatepositions)进行全面翻新和梳理.除 使用三个全新术语外,作者还把五个观点按照二 语学习是以一语为出发点还是以普遍语法为出发 点分为两类,脉络十分清楚,便于读者对理论知识 的消化(见表1所示).另外,作者区分了词汇语 类(1exicalcategory)和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y)两个概念,并把它们引入第二,三两个假 说,即minimaltreeshypothesis和valueless features的界定中:前者认为一语中没有功能语 类,它的出现只能依靠二语输入;后者认为功能语 类和词汇语类皆来自一语,但这些特征的强度 (strength)未能体现出来,其结果是特征强度出现 在其他方面,比如词序(P.167). 第二版(见P176—178))第三版(见P166—168) 观点1:fulltransfer/partial(orno)accessful1transfer/fullaccess(Llasthebase) 观点2:notransfer/fullaCCeSSminimaltreeshypothesis 观点3:fulltransfer/fullaccessvaluelessfeatures 观点4:partialtransfer/fullaccessinitialhypothesisofsyntax(UGasthebase) 观点5:partialtransfer/r)artialaccessfullaccess(notransfer) 表1新旧两版对比:五个初始状态观点 二语习得与语言学的另一个交叉点是音位 学.二语音位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理解学 习者如何学得一个全新的语音系统,就得考虑 NL和TL系统之间的语言差异以及音位学方面 的普遍事实.为此,新版第六章"二语习得的形式 视角"在前一版讨论音位难度层级(hierarchyof phonologicaldifficulty)的基础上增加并详尽介绍 标记差异假说(markednessdifferential hypothesis),共性/差异:言语学习模式 (similarity/dissimilarity:speechlearningmode1)以 及颇为新颖的最理想化理论(optimalitytheory)和 个体种系发生模式(ontogenyphylogenymode1), 大大丰富二语习得理论,为SLA研究领域的研究 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探索视角. 中介语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二语发展实际上就是中介语的发展.该书集中讨 论中介语的章节是第八,九两个章节,这两章分别 从心理,社会角度讨论中介语的发展.心理学视 角下的二语习得强调的是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机 制.与前两版相比,第三版对中介语加工的心理 过程的描述在内容上进行大换血.第一版的笔墨 主要抛洒在Krashen的监察模式(monitormode1) 及其批评之上(Gass&Selinker,1994),简单述及 了竞争模式(competitionmode1),自动化与重构 ? 90? (automaticityandrestructuring);第二版在此基础 上增加联通论(connectionism)(Gass&Selinker, 2001).第三版在内容上的变化幅度可谓全书之 最.首先,作者引入颇为时尚的涌现论 (emergentism),介绍联通桶现模式 (connectionist/emergentistmode1).二语习得的 三个理论学派是结构主义,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 作者把联通桶现模式定义在建构主义范畴之内, 强调语言的运用.二语学习联通佣现模式认为 学习依靠的不是天生模块,而是规则提取.这些 规则或型式(patterns)只有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运 用时才会被强化.作者引用频率解说(frequency accounts)来阐释规则提取的心理机制,即"人类对 经验中的事件频率很敏感"(N.Ellis,2002).从 这个角度看,语言学习是一种范例学习,而不是规 则的显性或隐性推导.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是相 互交织的范例和型式网络,而不是抽象规则.正 如Larsen—Freeman(1976)所说,本书涉及的经典 的词素习得序列研究的结果可用发生频率 (frequencyofoccurrence)来解释.另一个大的动 作是把输入加工(inputproce~ing)从前一版的第 十一章("教学环境下的二语习得")搬到了新版的 第八章,将之归于中介语加工的范畴,同时增加 VanPatten在2007年两度出版的关于二语输入 加工的原则和推论(Gass&Selinker,2008).这 两个大原则(意义为主原则和首名词原则)揭示二 语学习者意义加工先于形式加工的基本顺序,其 组件原则更为详细地描写学习者二语输入加工的 基本特征.把inputprocessing从教学章节移到中 介语加工一章,实属合理之举,一是凸显了其在解 释中介语加工意义为先之特征的强大作用,二是 这样做可以把它和属于教学范畴的processing instruction区别开来.此外,该部分还介绍了四 组二语知识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习得知 识与学得知识,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内隐知识和 外显知识,知识的表征和控制,并把它们归人知识 类型(knowledgetypes)范畴,这种划分很有条理 地汇总了二语知识表征的心理机制.有关二语知 识之间的关系,作者介绍了经典的三分法:无接 口,弱接口和强接口.另外,作者在新版中把心理 语言构件也列入中介语加工范畴,阐述了注意 (attention),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和监控 (monitoring)在二语加工中的重要性."注意"已 逐渐成为二语研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中聚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2010年第3期 焦注意(focusedattention)对句法的习得最为有 利. 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体现在由早期 的心理语言视角到后期的社会语言视角的转变 (RodEllis,1994).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二语习 得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甚至出现了一个崭新 的二语习得学派:社会认知学派(soeioeognitive approach),强调外部社会环境中的各个互动因素 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二 语习得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二语不是一个静态的 心理现象,学习者产出的语言受到诸如社会地位, 性别差异等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除了讨论中介 语变异(variation),系统变异(systematic variation),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strategies)和 新版 中介语语用学(interlanguagepragmatics)外,第九章"语境中的中介语"还增加两个新内容:一 是从变异视角看二语习得(variationist perspectivesonSLA),作者引用Preston(2002)的 最新研究成果来论述社会事实与语言形式之间的 关系,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语言变化研 究范畴内的变异位置(Gass&Selinker,2008: 260).二是从社会交互学派的新视角介绍会话分 析(conversationalanalysis)和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theory).从会话分析的框架来看, 语言与社会,地方生态紧密相连,话语的语言编码 对交互环境非常敏感.社会文化理论以 Vygotsky的理论为基础,从全新视角观察语言与 语言学习(Gass&Selinker,2008).与前一版不 同的是,新版介绍的全新的概念有调节调控论 (mediationandregulation),内化理论 (internalization)和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of proximaldevelopment).调节调控论是社会文化 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基本观点是,人类独特的高级 认知功能是依靠人类文化建构的辅助工具的调节 而发展起来的,语言是最基本的调节工具.内化 理论是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另一个主要概念.研究 表明,内化,特别是个体话语的内化存在于二语发 展中.个体话语的运用,表明语言的内化过程,说 明内化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内化的个体 话语在以后的使用中外化为社会话语,则表明学 习者对语言的习得.最近发展区概念源于 Vygotsky的文化发展遗传规律(geneticlawof culturaldevelopment)(牛瑞英,2007).在二语习 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用于研究师生改 得研究中,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2010年第3期 错和同伴合作学习等活动,研究它们是如何促进 语言学习的,结果发现,最近发展区不仅存在于不 同语言水平的合作者之问,也存在于相同语言水 平的合作者之问,甚至低水平者可以为高水平者 提供帮助.这些新的内容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的 趋势,即二语习得研究越来越注重社会文化因素. 正如作者所说,这些新内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 介语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了人类认知与全 语境(fullcontext),即历史,社会,物质,文化之问 的密切关系(P.285). 二语习得研究在理论上日益独立和成熟的标 志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它与外语教学的分野.长期 以来,二语习得被看作是自成一体的研究领域,其 特点是学术性的,而不是教学性的.但是,新版 《概论》把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摆到一 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开篇第一章就论及二语习 得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还专辟一个章节集中介绍 教学环境下的二语学习(第十一章).《概论》没有 忽视教学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肯定教师的作用, 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与前一版不同的是,新版增 加加工教学(processinginstruction),输入加强 (inputenhancement)的新理念.由VanPatten及 其同事提出的加工教学模式以注意形式为基本理 念,通过教学干预来促使输入到吸收(intake),最 终到输出的转变.加工教学模式的经典之处在于 把教学干预的时间从传统语法教学的输出 其根本理 (output)之前提前到吸收(intake)之前, 念是帮助学习者改变理解和加工输入的方式(P. 373).这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传统 教学只是做到机械的输出操练,而加工教学模式 中的教学干预是为了改变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以建 构全新的语言系统.输入加强是该章的另一个新 概念.本章一个基本假说是,注意是输入加工的 先决条件,输入加强的重要性就是注意的重要性. 本章介绍输入加强的两种基本方式:简单加强 (simpleenhancement)和综合加强(compound enhancement).此外,还用大量篇幅详尽介绍经 典的可教学性假说(teachability/learnability) 和关注形式(focusonform)教学.尽管语言教学 得到如此广泛重视,但是作者在二语习得理论和 语言教学的关系上依然保持理性的认识.她强 调,这个章节并非"执教手册";二语习得研究对成 功的课堂教学实践所能做的贡献是,教师可以预 见学生在教学环境下能学到什么,不能学到什么. ? 91? 3.2顺应研究潮流——视角新 任何学科都在发展,二语习得也不例外.《概 论》新版与第一版时隔十四年,在此期间,二语习 得领域自身经历了迅速发展.研究者们对现有理 论不断反思,新的理念和观点不断产生,这时候就 需要一本记录该领域发展变化的理论专着.新版 《概论》可以说担当了这一历史使命,并以全新视 角纵览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发展.与头版相比,新 版《概论》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该书从开篇第一章 "概述"的第一节"二语习得研究"起就把语用问题 例如,作者在谈论二语习得与语言 摆到了第一位, 教学(Languagepedagogy)的关系时,就引用了中 国导游在使用"Let'Sgo"和一个非本族语者对其 本族语教授说出"Ihaveafavortoaskyou…… Youneedtowritearecommendatonforme"这样 的话语时存在的语用问题(P.4),直接指出语言 形式,意义和使用之间的接口问题.这二语 习得研究已经开始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二语习 得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在语言学习过程 中,规则记忆重要,语言使用更重要.四十多年 来,二语习得研究以独立的,学术性学科自居,潜 心研究语言的静态规则(staticrules),出现语言能 力和使用的脱节.事实上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 产生意义.有了意义才有形式可言,没有意义就 没有形式,最终的习得是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句 法形式的内化.当然,强调意义是有条件的,只有 关注形式的情况下,强调意义才有价值.儿童母 语习得如此,二语习得也如此.新版《概论》在这 方面的思路非常清楚,作者把意义一形式一习得 的关系概括为:语义理解是句法理解的先决条件, 句法理解是习得的先决条件,但是前者并不能保 证后者的发生,即语义理解只是句法理解的必要 条件,但不能保证句法理解;句法理解是习得的必 要条件,但不能保证习得的实现(P.375).理解 不等于习得,这是本书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克 拉申一度认为,说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原因(R. Ellis,2000).言语是不能直接教会的,而是自发 "浮现"出来的,是通过可理解输入构建能力的结 果."言语自发浮现观"在输入和习得之问划了等 号,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单靠输入不能解决问题,就要把输出考虑进 来,输出有意义才能达到交际效果,意义依附语言 形式.所以,要习得就要解决意义,形式和使用的 关系问题.Larsen—Freeman(2007)在其着作《语 ? 92? 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中也曾论述过语言三 维度,即形式,意义和使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 三者在交际中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带着这些理 论成果对多年来的二语教学进行反思,不难发现 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静态的,被动的语言知识向 动态的,主动的语言知识的转化,语域(register) 跨越问题,目标语言的语类再分 (subcategorization)~力的习得等.这些问题都在 新版《概论》中一一涉及.显而易见,新版《概论》 把语用问题摆在二语习得研究的显着地位,勾勒 出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全新视角.解决二语习 得中的语用问题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难 点所在.动态的语法规则需要在一个多方因素互 动的环境中习得,这一点作者在第十章"输入,互 动和输出"与第十一章"教学指导下的语言学习" 两个章节有详尽论述.规则记忆和以理解为导向 的输入教学多半会导致规则脱离语境,其结果是 大部分活生生的动态结构无法在语言输出中得到 应用.话语靠情感和意义催生,语言学习是一个 表达交际需要的过程,而规则记忆把学生的情感 剥离开来.因此传统教学的顽症是:当学生记住 二语规则时,他们很少考虑如何使用;当不得不表 达思想时,则不知如何使用. 意义理解不等于句法理解,但它是句法理解 的前提;句法理解不等于习得,但它是习得的前 提.这个观点揭示了二语习得的真正过程,也恰 好是二语学习的困难所在.真正的习得体现在语 言的得体使用上,习得过程应该是形式一意义一使 用的互动过程.沿着这个思路,新版《概论》先后 在第九,第十和第十一章摄人中介语语用学 (interlanguagepragmatics),互动(interaction),反 馈(feedback),语义到语法加工(meaning—basedto gammar-basedprocessing),关注形式教学(focus onform)等重要概念,全方位地围绕语用问题来 探讨二语习得内在,外部机制以及教学干预对习 得产生的影响,这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 必将带来有益的启示. 4.结语 40多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在各个方面 取得丰硕的成就.当今,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呈现 出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已远远超出传统的语言学 范畴,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二语习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2010年第3期 得研究并非这些学科的简单综合,它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其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纵观全书,新版《概论》试图从一个动态的,互动的 习得视角来整合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 便读者理解习得过程的复杂性和复杂关系.总体 来讲,该书内容充实,语料丰富,语言流畅,浅显易 懂,对于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都是很有价值的二语 正如Wisconsin—Madison大学英 习得导论读本. 语语言学教授RichardYoung所说,《概论》第三 版对二语习得这个宽广领域做了最全面,最可信, 最易懂的介绍(Gass&Selinker,2008).新版提 供较前一版更多的实证资料,每个章节后的思考 题中又附有大量真实语料.这些思考题目大多经 过精心挑选,其中许多题目为读者直接指明具体 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有些甚至还规定研究方法,对 有志于从事二语习得研究的读者提供一个难能可 贵的科研平台,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二语习得教 科书. 参考文献 Atkinson,D.2002."TowardasociocognitiveapproachtO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ModernLanguage Journal86. Ellis,N.2002."Frequencyeffectsinlanguageprocessing:A reviewwithimplicationsfortheoriesofimplicitand explicitlearning".Studiesin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24. Ellis,R.2000.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Shanghai: ShanghaiForo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Ellis,R.1994.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sition.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Gass,S.,&L.Selinker.2008.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3rdedition).New York:Routledge. Gass,S.,&L.Selinke1.1994.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1stedition). Mahwah,NJ:LawrenceErlbauin-Associates. GreeneJ.1979.Cho~sky.TranslatedbyFangli& Zhangiingzhi.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arsen-Freeman,D.2007.《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 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牛瑞英,2007,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 介,《外语教学与研究》(4). (通讯地址:514015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外国 语学院) (下转第64页) ? 64? 局;奥巴马为了强化"好朋友"框架采用词汇,句 法,语言风格等一些主要语言手段.本研究对语 言教学特别是语篇教学提供指导性的启示. 参考文献 Bateson,G.1956."Themessage'Thisisplay"'.InB. Schaffner(ed.).Groupprocesses:Transactionsofthe SecondConference.NewYork:JosiahMacyJr. Foundation. Fillmore,C.1975."Analternativetochecklisttheoriesof meaning''.Proceedingsofthe1stAnnualMeetingofthe 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y,UniversityofCalifornia, Berkeley. Fillmore,C.J.1985."Framesandthesemanticsof understanding".Quadernidi~mantica6. Fillmore,C.J.&B.T.Atkins.1994."Startingwherethe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了,尸)2010年第3期 dictionariesstop:Thechallengeofcorpuslexicography". InAtkinsB.T.&Zampolli,A.(eds.)Computational Approachtotheg~cicot1.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Minsky,M.1975."Aframeworkforpresenting knowledge".InP.H.Winston(ed.),Psychology ofComputerVision.NewYork:McGraw-Hil1. Obama,B.H.2009.PresidentialInaugurationSpeech.The LincolnMemorial,TheNationalMall,Washington,D. C. TomRath.2006.VitalFriends:ThePeopleYouCan't AffordtoLiveWithout.NewYork:GallupPress. 朱永生,2005,框架理论对语境动态研究的启示,《外语与 外语教学》第2期. (通讯地址:412001湖南省株洲市田心大道18号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AStudyoftheGoodFriendFrameinObama'sInaugural AddressandItsSignificancetoLanguageLearning ChunfangQu Abstract:Auniquelinguisticphenomenonmagoodfriendframe— isrealizedinthe44thAmerican president,BarackObama'sInauguralAddress.Thispaper,inthelightofframetheory,firstdescribesthe goodfriendframebypresentingtenofitsconceptualelementsextractedfromtheInauguralAddress,then accountsforthemotivationsfortheconstructionofthisframeandinvestigatesthelinguisticdevices, lexical,syntacticalandstylistic,employedtointensifyitandfinally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thisstudyto languageteaching. (上接第92页) AReview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 (3edition) HongwuZhang Abstract:Thispaperfirstlypresentsthemaincontentofthebook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Course(3rdedition),andthen,basedonacontrastbetweenthenewedition(2008)andthe firsttwoeditions(1994and2001respectively),givesabriefreviewofthenewlypublishedbook.Inlight ofcontent,thebookhasintroducedthelatestdevelopmentsinSLAresearch,whicharemadeintheare&s suchasrelateddisciplinestoSLA,UGtheory,secondlanguagephonology,interlanguageresearch,SLA 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otherfeatureoftheneweditioncanbefoundintheperspectiveof research.TheSLAtheoriespresentedinthebookhavebrokenthroughthelimitoflinguistics,taken pragmaticsintoconsideration,andemphasizedthedynamicprocessofsecondlanguageacqu isition.What's more.thelayoutofthewholebookoffersalinkbetweentheoryandpractice.Thedataandquestionsfor discussionprovidedattheendofeachchaptercouldserveasavaluableresearchplatfoFITIforthereaders.
/
本文档为【《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三版)评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