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环境行为心理学_教案

2017-09-26 50页 doc 152KB 1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环境行为心理学_教案环境行为心理学_教案 环境行为心理学 第一讲 导论 一、为什么学习该课程, , 从“造园”到人居环境的创造,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急需吸取外围相 关专业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加强直接的交叉联系,来弥补和完善专业自身的不足,更好 地为社会以及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服务。 ,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而“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由此能够产生各种复杂的行为。 , 环境行为(心理)学正是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
环境行为心理学_教案
环境行为心理学_ 环境行为心理学 第一讲 导论 一、为什么学习该课程, , 从“造园”到人居环境的创造,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急需吸取外围相 关专业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加强直接的交叉联系,来弥补和完善专业自身的不足,更好 地为社会以及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服务。 ,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而“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由此能够产生各种复杂的行为。 , 环境行为(心理)学正是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景观规划乃至良好景观环境的创造提供心理学依据。 请看几个设计成果吧~ , 看完了,这是以上设计成果~什么是好的设计成果呢, , 首先要能吸引甲方心理,这样才有深入的可能~其它的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设计者心理,,甲方心理,,使用者心理 环境行为心理是项目建成的基础——从共鸣到适应——设计者的工作是协调这几方的矛盾 二、教学内容 1、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介绍部分与物质环境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 产生与发展 • 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主要学派及其理论 2、关于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 3、关于行为(微观、中观、宏观) 4、设计中的运用 三、教学目的 对物质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个初步的,但是比较生动全面的认识,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物质环境问题,学习一点社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对于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环境设计起到指导意义,开拓学术视野和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能力。 A:,。。。。。 1 B:,。。。。。 C:,。。。。。 这是门理论性强的、听课很累的课; 这是门听起来容易用起来难的课; 这是门需要理解和观察,内心敏睿的课; 这是门需要不断实践的课~ 四、教学要求 A:思想上重视,培养学习兴趣。 B:阅读、授课、讨论相结合。 C:学习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前提:心理活动、行为表现有规律可循;人的差异性永远存在;批判的态度,慎下结论,紧密结合现实生活。 主要参考书目 , 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 环境心理学.徐磊青,杨松侠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 交往与空间.扬?盖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 建筑心理学入门.D?肯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以平时成绩、实地调研表现、期末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的综合评定。 , 作业:指定场所空间,初步学习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观察、收集和分析的有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等资料,体现在撰写的相关论文中并用于今后的设计任务中。 , 调研及讨论。 第二讲 概述 ?2.1 相关概念 1、环境 Environment , 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定义。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 2 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 , 环境至少应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四维要素。 ,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各种周围属性的综合,其概念始终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按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 2、行为 Behavior , 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各种活动。 , 分类:外显行为、内隐行为(思维、情感、意志等) 3、心理Psychology , 简单的说,它就是指人在心里是怎么想的,包括人的情绪和感觉。 4.心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1)环境——行为 不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地观察人的行为,而应将人看成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2) 环境——心理 实例分析:听雨轩、拙政园留听阁,取唐李商隐“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曲院风荷 (3)行为——心理 , 行为的产生是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直接或潜在的原因。 实例分析?:居住区中的中心花园 居民心理:久居高楼,邻里互不往来。渴望走出楼门,进入小区中心花园呼吸新鲜空气,接 触自然,在开敞空间指与邻里友好交往、游憩,并进行各种康体休闲活动。 居民行为:经常在中心花园进行各种相关活动。 实例分析?:户外空间的设计 康体设施的设置——康体休闲行为的产生 儿童游戏设施的设置——儿童的游戏行为 开敞空间的设置——各种类型的集会行为 私密空间的设置——恋人的幽会 3 ?2.2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 柏拉图两千年前曾说过:“世界上最困难的任务就是了解人类自己。” ,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人类塑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了人们”。 ,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孟子(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年)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是几乎与孔子齐名的儒学鼻祖。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 鲁迅说:“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 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学科 ,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完美运用一些校正视错觉的措施,令人叹为观止。使建筑形象稳定、平直、丰满。 , 东西方古代思想家都有关于心理的论述,但是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直到1879年才建立。这一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奠定了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基础。 , 一般认为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美国 , 环境行为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发展。 , 1964年,美国医院联合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出版。 , 1968 年在美国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并于 1969 年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同时创立了《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杂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环境设计为主题的学会,也是第一份以环境与行为为主题的专业杂志。同时,在英国也召开了首届建筑心理学讨论会。 欧洲 , 在美国之后,70年代初有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 1981年,欧洲成立了人与自然环境研究国际协会,并且每年举行一次研讨会议,同时创刊了《环境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它与1969年创刊的《环境与行为》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两种定期刊物。 4 日本 , 在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心理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1980 年,日本与美国在东京联合举行了以“环境行为”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是在日本举行的该领域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交流,会后成立了“人-环境研究学会(MERA)”。 , 1997年11月,由日本“人-环境研究学会”主办,欧洲“人-环境研究国际学会”、美国“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和澳洲“人与自然环境研究(PAPER)”三大组织协办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行为研究国际会议”在东京大学召开,大会归纳出10个热点课题,体现了研究领域的扩展和这一领域广阔的发展势头。 中国 ,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相关专业人员的兴趣和关注。 , 但在我国一些古典建筑和古典园林设计中,已存在很成功的环境心理处理先例。但是这些成功的经验往往只存在于个别人或个别工程的实践中,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有意识地去研究总结。 , 举例:留园入口——先抑后扬、开门见山——障景、漏景、框景 小结 1、20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相关理论; 2、8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 3、1989—1994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商店、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等。 ?2.3 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环境行为心理研究涉及到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室内空间、居住区、保健机构、工作场所、邻里、园林、区域等);各种特定的使用者群体(基本群体、聚合群体、依据生活方式或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而定的群体);各种层次的社会行为现象(从生理反应到文化现象)。这三者有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一种动态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环境行为心理研究的四个维度。 一、环境场所 1、分类: (1)从使用性质划分,场所可分为(家)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集会场所、宗教场所、娱乐和休闲场所等等。 (2)以尺度划分,场所可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或者可以称为宏观空间、中观空 5 间、微观空间。 , 大尺度场所一般指区域,涉及专业为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及有关的土木设计; , 中尺度场所主要指建筑物,涉及专业为建筑设计与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 , 小尺度场所主要指室内环境,包括室内平面布置、声光热环境、建筑对空气的污染、节能、安全、防卫等,涉及专业包括各种产品设计(从设备、器材到配件)、室内设计、图案设计、建筑细部设计等。 , 有些研究仅涉及一个尺度;有些研究,如对使用者全面满意程度调查,或对反应的跟踪观察测量,则需要跨尺度进行。 2、按生态心理学观点,环境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其中常常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一个空间被看作一个场所,其中必有某些物质特征适合于某些行为,使人产生场所感,这种场所感便构成对人类行为的暗示。 , 自然界中有许多这类场所。例如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洞为人提供了栖身场所;密林提供了盗贼出没的场所;草原提供了射猎场所;高地提供了瞭望场所。园林环境中的场所是设计者利用设计特征满足行为需要、组织人类活动的手段。 , 许多未经有意设计的空间有时被某些人当作某种场所使用。例如,沿街杂货店门前常被人当作相聚聊天的场所„„路旁绿化带的晨练、住宅区人行道常被儿童当作游戏场所、大商场门前的台阶往往被顾客作为暂释重负的歇脚场所 , 只要对这些日常环境-心理-行为现象认真观察和思考,无论对场所的研究还是设计都会获得有益的启发。 , 举例——中山岐江公园 , 因此,考察场所的起源,在社会与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场所的变迁,现有场所的使用和管理现状,以及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满意程度,是从事场所研究和改进场所设计的有效途径。 本周课后作业 , 收集您身边的“环境—行为—心理”相互作用的实例,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试图寻找解决办法。 , ppt.形式、图文并茂;小组完成,6-7人/组 二、使用者群体 , 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不同使用者群体对环境的具体需要形成了许多专门的研究课题。民族、阶级、阶层、身份、地位、年龄、宗教、生活方式等都促使人以群分,并且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环境的功能要求、审美意趣和意义联想。(举例) , 以往对精神患者进行过大量研究,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新的精神病院设计。 6 , 对残疾人的研究,促使无障碍设计的形成和发展。 , 举例:盲道设计非常细致,在过路以前改为一排“止步”的盲道铺地,提醒盲人过路口要小心。在过路人行横道前布置停步铺砖;另外设置盲人交通指示设施,使环境景观的设计更具有公平性。 ,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跨越不同的生命周期。在这一过程中,行为模式、依赖性和易受伤害的程度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 儿童行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这一领域所关心的课题。 , 现象:城市人口老龄化、身体机能衰退,自理能力下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如何从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老年人住宅、老年人社区就是其中的研究课题。 , 对使用者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不同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尤其是那些对一般环境适应有困难的使用者群体应该作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重点考虑的对象。 三、社会行为现象 , 广义的人类行为包括内在的动机到外显的反应。对这一系列行为的研究,必须更多地依靠现场研究,而不是实验室研究。 , 最小耗费(抄近路) (图片) , 处理方法:按照传统的观点对抄近路的处理方式可利用围墙、绿化、高差进行强行调整。良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性,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路线的设计。 , 场所、使用者群体和社会行为现象任何一个维度都可以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例如从场所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物质环境的各种特性主要属于建筑学范畴;使用者群体基本属于人类学范畴;社会行为现象基本属于社会学范畴。但是在环境行为心理领域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进行跨维度研究。 ?2.4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科学的研究: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 ,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即被实验者。他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被试的选择:全部参与者:在现场进行研究,包括这个选好的现场上的全部参与者。随机抽样:被抽选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分层抽样:按明确的判据(年龄、性别、职业等)选择样本;时间段。 7 , 心理学传统的方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实验条件一般人为地进行控制。 , 而环境心理学则着重于真实生活条件下的研究,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调查和自然观察, 发调查表即各种格式的问卷、谈话、摄影和绘图记录等, 实验方法则作为对照与补充。这些调查具有连续性特征,经常长年累月, 甚至夜以继日地进行,如研究医院病房平面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1、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研究其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即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地了解被试的外部行为,以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密性。 , 找出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该行为发生意味着什么目的与意义。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 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只需最简单的训练就可运用。观察必须注意五方面的问题,才能使观察的结果有实用价值,即行为、环境、时间、观察人员,观察记录。 (1)行为 , 观察者必须事先明确确定所观察的行为单元。 , 为了确定某一环境的观察目标,当第一次进入一个环境时,观察者多半应先在此环境中各处转一转,在不经意中可能感觉到起初并没有设想到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 在观察前必须对环境有一个表面的熟悉。 , 观察意味着运用观察者的各种感觉器官去体查一下环境的各个方面。 , 通过这种非正规的对环境及其相应行为的取样,观察者能取得此环境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若干假定。 , 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其他办法进行质疑——最后进一步通过观察加以证实,这就是所谓观察方法进行的“三明治”式的设计和运用。 , 例如:一个住宅区内老人居民占到10%,但仅仅有1%的老人在街上行走,这是为什么,通过会见居民,要求说明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他们说:“一是在结冰的路上行走很困难;而是害怕有人拦劫”。以后通过一系列的隐蔽观察,证明居民讲的是实话。 (2)环境 8 , 在环境行为的研究中,环境如发生某种变化,人们在行为上会不会也出现某种预期的变化,这是研究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只能以环境变化为准,观察并记录人的行为变化,通过最后对比记录来说明人对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反应。 (3)时间:任何观察只能包含一个片断的时间,而不能覆盖一个环境的整个历史阶段。观察时间尺度在古典生态心理学研究中约长达一年左右,但在一般的“时间——动作——人因”研究中只有几分钟时间。 , 在探讨“时间取样”时,在某以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它的时间框架是什么样的,这种行为是否每24小时重复一次抑或每周发生一次。从时间取样的角度来说,许多环境在不同季节里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 在夜间,周末,节假日, , 一般认为20分钟的连续观察已使观察者十分疲劳,应把观察加以间隔,这样能增强观察者记录的准确度。因此,大多数的观察均采用时间段的方法,以利于观察者能休息片刻。 , 观察者可以5分钟或1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时间段的划分应当事先试验一下,以决定是否会失去一定数量有意义的数据。 (4)观察人员 ?初次观察的人员:能将其观察到的行为作如实的汇报;缺点也是由于不能对行为做任何假设。对观察青年学生、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行为,可取得特殊的效果。 ?作为参与者的观察人员:目的在于熟悉该文化下的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而非观察个别人的行为。 , 长时间的进行这类观察,感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观察人员能否被当地人接受;第二个问题是观察人员能否习惯那里的生活;第三个问题是观察人员在进入和离开那里时,在情绪上可能引起的波动。 , 首要的是被当地人接纳,避免行为的隐蔽。 ?隐藏起来的观察者:常常是离开被观察者一段距离,在一座邻近的建筑一般人视线以上的位置上选择一个优越的观察点,不让被观察者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职业观察者:应具有社会科学的知识、技巧,知道收集到的信息要注上时间,行为要分类记录,这样才能变成有用的数据。其经验能节约时间,为限定的问题提出假设,是研究人员进行分类测试得以更快进行。在参与一定数量的观察研究后,职业观察者懂得如何或在什么地点去观察有关的关键性的行为。 (5)观察记录 ?观察的分类 , 现场考察,提出问题,限定问题;通过事先测试进行分类;可靠的测试阶段;数据收集 9 与分析。 ?行为抽样记录 , 由小组每人轮流记录15-20分钟的行为及发生的时间段;口述,之后改写成文字;作为原始记录,还待进一步编写成行为片断。 ?行为地图: , 由研究人员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标定在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图上,经常把一种行为用一种符号标注,并注明此行为发生的时间。行为在时间、空间上连接起来。多用在较小的环境尺度,可方便地由一个人去观察记录。 , 行为地图的目的,是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生频率,并说明其与设计的相关性。可能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 犹如考古学家认识到,古代人类留下的痕迹对人类过去的行为是可贵的资料。 , 对于一般观察人员来说,草地上一条经人多次踏过的路径,是交通线的证据。 , 用旧了的设施,说明被用的很频繁。宿舍的招贴画表现出个人趣味。 , 如果在某地点根本找不到任何痕迹,这就意味着这个地点没怎么用。 , 在观察中,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作为辅助手段,以期得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数据。 3.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心理、情绪、行为等各种反应的一种方法。 4. 文献研究法:从中央到地方、单位等的各种数据记录资料存档,以兹查阅使用。 , 各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有很多档案资料,这些会为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如把城市的气象资料,警察局的犯罪事件记录等作为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 心理活动、行为表现有规律可循; 人的差异性永远存在; , 批判的态度,慎下结论,紧密结合现实生活。 ?2.5 环境心理学主要学派及其理论 一、 格式塔心理学 ,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 年发端于德国而后成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 (M? 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 Koffka,1886-1941)和柯勒(W?Kohler,1887-1967)。 1、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体系 10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不能被区分为元素。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 2、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有一套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的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那么我们的知觉是怎样对被感知的对象加以组织,来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的呢, (1)图形与背景原则 , 在一定环境中,我们并不是对所有对象都可以明显感知,总是有选择性的感知,有些突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有些后退成为背景(ground),俗称图底之分。 , 丹麦学者鲁宾杯、中国的阴阳太极图 ,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这里有意识的作用,观察者主观选择什么作为注意的中心,那个中心就是图形,余下的则是背景。 , 一般而言,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可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区别愈小,愈不易将图形和背景分开。 , 在一定的范围内:小面积比大面积易形成图形;简单、明确的几何形态比复杂形态易形成图形;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形成图形;对称形态易形成图形;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形成图形;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形成图形;单个突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形成图形。打破人们的视觉规律,具有强烈视觉诱目性的新异形态易形成图形。整体性强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易形成图形; , 图形是具有一定界限的组织比较严密的对象,是被包围的比较小的图像; , 背景是没有界限的同一性的空间或时间,是包围着的比较大的对象。 , 图形清晰,背景模糊;图形小,背景大; , 图形是注意力的焦点,背景是图形衬托。 , 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也有助于突出景观主题,使游者轻松定位、游览,视线有收有放。恰当的空间围合有助于使环境中的人具有较强的领域感,促进相互交流。 (2)群化原则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我们自然而然观察时,直觉具有使它们形成有机整体的倾向,这 11 种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群化原则。 ? 邻近原则:距离较短的或相互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力?相似原则:互相类似的部分、连续的元素容易组成整体。相似的元素相组合对视觉起“场”的整合作用。 ?连续性原则:涉及视觉的内在连贯性。一个构图单位越是连贯,越容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 , 马丘比丘宪章:新的城市化概念是追求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思指,每一座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它需要同其他要素进行对话,从而使自身的形象完整。 ?完形原则: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反之则容易被隔离开。 ?闭合的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形成主观轮廓。 (3)简化原则 , 对象被感知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那这个对象被感知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 视觉组织中,常将具有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良好完整图形视为整体。 , 格式塔的这种组织原则从理论上阐明了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为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提供了依据。 , 格式塔心理学的不足之处:只注意人的天生因素,过分强调直觉,而没有重视人的经验因素,不计人们后天的经验和文化的影响,因而后来的“构造论”者又提出不同的理论。 二、 构造论 , 基本观点:不认为形象的构图规律是人们大脑中的天生因素在起作用,而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对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可以构造出不同的知觉。 第三章 关于环境 ?3.1 概述 , 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 , 环境至少应包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四维要素。 ,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举例) , 由此可见,人们在真实世界里的任何行为,不仅取决于这一环境的客观性质,更取决于他主观上对环境的认识。 12 , 对于如何评价个人在其生活空间(life space)中的行为,勒温(Kurt Lewin)拟了一个公式:B,f (P,E) B,行为 f,函数 P,人 E,环境。 , 也就是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地理学家Kirk又进一步将此理论解释为一个有三种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模型。现象环境、个人环境、人文环境 ?3.2 现象环境 现象环境 指的是客观世界本身。我们只在其中的一小部分活动,但对其他部分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播有所了解。这一环境又可被区分为两类: (1)由物构成的环境:如城市、建筑等,即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 (2)由人构成的环境:指由其他人构成的环境,如地铁中、街上的陌生人等等。 , 总之,现象环境指的是客观存在,对任何人都一样,不受人们感知经验的影响。 一、现象环境之一——物质环境 , 物质环境具有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 , 环境感知 , 感觉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根本依据,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根据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 • 影响感觉的因素: (1)主体因素:主要指人本身的状态与感觉之间的关系。 • 健康人——残障人 • 某器官受到损害时,其它器官就会做出相应的补偿,增加感受的灵敏度。 (2)客体因素:主要是指刺激物的不同状态。 • 运动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 发光的物体比暗淡的物体更具吸引力; • 与众不同的新异事物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 一个物体,如果本身能够多方面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则更具有引人注目的能力。 • 刺激物的强度有时也是相对而言的。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为了突出某个要素,对其周围采取简化处理的手法。——对比手法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反映事物整体属性的信息整合过程。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 13 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与感觉同时发生。 • 人的知觉特点 (1)人的知觉存在知觉定势,即知觉判断会依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产生某种倾向,用以保持甚至于加强他已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 • 心理上的这种定势常常可以帮助个人对客观事物迅速做出判断,但也常常妨碍判断甚至引起错觉。 • 感觉主要以生理机能为基础,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而有较小的个体差异。而知觉是心理性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知觉还存在知觉适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个体对环境的知觉敏感性会发生变化。如果刺激恒定,反应越来越弱称为习惯化。这种习惯化对嗅觉刺激、味觉刺激、噪音、光、压力、温度等都可发生,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 A. 气候与行为——小气候环境的形成 1.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区分清楚二者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晨昏昼夜的时分变化、晴雨雪雾的气象变化 • 春夏秋冬的季相变化、 2.关于气候与行为间的关系 ?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谈到气候决定论时,必然会联系到地理决定论。亦是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 ?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 ?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 季节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行为,如对情绪的影响。季节发生变化时,精神病的发作率、自杀率和社会冲突都会受到影响。 •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指出,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最适合创作,长年居住在15-l8 ?环境中的人,头脑较为发达,文学艺术的成就较为突出。根据各种研究结果,一般来说,当温度低于4?或高于32?;或者风速大于7米/秒时,工作效率下降。而温度在11?—25?之间时,进行体力劳动效率最高;脑力劳动的最佳温度是15?、20?、25?;当温度高于40?时,无论哪种工作,质量都大幅度降低。 • 大致上的舒适温度约在15-20?间,表现的舒适感最佳。 14 •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 • 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体验到热带来的不愉快时,人际吸引降低。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易于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 热使利他行为减少。热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较复杂,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需要帮助者的长相、热引起人的好或坏的情绪体验等。 • 如果长时间在冷环境中,可能会造成两种损伤:冻伤和体温降低。冷和健康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当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和庇护地方时,低温对健康不会有危害。 • 指导造景:选址、布局——朝向;要素、设施——遮阴、光照;通风、防风;材质、色彩 B. 光照与行为——照明设计、环境氛围的营造 1、光的心理意义 • 光照通常比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如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向路人征集实验的志愿者,报名的人更多;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餐馆侍应生得到的小费也要多。 • Colman的研究指出,让自闭者生活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自闭行为减少一半,而且会增加许多与人互动的行为; • Ponte的调查发现,灯光不足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胃、头痛、忧郁等; • Mayron亦发现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孩子显得活泼有劲多了。 • 光与颜色对比与孩童学习成效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亮丽的颜色蓝、黄、绿布置而成的学习环境,比起单调的白、黑、棕色的环境,智商表现较高。 2.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 • 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这种人为光饥饿者。光饥饿的问题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这些问题与季节有关,也称它们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 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可减轻甚至消除上述症状。 3.什么是最佳光环境, • 白天人们最喜欢间接的自然光线。到了晚上,利用人工光源延续自己活动的时间,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 • 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制造不同色光(冷、暖、中性 )的电光源,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 15 • 选择阳光充足之居所,总是第一要务。 • 光环境的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一个方面。光环境设计应具有明亮、舒适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 • 朗香教堂/光之教堂/粉墙竹影/三潭印月 C. 气味与行为——环境的清洁、芳香类主题园 , 引起嗅觉的气味刺激主要是具有挥发性、可溶性的有机物质。 , 有六类基本气味,依次为花香、果香、香料香、松脂香、焦臭、恶臭。 , 香与臭是一种主观评价,香味使人感觉舒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一种气味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就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绪时对一种气味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气味与健康的关系:不同的气味可能引起生理上的不同变化。使血压降低,心律减慢等的气味被用来治疗高血压。如茉莉花可刺激大脑;草气味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天竺花香味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加速睡眠的作用。白菊花、艾叶香气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桂花的香气可缓解抑郁,还对某些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 拙政园远香堂,取宋代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意境。 , 闻木樨香轩,遍植“一秋三度香”桂花,满树金黄朱红,花时香气袭人。 D. 声音与行为 ——居住区设计、公园安静休息区设计、道路交通设计 , 水阶梯、跌水 , 北方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中设“听涛阁” , 江南私家园林,喜用竹林 ——“凤簧成韵”,即“扶疏万竿,引风听琴”。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钱锺书先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 , 风声、水声、鸟鸣、风铃、扬声器 1、什么是噪音, ,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 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 2、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16 ?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对于可预测到的噪音,适应起来会更容易些,个体会逐渐习惯和适应。 ?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 4、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听力损伤。包括两种情况:暂时阈限改变和永久性阈限改变。 , 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16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噪音对健康的影响。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醒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 , 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会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 ?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和情绪变化无常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 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 长期生活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容易患类精神官能症的职业病。譬如在飞机 场附近居民,神经紧绷度明显偏高,听力不佳,情绪管理不良,血压偏高。 , 平和的乐风具有安定效果,晚上聆听柔美乐曲,具有助眠效果;早上听听虫鸣鸟叫的心灵音乐,有助提振士气。 , 音乐疗法 (4)干扰操作行为 , 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强度、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敏感程度)和人格特点等。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17 (5)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 噪音不仅造成听觉的损伤、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干扰操作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人际吸引、利他行为和攻击性。 5、举例说明怎样控制噪音,(课堂作业) , 对噪音的控制首先是对噪音源要严加控制,不要让其超过影响的标准; , 其次可以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上采用隔离、屏障等保护措施。 , 绿化带隔绝和吸收噪音 , 水景隔绝和吸收噪音 E. 颜色与行为——色彩选择与搭配 实验表明: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2分钟后色彩占50-6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 , 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深刻、持久的。 1.颜色是视觉系统接受光刺激后的产生,是个体对可见光谱上不同波长光线刺激的主观印象。 , 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 , 颜色有三个心理特征分别是色调、饱和度、明度。明度是彩色和非彩色刺激的共同特性,而色调和饱和度只有彩色刺激才有。 , 颜色中的三原色是指,它们是和谐稳定的。 2、色彩的心理感受 (1)冷暖感,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举例:万科深圳第五园与天津的水晶城。 , 前者指刺激性强引起皮层兴奋的红、橙、黄色; , 而冷色则指刺激性弱,引起皮层抑制的蓝、绿、紫色。 , 非彩色的白、黑也给人不同的感觉。 (2)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的色感觉轻,富有动感,暗色具有稳重感。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感觉轻。以色相分,轻重次序排列为白、黄、橙、红、灰、绿、蓝、紫、黑。 , 常利用色彩轻重感处理画面的均衡。 (3)远近感:是色调、明度、纯度、面积等多种对比造成的错觉现象。 , 亮色、暖色、纯色如红、橙、黄暖色系,看起来有逼近之感,称“前进色”。暗色、冷 18 色、灰色如青、绿、紫冷色系,有推远之感,称“后退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还与背景密切相关,面积对比也很有影响。 , 进退效果在画面上可以造成空间感觉。 (4)胀缩感:色彩的胀缩感是一种错觉,明度的不同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因素。 , 法国的三色国旗设计,其红、白、蓝三色的宽度之比为:白30、红33、蓝37。 (5)动静感:色彩的动静感也称“奋静感”,是人的情绪在视觉上的反映。 , 红、橙、黄色给人以兴奋感,青、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而绿和紫属中性,介乎两种感觉之间。白和黑及纯度高的色给人以紧张感,灰色及纯度低的色给人以舒适感。动静感也来源于人们的联想,它与色彩对心理产生作用有密切关系。 , 色彩的动静感运用应服务于主题,与环境气氛和意境有着紧密的关系。 注意: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经历、修养、性格、情绪及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地区风俗、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色彩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把色彩的心理反应绝对化。 5、色彩影响人们的情感。 , 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可使皮肤温度下降,使脉搏减少,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自杀人数下降。 , 绿色是最平静的色彩。这种平静对于精疲力竭的人有益处„„康定斯基 , 当眼睛和心灵落到这片混合色彩上的时候,就能宁静下来,„„在这种宁静中,人们再也不想更多的东西,也不能再想更多的东西。——歌德 , 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具有息怒、放松及镇定的功效。当犯人闹事以后就将其关进粉红色的禁闭室,10多分钟后,犯人就会打瞌睡。 , 画廊的墙及地毯的颜色会影响参观者运动和停留的时间。宜采用亮米色。 , 颗粒状洗涤剂,给家庭主妇试用不同颜色的颗粒状洗涤剂,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红色时,主妇的反应是这种洗涤剂使手变得粗糙了,烧手。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黄色时,主妇们大多抱怨洗不干净衣服。当白色换成蓝色时,洗涤剂效果很好。 , 病人房间的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定,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 , 总之,最理想的色彩莫过于大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绿色和水与天的蓝色。它们是大脑皮层最适宜的刺激物,能使疲劳的大脑得到调整,并使紧张的神经得到缓解。 二、现象环境之二——人 我们经常所处的环境中多数是有“人”存在的,并不都是“物”,环境中的“人”对我 19 们的心理、生理与行为均有影响。 , 城市生活中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区,人很多,对于过度拥挤,人们总是有很多抱 怨。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还有“爱凑热闹”的说法。 , 例如:人们在一般酒宴上比独自就餐饮食量就要大得多。在一些酒吧中也发现,一群人一起喝酒比一人独饮,每人平均饮酒量也大得多。这说明人们都有一种心态,到热闹的地方去,但又厌恶过度的拥挤。人们既愿意清静,又惧怕孤独。这都与环境中刺激的多寡有关。 1、刺激的被剥夺与过载 , 刺激的被剥夺:刺激之被剥夺或被降低到极低的程度,对人的精神将有很大的摧残。 , 感觉过载与被剥夺的对比试验,被试者表现出异常的烦躁、紧张、肾上腺素的过量分泌,皮肤电流有强大的波动。大部分试验者宁可过载的刺激而不愿被剥夺刺激。 2、最佳的刺激度 高 在一定时间内个人能 接受的最佳刺激度 最佳程度 舒适 程度 感觉过载 感觉被剥夺 高 低 刺激量 , 有机体需要一定量的刺激。 , 对任何类型的刺激,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适应水平,离开这个水平,不管是高是低,在一定的幅度内仍然是可接受的,会有新奇感,但并不舒服,而且还有是否习惯了的问题。 , 例如上下班的人每天挤公共汽车,很不舒服,但习惯后并不引起很大的紧张与兴奋。 1、拥挤与密度 , 密度: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的比值。 , 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2、拥挤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20 , 高密度对人造成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效应和累积效应,即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 直接效应:指由于高密度带来的即时负性情感体验,如焦虑; , 累积效应:指高密度对健康的损害。 (1)对生理的影响: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 (3)拥挤导致退缩行为(在拥挤的车上人们常会避免视线的接触,如阅读、闭目养神、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以缓解这种应激)和利他行为减少; (4)拥挤表现为焦虑等负性的情感。 (5)拥挤对任务完成的影响:高密度会阻碍被试对环境的认知,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3、消除拥挤的策略 (1)认知干预: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2)空间设计 , 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空间设计中的分隔是利用各种屏障或隔断减少人们相互接触和环境信息的输入,减少拥挤感 , 注意焦点的设计:在拥挤环境中,可提供一个注意焦点,如视野开阔的窗户、壁画等,转移人们的视线,减少眼睛相互接触。 ?3.3 个人环境 1、领域感 , 当使用人暂时离开座位时,用领域标志保留图书馆中的座位。 2.什么是认知地图, ,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1)画草图。运用一系列问题请某一环境中的个体勾画出他头脑中对这一环境的表象。 (2)距离估计并建造统计意义上的地图。不用画草图,而是通过让被试简单地估计一个环境中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21 , 请做出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 3.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 ,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 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界,海岸线等; ,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 ,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宿舍区”、很多国家 中国城”等; 中的“ , 节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4.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 , 一类是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 , 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除了减少、丢失某些成分,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 5、对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 ,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个体的社会阶层及一些个体差异特征都会影响认知地图的特点。 , 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 , 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层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 , 在个体差异的各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在总体上男性的视控技能优于女性。 寻路(道路设计参考) 哪些情境特征会促进寻路, , 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 , 研究表明,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可区分性,视觉接近的程度以及空间规划的复杂性。 , 可区分性是指邻近位置、地点如果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 , 视觉接近的程度是指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助于定位; 22 , 空间规划的复杂性是指交叉路口结点越少越简单,就越不易迷失方向。 ?3.4 文脉环境 , 亦称社会文化环境。人脑在释译的过程中,有一个把感知到的东西与经验环境储存库中的各种信息作比较的过程。 , 影响经验环境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立场等等,同时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民族、社会阶层、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 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属于社会的哪个阶层,具有何种生活水平,习惯于哪种生活方式, 儿童行为心理与儿童公园设计 一、研究意义 ,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其多方面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环境的介入。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儿童智力,促进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室外活动场地可以让幼儿经常开展户外活动,充分进行阳光浴、空气浴、水浴,并在开展全身运动中促进骨骼和运动机能的增长。 ,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经常接触促进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方面的发展。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逐渐唤起他们客观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儿童公园现状 1、专用儿童活动场所缺乏 , 人们常感叹:城市中的孩子可玩的东西太少。城市的建设过多地侵占了自然因素,吞噬了孩子们心中理想的自然乐园,而人造的专为儿童设计、符合其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的活动空间又少之又少。 2、儿童活动设施单一 , 大多简单地划出一块场地,放置一些游乐休闲设施供孩子们做一些机械活动,各类设施配套不完善,占地狭小,娱乐设备单调、陈旧、老化,绿化面积不达标。“沙坑+滑梯”、“秋千+单杠”、“场地+游乐设施”似乎已成为儿童游戏场设计的惯用手法,但这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多样的需求。 3、监护人滞留空间的缺乏 , 很多时候,儿童游戏少不了成人的陪护。调查发现,凡是专用的儿童活动场所周围,总围着疲惫的成年人,无处栖身。应该提供陪护的成人闲坐、休息、交谈的空间和设施,便于陪护人看管与休息,又为儿童观摩学习游戏技能、补充体力提供场地。 23 4、安全隐患众多 , 由于儿童自身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专用场地的缺乏,儿童会涉足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而它们大多只具备成人尺度,缺乏针对儿童的安全防范措施,因此潜在的安全隐患是多方面的。 5、忽视儿童行为与心理的需要 , 传统中国教育模式使得大部分人认为玩就是没出息和不上进的表现。忽视孩子天性中对自然的热爱,忽略户外的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对孩子的塑造和锻炼。 , 现在诞生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法中的“游戏治疗法、阳光治疗、沙坑疗法”等,都采用儿童户外活动中的诸多益处。 三、儿童群体的划分及其特征 , 对儿童行为心理的分析必须建构在儿童群体划分基础上,因为不同类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1、年龄划分 关于儿童年龄的划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 0,18 岁,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 0,18 岁,医学界以 0,14 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 按照医学界的划分标准,把儿童划分为三个层次。 , 0-4岁:幼儿期(无意识)4-9岁:觉醒期(有意识) , 9-14岁:成熟期 (以感性为主参有理性的综合期) (1)0-4 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无意识期),意识上的懵懂期使得他们被动的吸收信息和接纳环境。儿童对外界的认识,主要以“鹦鹉学舌”的方式仿效成年人。他们以语言和行为上模仿父母及他人的方式认知环境。 (2)4-9 岁的儿童处于觉醒期(有意识)即有性别概念。在认知环境里能根据环境元素的特征符号区别人和物。如区分父母,自家环境和陌生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受的教育增长,对异性渐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3)9-14 岁的儿童具备显著的性别意识,进入性别的分化阶段,即儿童的成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转为向成年人过渡期,开始具备社会人的特征。行为心理上开始排斥成人的控制环境,具有潜在的叛逆心理。喜欢群体性的活动,注重人际交往,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开始具有以感性意识为主,系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2、性别划分 , 儿童性别的模糊期;儿童性别的敏感期;男童与女童分化期 24 , 性别意识的阶段特征对儿童未来的行为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 男孩们选择的行为环境具有外向型、开放性的典型男性特征。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试探心,喜欢刺激、高频率、冒险性的体能游戏活动环境。 偏爱静态的户外低耗能活动,如荡秋千、走迷宫、跳舞、跳皮筋、过家家、做, 女孩们则 沙雕等。 四、儿童行为心理的特征 1、聚众性 , 调研中发现:当儿童发现别的孩子在游戏时,就非常想参与并加入游戏。如广场上一旦有一个儿童开始溜冰,越来越多的儿童就会加入。 , 年龄聚集性 , 年龄相仿的孩子喜欢聚集在一起游戏,其内容也因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 , 在游戏环境中,幼龄儿童偏爱简单、自然的元素,注重自身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性。如自然界中的虫子、小草、野花都能吸引儿童的注意。 , 幼儿期的儿童喜欢类似秋千、滑梯等内容单一的游戏器械。 ,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心智日趋成熟,大龄儿童转为对人工环境中的未知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喜欢刺激、新颖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活动。他们的兴趣渐渐转为让他们记忆深刻,思考时间长的智力型、多功能型、刺激型游戏。 排异性 , 团体活动中的 , 活动的依赖性 , 儿童的行为活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单独户外活动时除了对游乐设施的依赖,更表现出依赖家长、老师及其他监护人等。 , 儿童在单独的户外活动环境中表现出乖巧、顺从、平静、孤独的状态。而在团体活动中,一旦他们依赖对象变为小伙伴,他们即刻表现出儿童的真实天性,活泼好动,互相追打嬉戏。 , 由此看出,对儿童户外行为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活动伙伴,而游戏的空间和设施次之。 2、主动性 , 儿童常为体验快乐而游戏,因而游戏是一种具有主动性行为。游戏中任何新的发现、行动的自由、成功的体验都会给他们带来喜悦。这使他们不断在游戏中尝试、发现、练习与表现,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和展示能力。 3、连续性(随意性、移动性) , 好奇和好动的特点使儿童活动既不定时也不定点,不仅在指定场地上(具备传统器械的 25 儿童游戏场) 活动,还有可能到达具有吸引力的潜在的活动场地,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会更长。比如从家门口到宅前空地、到人行道,再玩到街头,即儿童的游戏是连续而随意的。 , 季节性和时间性:春夏秋冬四季和气候的变化,地域和地理环境对儿童的户外活动的影响很大。通常春秋季儿童户外活动最多,夏季次之,而冬季最少;同季节中晴天出行的比率远高于阴天和雨天。儿童的游玩大多是节假日期间,多在 9:00——11:00 时,15:00——17:00 时形成游玩的高峰期;另外傍晚的儿童户外活动,通常都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居民小区内或离家不远的小公园内玩耍,控制其安全性和时间度。 4、探索性 , 好奇心使儿童善于发现游戏中更隐含的东西,如卵石、掉落的纽扣和小饰品、树枝等,并爱摆弄可塑性强的沙、泥土、积木、油泥等。他们还很爱冒险,杂草众生、无人看管、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场所都是孩子们喜欢光顾的地方。 5、专注性 , 儿童在活动时往往过于专注,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刺激,一旦投入到游戏,就会忘乎所以,而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 6、亲自然性 , 儿童活动喜欢接近草地、水池和泥沙,喜欢在草地上奔跑,作各种活动。 五、在儿童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 研究儿童的户外行为特点,跑、跳、爬、趴、蹲、踢、滚等及各种行为活动的规律性,动因,时间长短,活动范围,有助于分析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互关系。 1、在景观环境中,儿童的视线是以横向水平尺度为主,不大于水平夹角 60?的空间段。纵向视觉为辅,不大于上下 40 ?的空间段。故儿童不太注重远景和地景的微妙细节。他们容易被景观中颜色鲜艳、造型奇特的游戏设施吸引,而留下强烈的视觉影像。 , 儿童游乐场设施应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设计者在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时应掌握儿童基本的生理尺度,以功能性的设计为优先考虑,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 3、幼儿最初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个性养成往往源于泛灵性的认知方法。他们正是依靠了这种泛灵性,才能大胆地、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展开最初的交流。因此,环境的创设不宜成人化,而应提供熟悉的、有情感倾向的、有利于开展想象与拟人化交往活动的环境条件。 , 幼儿常通过模仿,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模仿的成功,常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力量,并从中认可自身的价值。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向未知世界进取的能动性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 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可供模仿成人行为的环境, 如创设“餐厅” 、“厨房” 、“自选 26 商场” 、“小图书馆” 、“勇敢者道路” 等活动环境及游戏材料,使幼儿有各种机会通过模仿了解社会、学习社会,从而把握各种角色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儿童在游戏场所玩耍的时间平均只有 15 分钟,而单个器械更是很少。在环境设计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发展孩子们的复杂体验变得尤为重要。 , 游戏设施的多条途径有助于儿童活动的多发性和持久性,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新性思维和锻炼儿童团体间的协作能力。 , 在儿童的户外活动模式中以自然为主的题材居多。堆沙子、草地上翻筋斗、观水和玩水,以及团体的游戏活动。 , 几乎一切自然要素都对儿童有极其强烈的吸引力。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水、泥、砂石、花朵、树枝、落叶都是儿童乐于关注的对象。 , 可以开辟草坪、花园、菜地,利用自然角、动物角,让儿童有个探索的环境,亲身体验植树、养花、栽草、种菜的乐趣。在这个区域内可放些植物种子,花盆、小铁锹、放大镜等。 , 简单的轮胎、木条、沙坑,儿童都可将其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玩耍方式,甚至超出设计者的想象。 , 鼓励儿童在零碎的散乱的材料上建立、组合、拆装和重建自己的游戏天地,让儿童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得以让公园环境与儿童行为形成协和互动的氛围,富有乐趣性和冒险性。 , 娱乐设施 , 根据儿童游戏的兴趣和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活动能力、平衡能力、攀登能力以及胆量的锻炼等成长要求而设计。一般包括滑梯、跷跷板、攀登架、橡皮跳床、秋千、软桥、悬索和仿古压水井等。 , 色彩、尺度、安全、趣味 , 注重空间和设施的多样性,以满足儿童的选择性和智力的发育要求。 5、儿童心理学表明,学龄前儿童出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起步,急需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自我中心。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如何充分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拥有团体的归属感,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 , 空间的安排 大小不同的空间间隔,可适合不同人数小组的活动。最小的空间是供个别幼儿所设的安静区或隐蔽区;稍大一些的空间适合幼儿在小组群中活动,通过在活动中协商、竞争等行为,学会和别人分享,保护自己等社会行为;最大的空间被称为“广场”,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此碰面交流,游戏追逐,是一个很轻松很自由的地方。 , 研究发现,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及跟随模仿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而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谦让和友好的行为增加。 27 , 这种大带小、小学大的开放的游戏形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并在活动中迁移到同龄伙伴身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 材料的投放 材料的投放在提高幼儿交往技能,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儿童的社会交往是以玩具材料为媒介联结的,玩具加强了这种交往关系。 , 幼儿参与环境的种种行为,其目的的稳定性差。对他们来说参与环境,有的甚至不是为达到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参与、尝试和体验。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与成人格格不入。 , 如走路成人总是选择最近、最干净、最好走的路,可幼儿却喜欢走曲折、泥泞的路,就是在一条笔直的路上,他们也喜欢走曲型的路线。如果发现有水坑,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直到鞋子全部湿了为止,如果有一堆石子,那就非要从上边走不可。幼儿走路主要不是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而是为了尽情体验走路的过程。 , 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 在创设环境时,应注重强化环境的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幼儿经常有机会直接参与具体的活动过程与操作过程,而不宜过分注重外在形式,追求表面的规范化,更不宜单纯迫求由成人所决定的某种预期结果,而使幼儿束缚在形式化的环境之中。 , 顺应、发展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并以此为基础,启迪幼儿的环境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去关心他人、关心生命、关心自然。 , 把垃圾做成一个个绿色地堡,只留出一个侧面让儿童驻足观看,引发孩子们思考:平时被扔掉的垃圾也可以变成“绿色的山坡”。这样远比说教式的“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空泛口号要好。 6、考虑儿童群体活动的无序性、杂乱性,须精心设计儿童游乐区的道路节点,如设置距离、道路宽度、铺地材质、颜色。 六、案例分析 第四章 关于行为 ?4.1 人-行为-环境 ,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演变过程 1、原始时期 , 自然:荒凉、冷漠、恐怖、神秘。 , 人类:被动的依赖,满怀恐惧、敬畏、崇拜之情 , 生存:狩猎、采集。 28 , 人类对于大自然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 2、农业文明时期 , 人类:自觉主动的利用、开发自然。 , 生存:以农耕经济为主 ,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感性适应的状态变为理性适应的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3、工业文明时期 , 人类与自然:理性适应的状态更为广泛、深入,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成对立敌斥的关系。 , 生存——以工业为主 , 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4、现代文明时期 , 人类与自然:理性适应的状态逐渐升华,由前一阶段的对立、敌斥关系逐渐回归为亲和关系。 , 人惧于天——传统的农耕生产与文明 , 人定胜天——盲目的工业生产和精神膨胀 , 天人合一——生态优先的理性生产生活方式 , 从人类生产生活的行为史中可以看出: , 在环境、行为和心理三个层面中,行为作为承启层面,具有较强的执行功能,行为是“环境”与“心理” 沟通的桥梁。 , 人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刺激可能是机体自身产生的,如动机、需要与内驱力,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 , 自身需求往往会形成行为产生的源动力,例如:感到饥饿就会去找食物;感到口渴就会去找水喝。而吃什么喝什么就属于外部环境条件了,比如在你步行范围内有什么吃的,你的收入如何,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行为所产生出的不同结果。 , 行为是由机体产生需要并由外部环境引导产生的最终结果。 , 而由外部环境引导刺激机体需要并反射于外部环境而产生行为结果。比如大海―蓝色―亲近―游泳或聆听等。 一、人―行为―环境的关系 , 人―行为―环境的关系从心理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为:进化论、美感、改造及经营四个 29 层面。 1、进化论 , 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曾阐述到: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一样是生活在草地、森林、海洋和平原的动物,我们从本性上渴望吸入新鲜的空气,脚踩干爽的路面,沐浴温暖的阳光,人生来喜欢泥土的芳香、绿叶的清新、天空的蔚蓝和宽阔。内心深处,我们向往这一切,它时而强烈时而沉寂,但从未消失。 , 而中国的诗人、画家、书法家等文人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去寻“陶渊明”式的恬静自然生活,从而繁衍出中国民众的中隐的人生观;《知北游》:山林与,皋 gao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也。 , 当下的旅游行为基本上都是去自然度高的风景区,比如西藏、海南、云南等,在这些地方人们渴望看到最原生态的景观和人文,从而感悟生命的历程。在人的心理层面上都是渴望自然,在行为上对于自然度高的场所都有较强的亲近力和共鸣性。 , 如今的景观设计以从原来跟从建筑学流行的“北美风情”、“欧陆风情”之类的设计风格逐步转向“自然化”的景观设计手法。这一些说明了人类本质的动物属性是环境中最基本的行为动因。 , 案例: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四川都江堰广场 2、美感――需求 , 在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的行为由必要的生活性慢慢转化为有选择的生活性。在选择行为的过程中,人们从自身机体和自然界中不断寻找美的规律和秩序。于是对于数列、对称、黄金分割比之类的形式关系受到了大众的认同,成为了美感的内在定律之一。 , 人的行为具有大众的审美选择性。 , 我们不会仅满足于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栖息地,而是会根据自己对美感的意识来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设计中我们强调比例、序列、节奏、对比、均衡等组合方式的重要性,正是源于人类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美感体验。 3、改造 , 众所周知,从猿到人的变化,是以使用生产工具为伊始。促使人类使用生产工具的过程中是人类为了更好满足生存需要。从生产工具的发展过程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等,无不证明了人——行为——环境关系上面的变革。生产能力越强,其环境的改造力就越强,人与环境的关系从畏惧到占据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是人类本质的属性之一。 , 对身边的环境进行个性化的改变,可以使环境产生亲切感和附属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于安全感和归依感的心理需要。 , 常言道:“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茅屋。”就是因为别人的屋子缺乏带有自己个性暗示的 30 环境陈设,即便再豪华也无法产生亲切温馨的感觉。 , 某些词汇:外国人、流浪汉、陌生人、入侵者、外来务工人员等,强烈地暗示了不确定或带有陌生感的环境属性,给人以不安全感、紧张或恐惧的心理。同样,环境中某一可识别性的景观如果长期与人发生关系,这种熟悉感会带来感情上的个性相通,比如:提到西湖,杭州人就会自然地想起家乡,产生亲切感。 4、经营 , 在人类改造环境程度日益加剧的过程中,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明显的负效应。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入,不少学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 , 从《寂静的春天》到《设计结合自然》至今,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讨论,由环境危机而引发了生态学科的发展,如今的生态学领域涉及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明显的扩展。于是强调“人不是环境的主宰、人应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呼声唤起了人类共同的认知。 , 在环境规划设计中,大至项目的总体生态性规划;中至节能型的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废水的利用、多物种的共生关系等;小至雨水花园的设计、生态材料的大量运用等。这些无不证明了“经营”环境在设计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景观规划设计从传统的功能性、审美性等设计因子方面,又增加了生态性原则,使得设计手法与设计形式更趋于多元化。 , 案例:四川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 二、人的基本需要 , 为了理解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有必要对人的基本需要与内驱力作一初步了解。 , 马斯洛的层级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llow,1943)提出了著名的个人需求金字塔的五个层级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是对食物、水、氧气、睡眠的需要,如饥、渴、寒、暖等。 (2)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包括生理上的安全与心理上的安全。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会需要)(affiliation needs):被集体所接受,得到情感的呵护,能感受到爱。如:家庭、亲属、好朋友、某一小团体等。 (4)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如威信、自尊、受到别人的尊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actualization needs):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个人潜力的发挥。 ,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低级的需要适当的得到满足之后,比它高一级的需求才能出现。每一低级的需要并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从低到高的人的基本需 31 要满足的过程就像波浪式演进的过程。 , 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应主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 , 基本需要的影响因素:人的基本需要的最终实现,受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生理、文化系、社会系和经济系这几个方面,也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人的多样性,也是人除了自身的生理属性(动物性)外,还具有了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等特征。 三、人的户外行为活动分类 , 交往与空间。[丹麦].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9 1、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例如:上学、上班、购物、候车。活动的发生很少受物质构成的影响,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2、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意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例如:散步、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娱乐消遣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的环境条件。 3、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例如:儿童游戏、打招呼、交谈、公共活动、被动式接触。连锁性活动 , 当户外空间质量好时,自发性活动的频率会增加,与此同时,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必要性活动发生的频率基本不变,但有延长时间的趋向。 , 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越长,他们邂逅的频率就越大,交谈也就越多。 , 空间边界效应、局部隐藏。 , 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决定了人们对室外公共场所的空间依赖性不同,同时也决定了在外部环境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类型活动,提供不同的环境设施。 ?4.2 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 , 人的领域行为在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微观环境行为、中观环境行为、宏观环境行为 , 领域性 , 领域性是研究行为尺度的重要概念。领域性是从对动物活动的行为规律研究而发现来的。领域性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现象,它既发生在大尺度的环境中,也发生在我们身边。国与国之间需要勘定明确的边界,否则摩擦不断甚至导致战争。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有陌生人未经允许擅自闯入你的办公室,或是有人占用你的桌子,你定会感觉不快。生活里到处都有领域性行为,一旦意识到它,你会发现它无处不在。 1、领域性的概念 , 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 32 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territory)。 , 一是领域性具有排他性;二是领域性具有控制性;三是领域性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2、领域的类型 , 阿尔托曼(Altaman,1975)依据领域对个体或群体生活的重要程度而划分出人类使用的领域的三种不同类型: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 (1)主要领域 , 由个人或小群体所有。如家、房间、私家花园、办公室等。 , 相对持久地拥有;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 极度个性化;有完全的控制权;可限制别人的进入;被闯入是严重的事件 (2)次要领域 , 相对主要领域来说不那么具有中心感与排他性,但它还是有属于一群人常去之地的感觉。如私人俱乐部、老年人活动场、校园绿地等。 , 没有所有权;只是使用者之一。 , 一定程度的个性化;一些管理权 (3)公共领域 , 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公园、步行街、沙滩、城市广场等。 , 没有所有权,只是暂时的占有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只是众多使用者中的一个。 , 有时能暂时地个性化;不能实施控制;几乎没有防卫可能性;使用者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 , 可以看出,园林环境主要是属于公共领域的范围,对其公共领域中的边界、中心、人群特征、使用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是园林环境领域性研究的重点。 3、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 (1)微观环境(microspace) , 又称个人空间,属于机体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形空间,如受到别人的干扰,就会下意识的积极防范。个人空间可以扩大为一个领域单元,如一间私密性的房间、一张桌子周围。它随人的身体移动而移动,具有伸缩性。 (2)中观环境(mesospace) , 是指比个人空间范围更大的空间,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组的、小集体的、属于家庭基 33 地与邻里。属半永久性,由占有者防卫。在此领域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食宿等日常生活。 (3)宏观环境(marcospace) , 指机体离家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属公共空间,交通愈方便,这个范围愈大。但通常也只是限于一定的范围,如街区、城市等。 一、微观环境行为——个人空间 1、个人空间的特征 , 无形的、不见边界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提及个人空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我。) , 可移动的,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不容他人侵犯; , 个人空间是最个性化的,使用率高的个人空间常常会被赋予情感的记忆标示。 , 以人的基本需要的构成关系而言,个人空间是以安全性、私密性为前提的,在其需要得以满足后再考虑如舒适等需要。 2、个人空间的尺度 , 许多学者倾向于把个人周边空间比作各种类型的气泡。 , 人体周边最小的“气泡”空间是领域空间的最小单位,是最不可侵犯的空间,也是人体的最基本的安全空间。 , “气泡”最小在什么范围内能形成对人体不具侵犯的安全空间呢, , 日本学者高桥鹰志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人体最小“气泡”在直立伸手可及即80cm的范围内,是最不具侵犯的空间,其空间安全性最高。 , 我们常见在公车坐位上同排就坐的两个陌生人基本都尽可能保持最大空间距离,其物品不会放置共享的空间中;在拥挤的电梯和公车上,在无法保证80cm这一空间安全性尺度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都会尽量避免视线的对视,并会很注意周边的情况,以在心理上寻求个人的安全性。 , Horowitzt等人在1970年设计了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的半身模型,让被试者从前、后、左、右和对角线等不同方位对模型靠近,从而研究被试者最接近模型的位置。记录这个距离,随后通过记录的整理,可绘出一个图形。由图形可见,个人空间前面较大,后面次之,侧面最小,也就是说从侧面更容易接近他人。 , 这个交往过程中的气泡可以被看作是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的潜在危险的缓冲圈,以保护私密性或避免遭受过多刺激和身体受到侵犯。 , 1966年,Edward Hall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进行了观察,在他的《Hidden Dimension》(隐匿的尺度)得出人在社会交往中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34 (1)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 (0-0.45m)在这个距离,双方都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面部,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呼吸、气味和体温等额外的信息。这种空间距离只出现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否则彼此会有强烈的压迫感,不适合于一般的社交场合。 (2)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 (0.45-1.2m)这种距离仍属易触的范围,但嗅觉、体温和细微的视觉线索减少,个人得以更了解他人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或约半身的视觉影像。大约是与朋友交谈的距离,因此常态性的碰触通常会被允许。 (3)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 (1.2-3.6m)接触双方不扰乱对方的个人空间,面部细节被忽略。 , 较近的距离(1.2 – 2.1m)用于一起工作或进行非正式事务的人之间,如谈判和商业接待中多是这种距离。 , 较远的距离(2.1 – 3.6m)使人必须提高音量,是为较正式的事务或社会互动所使用。 (4)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 , (大于3.6m)这种距离是非常正式的距离,交往不属于私人空间,细节看不清楚,多用于单项交流的。处于该距离的人,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或正规场合,如集会演讲。 , 人们的交往程度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各种距离关系,最终决定了环境的空间尺度的布局,因而是空间尺度设计的基本依据。 3、个人空间的变化因素 , 文化与种族;年龄与性别;亲近关系;社会地位;个性;环境;情境。 , 把不同文化差异总的分为两种:接触文化:地中海、阿拉伯和西班牙等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离得更近,交往中有更多的身体碰触和眼神接触;非接触文化:北欧和高加索,他们的人际互动表现出更大的人际距离。 , 个人空间随年龄增大而扩大。 , 女性的个人空间一般比男性的要小。 , 亲近者与陌生者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 地位越高的人常常使人有一种难于接近的感觉。 , 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大。 , 个人情绪好,心情舒畅时容易“平易近人”,情绪烦躁时则“咄咄逼人”。 35 课后观察作业 , 由座椅看个人空间领域 , 观察针对于园林场所内:座椅与使用者、使用者与使用者间所发生的行为与互动,并对照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的「个人空间气泡」理论。 , 「个人空间气泡」理论: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当我们的“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遇重迭时,就会尽量避免由于这种的重迭所产生的不适,即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总会随时调整自己与他人所希望保持的间距。而关系愈是亲密,气泡愈小。 , 座椅(坐凳)的尺寸是多少,座椅(坐凳)是如何摆放排布的, , 座椅(坐凳)的周边环境如何,人们如何选择空座椅,(没人和有人的不同情境下) , 以座椅上使用者人数来观察不同的行为 , 要求: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图文并茂,阐述观点;PPT.形式,小组完成;标明小组成员姓名、学号;下周上课时汇报。 座椅(坐凳)的尺寸是多少, , 长椅高420-550mm,宽450-600mm,普通1人使用椅长度为40,45cm,相当于1人的肩宽;2人使用长度为1.2m/1.5m;桌椅之间距离150mm。 , 剖面形状与尺寸要求要符合人体就座姿势,符合人体尺度。这主要取决于坐板与靠背的组合角度及椅子各部分的尺寸。 , 坐板高度 350,450mm;坐板水平倾角 6?,7?;椅面深度 400,600mm;靠背与坐板夹角 98?,105?;靠背高度 350,650mm;扶手的高度:距离坐面200 mm -250mm最佳 , 椅面形状应有一定曲线,宜光滑不存水;材料要容易清洁,表面光滑,导热性好;前方落脚的地方应置踏板,以防地面被踩踏成坑而积水,不便落座。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对倚靠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 座椅(坐凳)是如何摆放排布的, , 首先确定吸引人视线的主景,可以是水景、植物或者雕塑,然后在视野最好的地方布置座椅。人口密集的公园间隔在20到30米之间;5m、10m 座椅(坐凳)的周边环境如何,遮阴、后部填充 人们如何选择空座椅, , 人们在选择一空座椅时会从一端开始坐起,第二批到达的则会选择另一端,而中间的位置会最慢也最不想被使用。 36 , 在公园的一张两人座椅上的一端坐着一个人,当另一个人来到椅子前坐下,此人不坐在椅子另一端而是坐在中间,这时原先坐在椅子上的人将会改变坐立的姿势或者表现出不自在。最后要么是后来者知趣地走开,要么是先来者无奈地躲开。 , 一位使用者最易看出其自身的「空间气泡」与领域感,人们会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或是行为将自身领域界定并暗示其不希望被侵犯 , 二位使用者依照其亲密关系的不同会有不同程度和距离的差异。在两位使用座椅的情况下,通常其自身的「空间气泡」会缩小以容纳另一人的「空间气泡」。 , 多位使用者在线性配置座椅的场景下,视线会注意到前方。 , 亭子里的使用者迅速将四边角落座椅占据成为个人空间。除非是相互熟识的使用者需谈话,否则亭中间的座位几乎无人使用。 观察结论 , 气泡与气泡之间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分界线; , 人体间距离空间( 气泡 )依其关系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 , 人们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或是行为将自身领域界定并暗示其不希望被侵犯。 , 物品的摆放可以彰显并强化个人空间领域感; , 空间中角落最易最快被占据成为个人空间; , 亭中间的座位几乎无人使用 ( 被观察的不适与压力感 ) , 有座椅和顶盖遮蔽的位置最为公园中使用者所聚集。 小群生态——多人空间 , 如果不是有组织的会议、集会,人们聚集在一个公共空间中的交流往往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交流的,这一模式通常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小群生态。” , 对于室外开放空间的设计,如果符合这种小群生态的特点设计,则空间模式与人的活动行为模式能有较好的结合。 1、小群中人的数量 ,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小群在多数情况下是很小的,大部分由2人组成。 , 在一些社交场合中,大部分人组成的小群多为三三两两地交谈,超过4人在一起的较少,而且这种交谈不断流动变化,重新组合,如果小群要扩大到8-10人在一起交谈,就要有所组织或涉及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中心议题,这时还可能有更多的人卷入。 , 在景观环境空间中,如一般的园路设计宽度为1.2-1.5m,该尺度适合两个人同时并肩行走和交谈。即使是具有吸引力的主题空间中,如温泉泡池,虽然参与人的可能有10,20 37 人,但是能发生交流的小群行为也正常在个人的左右两侧,若谈论的话题具有大众性则能吸引更多的人。 , 景观设计中多数的使用空间上一般是以2,4人的小群行为为主。 2、两人面对面接触中的空间关系 (1)合作:相当一部分选择肩并肩的坐法。认为这样便于阅读共同的材料,或核对数据、使用工具。 (2)进行交谈:此时选择90?把角与面对面的坐法较多。解释中说这样既有接近也便于眼光接触,而目光的自由度很大,谈话过程中很少有连续的目光接触。 (3)竞赛:此时双方间希望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要有目光接触以刺激竞争意识。多选择面对面坐,这样各自工作有一定秘密性而又了解对方是怎么做的。 (4)在一起各干各的事:往往选择距离最远的座位,可保持秘密,减少目光接触。 , 景观空间往往都是作为一个共享空间而存在的,在设计过程中会存在许多关于面对面的空间关系。 二、中观环境行为 , 是指比个人空间范围更大的空间,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组的、小集体的。属半永久性,由占有者防卫,在此领域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食宿等日常生活。 , 个人空间是随个人而流动的,但家庭基地则相对稳定的。 , 人是要群居的,多数住宅均成团、成组出现,相互有个照应,给人们以同属于这一组团的感觉,由此形成组团式住宅的模式。(原始部落、农业社会中的村落、现代城市里的邻里街坊) , 中观环境行为包括家与邻里两个层次 1、家 , 家比起一座住宅或公寓里的一套房子,寓意要深得多。对于个人或家庭成员来说“家”是有情感色彩的,它是个人世界的中心。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象,家往往是行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人们是由家出发去接触认识整个世界,最后很可能又回到自己家所在的故土,渡过最后的晚年。当人们离开了家才倍感到家的温暖,在旅途上的人更理解家的含义。一个人如果真失去了家,就会有一种没有归属的空虚感。 (1)个性化、特色 , 人们对自己的家要求个性化并进行必要的防范。个性化不仅表现在室内陈设上,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也会想方设法表现在住宅的外部。在“千篇一律”中有“千变万化”,而并非千人一面。 38 (2)安全防卫 , 家要有安全感,要有私密性。 , 从领域性原则看,只要个性化了的地方都由个人或小组加以防范,由此边界就十分重要。篱笆、铁栏、围墙都是边界的标志。家的安全体现在大门的不可侵犯性。 , 不同文化的住宅对安全与私密性程度要求是很不相同的。中国的四合院,回教院落住宅,要求私密性程度最高。英国则在住宅基地外围设有低栏杆围合。美国的不少住宅用开敞式平面围以大玻璃,有的基地周围不设栏杆。 2、邻居 , 邻居就是住在你隔壁或邻近的人。与亲戚朋友不同,亲戚是有血缘关系的,朋友是可选择的,而邻居往往不能选择,也没有什么既定的关系。 朋友与邻居两者间至少有三点区别 (1)邻居是彼此住得很近的,朋友可能住得很远,分散在城市中的各个地方; ? (2)邻居间并没有很亲密的个人关系,好朋友则有很深的私交; (3)邻居同处于一个邻里中,具有一定的集体与社会的含义,但一旦搬了家,这种关系也可能由此中断。 3、邻里 , 指的是带有集体性的家庭基地,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进入邻里人们会有到了家的感觉,给人以温暖感。作为个人来说家是邻里的中心。 , 邻里植根于过去,那时以手工业、商业为基础的城镇,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以及住宅里坊。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有屠宰场、肉市、银匠、铜匠、铁匠集中地,亚洲也类似,当时邻里之形成有某种功能上的内聚力。“前店后宅”或下面是手工业作坊,上面是住宅,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很近,同行业会保护他们的共同利益。 ,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在唐朝的长安以前就盛行坊里制,每个坊有坊名、坊门、坊的外围有夯土墙围合,因此也有很强的邻里感。北京的胡同、上海与天津的里弄感也颇鲜明。 , 邻里关系意味着各个住户都是邻里中的一个成员,参与邻里中的一些共同活动。邻里应有一定的边界,在此边界内的住户既有一定的共同利益,也有一定的归属感、认同感。 一般邻里要维持两方面的平衡: , 其一,住宅要有自己的私密性; , 其二,居民在相互尊重各自私密性的前提下,有相互间的交往接触与支持。邻里中的各家各户彼此认识,见面打招呼,相互尊重各自的权益。 39 邻里住户间的关系 , 有些地区邻里住户间只是点头、打一下招呼而已; , 有些地区关系很亲近,经常有交谈、相互帮助;有些妇女还常在一起议论、交换信息,有时某家出了事,邻居们也会去安慰照顾。 , 一般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邻里住户间为保卫共同利益,相互间的关系达到高潮。 Keller于1968年在《城市邻里》一书中把邻里住户活动做了五点说明。 (1)内容:在危机情况下能相互帮助,交换信息,尤其是与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 (2)优先程度:在农村中邻里住户似乎没有亲戚重要,但比朋友重要。城市化后亲戚还是重要,但朋友比邻里住户更重要。 (3)交往程度城市化后,邻里住户的关系减弱了。 (4)幅度与深度 :绝大部分城市居民,不认识许多邻里住户,邻里住户间关系也不很亲近。 , 1962年有学者把英国的邻里住户间关系按其深度依次排列了一个顺序:以在村落中最强,城里有较长的历史的工人居民区次之,最弱的是新区,尤其在那些个人拥有独院型住宅的居住区中,邻里住户间关系非常微弱。 (5)邻里住户间接触频率: 城里比乡下低得多,城里的邻里住户可能在家中、在街上、社区设施中,如学校、商店中相遇。 , 城市里的邻居 最熟悉的陌生人 4、邻里单元 , 邻里单元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在城市中一个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从古典的观点看,一个邻里是一个在物质空间上有所限定的整体,其中设有一些低层次的、以满足居民日常需要的服务设施,住在邻里单元的居民有一种社区的感觉。 “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人C.A.佩里 ,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来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内部设置服务设施;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 , 小区规划: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 邻里单元的运用 , 规划思想首先强调的是安全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邻里单元有一定的边界,一般情况下边界由主要车行干道构成。边界以内的交通道不是可穿行的,交通量不大,只是为了到达服务中心或住宅而设的道路。 40 , 邻里单元内的汽车由于车行路的相对曲折必然减低速度,汽车的使用只是为了到达或离开邻里。人们去中心步行比坐车更方便,因此也就不再使用汽车。地区内的商店与小绿地、商场直接为居民服务。由于大家共同使用,彼此经常接触,邻里中的居民就能逐步发展一种归属感。 , 有些研究把对邻里的满意程度与环境中的一些变量联系起来。交通量、邻里中服务设施的质量 邻里规模的大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 有学者认为理想的邻里规模为5 000居民,居民中包含有各种年龄与社会阶层的组成。5 000人这个数字主要是考虑在邻里中能支持一幢中心小学,而小学与最远的住宅间的距离都在步行距离以内。为避免学校设施的重复,有的邻里常设计成10 000人的规模,其规模基本上取决于支持一座小学最为恰当的居民数。 ,12家,这是居民们自己能感觉得到的, 实际观察访问得出小邻里的集体,一般不超过8 邻里规模,具有彼此间能接近的关系。 邻里的衰退 , 传统城市的邻里,在20世纪后期的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已大大减弱了。 ,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通讯工具的便捷,导致个人活动的空间大大扩大,与其朋友方便地联系,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高度流动性,居民居住的地点与其经常活动的地点可以分离;居民的社交圈基本上是朋友而非邻居,结果必然导致邻里活动的衰退;现代的年青人独立性更强,大家庭血缘关系的瓦解;加上城市规划中的建筑分区条例,把工作、居住、娱乐的地点都分开了,使邻里不再成为个人生活中的主要要素。 , 上述现代城市生活的实际变化,已使对邻居的依靠程度愈来愈少,邻里间的关系已日益淡薄,只有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有所体现。 注 意:许多调查的实例生动地说明对旧区集居的邻里要拆毁,也需持审慎的态度。应注意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性,需知城市中的老街、老房子对住在那里多年的居民都是有情感上联系的。早期城市更新计划只注意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对于群众的这种情感上的联系未予重视。 邻里意识的复活 , 社区里设有烧烤区、溜冰场、儿童游乐区、免费会所,这些都是为了能够让业主通过接触增进感情。 , 宠物家长会、妈妈会、车友会、读书会等,业主们通过这些沙龙来获得交流。 三、 宏观环境行为 , 指机体离家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属公共空间,交通愈方便,这个范围愈大。 ,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宏观空间不会无限制的扩大,只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往往是一个 41 城市。 凯文.林奇 城市的意象:道路、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五大类。 1、道路——城市的主要骨架 , 道路是移动的通道,如街道、铁路、快速通道与步行道,对多数人来说,路是形成意象最重要的要素。人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认识的是路,通过路上的感受形成对这座城市的意象。 , 影响意象的重要因素:软质景观——自然景物,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硬质景观——人造景物,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道路铺装、墙体、栏杆、广告牌、小品等构筑物;路的平面线形、路的断面形式(交通车流人流情况)等。 道路景观设计关注的是人的动态视觉、视野,以及由其引发的生理、心理感受与美学要求。 a. 坐在道路两边静止的人 b. 步行人——步移景异、移步换景 c. 驾乘人员——尺度较大强调天际线和整体性,以粗线条、组团式栽植形式带和面的效果。 2、边界 , 边界是线性要素,属于城市、地区或邻里之分界线。一些自然因素如山、河、湖、海等均能形成城市的边界;一些人为因素如:城墙、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也能成为城市或地区的边界。 , 边界是最容易形成城市或区域特色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因素之一,也是景观设计师进行工作的最佳平台。 3、区域 , 区域是城市的一些地域,地域内的环境有某种共同的性格可被识别,一个区域往往是由知名地域和不知名地域构成,相当一部分不知名地域是作为“背景”或者“底色”而存在于城市中,而富有特色,容易给人形成城市意象的地域就显现出来。 , 不管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还是景观规划设计,良好的功能分区形成鲜明的特色是给人们强烈意象的基本组成部分。 4、中心与节点 , 城市都有中心与节点,每一个地域、区域都有其中心和节点。它们是城市中最能给人深刻印象的地方。中心、节点经常是城市里道路的汇集点,是不同层次空间的焦点,它是城市中人类活动集中、人群集聚的地点,如街道、广场。 , 作为中心和节点的典型代表——广场 42 ,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人流密度高、聚集性强。 应遵循的手法和原则: ? 规划中要有意识地将步行街引向一些中心,中心应该成为步行人的汇集点并形成步行人的广场。 ? 广场作为城市的起居室,人群活动的舞台,尺度要适宜,不能失之过大。 ?中心周围的公共设施要多样,使得男女老少都能物色到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心理上能够得到满足,即满足多样性需要。 ? 有的中心晚间也要开放,要有夜生活。 ?广场的大小要有适当的容人量。既保持生气活力,又避免过于拥挤。因位置及环境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应考虑25-100m,或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5、标志物 , 标志物是具有自身造型特点的,让人一看就能识别的城市空间外部参考点,它能够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定位定向。 城市特色的形成 , 各种独具特色的城市及其出色的特征,都有其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大自然所赐的特定地理空间条件,漫长时间所积累下来的历史文化条件以及当代社会所具有的科学技术与智慧条件。 , 在城市特色问题上,今天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新建设”不新,“老环境”失落,是这种“新建设”正在吞噬“老环境”,新特色难于形成,老特色正在消失。广场风、欧陆风 , 所谓“新建设”不新,指的是建设者们缺乏新建设文化创造力,繁忙浮躁的设计市场里,业主、长官和设计者们,显富、模仿、跟风,使得许多新建设丢掉了社会进步的责任,丧失了艺术原创的智慧。 , 在我们的时代,建设创作的主要内含是以新需求、新手段、新思考,解决社会所面临的新问题。所谓缺乏新建设文化创造力,实质问题就是缺少社会进步对建设所提出的新问题的研究,缺乏对当前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回应。 ?4.3 领域行为的空间设计要点 领域性、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 一、领域性 , 阿尔托曼(Altaman,1975)依据领域对个体或群体生活的重要程度而划分出人类使用的领域的三种不同类型: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公共领域。人们从事哪种类型的活动都是从 43 个人空间的移动所产生,从家――邻里――社区――到城市的过程形成整套的领域体系。 , 增强领域性主要是通过个人化和做标记、领域标志物、占有和使用这三种方式达到其控制目的。 , 园林场所自身是一个领域,根据场所的性质和大小是可成为次要领域或公共领域的;就园林场所内部又是由多种不同功能的次要领域或主要领域所组成的。 , 从外部关系看,园林场所的领域是由边界而界定的,比如居住区的围墙、公园边界的绿篱等;从内部关系看,园林场所内部领域也是由具体功能团的边界而界定的,比如园路的路牙、水景的驳岸等。 , 可见边界是形式园林场所领域感的重要因素。 (1)外部关系方面,园林领域的边界根据领域的安全防卫功能可以分为:开放式边界、半开放式边界和封闭式边界三种类型,也正是这三种不同的边界类型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园林环境空间。 (2)从内部关系看,园林场所是由功能单元所组成的,可以将每一个功能单元看成一个领域,而不同领域边界类型的变换、交织、分离共同构筑了诗画般的园林景观,也形成了园林空间的序列与多元。 , 园林场所中创造有层次感的景观意象,一般以半开放式和封闭式这两种边界类型进行组织,产生出深远、高远的意境和“曲径通幽处”的情境;开放式边界类型一般用于创造平远的意境。 二、安全性 , 园林环境是以行为的安全性为基础而进行架构的。 , 园林环境中行为的安全性主要由园林构成要素的安全性和园林环境中行为的安全性这两个方面来决定。 1、园林构成要素的安全性 (1)植物:行为活动频率低的空间,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边界、材料特性等方面。 例如:行道树定干高度多在3.5m,过高易与架空线路发生矛盾,过低则影响交通,并且有压抑感觉。 , 世界五大行道树树种——银杏、椴树、七叶树、鹅掌楸、悬铃木 , 行道树的种植方式:树带式:宽度不小于1.5m;树池式:1.5m×1.5m(2.0m) / d=1.5m , 居住区植物种植不要影响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植物种植与建筑物的距离:乔木最小3,5米,灌木最小间距1,3米。住宅附近管线比较密集(自来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管、热力管等),树木的栽植要留够距离,以免后患。 44 (2)山石、水体、建筑、道路广场、小品:行为活动频率高的空间,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材料、尺度、细部处理等方面。 , 掇山:选石要坚固耐久,避免选用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山石;植物覆盖度不要影响山石的结构。 , 水景:一般人工水景的水深不超过60cm也是出于安全设计的。游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0.6-0.9m为宜,成人泳池为1.2-2m,儿童戏水池可以设为0.3-0.5m。浅水区、深水区;警示牌。池岸必须作圆角处理,周边和平台铺装采用石块、混凝土、砖和木材以防滑。 , 道路:自然道路应避免三条以上的道路汇于一点,防止游人迷失方向。指路牌。 , 交通岛指的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草坪花坛为主。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 港湾式停车场保证了主干道的交通,中间绿化隔离带,有利于组织交通还改善了街道空间尺度。美明尼阿波利斯市尼克雷特半步行商业街,中间是一条7米宽弯弯曲曲的机动车道,既有动感又可有效限制车速,相应拓宽了街道的人行空间,随着车行道有收有放,在宽敞处提供休息停留的空间。在人流较多的地区,车行道上标注白色折线,以提醒驾驶员减速,确保安全。在交叉路口处设有明显标志的减速装置,强制减速,提高安全性。 , 台阶:在设计确定台阶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方面,其踏面与升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是关键性的因素。普通的原则是2R+T=66cm(R升面高度,T踏面深度)一般一组台阶决不能只有一个升面,最少应有2,3个升面。升面的最小高度极限为10cm,最大高度是16.5cm。台面的深度不能小于28cm , 一组台阶升面的垂直高度应保持一个常数。在升面底部使用阴影线可提醒游人注意。 , 扶栏的高度为离踏面前沿81,91.5cm。扶栏还应在台阶的始端和末端各自水平延伸出46cm左右。 , 坡道在无障碍设计的区域设计中必不可少。坡道的倾斜度其最大比例不能超过12:1。 2、园林环境中行为的安全性 , 园林环境中行为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的层级问题上。 , 根据“气泡”理论,行为的安全性可在水平与垂直梯度上分为核心区、保护区与边界区。 (1)水平梯度上的空间行为安全尺度 45 , 核心区:0-0.8m;保护区:0.8-1.2m;边界区:1.2-12m。主要是以臂长与步宽为尺度标准 , 园林环境中空间平面的安全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最小安全尺度应在0.8,1.2m。例如:园路尺度一般在0.9,1.2m,符合行为空间的最低安全尺度,而且许多园路边界设计草坪,在安全性的边界区范围内,有效的提高了行为空间的安全性; , 个人行为空间安全性的边界区尺度考虑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园路或小型广场环境中,人的视域空间尺度应大于边界区尺度,从而使行为空间的安全性感觉更为强烈。 , 尽量消除引发犯罪的环境因素:过密的植物、死角、暗淡的光线;加大公园的利用强度。 (2)垂直梯度上的空间行为安全尺度 , 园林环境中空间立面的安全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围合关系、围合高度和围合高度与长度的比例这三个方面。主要是以视高的变化为依据。 , 一般而言,全围合比半围合安全性高;围合高度超过人的视高其安全性高;高度与长度比在1.5:1-3:1范围内安全性高。 , 在园林环境中成为围合的要素较多,如山石、瀑布、植物、景墙等。 , 丹麦学者扬?盖尔认为:边界、凹入、围合的空间安全性高;凸起、中心的空间安全性较低。 增强空间领域的归属感 , “家”是主要领域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具归属感的领域场所,因此常见爱用“家”的概念来比喻一个领域,比如XX单位是我家,卫生靠大家;XX城市是我家、卫生靠大家。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增强领域的归属感,同时也暗示出一定的安全性。 , 在一些没有明确领域感的地方可能会发生两种后果:一种是引起领域争端,导致不和;另一种是无人过问,被糟蹋和滥用,造成失控状态,城市中后面的一种现象更为常见(林玉莲、胡正凡,2006)。 , 越是没有归属、没有人管的空间,越容易被糟蹋;一旦有了明确的主人,并得到爱惜与呵护,就会得到尊重。 增强空间领域的安全防卫 , 在领域上,控制感和实际控制力都会增强,与之的安全防卫要求也会相应增强。一般来说控制感强的领域其安全防卫需求就越高。(主要领域——公共领域) , 领域标记物构成了有效的警告系统,使得人们得以避免与他人在公共场所发生冲突。一般来说,这些标记物总是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 布朗和阿尔托曼(Brown and Altman,1983)调查了306户被盗住宅的领域标志,并将 46 它们与未被盗的住宅加以比较。结果发现,未被盗住宅的领域标志远远多于被盗住宅,包括实际的和象征性的标志。 , 美国建筑师纽曼(Oscar Newman)自1968年开始研究美国城市住宅区的犯罪问题,研究中发现在规划布局与设计上具有户数多、层数高、区内可自由穿行、缺乏组团划分、公共空间缺乏监视等特点的高层住宅区犯罪率高。而分组明确,具有公共院落、开敞的公共走廊、半公共领域(休息、停车、游戏)的低层住宅区犯罪率低。 , 社会特征、管理情况、居民参与程度对领域的安全固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建筑及环境的设计特点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基于研究,美国建筑师纽曼(1968)提出了“能防卫空间”的设计原则,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两方面: ?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清晰的边界划分和明确的内部结构是形成能防卫空间的第一步。在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有明确过渡空间的住区往往能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空间。 ? 自然的监视:通过平面布局和门窗布置,使居民可以从室内自然的监视户外活动,犹如环境长着眼睛,从而对犯罪分子具有心理上的威慑作用。 , 群体领域性促进了群体领域感和保护自己的邻里、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城镇的群体行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 同时住宅的规划布局也应有利于形成“自然监视”作用。例如住宅组团的道路应设置单一出入口的环路,而不应是互不关联的多个出入口。 , 住宅单体通过围合式布局在中央形成公共活动场地,既可增强邻里的交往,有助于形成人们的空间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形成监管空间,增强环境的控制感和安全感。 注意:自然监视和共同防卫只有在那些白天有人在家的邻里中才有效。如果邻近住宅完全是同一户型,居民又都是清一色的上班族,这种社会组成本身就不可能建立有效的全天候监视。 三、私密性 , 私密性是人类本身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公共性则为人与人形成集体、团体等群落空间所必需的情感需求。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既要有可以带来安全性的私密性空间,又要有与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环境既可支持也可阻止这些需要的实现。 1、私密性的概念 , 私密性最早是环境心理学在研究交往关系的过程中提出的,如今被广泛的运用到许多领域。阿尔托曼(Altaman,1975)认为:私密性是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人们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 , 园林环境中的私密性,是指个人或人群有限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一定质与量的信息的需求。这种私密性体现在人对空间的需求上,希望在现有条件下独享一定的空间环境。 47 (1)用具有控制性的主要领域方式可以很好的调整自身的私密性,如独坐一个座位、在草坪上放一块餐布。 (2)用不同的行为机制,譬如用语言的方式告诉旁人:“对不起,我在等人”可以调整其私密性;用身体语言的方式如:皱眉、移开视线、身体侧开、看手机等动作表示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调整自身的秘密性。 2、私密性的形态 , 威斯汀(A.F.Westin,1967)把私密性划分为四种基本形态: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们分别会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出现。其中独处、亲密是通过空间调整私密性的形态,匿名、保留是通过信息控制来调整私密性的形态。 (1)独处:指个体把自己与其他人分隔开,或者避免被他人观察到的状态; (2)亲密:指和某些个体相处时不愿受到干扰,如亲人、朋友或配偶亲密相处时的状态; (3)匿名:指一个人隐姓埋名或乔装打扮,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不被别人认出的状态; (4)保留:指个体需要隐瞒自己的一些事,不愿意其他人了解的状态。 3、私密性空间的特征 (1)私密性空间具有静态、停留时间长的时效特征,使人们在这类空间中产生很强的停留感和较强的领域感及安全感。 (2)私密性空间与公共性空间具有较强的空间转化特征。 (3)“边”、“角”位置是私密性空间主要的分布特征 人们愿意逗留的地点 , 在较大的公共空间中,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逗留。这样他既有对公共活动的参与感,能看到人群中的各色活动,如果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另一方面他有安全感,是在一个有一定私密性的被保护的空间之中,对这一暂时的局部领域,他大体可以控制。 , 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公共空间,小群活动总是从边上逐步扩展开的,如果边上的空间能吸引人,留得住人,空间特征适合于小群活动,加上空间大小与人的密度合适,这种空间就可能很有生气感,由此可以演化出多种空间模式。 , 因此,做好公共空间的“边沿设计”,将成为空间设计的关键。 4、如何设计私密性的空间, (1)私密性空间与场所环境空间的比例关系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私密空间与场所空间的比例在1:20-1:30之间能产生较强的私密感; 48 (2)一般而言空间全围合比半围合的私密性强,围合高度越高私密性越强。具有私密性的围合高度一般以人的视线范围为界,即为1.6m以上。 , 隔断环境、形成视觉阻挡,完成对明确的所限区域的围合,是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方法。如通过围墙、大门、照壁、院落等的设置,形成居住环境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过渡。 (3)园林场所功能决定私密性空间的尺度 , 大型广场、中型广场具有大量人群活动特征,该类型场所的私密性特征一般以小群生态活动为主,其场所尺度也应符合小群生态活动的最低尺度特征,这类尺度特征一般以小广场或树阵等形式架构。 , 商业街、健身区等公共功能属性较高的场所,其私密性空间尺度一般与小群生态活动行为有关,具体尺度由空间流量所决定。 , 休闲性为主、活动频度较低、公共功能属性较低的场所环境,其私密性空间尺度一般与个人空间尺度有关,私密性一般为独处和亲密二种形式,具体尺度由个人空间尺度所决定。 , 园林环境大多属于公众所拥有,人们的行为活动总是在私密性与开放性中变化。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在私密性、公共性等各种空间的塑造方面取得平衡,满足人们对各种空间的需求。 四、舒适性 , 我们常说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这在设计上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舒适与否,来引导行为动作的特征。比如食堂或快餐店的坐椅和酒店的坐椅就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舒适性的调节来引导行为特征,以产生相关的效益。 , 座凳设计为圆管形,由于坐在上面不是很舒适,因此避免坐着不走情况,提高使用效率。 , 园林环境是一个复合体系,其舒适性也体现在多方面。 , A、空间的舒适性 B、尺度的舒适性 C、材质的舒适性 ,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研究人在某种工作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 学科背景:“起源于英国,形成于美国”,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和机械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该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战争的需要,许多国家根据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学等学科分析研究“人的因素”,从而大力设计发展效能高、威力大的、操纵合理的新式武器和装备。在其发展的第三阶段,由于战争结束,人体工程学迅速渗透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设计中。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协会。在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9 , 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我们以步行空间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 在设计恰当的步行交通系统时,必须考虑人体尺度、移动偏好和视觉感受力的最低限度。 , 一般来说,每个行人至少需要600mm宽的步行路。对公共步行通道而言,最小路宽是1200mm。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数据,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能被人接受的最小步行道路宽度: , V(M) 步行道路宽度, S , 人流量,人,分钟 M:空间尺度单位,m2/人 S:行进速度,单位为m,分钟 , V= , 人前面的空间要求是指一般步行者在不同条件下,视线不受阻挡而且在心理上很舒适的空阔范围。 , , 人们愿意在不同活动场所之间或停车场和活动场所之间步行的平均距离受某些参数所支配。这些参数依行程目的、天气状况和文化差异而定。绝大多数人不愿意行距超过220m。 , 理解不同社交场合下正常人的视觉容量和局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 , , , 标识牌设计 , 以朝南或朝北为佳,面东或面西均有半日的阳光直射,影响展览效果,会降低其利用率。 50 , 可借用绿化遮荫或增加本身的遮阳设施,减少日晒。 , 要利于引起游人的注意或使用。 , 就步行标志牌的设置和朝向而言,视锥和视平线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人的视锥垂直角大约为30?,水平角大约为60?。 , 设计布置步行者使用的标识牌时,要考虑视域、文字的大小和比例以及文字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 , “方便”是衡量步行系统功能质量的一项标准。其中,评价步行系统方便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方向性和流通性。 (1)方向性 , 景观中的视觉暗示帮助人们在大范围的环境背景中发现并决定前进方向,这在复杂的环境中尤为重要。 , 在有等级或序列的系统中,地标特征和视觉暗示可以引导步行者的决定和预期行为。 , 路口及道路转弯处的植物配置,要求起到对景、导游和标志作用,一般安排观赏树丛。配置混合树丛时,多以常绿树做背景,前景配以浅色灌木或色叶树及地被等。 (2)流通性 , 指从一个目的地走到另一个目的地的相对轻松程度。 , 影响流通性的因素包括步行者的密度、障碍物的存在、步行路面的状况和天气情况等。 老年人行为心理特征及设计要点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 WHO世界卫生组织规定: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人(长寿老人)。 51 , 感觉迟钝、反应迟钝、活动能力差、适应能力差、记忆力下降、习惯心理巩固化、既定的人际交往模式,不宜结交新朋友、信息交流不畅 , 孤独感、失落感、疑虑感、抑郁感、恐惧感、空虚寂寞、衰老感 , 老有所养、老有所归、老有所爱、老有所尊 1、便捷性、易达性、无障碍性原则:以满足10分钟范围以内的路程为宜,步行距离大约450m。 2、安全性、可识别性原则 , 无尖角、圆滑的形体;适宜的细部尺度;背靠式座椅; , 铺装的质感:采用软质地面不用水泥的硬质铺装,防滑材质;座椅选用木质材料;坐息空间的背景可以用植物、建筑、地形、水面等作为界面要素。 , 地面的高差应该尽量减少,台阶处设置坡道,配置扶手栏杆等; , 路网简单明确,避免起伏多变;在道路的转折与终点处应该设置一些标志物,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 , 照明设计。 3、功能性原则 , 考虑“坐、卧、停、留”的各种需求。功能空间有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公共和私密的分区。 (1)小群体空间:偏向于围合感、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 , 不宜过大,一般在10平米左右即可;环境设施宜紧凑、忌空旷。 (2)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球类、毽类、武术、跳舞、慢跑、散步(设置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赏花遛鸟等活动。在活动区外围应有树荫及休息场地,如亭、廊、花架、坐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 (3)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打牌、聊天、观望、读书学习、养神、听广播、弹唱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阴,冬季有充足的阳光。 , 老年人活动区设置宣传栏,放一些大字号老年报纸。另可以结合一些人文景观设置,满足垂钓、写生、静赏一些艺术品等活动。 , 两区间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有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满足易控制性和易选择性。 (4)交往性空间:老年人社会性、集聚性、时域性行为活动的特点。 , 座椅的平面构成,摆放方式以及所设置的位置。 52 , U形和L形的凹形平面空间及住宅群体围合的内向型空间,促使老人亲密的交往,形成舒适惬意的空间。 , 桌凳组合,满足主动式、协从式的活动。 (5)私密空间:风景较佳的静处,具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感,避免被主要人流穿过或很容易被别人看到。 (6)室内场所:书法、绘画、图书阅览、棋牌游戏„„茶室、棋社 4、生态性原则 , 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 松柏类的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 , 对花鸟鱼虫充满兴趣,喜欢养生,亲近大自然。可种植色彩鲜艳的观果类植物,形成果林,吸引鸟类等动物,或专设园艺劳作区等。 , 活动场地用绿篱的形式对场地进行围合;静态空间以观赏植物为主,乔、灌、草结合。 其他 , 充足的阳光,背风向阳之处; , 必要的服务设施:厕所、洗手间等; , 怀旧情绪、非陌生的环境原则——应用熟悉的符号,产生环境的熟悉性、连续性; , 希望健康长寿——积极心理暗示原则,设置健身器械、活动场地,添加福寿的设计立意等。 , 携孙行为——儿童游戏区与老人休憩区组合在一起 , 对事物淡化、对事物关注面趋于狭窄、对新事物缺少激情——适中的环境刺激原则: , 明确的视觉中心、放大的字体;增强色彩的对比度,柔和舒缓,避免多、杂、艳。 53
/
本文档为【环境行为心理学_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