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7-12-05 50页 doc 106KB 59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7713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 1、文化系统中的四个主要子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信息文化) 2、根据美国科学家摩尔的观察,人类文化中遗留的动物本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恐惧本能、争斗本...
《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
《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 1、文化系统中的四个主要子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信息文化) 2、根据美国科学家摩尔的观察,人类文化中遗留的动物本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恐惧本能、争斗本能、渔猎本能、种族本能、游戏本能、模仿本能、懒惰本能、复仇本能、 自私本能(任填三个)) 3、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描写的三种文化模式分别命名为 日神型、 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_____型。 (文化模式、酒神型、偏执狂型) 4、世界三大人种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蒙古人种、赤道人种、欧罗巴人种) 5、 古代希腊著名的两大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伊利亚特、奥德赛) 6、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_____________》中将世界文明分为中华文明、__________、 ___________西方文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 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7、文化的四大特征是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人为性与群体性、普同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变异性、功能性与系统性) 8、人类起源神话有两大类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创世型 进化型) 9、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将日本文化归纳为 ________ 感文化,将基督教文化归纳为 ________ 感文化。 ( 耻 、罪) 10、中国传统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嫡长子继承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阀氏族制、宗族制) 11、中国文化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先秦,中国文化的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的奠基期;_________,中国文化的成熟期;__________,中国文化的转向期。 (萌芽期、秦汉魏六朝、唐宋、明清) 12、儒家文化以修身、 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为其人生价值取向。 (齐家、治国、平天下) 13、语言的三种实践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取功能 、述说功能、 建构功能) 14、人类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代:______、 _______、 _______。 (原始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15、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剧、喜剧,_______,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印度梵剧) 16、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田野调查、_______和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 17、各少数民族创造了有各自特色的建筑艺术,如藏族人民创造了_______,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穹窿顶建筑,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形式各样的 _______;傣族人民则创造了玲珑秀丽的_______。 (石砌高碉建筑、喇嘛庙建筑、佛教寺塔建筑) 18、曾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会长的怀特,1949年出版了《_______》一书,也提出要建立一门独立的文化学。由于他在倡导和促进这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贡献,被人们称为 "_______"。 (文化的科学、文化学之父) 19、不同文化交汇有多种结果:_______、融合、_______、_______。 (增添、同化、综合) 2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_______、《李尔王》、_______。 (《奥瑟罗》、《麦克白》) 21、15世纪以后,西方文化学出现了长足进展。促使这一转变的是三个条件:地理大发现、 ______、______。 (文艺复兴运动和文化启蒙运动、世界性的民族文化调查) 22、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_______、_______。 (《西游记》、《金瓶梅》) 23、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有发现和发明、传播、文化丧失以及_______。 (涵化) 1、地理决定论 认为地理环境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代表人物有博丹、孟德斯鸠等。 2、 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是一个用来作为文化分类的术语,它指的是各种文化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 整合为整体所显示的外在特征。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文化类型”条:“在文 化分类中,一种以经过选择并互相起作用的各特征或各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结构。” 3、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一种文化的内部从最简单的文化特质到极复杂的各个文化层面按一定秩序 相互结合并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过程。 4、 重义轻利 义,指道义,要求品德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利,指物质利益、功利。从总的来看,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 5、反文化 反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抗、有意识地否定主流文化的一些文化现象,其中既有先锋 文化,也有消极文化。 6、文化变迁 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特质、文化因素上量的渐变以及进而导致的文化结构、文 化模式的变化。 7、中和思维 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总是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 8、本我 是人与生俱来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肉体是它能量的源泉。本我是 一种潜意识,它强烈地冲动着,希望得到满足。但本我同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接触,它唯一的 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9、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是一个用来作为文化分类的术语,它指的是各种文化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 互整合为整体所显示的外在特征。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文化类型”条:“在 文化分类中,一种以经过选择并互相起作用的各特征或各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结构。” 10、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我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 相类和统一。关于天和人统一的种种观点,形成了关于天人合一的各种学说。 11、文化学 文化学是一门以人类文化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她是一门综合性的 人文科学,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但并不包揽各个领域的专门研究,而是着重考察体现 在人类文化各个层面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及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关系。从这种综合考察中,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展现 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 12、生态小生境 "生态小生境"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术语,指人类或生物在利用环境以及在和其他生物相处 中所占的具体地段环境。生态小生境是生态系统中的小单位,包含有人类或生物所必需的生 存条件以及其他生态因素。 13、超我 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 14、归属地位与获致地位 有一些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地位,其余的是我们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 获得或至少是无意中获得的。美国学者林顿把后者叫做“获致地位”,而前者则称为“归属 地位”。 15、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种家庭类型。它由嫡亲的和旁系的兄弟姐妹集体相互 婚姻而建立的。这一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予以肯定。 16、文化迫力 马林诺夫斯基功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满足基本的生物 需要(衣、食、住、行、繁衍后代等),要满足这一基本需要又必须有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来保 证,这就产生了社会组织形式或制度的需要,有了社会组织的人们进而又会产生新的、精神 方面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会产生一种文化迫力,这种迫力是一切社会团结、文化绵续和社 区生存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正是在个人生物需要和社会文化迫力的的基础上,产生了满足这 些不同需要的文化。 17、文化化 文化先于个人存在。每个人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他不 断地从周围的文化中学习,被文化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加工。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化"。 18、集体意识 是迪尔凯姆学说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集体意识",就是同一社会的成员平均所共有的信仰和感觉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的具有自身意义的体系,所以又称之为"共同意识",它由" 集体主体"所负载。 19、文化形态 文化形态指某一文化类型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状态或表现形式。 20、服饰 服饰是指人体穿着的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各种物什。服饰的主体是服装,同时也包括头、 手、颈、脚、胸等人体部位所佩带的各类饰物。 21、亚文化 亚文化指包含在主流文化之中而又具有某些独特要素的群体文化。地区、民族、阶级、 职业、性别等,皆可形成不同的亚文化。 22、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文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秩序。文化结构的不 同,决定了文化系统的不同类型、性质与功能。 23、涵化 当一个群体或社会与一个更为强大的社会接触时,弱小的群体常常被迫从支配者群体那 里获得文化要素。在社会之间处于支配-从属关系条件下的广泛借取过程通常被称为涵化。 24、菜系 菜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因其独特的物产、气候、历史条件和饮食习俗,人们运用经过漫 长历史的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术,所制作出的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众多地 方菜的总称。 1、文化的广义理解与狭义理解区别何在? 广义着眼于人与动物、自然与社会的区别;狭义着眼于人类中经济基础与相对应的精神 文化的区别。 2、 人对文化模式的接受有何差异?为什么? 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一种文化中的具体成员,无论他的活动多么,也不可能穷 尽自己文化模式的一切方面,不可能与自己文化模式中的所有方面取同,他只能作为自己文 化中的特定角色,在自己所接触的那些方面与文化模式取同。此外,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不 仅有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分工、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还有居住地域的差异。这种 种差异,使得不同的成员对自己文化模式的取同,也必然表现出差异性。 3、文化整合有哪几种途径? 对创新文化成分的选择。 对外来文化成分的修正。 对自身文化中某些不适用成分的扬弃与改造。 4、中国文化的整体风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大陆型文化,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又多有地理屏障, 造成一种与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这对中国文化特质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影响,久远而深刻。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界隔绝的东亚大陆,是典型的"大陆民族的文化"。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环境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而这种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在历史 上发生过双重功能。 功能之一,是使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 陈相固的延续性。功能之二,是使中国人逐渐染上自我中心主义痼疾。 (2)农业文化、农业文化跟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价值观上和生活观念不同。具体体现为: 土地的多寡成为一个人的地位、财富的重要标志;政府采取"土地所有权"运动,防止土地兼并;人们追求恬静安逸的精神境界,有着知足常乐的乐观精神。 (3)“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中国古代'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色彩。中国传统文化以宗法社会的传统作为价值评判的准则。 (4)尊正统斥异端的学术文化,尊正统即奉行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为唯一合法的真理性的东 西,使人们去遵守效仿;斥异端即凡是不符合该种思想、观点的都被视为不合法、不正确而 给予排斥和批判。 5、根据利基的观点,人类进化经历了哪四个主要阶段? 利基四阶段论——“第一个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就是在大约700万年 以前,类似猿的动物转变成为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第二个阶段是这种两足行走的物种的繁 衍,生物学家称这种过程为适应幅射。在距今700万年到200万年前之间,两足的猿演化成许多不同的物种,每一个种适应于稍稍不同的生态环境。在这些繁衍的人的物种之中,在距 今300-200万年之间,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脑子的扩大标志着第三个阶段, 是人属出现的信号,人类的这一支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Homo sapiens)。第四 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是像我们这样的人的进化,具有语言、意识、艺术想象力和自然界 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技术革新。” 6、语言发展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有何作用? 语言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口语的进化显然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 的一个转折点。动物生活在有形的物理世界中,人类除了物理世界之外,还用语言建立了一 个属于他自己的、与自然物理世界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文化世界。只有语言能够冲破锁住一 切其他生物的直接经验的牢笼,把我们解放出来,获得了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 语言就随着人类的智力增加、工具使用及社会化沟通的需要,不断进化,互相促进。但在旧 石器时代晚期,很可能出现过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它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建构、传 递与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7、文化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文化主要有四大部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信息文化。文化系 统的表层是物质文化,它是由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可触知的文化事项,包括人类的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物。文化的中层是制度和行为文化,即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如 风俗习惯、行为、组织形式等等。文化的里层是精神文化,它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 的产物,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发展进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 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贯穿文化系统表里的是信息文化,如 语言、文字、姿势及其它信息符号,它们是人类用来创造、保存、积累和传播文化的媒介。 8、什么是“文化模式的个人取同性”? 任何文化模式的存在,都以它的成员普遍接受为前提。同一种文化中的成员,犹如巨流中的 水滴,身不由己地与自己的文化模式取同,并把这种取同视为天经地义。这就是文化模式的 个人取同性。个人对文化模式的取同,不是生理遗传,而是所有成员无意识地对自己文化长 期适应的结果。 9、家族的职能包括几个方面?简要叙述每方面的内容。 对内职能:第一、维持共同生计;第二,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即生儿育女。第三、 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合。第四、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 对外职能:第一、家族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力、智力、财力的基地。第二、对老、弱、病、 残、孤、寡承担扶养义务。第三、维系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 10、如何理解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特征? 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对个体来说,文化是 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文化是继承的。然而,人类的文化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空 间及其它条件的变化,文化会不断发生变迁,这就是它的变异性。 11、人类的家庭类型及其具体涵义是什么? (1)血缘家庭,是由嫡亲的和旁系的兄弟姐妹集体相互婚姻而建立的。 (2)普罗路亚家庭,是由若干嫡亲和亮度系的姊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姻而建立的。 (3)对偶家庭,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但不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婚姻关系只有 在双方愿意的期间才维持有效,它是专偶制家庭的萌芽。 (4)父权制家庭,这是由一个男子与若干妻子结婚而建立的;通常由此产生将妻子幽禁于 房中的风俗。 (5)专偶制家庭,这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 12、个人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文化先于个人存在。每个人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他不 断地从周围的文化中学习,被文化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加工。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的文化化过程是完全偶然性的,它依赖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 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习得的。 文化先于个人,就此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的产品。当然,个体一旦形成自我 意识,也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反作 用。但这属于事物的次要方面。 1、试以中国为例文化传播的选择性特征。 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特征,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而不是自动化的过程。。只有那些 适应当地社会需要,优越性显而易见,而且与当地文化传统相容的事物,才能被接受。社会 对与自己的文化不相容的来自其他社会的东西加以排斥。 2、说明语言发展对人类文化起源的主要作用? 语言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口语的进化显然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 的一个转折点。动物生活在有形的物理世界中,人类除了物理世界之外,还用语言建立了一 个属于他自己的、与自然物理世界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文化世界。“只有语言能够冲破锁住 一切其他生物的直接经验的牢笼,把我们解放出来,获得了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 3、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 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 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 第一,以民为本。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在"民、食、丧、祭"这些世间大事中,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提出影响中国 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的座右铭。荀子亦 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不仅儒家主张民为邦本,道、墨、法诸家也都具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在漫长的封建 社会中,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第二,重人伦轻鬼神。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 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 地位。《论语》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载,孔子以后,孟子、荀子以至宋儒都 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汉代仲长统则更明确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发展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呈现出重现世、重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远鬼神的整体趋向。 第三,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 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这种人本主义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 每一个人自他诞生便进入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兄弟、 夫妇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 找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它更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太重视个体精 神的自由和独立,也不太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不在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和个人精神的愉悦,而是 从个人与对象(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一方面,个人必须担 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人又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注重个人修养。 4、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生价值取向“修齐治平”思想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一思想。 修齐治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直接 提出修齐治平的是《礼记?大学》。在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修身即 修养身心,主要指导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修身可以包括三个层面:远大的志向、高 尚的人格和道德。在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或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人的主体 性;另一方面必然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从历史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来看,修齐治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推动 文化的发展上,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它有利于弘扬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克己奉公, 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激发个体的创造活力等等。但是,从传统社会来看,由于受孔子"学 而优则仕"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个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似乎就只有走从政当 官这条路,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知识分子的心灵。 5、 根据摩尔的研究,人类文化中有哪些动物本能的遗留?你怎样看待人类文化中动物本 能? 美国人类学家摩耳观察到现代人中有许多野性的遗留物,如恐惧本能、争斗本能、渔猎 本能、种族本能、游戏本能、模仿本能、懒惰本能、复仇本能、自私本能等等――都是承继 自野蛮人的。 人是生物性与文化性互动互补的产物。人的生物基础,首先是谋食、繁衍这两大本能, 然后是其它本能,促使人类不断进行文化创造,以满足本能的需要。由于满足生物需要的程 度与方式永无止境,故文化创造活动也永无止境。从另一方面看,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 造人类的本能。一些不适应新环境的旧本能会渐渐消退,而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人类产生的一 些新本能,如道德、同情、公平、节制、宽恕、怜悯等等,不断得到发展,使人类逐渐迈向 更高的文明阶段。 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展开论述。 6、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它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古代人本主义思想内涵:第一,以民为本。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 义精神。第二,重人伦轻鬼神。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 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第三,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不在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和个人精神的愉悦,而是 从个人与对象(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一方面,个人必须担 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人又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注重个人修养。但这种人本 主义更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太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和独立,也不太重视每 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联系现实事例来论证。 7、举例说明文化变迁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举例说明文化变迁的一般过程和规律。文化变迁指的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特质、 文化因素上量的渐变以及进而导致的文化结构、文化模式的质的变化。 首先,文化的变迁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文化的变迁经历着一个从自发到 自觉的过程。再次,文化的变迁往往首先是从物质文化的变异开始,而后导致行为方式的变 化,进一步引起精神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等的变异。最后,文化变迁的过程是克 服文化惰性的过程,文化变迁是通过矛盾斗争实现的。 论述中要有例子。 8、举例说明宗教的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 举例说明宗教的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具有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 的社会文化现象。首先,宗教是对存在的一种反映,它采取的是幻想的、颠倒的、歪曲的形 式。其次,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宗教信仰系统,也包括宗教仪式,宗教组 织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实用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心理调节功能、平衡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论述时要求举例。 9、文化有哪几种特征? ?人为性的群体性 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人为性,大自然中的自然物不是文化。人类文化中一些即使纯粹的自 然物,如风景、奇石、珊瑚、宝石等,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投射其上时,才呈现出文化的意义。 所以有学者指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文化是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体现的,是为满足群体的需要而创造,为群体所享用,通过 群体而传播与继承的。文化为群体所共享,也对群体中的每个人实行着限制。 ?普同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普同性由人类的类本质所致,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民族、时代、阶级、 职业的背境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现象。而另一方面,文化在不同条件 下又有相当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等。 ?继承性与变异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对个体来说,文化是 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文化是继承的。然而,人类的文化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空 间及其它条件的变化,文化会不断发生变迁,这就是它的变异性。 ?功能性与系统性 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任何文化,必有特定的功能。失去了功能的文 化,迟早会变异或消亡。 人类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文化系统是由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要素按一定结构组 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文化要素是构成文化的单位。最小的文化单位可以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 文化元素,如筷子。最大的文化要素则是由许多同一类型的文化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文化 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等。文化系统中的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 制约,并且发生着多米诺骨牌那样的连锁反应。 10、文化传统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当代生活中的例子为证。 一个民族或国家,其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从文化实体的内部来考 察,文化传统是由人们在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人文环境中创造的文化要素凝聚而成的。 文化传统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中,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人不可能割断传统,但他们又 觉得它是不完美的,常常被迫去修正它。当一个社会的某个成员以新的方式对环境作出反应, 就出现了创新。当这种发现和发明逐渐为一个社会更多成员所接受,原有的行为方式发生变 迁,文化传统就发生了转化。 文化传统的转化,有时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所谓外部条件,是指不同文化间的比较 与交流。一种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一般都是有选择性的。不同文化交汇有多种结果: (1)增添。即在本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因素。如中国南北朝时的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交 流得到的胡瓜、胡豆、胡椒、胡琴、胡服等。(2)融合。以本地文化传统为主,与外来文化融铸为一种新的传统。(3)同化。一种文化受另一种文化影响,而变得与对方越来越相似。 文化人类学家有时也称其为“ 涵化”。(4)综合。几种文化传统交汇,促成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新传统的出现。 11、结合现实谈谈传统与时尚的关系。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 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每个社会中的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 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是"时尚"。时尚是新近流行的东西,尽管它可能有着传统的内核, 但它在形式或内容上会披着一件时髦的外衣。时尚和传统都呈现出一种范型,并且能为他人 所接受;但是,时尚寿命短暂,必须较快地在大多数人中找到它的接受者;而传统因为寿命 较长可以慢慢发展。时尚和传统可以相互转化,开始是时尚的东西后来会转变为传统。例如 旗袍和中山装,开始出来时是一种时尚,但现在已经成为传统的服饰式样了。 12、如何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 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天人合 一思想不仅影响了政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生活,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天人合一认为,自然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月正常运行时说明人世间的一切都正常;而当人事出了问题,君昏、 臣奸、百姓反时,那么日月也都会以反常予以警告。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儒学的实践看,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而且成为他们解释历代制度的理论依据。天人合一还具有劝谏的作用。凡是出现异常的自然 现象,统治者都会检讨皇帝的言行政策是否有失误。 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一是在于当时农耕社会,农业的播种、收获全仰仗于自然; 二是当时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人们可以完全解决、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程度。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性,第一,自然与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 精神带有唯物的因素;第二,它监督督促以皇帝为首的官僚要清正廉洁,实行仁政;第三,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施促使人们去研究自然,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第一,过于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使带有宗教迷信 色彩的数术学、易学非常发达;第二,天人合一思想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将风马牛不相及 的自然变化归因于人世,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三,天人合一过于强调人对自然的 迎合,而忽视甚至不敢对自然开发利用,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个人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文化先于个人存在。每个人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他不 断地从周围的文化中学习,被文化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加工。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的文化化过程是完全偶然性的,它依赖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化 不是遗传的,而是习得的。 文化先于个人,就此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的产品。当然,个体一旦形成自我 意识,也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反作 用。但这属于事物的次要方面。 2、文化学在当代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现代人面临着三重疏离。首先是与大自然的疏离。其次,现代人也与社会疏离,最后, 现代人也与信仰疏离。他们不再信仰什么终极价值,不相信人生有什么使命和神圣意义,他 们放逐了上帝,也放逐了主义,他们现在发现科学的力量也很有限,特别是科技带来的消极 后果日益明显,这使他们感到迷茫。在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主要冲突几乎皆由文化引起。 文化学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是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已有非常深厚的学术积累。作为一 门以人类为对象的科学,人类学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与文化特征,对人进行全面的研究,特 别注重人类各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人类的种族和文化特点。人类学家迄今至少对两千种 以上的不同社会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描述,这些宝贵的调查成为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文化 人类学家100多年来进行的种种理论与方法探讨,成为文化学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出发营地。 3、文化有哪几种特征? ?人为性的群体性 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人为性,大自然中的自然物不是文化。人类文化中一些即使纯粹的自 然物,如风景、奇石、珊瑚、宝石等,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投射其上时,才呈现出文化的意义。 所以有学者指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文化是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体现的,是为满足群体的需要而创造,为群体所享用,通过群体 而传播与继承的。文化为群体所共享,也对群体中的每个人实行着限制。 ?普同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普同性由人类的类本质所致,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民族、时代、阶级、 职业的背境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现象。而另一方面,文化在不同条件 下又有相当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等。 ?继承性与变异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对个体来说,文化是 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文化是继承的。然而,人类的文化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空 间及其它条件的变化,文化会不断发生变迁,这就是它的变异性。 ?功能性与系统性 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任何文化,必有特定的功能。失去了功能的文 化,迟早会变异或消亡。 人类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文化系统是由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要素按一定结构组合而 成的有机整体。文化要素是构成文化的单位。最小的文化单位可以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文化 元素,如筷子。最大的文化要素则是由许多同一类型的文化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文化子系 统,如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等。文化系统中的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制约, 并且发生着多米诺骨牌那样的连锁反应。 4、简要谈谈文化的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文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秩序。文化结构的不 同,决定了文化系统的不同类型、性质与功能 。 一般认为文化主要有四大部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信息文化。 文化系统的表层是物质文化,它是由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可触知的文化事项,包括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物。文化的中层是制度和行为文化,即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 物,如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组织形式等等。文化的里层是精神文化,它是人与自我意识关 系发展的产物,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发展进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 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贯串文化系统表里的是信息文 化,如语言、文字、姿势及其它信息符号,它们是人类用来创造、保存、积累和传播文化的 媒介。 在文化结构中,处在表层的物质文化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也是其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 要素,它是衡量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标识。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反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规范,制约着特定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有相当 的稳定性与继承性。至于精神文化,正如克罗伯所言,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在 特定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 部分。 5根据利基的观点,人类进化经历了哪四个主要阶段? 利基四阶段论--"第一个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就是在大约700万年以前,类似猿的动物转变成为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第二个阶段是这种两足行走的物种的繁衍, 生物学家称这种过程为适应幅射。在距今700万年到200万年前之间,两足的猿演化成许多 不同的物种,每一个种适应于稍稍不同的生态环境。在这些繁衍的人的物种之中,在距今 300-200万年之间,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脑子的扩大标志着第三个阶段,是 人属出现的信号,人类的这一支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Homo sapiens)。第四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是像我们这样的人的进化,具有语言、意识、艺术想象力和自然界其 他地方没有见过的技术革新。" 6、人类起源"一元说"与"多元说"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人究竟发源于何地?学术界有"多元说"和"一元说"两种不同意见。"多元说"又称为"多地区进化假说",认为现代人起源于所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一元说"则认为现代人是起源于一个地理区的,他们不是一种普遍进化趋势的产物,而是从他们的发源地一群一群地向 外迁徙,逐渐扩布到世界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在现代人以前的人群。 "一元说"也称"诺亚方舟假说"或"伊甸园假说",最近又被称作"出自非洲假说",因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被认为是第一批现代人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按 第一种假说,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种,都有着很深的遗传根源,他们之间曾被分开达200万之久。按第二种假说,现代人种均衍生自单一的较为晚近才在非洲发展出来的人群。 7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地理条件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看法 首先,地理条件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提之一,既有生理基础,又有自然条件――地质条 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 其次,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当人类一旦定居下来, 地理条件就成为原始部落共同体形成的前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 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地理条件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权形式与职能。 此外,马克思还认为: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在利 用地理条件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环境,人在地理面前并不完全是被动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人类文化与自然条件之关系的论述,今天仍具有其理论魅力与指导意义。 8、根据摩尔的观察,人类文化中有哪些动物本能的遗留? 美国人类学家摩耳研究了家畜中的野性遗留后,观察到现代人中也有许多野性的遗留 物,如现代人的许多本能――恐惧本能、争斗本能、渔猎本能、种族本能、游戏本能、模仿 本能、懒惰本能、复仇本能、自私本能等等――都是承继自野蛮人的。他说:"文明不过是 一层表皮。人性的内心是野蛮的。人类社会是很守旧的,它保留着野蛮人的各种思想,感情 及动作。" 9孟德斯鸠怎样描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是"地理决定论"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人们受多种事物如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的支配,其 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 他认为在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的诸要素中,气候的权力 比一切权力都强大。一些国家奴役妇女、多妻制,实行专制制度,另一些国家自由、一夫一 妻,实施共和制度,都由气候所致。寒冷令人健壮和勇敢,炎热则养成软弱和懦怯,所以南 方的民族常常成为奴隶。他还认为地理形势决定了国家的规模,而国家的规模则与其社会组 织形式相关。国土狭小宜于共和制,领土适中宜于君主制,领土广袤宜于专制制。 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乡村的人是人民的主要部分; 他们不很关心他们的自由;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而"土地贫瘠,使人勤奋、 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 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所以,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政体:"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 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10、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 为了生活,为了满足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的需要,必须劳动。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 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劳动,促使人类使用工具,不断改造 工具,从而推倒了人类创造文化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手得到了锻炼, 逐步进化得极其灵巧。劳动也使人脑得到刺激,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智力活动,成为语 言、宗教、艺术等等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正如恩格斯所言:劳动创 造了人。 11、文化类型有那些特性? 文化类型具有系统性。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子系统,它们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同文 化间的可比处很多,在选择确立文化类型的特征时,应挑选最有代表性的方面作为分类标志。 一般来说,作为文化系统核心部分的价值观念体系,最能体现一个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文化 类型的分类时,特别要注意到一个文化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文化类型具有变异性。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是在很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其中 既有前承后继的文化传统,又表现了各不相同的历史形态。许多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还可能 因内外部原因而发生分型、融合、转型,乃至整个文化中断。因此,确立文化类型时要注意 到一个文化系统的时代特点。 12语言发展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有何作用? 语言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口语的进化显然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 的一个转折点。动物生活在有形的物理世界中,人类除了物理世界之外,还用语言建立了一 个属于他自己的、与自然物理世界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文化世界。只有语言能够冲破锁住一 切其他生物的直接经验的牢笼,把我们解放出来,获得了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 语言就随着人类的智力增加、工具使用及社会化沟通的需要,不断进化,互相促进。但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很可能出现过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它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建构、 传递与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3亨廷顿如何划分世界上的文化类型? 近年来亨廷顿发表了他关于"文明冲突论"的理论,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一个理解世界格局的新模式,认为人们现在不是根据意识形态,而是根据文化来 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有许 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并存,其中一些最大的文明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他将世界上最主要 的文明划分和表述为: (1)中华文明。它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500年,也许还可以再往前追溯到一千年。许多学者所使用的"中华"一词,恰当地描述了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华人群体 的共同文化,以及越南和朝鲜的相关文化。 (2)日本文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日本文明是一个独特文明,它是中国文明的后代,出现 于公元100-400年之间。 (3)印度文明。人们普遍认为至少自公元前1500年以来,在南亚次大陆存在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继文明。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印度教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南亚次大 陆文化的中心。它不止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它在现时代继续 起着这种作用,即使印度本身有重要的穆斯林社区以及一些更小的少数文化。 (4)伊斯兰文明。所有重要学者都承认存在着独特的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 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然后迅速传播,跨越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并向东伸展到中亚、南亚 次大陆和东南亚。结果,许多独特的文化或次文明存在于伊斯兰文明之中,包括阿拉伯、土 耳其、波斯和马来文化。 (5)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出现通常被追溯到大约公元700到800年。学者们一般认为 它有三大组成部分,分布于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6)拉丁美洲文明。虽然拉丁美洲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后代,但它却是沿着非常不同于欧 洲和北美的道路演进的。它具有社团主义的、独裁主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在欧洲的程度要 小得多,在北美则根本不存在。拉丁美洲文明结合了一些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不曾存在于欧 洲,在北美也已被有效地消灭,而在以墨西哥、中美、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一方和以阿根廷和 智利为一方的两者之间有重大的不同。拉丁美洲的政治演变和经济发展,与北大西洋公约国 家存在着分歧。拉丁美洲可以被看作西方文明中的次文明,或者被看作是与西方有紧密联系 的一种独立文明。 (7)非洲文明。除了布罗代尔之外,大多数研究文明的学者都不承认存在着一个独特的 非洲文明。非洲大陆的北部及非洲的东海岸属于伊斯兰文明。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构成了自 己的文明。在其他地方,欧洲的帝国主义和殖民活动带去了西方文明的因素。在南非,荷兰、 法国、英国的殖民者创造了一个多板块式的欧洲文化。最重要的是,欧洲的帝国主义把基督 教带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大陆。在整个非洲,部落认同普遍而强烈,但非洲人的非 洲认同感也在日益发展。 14要准确认识不同的文化类型,必须特别注意怎样的方法论问题? 首先,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从客观存在的文化事实出发,深入分析各种文化 的内部的基本因素,从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持有以我为中心的 偏见,也不能简单搬用某种框架去硬套活生生的文化事实。只有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充分 收集和分析各种材料,按照客观事实修正预设的构想,从充分可靠的文化事实中引出结论, 对文化类型的认识才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要坚持个案分析与多向比较相结合。个案分析,需要对该文化内在结构的主要成 分及功能,形成该文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该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进行全面解剖,以 求认识它的全貌。然后,再与具有可比意义的文化类型进行多向比较。只有多向比较,才能 揭示各种文化的具有独特性的类型特征。 15为什么个人会与他所属的文化模式取同? 任何文化模式的存在,都以它的成员普遍接受为前提。这种普遍接受,是所有成员无意 识地对自己文化长期适应的结果。不可否认,文化模式中也有有意识的强制因素,如行政命 令、法律规章等。但这只起部分作用,而且强制的效应本身也是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 一个人从降生之时起,就生活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就通过 他周围的人和事,全面地、反复地对他感染熏陶,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自己文化模式 的潜移默化的模塑。符合文化模式的行为、思想等,受到习俗、道德、舆论等的肯定,促使 他向自己的文化模式趋同;相反的行为、思想等,则受到习俗、道德、舆论等的制约,限制 他与自己文化的模式背离。即使一个人有了个人意识之后,仍然会在文化模式的作用之下, 根据自己文化的模式思考问题,观察事物,表达爱憎,立身行事。文化模式就是这样时时刻 刻、处处事事地一代又一代地模塑着它的每一个文化成员,保持着自己稳定的特征。 个人对文化的取同,不是生理遗传,而是社会"遗传",即文化模式的模塑。一种文化模 式一经形成,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影响或内部的激烈变动,就会以一种惯性作用,沿着自己 的道路演化。同一种文化中的成员,犹如巨流中的水滴,身不由己地与自己的文化模式取同, 并把这种取同视为天经地义。当自己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模式的环境当中、又总有一种不知所 措的陌生感觉。 16个人对文化模式的接受为什么有差异? 文化模式的取同性,并不意味着同一文化的成员,在文化模式的一切方面都完全一致, 它只是就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而言。在非基本特征方面,则会各有差异。文化是一个极为复 杂的体系,一种文化中的具体成员,无论他的活动多么,也不可能穷尽自己文化模式的一切 方面,不可能与自己文化模式中的所有方面取同,他只能作为自己文化中的特定角色,在自 己所接触的那些方面与文化模式取同。此外,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不仅有性别、年龄、社会 地位、职业分工、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还有居住地域的差异。这种种差异,使得不同的成 员对自己文化模式的取同,也必然表现出差异性。当然,这些差异都是同一文化模式中的同 中之异。 个人对自己文化模式的取同,并不是完全被动、消极地无意识地接受模塑,而不能有丝 毫反作用。任何一个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扮演文化模式给定的角色,但他在执行自己所 扮演的角色的使命过程中,又可能有所发明或发现,为自己的文化增添或引进新的因素。在 众多的社会成员所积累的新文化因素达到一定的质量时,就会引起整个文化模式的变化。中 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革命,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例子。 17文化整合方式有哪三个主要特点? 一、对创新文化成分的选择。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新的文化因素 不断地产生出来,但并非任何新产生的文化因素都能变成文化整体中的有机成分。只有那些 与已有文化体系的某一层次在结构上可以互相协调、在功能上可以互相关联的新因素,才会 被选择,并被逐渐融合到已有的文化体系中去。不能协调与关联的因素,则会被排斥、弃置。 二、对外来文化成分的修正。任何一种文化,都会经常地传入一些其他文化成分。在未 经整合以前,外来成分只是一种游离于文化体系之外的异己之物。文化模式对外来文化的修 正,包括形式、功能、意义及用途等多方面。一般地说,涉及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文化成分, 修正会更多。例如,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是一种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胡教"。以后,在长期传播过程中,不断经过整合和修正,逐渐变得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以佛教为中介形成的文化丛,如寺院、经典、佛理、服饰、饮食、庙会等等,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三、对自身文化中某些不适用成分的扬弃与改造。任何文化的发展演化,都意味着许多 文化成分的不断新陈代谢。一些本来曾经非常重要的文化成分,一旦在新出现的文化成分面 前相形见绌,就会被新的文化成分取而代之。旧的文化成分,或者在以新代旧的整合过程中 被扬弃,或者被改造得具有新的功能或意义,进而被整合到新的文化结构中去。 18根据文化模式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理论,结合现实谈谈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 文化模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一定的时、空条件,是文化模式保持稳定的基础。 就时间条件来说,一种文化模式的存在时间越长,它的积淀就越丰厚,所形成的传统就越强 固,整合能力也就越强。就空间条件而言,一种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较大的 封闭性,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较少,碰撞较弱,它保持自身特征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模式的 稳定,又是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有力地制约着文化成员的取同拒异。 有时候,一种模式的文化并不具有空间上的封闭性,而是处于各种文化的撞击之中,但 由于自身文化模式的稳固性以及与之相撞击的文化的反弹作用,也会促使该文化模式保持稳 定。 就时间因素而言,不论怎样稳固的文化模式,随着时间的延伸,因为人事的代谢,事物 的更始,不可能绝对稳定。就空间条件而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会有变化。文化模式的 稳定是相对的,变异才是绝对的。这都是渐变。如果一种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大规模的灾 难性巨变,或者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摧残,以及自身社会发生激烈动荡,文化模式就会发生 急剧的变化。 (结合现实自由发挥) 19结合现实谈谈传统与时尚的关系。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 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每个社会中的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 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是"时尚"。时尚是新近流行的东西,尽管它可能有着传统的内核, 但它在形式或内容上会披着一件时髦的外衣。时尚和传统都呈现出一种范型,并且能为他人 所接受;但是,时尚寿命短暂,必须较快地在大多数人中找到它的接受者;而传统因为寿命 较长可以慢慢发展。时尚和传统可以相互转化,开始是时尚的东西后来会转变为传统。例如 旗袍和中山装,开始出来时是一种时尚,但现在已经成为传统的服饰式样了。 20文化传统有什么特征? ?稳定性 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和众多的文化事象中,经过世代 选择传递而成的。它既有前人的经验,又有后人的不断选择与补充发展,因此比较稳定。文 化传统的稳定性来自于它的优越性。某一个文化要素之所以能成为传统,表明它较其它文化 要素更能适应特定时、空的文化需要,因而被选择和传承。 文化传统的稳定性,还因为它是一种集体的习惯,具有某种非理性的惯性力量。 当然,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文化传统的优越性都是有条件的,一旦社会条 件发生变化,它就有可能丧失其优越,发生变异。所以文化传统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辩证统 一。不然,稳定就变成了僵化。 ?延续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没有传统,文化就不能延续和发展。没有文 化传统,任何人都不能正常生存。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传统之中。 一种文化被称作传统,至少要延续三代以上。只有当一种文化要素被证实其适应性与优越性, 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接纳,才能在一个群体中延续,才能称得上是"传统"。由于文化传 统的延续性,所以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系统性 文化传统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文化传统的结构与文 化的结构相一致。无论是外显的行为方式,还是内在的价值观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其中 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在文化传统的系统结构中,处在外层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较易 变化,制度文化次之,精神文化的改变最难。这也是由文化传统的系统性所决定的。 21文化传统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文化传统的形成与转化的内部机制 一个民族或国家,其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从文化实体的内部来考 察,文化传统是由人们在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人文环境中创造的文化要素凝聚而成的。由于 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多样性,便形成了文化传统原初模式的差异。再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 就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文化传统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中,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当一个社会的某个成员以新的 方式对环境作出反应,就出现了创新。当这种发现和发明逐渐为一个社会更多成员所接受, 原有的行为方式发生变迁,文化传统就发生了转化。所以,文化传统因特定环境下人们的需 要而产生,也因环境和需要的改变而转化。 ?文化传统的形成与转化的外部条件 文化传统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该文化的内部条件。文化传统的转化,有时却是由于外部 条件的影响。所谓外部条件,是指不同文化间的比较与交流。 22涵化与传播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涵化的特点。 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溶合进自己的文化之中的过程就叫做传 播。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特征,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而不是自动化的过程。只有那些适 应当地社会需要,优越性显而易见,而且与当地文化传统相容的事物,才能被接受。社会会 对与自己的文化不相容的来自其他社会的东西加以排斥。 当一个群体或社会与一个更为强大的社会接触时,弱小的群体常常被迫从支配者群体那 里获得文化要素。在社会之间处于支配-从属关系条件下的广泛借取过程通常被称为涵化。 这种借取有时可能是个双向过程,但一般来说都是从属的或不太强大的社会借取的最多。与 传播相比,涵化是某种外部压力作用的结果。外部压力的形式多种多样。最直接的外部压力 形式是征服或殖民化,支配群体动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给另一个群体带来文化变迁。 23文化变迁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如何? ?首先,文化的变迁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文化的变迁经历着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再次,文化的变迁往往首先是从物质文化的变异开始,而后导致行为方式的变化,进一步 引起精神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等的变异。 ?最后,文化变迁的过程是克服文化惰性的过程,文化变迁是通过矛盾斗争实现的 24如何理解文化变迁的原因? ?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与之相应,随之带来文化上的变迁。社会革命往往伴随着文化上 的巨大变革,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革命。 ?其次,文化自身的矛盾冲突、文化的分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自身的矛 盾和冲突有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带上独具的特点。 ?再次,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的原因。社会文化虽是人们的智慧 和实践所创造,但也是社会和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相结合、相统一的结果。社会文化也要受到 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带上自然的特征,染上自然的色彩。气候条件的变化、自然资源条件 的限制都会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更,相应地引起文化特质的变化,影响文化模式的变化。 最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的变迁,还要受到外来群体文化传播 的影响,这也是引起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外来文化的传播必然引起该群体原有文化和外来 文化的冲突,导致文化的变异。当然,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能与原有文化相脱离,相反,它 必然是经过冲突、调适,与原有文化特质和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 25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是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所致。重农抑商政策起源很早,大约在 我国的战国时期。古代人们之所以重农轻商,是认为农业是根本,是直接进行物质生产的, 可以富国强兵;而商业则是"末作",是靠奸巧获得的,只能乱人心智,造成社会混乱。重农 抑商的政策符合历代统治者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其次,重家抑商也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所造成的。 中国自周代实行土地分封以后,长期以来土地被少数人占有,广大的劳动者处于无地或少地 的状况,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制约。沉重的地租和赋税,地主和官府的双重剥削,不但侵 吞了农民全部的剩余产品,而且也占去了相当大一部分必要产品,即农民扩大生产所必须的 费用。农民不得不从事农业以外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从而使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起来, 由此又造成农业与工业分工发展的重大障碍。 ?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也是重要原因。孔子要恢复的"周礼"就包括了恢复周代土地分封政策和庄园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孔孟儒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重农轻 商思想,强化了历代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使以家庭 农业和小手工业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绵延两千年而未能改变。 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之下,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独领风骚,成为我国传统社会的基本 特征之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长期性与稳定性。 26血缘宗法制在中国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类是周代的"宗子法",也就是嫡长子继承法。嫡长就是"大宗子"。周天子自称承受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土地和臣民,其位由嫡长子继承,因此,周天子是"天下之大宗"。周王室利用血缘和姻亲关系维持王国的统治。周代的"宗子法"是最完整的血缘宗法制度,其特点 就是血缘宗法与分土封侯制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周的国家政权机构。 ?第二类是东汉以后兴起的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门阀氏族制度。这是周代"宗子法"的变形。汉晋时代皇权仍由嫡长子继承。但在皇室宗亲、贵族阶层中有一部分人盘踞一方, 建立地方宗族权力机构,结成相当牢固的大宗族组织,自称"宗主"。至魏晋,门阀大族还控制国家政权,汉唐时代,官职的选拔基本上为门阀世族所垄断,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重血统出身的局面。 ?第三类是宋代以后的家族或宗族制。旧的世族自隋唐以来因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和 社会发展变化等原因,逐渐地衰落下去。可是由于宋代理学家极力宣扬血缘宗法思想,于是 联宗收族、编修家谱、族谱之风盛行,使血缘宗法意识在平民百姓中得到了加强。皇权仍然 是世袭的,而民间的村社宗族组织却成了封建政权的重要补充。族权和政权可以互相补充、 互相依重,所以历代王朝总是支持、强化宗族统治,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社会 的血缘宗法制度,一直绵延至近代。 27 中国传统文化以宗法社会的传统作为价值评判的准则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以宗法社会的传统作为价值评判的准则,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从人 生态度来看,中华民族以其不离日常的独特风采保持着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精神;?从情感方式来看,在家族关系中履行着一种将血缘亲情与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 从思维模式看,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图式中,个体作为一个环节依附在家族伦理关系的总 链条中;?从价值观念来看,宗法制私家天下形成了家国共构的政治模式,由此形成的忠孝 两全的政治伦理和传统,忠是孝的极致,造成中国古代重道德,轻法律的局面,也助长了特 权思想。 28中国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哪些表现?这种精神在今天对民族和个人有什 么意义?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 ?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的昌盛时期,士子的情怀中总洋溢着建功 立业的壮志豪情。在民族危亡的关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总是激励着人民顽强不屈地英 勇斗争。 ?就个人人格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或表现为志士仁人在强 暴面前英勇不屈,坚持正义,或表现为在人生遭遇的挫折面前奋发图强,决不灰心。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结合现实和例子) 29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 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 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 第一,以民为本。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孔子历来主张重民、 富民、教民。在"民、食、丧、祭"这些世间大事中,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提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的座右铭。荀子亦 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不仅儒家主张民为邦本,道、墨、法诸家也都具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第二,重人伦轻鬼神。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 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 第三,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 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这种人本主义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 每一个人自他诞生便进入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兄弟、 夫妇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 找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它更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太重视个体精 神的自由和独立,也不太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不在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和个人精神的愉悦,而是 从个人与对象(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一方面,个人必须担 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人又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注重个人修养。 30如何评价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 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天人合 一思想不仅影响了政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生活,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天人合一认为,自然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月正常运行时说明人世间的一切都正常;而当人事出了问题,君昏、 臣奸、百姓反时,那么日月也都会以反常予以警告。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儒学的实践看,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而且成为他们解释历代制度的理论依据。天人合一还具有劝谏的作用。凡是出现异常的自然 现象,统治者都会检讨皇帝的言行政策是否有失误。 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一是在于当时农耕社会,农业的播种、收获全仰仗于自然; 二是当时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人们可以完全解决、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程度。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性,第一,自然与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 精神带有唯物的因素;第二,它监督督促以皇帝为首的官僚要清正廉洁,实行仁政;第三,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施促使人们去研究自然,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第一,过于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使带有宗教 迷信色彩的数术学、易学非常发达;第二,天人合一思想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将风马牛不 相及的自然变化归因于人世,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三,天人合一过于强调人对自 然的迎合,而忽视甚至不敢对自然开发利用,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1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修齐平治"的思想? 修齐治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直接 提出修齐治平的是《礼记?大学》。在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修身即 修养身心,主要指导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修身可以包括三个层面:远大的志向、高 尚的人格和道德。在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或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人的主体 性;另一方面必然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从历史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来看,修齐治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推动 文化的发展上,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它有利于弘扬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克己奉公, 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激发个体的创造活力等等。但是,从传统社会来看,由于受孔子"学 而优则仕"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个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似乎就只有走从政当 官这条路,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知识分子的心灵。 32中国古代哲学中如何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它有什么现实价值? 义与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范畴,二者的关系与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辩的重要问题之 一。义,指道义,要求品德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利,指物质利益、功利。从总的来看,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 孔子虽然主张义利统一,但同时又认为,在义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还是应当重义轻利, 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汉代的董仲舒认为人生需要义,也需要利,同时他也肯定义重于利。宋代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要表现为行仁义而利自见,因而应节制欲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主要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内部的论争,其基本特征是 义利统一兼顾,但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义利"统一实际上是注重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重义轻利"实际上是先公利,后私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方面应该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把义与利统一起来;另 一方面,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当重义轻利,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去实 现人生的价值。 33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基本吃素"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烹饪技术,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饮食,我们的先人把饮食列 入文化艺术范畴,对于饮食更要求色、香、味、形、器、环境、礼仪、风俗等全方位的审美 与协调,同时还要求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艺术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深具 东方特色的氛围和风韵,使吃中国菜在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同时,给人们以一种高品位的文 化艺术享受。 ?饮茶是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之一 34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浓厚的礼教色彩 ?中国的建筑非常注意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达到了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还受到民俗的无处不在的影响 37简述中国服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服饰是指人体穿着的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各种物什。服饰的主体是服装,同时也包括头、 手、颈、脚、胸等人体部位所佩带的各类饰物。 人类的服饰在其最初阶段都是相似的。系树叶、衣羽皮,这是我国服饰的雏形,也是世 界服饰的雏形。自从民族和国家出现以后,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世界各民族服 饰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服饰风格的文化意蕴。 先秦时期由于剩余物质出现而产生的阶级概念。通过服式体现出来。一部分人耕田铸铜, 短衣粗布,一部分人养尊处优,宽衣大袖,从而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汉代经济繁荣, 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穿着打扮日趋华丽。魏晋南北朝政治混乱,战争频仍,文人只 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丹、玄之外,便在服式上寻求抒泄,褒衣博带成为这个时期 的普遍服式,给人飘忽欲仙之感。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发达,尤其是唐代,为服装的新颖富 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 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推出了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特别是女子装束,色彩浓艳,炫人 眼目。其中,不少服饰对外(如日本)产生影响,因而成为世界服装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这种哲学体系影响到美学理论。在服装上即趋于拘谨、保守, 色彩一反唐朝浓艳鲜丽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静之风。元代虽然各民族间互为吸取,但基本上 还是各自保留其民族特色。明代封建意识趋向专制,在服装上多有松竹凤鹤等吉祥图案。清 代强制推行游牧民族服饰,与中原地带长期以来的文儒素雅之风在为不同。清朝后期,西服 传入我国,服饰上出现"中西合并"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衣着水平有很大改善。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的极大影响,我国服饰在颜色和款式上都呈现出单一化现象。改 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艺术化、个性化成了人们的共 同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们,在服饰上务呈异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38什么叫归属地位?什么叫获致地位?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有一些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地位,其余的是我们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 获得或至少是无意中获得的。林顿把后者叫做"获致地位",而前者则称为"归属地位"。 归属地位是强加于我们头上的,而我们扮演角色的方式却由我们的获致地位来决定。当 然,归属地位和获致地位并不一定就是相互排斥的。地称作"裙带关系"的现象,就是将归属 地位和获致地位交织在一起。 在获致地位中,更清晰地显示了归属和获致的相互渗透。人 们在选择获致地位时,并没有完全的自由。 39家族的职能包括几个方面?简要叙述每方面的内容。 家族的职能一般地说有内外之分: ?对内职能:?由于家庭是家族的生活共同体,因此家族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即 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家族经济职能,用以提供一个家族物质生产与消费的保证。?对内职 能的另一方面,则是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这就是俗语说的生儿育女,配偶成家的作用。 ?对内职能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合,这是家族在精神生活方 面的职能,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在个体家庭中显示的重要作用。?一个家族的社会属性不仅标 志在家庭物质生活方面,(当然,物质财富对一个家族是很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标志则 在家族的精神生活方面。其中尤其是对老人的关照,成为不可忽视的职能。家庭是家族成员 的感情融合体,家族对此负有责任。与此同时,家族有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的职 能。在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家族都有相反的规范以管理、制约、调整自己 的成员,甚至包括某些制裁的手段。 对外职能:由于家庭生产本来就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因此家族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的 基地。?同时,相应地提供智力、财力也是为社会承担的职责。?家族对整个社会担承的所 有义务,包括对社会上老、弱、病、残、孤、寡的扶养义务,也是一种重要职能。家族对外 关系的维系是发展社会关系的十分重要的机能,它所结成的密如蛛网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发展 的关键或纽带。此外,家族对整个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使家族成为左右社会行为 的最小单位。 家族的内外职能,使得家族内部成员、家族与家族之间、即家族与整个社会产生了物质 生活的相依必现时也必然地产生了精神生活的相依性。 40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它与氏族组织有何不同? 国家决不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 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 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 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与氏放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由血缘关系形成 和保 持的氏族公社,已经很不够了,因为它们是以氏族成员与一定地区的联系为前提的,而这种 联系现在不复存在,地区依然,人却是流动的。按地区开划分成为国家的出发点,在国家边 界内包含了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公民,他们在居住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管其属于哪一 氏族或哪一部落。 国家与氏族的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置,这种公共权力之所以需要,是因为自从 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已经不可能了,为了控制公民使之服从,不仅 需要有武装的人,如军队、警察等,而且还要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 些东西都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所以它是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 而这个阶级又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以国家在本质上是暴力的 工具。 41中国哲学的三个总体特征什么? ?人类本位的特殊视角,中国哲学以人为本、紧贴现实的个性,使它的内容偏重于对道 德体系和人格价值的哲学论述而疏于对自然本身的探究;强于追求人类之善,弱于探求自然 之真。中国哲学的这一特征也是它能兼容吸纳外来哲学而不为外来哲学彻底消解的原因所 在。 ?天人合一的境界。 ?整体互动的辨证思维,整体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从整体的、普遍联系的角度去 把握事物,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去看待某一事物或事物 的某一方面。互动,是指事物总是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双方,它们互依共存,且互相转化。 42庄子思想跟老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老子以"道"为宇宙的最后根源,提出天 道无为、万物自然生化的观点,对否定古代神权主宰和神创世界说,起到了积极作用。 战国时期,庄子学派在自然天道观方面与老子有共同之点,但他们引发的政治思想和处 世哲学却有很大不同。老子谈无为,目的在于无不为;主张任自然,目的在于效法自然规律 来治国驭众,固位保身。庄子则是着重在向道的复归的论证中表现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其处世态度有较多消极因素。 43谈谈你对宗教的功能的认识。 ?心理调节功能,通过解答生活中无法明了的事情减轻人们的焦虑,当人们面临生活的 困境不堪忍受时,宗教还是一种(有时是唯一的)慰藉、精神支柱及情绪稳定剂。 ?平衡生态功能,许多社会的宗教信仰包含着有关环境的知识,仪式活动也常会触发一 些重要的事情,导致经济生产和配置的成就。宗教无意间对保持生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社会功能,宗教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尤其是在"政教合一"和"在朝" 的情况下,宗教会有着显明的社会功能,它帮助社会加强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帮助个人社 会化;帮助维持各种社会组织形态。 44宗教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对文化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存在有种种消 极的影响。 ?宗教发展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形式,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宗教以求"善"为基本教义,客观上有利于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其中也包含着人类的共同的 伦理思想、道德追求。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刻的。不仅宗教艺术本身给人类文化增添了很多瑰 宝,而且在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宗教还具有保护文化承传、强化文化延续的功能,起到过统一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 的作用。宗教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传播,文化的交流。 ?宗教的本质虽是反科学的,但它的某些活动也曾在"无意"中开拓了一些科学领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不过,无论是最初的自然宗教还是后来的人为宗教,它们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歪曲的反映,就 其本质来说,宗教是一种消极的社会文化现象,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破除宗教迷雾的过程中 前进的。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宗教也表现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所有的宗教都引导人们脱离现实,屈服于自然,听从现存制度、生活模式的安排。宗 教扭曲了健康的人性,消灭正常的感情,是一种愚弄人民的廉价的安慰。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自觉地成了维护剥削制度、阶级压迫的工具。 ?宗教确实有加强社会道德,鼓励人心向善的一面,但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和"善" 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宗教强化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强化推行统治阶级的意志愿望,而对发 展的、进步的、新生的"道德"观念给予压制。另外,神性和人性相冲突时,人性得服从神性。 ?宗教与艺术"本是同根生",似乎比较亲近,但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也有消极影响。 公元十一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征服印度,几乎摧毁了全部北印度佛教艺术的宝藏。 基督教也曾禁绝古典艺术和异教艺术,连"维纳斯女神像"也被视为"女妖"而遭到毁弃。宗教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活内容在艺术中的充分表现。宋此外,宗教还造成了某些艺术的程 式化弊端。 ?宗教对哲学、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少消极影响。宗教唯我独尊的性格,传教过程中的扩 张本性,以及狂热的护教情绪,甚至会引发宗教大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 退"的作用。对当今世界来说,宗教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极其复杂难解的文化问题。 45艺术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认识功能,首先表现在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形象画卷,从中人们可以看到特定民族人 们的生活方式,情感情趣以及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风俗习尚,帮助人们了解特定时代整体 的社会文化风貌,使人们获得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交流功能,艺术具有代表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进行交流的功能,人类历史上文化交 流的大量历史事实表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常常是以艺术的交流为先导的。艺术的文 化交流功能,具有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建构功能艺术对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保持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但是,文化传统一 经形成,就具有巨大的历史惰性。新的文化创造只有在突破已有传统之后才成为可能。这就 是文化学家所说的文化变异。文化的变异是一个离析、整合过程,是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文 化的重新建构的过程。 文化的离析和整合固然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但在特定的时代却往往以极其激烈的形 式表现出来,形成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为壮观的篇章。在这样的时期,艺术的文化离析整合 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 当然,艺术对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同时也是有限的。艺术对人类文化发展 所具有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是精神的。艺术的文化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审美为中介来完成。 46语言有哪几种实践功能? 在人建立和完善文化世界的漫长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作为人的 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不断地"引渡"事物进入文化世界,引导人们进入文化世界,具有重 要的实践功能。语言的这种实践功能主要表现为: ?获取的功能 语言符号是作为一种指称而与一定类别的客体的内容发生关系的。它是 客体的信息内容的一种外在的代表者或指称物。而代表了一定事物的内容的语言符号,又作 为一种对主体来说是有意义的指称物或信息的载体,而与主体发生联系。主体直接地理解和 掌握了语言符号的意义,就间接地认识和掌握了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内容,获取了客体的信 息,领会了前人赋予它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使信息内化为主观的思想、知识并进而上升为 创造的动机和目的,从而在建构文化世界的实践中发挥启动和指导的作用。 ?述说的功能 交谈是以语言符号为工具的交际活动,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它充分 体现了语言在文化创造中的"述说"功能。这在上一节已有具的的论述。 ?构建的功能 语言符号在空间上的分立性和时间上的永久性,使它一旦产生并形成系 统便具有自己完整的内部结构和相对独立的聚合、组合规则。人们也就可以利用有意义的语 言符号创造观念,超越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组合秩序,去按照人自己的理想蓝图,将语言符 号依据新的想象的逻辑秩序,加以重新的、符合语言规则的组合,从而观念地构想事物和世 界的未来发展,构想一幅在现实中并未存在,在观念上和逻辑上又都具有合理性的美好的社 会图景,并使这个理想的图景浮现在眼前,激发起自己的向往之情和努力的信念。 47文字有什么文化功能 ?首先表现在它既记录了语言,又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上的局限,加强了语言符号的标志 功能,使语言得以长久保存,使社会群体的记忆飞跃性地增长,异代人们之间的交际渠道更 加畅通。 ?还表现在它既记录了语言,又突破了语言在空间上的局限,扩大了语言符号的标志功 能,使言语得以传到远处,使社会群体的活动范围和效范围飞跃性地增大,异地之间的人们 交际成为可能。 ?文字的重要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它记录语言,使语言有了局面语言这一新的存在形 式。第一,它增进了语言的抽象化程度和作为思维形态表达形式的能力,从一个角度推动了 民族的直观思维向概念思维转化,从而有助于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第二,它促进 了语言词汇的积累和更新,语言成分的加工和锤炼,语言表达方式的增加和改进,从一个角 度推动语言向丰富、精密、规范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使文学艺术得 以发展并趋于成熟。第三,它拓展了语言的应用范围,使之形成历史的和科学的文献,从一 个角度提高了民族文化水平,增强了民族的历史观念、传统意识和聚合能力。 48泰勒《原始文化》一书对人类文化进化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原始文化》被看作文化学的开山之作,它首次勾勒了文化学的基本轮廓,指出了文化 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了进化论的理论体系。 泰勒吸取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人类文化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进化的结果。他 的文化进化理论要点可概述如下: ?人类文化史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蒙昧-野蛮-文明)的顺序不断进化的历史,生物进化学说也适用于人类文化研究; ?文化发展可划分为若干阶段,如同梯阶式的向前运动,每一阶段都具有承先启后的意 义;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可以纳入这一进化模式之中,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并非 实质性的,只是处于不同阶段的表现;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进化过程,都是按照上述规律各自独立实现的。 这种进化过程是一种直线运动,虽然在局部范围内有曲折,总的趋势却不会改变。后人 将泰勒的理论称为直线进化论。又称古典进化论。 49按功能主义观点,人的生物需要是如何转变为文化迫力的? 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文化功能的理论建立在他的"需要"理论基础之上。在他看来,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衣、食、住、行、繁衍后代等),要满足这一基本需要又必须有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来保证,这就产生了社会组织形式或制度的需要,有了社会组织 的人们进而又会产生新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正是在人们及其社会产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了满足这些不同需要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因此,人类学家的任 务就在于认识文化的这种功能。 例如吃穿住行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要生存就要有食物,要生产食物就要有工具,要制造 工具,又会有一些新的要求。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文化迫力,就自然而然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人类的第二大需要是种族的绵续,要实现这种繁衍,仅靠单纯的生理冲动及生理作用是不够 的,人们的求偶、婚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等,都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这样人们的 生物需要就会转变文化迫力,从而使各种有关婚姻和家庭的风俗得以形成。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必须分别清楚文化迫力与个人动机的不同。文化迫力只能从整个文化 中加以说明,这种迫力是一切社会团结、文化绵续和社区生存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50泛文化比较和有控制的比较有何区别? 早期有些人类学家将全世界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就是泛文化比较,这种比较方 法现在很少使用了。而人类学家在进行有控制比较时,比较的是从一个特定的区域一定数量 的社会中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控制比较研究,很容易熟悉与这个区域相关联的复合文化 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有助于很好地理解所要解释的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有控制比较不仅对 产生解释,而且对检验解释都是很有用的。
/
本文档为【《文化学概论》试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