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3-琢玉串珠贯书音(0.83万字)

2019-04-24 17页 doc 37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3-琢玉串珠贯书音(0.83万字)琢玉串珠贯书音 ——“读书联”品鉴 诗曰: 联语飘然悬书林,文精韵足寄情深。 百般警醒咏志切,一生修养明理真。 喻法互动上下济,嵌典明晰古今询。 说事频频畅怡趣,琢玉串珠贯书音。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利用汉字特征创作的一种民族文体,并与书法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美妙的艺术奇葩;作为一种民俗民风,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广泛传播。由于对联应用的范围广泛,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大,人们往往把一些阅读的观念融入到对联之中,便产生了无数精彩的以“图书”...
3-琢玉串珠贯书音(0.83万字)
琢玉串珠贯书音 ——“读书联”品鉴 诗曰: 联语飘然悬书林,文精韵足寄情深。 百般警醒咏志切,一生修养明理真。 喻法互动上下济,嵌典明晰古今询。 说事频频畅怡趣,琢玉串珠贯书音。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利用汉字特征创作的一种民族文体,并与书法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美妙的艺术奇葩;作为一种民俗民风,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广泛传播。由于对联应用的范围广泛,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大,人们往往把一些阅读的观念融入到对联之中,便产生了无数精彩的以“图书”和“阅读”为主题的“读书联”,也留下了诸多令人涵泳无尽、拍案叫绝的读书故事。以“阅读”为主题的“读书联”,既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阅读文化的一部分。 一、联寄读书情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阅读文化,人们崇尚读书,渴望读书,把读书看作是知识积淀、情趣熏陶、思想融合的美好活动,执着地追求着读书过程的精神自由。 南宋政治家、理学家真德秀,为官清正、著述丰富,他在家乡福建浦城读书著述时,为自己的书斋“学易斋”撰联一副,表达了他面对吴、粤两山,默默体验伏羲、周文王推演《易》经时的悠然心情,这幅联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书斋联之一: 坐看吴粤两山色;默契羲文千古心 在民间,从平头百姓宅门到士绅大户豪院,从学堂到祠堂,从牌坊到桥梁,多镌刻有读书联。这些读书联与当地文化、乡俗、风景、氛围相融合,有的淳朴、有的灵秀、有的浅明、有的深刻。例如: 诗亦醉人何用酒;书能香家不须花(江苏昆山市周庄迷楼) 1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江苏苏州市同里普安桥) 自有琴书增道气;权邀山月伴佳宾(浙江湖州市南浔求恕里) 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湖南岳阳张谷英村) 道心如日月,鹅湖鹿洞长灿烂;文思重风云,苏海韩江尽波涛(江西安义县京台村墨庄) 书田种粟;心地栽兰(广西灵山县大芦村双庆堂) 经史作良田,子种孙耕无歉岁;文章传旧业,笔花墨雨有丰年(广东肇庆杏花村霭然书室) 门外有山堪架笔;庭中无处不堆书(福建连城县培田村继述堂)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河南通许县民居) 看剑气寒书案月;停琴韵湿墨池烟(台北太古巢) 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各级行政管理官员是对联创作的主要力量,由于他们对读书活动感受深切,所创作的读书联往往也见解透彻、回味无穷,透现出这个阶层人群的超然脱俗、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例如: 武侯读书,大意略观,是讲求经济;渊明鼓琴,不求甚解,乃涵养性情(宋末爱国将领、诗人文天祥)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明代名臣左光斗) 有书真富贵;无病大神仙(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加金圣叹) 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清代诗人、名臣张问陶) 拣茶为款同心友;裁锦固装善本书(清代文人、收藏家张廷济)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清代文学家、目录学家纪晓岚) 千树梨花百壶酒;一庄水竹数房书(清代学者、词人朱彝尊)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清代书画家王文治) 检书几案窄;昂首海天宽(藏书家、目录学家丁福保) 书史供高卧;花竹报平安(书法家、教育家于右任) 在皇家活动、生活的区域内也有许多读书联,这些读书联大多庄重典雅、用词考究,非常符合主人的身份。北京的皇家廷殿、园林就有许多这样的对联,例如: 四海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万几清暇,瑶编披览惜三余(紫禁城文 华殿) 墨汁润分瑶草绿;篆文清带笔花香(紫禁城弘德殿) 古香披拂图书润;元气冲融物象和(紫禁城景阳宫) 开窗鱼鸟含天趣;欹案诗书味道腴(紫禁城阅是楼) 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颐和园饮绿亭) 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颐和园霞芬室) 画图参生动;诗书阅古芳(中南海溪光树色室) 书遇会心皆可读;泉能蠲虑俱堪听(中南海千尺雪廊) 境因径曲诗情远;山为林稀画帧开(北海邻山书屋) 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圆明园文源阁) 二、联咏读书志 读书联是表达心志、抒发抱负的好形式,许多读书联内涵深邃,富有哲理,催人奋进。人们往往在门楹、房间、案头布置相应内容的读书联,视为座右铭,使其不断警醒自己,启迪自己。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人格高尚、书艺高超,少时读书特别勤奋,因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最终创造了雄健、宽博的颜体。他的《劝学》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人们经常用诗的后两句作为读书联来励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代文学家陆游一生酷爱读书,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书巢。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饱受民族灾难之苦,少时便立下爱国壮志,然而一生不得志,空余满腔报国热情。他的诗《题老学庵壁》中有两句经常被作为读书咏怀佳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明代儒家学者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际关心社会的发展。他曾题一联直抒致力读书、积极入世的爱国心意,数百年来许多志士仁人读此联后深受激励和鼓舞: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代先后任广西道和河南道监察御史、兵科和刑科给事中的陈昌齐27岁中举,次年中进士,为官公正廉明。和珅看中了他的才华,加以拉拢,陈断然拒绝。 他书于自己官署的对联是: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观书 清代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自小饱读诗书,成为举人后参加会试,三次不中,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他目睹时艰,在其居室撰联自励,上联揭示为官之道,下联阐明读书之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孙中山曾手书一联,利用南北朝时期名将宗悫年少时表达“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志向、达摩祖师在嵩山石洞中“面壁十年”以领悟佛家经典的两个故事,抒发了勇于进取、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的首任教育部长,他辞官不做,到北京大学当校长,堪称一代师表。他书房的一副对联表达了他的志向: 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 毛泽东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曾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为此大家把他叫“毛奇”。同时,毛泽东修改了明代学者胡居仁的对联以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三、联明读书理 读书不仅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本领,还有利于陶冶情操,明辨事理,提高自身修养,因而“读书明理”、“知书达理”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理念在对联中也有充分的反映。 一是用对联强化读书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表现出来的传统风尚或一贯作风,读书风尚往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的典范人物,在对家族子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曾家非常注重阅读素质的培养,这在坐落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故居现存的对联中可窥一斑: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曾国藩父亲曾麟书题) 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无慢室) 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客厅) 心澄自得诗书味;室雅时闻翰墨香(曾家私塾利见斋) 含冲嗜漠不自厌;读易论诗亦未殊(曾国藩儿子曾纪泽书房)在反映家风的读书联中,有一副可以说是流传最广,在学者梁实秋(《对联》)、开国将军谭政(《来自总参谋部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闯与创》)等人的回忆中,他们家庭的大门上镌刻的都是这一幅对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由于家庭大门的对联面向街巷,不但对自家子弟影响深远,而且对路过的孩子也影响很大。梁实秋回忆道:“我近年来越想越觉得其意义并不平凡,而且是甚为崇高,这不是夸耀门楣,以忠厚诗书自许,而是表示一种期望,在人品上有什么比忠厚更为高尚?在修养上有什么比诗书更为优美?”翻译家萧乾回忆道:“小时上学走过朱门,经常看到上面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有的是逢年贴出来,更多的是红地黑字漆上去的。所以我从小就认定‘诗书’是高尚的。人不读书,就没出息。”(《关于书》) 二是用对联弘扬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选择的亦耕亦读生活方式,人们提出的“耕读传家”、“晴耕雨读”、“耕读当为”等理念,在对联中也有表现。例如: 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明代文学家施耐庵) 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清代文学家吴敬梓) 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清代学者、政治理论家包世臣)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清代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 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一亩种菜,一亩栽花(清代文人乌尔衮布) 乐山乐水新院落;半耕半读旧生涯(湖南武冈市浪石村大院子) 饥能壮志,寒能壮气,志气不凡定多安泰;耕可养身,读可养心,身心无恙自获康宁(福建连城县培田村) 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上海朱家角镇马家花园) 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安徽黟县西递村)三是用对联倡导读书修身。立身做人、修养品德,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这是一个人的终生修养课题和人生事业基础。读书是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这在读书联中也有丰富的反映。例如: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元代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明末清初军事家郑成功) 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清代楹联专家金缨) 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学者、作家胡适)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 读书即未成名,毕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浙江绍兴三味书屋) 做好人,行好事;说好话,读好书(河南周口关帝庙)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修身自励常用联) 四、联喻读书法 读书如果把握策略、讲究方法,就容易获得高效率、争取好效果。虽然读书策略、读书方法因人而异,但毕竟有一些普遍规律可以指导读书实践。人们在阅读实践中出来的规律,不断反映在对联之中。 一是读书要“勤奋”。怡畅身心可“悦读”,增长才干需“苦读”,一些读书联勉励人们读书要投入精力,珍惜时间: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宋代学者张载)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清代学者阮元) 少年说剑气横斗;长夜读书声满天(清代书画家李文田) 爱书不厌如平壑;戒酒新严似筑堤(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 墨磨日短,人磨日老;寸阴是竞,尺璧勿宝(近代革命家黄兴)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画家李苦禅) 二是读书要“广博”。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只有开阔视野,多多涉猎,才能打开思路,融会贯通。一些读书联提醒人们读书要博览群书: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宋代大文豪苏轼)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李渔) 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清代学者、文学家袁枚)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清代文人王之春) 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清代诗人、书法家翁方纲)三是读书要“选优”。书籍浩如烟海,要在博览的基础上有所选择。优秀的书对人们帮助更大,一些读书联提醒人们读书要选经典,读好书: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 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明代政治家张居正) 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明末政治家史可法)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清代书法家毛怀)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苏州留园五峰仙馆) 四是读书要“实践”。学以致用是读书活动中的一种选择,许多读书人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一些读书联提醒人们读书要知行合一,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宋代文学家陆游)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其情(清代诗人王土祯)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总理) 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书画家董寿平) 读圣贤书明体通用;行仁义事致远经方(安徽黟县宏村)五是读书要“创新”。读书要大胆思考、勇于辨伪,努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标新立异,自树其帜。一些读书联提醒人们读书要成一家言,例如: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 读书心细丝抽茧;炼句功深石补天(清代史学家钱大昕)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学者、文学家林语堂)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历史学家范文澜) 五、联嵌读书典 与书相关的书名、人物、事件等元素被人们作为素材嵌入对联中,经常会产生了很好的欣赏效果。 元代学者许名奎博学多才,注重修身养性,他认为读书要忍受一切困难,严格自己。他在《劝忍百箴》一书中引用了匡衡、车胤、倪宽、刘寔等人刻苦读书故事的语句,常被人们作为对联: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耕助画佣,牛衣夜织,忍苦向学,倪宽刘寔 明代诗人李东阳有关对联的轶事颇多,而其中一副读书联影响最大,上联点出日月云霞、雨雪烟瀑等名胜风景,下联涉及诗赋字画、经史笺帖等文化经典,全联可谓纵横千年、异彩纷呈,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情怀: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清代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一则中记载到:“高庙(指乾隆)南巡过通州,出联云: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仅以南北通州四字组织成联,工稳极矣。大臣中无能对者,独纪宗伯晓岚进对云:东当铺, 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虽较出联稍弱而俗,然除此更无可对者矣。”李伯元所料不及的是,后来者发挥聪明才智对出过许多虽不严谨但有趣的下联,其中包含“书”和“读书”的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古读者,今读者,古今读者读古今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社会各界送了许多挽联,其中有三幅嵌入了鲁迅先生著作的名称,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呐喊如狂人,为国而已;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独自向热风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总求不变死魂灵 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受到家乡湖南湘潭人的尊敬,因而当地戏台有二联,均用“鹤顶格”嵌“白石”之名,分别运用了《琵琶行》、《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石头记》的中的人物、故事,于巧妙构思之中寓褒贬评论: 白居易何等风流,樊素小蛮,女子歌声才子调;石季伦自夸豪富,锦衣金谷,前人奢侈后人评 白门楼具铁甲三千,一战竟成擒,谁教尔英雄气短;石头记有金钗十二,豪华终是梦,顿使我儿女情长 六、联说读书事 读书需要一定的空间。读书的个人场所主要是书斋、读书台,等等;读书的社会机构主要有书店、图书馆、学校,等等。这些空间与书籍、读书关系密切,自然产生的读书联就丰富。 “书斋”又称“书房”,是个人专门读书、放书的地方,与书斋相关的读书联如: 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著书曾诣阙,精神贯彻古今(宋代学者郑樵题夹漈草堂)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题青藤书屋) 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清代雍正皇帝题皇子读书处)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清代学者朱珔题勤志堂)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精神读书(清代文人桑韬甫) 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与圣贤共语便见朋来(民间流传书斋联) 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民间流传书斋联) “读书台”是古代名人建台读书、研究学问留下的遗迹,与读书台相关的读书联如: 伦理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山东德州董仲舒读书台) 五六月间无暑气;百千年后有书声(江苏常熟虞山昭明太子读书台) 所读何书,上有遗篇传墨翟;其人如玉,无须后辈铸黄金(四川射洪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 牛伏起何时,好取汉书常挂角;萤飞依故址,遥同车渚自流光(湖南澧县李群玉读书台) 台可同登,莫谓古今人不相及;书须善读,还将忠孝字认得真(四川乐山苏东坡读书台) 自古常流青简恨,从今愿为好书来(苏州穹窿山朱买臣读书台)“书店”是书籍流通、传播的重要渠道,在过去有很多叫法,如书肆、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坊、书局等。与书店相关的读书联如: 新知唤华夏豪情,书香店雅;远景存鸿鹄壮志,海阔天高(新华书店) 筚路蓝缕,无怨无悔,求诚求信,为读者掬几多书香;鞠躬尽瘁,不急不躁,做深做精,给小城展一道风景(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书店常用联) 小小店堂,诸子百家皆过客;皇皇寰宇,三才万物入奇书(书店常用 联) 此书不比那书,买去翻翻,勤读有益;我店非同他店,进来看看,留意是财(书店常用联) 远求海内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书店常用联) 古代藏书楼与现代图书馆都匮藏书籍,是读书人向往的地方。与藏书楼、图书馆相关的读书联如: 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清代左都御史姚伯昂题天一阁) 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在藏书(蔡元培题古越藏书楼)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上举下张纵横天下;左扶右坦博览古今(烟台图书馆) 藏古今文章瑰宝;聚中外学术精华(图书馆常用联) 有知无知进来皆知;似识非识出去即识(图书馆常用联)中国古代的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学者、文人读书研究、聚徒讲授的场所,产生了许多读书联。例如: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蠢虫(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白鹿无踪与,唐文宋理都出陈迹;青山常在世,民生国运大壁新图(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登云有路志为梯,联步高攀凤阁;瀛海无涯勤是岸,翻身跳进龙门(台湾登瀛书院) 云阶月路引人来,乐水志在水,乐山志在山,随处襟怀随处畅;学海书城延客入,见仁谓之仁,见智谓之智,自家门径自家求(甘肃兰州五泉书院) 名教中乐地无涯,对山色湖光,足以荡涤胸襟,放开眼界;善学者会心不远,看鸢飞鱼跃,便是精微道理,活泼文章(安徽望江雷阳书院)嵩岳名山,阳城古邑;书藏万卷,院集群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现代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读书活动,读书是教师的必修课,是学生的天职。与学校相关的读书联如: 一塔湖图簇锦绣;满园桃李争芳华(北京大学) 继千年传统,承百载风流,千亩黉庠弘气象;追一代伟人,采三湘灵气,一新天地任翱翔(湖南第一师范) 水月晨明担石步;山风夜送读书声(四川省旺苍双河中学) 学贵有恒切莫半途而废;才须积累休忘一篑之功(学校常用联) 术业宜从勤学始;韶华不为少年留(学校常用联) 脚下行程千里远,腹中藏书万卷多(学校常用联) 阅读推广理念的传播,使得读书越来越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通过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来强化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因而也产生了许多融入新的阅读理念的读书联。例如: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泉城(山东省济南市全民阅读暨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主题) 书籍传播文明;阅读引领未来(中原工学院读书节宣传语)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江苏泰州宣堡初中读书节活动主题) 与经典同行,让生命精彩(阅读推广活动常用联) 珍藏华夏记忆,传承民族精神(阅读推广活动常用联)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以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阅读推广活动常用联) 参考文献 〔1〕(清)梁章钜.楹联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解维汉.中国古镇老村楹联精选[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文郑.中国名胜名联鉴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4〕裴国昌.中国楹联大辞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5〕康春年,种子华.读书藏书对联[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6〕赵金光.实用对联三千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7〕季人,季聪.三本书和一副对联[J].咬文嚼字,1995(5) 〔8〕解贵成.以联咏志励志成才[J].学习月刊,2010(5 ) 〔9〕孔繁超.读书节宣传口号的创意模式初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4) (原载于《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2期)
/
本文档为【3-琢玉串珠贯书音(0.83万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