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2018-12-28 18页 doc 41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第46卷第3期 2006年5月 河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1.46No.3 Mav.2006 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张明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自建校至今,河南大学的许多学者投身于宋代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宋代的历史,文学,艺 术,教育,哲学,法律等领域,从而形成了河南大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从历史的角度,对河南大学学 者在宋代研...
【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第46卷第3期 2006年5月 河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1.46No.3 Mav.2006 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 张明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自建校至今,河南大学的许多学者投身于宋代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宋代的历史,文学,艺 术,教育,哲学,法律等领域,从而形成了河南大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从历史的角度,对河南大学学 者在宋代研究各个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和回顾,并分析其整体实力,学风,研究特色,对推动宋 代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河南大学;宋代研究;宋代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K244;K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6)03—0027—10 陈寅恪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态势时,曾 经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_1]{P245)1912年建校的河南大学坐落于北 宋都城——今开封市的东北隅,与宋代有着无法割 舍的地缘情结,许多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对象锁定于 宋代研究,从而形成了本校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史上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的优势.河南大学的历届 领导都把宋代研究作为本校的学术特色,给予了大 力的扶助和支持,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宋代研究丛 书",《河南大学》的特色栏目"宋代研究"以及 《史学月刊》也为校内外学者创造了相互交流的学术 平台.尤其在最近20年,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呈现 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研究水平之高,学科范围之 广,成果之丰硕令学界瞩目.为了更好地推进宋代 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河南大学在此方面以往的研究 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不仅显得十分必要,而且也具 有学术史意义. 一 ,宋代历史的研究特色 河南大学的宋史研究可谓占尽地利,天时,其开 创人可以追溯到张邃青和姚从吾等先生.张邃青 (1893—1976年),着名史学家,1927年任河南大学 文史系教授,长于宋史和河南地方史研究,早在20 世纪30年代就发表了《北宋太学考略》等文章,_2嵇 文甫,蒙文通等着名学者也在河南大学开设了宋明 理学等课程.1946年,姚从吾(1894—1970年)任河 南大学校长,除办学,授课外,他还创办了《文史与考 古》杂志,鼓励教师紧密结合开封文物遗迹进行科研 工作,并对相国寺,繁塔,北宋开封府遗址,宋太祖画 像等进行了实地考查,还带领学生调查了开封城外 古迹.姚从吾也是中国现代宋,辽,金,元史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国史扩大绵延观",倡导用开阔 的视野研究宋史与北亚,中亚史. 1960年,在河南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刘尧庭的建 议下,成立了由河南大学历史系与当时尚在开封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参加的 "宋史研究小组",他们分工搜集资料,定期组织讨 论,并制定了研究规划,奠定了后来宋史研究的基 础.1963年,熊伯履先生出版了专着《相国寺 考》,_3该书系统地综合历史文献,将开封相国寺的 历史发展脉络及寺院人文景观,传说等予以荟萃,相 国寺因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为配合学术研究,《河南大学》还开设了"宋 史研究"特色栏目.1980年,河南大学历史系正式 成立了当时在国内高校中最早的"宋史研究室",由 张秉仁先生任研究室主任.同时,张秉仁还是全国 宋史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发表有《论辽金之战》等 文章._{1984年至1986年,王云海先生的《(宋会要 辑稿)研究》和《(宋会要辑稿)考校》]两部专着相 继问世,其中的《(宋会要辑稿)考校》成为河南大学 宋史研究在国际上最早产生影响的学术着作.1984 年,日本宋史专家梅原郁率领的"日本宋代研究者友 收稿日期:2006一O1—25 作者简介:张明华(1965一),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 27 好代表团"访问河南大学,1987年,我国台湾宋史专 家王德毅通过私人途径与王云海取得联系,从此开 始了河南大学宋史研究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1987年,在"宋史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大 学宋代研究中心",由王云海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该 中心与历史系等单位联合承办了1992年的全国宋 史研究会年会,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年会汇 编《宋史研究论文集》._7同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 的第一批"宋代研究丛书":《宋代司法》,《宋 代文化史》,_g《宋代东京研究》,_lo一《宋代教育》,Ll] 《宋代地域经济》,[1]在海内外学术界均产生了重大 影响,奠定了河南大学在全国宋史研究学界的地位. 此后,河南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第二批"宋代研究丛 书",本校学者着有《宋代监察制度》,_】《宋代官员 选任和》D4]《<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 学》,_1《宋代地域文化》o[16]2002年,河南大学成立 了"宋代研究所",所长为程民生教授,主要成员有贾 玉英,苗书梅,孔学,张明华,马玉臣,此6人中具有 高级职称者5人,获得博士学位者5人,年龄在30 — 55岁之间,研究领域涉及宋代经济,政治制度,监 察制度,职官制度,政治史,文化史等.2004年,河 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博士学 位授予权,程民生,贾玉英,苗书梅均为博士研究生 导师. 在河南大学宋史研究发展的历史上,王云海,姚 瀛艇,周宝珠三位先生更是功不可没.已故王云海 先生潜心从事宋史研究基本资料之一《宋会要辑稿》 的考订,校勘工作长达20余年,撰写了大量的研究 论文,[172o]并着有《(宋会要辑稿>研究》和《(宋会要 辑稿>考校》两部专着,其中《<宋会要辑稿>考校》分 别于1995年,1998年获国家教委"建国以来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三等奖,另外,由王云海先生主编的《宋代 司法制度》也是第一部断代的宋代司法研究专着. 姚瀛艇先生主要从事宋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他 撰写的部分论文填补了唐宋之际200年思想史研究 的空白,[21--23]由其主编的《宋代文化史》也是第一部 断代的宋代文化史,该书作为"中国史研究丛书"之 一 被台湾云龙出版社再版,另外姚瀛艇先生还参编 了《北宋哲学史》,《中国宋代哲学》[2钉等书籍.周 宝珠先生长期从事宋代历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百 余篇,[z6-zT]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文章,他 与陈振等合着的《简明宋史》l2.是关于宋代的第一 部断代史着作,该书多次荣登中国国家图书馆"最受 欢迎图书排行榜",被国内外数十所大学列为本科生 28 和研究生学习宋史阶段的重点参考书.周宝珠先生 还主持了国家社科项目"宋代东京研究",其另外两 部专着《宋代东京研究》和《(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 河学》,在海内外学术界也引起广泛关注,《宋代东京 研究》被宋史学界誉为宋代城市研究的"扛鼎之作",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也被台湾昭明书局再 版,周宝珠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开封市的古迹保护和 旅游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以上先生们不仅勤于笔 耕,撰写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他 们还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为 河南大学乃至全国的宋史研究队伍培养了大批后继 人才. 目前,河南大学在全国宋史研究领域较有影响 的是程民生,贾玉英,苗书梅,刘坤太教授,他们先后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河南省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多项,在宋史研究领域里各有专长.程民 生兼任全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着7部,主 编,参编论着多种,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 《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 篇,[2934]其《宋代地域经济》先后由河南大学出版 社,台湾云龙出版社,台湾昭明书局3家出版社出 版,共5次印刷,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还 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独立完 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独家承担河南省规划项 目1项.贾玉英出版了《宋代监察制度》等两部专 着,在《中国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 文50余篇,[3539]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 等奖等多项奖励,先后主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文化 的发展研究","唐宋时期国家专制体制变迁与基层 社会互动关系研究"两项国家社科项目,并承担了河 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近年来,她参加了规 划北宋开封府,金明池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为地方经 济的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苗书梅的专着《宋代 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曾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 成果二等奖,首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等6 项奖励,她还参与了《中国改革通史?两宋卷》等6 部着作的撰写,独立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1项,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专 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达30余篇,[4o-43]目前主要 从事宋代地方政治制度,宋代乡村基层社会等方面 的研究.刘坤太曾参加《宋代文化史》的撰写,并发 表学术论文多篇.[44-46]在从事宋代历史研究的同 时,他还是国内最早投身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宋史的 专家.其在1988年研制出的"电脑化五十种宋人笔 记检索系统",是国内外首创的大型实用电子电脑应 用系统,该成果被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总42 期),10余家新闻媒体对此予以了报道,在国内外引 起很大反响.1995—1997年,他又主持了国家社会 科学规划项目"南宋主要历史文献数据库建设".目 前,受中国宋史研究会委托,由其个人承办并旨在 "繁荣中国宋代学术研究,增进全球宋史学界交流" 的"中国宋代历史研究网站"(http//www.songdai. corn),用现代化的技术为宋代历史研究者提供快 捷,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研究手段的现代 化,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景文主持了2004年河南 大学校内基金重点项目"宋代文献数据库建设". 在其他研究人员中,孔学长期从事宋代史学史 和宋代法律文献研究,在《史学史研究》等杂志上发 表学术论文近2O篇[47-483目前正承担着河南省高 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宋代立法研究".马玉臣 博士主要从事宋代经济和王安石变法研究,其博士 论文为《开源与节流——关于熙丰理财几个问题的 研究》,并在《中国农史》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O 余篇,{~9-so3承担有2003年度河南大学校内基金项 目"宋代冗官问题研究".张明华博士主要从事宋代 史学史,宋代妇女史研究,其博士论文为《<新五代 史>研究》,在《史学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 10余篇.[5卜.此外,张德宗,郑传斌,陈广胜,王丽 等也曾从事宋代历史的研究工作.?5 二,宋代文学的研究特色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 需求,京城的勾栏,瓦肆为宋代小说,戏剧的生成提 供了广阔舞台.宋代文学的发展,表现在雅和俗两 个方面,一是以话本,杂剧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 另一是以诗,词,古文为主要内容的古典文学,而前 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教师在宋代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相继承 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多项,研 究范围涉及宋代语言,戏剧,小说,词,诗,文,出版印 刷等领域. 在宋代语言研究方面,杨永龙教授专门从事宋 代语法研究,先后在《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 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O余篇,[56-59]其专着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6叼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 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时制结构等方面对 《朱子语类》中表达完成体意义的若干副词,助词,语 气词,完毕义动词予以描写和分析.目前,杨永龙还 承担了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汉语虚 词研究". 宋代杂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雏形,早在2O世纪 3O年代,华钟彦先生即着有《戏曲丛谈》_6l_一书,讲 述戏曲的渊源,体制,声韵,宫调,角色,以及南北曲 的区分与作法,度曲法,流派等,开启了河南大学宋 代戏剧研究的先河.到8O一9O年代,郭振勤发表了 一 系列宋代戏曲研究的文章o[62-643目前,张大新教 授主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 产》,《文艺研究》,《中国戏剧》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 文数十篇,[65-673他还先后承担了2002年河南省哲 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宋金时期中原俗文化 的发展与古代戏曲的成熟"和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 唐代传奇发展到宋代演绎成了古体小说,赵维 国教授对宋代小说尤其是丽情小说的研究可谓情有 独钟,他先后在《文献》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 宋代小说研究的文章,[6..其博士论文为《两宋古 体小说历史轨迹》,并出版了专着《说部论稿》o[713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词学文献研 究一向是河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早在2O世纪 3O年代,着名词学家卢前和华钟彦等即进行词学文 献的研究工作.1933年,卢前先生发现,复印了晚 清端木垛的重要词文献《宋词赏心录》(又名《宋词十 九首》),在当时词学界引为盛事,吴梅,柳诒徵,陈匪 石,唐圭璋等均有题跋.华钟彦先生于2O世纪3O 年代发表的《花间集注》?7是现代第一部《花间集》 注本.佟培基先生出版了《辛弃疾选集》oU3]邹同庆 先生的专着《苏轼词编年校注》[7解决了苏轼词的 校勘,编年,注释等诸多学术问题,被称为苏轼研究 的集大成之作.孙克强教授在《文学评论》,《文学遗 产》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U5-763曾主持 1998年度河南省教委项目"宋代词学",最近主持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艺思想研究",也把宋词 文献的整理列为重要内容,其专着《唐宋人词话》_7 将唐宋词人215家的历代总评整理汇编,以文献挖 掘深细而受到学界好评,被收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 版的《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77—1999年》.此外,宋 景昌,齐文榜等对苏轼的词也有一定的研究;刘军政 的"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词坛研究",被列为2003年 度河南大学校内基金项目. 河南大学的宋代诗歌研究比较集中于王安石,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人.高文先生常年从事王安石 研究,撰写了大量研究论文,U8-793并出版了《王安石 选集》.1986年,《河南大学》连续发表了华钟 彦,李博,白本松的3篇文章,对苏轼的诗歌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o[80-8z3王立群,李贤臣也对陆游,黄庭坚 29 的诗进行了一定的探讨,l8卜.4]宋尔康对宋初诗坛崇 尚晚唐之原因进行了探究,E85]另外,宋尔康还承担 了河南省教委规划项目"宋代诗歌研究". "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六个,宋文在唐宋文章 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刘溶从文章学的角度对欧阳 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理论进行探讨;_8] 张弛,杨国安则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了韩愈,欧阳修 在唐宋"古文运动"中承先启后的作用;C88-9o]王立群 的兴趣集中在以苏轼,陆游为核心的宋代游记文 章;[91--921张弛,柯翔涌则对苏轼的宗教信仰,历史人 物论的逻辑法则进行了一定的探索.E93-941谢桂荣, 耿纪平对范仲淹的师承关系,王安石的先世及王安 石与曾,谢两家的交往进行了考察,[95-961为范仲淹, 王安石的早期学术生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另外, 李贤臣主持了1999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黄 庭坚创造美学论笺",耿纪平承担了2004年度河南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宋新学与文 学". 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 了宋代印刷业的发展和图书出版的繁荣,促进了各 民族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围绕宋代的刻书,编书, 图书流通等课题,王星麟,孔学,陈广胜,赵维国分别 就宋代的刻书业,宋代书籍文章出版和传播禁令,宋 代图书文献的搜集整理,吕祖谦与《宋文鉴》,《太平 广记》传人韩国的时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门研 究.E 三,宋代艺术的研究特色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历史最久的高等艺 术学府,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实力雄厚的师资队 伍.艺术学院的部分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在宋代艺 术研究方面出版专着两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3项,发表了 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为民教授长期从事中 国音乐史研究,他利用宋代典籍和开封地表文物,先 后在《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等刊物上 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涉及宋代繁塔伎乐砖,宋代杖 鼓,药傀儡,蜀地音乐对宋初教坊乐之影响,宋代音 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等内容,[101一los]他还先 后主持了199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宋代 音乐史料数据库建设",200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 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宋代教坊乐研究".为发掘宋 元时期文学与演奏艺术的关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研究所所长修海林和赵为民,孙克强两位教授 30 尝试了跨学科的强强联合,出版了《宋元音乐文学研 究》,l1该书分上,中,下三册,对宋词音乐文学,宋 元戏曲,说唱音乐文学,宋代音乐进行了全方位的研 究.张国强博士先后发表了有关《西厢记诸宫调》, 宋初教坊四部与云韶部关系口?一1081的学术论文,并 出版了专着《宋代教坊乐制研究》.[1091 马殿泉,丁承运在《中国音乐》等刊物上发表论 文,对宋代宫廷音乐与宫廷乐团,宋代乐器,宋代琴 调及琴曲名品?宫调——玉女调等专题进行了专门 的研究.[110--1131朱敬修,张纯依据北宋着名画家张择 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清明上河 图》和《清明上河》,分别荣获全国市级电台广播协会 "优秀节目评比"优秀作品二等奖,并入选1995年5 月国际华人音乐作品.邢果对宋代的舞蹈艺术也发 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河南省政府和河南大学的 资助下,王红,杨雪丽,班一,冯亚还分别承担了"宋 代词乐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唐宋时期中原音系 考","宋代音乐文化网络资源库建设","宋代琴乐美 学思想研究"等研究课题. 宋代绘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着重要地 行 位,王彦发撰文对宋代院体画的发展及其影响进了探索,Ell4]他还承担了2004年度河南大学校内基 金项目"宋代绘画生态系统研究".马新宇先后承担 了200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原传 统美术的传画与发展研究",2001年度河南省教育 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代东京绘画研究"两个 课题,彭西春在《东方美术》上发表了《李公麟及其绘 画》一文.C115]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 作,该图无论在技巧,内容,流传过程乃至真伪等方 面都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2O世纪7O年 代末,刘铁华先生开始关注这一课题,首先以文字的 形式对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内容进行了介 绍,E1163其后,刘坤太,周宝珠,孔庆赞等先后发表一 系列文章,对《清明上河图》的"解"字场景,绘画传统 的继承,祖道祭祀,题名,第一次造假,秋景等进行了 研究._1"集《清明上河图》研究之大成者当推周 宝珠先生的专着《(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该 书系统研究了与此图的相关历史问题,并希望建立 起《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体系.肖红,孔庆赞对张择 端的另一幅画作《金明池争标图》也进行了一定的探 讨.[119-1201 河南大学美术系的教师对现存宋代民间文化的 保护,继承,研究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朱仙镇木版 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四 大木版年画的鼻祖,早在2O世纪8O年代初,刘铁华 先生就开始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调查,发表了《朱 仙镇木版年画调查概述》一文.[121]20年后,为挽救 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袁汝波先后在《美术》,《史学 月刊》,《河南大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对朱仙镇 木版年画的兴衰,抢救价值,艺术特色及程式化语言 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l一124]刘广祥等论述了朱仙 镇版画的形式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价值,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关系以及色彩 表现等.[125--128]由胡俊涛等承担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市场开发策略","朱仙镇木版年 画现状分析及市场开发策略"两个课题,分别荣获 200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开封 市社科联重点调查课题一等奖.另外,王穗生等的 "河南宋代民间陶模的抢救,保护与研究",也荣获河 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另外,周东海在 《美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对源自北宋的汴绣艺术进 行了专门研究.[129-?叩围绕宋代历史题材,陈良才, 丁中一,王颖生等还进行了美术创作. 在书法方面,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刘纯承担 了200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宋代书 学",佟培基的《宋代书法概述》一文被收入《河南书 法论文集》,赵振乾长期从事宋代诗词的书法创作, 其多幅作品被河南省书画院收藏. 四,宋代教育,哲学,法制的研究特色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苗春德教授长期致力 于二程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教学态度,教学风格 的研究,[131-132]其主编的《宋代教育》较为全面地反 映了当时的教育概况,该书在1995年国家教委"建 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 赵国权曾经从事朱熹的学习心理思想,教育思想,宋 代政府科技教育改革,宋代书院制度及经营模式的 研究,先后在《心理学探新》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 文章.[133--135]牛梦琪和戴国明对宋代的私学,宋代蒙 养教材,吕祖谦的教育思想,宋代科举考试防范舞弊 措施制度化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张雪红撰 文指出,宋代提举学事司的创制及其传播创造了一 种督导制度形态的新文化类型,在中国教育传播史 和教育管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提出建立一 门新的中国教育传播史的构想,开辟了宋代教育研 究的新领域.[136] 自中唐以后,儒,道,佛三教渐成合流趋势,宋代 哲学思想异彩纷呈,人才辈出,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 的学术空间.姚瀛艇的论着《北宋哲学史》,《中国宋 代哲学》对此有相当集中的研究;耿成鹏以易学为中 心,先后在《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从思想史,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易学对程颐,苏轼的 影响,王安石易学及其对新学和洛学的影响;[137-" 马全智对二程和朱熹建立理学体系的逻辑方法进行 了探究.[140-141]徐仪明教授长期致力于宋代理学家 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研究,其专着《性理与岐黄》u 主要论述《黄帝内经》在理学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他还先后在《周易研究》,《复旦大学》,韩国 的《孟子研究》,《退溪学论丛》,《国际性理学研究》等 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143--148]纵横捭阖,洋 洋大观,颇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气象. 由王云海主编的《宋代司法制度》,是第一部较 为系统和深入的有关宋代司法研究的专着,作为一 部开创性的着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启迪和深入研 究的空间.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景良教授长期从 事法律史研究,曾担任四卷本的《中西法律传 统》的第二主编,他先后在《法学研究》,《法律科 学》,《法学》,《法律史论丛》等杂志上发表1O余篇有 关宋代法律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宋代法制的 历史地位,吸引外商的法律措施,保护和发展商品经 济的法律,南宋事功学派的法制改革思想,士大夫司 法活动中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士大夫德性原则与 审判艺术,士大夫的法律观念,士大夫与宋代法律考 试,两宋皇帝法律思想等范畴.[150--154]围绕宋代法律 条文的编纂,法律书籍及宋代的凌迟刑,孔学也发表 了相关的研究成果.[155--157] 五,宋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研究特色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崛起,作为 城市研究的典型,都城东京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 热点,挖掘,利用其历史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腾飞服 务,也是河南大学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周宝珠的专着《宋代东京研究》充分挖掘文献记 载,广泛利用考古资料,对宋代开封城的各项管理制 度,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风俗信仰,历史地 位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程遂营的专着《唐宋 开封生态环境研究》,[158]则从气候,水文,地理地 形,城市公共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历史上的开封 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另外,他还在《社会科学 战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 篇,对北宋东京的木材燃料供应,唐宋时期开封的气 候和自然灾害,12世纪前后黄河在开封地区的安流 与泛滥等进行了探讨.[159--161]在以宋文化研究带动 开封旅游发展方面,马进举,贾玉英分别承担了 3】 1999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关于宋文化与开封旅 游产业开发问题研究","开封与宋文化研究",程遂 营承担了以宋代东京文化为重心的校内科研项目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链)策划及其传播研 究——以开封为例".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教授 在《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上也发表了以宋代文化为 中心的学术论文.[162]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时期,两 宋时期的建筑技术十分发达,不少砖,石,木结构的 建筑一直保留至今,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北宋着 名建筑师李诫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史 上最详尽,全面,系统的建筑学手册,也是世界上最 早,最完备的建筑学着作,土木建筑学院的左满常等 从建筑专业的角度发表了介绍李诫和《营造法式》等 文章o[163--165]李合群,徐刚在《华夏考古》,《中国文物 报》,《美与时代》等刊物上发表了宋代建筑艺术的相 关论文.[166~6另外,左满常,李建设,李合群,柯宏 伟,杨国忠等还分别承担了河南省和河南大学的"宋 代建筑优化设计方法与定型结构力学性质研究", "宋代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北宋东京空间分布研 究","河南省宋代砖石塔的地方特色研究"等科研项 目,这些新开辟的研究领域无疑增加了宋代文化研 究的科技含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河南大 学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其宋代研究与这所百年名校 同步发展,形成了严谨,朴实的学风,体现出研究领 域宽广,研究方向齐全,研究队伍结构合理的整体优 势.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的整体学科优势和得天独厚 的地利条件,吸引了美国,德国,El本及中国台湾和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与河南大学的宋史研究 机构及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交流,河南大 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宋代研究中 心之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河南大学宋代研究出 版的学术专着近3O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ll项,研究成果及课题遍及宋代经济,政治,文化, 乡村社会,历史文献,理学与医学,音乐美术,教育, 环境规划,建筑等各个方面.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 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统治学方法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并用,注 重宋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传统治学方法的代表作 有:卢前先生发现的《宋词赏心录》,王云海先生的 《<宋会要辑稿>研究》和《<宋会要辑稿>考校》,周宝 珠,程民生点校的《汴京遗迹志》[168]苗书梅等点校 的《宋会要辑稿?崇儒》,l19]《花间集注》,《辛弃疾 32 选集》,《苏轼词编年校注》,《唐宋人词话》等.运用 现代化手段整理宋代文献的代表作有:刘坤太的"电 脑化五十种宋人笔记检索系统"和"南宋主要历史文 献数据库建设",赵为民的"宋代音乐史料数据库建 设",李景文的"宋代文献数据库建设",班一的"宋代 音乐文化网络资源库建设"等.宋代文献的整理和 研究使得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显得既朴实厚重,又 生机勃发,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二)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在河南大学宋代 研究的成果中,这一特色体现得十分明显.着眼于 整个宋代研究的宏观着作,有《简明宋史》,《宋代司 法制度》,《宋代文化史》,《宋代教育》,《宋代地域经 济》,《宋代地域文化》,《宋代监察制度》,《宋代官员 选任和管理制度》,《宋元音乐文学研究》等.而关注 局部甚至个案研究的成果有:《相国寺考》,《宋代东 京研究》,《宋代教坊乐制研究》,《<清明上河图>与清 明上河学》,《<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等.宏观研究 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得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 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构成了一个互为依托,互相支 撑,充满张力的立体学术网. (三)勇于开拓与创新.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的许 多成果在整个宋代研究领域里不仅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而且具有开拓的性质.仅以宋史研究为例,现 任全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王曾瑜先生在上世纪末撰写 的《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l10]一文中,对河南大 学的宋代研究专着进行如上评价的着作(以原文次 序为序)有:《宋代地域经济》,《宋代东京研究》,《宋 代监察制度》,《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宋代司 法制度》,《宋代文化史》,《神人同居的世界》,l1 <宋会要辑稿>研究》和《(宋会要辑稿> 《简明宋史》,《 考校》等,文中还高度称赞了王云海先生为推动《宋 会要辑稿》研究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开拓,创新的 精神也同样体现在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的其他领域. 本世纪初,在宋代历史,宋代文学,宋代艺术研究继 续蓬勃发展的同时,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土木 建筑学院的教师也利用宋代文献,依托考古发现及 河南省和开封市现存的地表文物,对宋代建筑艺术, 都城建筑空间分布,建筑装饰艺术,建筑材料,《营造 法式》及河南省宋代砖石塔的地方特色等课题展开 了开创性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宋代研究的领域,为 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相结合.从宏观上 看,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同步发展;从微观上讲,则体现出对当地经济和文化 事业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宋代东京,宋代开封 府,宋代音乐,《清明上河图》,相国寺,繁塔,朱仙镇 木版年画,宋代汴绣,宋代乐器,宋代舞蹈,宋代建筑 等课题的探讨不仅丰富了宋代研究的内容,更体现 出学者们对现实关怀的拳拳之心,其研究成果为保 护和抢救当地的文化遗产,发展开封旅游及文化产 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科研与后继力量培养相结合.河南大学拥 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学者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为本校乃至全国培 养了大批宋代研究的后继力量.而汇聚在河南大学 的年轻学者们或通过继续深造,或在本校前辈们的 扶植下,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迅速成长,他们既继承 了河南大学的优良学风,又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活 跃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研究手段,源源不断地充 实到各个研究领域,为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增添了 新的生力军.与其他院校和科研机构宋代研究后继 乏人的窘况相比,河南大学的宋代研究可谓是群英 荟萃,风帆再起,其整体优势在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 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这首创作于抗战 期间的河南大学校歌,既是对浓郁而深厚的中原文 化的由衷赞美,也是对近百年来河南大学教职员工 们筚路蓝缕,折枝成林的"河大人"精神的高度概括. 尽管河南大学地处偏僻,开封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 然"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片远离都 市喧嚣的净土无疑也是河南大学学者们从事科研, 教学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一代又一代的"河大 人"抛开种种诱惑,在宋代研究领域里管窥沉钩,潜 心求索,成就了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的百花齐放,欣欣 向荣的今日辉煌."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发展,高层 次突破"是河南大学发展的既定目标,更是河南大学 宋代研究者在新世纪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张邃青.北宋太学考略[J].河南大学,1934,(1). [3]熊伯履.相国寺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3. [4]张秉仁.论辽金之战[J].河南大学,1983,(4). [5]王云海.《宋会要辑稿》研究[M].开封:河南师范大学 (今河南大学)编辑部,1984. [6]王云海.《宋会要辑稿》考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6. [7]邓广铭,王云海.宋史研究论文集[c].开封:河南大学出 版社,1993. [8]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9]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O]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11]苗春德.宋代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2]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13]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6. [14]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M].开封:河南大 学出版社,1996. [15]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M].开封:河南 大学出版社,1997. [16]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17]王云海.徐辑《宋会要》原稿的副本问题[J].河南大学 ,1983,(4). [18]王云海.《宋会要辑稿》校补(续)一一关于藤田本《宋会 要,食货,市舶》底本的探讨[A].宋史研究论文集[c]. (El本)同朋舍,1989. [19]王云海.藤田本《宋会要,食货,市舶》考源[J].中州学 刊,1990,(2). [2O]王云海.宋朝《总类国朝会要》考[J].河南大学, 1998,(1). [21]姚瀛艇.论邢爵在儒家思想演变中的地位[J].河南大 学,1984,(1). [22]姚瀛艇.范仲淹的《易》论[J].河南大学,1987, (1). [23]姚瀛艇.论宋儒关于《孟子》的争议[A].中El宋史研讨 会中方论文选编[c].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 [24]姚瀛艇.北宋哲学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25]姚瀛艇.中国宋代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26]周宝珠.千仓渠科条碑记与宋代农田水法[J].历史研 究,1995,(6). [27]周宝珠.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史学月刊,1998,(2). [28]周宝珠.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9]程民生.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J].中国史研究, 1991,(2). [3O]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J].历史研究,1995,(1). [31]程民生.论宋代钱陌制[J].中国史研究.1996,(3). [32]程民生.论宋代佛教的地域差异[J].世界宗教研究. 1997.(1). [33]程民生.宋朝
/
本文档为【【doc】河南大学宋代研究特色述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