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2018-03-17 14页 doc 35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第10卷第1期 2008年3月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Minx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1.10No.1 March2o08 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王信霞.刘荣平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曾靓是南宋孝宗朝着名的御用文人之一,朝廷之重臣,深受孝宗赏识.但有关曾觌的记载较少,且多错误 混乱.勾稽有关史书,:矛志,文集等资料对其生平事迹试作考证,则考出曾觌初入仕途时"除...
【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考辨 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第10卷第1期 2008年3月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Minx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1.10No.1 March2o08 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 王信霞.刘荣平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曾靓是南宋孝宗朝着名的御用文人之一,朝廷之重臣,深受孝宗赏识.但有关曾觌的记载较少,且多错误 混乱.勾稽有关史,:矛志,文集等资料对其生平事迹试作考证,则考出曾觌初入仕途时"除命四变"的具体情况,指 出曾觌真正的仕途辉煌期应该为十年(1170一一1180),而并非史书所说的"用事二十年,权震中外",另对他在'-3时引 起官僚士大夫愤恨的原因,也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曾觌;生平事迹;致耻之由 中图分类号:K825.6---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23(2008)01—0044-06 曾觌,字纯甫,汴(今河南开封)人,孝宗朝着名 的御用文人之一,"颇有文藻,孝宗潜邸尝与觞咏唱 酬"【1].故后深受孝宗赏识.其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 (即1109年,据曾觌《海野词》中《南柯子?浩然与予 同生己丑岁,月日时皆同.秋日,见席上出新词,且命 小姬歌侑觞,次韵奉酬》词可推知),卒于宋孝宗淳熙 七年(即1180年,《宋史》,《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等史 书都曾明确记载曾觌卒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十二月, 今人的《中国历史人物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 典》及《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全宋词》,《宋词大辞 典》等书也皆持此说.而周密《武林旧事》,《齐东野 语》及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等书中关于曾觌卒年 记载却与上不符,据书中所记,淳熙九年(1182)曾觌 仍有活动.据笔者考证,未见其它文献有曾觌淳熙七 年后仍存世的记载.疑周密等人的"淳熙九年"的 "九"与"淳熙七年"的"七"字因形近致误),享年七十 二岁.有词集《海野词》,奉使过金所作《金人捧露 盘》,邯郸道上所作《忆秦娥》,重到临安所作《感皇 恩》等曲,黄舁称"语多感慨,凄然有黍离之悲."【2]由 于他"与龙大渊朋比作奸,向为清流所不齿."【1】故《宋 史》将其收入《佞:幸传》中. 曾觌的行迹,有关记载较少.大部分史书,方志, 文集也只是记载他在赵玮(孝宗)受封为建王之后的 仕宦经历.此前的事迹几乎没有涉及,下文主要从赵 玮受封为建王后开始考证曾觌的生平事迹.其做建 王内知客的时间应在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之后. 《宋史》卷33(孝宗本纪一》载:"(绍兴)三十年二月 癸酉,立为皇子,更名玮.甲戌,诏下.丙子,制授宁国 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王."口】又《宋史》卷 470(佞幸传》载:"绍兴三十年,(曾觌)以寄班祗侯与 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3】可知.赵玮是在绍兴三十 年二月进封为建王的,故曾觌做建王内知客的时间 也应在绍兴三十年二月后. 孝宗开始执政是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在刚执政 的当月他就下诏: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以左武大夫龙 大渊为枢密副都承旨,武翼郎曾觌带御器械.《建炎 以来朝野杂纪》乙集卷6《朝事一?台谏给舍论龙曾 事始末》亦云:"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左武大夫龙大渊 为枢密院副都承旨,武翼郎曾觌带御器械兼干办皇 城司."[41 孝宗隆兴元年(1163),龙大渊和曾觌入宫用事, 但"不数月间,除命四变."翻《孝宗本纪一》及《佞幸 传》对此事都有记载,《建炎以来朝野杂纪》之记载较 详细: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王信霞(1981一),男,安徽枞阳人,厦J'-I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44 (隆兴元年)九日庚子,诏大渊除知阁门事,觌权 知阁门事,并填见阙,日下供职.盖汝一第一札子中 有云:"毋使褒御干预枢管",故解大渊副都承旨也. …… .(三月)十六日丁未,降出二人缴章,有旨:"给 舍未知功过.台谏止是防微.罢剧就闲.已允公议.尚兹 回缴,可特依奉.内龙大渊已辞枢密副承旨职事,目今 在假,候假满日,别与差遣.曾觌仍旧带御器械."(三 月)二十六日乙卯..除知建宁府.是日,诏大渊,觌依 旧知阁门事.二相(陈鲁公陈康伯,史魏公史浩)召子 充(周必大1,谕上意,且云后省想亦无他.子充曰: "前已反污,今复申命盅敢,但已格除目不下.右相以 闻,越三日不获命二十八日戊午,子充乃以母葬信 州久,欲迁奉乞宫观差遣,韶依所乞,主管台州崇道 观,而二人之命亦寝…….(八月)二十五日癸未,大 渊自左武大夫,宣州观察使,千办皇城司除知阁门 事.觌自武义大夫,,文州刺史,带御器械,千办皇城司 除权知阁门事.依旧兼千办皇城司[41. 由上不难看出."一变"是孝宗在谏官刘度等奏 请罢黜曾觌的情况下.反而于隆兴元年三月九日诏 曾觌权知阁门事.此举虽然遭到了以刘度,张震,周 必大等:大多数台谏,给舍的反对,而且他们纷纷以乞 赐贬黜:来抵抗.以至于"内龙大渊已辞枢密副承旨职 事,目今在假,候假满日,别与差遣.曾觌仍旧带御器 械."【4】''二变"则是孝宗于三月二十六日又诏大渊,觌 依旧知阁门事.由于二相陈鲁公,史魏公及周必大的 极力劝说,龙曾的"二人之命亦寝",此则"三变";根 据"八月二十五日癸未,大渊自左武大夫,宜州I观察 使,千办皇城司除知阁门事,觌自武义大夫,文州刺 史,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除权知阁门事,依旧兼千 办皇城司."可推知"四变"当是指曾觌于此年被授为 文州刺史一事.周必大的《文忠集》卷94"与转一官 本官已身亡"条载:"武翼郎,带御器械,兼干办皇城 司曾觌用随龙恩转一官,除遥郡刺史."[51文州在今甘 肃境内.符合"遥郡刺史"之说.至于其何时被授予此 官,则记载不详. 由=F孝宗宠爱龙,曾,众多上言请罢龙,曾的谏 官反被黜.朝廷上敢于直谏的大臣就不多了.正如 《建炎以来朝野杂纪》乙集卷6''孝宗黜曾,龙本末光 宗黜姜特立附"条所载: 隆兴初.给舍周子充,张真父.台谏刘汝一,龚实 之皆以论列两人去位.张子公外召为执政.锐去之. 觉其不可摇,乃力辞老病不拜.周元特为侍御史.论 列至十五章,亦不效.陆务观文士也,为密院官属,坐 漏二人密语被逐.林谦之,刘复之以名儒荐对,颇及 二人罪,皆补县.自是无敢言者[41. 这样,仕途上经历短暂波折的曾觌最终还是回 到了孝宗的身边,而且其势日盛.导致了龚茂良所谓 的"一,二年来,进退人才,施行政事,命由中出"的局 面t4l.隆兴二年(1164),时为监察御史的龚茂良对此 极度不满.于是上书云:"先是.内侍押班梁珂与大 渊,觌皆用事,都人为之语日:'天上三奇日,月,星, 地上三奇乙,丙,丁,人间三奇梁,龙,曾.'谓其能为 人祸福也."[41可以看出孝宗对曾觌的宠爱与信任是 何等之高! 权势骤起的曾觌,再获重用.孝宗于乾道元年 (1165)遣其充贺金上尊号副使,陪同李若水一道出 使金国.《宋会要辑稿》卷23327((职官》51之22记 载:"(乾道)元年五月二十八日,诏尚书户'部侍郎假 吏部尚书充贺金国国信使.使武略大夫,和州防御使 权,知阁门事曾觌假宁国军承宣使副之."【句曾觌词集 中一些名作即作于使金途中. 乾道二年(1166),曾觌遇到了他的死敌陈俊卿, 可以说陈俊卿是除孝宗外影响他一生命运的又一 人.据《宋史》卷383((陈俊卿传》载:"乾道元年,人 对.上劳抚之.因极论朋党之弊.除吏部侍郎,同修国 史.……逾年,授吏部尚书.时曾觌,龙大渊怙旧恩, 窃威福,士大夫颇出其门.及俊卿馆伴,大渊副之,公 见外,不交一语,大渊纳谒,亦谢不接."[31可见,他对 龙,曾是耻于相交,甚至是避之也唯恐不及的. 乾道三年(1167),曾觌因"漏泄省中语"事再次 被外贬.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纪》乙集卷6"孝宗 黜曾龙本末光宗黜姜特立附"记载较详: 及陈应求(俊卿)除执政,一日,起居舍人洪景卢 来见.曰:"闻郑仲一当除右史,迈当迁西掖.信乎?" 应求曰:"不知也,公何自得之?"景卢以二人告.明 日.应求至漏舍,语叶,魏--~n&同列蒋子礼.曰:"外 议久指此两人漏泄省中语.而未得其实状.故前此言 者虽多,而不能入,今幸得此,不.-]-N以闻."诸公皆 以为然,入奏事毕.应求独进,且以景卢语质于上前, 曰:"臣不知平日此等除目,两人实与闻乎?抑其密伺 45 圣意而播之于外,以窃弄陛下威福之权也."上日: "朕何尝谋及此辈,必窃听而得之.卿言甚忠.--3为卿 逐之."应求归未及门,已有旨出二人于外,中外快 之.盖上之英哲无私如此,汉唐所未见也.(原注:二 月四日癸酉,昭庆军承宣使龙大渊为江东副使总管, 建康府驻札.和州防御使觌为淮西副都总管.和州驻 札.明日,大渊改浙东路,驻明州.觌改福建路,驻福 州.初七日,奉旨并令内殿朝辞[41.) 事情起因于陈俊卿联合众官僚向孝宗揭发龙大 渊,曾觌泄露用人机密.窃弄皇威.孝宗怒而出渊, 觌.而《钦定续通志》卷36所云:"(乾道)三年春-,q 癸酉出龙大渊为江东总管,觌为淮西总管.甲戌大渊 改浙东.觌改福建."I7]的记载不准确,"觌为淮西总 管"当为"淮西副总管"之误.此也可见证于《资治通 鉴后编》卷122:"乾道三年二月癸酉出龙大渊为江 东总管,曾觌为淮西副总管.寻改大渊浙东,觌福 建."嗍 需要提及的黾,周密?《武林旧事》卷7记载:乾道 三年的三月十一日.曾觌侍奉高宗聚景园看花并应 制而作《阮郎归》,《宋史》只是说"乾道四年,大渊死, 觌尚在福建."而这期间又无任何关于曾觌曾被孝宗 召回的记载,所以周密之说是否正确值得怀疑.且 《四库全书总目》卷198(海野词提要》云:"初,孝宗 在潜邸时,觌为建王内知客,尝与觞咏唱酬,卷首《水 龙吟》后阙有:'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 即记承宠游宴应制.如《阮郎归?赋燕》,《柳梢青?赋 柳》诸词亦皆其时所作."【】四库馆臣认为《阮郎归》等 词当在孝宗潜邸时所作.而不是乾道三年的三月,诸 词作年俟进一步考实. 乾道四年(1168)六月,一直都与曾觌"共进 退"的龙大渊卒.《资治通:鉴后编》卷122载:"乾道四 年六月辛卯朔太白昼见经天,辛丑五星皆见,浙东总 管龙大渊死."[81龙大渊卒时,曾觌仍在福建任上.孝 宗念曾觌是潜邸旧臣,便动了恻隐之心欲召其回京, 无奈曾觌多为人所不齿.朝官中如周必大,刘珙,陈 俊卿从中多加阻止,孝宗最终只好作罢.《南宋书》 载:"乾道四年,大渊死.觌尚在福建.帝怜,欲召之, 枢密刘珙奏日:'此曹奴隶尔,厚赐之可也.引以自近 而待以宾友.使得与闻政事,非所以增圣德,整朝纲 也.'帝纳珙言,命遂寝."[91 46 乾道五年(1169)秋七月,很难离开曾觌等幸臣 的孝宗本想趁龙大渊死之际调回曾觌.可是朝中反 对的呼声过大,且多为掌权派,故曾觌未能如愿.《佞 幸传》只是大概记录了此事,而《建炎以来朝野杂纪》 乙集卷6"孝宗黜曾龙本末光宗黜姜特立附"条之记 载则较详: 既而觌官满当代,应求度其必将复入,预请以浙 东总管处之.上日:"觌意似不欲为此官."应求日: "外间藉藉,谓觌必复来,愿陛下且捐私恩,以伸公 议."…….于是虞并父(允文)自蜀还朝为枢使.上眷 之厚.并甫乃与应求面奏觌不可留.上日:"然.留必 累朕."后旬日,竞除觌浙东副总管,明州驻札.(原 注:七月丁丑指挥.)又月余.上复以墨诏进觌一官为 观察使,舍人胡长文缴还词头,以为不因事除拜,必 有人言.应求亦持不可.上未听.应求日:"不尔亦须 有名."乃遣介汪仲嘉贺金主正旦.(原注:邸报.五年 十月十六日,曾觌朝见.)比还,进一官,(原注:六年 二月二十九日庚戌.)而竞申浙东之命.又戒阁门吏 趣觌朝辞.(原注:邸报,六年四月十三日,曾觌朝 辞.)觌怏怏而去[41. 据上可知:乾道五年七月.由于曾觌任地方官时 间已毕,理应转官,须回京受命.然陈俊卿等恐其入 朝.请以浙东总管处之.孝宗以曾觌长期外任可能不 想做此官为由拒绝他的意见.实际上孝宗本人是很 想把曾觌留在身边听用的.以陈俊卿为首的谏官纷 纷进言请去曾觌,但是孝宗不从.适虞允文自蜀还 朝,虞亦上言曾觌不可留于京中,请去曾觌,故旬日 后除觌浙东副总管,明州驻扎,此为曾觌之"一"任与 " 一 "去:在这不久以后.他又以墨诏进觌一官为观察 使,(按,墨诏最初多为皇帝亲笔书写,有无可置疑的 权威性.后来部分渐改由臣下代笔.唐玄宗后成为政 务运行的一条途径.这里也就透露了曾觌在孝宗tk, 中的地位.)此时群臣皆力言去之,适值汪大猷为贺 金正旦使.帝乃使曾觌副之,等曾觌出使回来之后, 本想封曾觌朝官的孝宗再次被俊卿等力阻而被迫授 予他浙东总管.此为曾觌之"二"任与"二"去. 关于乾道六年(1170)曾觌的仕宦经历,《孝宗本 纪二》载道:"乾道六年-,q庚戌,以曾觌为福州观察 使."[31而《资治:通鉴后编》卷122云:"按《建炎以来朝 野杂纪》,'乾道五年七月丁丑,觌除浙东副总管.又 月余,上复以进觌一官为观察使.十月十六13,觌朝 见,副汪仲嘉使金贺正旦.六年二月庚戌,进一官而 竟申浙东之命.'《佞幸传》亦云'(曾觌)使还,进一秩 竟申浙东之命.盖觌虽进一官为观察使而仍赴浙东 总管之任.'《纪》云为福州观察使,误也,今从《朝野 杂记》及《佞幸传》."嗍可见《孝宗本纪二》中的"是年 二月庚戌,以曾觌为福州观察使"的记载并不准确. 因为曾觌虽然八月受墨诏为观察使.可不久他就出 使金国.等到他于乾道六年回京之后.又被授予浙东 之命.所以曾觌虽然受封为福州观察使一职而根本 没有去赴任.是年十月,曾觌再次被调回京城并被孝 宗委以重任.《佞幸传》有载:"六年夏,俊卿罢政.十 月,觌以京祠召."[3】《孝宗本记二》也有"(乾道六年) 十一月丁丑朔,复置军器监一员.壬午,合祀天地于 圜丘,大赦.乙未,复置神武中军,以吴挺为都统制, 召曾觌为提举佑神观."[3】的记载.而此后直到淳熙七 年(1180)年曾觌的仕宦经历就一帆风顺了.可见曾 觌的再次被起用:得益于陈俊卿的罢政.由此曾觌才 开始了其仕途的真正辉煌期.虽然曾觌因孝宗登基 而迅速被起用并且以心腹之臣待之,却也因为朝臣 的反对而在仕途上屡次受挫:如隆兴元年的"不数月 间.除名四变",乾道三年由于"漏泄省中语"而被外 贬三年,乾道五年的"二"任"二"去.所以曾觌的仕宦 并不像史书上所记载的"用事二十年,权震中外"[3】而 应该是十年(117o_.1180),即从乾道六年夏天陈俊 卿罢政开始,到淳熙七年十月结束.详见下文.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宋会要辑稿》卷 23323(职官}54之17所记载的"(乾道五年)十一月 十九日福州观察使曾觌为提举佑神观."旧有误.它不 仅与《宋史》卷34之《孝宗本纪二》的"乾道六年十一 月乙未召曾觌为提举佑神观"记载有出入.也与前面 按陈垣 史书所记载的曾觌的整个仕宦情况不合.细 《二十史朔闰》可推知,乾道六年十一月乙未当为 乾道六年十一月十九13.而联系曾觌此段时间的仕 宦经历,不难发现《宋会要辑稿》所记的"(乾道五年) 十一月十九13"应为"乾道六年的十一月十九13"之误. 乾道七年(1171),曾觌因孝宗立皇子赵悖为皇 太子的原因而再一次被加封高官.其势力更加膨胀. 《佞幸传》云:"立皇太子,觌以伴读劳,升承宣使."[3] 细按史书.不难找到"乾道七年二月癸丑诏立子悖为 皇太子,大赦."的记载,《孝宗本纪二》又载"夏四月 戊申,以曾觌为安德军承宣使."[31 乾道八年(1172),曾觌再次被任命为贺金国尊 号副使.自隆兴二年(1164)冬天孝宗在投降派的怂 恿下同金国达成了屈辱的"隆兴和议"后,每年十月 左右都会遣使去金国贺正旦,然而每年赴命的遣使 臣几乎都不是同一个人.而曾觌却于乾道元年,乾道 五年,乾道八年三次担任贺金正旦副使,在孝宗派出 的众多贺金使中.曾觌是第一个三次担任此官的人. 而且曾觌自此次出使金国归来后.在仕途上又向前 迈进了一大步,他被孝宗除为武泰军节度使.提举万 寿观.有关此事,《孝宗本纪二》所记较详:"秋七月辛 巳,罢淮西屯田官兵,募归正人耕佃.姚宪,曾觌至自 金,金人拒其请.癸未,以觌为武泰军节度使."【3]而 《佞幸传》也载道:"(乾道)八年,姚宪为贺金国尊号 使,觌副之.归,除武泰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3】 淳熙元年(1174).孝宗由于改元而大赦天下.二 月癸酉,朝廷重臣虞允文薨.孝宗身边的反对曾觌的 "力臣"又少了一个.因而孝宗更容易升曾觌的官. 《佞幸传》所载的"淳熙元年,(曾觌)除开府仪同三 司."【3】时间不够准确.《孝宗本纪二》则有清晰的记 载:"(淳熙元年)九月乙酉朔以曾觌开府仪同三司."即 《宋会要辑稿》卷23323((职官}54之24亦云:"淳熙 元年九月一13.武泰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曾觌,除开 府仪同三司为万寿观使[61. 淳熙三年(1176),曾觌再一次升官,在朝官中排 位第五.《宋会要辑稿》卷5411《礼》14之100有载, . 录如下: 淳熙三年f11761九月十四日.诏以参知政事龚 茂良为大礼使,参知政事李彦颖为礼仪使,同知枢密 院事王淮为仪伏使.鉴书枢密院事赵雄为卤簿使,武 台军节度使同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宫使曾觌为桥道 顿递使.并以职是为序【曰. 淳熙五年(1178),陈亮曾化名上书奏事,因其所 奏内容震惊朝野,孝宗欲榜朝堂以励群臣,召他用 事,便着曾觌办理此事,然陈亮却耻于见他.《宋史》 卷436之《陈亮传》载:"至是,当淳熙五年,孝宗即位 盖十七年矣.亮更名同,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 动,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莫知 所为,惟曾觌知之,将见亮,亮耻之,逾垣而逃.觌以 47 其不诣己,不悦."【3]士大夫对曾觌的憎恶之情是可想 而知了. 淳熙六年(1179),曾觌可以说到了仕途的最高 峰.《宋会要辑稿》卷16918(职官》l之6载道:"(淳 熙)元年正月十一日,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 充万寿观使曾觌为少保宁武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61 -- YI孝宗帝幸佑圣观,又曾召史浩,曾觌赐酒.《孝宗 本纪二》云"淳熙六年二月,帝幸佑圣观,召宰臣史浩 及觌同赐酒.是岁,加觌少保,醴泉观使."[3咱此,曾 觌在朝廷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小人,罢贤臣,招权 纳赂,几无所不能. 淳熙七年,曾觌又一次迎来了其仕途的挫折,自 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了.朱熹应诏上书首论觌等幸 臣之危害,孝宗大怒,及俊卿再论才使孝宗恍然大 悟.据《史质》所载: 南康守朱熹应诏上书,其言尤力,帝怒,谕令分 析,丞相赵雄言之..事遂止.陈俊卿守金陵,过阙入 见,首言曾觌,王拧招权纳赂,荐进人才,皆以中批行 之.帝日:"琐细差遣,或勉循之.至于近上之除,此辈 何敢预."俊卿入辞,又日:"向来士大夫奔觌,拧之 门,十才一二,尚畏人知:今则公然趋附,十已八九, 大非朝廷美事也."帝感悟.觌用事二十年,权震中 外,至于谮逐大臣,贬死岭外.自是浸觉其奸,尝谓左 右日:"曾觌误我不少."遂稍疏觌【砌. 就这样曾觌最终又因陈俊卿一言再次失宠而 去,时曾觌已七十二岁,再也经不起折腾的他终于走 完了他的一生.《佞幸传》云:"觌忧恚,疽发于背.七 年三月,侍帝宴于翠寒堂,退为记以进.十二月,卒."囹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九亦有:"上因是疏觌,(淳 熙)七年疽发背死."【"】 以上我们大致勾勒了曾觌的生平仕宦经历,从 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史书都记载了一个共同 的事实,即当时的众官僚不断有人排挤他,乃至士大 夫都耻于与他相交,如陈亮"逾垣而逃"[3],另有刘宾 之"决不相见"嗍,他路遇张拭的时候,"(拭)出遇曾 觌,觌举手欲揖,械急掩其窗棂,觌惭.手不得下."【 那么曾觌为何如此为人所忌讳呢? 首先是曾觌自己的"非正常"起用.由于他曾经 是"孝宗潜邸故人",孝宗受禅后他立马得到了提升, 而且深得孝宗赏识,这种"非常规的"仕途起用方式 48 必然会引起那些有才华的通过科举才能取得功名者 的不满.正如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9(职官考?十 三?节度使》所云: 自建炎至嘉泰,宰相特拜者六人,执政一人,从 官二人而已.惟绍兴中曹勋,韩公裔,乾道中曾觌,嘉 泰中姜持立,谯令雍,皆以攀附恩泽亦累官至焉,非 常制也[13】 其次是曾觌"非正常"的起用他人.如果说曾觌 自己的"非正常"被起用是官僚,士大夫所不齿的重 要的原因之一,那么他掌权后对于一些攀附他的士 人的"非正常"提拔则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叶)衡有才智,由小官不十年至宰相,人谓出于曾 觌."【l4】''有某者坐秦党,失右史已久,自福唐随觌至 行在,遂以为起居郎." 最后应该是他的"谮逐大臣,贬死岭外"【,这其 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龚茂良事件",龚茂良因曾觌党 羽谢廓然弹劾而放置英州并死于其地.淳熙四年即 公元l177年,曾觌欲以大资禄其孙,茂良以文武官 各随本色荫补格法缴进.觌因茂良人堂道间,俾直省 官贾光祖等当道不避,街司叱之.光祖日:"参政能几 时?"茂良奏日:"臣固不足道,所惜者朝廷大体."帝 遣觌诣政府谢,茂良取光祖于临安府挞之.御札宣 问,施行太遽,茂良待罪,帝遣使谕复位【51.(谢廓然) 因劾之,(龚茂良)遂责降安置英州,既卒[】61. 笔者认为,在曾觌为时人所不齿的诸多原因中, 最主要的还是龚茂良之死.因为龚茂良是朝廷的重 臣,士大夫的榜样,而龚茂良之死又确实牵涉到了一 向与其不合的曾觌.故有关曾觌的"凭恃恩宠,招权 纳贿"【'盘结擅政,进退大臣"【"罢宰相,易大将"【幅】 等记载也越来越多. 曾觌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正如《续宋编 年资治通鉴》卷九中的吕中之所言:"方曾觌与龙大 渊始用事也,刘度争之去,胡沂争之去,张震,周必大 又争之去.上皆以朋党疑之,及陈俊卿一言而即取二 人于外矣.俊卿即去而曾觌复来,刘恭复言之,张敬 复言之,龚茂良重言而得贬,而觌与王扑,甘异之宠 自若也.及俊卿言而复疏曾觌而弃之矣."【"】曾觌与 孝宗的君臣关系是颇微妙的:一方面孝宗难以离开 这位一直伴随他左右的贴心的幸臣,另一方面曾觌 则又随着孝宗的态度而宦海沉浮.而曾觌与陈俊 卿,一这位孝宗的重臣之间的关系也是关乎命运之 途的.可见曾觌的仕途总是在孝宗和那班极力反对 他的重臣所构成的跷跷板中间来回滑动.若孝宗这 边高点,他则得升;若群臣这边高点,他又遭贬. 参考文献: 【l】纪昀.四库全}5总目:卷一百九十八【M】.海口:海 南出版社.1999.815—816. 【2】黄异.花庵词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164. 【3】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纪【M】.北京:中华书局, 1985.4.21—903. 【4】周必大.文忠集:卷九十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徐松.宋会要辑稿【Z】.北京:中华书局,1957.637— 3589. 【6】曹仁虎,嵇璜.钦定续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7】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二【M】//文渊 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8】钱士升.南宋书【Z】.济南:齐鲁书社,2000. 【9】王洙.史质:卷八十二【Z】.济南:齐鲁书社,1996. 【lO】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l9. 【ll】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八十A[M】//文渊阁四库 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l2】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o0.538. 【l3】陈柽.通鉴续编:卷一十A[M】//文渊阁四库全 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609—838. 【l4】商辂.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十六【M】,/文渊阁 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l5】和坤.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二十七【M】//文渊阁四 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l6】佚名.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2000. 【l7】凌殖知.万姓统谱:卷五十九【M】//文渊阁四库全 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责任编辑:冀实 ResearchonthebiographyofZengDi,apoetofSouthSongDynasty WANGXin—xia,LIURong-ping (ChineseDepartment,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China) Abstract:ZengDiwasoneofthemostfamousscribblershiredbytheimperialcourtduring XiaozongPeriodofSouthSongDynasty,andahighcourtofficialaswell,whowashighlyappreciatedby theemperor.]However,thehistoricalrecordsonhimarerareandmanyofthemarefulloferrors.Based O13therelatedhistoricalrecords,localrecordsandcollectedworks,thisarticletriestoverifyZengDiS bi— ographyandofficialcareer,andfindsoutthespecificsituationofhisfourpromotionsinashortterm duringhisearlyperiodofofficialcareer,speculatesthathistrulybrilliantcareerphasewastenyears (1170-1180),ratherthanbeinginpowerfortwentyyearsandbeingawedbothathomeandabroad, whichwasclaimedbysomehistoricalworks,inaddition,itanalysesthereasonswhyhewasheldin contemptbyotherliteratusatthattime. Keywords:zengDi;biography;causeofhumiliation 49
/
本文档为【【doc】南宋词人曾觌生平事迹考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