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

2018-08-02 50页 doc 719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 目录 中文 英文 1. 会议日程表 3 6 2.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 11 121 3. 国际司法桥梁介绍 12 122 4. 培训专家简历 14 125 5. 基础技巧:刑事辩护介绍 16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计划, 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6. 批判性思维:为庭审准备辩护 33 128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蔡眉娟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7. 律师与检察官在办案中的相互沟通 41 * 杨...
【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
【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 目录 中文 英文 1. 会议日程表 3 6 2.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 11 121 3. 国际司法桥梁介绍 12 122 4. 培训专家简历 14 125 5. 基础技巧:刑事辩护介绍 16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计划, 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6. 批判性思维:为庭审准备辩护 33 128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蔡眉娟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7. 律师与检察官在办案中的相互沟通 41 * 杨建民,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8. 案件:阐明辩护意见 43 153 克里斯蒂?沃伦 国际司法桥梁,国际培训学院院长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9.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未成年被告人的辩护 陈锐伟,重庆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 49 * 10(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初步询问: 50 163 通过己方当事人来完善辩护 蔡眉娟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附录 论文: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64 * 全面完善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 作者:陈卫东 报告:寿光法院证据开示试点跟踪报告 67 * 陈卫东,程雷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1 报告护律师诉讼权利保障和证据开示问题调研报告 74 * 课题组负责人: 陈卫东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课题组成员: 刘计划 梁欣 石献智 李奋飞 胡之芳 程雷 李训虎 论文:刑事辩护律师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与立法规制 86 * 作者:陈卫东 论文: 第九章 法律援助 91 * 作者:程雷 论文: 刑事辩护的界限 101 * 作者:李贵方 论文: 从一起成功的法律援助案件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量刑辩护 107 * 作者:陈耀中 论公诉变更制度的重构 110 * * 作者:杨建民 *中国专家的材料英文翻译及根据要求中文也将会得到修正 2 贵州地区研讨会刑事辩护培训 2006920 年月日,星期三 15:00—19:00 报到登记 贵州省都匀市港龙大酒店 电话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第一日 8:30—9:30 开幕式 致辞人: 王心海 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 刘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加伦 国际司法桥梁创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 9:30—10:00 合影 10:00—11:00 第一讲—司法制度中辩护律师的角色:职责 克里斯蒂•沃伦 国际司法桥梁,国际培训学院院长 11:00—11:15 讨论与问答 11:15—12:45 第二讲:基本技巧—介绍刑事辩护 刘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12:45—13:00 讨论与问答 13:00—14:00 午餐 14:00—15:30 研讨会—展望:贫困地区刑事辩护实践的前景 谢加伦 国际司法桥梁创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与会人员的主题讨论和 分 组联系,参与者相互交换观点,讨论今 如何改进和合作。 3 15:30—15:45 茶歇 15:45—17:00 第三讲—批判性思维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蔡眉娟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17:00—18:30 第四讲—律师与检察官在办案中的相互沟通 杨建民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18:30 欢迎晚宴 2006年9月22日,星期五 第二日 9:00—10:30 第五讲—案件分析:阐明辩护意见 克里斯蒂?沃伦 国际司法桥梁,国际培训学院院长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10:30—11:15 讨论会—案件分析:阐明辩护意见 自由讨论:这个讨论会将是一个互动的活动。参与者将被分成小组来 分析研究一个假想的刑事案件。这个案例我们将在培训材料中提供。 参与者应当在讨论会开始之前阅读这个案例。 主持:国际司法桥梁专家 11:15—12:00 小组讨论—贵州省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的现状 主持:蔡眉娟律师,国际司法桥梁 讨论内容包括:刑事法律援助实践在贵州省的地位,当地刑事案件的 类型和数量,法律援助律师在刑事辩护实践中面临的特殊障碍,例如, 审前调查和会见贫困的当事人。鼓励参与者积极讨论问题并且为如何 改善法律的具体实施出谋献策。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 第四讲—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未成年被告人的辩护 陈锐伟,重庆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 14:30—14:45 讨论与问答 14:45—15:45 讨论会—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初步询问:通过己方当事人来完善 辩护 蔡眉娟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4 15:45—16:15 闭幕式 致辞人: 王心海 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 刘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眉娟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玛戈特?英格丽 国际司法桥梁律师 16:15 退房 5 Table of Contents Chi Eng 1. Schedule of Events 3 6 2.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11 120 and Judicial Refor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3.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2 121 4. Biographies of Expert Trainers 14 124 5. Basic Skills: Introduction to Criminal Defense 16 * Liu Gihua, Vic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6.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Developing a Defense for Trial 33 128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7. The Pre-tri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efense Lawyers 41 * in the Justice System Yang Jianmi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Member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nhui Provincial Procuratorate 8. Case Analysis: Formulating a Theory of the Defense 43 153 Christie S. Warren, Direct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9. Defense Advocacy of Juvenile Suspect and Defendants 49 * Chen Rui Wei, Director, Juvenile Committee, Chongqing Bar Association 10. Direct Examination: Perfecting a Defense Through Your Client 50 163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PPENDIX Article: The Right to Assistance of Counsel: to Perfect Criminal 64 * Defense in China By: Chen Weidong Report: Report on Discovery Practice in Shou Guang People’s Court 67 *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uthors: Chen Weidong, Cheng Lei 6 Report: Report on Discovery Practice and Lawyers’ Rights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uthors: Chen Weidong, Liu Jihua, Liang Xin, Shi Xiangzhi, Li Fenfei, Hu Zhifang, Cheng Lei, Li Xunhu 74 * Article: Developing and Legislating a System of Defense Lawyers’ Rights By: Chen Weidong 86 * Article: Legal Aid By: Cheng Lei 91 * Article: The Limitations of Criminal Defense Practice By: Li Guifang 101 * Article: Case Discussion about Successful Defense in a Legal Aid Case By: Chen Yaozhong 107 * Article: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to Reduce Charges and Dismiss the Case By: Yang Jianmin 110 * *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materials prepared by Chinese experts and Chinese articles will be furnished upon request. 7 Guizhou Local Criminal Advocacy Training Workshop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15:00—19:00 Registration and Check-In Du Yun Kong Lung Hotel Tel: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Day 1 8:30—9:30 Opening Ceremony Participants: Wang Xinhai, Vice director, Guizhou Justice Bureau Liu Gihua, Vic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Karen I. Tse, Founder,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9:30—10:00 Group Photograph 10:00—11:00 Lecture 1—The Role of Defense Lawyers in the Justice System: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Christie S. Warren, Direct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1:00—11:15 Open Discussion and Q&A 11:15—12:45 Lecture 2—Basic Skills: Introduction to Criminal Defense Liu Gihua, Vic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12:45—13:00 Open Discussion and Q&A 13:00—14:00 Lunch 8 14:00—15:30 Workshop—Envisioning Change: A Vision of the Future of Indigent Criminal Defense Practice Karen I. Tse, Founder,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 moderated and small group exercise to exchange viewpoints, discuss ideas for change and share visions for the future. 15:30—15:45 Coffee/Tea Break 15:45—17:00 Lecture 3—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7:00—18:30 Lecture 4— The Pre-tri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efense Lawyers in the Justice System Yang Jianmi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Member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nhui Provincial Procuratorate 18:30 Welcome Banquet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Day 2 9:00—10:30 Lecture 5—Case Analysis: Formulating a Theory of the Defense Christie S. Warren, Direct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0:30—11:15 Workshop—Case Analysis: Formulating a Theory of the Defense Brainstorming Session: This workshop will be an interactive session in which participants will break into group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a hypothetical criminal case. Seminar participants will be provided a hypothetical case with their training materials and should read it in advance of the workshop. Facilitated b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trainers 11:15—12:00 Small Group Discussion—Current Conditions of Criminal Legal Aid Practice in Guizhou Province Facilitated by: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Topics will include: the status of criminal legal aid practice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number and type of criminal cases represented, and specific obstacles facing legal aid lawyers‘ criminal defense practice, for example, in obtaining pre-trial discovery and access to indigent accused clients. Participa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discuss problems and brainstorm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12:00—13:00 Lunch 9 13:00—14:30 Lecture 4—Defense Advocacy of Juvenile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Chen Rui Wei, Director, Juvenile Committee, Chongqing Bar Association 14:30—14:45 Open Discussion and Q&A 14:45—15:45 Workshop—Direct Examination: Perfecting a Defense Through Your Client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5:45—16:15 Closing Ceremony Participants: Wang Xinhai, Guizhou Justice Bureau/ Legal Aid Center Liu Gihua, Vic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16:15 Departure 10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诉讼法学会副会长陈卫东教授主持。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其设立的宗旨为,致力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与推动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开展项目研究八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刑事司法领域里的一支以实证研究与国际交流为特色的新生力量,其合作伙伴基本上涵盖了在华的所有资助机构与国际交流机构,包括欧盟驻华代表团、英国文化委员会、英中协会、美国使馆、福特基金会、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美国律师协会、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 在八年时间里,研究中心承担并实施了14项国际、国内重大研究课题与合作项目,其中多数为国际合作项目,出版研究成果11部。中心通过组织研讨会、对外访问等方式积极加强国际刑事司法领域与人权领域的合作,近年来共召开国际研讨会11次,分别就若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点研究问题展开研讨。在过去的一年里,研究中心成功地完成了欧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项目,在细致的国内调研与欧洲访问基础上,拟制出中国第一部《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共662条,85000字左右,为中国刑事诉讼法未来二三十年的修改树立了一座航标。目前中心正在着手实施欧盟遏制刑讯逼供项目,将在三年时间里,彻底剖析中国刑讯逼供的成因、对策,并通过试点研究为解决这一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刑事司法痼疾提供可行思路。 本中心的各项活动对国家刑事程序立法、刑事司法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本中心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心的重大项目均有立法机关、最高司法机关直接参与,中心主任作为特邀专家直接参与了中南海司法改革意见的论证咨询活动与立法机关主持的法律修改专家团。 11 国际司法桥梁简介 经律师、 学者与商业领袖多方合作,国际司法桥梁成立于2000年,主要援助和支持亚洲的司法制度的持续发展以及增强对被告人权利的了解和保护。作为一个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国际司法桥梁(IBJ) 致力于通过提供实际的法律培训,物质帮助以及援助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等方式来维护公平有效的刑事司法制度。为了更好的提高刑事案件代理的质量和水平,IBJ同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NLAC)——中国首要的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合作对中国的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培训和支持。此外,IBJ还同刑事司法团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法制进程更加尊重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尊敬崇高的法律援助工作。 认识到司法程序的基本原则,IBJ致力于确保普通大众的基本合法权利。特别是,IBJ致力于确保所有公民获得合格的法律代理,以及获得公平审判等权利。为此,IBJ通过提供培训合作,法律和行政管理支持以及物质帮助等形式,大力支持和提高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和政府法律援助工作,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履行现行刑事法律。从1996年起,中国通过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国陆续建立了3000多个法律援助中心,为中国13亿国民中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法律援助,创造了不朽的业绩。IBJ通过针对系统的改善刑事辩护律师刑事代理能力而于举办的合作项目来支持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特别是,IBJ 还提供刑事个案的援助,财政援助,定期的刑事辩护培训,网络材料,使得法律援助律师更有效的为当事人进行代理。案件管理系统规定法律援助律师有权参考以前的案例,并且使用统一的。通过与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著名的法律研究机构,律师协会以及律师的通力合作,IBJ通过对法律援助律师的实践提供支持,并使其专业化,以促进制度上的改变。 培训方法 通过与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地方法律援助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法律研究机构,律师协会以及国内外刑事实体法及程序法方面的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IBJ 针对法律援助律师实体法知识和庭审技巧等律师日常工作实践中必备的能力开展了一系列新型模式的培训。刑事辩护培训研讨会的培训人员包括国内外的的刑法和程序法的专家,专家精通于法律本身也包括庭审的实际技巧。他们将合作编 12 写培训资料,反映参与培训人员各种各样的需要。此外,培训者还将根据参与培训的人员所办理的典型案件,编出假想案例,用这些案例做模拟练习,律师可以参与演示。通过这样的形式,培训者将能够给参会者在法务实践中以及先进的法律理念和模式上以启发。这种培训模式通过培养法律援助律师实践一致性以及将刑事辩护律师、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促成一个职业共同体,从而激发了参与者改善刑事辩护实践的灵感。 成果 在与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紧密合作下,国际司法桥梁进行了如下工作: ,在中国举办全国性的以及地区性的律师培训研讨会 ,制作并发行了中国首部法律援助律师资源手册以及刑事辩护工具箱,为援助律师列举相关法律并讨论辩护与劝说技巧的实际操作指导手册。这部法律援助律师资源手册于2003年完成,是IBJ与中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合作的产物。手册根据中国法律,为援助律师提供相关文件及分析,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刑事法律程序。手册通过相当数量的模拟案件,描述了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概念与技巧。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和IBJ 共同将手册以网站形式发布(www.chinalegalaidprogram.org/)。 ,2004年起,在安徽省建立试点项目,目的是对选择创办的法律援助示范中心提供相关的资源、培训和支持。法律援助示范中心的律师利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技术、经验再来培训他们的同事,从而在全省司法实践中形成统一的标准。此外,示范中心有机会与地区刑事司法系统的关键人员建立联系,包括审判人员、公安人员、检察人员以及看守所的工作人员。 ,介绍信息工具,包括利用电脑建立的案件管理系统以及为律师提供专业帮助的国际司法桥梁和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建立的网站。 ,制作并发行了中国首批宣传“被告人权利”、“被捕者权利”、与“援助律师权利”的新概念的海报和手册。这些海报和手册不仅用普通话制作,同时也使用了其他地方语言,包括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在中国31个地区开展了公众法制宣传活动。 13 培训专家简历 刘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河南夏邑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学、司法制度。在《中国法学》、《法学家》、《中国律师》、《检察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出版独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合著《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刑事审前程序研究》、《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等7部,主编、参编教材、丛书《法律帮助一点通——法律援助》、《刑事诉讼法》、《中国律师学》、《律师执业概论》等10余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指定教材撰稿人。曾先后赴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考察访问。 谢加伦 国际司法桥梁创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 谢加伦是一位国际人权律师,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律权利组织“国际司法桥梁”的创始人兼总裁, 帝王社会企业家联盟(Ashoka), 配合环保国际创业支持组织(Echoing Green)和斯科(Skoll)基金会都曾肯定过她的创新和成就。 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谢女士在全世界倡导法治主动权,并成功地通过谈判施行了以获得全民司法权利为目的的釜底抽薪式的司法改革措施。在留意到东南亚监狱中未经审判就被羁押的难民后, 1986年作为托马斯.J.沃森奖学金学者的她第一次发展了在刑法和人权交叉领域的兴趣。之前她是旧金山的公设律师并被指定为联合国司法顾问,在那里她对法官和检察官进行培训,并在柬埔寨设立了第一个传讯庭。 谢女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以及哈佛大学神学院。“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近来称她为美国最佳领袖之一。 克里斯蒂?沃伦 克里斯蒂.沃伦是,也是威廉玛丽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授,在那里教授比较法学,宪法比较系统学和冲突后的司法及法治。1979年至1994年,沃伦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刑事辩护律师,办理过一百多个案件,以死刑辩护最为擅长。1998年她被美国最高法院授予“最高法院学者奖”。自1995年,她策划执行并监控促成了多个司法和法律发展培训项目,遍及非洲,中东亚,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和欧洲近26个国家,她获得最高法院学友会的司法奖“国际司法行政特殊贡献奖”,并被威廉玛丽大学法学院授予 2005-2006年圣.乔治 塔克兼职教授 “司法界杰出成绩奖”,以及由加利福尼亚州公设律师协会颁授的“杰出成绩赞誉奖”。 彼得 施泰泽,法务主任 国际司法桥梁 在施泰泽律师来到国际司法桥梁工作之前,他已经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雅蒲州)作为首席公设律师为帮助提高亚太刑事司法体制发展工作了很多年。在那里他发展了一种现在已经为全国所用的创新辩护技巧培训模式,设计了课程以及公设律师培训研讨会,策划了具有教育性的扩展项目向公众宣传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在他参加国际工作之前,施泰泽先生在美国是一个成功的律师,在波士顿和马萨诸塞都有工作室。十六年的工作经验,他成功地办理了近60个刑事案件,包括严重的重罪案件,曾在东北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课。很多施泰泽律师的案件引起了国家媒体的关注,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法庭咨询专家。现在施泰泽律师是国际司法桥梁在中国的法务主管。他与他的家人现在住在北京。 杨建民,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副厅级检察员 杨建民先生是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副厅级检察员。曾担任安徽省检察院公诉处处长近20年,办理过许多有影响的刑事案件,是一名资深的高级检察官。同时被聘为安徽省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顾问。他主编的《刑事办案一书通》在国内司法实务部门成为普遍使用的工具 14 书。在《人民检察》、《刑事司法指南》发表过多篇论文。今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 陈锐伟 重庆千禧年律师事务所主任 高级律师、法律研究生,重庆千禧年律师事务所主任;重庆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律协惩戒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人大法工委委员);1999年被授予重庆市首届“人民满意的律师”称号,200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市民标兵”,2001年荣获重庆市“十佳律师”提名奖,2002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法律学校优秀法制辅导员”称号,2003年荣获首届“重庆市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称号,2004年荣获了重庆市首届“诚信执业、百优律师”称号,同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2005年1月荣获首届“全国妇女儿童维权贡献奖”,5月荣获首届“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特殊贡献律师”。 2006年8月2-16日,陈锐伟主任应邀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中期评估督导组赴青海、西藏对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督导。 蔡眉娟 律师, 国际司法桥梁 在加入到国际司法桥梁之前,詹妮佛?蔡是―纽约法律援助社会‖刑事诉讼局以及―纽约黑人住宅区律师邻居服务‖的刑事辩护律师。作为一名为贫困当事人全程代理刑事诉讼的经验丰富的律师,蔡女士已经为很多案件提起诉讼并立案开庭,为大量的刑事诉讼作过中院和最高法院(上诉庭)前的辩护。在阿拉巴马州她还和其他法律援助律师合作为一些犯死罪的当事人辩护。始终活跃于公民与社区事务,蔡女士还帮助设立和运行纽约章节的―国家亚太美国妇女论坛‖,一个国家辩护组织。她还以法律顾问和社区宣传员的身份服务于纽约唐人街的多个地方组织。蔡女士现在的工作地点在北京。 玛戈特?英格丽 律师, 国际司法桥梁 在来中国之前,玛戈特律师在加拿大西北部地区从事了八年的刑事辩护律师工作。她是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法律援助中心担任了四年公设辩护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为上百个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进行庭上辩护以及受理上诉。在加拿大律师协会中的积极分子,尤其在刑法和亲属法部分,而且还是加拿大西北地区法学会准入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的成员。玛戈特律师不仅是位优秀的司法实践者,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培训指导专家。 15 律师辩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刘计划 一、律师辩护制度发展简史 (一)外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发展 外国律师辩护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1)兴起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 皇帝对辩护律师有高度评价。(2)衰落于中世纪。(3)长足发展于近现代。 外国律师辩护的三个特点:(1)律师辩护权上升为宪法权利,法律援助 制度发达;(2)律师辩护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3)辩护律师的权利广泛, 作用广泛。 (二)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发展 1(漫长的封建社会没有生成律师辩护制度。 2(初步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新中国律师辩护制度历经初建到废除再到重建的曲折发展之路。从 80年到今天,又经历了兴盛、低落的阶段,期望迎来新的发展。 (三)我国律师辩护制度发展面临困境的成因 二、辩护律师的职责定位 1(辩护律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利益的忠诚维护者。 2(辩护律师是保护人权的卫士,公民权利的维护者。 三、辩护律师的辩护手段 1(在场权 2(会见权 3(取证权 4(阅卷权 5(出席法庭举证、质证、辩论权利 6(庭审言论豁免权 16 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 刘计划 一、外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发展 律师制度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在现代法治国家,律师制度得到长足的发展。律师辩护制度则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律师参与刑事诉讼,为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有利于维护刑事司法领域中的程序正义,是诉讼民主与法治的重要体现。 律师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民主化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刑事司法而言,中外诉讼史上都有过被追诉人权利没有任何保障的司法专横和黑暗的时期。现代意义的律师辩护制度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政权,律师辩护制度得以发展。而被指控人的辩护权经历了从微弱到逐步加强,从审判阶段延伸到审前程序并在审前程序中获得充分实现的发展过程。这是刑事诉讼走向发达、民主与科学的动态过程,是法治化进程的表现。外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辩护律师参与的诉讼阶段有所延展——从审判阶段延伸到审前程序 辩护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是从审判阶段开始的。18世纪中期,英国法官对禁止律师介入刑事审判活动的规则表示了审慎的松动。这预示着需要通过另一种力量介入刑事诉讼以寻求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进入19世纪,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此后,律师对刑事诉讼的介入逐步发展到各个阶段,最终在侦查阶段发挥了维护人权的重要作用。法国从1808刑事诉讼法确定辩护制度开始,到1897年允许律师介入审前程序。日本1880年《治罪法》允许聘请辩护人,至1922年《刑事诉讼法》扩大至预审1阶段。 目前,律师对刑事诉讼的全程介入,特别是侦查阶段允许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上的认可并在司法实践中获得实现。 (二)律师帮助权的实现——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聘请律师到国家提供免费的律师辩护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法律中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被侦查机关追诉之日开始,即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但这一权利经历了由法定化到实质化的过程。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的真正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立法上的平等并不等于司法中的平等。虽然立法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辩护权,但受制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法律上的权利有时只能止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事实上,律师帮助权的实现尤其需要政府的支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实质意义上的律师辩护权,是伴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完成的。真正实现律师帮助权,不仅要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辩护律师的权利,还要确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没有能力获得律师帮助的情况下,获得当局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的权利。这在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不能聘请律师时,赋予获得当局免费指定的律师帮助的权利。而为提高免费律师为犯罪 2嫌疑人提供帮助的效果,在一些国家有要求政府增加费用之议。 在日本,当被告人“因贫困或其他理由”无法自己选任辩护人时,由法院或审判长为 1 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3页。 2在英国,每年用于法律援助的经费占其财政年支出的百分之五。 17 其选任辩护人。这种情形的辩护人是国家选任的,称为“国选辩护人”。以往请求国选辩护人的权利只是在公诉提起之后即成为被告人后才被承认,而在提起公诉以前犯罪嫌疑人是不享有这一权利的。然而,在提起公诉以前即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需要辩护人帮助的必要性是无庸多言的,特别是当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羁押时尤其如此。对羁押中的犯罪嫌疑人提供国选辩护是日本长期以来讨论的课题。在日本,为嫌疑人提供国选辩护人只限于犯罪事实比较严重的场合,即刑事诉讼法第37条之2(被疑人的国选辩护)规定,限于“法定刑为死刑或无期或短期1年以上的惩役或禁固的案件。“1年以上的惩役或禁固”的意思是,例如,伪证罪的刑罚范围是3个月(短期)至10年(长期),那么该罪的刑罚的短期就是3个月,国家不负责为伪证罪的嫌疑人选任。一般来说,“有期惩役短期1年以上”的罪就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可以说嫌疑人的国选辩护人制度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大的限制。这一问题在2004年5月的法律修改中得到了解决。上面的条款修改为“法定刑为死刑或无期或长期3年以上的惩役或禁固的案件。”那么,伪证罪也应该选任国选辩护人。因此,嫌疑人国选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了。因为改革所涉及的内容非常重大,所以慎重考虑了施行日期。犯罪嫌疑人国选辩护案件范围的扩大将在5年以内分别施行。这样, 3日本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应从发展的眼光积极推动权改革将会阶段性地逐步实现。 利保护机制的完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逐步获得有效辩护——辩护律师权利趋于完善并充分发挥作用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发展到获得有效的辩护,是辩护制度发展的更高阶段。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程序尤其是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充分的法律帮助,需要享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和足够的权利。艾伦?德肖微茨教授尖锐地指出:“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自由,试金石之一是它对那些为有罪之人,为世人所不耻之徒辩护的人的态度。在大部分专制国家里,独立自主的辩护律师队伍是不存在的。诚然,专制压迫肆虐无忌的 4明显标志之一就是政府开始迫害辩护律师。”时至今日,律师被视为法治的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作为辩护人,律师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律师依法执业,有权不受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任意干涉。律师的自治是律师维护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前提。而辩护律师需要的权利也逐渐被赋予并被保护,包括在场权、会见通信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申请收集证据的权利、法庭调查与辩论权、言论豁免权等等。 在日本,辩护人的基本权限分为代理权与固有权两种。代理权指除诉讼行为的性质不适合辩护人代理者外,在其所允许范围内,辩护人对于被疑人、被告人所能作的一切诉讼行为,有总括的代理权。不适合于代理的,如被疑人的传唤、陈述、拘禁等必须是本人,不得代理。从沿革上看,日本于1872年制定公布了司法职务制度,设代言人制,1873年发布了关于代言人的规则。代言人名称表达了代理本人的观念,尔后,这种制度过渡到律师制度而发展起来。这种代理权当时分为不得违反本人明示的意思与得违反明示意思两种。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人在本法特别规定的范围内,得独立进行诉讼行为。可以看出, 3参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动向》,系于2004年9月16日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邀请所作的演讲),参见[美]艾伦?德肖薇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8 辩护人得以独立行使权限。不得违反明示的意思的情形有回避的申请、上诉的声明。可以违反明示的意思的情形有请求宣布拘禁理由、请求取消拘禁或保释、请求保全证据、请求变更公审期日、请求调查证据、对于证据调查声明异议、对于审判长的处分声明异议。从性质上看,上述不适合代理观念的权限,就是固有权。其中可分为被疑人、被告人重复所有的权限,和只是辩护人有的权利两种。前者例如扣押令状、搜索令状执行的参与权。法律条文上规定“被告人或辩护人”,两者有重复到场的意思。例如,验证的到场权;证人询问的到场权;证人、鉴定人等询问的到场权;第一审公审的辩论。后者例如,与在押的被疑人、被告人的接见,通信往来;诉讼文件、证物的阅览、誊写;鉴定的到场权;关于 5 证据保全处分的文件、证物的阅览、誊写;控诉审、上告审的辩论等。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加强了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保障。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新法典中一步到位。旧法典规定辩护人一般只能在侦查终结时才被准许参加诉讼,而新法典则规定在侦查程序中确定为被告人时有权请辩护人,被拘捕或受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请辩护人参加诉讼。犯罪嫌疑人有权在第一次被询问前单独会见辩护人,会见内容保密;会见次数、时间长短不受限制。辩护人有权参加侦查行为和调查行为,询问犯罪嫌疑人时辩护人有权在场;辩护人不在场的犯罪嫌疑人陈述不允许采信作为证据。犯罪嫌疑人有权无偿得到指定辩护人的帮助,指定辩护人的酬金由联邦预算资金支付。6 在今天的德国,关于律师定位及其权利义务是有争论的。通说认为,辩护律师具有双重角色。第一,是被告人的支持者,帮助被告人获得无罪等有利判决,这一角色与英美法上律师的角色相同;第二,为准司法机关,律师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来阻止真实的发现,律师负有协助司法程序公正进行的义务,必须努力争取获得正确公正的判决。辩护律师在行使职务时,仍然负有真实发现的义务,但是限于对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实,而且不能提供虚假的证据。德国学者托马斯?魏根特教授指出,德国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四类权利,即会见权、在场权、阅卷权与自行调查权。早在原西德刑事诉讼法1964年的修正案中第148条就明确规定,在侦查程序中,当事人与律师的书面通讯和交谈可以完全不受司法控制。而在这之前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不准辩护人在场;辩护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要受到司法控制。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改革的问题集中于在场权与自行调查权。就在场权而言,现行德国法律没有规定。实践中,有经验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声称律师不在场就保持沉默,拒绝回答问题,以此来换取律师的在场。但这种间接的实现方式并非最为有效的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律师界也多次呼吁立法改革正式赋予律师在警察讯问时的在场权。关于律师的自行调查权,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律师的调查。律师可以进行调查,律师享有类似普通公民的自行调查权,律师可以自行询问证人,当然这种询问必须以被询问者的自愿配合为前提,也就是说,律师的调查没有强制力。法律同时赋予了律师在审前阶段申请检察官调查取证的权利,而且由于检察官负有客观义务,对于有利于与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检察官都应当予以收集。但实践中,律师很少向检察官提出证据调查的申请。原因有二,一是律师并不相信检察官会履行法定的客观义务,而更多地将检察官视为 5 参见[日] 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157、158页。 6 参见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6—7页。 19 控诉一方,视为自己的对手;二是律师如果掌握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有关证据线索后,一般也不会向检察官提出调取,而是留到庭审时向法官提出调查证据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官很少能够拒绝调查。目前德国改革中也提出了赋予被追诉方审前申请法官保全证据的权利,期望通过这种改革进一步弥补被追诉方在审前程序的弱小地位。律师在享有一系列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一定的诉讼义务。如诉讼照料义务,即律师应当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律师可以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而选择最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利益的辩护策略。这一义务主要来自于律师的准司法机关的角色定位,律师绝非仅仅是当事人的代理人。但律师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进行辩护,在德国还是存在较大争议的。另一方面律师负有真实义务,正如前述,这种真实义务仅限于有利于被告人的范围内。律师不能故意伪造证据,不能主动掩盖事实真相,阻碍事实真相的发现。但即使为了发现真实,也不允许律师提出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 理论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德国学者许遒曼教授用经验性的证据表明,在侦查程序中辩护律师很少介入,但经济犯罪案件属于例外情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从事 7,而且被追诉人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犯罪案件的犯罪嫌刑事辩护的律师在德国数量有限 疑人由于经济状况较好,能够聘请律师及时介入侦查程序。二是检察官在调查很长时间之后才通知辩方存在一个针对嫌疑人的侦查程序,而此时律师介入进行调查的时机已经错过。 在法国,律师有独立的地位,巴黎铁法理律师事务所主任铁法理先生对此表示满意。他认为,律师的工作是说服别人,但有时会迎合法官。律师应当遵守正直诚实的准则,不能作出违背职业道德、与原则背道而驰的事情,不可不择手段地辩护。客户对律师的信任是因为律师的独立与正直。在刑事诉讼中,取得法律援助的条件与民事案件不同。民事诉讼当事人要证明其没有达到某一收入标准,而刑事诉讼中没有律师就由法院指定,有的可能是自己不愿意出钱,有的是想聘请律师而聘请不到律师(即没有律师接受聘请)。实践中警察讯问嫌疑人时律师不在场。国民议会与参议院也曾对讯问时律师在场问题进行过激烈辩论,但立法尚没有予以肯定,据说原因之一是律师不够。铁法理先生认为,律师参与虽少,但有替代性措施,即检察官起的监督作用大。学者和法官、律师都认为律师调查取证是英美法传统,法国律师没有这样的传统。但事实上,律师在侦查阶段调查证据方面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实践中律师遇有疑难问题可以征求法学教授的意见,也可请私人侦探收集证据,但国家不承担律师调查的费用。实践中,法国律师往往选择申请警察、预审法官进行调查,从而由内政部或司法部承担调查费用。 法国2000年6月15日法律修改拘留制度,提前了律师介入的时间。法国原来的法律规定被拘留的嫌疑人只有在拘留后的第20小时才可以聘请律师介入(十年前律师在拘留的任何阶段都不可介入)。2000年6月15的法律则规定,律师从拘留一开始即可以介入,还可以在拘留的第20小时介入,在拘留被延长的情况下(拘留的一般期限为24小时,可以经检察官同意延长24小时),在拘留的第36小时介入。此外,为了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法律规定,在有组织的犯罪案件中律师只能在第36小时介入,在贩卖毒品或恐怖犯 7 根据慕尼黑律师协会负责人的介绍,在德国专门从事刑事辩护业务的律师数目很少,因为大多数律师更热心于经济案件,办理刑事案件更多地是被当作“副业”。 20 罪的情况下,律师只能在第72小时介入。这一规定区分了犯罪的不同情形,是务实的、能够接受的。2004年3月9日关于使司法适应犯罪发展的法律规定,拘留的一般期限为48小时。律师介入拘留的时间改为第1小时和第24小时。 在意大利,在场权是很广泛的,法律允许辩护律师在调查犯罪嫌疑人、搜查、扣押、犯罪嫌疑人与证人或同案人对质、人身检查、紧急情况下的勘验、邮检时到场。近期,意大利进行的一项改革涉及到辩方调查权问题。长期以来,审前程序调查证据的权力垄断在追诉机关手中,这与在抗辩中形成证据的庭审方式不太适应。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意大利辩护人很少像美国同行那样开展广泛的审前证据调查活动。辩护人开展这种调查活动时都比较谨慎,主要原因在于担心调查行为牵连到犯罪与违法行为,在意大利没有专门的私人侦探职业,而且法官也不太乐于相信辩方调取的证据。最后,对被追诉人来讲,私人调查的费用较高,普通人难以负担。为了进一步打破控方在证据形成上的垄断地位,扩大律师在证据收集方面的作用,增加辩方的对抗能力,意大利在2000年增加了辩方调查权的规定。关于此次辩方调查取证权的改革,主要是通过2000年12月7日通过的“辩护性调查”的第397号法律加以规定。该法律在法典中增加了第327条附款和第六章附章(即391条第1附条至第10附条共十个条文)两部分规定。根据这些新规定,在诉讼的任何阶段和审级中,辩方都有权进行证据调查活动。在初步庭审程序结束之前,辩方调查收集到的证据归入辩护方卷宗中,与检察官卷宗相对应,初步庭审结束之后,辩护方卷宗归入检察官的卷宗之中。在审前阶段,如果法官需要作出某些决定,可以将辩方卷宗中的材料提供给法官。具体调查的方式为,当事人可以将调查权委托给律师行使,律师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委托私人侦探和技术专家等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在初步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可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和与被控罪行相联系的信息,辩护律师也可以要求检察官提供某些文件,可以进入私人场所,在检察官事先同意时,可以收集不能重复收集的证据。 二、律师辩护是控辩式庭审的制度基础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脚步进入21世纪,刑事诉讼在现代化与民主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刑事诉讼现代化与民主化的标志性制度的律师辩护制度也逐渐走向发达与完善,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尤其成为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制度基础。 (一)律师辩护是实现控辩平衡的保障 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基础是控辩双方力量的相对平衡。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公诉制度已日趋成熟,检察机关与警察机构共同构成了强大的控方。而辩护律师是实现辩护与指控平衡的重要力量。被告人可能被剥夺人身自由而又缺乏法律知识,难以有效地行使辩护权利。被告人只有获得了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才可能实现其辩护权,才能针对控方的指控提出充分的辩护意见,充分地对抗指控,实现程序上的平等。很难想象,没有辩护律师的帮助,被告人如何能获得公平的审判。台湾地区2003年修正刑事诉讼法时的立法说明中写道: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由“职权主义”调整为“改良式当事人进行主义”,由于被告无论在法律知识层面,或在接受调查、被追诉的心理层面,相较于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诉讼程序之检察官均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因此,诉讼程序之进行非仅仅强调当事人形式上的对等,尚须有强而有力的辩护人协助被告,以确实保护其法律上利益,监督并促成刑事诉讼正当程序之实现。对于符合社会救助法之低收入户被告,因无资力而无法自行选任辩护人 21 者,为避免因贫富的差距而导致司法差别待遇,自应为其谋求适当之救济措施。参考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6条、第37条国选辩护人制度之精神及台湾现行公设辩护人条例第2条、律师法第20条第1项、第22条之相关规定,修正本条(引者注:指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1项,使强制辩护案件得指定公设辩护人或律师为被告辩护,采行双轨制,并增订低收 8法院指定辩护的律师来入被告亦得向法院声请指定公设辩护人或律师为其辩护之规定。 源,由“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另行订定律师轮值办法,并将轮值律师之名册函送司法院供法院遇案指定。此处的理由阐述,充分说明了律师辩护对于保障控辩式庭审方式正常运转的重要意义。律师以其独立的诉讼地位与全面的诉讼权利,弥补了被告人自身诉讼能力的缺陷,大大增强了被告人的防御能力。毫无疑问,律师辩护是实现被告人与检控力量平衡的制度保证。没有辩护律师的参与,控辩式庭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不成为真正的控辩式。 律师辩护成为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基石,而律师帮助权也已成为被告人一项基本权利。现代国家多把律师帮助权作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进法律乃至宪法中。如美国宪法第6条修正案规定,被告人享有获得律师帮助为其辩护的权利。在控辩式体制较为成熟的国家,辩护制度已相当完善,辩护律师的参与率很高。如在日本,1993年普通一审案件中地方法院聘请辩护人的人数比例为97.1%;简易法院聘请辩护人的人数比例为 996.9%。许多国家甚至规定没有辩护律师参与的诉讼程序无效。如在美国,在审判阶段,以及被告人的指控作答辩时、课刑时,没有切实给予或保障被告人这一权利,则构成对宪法权利的重大侵犯,其后果是自动撤消任何对被告人定罪的判决或重新进行诉讼程序。 在德国,法律规定只有案情重大时才实行强制辩护。案情轻微不属强制辩护的情形,被告人财力不及时,就没有律师辩护。司法当局认为,微罪案件没有律师辩护不违反《欧洲人权公约》。因为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3款第3项的规定,被指控犯罪的人得到法庭指定律师的无偿法律援助限于“司法利益有此要求”,德国关于强制辩护范围的设计方式,并没有违反《欧洲人权公约》。欧盟希望全面引入强制辩护制度,而德国在设法阻止。许遒曼教授认为,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这在德国体制中是不合理的。在德国,民事诉讼中的贫穷当事人有获得诉讼救助的机会,而在刑事诉讼关系公民基本人权的情况下却无权申请,这是自相矛盾的。在德国立法中还有第二层的矛盾,即在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贫穷的被害人有申请律师帮助的权利,但是这样的权利对于被告人而言却无法享受。这无法全面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也是违反法治原则的。从社会国的角度讲,没有兼顾到对每一个人的保障。这种状况应当改变。 我国正由传统的强职权主义庭审方式向控辩式庭审方式转变,但既存的纠问式程序与辩方力量较弱导致控辩严重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律师辩护制度,增强辩护力量,平衡控辩关系。这不仅是建立现代民主诉讼制度的需要,也是加强人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法治的高度来看待刑事辩护制度特别是律师 8 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1项规定:“最轻本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高等法院管辖第一审案件或被告因智能障碍无法为完全之陈述,于审判中未经选任辩护人者,审判长应指定公设辩护人或律师为其辩护;其它审判案件,低收入户被告未选任辩护人而声请指定,或审判长认有必要者,亦同。” 9 参见[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与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47页。 22 辩护制度的完善问题,必须抛弃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偏见,正确审视这一制度的重大价值。 (二)律师辩护是法官保持中立的前提与实现居中裁判职能的保障 控辩式庭审的另一个根本特征在于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包括陪审团)具有客观、中立的地位,能够保持冷静的态度,实现公正裁判的职能。控辩式庭审中,法官的中立是实现程序公正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 法官的中立,建立在控辩双方实力均衡、诉讼双方权利对等的基础上,只有控辩双方“势均力敌”,实现均势,控辩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对抗,法官的中立才能实现。尤其应当强调与指控同时进行的积极的律师辩护活动,可以说,辩护律师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公正审判越能够实现,这显然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就是揭示出如此明白的常识么, 总之,律师辩护制度是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制度基础,没有发达的律师辩护制度,控辩之间就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对抗,法官的中立裁判就无法实现。必须充分认识到,律师辩护制度在维系控辩式庭审的正常运作上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三、辩护律师的缺位与辩护律师权利的缺失 在我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是实现控辩之间的平衡与平等对抗。实践中,控辩之间力量严重失衡,辩方的力量相对弱小,难以与控方形成真正的对抗。 目前,我国刑事案件辩护律师的参与率很低,这一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它已经在制约着我国控辩式庭审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对试图通过这一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一些法庭上,被告人只身面对的是公诉人的“讯问”,以及法官的补充性“讯问”,其境地之不利可想而知。控辩力量的不对等、不成比例使得审判的公正性难以保证。而以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辩护律师的参与率更低,由独任法官掌握控方证据而进行的审判程序,虽提高了审判效率,但被告人因没有辩护人的帮助导致其辩护权行使不够充分,最终侵蚀的无疑是司法公正的基础。 我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的确立,呼唤尽快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尽管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被指控人享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但随着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以及公民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法律援助应成为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权利。现行《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对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另外,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对后者,人民法院极少指定律师辩护。目前的问题是,法律援助的范围太小,大多数被告人享受不到这一权利。 只有辩护律师的介入是不够的,辩护律师享有权利范围的大小,辩护律师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了控辩式庭审方式能否顺利运行。目前,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享有的权利还十分有限,人身及权利经常受到侵犯,已经成为影响控辩式庭审正常运行的巨大障碍。 首先,律师在侦查阶段作用发挥受限太多。即使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律师介入侦查阶段 23 的权利,在侦查阶段,受聘请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但实践中,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权,因侦查机关的种种限制而在实践中难以落实。侦查机关自行限制会见次数、会见时间,诸如只能会见两次甚至一次,每次3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以及会见时侦查机关派员在场监督律师与犯罪嫌疑人谈话,降低了律师介入侦查的意义,有的还限制谈话内容,甚而至于不允许谈案情。更有甚者,有的看守所对律师会见实施监听监控。侦查机关设置种种障碍,排斥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大量存在。在重庆市,一位律师前往看守所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其间往返十几次仍不能办妥会见手续,该律师无奈提起 10很多律师抱怨,行政诉讼,起诉该公安分局的不作为,该分局乱了分寸,赶紧安排会见。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没有充分履行法定责任,律师会见权没有得到保证,会见非常难。而且基本的会见条件没有满足,甚至比原来更差,房屋是先进了,但往往中间隔一个玻璃,听不清说话,材料都要嫌疑人趴在玻璃上看,而因为反光看不清。 其次,辩护律师阅卷权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依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查阅的范围是本案的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诉讼文书包括立案决定书、拘留证、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逮捕证、搜查证、起诉意见书等为采取强制措施和其他侦查措施以及立案和提请审查起诉而制作的程序性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包括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物证技术鉴定等由有鉴定资格的人员对人身、物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材料鉴定所形成的记载鉴定情况和鉴定结论的文书。在审判阶段,律师查阅的范围是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提供的案卷材料只包括起诉书和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而且实践中检察机关提供的这些证据目录,往往只有目录而没有证据内容,证人名单往往只有证人的名单而没有证人证言,主要证据往往只提供有罪和罪重的证据,而没有无罪和罪轻的证据。相当多的证据,比如各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被告人的口供等许多有关案情的证据,律师在开庭前都无法查阅。 在实践中,辩护律师到检察院阅卷时往往受到阻挠,检察院只让看法律程序上的记录。在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辩护律师,一般只能看到仅能反映涉嫌罪名的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等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诉讼文书以及鉴定结论,至于立案决定书、批准逮捕决定书、起诉意见书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上能够反映案件情况的诉讼文书,检察机关一般并不向辩护律师提供。笔者在某地与律师座谈时,律师们一致反映阅卷非常难,刑事诉 11讼法修改后比修改前更难,可以说除了起诉书以外,其他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辩护律师难以了解到证据和案情,包括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证据和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也就难以进行充分的辩护准备。 再次,律师调查取证权受限。律师调查取证难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这里有立法上的原因。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 10 参见刘兴全:《靠行业力量依法维权》,《中国律师》2000年第8期。 11 参见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2000年4月3日发布了《关于律师阅卷有关规定的通告》,规定:凡需要查阅诉讼中的案卷材料,可来人或来电提前二日申请预约。每周一、三全天、周五上午为阅卷接待日。这样的规定无疑未能为辩护律师的阅卷提供充足的保障。 24 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立法虽然赋予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但其中的某些规定实际上严重限制了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表现在,第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不具有调查取证的权利。刑事诉讼法96条规定了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的权利,未有调查取证权的规定。在侦查阶段这一取证的最重要阶段,律师既不能自行调查,也不能参与侦查机关的活动,在取证方面无所作为,实为立法的遗憾,辩护制度的遗憾。第二,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难以实现。虽然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可以调查取证,但已经时过境迁,错过了时机。而且如果证人不同意作证,律师就收集不到证据;尤其对被害人方面提供的证人,不仅要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还要经过检察院和法院的许可,这实际上给律师调查取证增加了更多的限制。刑事诉讼法的限制,使得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犹如空中楼阁、水中之月。 调查取证是辩护律师举证的前提,而辩护律师取证权受限太多。由于立法上的原因,加之当前我国公民普遍缺乏法律意识,许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或者怕麻烦,或者害怕对方当事人打击报复,证人往往不愿作证,或者只愿与公安机关合作,不与律师合作。实践中,律师往往难以收集到有力的辩护证据。而且,律师一旦收集到与侦查机关相反的证据时,还有可能被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以伪证或者妨害证据罪追诉,随时面临可能出现的职业风险,大部分律师都尽量少作这些应当作的工作,这自然给律师辩护带来不利影响。 第四,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未得到充分尊重与保障。 律师调查取证有困难的,可以申请法院、检察机关收集、调取证据,但是律师的申请 12审判往往很难受到重视。特别是向检察机关申请取证时,检察机关多不积极,一直拖。阶段,律师调查时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调查的力度也不够。辩护律师申请法庭通知证人出庭,有时法庭未能予以足够尊重。 第五,法庭审判阶段,律师的权利受限且不为法庭所尊重。在法庭审理中,辩护律师有权提出证据,对控方证据进行质证、对证人进行反询问,以及与控方进行辩论。但是在某些法官头脑中,律师不过是帮助被告人逃避罪责,而且有的法官认为,你律师看到的,我同样看到了,你律师没有看到的,我也看到了。因此对律师存有轻视心理,认为律师在 13诉讼中起不了什么作用,导致个别情况下法官不尊重律师的权利及人格尊严。 12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贵方律师办过一个伤害致死的案件,有一个电话的记录非常重要,但侦查部门就不查。到后来开庭了才去查,但电信局对这方面的资料只保留6个月的时间。 13 1997年1月10 日,太原市中级法院对山西省高级法院发回重审的“2?26”大要案进行公开重新审理。在对被告人王立刚的补侦余罪进行审理。进入辩论程序后,首先由王立刚的第一辩护人李晓军律师发表辩护词,然后由王立刚的第二辩护人刘秉章律师进行第二轮答辩,刘律师在答辩发言中,被审判长三次打断发言,最后令其停止发言。接着,审判长翻开案卷宣读针对刘律师答辩意见的有关证词,形成审判人员与辩护律师的辩论。当审判长宣读完证词,问第一辩护人李晓军律师是否还有辩护意见时,李晓军律师针对审判长不让刘律师把话讲完一事说:“有,律师出于职责需要,就是要把事实辩清楚辩明白,辩护意见只 25 最后,辩护律师的人身权利面临严重威胁。由于检察机关所谓法律监督者的身份以及其强大的职权使得控辩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检察机关逮捕的批准与决定权使得其能够以所谓“伪证罪”等诸多罪名陷辩护律师于囹圄之中。检察官在法庭上不能“战胜”辩护律师——其证据经不起检验,一旦遇到辩护方的挑战,便难以保持冷静的心态,不是以平等的诉讼手段而是以强权对付对方,具体表现为将刚迈出法院的律师甚而至于当庭即将律师以“问话”的名义强行带至检察院然后逮捕。律师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庭审言论豁免权没有确立起来,使得辩护律师面临严重的执业风险,稍有不慎,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随着控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辩护律师与控方的对抗加剧,控方的追诉遇到了律师强有力的挑战,这本来是好事,但一些法官、检察官对律师存有偏见,排斥律师,实施打压。加之律师队伍良莠不齐,有的律师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缺乏自律。也有律师确是正常执业,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情仍时有发生,人身自由受到威胁。辩护律师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难以担当被告人的保护者。为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设立维权委员会,负责维护律师权益,这在各国律师制度中是罕见的。 上述种种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控辩式庭审方式功能的发挥。辩护律师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执业权利无法保障,辩护意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后果是律师办理刑事辩护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许多律师不愿承担辩护业务,刑事案件的辩护率有降低的趋势。辩护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和我国正在推进的法治与民主进程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必须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现在已是从立法上完善律师权利,在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的时候了。 四、辩护律师的补位与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完善 在日本,1993年普通一审案件中地方法院聘请辩护人的被告人比例为97.1%,其中委托辩护人占34.7%,国选辩护人占63.7%;简易法院聘请辩护人的被告人比例为96.9%, 14可见,在日本,国选辩护占刑事辩护的其中委托辩护人占15.7%,国选辩护人占81.2%。 15大部分。而且日本律师协会已计划在2010年完全实现国家辩护制度。面对辩护律师大范围缺位的局面,我国应积极发展律师辩护制度,并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发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让所有刑事被告人都能享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这是控辩式庭审方式得以有效运作的前提,是诉讼公正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可以逐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如现在就规定,被告人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都应当指定辩护律师。 还应扩大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活动范围,赋予律师充分发挥维护作用所需要的权利,并对其权利的行使提供各种保障。从控辩式庭审的需要来看,尤其应强调辩护律师下列权利的实现。 1(辩护律师介入侦查阶段与相关权利。 律师作为辩护人自始至终全面介入刑事诉讼,是现代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英美法系国家规定了辩护律师在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在场权,并给予充分的保障。在美 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让讲话,怎能发表意见„„”话犹未了,审判长即指使法警:“把她轰出去~”李晓军律师立即被两名法警强行逐出法庭。李晓军律师因直言被轰出法庭,剥夺了律师的辩护权,法庭辩论权。 14 参见[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与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47页。 13参见刘立宪、谢鹏程主编:《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70页。 26 国,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享有广泛的申请在场的权利,包括调查、讯问、传讯等阶段,均可申请在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不能因调查的需要而受到限制。西方国家都规定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一般对会见次数、会见时间没有限制,并且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享有会见保密的权利,侦查人员无权听到谈话的内容。在英国,律师可以在任何时候到警署内和犯罪嫌疑人谈话,也可以在电话上私下交谈。律师自侦查开始即可以行使辩护人的职务,不仅有利于充分帮助被指控人行使辩护权,而且对于律师自身有效展开辩护工作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允许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即自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后或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及其委托的近亲属的请求,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但在此阶段,律师仅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而无权与犯罪嫌疑人通信、调查取证等。无权调查取证则可能使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侦查阶段遗失,给审判阶段的辩护工作带来困难。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立法应赋予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做辩护人的权利。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程序,享有包括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权以及秘密交流权和通信权、侦查人员讯问嫌疑人时的在场权、调查取证权、证据保全申请权等在内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应得到有效保障,必须制定切实的保障制度。 许遒曼教授研究了德国侦查程序改革的中心问题,即赋予辩护人参与调查权还是独立的调查权限问题。 在早期,没有必要由国家主导调查程序,因为大家住在同一个村庄,彼此认识。如果发生了矛盾,可以用武力或私人的方式解决,完全没有国家主导调查的必要。在现代社会,犯罪不可能被清晰地认识和解释,由国家主导的调查程序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在调查过程中,进行搜查、讯问等强制性措施,不能由私人进行只能由国家机构进行。谁应该是调查程序的主导者呢,在法国,预审法官负责调查程序,主导重大调查活动。许遒曼教授认为,从现代角度看来,这样的制度象古董一样,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现在最主要的执行这一任务的角色是警察,因为只有警察才能够从组织上进行调查。问题是谁来主导、领导警察的调查工作。在法国,由检察官和司法警察一起工作,实施调查。在英国,只有警察一个机构进行调查。在德国,是二者的结合,一般来说,警察负责侦查程序,检察官则负责控制这个程序。检察官负责起诉,要写起诉书,必须知道调查的方向和掌握调查的内容,所以由检察官指引警察的侦查方向是适当的。警察是做主要调查工作的,但要在检察官控制与领导下。除了检察官和警察,还有一个第三方人物,即调查法官。不能把德国的调查法官与法国的预审法官混同起来。二者最大的区别是,预审法官主动进行调查询问工作,而调查法官是被动控制警察机构的行为,尤其是在侦查阶段检察机关采取强制处分有可能侵犯到人民基本权的时候,由调查法官保留适用,即必须取得调查法官的同意,才能够进行强制处分。调查法官行使基本权保护者的角色,预防检察官不当的行为侵犯到公民权利。调查法官的设立,是基于德国国会对行政权的不信任所产生的想法,认为置于司法部之下的检察官可能会滥用职权,必须进行第三方的监控。其实,现代国际人权公约也都有这样的规定,即剥夺公民自由的处分措施都必须征得法官的同意。 在德国,不像检察官隶属于行政机关之下,调查法官仍是法官,行使独立性的职权, 27 可以更适当地进行保护人民权利的工作。比如,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企业的资料需要扣押,这涉及企业生存基础,检察官必须向调查法官提出申请,由调查法官审查是否适当。理论上说,这样能够比较好地保护公民权利。当然,实际上可能发生不一样的状况,如检察官把理由写好送给法官,说你签名就好了。在此情况下,调查法官的生存状况就不理想,因为如果法官拒绝搜查,如案件不能成立或法院最后做无罪判决,检察官就会指责法官。没有调查法官愿意背负这样的“罪名”。联邦宪法法院在判决中要求调查法官详细审查强制处分的理由后才能同意。但实践中,检测调查法官按照宪法法院的要求进行这样的审查很困难。所以现在有改革建议以使调查法官的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即要求检察官申请时不说明理由,由同意的法官自己注明其同意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促使调查法官行使其职权。改革调查程序中调查法官的角色或许还有另外的着眼点,即加强被告人及辩护律师的参与以及提起组织调查程序的权利,或许可以更好地起到监控效果。 目前学说上有两种改革思路。第一种学说,也是通说,是参与式调查程序。这为在国会中获得支持的联邦司法部提交的立法议案所采纳,希望辩护律师在调查程序中尤其询问证人时行使职权。该主题也是2004年德国法律人大会讨论的改革议题之一。具体改革方案是,从一开始调查,被追诉者的律师就可以参与证人询问等证据调查程序,参与讯问其他共同被告,允许参与选择鉴定人。通过赋予被追诉方这些参与权利,希望被追诉人参与后所获得的证据直接运用到审判程序中。改革的建议者们希望通过这一改革能够使被告人较早地参与侦查程序,形成更为开放、更具有沟通性的侦查程序。被追诉方也能更多地接受侦查程序的结果,侦查程序引入更多的被追诉人参与,协商也能够得以较早地进行。 许遒曼教授认为,这种参与式调查程序有两大缺点。第一,可能造成审判程序空洞化。如果律师在调查程序中已经有询问证人的机会,那么法官在审判程序中只要阅读笔录就可以了。这就放弃了直接审理和言词审理原则,进行审判程序已经没有意义了,也就把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转移到侦查程序了。那么就可以这么想,把审判程序取消掉,建构好参与式调查程序,这样做,在理论上可以,但实践中会有问题。因为在侦查程序中,辩护律师行使的权利相对于审判程序中是非常弱的,是被动的。现在在侦查程序中,被告人可能没有聘请辩护律师,想等到审判程序中才聘请,如果整个重心都转移到审判程序之前的调查程序就没有真正得到辩护的可能性。参与式调查程序,就要保证被告人从列为被告第一分钟开始,到进行侦查的时候,有获得辩护律师的可能性。这样需要多少律师呢,德国现有的律师数量满足不了。第二,每一个案件都要请律师辩护,被告人在财力上恐怕难以负担,所以在理想上采参与式调查程序,但经济财力上是无法负担的,不可行。还有另一缺陷,即一开始就让律师参与调查可能带来调查程序瘫痪的危险。嫌疑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调查程序中阻止调查。如果从调查程序一开始,律师、嫌疑人可以全程参与的话,就可以知道侦查方向,去影响证人,而使得调查无法正常进行。弗莱堡检察院代理检察长提出的反对主张代表了实务界的大致看法。他认为将侦查程序建立在被追诉人接受的基础上是不可能的。这种改革与侦查的单向追诉性的目标相抵触,被追诉人过多参与也会阻碍侦查程序的顺利进行与侦查任务的完成。从被告人自身来看,过早地参与侦查程序,也会过早地暴露自身的证据与辩护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辩护的进行。另外该改革必须以律师全程参与为前提,这样对于那些没有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而言,是极不公平的。而实施 28 这种改革所带来的财政负担是难以承受的。 第二种学说,是建立平衡对抗的调查程序。参与式侦查改革遭到了大多数德国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反对,但增强辩方对侦查程序的监控,是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许遒曼教授提出了其他途径来达成这一目标。一是实行侦查程序中重大侦查行为的全程摄影监控;二是赋予辩护人类似美国法中的强制取证权,辩护人应当有权申请法官在审前获取某些重要证据,从而更加实质性地影响程序的进行。通过上述两项改革,辩护方尽管没有直接参与侦查,但其对侦查的监控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平衡对抗的侦查程序。 首先是持续的摄影监控。在德国,有观点反对辩护人随时的、任何情况下在场的权利,但是同意加强辩护人监控调查行为的权限。具体的做法是,未来在所有的侦讯过程中全部通过录像进行监控。关于证人征询,德国目前的做法是警察把证人叫来,可能一直询问几个小时,之后警察做成笔录,摘要地记明询问的重点内容,由证人签名。这样做成的笔录是直线进行式的询问,即警察提出来假设性的问题让其回答。询问的过程中,警察有可能运用影响力,使得一个证人原本忘记了的事情,但是在警察不断的“提醒”之下他想了起来,然而反映证人如何形成这一记忆的过程无法在笔录中呈现出来。如果只以笔录作为证据的话,现在的笔录方式并不能说明是纯粹的证人记忆,而是证人的记忆混杂着警察的假设。如果对证人询问进行全程录像,辩护律师在事后就可以通过录像发现到底哪些部分是证人真正的记忆,哪些部分是通过警察“提醒”的方式而被加入的内容。这是第一个方面如何提升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权利的行使。 其次,是辩护方自己的证据提出权。即辩护人可以邀请证人并加以询问。按照德国现行法的规定,辩护律师虽然可以询问证人,但证人没有义务回答辩护人的问题。在美国,辩护人通过法官的协助强制证人提出证词。如果德国再配合以这样的制度设计,就可以在以录像的方式作为证据之外更加强了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监控效果。这就是对抗而平衡的侦查方式,辩护律师不行使调查行为,但通过加强对调查程序的监控,使得调查的结果比较公正客观。这种方式对之后进行认罪协商具有重大效果。因为认罪协商的基础在于侦查笔录。只有在辩护律师能够确认侦查笔录的确是真实的情况下,才有基础与当事人作出决定是否进行认罪协商。 德国法律没有规定讯问嫌疑人时律师有在场的权利。实践中,嫌疑人可以以律师不在场就保持沉默而拒绝回答问题,来换取律师的在场。最近,德国司法部提出确立在场权的建议。许遒曼教授对律师在调查程序中的在场权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这样做是有代价的,即造成审判程序的空洞化,是用在审判程序中的辩护权来换取在调查程序中的参与权。 16他主张使用录像律师在场会使得侦查的进行受到阻碍而不可能,使侦查目的无法达成。 监控的方式,因为调查程序的本质是调查机构先一步进行,如果嫌疑人在场,调查完全没有意义了。通过录像带,可以监控到底有无使用不当方式取证,或者使用不当方式影响笔 16许遒曼教授通过一个案例来解释。检察官将询问三个证人。他告诉律师,明天我要刘先生作证人,后天是陈先生作证人,大后天要询问第三个证人王先生。这样就给嫌疑人和辩护律师一个机会去影响证人,使得证人证词变得模糊或失去确定性,使侦查的程序和结果受到重大影响。第三个要作证人的王先生是嫌疑人的好朋友,他会对嫌疑人说,我可以在作证时作有利于你的陈述,而且本身没有伪证罪的危险。王先生就会问嫌疑人,那么你是否知道前两天证人证言的内容,我可以据此设计可信的说法。那么嫌疑人及辩护律师全程参与的这种透明式的侦查程序,会使侦查失去意义。现在的情况是,辩护律师不知道证人证词的内容,使他不那么容易地左右证人的证词。 29 录的制作。如果警察故意篡改录像的话,在技术上不难查出这个录像带被修改或变动。警察并没有动机刻意篡改证物,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危险。 德国是在证人保护的观念下开始的录像监控实践。目前德国现行法准许使用录像的方式基本上是基于证人保护的目的,特别是强暴案件的被害人及未成年人,通过制作播放录像的方式使其在审判程序中不需要继续作证。许遒曼教授认为,最早用来保护被害人、证人的方式,应扩展作为嫌疑人、辩护律师控制调查程序的手段。这样的模式已经在澳洲与加拿大实施。实际上警方对录像侦查的方式非常满意,以前警方会面临刑讯的指控及嫌疑人被压迫才作出这样的笔录的指控。在全程录像的情况下,如果被告人或辩护律师提出这样的指控时,警察会双手一摊说,“那我们看录像带吧”,从而对自己起到保护的作用。许遒曼教授说,他不是完全反对参与式调查程序,而是担心这种参与式调查程序太过削弱检察官行使职权的效率。他认为,需要把两种程序在实践中试验,看哪种更好。在德国,被告人不受强迫及强制陈述的权利是在宪法上得到保障的权利,所以在改革中没有提出被告权利加强的问题,改革的重心放在对证人进行询问时律师可否在场的问题。如果询问证人是调查法官进行时,被告辩护律师有在场的权利,在警方侦询时没有在场的权利。许遒曼教授认为,这样的设计是道理的。在检方征询时律师在场,会妨害取证的效果。与其赋予律师在场权,不如通过摄影监控的方式。 德国出现的上述两种改革思路,即参与式调查程序与平衡对抗的调查程序,都是基于检察官与警察垄断调查权产生极大弊端而对现行体制的矫正之策,都有利于辩护方对侦控活动的监控,前者强调律师对控方调查的直接监督,后者侧重保证侦查的效果。这种讨论,对于我国侦查程序的改革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2(关于阅卷权的保护。 我国应赋予律师到检察院查阅全部案卷、查看证物及其形成过程的权利,或者建立证据展示制度,保障辩护律师能够得到其需要的证据。否则,其辩护权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实现。 3(完善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辩护律师积极行使辩护职能,不仅依靠对控方证据的质证,对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的收集也是必要和重要的。为此,应扩大律师取证权,为辩护律师调查取证,充分行使辩护职能奠定基础。与侦查机关侦查取证同时进行的辩护方调查取证是控辩式的要求。应赋予辩护律师充分的调查取证据权,减少、取消对辩护律师取证的立法歧视与限制,保证其较大自由地调查取证。 4(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保护。 辩护律师无力收集证据时,应有权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应尽快审查取证申请,并作出决定。法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审查庭负责证据保全的申请,需要对证据收集、固定的,法院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时间拖延导致证据的损坏、遗失及以后的收集困难。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申请证据收集、保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及时收集、保全的,辩护律师有权向法院申请。 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219,1条即规定,告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辩护人于证 30 据有湮灭、伪造、变造、隐匿或碍难使用之虞时,侦查中得申请检察官为搜索、扣押、鉴定、勘验、询问证人或其它必要之保全处分。检察官受理前项声请,除认其为不合法或无理由予以驳回者外,应于5日内为保全处分。检察官驳回声请或未于前项期间内为保全处分者,声请人得径向该管法院声请保全证据。第219,2条规定,法院对于前条之声请,于裁定前应征询检察官之意见,认为不合法律上之程序或法律上不应准许或无理由者,应以裁定驳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序可以补正者,应定期间先命补正。法院认为声请有理由者,应为准许保全证据之裁定。台湾地区的上述规定值得借鉴。 5(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权利的保护。 应完善法庭举证、质证的程序,建立对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的交叉询问机制,对其他证据的质证制度,以及规范的法庭辩论程序。法官应当切实保障辩护律师的辩论权。辩护律师应当遵守法庭秩序,对辩护律师正常的辩护行为,法官应当支持和保护,而不应限制。严禁侵犯辩护律师的执业自由与安全,严禁动辄罪名加身,将辩护律师驱逐出庭甚至拘留、逮捕、随意追究法律责任。 6(辩护律师人身自由与执业权的保护。 辩护律师的人身自由以及执业自由是其行使辩护职责的前提。为此,应确立律师言论豁免权。其基本含义是,律师在向委托人提供法律意见或者在法庭上陈述、辩护时,其发表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如果法律上规定律师的言论豁免权,并且给予确实的保证,可以说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职业风险问题。联合国文件《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肯定了律师的言论豁免权,其第20条规定:“律师对于其书面或口头辩护时所发表的有关言论或作为职责任务出现于某一法院、法庭或其他法律或行政当局之前所发表的有关言论,应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权。” 很多国家已确认了律师的这一权利。法国1981年7月29日的法律即规定,不得对律师在法庭上发言或向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书提起诽谤、侮辱或藐视法庭的诉讼。 目前,我国的律师法以及相关法律中对律师是否享有言论豁免权,都没有作直接明确的规定。律师法第4条第4款规定:“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第30条第2款规定:“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应当依法保障。”第32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但这些原则性规定因没有确立言论豁免权而往往被虚置。 赋予辩护律师在庭审中发表辩护言论不受民事和刑事追究的权利,是辩护律师顺利执行辩护职务的重要保证。我国应在立法中确立辩护律师的庭审言论豁免权,保障辩护律师执业活动,保障律师制度的健康发展。当然,辩护律师并不能滥用这一权利,而要受职业纪律的约束。在荷兰,对于以口头发言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藐视法庭、轻慢或辱骂诉讼当事人或证人的律师,首席法官可以给予警告和批评,并可建议律师协会纪律惩戒委员会给予纪律惩戒处分。其他国家亦有加强律师内部自律的规定。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规范律师的执业活动,保证律师依法执业。 五、完善律师,加强律师自律,提高律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刑事辩护的 健康发展 近年来,有关律师辩护难的讨论充斥于各种研讨会以及报章杂志,律师辩护难已成为 31 制约我国刑事诉讼法治化发展的桎梏。在论及律师辩护难形成的原因时,人们总是把这一切归因于立法对律师权利的不当限制、司法人员对律师的压制。在讨论如何加强律师辩护职能时,总是把目光投向律师权利的立法完善以及切实保护,这些都没错。但是,我们不自觉地忽视了我国律师的现状,忽视了律师自身的原因。 律师自身是否就没有问题呢,在进行刑事辩护时,律师是否严格遵守了职业道德以及执业纪律,在2003年夏天,笔者对律师辩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既和一些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座谈,也和律师进行了座谈。从中发现,我国律师执业有许多不规范之处,这是律师辩护发展遇到阻碍的不可小觑的原因。我们应当反观律师自身的问题,为律师制度的健康发展,为辩护制度的健康发展寻求出路。律师队伍和辩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1)律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律师素质不高,业务不熟练。有的律师对法律的掌握不好,理论不扎实,对事实的判断以及法律的理解往往有误。有的律师在法庭上表达不出来,难以胜任辩护工作。(2)辩护律师职业化程度低。有些律师责任心不强,没有集中精力和时间从事调查工作,认为辩护就是在法庭上说话,不愿调查取证,调查少,证据分析少,往往限于就事论事。(3)一些律师违法违纪执业。在实践中,辩护律师违反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乃至妨害司法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的律师将自己等同于被告人的代言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诸如制造假证据,劝诱翻供,诱证,带着被告人的家属做证人、被害人的工作,让其改变证言、陈述,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干扰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有的律师接到案件后不是正当地运用程序进行正常的工作,而是与办案人员私下联系,找关系,搞腐败。以上种种问题阻碍了律师作用的发挥。 确保律师依法自由执业,充分发挥辩护职能,一方面应赋予律师行使职务应当享有的权利并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应完善律师管理体制,严格律师惩戒制度,实现律师自律。笔者认为,应逐步实现律师的行业管理,实现律师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必须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对律师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妨害司法的行为应予以严肃的纪律惩戒。对律师的惩戒应由律师协会或者法院予以进行,绝不应由检察机关动辄以刑事追诉方式进行(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惩戒建议)。必须指出的是,1997年修改刑法时增加的第306条,内容之一即辩护人伪证罪,在司法实践中,该罪名容易被某些执法人员当作职业报复的根据。自1997年至1999年三年间,律师因涉嫌此罪名被拘传、起诉者就达数十起之多,造成了全国各地刑事辩护数量锐减,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律师拒绝刑事辩护的不良局 17刑法第306条有违辩护制度的宗旨,阻碍了律师事业的发展。应当废除刑法第306面。 条关于律师伪证罪的规定。 律师作为非官方的力量,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一极。但我国律师制度的历史不长,很不完善。对于律师执业中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保障、辩护律师在法庭应享有的权利与责任豁免、律师执业责任赔偿、律师收费、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律师协会的职责与律师的行业自律、律师违反职业道德或执业纪律的惩戒机构及惩戒手段等内容,都需尽快规范、完善。 要尽快建立律师诚信体系。律师协会可以尝试公布刑事辩护律师名单,走律师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提高辩护律师的专业素质与辩护水平,促进律师辩护制度的健康发展。 17参见邢五一:《30位人大代表呼吁取消刑法第306条》,《中国律师》2000年第5期。 32 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刑事辩护 I. 批判性思维介绍 A. 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积极灵活地对信息进行概念化处理,并对信息进行运用、分析、综合、 判断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获得结论的思维过程. B. 刑事辩护中的批评性思维 刑事辩护律师必须善于仔细了解控方的起诉理由,分析每一个具体事实,然后在形成辩护意 见以前开展独立调查.一名优秀的律师应该学会如何搜集、分析事实材料,然后对照本案适用 的法律来确定其关联性、完整性、其强势及弱势所在,以及确认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这样 律师才能确定对当事人的指控是否属于诬告,或是有欺骗的成分,或是否是捏造的,抑或是缺 乏证据的指控. C. 批判性思维过程 1. 找出并确定辩论点. 一收到起诉书,就立即查阅相关法律.在了解对方据以指控当事人的 案情事实之后,刑辩律师还应了解当事人可能将被起诉以及被判的罪行.(参见第176条 第2点)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修订版的几个问题的司法解释?,如果 事实清楚、定罪证据充足, 法庭可以以所控罪名以外的罪名判罚被告.律师必须详细了解 相关法律并确定以下几个方面: a. 被告被指控的罪行包含哪些要点以及有哪些与所指称的事实相称的相关罪 行. b. 有哪些现有一般性的正面的辩护词. c. 刑事诉讼中是否存在任何程序上的问题,如是否已过刑事追诉时效期限. 2. 搜集信息。详尽地了解案情.尽可能从检查官那儿获得更多信息.开展独立调查.向被 告、被告家属及证人了解情况.与同事共同从多个角度讨论案情.聘请专家证人. 3. 辨别证据的真伪.确定信息的来源.认清提供信息者可能具有的倾向性.判断信息的准 确性.弄清该证据到底是事实还是某人的主观认识.确定事实是否确凿,是否完全站得 住脚. 4. 考虑不同的辩护方案.在调查以及准备庭审期间,律师应该设计并不断重新评估某个 辩护方案.辩护律师应该权衡每种方案的利弊.辩护方案应将所有不利的案情事实与 确凿的事实结合起来考虑. 5. 选择并实施最佳方案. 选择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辩护的方案.设计好如何执行该方 案.确定如何让法官接受你的辩护意见:通过当事人供述,证人证言,物证或是法庭辩 论等.你在庭审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必须围绕你的辩护方案. II. 证据标准/刑事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A. 在刑事案件中检查官负有举证责任.另外,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充分,被告可以直接 被定罪(刑事辩护法第162条).检查官必须证实所指控的每一犯罪行为的每一个要点.辩方 律师不能轻易承认任何一点. B. 所有法律都看嫌疑人是否具有规定的行为和通常称为“犯罪动机”的规定的心理来定义 犯罪.这些规定就是所谓的构成犯罪的要素.检查官必须让法官相信,所有的犯罪要素都通 过确凿的充足的证据得到了证明,即被告具有法律上规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动机. III. 会见当事人 33 获得案件的所有相关事实---包括为当事人开脱和连累其受指控的所有事实---对刑辩律师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从当事人那儿了解到所有事实,律师才能形成辩护策略. A. 培养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刑辩律师会见当事人时,当事人正处在人生最大的困境中.在当事人被拘留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以后律师才得以与之见面.此前,当事人已被警察、检察人员询问过,他一直在拘留中无法与家人或朋友交流.当事人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且无亲无故,一直担惊受怕.他并不了解刑事辩护制度,因而可能不知道律师的帮助如何在庭审中有利于自己.当事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 、也不了解基本的法庭程序,也不知道自己的案子的处理过程.另外,与平常生活里一样,当事人可能不愿向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表露内心深处的想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因此律师必须努力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 1. 克服当事人最初的抵制情绪. 从律师首次与当事人接触,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私人 关系,这种关系将在律师代理案子的整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密切.如果律师与当事人的首 次会面进行得不顺畅,则以后二者就很难建立起为当事人辩护所需要的职业关系.因此, 律师在与当事人的首次接触中就应该开始建立起私人关系.律师应寻求建立一种对当 事人切身关怀、真诚的、尊重对方的关系模式.法律援助律师是被指派而非被告花钱聘 请来的,因而,法律援助律师常常需要比私人律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与当事人缔结这 样的关系.另外,没有与律师打过交道的当事人可能在与律师谈话时有焦虑感,这种焦 虑感可能会阻碍二者的交流.法律援助律师必须证明他是站在当事人一边的.律师要真 诚地承诺自己将热诚为当事人的案子辩护.许多情况下,克服当事人负面的想法的最好 办法就是为当事人切实做点什么,如设法让当事人与家人取得联系,为当事人申请保释, 等等。 2. 逐步建立起律师-当事人关系.良好的律师-当事人关系通常不会在双方见一面的过程中 就建立起来.律师需要多次会见当事人.律师在准备庭审的过程里,会不断发现早前与当 事人会见时未谈及的新的事实,这些事实必须与当事人一起回顾、分析.刑辩律师必须与 当事人一起理清所有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才能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辩护,律师还要使当 事人作好出庭供述的准备.当律师与当事人见面时,他应该告诉对方下次见面的时间,律 师还应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当事人. 3. 彼此尊重.律师应该将当事人当作具体的人而非又一个面目模糊的被告来看待.这使当 事人尊重律师,把律师看作能干的专业人士.律师应避免作出暗示,让当事人觉得自己 给律师留下了不良印象,或是暗示当事人没能提供所需信息.与当事人交流时,律师也 不能居高临下、让当事人自觉低人一等.如果律师尊重当事人,对当事人的叙述给予积 极的反馈和鼓励、则比起做不到这些的律师,当事人更可能给前者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协 助. 4. 不故弄玄虚地使用高深莫测的法律术语—实在点.与当事人交流时,律师不应该使用专 业的法律术语,律师要力图用普通的日常语言与当事人交流.在必须使用专业术语或概 念时,应该用清楚、非专业的语言来解释.另外,与当事人讨论案情时,应考虑到当事人 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为了顺利交流信息,刑辩律师需要用当事人容易理解的语言与 之交谈. 5. 有耐心.律师在与当事人交谈时必须有耐心.即便当事人所述的情况与他的刑事案显然毫 无关联,律师也要有兴趣倾听,并努力去理解.当然,刑辩律师要控制好会谈以便获得所有 相关信息,而且当当事人按自己的方式陈述时,律师常常可以发现事先未曾想到向当事人 问起的信息.再者,如果当事人感到律师对其所述没兴趣,他可能会出于对案子的刑事处 理以外的其他考虑而不肯透露重要信息. 6. 适时给予当事人建议.案子是当事人的案子,不是律师的案子,当事人才是将要受到审 判结果影响的那个人.所以,他应该被告之庭审程序及审判过程.律师应定期与当事人 交流以使对方了解律师处理案子的工作进程.这种信息共享对于策划有效的辩护方案 34 至关重要.当事人会产生信任感,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与刑辩律师交谈.而且,当事人在 庭审中出庭供述时也更加自如. B. 了解当事人的故事 1. 匀出足够的时间会见当事人.从当事人处获取信息一般最好分阶段进行.初始阶段,明 智的做法是让当事人按自己的方式讲述他了解的一切与案子有关的实情,此时律师不 要打断他的陈述.这使当事人感到自在,也让律师弄清了在当事人心目中什么是重要的. 在后续的交谈中,律师可以缩小谈话范围,提问细节问题. 2. 提问适当. a. 开放式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鼓励当事人开口,当事人可能会谈到律师以其他方式得 不到的信息.开始的时候律师应提问宽泛的开放式的问题(如:说说发生了什么), 这使当事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自己的故事. b. 缩小提问范围.在一次会见的后期,开放式问题已引不出足够的细节,而且当事人也 回忆不出更多的情况,所以你需要缩小问题范围(如:你是否告诉过警察受害人持 有一把刀?) 3. 仔细倾听.律师们一般认为滔滔不绝的口才才是展现他们出色能力的途径.许多律师认 为开口雄辩才能明白地展示其专业知识.事实上,律师认真倾听也是展示出众才华的途 径.有效的倾听之后,提出思路清晰的精确的问题,这才是真才实学的展示.倾听也包含 理解、分析、判断和应对.倾听是一种技能,像其他技能一样,它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 到提高. a. 倾听有益.倾听使律师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为当事人代理案子.倾听 也使律师更准确地判断相关的案情.再者,出色的倾听技巧拉近了律师与当事人之 间的距离,从而使双方形成牢固的私人关系. b. 妨碍有效倾听的因素. i. 会见时间不足. 鉴于其重要性,一定要为首次会见准备足够的时间.律师需要了解当事人本人,获得 相关案情,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搜集关于审讯前警察及检察人员对当事人实施的拘 留过程及对当事人的态度等等信息.律师还必须开始搜集对辩护和调查案情有用的 信息. ii.专注于个人拟订的议程 律师必须警记,与当事人会见时,对于你们之间要讨论的一切不要有先入之见.虽 然律师有必要研究案情,策划如何完成目标任务,从当事人那儿获得所需信息,但 是律师必须愿意倾听当事人谈论律师未设想到的内容. iii. 不重视当事人的话. 如果律师对当事人的话显然不重视或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会获得有用的信息, 来构筑有效的辩护方案.当事人可能不再听信于他,或者拒绝向他敞开心扉,提 供有用的信息. 4. 作记录.详尽的记录是会见当事人过程的重要的一环.律师事务所的表格需要在初次会 见时填写齐备. C. 同情.首先设法理解对方,然后使对方理解自己. 律师不仅要理解案情,而且要理解当事人目前的处境、感受及心情.律师应当力图理解当事人过去的经历.律师通过身体语言(如点头、眼神的交流等)和反馈性话语(如表示再次确认的短句等)来表达这种理解.当刑辩律师表现出肯定和理解时,当事人会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打开心门畅述一切.另外,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情绪也有助于律师在法庭上陈述有力的令人信服的辩护意见. 35 IV. 独立调查 A. 调查的职责: 即使当事人供认了可能构成犯罪的事实,辩护律师也应实施独立调查。调查工 作开始得越早越好。履行职责时,辩护律师要确保其决定合理、机智、具有策略性。即使 当事人表面上似乎承认了罪行,最终还是有可能被证实是无罪的。此外,律师必须搜寻可 以减轻刑罚的证据。 B. 发现所有事实。辩护律师必须确保得到所有的警方报告、专家报告、图示、图表、目击者证 词,以及从原告那里得到的所有其它的书面证据。必须对这些报告、陈述和其它证据进行 批判性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不连贯,不准确和不可能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包括受害者在 内的原告方证人的陈述,以及共同被告的供述。 C. 会见所有可以会见的证人。辩护律师应该寻求会见所有对被告有利的证人并要求法庭批准会 见所有的原告方证人。但辩护律师在会见所有这些证人时,应确保有第三者在场,以避免 遭到非法取证的指控。 D. 调查现场。辩护律师应设法参观一下所怀疑的罪案发生现场。参观时的环境条件应尽量接近 于所怀疑的罪案发生时的场景(比如: 天气、时刻、灯光条件等)。必要的话,辩护律师应 该对现场拍照、测量、画图,以备法庭上用。此外,现场勘查还能帮助律师在法庭辩论时 显得更了解情况,更有说服力。 E. 获得专家帮助。在必要的情况下,辩护律师应设法请专家帮忙做些事情, 比如: 辩护前的 准备工作,对诉讼案的正确理解,或是如何反驳原告的诉讼等。在必要的情况下,辩护律 师应向法庭申请取得专家鉴定或专家证人。辩护律师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担当证人, 提供非正式的建议,或是分析一些技术性文件。 V. 个案剖析: 培养案例策略 A. 审查文件。刑事案件一开始,辩护律师便会被提供诉讼文本——细节草 案。应当仔细阅读这些文件,因为其中的一些假设可能会被辩护律师用于将来的辩护当中。 刑法的准则是决不能假设。所以一开始就要仔细审查文本,并通过独立调查来发现原告的 诉讼是否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 B. 扮演疑犯的角色。不要简单地接受原告方陈述的内容。重新审查一下所 有的证据。自主决定这些证据是好是坏。哪些证据在庭审时是不可辩驳的,哪些可能会受 到质疑。设法一步步地瓦解对方的论点。 1. 证据是强有力的武器。通过批判性的推理技巧认识如下事实: 即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 式来看待证据。考虑一下原告会怎样使用证据来控告你的当事人。随时准备瓦解对方的 论点。 2. 客观证据。列出所有在庭审时你无法辩驳的证据。客观证据是指无论别人怎样对之攻击, 法庭都会判定为真实、准确的证据。客观证据既可以是对辩护有利的证据,也可能是对 辩护不利的证据,或是对辩护影响不大的证据。这种证据的最佳来源是文件,照片,鉴 定,以及客观真理。辩护律师应对证据进行完备的审查,以此判断某一证据是否是客观 的。这些客观证据必须放进辩护意见中。 如: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客观证据可能包括以下事实: 原告的太阳穴处一道6厘米 长的伤口,说明伤口性质和程度的鉴定报告,以及犯罪现场警察拍摄的照片。这些证 据都是不可辩驳的,但是犯罪动机可以接受质疑。同样受到质疑的可能还包括: 疑犯 的身份及其犯罪意图。 C. 不要武断地下结论。检查一下你的推理过程。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 36 处。把这些结合进你的辩护意见之中。 1. 不要假定原告可以证实其控告。当原告提出猜测性的或是不充足的证据企图证明你的当 事人有罪时,不要接受。你可以反驳说,该证据不足以证明你的当事人有罪,因此他应 该被认为是无罪的。 2. 不要假定你的当事人有罪。辩护律师不应假定当事人犯了所控之罪。即使当事人表面上 已向警方 “交代” 了罪行,也不可贸然接受。辩护律师必须发现当事人对警方的供述 是否可靠,真实。如果不是的话,辩护律师必须考虑一下如何在法庭上有效地反驳这一 点。此外,即使被告已向警方供述,原告也有责任通过真实、可靠的证据来证实对方的 罪行。 3. 群策群力。 a. 概念。群策群力是指以团队形式精诚合作,推动和分析案情,并设法找到新的,创造 性视角。你即可以和同一事务所的同事共同合作,也可以和门外汉一起讨论。 b. 目的。群策群力可以帮助刑事辩护律师想到最好的辩护方法。我们的同事可以帮我 们注意到我们曾经忽视了的东西。并且开拓我们的眼界,给案情注入新的,创造性 的视角。群策群力也可以帮我们检验,并决定是否要改变我们在案子中所用的技巧 和观点。 D. 培养策略。学习如何为你的策略辩护。预见一下法官或原告方针对你的策略可能提出的反驳或问题。准备好有条理的应答。引用法律条文来支持观点。 E. 你所作出的每项决定都应有意义。你做的每项决定都应该能支持你的最终结论。在法庭上不要做任何与你的辩护观点相违背的事。只能问与你的观点一致的问题,只作与你的观点相符的论辩。 VI. 为当事人的陈述辩护的艺术 我的职业和演员有相似之处。只是我没有场景和台词来帮助我,没有背景来创造幻境, 也没有幕布。但是我必须从别人生动的生活梦想中创造出一种气氛——这就是辩护术。 爱德华?马歇尔?霍尔爵士 A. 要赢就要先做好准备。准备工作是有效地做好刑事辩护的关键。认真地准备可以让你更有把握来判断案情。辩护律师应该熟悉原告方打算提交法庭的所有证据,并做好准备,尽力瓦解对方的论点。此外,辩护律师应该在提出观点时注意策略,应该结合所有先前的证据或警方的报告,提炼出所有问题和陈述的要点。 B. 不要放弃你的目标—— 坚韧不拔是一种美德。 如果你坚信自己会成功的话,你就会成功的。只要你一直努力下去,美妙的事情可能就会发生。如果法官企图阻止你论辩或是呈交证据的话,那就要明明白白地争取自己的法律权利。 C. 当庭陈述: 执导一出自己的戏。 证据必须能够说服听众,否则最有力的证据也是没有用的。 1. 词: 主题—— 使用主题来引起听众的共鸣。 通过展开主题来增加辩论的力量。 最强有力的主题应该包含普通人一般能联系到的话题。故事的核心必须是可以辨识的某 种人类困境。隐蔽的主题最有效果,因为它提供了陈述部分的各项细节可以依附的框架。 有用的主题包括: 恐惧,愤怒,背叛,公平和公正等。 2. 控制气氛。了解法庭,这样你的论辩才更有针对性。 3. 问题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调节你的语音,语速和语调来阐述问题。不要 37 照本宣科,否则会扼杀辩论的力量。 4. 言真意切。 如果你感受不到它的话,你怎能指望别人能感受的到呢,律师首先必须自己有信心,然后才能向法官传达最深刻的思想。律师的个人信念,语调和言语都会 “影响” 到法官。主题表述的力量首先要看律师的自信程度。要想法官采纳你的辩护意见,就不能把法官和你为当事人所做的无罪辩护拉开距离。 5. 运用自己的力量。 展现真实自我,展开法庭辩论。 不要试图模仿别人的性格。没有哪一种性格或方法能够百战百胜的。忠实于自己,保持自己的风格。坚持自我,这样才更能在法庭上说服听众。 VII. 例证: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实践中。 A. 在共同犯罪中缺少犯罪动机。 1. 举证责任。 证明被告具有被控罪行所必不可少的犯罪动机,是原告的责任,而不是要由被告来否定这一点。要判定被告协助他人共同实施了犯罪,原告必须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被告出现在犯罪现场,而且知道犯罪即将发生,并且被告与主犯有相同的犯罪动机,或者被告共同参与了犯罪策划。 2. 推论和推测 原告的论点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原告可以在证据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结论。然 而,他们不可以推测证据。推论不能建立在不确定的,推测的,或仅仅是猜想的或只 是可能的证据基础上。 B. 错误推断的情况。 1. 真实性/可靠性 a. 心理学家已经指出: 非常肯定并不等同于真实。 b. 可能会影响到证词真实性的因素。 i. 时间 ii. 光线 iii. 外部环境 iv. 距离 v. 生理/ 心理缺陷 2. 记忆能力: 识记,保持,再认 C. 错误的指控——证人心理 1. 假话的细微区别 a. 故意的谎言 b. 嫁祸于人 c. 误解 d. 添油加醋 e. 肆意歪曲 f. 过失 2. 找寻真相的障碍 不是每个人都说谎: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真相。 a. 你无法正视真相,所以你否认。 b. 人们很难承认自己的过失。 c. 你不能很好的评判自己。 38 d. 人们的感觉和现实可能有出入。 e. 人们可能有内心冲突或性格问题。 f. 人们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动机。 3. 反驳受害者/证人证词的方法。 a. 不必喊他撒谎家。 b. 鉴定。 c. 设身处地地思考。 d. 很难证明无罪,但你可以表示怀疑。 4. 人无完人。 5. 一个好的辩护律师会利用同情的力量。 6. 你可以不战而胜。 7. 你在街上是怎么想的,到法庭上也那样想。利用常识。 39 辩护人对控方向法庭提交某案件证人证言的摘录 序号 证人姓名 作证时间 证言来源 内容摘要 备注 40 律师与检察官在办案中的相互沟通 杨建民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一、 律师与检察官的相互关系 控辩双方在法庭上是对手,诉讼主张可能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双方应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法律 理念。 作为法律共同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要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当事人的委托。 检察官是国家公诉人和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具有客观性义务。即负有义务,应当不偏袒、公正地采取行动,特别是要全面地查清事实真相,不得单方面地谋求证明被告人有罪。 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点,也是合作的基础。 双方还应遵循各自的职业纪律,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私自会见,不能搞权钱交易。 二、 检察官应当保障律师依法执业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3年12月30日《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 (一)保障律师会见权 1、告知当事人权利,以便律师及时介入。 自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如果经济困难,侦查机关可以代为转达申请法律援助。 2、及时安排律师会见。 律师提出会见的,侦查机关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重大复杂的案件,或者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5日内安排会见。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侦查部门应当在律师提出申请后5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在案件审查起诉期间,辩护律师可以持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直接会见犯罪嫌疑人,无需批准。 3、会见的内容: 律师会见前,侦查机关应当将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及犯罪嫌疑人的关押场所告知受委托的律师。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了解案件以下情况: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或参与所涉嫌的犯罪; (3)犯罪嫌疑人关于案件事实和情节的陈述; (4)犯罪嫌疑人关于其无罪、罪轻的辩解; (5)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 (6)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7)其他需要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二)保障律师阅卷权 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以及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委托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对于律师要求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的,公诉部门受理后应当安排办理;不能当日办理的,应当向律师说明理由,并在3日内择定日期,及时通知律师。 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和提起公诉以后,辩护律师发现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证据材料向人民检察院提供的,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应当接受并进行审查。 (三)保障律师取证权 律师在法庭审判前,有一定的取证权,虽然受到相当限制,但检察官要依法予以保障。 1、辩护律师可以申请检察院向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对于这些证据可能影响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检察官应当收集、调取,并制作笔录附卷。根据辩护律师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时,可以通知申请人在场。 2、辩护律师可以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但应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检察官应当征求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的意见,经过审查,在7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没有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41 三、律师可以帮助检察官正确执法 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听取律师的意见,是检察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 1、律师可以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决定逮捕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在侦查到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认为羁押超过法定期限的,可以要求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检察院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答复律师。 2、律师可以提出对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意见。 这是指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在侦查终结前,案件承办人应当听取受委托的律师关于案件的意见,并记明笔录附卷。受委托的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3、律师可以提出对审查起诉案件的处理意见。 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案件,应当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律师的意见,并记明笔录附卷。直接听取意见有困难的,可以向有关律师发出书面通知,由其提出书面意见。律师在审查起诉期限内没有提出意见的,应当记明在卷。对律师提出的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意见,办案人员应当认真进行审查。 律师在审前阶段充分行使上述反映意见的权利,有助于案件的公正及时处理,有利于实现当事人权利的最大化。 四、正确运用证据是诉讼成败的关键 诉讼就是打证据仗,证据对于办案成败具有极端重要性。 刑事证明的举证责任完全在公诉方,了解公诉方对于证据的理解和适用原则,对于辩护的成功具有重 要作用。 1、公诉人用证据证明的是什么样的―事实‖, 首先,这个―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统一 客观事实:能够为人们的认识所感知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过程 法律事实: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收集证据加以证明并为法院裁判认定的案件过程 为什么要强调―法律事实‖, (1)诉讼对象的特殊性。 (2)诉讼价值的多元性。 (3)诉讼时间的有限性。 其次,认定―事实‖的过程应当是追求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实体公正要建立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 程序公正要确保发现真实的过程是合法的。二者应当兼顾,但在不能都得的情况下,程序优先,因为它是―看得见的公正‖。 2、公诉人怎样把握证明的标准, ―确实、充分‖的刑事证据标准 (1)客观化标准,即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均已查证属实、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2)相关性标准,即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均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3)合法性标准,即据以定案的证据都符合法律规定的收集、提取程序和表现形式; (4)一致性标准,即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应彼此照应、互不矛盾; (5)排他性标准,即作为证明对象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证据足以证明,全案事实清楚,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合理排除其他可能性。 3、公诉人怎样审查、运用证据, 检察官审查证据要坚持“五不”原则: (1)不轻信口供 (2)不主观臆断 (3)不迷信鉴定 (4)不片面取证 (5)不忽略查证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对以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取得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严格审查,认真甄别。注意审查各种实物证据是否客观真实,是否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正确的思想方法、高超的办案能力。 42 案件分析:阐明辩护意见 在为庭审做准备时,为您的每个案件建立一个辩护意见是绝对必要的。案件的辩护意见能够解释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您有权从法官那里获得一个有利的判决。它有利于对案件形成言词一致、有逻辑性的观点,与常识和日常经验一致,并且应该是容易解释了解的。 辩护意见是要将你想说明和表现的案情简要地完整的表达出来:辩护意见应当有一个容易理解的主题。您应该如何用简短的语言为当事人的案件辩护,而且说服一个没有受过法律方面培训的朋友,这就是您的辩护意见。你也可以考虑将你的辩护意见的主题当作报纸上新闻标题那样——这里的“新闻”就是案情本身。你希望你的(辩护意见的)主题是什么样的, 由于证人的错误指证使得无辜的人被错误指控。 在被被害人袭击的前提下,未成年人出于正当防卫被迫杀了被害人。 一个平时非常和善、慷慨的人对于酒后刺伤邻居的行为非常后悔。 为什么案件的辩护意见如此重要, 案件的辩护意见将是您为庭审准备中和您的庭审过程中每个阶段标尺。一个好的辩护意见同可靠的证据相结合, 与有关法律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当您为出庭做准备时,它将为案件设定基调并且帮助您的当事人创建一个有利的印象。 您的辩护意见将与案件结合起来,保证您提出的问题和论据是一致的, 并且容易让法官记住对您的当事人有利的部分。一个好的辩护意见将说服法官相信您当事人的行为起因是正义和合理的,并且相信一个有利于您的当事人的判决将会时正确的结果。 您何时应该开始组织您的案件辩护意见, 您应该开始尽早组织您的案件辩护意见。通常,在您的第一次与您的当事人交谈时,甚至在您知道大多数案件事实以前,您就应当开始组织您的辩护意见了。您之后学会的事实,通过起诉文件的回顾或通过独立调查,通过您案件的运作的辩护意见将被解释。您的最终目标是能将支持您的辩护意见的事实组织起来。 所以您必须早在您为出庭做准备的时候开始组织您的辩护意见——它将帮助您确定哪些事实是您应当围绕其展开进一步调查的重要的案件事实。 组织您的辩护意见 把注意力放在目的上 从广义上说,您的辩护意见的目标是说服法官,简单地说就是: 1、您的当事人应该无罪, 2、如果他将被判有罪,他应当被判比他被控的罪较轻的罪, 3、如果他将被控罪行成立, 有哪些减轻情节以及为什么判决会减轻。 组织您的辩护意见的信息来源 辩护意见总是因案而异,每个案件不同,因为没有哪两个案件或哪两个当事人是完全相同的。 协助您组织辩护意见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 1( 与您的当事人交谈; 2( 控方的证据; 3( 您自己对案件的调查。 控方证据 • 仔细回顾在案件材料中包含的信息。您必须尽您所能得到所有侦查报告、医疗报告、鉴定报告、相 片、图表、表格 、证人证言以及其他证明文件。 43 • 报告、证人证言以及其他证据必须仔细分析、评估以鉴别其矛盾性、精确性和可能性。特别要重视 控方证人的证言,包括受害人和共同被告的证言。 • 确定控方的意见是什么:在您知道您的当事人承认做了什么,什么时候承认的,在哪里承认的,以 及如何承认的之前,您无法知道您要辩护什么。 会见您的当事人 您的当事人通常是您最佳的信息来源,并且他们告诉您的将是您组织的辩护意见的主要因素。 • 通过您当事人对案件的叙述获得细节。允许您的当事人完整地、没有中断地从头至尾讲述一次 他的故事,或让他提出一系列无限制的问题。重点是允许您的当事人站在他的立场讲述他的故事。 您的当事人对事情的理解,他的动机和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他讲出了他的故事, 然后您就要 接着提出具体问题来获得更多关于案件或您的当事人的个人情况的细节。 • 如果您的当事人在警方做了供述,您必须与您的当事人仔细地回顾那些供述。 如果供述之间, 或在他和其他证人的供述之间,或者与共同被告或其他证据, 或在他的供述与他现在所诉说的内 容之间有不一致的,您必须明确解释清楚这些区别。供述和这些解释必须符合您的辩护意见。 • 与您的当事人一起回顾控方的起诉意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您的当事人必须知道事实 是什么以及法律对他的指控,因此他可以告诉您一些您与方控对抗时需要的特殊信息,或者为缓 解罪刑、减轻判决需要出示的证据。 独立进行案件调查 影响您的辩护意见的第三种信息来源是当您独立地进行案件调查时获得的情况。在您与当事人谈话以及审查控方证据之后,您会知道一些控方可能没有掌握的事实,或警察没有注意到的证据。这时,您应该: 1、勘查犯罪现场并且做纪录。 2、通过检察官要求警方进一步获取一些你知道存在的证据,并且要求检验那些证据。 (《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 3、会见也许能为您进一步提供有用证据的证人,特别是那些您的当事人建议您的会见而警察没有询问 的证人。 4、寻求专家建议,以帮助您了解一些医学或其他技术性报告。您可能需要让专家对证据进行鉴定,而 且应该尽快得到法院的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1条) 创建您的辩护意见 上述信息来源将为您的辩护意见提供基础,但您具体应当如何创建您的辩护意见呢, 从您的当事人开始 在您最初与您的当事人交谈中,您将面对一个问题。在创建您的辩护意见之前,您必须了解这个问题。当事人的立场将成为您的辩护意见的依据。您的当事人告诉您什么, • “那不是我。当他们叫住我并且开始问我关于案件的事情的时候,我正在走路。我没有 介入。” • “我需要钱,因此我朋友和我决定去商店偷点东西。 我不知道有保安,而且我也没有 袭击他。” • “她拿了把刀跟着。 当我设法从她手中夺刀子的时候, 她被刺中了。” 搜集事实将完善您的辩护意见 在当事人告诉您的内容的基础上,您将开始完善您的辩护意见,并且当您从您的当事人、控方材料和您自己的调查中搜集了案件的事实时,您可以从中搜寻支持辩护意见的证据。 您在研究这些事实时,应当了解这些事实要么加强要么减弱您的辩护意见。您的辩护意见可以随着这些新的事实而改变地更加可信。不应该强迫案件事实去符合现有的辩护意见——辩护意见应根据案件事实发展。 44 您的当事人声称他杀害受害者是出于自卫。之后您获悉受害者的身体比您的当事人要弱 小很多。这个事实将成为您的案件辩护意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您坚持自卫的辩护意 见,您必需要说明您的当事人对受害者感到恐惧的合理原因,以及为什么您的当事人必须杀 害受害者而不是使用他的体力来防止受害者危害他。如果您忽略了受害者和您的当事人之间 的生理区别,仅仅声称您的当事人对受害者的恐惧,而不用更多证据说明他的恐惧和他的行 动的合理性,那么您的当事人将不会被相信,并且您在庭审时的辩护就会失败。 辩护意见的界限:不可变更的事实 在您为案件做准备,并开始准备您的辩护意见的时候,您必须确定哪些是不可变更的事实。无论受到怎样的质疑和挑战,在任何案件中不可变更的事实都会作为准确的和相关的事实被相信并且被接受。他们不仅是很难被改变——他们根本无法改变。例如书证、相片、物证、录音和录像、并且自然规律(如:重力),几乎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不可变更的事实。 不可变更的事实的重要性在于他们限制了可能的案件辩护意见,并且辩护意见必须符合这些事实。在上面的例子中,受害者相对于被告的体形和力量就是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再多的调查和质问都不会改变这些事实。同样,一张显示出的受害者面部有被人袭击的伤痕的可靠照片对于证明受害者曾经受到袭击来说也是一个不个变更的事实。您可以对于伤害发生的原因或时间提出质疑,但任何声称受害人没有受伤的辩护意见都不会被法庭接受——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不可变更事实能够限制案件的辩护意见的原因。 想象在一个案件中,您确定的不可变更的事实有受害者死于刀伤,并且您的当事人被发现站在 生命垂危的受害者身边,手里拿着一把血淋淋的刀子。根据所给出的情景,想设法证明被告不在犯 我们可以提出是别人刺中受害者而被告人从真凶手中罪现场的任何辩护意见都不成立了。然而, ; 或提出是意外事故这样的辩护意见; 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的辩护意见就是拿过刀子的辩护意见 如果您在进一步调查后确定一个可靠的证人可以证明当时在案发现场没被告实施的是正当防卫。 有其他人在场,并且使他的证言成为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那么试图证明有第三人刺中受害人的所 有辩护意见就无法成立了。 由于不可变更的事实在确定您的辩护意见时非常重要,所以在您承认它是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之前,您必须彻底地调查所有事实。相片一般可以独立的说明一些问题,而且相片显示出的内容经常能够成为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但是,相片可以伪造或篡改,而引起误解。法医鉴定结论似乎是不可变更的事实,但所有鉴定结论象证据一样,依赖于鉴定人使用的方法和鉴定过程以及结论的合理性。证人证言和您的当事人的供述很少会被认定为不可变更的事实,这些证据固有地存在可靠性的问题——证人可能存在偏见、误解、甚至完全是在撒谎,而您的当事人出于很多原因可能会做出错误供述。在您确定将这些证言或供述作为不可变更的事实之前,应该非常仔细地调查这些证据。切记,如果您发现了证据的任何瑕疵,那么它将不再是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 任何证人如果做出了与不可变更的事实相矛盾的证言,那么他将不会被相信。 任何律师如果提出一个与不可变更的事实相抵触的辩护意见,那他在法庭上的可信度将会被破坏。切记,这对控方也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一个辩护意见想要有机会成功地说服法庭,那么它必须符合相关的不可变更事实。 辩护意见的界限:法律 当组织您的辩护意见时,一定要紧记相关法律。案件的事实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只有通过法律的解释,它们才真正的有意义。如果您的辩护意见不能为您的当事人提供辩护,甚至不为他提供减轻处罚的某些帮助,那它是毫无意义的。您的辩护意见必须与法律相结合,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法律上的价值。 影响刑事责任的某些法定情节: • 对罪犯实施犯罪时主观故意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 • 对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 • 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 45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中华 18条)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 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或死亡的,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为了使国际、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1条) 国刑法》第 •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 22条) 刑法》第 •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 24条)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67条、68条) 法》第 您的辩护意见应该反映出案件中的主要感情色彩 每个案件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并且案件主要的感情色彩将为您的辩护意见设定一个基调。从与您的当事人的第一次会见时起,您将会对案件产生某种情绪反应, 但对于这些仅从您的当事人的立场上感受到的主要情绪,您应当谨慎对待。 当您审查控方的起诉材料并且自己做了调查之后,再体会您的情绪。随着庭审的进展,法官也可能会感受到这些情绪。如果您的辩护意见不符合这样的感情色彩,那它就会显得很不合理。 如果您在审查案件材料以后,确定案件的主要的感情色彩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因为他们特别脆 弱而且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您的辩护意见是关于贬低受害者的人品、性格,或者暗示他们应该承受 他们所承受的一切,那它将会破坏您在法庭上的可信度,并且不会被法庭所接受。如果您的辩护意 见承认这不幸的事件并且表示出对受害者的同情和慰问,然后集中力量说明真凶另有其人,而非您 那么您的辩护意见将更有可能成功。 的当事人, 这些辩护意见符合了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 当被告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时,几个从他学校出来的年轻人走过来。这群人中 的一个是个恶霸,之前已经威胁和殴打过被告许多次了。那个恶霸把被告抵在一面砖 然后开始打被告的脸并且欺辱他。由于那一伙人中的其墙上,在他的口袋里搜钱, 被告人就捡起一块砖头打了那个恶霸,造成了重伤。 (主要的感情他人围了过来, ) 色彩:恶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 两个男人抢劫了一家便利商店,年纪很大的店主在他的妻子前面被打死。 被 (主要的感情色彩:告人不是实施抢劫和殴打的主犯,只是防止店主妻子离开求助。 ) 对受害者和他的妻子的同情 避免模糊不清的辩护意见 最后,当您组织您的辩护意见时,切记它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而非墨守成规的专业语言,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供述。 如果您的辩护意见主要目的是证明“控方未完全证明起诉意见”或“证据不可靠或不充足的”,那么您没有做任何有利于说服法官的努力,并且您的辩护意见对怎样构造您想要说明的案件事实不会提供任何帮助。 切记您的辩护意见应该为您的当事人描绘一幅有利于他的画面——您要设法说服法庭承认您说明的案件事实是公正、合理的。在庭审刚开始的时候,您就应当向法官公开阐述您的辩护意见,这样, 法庭能通过每个庭审阶段了解到您的辩护意见的发展。如果您提出的辩护意见模糊不清,法院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您的雄辩上。 组织一个辩护意见——例子 既然我们已经谈论了辩护意见为什么如此必要,您的辩护意见的信息来源, 以及辩护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如何建立辩护意见, 那么也许这些对思考假想案件并提出辩护意见会有帮助。 所有的辩护意见的目的都是要说服法院相信下面其中一个情形: 1)它未曾发生(差错, 设定) 46 2)它发生了, 但我没有做(弄错的id, 借口, 设定, 等.) 3)它发生了, 我做了, 但它不是犯罪(自卫、意外、 缺乏犯罪要素) 4)它发生了, 我做了, 是犯罪, 但不是这种犯罪(较轻的犯罪) 5)它发生了, 我做了, 它是被控的罪行, 但我不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被迫) 6)它发生了, 我做了, 它是被控的罪行, 我应当负责任的, 但有应当被减轻刑罚的的情节(减 轻情节) 让我们用以上情形审查关于下列假想案件中的每一种可能的辩护意见: 10您是韩梅的代理律师,韩梅与共同被告李元一起被控在晚上点抢劫商店并刺伤一名商店 一名证人辨认了韩梅就是那晚进入商店的两名妇女的之一。 李元也做了供述说抢劫是韩雇员。 。 梅的注意,并且是韩梅刺伤被害人的 它未曾发生 辩护意见: 这是一种李元和雇员之间的密谋。他们合谋窃取钱财,并且把它做得看起来象是一场抢劫案。雇员的创伤是表面的,是自己造成的以排除自己的嫌疑。韩梅被指控只是因为她在李元和雇员 执行他们的计划时偶然进入商店。 它发生了, 但我没有做 辩护意见: 商店被抢,并且雇员被刺伤了。 然而罪行发生时韩梅正在家。 当证人辨认韩梅时出了错: 李元指控韩梅是因为她不想承认她与她的姐妹一起抢劫了商案发时光线很暗,证人无法看清楚罪犯。 店。 它发生了, 我做了, 但我的行为不是犯罪 辩护意见: 韩梅与李元一起进入了商店, 然而她不知道李元意欲抢劫商店。 雇员相信韩梅和李是 为了保护自己韩梅偶然地刺中了雇员。 一伙的,就用刀子攻击韩梅, 它发生了, 我做了, 我的行为是犯罪, 但不是这种犯罪 意见:韩梅走进一家商店,本意只是想偷一瓶酒。她不知道李元是要故意在商店实施抢劫。所以,当李元拿出一把刀,向雇员要钱,并且刺伤雇员的时候,韩梅非常惊讶。当时,她并没有顺从李元的要 求。 事情发生了,我的确做了,这个行为也确实是犯罪,但是我不承担责任: 意见: 韩梅有精神疾病。她不是有预谋地进入商店实施抢劫,但是一进商店她突然受了刺激,不记得 发生了什么。商店雇员能够证明韩梅突然间行为异常,说些奇怪的话,突然很暴力,并且刺伤了他。 事情发生了,我的确做了,这个行为也确实是犯罪,我有责任,但是我的行为有理由减轻处罚。 辩护意见: 在案发过程中,韩梅与李元一起抢劫了商店并且刺伤了雇员。 因为她急需用钱,韩梅才 韩梅是一个单亲母亲,在6个月前,就失去了她的工作,所以没有足够的钱产生了抢劫商店的计划。 她出于绝望,走投无路才抢劫了商店,当商店雇员试图与警察联系时,她就袭击了照料她的孩子。 雇员。 因此,任何案件会有各种各样可能的辩护意见。您最后选择的那个辩护意见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您的当事人告诉您的情况,以及您确定的案件中的不可变更的事实。您不能允许您的当事人提供虚假的证据或作伪证。因此,您必须肯定; 您的当事人告诉您的情形是合理的、准确的并且与案件的已知事实相吻合,因为您要从这些内容中创建您的辩护意见。在上述例子中,如果韩梅承认她进入了商店,您不可能提出她在当时在家里这样的辩护意见。如果在仔细的调查后,您确定韩梅是抢劫案的实施者并且刺中了雇员是不可变更的事实,那么许多的辩护意见现在就不能利用了。您仍然可以争辩说,韩 47 梅有严重的精神病,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或者您可以指出她的个人情况及生活背景以得到较轻的处罚。 您的辩护意见是案件准备和庭审结构的标尺 当你在为你所辩护的案件选择辩护意见的时候,你要决定怎样向将在法庭上出示的控方的证据提出挑战,你询问你的当事人和共同被告的问题,向证人证言提出的质疑,以及在法庭上出示有关的无罪或减轻情节。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能看出我们如何利用证人和证据的方法,取决于对辩护意见的选择: 如果你的辩护意见是:事情发生了,但我没有做(案件发生时,韩梅正在家里。)你要向指认韩梅犯罪的证人证言提出质疑。你可以指出抢劫案发生在漆黑的夜里,证人可能离案发的商店距离很远,不可能清楚地看见发生的一切,或者指出证人看到那个女人的脸只有短短的一瞬间,或者指出其他任何建立在案件事实基础上的情节或者你的常识性判断。当然,你还可以同样质疑李元的口供,可以指 出她和她姐姐之间亲密的关系,等等。 最后,你在法庭上对韩梅的提问可以围绕着抢劫案发生的那晚她在哪里(在家)。你可以找到在那 段时间见到她在家里的其他证人来证明。 如果你的辩护意见是:事情发生了,我的确做了,但那不是犯罪。(韩梅是和李元一起,但韩梅并不知道李元的意图是抢劫商店的钱。),既然你承认韩梅事实上确实进入了商店,那么质疑证人的证明就是不必要的。既然控方陈述的案情没有破坏到你的辩护意见,那你就可以接受它。当然,你仍然 要质疑李元的供述。 在这样的辩护意见下,你在法庭上对韩梅的提问就要围绕那天晚上她的思想状态:她为什么进商 她本来认为李元要做什么(也是仅仅去买一瓶苏打水),最店,她的意图是什么(例如买一瓶可乐), 重要的事,她一点也不知道李元是要去抢劫商店。 在庭审时向法庭提出您的辩护意见 法律允许被告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被告做的陈述应该符合您的辩护意见,并且应该尽可能在庭审前组织好辩护意见。这一基础将保证法院了解您所问的问题的相关性和在庭审期间您所强调的证据。 您的当事人应该很好了解您将在法庭上提出的辩护意见,并且他的证词和供述应该符合这一辩护意见。保证在您问他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他那里得到所有您需要用来支持您的辩护意见的证据。 在庭审期间您必须保持辩护意见的最高地位。您仅仅需要挑战或抗辩那些与您的辩护意见相矛盾或者破坏您的辩护意见的控方证据。如果一项证据没有危害到您的辩护意见,您没有必要对它提出质疑。如果您把注意力放在您的辩护意见上,您将会避免浪费时间而且能够引起法官的注意。 切记提出“充足和可靠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 是控方的责任。 如果控方证据是微弱的,不要请求向那些控方证人提问,这样反而给他们填补证词空白的机会。只需要问那些对您的辩护意见有帮助的问题。 确定在您向您的当事人和其他证人提的问题,使得您能引出所有支持您的辩护意见的证据,以及所有破坏控方起诉意见的证据。万一您的当事人被判有罪,切记您必须提出了所有减轻罪刑的证据。在您向法庭做最后陈词的时候,应当再次清楚地表述您的辩护意见, 并且提出所有能够支持它的证据。 您的最后陈词应该将一切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说服法庭公正地对待您的当事人; 例如:认定他无罪或罪轻。 48 未成年人刑事辩护技能(提纲) 陈锐伟 1、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基本趋势及特征; 2、办理未成年人刑事犯间的现状及司法保护的缺陷; 3、办理未成年人刑事辩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技巧); 4、介绍未成年人刑事辩护应了解的法律、司法解释 49 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初步询问: 通过己方当事人来完善辩护 许多刑事辩护律师对自己在法律方面的学识以及雄辩的才能引以为傲。不可否认作为律师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仅仅拥有这些才能是不够的。律师不能仅仅要进入法庭,参与案件的审理。单纯的庭审经验是不够用的。任何优秀的庭审律师都了解光靠天赋和才能是不行的,每一个当事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许多的因素(包括当事人以及案件事实等因素)的综合表现,造成了庭审中的复杂情况。作为一个合格的律师,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都呈现在法庭上,并且为每个因素以及任何偶然性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庭审前的这一切准备工作都应当从对当事人的案件的调查做起。这些工作指的不仅仅是阅读委托人的起诉状或检举材料。每个案件的开始和结束都取决于我们的当事人,了解当事人具体情况和案情非常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深我们对案件的理解。但是,同样的我们也必须为当事人的庭审做准备,因为在中国当事人要频繁的出庭作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你的工作能否得到肯定,你是否能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律师,关键取决于你的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表现。如果对你的当事人在法庭上受到的折磨般的询问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你的工作就会被否定。你没有理由抱怨说你这一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圆满,但是不幸的是你的当事人搞杂了。你的表现与你的当事人的表现是不可分割的,实质上你们是一体的。所以,除了在法庭上辩论,支持你的当事人之外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决定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表现的根源其实出现在开庭之前,可能可以追溯到你们第一次见面。 会见当事人:建立辩护共同体 如果你不坚持,你同当事人的合作将很难进行,你们几乎很难沟通。这并不是说你和当事人必须建立友谊,而是说你们之间必须建立起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信任和尊重。会见当事人并不是指出面,或是只是从问卷中问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而是尽量完善庭审辩护。而庭审辩护的关键是辩护律师同当事人对相互之间合作的信赖。 你接到一个案件,阅读起诉书,第一印象很糟糕。警察说有证人证明你的当事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他们还说你的当事人已经承认犯了罪。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这就够了吗,我们可以假设我们的当事人无罪吗,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件吗,我们可不可以向法庭提出一些明显的减轻处罚情节呢,比如我们的当事人是老年人,未成年人,聋哑人,残疾人等等。这些好像都缺乏深度。我们作为一个辩护人,应该换个角度来看案件,要以质疑的眼光来看。那个指认我的当事人犯罪证人是谁,我们应不应该认为他的证言是可靠的,他是不是有行为能力出庭作证的人呢,或者他的证言有瑕疵,为什么我们的当事人要承认自己犯罪呢,仅仅是因为他的确有罪吗,但是在我们并不了解讯问的情况以及其他供述时我们为什么就认为当事人承认犯罪的供述就是准确无误的呢,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律师在接到案件时应当问自己的无数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在会见当事人的时候我们应当开始向他们提出这些问题。 当我们会见当事人的时候,第一次会见的印象是很关键的,我们应当怎样来表现自己呢,我们是不是要跟当事人说他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案件,并且他要面对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可以在会见他的时候有目的地进行一次深度交谈,这样建立一个相互尊敬的工作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还应当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 1、 当事人在没有律师的情形下已经在监狱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2、 当事人对诉讼程序和司法制度一无所知; 3、 当事人已经被讯问了很多次了。 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当事人见到我们的时候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在面对这样的当事人的时候,我们应当说一些律师的委托事项。实际上,我们应当理解当事人的处境,这时的一点点小的行动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当事人很快就会意识到你是不是在维护他的权利。这能让我们了解得到进行有效的辩护所要收集的信息的方法。同样的,也能告诉我们怎样为当事人继续诉讼做准备。 会见当事人:一份清单 A、你的当事人是什么人, 为什么说了解你的当事人的背景资料和家庭状况很重要呢,这些会怎样影响到你对案件的处理 50 呢,作为律师我们能不能仅限于了解法律和案件事实呢, 有趣的是,你的当事人的背景往往表现出特殊案件中法律和事实的深层含义。例如:如果你的当事人没有学习能力,或者有某些心理障碍,这些背景不仅仅能够成为法庭上的减轻处罚的情节,还可以影响到许多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影响到你的当事人的供述是否出于自愿进而是否准确。如果你的当事人的智力有缺陷,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你的当事人对讯问者的态度如此单纯。此外,如果你的当事人被指控共同犯罪,相应的要了解他同其他共同被告是否有主观上的共同故意。在任何案件中,主观故意总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因素只能通过对了解你的当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来确定。 你可能认为法院不会考虑你当事人的相关的背景情况。我的回答是:法院和检察院总是试图限制我们。作为律师我们的技巧在于把特殊案例中的相关因素清楚的表达出来。辩护往往取决于进行推理以区别不同的情况。两个不同的被告人由于他们自身的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针对本文的题目,我们不可能将我们有必要要问当事人的所有问题都涵盖在内。总之,我们必须有创造性地在手头资料中寻找与案件有关地信息。 B .你的角色是一个辩护律师:你也许在听,但你真的听进去了吗, 作为一个辩护律师,很容易陷入没有听进当事人所说的话的困境。甚至在会见当事人之前,我们都认为案件的事实很糟糕。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开始象个公诉人那样思考问题。任何合理的解释都是徒劳,因为公诉人总有理由否定它。比如:我们的当事人从犯罪现场跑过。这时,很容易推断出被告人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实施了犯罪行为。这可能就反映出一些犯罪意识。但是如果我们的当事人告诉我们他跑是因为他害怕或者因为他是这个城市的非法居住者怎么办,你是被告人的律师,你不能成为第二个公诉人。可能当事人的情况确实有些缺陷。但是这正是你应当为你的当事人所做的工作。你并不是在帮助当事人捏造事实,你是在帮助他说明他所做出的行为和在这个特殊的案件中他的想法。 C.你已经认真听进去了,但是你问的问题正确吗, 仅仅调查你的当事人有没有认罪是不够的。这并不能帮助你了解用来控告你当事人的证据是强还是弱。我们应当仔细的检查公诉人提供的每一项证据的价值。关键的问题是你的当事人为什么要犯罪,你有必要与你的当事人讨论所有证据的每一个细节。你的当事人被公安机关讯问了多少小时,你的当事人有没有收到任何威胁,是不是被拒绝就医,有没有被允许吃饭,睡觉,有没有遭到恐吓,在他所谓的认罪之前,执法人员有没有跟他说有关案件的信息, 当我们审查案件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时,我们需要以严谨的观点来看它。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的解释。这个证据如此强或弱的原因是什么,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案件,当事人就是我们信息的来源。我们需要同当事人发展可能的辩护理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职责是要积极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当事人的行为的合情合理。因此,我们从来不为当事人准备一个要在法庭上陈述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通过可能建立的辩护来看他们是否应用了手头上的案件事实。即使我们的当事人无法立即给我们提供信息,也不意味着就不能获得信息。当事人不是律师,他们可能无法给律师提供信息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为什么和案件有关。因此,对于律师来说为当事人设置可能的问题就非常关键。例如:在所谓的犯罪人定罪之前,是否受到过任何形式的威胁,是否进行自辩, 我们在会见当事人的时候,思路必须跳出以前的框框。我们不能仅仅被动的听当事人的陈述。更要从辩护的观点出发,向他问一些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案件中还有许多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表面上看可能是对你的当事人不利的因素,实际上,通过问一些正确的问题以及聆听当事人的陈述从而对案件进行全面调查,有许多因素可以为我们利用。 D.为当事人画路标图 被告人并不了解庭审律师。他们不了解法律,也不知道他们的案件审判的时候他们目标是怎样的。这就是为什么说让他们了解事情的发展方向极其重要。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你应当了解你的产品有一个好的介绍是多么的重要。代理一个案件是则不同的。当你的当事人不知道在法庭上应当怎样表达自己时,你怎么能够期望法院会理会你的当事人,同样的,你有必要为你的当事人之后的情绪和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有几点要说明: 1、 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律师所扮演的角色; 2、 在法庭上应当怎样适当表现,怎样的表现最重要, 3、 怎样恰当地、合情合理地作证和回答问题, 51 4、 无论是你、审判人员还是公诉人所提出的问题,建议你的当事人都要认真的听。确保你的当事 人了解他必须集中精力回答法庭上提出的问题,但对于没有提出的问题则不需要回答。 5、 如果你的当事人对所提出的问题真的不会回答,他应当说“我不知道”,而不是猜测或者拖延 不回答。 当你没有为当事人的庭审做适当的准备时,如果你的当事人自己破坏了一切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这是一条底线。不要等到错误发生,尝试着预先考虑仔细,避免错误的发生。花几分钟考虑一下如果你的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表现很恰当,方式也很有礼貌,作为辩护律师这有多有利。你的当事人是否了解在他自己的案子中恰当的表现对案件有怎样严重的影响吗,当事人在法庭上作证的时候会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你要多鼓励他,让他了解庭审程序和即将发生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他忍受紧张的情绪。据我的经验,你可以为当事人预先准备,使他掌握案件的审理过程,这样 他之后的作证会更好。 E.你们的会面完成了,但是你的当事人准备好出庭作证了吗, 你已经尽了所有的努力,尽量多的和当事人会面。你对当事人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你花了大量的时间详细审查控方证据,并且进行了换角度思考。最终,你确定在庭审之前你的当事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自己的状况,以及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现在,你的当事人已经准备好出庭作证了吗, 任何一个优秀的庭审律师都了解怎样以一个最好的方式展现他的案件。你已经将所有的信息掌控,哪些是和你的当事人的案件相关的,存在你的当事人所强调的确定因素吗,其他因素都与案件无关吗,因此,我们为当事人出庭作证所作的准备是非常关键的。 进行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初步询问并不是指简单的会面和问问题。你所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应当出于为当事人辩护的目的。所以,你必须仔细审查你所提出的问题,并且在庭审之前知道当事人的答案。你可以和你的当事人展示一下庭审流程。这并不意味着证言被预演。而是指你必须知道对于你提出的问题,你的当事人将如何回答。 庭审指南: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询问的战略 A.问问题要站在一个辩护律师的立场上,而不是事实的调查者: 记住,控诉需要对案件的证明。案件的漏洞不会被我们所问的问题堵死,除非对当事人有利。我们不是什么问题都问,我们只问对当事人有利的问题。如果案件中控告我们当事人的证据不足,那时公诉人的问题。我们的角色并不是侦探,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好奇心。因此,关键是要问对案件有帮助的问题。 B.所有有效的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询问都是预先准备好的 辩护律师的重要规则: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不要问这个问题。抵制诱惑,使其远离庭审调查,避免会伤害你的一切情况。如果你没有在庭审前为当事人做好准备,他们在庭审上说出有欠考虑的话就不足为奇了。 C(你是向导,但是当事人必须出庭接受讯问: 由于法律和事实的原因,我们要公开问一些问题。当事人必须诚实回答提出的问题。律师应当空开问一些问题,要求证人说出事实、感觉、想法、行为以及反应。我们的角色是辩护律师,要指导他们。我们问怎么样、什么、哪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当我们的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解释时,我们的责任时要问当时人他的意思是什么。例如: 问:现在向你出示一份2005年8月22日签的供词复印件,这上面是你签的名吗, 答:是的。 问:你是否承认盗窃财物, 答:承认。 问:你承认盗窃财物是否因为你真的犯罪了, 答:不是。 52 问:如果你是无辜的,你为什么要承认犯罪, 答:我很害怕,我不知道我签的是什么~ 问:你能不能向法庭陈述一下你为什么害怕, 答:我很冷,那时是冬天,我没穿外套。他们讯问了我很多天,我很累。我以为这会没完没了。 我以前从来没有被逮捕过。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最后只能签了。 问:你被讯问了多长时间, 答:我不记得了。那是六个月前的事了。我没看日历。我只知道很多天,我被问得好累,记不 起来了。 问:是不是很长时间, 答:是的。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调查。你从辩护角度可以问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提出的问题必须从为当事人辩护的角度出发。你也可以这样问: 问:你读过笔录, 问:你接受正规教育到什么水平, 问:你的阅读有没有什么困难, 问:在被讯问期间你有没有被剥夺睡觉和吃饭的权利, D.提前解决问题,不要等它发展扩大: 公诉人最早向当事人提问,他们想深入探究。如果在案件中有潜在的问题,而我们提前解决了,这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对于公诉人在交叉询问时要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事先解决了,或者有所准备,那么公诉人的问题就没用意义了。你要考虑为当事人准备的最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你要提出的问题,还有公诉人或者法官将会提出的问题。公诉人可能会提出一些对答案有诱导性的提问,例如:“你从现场跑过,是不是,”这时,你的当事人肯定会回答:“是。”但是这些问题你可以在你发问的时候尽量处理一下。如果你提出这样的问题,那并不糟糕,你可以这样问: 问:你正好在案件发生的时候从商店里跑出来吗, 答:是的。 问:你为什么要跑, 答:因为我害怕,有许多人在追我,我是一个移民来的贫穷工人,在这个城市没有合法居住权。 E. 把你的对己方当事人的询问做成一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开头、过程和结果。一个好的辩护律师询问当事人的过程也一样。你可能会说没有法官会允许你在法庭上讲故事。那么,作为辩护律师我们可以不把这称作故事,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故事不是越长越有效;而是要包括所有的要素。任何一次对当事人的询问必须包括你形容你的当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内容,因为这样能使法庭更加了解你的当事人的背景。有句老话说:“你不能对任何人妄下判断,除非你离他只有一米。”这就使意义所在。你需要调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调查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影响到当事人的供述。所有的因素在一起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供述。另一些细节可能会有利于辩解,犯罪行为实施的时候你的当事人在正在做什么,在询问当事人时说出他的故事的关键在于你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要对当事人有帮助。 F. 法庭上辩护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 辩护律师对己方当事人的询问产生良好的效果取决于辩护律师和当事人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这是一个建立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关系的过程。你对待当事人的态度以及当事人对你的态度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你们在法庭上地表现。总之,如果你对你的当事人不关心,法庭也不会关心。我们花时间去深入了解我们的当事人,并和他们一起努力,这样我们在法庭上的表现就不会有差错。相信我,如果你认真的为当事人着想,他们在法庭上的表现一定会更好。一个辩护律师对当事人完美的询问就是律师与当事人之间自然的付出与回报。 53 当事人会见 法律背景 在侦查阶段,中国法律允许刑事辩护律师采取以下行为: 1. 在当事人被初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与当事人会见 (刑事诉讼法:第96 条)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在48小时之内安排。对于组织、领导、参加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 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5日 内安排会见。《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 2. 代理当事人申诉控告(刑事诉讼法:第96条) 3. 代理当事人申请取保侯审(刑事诉讼法:第52, 96条) 4. 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75条) 司法部、公安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2001年4月25日司发通,2001, 052号) 1. 第四条: 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向在押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时,1) 应当向公安 机关提交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印制的公函、文书,2)出示律师执业证件。 2. 第五条: 公安机关要依法支持律师开展法律援助工作,1)应当告知律师在押犯罪嫌疑人涉 嫌的罪名,2)依法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3)为律师履行向犯罪嫌疑人 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以及为刑事被告人 履行刑事辩护援助职能提供便利条件。 3. 第六条: 公安机关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侦查终结后,应当在五日内将案件办理 结果告知法律援助承办律师。 在审查起诉阶段,法律规定允许被告人: 1. 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与在押 的当事人会见和通信(刑事诉讼法 第36条)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 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 人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 第37条, 2.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 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刑事诉讼法 第37 条) 54 3.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 合通知(2000)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起诉案件,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 料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人民检察院向当地法律援助机 构申请法律援助。人民检察院自收到在押犯罪嫌疑人提交的法律援助书面申请 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转交该申请,并同时通知其法定 代理人或近亲属在三日内向该法律援助机构提交身份和户籍证明、经济和居住 状况证明等相关材料。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援助机构指派通知后,应当向人民检 察院提交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印刷的公函和文书。人民检察院凭法律援助机构 出具的公函和文书,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安排 法律援助人员的诉讼活动。这 项程序意味着法律援助律师不用等到审判阶段才可以介入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司发通(2000)53号)第五条 在侦查阶段,人民检察院应当1)告知法律援助人员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2)依法安排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3)作出侦查终结、提起公诉、不起诉决定后或者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法律援助工作人员。 在审讯期间,法律规定允许刑事辩护律师: 1. 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 2.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 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3. 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4.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 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与当事人第一次会见的目的 辩护律师必须在允许的最早时间跟当事人见面, 这样你才能在案件得到为当事人在初期辩护有利的信息,, 告诉当事人案件进行程序和你做他的辩护人的有关信息. 你最好在当事人被拘留48小时之内跟当事人见面. 建立律师与被告的联系 援助律师与被告间的首次会见也是双方最重要的一次见面。第一印象往往非常持久,能决定被告对援助律师的评价。因此,在第一次见面时,援助律师的首要目的就应该是建立起基于互相信任与尊重的律师-被告关系。 聆听被告的故事 假如想进行有效的会见与交流,你必须使用一些基本的聆听技巧。尽量清晰地了解被告的目标与焦虑。告诉被告你不是来审判他,而是来帮助他用尽量无痛楚的方法解决麻烦。让被告知道此次会见的内容现在由他主宰。比如: 1. ―咱们这么办:你先告诉我警察为什么要逮捕你。我会记些笔记,再问你几个问题。然后 咱们再分析分析怎么帮你。这样行吗, a. 尽量让被告把案件经历讲一遍。 b. 假如可能,让他写下他的经历。 2. 聆听并观察。假如你能聆听别人讲话,就已对他表示尊敬。要通过你的肢体反应告诉被告 你在聆听并努力理解他的话语。 a. 不要抱臂。在被告讲话时要身体前倾。要经常点头并说―嗯‖、―我明白了‖、―我理 解‖,以表示你在听,而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要时时重复被告的话。要正视被告。 可通过目光的接触表示兴趣与关心。 b. 要经常作简短的笔记,来帮助自己针对被告的叙述作出提问。做笔记还能表示你 对被告的关注。 55 i. 在做笔记之前,记得询问被告是否介意,并向他们解释你做 笔记只是为帮助自己记住细节。 ii. 避免在记录时出现长时间的沉默。 在会见开始时将谈话的部分主导权交给被告 如上所述,在会见初始阶段,讲述案件经历时,将谈话的主导权交与被告经常是有益的。被告可以立刻将 压在胸口的烦躁与你交流。多数当事人都喜欢有一个发泄他们烦恼、恐惧、怒气、与焦虑的机会。让当事 人自由发挥的唯一缺陷是,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很多尚不需要的信息。 听完被告的叙述,应向他重述一遍。这样,被告就会知道你仔细听了,并听懂了他的叙述。 与被告会见时,援助律师有哪些责任, 援助律师必须告诉当事人,他在哪些方面可以合法地帮助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讲解他的法定权利。 1.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 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 第35 条) 2. 向当事人保证所说的一切都将被保密。向当事人建议他不要和除侦查人员和辩护律师以外 的人谈论案件。(律师法 第33条,44条(6)) 3. 向当事人解释刑事辩护律师应当尽全力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但是不能以影响案件的审 理和裁决为目的和司法人员接触。(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第18条) 4. 告诉当事人辩护律师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 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刑事 诉讼法 第38条) 5. 告知当事人权利: a. 无罪推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事诉讼法 第 12条) b. 有权请律师保护他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第11、32、34、36、96条,律师法第 26,28条)律师将尽力为被告作无罪或减罪辩护。(律师法第 26,28条) c. 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 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 第34条) d.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 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刑事诉讼法第9 条) e.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 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刑事诉讼法第 36 条) f. 证据有下列七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刑 事诉讼法第42 条) g.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 作证。(刑事诉讼法第37 条) h.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刑事诉讼 法第46 条) i.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刑事 诉讼法第52 条) j. 当事人有权拒绝非法的搜查。假如在搜查之前没有出示搜查证, 这就是非法的搜 查。 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 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 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 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刑事 56 诉讼法第111 到115 条) k.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 绝回答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93 条) l. 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 笔录没有错 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犯罪嫌疑 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刑事诉讼法第95 条) m.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 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刑事诉讼法第43 条) n.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 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刑事诉讼法第64, 71 ) o.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 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刑事诉讼法第65 条) 从当事人第一次会见应该得到的信息 在案件跟当事人有关的事实; 1. 任何因该找到的证人和同被告; 2. 任何能影响当事人权利的警察或审查员的不适当行为的证据; 3. 任何能保存好的证据 4. 当事人有没有能力开庭受审和他在犯罪时的 精神状态。 5. 尽量能回答当事人最紧急的问题; 6. 尽量满意当事人的最紧急的需求; 比如跟家人或雇主联系, 身体或精神治疗 会见时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 关于被逮捕的情况 1. 第一次会面 a. 你是什么时候被逮捕的? b. 你是在什么地方被逮捕的? c. 是谁把你逮捕的? d. 有没有人告诉你,你被捕的理由? e. 你理解你被逮捕的理由吗? f. 你被逮捕时,是否有人向你出示了逮捕证或传票? g. 你能读懂并理解逮捕证上的内容吗? h. 你有没有拿到逮捕证或传票的复印件? i. 有没有人告诉你,你所拥有的法律权利 j. 当你被拘留后~你的家人有没有在24小时被告知你拘留的原因和被关押的地点。 k. 有人与你同时被捕吗? 假如有,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联系方式吗,他们家人的联系方 式呢,你知道他们被指控什么罪名吗, 2. 搜查和扣押 a. 你有没有被脱光衣服进行搜查? b. 从你身上搜走了什么? c. 你的衣服被搜走了吗,从你的衣服中搜走了什么? d. 有没有对你身体的生理分泌物和你的头发进行取样? e. 在你被逮捕的地方或场所,有没有进行搜查? f. 你的住所被搜查了吗? g. 你的工作场所被搜查了吗? 57 h. 你知道另外被搜查的人和地方吗? 假如知道,那人的名字,地质和电话号码; 被搜查的 地点的地址和时那种的地点(像工作,住宅)? i. 你有没有看见警察或调查人员带走一些证据? j. 什么东西被带走了? k. 有搜查许可证吗?你看到了吗?你看懂了吗? l. 搜查进行时,有没有证人在场? 假如有,他的名字,地质和电话号码哪? m. 搜查有没有记录?调查员有没有签它?你签了吗?别人签了吗?有没有人拒绝签它?假如 拒签了,为什么? n. 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调查员当场开了列清单一式二份吗? 物品的主人得到一份清单 了吗? 3. 审讯 a. 在你被逮捕时,有人对你说了些什么? b. 在你被逮捕后, 有人对你说了些什么? c. 你是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之内被讯问的吗? d. 谁和你说话了? 有多少人在讯问你? e. 谁先和你进行交谈的? f. 你如何回答的? g. 你当时的情绪如何? h. 你当时是受到毒品或酒的影响了吗?你受讯问时~生病了是吗?你在被讯问时,他们拒绝 给你药物治疗了吗? i. 你的供述被录下了吗? j. 你的供述被写下了吗? k. 你是否被允许对你的供述进行检查和修改? l. 他们让你写自己的见解了吗? m. 你的同伙是否也被讯问了? 假如是,你知道他们说你什么了吗, 4. 对法律援助和家人的要求 a. 你有没有要求一名律师为你辩护? b. 有没有人告诉你,你可以有一名辩护律师? c. 你什么时候被告知,你可以有一名辩护律师? d. 你在被逮捕后,有没有要求与一位家人,朋友或同事见面? e. 你被逮捕后,有没有见到家人,朋友或同事? f. 在你被拘留或逮捕24小时内, 你的家人接到你被拘留或逮捕的通知了吗? 5. 拘留 a. 请描述一下你被逮捕后关入的场所。 b. 你被捕时,有几名公安人员在场? c. 在对你进行审讯之前,有没有对你采取强制性手段? d. 在你被逮捕时及被逮捕之后,有没有人威胁要揍你? e. 你在逮捕时或之后被暴力虐待过吗? f. 在你被逮捕时及被逮捕之后,有没有人口头上辱骂你或威胁你? g. 你有没有试图终止对你的审讯? h. 你如何试图终止对你的审讯? 6. 关于被害人的信息 a. 你认识被害人吗? 你能形容你跟被害人的关系吗? b. 被害人的名字,年龄,地质,电话号码,工作,和犯罪前科是什么? c. 被害人有身体或者精神上的伤害吗?有的话, 被害人是那种伤和多严重的伤, 被害人康 复了吗?被害人有没有财产的损失? 如果有~说明一下财产损失况. d. 被害者得到赔偿了吗? 赔偿了多少~谁赔偿的, e. 你对被害人的态度是什么, 7. 同案犯的信息 a. 你认识同被告吗,假如认识~形容你和他们的关系。 58 b. 同案犯的名字~年龄~地质~电话号码~工作和犯罪前科是什么, c. 你知道同案犯被逮捕了吗 ,假如被逮捕了~在他们的身上搜到了什么, d. 你知道同案犯有没有跟你有关的陈述,你对他们的陈述是什么反应, 刑事指控 1. 你理解你被指控的罪名吗? 2. 你理解这些指控罪名在法律上的含义吗? 3. 你理解对罪名的各种辩护吗, 4. 有没有人说犯罪发生时、自己与当事人在一起~并不在案发现场,假如有~他们的名字~ 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 5. 你认为指控罪名的哪一部分是不准确的? 6. 有没有别人被起诉或者应该被起诉的,假如有~他们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他 们跟案件有什么关系, 快速调查 1. 你将与谁取得联系? 他们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 2. 有没有你需要进行交谈的证人? 假如有~他们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你觉得他 们能我什么样的信息,你绝大它们可信吗, 3. 有没有必须获取的证据? 你能告诉我在什么地方能得到它,你知道证据是否已经被扣押 了, 关于当事人背景材料的问卷 面谈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地址: 电话: 教育(学历)(学校名称): 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学校名称): 如有需要 驾驶执照编号: 汽车型号: 汽车牌照号: 关于你现在被捕一事,你希望与谁取得联系? 他们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 你使用的本族语是汉语普通话吗,如果不是,是哪一种语言,你有文字读写能力吗? 你需要翻译人员吗, 59 就这一案件,你有没有过联系过其他律师,请告知详细情况。 对你的逮捕令是否已经下达,请告诉详细情况。 将以前被逮捕以及是否被定罪的情况一一列出来。包括未成年逮捕。 罪名 逮捕日期 结果 家庭 姓名 日期 电话 出生日期 工作地点 父亲 母亲 兄弟姐妹 配偶 孩子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联系谁,假如不是家人~他们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是什么,你认识他们多久了, 受雇用的经历(列举出目前及上一次受雇用的情况) 始于/至 雇主姓名 地址 电话 工作类型 职位/薪水 列举出关系人的完整的地址(除亲戚外、认识你的人,比如朋友、同事) 姓名 地址 电话 60 描述被起诉罪名 逮捕:搜查,向警方陈述 你被逮捕时,有没有发生异常情况,对你、和你在一起的人或任何地点进行搜查了吗,警方有没有拿走什么东西,警方对扣压物品做出记录了吗,你有没有对警方做出陈述,同被告有没有对警方做出陈述, 你认识被害人吗? 你能形容你跟被害人的关系吗? 你认识同被告吗? 你能形容你跟同被告的关系吗? 关于你的身体、思维、情感、婚姻、毒品及喝酒方面的问题. 以上问题有没有和你的案件有关联的,有__没有__ 如果有,请解释: 你这个问题有多长时间了,是谁在什么时候对问题做出了调查分析, 你现在是否在接受治疗、或在向专家咨询,是__不是__ 姓名: 电话: 你现在为这个问题吃药吗,吃得什么药,你吃多少药,每天吃几次,这药方是什么时候开的,谁开的, 证人:请将所有能为案件做证及能提供线索的人员的姓名、地址及电话列出来。 姓名 地址 电话 同被告:请写下跟犯罪过程有关的人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形容一下他们犯罪角色~他们对警方的陈诉~ 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是否在监狱~他们有没有犯罪前科。当事人跟同被告的关系是如何, 姓名 地址 电话 61 取保侯审 你有哪些经济来源可以申请取保侯审? 如果你被取保侯审~你有没有家人或同事可以进行监视? 当事人的身体特征 身高 体重 头发 与目击证人指认相关的其他信息 与当事人会谈律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利用与当事人面谈收集到的信息来进行辩护,下列问题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 被告人有没有共同被告,(共同被告指起诉罪名与被告相同的人) o 如果有,获取尽可能多的关于共同被告的信息,包括他们的犯罪前科。 o 考虑一下,让被告做证反对共同被告是否对被告本人有利,以便换取被告被释放或使 被告获得较轻的判决。 o 要意识到共同被告可能会做出不利于被告的证词。 o 要意识到共同被告可能会把被告告诉他/她的事情告诉当局。警告被 o 告不要就案件与共同被告交谈或任何律师和调查者以外的人。 , 公安机关逮捕和拘留被告人的程序是否符合正常的法律规定, o 是否出示逮捕证或 拘留证。 o 被告人家人是否在24小时内告知当事人的逮捕和拘留,并通知拘禁地点。 , 被告是否向警方做了供述, o 被告人逮捕24小时之内是否受到审讯, o 在场是否有至少两名审讯人员, 62 o 被告供述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o 关押或审讯期间是否对被告施行了高压、威胁、拷问或其他残忍、非人性或卑鄙的手 段及惩罚方式,如果供述是非法取得的,要考虑提出申诉。 o 讯问的记录是否经过被告的查阅并签字, o 被告的供述是口头的、书面的、录音或拍摄下来的,设法取得供述的一份复 o 被告人是否有能力自己写个人供述, , 警方有没有对被告身体的生理分泌物取样, o 警方有没有对被告身体的生理分泌物取样,比如血液、呼吸器官、尿或精液,如 果有的话,设法取得医学检测报告。 o 主动保存取样和考虑对被告的生理分泌物重新进行检测。 o 公安机关是否带走其他和犯罪有关的物件, o 有无获取用于作案的物件,是否有搜查证,是否对搜查做了全程记录,是否列出 获取物件的相关目录, , 辩护是什么, o 如果有证人可以证明被告不在案发现场,设法取得该证人的姓名、地址及电话号 码等信息,让一名调查者立即与证人联系。 o 如果被告声称自己的行为是自卫、是保护别人或保卫财产的行为,并因此而受伤, 要立即拍下相关的照片。(刑法:第20, 21 条) o 查明起诉方证人(包括受害人)是否可以信赖,比如他们是否有犯罪记录,被告 人的社会关系是否较差,受害人是否已获得赔偿,如果是,赔偿的金额,何时, 何人支付,如果被告声称第三者实施了犯罪行为,尽可能找到更多的细节,让一 名调查者查明被告所称是否属实。 , 被告是否需要测试, o 被告是否需要思维或身体测试,是否需要专家或一名神经科专家,安排适当的测 试。 , 被告以前是否被定过罪, o 有犯罪前科可能会加长被告判刑的年限。立即查找、设法取得有关被告以前犯罪 记录的复印件。 , 被告是否被关押, o 看被告能否获得取保候审,律师应掌握所需要的材料,帮助被告取保候审,包括 可能的保证人和可作取保候审的财产。 63 附录 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全面完善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 陈卫东 针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出现的“辩护难”的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刑事辩护制度的研究在八年以来的时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研究重点应当说主要是集中在了辩护律师的权利问题上,对于辩护律师权利的体系、实施的保障包括完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研讨了建立在场权、执业豁免权、律师,当事人特权等新增权利等等,但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律师作为权利的主体,对律师辩护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今天要讨论的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the right to have the assistance of counsel),我们关注的不够,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尚未有明确的界定,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与辩护律师的权利,与辩护职能的履行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没有得到明晰,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缺少获得律师帮助权这一分析工具,严重影响到了刑事辩护制度的整体建设。 一、 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辩护律师的权利与辩护制度 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权利,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一概念来自美国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32年鲍威尔诉阿拉巴马州一案中裁决,根据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作为一项植根于对抗制诉讼模式的概念,其根本意义在于通过补强被追诉人自我辩护能力的不足从而提升辩方对抗能力,实现控辩对抗的均衡,进而确保公正审判目标的实现。此后这一概念逐步推广到国际公约以及欧洲大陆等许多国家。 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这一概念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辩护律师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关系,而被追诉人与辩护律师之间关系是整个辩护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前提条件。众所周知,辩护律师的权利的本源在于被告人的委托,如果用来保障被告人,律师之间基本关系的获得律师帮助的这样一种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律师恐怕很难介入到刑事诉讼中来,更谈不上律师权利的行使问题了。实际上整个辩护制度从逻辑顺序上来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律师与被追诉人之间建立委托关系(包括通过指定辩护),第二步才是辩护权的行使,包括辩护律师的辩护与被追诉人自我辩护。过去几年的研究我们更多地是关注了第二个步骤,忽视了第一个步骤的研究。 综合国内外对于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的立法规定、法学研究情况,全面理解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必须回答如下几项问题: (一) 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建立 1(聘请律师的权利 1(1被追诉人是否有权利不选择律师,而自我辩护, 1(2(被追诉人是否有权利聘请律师为自己提供辩护帮助,被告人是否被告知其有权获得律师帮助, 64 1(3(被追诉人有权选择任何律师提供帮助,从何时(哪一诉讼阶段起)起可以聘请律师提供辩护帮助,可以聘请多少名律师提供帮助, 2(获得免费辩护的权利 2(1 对哪些案件中的被追诉人提供免费辩护帮助,贫困的标准如何确定, 2(2 从何时起提供免费辩护帮助, (二)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运行 律师是否有权根据自己的法律判断选择辩护策略,如被告人坚持作无罪辩护,但律师认为应当作有罪辩护时,如何处理, (三)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结果评估 律师辩护是否是有效的,在无效辩护的情况下,被追诉人获得辩护的权利从实质效果上来看是没有实现的。 二、我国律师帮助权保障的现状与完善 (一)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建立 1(聘请律师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聘请辩护人包 括律师进行辩护。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但由于此时介入侦 查程序的律师并不具有辩护人的身份,尚不能认为律师可以提供辩护帮助,其权能还是受到限 制。律师在侦查阶段不具有辩护人身份,是1996年立法妥协的结果,理论上与实践中都解释 不通,法工委草案中拟准备修改,将律师辩护真正提前到侦查阶段。 刑事诉讼法第33规定了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告知义务,《公安部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35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 疑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同时记录在案。告知程序目前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实现机制,而且 在“第一次讯问后”才进行告知,律师介入的时间势必过于滞后。 关于可以聘请的律师人数,刑事诉讼法限制为2人以下,实践当中部分富有被告人有能力 聘请律师团时,如何处理,可以考虑放开聘请律师人数的限制,但是指定主辩护人,与公安、 司法机关开展工作,特别是庭审辩护是需要有主发言人,或者律师团代表。 在这一主题下,长期以来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所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辩护律师的排除问题。并 不是所有被追诉人聘请的律师都可以参加到刑事诉讼当中来,正在被执行刑罚、依法被剥夺、 限制人身自由、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公安、司法机关、监狱的现职工作人员、 审理本案的人民陪审员、与本案有利益冲突的律师都应排除在可以充当律师的人选范围之外, 未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当增列这些规定。 2(获得免费辩护的权利 65 2003年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指定辩护制度仍然还是局限于审判阶段,而且仅限于死刑案件、盲聋哑、未成年人等特殊案件的被告人,可以说,获得免费辩护的权利仍然是少数例外被告人群体享有的一种“特权”。 我认为应当适度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目前国家对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的不足(2003年人均1毛钱),另一方面考虑目前刑事案件轻罪与重罪案件的数量,可以以5年有期徒刑划分,5年以上重罪案件,可以考虑为其提供审判阶段的指定辩护,对于侦查阶段,在关键的讯问阶段,可以借鉴值班律师制度给羁押讯问中的犯罪嫌疑人特别关照。 (二)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运行 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服务,尽管二者之间存在金钱委托关系,但律师决不是被告人的代理人、代言人,律师应当运用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诉讼走向的判断力独立地选择辩护策略。对于律师的选择与被告人的意愿相冲突时,如何处理法律、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考虑要求律师事先充分沟通,如果仍然相持不下,律师应当有权拒绝辩护,退出代理关系,在法律的拒绝辩护规则中应当增加这种情形。 (三)被追诉人与律师之委托关系的结果评估 律师辩护是否是有效的,在无效辩护的情况下,被追诉人获得辩护的权利从实质效果上来看是没有实现的。 尽管近年来律师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律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律师收钱不尽责,加之律师自律管理机制、行业管理机制的不足,目前中国律师的社会诚信力收到了严重的质疑。侦查阶段收费见见被告,审查起诉阶段收费提提意见,审判阶段收费宣读“三句话”的辩护词,使得辩护律师从事刑事辩护“赚钱”相当简单。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应当考虑建立评估律师办案质量的有关标准,督促辩护律师尽职尽责地提供有效辩护。 全国律师协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接受当事人的投诉,通过复核案件办理过程,用专业的眼光审核辩护质量是否严重低下,足以影响到辩方的辩护能力,左右案件审判结果。也可以借鉴美国的无效辩护制度,将无效辩护作为二审法回重审的一种法律后果。 ,寿光法院证据开示试点跟踪报告 陈卫东 程雷 66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前 言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和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下称研究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共同实施了一个名为“律师的权利与证据开示”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为期三年,旨在改善中国律师的执业环境,以便立法机关在进行诸如《律师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时,能够考虑赋予律师更多的权利。通过许多律师和学者七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当前中国律师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就是律师的证据知悉权保护问题。中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和司法机关正在准备制定新的相关规则,期望在未来几年中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立法准备过程中,感到缺乏相关的司法实践和实证研究的支持,这将会妨碍这项改革最终目标的实现。考虑到目前的研究状况和立法工作的需要,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研究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将山东省的一个基层法院——寿光市人民法院定为该项目的试点法院。通过试点工作,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第一手试验资料并进行研究,并为立法和司法改革服务。这次试点引用的是英国的证据开示制度,试点时间为期两个月。通过对试点结果的研究,我们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也总结了很多教训。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两个月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对试点当中的成功之处和缺点进行分析,为中国未来确立证据开示制度提供实证性材料。 该报告包括五个部分: 一、对试点工作的背景介绍:包括中国现行法律状况和试点法院的情况; 二、在试点工作中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试点前寿光法院的状况——试点确立的改革目标; 四、寿光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证据开示的模式; 五、法院试点的结论。 一、背 景 介 绍 律师有限的证据知悉权 中国在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借鉴了英国和美国的抗辩式诉讼制度,这种庭审方式下,控辩双方在庭审活动中居于更加主动的地位,而法官则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根据1996年以前《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案件卷宗与证据将会在庭审前交给法官,这是中国受大陆法系国家诉讼模式影响的结果。然而,将案件卷宗交给法官肯定会导致法官先入为主,从而使法官产生偏见,很可能对被告不利。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则规定,公诉人只需向法院提交证据目录,包括证人名单、主要证据的复印件和照片,而不再移交整个卷宗。虽然此规定使法官在开庭前看到的证据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但是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律师对证据的知悉权。根据现行法律,律师看到的只能是法官看到的那些上述主要证据材料。而且,有关司法解释还规定,主要证据的种类和范围是由检察院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律师知悉证据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检察院的控制和影响。在中国的检察和审判实践中,有些检察官在开庭前会对一些关键证据加以保密,然后在庭审中突然出示,使辩方措手不及,无力还击。这种情形与抗辩式庭审当中的“证据突袭”非常类似。由于律师对控方证据的知悉程度有限,使他们在庭审中的辩护权利有失完整。因为既然他们不知道证据的内容,也就无从在开庭前进行充分准备,所以在庭审中也就无法针对控方的证据展开有效的质询。 当然,根据目前法律的规定,被告律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得相关证据:一是律师可以在审查起诉阶段查阅和复印逮捕证、鉴定结论等诉讼文书资料,二是在案件被移交到法院进行审理后,律师可以在法院查阅由检察院移交的上述主要证据。但在中国刑事审判中还没有证据开示这样一个环节。 67 试点当地情况概要 早在196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时,对抗式庭审方式下的证据开示制度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除了在中国的学术界和法院系统对此开展广泛的研究之外,我们认为在将这种机制引入中国刑事审判制度之前,有必要事先对这种机制在中国的运行效果进行实证研究。为此,我们选择了寿光市人民法院作为试点,该法院不仅是中国基层法院的典型代表,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一个颇具改革精神的基层法院。过去几年中,寿光法院开展过多次改革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这些改革也非常关注。本次试点工作开始之前,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再次批准,允许在该法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证据开示试点,这为试点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面积2,180平方公里,拥有1080,000人口。寿光是中国著名的蔬菜基地,其经济发展在全国100个富裕县中名列第50名。寿光人民法院是中国的模范法院之一,近几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大多领导都参观过该法院,并勉励寿光法院持续发扬改革精神,努力探索中国新的庭审方式。 寿光人民法院拥有136名法官及工作人员,其中刑事审判庭由五名法官和两名助理法官组成。刑事审判庭是我们本次试点的主要合作者。此外,有三个律师事务所为被告人提供了法律服务,大约15名当地律师为大部分案件的被告人进行辩护。寿光市有16名检察官负责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他们也是本次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刑事法庭负责除无期徒刑和死刑案件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的审理。2004年的上半年,共210 起刑事案件在该院审理,316名被告人受到了刑事处罚,其中大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案件中,被告人上诉的有14起,其中3起在第二审中被18依法改判。316个被告人中,大约20%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80%的被告人没有经济能力聘请律师,或因其他原因自行辩护。在上半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居案件数量前四位的犯罪分别是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抢劫罪和盗窃罪。 二、在试点中运用的研究方法 为获得试点需要的数据资料,我们主要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阅卷、旁听庭审并记录,二是亲临寿光市的看守所或律师事务所,与被告人和律师进行访谈,由此对当地权利保护状况获得一些基本了解。研究中心派出一个四人研究小组来完成上述工作。在寿光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与当地法院、检察院一起合作,但工作是完全独立的。研究小组一方面参加庭审旁听,同时随机抽取案件卷宗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他们还与当地的10名律师就证据知悉权问题进行讨论,并且采访一些被告人,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和当地的法官和检察官也针对建立合理的证据开示机制、提高律师知悉权保护的内容交换了意见。通过一个月的工作和观察,研究小组认为寿光原先的审判实务中的确存在着缺陷,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导入证据开示程序的实施方案,并由法院和检察院在第二个月将该方案运用于案件审理,而研究小组则继续对其运行操作情况进行研究和观察。 三、试点前寿光法院的状况——试点确立的改革目标 A(通过对律师和被告人进行访谈得出的一般结论 大多数当地律师对他们在庭审之前掌握证据的状况表示不满。多数律师在开庭前从不到检察院阅卷,因为他们能够看到的无非是一些诸如逮捕证、拘留证等诉讼文书材料,这些他们从犯罪嫌疑人(被 18 虽然在过去十年中,法律援助在中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个法律援助的财政预算只有1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也就是说平均1人只能获得1元钱的法律援助。在刑事案件中,目前法律援助还只限于为死刑案件、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盲人和聋哑人者提供,所以范围还非常有限。 68 告人)处都可以获得。法律并没有授予律师任何获得实际证据材料的权利。在进入庭审程序后,他们通常会在法庭阅卷,并主要依据所阅材料进行开庭准备。但这些证据材料只是由检察院选择提供的主要证据,检察院并没有把所掌握的所有证据都列入证据目录中。在庭审中,律师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形,在开庭前的卷宗中没有列入的证据,被公诉人在法庭上作为“新证据”出示,由于律师对此“新证据”一无所知,所以几乎无从对证据的关联性和证明力展开攻势进行质证。 对于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被告人而言,情况就更为严重。前面已经提到,大多被告人请不起律师,只能自行辩护,所以他们在庭审前没有机会阅卷,他们唯一得到的就是检察院的起诉书,其中只是概括地提到支持指控的证据。研究小组的成员曾到看守所会见了几位被告人,了解他们对证据的知悉程度,多数被告人告诉我们公诉人在庭审中提出的那些证据,他们在开庭前知之甚少,他们得到的只有起诉书。 B(抽样数据表明,试点前证据知悉权的保护状况不佳 a. 卷宗数据 刑事案件的卷宗是中国进行审判管理的重要工具,所有关于刑事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庭审过程的记录均在其中。这种管理方式与对抗式庭审方式实际有较大的差异,而更接近大陆法系的传统。所以在案件审结后,通过阅览卷宗,便可了解案件审理的大致过程。例如,一个案子审结后,每一个程序的文字记录和所有的证据都会被整理好归入卷宗,然后保存在法院,供将来需要时查阅。在寿光法院的支持下,我们随机抽取了2004年上半年的20个案例作为我们的研究样本。研究人员从头至尾阅览了每一个卷宗,并且按照小组事先确定的标准做好记录。记录针对证据知悉权和证据突袭,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证据目录的内容,我们将其设计为问题一,对此可能有三种答案: 答案A:主要证据目录被控方提交给法院。 19答案B:所有证据的目录包含在侦查案卷中。 答案C:A或B 根据《刑事诉讼法》,控方向法院提交的证据目录应该包括所有的证据或侦查案卷资料,但是,随后的统计数据说明该项法律规定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 第二步:将控方出示给法院的证据与主要证据的范围进行比较。前面谈到,被告律师可以在开20庭前到法院查阅控方移送的卷宗,内容包括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和照片。而在诉讼实务中,控方经常在主要证据之外出示证据,而律师只能查阅主要证据,所以如果这些被控方出示的证据超出了主要证据的范围,对辩护律师来说,这些证据就成为新证据。如果法庭不给辩护律师机会就这些证据进行质证准备,就构成了法庭上的证据突袭。 这样我们就设计了问题二、控方是否在案件主要证据范围之外出示了证据:如果有,出现了多少次, 第三步:查看法院是否允许控方出示这些主要证据之外的证据,并在判决中使用了这些证据。我们知道,法庭笔录是书记员对庭审情况的如实记录,能够反映法庭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通过查阅法庭笔录便可知以上问题的结论。我们也可以在法官判决中找到答案,因为法官在宣判时必须解释他采信了哪些证据,由此我们设计了第三个问题:法官是否采信了重要证据之外的证据, 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统计答案列表如下: 案件序号 案件类型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答案 答案 答案 1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A 否 是, 二项证据 2 聚众斗殴罪 A 是, 一次 是, 一项证据 19 侦查案卷材料是由刑侦部门在侦查阶段制作的,所有被搜集到的证据都将被列入。该材料将被侦查部门移交到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于中国的检察部门一般不侦查案件,所以他们用于提起公诉的证据多来自侦查材料。我们可以将侦查材料视为整个案件证据的汇总。 20 中国的学者和执业律师通常将卷宗简称为“主要证据”。 69 3 故意伤害罪 A 否 是, 一项证据 4 抢劫、抢夺和盗窃罪 C 是, 一次 是, 三项证据 5 交通肇事罪 A 是, 二次 是, 四项证据 6 盗窃罪 C 是, 一次 是, 二项证据 7 受贿罪 C 是, 一次 无 8 诈骗罪和盗窃罪 A 是, 二次 无 9 交通肇事罪 A 是, 二次 是,三项证据 10 强奸罪 A 是, 一次 是, 二项证据 11 非法拘禁罪 A 否 无 12 盗窃罪 A 是, 一次 是, 二项证据 13 破坏电力设备罪 B 是, 三次 是, 四项证据 14 绑架罪和包庇罪 B 是, 八次 是, 六项证据 15 抢劫罪 A 是, 二次 是, 二项证据 16 盗窃罪 A 否 无 17 绑架罪 A 是, 二次 是, 二项证据 18 贪污罪 C 是,二十七次 是, 十二项证据 19 强奸罪 C 是, 五次 是, 五项证据 20 故意伤害罪 C 是, 四次 是, 二项证据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关于问题一: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控方应该向法院提交所有的证据,因此最受到认同的答案本应 该是B。但在所有案件中,只有10%的答案是B。答案A和答案C 则意味着,控方交给辩方的证据 中并没有将侦查案卷中的所有证据列入,20 个案件中有80%的案件属于这种情形,这体现出我们 在证据知悉权方面保护不力的一面。 2(关于问题二:在80%的案件中,控方在法庭上进行证据突袭,出示了主要证据之外的证据,而辩方 律师在开庭前对此无法了解。而且,在好几例案件中,物证和照片也未向法院提交,这也是违反 法律规定的。 3(对被告人更为不利的是,法院允许证据突袭并且接受了新证据,而不给被告方机会对新证据进行 准备。问题三的答案显示,对证据知悉权的侵害在高达80%的案件中存在。 b. 记录法庭审理的数据 研究人员随机旁听了九个案件的庭审并进行记录,其中两个案件的被告人聘请律师代为辩护。庭审进行的平均耗时大约21分钟,其中六个案件的辩方对控方的相关证据提出了质疑,但均未得到法庭的支持,庭审照常继续。研究人员认为,在辩方对一些证据并不知悉的情况下,庭审时间又非常短,辩方也没有获得机会对新证据进行反驳,由此看来,在开庭前辩方对控方证据的知悉权,以及在庭审中获得公平审理的权利已经受到严重侵害。 四、寿光法院市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证据开示的模式 在当地政府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研究小组与寿光市人民法院、寿光市人民检察院共同设计了证据开示的模式,并举行了启动仪式于2004年9月付诸实施。法院和检察院共同制定了一个,对证据开示制度进行了规定,要求法院作为审判制度执行。规程的内容如下: 寿光市人民法院、寿光市人民检察院 刑事案件证据开示操作规程 为进一步深化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促进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护辩方证据知悉权,提高审判效率,减少诉讼成本,保障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 70 诉讼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规定,结合刑事审判工作实践,制定本规程。 一、证据开示的含义 本规程所指证据开示,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在开庭审理前,协调控、辩双方将 各自证据向对方公开展示的诉讼活动。 二、证据开示的原则 (一)公开、公正原则; (二)准确及时惩治犯罪与依法保障被告人人权相统一的原则; (三)保障被告人知悉权与防止法官预断相统一的原则; (四)做好庭前准备工作与提高庭审质量相统一的原则; (五)公诉机关、辩护律师和人民法院互相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 三、证据开示的参与主体 证据开示活动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或书记员;案件承办法官不得参与证据开示程序。 (二)公诉人; (三)被告人或其辩护律师。 四、证据开示的适用范围及场所 人民法院组织证据开示的案件应当是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其他刑事公诉案件。但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宜进行证据开示并商人民法院裁决同意的案件除外。证据开示一般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场所进行。 五、证据开示的内容 公诉机关准备在庭审中使用的全部证据,包括有罪证据和无罪、罪轻证据,应当在证据开示程序中予以展示;公诉机关不准备在庭审中使用的对辩方有利的证据,在辩方提出开示申请的情况下,亦应进行开示。辩方应当开示有关的物证、书证、鉴定结论;辩方欲作不在犯罪现场、患有精神疾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其它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应当开示相关证据。 六、证据开示的启动 公诉机关、辩护律师认为有必要进行证据开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是否启动证据开示程序,由人民法院决定。 七、证据开示的操作形式 应当进行证据开示的案件,公诉机关在提起公诉时,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存于法院示证室。 在被告人委托律师辩护的情况下,辩护律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证据阅览、摘抄、复制;辩护律师知悉相关证据后,应当及时会见被告人交换意见,并应在法院规定的时间内将己方应当开示的证据提交法院示证室,向公诉机关开示。 在被告人无委托律师辩护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移送证据目录、主要证据复印件及有关照片时,应当制作详细的证据目录,其中对于主要证据,证据目录中要表明证明对象与证据的关键内容,证据目录应当是全部证据的目录,并非仅指主要证据目录。 人民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一并向被告人送达证据目录,听取被告人对证据目录的大致意见。 检察机关认为某些证据超出证据开示范围时,应当在移送卷宗时一并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开示的建议,是否开示由人民法院决定。 八、非正式开示 公诉机关在起诉之前,可以根据案件情况与辩护律师协商进行非正式证据开示,听取辩方对起诉决定的意见,了解辩方证据。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也可以告知其主要指控证据,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意见。辩方如果认为非正式证据开示的进行足以满足其辩护的需要时,可以申请审判前不再进行正式的证据开示程序。 71 九、庭前会议 证据开示后,对于控、辩双方争议较大,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属于重大、疑难案件的,可决定在开庭审理之前召开庭前会议。被告人未委托律师辩护的案件,不适用庭前会议程序。 人民法院应当将庭前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于庭审3日前通知控、辩双方。 辩护律师在接到人民法院召开庭前会议的通知后,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1、会见被告人,向被告人讲明适用庭前会议程序审理案件对其产生的法律后果,以及被告人在庭前会议中的权利和义务。 2、充分与被告人交换意见,准确理解和领会被告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地表达被告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应当如实向被告人提供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帮助被告人正确对待人民检察院的指控,并可告知被告人依照法律和事实可能面临的定罪与刑罚情况; 庭前会议由法官助理主持,主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进行: 1、整理控、辩双方经过证据开示而就相关证据形成的意见。控、辩双方仅就对方开示的证据表示有无异议,但不得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 2、处理控、辩双方在证据开示中发生的争议以及控、辩双方要求进一步开示其他证据的意见。 一方要求对方开示其他证据的,主持庭前会议的法官助理经审查认为理由正当充分的,可以作出要求责任方进一步开示证据的决定。 3、主持证据开示的法官助理应真实、全面地做好庭前会议笔录,并制作《庭前会议报告单》。 庭前会议笔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控辩双方对开示的证据材料有无异议; (2)申请重新鉴定或重新举证的意见及内容; (3)是否决定进一步开示证据的有关情况; (4)其他应当记载的内容。 《庭前会议报告单》应当对双方无争议和有争议的证据进行分类归纳。 庭前会议笔录和《庭前会议报告单》应分别交控辩双方核实签字。 合议庭应在开庭审理前认真审查庭前会议笔录和《庭前会议报告单》,做好开庭准备工作。 十、证据开示及庭前会议的效力 对于依照本规程应当开示而未开示的证据,控辩双方在庭审中均不得出示。控辩双方对在开示程序结束后获得的新证据,应当在庭审使用之前先向对方开示。对于未委托律师辩护的被告人,控方在庭审中不得使用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进行指控。 对于已召开庭前会议程序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审理时就《庭前会议报告单》中载明的内容征询被告人和控辩双方的意见,如双方无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对相关的证据及事实当庭作出认定与否的决定;一方或双方提出新的异议的,应当向法庭予以举证,人民法院应当就有异议的部分进行法庭调查,并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作出认定。 十一、参与庭前证据开示的人员应当严守秘密,如有泄密行为,一经查实,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其他规定处理。 十二、本规定自二??四年九月十日起试行。 五、试点总结 1(经验和教训 当证据开示规程开始试行时,辩方律师从中看到对证据知悉权的明确保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辩护准备,从而倍受鼓舞。一些以前拒绝办理刑事案件的律师也开始参与刑事辩护代理。没有聘请律师的被告人在开庭前也比以前能够更多地的了解控方的证据,这对保护他们的诉讼权利很有意义。 72 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披露,在法庭上对证据的反驳也越来越多。 然而,研究小组也发现了一些教训,以资今后的立法予以借鉴。首先,证据开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律师的开示,对于没有聘请律师的被告人来说,虽然在试点中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向他们开示证据,他们还是不能认识到证据开示的意义极其重要性;其次,要开示证据,公诉机关就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利指导侦查机关,否则,即使公诉机关希望开示证据,但却没有证据可供开示。我们发现一些重要的证据在侦查当中被丢失;再次,辩方在证据搜集和调查方面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利,否则辩方就没有证据可开示,也无力反驳控方开示的证据。 2(取得的成绩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证据开示在以下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a(司法机关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寿光法院的经验向全省的基层法院进行了推广。来自山东 省20多个城市的法官代表于2004年11月中旬到寿光法院学习和探讨证据开示 制度。我们相信这个规程将对越来越多的司法机关产生积极影响。 b(最高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 试点工作报告,特别是《证据开示操作规程》已经被提交到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 办公室以供立法参考,工作人员正在考虑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增加证据开 示的规定。此外,证据开示规程也将被提交给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参考和 研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也正在就证据开示制度起草有关 司法解释。该《证据开示操作规程》将会对有关机构建立有效的证据开示制度有 所帮助。 c(社会公众 通过《法制日报》、潍坊电视台、《潍坊日报》、《山东法制日报》和寿光电视 台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保护律师权利的重要性,该试点项目也正 将社会公众以及学术界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有关人权保护和辩护律师的角色 等话题上来。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保障和证据开示问题调研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 陈卫东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课题组成员: 刘计划 梁欣 石献智 李奋飞 胡之芳 程雷 李训虎 73 2003年8月11日至17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下称“中心”)课题组在大连、烟台两地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两地的检察系统(市、区两级人民检察院)、法院系统(市、区两级人民法院)、看守所以及部分刑事辩护律师。课题组一行8人,由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卫东教授带队,成员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组成。此次调研是中心和英国使馆文化处合作开展的“律师诉讼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课题组在调研前作了充分准备,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精心设计了问卷,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客观了解目前辩护律师诉讼权利和证据开示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司法实务部门以及辩护律师的有关建议,以期能为下一步改革和立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实证材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建议。 此次调研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在辽宁省大连市和山东省烟台市两个沿海城市进行。访谈对象近100人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被调查者(包括访谈对象和问卷调查对象):检察官106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0%;律师38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1%;法官34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问卷的回收率保证了此次调研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调研取得了关于律师诉讼权利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以及证据开示试行等方面的大量相关资料,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说是成功的。下面结合调研情况,对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和证据开示存在的若干理论和实务问题作一简要总结和分析研究。报告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律师的会见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以及证据开示制度的试行等问题。 一、关于律师会见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6条、第96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介入侦查程序,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在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以后,律师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会见。可见,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辩护律师的基本诉讼权利之一,是辩护律师了解案情、准备辩护以及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前提条件。但遗憾的是,律师会见权的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律师会见难”已成为我国律师权利保障诸多困境中的老生常谈的问题。正是认识到这一痼疾的长期存在,同时考虑到律师会见权在律师辩护权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此次调研活动中,专门走访了大连市看守所,烟台市芝罘区看守所以及有关办案机关,并与部分律师就该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座谈,对“会见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几项结论: (一)律师“会见难”问题具有诉讼阶段性 律师“会见难”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上有所差异,调研中,根据对两地律师以及看守所监管干警们的访谈发现,律师会见最难的阶段为侦查阶段,特别是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之前的这个期间(一般是拘留后的期间)。根据被调研看守所工作人员的介绍,在这一所谓的“律师提前介入阶段”,允许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十分罕见。他举例讲,其所在的看守所月关押犯罪嫌疑人500人次左右,但一年之内,在侦查阶段同律师会见的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不超过10件,即不足2%。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所受限制颇多,如必须经过办案机关批准、会见时不准谈案情、会见次数不得超过指定的次数、会见的时间有限等等。当案件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限制有所减弱。律师们大多认为在案件进入到审判阶段,律师会见被告人基本上比较顺利,法院对于律师会见大多不会设置什么障碍。总体来看,律师会见的难度系数随着诉讼阶段的推进呈递减趋势,侦查阶段的会见难问题已经成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权利行使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参与访谈或问卷调查的律师普遍提出,在办案过程中,侦查阶段很难见到犯罪嫌疑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律师会见批准制由例外变成了通例 《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只有“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过侦查机关批准”。刑诉法的立法原意是将律师会见批准制作为特殊案件情形下的例外条件加以规定的。旨在防止侦查机关对律师会见施加不必要的限制,《六部委规定》第11条就该问题专门作出了规定:“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但实践当中立法机关的这一良苦用心却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如果律师在侦查阶段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必须出示侦查机关开具的批准会见通知,看守所才允许律师进行会见。有其他资料表明,在某些地方的看守所,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也要具备审查起诉部门同意其会见的证明文件。可见,刑事诉讼法和《六部委规定》关于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被架空,会见批准制变成了律师在 74 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必经程序,这已成为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难的首要原因。 2、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限制过多 即使侦查机关允许律师在提前介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在会见过程中也是限制重重,这已经成为律师会见权行使的另一障碍,甚至让“得来不易”的会见机会最终变得毫无意义。比如,对于绝大部分案件(部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轻微刑事案件除外),侦查人员在律师会见时都在场,且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侦查人员带领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这一实践操作方式使得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之间的秘密交流、充分沟通的权利受到了严重损害;另外,某些办案机关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的谈话内容限制为“不准涉及案情”,而且部分办案机关对于何为“案情”掌握的标准不一,大多取决于在场人员的主观判断,裁量的随意性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已经失去了原本追求的各种程序功能,实际上是变相架空了律师会见权的法律规定。此外,对律师会见进行限制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会见次数限定为一次或两次、任意打断律师与当事人的谈话、会见时间限制为半个小时或更短等。这些不同的限制在不同的地方或者对不同的律师表现形式各异,主要原因还在于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决定权和管理权掌握在与律师角色对立的侦查机关手中,加上法律缺乏对于律师会见具体操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在客观上给执法机关随意限制律师会见权留下了空间。 3、侦查阶段会见难的“症结”在于侦查阶段在案件办理中的重要地位 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实务工作者对于侦查阶段会见难的原因还是有着清醒认识的。这一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并久拖不决,关键在于目前我国侦查的模式仍属于“由人到事”型,犯罪嫌疑人是侦查破案的主要突破口,获取其口供是侦查活动顺利进行、甚至是决定案件最终结果的重要一环。在案件侦查的初期、也就是批捕之前的拘留期间,是侦查机关搜集、固定证据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律师会见后,犯罪嫌疑人口供发生波动、变化,办案机关往往对律师在这一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有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在检察机关办理的自侦案件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因为自侦案件的证据本身就比较单薄,而且具有极强的易变性,自侦部门对于批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更是慎之又慎。 同时,我们认为,对实践中有关部门对律师会见的某些限制也应当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办案机关对于律师会见时违规影响办案的担心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实践中,确实存在部分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有私自为当事人提供手机与外界沟通、传递纸条等违规行为。办案机关和看守所的工作人员都谈到,在会见过程中均发现过部分律师由于职业道德欠缺、自身素质不高而进行各种违规操作的案例。另外,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遇到的某些困难也并非完全属于办案机关或者看守所的刻意刁难,而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例如,出于看守秩序与安全的考虑,看守所一般将会见的时间规定为白天的工作时间,但由于律师会见室有限,对于某些律师提出的会见请求,看守所由于时间安排与会见空间的限制可能在部分情形下是难以完全满足的。这种情形下的会见难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应当与故意刁难区别开来。还有些看守所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律师会见时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在座谈中,有律师认为这是对律师会见权的无理干涉,甚至是对律师尊严的贬低。我们通过了解烟台市芝罘区看守所的具体情况,发现该看守所在会见规定中确实有这一规定,而且不只是律师,即使是看守所的工作人员、其他办案人员如果要进入监区也必须将手机交给监区外的值班人员保存,这主要是出于看守安全而统一作出的规定,而且进一步讲,律师是否携带手机并非影响律师会见权的必要因素,律师没有携带手机并不影响其正常的行使会见权。因此,不能把任何会见限制都视为对律师的歧视或者刁难。 (二)完善律师会见权的有益探索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地方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已经对完善律师会见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辽宁省部分地区正在进行的律师会见批准主体的改革。该项改革是将办案人员与审批会见人员相分离,由看守所统一制作审批登记表决定是否允许会见,并决定是否派员在场。据悉,该省的沈阳、锦州等地在推行了该项措施后,律师会见难的局面大有好转,目前辽宁省的大连等其他地市也在着手准备推行该项改革。二是烟台市芝罘区看守所在律师会见室安装了先进的监控设备。据介绍,该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也就是说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监控人员是“看得到但听不到”。这种监控装置在保障会见秩序与安全的同时,也有益于充分保障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秘密交流的权利。 (三)完善律师会见权的对策与建议 1、参照有关国际公约的通行标准,完善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 到目前为止,我国加入或者签署的多个国际条约与准则中对于律师会见权已有了较为详细与科学的规定,这些规定应当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律师会见权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包括《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囚犯待遇最低限制保障规则》等等。其中有关律师会见权较为通用的表述为:“遭逮捕、拘留或者监禁的 75 所有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不迟延的,在不被窃听、不被检查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这种协商可在执法人员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根据这些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律师的会见权:一是会见须经批准应当作为例外情况,且这种例外的范围不能过宽,适用条件必须明确;二是立法应当对具体的会见程序作出统一规定,不能由执法机关自行规定或随意解释。如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都因制订的年代较早而亟待修正,而《公安部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有关律师会见的规定中也存在着自行授权的现象,如将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会见批准机关由“侦查机关”改换为“公安机关”,两字之差就可能为看守所人员在场留下了解释的空间,而且该规定47条中要求律师会见时“遵守会见场所的规定”,而对于具体包括哪些限制性规定则语焉不详,容易在实践中造成混乱。三是立法应当把握律师会见权作为权利的特性,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禁止”的行使原则,对于权利的例外限制必须由法律予以明文规定。据此,目前实践中对于会见的时间限制、次数限制、内容限制都是过于随意,因而是缺乏法理依据的。 2、改革看守所的隶属体制 目前律师会见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于看守所,而是来自于侦查机关。看守所主要负责犯罪嫌疑人的看管、帮教工作。许多看守所工作人员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提供服务者”,对律师会见、办案机关提审提供有关便利,甚至更直接的将自己比喻为银行或者提款机,只要手续齐全,看守所就提供会见或者提审的机会。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看守所隶属公安机关管理,其直接领导者是公安机关的领导,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只能是配合居多、制约不足。相应地,对律师会见工作也难免存在着限制或者被迫不予配合的做法,因为领导可能有指示。这种隶属体制使得看守所的中立性受到质疑,很难令人信服隶属于公安机关的看守所会对保障律师会见权和制约公安机关非法侦查能持中间客观的立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来自公安机关领导的干预与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有必要考虑将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的体现进行改革。从本质上来看,看守所履行的监管职能与监狱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关押的对象不同而已。将看守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应该更能增强看守所的中立性,同时,也会减少直接来自公安机关领导为破案而进行的干预,有助于减少侦查阶段侵害律师会见权的情形发生。 3、完善会见权的救济机制 “无救济即无权利”,长期以来会见权救济机制的缺失是律师会见难这一痼疾难以得到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办案机关随意限制律师会见,而律师却无处也无法主张自己的正当权利。而且,相关惩处措施的空白,也使得许多执法机关敢于公然违反法律规定,对律师会见百般限制。建立救济机制就是要在适当的时机下,将可以依法限制律师会见的决定权划归中立的机构享有。目前暂时可以考虑交给看守所负责,但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由法院对是否限制律师会见作出中立的司法裁决,同时应当赋予律师在会见权受到不合理限制时,向中立的司法机关申请救济的权利。另外,对于非法限制律师会见权的行为应当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个人行政责任与诉讼程序性制裁措施并存的惩戒机制,以建立起完整的律师会见权的权利体系和保障机制。 二、关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均对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作了规定。《律师法》第30条规定: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第31条规定:律师承办法律事务,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同会见权、阅卷权一样,调查取证权是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享有并行使充分的调查取证权是律师顺利开展辩护工作、成功履行辩护职责的前提,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大小及其实现程度直接关系着辩护质量的高低。从诉讼机制的运行来看,如果辩护律师不享有切实且有保障的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辩护将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控辩双方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富有意义的对抗,这无疑将从根本上冲击对抗式诉讼机制的存在。因而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亦是对抗式诉讼机制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要素。 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我国辩护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辩护律师的这一基本诉讼权利的实现程度如何,实际状况与立法预期是否相吻合,如何保障律师充分实现其调查取证的权利, 调研正是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进行的。 (一)调研对象对律师调查取证权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76 调研的情况表明,实践中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的状况远不如人意。谈及律师调查取证问题,法院、检察院以及辩护律师各方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各有担忧和顾虑。从检察机关来说,检察人员对辩护律师的介入和调查取证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自侦人员干脆就认为律师不应在侦查阶段介入,因为有碍国家权力的行使,“只是增大了国家机器运转中的摩擦,增多了损耗。”他们认为相对于犯罪嫌疑人和律师,其实办案人员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身在明处而犯罪分子身在暗处,办案人员是在对案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侦查,千辛万苦才使案情逐渐由模糊而明晰。而律师能让证人消失,利用法律的缺口去改变证言,给侦查、起诉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实践中曾出现过很多问题。还有些同志认为,检察机关有全面收集证据的职责,包括收集有罪证据和罪重,也包括收集无罪证据和罪轻证据,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的实际意义不大,实践中很多律师也都怠于取证。从法院方面来说,法官们的态度较为超脱和中立。他们表示非常欢迎高素质的律师、高质量的辩护证据出现,法官认为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充分行使有助于在庭审中形成真正的对抗,对于法官全面听取意见、查清案件事实、正确定罪量刑有积极作用。不过,法院的同志反映,实践中律师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证据,主要是依赖控方的证据,律师的辩护主要是找控方证据的瑕疵。法官非常希望律师能通过调查取证形成自己的证据,以真正实现控辩平衡。与此同时,法官对律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也表示担心和怀疑,因为确实发生过律师取证违法违规的情况,希望加强对律师的约束。从律师方面来说,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对调查取证的现状抱怨最多,态度消极。用他们的话说:“各办案机关防律师象防贼”。律师认为现行法律赋予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太少而束缚太多,稍有不慎还可能掉入刑法第306条的“陷阱”,因此近些年来律师做刑事辩护的积极性不高,普遍认为刑辩之路越走越窄,有的律师甚至说“脑子有病才办刑事案件”,办案中也不愿费神取证,多依靠阅卷,寻找控方证据的破绽而进行辩护,辩护质量不高。 与各办案机关和辩护律师的上述种种心态密切相关,调研情况表明律师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调查取证权的实现程度各有不同。侦查阶段,虽然法律规定律师有权介入,但并非以辩护人身份出现,只能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或申请取保候审,法律没有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律师介入的比例也很低,不及5%。律师反映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没有名分,地位尴尬,工作没有方向,调查无从进行,因而基本上无所作为。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介入的比例明显高于侦查阶段,但也不及50%。此时律师的诉讼权利相对充分得多,活动空间大一些,但是律师仍然在调查取证方面作为甚小。由于担心“妨害作证罪”的陷阱,同时刑事辩护案件收费低廉,所以很多律师无论是从安全还是经济利益出发,都不去主动收集证据。据了解,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况也不多。但是,律师也不是无从获取任何证据信息。大连和烟台的检察机关基本上都不同程度的允许阅卷,烟台市检察院还有证据开示制度以及审前控辩双方对案件的交流,这些成了律师获得证据的主要渠道。两地调研表明,审判阶段律师介入的比例最高。在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有80%以上有律师辩护,而在基层法院则在50%左右。相比之下,法院对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在主观上的制约最少,对于律师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况,法官认为只要是对查清案件事实、准确定罪量刑有影响的证据,就会同意根据律师的申请调查取证,但也有法官从保持庭审中立的立场出发,对律师的调查取证申请不予理睬。总之,律师整体上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的积极性不高,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对律师在审判阶段行使调查取证权的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律师调查取证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研中的座谈发言、问卷情况以及我们的分析,律师刑事调查取证权存在的问题可以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根据该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调查取证权。大连和烟台两地律师反映,有的看守所甚至规定律师只能问三个问题,即涉嫌的罪名;有无刑讯逼供;是否申请取保候审。尽管法律规定律师有权“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但办案机关认为“有关案件情况”仅指关于案件的程序性问题,而不包括案件的实体问题,因此一旦律师涉及案件事实时即刻就会被制止。虽然修正后的刑诉法使律师提前介入到刑事案件中,但没有调查取证的权利使得律师的地位很尴尬,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2、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和申请调查取证障碍重重 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有权自行调查取证和申请调查取证,然而现行法 律对之设置了多重限制。就律师的自行调查取证权而言,刑事诉讼法一方面强调“凡 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同时却又明确规定辩护律师自行取证以 77 征得证人或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为前提。实践中,由于传统诉讼文化观念影 响及证人保障制度不完善,证人通常不愿作证,往往需要做大量的说服工作,单位 不予配合的情况也很常见,律师对此无可奈何。向普通证人取证尚且如此,向被害 人及其提供的证人取证就更难。不仅要经过被害人或控方证人的同意,而且必须经 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什么 情况下应该许可律师调查并无明确规定,有无许可之必要全凭检察官、法官主观把 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应当赋予辩护律师不受国家机 关干预的自行取证权,理由是担心律师干扰办案的进程。相较之下,办案机关取证 以强大的国家权力为后盾,则容易得多。法律不但未规定要经过证人的同意,必要 时办案机关还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 除自行调查取证外,辩护律师还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但调研表明,律师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况很少,检察机关和法院同意辩护律师申请的情况更少,问卷调查显示适用比例不及10%。立法的本意在于弥补律师自行调查取证权的不足之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不佳。往往是律师认为确有必要收集的证据,检察人员和法官却认为没有必要,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此又没有可具操作性的详细规定。访谈中发现,检察人员对律师的取证申请态度更为消极,控辩诉讼利益的对立先天性地决定了二者之间的不合作状态。 3、执业风险的客观存在使辩护律师怠于取证、畏于取证 对于律师而言,刑事辩护的风险主要源于调查取证活动。刑法第306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第2款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尽管如此,由于该条对律师违纪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界定的模糊以及“威胁”、“引诱”认定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该条不可避免地成为律师调查取证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陷阱,在司法实践中也容易被某些执法人员当作职业报复的根据。在大连、烟台两地的调研中,律师感叹“钱没挣多少,还可能被送进监狱”,“刑辩难怕什么,但抓你怕不怕,~”言语中颇多辛酸。有律师建议,通过立法准许律师调查取证时带录音笔进行录音以防被贯以妨害作证之名。有资料表明,新刑法实施以来,已有近200名律师曾因涉嫌伪证罪而被拘留、追诉甚至21定罪,而其中不乏蒙冤受屈者,这使律师接办刑事案件的热情锐减,即使接办,律师也不愿认真取证,而是敷衍了事,最后损害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应得到维护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律师刑事调查取证权的对策与建议 刑事案件中,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之所以遭遇上述种种困境,显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所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辩护律师在调查取证中的困难源于法律规定不尽合理,有3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是由于执法部门的刁难。这其中既有制度自身的缺陷问题,亦有法制观念滞后的问题;既有办案人员的偏见和特权思想作祟的问题,亦有律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尚待提升的问题。据此,我们认为要解决刑事诉讼中律师调查取证的诸多难题,需要多管齐下,而不能单纯依赖某一方面的完善和改进。具体而言,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乃至所有诉讼权利的充分实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为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准确定位 奉行当事人主义的英美国家为了弥补控辩力量天然不平衡的状况,一方面赋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各种保护性、防御性、救济性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则赋予辩护律师独立的诉讼地位和必要的诉22讼权利。调查取证权即是律师诉讼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根据,一般认为源自被追诉人自身固有的基本权利——辩护权。辩护律师通过接受委托或指定介入刑事诉讼,旨在帮助被追诉人行使辩护权,因此辩护律师享有的诉讼权利是被追诉人辩护权的派生和延展。我们认为这只是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来源之一。律师固然是基于委托或指定而享有调查取证的权利,同时,律师作为一个专业行业代表着来自民间的社会力量,律师不是被追诉人的代言人,而是来自社会的法律力量的代言人,在现代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视野中,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处于国家权力体系之外,属于社会力量,因此律师的诉讼权利从根本而言是以社会权力作为依托和支撑,正是这一权利来源决定了律师具有不依附于法官、检察官和被追诉人的独立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在我国,对律师诉讼权利独立性的准确定位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律师应享有充分的调查取证权的内在合理性,进而 21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98页。 22 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第442页。 78 逐渐消弭长期以来人们视辩护律师执业仅为个体行为的偏见,从而切实保障辩护律师依法调查取证,依法独立执业。 2、加强律师行业的自治自律,提高律师执业水平 律师调查取证权不容乐观的现状使不少律师对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持消极态度,我们认为这种心态是不足取的。律师作为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应恪尽职守,坚持正义。尽管律师调查取证与办案人员相比面临更多困难,但决不能因此而漠视调查取证工作。只有立足于证据,才能在法庭上立于不败之地。那种认为律师的“本事”就是知道如何按被追诉人的需要解释法律和钻法律空子、以及用被追诉人的钱财建立和使用方方面面关系的想法都是极端错误的。也正是在这些错误观念的误导下,少数律师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在调查取证活动中出现林林总总的违纪违法行为,破坏了律师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律师行业未来的前途。对于这些律师行业中的“蛀虫”行为,必须严加惩戒,但不应轻易启动司法程序,而应由律师协会行使惩戒权,强调律师行业的自治自律,完善律师管理体制,实现律师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当然,在刑事诉讼运行机制的设计上,也应考虑对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行为更为科学、合理的制约,因为单纯依靠律师制度体系内部的自律是不够的)。作为律师,应充分认识提高自身执业能力的紧迫性,特别要不断提高执业道德水准,以较高的执业水平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充分发挥律师的辩护职能,为实现司法公正而发挥律师特有的作用。 3、更新司法观念,剔除办案人员特权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受“官本位”思想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一些办案人员习惯于把自己与国家划等号,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从而产生傲慢自大、唯我独尊的特权思想。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辩护律师,他们不是公平、友善、积极23配合,而是排斥、敌视、消极应付。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律师的调查取证申请不予理睬,一旦律师收集的证据与自己掌握的证据相左,就倾向于认为律师帮助伪造证据或妨害作证等。这些特权思想和行为大大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同时为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人为地增加了障碍,使律师在调查取证活动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不敢亦不愿大胆开展取证工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宣传科学文明的法制观念,提高司法人员素质,涤除办案人员的特权思想,整顿司法队伍,对滥用权力限制、妨害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甚至侵害律师权利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及时处理。 4、赋予律师充分的调查取证权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调研中发现,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行使调查取证权的诸多困难很大程度上源于立法的缺陷。而一项制度的运行能否实现其预期目的,首先取决于该制度自身在设计上的科学与合理程度。因此律师调查取证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健全与完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具体的调查取证权。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却没有明确赋予其调查取证的权利。这实际上使律师的介入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意义,律师无法有效的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这恐怕也是司法实践中侦查阶律师介入比例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控辩平衡”的程序规则,律师在侦查阶段应该享有了解案情,收集证据的权利,否则控辩之间就只是一场“显失公平”的游戏;从实现实体真实的角度而言,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也有其积极意义,有助于促使办案人员更加认真、高效的工作,侦查收集的证据更加全面,从而更好地完成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任务。我们认为,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的“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应解释为律师有权了解案件的实体问题,而不仅仅是程序性问题。另外,考虑到犯罪侦查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律师执业道德规范尚待健全的情况,对于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可予以一定限制,对律师收集证据的方式、对象、范围等应由法律明确做出规定。 (2)完善辩护律师现有的自行取证权和申请取证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律师向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取证,以征得同意为前提;向被害人及其提供的证人取证,不仅要经被害人或证人同意,而且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而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又常常拒绝律师的申请。相较于办案机关,律师自行取证受到多重限制,与侦控方在调查取证权上完全失衡,实践中实现程度很低,因此对此必须予以矫正,应规定辩护律师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如果不提供,辩护律师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取证,人民法院不同意该申请的,应当有具体理由。根据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查取证能否实现取决于检察院、法院的主观态度。对此,一方面宜把律师的调查取证申请统一归于人民法院,因为实践中由于诉讼利益的冲突,检察机关作为追诉的一方,不应该享有此权力,有违“控辩平衡”原则。同时为确保庭审法官保持中立性,应确立预审法官制度,庭前调查取证的决定和实施都由预审法官负责。另一方面,对预审法官的自由酌量权应予以必要的制约,要求他们对律师的申请做出明确答复,不同意的,应做出书面裁定并说明理由,对拒绝律师取证申请的情形由法律明确规定,同时赋予律师对该裁定享有复议的 23 王美丽:《律师调查取证的障碍及保障对策》,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 79 权利。 (3)取消刑法第306条的规定,消除辩护律师对取证之高风险的担忧。刑法第306条的规定,旨在通过惩戒制裁实践中少数辩护律师违反职业道德,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的行为,进而规范辩护律师的诉讼行为。其立法本意是好的,对律师知法犯法,违法取证的行为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保障辩护律师制度健康运行的需要,但该法条的内容其实已包含于刑法第307条中,再专设第306条一方面造成法条的重叠和竞合,有违立法的经济原则,且“威胁”、“引诱”等表述在含义上的宽泛和不确切为实践中司法人员随意追究律师刑事责任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至少确实让辩护律师感觉到了这种被追究之危险的现实存在,为辩护律师执业中的取证行为平添若干风险,令律师视取证为畏途,该法条实施后近几年来律师伪证罪、律师妨害作证罪的涌现更是直接导致了刑事辩护率的下降。因此无论从立法技术抑或实施效果的角度考虑,刑法第306条都应取消为宜。对于律师的违纪违法行为,应由律师协会承担惩戒的职责,对于律师违法取证构成犯罪的,则可依据刑法第307条予以追究。 (4)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设置和落实。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尤其是不愿出庭作证也是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重大障碍之一。由于传统诉讼观念和现行证人作证制度的非强制性,证人拒绝作证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说服证人提供了证据,也只是庭前获取的证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询问、质证,经法庭查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而据我们调研中了解的情况,法庭审理时证人的出庭率不足1%,这往往使得律师在调查取证前期工作中的努力化为乌有(尽管控方证人也不出庭作证,但由于其地位上的天然优势,法官基于对国家权力的信任通常都会将控方证言采纳为定案根据,而对辩方证言予以排除)。故此要避免证人拒绝作证现象成为律师实现调查取证权的制肘,必须健全和完善证人作证制度,从立法上强化对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建立经济补偿和拒绝作证的规制。此外可考虑确立证据保全以及关键证据公证制度等,保障证据的及时固定、收集以及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关于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根据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在法院开庭审判7日前才能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履行辩护职责,行使阅卷权。虽然没有充分时间对案卷进行仔细研究,但律师在审判阶段有权到法院查阅全部案卷。为吸收、借鉴控辩式庭审模式,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要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只需向法院提交“主要证据的复印件”,而不移送全部案卷材料。这种公诉方式对于防止法官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先定后审,保障法庭审判的“实质化”以及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刑事辩护律师普遍反映,与新刑诉法实施以前相比,阅卷反而更难了。如果律师的阅卷权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律师就很难全面了解案情,尤其是难以了解有利于被指控人的材料,尽早地发现案件中的疑点,从而提出有力的辩护意见。这不仅不利于审判结构的优化和促进审判公正,也不利于保障辩护律师履行职责。 (一)审查起诉阶段的阅卷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从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319条规定:“在审查起诉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允许被委托的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诉讼文书包括立案决定书、拘留证、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逮捕证、搜查证、起诉意见书等为立案、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以及提请审查起诉而制作的程序性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包括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物证技术鉴定等由有鉴定资格的人员对人身、物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材料进行鉴定所形成的记载鉴定情况和鉴定结论的文书。” 访谈中律师们普遍反映,立法的这一规定本身就是对律师阅卷权的限制,因为上述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主要是拘留证、逮捕证和鉴定结论等的范围非常狭窄,律师最希望看到的证人证言、物证、书证、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对定罪量刑有决定意义的证据材料都不在此范围之内。由于辩护律师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案情,实际很难在这个阶段“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正确的辩护意见。在调研中有律师反映,司法实践中连上述并不完善的规定事实上也没有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按照该律师的说法,目前在审查起诉阶段,一般只能看到能反映涉嫌罪名的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等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诉讼文书以及鉴定结论,至于立案决定书、批准逮捕决定书、起诉意见书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上能够反映案件情况的诉讼文书,办案机关一般并不向辩护律师提供。还有一些律师反映,有些检察机关对辩护人阅卷的场所和时间进行不必要的限制,使辩护律师无法正常阅卷,更没有条件做必要的摘记、复制;有些检察机关规定不论律师是否复印材料,只要到检察机关阅卷,就收取一定数量的阅卷费、复制费或其他名目的费用,且有的地方的收费标准过高,一个稍微复杂的案件仅复印费就上千元。这种乱收费加重了犯罪嫌疑人的经济负担。当然,有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没有 80 给律师设置什么障碍。在烟台市检察院,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到检察机关查阅全部案卷材料,只有在诸如一些影响较大或者较为复杂的案件中,律师的阅卷才会受到一定限制。有检察官介绍,是否让律师查阅全部证据材料,与该律师的执业存在一定联系。一般来说,那些没有不良记录的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阅卷几乎不受限制。 (二)法庭审判阶的阅卷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对指控犯罪事实的材料有权查阅、摘抄、复制。至于辩护律师在审判阶段的阅卷范围是哪些,是只能查阅检察机关移送给法院的材料,还是可以查阅全部的案卷材料(包括检察机关移送给法院的材料和检察机关未移送的材料),律师是到法院阅卷还是到检察院阅卷,法律并无明确的规定。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和检察院将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的“犯罪事实材料”与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联系起来考虑,认为辩护律师在审判阶段只能在法院查阅、摘抄、复制检察机关移送至法院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有检察官认为,不应准许律师在庭前查阅全部案卷材料,否则律师会对案情早作准备,这会使得公诉方在庭审的辩论中处于不利境地。而有律师则认为,“犯罪事实材料”应当指全部案卷材料。有律师反映,实践中如果提出到检察机关查阅没有向法院移送的案卷材料,根本不可能得到批准。 此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但对于“主要证据”的涵义,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存在一定的差距。1998年1月的《六部委规定》)也对主要证据作了法律解释,其第36条规定:“主要证据”包括:(一)起诉书中涉及的各证据种类中的主要证据;(二)多个同种类证据中被确定为“主要证据”的;(三)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正当防卫的证据。人民检察院针对具体案件移送起诉时,“主要证据”由人民检察院根据以上规定确定。但是,有法官认为,实践中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的有关材料不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普遍存在。该法官认为,如果检察院移送到法院的主要证据不全,当庭提供一些未向法院移送的证据,辩护人就无法对这些证据当庭进行有效质证、辩论。这不仅无法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也难以保证庭审质量。有律师反映,检察机关移送到法院的“主要证据”复印件,一般只包括有罪的证据,而大多缺少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公诉人往往以不是主要证据为由不予移送。有的检察机关把次要证据作为主要证据移送给法院,而把主要证据作为“重型炮弹”藏而不露,到法庭上突然出示,使辩护律师措手不及,处于被动地位。有律师指出,个别检察机关常常借口经济困难,无复印机,无复印纸,或者是复印机坏了修不起等,只移送起诉状、证据目录、出庭的证人名单,证据材料一概不予移送,实际剥夺了庭审前律师的阅卷权。 此外,实践中有的检察院出于各种原因,在起诉时实行全卷移送,比如烟台市检察院。据介绍,这种做法受到检察院、法院、律师的普遍欢迎。对检察机关来说,采取“复印件”主义的起诉方式增加了诉讼成本,不仅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使对发达地区也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在复印件移送后法院在庭审后往往仍要求移送全部证据材料。对法院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法官对单纯依靠庭审定案大多持否定态度,希望检察机关在起诉时移送更多的证据材料甚至全案移送,以在庭前对案件作实体审查,从而作好庭审准备。辩护律师的先悉权是辩护职能得以展开的前提, 因此全案移送有利于律师获得更多的信息。不少律师认为,立法应予支持和肯定。 律师的阅卷权是大陆法系国家保障律师先悉权的制度,而英美国家采用的则是证据开示制度来保障这一权利的行使。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试图借鉴英美国家对抗制的审判模式,在律师获得信息的途径方面也在进行探索和改革。虽然目前立法并未规定证据开示的内容,但有些地区已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山东省烟台市检察院就有这方面的尝试,下文将结合此次调研把证据展示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分析。 四、关于证据开示的问题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有观点指出,这一规定与1979年刑事诉讼法相比,既能避免法官的“先入为主”和“先定后审”,防止法庭审理走过场,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真正实现法官居中裁判及司法公正,又能使法官有的放矢地驾驭庭审过程。 但是,从司法实践以及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很多来自审判、公诉以及律师方面的代表都对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的作法持保留态度,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增加了公诉机关的 81 财政负担,很多地方的检察院不堪重负,还有些地方检察院为节省开支,安排人力挑灯夜战,将主要证据重新誊抄一遍。另一方面,实行新制度之后,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不需要向人民法院移送全案的证据和案卷材料,导致律师只能到法院查阅检察机关移送的所谓主要证据复印件,而看不到全部案卷和证据材料,而这一点是推行新诉讼模式遇阻的关键症结之所在。因为,新的庭审方式借鉴了英美国家对抗制的审判方式,这就要求控辩双方的力量必须平衡,使得双方能够在法庭展开有效的、势均力敌的进攻和防御,保证法官客观公正地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对被告人定罪和量刑。如果辩护律师无法在庭审前查阅到全部案卷和证据,就无法全面知悉公诉机关的指控证据,当然也就无法为法庭辩护作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有权决定所移送给法院的“主要证据”范围,这样,检察院为了确保控诉犯罪的成功率,可以有意将关键的、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控诉证据,放在庭审过程中突然出示,使辩护方对此措手不及,为庭审中“伏击审判”埋下了祸根。同样的,由于法律没有规定辩护方应当向控诉方展示证据,辩护律师也可能实施类似的庭审突袭,令公诉人猝不及防。这种情况或者导致法庭审理不能展开真正的有效对抗,失去应有的公正性,或者导致控辩双方无奈申请延期审理,进而影响诉讼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实践难题,一些地方司法部门开始主动探索改革之路,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实践部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外的证据展示制度,开始试行公诉机关与辩护律师的庭前证据交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就是其中之一。该院在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不久,就开始探索证据开示方面的改革。调研期间,我们与该院的检察官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作法和经验。根据他们提供的材料,并且结合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证据开示规则,我们对我国证据开示制度构建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一)证据开示应当是单向还是双向的 在烟台市检察院制定的证据开示规则中,明规定了对等原则。即不仅检察机关需要向辩护方开示证据,而且辩护方也必须向公诉方开示相应证据,未经开示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或使用,辩护方也不例外。当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律师行业等部门正在积极制定证据开示规则,其中争论较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就是:证据开示应当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即证据开示是仅仅由公诉方向辩护方开示证据,还是双方都必须互相向对方展示己方所掌握的证据, 控诉方应当向辩护方开示证据,这一点不存在问题;至于是否赋予辩护方向控诉方开示证据的义务,有不同的主张。有观点认为,由于我国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取证能力十分有限,很多情况下律师根本取不到证据,因此,辩护方不应当负有证据开示的义务。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尽管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首先,现代刑事诉讼不仅关注司法公正,而且关注司法效率,为了提高庭审质量和诉讼效率,当前一些国家都在对证据开示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比如英国、美国等,其中一个共同趋势就是逐步规定辩护方也负有向控诉方开示证据的义务,并且应当开示的证据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辩护律师收集证据的能力相对较弱,但这并不表示律师收集不到任何证据材料,也并不表示未来律师的证据收集能力依然会很弱。在司法实践中,辩护人事先掌握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在庭审时“突然袭击”的情形不时发生,公诉方对此措手不及,损害了诉讼的公正和效率。所以,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审判效率,控诉方和辩护方都负有向对方开示相应证据的义务,至于双方各自所应当开示的证据范围,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诉讼程序以及检察机关和律师的权力、权利、地位等因素具体进行讨论。 (二)证据开示的范围如何确定 证据开示范围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烟台市检察院和相关律师事务所制定的开示规则中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控方应当开示的证据包括: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庭示证据和非庭示证据;出庭证人和出庭鉴定人名单;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的证据;证明上述证据合法性的证据;其他应当开示的证据。辩护方应当开示的证据包括: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笔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现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所指控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能够推翻法律上推定事实的证据;法定和酌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出庭证人和出庭鉴定人名单;证明上述证据合法性的证据;其他应当开示的证据。同时,为了防止证据开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还参照外国的某些作法,结合自己的司法实际,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形,主要是国家、公共利益豁免原则和保守职业秘密原则。前者是指对凡涉及不宜开示的有关国家秘密的证据,或者属于特情人员提供的证据,以及通过技术侦察手段获取的证据等不予开示。后者是对控辩双方在办理案件中所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涉及当事人工作、商务秘密以及个人稳私的证据等可以不开示。另外,烟台市检察院证据开示规则还规定,控辩双方应当就所展示的证据互相交换意见,也可以对全案的认定、处理和适用法律等事项交换意见,必要时,辩护律师可以向办案检察官提出书面辩护意见。由上述规定看,除了根据公共利益豁免及保守职业秘密原则可以不予展示之外,他们规定的证据开示范围非常 82 之广泛,不过,其中有几个方面引起了我们关注: 首先,该院规则中关于控诉方与辩护方应当开示的证据范围的表述值得讨论。我们认为他们的表述似乎稍显繁琐且不甚明确。因为控诉方的证据无论怎样分类,都可以分为庭示证据和非庭示证据两大部分,既然规定开示证据包括庭示证据和非庭示证据,就没有必要再具体列举开示的范围还包括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法定量刑情节的证据和酌定量刑情节的证据等。而规定辩护方必须向公诉方开示不具备所指控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这一界定实际上是要求:只要律师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就必须将有关的无罪证据开示给公诉方。而如果这样规定,似乎也没有必要再列举“不在现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情形的证据,因为“不具备所指控的犯罪构成的证据”已经包含了上述各情形。 其次,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笔录也必须向检察机关开示的规定于法于理都不通。会见笔录是辩护律师的工作成果,是他与其当事人交流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有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秘密、特别是其中有可能包含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内容,无论从职业要求还是法律规定看,辩护方都没有义务向公诉方开示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在许多法治国家,律师与当事人会谈时,政府人员只允许在看得见而听不见的地方监督,会谈内容是严格保密的。因此证据开示的范围包括辩护律师的会见笔录显然不合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6条专门规定,由被告人所作的陈述不属于由被告人方面透露范围的资讯。烟台市检察院提供的材料上也认为这样做不合适,但他们又认为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辩护方除了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笔录外,往往很少再有其他证据向控方开示,如果辩方再不开示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笔录,证据开示就成了控方向辩方的单向公开,不符合公平、对等的原则。我们认为这个理由似乎不具有说服力,证据开示本质上就是一种信息披露活动,拥有相关信息则予以披露,如果没有则不予披露,不能因为辩护方没有向控诉方开示的证据,就要求其将不应该开示的资讯开示给控方。 再次,要求双方必须互相开示出庭证人和出庭鉴定人名单,没有说明双方庭前取得的证人证言是否应当开示,但也没有明确将控辩双方各自取得的证人证言排除在证据开示的范围之外。调研过程中,在谈到证据开示最担心的问题时,检察官和律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表露出对证人证言在证据开示后可能被对方施用某种手段改变的担心。一些律师认为,一旦对等开示,则可能出现律师费尽千辛万苦获取的证人证言被检察机关稍施压力就给改变了。而一些检察官则提出,有些辩护律师利用证据开示中获取的信息,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指使被告人拒供翻供,唆使证人拒证翻证,甚至制造伪证,妨碍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对辩护律师的私下行为又不好监督控制。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虽然看似很严重,但也不是没有缓和和解决的办法。实际上,一些国家明确规定证人向控诉方或者辩护方所作的陈述不属于向对方披露的范围。这种规定一方面可以保证控辩双方中的一方证人不会被对方在开庭前利用某种方式改变作证内容,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也是与这些国家法庭审理的直接言词原则紧密相联的。证人作证的场合只能是法庭,并且必须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提交书面证言作证仅仅是具有法定理由的例外情形。比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6条就规定,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由政府方证人或者预期的政府方证人向控诉方所作的陈述不属于政府方透露范围的资讯;由政府方或者辩护方证人、或者预期的政府方或辩护方证人对被告人、被告人的律师或代理人所作的陈述不属于被告方透露的资讯。由此看,许多试点单位或者某些学者都主张控辩双方将凡是拟在法庭出示上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全部开示给对方的观点是有欠科学的。我们认为,应当规定证据开示只需开示证人名单、住址等,双方都可以事先去询问证人,但证人在庭下给任何一方所作的陈述都不属于向对方开示的范围,也不能作为证据提交,只能自己用来准备控诉和辩护,最终认定案件必须以证人出庭陈述并接受控辩双方质证后的证言为准。如此,担心证人在证据开示后被对方引诱、胁迫改变证言的问题可能就不会太突出。 最后,在证据开示活动结束之后,辩护律师是否应当在开庭之前将自己对证据及案件的看法、意见提交检察院。烟台市检察院证据开示规则中要求控辩双方应当就所展示的案件证据、全案的认定、处理和适用法律等事项交换意见。但在座谈中,检察院与律师都提到,实践中是要求律师必须在证据开示结束之后向检察院提交自己对证据和有关案件的看法与意见的,类似于要求律师提前告知辩护意见。理由是:根据对等原则,公诉机关不仅已经将证据材料开示给了辩护方,而且也把载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和公诉意见以及相应推理根据的起诉书提供给辩护方,作为一种对等,辩护方也应该将本方的辩护意见、根据及理由在庭审前提供给检察机关。这个规定值得我们注意。从证据开示制度的本质和发展来看,开示的基本内容应当是证据方面的信息,即使现代一些国家的法律赋予辩护方也承担证据开示的责任,律师也只是有条件地开示本方所掌握的证据而已,对于律师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和自己的理论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等形成的有关工作成果,比如关于辩护书等,是不在强制开示范围之内的。当然,辩护方有权利在审查起诉阶段即向检察院提交辩护意见,也有权利在开庭之前 83 就把法庭辩护词出示给公诉方,但不是义务。不过,证据开示的历史和外国的作法并不能说明烟台市检察院的这种作法就是不合理的。我们从某些国家的庭前准备程序中还是可以发现类似的作法,比如日本,法官、检察官和辩护人三方在庭前准备程序中要整理双方争讼的焦点,与烟台的作法近于相似。英国证据开示与庭前答辩指导听证程序的最新实践也表明这种庭前交换各自观点、理由和根据的合理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将这种规定与民事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接到起诉状之后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作法相类比。因此,即使他们这种规定不能成为证据开示制度的一部分,从提高诉讼效率和实现司法公正方面考虑,也可以将其作为庭前准备程序的一个工作环节。所以,我们认为烟台的这种作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证据开示的形式及开示次数等事项有无必要明确限定 关于证据开示应当采用何种形式,诸如主持者为谁、开示的时间、地点、次数等事项应当如何规定等,目前的观点很多。烟台市检察院在这方面的规定是:证据开示活动由控辩双方参加,控方人员必须具备检察官资格,辩方人员必须具备律师执业资格。具备律师执业资格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参加证据开示。证据开示活动应当由检察人员主持,但可以邀请承办案件的法官参加证据开示。证据开示可以由检察机关方面提起,也可以由辩护人提起,是否进行开示最终由检察机关决定。另外,对于共同犯罪案件,根据尊重大多数人意见的原则,如果有一半以上的辩护人不同意证据开示的,可以不开示。检察机关在确定进行证据开示之后,应当将证据开示的时间、地点通知辩护人,检察机关还可以同时决定邀请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参加证据开示。证据开示时间可以由控辩双方共同商定,但应在开庭5日以前进行,可以集中一次进行,也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分次进行。证据开示的地点也可以由控辩双方共同约定,可以在检察官办公室,也可在律师办公室。证据开示活动由检察人员主持,按照先控诉方后辩护方的顺序,控辩双方先后向对方依次开示各自将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具体方式可以参照下列顺序进行:控方证据全部开示完毕,再由辩方开示;依照案件事实逐一开示;根据犯罪要件逐一开示;依照证据种类分级开示;控辩双方商定的其他开示方式等。在证据开示之前,控辩双方可以互相查阅对方的案件材料。在证据开示过程中,控辩双方也可以摘抄、复制对方的证据材料。 关于证据开示的形式等方面的各个问题,结合烟台市检察院的规定,我们认为应当首先明确一个基本的问题:即证据开示活动是否必须象庭审、听证会那样正式、严肃,是否必须要有主持者。当前,在证据开示规则制定的讨论中,争议较大的又一个问题是:证据开示活动应当由法院主持还是应当由检察院主持。主张由法院主持证据开示的人认为:检察院是证据开示中地位对等的控辩双方中的一方,如果由开示活动的其中一方作主持者,就可能造成一旦双方发生争议时,由作为争议一方的检察院来裁断处理,这显然不公平,违背了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原则。主张由检察院主持证据开示的人认为:证据开示的时间最好是在检察院对案件审查之后、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之前,这样有利于检察机关根据证据开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起诉。而如果这样,由法院人员来主持证据开示参与程序,在当前的司法体制下就缺乏合理性和正当性根据,因为案件尚未进入审判阶段。而如果是在提起公诉之后再进行证据开示,则可能造成检察机关刚起诉就不得不撤诉或者明知证据不扎实而依然公诉的尴尬局面。 考察证据开示制度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该制度的本质其实就是针对控辩双方的关于证据的信息披露活动,其最初是为了保障辩护方的证据知悉权而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代表国家控诉的检察官与被告人之间的资源平衡,确保控辩双方尽可能地做到“平等武装”,进而保证被告人获得公正的审判。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需要,许多国家对证据开示制度不断进行改革,提高诉讼效率和确保司法公正一同被列为进行证据开示的目的,但其本质上终归还是一个控辩双方证据信息的披露活动。基于此,一些国家对证据开示并没有规定严格的形式,对证据开示的次数也没有作出具体的限制规定。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99条规定:“检察官、被告人或者辩护人请求询问证人、鉴定人、口译人或者笔译人时,应当预先向对方提供知悉以上的人的姓名及住居的机会。在请求调查证据文书或者证物时,应当预先向对方提供阅览的机会。但对方没有异议时,不在此限。”最高法院制定的刑事诉讼规则第178条之六对此又作了详细规定。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6条特别规定了政府方和被告人双方都负有继续透露证据的责任,即双方根据规定予以透露证据之后,如果在审判前或者审判期间,一方当事人发现新的涉及先前请求或者命令的证据或材料,这些证据或材料属于本规则所规定的应予透露或检查的范围,该当事人应将存在新的证据或材料一事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当事人的律师和法庭。由此可见,证据开示不是一次或者两次的活动,另外,只要能够达到双方互相知悉信息的目的,也不应该太过于拘泥于开示的形式和主持者究竟如何确定等,不需要将其设计成一个类似庭审或者听证形式的严肃程序,更不能规定到底是一次开示还是二次开示。我们感觉烟台市检察院的规定以及理论界许多学者关于证据开示活动的观点,似乎都太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过于机械而且不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 理解了证据开示的形式问题,所谓证据开示活动的提起、开示时间、地点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84 了,一般情况下律师到检察机关查阅、复制对方的证据材料之时,只需要将己方掌握的有关信息披露给检察院即可,如果有必要,双方还可以连续开示。至于如果没有主持者、证据开示双方对开示发生争议时如何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未来诉讼体制的改革应当是朝着司法最终裁决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和原则,控辩双方在诉讼中发生的许多争议都可以交由法院来裁断,有关证据开示的问题也不例外,这种作法与由法院主持证据开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二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2条规定,控辩双方有权在审判前请求根据第16条规则对证据先悉,要求对方提供应当透露的证据材料等,对此,法庭一般应当在审判前作出裁定。 (四)未开示证据的处理 推行证据开示制度后,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控辩某一方在法庭上提交了事先没有开示的证据,应当如何处理,烟台市检察院对此的规定是:未经开示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或者使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对方有权建议法官予以制止。这种规定与以前理论界的许多主张是一致的。但问题是,刑事审判毕竟与民事案件不同,它关系到公民的名誉、自由乃至宝贵的生命,在证据的取舍方面必须慎之又慎。况且,控诉方或者辩护方事先未能开示证据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仅仅因为某个证据提交时间的早晚而冤枉无辜或者放纵罪犯,势必会影响到司法机关对犯罪的打击和对人权的保障,也会影响到司法的权威性。例如,对于被告人事实上是无辜的案件,如果因为辩护律师未能及时开示被告人无罪的证据而将被告人定罪判刑,这种结果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是公正的。所以,简单地规定凡是未经开示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和使用,不一定能带来积极的效果。 考察其他实行证据开示制度国家,对未能及时开示证据也并不是一概予以排除,而是根据不同情形作不同的处理。比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6条规定,在诉讼期间,如果法庭注意到某当事人未按照规则要求行事,则可以命令该当事人进行证据透露或者检查,也可以同意诉讼延期,或者禁止未透露的证据出示,也可以根据情况签署其他适当的命令。法庭可以限定证据透露或者检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也可以规定适当的期限和条件。借鉴这些作法,我国建立证据开示制度时,对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行为,可以规定下述救济和制裁措施:法庭可以命令违反义务的一方继续向对方开示证据;法庭可以批准诉讼一方基于另一方违反开示义务而提出的延期审理申请;对违反证据开示义务而导致诉讼延期的一方,法庭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或者要求给予对方适当的经济赔偿;最后,对于某些特别情形,法庭可以禁止未经开示的证据在法庭上出示或使用。 附注: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连市律师协会、大连市甘井子区检察院、大连市看守所,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烟台市人民检察院、 烟台市芝罘区看守所、烟台市司法局等单位对本次调研给予了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课题组在此对上述单位及其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刑事辩护律师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与立法规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卫东 引言 85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纳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作为长期困扰中国刑事司法三大痼疾之一的“刑辩难”问题必然会成为立法者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扩大、完善律师权利似乎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之举。无独有偶,《律师法》的修改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其中一边倒的声音是要将这部律师义务法变为律师权利法。再联系到1996年刑诉法修改以来,实务界与理论界围绕着解决律师辩护难这一问题所进行各种讨论,律师权利问题俨然已成为我们探讨律师制度、刑事诉讼程序改24革中的核心问题。但无需讳言的是目前关于律师权利问题的研究过于零散而欠缺系统性,对律师权利体系到底应当包括哪些权利、这些权利之间相互关系如何迄今为止尚没有引起应有重视。这种研究状况一方面可能会使我们对律师权利的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一方面在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同时进行修改时,如何合理的架构、规制律师权利,也急需对律师权利的体系进行梳理,并甄别不同权利的性质或者功用,在相应的法律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本文试图对律师权利体系进行初步的解释,梳理律师辩护权的具体种类及在律师权利体系中的相互关系,进而对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中对律师权利如何进行分工规制给予回答。首先,在第一部分有必要总结一下关于律师权利体系构成的已有研究,找出目前使用的分析方法的缺陷,同时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令我们大致梳理出具体的律师权利种类,律师所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本元素;第二部分集中阐释律师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其中具体执业权与执业保障权是律师权利的基本分类方式,也是律师权利体系的两根重要支柱;文章的第三部分将根据律师体系的构成,对律师辩护权利的立法规制进行分析。 在进入正文分析之前,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刑事辩护律师的权利问题,对于律师从事非诉业务、民事诉讼代理业务时享有的各项权利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权利种类与体系具有最佳的代表性。非诉业务、民事诉讼业务与刑事诉讼业务中各自的律师权利具有一种递增关系。一般来讲,律师业务可以分为非诉业务与诉讼业务两大类,其中在诉讼业务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业务中律师需要履行诉讼代理人的职责,而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所具有的辩护人的职责与诉讼代理人的职责存在明显的不同,律师的权利体系也就相应的涵盖了更多的权利类型,权利体系内部的构造也就相应地更加复杂。律师在非诉业务中享有的权利完全来自于委托人的权利,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进行,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各种调查、代理各种民事行为、代办各种法律事务等等,委托人的权利范围也就是律师的权利范围。在民事诉讼代理中,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民事代理关系的一种,律师权利本质上是一种诉讼代理权,作为受托人,律师的权限范围根据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委托协议确定。各国民事诉讼法一般都规定律师作为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在代25理权限范围内代理当事人为诉讼行为。刑事诉讼中律师的权利的范围更加广阔,这主要是由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实力差距更加明显与显著,当事人作为被追诉者所处的境况更加危急,需要更多、更周到的权利呵护与律师帮助;刑事辩护律师从而也就具有了更多地保护当事人免受国家权力非法干涉的角色,要求在律师权利的赋予上,应当享有除代理当事人角色之外的更多的诉讼权利。比较以上三种主要的律师业务,律师权利呈递增趋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不等式表示:非诉业务中律师权利 民事诉讼代理业务中的律师权利 刑事诉讼辩护中的律师权利。 一、律师权利体系、具体律师权利类型的已有研究成果之简要整理 一般认为,律师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律师在执行职务时所具有的一定权限,主要包括律师依法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律师依法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律师权益受到侵犯时请求救济的可能性。律师权利的实质是律师依法独立执行职务的基本保障,律师权利的本质是一种职26务性权利。律师权利体系通常按照人身权利与工作权利二分的模式进行阐释,工作权利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时,包括代理诉讼与非诉事务时拥有的权利;人身权利是指律师履行职务的过程中,人身权与人格权应受到的法律保护,其内容包括律师执业不受打击迫害,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剥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不受损害;刑事辩护中的言论豁免、拒证权与拒绝扣押权、免受无理搜查的权利、 24 辩护律师权利的研究既有辩护权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各种具体辩护权利的分析,如调查取证权、会见权、阅卷权或者证据开示机制、在场权、言论豁免权等等,较为集中的研讨可以参见陈卫东主编:《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3R视角下的律师法制建设》,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5如德国、法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代理人一旦取得代理资格,便可以代理当事人为一切诉讼行为,其中包括了实体权利的处置,而日本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民诉法规定实体权利的处置需要当事人的特别授权,参见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页。 26 张耕主编:《中国律师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86 27拒绝辩护与代理权等。以下分别针对这两种律师权利的具体阐释方式进行剖析。 律师的人身权利作为一种单独的权利种类提出主要是根据1996年修改《律师法》修改时新增的第32条的规定,该条明确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从注释法条的方法出发,律师权利体系增加了人身权利的规定,同时本着进一步完善律师执业保障规定的意图,人身权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人身权与人格权的范畴,如拒证权、言论豁免权、拒绝辩护与代理权等内容已经不属于人身权利的范畴,但目前仍然不得不放在人身权利部分进行阐释,这种解释上的矛盾说明了人身权利概念的自身缺陷。如前所述,律师权利的本质是一种职务性权利,与律师作为普通公民所具有的人身权利在性质上显然不同,上述各种律师“人身”权利主要是一种执业保障权。如律师正常执业的前提是律师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不受恣意干涉;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要求律师应当享有拒证权;为鼓励律师自由、全面地履行职责,许多国家赋予了律师言论豁免权;为帮助律师摆脱代理当事人时所可能面临的两难困境,律师应当享有特定条件下的拒绝辩护与代理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的核心旨意都是为了保障律师依法顺利地履行职责,因此对这些权利的总体概括应当为执业保障权,而不能是内涵过于狭小的人身权利。 另一方面律师的工作权利,也就是律师具体的执业权利的研究与阐释,主要是采用列举的方法,将诉讼法与律师法中的有关规定直接加以概括。如将本文探讨的辩护律师的权利概括为十四项,分别为会见、通信权;阅卷权;收集证据权;申请司法机关收集、调取证据权;向侦查机关了解案情权;请求解除强制措施权;在场权;陈述意见权;发问权;出示证据权;辩论权;申请取保候审权;代理28申诉、控告权;上诉权。应当说这种具体执业权利的解释方式主要还是一种法条注释的方式,每项权利在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对这些权利进行理论阐释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固有权与传来权的二分模式,其中固有权是辩护人基于本身的地位而取得的权利,而传来权29是指诉讼权利为被指控人所拥有,辩护人行使这些权利,要受被指控人意志约束。按照这种理论分类,上述十四种权利中的后三种权利为传来权,其余均为固有权。应当说传来权与固有权这种以律师权利的来源作为区分标准的分类对于解释辩护律师的权利体系具有许多合理的功用,律师作为被指控人的辩护人基于代理关系可以享有大部分被追诉者享有的诉讼权利,同时律师独立的法律地位以及作为法律职业者所负有的维护法律公正实施的特有使命决定了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应当享有若干超越当事人诉讼权利之外的其他辩护权利。这种权利的理论阐释方式也被许多国家的立法所采纳,在规制辩护律师权利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理论研究工作中,对固有权与传来权的分类模30式欠缺准确、合理的解释,两种权利的范围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而且立法中并没有采纳这种分类模式。 二、律师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 律师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依赖于区分、界定律师具体执业权利与执业保障权、固有权与传来权(或称代理权)。整个律师权利体系可以通过下表表示: (一)具体执业权利与执业保障权的界分 律师权利包括辩护律师的权利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具体执业权利与执业保障权,各国的律师法和诉讼法中也主要体现了这两类权利。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支持着律师有效地履行各种法定职责。在我国现有的律师权利体系中,具体执业权利的种类大致还是齐全的,尽管各种权能的实施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执业保障权长久以来都没有得到理论研究与立法工作的应有重视,现行《律师法》中也仅仅简单地规定了“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与一定条件下的拒绝辩护或者代理权两类执业保障条款,而对于以下一系列基本的执业保障权并没有任何体现: 1、独立自由执业权 该权利体现了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的一般执业权,律师执业的行为依法进行而不受任何机关、团体与个人的干涉。律师作为自由法律职业者,独立性与自主性是律师保持其应有本色、履行应有职责的基本要求。该权利在《关于律师作用的国际准则》中也明确的体现,按照该国际公约的要求,独 27 参见张耕主编:《中国律师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至第202页。与这种权利体系的阐释方式略有不同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除上述两种权利类型之外,律师权利还应当包括财产权,并认为这里的财产权主要是律师取得相应报酬的债权,参见陈光中主编:《律师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28 熊秋红:《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188页。 29 熊秋红:《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188页。 30 目前被列为固有权范围内的十一项权利中,大部分权利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能仅仅看作是辩护律师固有的权利。 87 立自由执业权同时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履行保障律师独立于政府、当事人与其他社会力量而自由地不受恫吓、妨碍或者不适当干涉地履行职责的权利。 2、拒证权、拒绝搜查与扣押权 基于保护律师,当事人之间的保密特权,大多数国家的诉讼法或者证据法中均赋予了律师保守执业秘密的特权而享有拒绝提供证言的权利,简称拒证权;而且为彻底保障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相互交流的秘密性,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对律师与当事人之间往来的材料、通讯禁止进行搜查、扣押或者监听,即使处于协调社会安全与保障辩护权等不同价值的考虑需要对律师事务所进行搜查、扣押或者监听时,许31多国家的法律中也设置了更为严格的程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律师正常执业。 3、执业言论豁免权 为保障律师能够独立自由地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与司法公正而开展各项法律服务,许多国家的律师法与《关于律师作用的国际准则》中均规定了对律师在庭审中发表的言论免受诽谤、侮辱、包庇等刑事与民事责任的追究,即律师享有执业言论豁免权。 4、拒绝辩护与代理权 作为法律职业者的律师一旦接受了当事人的委托,就应当一贯始终地为当事人利益服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与代理,这是律师职业道德中忠于职守义务的要求。但在例外情形下,继续提供法律服务将违反法律、严重违背律师执业规则和职业道德而威胁司法公正或者损害社会利益时或者事实上律师难以继续提供服务时,也应当准许律师在法定的有限条件下拒绝辩护与代理。我国《律师法》第二十九条肯定了律师的拒绝辩护、代理权。该条规定律师在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隐瞒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据此,律师在以上三种情形下可以拒绝为当事人继续提供服务而并不违背律师执业规则与相关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助于律师正确地处理代理委托人与保证法律公正实施两项任务之间的矛盾。 5、取得合理报酬权 律师是私人执业者,提供法律服务是律师谋生的唯一手段,收取合理的报酬是保障律师执业的必备条件,因此律师有权要求合理的报酬,以支撑个人业务的开展。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为保障律师32取得合理报酬权的实现,法律还赋予了律师对于与处理当事人事务有关的财产、文件享有留置权。律师取得合理报酬权也是保障律师执业权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权利,这与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的角色紧密相关,没有合理的收入作为保障,律师服务就难以开展。 以上五种执业保障权是律师履行法定职责、提供法律服务时,据以有效保护人身权与具体执业权利的重要依据,对于具有相对较职业风险的刑事辩护律师来讲,其保护作用更加重要。执业保障权33概念的单列与完善,将推动律师权益维护取得实质性功效。 (二)具体执业权利中固有权与代理权的界分 执业权利的不完善与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限制是目前困扰律师特别是刑事辩护律师开展律师业务、律师职责的一个重要障碍,理论界与实务界近年来也就律师权利的完善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讨,但其中对律师辩护权利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律师权利体系到底是如何构成的等全局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系统的总结。对于分析具体执业权的构成时,本文使用的分析工具仍然是固有权与代 31 比如根据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PACE)第10条的规定与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特权关系有关的材料,禁止签发搜查令,当然与特权关系无关的材料不受这一条款的约束;根据英国《1997年警察法令》(The Police Act 1997)第98条的规定,对律师事务所进行监听或者对有关律师,当事人特权关系的通讯进行监听时必须具备负责专门审批监听的委员会发布的书面许可。再比如《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103条专门规定了对自由辩护权利的保障,根据该条规定只有在有限的法定情形下才能对辩护人办公室进行检查、搜查或者扣押,即使在进行搜查、扣押、检查时也必须由法官亲自进行,同时应当通知律师协会的主席或者其他代表参加。该条款也规定了对辩护人与当事人、技术顾问等相关人员之间的通讯严禁监听,此外《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200条赋予了律师拒证权。其他有关律师拒证权、拒绝无理搜查、扣押方面的相似立法例可以参见《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53条、第97条;《澳门刑事诉讼法典》第122条、第172条、第162条与第165条;《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第149条,此外在希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刑法与刑诉法中均体现了律师拒绝搜查与扣押的权利,参见(法)色核勒,皮埃尔 拉格特 帕特里克 拉登:《西欧国家的律师制度》,陈庚生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205页。 32 青锋编著:《美国律师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79,81页。 33 1996年《律师法》修改过程中,这些执业保障权在有关的立法建议中都涉及到了,但最终仅仅在《律师法》中规定了一条“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这一规定宣言意义远远大于实效意义,《律师法》修改后律师被抓、被迫害的实例有增无减的事实说明了这种宣言性条款的实际功效是十分有限的。 88 理权这对概念。具体执业权,就刑事诉讼而言,也就辩护律师的权利,其来源有二:其一为基于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行使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辩护律师所行使的这一部分权利称之为34代理权。其二,为发挥辩护律师在保障被追诉者权益、促进法律公正实施方面的作用,法律赋予了辩护人许多独有或者与当事人共同享有的诉讼权利,这种基于法律的授权而享有的辩护权利称之为律师的固有权。具有代理权性质的辩护律师权利,行使的前提是被追诉者享有该权利,而且由于被追诉者诉讼权利的广泛性,使得律师代理权方面的辩护权的范围也十分广阔与琐碎,代理权是律师辩护权的主体;而固有权的行使不依赖于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存在,固有权的种类相对也较少,法律进行规范也相对容易。固有权的另一特点在于这些律师权利的行使往往是在被追诉者难以自行行使辩护权(如被审前羁押)或者权利行使受到限制(如为了防止被追诉者毁灭证据或者串供,阅卷权往往由律师代为行使)时,律师通过这些固有权来帮助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 对照上文列举的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列举的十四项具体辩护权利,固有权的范围包括调查取证权、会见通信权、阅卷权三项,而其余十一项权利均属于代理权的范围,代理性辩护权利的第一主体为被追诉者,辩护律师行使这些权利主要体现了代理当事人进行辩护的功能角色。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来看,固有权的范围至少还应当包含在场权的内容,而代理权的范围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保障被追诉者权利的问题,而一国被追诉者人权的保障范围受制于经济状况、社会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近年来人权保障实践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公约中人权条款对各国诉讼实践影响,一系列底线性诉讼权利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代理权是律师辩护权利的主体部分,但代理权的依附性又使得针对代理性权利的研究更多得与当事人权利的保护问题合而为一,而固有性辩护权尽管内容较少,但由于体现了律师职能的重要方面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就四项律师固有权利而言,调查取证权、会见通信权的功能体现了律师帮助审前程序中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者剥夺的被追诉者实现辩护权,而阅卷权的本质是一种证据知悉权,由辩护人行使这种权利有助于在准备辩护35与保证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之间维持平衡;最后一项固有性权利为在场权,律师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辨认、搜查、询问证人等重要的取证行为时有权在场,既可以监督追诉机关相关行为的合法性以保护被追诉者的权益,又可以通过参加有关取证行为而知悉诉讼中的有关证据与信息。 代理性辩护权利的内涵取决于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的类型,代理性辩护权利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主要是体现为概括式的授权律师可以从事当事人有权从事的各种诉讼行为,但专属于当事人所有的权利除外,而具体的诉讼权利形态则散落在诉讼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当中,无需集中予以列举。比如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澳门地区的刑事诉讼法中均规定,辩护律师享有法律规定的被追诉者的所有诉讼36权利,但法律限制由被追诉者本人专有的权利除外。至于被追诉人所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不同的国家在立法上的规定有所不同,理论上的概括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从程序进行的自然顺序来看,被追诉者的权利可以大致分为知悉权、获得律师等专业人员的帮助权、参与权、上诉权以及与强制措施有关的权利。其中知悉权既包括了解逮捕的理由、指控的罪名、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也包括知悉控方的证据(通过阅卷或者证据开示机制);参与权主要是被告人有权在庭审中提出证据、进行质证以及最后陈述,同时也包括了提出各种程序性异议以维护程序权利的内容;上诉权包括要求救济的权利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贯彻;强制措施方面的诉讼权利主要是申请审前释放、要求法官审查等方面的权利。37对比我国律师具体执业权利中的十一项权利基本上都能从这些被追诉者的权利衍生出来。 三、律师辩护权利的立法规制 律师辩护权利的立法规制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相关权利在《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这 34 按照日本诉讼法学理论,代理权又可以分为独立代理权与从属代理权两种,独立代理权指违反被追诉人明示或者默示的意思表示时也可以行使的代理权利,而从属代理权是指律师不得违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行使的那些代理权利。前文提到了“传来权”的概念大致相应于从属代理权的概念。 35 如台湾学者林钰雄先生认为,之所以将阅卷权交由辩护人行使主要是因为卷宗与证物是认定本案犯罪事实的重要基础,由于被告对于本案的利害关系过大,如允许被告人行使阅卷权,难保被告不会窜改或者毁灭卷证。律师与当事人相比,利害关系极其有限,辩护律师因为一个案件的辩护利益就冒着窜改或者毁灭卷证的危险与机率,毕竟较低,同时考虑到辩护人的自主地位及公益角色,在被告人防御权利与证据的保全必要之间进行立法权衡后,合理的选择就是将阅卷权交由辩护人行使,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台湾2004年第4版自版,第203页。 36 参见《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99条、《澳门刑事诉讼法典》第52条、《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1条,这些条款的名称均明确规定为“辩护人的权利”。 37 参见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Spencer eds,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553-p587 89 两部法律中如何分布的问题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对固有性辩护权利与代理性辩护权利如何规定的问题。根据各种诉讼权利之间的区别,并考虑到两部法律在性质上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作出以下安排: 1、《律师法》规范律师权利的重点在于执业保障权,而不是具体执业权 在《律师法》修改的过程中许多观点认为,应当通过大范围充实律师执业权利而将现有的《律师法》由“管理法”转变为“权利法”,另一种观点认为参考世界各国律师法的立法例,律师法基本上38体现的是管理法的特点,解决律师权利的扩大问题不应当通过修改《律师法》来实现。律师法的本质应当是一种职务法,既应当体现律师资格、执业管理、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内容,也应当体现确保律师依法律师职责的执业保障方面的内容。在律师的执业保障权利中,除拒证权与拒绝搜查扣押权以外,独立自由执业权、执业言论豁免权、合理取酬权、拒绝辩护与代理权均应在律师法中权利一章加以体现或者予以完善。由于拒证权与拒绝搜查扣押权,更多地涉及到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特权部分以及搜查、扣押程序的规定,参照大多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例,应当归入刑事诉讼法中相关章节中加以规定。 我国现行《律师法》列举了各种具体执业权利,包括调查取证权、阅卷权、会见通信权,出席法庭、参与诉讼权以及享有诉讼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这种列举具体诉讼权利的做法意义不大,而且作为也很难能够完整地体现各种具体执业权利,因为律师在非诉业务以及诉讼代理中的业务各异,所需的权利内容、权利的规范与救济也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具体执业权属于代理性权利,根据不同诉讼业务或者其他业务的情况而存在较大差异,其间很多规定涉及到国家机关、司法体制等方面的立39法内容,《律师法》作为一部“非基本法律”,对很多权利的完善问题是“束手无策”的。如关于会见权的完善问题,必然涉及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增加相关的保障义务、违反责任等内容,而为这些国家机关设定义务显然已经超出了《律师法》应有的调整范围,将有关内容划归刑事诉讼法调整不仅与律师辩护权利属于诉讼权利的本质更加接近,与两部法律规范功能上的各自特点也更加契合。因此本文主张取消现行《律师法》所有有关具体执业权利方面的条款,将规范的重点转移到律师执业保障权的有关内容上。 2、《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具体执业权利时的两个重点 《刑事诉讼法》在充实、完善律师权利时应当体现两个侧重点,一是应当增加规定概括性的代理权,明确辩护律师有权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但法律特别规定专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权利除外。这一条款实际上可以大大扩充辩护律师的各项具体执业权利,如目前所讨论的侦查阶段的辩护权、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权问题、程序性辩护权问题,在律师享有概括性的代理权之后,都可以迎刃而解。二是在“辩护”一章集中规定、完善律师调查取证权、会见通信权、证据知悉权(通过阅卷权或者证据开示机制)、在场权四项固有权利,为辩护律师开展刑事辩护业务提供相应的支持。 摘自《律师执业概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陈卫东主编 第九章 法律援助 程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法律援助(legal aid)是指国家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接受法律服务的当事人,免收或者减缓法律服务费用,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确保法律的全面公正实施而确立的一项国际通行的法律制度,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法治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各国法律援助工作主要是由作为法律职业者的律师承担的,因此法律援助制度与律师执业制度息息相关,各国律师法与律师执业准则中大多规 38 参见李本森:“《律师法》修改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律师》2004年第11期。 39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但《立法法》并没有对哪些法律属于基本法律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于《律师法》是否属于“基本法律”的范围,《立法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由于1996年的《律师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因此从直观的角度来判断,似乎《律师法》应当规为“非基本法律”的范畴。 90 定了律师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内容,法律援助制度充分体现了律师作为法律职业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提供法律援助已经成为了律师执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章对法律援助制度进行介绍,内容分为二节,分别为法律援助制度的概述包括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与本质、价值与意义;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包括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与本质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接受法律服务的当事人,免收或者减缓法律服务费用,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作为一项制度是由法律援助的主体(法律援助的提供者与法律援助的对象)、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的内容、法律援助的形式以及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程序等几大构成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纵观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援助制度,就法律援助的对象而言,主要是针对经济困难而难以承担必要的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国家规定了除经济原因以外的“其他原因”而无法接受法律服务的公民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帮助,比如我国法律中规定的对死刑案件的被告人无论是否经济困难,均应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指定辩护律师。法律援助的内容主要是提供各种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诉讼业务服务与非诉业务服务两类,刑事辩护法律援助与民事代理法律援助属于前者,而涉及公证、调解、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活动属于后者。法律援助的内容与范围根据各国国情与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的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规定方式,比如某些西方国家包括瑞典、奥地利、日本等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中包含了法庭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的减免,也有些国家仅仅将法律援助限于律师提供减免法律服务费用的范围内。从法律援助的形式来看,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有的国家规定法律援助全部免费,也有的国家对部分法律援助服务实行部分减费或者缓收费的方式。 法律援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国家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体现,其中以国家责任为主,社会责任为辅。确保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建立一个法治社会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法治社会的实现不仅要又良好的法律制度,更要有健全、顺畅的法律救济机制、权利实现途径。另一方面法律服务市场必然遵循经济规律,提供法律服务一般来讲应当是有偿的,因此必然产生部分公民因为经济困难而难以得到合格的法律服务。此时国家作为整个社会公正的最终责任主体,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通过法律援助制度,向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帮助。这种通过经济手段的调节实现的法律扶贫,是在整个社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贯彻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法律援助主要是一种国家责任,意味着国家应当负有义务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设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实施机构与队伍、利用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充分调动律师、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对法律援助进行监督与管理。法律援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就是说在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的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作为法律职业者的律师也应当承担部分辅助义务,各种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本机构的优势支持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这种社会义务的履行,尤其在法律援助建立的早期,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形下,作为国家责任的重要补充,将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设立与有效实现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这种社会辅助责任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律师承担一定的法律援助义务也体现了作为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义务与社会角色,律师协会以及其他各种志愿者组织在法律援助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功用与积极意义: 1、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正,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与良好的社会治 理秩序。一个国家存在的主要根据就是大多数民众意志的贯彻与良好法律秩序的保持,而 这种治理任务的实现必须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司法公正。司法制度是整个社会的“减压 阀”,是化解民众不满的重要装置,各种法律服务工作是公民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法 律制度日益专业化、复杂化的今天更是如此。权利的及时实现体现着法律的公正,没有救 济、不能实现的权利写得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法律援助制度通过对贫困阶层以及其 他需要法律服务的民众提供无偿或者减缓费用的法律帮助,将促进法律制度在最大范围内 实现公正,进而塑造人们良好的法律信仰,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与民众自觉守法、知法、 用法的法治传统的建立。 2、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 个社会转型剧烈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在社会贫富差距有所 91 扩大的社会形势下,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对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正与正义具有前所未有 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法律援助制度应当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 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法治的完善要关注社会底层的权利状况、关注法治的民众基 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应仅仅限于物质保障,司法权利的保障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 分。 3、法律援助制度是实现宪法上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与“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规 定的必然要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 都应当得到相应的救济,无论其财力因素如何;物质财富的获得或许可以有先后之分,但司 法公正的实现不能有差别对待。另一方面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国家尊 重与保障人权”的规定写进宪法,更加清楚地表明了国家在人权维护方面所负有的天然责任, 各项基本人权的实现由于公民个人经济状况的困难而遇到障碍时,国家应当提供相应的资源 与制度帮助公民充分实现个人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律援助制度可以被看作是国家履行 “尊重与保障人权”责任的一个着力点。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法律援助制度所促进的“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是在接受司法救济、接近司法程序以及其他法律服务方面的平等,更 多的是一种过程的平等、程序的平等而不是实体平等与结果平等,国家通过法律援助制度尊 重与保障的“人权”也主要是通过提供免费的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促进各种 程序权利的实现。 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进程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产生于1994年初司法部提出建立和实施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1994年之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也存在着一些法律援助制度的萌芽,如我国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就规定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1956年司法部颁布的《律师收费暂行办法》中也规定了律师免费或者减费给予法律帮助的具体案件范围;此后在1979年我国又陆续颁布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师工作暂行条例》等法律文件,其中也都规定了一些法律援助的内容。1994年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开始正式建立,从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的初步试点阶段。自1994年初司法部提出建立与实施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开始,上海、武汉、北京、广州等几大城市开展了法律援助的初步试点工作,探索出来了北京,上海、武汉与广州三种法律援助模式,为后续进行的法律援助初步建立和推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为1996年至2003年的全面推广试点与法律援助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6年我国修改了《刑事诉讼法》,通过了《律师法》,在这两部重要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其中包含的有关规定也成为了迄今为止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是在1996年,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法律援助基金同时得以建立,这标志着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展开。自1996年开始,司法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包括《司法部关于迅速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司法部 公安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以上这些法律文件基本上满足了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需要,指导着中国的法律援助实践逐步步入正轨。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与积极推动下,各省分别建立了省级法律援助机构,广东、浙江、山东、山西等19个省(区、市)分别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或者办法,为规范和推动本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2年,全国已经建立正式列入编制的法律援助机构2418个,全国法律援助人员8285人,全年公办理各种法律援助案件164908件,公证法律援助29160件,开展法律咨询援助1231571次,受援人286616人。至2003年6月底,全国已建法律援助机构2642个,县区级地方已成立2139个,占应建数的83,。全国有法律援助专职人员8899名,近50,有律师资格。 第三阶段2003年国务院通过并实施《法律援助条例》,确立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制度创立进入到了加 92 快发展的全新历史发展时期,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标志着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表明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整合提高的阶段。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法律援助条例》,并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实行。该条例作为第一部专门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行政法规,在总结十年法律援助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条例共分为六章,共31个条文,其中总则中首次明确了法律援助是一项政府责任,同时明确了律师接受法律援助的社会义务和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援助活动,第二章“法律援助的范围”分别对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事项进行了规定;第三章“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与第四章“法律援助实施”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具体程序与实施过程,再辅之以法律责任一章中对法律援助人员违反各种法律援助义务的规定,形成了初具体系的系统化的法律援助法律规范。同时考虑到法律援助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法律援助条例》中对各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开展预留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规定了“法律援助范围”、“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和“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三个授权事项,各省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补充规定这些法律援助事项。从实践效果来看,《法律援助条例》在推动法律援助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17万件,比去年增加23,,受援群众近30万人。 尽管《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以来,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展开仍旧面临着国情的限制,如经费短缺、相关制度不配套、经济欠发达地区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难等问题。因此在2004年9月,为进一步落实法律援助工作中各项具体程序,解决法律援助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司法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司法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建设部 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档案局《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同时司法部也就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作出进一步的细化规定,出台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司法部及有关部门发布的这些部门规章作为《法律援助条例》的重要补充将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效化。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有法律依据 目前在我国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法律文件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国际公约等法律规范构成。具体来看,法律援助制度的现有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六种法律渊源: 1、法律援助的宪法渊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两项规定,宪法中的这些规定是整个法律援助规范体系的根基。 2、法律援助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 法》第六章“法律援助”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 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 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律师法》第六章“法律援助”部分规定了律师承担法律援助的 法定义务,初步明确了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围,即“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 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 定获得法律援助”。 3、行政法规方面的规定主要是国务院2003年7月16日颁布并于同年9月1日施行的《法律 援助条例》,该条例是迄今为止规范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一部法律 文件,构成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4、部门规章层面的法律援助规范主要是司法部单独或者联合其他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的一些通 知和意见,如1997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 1999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2000 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 2001年发布的《司法部 公安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在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通过后,为进一步配合该条例的施行,司法部于2004年9月又 颁布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以及联合八部委 (局)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以 下简称“九部门意见”)。 此外在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过程中司法部曾经在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前颁布过一些部门规章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暂时性的规范,如1997年发布的《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关于这两份部门规章的效力问题,我们认为这两份部门规章已经失效,司法部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宣布废止其使用。理由在于伴随着《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 93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中的大部分规定已经为《法律援助条例》所包含,根据法律位阶的效力理论,作为行政法规的《法律援助条例》的法律效力明显高于司法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因此原有行政规章中有关法律援助制度的有关规范如果在《法律援助条例》中已有规定的,应当以《法律援助条例》中的规定为准;同时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法理,司法部在《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后发布的两份部门规章即《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和“九部门意见”在法律效力上应当优于上述1997年颁布的《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而关于《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的效力问题,由于《法律援助条例》中关于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形式的规定中并没有包含公证事务,这主要是考虑到公证主要是一种法律纠纷的预防程序,与帮助困难群众接受司法救济的法律援助制度并非紧密相关,《法律援助条例》以及随后出台的司法部有关部门规章中基本排除了公证事务作为法律援助的范围,因此原先颁布的公证方面的法律援助部门规章也应当予以废止。 对于司法部在《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前颁布的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开展法律援助协作的有关规定,仍然有效。因为《法律援助条例》中并没有涉及太多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情形更是如此。这些规定对于协调法律援助机构、司法行政管理机关与有关办案机关在法律援助方面的合作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地方性法规方面的法律援助规定主要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进一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 况而制定有关法律援助具体实施的有关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条例》中明确授权各地根据 自身条件,可以补充规定《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需要进行法律援助的事项, 同时各地也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公民经济困难” 这一给予法律援助的具体标准。在《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前,许多地方就已经制定了本地区 实行的有关法律援助的地方性法规,如《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 《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等等。这些地方性法规充分体现了依各地实际情况灵活发展法律援 助事业的努力,对于国家有关法律援助规定来讲,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但这些条 例由于颁布的时间较早,颁布之时又没有国家级法律的统一指导,因此其中部分条款必然与 新近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有所冲突。同时为了落实上述《法律援助条例》中所规定的授 权事项,这些地方性法律援助法规必然要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完成 了这方面的工作,其他省市也在积极进行筹划和研究。 6、国际公约中的法律援助规范。在我国签署加入或批准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也有法律援助制 度方面的规定。本着条约必须信守的国际法义务,我国应当将这些国际公约中有关法律援 助的规定作为发展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法律渊源。这些公约中对我国尤其重要的是《公民 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这两份法律文件中包 含的法律援助规定。 (二)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 《法律援助条例》作为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主要法律依据,总则部分的规定主要是围绕着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与社会责任展开的。《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国家通过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律师自治组织的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对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法律援助既然是一种政府责任,公民接受法律援助服务应当是免费的,因此《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规定法律援助属无偿的法律服务。国家法律援助责任主要履行主体为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这些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实践中一般指定各省的法律援助中心作为法律援助机构具体实施法律援助活动。 在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应当配合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综合力量,充分履行政府责任。2004年9月6日司法部联合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该意见通过明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中提供相应的支持,解决法律援助的财政支持方式以及各相关部门共同减免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所涉费用,降低法律援助的办案成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下列途径积极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各地的法律援助经费逐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省级财政应当对本省困难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给予财政倾斜,国家财政也应当尽可能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出具受援者经济困难的各种证明,及时反映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劳动仲裁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鉴定机构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案件提供有关法律 94 服务时应当先行缓收有关费用;国土资源、建设、为生、工商、档案管理等部门对于法律援助工作中档案的查找取证工作应当积极配合,免收查阅费用,减、免其他相关费用,共同降低法律援助办案费用,减少国家法律援助费用的支出。通过以上部门的协助,法律援助工作可以低成本运行,这对于人均法律援助费用不足一元的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同时国家责任、政府责任也要求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经费同样来源于国家财政的其他机构理所应当地承担相应的义务共同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法律援助事业主要是一种政府责任,同时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律师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律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法律援助条例》第六条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2004年9月8日颁布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进一步细化规定,律师每年都应当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办理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具体数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些规定赋予了律师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义务,体现了律师作为法律职业者对于促进司法正义,推动法治建设所应当具有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司法行政部门负有监督律师履行这一义务的职责。在这种情形中,国家责任与社会责任发生了交融。其他体现法律援助同时也应当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的规定还包括“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三)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对象 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对象规定的是对哪些人、就哪些法律服务事项可以提供法律援助。世界各国的法律援助规范中都有关于法律援助范围的规定,这种有关范围方面的规定可以作为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财力状况、司法政策调控法律援助事业的重要手段。《法律援助条例》第二章专门就法律援助的范围作出了统一规定,除此以外对于民事、行政法律事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可以作出补充规定,以下仅对《法律援助条例》中的法律援助范围进行说明。 1、法律援助的对象 法律援助的对象根据法律援助的授予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因经济困难而难以负担有关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二是特殊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主要是《法律援助条例》第12条第2款规定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对于这些强制指定辩护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机构无需对被告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审查,也就是说这些被告人接受法律援助无需具备“经济困难”这一条件。对于第一类经济困难的公民,还应当结合法律援助的范围具体分析在哪些案件中,公民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但对于这些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须由法律援助机构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以确定是否属于“经济困难”。《法律援助条例》第13条规定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法律援助实践中,法律援助机构主要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具体的标准判断是否属于“经济困难”。 2、法律援助的范围 《律师法》第四十一条对法律援助的范围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与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分别规定了民事、行政案件法律援助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中的法律援助范围,具体内容如下: (1)民事、行政案件法律援助的范围 A.请求国家赔偿; B.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C.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D.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E.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F.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以上六种事项为《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民事、行政案件法律援助的范围,其中前两项法律事务可能需要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援助,后几类事务主要关系到公民基本生存方面权利的维护,因此在目前我国法律援助资源还十分短缺的情形下,只能暂时将法律援助限于这些重大事项。对于其他事项,《法律援助条例》授权各省可以补充规定这六种情形以外的其他事项,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从该条的用语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法律援助主要是对权利请求人,也就是说一般为诉讼程序中的原告人提供代理方面的法律服务,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的被告人一般不应给予法律援助。 95 (2)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 如前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中都有关于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但《法律援助条例》更加细化、扩大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了当事人申请与法院指定辩护两种类型的刑事法律援助情形。其中公民可以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情形有三种: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而没有聘请律师的;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第一种情形将法律援助制度延伸到了侦查阶段,已经突破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具有一定开拓性与前瞻性;第二种情形规定了被害人可以在刑事代理方面接受法律援助服务,这也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以及对被害人权益的周到保护。根据第三种情形的规定,在自诉案件中也可以给予法律援助。 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辩护而成为法律援助对象的主要是下列案件中的被告人: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 (四)法律援助的形式 法律援助的形式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提供哪些法律帮助,根据有关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四种:民事、行政案件的代理、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以及法律咨询。其中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法律咨询服务仅限于依法请求国家赔偿与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两种情形。 对于我国法律援助实践中曾经出现过的其他类型的法律援助形式如公证、调解、仲裁等,《法律援助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尽管有关机构可以自愿向公民提供这些方面的法律援助服务,但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公民无权申请法律援助机构提供这些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而且《法律援助条例》中对于四种法律援助形式的规定也仅仅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法律援助实践中,法律援助机构仍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法律援助的形式或者扩大既有形式的适用范围,例如就法律咨询而言,目前法律援助实践中法律咨询的事项范围并非限于《法律援助条例》中所规定那两种事项,咨询解答的问题往往十分宽泛,有时也会涉及到其他法律援助事项或者其他法律事项。 (五)法律援助的具体程序 法律援助具体程序根据法律援助的具体对象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其启动源于人民法院开庭前移送有关指定辩护通知书与起诉书副本,并且对于这种法律援助案件无需经过法律援助机构的审查程序,而对于其他情形的民事、行政法律援助、刑事法律援助与法律咨询援助,《法律援助条例》专门规定了包括申请与审查程序。《法律援助条例》第四章对两种类型的法律援助均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程序,在法律援助的实施程序中,《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援助规范规定了法律援助实施过程中的终止、其他有关部门对法律援助人员的协助、法律援助的结案与办案补贴的支付等具体步骤。 (1)法律援助的申请 除《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法律援助强制指定辩护的案件外,其他案件中的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必须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必须向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对于不同法律援助范围的案件,由不同的法律援助机构管辖。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各种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申请分别由下列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A.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B.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 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 请; C.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 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D.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E.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通过以上这些规定,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法律援助的管辖机关主要是被请求机关或者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这与诉讼程序中的“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相一致,体现了法律援助管辖中的 96 便民原则。 法律援助的申请一般应由本人亲自提出,但下列几种情形可以由他人或者其他机构代为提出:《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非指定的刑事法律援助的申请,由审理该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由于不便亲自提出该申请,因此《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此类法律援助申请可以通过其所在的看守所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但如果该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在本案中具有利益冲突时,由其他无利益冲突的法定代理人负责提出该申请。此外根据司法部于2004年9月8日印发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律师与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可以将当事人的有关案件材料转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审查,这种律师与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移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申请法律援助的方式。 法律援助的申请原则上采用书面形式,公民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提出,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应当以笔录记载。公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时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证件与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2)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与处理 法律援助申请的管辖机构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以确认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申请人提供的书面材料是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基本依据。如果法律援助结构认为申请人提供的有关书面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和说明,申请人未按照要求进行补充与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 法律援助机构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公民提出的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法律援助的案件受理范围;申请人是否属于法律援助的对象;法律援助的申请是否本机构管辖;申请人是否确为“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有关法律服务费用。除此之外,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在决定是否给予法律援助时,无需审查其他条件,在此有必要提到我国过去法律援助实践中一直在使用的一项条件,即要求公民的申请为“保护合法权益而需要法律帮助”这一要件。这一条件在我国法律援助实践中一直是作为与经济条件并列的一项要求,它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在决定是否给予法律援助时要审查公民申请的有关法律服务是否属于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根据案件材料审查公民的权利申请是否具备胜诉的可能、衡量赋予其法律援助是否符合司法利益。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出台之前,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中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有关规范中都规定了这种“保护合法权益”的授予要件,但《法律援助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一条件。按照严格的字面解释,我们认为目前的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无需再审查这种是否属于合法权益的保护这种要件。 在法律援助的审查过程中,法律援助机构负有查证义务,对于公民提出的申请以及有关的书面 材料,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应当向有关机关和单位进行查证。比如根据司法 部等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第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在审查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时应根据县级及其以上民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救济凭证 或者出具的经济困难书面证明作为一种“经济困难”的根据,对于财政部门出具的这些证明材 料有异议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查证。 法律援助机构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认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之所以要求书面告知理由,主要是便于申请人寻求进一步的救济。《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九条就规定,对于不给予法律援助的通知有异议的,申请人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复议,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3)法律援助的实施 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通知后或者经审查认为应当给予法律援助援助的,法律援助程序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即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有关的法律服务。根据《法律援助条例》与司法部于2004年9月8日印发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这两项规定,法律援助的实施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A.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人员 97 《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具体负责实施法律援助的人员有三类: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有关社会组织的所属人员。此外根据《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基层法律服务者也可以作为法律援助的实施人员。 其中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者,特别是律师作为最为重要的法律援助力量,每年都应当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办理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具体的案件办理数量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 对于公民的法律咨询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并且应当即时办理,但复杂疑难的法律咨询请求,可以预约择时办理。 B.具体实施人员的指派 法律援助机构不能直接指派具体的律师或者基层法律工作者承担法律援助工作,而必须通过律师事务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来安排具体的承办人。律师事务所与基层法律事务所在接到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通知后,应当在24小时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安排合适人员承办。被安排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员在接受指派后的3个工作日内应当与受援人或者其法定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开始法律援助工作。 C.法律援助实施中确保办案质量的各项规定 法律援助人员应根据承办案件的需要,依照有关执业规范的要求,尽职尽责地履行法律服务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而且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财物。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各自负责的法律援助案件的实施进行质量监督并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律师事务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法律援助案件应当组织集体研究,确定承办方案,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同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采取对结案材料审查、办案质量反馈、评估等方式,督促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尽职尽责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确保法律援助质量。 为便利法律援助人员开展相应的法律服务,司法部等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中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力配合法律援助人员的工作,如国土资源、建设、卫生、工商、档案管理等部门应当为法律援助办案人员查阅、复制等利用档案材料的行为提供方便。 (4)法律援助的终止 《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法律援助实施过程中发生受援人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情形时,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终止法律援助的进行。法律援助人员发现下列四种情形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由法律援助机构终止法律援助的进行: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经被撤销的;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服务的。 (5)法律援助的结案 法律援助人员自法律援助案件办结后15日内应当向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结案材料,办理结案手续。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法律援助人员提交的材料在15日内完成审查,审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提交的结案材料包括八项内容: A.法律援助指派函和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批办单; B.委托代理协议及其他委托手续; C.起诉书、上诉书、申诉书或者行政复议申请书、国家赔偿申请书等法律文书副本; D.会见委托人、当事人、证人谈话笔录及其他有关调查材料; E.答辩书、辩护词或者代理词等法律文书; F.判决(裁定)书、仲裁裁决书、调解协议或者行政处理(复议)决定等法律文书副本; G.结案报告; H.其他与承办案件有关的材料。 以上结案材料基本上涵盖了法律援助过程中的每一步法律服务内容,既便于有关机构对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监督,也可以通过材料的准备督促法律援助人员认真负责地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6)办案补贴的给付与法律援助成本 法律援助对于法律援助申请者来讲是无偿的,但对于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人员而言,应当对其办案费用给予基本的补偿,因此《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审查完结案材料后30日内向 98 法律援助人员支付办案补贴。对于办案补贴的标准,《法律援助条例》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在制定补贴标准时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考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法律援助条例》对办案补贴的明确规定有助于解决以往法律援助实践中因经费保障不力导致许多律师自己垫付办案费用的不正常现象。法律援助是律师的一项社会义务,但进行法律援助的成本应当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才恰当地体现了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法律援助人员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时,除自身时间的损失以外,其他相关机构经常对法律援助人员收取其他方面的办案费用,如鉴定费用、仲裁费用、复印费用等等。这些费用都计入法律援助办案成本中。在我国财政能力有限、法律援助需求与供给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办案成本,利用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办理更多的法律援助案件,也就成为了推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办案成本,体现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司法部等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劳动仲裁机构、鉴定机构对于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减、免、缓收费制度,具体来讲,如果受援方胜诉的,败诉方支付有关仲裁费与鉴定费;如果受援方败诉的,如果交纳仲裁费、鉴定费确有困难的,有关费用可以减交或者免交,或者由法律援助机构支付。同时对于法律援助过程中发生的档案资料查询费、咨询服务费、调阅档案(资料)保护费、证明费应当免收,对于相关材料复制费给予减免。这些规定将大大降低了法律援助办案活动的成本,让更多的法律援助案件不会因为成本过高而难以办理、难以实现应有的公正。 (六)法律援助的责任条款 为确保法律援助制度良好实施,保证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尽职尽责地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法律援助条例》设专门一章规定了各种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援助规范中各种义务的情形分别规定了纪律处分、行业处分、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形式的法律后果。对于违反法律援助各种义务的制裁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同时律师协会负责对部分违规行为作出行业处分。为保障法律援助责任条款的落实,《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协会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诉查处制度,对受援人或相关部门的投诉,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并告知其查处结果,认为应当给予法律援助人员行政处罚的,应当向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建议。 《法律援助条例》中分别规定了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办理援助案件的律师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四类机构与人员的法律责任。其中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四种,分别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从事有偿法律的;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司法行政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分别应当作出责令退还、没收、责令追回的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拒绝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安排本所的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法律后果可能是警告、责令改正、停业整顿;律师个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针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行为与办案中收取财物的行为,司法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分别给予其警告、责令改正、停业处罚的处理;司法行政部门在法律援助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当追求其刑事责任。 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尽管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规范体系,但由于我国法律援助的发展仅仅不过十来年的时间,无论从实践经验的积累还是从立法技术的选择上来看,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加之我国国情的限制,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积极探索相关的有效途径,从立法与国家政策两方面推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进一步完善: (一)经费短缺、法律援助人力资源不足,法律援助供需关系矛盾突出。目前我国法律援助财政经费人均仅有一元左右,法律援助的人力与财力仅能支持所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四分之一,随着诉讼案件的日益增多、法律纠纷的日益复杂,这种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必然日益加深。特别是我国地区差异加大,许多中西部贫困地区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与人力资源存在较大缺口。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过了法律范畴,需要从国家财政政策与人事政策方面进行完善,中央财政、各地财政应当对欠发达地区的法律援助事业进行倾斜,法律援助经费应当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当中,并严格财政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探索社会化筹集资金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财力支持法律援助事业。对于人力资源欠缺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公职辩护律师制度,增强专门办理法律援助业务的政府专职律师,从人事政策方面对公职辩护律师、法律援助机构中的专职律师的待遇、任免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重要作用,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对于社会组织中的法律志愿服务人员也应当 99 纳入到法律援助的体系当中,如可以对法学院学生、教师参加法律援助活动的程序明确加以规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增加法律援助人员的从业数量。 (二)法律援助范围的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一方面限制过死,从法律援助的案件种类来看,仅有六种民事行政案件可以得到法律援助,尽管各省可以作出补充规定,但这些全国统一施行的援助案件的范围仍然过于狭窄,实践中许多更能体现法律援助制度的本色、急需得到法律援助的若干种类的案件如家庭暴力中的妇女权益保护、医疗纠纷,都难以纳入到目前的法律援助范围。从法律援助的经济标准来看,目前实践中通行的“经济困难”标准主要适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来衡量,这种经济困难的标准过低,目前我国处于这种标准之下的人口大概仅有5000万左右,许多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上的公民对于承担法律服务费用仍然有很多困难,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也不能仅仅限于保障5000万这样一小部分公民的合法权益与诉讼权利的实现上,十分有必要将“经济困难”的标准与衡量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是否能够承担有关法律服务的费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因经济原因而不能得到法律服务,从而让那些合法诉讼权利、法律权利难以实现的公民得到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范围的另一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条件中的“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案件条件。在以往的法律援助实践中,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必须能够证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专业法律服务的帮助。目前《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与审查程序中均未规定这一条件,这显然是一种疏漏。法律援助不能仅仅因为公民经济困难就予以提供,对于那些非专业法律服务能够解决、法律明显不支持的非法权益主张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拒绝提供法律援助。未来的法律援助立法中应当明确补充这种案件事实方面的审查条件要求,将法律援助控制在维护正当法律权益的范围之内,避免无味的法律援助资源的耗费。 (三)法律援助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 法律援助事业的推进虽然主要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但同时也涉及到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司法机关负责的事务范围,完善的法律援助规范体系必然涉及更加广泛的国家机关职权的行使,法律援助国家责任的实现也要依赖于诸多部门的协作。目前关于法律援助机构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法律援助方面的协调机制尚没有统一的规范,刑事诉讼中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制、起诉阶段的法律援助程序均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整合法律援助机制在整个国家机关中的各项职责,统辖各地区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总体原则、基本框架。目前的《法律援助条例》尽管作为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中的基本参考依据对目前法律援助事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法律位阶较低难以协调相关程序、相关人员。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有关法律援助的法律中,无论是《律师法》的规定,还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都多少落后于目前的法律援助实践,而且也不适宜作为全面、详细地规定法律援助内容的法律文件。为从整体上协调各种法律援助规范,在将来总结该条例适用经验与法律援助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有必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援助法》。 刑事辩护的界限 李贵方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德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引 言 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00 1(在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权利还不够充分。比如,立法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承担着如实供述的义务,没有沉默权;司法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许多程序上的权利还难以充分实现,比如调查取证、证人出庭作证,等等。这就形成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律师在提供法律帮助及辩护的内容、范围、方式等各个方面极高且极迫切的要求。 2(在刑事诉讼中,律师由于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而身陷囹圄者时有发生,1997年到1999年期间尤为严重,罪名多与证据有关。从而使刑事辩护成为律师行业最有风险的工作,许多律师闻之变色,望而却步。 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现实矛盾: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迫切需要律师提供有质量的、有难度的、有实际意义的服务;另一方面,律师在提供这种服务,尽最大力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却面临触犯刑律的极大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律师自身工作的某些不规范现象,这里不予详细探究,但从律师工作,尤其刑辩工作的角度看,既不能怨天尤人,坐等外部条件改善;也不能盲目蛮干、自冒风险。选择这个题目就是试图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从实践和经验的角度为刑辨工作界定出一条相对清晰、稳妥、安全的界限,总结一些基本原则或规则,着重指出刑事辩护应该注意什么,怎样行为,以及尽量避免哪些错误。从方法上考虑,这里所讨论的更多的是刑事辩护中哪些行为不可为,哪些行为必须为,以及在哪些情况下应该谨慎从事。 1(职能的界限 辩护律师的职能定位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话题,过去曾引起广泛争论。《刑事诉讼法》第35条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是清楚了,但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疑问和困惑。发生于2003年的刘涌案(不考虑该案的事实、定性及判处何种刑罚)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和澄清。 1(1辩护律师是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 在很多人看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坏人”。从道德、社会及政治评价上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确确实实是“坏人”(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定罪判刑)。问题的关键在于:“坏人”需不需要辩护,“坏人”应不应该辩护,怎样为“坏人”辩护,进而言之,为“坏人”辩护是否就是“坏人”抑或不是好事,我们的结论正好相反,“坏人”不仅应该获得辩护,而且应该获得好的辩护。换言之,律师就是为“坏人”辩护,无论该“坏人”是假定的“坏人”还是真正的坏人,而且应该尽全力为其辩护。正如英国一位学者所比喻的,律师相当于出租司机,谁聘请为谁服务。在英国,受警察聘请,律师就帮助警察代表女王控告犯罪;受被告人聘请,律师就为其辩护。不管多么不受欢迎或者恶名昭彰的人,都有权聘请律师获得辩护。 1(2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从本质上说,辩护权并不是律师的权利,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律师是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辩护权。 在我国法律中,辩护权还不是公民一项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刑事诉讼权利。“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不是规定在《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而是规定在“国家机构”一章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一节。因此,《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由此引出了三个问题: (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不能行使辩护权,只能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在这个阶段,律师也不是辩护人,只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或者申请取保候审。律师不能发表辩护意见,不能调查取证,不能阅卷,会见受到限制。 (2)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只有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其他机关,诸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则没有这种保证义务。这也许是实践中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刑事诉讼活动存在诸多困难,相关部门不愿配合的一个原因。 (3)法律援助制度还未纳入国家的财政体系,法律援助的资金主要靠各方面捐助,而不是财政预算。这就使得法律援助资金严重不足,大量经济状况较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钱请律师,得不到应有法律帮助,辩护权不能充分行使。在我国,刑事辩护率不到30%,即只有不到30%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律师,而在加拿大,99%的被告人聘请律师,只有1%的被告人未获得律师帮助。加拿大是世界上法律援助制度最完善、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律援助资金财政保障。二者比较,法律援助资金馈乏可能是我国刑事辩护率低的一个原因。 101 1(3辩护律师应该优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常情况下,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尤其严重冲突时,公共利益必须优先。但律师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时,除非对人身或国家安全存在重大而迫切危险等情况外,应该优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出于为当事人保密的需要,只要不是对人身或国家安全存在重大而迫切的危险,辩护律师不应向有关部门报告从当事人处获知的有关该当事人违纪、违法乃至犯罪的情况。从辩护律师的职责看,为当事人保密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优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1(4辩护律师应该防止或避免“立场”错误 辩护律师的职能定位决定了辩护律师应该优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辩护律师应该防止或避免以下错误: (1)不能指控自己的当事人,即使是事实; (2)不能声色俱厉地呵斥、教训自己的当事人,无论是在开庭时还是非开庭过程中; (3)不必揭发自己当事人的前科劣迹; (4)不能损害自己当事人的利益; (5)在法庭提问过程中,不必以“说真话,讲假话要负法律责任”之类的语言、态度给自己的当事人施加压力,不必逼迫自己的当事人认罪; (6)开庭时不能历数自己当事人之“罪行”,代行公诉人的职责; (7)除非自首及检举揭发之需要,不能动员或逼迫自己的当事人承认更多“罪行”; (8)除非事关重大而迫切的人身或国家安全危险,不能揭发自己当事人之新罪。 2(辩之界限 2(1辩是一种言词活动 辩,是辩护的主要方式,包括发表言词,提交书面材料等各种形式。按中国法庭的习惯,无论法庭调查还是法庭辩论,辩护律师都只能坐在法庭上进行,鲜有站立发言者,更不允许来回走动,或者进行各种离开座位的肢体演示。 2(2应全力进行辩护 作为辩护律师,在发表辩护意见时,可以全力以赴,百分之百,不必有太多顾虑或禁忌。雄辩令人敬服,巧辩受人赞赏,狡辩亦无不可。如果说有什么限制,也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不能攻击国家的基本制度; (2)不能以侮辱方式亵渎宗教。 2(3与公诉人展开辩论 辩护律师的辩论对象是公诉人,不是法官。所谓控辩审,就是公诉人与辩护人展开辩论,法官居中审判。从策略上考虑,不是迫不得已,辩护律师应尽量避免与法官进行辩论。 2(4面向法官辩论 辩护律师要面向法官与公诉人展开辩论,谋略说服法官而不是公诉人,尤其应该避免怒气冲冲、指手画脚地面对公诉人进行争辩,这样容易引发与公诉人的矛盾,导致不愉快的结果。一部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律师就是因为与公诉人不恰当的辩论引起的,造成双方不必要的敌视、恼怒,甚至仇恨。 2(5赋予辩护律师刑事豁免权 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大都赞成建立刑事豁免制度,即辩护律师享有刑事豁免权,其在法庭及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执业行为免受刑事追究。2000年7月在广东曾有证人控告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的辩论发言是刑事诽谤,引起广泛关注。辩护律师刑事豁免权应包括以下内容: (1)律师在法庭上的一切言论免受刑事追究; (2)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一切非故意行为免受刑事追究; (3)律师在刑事执业活动中,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建立了律师的刑事豁免制度,相应地,《刑法》第306条应予废除或作根本性修改。 3(护之界限 3(1护是辩护之目的 102 护,英文“defence”,保护、防护、庇护之意,是辩护的精要所在。辩是手段,护是目的。所谓辩护,就是通过辩的方式,达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目的,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这个意义考虑,侦查阶段律师介入也是辩护。 3(2法律未禁止的可以护 对律师而言,护与辩不同。辩可以百分之百,护则不能。基本结论是:法律未禁止的可以护。 法律未禁止的应做如下理解: (1)从权利本位出发理解每个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即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是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可以为的。 (2)从无罪推定原则出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判决有罪之前,除法律明确剥夺或限制的权利外,享有普通人的一切法律权利; (3)法律禁止的事项必须是明文规定的,而不能是默示的或推断的。 3(3法律未禁止的均应尽力护 对于律师而言,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服务时,法律未禁止之事项都可护,均应护。可以列举下列一些情况: (1)开庭时应请求法庭允许被告人坐下,而不是一直站立; (2)应该请求法庭允许被告人喝水、吃药,安排吃午饭; (3)应该请求法庭除去被告人的械具; (4)应该请求法庭允许被告人穿自己的衣服开庭,脱去看守所的号衣; (5)质证时请求法庭允许被告人将相关证据拿在手上,仔细辨认,必要时应允许戴眼镜; (6)应请求控方全面搜集对被告人有利之证据,并向法庭提交自己所掌握的全部对被告人有利之证据; (7)当公诉人对被告人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或进行不适当的训斥时,应提出异议; (8)应请求法庭支持被告人提出的对证据详细质证的要求,不能为了尽快结束庭审而草率从事; (9)应支持被告人使用自己可清楚、正确理解的语言进行审判的请求。 3(4法律禁止之事项不能护 对于律师而言,法律明确禁止的事情不能护。可以列举如下一些: (1)不能教唆、引诱或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 (2)不能伪造、毁灭或篡改证据; (3)不能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理或私藏赃款、赃物或者作案工具; (4)不能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洗钱; (5)不能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司法强制措施,或者干扰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 4(会见的界限 4(1律师会见应嬴得当事人信任 会见是律师的特权,是律师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沟通的机会。对于律师而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使其放心将案件交由律师办理。 4(2律师应平等对待当事人 律师与当事人之间是委托关系,也可以是朋友,依据无罪推定原则,律师没有必要对会见对象过于冷酷、严厉。既不必象侦查人员、公诉人员提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那样在座位上居高临下,故意加大距离,也不必在态度上横眉冷对,呵斥教训。律师可以坐近当事人,可以与之握手,可以表示同情,可以象朋友那样了解其真实情况。 4(3积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律师在会见时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督促其纠正,而不能置之不理,诸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到刑讯逼供,或者受到牢头狱霸殴打,或者缺乏基本生活保障,或者人格尊严受到侮辱,或者生病得不到治疗,等等。 103 4(4 会见时不能违反禁止性规定 可以列举一些主要规范: (1)不能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传递任何案情线索,包括检举揭发犯罪的 线索; (2)不能使用自己的手机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外界通电话; (3)不能用各种方式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也不能用肢体语言或夹带 字条或手心写字等方式传递有串供嫌疑的信息; (4)不能带非律师参加会见,更不能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参加会见; (5)不能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传送监管场所禁止的各种信息、物品; (6)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会见之机逃离监管场所。 5(阅卷的界限 5(1阅卷是获取案件情况之重要途径 阅卷是律师的特权,律师通过阅卷了解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情况。由于大部分证人不出庭作证,阅卷对律师十分重要。但按目前《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开庭审判之前,律师不能获取全部案卷材料。 5(2 律师在阅卷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1)不能私自拆封、损毁; (2)不能丢失; (3)不能修改、篡改,不能在证据原件上做任何标记; (4)案卷材料不能给无关人阅读,包括被告人亲属、同所之律师以及任何其他第三人。可否将案卷材料给被告人阅读,目前无明文规定,多数人倾向于可以,但要注意证人证言可能引起的串供问题。河南于萍律师曾因将卷宗材料提供给被告人亲属阅读被以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二审改判无罪。 5(3 证据展示问题 证据展示是目前刑事司法领域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包括: (1)公诉方与辩护方是否需要对等展示; (2)是由公诉人还是法官主持展示,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是在检察院还是在法院进行展示; (3)证据展示后还可否找对方证人核实证据,怎样找其核实; (4)证据展示后还可否提交新的证据, 6(费用的界限 6(1律师工作是有偿的 收费是律师工作有偿性的标志,律师为自己向当事人所提供之服务有权取得报酬。 6(2律师可以协商收费 除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目前尚无全国性关于律师收费的规范。以前司法部颁布的关于律师收费的标准因其十分不合理而被事实上废弃。刑事案件收费普遍偏低,这也是许多律师不愿意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因之一。目前各地普遍允许律师协议收费。 6(3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签订协议 律师接办刑事案件必须由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签订委托协议,获得明确授权。 6(4禁止私自收费 律师所收取之费用必须有明确的协议根据,不能案外收费。当事人支付的差旅等费用必须明确报账。一些律师曾因私自收费而引来严重的刑事指控,此种教训值得吸取。 7(调查取证的界限 7(1调查取证最具风险 调查取证是律师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有风险的工作,近年来,许多律师因为调查取证而受到刑事指控。 7(2侦查阶段律师不能调查取证 按目前《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的调查取证活动是从审查起诉阶段开始的,侦查阶段律师不能 104 调查取证。 7(3 律师调查取证要注意下列问题 (1)明知或合理确信其为假证人者,不能向其调查取证; (2)要亲自进行调查取证,证人亲自签名,不能由别人转交证据,更不能由别人代为签名; (3)证言应由证人书写,不能由其他人越俎代庖; (4)在向证人调查取证时,不能宣读其他人,尤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言或供述; (5)调查取证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遵守取证规则,所获取之证据、证言在形式上应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7(4 避免或减少调查取证风险之办法 (1)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2)申请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 8(举证质证的界限 8(1假证不能举给法庭 正如明知是假证人不能向其取证一样,明知是假证据也不能提交给法庭。如果取证时不知是假证,而质证是已知悉是假证则不能向法院提交或者及时撤回,不要把一个过失错误演变成故意违法。 8(2在时限内完成举证 举证必须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时限内完成,不要因疏忽大意而超过举证时限。与民事诉讼不同,只要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尤其证明其无罪、罪轻的证据,任何时候都可举出,法院都应接受,因为这关系到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因此,当超过举证时限后发现新证据时,也应积极提交,并说服法院接受。 8(3明确发表质证意见 对检方提交的证据,必经有针对性地逐一发表评论意见,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8(4及时提出异议意见 对于真实性、合法性或者关联性存在异议的证据,应及时提出,不能听之任之。未发表意见可能被法庭误认为没有异议,全部接受。 9(提问的界限 9(1提问应遵循基本规则 提问是法庭调查的重要环节,也是刑事审判的重要环节。很多证据、证人都是在提问中质证的。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细致的提问规则,参考国外的实践,以下两个基本规则应该是适用的: (1)直接询问,即向己方证人发问,应提出开放性问题,让证人自己回答,问题中不能含有答案; (2)交叉询问,即向对方证人发问,可以提出诱导性问题,即问题中包含了所期待的答案。 9(2把握提问的技巧 提问的技巧很多,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技巧: (1)过渡性语言。为了使被问者、法庭及听众听得清楚、明白,在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时,应使用过渡性语言,比如“我现在问一下你的家庭情况,”“我想问一下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等等。 (2)连环问题。即把被问者的回答重复一遍,然后继续提出新问题,环环相扣,紧凑清楚,突出重点。 (3)限制性问题。问题设计的具体明白,回答者只需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没有发挥余地。 (4)拔毒刺。对于己方证人一些显而易见的缺陷、弱点自己首先问出来,避免受对方盘诘。 (5)策略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会影响案件事实或证据本身,但有可能打乱对方的思维逻辑或部署。 9(3对被告人不能突然袭击 对于被告人,辩护人不能提出带有圈套性的问题,更不能搞突然袭击。 9(4提问应有充分准备 提问要事先充分准备,且准备多种提问方式,包括证人出庭与不出庭的各种质证方式,以免对方异议时自乱陈脚,无法继续提问。 9(5提问要有目的 105 提问要有明确目的,不能提出无把握的问题,以避免出乎意料的对己方不利的回答结果。 9(6提问应简明 问题应简洁、清楚,听得明白,易于回答。 9(7提问应适可而止 提问应见好就收,及时结束,不要画蛇添足。 10(辩护效果的界限 10(1应首先追求好的判决结果 在任何情况下,对被告人较有利的判决结果都是刑事辩护的第一目标。辩护人应追求较好的法官判决结果,而不是较热烈的法庭听众效果,更不能为了追求轰动的法庭效果而引起法官反感。 10(2辩论的基本要求 法庭辩论应以质朴、实在、说理为第一要求。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向更幽默、华美、精彩方向提升 10(3不能粗暴攻击办案人员 在法庭发表言论时,不能无度地、尖刻地、根据不充足地指责、攻击办案机关或人员。比如,不能盲目仿效辛普森案辩护人攻击警察因种族歧视而“栽赃陷害”等类似做法。 10(4合理使用程序辩护 违反法律程序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但违反的性质、程度、范围、内容及影响是不同的,其后果及纠正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能认为任何一个程序失误都会导致推翻全案的效果。 10(5掌握合理的无罪辩护界限 被告人已经明确承认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且有相应证据证实,辩护人不能为了迎合亲属要求简单地做无罪辩护。 10(6辩护是反驳指控 辩护人只需反驳公诉人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而无须论证被告人之行为是否构成其他犯罪或属于何种性质、类型之行为。 10(7考虑辩护策略 在一些案件中,辩护人可以让被告人承认所指控之事实(如果事实确实存在而且被告人承认的话),而由辩护人从法律上分析该行为是否构成所指控之犯罪。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法律上无罪辩护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保持被告人自首、认罪态度较好等从轻情节。 从一起成功的法律援助案件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量刑辩护 海南天皓律师事务所陈耀中 从宽量刑辩护是指辩护人以从宽量刑情节为依据为犯罪当事人辩护,追求法官对犯罪人的从宽量刑。它主要包括对犯罪人的从轻处罚辩护、减轻处罚辩护和免除处罚辩护。 未成年人犯罪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量刑情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即除了未成年人固有的年龄因素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以外,同时还存在着其它诸种法定、酌定从宽的情节,因此为律师的从宽量刑辩护提供了更多可供发挥的空 106 间。律师能否尽可能多的找到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从宽情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律师的辩护结果和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效果。一起成功的为未成年犯罪人的辩护案件一定是一宗律师能准确找到未成年犯罪人的所有法定从宽情节,并尽可能多的找到酌定从宽情节的案件。因此探讨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量刑情节不仅是律师自身提高技能的需要,更是保护未成年犯罪人合法权利,乃至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需要。 我作为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跟其他委员及从事保护未成年人的律师一样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我办理的多起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案件中,经过我竭力办理,其中大部分案件都获得了很好的辩护结果及产生出明显的保护效果,使未成年犯罪人成功获得了减免量刑,维护了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利。总结过去办过的案件,我觉得寻找一些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量刑情节对正确维护未成年犯罪人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落到实处的趋势。下面我将结合我为未成年犯罪人成功辩护的一个案件来探讨律师怎样准确寻找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量刑情节以及我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量刑辩护的一点经验,供律师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案情简介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容某,1988年出生,小学文化,黎族,系贫困山区学生。2004年9月1日晚上,容某在茶馆喝茶时看到外面同村的几个人在跟外村人打架,又听到同村的人在喊“快来揍他啊”。顿时冲动起来,随即参与到打斗中。在打斗中,容某打了被害人两个耳光后,被害人冲出重围仓惶逃走。第二天发现被害人死在不远的路边。 案发后,王某于2004年9月4号被拘留。容某于2004年9月20日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经法医鉴定,被害人系钝器作用造成胸腰脏器严重损伤死亡。该案侦查终结后,检察院对王某及容某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 二、在法援中,为容某寻找到从宽量刑的情节 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不能怕辛苦,更不能计较利益得失,这是作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首要条件。为被法律援助的未成年当事人作好从宽量刑辩护,一是要与未成年人充分真诚沟通,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让他们确实感觉到眼前的律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拯救他,让他们从心灵上得到感化,这才能博得未成年人的积极配合,为辩护人的成功辩护奠定基础,才可能争取到日后从宽量刑的结果;二是要靠律师勤勉尽责认真吃透案情,开拓思路,从大的方面着想,从小的方面着手,从细微处突破,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寻找到更多的从宽量刑的辩护论点及事实依据。我在承办容某辩护案的过程中,作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真心感化,劝其悔罪 本案是共同犯罪案,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平时相处得很好的邻里乡亲或是同事者。文化低不懂法的容某犯案后,根本不明白主犯与从犯的区别,甚至还有想为同村人王某隐瞒罪行以减轻自己及同村人王某罪行的想法。我在看守所第一次会见容某时,我便发现了他的这种无知天真的想法。为了让容某认识到隐瞒案情的严重性,使其不错过悔罪的好机会,我先是认真反复地给他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讲解中我发现容某对汉语的理解不是太好,我立即为其请了一名监所警察作他的黎汉翻译,这样我们沟通更是贴切更是带有情人味了。在我的真挚教育和感化下,容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的严肃和无情性,悔罪态度立即转为诚恳,主动交待了全部问题,从而为客观公正认定本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以后的审判中我惊喜的看到容某庭前的这些行为,真为他争取到了一个从宽量刑的情节,也 107 为我获得了一个为容某争取从宽量刑的辩护论据。 2、认真取证,证明从犯 我发现案中王某自始至终并不承认自己实施了主要加害行为,而是妄图混淆事实,想同容某均摊责任,以减轻法律对他的惩处。为了澄清事实证明容某是从犯,我亲自开车去几百里外的山区小村,调查询问了当时在场的一位重要目击证人,并做了祥细的调查笔录。从而有效的证明了容某只是打被害人打两巴掌的关键事实,澄清了“被害人倒地后容某曾打过被害人其他部位”及“容某在被害人倒地后仍和他人一起殴打被害人”的不实之词。这样一来,容某在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应是从犯,便有了事实依据;对请求认定容某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没有追求的故意,其行为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也具备了客观根据。 3、调查容某在村里、学校表现以及其生活环境的法制状况 为了尽可能多收集到有利于容某的从宽量刑情节,我决定调查容某平时在村里和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其生活环境的法制状况。调查犯罪人嫌疑人平时的一贯表现,然后以其表现好为由提出有酌定从宽情节,一般在法庭上不会被法官采信,很多律师认为这是无效之劳,因此不去调查犯罪嫌疑人的平时表现。但我认为只要是可能会有利于未成年人从宽量刑,我就一定要试着去做做。我到了容某所住的村子,经走访村里村民和学校里的同学及老师,我得到一个坚定的结论,即容某平时是一个表现较好的孩子,他乐于助人,好打不平,村里人和老师都很喜欢他。我临走时,容某的班主任老师悔恨地又对我说:是他害了这孩子,他平时如果给孩子们讲些法律知识,也许这孩子就不会那么冲动了;他说容某只是一时冲动失去冷静才参与了这次打架,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教育得当,容某决不会再干这种事情,请求我一定要为这孩子在开庭时好好辩护,让法院减轻对他的处罚,维护其合法权益。听到如此朴素的恳求,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为这位山区老师的真诚爱心所感动,也为因普法教育滞后造成山村黎族孩子失足而痛心。此时回荡在我脑海里的只是:在这偏僻的贫困山区,尽管法律意识仿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与大家十分遥远,但犯罪后应得的后果就在面前,它却要让一个年仅16岁青春风华正茂的无知的山区学生来承担。这就是法律的无情~ 4、犯罪后果严重,寻求专家支持 容某是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其生活在偏远的、经济很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内。我考虑是否可以以此作为法院从轻量刑的依据。虽然我手头资料无法找到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在处理上一般从宽的依据,但我没有让这个宝贵的想法在头脑中一闪而过。我坚信“真想干总会有办法的”,如果有依据我一定要去找出来。可怎样才能找到理论支持呢,我决定去寻求省法学会刑法专家,以期他们的帮助。在专家指数下,我找到了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吴大华写的一篇主张对少数民族犯罪酌情从宽的论文《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在这篇论文上我还找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主编的《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关于贯彻“两少、一宽”政策的讲话。它们都论证了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在适用法律上可以酌情从宽。宝贵的论文为我建立了对少数民族犯罪可酌定从宽情节的一个法庭辩论的理论支持点。为此,我无比激动,无比高兴~ 三、辩护结果 在我充分准备下,我的辩护取得了完全意义上的成功,合议庭采信了我的全部辩护意见,法院认定容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刚一宣判完,容某便失声大哭并向我再三感谢,表示不予上诉,他说从今以后一定痛改前要非重新作人。之后,公诉检察官对我说:“这种致 108 死人命的案子,是很难判缓刑的,但我们信服你的观点,决定不再抗诉。他又说:是你的执着敬业和认真负责感化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你的从宽量刑辩护依据折服了我们和法官~” 案子虽然结束了,但我和那偏远的黎族山村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我更和黎族少年容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设想今后我要争取成为容某居住山村的的义务法律宣教者,提高村民法律意识,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四、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量刑辩护的一点心得 1、首先要端正思想,提高对未成年犯罪人权利保护的重视。要认识到对未成年犯罪人合法权利的维护是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有效落实,这是今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发展的方向。未成年犯罪人是最弱势和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而失足,这本身说明他们已不幸,更需要得到关怀。如果我们不重视对其权利维护,我们不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争取从宽量刑,那么他们本已不幸的失足将给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2、未成年人从宽量刑情节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需要我们认真负责的来处理,千万不能失误。一般来说,法定从宽量刑情节律师都不会遗漏,但有些酌定从宽量刑情节却可能由于怕麻烦及心理麻痹等原因而忽略。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抓住酌定从宽量刑情节是我们对未成年人争取从宽量刑结果的关键。笔者认为,案件中可能会没有法定从宽情节,但一定有酌定从宽情节,而且不会只有一个。我们对其发掘得越多,越可能影响法官的判案,越有利于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利。 3、要把调动未成年犯罪人的主动追求从宽量刑和我们主动调查从宽情节巧妙结合起来,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量刑结果的实现大有好处。一般来说,未成年犯罪人法律意识比较淡泊,其犯罪动机也都比较单纯,对犯罪后果不能预见,甚至自己无法认识到其行为就是犯罪。在犯罪后一般比较恐惧,思想混乱,心态消极,不懂得如何去争取从宽量刑。所以我们就要用爱心去感化未成年犯罪人,用法律知识去辅导教育未成年犯罪人,使其接受关爱,相信教育,才能将我们原来被动的工作转为积极主动。 4、遇到法律空白时,不妨寻求专家支持。要不耻下问,发掘新的天地。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律师偏重实务,专家偏重理论,律师与专家积极沟通非但不会降低身份,反而显现律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109 论公诉变更制度的重构 *杨建民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以后,有时会遇到起诉以前没有发现的情况或者考虑不周的问题,需要对指控内容进行某些改变、增删以至撤销,这就是公诉的变更。变更公诉,是公诉权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诉权的酌定性和灵活性的体现,是一种在法院判决作出之前由检察机关自动矫正纠错的机制,目的在于保证公诉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但是,对于公诉变更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作出任何规定,而是由有关司法解释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规定。目前虽已有了公诉变更制度的框架,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少,理论上争议的问题很多,重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诉变更制度势在必行。 一、 以司法解释为据的现行公诉变更制度 我国修改前后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0属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项情形。这表明,对于自诉案件,立法是允许自诉人在提起告诉以后予以撤回的,但对于公诉案件却无类似的规定。在修改以前的刑事诉讼法第108条中曾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不需要判刑的,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撤回起诉。”但在 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鉴于该条规定容易造成审判人员先入为主,先定后审,在尚未开庭审理之前连是否需要 41判刑的问题都决定了,致使庭审走过场的问题,为改变庭前审查方式而完全删除了该项规定。这样一来,原有立法中唯一一处关于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规定也随之消失了。 然而,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总会力图寻求法律上的依据。在立法没有规定公诉变更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就这个问题作过一系列司法解释。早在1983年“两高”的一个批复中 42就首次规定了补充起诉:1991年《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已起诉的案件,如发现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主动撤回起诉,作出不起诉决定或建议撤销案件。”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 4344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公诉变更的规定。 综合这些规定,可将我国现行公诉变更制度概括为如下要点: (一)检察机关有提出公诉变更的请求权,法院有提出公诉变更的建议权,并有是否准许变更的裁定 45权。 40 见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第11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条。 2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用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124页。 42 1983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共同犯罪案件中对检察院没有起诉、法院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应如何处理问题的联合批复》。 5 以下简称“高法解释”。 7 以下简称“高检规则”。 8 在现行规定中,“高法解释”只规定了对撤回起诉法院应裁定是否准许,并未规定对检察机关其它变更公诉的请求是否需要裁定准许。但从“高检规则”中使用的“可以要求”变更公诉的表述来看,都不是一种即行生效的决定,需要经过法院准许。 110 46(二)公诉变更行为中,包括了变更、追加和撤回起诉三种情况。其提出的事由(条件)分别是: 变更起诉是由于发现了被告人的真实身份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不符,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不符这两种情况。 追加起诉是由于发现起诉书遗漏了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遗漏了对被告人应当认定的罪行这两种情况。同时还要求必须是在有可能将这种漏罪、漏犯一并起诉和审理,即已经侦查和审查起诉终结的前提下,才能追加起诉。 撤回起诉是由于发现了被告人不存在犯罪事实、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依法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这三种情况。 (三)公诉变更的期限,是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起(以同级法院受理日为准),至法院宣告第一审判决之前为止(以被告人听到宣告日为准)。在这段诉讼期间内,可以进行任何一种情形的公诉变更。 (四)公诉变更的程序要求:检察机关提出变更公诉的,应当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发现有变更事由的,应当要求休庭;需要给被告人、辩护人必要的时间进行辩护准备的,可以建议延期审理。法院建议检察机关变更公诉,检察机关不同意的,法院仅就起诉指控的事实作出裁判;检察机关要求撤回起诉的,应当经过法院裁定;检察机关要求延期审理后,没有在补充侦查期限内提请恢复庭审的,应当按撤诉处理。 (五)对于公诉变更的效力,现有司法解释中没有规定。仅规定了撤回起诉以后,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不得重新起诉。目前撤回起诉并不具有终结诉讼的法律效力,撤诉以后检察机关还可以作出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处理。一旦发现原审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者新的定罪证据,在追诉时效期限内,检察机关可以随时再重新提起公诉。 二、 现行公诉变更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诉变更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目前尚缺乏立法上的依据。 公诉变更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力,而且是直接与被告人、被害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公权力,在刑事诉讼法没有对此作出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仅由“两高”以司法解释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显然是不够的。根据程序法定原则,基于保障人权的需要,凡是涉及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配置和诉讼当事人重大权益保障的事项,都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而不能由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以其他任何形式作出规定。公诉变更权涉及作为国家控诉机关的检察院的权力配置,根据程序法 47定原则的要求,应当由作为基本法的刑事诉讼法来加以规定。因此。必须尽快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来解决公诉变更的授权问题,这是确立公诉变更制度的前提条件。 其次,现行公诉变更制度本身尚存在许多缺陷,有些规定不太适当,有些需要规定的没有规定。 (一)在公诉变更的时限方面,现行规定过于宽松。从法院受理起诉后到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检察机关随时可以变更公诉,这会使法院的审判范围随时处于需要相应调整和改变之中,使得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作用降低甚至无效。对办理公诉变更的时间和次数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有些地方, 9 公诉变更本应是一个涵盖了三种变动情况的大概念。目前司法解释只将第一种情况称为变更起诉,内涵过小,不能与公诉变更的完整概念并列。在本文论述中,除引用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外,都是从大概念的意思上使用“公诉变更”这个词。 47 谢佑平、万毅:《刑事公诉变更制度论纲》,《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1 变更公诉被作为变相增加办案时间、拖延诉讼的工具,反复使用;法院在受理变更和追加起诉后,一律要重新计算审判期限,使得被羁押的被告人额外延长了羁押时间,有损其合法权益。 (二)在公诉变更的事由方面,现行规定还不够周延,对有些重要的问题没有规定或者规定得不明确。例如: 1、关于起诉后某些程序问题的改变。首先是管辖及审级问题。检察机关向同级法院送达起诉书后,有时会发现案件出现新的情况,依法需要改变管辖。法院在审理案件后也可能认为依法需要改变管辖,例如,基层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应当由中级法院进行一审的;已被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在其他地方另被发现有重大罪行,需要并案侦查后异地提高审级进行审判的,等等。对 48这些情况如何处理没有规定。另外,还有自诉案件被错误地作为公诉案件起诉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是不会发生的,但在起诉时如果对某些案件的定性认识发生错误,如把侵占罪(须告诉才处理)当成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经过法庭审理后才发现不当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对此如何处理亦无规定。由于这些情况都不属于现行公诉变更的范围,既不能撤回起诉而另行再诉,也不符合其他变更起诉的事由条件。 2、关于起诉后改变罪名的问题。在审判进程中,随着庭审调查的深入展开,检察机关可能会认识到原先指控的罪名有所不当,需要改变罪名;法院经过审理也可能会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不构成起诉书所指控的罪名,而构成其他罪名。此时,检察机关应当有权要求更换原指控的罪名。但是,“高检规则”关于变更起诉的事由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发现指控的罪名不当可以要求改变。至于法院认为发现指控的罪名不当,但被告人已被庭审查明构成犯罪时,能不能直接改变起诉指控的罪名,甚至增加没有指控的罪名作出判决,这是目前很有争议的问题。“高法解释”第176条 (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明确赋予法院对这种情况有直接改变指控罪名定罪的权力。然而,质疑此项规定的呼声始终很强烈。有学者认为,“高法解释”的这项规定排除了由于法院与检察院对同一事实适用刑法认定罪名的分歧而导致无罪判决的可能,把起诉效力及于案件客观事实的做法是可以肯定的。法官可以在起诉指控事实范围内自由适用法律,包括作出不同于起诉书对案件事实的法律评 49价。但是,“高法解释”的此项规定又是有缺憾的,主要在于只是简单的自我授权,既没有对法院变更罪名施加任何限制,又没有设置必要的程序保障;既缺乏对公诉方追诉意志的尊重,又缺乏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从而不能正确发挥司法解释弥补立法不足的作用。 (三)在公诉变更的一系列具体操作问题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如:变更和追加起诉以后,对原起诉书如何处理,是重新制作起诉书,还是仅制作部分改变或增加指控内容的补充起诉书,撤回起诉以后,是否需要再作不起诉决定,尤其是能不能作出认定“犯罪情节轻微”的相对不起诉处理,是否可以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撤回起诉以后,重新起诉所要求的“新的事实、证据”,应当怎样界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理论和实务部门造成了大量的争议空间。由于对撤回起诉以后重新起诉的条件限制不严,弹性太大,导致了撤回起诉、重新起诉有反复进行的可能,使诉讼参与人陷入无穷的诉讼循环“怪圈”之中。甚至连二审或再审的案件,也有可能在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判时, 48 刘继国:《完善撤回起诉制度的六点建议》,《检察日报》2006年3月23日第三版。 49卞建林、魏晓娜:《起诉效力与审判范围》 112 进入这一“怪圈”。另外,对公诉变更所使用的法律文书格式,目前仅有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规 50定的一种,即《撤回起诉决定书》,对其他情形的公诉变更如何制作法律文书,均未有统一规定。 上述问题造成了目前一些检察机关在变更公诉方面的随意性,有的将适用变更的种类相混淆,如需要改变起诉内容或者追加起诉的,一律先按撤回起诉处理;有的为了降低无罪判决率,得知法院有无罪判决意向后即主动撤诉,试图阻却无罪判决的形成,并以对被告人改作相对不起诉等方式,规避国家赔偿;有的对已经起诉的案件原本缺乏指控成功的信心,在起诉之后发生犹豫动摇,不经努力举证就轻易以证据不足撤诉,有违追诉犯罪和实施审判监督的职责。而法院对公诉变更的审查常常流于形式,很少有不准撤诉而径行判决的,对改变和追加起诉基本上没有限制;对撤诉以后重新起诉的,有的法院重新受理,有的法院拒绝受理。这些情况表明,目前对公诉变更的实际操作很不规范和统一。司法实践在强烈地呼唤着公诉变更理论和制度的更新。 三、 建立公诉变更制度的必要性 由于公诉变更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的先天不足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少人主张取消这一制度,尤其是要废止撤回起诉,认为它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有论者认为,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删除了法院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规定,就是立法对公诉变更行为的否定评价,法律未赋予 51的权力并不当然享有,司法解释超越了立法本意应属无效。有论者认为,变更公诉将导致案件重复 52开庭、反复补充侦查,影响诉讼效率。还有论者认为,变更公诉会妨害被告人的合法权利,面对临时增加或改变的罪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努力将受到影响;面对撤回起诉,无罪的被告人将失 53去获得公正判决的权利,法院不能以判决宣告无罪,对被告人很不公平。 这些看法从不同角度指出了现行公诉变更制度存在的问题,都有一定道理。按照公权力“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的原则,公诉变更没有立法授权就不能存在,否则将有违“程序法定”的基本要求。但是,从司法实际需要和法理基础来看,公诉变更制度又有其难以替代的价值,不应被否定。在刑事诉讼中为适应情势变化,应当肯定检察机关在改变指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变更权力,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发现真实,追诉犯罪,保障人权,有错必纠等诉讼目的,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经济有效的诉讼价值。 ,一,公诉变更权是检察机关履行公诉职能不可或缺的权力。诉讼理论认为,起诉、不起诉、变更起诉,都属于起诉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此才能构成完整、统一的起诉权。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原告在法院判决前可以申请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撤回起诉。刑事起诉的性质本身乃为向法院提出的对被告人定罪判刑的诉讼请求,因而如果发现业已起诉的案件缺乏某方面的定罪条件,可以撤回这种请求;如果发现指控的内容存在不足或出现错误时,也可以要求更改、补正。既然立法允许刑事自诉人在提起告诉以后撤回告诉,那么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以后,撤回起诉也是应当允许的。只不过对公权力的行使理应比对私权利的处分限制更为严格一些。 50 其中行文内容一律表述为:“因事实、证据有变化,本院决定撤回起诉。”这与“高检规则”规定的撤回起诉事由是不相符的。 51 潘全民:《公诉机关撤回起诉质疑》,2005年9月9日中国法院网 。 52 龙洪林、杨骏:《审后判前撤诉的规定不能滥用》, 2003年10月30日。 53 陈殿福:《谈刑事诉讼中的撤诉》,《人民法院报》2003年3月18日。 113 (二)公诉变更行为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客观性义务”的反映。“客观性义务”,即检察机关负有义务,应当不偏袒、公正地采取行动,特别是要全面地查清事实真相,不得单方面地谋 54求证明被告人有罪。公诉作为一种追诉权,天生具有主动性特征,它不但主动纠举犯罪,提起控诉,启动审判程序,而且在发现指控存有错漏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予以矫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公诉 55权行使的主动性特征,它使检察机关获得了控制公诉进行的主导权。检察机关既然有权提起公诉,那么,为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当发现公诉有不当或者错漏时,作出变更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公诉变更措施是刑事诉讼中由控方主动矫正纠错的重要机制。刑事程序具有防止专横、限制随意性、保障理性选择、促进权利实现、推动法律权威建立等多方面的价值。实现这些价值,要求刑事程序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补救机制,以防止和纠正诉讼权被滥用或偏离立法设定的价值目标。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包括办案期限、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证据的收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不可能对每个案件都认识得非常准确,万无一失。提起公诉以后,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仍在进 56行。当发现已提起的公诉请求有错误时,进行公诉变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公诉权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妥善处理,否则将损害公诉的程序价值,所以需要设定相应的补救机制。公诉变更作为检察机关主动的纠错行为,既是其权力,也是其义务,其正确适用有助于保障公诉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公诉变更制度能够较好地体现诉讼及时的原则要求。诉讼及时是指诉讼活动应当不拖延地进行的一项诉讼原则,其要求刑事诉讼尽可能迅速进行,尤其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情况下更应如此,以尽可能地缩短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时间。诉讼及时原则既有利于人权保障和实现程序 57公正,又有利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最大限度地追求诉讼的效率。提起公诉以后,检察机关通过公诉变更,可以迅速、及时地纠正指控中的失误,调整审判范围。其中,改变指控的内容可以避免在审判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反复;追加指控的内容可以使原本需要分别审理的多个诉讼合并,减少庭审的次数,同时,对犯数罪或数个同种罪行的被告人,以及共同犯罪的案件,集中作一次诉讼,也有利于保证审判质量和量刑平衡;撤销指控的内容则可以终止法庭审理,及时将当事人从诉讼中解脱出来。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诉讼的效率,降低的诉讼成本。 (五)公诉变更制度有利于维护“控审分离”原则并弥补其不足。控审分离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调整起诉与审判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求控告与审判的职能分离,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互不干预。通常认为,这一原则中包含了诉讼程序启动上的“不告不理”原则,即审判必须以起诉为前提,对未经起诉的犯罪人和犯罪事实,法院不得径行审判;同时还包含了诉讼程序运行中的“诉审合一”原则,即审判的对象和范围受起诉书载明内容的拘束,不得及于指控以外的人与事。在案件被提起公诉以后,随着诉讼程序的发展,可能会发现起诉书所指控事实与案件事实不完全契合的情况,此时的审判范围如果仍然强调必须与起诉事实保持严格的同一性,就只能在起诉事实的范围内作出判决,对虽然构成犯罪但不构成所指控的罪名宣告指控不成立,对已经查明但不在起诉指控范围内的犯罪事实 54 (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李昌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55 谢佑平、万毅:《刑事公诉变更制度论纲》,《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6 《谈公诉请求的变更》,2005年12月1日中国大学生网。 57 于书峰:《刑诉法应确立诉讼及时原则》,《检察日报》2006年3月9日第三版。 114 不予审理,而留待检察机关提起新的诉讼。这样既不能实现发现真实的诉讼价值,也不符合诉讼经济的目标追求。而如果由法官按照审理中认定的事实,不顾是否改变或者超越起诉事实而直接作出判决,就会背离“诉审同一”的要求。解决这种两难选择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公诉变更制度,使其在客观上具有调整审判范围的拘束力,既避免了法官为追求实体公正而不适当地代行控诉职能,也保障了在程序公正前提下实现实体公正。 (六)公诉变更制度已成为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立法之通例。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起诉便宜主义占主导地位,检察官有比较充分的变更公诉权。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起诉便宜主义被作为起诉法定主义的补充或例外,变更公诉也是允许的,但受到的限制多一些。尽管各国有关公诉变更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大体反映出如下要求:首先,变更或追加控诉的事项应限于不妨害起诉事实同一性的事实或者与本案具有牵连关系的事实;其次,起诉人行使撤回、变更控诉的权力受审判机关制约。法院得对起诉人撤销、变更控诉权力的行使予以适当干预和限制;再次,变更或追加控诉不得妨害辩护权行使,不得损害被告人合法权益。在审判期间,如果变更或追加控诉事实,应迅速将变更或追加的部分通知被告人及其律师,以使被告人一方有足够的防御准备,保障辩 58护权的行使。 四、 重新构建公诉变更制度的若干思考 笔者认为,公诉变更制度应是刑事诉讼中法院按第一审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期间,检察机关由于发现新的情况或者基于新的认识,主动提出或者应法院建议,对起诉指控的内容予以修改、补正、追加或者撤销,从而调整审判范围或者终结审判程序的诉讼行为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应当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加以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任何权力都象一把“双刃剑”,在运行过程中如有不当,都会产生负面效应,以至损害法律设置该项权力的初衷。公诉变更权亦是如此。由于提起公诉是法庭进行审理和律师展开辩护的前提,决定着审判和辩护的对象、范围,因此,检察机关如果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提出任何一种情形的公诉变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其他诉讼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在多数情况下是有利于发现真实,及早纠错,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但不可讳言的是,这种变更也可能会给诉讼各方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 1、对被害人而言,减少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或者减轻指控的罪名,甚至撤销指控,都会降低其对诉讼结果公正的期待,认为其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2、对被告人而言,因其是诉讼后果最直接的承受者,任何罪名或指控事实的增加无疑都意味着可能加重刑罚。即使是撤回起诉,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其意愿,特别是在撤诉后如果仍作相对不起诉这种带有负面评价性质的处理,或者仍然很容易发动重新起诉的情况下,他可能宁愿希望庭审继续下去,以获得所期待的无罪判决,也不愿接受撤回起诉的结果。 3、对辩护人而言,辩护的对象和范围会因公诉变更而改变,新罪名和新事实的提出有可能成为控方“庭上突袭”的手段,因而使其庭前准备的努力成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辩护的效果,甚至使其预期的效果付诸东流。 4、对审判人员而言,如果允许检察机关不加限制地频繁变更公诉,必将延长诉讼时间,增大诉 58 卞建林、魏晓娜:《起诉效力与审判范围》。 115 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率,损害程序公正,并且也可能损害实体公正;如果过分地强调与检察机关的配合关系,允许轻易改变指控范围,减小定罪难度,增加追诉可能,又会动摇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的地位,有损司法公正的形象。 因此,为尽量减小公诉变更可能产生的上述负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正效应,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对公诉变更加以严格的限制,促使其适度地使用。应当在充分体现法制原则、公益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境外相关制度中的精华,对公诉变更制度进行重新构建。 (一)关于公诉变更的分类 现行公诉变更制度在具体构造上采用“三分法”,即将公诉变更分为变更、追加、撤回起诉三类。笔者主张,对公诉变更实行“两分法”,即分为公诉的修正和公诉的撤销两类。因为“变更”一词蕴涵了改变、更正、调整、撤换以至取消等丰富的含义,仅用作一种情况的名称是不合适的。而且,按照变更公诉对于审判范围的影响程度而言,是部分改变指控,还是全部取消指控,分成两类也足以涵盖了。 公诉的修正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已经提起的指控进行实体上或程序上的修改和补正。公诉的撤销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已经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撤销指控(撤回起诉)。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检察机关在保持追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指控内容或管辖程序进行的局部性变更;而后者是检察机关放弃追诉权,撤回指控的整体性变更。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公诉变更,在适用的条件、期限、程序和后果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 (二)关于公诉变更的期限。 公诉变更的期限如果过于宽松,不利于诉讼经济原则的实现和对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公诉变更价值的基础上,适当靠前限定变更的截止期。对公诉变更的期限可以分别规定三个时间段。其中,越是接近于一审程序终结的时段,限制越应严格些,反之可以宽松些: 1、在法院开庭审理前,检察机关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出任何公诉变更的请求。因为此时法院尚未对案件进行实体审查,无从对修正或撤销公诉的要求适当与否作出实质性的评断。如果此时变更公诉,只是推迟一点开庭,对各诉讼参与人不至产生太大的影响。法院应当按照检察机关的请求,收回已经送达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起诉书,中止庭前准备工作,从新的起诉书收到之日起重新计算审判期限。 2、在开庭以后至法庭辩论结束前,对检察机关提出公诉变更要有一定限制。法院开庭审理以后,辩护活动和审判活动已在起诉指控的范围内有序展开,变更公诉会直接影响这些活动,要适度、有限,以避免对辩护和审判活动造成过大的妨碍。检察机关提出公诉的修正,应当由法庭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并视情决定延期审理。检察机关需要对案件进行补充侦查的,至迟应当在一个月内补查完毕,提交修正后的起诉书,申请恢复法庭审理;不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在七日内提交修正后的起诉书,继续进行法庭审理。辩护律师收到修正后的起诉书,认为需要应对的准备时间的,也可以申请延期审理,以十天为限(参照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起诉书的期限)。为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开庭审理之后检察机关提出撤回起诉的,法院在进行审查时应当尊重被告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意愿。如果被告人请求法庭继续审理的,法院应当不准许撤回起诉,继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而检察机关在法院开 116 庭之前提出撤回起诉的,则不受此限。 3、在庭审结束至合议庭作出判决前,对检察机关提出公诉变更应当作出严格限制。此时法庭调查和辩论活动已全部结束,合议庭进行了评议,诉讼进入尾声,如果再提出对公诉主张进行修正的意见,势必要重新开庭,导致程序反复,造成前已完成的庭审工作量的极大浪费。故此时不宜允许再作公诉的修正。但对公诉的撤销应当允许,因为不妨害被告人的利益(以征得其同意为前提),不增加审判的工作量,并且已实现了辩护的价值。而当合议庭制作完判决书之后,在尚未宣告判决之前,再撤销公诉则不能体现上述作用,故不宜再有此举。 为防止诉讼程序的过度反复,对公诉的修正应以一次为限,并规定最迟应于法庭辩论结束之前提出;对公诉的撤销,最迟应于合议庭作出判决之前提出。公诉变更只适用于第一审程序,对于经过第二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重审的案件,不能再进行公诉变更。因为此时进行的一审,是二审或再审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服从于二审、再审的任务要求。法院进行二审和再审的目的、任务和对象,都是有别于一审的。一审的任务是要解决起诉指控能否成立的问题,审判的范围是由载明指控内容的起诉书确定的;二审的任务是要解决由于检察机关抗诉或者被告人上诉而引起的对于一审判决是否正确、适当的评判问题,而再审的任务则是要解决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是否确有错误需要纠正的问题,其审判范围是由载明了原审裁判内容的判决书或裁定书确定的。即使原起诉的指控有错误,也因判决已经形成而必须通过改变裁判结论来纠正。因此,检察机关派员出席由二审、再审发回重审的第一审法庭时,检察员的任务主要是实行法律监督, 59而不单纯是支持公诉。如果原判确有错误,是要纠正错误的裁判结论,而不是纠正错误的起诉指控。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再提起任何一种情形的公诉变更都将导致诉讼程序不必要的复杂化,背离了二审或再审的任务,致使对原判究竟正确与否的问题得不到裁判的最终确认。 (三) 关于公诉变更的事由 公诉变更的事由,即适用变更的条件,是指在法院受理公诉案件以后,出现哪些法定情形,可以适用公诉变更。对此,应当由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具体作出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已经提起的公诉予以修正: 1、发现受诉法院没有管辖权,或者由于指控内容的改变(增加或者减少指控的犯罪事实)而需要改变管辖或者改变审级的; 2、发现起诉书认定被告人或者犯罪事实的内容有误,或者指控的罪名不当而需要更改、删减的; 603、发现起诉书遗漏犯罪事实或者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与本案有直接关联的对合犯,应予一并起诉,并且已经查清事实,可以一并起诉和审理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已经提起的公诉予以撤销: 1、发现案件属于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而错误地作为公诉案件提起公诉的: 2、发现被告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的; 59 参见拙作:《对刑事再审中一种特殊情况的处理》,《人民检察》1993年第8期第18页。 60 对合犯,如受贿与行贿,侵财型犯罪和窝赃、销赃犯罪等。因为二者之间虽不属同案犯,但分案审理则互为证人,并案审理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有助于减少开庭数量,提高诉讼效率和审判质量。 117 3、发现被告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死亡的;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此外,对以下三种情况,笔者认为不宜列为公诉变更的事由: 一是起诉以后检察机关要求改变或者法院建议改变的罪名,如果不属于原指控罪名的侦查机关管辖的(如,应当由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直接侦查了,或者相关的情况),是否需要作为公诉修正的程序问题之一,由检察机关收原回起诉书,交有法定侦查管辖权的机关重新侦查后,再重新起诉,这样做虽然符合侦查分工管辖的程序,但过于繁琐,会造成不必要的程序回转。因为这种情况是发生在案件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确实、充分的前提下,仅仅由于对罪名认识的变化而需进行修改。无 61论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还是法院在审判中都有更改原定罪名的权力。只要对案件不需作补充侦查的,都可以直接从实体上改变罪名,而不需要在程序上重复侦查和审查起诉的过程,况且那样做也并不符合被告人的利益。 二是对于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是否可以列为撤回起诉的事由,这种情形本来可以由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即认定“犯罪情节轻微”的相对不起诉),但是,既已提起了公诉,又完全符合起诉的条件,就应当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不应再撤回起诉,否则将影响提起公诉的严肃性,不必要地增大诉讼成本。 三是对检察机关在庭审过程中发现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是否可以撤回起诉,有论者将这种情况视为“高检规则”规定的撤诉事由中“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认为这种情 62况不符合起诉的证据条件,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故应当撤回起诉。笔者认为,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发现这种情况,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建议延期审理,进行补充侦查。在补查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应由法庭继续审理,依法作出裁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虽然不符合起诉条件,但并不是法律规定的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即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现行规定的撤回起诉事由中也没有这种情形。在审判活动中,认定证据充足与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审判人员的“自由心证”,按照“内心确信”原则来裁决的。这与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定性的法律评价有所不同,后者主要是对法律适用的理解问题。公诉人如果对指控所依赖的证据内心发生动摇,未能竭尽全力充分履行举证和支持公诉之责,就轻易主动撤诉,有可能放纵犯罪。如果把起诉以后对证据是否充足的认定问题完全交给法庭作最终评判,可以有效地制约检察机关认真把好起诉前的证据关,充分发挥追诉犯罪的职能。只有通过法庭审理,检察机关确实认识到指控有误,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是无罪的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才能撤回起诉。 与公诉变更事由相关的,还有一个法院能否直接改变指控罪名作出定罪判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法解释”第176条规定的精神仍可保留,但需纳入公诉变更制度予以完善。目前取消这方面规定 63的主张过于绝对化,因为我国传统上并未实行诉因制度,在检察机关起诉指控事实的范围内,法官 61 刘芳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能否变更罪名》,《刑事司法指南》总第20集第94页,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62 姜伟、钱舫、徐鹤喃:《公诉制度教程》。 63 李晓东:《质疑刑诉法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二)项》,2005年10月29日《东方法眼》。 118 有权独立适用刑法,认定罪名。依据控审分离的原则,按照公正审判的要求,应当通过完善公诉变更制度来解决审判程序中的罪名改变问题,明确将罪名的改变列为需要进行公诉变更的事由。检察机关如果发现指控的罪名出现错误时,可以请求改变罪名;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指控事实与指控罪名不符时,也可以建议控方改变罪名。而如果检察机关不同意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建议时,法院应当向控辩双方告知改变指控罪名的意图,在控辩双方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并分别发表意见后,再依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判决。同时,法院只能就指控的一个犯罪事实判定一个罪名,而不能对同一事实判定多个罪名,更不能对没有指控的事实予以定罪,那样就严重违背了控审分离原则。 (四) 关于公诉变更的程序 公诉变更是要式诉讼行为,不能由公诉人在法庭上以口头方式提出变更的主张。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发现有需要进行公诉变更的情形时,应当建议休庭,向本院汇报处理意见。经过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进行公诉变更的,应当向法院发出《变更公诉意见书》,简要叙明变更的事由和法律依据,以及在需要补充侦查的情况下要求法庭延期审理的时间,并要求法院收回原起诉书予以作废。法院对于检察机关的请求,应当立即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准许公诉进行修正性变更的,应当视情确定延期审理的期限,并通知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并给予必要的应对准备时间;不准许公诉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检察机关收到法院准予公诉变更的裁定后,对修正公诉的,应当按照修正后的内容重新制作起诉书。新起诉书的编号可仍按原编号加“-2”,以示区别,并应在起诉书中增写公诉变更的过程。对变更案件管辖的,收回原起诉书后予以注销,将案件移送改变管辖后的检察院重新起诉;对发现是自诉案件作公诉不当而撤回起诉的,应当向被害人告知撤诉的原因,并告知其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告诉,此前已由侦查机关获取的证据材料可以交给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便帮助其行使自诉权。 法院在审理公诉案件中认为有需要进行公诉变更的情形,应当向检察机关发出《建议变更公诉意见书》。检察机关采纳建议的,应作出《变更公诉决定书》,无需再由法院进行是否准许的审查,即可参照上述程序进行公诉变更,并由法院通知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检察机关不采纳法院建议的,应作出书面答复。 (五)关于公诉变更的效力 公诉变更的行为一经确定,就应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1、修正公诉的效力,主要表现在法院应当根据改变或增加后的公诉请求,继续进行审理。检察机关修正公诉以后,原起诉书即失去法律效力。对确定改变管辖的案件,由原受诉法院退回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对改变或者追加了指控内容,或者改变了指控罪名的,法院应当在变更后的起诉书指控的范围内作出判决。 2、撤销公诉的效力,对法院而言,在准许撤诉以后,不得再继续审理该案件,对在押的被告人应立即予以释放;对检察机关而言,撤诉以后,不得再对该案件重新起诉;对被告人而言,在撤诉以后,不会因同一事实再受到重新追诉,被错误羁押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检察机关向法院撤回已经提起的公诉,实际上是一种处分公诉权的行为,是对被告人放弃追诉。撤诉以后,就不能再对被告人作其他处理。撤销公诉的性质表明,对被告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已经作出了 119 否定性的评价,理应具有终止刑事诉讼的效力,引起诉讼程序的完全终结。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任何阶段,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等六种情形之一时,“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这四种终结刑事诉讼的方式分别是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适用的。撤回起诉发生在审判阶段,当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的同时,即终止审理,也就是宣告了刑事诉讼的终结。此后,如果检察机关再对已经撤诉的案件作出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处理,就会造成程序倒流,使案件重又回到审查起诉甚至是侦查的阶段,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如果撤诉后再作不起诉处理,被害人依法有对不起诉决定不服,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的权利,这又将导致诉讼程序被重新发动。因此,检察机关决定撤回起诉以后,不应当也不需要再作出不起诉决定。 为严格遵循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保障被告人免受“双重危险”,检察机关撤回起诉以后,也不得再对原案被告人重新起诉。联合国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七项规定:“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无罪者,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审判或惩罚。”经法院裁定准许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其法律后果也应当与法院的无罪判决等同。否则对被告人而言,撤回起诉还不是诉讼的彻底终结,还会面临再次被起诉的危险。为防止在实际中可能发生的确实有罪的被告人因证据不足而逃避处罚的情况,维护社会正义,现行诉讼制度中对终审判决可能存在的错误保留有充分的补救措施,这就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现有新的事实、证据时,可以重新起诉或者启动再审程序。一是当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为由作出的“存疑无罪”判决生效以后,检察机关如果发现新的事实、证据,可以重新起诉;二是对所有已经发生法律效 64力的判决、裁定,一旦发现了新的事实、证据证明原审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在现有救济程序完全能够弥补“一事不再理”原则可能造成的放纵犯罪的情况下,对撤回起诉以后有新的事实、证据可以重新起诉的现行规定应予废止。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可以保证撤回起诉以证据充分为条件(证明被告人没有犯罪或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以证据不足为理由,不给日后重新起诉留下“伏笔”;二是可以防止撤回起诉权被滥用,促使检察机关作出撤诉的决定更加慎重;三是可以有效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使其消除撤诉后再被重诉的后顾之忧。这样,撤回起诉作为公诉变更的一种方式,也就能更充分地体现及早纠错,终结诉讼,维护客观公正的应有价值。 64 陈光中等主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则》,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第186页。 120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the Center), founded by Renmin University in 1998, is directed by Professor Chen Weidong, Professor of Law and Vice Chairman of the Procedure Law Society of the China Law Society. It aims t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China‘s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the reformation of its judi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the Center has evolved into a new force within the criminal justice community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its empirical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It has cooperated with nearly all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such as the EU Delegation in China, Great Britain-China Center, British Council in Beijing, U.S Embassy in China, U.K Embassy in China, Ford Foundation, Yale China Law Center,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NYU Law school, Munich University and so on. The center has undertaken over fourteen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most of which ar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projects, and has published over eleven groundbreaking books. Research subjects include Criminal Defense and Lawyers‘ Rights, Evidence Discovery, Detention and Human Rights, Death Penalty Procedure and so on. Through holding over elev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visiting foreign countries, the Center has promoted exchanges of human right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study. Recently, the Center created the first model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anticipation of the impending revision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model. It contains 662 articles and about 85,000 words. Presently the Center is conducting another important cooperative project, entitled Eliminating Torture in China. This will thoroughly analyze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orture in China and try to present potential alternatives through pilot and field research. The aforementioned projects by the Center have mad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legislature and law enforcement units. The Center has established long-term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China‘s authorities including the Supreme Legislative Organ, the Supreme Court, the Supreme Prosecution Service,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the All-China Lawyers Association. All participated in or were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hosted by the Center.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has been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 of relevant criminal justice reform organized by the Supreme Legislator and Central Communist Party. 121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The collaborative result of interested lawyers, academics, and business leaders,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was founded in 2000 to aid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Asia‘s legal systems and to foster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ghts of accused persons. A non-profi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s mission is to support a fair and effectiv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by providing practical, concrete training, resources and support to China‘s criminal defense lawyer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scope of representation to the accused,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cooperates with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China‘s primary provider of legal services to the poor and disadvantaged, to provide training and support to legal aid lawyers around the country. Moreover,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fosters partnerships within the criminal justice community which advance improv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greater respect for the rights of the accused, and greater esteem for the invaluable work of legal aid. In recogni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justice and due process,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is dedicated to ensuring the basic legal rights of ordinary citizens. Specificall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works to guarantee all citizens the right to competent leg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To this end,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significantly supports and enhances criminal defender and governmental legal aid efforts in China to protect citizen rights and to implement existing criminal laws through providing training partnerships,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al support and material assistance. Since 1996, China through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has accomplished the monu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over three thousand legal aid centers throughout China that provide criminal defense legal aid to the most needy of China‘s 1.3 billion citizens.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supports the efforts of the National 122 Legal Aid Center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projects aimed at systematica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presentation that criminal defense lawyers are able to provide to accused persons. Specificall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ims to provide individual criminal case support, structured financial assistance, periodic criminal defense training, internet resources that enable legal aid lawyers to represent their clients more effectively, and a cas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provides legal aid lawyers with access to legal case histories and judgments which allow them to advoc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sistent norms. By partnering with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prominent academic institutions, lawyers associations and individual lawyers,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is able to foster institutional change by providing a means to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ize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of the emerging criminal defense bar. Training Metho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local legal aid centers, academic institutions such a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lawyers‘ associ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experts in the fields of criminal law and procedur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has created an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aimed at developing legal aid lawyers‘ substantive legal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trial skills that lawyers will be able to utilize in their everyday practice. Trainers for the criminal defense training seminars include bo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experts versed in both substantive law and trial practice skills. Trainers collaborate to produce training materials which reflect the varied needs of the training participants. Moreover, the trainers assist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and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to develop hypotheticals based on cases that the participants typically handle. In turn, the cases are utilized in mock exercises, allowing the lawyers to role play various skill sets. By utilizing this format, the trainers are able to educate participants on best practices and emerging trends in criminal defense practice. The training model also provides participants with the inspiration to reshape their criminal defense practice by fosterin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mong legal aid lawyers, and by engendering a professional collegiality between criminal defense lawyers, prosecutors and judges. Achievements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has achieved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123 • Conducted national and regional training seminars for lawyers throughout China. •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the first-ever Chinese National Legal Aid Defender Resource Manual and Criminal Defender Toolkit, practical ?how-to‘ resources for legal aid lawyers that highlight relevant laws and discuss advocacy techniques. The Defender Resource Manual was completed in 2003 and represents a joint effort between IBJ and the National Legal Aid Center to document and describe legal procedures for criminal defenders and legal aid lawyers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law. The manual contains hypothetical cases that illustrate the legal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universal to all criminal cases. It is available to legal aid lawyers on a joint IBJ-NLAC website (www.chinalegalaidprogram.org/). • Established a pilot project in Anhui Province in 2004 aimed at providing intensive training, criminal case support and resources to select ―model‖ legal aid centers. Model legal aid center lawyers are provided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experience to train their colleagues and to promote uniform standards of practice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Additionally, the model center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build relationships with key regional player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cluding judges, police, prosecutors and detention center personnel. • Introduced IT tools, including a computer-assisted c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joint IBJ-NLAC website aimed at provi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lawyers. • Produced China‘s first-ever posters and brochures articulating recently introduced ―rights of the accused‖, ―rights of detainees‖ and ―rights of criminal defenders‖. Posters and brochures have been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in both Mandarin and other regional languages such as Mongolian, Tibetan and Uyghur. • Conducted public awareness campaigns in all 31 of China‘s mainland provinces. 124 Biographies of Expert Trainers Liu Jihua, Vic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dur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Law Liu Jihua was born in Xiayi, Henan Province. He holds a Ph.D degree in law and currently teaches graduate student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ofessor Liu‘s resear area is focusing on criminal procedure, lawyer‘s studies and the legal system. He has published 50 articles on ―Chinese Legal Science‖, ―Jurists‖, ―China Lawyer Magazine‖, ―Procuratorial Daily‖ and other periodicals. He has written a book of Research on the Trial Method in China and co-written senver books such as Survey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n Pre-trial Procedure in Crininal Proceedings and Model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Professor Liu also edits textbooks such as Guidance on Legal Assistance—Legal Aid; Criminal Procedure; Lawyers Studies in China; Lawyers’ Practice. Liu is the appointed writer for the textbook of National Uniform Judicial Exam on criminal procedure section. He has visited England, France, Germany, Belgium, Netherlands, and Italy to learn their legal systems. Karen I. Tse, Founder,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Karen Tse is 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yer, founder, and CEO of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 globally respected legal rights organization. Ashoka, Echoing Green and the Skoll Foundation have recognized her for her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As a social entrepreneur, Ms. Tse is pioneering rule of law initiatives around the world, successfully negotiating and implementing groundbreaking measures in judicial reform aimed at attaining legal rights for all citizens. Ms. Tse first developed her interest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criminal law and human rights as a Thomas J. Watson fellow in 1986 after observing refugees detained in a Southeast Asian prison without trial. Formerly she served as a San Francisco public defender and was appointed a United Nations Judicial Mentor, where she trained judges and prosecutors and established the first arraignment court in Cambodia. Ms. Tse is a graduate of UCLA Law School and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recently named her one of America‘s best leaders. Christie S. Warren, Direct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nd Professor,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Law School Between 1979 and 1994, AttorneyWarren served as a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in California and tried over 100 cases, specializing in the defense of death-penalty cases. In 1998 she was named the Supreme Court Fellow at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95 Attorney Warren has designed, implemented, monitored and assessed judicial and legal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projects in over 26 countries throughout Africa, Central and East Asia, Latin America, the Caribbean, and Europe. Attorney Warren teaches Comparative Law,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Systems, Post-Conflict Jus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at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Law School. Attorney Warren is the recipient of the Supreme Court 125 Fellows Alumni Assoc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ward fo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illiam and Mary Law School‘s 2005 – 2006 St. George Tucker Adjunct Professor of Law Award fo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the Recogniti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warded by the California Public Defender Association. Peter J. Stelzer, Legal Director,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ttorney Stelzer comes to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after spending the last several years helping to improve the Asian-Pacific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s the Chief Public Defender (Yap Stat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While there he developed innovative, ongoing advocacy training models us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and taught Public Defender conferences, and devised educational and outreach programs designed to inform the public of their leg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rior to his international work, Mr. Stelzer was a successful litigator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offices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With over 16 years of experience, he has successfully tried over 60 cases, including serious felonies, and has taught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Several of Attorney Stelzer‘s cases received national media attention, and he has been consulted as a trial expert. Presently, Attorney Stelzer is one of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s Legal Directors. He lives with his family in Beijing. Yang Jianmi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Member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nhui Provincial Procuratorate Yang Jianmin has been the Director of the Anhui Prosecutor‘s Office for almost 20 years. He has handled many capital and significant cases. He is an experienced prosecutor. Yang Jianmin has also been employed by the Criminal Defense Committee of the Anhui Bar Association as an expert. Additionally, he edited a book called ―Criminal Case Handbook,‖ which is utilized as a toolkit manual in all of the judicial organs as well as many lawyers‘ offices. He has had many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key magazines. This year, he was nominated by the Supreme Procuratorate as ―National Expert Prosecutor.‖ Chen Rui Wei, Director, Juvenile Committee, Chongqing Bar Association Chen Rui Wei, advanced lawyer, legal graduate, director of Chongqing Millennium Law Firm; director of Chongqing Lawyers Association Daily Works Board of Directors, director of Chongqing Lawyers Association Minor Protection Specialty Committee, committeeman of Lawyers Association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committee, committeeman of All China Lawyers Association Minor Protection Specialty Committee,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 of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committeeman of People‘s Congress Legal Works Committee). Director Chen has received many awards recognizing his legal achievements, among them: the ―People‘s Satisfied Lawyer of Chongqing City‖ in 1999; ―Civil Citizen Model‖ by Chongqing city people‘s government in 2000; ―Ten Best Lawyers‖ of Chongqing city in 2001; ―National Juvenile Legal School Good Legal Tutor‖ in 2002; “Ten Best Voluntary Tutors of China Young Pioneers of Chongqing City‖ of the first session in 2003; ―One Hundred of Good Lawyers Practicing with Good Faith‖ in 2004; ―Ten Best Voluntary Tutors of China Young Pioneers of the Nation‖ of the fourth session in 2004. During 2005, Director Chen was honored with ―National Women and Children Rights Protection Contribution Award‖ of the first session in January, and ―National Minor Protection Special Contribution Lawyer‖ of the first -, session in May. From August 2162006, Director Chen was invited as a member of an expert 126 group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ate Department Women and Children Works Committee Two Programs Middle Stage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ng Group. He traveled to Qinghan and Tibet to evaluate and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men and Children Development Program. Jennifer Tsai,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Prior to joining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Jennifer Tsai practiced law in New York City for 10 years and was a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with the Criminal Appeals Bureau of the Legal Aid Society of New York and the Neighborhood Defender Service of Harlem. As an experienced attorney representing indigent clients at all stage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Attorney Tsai has litigated numerous hearings and trials and argued dozens of criminal appeals before the intermediary courts and the state‘s highest court, the Court of Appeals. She has also worked with other legal aid lawyers in defending clients accused of capital offenses in Alabama. Active in civil and community affairs, Attorney Tsai helped to establish and sat on the board of the New York chapter of the Nat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Women‘s Forum, a national advocacy organization. She has also served as a legal advisor and community advocate for various local organizations in New York‘s Chinatown. Attorney Tsai currently works in Beijing. Margot Engley, Attorney, 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 Margot Engley is a criminal defense lawyer with 8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anada‘s Northwest Territories. Prior to arriving in China, Attorney Engley was a public defender for four years with NWT Legal Aid. In her career, Attorney Engley has defended hundreds of clients in criminal cases at the trial and appellate level. She was an active member of the Canadian Bar Association, criminal law and family law sections, and was active in the NWT Law Society, as a member of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and the Discipline Committee. In addition to her criminal practice, Attorney Engley is also a trained mediator. 127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Developing a Defense for Trial I.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 Definition The mental process of actively and skillfully conceptualizing, applying, analyzing, synthesizing, and evaluating information to reach an answer or conclusion Webster's New Millennium Dictionary B.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Criminal Defense Context The criminal defense lawyer must be skilled at carefully evaluating the prosecution‘s theory of the case, analyzing each individual fact and then conducting an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before developing a theory of defense. A good lawyer is one who has learned how to gather and analyze facts, then apply them to the law of the case to determine their relevance, completeness, strength, weakness, and implications. The lawyer can thus determine whether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ir client are false, misleading, fabricated or unproven. C. Process of Critical Thinking 1. Identify and clarify the issues. Once receiving the Bill of Prosecution, review the relevant law. After reviewing the facts surrounding the charges against the client, defense counsel should also review all related crimes with which the client could later be charged and/ or potentially convicted. (See Article 176(2),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courts may find the defendant guilty of a crime other than that charged if the facts are clear and the evidence is sufficient to find guilt), The relevant statutes should be examined to identify: a. the elements of the offense(s) with which the accused is charged, and all related offenses that may fit the alleged facts; b. the defenses, ordinary and affirmative, that may be available; c. any procedural defects in the criminal action such as the limitation period for criminal prosecution has expired. 2. Gather information. Learn more about the case. Seek all possible discovery from the prosecutor‘s office. Conduct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Speak with the defendant, defendant‘s family and witnesses. Brainstorm the case with colleagues. Retain expert witnesses. 3. Evaluate the evidence.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Evaluate biases that could be expected from the 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ccess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Is the evidence fact or opinion? Determine whether facts are facts beyond change. 128 4. Consider various theories of defense. During investigation and trial preparation, counsel should develop and continually reassess a theory of the case. Defense counsel should wei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alternative theory of defense. The theory of defens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ll bad facts and incorporate facts beyond change. 5. Choose and implement the best theory of defense. Select a theory that gives your client the best defense. Plan the execution of your theory. Determine how your theory will reach the judge; through your client‘s testimony, witness testimony, physical evidence and/ or argument. Everything you do at trial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defense. II. Standard of Evidence/ Burden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A. The prosecutor bears the burden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Moreover, the defendant may only be found guilty if the facts are clear, and the evidence is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Art. 162, CPL). The prosecutor should prove every element of every offense charged. Defense counsel must not concede anything. B. All criminal statutes define crimes in terms of required acts and a required state of mind, usually described as the actor's "intent." These requirements are known as the "elements" of the offense. A prosecutor must convince a judge that all of the elements of the crime have been proven with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evidence: that the defendant did the acts and had the intent described in the statute. III. Interviewing the Client It is critical for defense counsel to obtain all the relevant facts about the case, including both exculpatory and seemingly inculpatory information. Only when all the facts are obtained from the client can a defense strategy be developed. A. Developing the Client‘s Trust: The criminal defense lawyer is meeting his client while that individual is facing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in his life. The lawyer is meeting the client weeks, or months after the client was detained. The client has been previously interrogated by police officers and prosecutors; he has been detained and un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The client may be uneducated, alone and afraid. Ignorant of the system, the client may not understand how the assistance of a lawyer can benefit him in court. The client will be unaware of his rights, basic court procedure, 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his case will be resolved. Moreover, as in everyday life, the client may be unwilling to reveal his innermost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with a total stranger. The lawyer will have to work hard to gain the client‘s trust and respect. 1. Facing Initial Resistance: From the very first contact between a lawyer and a client, a relationship forms that will grow throughout the representation. If the initial contact with the lawyer is poor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build th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needed to defend the client. 129 So, it is in the initial contact that a lawyer should begin to establish rapport. The relationship an attorney should seek is one of personal regard, genuineness and respect. The legal aid lawyer is appointed rather than hired by the accused. Thus, the legal aid lawyer often has to work harder than private attorneys to develop a relationship with his client. Moreover, a client with no previous contact with lawyers may be anxious about the interview, and this anxiety may inhibit communication. The legal aid lawyer must demonstrate that he is on the client‘s side. Counsel should sincerely express their commitment to zealously defend their clients‘ cases. Often,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negative assumptions is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client, e.g., contact family members, apply for bail, etc. 2. Take Time to Build the Attorney-Client Relationship: A good lawyer/ client relationship often cannot be established in one meeting. Normally the client must be interviewed on more than one occasion. In counsel‘s preparation for trial, facts will be discovered that were untouched in earlier interviews, and these must be review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client. Defense counsel must resolve all inconsistencies with the client in order to present an effective defense and prepare the client to testify at trial. When counsel meets with the client he should tell him when they will get meet again. Defense client should also give his contact information to the client. 3. Respect is a Two Way Street: A lawyer should care about and respect the client as a person – not just another faceless defendant. This enables the client to respect the attorney as a competent professional. Counsel should avoid displaying any indication that the client is making a bad impression or is failing to provide information counsel wants. Neither should counsel talk down to the client nor make them feel inferior. The client is more likely to assist a lawyer who treats him with respect and provides positive feedback and encouragement then one who does not. 4. Demystify Legalese – Be Real: Counsel should not use technical legal language when speaking to his client. Rather counsel should endeavor to speak with the client in common, everyday language. Where a technical term or concept must be used, counsel should define it in clear, non-technical language. Further, the lawyer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li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literacy when speaking with him about his case. To carry out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defense counsel needs to communicate in terms the client can readily understand. 5. Patience: Counsel must exercise patience in speaking with his client. Whatever the client tells counsel should be received with interest and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even if it does not appear relevant to the defense of the client‘s criminal case. Of course, defense counsel must control the interview so that he obtains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but often counsel can discover information he hadn‘t thought to ask just by letting the client tell 130 his story in his own way. Moreover, the client may have concerns other than the criminal disposition of the case and may not reveal important information if he feels the lawyer is not interested in what he has to say. 6. Keep the Client Advised: The case is the client‘s, not the lawyer‘s. The client is the one who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outcome of the trial. Thus, he should be fully advised of court procedure and the trial process. Counsel should also speak regularly with the client and keep him up to date on the work he is doing on the case. Such information sharing is crucial to developing a good defense. The client will develop trust and communicate more freely with defense counsel. Moreover, the client will feel more comfortable appearing in court and testifying at trial. B. Getting the Client‘s Story 1. Allot Sufficient Time to Interview: Obtain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client is ordinarily best done in stages. At the first stage it is wise to encourage the client to tell everything he knows about the situation, in his or her own way, without interruptions. This puts the client at ease and informs counsel what the client thinks is important. During follow-up meetings the lawyer can narrow the interview and ask detailed questions. 2.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a. Open-ended Questions: These types of questions encourage the client to talk, and allow him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the lawyer may not otherwise obtain. Lawyers should begin interviews with broad, open-ended questions (e.g., tell me what happened) that allow the client to tell his story in his own words. b. Narrow Questions: In later stages of an interview open-ended questions often do not elicit enough detail and will not stimulate the client‘s memory, so you will need to use narrow questions (e.g., did you tell the police the victim had a knife?). 3. Listen: Lawyers generally believe they demonstrate competence and excellence by speaking. Many lawyers believe that it is through speaking that knowledge can be shown and articulated. In reality, excellence can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effective listening. Clear and precise questions after effective listening can demonstrate true competence. Listening also includes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evaluating, and responding. Listening is a skill, and like other skills can be improved with study and practice. a. Benefits of Listening: Listening allows a lawyer to obtain more and better information upon which to represent his client. Listening also allows the lawy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relevant facts of the case. Further, good listening skills endear lawyers to their clients and establish a firm relationship. b. Barriers to Effective Listening: 131 i. Insufficient Time Allotted to Interview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itial interview, adequate time must be scheduled. Counsel must assess the client, obtain relevant facts about the case, discuss the client‘s background, and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client‘s pretrial detention and treatment by police and prosecution officials. Counsel must also begin to gather information useful to the defense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 ii. Focus on Personal Agenda Lawyers must be careful not to walk into the interview with a preconceived idea about everything they want to talk about. Though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lawyer to research the case and strategize about objectives and information he needs from the client, he must be open to allowing the client to discuss previously unplanned subject matter. iii. Disrespect for Importance of Client‘s Words: A lawyer who appears disrespectful or uninterested in what his client has to say will not be successful in gaining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him to build an effective defense. His client may stop listening. Or refuse to open up and share information. 3. Take Notes: Good note-tak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nterview, as is completing your office‘s initial client interview forms. C. Seek Empathy: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The lawyer should seek to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facts of the case, but his client‘s situation,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 lawyer should attempt to understand what the client‘s experience has been like. Counsel can make this known through body language and feed back (head nodding, eye contact, or phrases of reassurance) - statements that communicate this understanding. When defense counsel can show this acceptance and understanding the client will feel safe to open up. Moreover, understanding the client‘s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ll allow counsel to present the court with a compelling, persuasive theory of defense. IV.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A. Duty to Investigate: Counsel should conduct an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regardless of the client‘s admissions or statements of facts that may constitute guilt. The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duty to investigate ensures that counsel‘s decisions are reasonable, tactical, and strategic. Despite the client‘s seeming admission to the crime, he may be found innocent. (See Art. 46, CPL.) Moreover, counsel must investigate evidence of mitigation. B. Obtain all Discovery: Defense counsel must make sure that they have obtained all police reports, expert reports, photographs, diagrams, charts, witness statements, and all other pieces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from the prosecutor. These reports, statements and other items must be critically analyzed and 132 evaluated to identify inconsistencies, inaccuracies and impossibilit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ories told by the prosecution‘s witnesses, including the victim and the stories told by any codefendants. C. Interview Potential Witnesses: Defense counsel should seek to interview all witnesses favorable to the defendant and to ask the court‘s permission to interview all prosecution witnesses. If the attorney conducts such interviews of potential witnesses, he should attempt to do so in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person who will insulate the attorney from allegations of unlawful conduct. D. Investigate the Scene: Defense counsel should attempt to view the scene of the alleged offense. This should be done under circumstances as similar as possible to those existing at the time of the alleged incident (e.g., weather, time of day,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As necessary, defense counsel should take pictures, measurements and create drawings for use in court. Additionally, viewing the scene will allow counsel to make more informed, persuasive arguments in court. E. Obtain Expert Assistance Counsel should secure the assistance of experts where it is necessary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fens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secution's case; or to rebut the prosecution's case. Counsel should make an application to the court to secure expert evaluations or witnesses, when necessary. Counsel may also hire expert witnesses to provide informal advice, or interpret technical documents. V. Case Analysis: Developing the Case Strategy A. Examine the Paperwork At the start of a criminal case, the defense lawyer is provided with the charging document – the Bill of Particulars. This document should be scrutinized with great care, for often it contains assumptions that a defense lawyer can utilize in his defense. The maxim in criminal law is never assume. Star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ocumentation and determine by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whether the state's case is predicated upon an assumption that may be false. B. Play the Role of the Skeptic Don’t just accept the prosecutor’s version of the facts. Review all discovery. Make an independent determination about whether facts are good facts or bad. Determine which facts cannot be refuted at trial and which can be challenged. Attempt to pick apart the prosecutor‘s arguments, piece by piece. 1. Facts are Weapons: Use you’re critically reasoning skills to understand that facts can be seen by different people in different ways. Think about how the prosecutor will try and use the evidence against your client. Be prepared to diffuse the prosecutor‘s arguments. 2. Facts Beyond Change: Make a list of all those facts that you cannot dispute at trial. A fact beyond change is a fact that will be accepted by 133 the judge as truthful and accurate regardless of any party‘s attempt to attack it. A fact beyond change may be a good fact for the defense, a bad fact or a neutral fact. The best sources for facts beyond change are documents, photographs, tests, and the laws of nature. Thorough fact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 fact is beyond change. Facts beyond change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heory of defense. Example of Fact Beyond Change: An example of a fact beyond change in an assault case may be the fact that the complainant has a 6 cm cut to his right temple. There is a medical report that document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is injury and pictures taken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 by police officers. This fact cannot be challenged. The cause of the injury may be disputed, however. So may the identity of the perpetrator, intent of the perpetrator, etc. C. Don‘t Jump to an Arbitrary Decision Test your reasoning. Figure 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your case. Incorporate these into your defense strategy. 1. Don‘t Assume the Prosecution Can Prove its Case: Don‘t acquiesce when the prosecutor offers speculative or otherwise insufficient evidence of your client‘s guilt. Argue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e your client‘s guilt, thus he must be found innocent of the crime. 2. Don‘t Assume Your Client‘s Guilt: The defense attorney should not assume his client‘s guilt of the charges, even when the case is accompanied by his client‘s apparent ―confession‖ to the police. Defense counsel‘s job is to zealously advocate for his client. He must determine whether the client‘s statement to police was reliable, or truthful. If not reliable or truthful, defense counsel must determine how to argue effectively this at trial. Even if true, the defendant‘s statement may not admit to all elements of the crime. Moreover, it is the prosecution‘s duty to prove the client‘s guilt through admission of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evidence, independent of the defendant‘s statement to police. Finally, there may be available defenses, despite the client‘s statement. 3. Brainstorm the Case with Colleagues a. What is Brainstorming: Brainstorming is a group technique for developing and analyzing the facts of your case, and for gaining new, creative perspectives on your case. Brainstorming can be done with other colleagues in your law office, or with laypersons. b. Purpose of Brainstorming Criminal Case: Brainstorming assists the criminal defense lawyer in coming up with the best possible theory of defense; our colleagues can help us to see things we may have overlooked, and open our mind to new, creative perspectives 134 on our case. Brainstorming also helps us to check our strategies and decisions in the case and determine whether to alter them. D. Develop a Strategy Learn how to defend your strategy. Anticipate objections and questions that the judge or prosecutor will have to your strategy. Be prepared to respond to these objections or questions with reasoned answers. Cite law in support of decisions. E. Make Sense of Every Decision You Make Every choice you make should support your ultimate theory. Do not do anything in court that does not support your theory of defense. Only ask questions of your client if they support your theory. Only make arguments that fit with your theory. VI. The Art of Advocating Your Client’s Story My Profession and that of an actor are somewhat akin, except that I have no scenes to help me and no words are written for me to say. There is no backcloth to increase the illusion. There is no curtain. But out of the vivid, living dream of somebody else’s life, I have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 for that is advocacy. Sir Edward Marshall Hall (1858-1927) A. The Will to Win is the Will to Prepare. Preparation is the key to providing an effective defense in any criminal case. Careful preparation will make you better able to try your case. Defense counsel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all the evidence that the prosecution intends to introduce at trial. He should be prepared to diffuse the prosecution‘s arguments. In addition, defense counsel should strategize as to how to introduce his theory of defense. Defense counsel should then outline his questions and arguments, with references to all exhibits, prior testimony or police reports which may be used. All such documents and exhibits must be readily available for use in impeachment. B. Don‘t Give Up On Your Objective - Tenacity is a Virtue. If you don't believe that you can succeed, you will be right. If you keep trying, something good may happen. If the judge attempts to stop you from making an argument, or offering evidence, articulate the legal support for your position. C. Presentation: Directing your own Play The strongest facts are useless unless they are persuasively communicated. 1. Words: Theme - Let it Resonate Add power to your argument by developing a theme. The most powerful themes involve general life topics to which ordinary people can relate. An identifiable human dilemma of some sort must be 135 at the heart of the story. The theme is most effective when it is kept unseen, providing the structure upon which the details of the story are hung. Examples of useful themes are fear, anger or betrayal, fairness and justice. 2. Control the Atmospherics Know the court so that you can better direct your argument. 3. It‘s Not What You Say, it‘ s How You Say it Use modulation, pace and intonation to make your points. Don‘t read from your notes. This kills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4. Connect with your Words If you don’t feel it, how can you expect someone else to? The conviction must come from the attorney himself, conveying to the judge his own deepest feelings. The attorney‘s personal conviction, tone of voice and words and must ―affect‖ the judge. The power of the theme starts with the attorney‘s level of personal conviction. In order for the judge to embrace the defense, the judge must not be permitted to distance himself from the defendant‘s story of innocence. 5. Utilize Your Strengths Reveal yourself in the way that you present your defense. Don't try to adopt somebody else's personality. There is no one winning personality or approach. Be true to who you are and your own personal style. Be yourself and you'll be more persuasive in the courtroom. VII. Examples: Apply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Practice A. Lack of Intent in Accomplice Liability Cases 1. Burden: It is the burden of the prosecution to prove, not the defense to disprove, the defendant had the requisite intent necessary to find him guilty of the crime charged. In order to convict a defendant as an accomplice to a crime committed by another, the prosecution must present evidence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that the defendant was present at the scene of a crime with knowledge that the crime was going to occur AND that the defendant shared the criminal intent of the principal, or that there was a common criminal design which included the defendant. 2. Inference v. Speculation: The prosecution‘s arguments must be based in fact. The prosecution may argue reasonable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evidence. They may not, however, engage in speculation about evidence. An inference cannot be based upon evidence which is uncertain or speculative or which raises merely a conjecture or possibility. B. Misidentification Cases 136 1. Accuracy vs. Reliability a. Psychologists Have Shown Certainty does not Equal Accuracy b.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Witness Accuracy i. Time ii. Lighting iii. Traumatic Circumstances iv. Distance v. Mental/ Physical Impediments 2. Ability to Remember Perception, Reception, Retention and Recollection. C. False Accusations - The Psychology of Witnesses 1. The Nuances of Untruths a. Deliberate Lie b. Transference/ Shifting Blame c. Misunderstanding d. Embellishment e. Distortion f. Mistake 2. Obstacles to the Search for Truth Not Everyone is a Liar: Some Just Can’t Handle the Truth a. What you cannot admit to yourself, you deny. b. It is hard for people to admit their faults. c. You may not be your own best critic. d. People‘s perception may be different than reality. e. People may have underlying conflict or personality issue. f. People may not be aware of their subconscious motives. 3. Methods of Critiquing Victim/ Witness Statements a. You don‘t have to call someone a liar. b. Accreditation c. Empathy d. It is difficult to prove innocence, but you CAN cast doubt. 4. Everyone has flaws. 5. A good defense lawyer utilizes the art of compassion. 6. You can destroy without attacking. 7. How you think on the street is how you should think in the courtroom. Use common sense. 137 Client Interview Legal Background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Chinese law allows the criminal defender to: 1. Meet with his client after the initial interrogation or from the time when client is subject to compulsory measures (CPL Article 96). This initial meeting should be arranged within 48 hours. If the client is suspected of organizing, lead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organized crime, terrorist acts or complex crimes such as smuggling, narcotics crimes, graft and bribery, the meeting should be arranged within five days. (Regulation Concerning Questions Aris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rticle 11) 2. File petitions and complaints on behalf of the client (CPL Article 96) 3. Apply for bail for the client (CPL Articles 52, 96) 4. Request the cancellation of compulsory measures when the time limits for imposing them has been exceeded (CPL Article 75) The Joint Notice by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n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SiFaTong[2001]No.052) gives detailed provisions on support given to legal aid lawyers. , Article 4 of the Notice provides that when a lawyer designated by a legal aid institution provides legal aid to a crime suspect in custody, he shall (i) submit to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the official letter and document made in a uniform format by the legal aid institution and (ii) produce his practicing license. , Article 5 of the Notice provides that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must support the legal aid personnel in carrying out the legal aid work by (1) informing the legal aid personnel about the crime the suspect is accused of committing, (2) arranging for a meeting between the legal aid personnel and the criminal defenda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3) help to facilitate the efforts of the legal aid personnel to provide legal counseling, file petitions and complaints on the party‘s behalf, apply for bail pending trial for the crime suspect under arrest and provide criminal defense aid to the criminal defendant. 138 , Article 6 of the Notice provides that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shall, within five days of concluding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riminal case for which the lawyer provides legal aid, notify the legal aid lawyer of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During the examination and prosecution stage, Chinese law allows the criminal defender to: 1. Consult, extract and duplicate the judicial documents and technical verification material pertaining to the case and meet and correspond with the client in custody. (CPL Article 36). 2.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witnesses or other units and individuals concerned,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 case. The criminal defender may also apply to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for the collection and obtaining of evidence (CPL Article 37). 3.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victim, the victim‘s near relatives or the victim‘s witnesses, the criminal defender may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 case from them (CPL Article 37). According to the Joint Notice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on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2000), once the prosecutor gets the case from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he has three days to notify the suspect of his right to apply for legal aid. Once the prosecutor receives the suspect‘s application for legal aid, he should transfer it to the local legal aid office and inform the suspect‘s close relatives that they should give materials about their family‘s situation to the local legal aid center. Once the local legal aid center receives the application and relevant materials, it has ten days to decide whether the suspect is eligible for legal aid assistance. If the suspect is eligible for legal aid, the legal aid center must appoint a lawyer to represent him. Once the legal aid center has accepted the suspect‘s case, the prosecutor should be notified. The legal aid lawyer must submit the proper written materials to the prosecutor. At that point, the prosecutor can arrange for the legal aid lawyer to get the case. This procedure, therefore, means that the legal aid lawyer does not have to wait until the trial stage to begin working on a case. Article 5 of the Joint Notice by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on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SiFaTong[2000]No.053) says that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shall: (i) notify legal aid personnel of the crime the crime suspect is suspected of; (ii) arrange according to law a meeting between legal aid personnel and the crime suspect in custody; and (iii) within three days of conclud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 notify the legal aid personnel of the results. During the trial stage, Chinese law allows the criminal defender to: 1. Consult, extract and duplicate the material of the facts of the crime and meet and correspond with the client in custody (CPL Article 36). 139 2.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witnesses or other units and individuals concerned,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 case from them and apply to the People‘s Court for the collection and obtaining of evidence (CPL Article 37) 3. Request that the People‘s Court inform the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and give testimony. (CPL Article 37). 4. With permiss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and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victim, his near relatives or the victim‘s witnesses,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 case from them. (CPL Article 37). Objectives of the Initial Client Interview The criminal defender should conduct the initial interview with the client as soon as practicable in ord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provide quality representation at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ase and to provide the client with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ounsel's representation and the case proceedings. In instances where the client is detained or in custody, 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conduct an initial interview within 48 hours of acceptance of a retainer or appointment. The criminal defender should seek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confidence with the client and should discuss the objectives of the representation. The lawyer should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full disclosure of all facts known to the client for an effective defens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awyer‘s obligation of confidentiality makes privileged the client's disclosures. The Criminal Defender‘s Obligations During the Initial Client Interview Before interviewing the client, the criminal defender must inform the client about what he can and cannot legally do to assist the client and must advise the client of his rights. 1. Advise the client that it is the criminal defender‘s responsibility to present, according to facts and law, materials and opinions proving the client‘s innocence, the pettiness of the crime, or the need for a mitigated punishment or exemption from punishment (CPL Article 35) 2. Assure the client that what he says to the criminal defender will remain confidential. Advise the client that he must not talk about the case with anyone other than the investigators and the lawyers. (Lawyers Law Articles 33, 44(6)) 3. Explain to the client that the criminal defender must do his best to provide the client with legal assistance and that the lawyer shall not make deals with 140 judicial personnel for the purpose of influencing the trial and judgment of the case. (Regulations on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acticing Discipline of Lawyers, Article 18) 4. Inform the client that the lawyer cannot help the client conceal, destroy, or falsify evidence or tally his confession, and that the lawyer cannot intimidate or induce witnesses to modify their testimony, give false testimony or commit any other act s that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proceedings (CPL Article 38) 5. Advise the client of his rights: a.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 that the client is innocent unless and until judged guilty by the People‘s Court (CPL Article 12) b. The right to have a lawyer protect the client‘s interests — (CPL Articles 11, 32, 34, 36, 96; Lawyers Law Articles 26, 28) The lawyer will work to find the client innocent or less guilty than charged (Lawyers Law Articles 26, 28) c. If the client has difficulty paying for a lawyer, the People‘s Court may designate a lawyer to serve as the client‘s defender. (CPL Article 34) d. Court proceedings will be conducted in the local spoken language commonly used. (CPL Article 9) e. The defense lawyer has the right to examine the prosecution‘s case and judicial documents and to meet with the client to discuss this material. (CPL Article 36) f. The evidence that the prosecution can present to the People‘s Court is limited to: 1) material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2) testimony of witnesses, 3) statements of victims, 4) statements of the accused (and any co-defendants), 5) expert conclusions, 6) records for inquests and examination and 7) audio-visual materials. (CPL Article 42) g. The defense lawyer has the right to collect evidence and to request that witnesses appear before the People‘s Court to show that the client is innocent (CPL Article 37) h. The client cannot be found guilty based only on his confession. The prosecution must have more evidence against the client than just the client‘s statement. (CPL Article 46) i. The client may be entitled to leave detention until his trial if he knows of a 141 guarantor who will make sure that the client will appear for trial. (CPL Article 52) j. The client has the right to reject an unlawful search. If the client is not shown a search warrant by the officers before being searched, the search is unlawful. A search warrant is not required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Only relevant items tending to prove guilt or innocence may be seized. A list of the items seized must be made in duplicate on the spot and must be signed or sealed by the investigators, the eyewitnesses and the holder of the items. (CPL Articles 111-115) k. Although the client must cooperate with the investigators and tell the truth in answering the investigators‘ questions, the client has no obligation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the police or procurators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facts of the case. (CPL Article 93) l. The client may verify, modify or make additions to his written statement before signing it. The client may also write his own personal statement. (CPL Article 95) m. The client‘s confession may not be extorted by torture and evidence may not be collected by threat, enticement, deceit or other unlawful means. (CPL Article 43) n. The client‘s family or work unit must be notified within 24 hour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client‘s detention and arrest and the place of custody, unless such notification would hinder the investigation or there is no way of notifying them. (CPL Articles 64, 71) o. Interrogation must occur within 24 hours after detention. If it is discovered that detention should not have occurred, the client should be immediately released and issued a release certificate. (CPL Article 65) Information to Be Obtained From the Client During the Initial Interview At the initial interview, the criminal defender should obtain the following types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client: a. The facts surrounding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or affecting the client; b. Any possible co-defendants and/or witnesses who should be located; c. Any evidence of improper conduct by police or other investigative agencies which may affect the client's rights; d. Any evidence that should be preserved; 142 e. Evidence of the client's competence to stand trial and/or mental state at the time of the offense. f. Realistic answers, where possible, to the client's most urgent questions; and g. What arrangements will be made or attempted for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lient's most pressing needs; e.g., medical or mental health attention, contact with family or employers. Client Interview Questions Circumstances of the Arrest 1. First Contact a. When were you arrested? b. Where were you arrested? c. Who made the arrest? d. Were you informed of the reason for your arrest? e. Did you understand the reason for your arrest? f. Were you shown an arrest warrant or a summons? g. Were you able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arrest warrant? h. Were you provided a copy of the summons or warrant? i. Were you informed of your legal rights? j. Was your family or work unit notified of the reasons for your arrest and where you were being held in custody within 24 hours? k. Was anyone else arrested at the same time you were? If so, do you know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and how to contact their family members? Do you know what offenses they were charged with? 2. Search and Seizure a. Were you strip searched? b. What was taken from your body? c. Were your clothes taken? Was anything taken from your clothes? d. Were fluids or hairs taken? e. Where were you arrested/ searched? f. Was your residence searched? g. Was your place of work searched? h. Do you know of any other people or places that were searched? If so, what are the people‘s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what are the addresses of the places searched and what types of places are they (e.g., residences, workplaces)? i. Did you see any evidence being taken by the police or investigators? j. What was taken? 143 k. Was there a search warrant? Was it shown to you? Did you understand it? l. Were there any witnesses to the search? If so, what are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m. Was a record made of the search? Did the investigators sign it? Did you sign it? Did anyone else sign it? Did anyone refuse to sign it? If so, why? n. Did the investigators make a detailed list in duplicate of the items seized at the scene? Did they give a copy of the list to the owner of the items? 3. Interrogation a. What was said to you at the time of the arrest? b. What was said to you after your arrest? c. Were you interrogat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your arrest? d. Who spoke with you? How many people interrogated you? e. Who initiated the conversation? f. What were your responses? g. What were your emotions at the time? h. Were you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 or alcohol? Were you physically ill at the time you were interrogated? Were you deprived of medication that you needed when you were questioned? i. Were your statements recorded? j. Were your statements written down? k. Were you allowed to review and correct your statements? l. Were you allowed to write your own personal statement? m. Have your co-defendants been interrogated? If so, do you know what they said about you? 4. Requests for legal help and family a. Did you ask for a legal defender? b. Did anyone inform you that you could have a legal defender? c. When were you informed that you could have a legal defender? d. Did you ask to see a family member, friend or co-worker? e. Have you seen family, friends, or co-workers since your arrest? f. Was your family notified of 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place where you were being held within 24 hours of your arrest and detention? 5. Detention a. Describe where you were physically placed after your arrest. b. How many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present at the arrest? c. Was there any coercion before you were interrogated? d. Were you physically threatened at the arrest or later? e. Were you physically injured at the arrest or later? f. Were you verbally abused or threatened at the arrest or later? g. Did you try to stop the interrogation? 144 h. How did you try to stop the interrogation? 6. Information about alleged victim a. Do you know the alleged victim? If so, describe y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lleged victim. b. What is the alleged victim‘s name, age, address, telephone number, vocation and criminal history? c. Do you know whether the alleged victim sustained any physical or mental injuries? If so, what kinds of injuries did the alleged victim sustain and how serious are the injuries? Has the alleged victim recovered? Did the alleged victim sustain any property damage? If so, please describ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damage sustained. d. Has any compensation been paid to the alleged victim? If so, when, how much and by whom was it paid? e. 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 the alleged victim? 7. Information about co-defendants a. Do you know the alleged co-defendants? If so, describe y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m. b. What are the names, ages, addresses, telephone numbers, vocations and criminal histories of the co-defendants? c. Do you know whether the alleged co-defendants have been arrested If so, were any items seized from them? d. Do you know what statements, if any, the co-defendants have made against you? What is your response to their version of events? The Criminal Charges 1. Do you understand the criminal charges? 2. Do you understand the legal elements of the charges? 3. Do you understand the defenses you might have to the charges? 4. Is there anyone who can say that they were with them at the time of the crime? If so, what is their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5. What part of the charges do you believe are not accurate? 6. Is there anyone else who was charged or who should be charged? If so, what are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How were they involved? What did they do? 145 Quick Investigation 1. Who should I contact? Can you give me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phone numbers? 2. Are there witnesses I should talk with? If so, can you give me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think they might be able to provide? Why do you think they will be credible? 3. Is there evidence that must be secured? If so,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and where it might be located? Do you know if it has been seized? 146 Client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Date: Name: Birthdate: Identification Number: Address: Telephone: Education (Grade Completed) (School Name): Vocational Training (Skill) (School Name): If applicable: Driver‘s License Number: Auto Model: Automobile License Number: Who would you like to be contacted regarding your arrest? Please provide their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Is Mandarin Chinese your native language? If not, what is? Can you read and write? Do you need an interpreter? Have you contacted another lawyer about this case? Please give the details. Do you have any outstanding warrants for your arrest? Please give the details. List all prior arrests and whether convicted or not. Include juvenile arrests. Offense Date Result 147 Family Name Address Telephone Birthdate Where Employed Father Mother Brothers/Sisters Spouse Children Who should be contacted in case of emergency? If it is a non-family member, please provide their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them? Employment History (List present or last employment first) From/To Name of Address Telephone Type of Position Employer Work held/Salary List personal references with their complete address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person who know you other than relatives, such as friends or co-workers). Name Address Telephone Description of Charged Offense The Arrest: Searches, Statements to Police 148 Did anything unusual happen when you were arrested? Were you, anyone with you, or any place searched? Did the police take anything? Did the police make a detailed list of any items seized? Did you make a statement to the police? Did any co-defendants make statements to the police? Did you know the alleged victim? If so, describe the nature of your relationship. Did you know the alleged co-defendants? If so, describe the nature of y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m. Physical, Mental, Emotional, Marital, Drugs, and/or Alcohol Problems. Do you have a problem in any of the above areas tha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your case? Y__ N__ If yes, please explain: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is problem? By whom and when was it first diagnosed? Are you currently under treatment or seeing a counselor? Y__N__ Name: Telephone: Are you currently taking medication for this problem? If so,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medication, how much are you taking and how often do you take it? When was this medication first prescribed? Who prescribed it? Witnesses: Please list all the nam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of people who witnessed the alleged crime and who can give information about it. Name Address Telephone 149 Co-Defendants: Please list all the names, ages, addresses, and telephone numbers of all other people who may have been involved in planning and committing the alleged crime. Describe the extent of their involvement, whether they have made statements to the police, what they said, whether they are in custody, and whether they have prior criminal records. What is the client‘s relationship to the co-defendants? Name Address Telephone Bail What finances are available for bail? Are there family members or co-workers who can supervise you if you are released on bail? Client‘s physical features Height Weight Hair Other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150 Defense Issues for the Lawyer The following checklist may provide some ideas for how to use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during the client interview. , Does the defendant have a co-defendant or co-defendants (someone also charged with committing the same crime as the defendant)? , If so, obtain as much information as you can about the co-defendan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riminal histories, if any. , Consider whether it would be favorable for the defendant to testify against the co-defendant (s) in exchange for a dismissal, or some sort of mitigated punishment or exemption from punishment. , Be aware that the codefendant(s) may testify against the defendant. , Be aware that the codefendant (s) may tell authorities what the defendant tells him or her; warn the defendant not to talk to the codefendant(s) or anyone else except the lawyer and the investigators about the case. Did the police follow the proper procedures when the defendant was arrested and detained? Was there an arrest warrant? Detention warrant? Was the defendant‘s family notified of his arrest and detention within 24 hours and told where he was in custody? , Did the defendant make a statement to the police? Did the interrogation occur within 24 hours of the defendant‘s arrest? Were there at least two interrogators present? , What was the substance of any statement given by the defendant? , Have coercion, duress, threats, torture or any form of cruel, inhumane or degrading treatment or punishment been used during detention or interrogation? Consider making a petition if the statement was obtained illegally. , Was the record of interrogation reviewed and signed by the defendant? , Was the statement oral or written, taped or videotaped? If so, obtain a copy. Was the defendant able to write his own personal statement? , Did the police take any body fluids from the defendant? 151 , Did the police take defendant‘s body fluids, e.g. blood, breath, urine, or semen? If so, obtain a copy of the report. , Move to preserve the samples taken and consider having a sample of the fluids retested. Did the police take any other items relevant to the crime? Were any items used in the commission of the crime seized? Was there a search warrant? Was a record made of the search? Was an inventory made of the items seized? , What is the defense? , If the defendant has an alibi, get the names, addresses, and phone numbers of witnesses. Have an investigator contact them immediately. , If defendant claims self-defense, defense of others, or defense of property, and was injured, take photos of him or her right away. (CL Article 20, 21) , Find out if the prosecution witnesses (including the victim) are credible. For example, do they have a criminal history? A history of poor relations with the defendant? Has any compensation been paid to the victim? If so, how much was paid, when was it paid, and who paid it? If the defendant claims that a third person committed the crime, find out as many details as possible, and have an investigator begin verifying the defendant‘s claims right away. , Does the defendant need any examinations? , Does the defendant need a mental or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a specialist, e.g. a neurologist, required? Arrange for appropriate tests. , Does the defendant have any prior convictions? , Prior convictions can add a great deal of time to a defendant‘s sentence. Send for copies of the prior convictions immediately. , Is the defendant in custody? , Find out if the defendant will be able to make bail. Counsel should obtain details necessary to help the defendant make bail,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possible guarantors and property available for bail. 152 CASE ANALYSIS: FORMULATING A THEORY OF THE DEFENSE When preparing for trial,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in every case that you develop a theory of your case. The theory of the case explains what happened and why you are entitled to a favorable decision from the judge. It forms a cohesive, logical view of the merits of the cas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common sense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It should be simple to explain and easily understood. A defense theory is simply the overall story you will present: the theory should have a theme that is simple to explain and easily understood. How would you argue your client‘s case, in a few sentences, to a friend who wasn‘t trained in the law? That story would be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You can also think of your defense theme as a headline to a newspaper story- the story being the case itself. What do you want your headline (theory of the case) to be? Innocent Man Wrongly Accused of Crime After Being Misidentified by Witness Youth Forced to Kill in Self-Defense After Being Attacked by Deceased Kind and Generous Man Regretful After Stabbing His Neighbor While Drunk Why is a theory of the case so important? The theory of the case will be your roadmap for every stage of trial preparation and your trial strategy. A good defense theory incorporates the reliable evidence, along with the relevant law, into a cohesive whole. When making your presentation to the court, it will set the tone for the case and help create a favorable impression of your client. Your theory will tie the case together, ensure that your questions and arguments are consistent, and make it easier for the judge to remember the components of the case that are favorable to your client. A good defense theory will persuade the judge that your client‘s cause is just and reasonable, and that a verdict in your client‘s favor is the right result. When should you develop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You should begin developing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as early as possible. Generally, you will begin to develop your theory during your first conversation with your client, even before you know most of the facts. The facts that you learn afterwards, either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prosecution file or through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will be interpreted through your working theory of the case. Ultimately your goal is to be able to group the facts in a manner that will support your theory of defense. That is why you must develop your theory early in your preparation – it will help you to determine which facts are important for you to focus on and investigate further. 153 DEVELOPING YOUR THEORY OF THE DEFENSE Keeping your eye on the goal In the broadest sense, the goal of your defense theory will be to convince the judge, in simple terms, that: 1. Your client should be found not guilty of the charges, or 2. If he is to be found guilty of a crime, the reasons why he should be convicted to a crime less than that which he was charged with, or 3. If he is to be found guilty of the charges, the reasons why the crime is mitigated and the defendant‘s sentence should be reduc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developing your defense theory Defense theories are always case specific, varying from one case to the next because no two cases – or two clients – are exactly the sam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o assist you in developing your case theory are: 1. Discussions with your client; 2. Evidence from the prosecution; and 3. Your own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 Prosecution evidence , Review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ase file carefully. You must do everything you can to obtain all police reports, medical reports, expert reports, photographs, diagrams, charts, witness statements, and all other pieces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 The reports, statements and other items must be critical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o identify inconsistencies, inaccuracies and impossibilit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stories told by the prosecution‘s witnesses, including the victim and the stories told by any codefendants. , Determine what the prosecution‘s story is: Until you know what your client is alleged to have done, when he‘s alleged to have done it, where he‘s alleged to have done it, and how he‘s alleged to have done it, 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defending against. Interviews with your client Your client will usually be the best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what they tell you will be the primary factor in developing your theory of defense. , Obtain your client‘s version of the incident in detail. Allow your client to tell his story completely through once, without interruption, or through a series of open ended 154 questions. The point is to allow your client to tell his story, from his point of view. Your client‘s perception of the event, his motivations and feelings are very important. Once he has completed his story, then follow up with specific questions to obtain more detail about the incident or your client‘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 If your client has made statements to the police, you must review those statements carefully with your client. If there ar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statements, between his statements and those of witnesses, co-defendants or other evidence, or between his statements and what his story is now, you must determine the explanation for those differences. The statements and any explanations must fit into your defense theory. , Review the prosecution‘s theory of the case with your client. This is very important, as your client MUST know what the factual and legal allegations are against him so he can tell you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challenge the prosecution‘s case or present mitigation evidence. Independent case investigation The third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at influences your defense theory is what you learn as you independently investigate the case. After having spoken to your client and reviewed the prosecution evidence, you may be aware of facts which the prosecution may not have, or evidence that the police overlooked. You should: 1. Visit and make your own record of the crime scene. 2. Request through the prosecutor that the police obtain further evidence which you might be aware of, and request any testing of that evidence. (Article 37,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3. Interview witnesses who may provide you with further helpful evidence, especially ones which your client has advised you of, and who the police have not interviewed. 4. Seek the advice of experts to help you to understand any medical or other technical reports. You may need to have your expert examine the evidence to conduct his own testing, and permission of the court for this should be sought as soon as possible. (Article 121,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Creating your theory The above sources will provide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your defense theory, but how do you actually create your theory? Start with your client 155 In your initial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client, you will be presented with a problem.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problem before you can create your theory. The client‘s position will become the basis for your theory. What does your client tell you? , ―It wasn‘t me. I was just walking by when they stopped me and started questioning me about a crime. I wasn‘t involved.‖ , ―I needed the money so my friends and I agreed to break into the shopping mall to steal things. I didn‘t know there was a security guard and I wasn‘t involved in assaulting him.‖ , ―She kept coming after me with the knife. When I tried to grab it from her, she got stabbed.‖ Gathering Facts will develop the theory You will start developing your theory based on what the client has told you, and as you gather the facts of the case from your client, the prosecutor‘s file and from your investigation, you will be searching for th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at theory. As you learn the facts, these facts will either strengthen or weaken your working theory of the case. Your theory may change as new facts become available. Facts should never be forced to fit an existing theory – the theory evolves out of the facts. Your client claims he killed the victim in self-defense. You learn later that the victim is physically much smaller and weaker than your client. This fact is an important one which will have to be incorporated somehow into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If you maintain the theory of self-defense, you will need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your client’s fear of the victim, and why killing the victim was necessary rather than your client using his physical strength to prevent the victim from harming him. If you ignore the issue of the phys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your client merely claims a fear of the victim without more evidence to explain that fear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his actions, your client will not appear believable and your defense will fail at trial. Limits to the theory: Facts beyond change In preparing your case and developing your theory, you must determine what the facts beyond change are. The facts beyond change in any case are the facts which will be believed and accepted as being accurate and relevant, no matter how they are challenged. They are not just difficult to change – they are impossible to change. Examples include documentary evidence, photographs, physical evidence, audio and videotapes, and the natural laws (e.g. gravity), but almost anything can become a fact beyond change. The importance of facts beyond change are that they limit the possible theories of the case, and they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defense theory. In the example above, the 156 relative size and strength of the victim to the accused is a fact beyond change. No amount of investigation or questioning will change those facts. Similarly, a reliable photograph taken of a victim of an assault which shows facial bruising will create a fact beyond change that the victim suffered injuries. You may argue about the cause or timing of those injuries, but any theory based on the victim not having been injured would not be accepted by the court – this is how a fact beyond change can limit the theory of the case. Imagine a case where you determine that the facts beyond change are that the victim died from a knife wound, and that your client was found standing over the dying victim with a bloody knife in his hand. Given this scenario, any theory which tries to prove the accused was not at the scene will fail. It still would be possible, however, to argue a theory that someone else stabbed the victim and the accused had taken the knife away from the real perpetrator; or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argue that it was an accident; or another possible theory could be that the accused acted in self-defense. If you determine 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at a reliable witness can prove that no one else was in the area at the time, making that fact a fact beyond change, any theory based on attempting to blame a third person for the stabbing will fail as well. Because the facts beyond change are so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your defense theory, you must investigate any fact thoroughly before you concede that it is a fact beyond change. Photographs generally speak for themselves, and what is shown in the photograph often becomes a fact beyond change. However, photographs can be fabricated or doctored, and can be misleading. The conclusions in forensic reports may seem to create facts beyond change, but the conclusions of any report are only as good as the evidence relied upon, the processes used by the examiner,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conclusions. The evidence in witness statements and confessions by your client should rarely be considered facts beyond change, given the inherent reliability problems – witnesses can have biases, be mistaken, or outright lie, and your client may have made a false confession for any number of reasons. Evidence from these sources should be very carefully investigated before you determine that the contents of those statements should be viewed as facts beyond change. Remember that if you discover frailties in the evidence, it ceases to be a fact beyond change. Any witness that testifies to something contrary to a fact beyond change will not be believed. Any lawyer that advances a theory contradicted by a fact beyond change will destroy his credibility with the court. Remember that this is true for the prosecution as well. Therefore, for a theory to have a chance at being successful in convincing the court, it must incorporate the relevant facts beyond change. Limits to the theory: The law When developing your theory, always keep in mind the relevant law. Facts of the case do not operate in a vacuum – they only really have significance when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law. It makes no sense to develop a theory which does not provide your client with a legal defense, or at least give him some benefit in terms of mitigation. The law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theory for it to have legally persuasive value. 157 Examples of sections of the law which impact upon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 Requirement for intent on the part of the accused in commission of crimes (Article 14, Criminal Law of the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negligent crimes unless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law (Article 15, Criminal Law of the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persons under the age of 14 (Article 17, Criminal Law of the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persons suffering from mental problems if unable to control his conduct (Article 18, Criminal Law of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causing serious injury or death in self-defense if personal safety seriously endangered (Article 20, Criminal Law of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acts committed in an emergency to avoid danger to State or public interests, personal or property rights (Article 21, Criminal Law of PRC) , Mitigated punishment or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merely preparing for a crime, as opposed to completing the crime (Article 22, Criminal Law of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discontinuation of a crime if no damage resulted (Article 24, Criminal Law of PRC) , Abse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r mitigated punishment for voluntary surrender and acts of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Article 67 and 68, Criminal Law of PRC) Your theory should reflect the dominant emotion of the case Each case has its own emotional context and the dominant emotion of the case should set the tone for your defense theory. From your first interview with your client you will have some emotional response to the case, but you should be cautious about determining the dominant emotion from only your client‘s point of view. As you review the prosecution file and do your own investigation, be aware of your emotional response. These emotions will likely also be raised in the court‘s mind as the case evolves at trial. If your defense theory does not incorporate the dominant emotion, your theory will not seem reasonable to the court. If you determine after reviewing the case file that the dominant emotion is sympathy for the victim because they we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a defense theory that attacks the victim’s character and suggests that they deserved what happened to them will destroy your credibility with the court and your theory will fail. A theory which acknowledges the sad incident and expresses sympathy for the victim, yet focuses on the perpetrator being someone other than your client, would have a better chance at success. 158 What dominant emot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se defense theories? , The accused was walking home from work when he was approached by several youth from his school. One of the gang was an aggressive bully who had already threatened and beaten up the accused on several previous occasions. The bully shoved the accused up against a brick wall, searching his pockets for money, and then began to smack the accused in the face and insult him. As the rest of the gang closed in, the accused picked up a brick and hit the bully, seriously injuring him. (dominant emotion: that the bully got what he deserved) , A robbery at a convenience store by two men gets out of hand and the elderly shop owner is beaten to death in front of his wife. The accused was not the principal in the robbery or beating, but prevented the wife from leaving or calling for assistance. (dominant emotion: sympathy for the victim and his wife) Avoid vague theories Finally, as you develop your theory, make sure that it can be expressed in simple, non-legalistic language and is not merely a vague statement. If you operate on a defense theory that ―the prosecution has not proven their case‖ or ―the evidence is not reliable or sufficient‖, you have not helped to convince the court of anything, and your theory will not provide you any guidance on how to structure your case. Remember that your theory should paint a picture for the court that is favorable to your client – you are trying to convince the court to accept your version of the case as just and reasonable.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should be presented to the court in your opening statement, and this way, the court will be able to see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theory through every trial stage. The court will not be able to focus on your strongest arguments if presented with a vague theory. Designing a defense theory – an example Now that we‘ve discussed the reasons a theory is necessary,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your theory, its vital components and how to develop it, it may be helpful to look at a hypothetical case and the possible theories that may arise. All defense theories will aim to convince the court of one of the following: 1) It never happened (mistake, setup) 2) It happened, but I didn‘t do it (mistaken id, alibi, setup, etc.) 3) It happened, I did it, but it wasn‘t a crime (self-defense, accident, elements of crime lacking) 4)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a crime, but it wasn‘t this crime (lesser offense) 5)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the crime charged, but I‘m not responsible (insanity, duress) 6)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the crime charged, I‘m responsible, but there‘s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sentence (mitigation) 159 Let‘s examine each of these possible defense theories in turn as regards a hypothetical case: You are representing Han Mei, who has been charged along with co-defendant Li Yuan with robbing a store and stabbing a store employee at 10 PM at night. A witness has identified Han Mei as being one of the two women who entered the store at that time of night. Li Yuan has also made a statement claiming the robbery was Han Mei’s idea and that she was the one who did the stabbing. It never happened: Defense Theory: This was a plot between Li Yuan and the employee. They agreed to steal the money, and make it appear as if there was a robbery. The employee’s wound was superficial and self-inflicted to deflect suspicion. Han Mei was blamed because she happened to enter the store while Li Yuan and the employee were carrying out their plan. It happened, but I didn’t do it Theory: The store was robbed and the employee stabbed during the crime. However Han Mei was at home when this crime occurred. The witness is mistaken when they identified Han Mei: it was dark and they did not get a good look at the criminals. Li Yuan is blaming Han Mei because she does not want to admit she robbed the store with her sister. It happened, I did it, but it wasn’t a crime Theory: Han Mei entered the store with Li Yuan, however she did not know Li Yuan intended to rob the store. The employee believed Han Mei was involved and attacked her with a knife, and in defending herself Han Mei accidentally stabbed the employee.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a crime, but it wasn’t this crime Theory: Han Mei entered the store intending only to steal a bottle of wine. She did not know Li Yuan intended to rob the store, and was surprised when Li Yuan pulled out a knife, demanded money and then stabbed the employee when he failed to comply with Li Yuan’s demand.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the crime charged, but I’m not responsible Theory: Han Mei has suffered from mental illness all her life. She did not enter the store with a plan to rob, but once in the store she blacked out and doesn’t remember what happened. The store employee can verify that Han Mei suddenly started acting strangely, saying bizarre things and flew into a violent rage, stabbing him. It happened, I did it, it was the crime charged, I’m responsible, but there’s a reason I should receive less punishment 160 Theory: Han Mei did rob the store with Li Yuan and stab the employee during the event. Han Mei came up with the plan to rob the store because she desperately needed the money. Han Mei is a single mother, had lost her job 6 months earlier and does not have money to care for her children. She robbed the store out of desperation, and attacked the employee when he attempted to contact the police. Any case, therefore, could have a variety of possible defense theories. The one you ultimately choose will depend greatly on what your client has told you, and what you have determined to be the facts beyond change in the case. You can never allow your client to falsify evidence or to testify falsely. You must be sure; therefore, that the story your client tells you is reasonable, accurate and fits within the known facts of the case, because you will be creating your theory from it. In the above example, if Han Mei admits that she did enter the store, you cannot present a theory that claims she was at home. If you determine, after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that it is a fact beyond change that Han Mei was the principal actor in the robbery and stabbed the employee, a number of theories are now unavailable. You could argue still that Han Mei suffered a psychotic episode and should not be found responsible, or you could argue he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to get a mitigated punishment. Your defense theory as roadmap for case preparation and trial structure Once you have adopted a defense theory, it will determine how you challenge the evidence presented by the prosecution at trial, the questions you ask of both the witnesses and your client, and the arguments (whether for innocence or mitigation) you present to the court. Using the above examples, we can see how our approach to the witnesses and the evidence changes, based on the defense theory chosen: If your defense is: It happened, but I didn’t do it (Han Mei was at home when this crime occurred) you will challenge the witness who identified Han Mei. You would point out the robbery happened at night so it was dark, that the witness may have been far from the store and not able to clearly see, that they only had a brief moment to see the faces of the women, or whatever other arguments you can make based upon the facts and your common sense. You would also, of course, challenge Li Yuan’s statement, pointing out her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er sister. Finally, your questions to Han Mei would all revolve around where she was during the robbery (at home) and you might have other witnesses testify who also saw her at home during this time. It becomes unnecessary, however, to challenge the witness’ identification if your defense is: It happened, I did it, but it wasn’t a crime (Han Mei was with Li Yuan but did not know she intended to rob the store of money), since you are acknowledging that 161 Han Mei did in fact enter the store. You can accept that part of the prosecution’s case since it does not hurt your defense theory. Of course, you must still challenge the statement by Li Yuan. Your questions to Han Mei at trial under this theory now revolve around her state of mind during that night: why she entered the store, what she intended to do (buy a Coke, for example), what she believed Li Yuan would do (also purchase a soda) and, most importantly, how she never knew Li Yuan intended to rob the store. Presenting your theory to the court at trial The law allows for the defendant to make a statement regarding the charges against him at the start of the trial (Article 155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The statement that the defendant makes should be in line with your theory and should, to the extent possible,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defense before the court. Laying this groundwork will ensure that the court will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questions you will be asking and the evidence you will be emphasizing during the trial. Your client should understand well the theory you will be presenting and his testimony and statements in court should fit in line with that theory. Make sure to get all of the evidence from him in your questioning that you need to support your theory. Keep your theory uppermost in your mind during the trial. Challenge only the prosecution evidence that contradicts or undermines your theory. If a piece of evidence does not harm your theory of the case, you do not have to challenge it. If you keep your focus on your theory, you will avoid wasting time and keep the court‘s attention. Remember that the burden is on the prosecution to present ―sufficient and reliable evidence‖ (Article 162,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If the prosecution evidence is weak, do not ask questions of those prosecution witnesses to allow them to fill in the gaps. Only ask questions where the possible answers can help your theory. Ensure that in your questioning of your client and any witnesses, you elicit all of th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your theory, and all of the evidence which undermines the prosecution‘s theory. Keep in mind that you should have brought out all of the mitigation evidence as well in case your client is convicted. In your final argument to the court, state your theory clearly once again, and all of th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it. Your final argument should tie everything together, and convince the court of the justness of your client‘s position; e.g., his innocence or the fact that his crime is mitigated. 162 Direct Examination: Perfecting a Defense Through Your Client Many criminal defense lawyers take great pride in their knowledge of the law, and their oratorical gifts. Undeniably these are important skills. But these talents alone aren‘t enough. No lawyer can merely just waltz into court and try a case. Experience doesn‘t suffice for preparation. Any good trial attorney understands that talent alone isn‘t sufficient to represent your client adequately. Each case represents a unique set of facts, and each client is different. Together these elements (the client and the facts of the case) present a multitude of trial scenarios. For an attorney to do his job righ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these factors will play out in the courtroom, and prepare for each and every contingency.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reparation begins with examining your client‘s case. This pursuit cannot just be done by reading through the prosecutorial papers. Every case begins and ends with our own client. It is critical that we get to know our client‘s story, so that we can expand our knowledge of our case. But we also must prepare the client for trial, for it is inevitable in China that they will often have to testify, and the success of how you do your job as an attorney rests critically on how your client performs in the courtroom. You haven‘t performed your job well if you fail to prepare your client for the ordeal of trial: And you cannot rationalize that you have performed your side of the job well, but unfortunately your client messed up. How you perform, and how your client does aren‘t separate; indeed they are interrelated. So, there is more to do than just argue a case and put your client on the stand. The roots of a clients‘ performance at trial begin much earlier, it can be traced to our initial interview. Interviewing a Client: Building a United Defense: It‘s hard to work with your client if you don‘t get along, and you‘re unable to communicate. That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to foster friendship with your client. You have to build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rust and respect. Interviewing our clients doesn‘t mean just showing up and asking form questions from a checklist. It is something eyed towards building a trial defense. And the key to building a trial defense is something that rests on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attorney and client. So, you pick up a case, and read through the prosecutorial papers. On first impression it looks bad. The police say that there is a witness who said that your client committed a criminal act. They also say that your client confessed to the crime. The police and prosecution in their mind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ase fully. Is this enough? Can we just assume that our client is guilty? Is this case simple? Do we then just figure that we can argue to the court some obvious mitigating factor, like that our client was: old, young, short, deaf, etc. Such an approach lacks depth. Our role as advocates is to look at the case in the alternative, with a skeptical eye. Who is this witness who says that your client is the perpetrator? Do we just assume that they are reliable or competent as a witness? Or might there be some defect that affects their testimony? And why is it that our client confessed? Is it simply because they‘re guilty? But how can we assume 163 that the confession is accurate when we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interrogation and subsequent confession? These are only a few of the innumerable questions that a lawyer must pose to himself/herself upon taking a case. And the only real way that we can even begi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s by interviewing our client. Now first impressions are critical. When we first meet our client, how do we present ourselves? Are we there just to tell them that they have a terrible case, and that they‘re facing a lot of time? Or do we meet with them for the purpose of having a meaningful conversation, one that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respectful, working relationship. But let‘s consider some things about our clients: 1. They‘ve been in jail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a lawyer; 2. They know nothing about the procedure, or working of the justice system; 3. They‘ve already been interrogated a number of times; So, it shouldn‘t come as any great surprise that when they meet you, they aren‘t in the best state of mind. How we approach such a client, says a lot about our commitment as lawyers. Truly, we must empathize with their situation. And a little goes a long way, here. Clients recognize right away whether or not you‘re prepared to fight for them. And that‘s how you can figure out how to get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build an effective defense. But it is also how you can prepare a client for the road ahead of him. Interviewing a Client: A Checklist A. Who is your client? Why is it signific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client‘s background and family situation? How does this impact upon your handling of their cases? Shouldn‘t we as lawyers confine ourselves simply to the law and facts? Interestingly, your client‘s background often informs what the law and facts mean in a particular case. For example, if your client has a learning disability, or some type of psychological impediment, this isn‘t merely something for you to bring up to the court for the purpose of defining some mitigating factor. It also relates to many other factors. It may be one critical factor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or not a confession was voluntary and therefore accurate. If a client has a mental defect, then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a client may simply adopt the stance of the interrogator. Furthermore, if your client is charged under an acting- in- concert theory, it is relevant as to whether or not he formed the intent to participate with his/her co-defendant. The issue of intent is alway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any case, and that can only be explored by defining who your client is as a human being. 164 You may believe that Judge‘s won‘t consider your client‘s story as relevant. My answer to you is this: Judge‘s and prosecutors are always trying to limit what we are trying to do. Our skill as attorneys is based on our ability to clearly illustrate how these factors are relevant in a particular case. Advocacy is always based on making analogies and being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factual scenarios. Two different defendants tried under the same factual scenarios may result in two different outcomes due 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ose defendant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outline,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cover each and every biographical question necessary to ask your client. Suffice it to say that we must be creative about finding out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the case at hand. B. Your Role as an Advocate: You may be listening, but are you really hearing? It is easy for us as attorneys to fall into the trap of not really listening to our client. Before even meeting our clients, we can pre-set in our minds that the facts of the case are terrible. We find ourselves suddenly beginning to think like a prosecutor. Any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discounted because the prosecutor may have a reason to discount it. Say, for example, that our client ran from the scene of a crime. Now, it‘s easy to see why someone might infer that the reason that the defendant fled was because he committed the act. It may reflect some consciousness of guilt. But what if our defendant tells us that he ran because he was scared, or because he was an illegal resident of the city? You are the defendant‘s attorney; you shouldn‘t perform the role of a second prosecutor. Now, there very well might be a flaw in the defendant‘s story. But this is something that you need to work through with your client. You are not helping the client mold a story that isn‘t true; You are helping them clarify what they did and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about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C. Now Your Listening, But are you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Finding out from your client whether or not they confessed or not isn‘t enough. It doesn‘t remotely help you to approach whether or not the evidence being used against your client is strong or weak. We should critically examine all the dimensions of any piece of prosecutorial evidence. The critical question is why did your client confess? And you need to talk through all the factors with your client. How many hours was your client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Were any threats made to your client? Was he refused medical attention? Was he allowed to eat, or sleep? Was he scared? What information did the officers tell him about the case prior to his alleged confession? When we consider any piece of evidence in a case, we need to consider it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We need to consider all possible explanations. Are there any reasons why this piece of evidence is weak or wrong? When we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theory in a case, the client is ou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we need to develop potential defense theories with our clients. Above and beyond, our duty is to 165 represent our clients ethically, competently and zealously. So, we never feed our clients a story to tell the court. Instead, we work through potential defenses to see if they apply to the facts of the case at hand. And if our client doesn‘t immediately tell us something, that doesn‘t mean that it didn‘t happen. Clients aren‘t lawyers. They might not tell you something because they don‘t realize why it is relevant. So, it is therefore critical for you to pose potential questions to your client with an eye towards crafting a potential defense. For example, prior to hitting the alleged perpetrator were you threatened in any way? Were you acting in self defense? We need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when interviewing our clients. We don‘t just listen passively to our clients. We need to ask them the relevant questions, ones that are from a defense perspective. There also may be things in a case that we may need to deal with. Seemingly, there may be bad facts in a case against your client. Yet, these are things that can be dealt with when you fully examine the case with your client by listening to what the defendant says, and by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D. Drawing a Roadmap of the Case for your Client Defendants aren‘t savvy trial attorneys. They don‘t know the law, and they don‘t know what to expect when their case gets tried. That‘s why it is essential that you prepare them for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If you were a salesman, you woul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 good presentation of your product. Trying a case is no different. How can you expect that the Court will empathize with your client, when the defendant doesn‘t know how to act properly in a courtroom? As such,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prepare your client emotionally and practically for the road ahead of him. Here, are some illustrative topics to cover: 1. The role of the court, prosecutor and defense lawyer; 2. How to act properly in a courtroom, and how appearances are important; 3. How to testify and answer all questions in a proper, ethical way. 4. Advise your client to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question that is being asked,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the judge or the prosecutor is doing the questioning. Make sure the client understands that they need to concentrate on answering the question that is actually asked and that they should not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they have not been asked to give. 5. If the client truthfully does not know the answer to a question, he should say ―I don‘t know‖ instead of guessing or speculating.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you shouldn‘t be surprised if your client self-destructs when you haven‘t properly prepared him for trial. Don‘t wait for mistakes to happen, try to 166 think ahead, and prevent them from happening. Think for a minute how great it would serve you as an attorney, if your client acted in an appropriate, respectful manner. Does the defendant know how to act appropriately given the seriousness of his own case? The client understandably will be nervous about testify in court, by fully informing him about the court process and what will happen, you can help to alleviate some of this nervousness. In my experience, you can always prepare your client to handle the trial of his case, and his subsequent testimony in a better way. E. Your interview is Complete, But is Your Client Ready to Testify You‘ve made every effort to meet as many times as possible with your client. You know a lot about your client. You‘ve also spen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ime sifting through the prosecutorial evidence with your client, and considering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defense. Finally, you are convinced that the client adequately understands the gravity of his situation, and how to present himself before the court. Now, is your client ready to testify? Any good trial attorney will consider how to present his/her case in the best light. You have all this information at your command. What is relevant to your client‘s case? Are there certain facts that need to be emphasized by your client? Are other facts extraneou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we prepare a client to testify. Leading a direct examination doesn‘t mean that you just simply get up and ask any question. Any question you ask should serve the purpose of helping you defend your client. So, it is essential that you should go over your questions, and know the defendant‘s answers in advance of trial. This will enable you to develop a flow with your client. It doesn‘t mean that the testimony should be rehearsed. But it does mean that you must know how your client will respond to every question that you ask. Trial Guide: Strategic Direct Examination: A. Question as an Advocate, not as a fact finder: Remember, the prosecution needs to prove its case. Any holes in their own case shouldn‘t be filled by our own questioning, unless it is helpful to your client. We don‘t just ask any question, we ask ones that are helpful to our client. If the case against our client is insufficient, then that‘s the prosecutor‘s problem. Our role isn‘t to play detective and satisfy our own particular curiosity. Therefore, the key is to ask questions that are helpful to our case. B. All Effective Direct Examination is Prepared in Advance: The cardinal rule for any defense attorney: If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 to a question you shouldn‘t ask it.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deviate from your trial examination and ask something that might end up hurting you. Don‘t be surprised if your client says something ill advised, if you haven‘t prepared them in advance. 167 C. You are the guide, but the Defendant must testify: We ask open ended questions for leg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The defendant must answer our questions in his own authentic voice. The attorney should ask open ended questions which will require the witness to talk about facts, feelings, thoughts, actions, and reactions. Our role then as an advocate, is to guide them. We ask how, what, where, and why type questions. And when our client supplies the court with an explanation, our responsibility is ask the client what he means. For example: Q: I‘m showing you a copy of a confession that was signed on August 22, 2005. Is this your signature? A: Yes. Q: Did you confess to stealing the property? A: Yes. Q: Did you confess to stealing the property, because you are in fact guilty? A: No. Q: If you are innocent, why did you confess? A: I was scared and didn‘t know what I was signing? Q: Can you describe to the court why you were frightened? A: I was cold, it was winter time and I did not have a jacket. They questioned me over many days, and I was so tired. I thought it would never end. I had never been arrested before.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I just finally signed it. Q: How long were you questioned for? A: I can‘t remember. It was six months ago. I never saw a calendar. I just know it was many days. I was so tired from the questioning, I cannot remember. Q: Was it over many days? A: Yes. This is only a sample examination. The number of questions you can ask from a defense perspective are numerous. Yet, they have to be devised with an eye towards defending your client. Still yet, you might ask: 168 Q: Did you read through the statement? Q: What is your formal level of education? Q: Do you have problems reading? Q: Were you deprived of sleep or food during the period of your interrogations? D. Don’t wait for a problem to develop, Deal with it in Advance: Prosecutors are primed to ask our clients questions, and they want to exploit them. If there is a potential problem in a case, it helps if we deal with that problem in advance. If we deal with a problem in advance of the prosecutor‘s own cross examination, it takes away steam from the prosecuto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to think about is to prepare the client not just for your own questions, but also those that the prosecutor or judge might ask. The prosecutor might ask a leading question, such as: ―You ran from the scene, didn‘t you?‖ And your client will have to answer ―YES‖. But this is something you can deal with in your own direct examination. If you bring up this potential problem, it doesn‘t look quite so bad. You might ask: Q: Did there come a point in time that you ran from the store? A: Yes. Q: Why did you run? A: Because I was scared, there were people chasing me, and I‘m just a poor migrant worker without proper documentation to be in the city. E: Shape Your Direct Examination like the Chapters of a Story: Every story has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And a good direct examination is no different. You may say that no judge is going to allow you to tell a story. Well, as defense lawyers we don‘t call it a story. It is just shaped that way. And a story doesn‘t have to be long to be effective; it just must have the proper elements. Any direct examination must include something about who your client is, for it allows the court to understand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endant. There is an old expression: ―You shouldn‘t judge someone until you‘ve walked a mile in their shoes‖. And that is the concept here. Each area that you need examine is one of the chapters of the story. Part of your examination might deal with the confession. It may cover all of the factors that led to a false confession. Another area might deal with alibi, what the defendant was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commission of the crime. The key to telling your story for your client on direct examination is for you to craft your examination in a way that is thought out and thus helpful to the defendant. 169 F: The Attorney/Cl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Courtroom: Any good direct examination is the result of perfecting the attorney/client relationship. It is a matter of building a trusting and respectful relationship. How you relate to your client, and conversely how your client relates to you will inevitably come off in your courtroom presentation. Ultimately, if you don‘t look like you care for your client then the court won‘t either. We spend the time getting to understand our clients, and working with them so that our presentation will come off without any flaw in the courtroom. Trust me, if you do the work for your client, they will fare much better in the court. A good direct examination is a natural give and take between the attorney and client. 170
/
本文档为【【精品】2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介绍19】,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