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2017-12-25 9页 doc 69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张红霞 ,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摘 要:刘心源系清末民初湖北著名金石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一生著述甚多~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刘心源手迹石刻达20余方~本文重点探析其中的《碣石颂》石刻。 关键词:刘心源 馆藏 《碣石颂》 考证 注释 价值 刘心源(1848—1917),原名文申,字亚甫,号冰若,别号幼丹,晚号龙江先生。湖北省嘉鱼县(今洪湖市)龙口镇滕云洲人,先后在清廷和民国政府中出任要职,官至湖北民政长(省长)。光绪乙巳(1905)年辞职归里...
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 张红霞 ,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摘 要:刘心源系清末民初湖北著名金石学家、文学家、法家~一生著述甚多~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刘心源手迹石刻达20余方~本文重点探析其中的《碣石颂》石刻。 关键词:刘心源 馆藏 《碣石颂》 考证 注释 价值 刘心源(1848—1917),原名文申,字亚甫,号冰若,别号幼丹,晚号龙江先生。湖北省嘉鱼县(今洪湖市)龙口镇滕云洲人,先后在清廷和民国政府中出任要职,官至湖北民政长(省长)。光绪乙巳(1905)年辞职归里,遂潜心治学著述。他精古文,善书法,一生著述颇丰,遗墨无数,至今海内外均有其版本和手迹收藏。 刘心源遗留于洪湖龙口堤街故居的主要刻石,内容包括他临摹的《石鼓文》和《碣石颂》以及自作的题跋。这些刻石均嵌于他的故居内的“石鼓轩”和“奇觚室”墙面上。1954年由于自然灾害,加上人为因素,故居的房屋被拆除改建,刻石散失。为了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多次派人寻访,共征集石刻20余方,其中《碣石颂》石刻四方。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笔者对刘氏《碣石颂》石刻作粗浅探讨,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碣石颂》之历史考证 秦刻石是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故又称“秦七刻石”、“秦七碑”。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这些刻石既有政治意义,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乱频仍,至今无一幸存。 《碣石颂》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东巡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时所立。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复刻诏书于其旁。秦二世诏书全文79字,字体与七刻石相同,秦刻石实际包括始皇和二世两个时期的铭刻内容。秦七刻石除个别字句外,均为四言韵文,多三句一韵,“琅琊刻石”为两句一韵,二世诏书为无韵之文。始皇颂诗和二世诏书相传均由秦相李斯以秦统一六国后通行的秦文(秦篆体)书写,其用笔劲秀圆健,结构严谨,为秦篆的代表作,是秦统一文字的标准和历史见证。 《碣石颂》为四言叙事诗,以小篆字体刻于山石上,是后世各种字体发展演变的范本。小篆,也称秦篆,由籀文(大篆)发展而成,字体比前者略有简化,具有整齐圆匀、左右对称的特点。秦汉以后所发展的隶、行、楷、魏碑等书体,皆脱胎于小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大地诸侯林立,各自为政,各诸侯国所使用的文字,形体繁杂,意同字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便于治理国家,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便是统一文字。《碣石颂》就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后,推行“书同文”,即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系统的文字书体标准化,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字演进的基础,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碣石颂》释文对比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曾出于拓展疆域显示皇威的政治目的和寻求仙人与长生不老药的个人目的,一共东巡了五次。第四次出巡目的地是碣石和北方边塞。到碣石,秦始皇在此驻跸(行宫遗址在北戴河金山嘴),派燕人卢生与韩人方士韩终、石生、侯公求仙人羡门、高誓的不死药。刻碣石门,是为“碣石刻石”,亦称“碣石颂”、“碣石 1 门刻石”。《碣石颂》历代多有临摹者,现见释文为五代南唐徐弦所临本,刘氏所摹刻《碣石颂》亦采用此版本。 五代南唐徐弦《碣石颂》释文: 皇帝建国~ 德并诸侯~ 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 巡登碣石~ 照临四极。 从臣群作~ 上颂高号~ 爰念休烈。 戎臣奋威~ 遂兴师旅~ 大逆灭息。 武殄暴强~ 文复无罪~ 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 恩肥土域~ 赏及牛马。 堕坏城郭~ 决通川防~ 夷去险阻。 地势既定~ 黔首无繇~ 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 女修其业~ 事各有序。 惠被诸产~ 久并来田~ 莫不安所。 群臣诵略~ 请刻此石~ 垂箸仪矩。 秦二世诏书: 据《史记》载:“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到碣石,至会稽,而尽刻始皇刻石。” 公元前209年,李斯仍以丞相之职随从二世皇帝胡亥东巡,登上泰山,以礼祀之,于秦始皇刻石上加刻秦二世诏书,仍由李斯撰写。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因各地著述记载标准不同,所保存的字数不等,至今辨认搜集的字数也不等。中国秦文研究会的创建者及第一任会长李文放先生在遗作《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一文中,《碣石颂》释文为:“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徭~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李文放先生在文中,有关《碣石颂》记载为:“原石不存,本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而《史记》此文起兀突,与他刻石相较,疑有脱简。前人亦多以为‘遂兴师旅’之前,应如他刻石有何年始皇亲巡碣石,及兴师旅之原由,文义始完足„„。多认为前缺三十六字,正一简之文。明代孔昭孔传伪本,也知《史记》之缺。全文一百八十七字。碣石,在今河北省境内,东临渤海。具体方位有几说:一说在今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一说即今昌黎西北碣石山。另有一说在今辽宁绥中县海滨。碣石门已沦入海。据今人考证,碣石石刻原址在北戴河区附近海域。” 李文放先生文中的《碣石颂》释文从“遂兴师旅”为始,其前部分释文缺失原因不明。先生分析在其之前应有36字的碑文。我馆收藏的一号石碑“皇帝建国”碑证实了“遂兴师旅”之前文字的存在,填补碑文空白处之缺憾,但刘氏所用拓本此处字数为40字。“皇帝建国”碑文补全“碣石颂”残失内容,及秦二世诏书79字共为211字。李文放先生所说全文187字,是指从“遂兴师旅„„ 垂著仪矩”其间108字及二世诏书79字。 三、刘氏《碣石颂》之注释 按五代南唐徐弦临本中《碣石颂》全文对照,正文为132字,秦二世诏书79字,共有211字。我馆收藏的刘氏《碣石颂》石刻4方,每方刻石均竖刻小篆40字,共有160字。 2 石刻右上角分别刻有小楷“一、二、三、四”字样。其中“二、三、四”石刻为上世纪80年代所征集,三方石刻保存状况完好。“一”石刻为近年来入馆收藏,因散落民间时间久远,损泐严重致字迹模糊,但尚可依稀辨认。 将我馆收藏的刘氏《碣石颂》刻石排序,并与原拓本释文进行对查,可见刘氏《碣石颂》正文已补齐,四号刻石已刻至秦二世诏书内容。刘氏刻石正文及编序完全一致,碑文工整简明,每行刻字均自右至左,据有关文献记载共有8方。但由于诸多原因,刘氏手迹《碣石颂》整套征集不全,本文暂不能做全面介绍与考订,今仅按刘氏摹刻的这几方《碣石颂》石刻所编序次、字数、碑文注释进行考订。 1.“皇帝建国”碑(图一),长101.5cm,宽50cm,厚15cm。刻小篆正文40字,每行4字,共10行,无题跋。此碑正面光滑的表面大部分剥落,刻石内部结构暴露。但是此刻石的收藏填补了缺失,补齐了刘氏《碣石颂》的正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历史研究价值。碑文内容如下: 皇帝建国~ 德并诸侯~ 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 巡登碣石~照临四极。 从臣群作~ 上颂高号~爰念休烈。 戎臣奋威~ 图一 刘心源《碣石颂》刻石之“皇帝建国”碑 2.“遂兴师旅”碑(图二),长102cm,宽50cm,厚15cm。刻小篆正文40字,每行4字,共10行,无题跋。碑文内容如下: 遂兴师旅~大逆灭息。武殄暴强~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恩肥土域~赏及牛马。堕坏城郭~决通川防~ 3 图二 刘心源《碣石颂》刻石之“遂兴师旅”碑 3.“夷去险阻”碑(图三),长101cm、宽51cm、厚15cm。刻小篆正文40字,每行4字,共10行,无题跋。碑文内容如下: 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黔首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图三 刘心源《碣石颂》刻石之“夷去险阻”碑 4.“群臣诵略”碑(图四),长101.5cm、宽50.5cm、厚15.5cm。碑文内容如下: 群臣诵略~请刻此石~垂箸仪矩。 从此句之前为“碣石颂正文”,其后为“秦二世诏书”: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 4 图四 刘心源《碣石颂》刻石之“群臣诵略”碑 我馆收藏的刘氏《碣石颂》刻石文字仅到此,秦二世诏书缺失部分为51字,还有待发现和研究。据有关文献记载刘氏 “碣石颂”整套为8方,那么其余4方,不仅有二世诏书内容,还有刘心源所作的文字释文等附其后。 以上刻石碑文均为小篆正文40字,每行4字,共10行,无题跋。刻石均用灰褐色火成岩磨光一面,定位书写后加工刻字。字体文笔秀美,刻凿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实属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四、“刘氏刻石”之价值 刘心源毕生致力于金石、文字、书法研究,堪称近、现代湖北文化名人中的代表。他的书法作品多以刻石或碑拓形式散存于湖北洪湖、宜昌,四川成都、奉节,广西桂林,湖南祁阳等地。在书法上,刘心源造诣很高。他对于籀文、小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书法都研习精深、融会贯通,师于古人而不为其桎梏,并能博采众长,从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篆书广纳石鼓、钟鼎、吉金等文字之长,凝重奇逸,峻险方正,气象浑穆,精神贯注,笔力雄健,自成一家。其篆书笔划竖而直,细而匀,结体圆转合度,疏密有致,素有“铁线篆”之称,达到了“婉而通”的境界。许多篆刻爱好者赞誉此碑为“中华第一线篆”。同时,刘心源还精于镌刻,中年时代的力作石刻篆书《碣石颂》、《前出师表》,把千古流传的佳作和显达的书法刻石技术溶为一体,堪称绝妙的艺术精品。晚年刻在石鼓轩(全用青石砌成)石壁上的阮本、南本石鼓文已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的摹本。章太炎、郭沫若、黄侃等都是刘心源学派的推崇者。 从刘心源的书法作品来看,刘心源此前对古代文字已有研究,功底深厚。古文字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刘心源不遗余力研究并推崇古文字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后人了解中华文字之渊源,而且更重要的是让炎黄后裔辨其声、识其形、懂其意,并能运用自如地揭开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某些疑团。刘心源手书的《石鼓文》、《碣石颂》刻石,不仅临摹拓片原文,还正确释出了些造字,从而排除了诸家的异议。刘心源经过十年的日积月累,收集大量的古文资料,于光绪十七年(1893年)写成《古文审》八卷,石印发行。《古文审》 5 问世后,其后学者众多,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杨树达等都师承刘心源的学问。刘心源在古文字学研究上具有突出贡献,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文献资料介绍,刘心源收集和收藏的许多金文、碑文拓片,有一部分仍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在金石采拓校研方面,刘氏积40年之精力。先后撰写《奇觚室乐石文述》30卷、《奇觚室吉金文述》20卷。《奇觚室吉金文述》已编入《续修四庫全书》第903册,成为传世经典。刘心源在编辑《奇觚室乐石文述》时选材很严,选取的都是名碑书法精品,集历代书法名碑之萃,加上他撰述的识读训诂文章,足可称其为“集历代书法名碑之大全”。刘心源在所著《奇觚室乐石文述》中,将《石鼓文》编序于卷二,是因为刘心源认为在石鼓文之前还有夏殷刻石,对近现代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卷一,夏殷刻石《岣嵝禹碑》、《红崖刻石》;卷二,周刻石《石鼓文 》;卷三至卷五,秦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碣石颂》、《会稽碑》等。《奇觚室乐石文述》先成十二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续编成三十卷,民国三年(1914年)总成四十卷。 刘心源的手迹石刻为训诂学、考古学及书法界增添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清末民初书法历史,弘扬中华民众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放:《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汉学文化》,2008年第1期。 2琦枫:《秦刻石及其拓本的流传》,《紫禁城》,1982年第4期。 3湖北省刘心源研究会:《荆楚文坛巨宿刘心源》,《刘心源书法艺术丛贴》第1集(魏碑体)2000年12月。 4张燃明:《刘心源》,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年12月。 另注: 该文刊登于《武汉文博》2012年第2期 总第84期 6
/
本文档为【洪湖博物馆张红霞-《刘心源手迹碣石颂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