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语义角色

2019-11-24 5页 doc 140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虞美人

暂无简介

举报
语义角色一.32种概念角色是:1.主体(1)施事:发出意志活动的主体。如:老师来了。(2)当事:执行非意志活动的主体、经历变化的主体或呈现性状的主体。如:他收到了一封信。(3)指事:类属关系或比喻关系的主体。如:我是学生。(4)领事:领属关系的主体或包括关系的整体。如:我有词典。2.客体(5)受事:活动所支配的原有的直接客体。如:他踢足球。(6)客事:心理活动、感知活动,或非意志得失活动所涉及的直接客体。如:他爱祖国。(7)成果:活动所创造的新生的客体。如“:他写了一封信。(8)与事:获益或受损的间接客体。如:送了弟弟一本...
语义角色
一.32种概念角色是:1.主体(1)施事:发出意志活动的主体。如:老师来了。(2)当事:执行非意志活动的主体、经历变化的主体或呈现性状的主体。如:他收到了一封信。(3)指事:类属关系或比喻关系的主体。如:我是学生。(4)领事:领属关系的主体或包括关系的整体。如:我有词典。2.客体(5)受事:活动所支配的原有的直接客体。如:他踢足球。(6)客事:心理活动、感知活动,或非意志得失活动所涉及的直接客体。如:他爱祖国。(7)成果:活动所创造的新生的客体。如“:他写了一封信。(8)与事:获益或受损的间接客体。如:送了弟弟一本书。3.系属(9)系事:主体的等同者、类别、身份或角色。如:他是学生。(10)喻事:主体的相似者或比喻。如:他像小老虎。(11)属事:主体所领有的财物、亲属或关系者。如:我有词典。(12)分事:主体所包括的组成部分。如:牛有双角。4.关涉(13)同事:事件中的伴随者或排除者。如:你别跟他去。(14)参照:事件中比较或测量的参照者。如:我比他高。(15)范围:事件中所关涉的方面或范围。如:产品要比质量。(16)限定:事件所关涉的事物的限定者。如:词典是我的。5.因果(17)原因:引起事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如:她在哭奶奶。(i8)依据:事件所关照或依靠的凭据。如:吃房租。(19)目的:事件所要达到的目的。如:考驾驶证。(20)结果:事件所造成的结局或效果。如:他急了一头汗。6.情形(21)方式:事件中的态度、或状况。如:吃包伙。(22)工具:事件中所用的器具、材料或资金。如:弹钢琴。(23)程度:事物的水平或情感、性状的程度。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4)数量:事件所涉及的事物的数量。如:梨吃了四个。7.时况(25)时间:事件发生的时点。如:起五更。(26)期间:事件起止的时段。如:过春节。(27)久暂:事件延续的时量。如:等三天。(28)频度:事件中活动或变化的重复。如:吃三次。8.空间(29)处所:事件发生的处境或场所。如:坐椅子。(30)起源:事件中的起点或原来的状态。如:跳楼。(31)路途:事件中所经过的路途或过程。如:跳墙。(32)趋向:事件中的方向、目标或终点。如:跳河。外围概念跟添加概念之间的加合关系。二.语义结构关系和句法结构关系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和句法结构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下列一组例子则是不同的句法结构示相同的语义关系,这组句子中的“啤酒”都为受事。浪迹平民,群星靓妹网  ①喝了啤酒述宾关系  ②啤酒喝了主谓关系  ③喝的啤酒修饰关系  ④把啤酒喝了把字句式  ⑤啤酒给喝了被动句式  由此可见,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但在汉语中,由于施事与主语、受事与宾语往往是一种强式配合,即表施事的名词常充当主语,表受事的名词常常充当宾语,这就容易使人误以为主语就是施事,宾语就是受事。如以前人们常争论的句子“我看过这本书”和“这本书我看过”,有人认为“这本书”在前一句子中是宾语,全句是主谓宾结构,而在后一句中则是宾语前置,即认为宾语提到了主语的前面。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实际是两个不同平面的东西,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上面宾语提前的说法就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其实一个名词在进入句子以后是充当主语、宾语还是其它什么成分,取决于这个名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而一个词具有什么样的语义则取决于它和动词的关系,与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没有关系的,它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或是其它的语义关系。如: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敌人我们打败了。  ③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④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在这几个句子中,“敌人”和“我们”这两个词语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充当的句法成分不一样,但它们的语义关系却是一样的,无论在哪个句子中都没有改变。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虽然共存于一个句法结构体中,但它们二者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根据句法关系来确定语义关系,也不能根据语义关系来确定句法关系,如述宾关系就有不下十几种的不同语义关系,而动作行为和受事的关系在汉语中就既可以用主谓关系来表示,也可以用述宾关系来表示,例已如上举。 三.说差一点    “差点儿”就是“差一点儿”,在用作副词时北京话多说成“差点儿”,因此本文就记作“差点儿”。由“差点儿”构成的“差点儿VP”句式,其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微妙,从而引起语法学家的关注。朱德熙先生(1959,1980)曾提出“企望”说来解释该句式中的不对称现象,认为此类句式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下边例句里反映出来:    差一点及格了(没及格)≠差一点没及格(及格了)    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    差一点赶上了(没赶上)≠差一点没赶上(赶上了)    差一点修好了(没修好)≠差一点没修好(修好了)    差一点死了(没死)=差一点没死(没死)    差一点输了(没输)=差一点没输(没输)    差一点打碎了(没打碎)=差一点没打碎(没打碎)    差一点摔一跤(没摔)=差一点没摔一跤(没摔)    朱先生把这种对应关系为下边两条规律:   1.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   2.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    朱先生还提到中性的情况,就是说,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不企望,并举了如下例句(例句中的等号是本文所加):    昨儿晚上我差一点找你去(没去)=昨儿晚上我差一点没找你去(没去)    上个月我差一点去上海(没去)=上个月我差一点没去上海(没去)    她差一点留起辫子来了(没留)=她差一点没留起辫子来(没留)    毕业以后,我差一点当了数学老师(没当)=毕业以后,我差一点没当数学老师(没当)    上述情况可概括为下表:||        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A             B|企望     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    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          C             D|不企望    差一点打碎了=没打碎    差一点没打碎=没打碎|          E             F|中性   上个月我差一点去上海=没去  上个月我差一点没去上海=没去|        当我们对照北京话的语言事实验证朱先生论断的时候,我们发现“企望”说的解释远不能令人满意,而且与语言事实不符。由“差点儿”构成的“差点儿VP”句,其意义永远是否定的,讨论它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倒是其否定式无论形式和语义都比较复杂,需要重点讨论,因此本文专论北京话里作为否定式的“差点儿没VP”句。      二    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比朱先生描写的要复杂,例如朱先生举的表示企望的例子“差一点没及格”,并不只是“及格了”的意思,也可以是“没及格”的意思,例如:    (1)a.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正好60分儿。(及格了)   b.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我要把最后那道题答上就好了。(没及格)    其他表示企望的例子也都可以是肯定否定两种意思,例如:    (2)a.那本书儿我差点儿没买着,我去时候儿就剩一本儿了。(买着了)   b.那本书儿我差点儿没买着,到我前一个人正好没了。(没买着)    (3)a.那趟车我差点儿没赶上,到站台离开车就差一分钟了。(赶上了)   b.那趟车我差点儿没赶上,到车门跟前儿时候儿门关了。(没赶上)    (4)a.那辆车差点儿没修好,幸亏王师傅来了。(修好了)   b.那辆车差点儿没修好,最后还是报废了。(没修好)    我们再来看表示不企望的例句。朱先生所举不企望的例子中有“差一点儿没死”,一般情况,就每个人自己来说,“死”当然是不企望的,但是对不值得同情的人特别是对仇恨的人来说就未必了。而且“死”是不企望的,“没死”就应该是企望的了。我们姑且不谈这些,就按朱先生的说法,“差一点没死”是不企望的否定形式,句子仍然是有两解的,例如:    (5)a.我二大爷差点儿没死,最后还是让大夫救活了。(没死)   b.我二大爷差点儿没死,他都跑出来可是又回去救人了。(死了)    其他表示不企望的句子也是可以有两解的,例如:    (6)a.这盘儿棋我差点儿没输,他这几招儿真够厉害的。(没输)   b.这盘儿棋我差点儿没输,到最后让他得手了。(输了)    (7)a.这杯子差点儿没打碎,让我给接住了。(没打碎)   b.这杯子差点儿没打碎,我都接住又掉地上了。(打碎了)    (8)a.这儿地太滑,我差点儿没摔一跤。(没摔)   b.其实我都站住了,差点儿没摔这一跤。(摔了)    应该指出,表示肯定的例子有的确实是不多见的,但是少毕竟也是有,与完全没有是两回事,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例(8)b,可以设想是在翻越障碍的游戏中,摔倒就会被淘汰出局,某人不慎摔了一跤后,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再来看朱先生所说的中性的例子,它们也都是有肯定否定两种意义的,例如:    (9)a.昨儿晚上我差点儿没找你去,刚想走家里来人了。(没去)   b.昨儿晚上我差点儿没找你去,原来是打算看戏去。(去了)    (10)a.上个月我差点儿没去上海,公司有事儿脱不开身。(没去)   b.上个月我差点儿没去上海,临时决定让我去的。(去了)    (11)a.她差点儿没留起辫子来,后来嫌麻烦改短头发了。(没留)   b.她差点儿没留起辫子来,几次嫌麻烦想给铰了。(留了)    (12)a.毕业以后,我差点儿没当数学老师,正巧我们单位需要会计。(没当)   b.毕业以后,我差点儿没当数学老师,想来想去还是留学校了。(当了)    看来,无论企望、不企望或中性的情况,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种意义,那么区分所谓企望、不企望对于解释此种句式并没有直接的作用。“企望”说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检验“企望”说是否准确地解释了语言事实。比如就拿“差点儿没死了”这个句子说,我们刚才已经指出,简单地把它归入“不企望”是值得商榷的。对于自己、对于一般的人,“死”是不企望的;但是对于坏人、对于自己仇恨的人,“死”则是企望的,根据“企望”说,前者应该是肯定的意思,后者应该是否定的意思。不过语言事实并非如此。例如:    (13)a.我二大爷得那病差点儿没死喽,住了半年院后来好了。(没死)   b.那老王八蛋上回差点儿没死喽,住了半年院又还阳了。(没死)    例(13)a的“死”是不企望的,例(13)b的“死”是企望的,但是实际上它们的意义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说“没死”。    再如常用来举例的以足球比赛为背景的“差点儿没进去”,对于自己一方的球队,比如中国队,“进去”当然是企望的;对于作为对手的球队,比如日本队,“进去”当然是不企望的。可是语言事实与“企望”说并不吻合,例如:    (14)a.刚才这球儿差点儿没进去,中国队那5号踢偏了一点儿。(没进去)   b.刚才这球儿差点儿没进去,日本队那5号踢偏了一点儿。(没进去)    正如我们已经描写过的,“差点儿没进去”也可以是肯定的意思,这也并不因企望与否而有所不同,例如:    (15)a.要不是日本队大门儿自摆乌龙,刚才这点球差点儿没进去。(进去了)   b.要不是中国队大门儿自摆乌龙,刚才这点球差点儿没进去。(进去了)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企望”说并没有准确地解释语言事实,“差点儿没VP”的句义是肯定还是否定同企望不企望没有直接关系。研究句式,必须通过语言实例来验证,必须有语言环境做依托,孤立地研究抽象句式,完全从主观想法出发来判断句义是危险的。      三    细心观察北京话的“差点儿没VP”句,不难发现,肯定、否定两种意思的句子,它们的语音形式——语调中的轻重音——就是有区别的。表示否定意思的句子,动词本身说得比较重,“没”和补语成分说得比较轻;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动词本身说得比较轻,“没”和补语成分说得比较重。以“差点儿没进去”为例,表示否定意思的轻重音格式是“差点儿没进去”(黑点表示重音,下同),而表示肯定意思的轻重音格式是“差点儿没进去”。也就是说,否定义的句子强调的是动词,肯定义的句子强调的是“没”和结果。它们的语音形式不一样,相应的句义也不一样。我们可以把前一种句子叫Nn(negative)式,把后一种句子叫Na(affirmative)式,列表对照如下:||      Nn          Na|差点儿没进去=没进去      差点儿没进去=进去了|        这里所列的Nn式和Na式是典型的形式。如果描写得更细致的话,Nn式的“差点儿”和“没”结合较紧;Na式的“差点儿”和“没”结合较松,中间可以有停顿。Nn式的“没”同动词相比,动词总要重于“没”;Na式中,或者是“没”重,或者是补语重,或者是两个都比较重,谓语动词并不重。总之Nn式和Na式在语音停顿和重音上都呈现出对立状态。    现在让我们按照Nn和Na两种句式重新排列前面第一节的例子,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两种句式的对立。我们按北京话标出重音。Nn式的例如:    (1)b.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我要把最后那道题答上就好了。(没及格)    (2)b.那本书儿我差点儿没买着,到我前一个人正好没了。(没买着)    (3)b.那趟车我差点儿没赶上,到车门跟前儿时候儿门关了。(没赶上)    (4)b.那辆车差点儿没修好,最后还是报废了。(没修好)    (5)a.我二大爷差点儿没死,最后还是让大夫救活了。(没死)    (6)a.这盘儿棋我差点儿没输,他这几招儿真够厉害的。(没输)    (7)a.这杯子差点儿没打碎,让我给接住了。(没打碎)    (8)a.这儿地太滑,我差点儿没摔一跤。(没摔)    (9)a.昨儿晚上我差点儿没找你去。刚想走家里来人了。(没去)    (10)a.上个月我差点儿没去上海,公司有事儿脱不开身。(没去)    (11)a.她差点儿没留起辫子来,后来嫌麻烦改短头发了。(没留)    (12)a.毕业以后,我差点儿没当数学老师,正巧我们单位需要会计。(没当)   Na式的例如:    (1)a.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正好60分儿。(及格了)    (2)a.那本书儿我差点儿没买着,我去时候儿就剩一本儿了。(买着了)    (3)a.那趟车我差点儿没赶上,到站台离开车就差一分钟了。(赶上了)    (4)a.那辆车差点儿没修好,幸亏王师傅来了。(修好了)    (5)b.我二大爷差点儿没死,他都跑出来可是又回去救人了。(死了)    (6)b.这盘儿棋我差点儿没输,到最后让他得手了。(输了)    (7)b.这杯子差点儿没打碎。我都接住又掉地上了。(打碎了)    (8)b.其实我都站住了,差点儿没摔这一跤。(摔了)    (9)b.昨儿晚上我差点儿没找你去,原来是打算看戏去。(去了)    (10)b.上个月我差点儿没去上海.临时决定让我去的。(去了)    (11)b.她差点儿没留起辫子来,几次嫌麻烦想给铰了。(留了)    (12)b.毕业以后,我差点儿没当数学老师,想来想去还是留学校了。(当了)    “差点儿没VP”句根据不同语音形式分化出的Nn和Na两种句式,它们的语法意义是截然相反的,Nn是否定义的,Na是肯定义的。在北京话里,Nn的句尾常带有语气词“了”或“喽”;Na的VP前面常有副词“就”,这也是—个区别性标志,例如:    (16)前些日子我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儿没死喽。(Nn)    (17)他差点儿就没死,也就是晚了一步儿。(Na)      四    为什么相当多的Nn和Na词汇构成形式一样而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有别呢?这首先要在“差点儿”这个词上寻求解释。“差点儿”是表示量度的副词,其语义是表示离开某一情况VP尚有少许差距,但已非常接近VP,也就是“接近可是没有VP”的意思。因此这个词的语义功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说还没有VP,即非VP;另一方面是说很接近VP,与VP相差无几。Nn和Na这两种句式中的“差点儿”正是突显了不同的侧面。    在Nn中,“差点儿没VP”的“差点儿”并不是直接修饰VP的,而是和“没”组合后再修饰VP的,组合层次是“(差点儿+没)+VP”,其语义是“接近可是没有VP”。例如“差点儿没死喽”是“接近可是没有死”的意思,因为有“没”的存在,所以“差点儿”主要突显“接近VP”的意思,其否定义主要由“没”承担,也就造成了Nn的整体句义是表示否定的。朱德熙先生(1980)在解释这种句式时说:“但说话的人为了强调事情没有发生这一点,又在DJ(即VP)前边加上一个否定词‘没’。这个‘没’实际上是一个羡余的(redundant)成分。……我们知道,动词前边的‘没’和后边的‘了’不能共存(co-occur),D式‘差一点没死了’不符合这条规律,这也说明这种句式是在C式‘差一点+DJ’(即‘差点儿VP’)上头硬加一个‘没’字形成的。”至于是不是硬加另当别论,但是朱先生的看法正可以印证我们所说Nn的组合层次是“(差点儿+没)十VP”的论点,也就是说“差点儿”是和“没”组合后再修饰“死”的。    在Na中,“差点儿”突显出“还没有VP”,即“非VP”的意思。组合层次是“差点儿+(没+VP)”,其语义是“接近可是没有没VP”。否定的意思就由“差点儿”承担,否定之否定即为肯定。例如“差点儿没死”,是“接近可是没有没死”,也就是“还是死了”的意思。    在北京话里,“差点儿没VP”区分出Nn和Na这两种语音形式不同、语法意义截然相反的句式,因此在使用时采用哪种句式,并非取决于企望因素,而是取决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某个人还活着,可是他经历了一次危险,几乎要死,那么就要用Nn句来描述这一事实;客观事实是某个人已经死了,可是他的死有偶然性,几乎可以不死,那么就要用Na句来描述这一事实。如果仅凭企望与否决定句义,表达岂不是乱套了吗?设若听话人一定要了解说话人的企望才知道句义,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现实的。现实是复杂的,事实和企望的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例如:    (18)我二大爷得那病差点儿没死喽,住了半年院后来好了。(没死)    (19)那老王八蛋上回差点儿没死喽,住了半年院又还阳了。(没死)    它们的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都一样,但其实企望不同。例(18)的句义和企望一致,但是毕竟虚惊一场;例(19)的句义和企望不一致,但是也很解恨。句义主要依据客观事实而不因企望不同决定。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Nn和Na这两种语义对立的句式在使用中确实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即一种句式常说而另一种句式不常说,“企望”说恐怕就是基于此种事实产生的。例如:    (20)a.茶碗差点儿没cèi@①喽。(没cèi@①)   b.茶碗差点儿没cèi@①。(cèi@①了)    例(20)a是Nn,例(20)b是Na。一般来说,茶碗目前完好,可是曾经出现险些打碎的危险情况,人们叙述这一事实,言其侥幸,避免再发生此类事情,这样的背景事件比较多。因而例(20)a也就是Nn出现得比较多,听起来显得比较自然。也正因为如此,北京话中存在着“差点儿VP”和Nn式的“差点儿没VP”这两种同义表达形式以供使用。如果碗目前已经打碎了,再说其实几乎可以避免,这样说就没什么太大意义,再“差点儿”也是打碎了,不可挽回。因而例(20)b也就是Na出现得比较少,听起来显得比较费解,往往需要进一步解释。例如:    (20)c.茶碗差点儿没cèi@①,刚才我是想挪开来着。    叙述人死的句子和上述情况差不多,人现在没死,曾经历危险,叙述这一事实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属Nn句的“差点儿没死喽”用得比较多,还有同义表达“差点儿死喽”。人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再说差点儿没死,这样的情况不多,因此Na句“差点儿没死”用得比较少。而这种不对称正是客观事实决定的,并不是由企望与否决定的。如前文例(5)a即使没有后面一句,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可是(5)b如果没有后面的解释就比较费解,说这种话没有什么价值,会使听者产生“怎么?都死了还差点儿没死”的疑问。中国人重伦理,重孝道,对长辈亲朋,本来就是讳言“死”的,一般不太会用一种容易产生言外之意的双重否定式去叙述“死”。但这种说法还是存在的,在有特殊需要时也可以用。在用于自己时,只可能说Nn,不可能说Na,这也是造成Nn出现频率大于Na的原因之一。    再看“差点儿没买着”,Nn和Na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从叙述的事实看,Nn是想买而没有买到,既然没买到,说“差点儿没买着”也是没买到,还要重新去买;而Na是想买并且买到了,说“差点儿没买着”,叙述买到之侥幸或不易。从话语效果看,说Nn让人感觉遗憾,说Na使人感觉庆幸。它们在出现概率上,应该是相差不多的。从会话实际看,Na可能会多于Nn。这或许是朱先生认定“差点儿没买着”的句义是Na,即表示肯定义的因由。    “差点儿没及格”也类似。Nn的“差点儿没及格”也是“没及格”,作用在于说明自己的水平很接近于及格,只需稍加努力今后便可能及格;Na的“差点儿没及格”是“及格了”,作用在于说明自己及格得比较勉强,实属侥幸。这两种句式应该说都有存在价值,不过不及格的人总不愿意到处张扬,或者学者们接触的学生不及格的很少,所以可能朱先生听到的Na句多一些。    我们再来看一看足球比赛中的“差点儿没进去”,如果我们作为进攻一方,那么Nn的“差点儿没进去”是表示惋惜而且遗憾的;Na的“差点儿没进去”是表示不容易而且幸运的。如果我们作为防守一方,那么Nn的“差点儿没进去”是表示情况危险而且幸运的;Na的“差点儿没进去”是表示惋惜而且遗憾的。情况因攻守不同完全是对立的,当然也可以说企望是正好相反的。不过企望并没有改变句义的肯定与否定,Nn始终是否定的,Na始终是肯定的。在使用中,无论攻防,总是Nn句说得多些,Na句说得少些,因为足球比赛射门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多数情况是Nn的“差点儿没进去”;如果球已经进了,只能庆幸或接受这一事实,再说“差点儿没进去”意义也不大。    我们认为,Nn和Na这两种句式不对称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从语言形式上看,Nn是一种赘余形式,Na是一种双重否定形式,它们是形式近似而语义完全相反的两种句式。决定运用哪种语言形式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客观事实,也就是前提条件,这两种句式的前提是不 书名 汉 三国、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清 诗经 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 陆德明《毛诗音义》、孔颖达《毛诗正义》 朱熹《诗集传》 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毛诗后笺》 尚书 孔安国《尚书传》(佚) 伪孔安国《尚书传》(晋梅赜) 陆德明《尚书音义》、孔颖达《尚书正义》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 易经 王弼、韩康伯《易注》 陆德明《周易音义》、孔颖达《周易正义》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仪礼 郑玄《仪礼注》 陆德明《仪礼音义》、贾公彦《仪礼疏》 胡培HUI《仪礼正义》 周礼 郑玄《周礼注》 陆德明《周礼音义》、贾公彦《周礼疏》 孙诒让《周礼正义》 礼记 郑玄《礼记注》 陆德明《礼记音义》、孔颖达《礼记正义》 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 春秋左传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陆德明《左传音义》、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 春秋公羊传 何休《春秋公羊解诂》 陆德明《公羊音义》、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 陈立《公羊义疏》 春秋谷梁传 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 陆德明《谷梁音义》、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注疏》 廖平《谷梁古义疏》 论语 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 陆德明《论语音义》 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 孟子 赵岐《孟子章句》 孙奭《孟子注疏》朱熹《孟子集注》 焦循《孟子正义》 孝经 唐玄宗《孝经注》 陆德明《孝经音义》 邢昺《孝经注疏》 皮锡瑞《孝经郑注疏》 尔雅 郭璞《尔雅注》 陆德明《尔雅音义》 郝懿行《尔雅义疏》 老子 王弼《老子注》 陆德明《老子音义》 魏源《老子本义》 庄子 陆德明《庄子音义》 王先谦《庄子集解》 荀子 杨倞《荀子注》 王先谦《荀子集解》 史记 裴駰《史记集解》 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 梁玉绳《史记志疑》 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 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 一样的。离开前提条件,孤立地用企望不企望解释,很容易把两种句式弄混。就使用概率。来说,当VP是一个不可逆转、不可改变的事实时,如人死、碗碎、球进等情况,用Nn较多而用Na较少。至于其他情况,Nn和Na应该是伯仲之间,也有可能表示企望实现的Na说得略多一点,因为交际中报喜一般是多于报忧的。【参考文献】:   1 沈家煊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 周一民1998 《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语文出版社。   3 朱德熙1959 说“差一点”,《中国语文》第9期。   4 朱德熙1980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五不能。Y只是在i为音头的音节中充当一个标志性作用,并不能代替i的作用和地位,同样的例子还有W,W也不能够代替u去充当任何的语音成分。只有在i、u或v为音头的音节成立时,这些符号才会出现,所以当我们要独立讨论发音的来源和机制的时候,就要回复它本来的面目了。这些标志性符号因为不属于音素,所以也不可能占据一个独立的音位,它们只是那些元音的一个面目而已,脱离了那些元音它们也就无法存在了。①汉语拼音中的字母y是隔音字母,具有分隔音节界限的作用,例如dayi(大衣),如果没有y分隔音节,就容易误会为dui,混淆音节。(2分)②字母y主要在以音素i和音素u开头的音节使用。第一,i行韵母成零声母音节,根据情况要加上y或把i换成y,例如mg变成yin9,lan9变成yang;第二,u行韵母成零声母音节,u上两点要省略,前面加上字母y,例如iian变成yuan。(六.语义特征分析4.5个案分析:动宾组合语义关系的制约因素4.5.1问题重提邢福义讨论的范围限制在及物动词后的非施事宾语,但是“跑材料,跑警报,跑第二棒,等等”;张云秋“经济原则”无法解释“在跑道上跑/*跑跑道”,“在餐厅里吃饭/?吃餐厅”“动-名”组合的语义关系的制约因素来自内外两个方面。4.5.2内部制约因素4.5.2.1内部制约因素首先表现在“动”的语义特征直接制约着它跟什么类型的名词组配。上文列举的十六种语义关系类型基本上都建立在“动”和“名”的认知特征匹配的基础上。比较微秒的是,“动-名”组合中动词的功能特征(广义的语义特征)也要求名词的功能特征与之匹配。袁毓林(1987)注意到动词对宾语有褒贬选择的限制。归根结底,这实际上反映了“动”“名”之间功能特征相互匹配的要求。从功能的角度看,词义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义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认知特征和功能特征都匹配的情况下,词语的组合才是合法的。例如:(65)培养干部*培养强盗培养好干部*培养坏干部树立榜样*树立敌人树立好榜样*树立坏榜样(66)驳斥谬论*驳斥真理宣扬暴力*宣扬和平发泄怨恨*发泄喜悦处决汉奸*处决朋友(67)陈述意见检查原因符合条例养成习惯(65)是褒义组配,(66)是贬义组配,(67)是中性义组配。如果动词蕴涵褒贬特征,而名词为中性词语,则要求名词带上相应的修饰语,以此跟动词取得语义上的默契。例如:(68)?赞扬品质赞扬优秀品质*赞扬腐朽品质?奖励职工奖励先进职工*奖励落后职工?驳斥观点*驳斥正确观点驳斥错误观点?散布言论*散布正确言论散布错误言论4.52.2内部制约还表现在“动-名”组合语义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例如“赏”和“罚”,前者表示“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后者表示权力机构(或个人)从犯有过失的机构(或个人)那里强制夺取财物或利益。因此“赏小张一百元”和“罚小张一百元”,前者的语义关系是“动作-取事+涉事”,后者的语义关系是“动作-予事+涉事”,动词跟“小张”的语义关系因动词的语义特征而发生了变化。再如“吃”和“饼干”组合表示“动作-受事”的语义关系,而“吃”和“勺子”组合,由于“勺子”的工具性质,它们的语义关系变成了“动作-工具”。4.5.2.3少数情况下,“动-名”组合的合法性和语义关系还受整个结构的约束,例如“吃十个人”“过一辆汽车”“走行人”都是比较怪异的“动-名”组配,但“一锅饭吃十个人”“这条马路只能过一辆汽车”“便道走行人”又是可以理解的。从句式语法(constructiongrammar)的角度看,这类句式表示一种配置,动词没有体(aspect)的限制,一般不跟“了”“着”“过”或其他表示体意义的副词如“已经”“常常”等共现。(袁毓林1998)4.5.3外部制约因素虽然“动-名”组合的基础是“动”“名”语义特征的一致性,(邵敬敏1997)但是,言语实际表明,很多“动-名”组合内部语义特征的一致性较低,例如“吃勺子”、“吃老张”、“吃稀罕”、“打八一队”、“打后卫”、“跑材料”等。这种情况跟认知背景、心理储备甚至语境都有关系,类似组合也因此带上了更多的语义信息,成为超常规的组配。4.5.3.1认知背景影响“动-名”组合语义关系的认知因素首先是大量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的存在。王占华(1997;2000)注意到“吃食堂”既可以理解为在食堂里吃饭,也可以理解为从食堂买饭菜到自己房间里吃,即都是吃食堂做的饭菜,并据此认为“吃食堂”一类VO格式中的O跟一般公认为受事的O(如“吃大米饭”)“丝毫没有两样,都是无可争议的受事”。我们不赞同这种观点。按照Lakoff&Johnson(1980;1999)、Lakoff(1987)的观点,人类的思维和行动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或转喻性质的。隐喻和转喻并非一般认为的修辞手段,而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思维和行动所普遍采用的两种方式。在他们总结的认知模式(cognitivemodel)中,隐喻认知模式和转喻认知模式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隐喻是在语义相关的情况下,用甲概念代替乙概念,即把适用于甲的词语移用到乙上去。例如:“吃红灯”“吃批评”是把“遭遇红灯”和“接受批评”看作“吃饭”的隐喻。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用甲概念代替密切相关的乙概念。例如在“吃饭馆”中,用“饭馆”转喻“饭菜”,在“教大学”中,用“大学”转喻“大学生”。犹如“吃红灯”“吃批评”中的“吃”本身不能因为“红灯”“批评”的隐喻功能就认为跟“遭遇”“接受”相等一样,“吃饭馆”“教大学”也不能因为它们转喻“受事”的功能就认为它们等同于“受事”。我们宁愿把后者分析为“处所宾语转喻受事”,也就是说它们的语义内涵并不影响它们跟动词之间直接现实的语义关系。但是,“动-名”组合语义关系的多样性有时是不大能用“隐喻”和“转喻”来解释的。例如表示动作和工具关系的“写毛笔”,其中“毛笔”并不一定是转喻“毛笔字”的,在只有毛笔和铅笔两种书写工具的情况下,说“你写毛笔,我写铅笔”主要是为了凸显工具而并非强调写的最终结果。这跟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事物显著度(salience)的关注有关,越是显著的事物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越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事物的凸显度跟人的主观因素有关。著名的“目标物-参照物(figure-ground)”(也有译作“图像-背景”的)倒换实验证明,当人把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到某一事物上时,一般不显著的事物也就成了显著的事物(参考沈家煊1999)。语言运用中不乏实例,例如在语言实际中同时存在着如下两种表达式:AB以主力的身份打球打主力同古巴队打球打古巴队为进国家队打球打国家队在决赛阶段打球打决赛以短平快的方式打球打短平快A组是一般的表达式,B组是邢福义(1991)所讨论的代体宾语格式。按照“目标物-参照物”的相对性理论,在一个以及物动词为中心的简单句中,主语即是目标物,宾语即是参照物,状语等其他成分被看作背景(background/setting),动词则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A组反映的是一般情形,没有出现的主语和已经出现的宾语“球”分别是目标物和参照物,动词前的状语成分是背景,相对而言,它们在句中的地位没有主语和宾语显著。B组把背景成分置于参照物的位置,使背景成分的显著度得到了提升。因此,B组反映的情况说明,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背景在一定条件下(参考下文)有可能被提升为参照物,从而提高其显著度。可以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显著度提升效应”。“显著度提升效应”可以将有些不及物动词临时带宾语的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解释。例如“跑材料”“跑第一棒”“走亲戚”“逛书店”等,这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不能无限扩大,是因为说写者临时将背景提升为参照物的一种策略。4.53.2强可及度但是,并非类似上文A组的例子都能变换为B组的格式。比较:(69)a1.在旅馆吃饭食吃旅馆a2.在寝室吃饭食*吃寝室b1.用水磨碾米碾水磨b2.用人力碾米*碾人力c1.因为警报而跑跑警报c2.因为猛兽而跑*跑猛兽(69)a1-c1的背景成分“旅馆”“水磨”“警报”可以移至宾语的位置,从而被提升为目标物(未出现的主语)的参照物。(69)a2-c2的背景成分“寝食”“人力”“猛兽”不能被提升做参照物。根据心理学家Collins&Loftus(1975)提出的扩散性激活模型(spreadingactivationmodel),意义的心智表达(mentalrepresentation)是一个网络模型,激活(activate)一个词项的意义可以触发(trigger)知识网络中相关的语义节点。相对于“寝室”,“旅馆”容易激活“饭食”,因为旅馆的功能就是提供食宿;相对于“人力”,“水磨”更容易激活“碾”这一行为;相对于“猛兽”,“警报”更容易激活逃遁(即“跑”)这一行为,因为在人们的意识里,警报的功能就是告诉人们躲避险情。4.5.3.3信息增值。按照上文的讨论,那些可及度高,易于激活相关语义节点的背景名词就应该容易被提升为参照项,从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试比较:(70)a1.在餐厅吃饭*吃餐厅a2.在食堂吃饭吃食堂b1.在球场上打篮球*打球场b2.在露天球场上打篮球打露天球场c1.在跑道上跑*跑跑道c2.在马路上跑跑马路同样一个名词表示的事物,它作为背景和作为参照体二者的功能特征是不同的。把背景提升为参照体,其显著度得到了加强,发话人的这一语序安排显然受到了语用功能的驱使,背景提升的目的就是,发话者认为它是不同于背景的重要的新信息,是需要对受话者特别点明的信息。一般说来,“餐厅”的功能无需特别强调也能表示“吃”的处所,而“食堂”则是“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其语义内涵要比“餐厅”丰富,为了跟一般情况相区别,发话者可以采取背景提升的策略以示强调。对比(70)b1和b2,(70)c1和c2,背景提升的这一功能更为显明。4.5.3.4语境制约。语境包括言语背景和上下文。言语背景又可以分为言语场景和文化背景。有时候言语场景会引导发话者对句子结构的安排作出不同的选择。例如言谈双方在面对书写工具仅有“钢笔”和“铅笔”的选择时,对二者进入结构的语序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比较:(71)a.这里只有毛笔和铅笔,你写毛笔,我写铅笔。b.?这里只有毛笔和铅笔,你用毛笔写,我用铅笔写。c.这里只有毛笔和铅笔,你
/
本文档为【语义角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