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山东郡县释名卷上

山东郡县释名卷上

2019-03-15 18页 doc 42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山东郡县释名卷上山東郡縣釋名卷上 泰和郭子章相奎甫著 東阿孟一脈嗣孔甫 明州王佐翼卿甫校 山東(青州、兗州)。 山東,古青、兗二州地。漢置青州部刺史,領北海、濟南、齊、琅琊、东萊五郡,高密、膠東、淄川、城陽四國;又置兗州部刺史,領東、泰山、濟陰、平原、清河、渤海、千乘七郡,東平一國。後漢刺史如故,兗治昌邑,青治臨淄。唐置河南、河北二道探訪處置使,而河南治汴,河北治魏,以青、兗諸郡分縣焉。宋置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北東路三安撫司,並以守臣兼領。元以山東直隸省部,置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益都,又置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濟南。明置山東等...
山东郡县释名卷上
山東郡縣釋名卷上 泰和郭子章相奎甫著 東阿孟一脈嗣孔甫 明州王佐翼卿甫校 山東(青州、兗州)。 山東,古青、兗二州地。漢置青州部刺史,領北海、濟南、齊、琅琊、东萊五郡,高密、膠東、淄川、城陽四國;又置兗州部刺史,領東、泰山、濟陰、平原、清河、渤海、千乘七郡,東平一國。後漢刺史如故,兗治昌邑,青治臨淄。唐置河南、河北二道探訪處置使,而河南治汴,河北治魏,以青、兗諸郡分縣焉。宋置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北東路三安撫司,並以守臣兼領。元以山東直隸省部,置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益都,又置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濟南。明置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周禮職方氏㈠「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河東曰兗州,其鎮曰岱山」。岱山,今東嶽泰山也。史記齊世家㈡:「齊自泰山屬之琅琊,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貨殖傳:「泰山其陽則魯,其陰則齊,山東之名以此」㈢。廣輿圖序㈣曰:「山東,古青州地。外引江淮,內包遼海。西而以臨中原,而川陸則悉會于德州(濟南府屬),自海道旣廢,遂以其西境為餽運通衢。南盡邳、徐(俱南直隸州),北泝天津。歲有河(運河)患,而兗州水潦為虐,則民之疾苦莫甚焉。矧京儲邊餉之外,王祿是供。六郡徵輸,於斯為急,公私蓋交病之是則然矣。」予謂會通轉輸,苦山東者此河也,□㈤山東者亦此河也。「築塞挑濬之勞,舟車牽挽之役」,不可謂非苦。然近河諸省各有協濟,不可謂專苦。若車蓋之輻輳,商賈之貿易,閭閻之小民,資馀米以糊其口。盜賊之縱橫,得漕,卒以奪其魄。其利不獨山東,而且貽之國家,此成祖、文皇之石畫,擁衛燕京之全謨也。若兼議海道,雖云三窟之營,然非萬全之利。夫精不可分,精神卽專於海,必疎於河,而河患益甚,勢亡兩利。軍民奔走於渤海,必寂寞於齊魯而大盜生心,非計之令也。至於海波沉溺之患,又不待言,故議會通者不可不慎重也。 右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府六、州一十五、縣八十九。 濟南府(漢東平陵唐臨淄郡改齊州宋興德軍) 春秋戰國並為齊地。秦屬齊郡。漢初屬齊國,文帝分置濟南國,濟南名始此,景帝改為濟南郡。宋陞為興德軍,又陞為濟南府。元改路。明改府。劉氏釋名曰:「濟南,濟水在其南也。」「職方兗州川。泲(當以古文泲字為正),出絳州垣曲縣王屋山東南,始發源曰沇水,旣見而伏,東出於 - 1 - 孟州濟源縣,二源,東源周迴七百步,西源周迴六百八十五步,合流至溫縣,是為濟水,西南入於河。山海經:『出其山南東丘。』酈道元謂:『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但入河而巳,不復截流而南。』(古說濟水伏流地中。)通典:『禹貢『濟水溢為滎』,今不復入滎。』」㈥大明會典:「濟河出王屋山,至河南濟源縣,二源合流。其水或伏或見,東出於陶丘,北又東北會於汶。」今在汶上縣北,一名大清河,元人作金口壩。傍有河(卽黑風口),西通濟流,並入會通河。 歷城縣(齊歷下,晉平陵) 附郭。古齊歷下城。漢置歷城縣,歷下城在府城西,俗呼子城。史記,晉平公伐齊,戰於歷下;又漢韓信襲齊軍於歷下,皆此地。有歷山在府南五里,卽舜耕處。漢鄭玄謂:「歷山在河東。」宋曾鞏嘗辯其非,見齊州二堂記。皇覽曰:「太甲有冢,在歷山上。」有歷下亭,在布政司治此。唐杜甫宴歷下亭詩㈦:「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巳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章丘縣(春秋齊高唐,漢陽丘,唐譂州,宋清平軍) 春秋時齊高唐邑。漢為陽丘縣地。隋改章丘縣從陽丘舊名也。 鄒平縣(古鄒國唐淄州) 古鄒侯國。漢置鄒平縣,從侯國名也。桑欽水經云「漯水逕鄒平故城」。酈道元云「古鄒侯國舜後姚姓」,今在濟南。 淄川縣(漢般陽,劉宋貝丘) 本漢般陽縣。劉宋貝丘縣。隋置淄州,改貝丘為淄川縣。禹貢:「海、岱惟青州,嵎夷旣略,惟、甾其道。注師古曰『嵎夷,地名』。『惟、甾,二水名。皆復故道也。惟水出琅琊箕屋山。甾水,出泰山萊蕪縣。惟字今作維,甾字或作淄,古今通用也。』」 長山縣(漢於陵,劉宋武強,北齊□㈧平原) 本漢濟南郡於陵縣地。劉宋於此僑置廣川郡及武強縣。隋改武強為長山縣,以縣有長白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跨鄒平縣西南一十里,又名會仙山,山有峰,孤秀盤鬱,獨壓眾山。抱朴子長白乃泰山之副嶽,繡江源發于此。山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雲氣長白,故名。上有醴泉寺,卽范仲淹讀書處。㈨ 新城縣(唐宋長山) 本唐宋以來長山縣地。元初因其地。民眾始置城邑,曰新城。 齊河縣(漢平原祝阿) 本漢平原郡祝阿縣地。宋始為鎮。金大定中置為縣,齊河、齊東皆齊地也。 齊東縣(金劉豫夾河巡檢司) 本漢濟南郡鄒平縣地。宋置齊東鎮。元置齊東縣,從鎮名也。 濟陽縣(北齊長樂,隋高苑) 本北齊長樂縣地。隋改曰高苑縣。唐析置濟陽縣,以在濟水北故名。一統志㈩,曹縣西南五十里有濟陽城,漢置縣,光武誕生於此。 禹城縣(貝丘) 周為祝國。漢置祝阿縣。唐改禹城縣,縣有禹貝丘,故名。 臨邑縣(晉濟北,唐歸化) 本漢舊縣,屬東郡。晉屬濟北國。西漢地理志「臨邑,有泲廟。師古曰:『泲亦濟水字也。』」 長清縣(漢盧縣) 本漢盧縣地。隋置長清縣,因界內清水為名。地理通釋:「左傳:哀十一年『齊伐我及清』。注: 『濟北盧縣東有清亭。』齊語:『桓公正封疆,地南至于陰,西至于濟,北至于河,東至于紀、酅。』水經:『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注云:京相璠曰『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故清亭』,春秋所謂『遇于清』也,水色清深。馬頬水東注于清濟,謂之馬頬口,清濟卽此水也。蔡氏曰:『李賢謂濟自鄭以東貫滑、曹、鄆、濟、齊、清以入于海,樂史謂今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海,謂之清河。』沈氏謂:濟水伏流地中,東河亦濟所經,幷本清而重。」 肥城縣(古肥子唐博城宋碻磝戍) 古肥子國。漢置縣,仍國名也。西漢書泰山郡有肥成。與遼西之肥如異,在齊為肥城,在燕為肥如、肥鄉,總之皆肥子國也。路史云:「肥二,漢故肥城,今在鄆之平陰。志:『肥子國屬泰山,唐隸濟,然菑川劇自有。』肥亭志亦云:『肥子國蓋二邦云。』」 青城縣(元青平) 本臨邑、寧津二縣地。舊名青平鎮。元於此置青平縣。明置青城縣,從青平舊名也。 陵縣(晉安陵隋將陵) 漢安德縣地。晉析置安陵縣。隋又析置將陵縣。元陞陵州。明改縣,從安陵、將陵舊名也。廣雅云:「四隤(大迴反)曰陵。」邢昺云:「大阜曰陵。」 泰安州(漢泰山郡,因泰山名,又奉高縣。隋岱山汶陽,又改博城,宋奉符,金泰寧軍,泰山又云岱宗) 漢為奉高及博縣地。唐置泰州。金置泰寧軍,又改泰安軍,尋改為州。泰山,在泰安州北五里,卽東岳岱宗也。博物志云:「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孫也。主召魂。東方萬物始成,故知 人生命之長短。「一曰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報功、告成必於岱宗也。東方 萬物始交代之處,宗長也。言為群岳之長。「王者受命必封禪。封者增高也,禪者廣厚也(禪除地為壇字,本為墠,以其祭神,故從示)。皆刻石紀號,著已之功績以自効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示報天,禪梁甫之阯以報地。」漢官儀及泰山記云「盤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餘盤。經小天門、大天門,仰視天門如從穴中視天窻矣。自下至古封禪處,凡四十里。山頂西巖為仙人石閭,東巖為介丘。東南岩名日觀,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又東南名秦觀,秦觀者望見長安,吳越觀者望見會稽,周觀者望見齊。黃河去泰山二百餘裡,於祠所瞻黃河如帶,若在山阯。」11杜甫望嶽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其他峰巒谿洞之秀,古昔帝王封禪之名,與夫名士登覽題詠之勝,不可殫記。 新泰縣(漢平陽) 本漢泰山郡東平陽縣地。晉泰始中置新泰縣,泰始新置之邑也。 萊蕪縣(春秋夾谷,魏嬴縣) 春秋時為夾谷地。漢置萊蕪縣,屬泰山郡。路史注:「萊蕪,乃魯萊柞之地。竇苹云:『萊人流播,邑落荒蕪而名。』妄也。初學記失之。12萊蕪故城,今臨淄東南。 德州(漢、魏晉平原,後魏安德) 本秦齊郡地。漢析置平原郡。後魏置安德縣。隋置德州,從安德郡名也。前漢地理志平原郡有安惪,師古曰:「惪古德字。」 德平縣(後漢、後魏平昌) 漢為平昌縣。東漢改曰西平昌。後魏復名平昌。唐改為德平縣,合德州平昌以為名也。 平原縣(後魏聊城,又東青州) 漢置縣,為平原郡治所,從平原郡名也。前漢書「平原郡」注曰:「高帝置,莽曰河平,是平原之義也。」 武定州(唐厭次,元濱隸路改隶州) 漢為平原、渤海二郡地。唐改樂安郡。明初改樂安州,宣德元年改為武定州。漢高煦反,章皇帝親征而擒之,名曰武定,昭武功也。雲南亦有武定府,與濟之武定別。 陽信縣(曹魏樂陵,唐厭次) 本漢舊縣,屬渤海郡。唐省後復置,卽無棣縣。13 海豐縣(隋無棣,五代周保順軍) 本漢陽信地,隋無棣縣。明洪武八年改為海豐縣,海豐與利津、霑化、濱州皆濱海,故曰海豐。 廣東惠州亦有海豐縣,惠近南海,此近東海。管仲曰:「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卽此。 樂陵縣 樂陵本漢舊縣。前漢地理志「平原郡」有樂陵縣,注:「都尉治。莽曰美陽。師古曰:『樂音來各反。』」一統志:「樂陵,本漢富平縣。」誤也。樂陵、富平本二縣,樂陵都尉治,富平侯國未可合為一也。 商河縣(後魏濕沃) 本漢縣,後廢。隋復置商河縣。 濱州(漢千乘郡地,五代漢贍國軍) 春秋時齊地。隋屬渤海郡。五代唐置榷鹽務,漢改贍國軍,周改濱州,濱於渤海也。 利津縣(漢永利) 本渤海縣之永利鎮,金置利津縣,從鎮名也。 霑化縣(宋招安) 本渤海縣地,宋析置招安縣。金改霑化縣,霑濡王化之義也。 蒲堂縣(漢濕沃) 漢為濕沃縣。隋改蒲臺。地有望海臺。三齊略記曰:「海側有臺高八丈,秦始皇臺下縈蒲繋馬,因名蒲臺。」14 右濟南府屬州四、縣二十六 兗州府(春秋魯國,西漢泰山、山陽,東漢任城,唐泰寧軍,宋襲慶) 春秋時為魯國。戰國屬楚。秦為薛郡。漢為魯國及泰山、山陽郡地。東漢為任城國、山陽、泰山郡地,兼置兗州。唐陞泰寧軍。宋重和初,改襲慶府。元復為兗州,隸濟寧路。明陞府。「兗州。按禹貢濟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河東曰兗州。』春秋元命包云:『五星流為兗州。兗,瑞也,信也。』又云:『蓋取兗水以名焉。』」15楊子雲兗州箴:「攸攸濟河,兗州之寓。九河旣導,雷夏攸處。草繇木條,漆絲絺紵。濟漯旣通,降丘宅土。成湯五徙,卒都于毫。盤庚北渡,牧野是宅。箕子歔欷,故居為墟。牧臣司兗,敢告執書。」 滋陽縣(漢瑕丘,宋瑕縣) 附郭。本魯之負瑕,漢置瑕丘縣。宋避宣聖16諱改瑕縣,又改嵫陽縣,取山為名,嵫陽山在府城西三十里。宋熙寧中旱,禱於此山獲雨,遂封其神為惠應侯。 曲阜縣(周魯國,隋汶陽,宋仙源) 神農、少昊徙都之地。周武王以封周公旦,是為魯國。隋改曰曲阜,因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後漢郡國志「奄國」,注:「帝王世紀曰:『黃帝基於17壽丘,在魯東門之北。少昊自竆桑18登帝位,竆桑在魯北,後徙曲阜。」路史云:「魯,鹵也。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小地名,在魯城中委虵七八里)。古城十二門(魯國記,七門有鹿、萊、石、稷、上、東、子駒等)大中祥符間曰仙源,隸兗。」寧陽縣(隋龔丘,宋龔縣,避諱故也19) 本魯闡邑,漢置寧陽縣。西漢地理志:「寧陽,侯國。」 鄒縣(周邾國,漢騶縣) 周時為邾國,魯繆公改為騶,因山為名。漢置騶縣。唐改鄒縣。後漢郡國志注:騶,「有騶山,高五里,秦始皇刻石焉。劉會20騶山記曰:『邾城,在山南,去山三里。城東門外有韋賢墓,北有繹山。』左傳文十三年邾遷於繹。郭璞曰:繹山純石,積構連屬。城北有牙山,牙山北有唐口山,〔唐口山〕21北有楊山。城北有孟軻冢焉。」路史曰:「騶,曹姓子繹也。兗之鄒縣有繹山,邾文公遷繹,後曰騶。(戰國滅于楚。劉薈騶山記云:『鄒山,古繹山,邾文公所卜。鄒縣本邾國,魯穆改曰鄒,而山从邑变,邾城在山南。』通典云:『周四十里,在鄒縣东南。』)故或謂騶卽邾。內傳『邾伐』,魯史作『騶』也。(趙歧云:『邹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时改曰鄒,後為魯所併。』又言:『楚倂者非然,邾、鄒本二,近而移,非改也。邾為魯併,而鄒為楚併。』)古騶則今之鄒平(廣舆記22)。武德為州。則今臨濟(元年鄒州),非扶風(玉篇:『鄒古扶風附庸國。』)。」前漢書地理志:「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嶧山在北。」23愚按騶後易為鄒,繹後易為嶧。 泗水縣(古卞明,春秋魯卞邑) 古卞明國。春秋時為魯卞邑。漢置卞縣,屬魯國。隋為泗水縣。路史云:「卞。季武子以自封者,今兗之泗水。開皇中,以故卞城置。」地理通釋云:「泗。職方青州川。出襲慶府泗水縣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西南過彭城,又東南過下邳入淮。禹貢:泗濱。孔子宅,在曲阜縣(今仙源縣)。故魯城中,歸德門內闕里之中,背洙、泗,矍相圃之東北。太史公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大明會典:「泗河源出泗水縣陪尾山,四泉並發,西流至兗州府城東,又南流經橫河與沂水合。元時於兗州東門處五里金口作壩建閘,遏泗之南趨。國朝因而脩築。每夏秋水長,則啓閘放使南流會沂水,由塂里河出師家莊閘。冬春水微,則閉閘,令由黑風口東經兗城入濟,又南流會洸水,至濟寧出天井閘。」分流南北,南流入徐州境,北流入會通河。24史記漢高祖「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又「秦泗川監平」,「泗川守壯(平、壯皆名)敗於薛」,「沛公左司馬得泗川守壯,殺之。」曰泗水曰泗川皆沛之泗水, 非兗之泗水也。 滕縣(古小邾,漢蕃縣,金滕陽軍) 古小邾子國。漢置蕃縣。隋改滕縣。漢地理志魯國蕃縣,應劭曰音皮。師古曰白。衰公云陳蕃之子為魯相國,國人諱之改曰皮,非也。「郡縣之名,土俗各有別稱,不必皆依本字」。路史云:「小邾。曹姓倪之分滕縣是(晉志蕃縣。古小邾國,隨曰滕,今隸沂。甫劭云:『番卽小邾國,魯附庸,漢蕃縣。』)。一云仙源,故曲阜東南四十古邾城(或以此為邾婁非)。」又云「滕。今徐之西南十四里有故滕城(古蕃縣小邾國)。開皇六年,古〔以〕25滕國為名,一作勝,紀年越王朱句二十年,滅滕是也(司馬貞云:「滕之祖閔,二年,共滕之民,乃衛之下邑)。」通釋曰:「滕,姬姓,文王子叔繡所封。」 嶧縣(禹貢嶧陽,春秋鄫國,漢蘭陵、承二縣。) 春秋時鄫國。金興定中,以縣置嶧州。明改州為縣。26嶧山在鄒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鄒嶧山。禹貢嶧陽、孤桐。春秋邾文公上遷於嶧。史記秦始皇上鄒嶧山,刻石頌德皆此。元鮮于樞詩:「東方巨鎮宗岱宗,羣山列侍臣妾同。西南崛起一萬仞,卻立不屈如爭雄。何年天星下天宮,墜地化作青芙蓉。外如刻削中空洞,閬風玄圃遙相通。」 金鄒縣(古緡國,漢東緡,唐金州,又改戴州。) 古為緡國。春秋時為宋邑。後漢析置金鄉縣,以山為名也。金鄉山,在鉅野縣南五十里,山北有石洞曰清涼,深十餘丈,內鑿石作四小閣,閣外一堂,陛高三尺,堂外兩門,門外兩大閣,石道長三十丈,濶十有六尺,世傳秦始皇避暑宮也。西征記漢司隸校尉魯恭,鑿山為墓,得白兔乃不葬,更葬山南而得金,故曰金山,其冢尚存。27 魚台縣(魯棠邑,漢方與) 春秋時魯棠邑,隱公觀魚于棠卽此。漢置方與縣。唐置魚台縣。漢書郡國志「方與」,有魯侯觀魚臺,魚臺之名以此(方與音房豫)。 單縣(魯單父,後魏濟陰) 本魯單父邑。漢為縣。南唐改單州。明洪武二年改州為單縣,從單父名也。師古曰:「單父音善甫。」 城武縣(北齊末昌,隋戴州) 本漢舊縣。後漢郡國志「濟陰郡」有成武。「故屬山陽,左傳隱七年戎執凣伯於楚丘。杜預曰:『在縣西南。』」28 曹州(周曹國,晉濟陽,五代晉威軍,周彰信軍,宋興仁府) 周武王封弟振鐸為曹國。後周改曰曹州,從國名也。明初降為縣,正統十一年復為州,置於 古曹國。路史云:「曹。侯爵曹姓之始,傮輩也。今興仁之濟陰,漢之定陶。東北三十七有定陶故城,卽古曹國,有曹南山、髣山,曹人之葬。(髣山廟,定陶西五層阜之上,連十五里,曹國葬地,髣髴下山也。自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世,皆葬焉。)而曹城在禹城,若衛之曹,則下邑也。一曰,漕在滑之白馬,俱徂侯切。」 曹縣(漢離狐,隋楚丘) 本漢濟陰郡之定陶縣地。金徙曹州。洪武二年徙州治盤石鎮,四年改州為縣,從州名也。 定陶縣(陶丘見下文,宋廣濟) 本堯所居,秦置定陶縣。漢初封彭越為梁王都此,後以縣屬濟陰國,宣帝時為定陶國。宋置廣濟軍兼置定陶縣,從國名也。郭璞曰:「城中有陶丘。」皇覽曰:「伯樂冢,縣東南一里許,高四五丈。」帝王世紀曰:「舜陶河濱縣,西南陶丘亭是。路史云:「陶。高辛封之,今廣濟軍治,古定陶城。有陶丘。范蠡變姓名間行止陶,今鄆之平陰有陶山。」路史云:「 。侯爵。興仁之濟陰,漢之定陶,東北四十七濟陰界有定陶故城,卽古 國。南二十有 城,有 南山,周為 州(今興仁府)。 濟寧州(晉高平,濟川水名) 晉為高平及任城國地。劉宋屬濟北郡。後魏置濟州於碻磝城。元陞為濟寧路,而於任城置濟州。29釋名云:「濟,濟也,言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周官「兗州,其川河、濟」。案水經注及山海經云:「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初名沇水(風俗通云:「濟水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此又別是一水耳。應氏以為流入河南之濟者,非也。),東出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孔安國注:「尚書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又東南流當鞏縣之北,而南入河與河並流過成皋(成皋今汜水縣。晉書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闘古成皋,兼當鞏縣之界。」)溢出為滎水。東流過陽武及封丘縣北,又東過冤朐縣南,至定陶縣南。東北流與菏水會,東至乘氏縣西,分而為二,其一北流入鉅野澤,過壽張西與汶水合,又北過穀城縣西,又東北過盧縣北,經齊郡、東萊郡而入海也。尚書稱:「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卽菏水所在也),又東北會于汶,又東北入於海是也。又水經注云:「初濟水至乘氏縣西,分流為二:其一東北流今所入海者,一東南流東過昌邑縣北、金鄉縣南,至方與為沛水,過沛縣東北,至下邳而入淮。」淮南子云:「濟水宜麥。」周官云:「鸜鵒不踰濟。」嘉祥縣 本鉅野澤地,世傳魯哀公西狩獲麟于此。唐宋以來皆為任城縣地。金大定末始置嘉祥縣,蓋取獲麟之義。 鉅野縣(古大野,唐麟州) 周屬魯。漢置鉅野縣。晉屬高平國。後漢郡國志「山陽郡」有鉅野。「左傳桓七年焚咸丘。杜預曰:『縣西有咸亭。』有大野澤。」「杜預曰:『縣西南有郥亭。定十三年齊伐晉之所。』」一統志:「鉅野澤。在鉅野縣東五里,一名大野澤,南北三百里,東西一百餘里。禹貢『大野旣瀦』,周禮『藪曰大野』皆此。元末為黃河所決,遂涸。」 鄆城縣(漢壽良,東漢廪丘,唐鄆州,金盤溝村名) 本魯地。漢為壽良縣地。隋置鄆城縣。一統志曰:「古有東西二鄆:春秋魯昭公所居者為西鄆,兗州東平郡是也;莒魯所爭者為東鄆,青州沂水縣30是也;又漢東莞縣,有鄆亭卽此。」 東平州(春秋須句,秦薛郡,漢濟東國又改大河郡,後周魯州,唐天平軍) 春秋時為須句國。漢為東平國,取禹有東原底平之義。後魏為東平郡。宋政和初,改東平府。元改東平路。明改府,八年降為州。 汶上縣(古厥國,春秋中都,漢隋平陸,金漢陽) 古厥國。春秋時為魯中都地。漢為汶陽縣。應劭曰:「詩云『汶水湯湯』。」師古云:「汶音問。左傳公賜季友汶陽之田。」31以此,金改汶上。汶水源發泰安州西南,流至本府經寧陽、平陰、汶上縣界又西至東平州界,注濟河故道。東北流經東阿縣界,又東北至濟南府界入海。 東阿縣(齊柯邑,宋新橋阿澤地名) 春秋時齊柯邑。漢置東阿縣,有阿膠井在陽穀縣東北六十里,水清洌而甘,煑革為膠可以愈疾。舊屬東阿,故名阿膠。井東漢郡國志「東郡」有東阿。「左傳桓十〔年〕32會于桃丘,杜預曰「縣東南有桃城。襄十四〔年〕33孫林父敗衛侯於阿澤,〔杜〕預曰縣西南大澤。魏志有渠丘山。」西漢地理志:「應劭曰:『東阿衛邑也,有西故稱東。』」 平陰縣(漢盧縣) 本齊地,春秋魯襄公會諸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卽此。漢為盧縣地。晉改平陰縣。 陽穀縣(宋上述鎮,一作上巡) 春秋時齊地,僖三年,齊宋江黃會于陽穀卽此。隋置陽穀縣。東漢書曰:「古中都有陽穀城,杜預曰在縣北。」 壽張縣(春秋良邑,漢壽良,唐壽州) 春秋時為良邑。漢為壽良縣。東漢改為壽張。應劭曰:「世祖叔父名良,故改壽張。梁山泊在壽張鉅野境。」 沂州(隋臨沂) 秦、漢、晉皆為琅琊郡地。後魏於此置北徐州。後周改沂州,以城臨沂水故名。沂水源發尼山之麓,西流入泗水。論語「浴乎沂」卽此。又沂州東南亦有沂水,其源發自青州府沂水縣,南流至沂州,與祊水合。禹貢「淮、沂」其又是也。地理通釋云:「沂。出沂州沂水縣艾山,南至下邳西南入泗。禹貢:『徐州淮、沂。』其又職方青州浸。曾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水出尼丘山,西北經魯之雲門,亦謂之沂水;水出泰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禹貢廣記曰:『沂水經下邳縣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經城東,屈曲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 郯城縣(郯州) 古郯子國地。漢置郯縣。元末置郯城縣,從郯國名也。縣南十五里有郯子廟,祀古郯子。孔子嘗學官名於郯子。 費縣(古費國) 古費國地,春秋時為魯季孫氏之邑。漢置費縣,從費國名也。東漢郡國志「費侯國」注:「曹勝封費,是酂縣費亭,非此國。」路史云:「費,二。鄪也。(僖公以鄪賜季友。季利涉編古命氏云:『費氏,出魯桓少子季友有勛,邑於費。』)今沂之費,西北二十有故城(臨沂東三十六)。一作粊(古文書粊誓作粊,误。粊音背,恶米也。)非河南费。」(费音祕,鄪扶味切,粊音祕,粊音背) 右兗州府屬州四縣二十三 ㈠原作周禮職方今據周禮注疏卷三十三改。(參見鄭玄著、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周禮注疏,卷三十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873-874頁。) ㈡此處並非史記原文,而是徐廣集解所作的注,其注曰:「齊世家曰齊自泰山屬之琅琊,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參見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265頁。 ㈢此句及上句均非史記原文,按郭氏當是引自它文,疑其引通鑒地理通釋卷十:「齊世家:『齊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貨殖傳:『泰山,其陽則魯,其陰則齊。』」(參見王應麟撰、張保見注通鑒地理通釋校注卷十七國形勢考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21頁) ㈣按此處所說廣輿圖序並非廣輿圖之序,而應當是桂萼所上大明與地圖序中的的山東圖序。 ㈤此處原文模糊不清。 ㈥此段引用(從職方到通典),均是當是出自王應麟的通鑒地理通釋。(參見王應麟撰、張保見注通鑒地理通釋校注卷五十道山川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64-165頁) ㈦此處原為燕歷下亭詩,按郭氏所據為《大明一統志》,今據山谷外集詩注、補注杜詩、齊乘、杜詩詳注等改。 ㈧原文此處模糊不清。 ㈨按郭氏關於長白山的此段論述,非自己所述,當是出自明一統志卷二十二「長白山」條。 ㈩此處一統志是指明一統志。 11郭氏此段所引文字有漢官儀之一部份,泰山記的內容和順序有所改動。 12路史和初學記關於萊蕪的記載是基本相同的,故而郭氏說路史妄也,初學記失之。(參見路史卷二十七,四庫全書本,初學記卷八河南道第二,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69頁) 13郭氏云卽無棣縣太過模糊。按陽信縣與無棣縣並不能簡單的視為一縣:隋開皇六年割陽信饒安置無棣縣,唐貞觀元年併入陽信,八年復置。陽信縣與無棣縣雖然曾有關係,但此二者為兩縣,非一也。 14此處疑似間接引自初學記,而非來自三齊略記。 15此段話非郭氏所說,最早見於晉書,不知郭氏從何轉引。 16宣圣指孔子,孔子名丘,避其諱故改。 17後漢書作「生於」。(參見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卷一百十志第二十,北京:中華書局,第3430頁。) 18後漢書作「窮桑」,后同。(參見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卷一百十志第二十,北京:中華書局,第3430頁。) 19此處因避孔子諱。 20後漢書作「薈」。(參見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卷一百十志第二十,北京:中華書局,第3430頁。) 21後漢書中有「唐口山」,依文意此處加「唐口山」更妥。(參見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卷一百十志第二十,北京:中華書局,第3430頁。) 22原文中無「與」,當是脫漏,今據路史改。(參照四庫全書本路史) 23此部份內容為漢書中的注文。(參見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卷二十八下,北京:中華書局,第1637頁。) 24此句出自明一統志,郭氏將其和大明會典雜混在了一起。 25依路史原文,此處當脫漏一「以」字,遂補。 26從此處到段落的結束均非郭氏所述,與明一統志完全吻合,疑是郭氏轉引。 27此段關於金鄉山的描述,與明一統志完全吻合,疑是郭氏轉引。 28此部份為後漢書中的注文。 29從此處至段末無論是述說還是按語,都不是郭氏所作,均引自初學記。 30「青州沂水縣」五字為郭氏所加,原文為「即此」。 31應劭、師古之語皆出自漢書。 32據後漢書原文增一「年」字。 33據後漢書原文增一「年」字。 - 11 -
/
本文档为【山东郡县释名卷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