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史伯对桓公问

2018-01-13 5页 doc 17KB 1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史伯对桓公问史伯对桓公问 一(《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一(《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里,互相参证。《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二(创作背景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三(相关人物介绍 1. 史伯------ 西周末期人。中国西周末期思想家,生卒年不可考。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此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 2. 郑桓公-------姬姓郑氏名友,西周末年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异母弟。为周司徒,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史称郑桓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一代国君。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号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后死于犬戎破镐京之战。子郑武公即位,从周平王东迁,传国至十三世郑幽公,为韩国所灭。 3. 周幽王-----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宣王四十六年(公 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腐败,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四(译文 桓公说:“周朝将会衰败吗,”史伯回答说:“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尚书?泰誓》上说:„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会遵从。?现在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因此调配五种滋味以适合人的口味,强健四肢来保卫身体,调和六种音律使它动听悦耳,端正七窍来为心服务,协调身体的八个部分使人完整,设置九脏以树立纯正的德行,合成十种等级来训导百官。于是产生了千种品位,具备了上万,计算成亿的事物,经营万亿的财物,取得万兆的收入,采取无数的行动。所以君王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忠信来教化和使用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这样的话,就是和谐的顶点了。于是先王从异姓的家族中聘娶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财货,选择敢于直谏的人来做官吏,处理众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谐而不是同一。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周幽王却要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而专门喜欢同一。上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 五(赏析 1(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果:美味。 [译文]声音只有一个调就没有什么可听的,颜色都一样就不成文彩,味道都一样就谈不上美食,事物单一就没有比较。 [赏析]周太史伯与郑桓公讨论周朝的兴衰大势。太史伯对形势和国家前景的,从天命出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着眼落点在人事。和谐才能生万物,相同就不能发展,就像声音单一没有音乐,色彩单一没有文彩,味道单一没有美食,事物单一就不能比较一样。执政者闭目塞听,拒听不同意见,只能导致国家衰亡。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明了系统的和生性思想。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要求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和谐,如“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 六(艺术手法 1.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和”与“同”对立统一起来,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先秦哲学中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 2.多处运用了---譬喻,“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等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喻说明。 3.引用,史伯不仅引用《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古训作为历史依据,更以大千世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作为理论依据,来论断专制统治的必然衰败。 七(课后习题 1. 他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它是百物构成的法则;“同”是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如不与另一事物相“和”,就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来,“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指出西周行将灭亡,原因是周王“去和而取同”,即去以直言进谏的正人而信与自己苟同的小人。史伯第一次区别了“和”与“同”(见和与同)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没有生气了。史伯的这个思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因素。 2. 文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意思是万物相和相生,纷乱、争端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但若单一无变化,万事万物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这里以羹与音乐来比喻、说明‘和’乃对立因素之辅济,专壹则无和谐,无艺术,无审美。故同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对立互补,相反相成。还值得注意的是,‘和实生物’之‘生’字,揭示了‘和’的创构性或生成性,而这恰恰是单一之‘同’所不具有的。对立互补、相辅相济之‘和’,其价值,正在于这一过程能生成新的东西。
/
本文档为【史伯对桓公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