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列夫托尔斯泰

2017-09-19 22页 doc 53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 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鲁迅一样,他手上的那支笔就 像一把锋利的剑,能洞穿一切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目录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 1 1.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Раманы и повесть) ........................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 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鲁迅一样,他手上的那支笔就 像一把锋利的剑,能洞穿一切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目录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 1 1.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Раманы и повесть) ...................................................................... 3 1) 《童年》(Детство,1852年) ............................................................................... 3 2) 《少年》(Отрочество,1854年) ........................................................................... 3 3) 《青年》(Юность,1855-1857年) ........................................................................ 3 4) 《袭击》(Набег,1853年) ............................................................................... 3 5) 《暴风雪》(Метель 1856年) ............................................................................ 3 6) 《两个骠骑兵》(Два гусара 1856年) ................................................................ 3 7) 《一个地主的早晨》(Утро помещика,1856年) ...................................................... 3 8)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Севастополь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1855年–1856年) ................. 4 9) 《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декабре месяце,1854年) .. 4 10) 《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мае,1855年) ..................... 4 11) 《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августе 1855 года,1855年) 4 12) 《哥萨克》(Казаки,1863年)............................................................................. 5 13)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1863年–1869年) .............................................. 5 14) 《高加索的囚徒》(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1872年) ............................................. 6 15) 《谢尔盖神父》(Отец Сергий,1873年) ............................................................. 6 16) 《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1875年–1877年) ................................... 6 17) 《忏悔录》(Исповедь, 1879-1880年) .................................................................. 7 18) 《伊凡?伊里奇之死》(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1884-1886年) ............................ 7 1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Много ли человеку земли нужно,1886年).............. 8 20) 《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Крейцерова соната,1891年)............................... 8 21) 《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1863- 1885年) .................................................. 8 22) 《为什么》(1906年) ...................................................................................... 8 23) 《卢塞恩》(Люцерн 1857年) ......................................................................... 8 24) 《舞会之后》(1903年,1911年出版) ................................................................. 9 25) 《复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 1889-1899年) .................................................................. 9 26) 《哈吉?穆拉特》(Хаджи-Мурат 1904年,1912年出版) .................................... 9 2.散文(Прозы) .................................................................................................................10 1) 《什么是艺术,》(Что такое искусство? 1897-1898年) ........................................10 2) 《天国在你们心中》(Царство Божие внутри вас 1893 ) ........................................10 3) 《到底怎么办》(Так что же нам делать?1882-1886 ) .............................................10 4) 《当代的奴隶》(Рабство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1900 ) ...........................................10 5) 《回忆录》(未完成)........................................................................................10 6) 《给自由主义者的信》 (英语,1898年) ..............................................................10 3.戏剧(Драмы) ................................................................................................................10 1) 《黑暗的势力》 (Власть тьмы,1886年) ............................................................10 2) 《教育的果实》(1891年).....................................................................................11 3) 《活尸》(Живой труп,1900年) .........................................................................12 4.编著 .............................................................................................................................12 1) 《启蒙读本》(1871,1872) .............................................................................12 2) 《生活之路》(Путь жизни) ..................................................................................12 Мировое признание.........................................................................................................14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9 сентября1828 — 10 ноября1910)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28 августа (9 сентября) 1828, Ясная Поляна, Туль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 7 (20) ноября 1910, станция Астапово, Рязан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один из наиболее широко известных русских писателей и мыслителей, почитаемый многими как один из величайших писателей мира. Участник обороны Севастополя. Просветитель, публицист, религиозный мыслитель, чьѐ авторитетное мнение послужило причиной возникновения нового религиоз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течения — толстовства. Член-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т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1873), почѐтный академик по разряду изящной словесности (1900).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儒略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历11月7日))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 [作品。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心灵辩证法”和“纯洁的道德感”是托尔斯泰艺术才华的两个主要特点。 2 1.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Раманы и повесть) 1) 《童年》(Детство,1852年) 2) 《少年》(Отрочество,1854年) 3) 《青年》(Юность,1855-1857年) 处女作《童年》通过对小主人公尼科林卡?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4) 《袭击》(Набег,1853年) 简介: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 写于1852年5月至12月间,初次发表于1853年第3期《现代人》杂志。 作者写了高加索的帝俄军队对车臣山民的一次袭击,对山民流露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坚决谴责沙皇的黩武主义,也描述了俄国兵士和下级军官的一些表现。 名句: 一个人既然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做伟大的事业,便无须说什么多余的话了。—托尔斯泰《袭击》 只怕应该怕的,不怕不应该怕的,才是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 5) 《暴风雪》(Метель 1856年) 作者从高加索回来,于1854年1月24日在顿河草原上遇到暴风雪,照作者的说法,他“整夜在瞎跑”,当时他就构思了这篇小说,两年后才动笔,1856年2月12日写完于彼得堡,初次发表于1856年第四期《现代人》杂志。 小说以高超的手法描写了大自然,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受暴风雪摆布的人们的体验。 6) 《两个骠骑兵》(Два гусара 1856年) 7) 《一个地主的早晨》(Утро помещика,1856年) 《一个地主的早餐》的主人公,年轻地主聂赫柳多夫大学未毕业便回到自己 3 的庄园致力改善农民的生活。但是,世世代代当牛做马ˎ备受压榨的农民根本不理解他,不相信有什么“善良的地主”会真诚的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当然,聂赫柳多夫也根本没想彻底解放农民。他只想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调和他们之间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以避免“新普加乔夫运动”的再起,求得良心上的安宁和精神上的宽慰。 8)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Севастополь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 1855年–1856年) 9) 《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декабре месяце,1854年) 着重描写了俄国普通士兵的英雄主义。他看到,真正的英雄主义产生于对祖国的爱,在每一个俄国普通士兵的心里都深藏着一样“对祖国羞怯的深情”,使他们在生死关头斗志昂扬,毫不灰心丧气。托尔斯泰写道:“为了获得个十字勋章,得个什么称号,或屈于某种势力,这些人是不会接受这种可怕的条件的:这里应有另一种高尚的激励人的东西,这就是深藏在每个人能心灵深处的罕见的羞怯感--对祖国的热爱。 10) 《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мае,1855年) 主要揭露了贵族军官米哈伊洛夫ˎ卡卢金ˎ加利钦之流,撕下了他们的假面目,鞭挞了他们趁战争之危争名逐利ˎ追求升官发财的卑鄙行径。结尾部分作者写道:“我全心全意所热爱的故事中的英雄是真实。不论过去ˎ现在或是未来,他永远是美的。” 11) 《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августе 1855 года,1855年) 特写集的最后一篇《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描写了战争的最后阶段:塞瓦斯托波尔遍体鳞伤,满城瓦砾,但依然不屈地屹立在俄国的南疆。作者及其战友哭泣着撤离了燃烧着的英雄城。 4 12) 《哥萨克》(Казаки,1863年) 小说描述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而来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伟的大自然和纯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自我牺牲和为别人而生活,但他未能摆脱贵族的习性,这个理想以破灭告终。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第一次尖锐地提出从自己的阶级“出走”,跟贵族社会脱离关系的问题。 13)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1863年–1869年) 作品中心主题是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库拉金为代表,他们自私贪婪、虚伪堕落,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仍争权夺利、寻欢作乐。在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利是恶少,女儿艾伦则是荡妇。另一类是彼埃尔?别朱霍夫、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和娜塔莎?罗斯托娃,他们接近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经过长期的精神探索,成为社会的精华。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两人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鲜明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界,在严酷的生活面前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最后在卫国战争中献身;彼埃尔性格直爽,感情冲动,缺少实际活动能力,他更侧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与人民的接触中精神得到升华,最后成为进步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女主人公娜塔莎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她与人民和大自然接近,具有强烈和丰富的情感。作者对这几个正面人物投以诗情洋溢的艺术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作者特有的心理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别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接近宫廷,谈吐优雅,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利欲熏心,醉生梦死,崇拜法国文化,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主要是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两家,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属于这类贵族的还有彼埃尔?别祖霍夫,他和安德烈?包尔康斯基是中心人物。他们两人都不断进行思想探索,饱尝生活中的甘苦,都在卫国战争中了解到人生的真谛,并在精神上得到新生。最后安德烈因负伤死去,彼埃尔将成为十二月党人。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小说还把库图佐夫写成人民智慧的体现者。他于单纯、平凡中见伟大,和作家心目中代表资本主义西欧的傲慢自负而实际渺小的拿破仑不同,他了解人民的情绪,听任事物的客观发展,因此高于拿破仑并取得对后者的胜利。 主人公:彼埃尔?别朱霍夫(Пьер Бегухов)ˎ安德烈?鲍尔康斯基(Андрей Болконский)ˎ娜塔莎?罗斯托娃(Наташа Ростов) 5 14) 《高加索的囚徒》(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1872年) 15) 《谢尔盖神父》(Отец Сергий,1873年) 从内容上《谢尔盖神父》讲述了,神父谢尔盖由一名军官由于婚恋上的变故,入教修行,通过多年潜修成为一名著名的长老,而怀疑和偏执一直伴随着谢尔盖修道的生涯。众人以为的功成名就反而让谢尔盖迷失了自己,最终在教堂之外谢尔盖找到生活的真谛,和自己的信仰。 文章的第一,二节不仅介绍了谢尔盖成为教士的原因,还交代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谢尔盖的火暴脾气,火暴脾气的外在表现是有其内在的性格原因-骄傲和不妥协的完美主义个性决定的(骄傲:不妥协:殴打庶务官)这两种性格特点的交代是很重要的,按照贝多芬的话:性格决定命运。也是这两种性格特点影响了他的一生。 第三节开始描述谢尔盖的修道生活,在修道的初期谢尔盖的的骄傲表现的的极为明显,对环境的不妥协也暴陋出来。在这一时期,谢尔盖的修行成果并不明显,旧有的虚荣心一点也没有改变,在调动修道院后,谢尔盖没有体现出一个修士该有的素质,我们可以看到,谢尔盖拒绝太太的勾引时表面上义正严词,而内心连自己都吃了一惊,并为之恐惧,表明内心的修行还是不够,在诱惑面前极不自信。后来对院长的不敬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一直努力做到心如止水,可每次都是自己的心,先乱了。这中间其不妥协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他顶撞院长)。在失意时他选择离开,这是完美主义的体现。当处理不好与环境的关系,他选择离开,隐修。这表现出其不妥协,极端的性格。若说文如其人的话,在隐修这一段多少有些托尔斯泰本人的影子。 第四节开始加强了对隐修士谢尔盖的心理描写,谢尔盖神父修行的。闭门清修的谢尔盖神父开始对自身的信仰有了初步的见地。他把信仰绝对化了,走向完美的极端,在此时他更注重的是自己是否有信仰,怀疑的原因就是先贤们也都有过的淫欲和诱惑,而没有试着用多年的信仰去解决这些诱惑。他的心理是不平静的各种思绪杂乱的出现,矛盾一直对立着。 16) 《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1875年–1877 年)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败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 6 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悲观情绪的滋长。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主人公:列文ˎ 卡列宁ˎ 弗龙斯基ˎ 列文ˎ 基蒂 17) 《忏悔录》(Исповедь, 1879-1880年)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18) 《伊凡?伊里奇之死》(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 1884-1886年)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作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 伊凡?伊里奇首先是一个正常的人,人们说“他是一个好人”,其次是一个法官。应该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吃沙皇的饭,给沙皇当喽罗,借沙皇吆喝,大家都一样,混日子。而不幸患病,那种国家机器的冷漠无情才表现出来了。办公室里,“一听到伊凡?伊里奇的死讯,办公室里在座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一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位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这与现在多么相似啊~家里呢,应该有温暖吧,也没有,妻子女儿尽了几分孝心,渐渐不耐烦了,甚至对病人吹胡子瞪眼睛。亲朋好友呢,与我们周围有时候差不多,问候几句,巴望几眼,准备办丧事。 在忍受了各种怀疑、难堪、恐惧、讨厌、折磨、疼痛之后,“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蹬就死了。”一个俄国官僚的可怜的无奈的死亡。没有写官场的讨厌腐朽的伎俩秘籍。 7 1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Много ли человеку земли нужно,1886年) 20) 《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Крейцерова соната,1891 年) 《克莱采奏鸣曲》是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之一,发表于一八九一年,小说讲述“我”在一个火车上亲耳听了一个贵族讲他杀妻的前因后果,揭露了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中男女正常关系尤其是爱情婚姻的异化、道德的堕落所带来的人生悲剧。这部小说整个场景就是在一列火车上,由众人谈论男女问题引申到一件杀妻案件的来龙去脉,主要以对话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因而彻底表现了托尔斯泰那种探索道德与人性的思想性;但这并未抹杀掉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与个性。在娓娓交谈中,那个杀妻的贵族与其妻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在说话中袒露了每个人细腻的性格转变与心理变化,可见,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功底之深厚。 21) 《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1863- 1885年) 22) 《为什么》(1906年) 取材于1830年至1831年的波兰抗俄起义;主人公米古尔斯基及其妻子阿尔宾娜的悲剧故事;见于民族志学者谢?马克西莫夫(1831,1901)所著的《西伯利亚和苦役》(1871)一书。托尔斯泰在阅读该书时便开始构思,此后又查考了大批有关这次起义的史籍,才在1906年1月至4月动笔,稿成后于同年发表在莫斯科出版的《读书界》第二卷上,次年华沙刊行了波兰文译本。作者对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切同情,以及这种态度和他那不以暴力抗恶的主张之间的矛盾,在本篇中表现得很明显。 23) 《卢塞恩》(Люцерн 1857年) 简介: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于1857年7月18日的同名短篇小说,副标题是“德?聂赫留朵夫公爵日记摘录”。 写于1857年托尔斯泰第一次出国旅行期间,初次发表于1857年第9期《现代人》杂志。 小说是托尔斯泰根据他在瑞士卢塞恩地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情写成的。作者揭露了西欧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地对的实质,但这里也出现了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 8 24) 《舞会之后》(1903年,1911年出版) 是他的中短篇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以主人公伊凡在舞会上的恋爱故事为线索,通过舞会上和舞会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面描写,深刻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虚伪、野蛮和黑暗,愤怒控诉了沙俄军官对士兵的残忍和暴虐。 25) 《复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 1889-1899年) 是托尔斯泰呕心沥血的一部杰作,也是作家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它凝聚了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思想探索和艺术追求,是伟大的作家全部创作生涯的,也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 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震动了他,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聂赫留道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如果说与聂赫留朵夫的重逢震颤了她麻木的灵魂的话,那么与政治犯的接触则使她开始了对新生活的探索。玛丝洛娃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现了下层人民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同时,《复活》也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为此,托尔斯泰遭到当局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然而,托尔斯泰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ˎ 卡秋莎?玛斯洛娃 26) 《哈吉?穆拉特》(Хаджи-Мурат 1904年,1912年 出版)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本书《哈吉穆拉特》收录的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共计27篇。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杰作。 9 2.散文(Прозы) 1) 《什么是艺术,》(Что такое искусство? 1897-1898年) 2) 《天国在你们心中》(Царство Божие внутри вас 1893 ) 本书收入《论生命》和《天国在你们心中》两文,是托尔斯泰这位古典文化巨星的思想精华。《论生命》写于1886年,1887年准备出版发行时,被沙俄政府查封并销毁,1891年首次在日内瓦坎坷问世。《天国在你们心中》的前身是《我的信仰在哪里,》,也被查封,但以石印本、手抄本的形式在俄国内外流行,反响特别强烈。 3) 《到底怎么办》(Так что же нам делать?1882-1886 ) 4) 《当代的奴隶制度》(Рабство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1900 ) 5) 《回忆录》(未完成) 6) 《给自由主义者的信》 (英语,1898年) 3.戏剧(Драмы) 1) 《黑暗的势力》 (Власть тьмы,1886年) 创作背景: 1886年秋,托尔斯泰的邻居斯塔霍维奇在托尔斯泰家里朗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本《切勿随心所欲》。他的这次朗诵给了托尔斯泰灵感,他走之后,托尔斯泰就写了个剧本。这就是《黑暗的势力》。早在这年8月,“优伶”剧团就来信跟他要剧本。可能从这时候起托尔斯泰就酝酿写剧本了。也可能他摔伤了脚长期卧床不起,回忆长久积累在脑子里的素材,偶尔想到了1880年图拉地区检察官达维多夫跟他讲的一个案子。托尔斯泰自己也对《新闻报》记者说过:“《黑暗的势力》的情节几乎全部取材于图拉法庭审理的真实案件;在这个案件里跟在《黑暗的势力》里一样,一个农民杀死了跟妻子带来的女儿通奸所生的孩子,而在这个女儿的婚礼上当众忏悔„„毒死丈夫这个情节是我加上的,但是甚至一些主要人物也都有现实根据。” 10 剧作《黑暗的势力》是托尔斯泰的晚年的力作.一般认为,这部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即剧中所指的"黑暗势力"对宗法制农村侵蚀的俄国"改革"后的现实.其实,该剧是一部道德剧,是反映托氏道德观和宗教理想的道德剧.托尔斯泰在这里给人们上的"生活的一课",不是引导宗法农民去抗拒资本主义,而是劝戒人们警惕贪欲的诱惑,不要充当那被"网住爪子"的鸟儿。作家从道德角度向人类良知发出的呼唤,对腐朽落后的社会戕害人心表现出极大的义愤。 2) 《教育的果实》(1891年) 创作背景:《教育的果实》构思、创作于1880年至1890年1月之间。托尔斯泰创作这一喜剧时,无论是在剧本的思想上,还是艺术上,确实都留下了深刻的“内心状态”的烙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社会急剧的变化引起了托尔斯泰的注意。农村破产,农民身处绝境的艰难困顿,使这位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伟大作家体验和发现了日常生活和整个世界的荒谬性。1879—1880年,他写出了标志他思想巨变的《忏悔录》。1881年7月6日,他在日记里写道:“经济革命不是可能发生,而是不可能不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彻底背弃了自己的贵族立场,站到了宗法制农民的一边,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抨击土地私有制,认为土地私有没有任何根据,是“低级的动物性的人类的本能”。他甚至放言人因为贪婪和私有制而把自己贬低到连动物也不如的地步。他在作品《霍尔斯托密尔》里通过一匹马公然宣称:“在生物分级的阶梯上,我们高于人类。”这当然是惊世骇俗的言论。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日记记载,“卡特科夫说到列夫?托尔斯泰时也证实说,听说他完全疯了”。 托尔斯泰开始了生活平民化的实践。但是,他的家人并没有与他保持思想的同步。他们一如既往,仍沿着固有的生活轨道前进。因此,他和家人的矛盾不可避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他曾当面指责妻子和女儿说:“你们这样生活不感到可耻吗,” 在托尔斯泰看来,他的妻子、儿子及其所属的上流社会都过着可怕的堕落的生活而不以为非。经历了昨非今是的大彻大悟的蜕变的托尔斯泰悲天悯人,自以为对他们肩负有启蒙的任务,必须用自己的笔和行动去帮助教育他们。这样,就出现了他的《教育的果实》。 内容: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幕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以其辛辣而又犀利的笔锋无情地嘲讽了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醉生梦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缺乏土地的贫苦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笔调诙谐而又幽默,读来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 因此,前苏联戏剧导演霍赫洛夫认为,它是一部对垂死的沙皇俄国“进行有社会意义的讽刺的剧本”。评论家洛姆诺夫也说,“在俄国,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真 11 实,如此有力地表现贵族地主与被他们掠夺的农民之间阶级利益的冲突的剧作”。列宁则称赞它出色地表达了农民“令人伤心的真情”,并在自己的论著和演说中多次援引“连只小鸡都没有地方喂”这旬广为流传的台词,阐述“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 3) 《活尸》(Живой труп,1900年) 写一个觉醒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 俄国6幕剧。L.托尔斯泰著于1900年。剧作者根据一个真实的刑事案件构思完成。剧本通过主人公费佳?普罗塔索夫与妻子丽莎由婚变导致人生悲剧的情节,展示了一个本质上很优秀的俄国人被黑暗社 会摧残 ,最终变成一个无用的“活尸”的可悲现实,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本人的伦理道德观。普罗塔索夫的面前有3种选择:?或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或与社会黑暗进行斗争。?或以酒浇愁,超然物外。普罗塔索夫选择了既不与现实社会同流合污,也不与之进行斗争的第三条路。他出入酒馆,与吉普赛女郎玛莎坠入爱河,自以为可以用这种游戏人生的方法来驱散自己心头的隐痛。但普罗塔索夫最终还是举枪自杀,由“活尸”变成死尸,使自己获得最终解脱。普罗塔索夫的个人悲剧反映了19世纪初的俄国社会悲剧。 4.编著 1) 《启蒙读本》(1871,1872) 涉及的国民教育问题,在当时也是迫切问题。托尔斯泰自称这本书的宗旨在于教育俄国“整整两代的孩子”??“不管沙皇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这部书共包括373篇作品,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但大部分是文学方面的,思想倾向保守。而且由于托尔斯泰不同意科学的启蒙作用,《启蒙读本》反对新教育学的基该方法和原则,因此遭到进步教育学家的反对。他曾为此撰文辩解,并公开辩论。但《启蒙读本》确有可取之处:它摆脱了新教育学的机械方法;其中很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都富于艺术性,语言简洁、明确、生动。特别是1875年经过他修改的《新启蒙读本》,很受欢迎,在作者生前就印行了30多版。 2) 《生活之路》(Путь жизни) 1910年冬,寻求肉体与精神解脱的八十三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悄然离家出走,一周之后即溘然长逝于一个凄凉的小车站。他死后留下一部他没有看到最后出 12 版、却是他一生思想精华之所在的著作,就是哲学论集《生活之路》。《生活之路》内容庞杂,写作却如同经书般简洁和朴实。托尔斯泰力求“以使它们更加简明,使它们适应所有的人,适应每一个人”,这部有《圣经》般内容的大书,成为一部通俗的写给大众阅读的生活哲学。 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罕见的思想家。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伟大的作品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托尔斯泰深刻的思想家气质,而这部被誉为“托尔斯泰临终绝笔”的著作,直接显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位思想家的伟大~《生活之路》堪称一位伟大文学家对人生、社会的最后总结。本书是阅读笔记、警句格言、寓言故事和思想札记等的集成。全书分为三十一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问题,包括“信仰”、“灵魂”、“上帝”、“爱”、“不平等”、 “暴力”、“国家迷信”、“真”、“恶”、“死”、“幸福”等主题。作为一部语录体、格言体的大书,托尔斯泰尽可能把人类思想的精华吸收到这部书中,所以托尔斯泰特意分成了三十一个主题来阐述,以暗示读者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每天阅读一章。 13 Мировое признание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России создано четыре музея, посвященных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у Л. Н. Толстого. Усадьба Толстого Ясная Поляна вместе со всеми окружающими еѐ лесами, полями, садами и угодьями превращена в музей-заповедник. Под охран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находится дом-усадьба Толстого в Москве (Ул. Льва Толстого, 21), превращенный по личному указанию В. И. Ленина, в мемориальный музей. Также превращѐн в музей дом на станции Астапово (ныне станция Лев Толстой, Московско-Курско-Донбасской ж. д.), где скончался писатель. Крупнейшим из музеев Толстого, а также центром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й работы по изучению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 писателя являетс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узей Л. Н. Толстого в Москве (ул. Кропоткина, дом 11). Именем писателя в России названы многие школы, клубы, библиотеки и другие культурные учреждения. Его имя носят районный центр 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станция (бывшая Астапово) Липецкой области; район и районный центр Калуж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поселок (бывший Старый Юрт) Грозне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где Толстой бывал в юности. Во многих городах России есть площади и улицы, носящие имя Льва Толстого. 14
/
本文档为【列夫托尔斯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