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2019-10-12 3页 doc 57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苹果站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

举报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1、社会分化2、马克思的阶级理论3、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1.新中间阶级: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作用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突出特征是管理阶层的出现,他们又被成为“新中间阶级”。2.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莱特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置于阶级划分的首要地位,将资格认定性技能作为次于生产资料占有和组织资产能力的从属地位。4、等级,身份与种姓1.等级制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2.身份...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1、社会分化2、马克思的阶级理论3、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1.新中间阶级: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作用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突出特征是管理阶层的出现,他们又被成为“新中间阶级”。2.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莱特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置于阶级划分的首要地位,将资格认定性技能作为次于生产资料占有和组织资产能力的从属地位。4、等级,身份与种姓1.等级制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2.身份制度:(1).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角色所做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是社会互动使用的概念。(2).指人们对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评价,是关于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的评价。3.种姓制度:是一些国家采取的封闭型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一个人在社会层次中的地位是先赋的,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第二节社会分层1、社会阶层的含义与特点1.社会学定义: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2.讨论社会阶层问题时的两种观点:(1).它是对社会群体的等级层次的反映,是一种不平等关系;(2).在一定条件下,它反映了剥削和压迫的关系。3.特征:社会阶层的划分具有多元特征,即社会阶层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不平等。4.研究意义:(1).是阶级分析的深化(2).是阶级分析的必要补充(3).在非阶级社会中,阶级分析是认识社会结构的基本视角2、社会分层的理论与1.定义: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指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而进入社会各阶层的客观过程。2.理论:(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分层理论)<1>社会阶层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利——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2>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具有较多财富和经济能力的人在市场处于更有利地位。(注意:财富不等于经济收入,通过继承得到的财富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经济地位)<3>权利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他认为取决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科层组织的管理职位有关。<4>声望是个人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认为声望是根据消费原则来划定的,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为特征。<5>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时是相互联系,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这三个标准又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独立性意味着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三者都同等重要。(2).其他分层理论<1>索罗金的多元分层理论<2>伦斯基的分层理论3.社会分层的(1).客观法:<1>定义: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如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的方法。<2>优点:客观,较少受到人们价值观影响(2).主观法(主观评分法):<1>定义:由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出自己所属阶层的方法。<2>目的:测量人们的阶级归属意识(3).声望法<1>定义:由熟悉社区的人按照事先规定的分层标准,对本社区成员进行阶层分类的方法。<2>优点:可以对社区成员的声望进行排列;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对声誉的影响,并发现公认的声望分层标准4.社会分层标准:为了全面反映社会分层状况,综合性的社会分层标准会比单个标准更有效。常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5.职业分层(1)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社会分层方法。社会学家使用较多。(2)研究结果:在各国,那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在社会中具有较高权利地位的职业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事体力劳动、技术水平较低、又缺乏权利的职业的社会地位评价都较低。6.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1).地位一致<1>定义: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序顺序大体一致。<2>反映: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但高度的地位一致蕴含着社会冲突。(2).地位相悖<1>定义: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完全相反。<2>反映: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反映着社会结构多元化。3、社会分层的功能1.功能论(1).代表人物:帕森斯、戴维斯(2).观点: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种有益的功能。(3).缺陷:难以对某些先赋地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4).反功能:不能向人们提供平等地获得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抑制了人们发挥其才能2.冲突论(1).代表人物:马克思、达伦多夫(2).观点:社会分层制度是由有权势者的利益促成的,它是利益集团的价值标准的表现,这种分层实际上包含着不平等,并且妨碍了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3.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平等问题(1).社会分层机制:建立在先赋地位之上的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需要自治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做到这一点需要机会平等的机制。(2).社会分层中的不平等程度:社会分层以不平等为基础,过分的不平等会带来社会冲突。理想化的解释是在社会分层中保持是适度的不平等。即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它首先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获得地位的基础之上,另外,社会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3).现代社会的理想结构模型:尽量缩小下层社会的规模同时扩大中、上层规模。这种社会结构中阶层之间在经济、权利方面的差距较小,内在冲突较小,社会结构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第三节社会流动1、社会流动的含义与类型1.含义: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2.判断某种变动是否是社会流动标准: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流动中更关注职位、职业的变化,因为是人们主要的社会地位的代表)3.类型(1).按社会流动方向<1>垂直流动(纵向流动)定义: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分类: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基本假设:处于较高阶层的人有比较多的获取自己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2>水平流动(横向流动)定义: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对当事人获取或占有经济资源、权利、声望的机会没有影响或没有明确影响。(2).按流动主体特征<1>群体流动定义:是较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可能是无组织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可能是向上的,可能是向下的。关注重点:流动规模可能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2>个人流动:是个体的流动,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地位的变化。(3).按流动的参照基点<1>代际流动: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2>一生流动2、社会流动的模式1.社会流动模式(1).开放式流动:社会成员在各阶层,枝叶间流动不受限制性限制的流动模式。(2).封闭式流动:社会成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的社会流动模式。(3).混合式流动:在一个社会中既有开放式流动,又有封闭式流动。成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甚至是一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流动,但是他们不能进入另一个封闭的领域。2.精英的流动(1).精英: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成员。(2).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1>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指在一定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2>对精英的分类: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所组成的统治者精英、由其他人组成的非统治精英。<3>精英循环原因:社会的变化和精英能力的丧失、精英地位与能力已不平衡<4>精英循环:非上层阶层的某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而替代老精英<5>精英循环受阻原因:统治精英或非统治精英拒绝来自公众的更具才华的成分的输入<6>精英循环受阻结果: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并导致社会堕落;新的精英用暴力推翻过时的、无能的统治者精英。3.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1).社会结构性质(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4).家庭背景(5).社会网络资源3、我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我国传统社会分层与流动(1).分层比较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2).中国社会结构呈现明显的稳定性,甚至成为一种“超稳定结构”,社会分化,社会流动都不显着2.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1).改革之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2).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1>社会分层结构变复杂化<2>表现:原来的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同时在较大范围内经济分层变得越来越重要;受上述因素影响,原来的阶层内部发生了剧烈分化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失业者阶层等(3).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1>城乡之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取得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成就的机会。<2>在城市内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大促进着城市劳动者的职业流动。<3>在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使农村的分化加剧。3.我国的精英流动(1).精英循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其精英是非连续的,即现在的精英并不是原来的精英。(2).精英再生产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其精英是连续的,即同一批人又一种精英向另一种精英转化。具体指政治精英转变为经济精英。暗含的假设是在改革过程中政治精英所拥有的政治资本变为了经济资本。第八章社区第一节社区概述1、社区的概念与构成1.1887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2.定义:是一种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情深厚、关系协调、靠习惯和共同的价值来维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个共同体。结合中国的情况,可以认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3.构成:(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2).一定的地域界限(3).共同的社会生活(4).社区文化(5).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社区的类型1.按功能:经济型社区、行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宗教型社区2.按规模: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按照人口和地域两个特征)3.按形成方式:自然社区、人为规定的社区4.按综合标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5.虚拟社区:(1).定义:由网民在网络空间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具有某种身份认同和互动功能的共同体。(2).特性:<1>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科技通讯技术为媒介<2>由具有共同兴趣的人们组成<3>成员身份相对固定,相互之间能够感觉到其他成员的存在<4>互动具有群聚性3、社区研究1.定义:也叫社区分析,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描述该社区居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和社会结构,并发现其内在逻辑或规律的研究工作。2.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1).芝加哥学派繁荣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培养出来的学者组成的,注重经验研究,倡导并从事社区研究而形成的学术派别。代表人物,帕克。(2).特点:把社会作为实验室,深入实际去观察社会,并对此作出解释。(3).观点:把社区视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研究社区居民及其活动的区位分布,通过区位关系来反映、透视社会关系3.我国的社区研究(1).历程:<1>20世纪30年代以吴文藻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发起的<2>40年代我国的社区研究有较大发展<3>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后,我国的社区研究重新开始<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社区的研究也得到明显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2).角度:<1>人文区位学角度<2>文化人类学角度<3>社区系统理论研究角度第二节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1、农村社区1.定义:也称乡村社区,指的是主要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2.组成方式:以村落为单位的家族聚居方式。(从区位结构角度来看)3.生活基础:耕种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利用土地而获取的生活资料。4.形成方式:(1).自然起源(2).社会组合(3).农村建设5.生活特征:(1).自给性强(2).简朴(3).比较保守(4).同质性高(5).生活节奏自然化6.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1).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血缘关系是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2).农村社区的政治结构:社区政治,即以社区事务为主体的政治(3).农村社区的职业结构:传统的男耕女织式自然分工,20C70年代后不断发展7.农村社区的变迁(1).特征:由经济活动的变化导入,但是政治因素、局势动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2).表现:<1>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农化现象十分明显。<2>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表现出城镇化特征。<3>国家政治对农村社区生活的影响变小,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对农村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对农村社区原有的价值体系代来挑战。2、城市社区1.定义:指在一定范围之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特征:(1).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城市居民异质性高(3).人际交往中的感情色彩淡薄(4).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3.类型:(1).按照城市在更大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所发挥的功能: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旅游城市等(2).按照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4.城市的区位结构(1).定义:指人们的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2).我国:城市中心是行政管理区,往外是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再往外是工业区。5.城市社区建设(1).定义:社区建设指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过程。(2).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使社区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生活共同体的特征。3、城乡关系1.历史演变(1).城乡对立(2).城乡差别(3).城乡融合2.我国的城乡关系(1).封建社会——对立(2).经济背景下——改变对立,但差距巨大<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率低,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面貌<2>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农村支援城市建设<3>政府在城市实行高就业、高福利、高补贴的就业保障政策,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而农村居民则没有收到优惠<4>国家实行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3.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1).定义: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两个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2).城乡二元结构: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受教育机会、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第三节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与动力1.定义: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作用:衡量某一国家或区域程度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它是指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城市人口机械增长。4.城市化动力:(1).工业化(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4).城市的中心作用2、城市化的进程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获得快速发展。(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化:人口从城市中心区迁移到郊区的现象。逆城市化: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居住和农村地区人口增加的现象。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二战以后,逐渐加快进程。(2).特点:<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国发展不平衡<2>大城市迅速增加<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3、我国的城市化1.历史进程(1).封建社会的城市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军事性(2).建国后,城市化缓慢发展(3).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特点:(1).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滞后(2).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3.户籍制度与我国的城市化(1).定义:户籍制度指以户口登记为基础,对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2).影响:多年来以户籍制度为主的一系列政策在巩固和扩大城乡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差别。(3).户籍制度松动与城市化发展随着城市化中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由户籍制度给城市人口带来的特权逐渐消失。4.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战略(1).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2).农村城市化策略:在我国,完全取消农民是不现实的,需要赋予农村城市化更丰富的含义。农村城市化不但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变为城市居民,而且包括农村居民过上城市式的生活。第九章社会制度第一节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1、含义1.使用层次:社会经济形态层次、社会生活领域层次、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分别对应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社会制度。2.宏观社会制度: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3.中观社会制度:人类在某一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4.微观社会制度:是具体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规定。5.本质:社会制度是稳定地、指导人们行动的体系。6.定义: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稳定的规范体系。7.起源:(1).自然起源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政府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2).人为设计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生活、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2、特征1.普遍性2.特殊性3.相对稳定性3、类型1.本源的社会制度(1).定义: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2).特点:<1>它们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的,这些制度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2>这些社会制度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3>这些社会制度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2.派生的社会制度(1).定义:在本源社会制度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是某一特定领域的制度。(2).类型: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3.正式制度: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4.非正式制度: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第二节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1、构成要素1.价值系统(1).定义:社会制度存在的意义系统,即某一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2).方式:明文宣示和系统地被阐释、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的诉说来表达2.规则体系定义: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中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选择、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认为是合理的、合适的东西。3.组织系统: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机构。4.设施系统:是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包括实用的物质设备和象征性器物。2、体系1.社会制度是有层级的,同一社会的不同制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构成社会制度体系。2.同一层级的不同制度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3.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是由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社会制度构成的体系,即社会制度体系。3、功能1.功能分类:(1).正功能(2).负功能(3).显功能(4).潜功能2.社会制度功能:正功能(1).满足人的需要(2).导向功能(3).整合与控制功能(4).文化传递功能负功能(1).制度压抑个性(2).阻碍社会变迁第三节制度化与制度变迁1、制度化1.定义: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过程。2.制度化机制:自然起源制度、人为设计制度3.制度建设途径:(1).组织成员社会化,即组织通过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是其认同这些制度,并使制度得以实施。(2).权威机关强制性地推行某些规则,并对不遵从者进行惩罚2、制度变迁1.制度变迁是社会运行常态(1).形式:<1>渐进变迁<2>剧烈变迁<3>局部变迁<4>整体变迁(2).变迁原因:原有的社会制度已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不能像人们希望那样发挥积极功能。<1>人们需要发生变化<2>人们生存环境发生变化<3>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2.制度的生命周期(1).定义: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2).过程:制度因不完备而有限地发挥功能→制度因成熟充分发挥功能→制度因落后于人们需要的变化而不能有效地发挥积极功能→制度因过时而完全不能有效发挥积极功能(3).阶段分类:<1>形成阶段制度形成标志:新制度在相应领域的功能范围扩大,制度的规则体系逐渐完善,人们对新制度的参与和认可增强。<2>成熟阶段表现:制度规则体系已经建立,组织体系已经配套,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制度使用者对它基本上是积极评价。<3>形式化阶段实际上,制度的形式化就是其功能的衰退,是一种制度达到巅峰状态之后走向老化的表现。<4>消亡阶段特征:·制度存在的价值已相当模糊,不能反映社会需求·制度规范已基本上失去约束力,行为与制度规范严重脱节,结构内部出现严重混乱·制度化的活动流于形式并且人们普遍反感(4).实际功能状态与理想功能状态有差距的两种情况<1>功能不足:因制度不健全而不能充分发挥功能。<2>功能失调:因为制度结构混乱而不能充分发挥功能,是一个制度出现严重问题时的表现。3、我国的体制改革1.内容: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运行上将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组织和管理方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格局。2.特点:渐进式改革(1).某一领域改革的进程采取了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策略。(2).改革领域选择上,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才是其他领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3.体制改革中的制度依赖制度一旦被人们选中实施就有一种惯性,在制度发生变迁时由于很多人熟悉原来的制度,所以在新制度选择方面也必然会受到原制度的影响。4.体制改革中行动者参与的一些问题(1).政府的角色<1>政府作为利益群体参与改革和新制度的建设过程,由于各部门有自己的利益,从而会出现因追求部门利益而损害改革整体利益的现象。<2>“寻租行为”:政府部门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垄断性资源获取好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个别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反过来却加大了制度运行成本,包括资源浪费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2).不同层次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问题是上级制定的制度规则是否能得到下级政府的认可和执行(3).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第十章社会问题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1、什么是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地位(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重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学传统,是由社会学经世致用的学科性质决定(2).社会学关注社会问题与它综合性学科特点有关。2.定义: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2、社会问题一般特征1.破坏性2.普遍性3.复杂性4.时空特征3、社会问题认定1.社会问题的广度: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2.社会问题的烈度:社会问题的强度3.不同观点:(1).客观主义观点:社会问题是一种与人们希望相反的客观现象,它真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2).心理认知论观点:某一件时间和现象只有被人们感觉到、认识到,才会被界定为社会问题,并被当成社会问题来对待。4.现实情况,社会问题认定是个复杂过程:敏感群体及有识之士呼吁、社会舆论关注、公众普遍接受、社会上的权利集团给予重视4、看待社会问题角度1.社会病理学2.价值冲突论3.偏差行为论4.标签论5.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6.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7.社会解组论第二节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实质1.人口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2.生产与消费关系是人口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表现: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失调2、人口理论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印制2.索维适度人口论:以最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入口。是一种理想状态。3.诺特斯坦人口过度理论:近代欧洲的现代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疾病得以控制,人们对个人福利的追求会使人们逐渐自愿接受节制生育观念,这样出生率下降,完成人口类型的过渡3、中国人口问题1.特点:(1).数量大,人口区域分布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2).城镇地区人口比重小,农村人口比例较大(3).人口性别比为106.74,但少儿性别较高(4).我国人口仍处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供应充分,且基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问题:(1).人口规模过大抑制了社会发展(2).年轻人口比重高、规模大、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3).人口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要求(4).未富先老带来严重挑战3.成因:(1).历史及文化原因(2).政治方面的原因(3).人口惯性4、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素质3.大力发展经济第三节劳动就业问题1、劳动就业的概念与类型1.定义: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2.类型:就业、灵活就业、充分就业、非充分就业3.意义:对社会来说(1).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2).为社会发展创造条件(3).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个人来说(1).获得正当收入的手段,以及供养人生存的物质基础(2).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的肯定过程2、失业及其原因1.定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拥有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2.表现形式:(1).属于劳动年龄的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原来职业岗位,处于带雇状态。(2).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的现象。(3).劳动力虽然在职,但不能发挥其劳动能力,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3.类型:(1).正常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技术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4.失业原因:(1).个体原因(2).社会因素(3).经济原因几乎任何失业都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都是由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5.影响:(1).使当事人限制了对生活资料的获取,可能会影响他们及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和发展(2).使当事人失去了就业机会(3).限制了当事人对更广泛社会生活的参与(4).对当事人的经济地位产生不利影响(5).较大规模的失业会影响社会秩序3、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1).劳动积极性(2).劳动生产率2.当前我国劳动就业问题(1).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了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2).影响因素:<1>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2>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3>产业结构调整<4>经济全球化(3).问题:<1>劳动就业压力巨大<2>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形失业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3>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5>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不到保护(4).解决途径:<1>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3>发展服务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4>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第四节贫困问题1、贫困的界定及类型1.界定: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的比例越大,越贫困。2.类型:(1).绝对贫困:收入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2).相对贫困: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3).个案贫困:指个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是相对于周围的个人,家庭的贫困。(4).群体贫困:在一定范围内某一类社会单位普遍处于贫困的状态。(5).结构性贫困:由于社会结构,分配制度不平等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贫困现象。2、关于贫困理论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投资不足—低产出—低收入(贫困)消费的角度:人民低收入(贫困)—消费不足—不能刺激生产—产量和生产率低—低收入分配(贫困)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个人和社会为了获得收益而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各种投入(舒尔茨),他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本的投资3.社会不平等理论贫困是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中争夺的结果。4.贫困文化理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方面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形成一种贫困亚文化。5.功能主义贫困观贫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3、我国的贫困问题1.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仍然面临着的挑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东部地区距离拉大。2.城市反贫困措施:(1).扩大就业(2).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十章社会控制第一节社会控制的含义与功能1、社会制度的含义1.定义: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是建立在既定社会规范之上,只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并不排除个人约束力的发挥。2.用法:从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整治上着眼;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3.必要性:由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二重属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矛盾决定。2、社会控制类型1.根据控制方式:(1).统治:建立在外在强制力量的基础上的控制方式。(2).制约: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2.根据规范形态不同:(1).正式控制:也称为形式化的社会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2).非正式控制:指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3.根据控制力的直接来源(1).外在控制:利用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2).内在控制:控制力量来自行动者本身,指社会成员接受和内化了他生活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自觉实践角色规范。4.根据控制性质:(1).积极的社会控制:建立在个人顺从动机之上,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2).消极的社会控制: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3、社会控制功能正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维持正常生活3.促进社会发展反功能1.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2.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4、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1.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2.关于适度的社会控制3.社会控制的价值标准第二节社会控制方式1、习俗、道德和宗教1.习俗(1).含义: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循的风俗和习惯(2).特征:地域性(3).控制作用表现: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好的习俗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维持,社会控制作用是积极的陈规陋习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作用是消极的2.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1).定义:也称道德规范,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非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2).分类:<1>根据活动领域大小:家庭道德、社区道德、社会道德等<2>根据活动领域性质:经济领域的道德、政治领域的道德、职业道德<3>根据人们活动涉及的对象:私德、公德(3).表现形态<1>由理论家或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2>在世俗生活中得到广泛认同并遵循的习俗性规范(4).特征:阶级性、集团性(5).我国道德建设问题<1>在社会生活中私德比较发达,但公德发育不足。<2>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道德体系在一些层面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3.宗教及其社会控制作用(1).定义:是一种与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2).主要表现:教规、宗教仪式(3).手段:教育、制裁2、政权、法律和纪律1.政权: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利,是国家一切权利的基础。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2.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3.纪律: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薪给准则,是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员,促使其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3、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1.社会舆论(1).定义: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包含了对这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评价。(2).分类:民间舆论、权力者制造的舆论(3).特点:<1>由现实问题引起<2>集体互动的产物<3>靠大众传播形成(4).社会控制作用<1>对人们的言行具有一定约束作用。<2>当社会舆论代表正义,它有积极的社会作用。<3>当社会舆论不能反映社会进步要求,它的控制作用就是消极的。2.群体意识(1).定义: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形成的(2).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团结的基础,对成员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第三节越轨行为及其控制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1.定义: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2.越轨行为判断因素(1).文化类型(2).群体价值(3).权力结构3.类型:(1).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2).个人越轨与群体越轨(3).正向越轨与负向越轨2、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解释1.生物学、心理学解释2.社会学解释(1).失范理论(2).手段—目标论3.亚文化群体论4.标签论3、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1.越轨行为的问题(1).群体性越轨(2).有权者越轨2.越轨行为的控制(1).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4).加强法制建设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第1节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1.定义:由政府和社会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群体给予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安排。2.基本意涵:(1).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条件匮乏者而进行的经济性援助。(2).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3).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3.特征(1).针对基本民生(2).由政府组织实施(3).福利性(4).社会性(5).政治性4.内容(1).社会救助: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2).社会保险<1>定义: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2>特征:预防性、社会性、强制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3).社会福利服务: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5.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发展。2、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1.社会保障理念(1).贫困是社会的病态(2).人道主义(3).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4).功利主义(5).整合与秩序2.类型(1).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1>定义:基本上延续社会保障传统理念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2>特点:选择性、共担责任、较低水平(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1>定义:是全民享受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称作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2>特点:普遍性、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较高水平<3>代表:英国、瑞典(3).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1>定义:国家对公职人员进行全面保障的制度<2>代表: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3.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政治因素(3).社会结构(4).社会福利文化3、社会保障的功能1.保障民生2.促进经济发展3.维持社会秩序第2节社会政策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1.定义:政府制定的社会性政策,是政府为了解除人们的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而采取的干预行为。2.特征:(1).以改善民生为直接目的(2).政府干预(3).一定的排他性(4).追求社会公平3.类型(蒂特马斯):(1).选择性社会政策:国家(政府)根据某些标准,有选择地只向部分国民提供社会福利的政策。(2).普遍性社会政策:向所有国民提供社会福利的政策。4.领域:(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医疗卫生(4).教育(5).住房(6).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2、社会政策功能1.保障和改善民生2.促进社会公平3.维护社会秩序4.促进社会团结3、社会政策过程1.定义:广义的社会政策过程,包括社会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政策动议、政策的形成、政策方案的选定、政策文本的编写、政策的发布、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实施过程监控、政策效能评估、政策的完善和修定等一系列内容。2.社会政策制定(1).定义:社会政策从准备到决策再到政策文本确定的过程。(2).在此阶段,政策的确定或决策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现代决策是民主决策,是建立在了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决策。3.社会政策的实施定义:是贯彻落实政策,实现政策要求和目标的过程。第3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政策的发展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构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1).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形成以单位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高就业、低工资、高福利、高补贴。(2).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薄弱。除了对无依无靠的老人、孤儿实施的“五保”制度和灾害救济外,农村居民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制度化保障。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内容:<1>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的社会保障,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2>改变由单位承办社会保障的做法,建立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2、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1.社会政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改善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公众的生活状况为目的的社会政策普遍形成,并且作为一种制度被有效实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阶段。2.特征:(1).社会公正理念在社会中获得普遍认可(2).社会福利政策被制定和实施(3).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发展并覆盖人们正常生活的诸多领域(4).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组织体系得以建立(5).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体系是整合的3.具有浓厚的转型特点。具体表现为:(1).社会政策出台具有被动性(2).从选择型向普遍型发展(3).低水平与发展型(4).社会政策的碎片化与整合3、社会工作在保障民生中的地位与功能1.定义:社会工作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职业服务活动。2.基本价值观:助人自助3.方法(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4).社会行政4.功能(1).助人功能:解困、救难、发展(2).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第十三章社会变迁第1节社会变迁及其类型1、定义:社会变迁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2、类型:1.根据社会变迁主体的规模特征:(1).整体社会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化(2).局部社会变迁:一个社会的部分结构和制度的变化2.根据社会变迁的速度或激烈程度:(1).社会进化: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对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2).社会革命:是社会剧烈的,本质性的变化,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根本性,短时间内完成的变化。3.根据价值评价:(1).社会进步(2).社会倒退4.根据社会变迁发生形式:(1).自发的社会变迁:自然而然发生的。(2).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人们根据自己意愿和设计而推动的社会变迁,带有明显的认为色彩。3、因素:1.环境变化与社会变迁2.人口变动3.科学技术的发展4.社会生产力的变化5.社会价值观念第2节社会变迁的理论1、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1.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3.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4.人类社会的变迁在总体上具有发展的特点,及由低级社会向更高级社会发展。2、历史循环论1.汤因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2.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3.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3、社会进化论1.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2.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4、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1.帕森斯的社会变迁理论2.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5、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1.传统的社会冲突思想2.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第3节社会规划与发展战略1、人类理性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2、社会规划及其类型1.定义: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运用人类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2.类型:(1).根据范围差别:<1>规划的空间范围<2>规划的活动空间(2).根据程度差别<1>指令性计划:必须予以执行的计划。<2>指导性计划:总的方面应该执行,但在细微方面可以灵活的计划。3.特点:从综合的角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的是人们的各种活动之间的协调及实现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共同目标3、社会指标体系1.定义:是社会指标的系统化,是系统地描述和测量某一社会领域发展状况的系统化的一套指标。2.类型:(1).规划性的社会指标体系:以一定的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为综合地测量社会生活领域的主要方面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为政府而设计(2).社会目标导向的社会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状况、实现某种社会目标而设计的详细、深入描述该领域社会状况的指标体系。(3).理论研究取向的社会指标体系:学者们为了进行某种科学研究的需要而建立的指标体系。3.功能:(1).系统地反映社会状况(2).进行社会计划(3).监测和预测社会的变化(4).对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平和评价4、社会发展战略1.定义:又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一个国家或政府采取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总体性的长期部署和谋划。2.传统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各国以经济增长,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放在首要甚至是唯一目标的战略。3.基本需求战略: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资源的合理运用与保护,强调社会公平。包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可持续的人口发展等内容。第十四章社会的现代化第1节“现代化”的含义、内容与特征1、定义:1.广义:指任何一个更“新”的“现代”时期或状态的转变过程,因此“现代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2.狭义:指十七八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型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2、内容: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范围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3、特征1.是一个剧烈的转变过程2.是一个系统地变革过程3.是一个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的过程4.是一个全球化过程5.是一个趋同化的过程6.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第2节“现代化”主要理论模式1、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2、“工业社会”理论模式3、“理性化”理论模式4、吉登斯的多维现代性理论模式5、哈贝马斯的“系统—生活世界”两层次现代化理论模式6、“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批评第3节后发展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1、“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1.现代化进程具有时间短、规模大、内容多、社会动员程度高2.在资金的筹措、行动的协调。过程的控制和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组织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对于这些要求,民间私人力量不可能满足,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才能成为这些要求的满足者。2、社会趋同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对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论述1.社会趋同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所有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2.依附理论3.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1).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形成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2).在世界体系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分属于“核心”、“半边缘”、“边缘”。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体系中履行着不同的经济职能。(3).所谓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缘位置向半边缘位置或从半边缘位置向核心位置升迁。3、中国的现代化1.阶段:(1).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是自上而下改革时期。(2).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趋于半边缘化。(3).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实现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4).从1979年迄今: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进程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2.特征:“后发型”的现代化:只有当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政权建立起来,并能够对整个社会运行和变迁过程进行广泛控制和指导时,其现代化过程才能够获得一定成功。第4节“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化1、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特点:1.服务性经济的创立2.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3.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4.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5.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2、拉什的“去组织化的资本主义”3、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4
/
本文档为【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