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

2017-12-19 6页 doc 1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 京剧《凤还巢》是梅兰芳先生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的,原名《阴阳树》,又名《丑配》,于 1929 年在京首演。此剧情节巧妙,行当齐全,于清代传奇剧本《风筝误》有异曲同工之妙。雪娥的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是梅派唱腔中广为流传的着名唱段。京二胡是旦角流派伴奏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是在 1923 年梅兰芳排演《西施》的时候,深感仅用京胡伴唱已难以烘托人物的丰富感情和委婉优美的唱腔, 于是与徐兰沅、王少卿商量增加伴奏乐器,几经试验终于选中了二胡。它的广泛运用弥补了京剧乐队起初...
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
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 京剧《凤还巢》是梅兰芳先生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的,原名《阴阳树》,又名《丑配》,于 1929 年在京首演。此剧情节巧妙,行当齐全,于清代传奇剧本《风筝误》有异曲同工之妙。雪娥的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是梅派唱腔中广为流传的着名唱段。京二胡是旦角流派伴奏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是在 1923 年梅兰芳排演《西施》的时候,深感仅用京胡伴唱已难以烘托人物的丰富感情和委婉优美的唱腔, 于是与徐兰沅、王少卿商量增加伴奏乐器,几经试验终于选中了二胡。它的广泛运用弥补了京剧乐队起初无中音区的空白,使京剧乐队整体演奏效果更加浑厚饱满,所以演奏起来圆润丰满、刚柔相济,加之音色、音区的对比、变化,技巧的运用,在京剧伴奏中,尤其在旦行唱腔中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本文以《凤还巢》为例,简要分析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时,应如何把握人物性格与伴奏特点的结合。 1 梅派唱腔与伴奏风格 1.1 梅派的唱腔风格 梅派唱腔特点人们惯于以“雍容华贵”来形容梅派表演风格,以“珠圆玉润”形容梅派演唱意境,其实这都不足以展现梅派美学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梅派艺术唱腔的美学风格在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中, 最接近我国传统美学的至高境界----天人合一。梅派音宽清亮,圆润甜脆,梅兰芳的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梅兰芳所创造的优美动听的二黄和西皮的慢板、原板、二六、快板及二黄的唱腔,都给旦行声腔领域以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2 梅派的伴奏风格 梅派唱腔的伴奏的特点也是其声腔的特点,讲究工整平稳、端庄华贵,充分与人物的性格、特点相结合。把梅兰芳先生演唱时平稳端庄的特点融入到伴奏中,大大方方,不矫揉造作,体现出简洁、朴实,与唱腔浑然一体。 总之,梅派唱腔与伴奏是一个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伴奏朴实的旋律的特点、规范平实的演奏技法与其唱腔风格特点相一致。 2 京二胡在《 凤还巢》 中的各种板式展现人物特点及伴奏技巧 《凤还巢》全剧中都是单一的西皮唱腔,西皮唱腔色彩明亮,旋律可快:活泼跳跃,可慢:沉稳刚劲,多变的节奏运用各种板式,表现激昂、怨愤、欢快、沉思等不同的情绪。 本剧通过【西皮慢板】、【南梆子】、【西皮原板】、【流水】这几种板式的运用来充分的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心理变化,准确的突出了人物性格,推进了剧情的发展,使唱腔与伴奏紧密结合在一起。 2.1 各种板式展现人物特点 2.1.1【西皮慢板】旋律比【原板】要复杂、丰富、迂回。曲调比【原板】更为细腻精致,旋律婉转抒情,易于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展示复杂的戏剧矛盾冲突,因此具有较强的戏剧表现力,常常是整出剧目的核心唱腔。《凤还巢》中的主人公程雪娥一出场时,用两句平稳大气的【西皮摇板】给观众展示了大家闺秀的初始印象,接下来的是用一段【西皮慢板】来深入展示她的人物性格及内心活动:既表现了程雪娥自小出身大户人家,虽出自侧室,但依然俱有大家小姐品行的温顺气质;又抒发了领父命偸觑未来郎君穆居易后、心生爱慕的柔情蜜意。剧情前面是其他行当的唱腔、对白,程雪娥出场后的第一段大段唱腔,突出彰显的是梅派的特色,端庄大方,四平八稳。 2.1.2【南梆子】京剧唱腔中的【南梆子】与“西皮”唱腔接近,胡琴定弦也相同,可以将其归入“西皮”唱腔一类。其板式较少,只有【导板】和【原板】两种,所以不能担当整出戏的主要唱腔,常常在以“西皮”唱腔为主的剧中穿插使用。例如《霸王别姬》《凤还巢》等,【南梆子】唱腔秀丽婉转,长于抒情,适用于生角和旦角两个行当。梅兰芳创造了【南梆子】唱腔丰富了京剧旦角的唱腔,对京剧唱腔发展作出了贡献。【南梆子】也逐渐成为旦角声腔中仅次于慢板的中心唱段。 2.1.3【西皮原板】是京剧“西皮”唱腔中的基本板式。【西皮原板】的用处极为广泛,用于叙事、对话、抒情、写景。【西皮原板】可以和所有的西皮板式相连接,例如《凤还巢》就是【西皮原板】接【西皮流水】。由于【西皮原板】速度较快,腔音不如精雕细琢的慢板唱腔丰富,但是唱腔的种类与慢板唱腔相差无几。 2.1.4【西皮流水】是快板类唱腔,突出的特点是有板无眼。这类唱腔叙事性强,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情感、展现戏剧矛盾冲突的力量。唱腔音乐以闪板和切分节奏所造成的特殊艺术效果为其特色。 2.2 梅派的伴奏技巧《凤还巢》剧中京二胡伴奏虽然只有“西皮”唱腔,但是要彰显出梅派的特色,需要熟练的掌握梅派的伴奏技巧,例如,装饰音、滑音、柔音以及一些弓法的处理,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唱腔的走势来把这些技巧融会贯通进去,突出梅派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特色。 2.2.1 揉弦:揉弦是拉弦乐器中十分重要的演奏技巧之一。他可以增加旋律的美感,“令弦音柔和、悠长、发为婉转韵味愈之长音, 使唱腔发流动之音,不致流于呆滞。”梅派的柔音频率慢,不易加太多的揉音技巧,干净明亮的音色更具有梅派的独特的韵味,简单大方。曲例《凤还巢》【西皮原板】过门 5 要少揉弦,尽量拉直音,突出梅派干净利落的特色,里弦 1 也一样,尽量少揉或不揉。张派比梅派的“揉”音的音波要密,与张派演唱的音波相匹配。 2.2.2 滑音:滑音的种类很多,回滑音、上滑音京二胡在伴奏中比较常用到。滑音的演奏风格应根据唱腔来使用,回滑音在《凤还巢》西皮慢板。中间 的回滑音要做到位,两手同步,音要骨力,因为慢板速度不快,要稳稳当当充分的表现出来。 上滑音在《凤还巢》【南梆子】其中的 就是上滑音,在处理滑音的时候,右手拉弓突出爆发力,左手在 音位置上滑时加强力度双手结合,突出滑音。南棒子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既是板鼓点与小锣的贴入演奏,要与整个文乐紧密配合浑然一体,由于它是南梆子的开始过门,所以更加起到了独特的醒题作用。 3 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的技法运用 3.1 京胡和京二胡在乐队中的不同作用 京胡和京二胡在京剧乐队中的不同。京胡是领衔器乐,而京二胡“能主莫主”是最高职业境界。“能主莫主”就是做为一名京二胡演奏员,能够独自正确的演奏出各种剧目、唱段,但是在与乐队合作期间一切跟随京胡演奏,到达统一的演出效果。如果京胡在舞台上发生断弦等突发事故,京二胡将带领乐队继续演奏,保证演出继续进行。 京胡的音色高亢有穿透力,是乐队的领衔,起到领奏的作用。在演出剧目中京胡演奏者要跟随表演者的唱腔来演奏。例如“摇板”,演员是自由节奏演唱,唱到哪个字、哪个音,缓“垫头”、“过门”都是由京胡演奏者来带领乐队其它成员的。京二胡音色则低而浑厚,起到中和音色,辅助京胡的作用。传统戏中京二胡大多用于旦角、小生行当或部分对唱中使用。 3.2 京二胡与京胡演奏的同和异 在剧目的演奏中,京二胡与京胡演奏的旋律、节奏、弓法、与“劲头”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 3.2.1 京胡是领衔器乐,京二胡辅助京胡,不同是根本 3.2.2 器乐演奏音色不同 京胡音色高亢挺拔。京二胡音色柔和浑厚,在乐队中是中和作用的器乐,由于京二胡的加入,改变了京剧弦乐乐队的音色。 3.2.3 把位技巧的不同,在有些剧目中京二胡用到二把位演奏,使京剧伴奏的音乐效果更为饱满,音乐效果感人。(举例:慢板大过门)。 3.2.4 在很多唱段“过门” 结束开唱前京二胡需要补弓子,起到补空的作用;也常有翻高 8 度拉法,起到立体音效。(举例)3.3 以《凤还巢》伴奏为例谈京二胡演奏技法的运用3.3.1 相同板式不同艺术处理例如《凤还巢》与《穆桂英挂帅》同样是【西皮慢板】但是又有不一样的处理。相同的板式在不同的剧目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应该特别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并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法来处理。 如《凤还巢》中旦角刚上场的【西皮慢板】,它表现的是程雪娥大家闺秀的身份,端庄大方,品质高洁,突出人物清纯、柔媚的情怀。演奏时应与人物特点相结合,节奏平稳,不易太快,显得人物不够端庄持重,也不能太慢,显得拖沓无力不够精彩。《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是一名巾帼英雄,此段是本剧中的精华唱段,所以在演奏时要把握人物性格,运弓有力、足实,伴奏出大气的感觉,体现出人物的年龄感及身经百战的特殊身份。 3.3.2 不同流派相同板式的处理 例如:张派《望江亭》南梆子过门。这个“过门”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规格,一上板就以急强弓的拉法,奏出了高音 2 的三连音,然后引出一连串双弓、连弓的繁密旋律,在由繁入简,缓缓引出首句行腔。这段“过门”的演奏起到了点燃环境、烘托背景的作用,为演员的演唱事先做好了铺垫、渲染。 不同于张派,梅派在南梆子的处理上很不一样,不像张派旋律那么复杂,音符也比较简单,主要还是彰显梅派简单大方的特色,没有许多技巧,也是结合着人物形态,端庄典雅的人物特色,过门一般都是人物出场,相当于介绍这个人物身份地位,也为后面的唱做好铺垫。 结束语 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进步,通过前辈们留下的丰富的,可供我们日后不断地学习研究。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琢磨、实践,才能有所收获,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这样演奏时才会挥洒自如,充分彰显京剧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何顺信亲述 . 曹宝荣 , 董从杰整编 . 何顺信琴谱 [M]. 大连 : 大连出版社,1993,10. [2]曹宝荣 .京剧唱腔版式解读 [M].北京 : 人民音乐出版社 [3] 仲立斌 . 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 [M]. 广州 :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7.
/
本文档为【京二胡在梅派剧目伴奏中人物性格的把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