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

2021-10-27 55页 ppt 1MB 43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举报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泌尿外科*编委会主编:何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主编:谢双怡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薇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编辑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万蓬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玲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齐新颖北京大学吴阶平中心陈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郑瑾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钱卫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程茹天津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曾子建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主席吕嘉乐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前任主席*1、指南制定的意义为了规范广大医务人员留置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管理,为临床和社区护士提供实践指导,为各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从而提...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泌尿外科*编委会主编:何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主编:谢双怡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薇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编辑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万蓬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玲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齐新颖北京大学吴阶平中心陈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郑瑾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钱卫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程茹天津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曾子建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主席吕嘉乐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前任主席*1、指南制定的意义为了规范广大医务人员留置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管理,为临床和社区护士提供实践指导,为各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留置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组织编写了《CUA导尿护理指南(2013年版)》。引言*2、指南制定的依据本指南的制定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1]”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2]”,并广泛征求全国泌尿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是循证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1、CarolynV.Gould,CraigA.Umscheid,RajenderK.Agarwal,GretchenKuntz,MSW,MSLISDavidA.Peguesandthe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HICPAC),GuidelineForPreventionOf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s20092、ThomasM.Hooton,SuzanneF.Bradley,DianaD.Cardenas,andet,al,Diagnosis,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inAdults:2009Internation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rom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引言*3、目的和范围规范和训练操作人员。引言*4、职责所有人员应确保坚持采用规范操作程序。引言*5、内容第一部分为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第二部分为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引言*6、推荐等级推荐等级依据推荐等级ⅠA强烈推荐,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的证据;推荐等级ⅠB推荐,至少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推荐等级ⅡA强烈建议,至少1项良好的非随机的对照试验的证据;推荐等级ⅡB建议,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研究,如对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病例研究的证据;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权威人事的意见或临床经验。引言*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具有临床意义的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外科治疗指征,需要暂时缓解或者长期引流的尿潴留。尿失禁为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其他非侵入性如使用药物、尿垫等仍不能缓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尿装置时。需要精确监测尿量需要频繁监测尿量时,如危重症患者。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如全麻或脊髓麻醉下手术时间较长的外科手术患者;需要实施泌尿系或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或固定体位的患者如潜在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多发伤如骨盆骨折。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泌尿生殖道邻近结构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手术的患者;可能延长手术时间者(这种情况下插入的导尿管需要麻醉苏醒室拔除);术中可能会大量输液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术中尿量的监测。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留置导尿的置管方法(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二)导尿管的选择(三)正确的置管技术(四)正确的置管流程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11、留置导尿管必须有适当的适应证,并且留置适当的时间。1)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例如女性、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推荐等级ⅠB)2)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推荐等级ⅠB)3)需要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居民的体外导尿管(如阴茎套导尿管)的定期使用(如夜间)以及使用导尿管预防皮肤破溃进行更多的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4)手术患者应在必要时采取导尿,而不应常规导尿。(推荐等级ⅠB)5)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证时,除了因其它适应证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快拔除导尿管。(推荐等级Ⅰ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22、有适应证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置导尿。1)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推荐等级ⅡB)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导尿法,例如脊髓损伤的患者。(推荐等级ⅡB)3)对于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间歇导尿法优于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推荐等级ⅡB)4)对于患有脊髓脊膜突出或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应采用间歇导尿以减少对泌尿道的损害。(推荐等级ⅡB)5)对于膀胱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是否采用输尿管支架管替代留置导尿管,尚需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6)对于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膀胱造瘘替代留置导尿的优缺点,特别是留置导尿管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11、导尿管1)若在实施综合的预防措施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仍未下降,则应使用抗生素浸润过的导尿管。(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2)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菌尿的发生率。(推荐等级IA)3)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首选亲水性导尿管。(推荐等级ⅡB)4)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的风险。(推荐等级Ⅱ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22、不同的使用时间可选用不同材料的导尿管(1)间歇性导尿(2)短期留置导尿(1-4周)(3)长期留置导尿(最长可达12周)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3间歇性导尿聚氯乙烯非涂层导管:质地很硬,管腔大,能确保快速流动。但是,其硬度可能导致一些患者不适,因此需要在插入前润滑。亲水涂层导管:浸渍涂层,可在整个插管过程中润滑导管。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4短期留置导尿(1-4周)聚氯乙烯或塑料: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1周。未经涂层处理的乳胶/硅胶: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1周。因为表面不光滑,所以容易结垢。聚四氟乙烯(PTFE)粘合的乳胶(特氟隆):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4周。聚四氟乙烯涂层的乳胶导管比普通乳胶导管光滑,使他们更耐结垢并可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刺激。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5长期留置导尿(最长可达12周)有机硅弹性体涂层的乳胶:用硅胶涂层乳胶装心的导管内外部表面光滑,耐结垢。凝胶涂层乳胶:用凝胶涂层乳胶装心的导管内外部表面光滑,耐结垢。全硅胶:管腔比较大,更耐管腔堵塞,因为硅胶是惰性性质,所以可以减少刺激。但是,质地较硬,所以部分患者感觉不舒服。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导尿管的选择-3长期留置导尿(最长可达12周)有机硅弹性体涂层的乳胶:用硅胶涂层乳胶装心的导管内外部表面光滑,耐结垢。凝胶涂层乳胶:用凝胶涂层乳胶装心的导管内外部表面光滑,耐结垢。全硅胶:管腔比较大,更耐管腔堵塞,因为硅胶是惰性性质,所以可以减少刺激。但是,质地较硬,所以部分患者感觉不舒服。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三)正确的置管技术-11、留置导尿管应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推荐等级ⅠB)2、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管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推荐等级ⅠB)3、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例如医院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或患者本人)才能施行导尿术。(推荐等级ⅠB)4、在医院紧急救护过程中,确保采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进行留置导尿。(推荐等级ⅠB)5、对于需要长期行间歇性导尿的非急性导尿患者,清洁的间歇性导尿是可行的,而且比无菌技术导尿术更有实用意义。(推荐等级ⅠA)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三)正确的置管技术-26、留置导尿时,应进行充分润滑。润滑不够强行导尿的危害:尿道出血、粘膜损伤、尿道狭窄(远期并发症)。7、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推荐等级ⅠB)8、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推荐等级ⅡB)9、间歇性导尿时需规律引流尿液,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推荐等级ⅠB)10、可以使用便携式超声装置来评估间歇性导尿患者膀胱内的尿量,以减少不必要的置管。(推荐等级ⅡB)如果使用膀胱超声扫描仪,需确保使用适应证,护理人员应该接受专业训练,超声扫描在不同患者之间使用应彻底清洁和消毒。(推荐等级Ⅰ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11.置管所需物品1)治疗盘内备:无菌导尿包(导尿管1根、血管钳2把、镊子、小药杯内置棉球、液状石蜡棉球瓶、洞巾、弯盘2只,有盖标本瓶或试管)、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消毒溶液、治疗碗(内盛消毒溶液棉球数只、血管钳1把)、消毒手套1只或指套2只、弯盘、小橡胶单及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垫)。2)绒毯、便盆及便巾、屏风。3)男患者导尿时增加纱布2块。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22、女性置管流程-11)女性患者尿道短,约3-5cm,富于扩张性,尿道外口位阴蒂下方,呈矢状裂。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解剖特点,使患者能顺利接受导尿。2)将用物置治疗车上推至床边,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3)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4)站患者右侧帮助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绒毯,对侧腿部用棉被遮盖,注意保暖。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向外展,露出外阴。5)将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下,治疗碗、弯盘置于外阴附近,一手拇指、食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一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按由内到外再到内,自上向下的顺序消毒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再到尿道口,每只棉球限用一次(消毒尿道口时停留片刻,使消毒液与尿道口粘膜充分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32、女性置管流程-26)在治疗车上打开导尿包外层包布,将包置于患者两腿之间,打开内层包布,倒消毒溶液于小药杯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导尿包内层包布形成一无菌区。嘱患者勿移动肢体保持体位,以免污染无菌区。7)采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导尿管外表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滴注导尿管内表面。8)按操作顺序排列好用物,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用润滑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段(成人一般选用10-12号导尿管,小儿宜选用8-10号导尿管)。9)左手固定小阴唇,右手将另一无菌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慢慢深呼吸,用另一血管钳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左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如弯盘内尿液盛满后,可夹住导尿管末端,将尿液倒入便盆。10)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即夹紧气囊末端,轻拉导尿管以证实导尿管已固定。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42、女性置管流程-311)将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相连,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防止翻身牵拉使导尿管滑脱。12)导尿毕,拔出导尿管,撤下洞巾,擦净外阴,脱去手套置于弯盘内。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13)清理用物,记录。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53、男性置管流程-11)男性尿道长18-20cm,有两个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张,即前列腺部、球部及舟状窝。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解剖特点,使患者能顺利接受导尿。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3)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4)站患者右侧帮助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绒毯,对侧腿部用棉被遮盖,注意保暖。助患者仰卧,两腿平放略分开,露出外阴。5)将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部。用血管钳夹消毒溶液棉球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接着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以显露尿道口,自尿道口由内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并注意包皮和冠状沟的消毒,消毒三遍,每只棉球限用一次。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63、男性置管流程-26)在治疗车上打开导尿包外层包布,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再打开导尿包内层包布,倒消毒溶液于小药杯内,带无菌手套,铺洞巾。左手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角,将包皮向后推移露出尿道口,用消毒溶液棉球如前法消毒尿道口及龟头。7)采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导尿管外表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滴注导尿管内表面。8)按操作顺序排列好用物,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用润滑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段。9)右手持血管钳夹导尿管头端避开气囊部分,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约20-22cm(相当于导尿管长度的1/2),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约2cm,用弯盘接取尿液。如因膀胱颈部肌肉收缩而产生阻力,可稍停片刻,嘱患者张口缓慢深呼吸,再缓缓插入导尿管,切忌暴力。10)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即夹紧气囊末端,轻拉导尿管以证实导尿管已固定。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正确的置管流程-73、男性置管流程-311)将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相连,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防止翻身牵拉使导尿管滑脱。12)导尿毕,拔出导尿管,撤下洞巾,擦净外阴,将包皮退回原处,脱去手套置于弯盘内。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13)清理用物,记录。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三、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三)导尿管阻塞的管理(四)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11、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后,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推荐等级ⅠB)1)如果违背了无菌原则、引流装置断开或发生尿液漏出时,需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无菌的导尿管及引流装置。(推荐等级ⅠB)2)使用已连接好的、密封的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推荐等级Ⅱ)2、保持尿流通畅(推荐等级ⅠB)1)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推荐等级ⅠB)2)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推荐等级ⅠB)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推荐等级Ⅰ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23、在导尿及集尿的过程中,采取标准的预防措施。(推荐等级ⅠB)4、无需常规使用复杂的导尿装置。(推荐等级ⅡB)5、常规更换导尿管及引流袋,并不推荐固定更换的时间间隔,推荐依据临床指征进行更换,例如发生感染、梗阻或密闭的引流装置开放。(推荐等级ⅡB)6、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如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菌尿症的患者),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推荐等级ⅠB)7、留置导尿管后,不要使用消毒剂清洁尿道周边区域来预防泌尿道感染。在每天洗澡时清洁导管的表面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导管表面*,保持每天的卫生是更为合理的预防方法。(推荐等级ⅠB)(*根据我国国情,可能没办法做到每天洗澡的患者可以采用此操作。)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38、清洁后的尿道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喷洒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护理。(推荐等级ⅠA)9、除非可能发生导尿管的阻塞(例如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出血),否则不推荐行膀胱灌注冲洗。(推荐等级ⅡB)若有发生导尿管阻塞的可能,推荐行闭合性的膀胱持续冲洗。(推荐等级ⅡB)10、不推荐常规行抗生素膀胱冲洗治疗。(推荐等级ⅡB)11、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灌注引流管及尿袋。(推荐等级ⅡB)12、拔除留置导尿管前无需夹闭导尿管。(推荐等级Ⅱ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11、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2、每个患者应有个人护理,以尽量减少阻塞和结垢问题。应记录每例新置管患者的导管阻塞情况。3、每天洗澡时清洁尿道口周边区域和导管表面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采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边区域、导尿管及尿袋接口等部位,2次/日。(推荐等级ⅠA)(*根据我国国情,可能没办法做到每天洗澡的患者可以采用此操作。)4、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作膀胱冲洗,每周作尿常规检查一次。5、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时打开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26、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7、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8、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9、尿液引流不畅时,若是管道扭曲或打折,及时进行纠正;若导尿管超过2周未更换,管道口及管道内有尿垢或尿结石产生,更换导尿管;若是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少,患者牵拉尿管后致使尿管强行拉出气囊部入尿道,应将气囊液体抽出,消毒外阴及脱出的尿管后再送入膀胱,也可重新更换尿管。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三)导尿管阻塞的管理1、如果发生导尿管阻塞或可能因为导尿管的材料导致阻塞,需更换导尿管。(推荐等级ⅠB)2、对频繁发生导尿管阻塞的长期置管患者,使用酸化液剂灌注或口服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3、使用便携式超声仪评估留置导尿和低尿量患者的阻塞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四)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推荐等级ⅠB)1、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推荐等级ⅠB)2、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尿液。(推荐等级ⅠB)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2(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的定义1、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留置导尿或间歇导尿的患者中,导尿管留置期间或者拔除48小时内清洁中段尿中菌落数≥103cfu/ml,并伴有尿路感染相关症状或体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2、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留置导尿或间歇导尿的患者中,导尿管留置期间或者拔除48小时内患者无尿路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仅偶有轻度的发热、乏力,多次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达菌尿指标。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2(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依据1、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不应常规进行筛查,除非是在干预研究中为了干预措施对减少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作用(推荐等级ⅠB);或是在某些特定的临床情境下,如孕妇出现的无症状菌尿。(推荐等级ⅠB)2、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包括:无其他明确原因引起的新出现的或加重的发烧、寒颤、精神状态改变、全身乏力或嗜睡症状;腰痛;肋脊角压痛;急性血尿;盆腔不适,尿管拔除后尿痛、尿急、尿频或耻骨上疼痛或压痛。(推荐等级ⅠB)3、导尿患者出现脓尿,并不能作为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指标。(推荐等级ⅠB)4、导尿患者的尿液有异味或尿液混浊,不能用于区分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也不能作为尿液培养或抗生素治疗的指征。(推荐等级ⅠB)5、留取尿液、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推荐等级Ⅰ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二)、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质量改进方案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11、限制不必要的导尿1)必须在有留置导尿指征的情况下才实施留置导尿;尿失禁患者不宜通过留置导尿来解决;除非其他解除尿失禁的方法都无效且患者要求时方选择留置导尿。(推荐等级ⅠB)2)医院应该提出实施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并告知相关人员并且定期评估该适应症是否与特定的指南符合。(推荐等级ⅠB)3)需要在医生的书面医嘱下方可实施留置导尿。(推荐等级ⅠB)4)对于术后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便携式膀胱超声仪确定是否需要实施导尿。(推荐等级ⅡA)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22、及时拔除导尿管1)如果不需要再留置导尿时,应尽快拔除尿管以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尿路感染的风险。(推荐等级ⅠB)2)护士应该考虑提醒医生及时拔除导尿管,以减少不适当的导尿和降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ⅠB)3)应该考虑使用医嘱自动终止系统以减少不适当的导尿的发生。(推荐等级ⅡA)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33、预防感染1)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制定导尿管留置、拔除和更换指征以及导尿管的维护流程等。(推荐等级ⅠB)2)应定期反馈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发生率,以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风险。(推荐等级Ⅱ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44、留置导尿的代替方案1)对需要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当膀胱残余尿量较少时,可以考虑选择阴茎套作为短期(推荐等级ⅠB)或长期的(推荐等级ⅡA)替代方案,以降低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风险。2)可以考虑选择间歇性导尿作为短期(推荐等级ⅡB)或长期(推荐等级ⅠB)留置导尿的替代方案,以降低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3)可以考虑选择耻骨上导尿作为短期留置导尿的替代方案,以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推荐等级ⅡA)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55、间歇导尿技术1)在门诊患者(推荐等级ⅠB)和其他非住院患者(推荐等级ⅡA)中,清洁(非无菌)导尿与无菌导尿,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没有差异。2)在门诊患者和其他非住院患者中,应用重复使用的导尿管和一次性的导尿管导尿,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者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没有差异。(推荐等级ⅡB)3)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某种清洁重复使用的导尿管的方法优于其他方法。(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4)为了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常规使用亲水性的导尿管。(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66、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1)尿管末端开小口以促进尿液引流以及维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有助于降低短期留置导尿或耻骨上导尿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也有助于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或耻骨上导尿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推荐等级ⅠB)2)导尿管预先与引流袋连接再插入尿道进行导尿,可降低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发生率。(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3)尿管置入后,使用复合封闭引流装置或者在尿管和尿袋连接处使用胶带,并不能降低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推荐等级Ⅰ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77、在导尿管表面涂抹抗菌剂使用涂有抗菌剂(银或银合金或抗生素)的导尿管。(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8、在导尿管表面喷涂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形成物理抗微生物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降低或延缓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ⅠA)9、预防性的全身应用抗生素包括外科手术患者在内的短期或长期导尿的患者,为防止发生抗生素耐药,不推荐常规全身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来减少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尿路感染的发生。(推荐等级Ⅰ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810、引流袋中抗生素应用不推荐为了减少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在引流袋中常规放入抗生素或防腐剂。(推荐等级ⅠB)11、常规更换导尿管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常规更换尿管(2-4周一次)可以减少长期留置导尿或耻骨上导尿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或尿路感染的风险,即便是反复出现尿管阻塞者。(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12、拔除或更换尿管时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不推荐为减少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在置入导尿管时,全身或通过膀胱灌注使用抗生素(推荐等级ⅠB);不推荐为减少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发生,拔除(推荐等级ⅡA)或更换导尿管(推荐等级ⅠB)时,全身或通过膀胱灌注使用抗生素。(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二)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质量改进方案1、实施质量改进方案或策略来提高留置导尿管的正确使用,并以灵敏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降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推荐等级ⅠB)2、质量改进方案的目的:1)确保导尿管的正确使用;2)明确拔管指征并拔除导尿管;3)确保手部卫生及导尿管的正确护理。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三、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管理(一)无症状菌尿导尿患者减少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无症状菌尿导尿患者减少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11、为减少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应对置管患者有无发生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进行筛查和治疗。1)对于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不推荐进行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的筛查和治疗,来减少继发性导尿管伴随性尿菌症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推荐等级ⅠB)2)短期间歇性导尿的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不推荐进行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的筛查和治疗,来减少继发性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症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ⅠB)3)除孕妇和有明显尿道粘膜出血可能的患者外,其他患者不推荐进行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的筛查和治疗,来减少继发性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Ⅰ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无症状菌尿导尿患者减少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22、为减少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在拔除导尿管时,对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进行筛查和治疗。对短期留置尿管拔除后的妇女进行持续48小时的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继发性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险。(推荐等级ⅡB)3、无症状菌尿留置导尿管患者,应首先考虑拔除尿管,而不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菌药。(推荐等级Ⅱ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11、治疗前进行尿培养和更换导尿管1)由于潜在感染菌群的菌谱广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因此对可能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患者,在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前,需采集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推荐等级ⅠB)2)如果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2周,开始出现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症状,则需更换导尿管以促进症状的缓解,并减少继发性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ⅠA)①在用抗生素治疗前,应从刚置入的导尿管中收集尿标本进行尿液培养以指导治疗。(推荐等级ⅠB)②在拔除导尿管时,应收集中段尿液来进行培养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推荐等级ⅠB)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22、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患者的治疗配合1)对于症状能立即缓解的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患者,需遵医嘱持续应用抗生素7天(推荐等级ⅠB)。2)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10-14天,不管其是否仍继续留置导尿。①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较轻的患者,需遵医嘱持续用左氧氟沙星5天。(推荐等级ⅡB)②在拔除留置导尿管后,不伴有上尿道感染症状的65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在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时,遵医嘱应用3天的抗生素治疗。(推荐等级ⅡA)3、若为有症状的念珠菌尿患者,应系统地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结语《CUA留置导尿护理指南(2012年版)》的编写,虽然广泛征集了泌尿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建议,参考了美国同行编写的指南等,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指南的推广、学习过程中,广大医务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能不断地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为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留置导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起到积极作用。*
/
本文档为【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