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

2018-05-18 15页 doc 688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372

暂无简介

举报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情绪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志过程:为了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活动·个性倾向性: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理想、动机、世界观、信念。·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描述研究: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相关研究:测量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有地控制或创设条,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而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其他: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社会测量法、元分析法。·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的研究:早起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人的意思、潜意识,找到各方的批评。20世纪30年代,安娜、克莱因、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不像弗洛伊德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把青少年看成力必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行为主义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正式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研究问: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包括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只要确定了S-R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塑造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代表人物:马斯洛(1908-1970)、罗杰斯(1902-1987)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性本善,不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进行单个测量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主观内部经验使其成为不同的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进而影响人类行为。美国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认知是指从感觉输入到转换、约简、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全部过程,本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了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法。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功能有密切关系。研究问题:脑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方法、神经成像、脑成像·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神经元作用:接受和传达信息,由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圆形、锤体形、梭形、星形树突:短,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长,几十微米到1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主干上分出侧枝,负责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至与其相联系的其他细胞传入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树突)的末梢分布于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将刺激传向中枢。传出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神经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防止神经冲动从一个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神经冲动:当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活动的状态,即神经冲动。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即使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也是自发放电的。——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相差70毫伏)静息电位的产生——离子学说:细胞膜内外存在大量离子,膜外主要是带正电的纳离子(Na+)和负电荷的氯离子(CI-),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负电荷的大分子有机物,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出入细胞膜。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外流),对Na+的通透性差(Na+挡在膜外),致使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荷,产生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纳离子通道打开,纳离子内流,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去极化”过程,去极化瞬间之后,纳离子通透性下降,钾离子通透性上升,细胞膜又恢复极化一次去极化和一次恢复极化,构成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受刺激的部位产生动作电位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静息电位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出现电位差,膜表面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回路使未受刺激的部位产生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依次传导。这种局部电流使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变化,并产生动作电流。这种作用反复进行下去,就使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在就是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小体,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流入膜内),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融合破裂,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神经递质可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利用突触后电位分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由突触小体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与不同的突触受体结合决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不易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网络(神经回路)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电脑皮层功能分区:视觉区:顶枕裂后的枕叶;听觉区:颞叶的颞横回;机体感觉区:中央沟后面的狭长区域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语言区:大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失语症(左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会发生典型的口语表达性障碍,患者不能组成正常的内部言语,说话缓慢费力,言语贫乏,严重的患者缄默无语。言语听觉中枢:颞叶上方、靠近枕叶,与理解言语有关。维尔尼克区靠近听觉皮层,是一个专门负责语音识别的脑区。皮层与角回之间的颞叶后部皮层。维尔尼克区受损的患者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的话。言语阅读中枢:角回区,位于颞顶枕叶交界处,在威尔尼克区后方,该区能把语音转化为视觉信息,使人能写下听到的话又能把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使人能诵读。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又称S区)。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又称H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到别人的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阅读中枢”(V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书写性语言中枢——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颞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又称W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了书写和绘图的能力。对大脑优势的临床研究,最先始于对割裂脑的实验观察。·感觉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知。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高。听觉频率阈限是20Hz。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差别阈限越小,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高。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K=△I/I(K:常数;,△I: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I:原刺激强度;K值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通道的K值不同)。韦伯分数K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好即感觉越敏锐。反之,K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差。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过弱或过强刺激的韦伯分数都会发生改变,而不是一个常数。在刺激强度极高的时候,韦伯定律不适用。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由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P=KlgI(I是刺激量,P是感觉量)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经为事实所否定,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幂定律—斯蒂文斯定律(乘方定律):P=KIn(I是刺激的物理量,P是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即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接受的刺激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最外层:锥体细胞,棒体细胞;第二层: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神经节细胞。视觉的感觉机制: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所释放的能量,能激发感觉细胞发放神经冲突,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视觉的传导机制:光透过角膜穿过瞳孔经水晶体折射而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电信号。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侧抑制: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17区: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这个区域被破坏,病人失去视觉成为盲人。与17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信号,如认识形状、分辨方向,这些部位损伤,病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和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各种形式的失认症。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色调:取决于光波的长度。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不同。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正或鲜明程度。纯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就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粉红;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色光混合: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混合。加法过程,即各种波长的光相加。颜料混合:将两种颜料混合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三色说;1807年,杨和赫姆霍尔兹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颜色混合规律,假设在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如果其中有一种纤维兴奋最强烈,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原色感觉。如果3种纤维的兴奋相等,就产生白色感觉。若3种纤维的兴奋强度不等,就综合为某种不饱和的颜色感觉。缺乏1种甚至3种纤维会造成单色盲或全色盲。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着3种感色的锥体细胞。可以解释色的混合、补色现象、彩色负后像和同时彩色对比等色觉现象。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色觉理论:Hering的拮抗色理论(对立颜色学说、四色学说)。负后象的产生是由于颜色刺激停止后,与此颜色有关的对立过程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原来颜色的补色。色盲则是由于缺乏一对或两对感受器的结果。现代生理学发现,在视网膜神经节和外侧膝状核中有4种起颉颃作用的感色细胞。这种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四色说。色觉信息是按层次加工的:在视网膜水平上是按扬—亥姆霍兹三原色而发生的;冲动在视觉通路上的编码传递过程是按黑林的拮抗过程说而进行的。色觉神经机制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质视区,目前这方面我们仍知道得很少。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例如,在白背景上放一个黑色正方形。由于视野的不同区域的反射系数不同,因而形成黑白的对比。同样,在一个白色表面上,分别用不同的光强照明,一侧强,一侧弱,也会在不同的照明区域间形成对比。光线在空间的实际分布与我们感知到的差别并不完全对应,前者叫物理对比,后者叫感知的对比。我们能够看清物体的轮廓或形状,能够区别它们,正是由于物体的明度间存在着对比。在一团漆黑的房间内,伸手不见五指,是由于对比消失的结果。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蓝色。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马赫带: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分布和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的强度上和该区的其他部分相同,而我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在边界处出现了起伏。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抑制的结果。视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从亮出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如从室外进入电影院,开始时一片漆黑,过一段时间,眼睛能看清黑暗中的位子,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暗适应时间较长。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如从电影院走出来。阈限值上升。感受性下降,保护视力。明适应时间很快。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电视、电影就是正后像的应用。胶片以24张/秒的速度放映,视觉的残留使我们产生错觉,误认为画面是连续的。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光亮部分。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后像的成因其中一是视网膜的适应,当凝视红色时,网膜中含红色度的视锥细胞,长时间的兴奋引起疲劳,感觉灵敏度降低,当视线转移到白纸上时,相当于白光中要减去红光,所以就出现了绿光,引起绿色感觉。·听觉: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人,产生听觉。仅次于视觉的感觉通道。音高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人的听觉频率范围:16-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频率相差越远,受到的掩蔽作用越小。频率太近,产生拍音。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当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较小;掩蔽音的强度增加,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频率理论电话说: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前庭窗时,引起前庭窗膜内陷,并立刻将压力变化传给前庭阶的外淋巴,在依次传到前庭膜和蜗管的内淋巴,使基底膜下移,震动。不足: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音高听觉理论:频率理论神经齐射说:韦弗尔提出。当声波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冲动的频率是和声波频率对应的,当声波频率过高,个别神经纤维就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对应的反应。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音高听觉理论:位置理论(共鸣理论,行波理论)声音频率低于500Hz用频率理论解释声音频率高于500Hz用位置理论解释·知觉知觉:大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知。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简述知觉的特性)知觉选择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他们做出清晰的认识的特性。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知觉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也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比如,一个不熟悉外文单词的人,对单词的知觉只能是单个字母。相反,熟悉外文的人,能把每个单词都知觉为一个整体。提高辨认时间,但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理解帮助个体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熟悉的东西易当成一个整体,观看不完整图形时,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齐。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的人,在读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远成像小,距离近成像大。但是,人们知觉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像大小的变化吻合。知觉的大小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直接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或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形状的特征分析:由视觉系统的特征觉察器对图形的原始特征进行自动、无需意识努力的分析。图形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一个物体的轮廓,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图形的识别模式识别: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时什么。人对图形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信息,而且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距离知觉: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深度与距离知觉的线索: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其中两眼视差有重要作用方位定向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根据音笼饲养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几个规律: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个圆锥,那么圆锥面上各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时间具有持续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时间知觉的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简述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或媒介)1.感觉通道的性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触觉>视觉。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短;报告的内容贫乏、枯燥,听众把时间估计得长;回忆往事时,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3.人的态度和兴趣:感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期待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认知。网像运动系统和头眼运动系统网像运动系统和头眼运动系统。简述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的异同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速度太慢,即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30sm——60ms——200ms。两条线同时出现——一条向另一条移动——相继出现两条线真动知觉的产生基于物体真实发生的位移,而似动知觉是感知的错觉,物体并没有发生实际的位移。错觉: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歪曲,这种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现象叫错觉。视错觉是最常见的。·意识和注意意识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意识既涉及人在任一特定的觉知时刻下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以及自身行为的评价,即觉知的内容和意识过程本身。意识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历史制约性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作用: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非意识过程:既不存在于意识,也不存在于记忆中,却影响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的信息,如血压调节。潜意识过程(下意识):不存在现实意识中,但却在记忆中,并可通过一定方式从记忆中抽取出来无意识过程:所有不具意识性的过程。如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视盲。在精神分析领域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因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其的存在睡眠: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β波的相对频率较高,每秒钟14到30个周期,波幅较小。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则由α波取代,α波的相对频率较低,每秒8到13个周期,波幅稍大。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δ波,δ波的频率更低波幅更大。梦:精神分析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清醒梦境或明梦:个体在梦境中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现象催眠: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催眠状态下,脑电记录与清醒时一样,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催眠状态是特殊的意识状态,个体受暗示程度不同、被催眠的难易也不同。催眠的难易不在于催眠师的技能,而在于被催眠者的可催眠性。白日梦或幻觉的内容:成功或失败;攻击或敌意。白日梦以个体的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自发产生的。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两个特点:–指向性: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是心理活动具有一定方向性。整合功能: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并且还能提高人们的意识觉醒水平,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分配和及时的转移,以适应环境。注意的分类:根据是否自然发生还是有目的的、需不需要付出一直努力分为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个体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有密切关系。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存性;对过去经验的依存性;对人格的依存性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从发生上来讲,随意后注意来源随意注意。•从性质上来看,高于有意注意,是人特有的注意的生理机制:脑干网状结构,从脊髓上段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特定的信息,但它可以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是有机体从睡眠到觉醒,并保证注意选择性的重要器官;这些部位的轻度损伤,将使患者出现高度分心的现象;严重损伤,将造成精神错乱和虚构现象,意识的选择性和组织性也丧失。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人不能对作用于自己的所有刺激信息进行注意。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四个理论模型: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彻里的双耳分听实验范式:追随耳与非追随耳布罗德班特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有限,但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得以通过获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被过滤掉的信息就丧失了。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过滤机制位于语意分析以前,像狭长的瓶颈,通道的容量有限,没有通过的就丧失了。所以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该理论根据感觉特征来选择信息,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是在知觉水平上选择。所以也叫“早期选择模型”。局限性: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现象。衰减器理论•格雷的双耳分听有意义音节实验范式:object•20世纪60年代,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了衰减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她还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做不同程度的加工。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意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它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而对它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意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是根据语意特征来选择信息的。输入刺激大约要经过三类加工:第一类是刺激的物理特征的加工或分析,对于言语材料来说,就是其声学特征,如声高、声强等;第二类加工是决定这些刺激是不是语言材料,如果是的话,将其整合为音节和单词;第三类加工是识别这些单词并理解其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完成这三类加工,当进入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可以彼此区分、不至于互相混淆时,对无关信息(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才停止,而对被追随信息的加工则继续下去。这种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衰减器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①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滤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后期选择模型多伊奇等人提出了后期选择理论,后由诺尔曼加以完善。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有:①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衰减作用不是在知觉分析之前发生的,②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③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它假定所有的信息都到达了长时记忆,并激活其中的有关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后期选择理论既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也能很好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为什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为其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但这个理论假设所有的信息都进入中枢加工机制,不够经济,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解释早期选择现象。多选择模型约翰斯顿和海因兹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该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认知资源理论•两个理论模型:认知资源限制理论、双重加工理论认知资源限制理论1973年,卡尼曼提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同时,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可控制的,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资源量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起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分配到刺激的资源的量由认知系统的分配策略来控制,这一策略通常取决于刺激的特异性及个体当前的意向等。资源限制理论不涉及信息加工阶段的分析,不必像注意的选择性理论那样考虑过滤器的位置。但这理论没有具体地告诉人们人的认知资源总量及其如何分配的问题。双重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1977年,谢夫林等在资源限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人类的信息加工存在两类加工: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加工。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通常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的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按记忆的内容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由于其受一定时空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等。比较稳定。按记忆的内容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按记忆保留时间长短和信息多少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是记忆的开始,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储存时间大约是0.25~0.5秒,容量大。短时记忆:是当前一刻能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储存的记忆,保持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按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外显记忆: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它的形成一般有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均势说、定位说、SPI理论拉希里最早提出记忆的大脑皮层均势说。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一特殊部位的技能。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提出定位说。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对动物进行脑切除手术的结果表明,大脑前、后联合区与记忆有密切关系;但动物的海马受损后,将难以形成新的短时记忆,不能学习新的技能。记忆与额叶和颞叶的某些部位有关,也与某些皮层下组织有关,当海马、乳头体和边缘系统受损伤后,病人的短时记忆会出现明显障碍。海马、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特定部位,而两侧颞叶可能是存储长时记忆的重要部位。程序性记忆的生理机制可能不是海马,而是别的脑组织,如小脑。图尔文提出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假设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假定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即一个系统的输出是另一个系统的输入;储存是并行的,即一次编码的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提取是独立的,即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可以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影响评价:该理论只是抽象模型,还没有说明不同记忆系统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基础。记忆存储的生理单元:突触结构、反响回路、核糖核酸(RNA)、脑内代谢物突触的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现象突触的传递效率会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出现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在大脑新皮层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如果某种刺激能使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这种刺激的痕迹也能以神经活动增强的形式保留下来,这就是记忆。LTP是学习记忆的基础。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神经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在回路中晚饭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这一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核糖核酸(RNA):一些科学家假定个体记忆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的分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从而达到记忆效果。脑内代谢物和记忆:当外界刺激作用时,产生兴奋的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分泌出大量乙酰胆碱,它可以与游离于突触间隙的Ca2起作用,减少Ca2,保证神经冲动传递通畅。一些研究还表明,当对正常人注射某些阻断药物时,这些人会表现出老年痴呆症的记忆衰退症状,而对记忆减退的人注射某些化学药物,可以使其记忆力得到改进。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引起遗忘的原因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如前面学过的材料可以干扰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这叫前摄抑制;后学的材料可以干扰前面学过的材料,到倒摄抑制。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如人们对某些令其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他们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这种遗忘也叫动机信或情绪性遗忘。由衰退引起遗忘:这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而引起的遗忘。这一解释很难检验,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衰退的结果。由线索提取引起的遗忘: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回想不起来,是因为他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由脑损伤(疾病、外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手术切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去引起倒摄遗,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着损伤回复,记忆可以慢慢得到恢复。减少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思的影响。个体有意思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就是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1、加工深度因素的影响不同。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收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影响。2、保持时间不同:外显记忆的研究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图尔文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作业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4、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加考比研究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内隐记忆却不同,通过词干补笔作业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或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活动中。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组改•概括性: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间接性: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有三种不同水平:动作思维水平、形象思维水平、抽象思维水平。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分类:在头脑中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过程。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在头脑中将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联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初级概括: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系统化:在头脑中把各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中,使之彼此发生一定联系的过程。具体化:把抽象概括形成的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并深化对该事物的认识的过程,即能够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去解决问题。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来分: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该组织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上不存在,具有新颖性。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促进问题解决。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形象性和新颖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就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主要处理的是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符号。想象的功能:具有预见功能,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想象的综合过程综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夸张: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触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某些事物上,使之人格化。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性形象的过程。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形象。概念是指某类事物的概括,它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外延指概念的范围。概念形成也叫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用人工概念的方法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人工概念是指人为地在程序上模拟真实概念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但不能反映社会历史经验对个体某一概念形成的影响,也不能说明某个概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情况。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的过程,也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概念形成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聚焦和扫描聚焦:集中一点的策略,即抓住一个肯定实例,然后每次假设选择的自由一个或几个属性与肯定实例不同,从而试探出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扫描:包括同时扫描和依次扫描。同时扫描是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它要求有较大的记忆容量,难度较大。依次扫描是每次只提出一种假设,一次进行检查,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最后找到正确的结论。当概念的属性很多,而外延很小时,较适宜采用依次性扫描策略,将每一个实例依次作为假设进行验证,就可很快找到答案。当概念的属性很少,而外延很大时,采用聚焦策略就能跟更好。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并依据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已知确立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中,由其出发进行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做前提,由已知判断所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推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半规律的推理;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推理。关于演绎推理的研究:三段论、线型推理、条件推理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的。气氛效应:伍德沃斯认为,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具体说,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全称的前提和一个特称的前提,得出特称结论。有些A是B,有些B是C,人们受前提气氛的影响,倾向于得出有些A是C的错误结论。查普曼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于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前提。所有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B也是A。有些A不是B,人们认为有些B不是A。由于前提解释的错误,导致了推理错误的发生。“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建立另一个结论。心理冲突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象的某些事件。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线型推理:又称关系推理,是指由一定关系的句子系列所组成的推论。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关系。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型特点,所以线型推理又称线型三段论。修腾洛切尔认为,线型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将事物间的关系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至上而下的垂直拍立了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克拉克认为,线型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线型推理时,人们首先将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例如,张三比李四高,转换成,张三是高的,李四是高的,这种转换虽然取消了原来两个逻辑项之间的比较关系,当由于命题张三是高的,比命题李四是高的,有更大的权重,因此张三更高。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他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问题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情境。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尝试错误说”: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饿猫走迷宫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行为:动物在尝试各种活动的时候,偶然打开了门得到食物,以后再进入迷笼中,动物就可以通过多次尝试的过程学习放弃那些错误的尝试,保留正确的尝试。“顿悟说”:苛勒通过比较高等的动物——黑猩猩的研究提出了“顿悟说”:动物解决问题是将问题情景改组成一种新结构的过程,动物能够表现出对整个情景的顿悟。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分析,寻找策略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4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即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优点: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爬山法、试探搜索法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基本步骤:1.认清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2.分解问题的中目标为若干子目标3.选择手段将初始目标向第一个子目标推进,以此类推4.达到第一个子目标后,再选择手段向第二个子目标推进,以此类推5.如果某一手段行不通,就退回原来状态,重新选择手段,直至问题最终解决。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爬山法: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试探搜索法:利用事先得到的有关达到目标的某种信息和已有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选择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再进行探索。影响问题解的心理因素:问题情境、动机与情绪、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个人因素问题情境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即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难。动机与情绪:在一定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定势:也称为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卢钦斯的水罐实验说明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在多次重复某种解题方式的条件下,被试形成了一种解题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因而干扰了更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另一些情况下,定势也能帮助或易化人的解题活动。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德国心理学家东克尔在研究“盒子”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地使用工具或材料,使之服从于问题解决,叫功能变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摆脱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酝酿效应: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知识经验: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和新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并善于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个性因素: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等消极的人格特点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是,在已存贮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沃斯拉提出是阶段理论对创造过程进行分析:–准备期,在思维形成之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酝酿期,对问题和治疗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豁朗期,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可称为灵感期–验证期,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词是一种符号,标志着一定的事物,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结合在一起,构成短语和句子,为人类提供重要有效的交际工具。语言的特征:1、可沟通性;任意符号指代。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去标记客观事物,从而指代该事物获得意义,这是任意性的。2、有规则建构的。只有以特定方式排列的符号才有意义,不同的排列产生不同的意思。3、结构的多样性4、能产性。一是指一个掌握了母语的人,可以通过有线的语言规则生成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二是同样的观点或思想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来表达。5、动态性。语言是从古至今演变而来的。6、社会性与个体性。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产物,同时又受个体的特点制约。语言的结构:按层次结构组织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句子下面可分为短语、单词、词素和音素等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语言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的存储形式:分成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层面。形式表征是指语言符号在记忆中存贮与提取的方式,可区分为正字法表征、语音表征和语义/句法表征等三种方式。有人认为,单词在记忆系统中是按频率、具体性和意象性的高低来排列的,使用频率高的词排前面,使用频率低的词排后面,具体词排前面,抽象词排后面,就像一本词典一样,特瑞斯曼称其为心理词典。语义表征有一定结构,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是按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表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是按激活扩散网络的方式表征的,这种表征强调一个语义单元与另一个语义单元之间的关系,随着单元数量的增多,网络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动作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威尔尼克区:在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病人说话时,语音和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接收性失语症的一种较缓的形式叫词盲。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与表达性失语症的病变相反,接收性失语症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他们的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的信息。切断或损伤将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这种病人语言流畅,发音清晰,但理解语义的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角回: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看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斯佩里对癫痫病人切除胼胝体,产生割裂脑的研究,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另一些研究发现,右半球在语言方面也有作用。在左半球切除或损伤后,右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可能起到补偿作用。语言的感知:口语的感知、书面语言的感知口语感知的效果:用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进行衡量。清晰度和可懂度是指听着了解说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着听对的百分率。清晰度和可懂度没有严格区别,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不受上下文影响时,用清晰度;当感知受上下文的影响时,用可懂度。影响语言知觉的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上下文以及句法、语义的作用等。书面语言的感知——词的再认:是指人们从印刷的文字材料中提起单词的词形、语音和语义特征。影响单词再认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字母或笔画所在的文字)、字词的使用频率(常用字词或不常用字词)、词长(或笔画数量)和词形结构,语音的作用和上下文等。对单词的再认不仅取决于字词的物理特征,而且取决于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与经验,如对单词的熟悉程度,使用语言学的知识对单词进行预测与期待,由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等。语言理解:是指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确立意义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感知阶段: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对言语的感知包括言语感知和阅读中的感知。分析阶段: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使用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正确的使用表明理解,而错误的使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三阶段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但也有部分重叠。语言理解的水平词是语言材料中能独立应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理解语言必须以正确地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理解短语和句子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更高的水平,它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需要有语境的帮助。语言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了解语言使用者的动机和意图,包括他们用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某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1.语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说,是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2.推理:推理可以在已有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并通过整合新旧信息来更新记忆,或者在语言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连接。推理有助于建立语义联系,从而加速我们对语言的理解。3.图式和脚本:图式是知识表征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是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关于当前事件信息的结合。语言理解的过程就是图式具体实现的过程。研究表明,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符合图式的文本,因为图式这类结构可以将文本中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联合和建立逻辑关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生活经验,这种经验被桑克和阿伯尔森称为“脚本”。当脚本形成后,人们在语言交往中会根据头脑中关于事件进行的顺序,去补充和观测所获得的语言信息。4.策略:语言理解是运用一系列心理策略的过程,储存在脑中的语法手段就是一些常用的心理策略。在汉语中表达语法结构有这样一些语法手段:次序不同,句法结构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语言描述,因此,语句的顺序也提供了理解语言的线索。词的构形形态是表示句法结构的一种语法手段。语调(句调、重音、停顿)也是表示句法结构的重要语法手段。·动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维持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这种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预期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决定的。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表现为集体对内部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当这些要求引起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并被有机体感受到时,就成为人们的动机需要。人有了某种需要,才为自己指出活动目的,考虑行为方法,去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以得到生活上的满足。需要是个性积极活动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的结构莫瑞的需要理论:分成五类。原始的需要与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和弥散的需要、反应性的需要和前反应的需要、显露的需要和潜伏的需要、效应、过程和活动方式的需要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肯定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斯洛提出来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需要和人独自具有的复杂需要,这就否定了弗洛伊德只有一类本能需要的理论。否定评价:该理论存在形而上学的色彩。他片面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实现,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作为有社会意识的人的行为,并非总是按马斯洛的理论所估计的那样按层次出现。大部分人往往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需要所激发,有时不顾某些低级的需要而直接出现高级的需要。动机强度:动机是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和力量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首先,动机的强度与目标的价值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动机的力量就越强。其次,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意义,当个人将目标看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更大时,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力量就越强。耶基斯—多得森法则: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和活动效率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即在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时,活动的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根据耶基斯和多得森的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机理论:期望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期望理论:早期的动机认知理论,将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望,或是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托尔曼将期望定义为刺激(S1)与刺激(S2)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S1-R-S2)的联系。如看见商店(S1),就期待雷声(S2),这是刺激引起的期望;平时努力学习(S1-R),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S2),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望。弗洛姆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即效价,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期望是指个体预测特定行为在达到特定结果时的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实在的。期望值就是如果进行某种行为必定会达到某种结果的主观概率(0,1)。行为的动机强度是由效价和期望结合决定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和推断,成为归因。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人们会把原因归结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研究者还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维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他把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外部原因、稳定性、控制性。·自我决定理论:德西和瑞安提出的,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他们把自我决定看作是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把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看成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人们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是个体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叫做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是个体的行为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又叫做控制取向。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并涉及选择行为,这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不是真正的选择,它受外在刺激的控制,或者是无动机的。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都是动机的来源,而且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侵占和相互干扰,也可能联合起来产生多重动机。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在于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我决定时,人们只有选择行动,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强制,并且这种选择是基于对有机体需要的一种认识,和对外在事件的一种灵活解释。自我决定也涉及对环境或结果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力量的支持或阻止。·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对于自己拥有处理某一方面任务能力的状况,所持有的判断和信念。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并且对个体完成挑战性任务具有重要影响。班杜拉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行为的坚持性,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以及活动时的情绪状态都有影响。成就目标理论:尼科尔斯和德韦克等提出。成就目标是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任务标准,个体是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自我标准,个体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他人标准,个人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更好。成就目标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个体认为成功就是掌握和提高,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另一种是成绩目标,个体认为取得好名次,赢了才是成功,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主要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已有研究发现,掌握目标与积极的动机过程和结果相关联,如选择适当的挑战性任务,使用深层加工策略等;而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在成就活动中往往焦虑水平较高,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任务,有时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两种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行为模式。动机类型: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和觉醒社会性动机:兴趣、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成就动机包含两个因素: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作用: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成就动机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赋予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成就动机可测量,麦克兰德创造力一种投射测验,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展现在个体的想象或幻想中。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从个体行为的目标上,可以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和亲密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的社会性动机。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个体需要与他人交往有三方面原因:获得安全和情感支持;通过与他人联系,获得更多信息,以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得到他人的赞赏、鼓励和帮助。鲍迈斯特指出,进化的选择机制可能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它引导个体开始进入一个社会群体并和它建立永远的关系。个体从社会接触和社会关系中会体验到愉快和积极的情绪。如果剥夺了个体和社会的接触或关系,个体就会体验到痛苦。交往动机还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在生命的早期,如果个体缺乏交往、离群独处,交往动机就不可能获得正常的发展。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矛盾心理是指对一个目标追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冲突与两个或多个目标有关,而矛盾心理只与一个目标有关。一旦冲突或矛盾心理出现,就总伴随着某种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躁、烦恼、心神不定等。但问题特别重要,而可供选择的各种又都具有充分的理由时,这种特殊的状态就会更深刻、更持久。冲突的种类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常常由人们接受了其中一种目标而得到解决。趋避冲突。在同一物体对人民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这一物体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多重趋避矛盾。在实际生活中,趋避冲突常常表现为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包含三层含义:–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动的情境,如学生由于考试过于紧张没有正常发挥而高考落榜。–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挫折行为,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当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挫折情境即产生挫折的原因。挫折情境形成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挫折反应:情绪性反应、理智的反应、个性的变化•情绪性反应: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包括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攻击:个体遭受挫折后发泄愤怒情绪的过激行为。有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动作、表情、文字等方式将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上,这称为直接攻击,如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受到别人的责骂,此时他可能进行直接攻击。有时由于不能直接攻击引起挫折的对象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变攻击时,便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这样的攻击称为转向攻击。还有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悲观失望,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自我折磨或自我虐待。冷漠:与攻击行为相反的行为反应,指个体遭受挫折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表现在长期遭受挫折,或处境十分艰险又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人,在病情无法挽回时,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看得十分淡漠,并会安慰别人不要难过。退化:个体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当个体受挫折时,可能失去理智,不能控制自己,而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付挫折,表现出一种由成熟向幼稚倒退的反常现象,但本人并不能意识到。理智性反应:是意志行动的表现,当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阻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目标迈进。不仅表现为坚持目标继续努力,个体能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挫折或问题,适时地调整目标、改变目标或降低目标以实现最终目标。个性的变化: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出的个性特点,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增强挫折承受力: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绪是较低级的感情,可用于人类和动物;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通常只用于人类,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区别在于: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情感是人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影响很小。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情感比较内隐和深沉,往往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二者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而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深含着情感。情绪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动机作用: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适应作用: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害怕的情绪从而发出信号警告或求救;婴儿出生时,依赖情绪传递信息,与成人交流,得到成人的照顾。信号作用: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语调和姿态实现。情绪份脑中枢机制及外周神经机制。情绪的脑中枢机制: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这个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两个基本的情绪系统:趋近系统和退缩系统。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感情类型,如愉快、兴趣等。退缩系统有利于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中撤退,或者组织对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如厌恶和恐惧等。前额皮层(PFC):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感情加工,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感情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正常人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情绪电影诱发的厌恶和恐惧提高右侧前额和前部颞叶的激活,而诱发的积极感情引发相反的不对称激活模式。总之,左侧前额皮层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侧PFC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杏仁核:杏仁核的功能与恐惧和理解他人的恐惧情绪有关。杏仁核损伤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而识别其他情绪的面部表情是无碍的。海马是大脑中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很高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在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和抑郁病人中,海马体积显著减小,可能是过度高水平皮质醇引起海马细胞死亡,导致海马萎缩。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PET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较低与腹侧扣带回中激活成都的降低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激活程度的提高有关。网状结构:唤醒功能,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抑郁症患者情绪低沉、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行为表现上,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自主神经系统、分泌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情绪产生时,将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一般而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抑制活动。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这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在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分泌系统:不同情绪状态会引起内外腺体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作为判定某种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躯体神经系统:情绪活动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表达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这些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所支配的随意运动。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理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区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这种身体变化的知觉。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情绪产生的方式是: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坎农—巴德理论(情绪的丘脑学说)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质疑:机体生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不能够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通过机体变化难以分辨感觉到不同的情绪。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以通过药物引起,但是药物只能激活某种生理状态,而不能造成某种情绪坎农和巴德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提出情绪的丘脑学说。该理论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导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与詹姆士—兰格的理论区别在于生理反应在情绪体验之前还是之后,普遍支持坎农理论,但也不否认生理反应是情绪的重要成分。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体验中的作用。阿诺德的学说叫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情绪活动中,个体不仅要接受环境中引起情绪的刺激,同时要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即情绪活动中有认知活动的监控和指导。–在情绪活动中,个体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与自己的关系,这种评价有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三个层次。–初评价是指个体确认刺激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即对个人所处情境进行评价;–次评价是指个体对于由刺激引起的自身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即对可能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评价;–再评价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是对结果的评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性、具有进化适应价值,又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两因素论)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来自生理唤醒和认知标签两个因素,因此该理论又称作两因素理论:沙赫特认为大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馈模式,给予不同的标签。生理唤醒是未分化模式,认知过程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标记过程取决于归因,即对事件原因的鉴别。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作出不同的归因,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组成。人格系统的发展是这些子系统的自身发展与系统差异之间联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和行为提供活动线索。可见,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伊扎德认为,情绪包含着神经生理、神经肌肉的表情行为、情感体验等三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情绪活动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表情行为包括神经肌肉的活动和感觉反馈活动两部分,表现为脸部、言语、躯体姿势、手势等活动。神经化学活动通过一些内在的程序激活脸部和躯体的活动模式,这些活动的反馈信号进入意识状态,形成情感体验。总之,伊扎德认为,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遗传是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强度水平的决定因素。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调节:具体情绪的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情绪成分的调节: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此外还有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调节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情绪调节的类型: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为内部和外部调节2、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3、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调整注意以及改变认知策略等,通过改变自己的注意来改变情绪,对诱发情绪的情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通过增强或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4、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相反,但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1、生理调节: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2、情绪体验调节: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针对不同的情绪体验采取不同的策略3、行为调节: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常有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4、认知调节步骤: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作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尤其是评价这些反应是否达到目标;将调节付诸实践。5、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起重要作用。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情绪智力。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迈尔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方面: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还表现在情绪的激活阈限、情绪的易感性、情绪的生理唤醒等方面。–激活阈限主要决定于神经内分泌的特征–易感性决定与个体后天的情感经历,表现为有的个体跟容易陷入某种负性情绪,因而使认知操作受到破坏,而有的个体则不大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生理唤醒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体情绪的强度和反应性上。·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行程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是后天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运动技能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系列动作。例如唱歌。非连续技能指具有可直接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较短,是由一些爆发动作做成的。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由本体感受器反馈信息来调节的技能,例如体操,这种技能具有固定的动作模式。开放技能指依赖于环境提供的信息而调节运动的技能,如打篮球,要求个体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对时间发生有预见力。精细技能是指局限在狭窄的空间、要求精巧协作,由小肌肉完成的技能,入雕刻。粗大技能指需要整个身体参与,运用大肌肉来实现的技能,如跑步。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阶段、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协调和完善阶段。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没有反馈的机械重复不会带来运动技能的进步。练习促进技能进步与完善,包括完成时间、技能精确度、完善协调。练习曲线是用图解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曲线下降:练习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的关系;练习次数与错误量的关系。曲线上升: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练习进程的特点:练习开始时,成绩提高较快较明显,以后技能进步逐渐缓慢;练习进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不均匀性;个体差异性。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指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原因是长时间集中的技能训练,热情下降、疲劳,旧的技能结构限制等造成订单。通过改组旧的结构,并根据新结构进行训练就能排除高原现象。不均匀性:练习效果时高时低,甚至下降。在技能发展的最后阶段,练习成绩会稳定下来不在继续提高,这是技能发展的极限。如何通过练习提高技能:确定练习目标。具有强烈动机和热情,对练习结果产生积极的期待,提供检查和校正练习的结果,目标越明确,越具体,练习效果更好。灵活应用整体和分解练习。技能较简单,采用整体练习;技能负责,采用分解练习;技能形成前期宜采用分解练习,然后整体练习。恰当安排练习时间。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反馈练习结果。反馈来自外部观察或者自我观察,反馈结果越多,进步越快。反馈增加知识的精确性,改善对行为的知觉和评价,从而提高运动技能。人对活动的态度、自信心、情绪状态机意志品质都会影响练习成绩。技能的秦阿姨是指已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影响。迁移是指个体已获得的知识、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学习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正迁移的两个条件:不同技能之间存在共同的因素或成分、不同技能包含共同的原理。负迁移:已掌握的技能对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干扰。两种技能在结构上很相似,当其中某些成分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容易发生负迁移。共同的刺激情境和不同的反应要求变产生负迁移。运动迁移分为:运动向运动迁移、语文运动迁移、两侧性迁移。·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智力专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体有目的的、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能力的结构:双因素说、多因素说、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三元论双因素说: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不同任务时的业绩的相关,提出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特殊因素指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动中有特殊意义,并在其中现象出来的能力,如画家的颜色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多因素说–瑟斯顿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来构成能力的其中因素: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的速度以及推理能力。–加德纳提出了组成智力的不同因素:语言能力(说话、阅读和书写的能力)、逻辑数理能力(素质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空间能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能力(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动觉能力(支配肢体以完成紧密动作的能力)、人际能力(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知能力(形成客观自我认识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和霍恩对瑟斯顿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初级因素分析,发现有主要两个因素:–流体智力:个体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先天禀赋。–晶体智力:个体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有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产物是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以及应用。–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因素的结果,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以区分为5×5×6=150种。斯腾伯格的三元论–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成分智力是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包含三种机能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负责评定问题性质、选择解决策略、分配认知资源;执行成分负责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如词法存取和工作记忆;知识获得成分则负责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经验成分是个体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造能力。–情境智力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的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先天素质、环境与教育、实践因素·人格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结合。气质是人格的一个部分,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受到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一贯表现得比较稳定的动力特点。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气质不一时性的。性格是人格的另一重要成分,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勇敢、怯懦、勤奋、懒惰,就是指个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地说,人的性格特征包括四个方面: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及理智特征。气质和性格都属于人格,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内容,更多受到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它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气质较多地受个体解剖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制约,虽然在后天环境影响下也有所改变,但与性格相比,它更具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人格理论:特质论、类型理论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和卡特尔。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得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人格的特质理论强调特质,推崇连续的维度。特质论:奥尔波特人格特质论、卡特尔人格特质论、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大五因素模型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成两类:共同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5-10个。•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练习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调查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环境特质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他认为很难找出绝对独立的特质,一些特质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连续性,因此,主张用特质群而不是分散的特质去描述人格,他总结提出人格的三个因素: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形成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责、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类型理论: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单一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群来确定的。–弗兰克·法利提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与消极),分为T+型和T-型两种。•T+型: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这种人格的人喜爱漂流、赛车等运动项目。依据活动特点进一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极限运动员代表了体格T+型,这种运动员通过身体运动(如攀岩、登山等)来实现追求新奇、不断刷新纪录的动机。而科学家或思想家代表了智力T+型,它们的冒险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探新上•T-型: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这种人有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对立类型理论(AB型人格、内外向人格):•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人格类型,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与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事件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易患冠心病。–B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属于较平凡的人。内外向人格。–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自身时,就是内向人格。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多元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体液学说、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体型学说、性格类型说体液学说。气质说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罗马医生盖伦根据体液说提出气质类型学说,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对应着黄胆汁、血液、粘液、黑胆汁在人体内占优势。该理论认为,黄胆汁是热与干的配合,胆汁质的人像夏天一样暴躁;血液是热和湿的配合,多血质的人像春天一样热情;粘液是冷与湿的配合,粘液质的人像冬天一样冷漠;黑胆汁是冷与干的配合,抑郁质的人像秋天一样抑郁。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依据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神经类型或兴奋型;•强、平衡且灵活的神经类型或活泼型;•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或安静型;•弱神经类型或抑制型。体型学说:瑞奇米尔依据精神病学临床观察提出,人格类型与体型类型关联性格类型说–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成分。–这六种类型是:经济型、审美型、理论型、权利型、社会型和宗教型。–奥尔波特依据这种划分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内部驱力引发行为,并形成个体的人格特点,代表弗洛伊德。•重视性本能(力比多)对于个体行为和人格的决定性影响。•性心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限制,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叫做固着。–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好的方面的,这就是人能够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它们关注健康、正常的个体是如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并完成自我实现的,在人格方面,它们关注如何实现健全人格。•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儿童成长中什么重要,儿童感到尽管他们可能有错误或过失,但是总是处于被爱与认可的气氛之中,而且这种爱不需经过努力争取便能自然得倒。有利于形成健全人格。成人无条件自我关注,悦纳自己,而不试图改变缺点。•霍尼认为人们的真实自我需要一个良性的环境分为,如良好的家庭环境、温暖的朋友圈子、和谐的社会支持等,否则儿童会产生基本焦虑,进而压制了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阻碍有效人际关系的形成。为了应付焦虑,个体发展出内部或人际的防御。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场性理论、冲动与沉思、同时性与继时性威特金提出场性理论,根据人的认知风格把人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人不易受到复杂背景图形的影响,很快找出简单图形。在认知过程中以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为参照体系,受到背景的影响很小。人格方面,不易受暗示,善于找到问题的关键和重组材料,但是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会交往。场依存性的人在认知过程中以客体所处的场合为参照体系,受背景影响很大。易受暗示,不擅长找出问题的关键或重组材料,但是社会敏感性好,善于社会交往。卡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与深思,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准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它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沉思的特点就是反应慢精确度高。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决定,它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当他们回答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它们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达斯根据脑功能研究,区分了同时性和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继时性认知风格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步分析问题,每一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女性擅长继时性加工,所以女性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性强。•同时性认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这种加工方式。所以男性在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上比女孩更好。•这是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当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匹配时,不同认识方式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人格的成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年童年经验、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方法。•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塑造了人格特征,使社会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为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对人格具有塑造作用,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家庭成员间也有社会的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权威型教育,孩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是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育,孩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民主型教育,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麦肯侬提出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人生早期对人格确有影响,但不能单独其作用。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都是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的特点、要求、舆论与评价对于人格发展具有其恶扬善的作用。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知的人,能够客观分析自己,不会把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局限视为阻碍个人发展的因素,会有效地利用个人自愿,发挥个人长处,努力改善和完善自我。•健康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己、延伸自我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步曲。•自我调控具有创造的功能,它可以变革自我、塑造自我,不断完善自己,将自我价值扩展到社会中去,并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人格是先天、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形成中,各个因素对其起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其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答: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2.心理的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3.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答:①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先天遗传只给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会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②心理发展的内因外因问题。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内部,外在的教育因素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动因起作用。③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是呈连续状态的,从相对长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又是呈阶段性的。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教育性、矛盾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1、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横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纵向研究是指系统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者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即进行“追踪研究。”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08年名8)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向研究。2、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整体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面貌,如智力特征、情绪特征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析研究对儿童发展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3、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2、访谈法;3、问卷法;4、测验法;5、实验法。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流派:第1,精神分析的发展观:1、弗洛伊德;2、艾里克森。第2,行为主义的发展观:1、华生;2、斯金纳;3、班杜拉。第3,维果斯基的发展观:1、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山明了人类心里发展的标志和原因;3、提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4、提出了儿童智力的内化学说;第4,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5,现代认知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6,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5.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其发展观p459答: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本我属于无意识的东西,他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年龄越大,本我作用越少,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要通过自我。自我是意识部分。个体必须通过“自我”和现实世界进行交流。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年龄越大,自我对行为的作用越来越大。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超我遵循完美原则,代表人类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6.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09年选12)答: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是以“性”为划分依据的。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2-3岁);前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青春期(13、14岁-)弗洛伊德认为,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当时性心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7.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P460答:艾里克森的理论考虑到了生物因素又考虑到了社会因素,个体发展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整合的过程。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01年选5)艾里克森的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信任——怀疑)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自主感——克服羞涩、疑虑,体验意志)(03年选15)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游戏期,体会自我)。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勤奋——自卑)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02年选10)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行为主义的发展观:华生、斯金纳、班杜拉。8.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462答:华生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他提出用刺激(S)-反应(R)公式来描述人的行为。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华生认为行为上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人的生理结构来自于遗传,遗传而来的构造,其功能取决于环境。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个体在幼儿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提出了教育万能论或环境决定论)。华生提出了学习理论,认为条件反射式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单位,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行成。3)对儿童情绪的研究。华生应用了条件反射法研究了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婴儿阿尔伯特与兔子的实验。9.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463答:斯金纳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实验程序。(老鼠压杆获取食物的学习实验——斯金纳箱)斯金纳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对行为的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二)将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斯金纳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育婴箱、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10.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465答: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06年选6)a)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与刺激学习不同,观察学习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和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后果来完成学习。b)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败或他人的行为受到奖惩,就会增强或削弱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03年名6,04年选14)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2)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社会学习是团体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去行动。a)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如果儿童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对抗性运动、打猎)而得到社会成员及父母的奖励,则行为会得到强化;当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时(打架)而受到惩罚,在这种社会学习过程中,儿童会产生自己攻击性行为的模式。b)性别角色的获得:儿童会模仿两性性别的行为,在成人根据性别对行为进行强化(表扬、制止),慢慢地儿童会发展起一套符合社会标准化的行文。c)亲社会行为:班杜拉认为,儿童只有在观察中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训练或强制命令对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都没有用。11.维果斯基的发展观P466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在人的工具产生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使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限制,而受社会化历史发展的规律制约。物质生产工具的出现导致人类出现精神生产的工具,即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指向人内在的心理活动。2)人力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A.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B.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E.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原因归纳为三:a)心理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规律:b)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c)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3)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的发展的关系的思想P466(08年论2)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的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地带,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或知识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02年选9,04年名1,09年名7)第2,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第3,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4)最早提出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学者之一。教学的目的是激起并推动学生内部一系列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借助语言符号,儿童心理活动内化得以实现12.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4681、理论主要特色:1.提出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2.描述了一个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3.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4.构造了发生任职轮的理论框架;5.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方法。2、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P4681.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儿童会主动寻求刺激,与环境之间构成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儿童是自己决定自己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儿童智力发展之所以有主动性,是由于智力结构本身具有活动的性质,结构必需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才能巩固和发展。当旧机能得到巩固,就去发展新的机能。好奇心是内在主动性一个重要表现。2.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其智力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的,结构或图式是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结构是指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作出反应。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3.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皮亚杰认为,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是根据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4.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皮亚杰提出了与感知运动图式、前运算图式、具体运算图式以及形式运算图式相对应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3、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的构建性特点P469客体被主体结构性加工改造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取决于主体具有的智力构造。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是根据已知的世界的知识(原有的图式)。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现实,现实都是主体依据已有的思维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构建。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会构建出不用的现实。4、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P469(09年论2)1.阶段性理论的含义:a)个阶段都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某个阶段出现可能提前或者推后,但先后顺序不变;b)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见有质的差别;c)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不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水平相当的。d)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不能改变,任何一个个体都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2.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05年选12)这一阶段又划分为六个亚阶段:反射练习阶段(0-1month);初级循环反应阶段(2-4m);二级循环反应阶段(5-8m);二级反应协调阶段(9-12m);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3-18m);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m)b)前运算阶段(2到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感知有局限性。(06年选12)c)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是思维活动缺乏抽象性,智力发展上的最大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03年选14)d)形式运算阶段(11、12到15、16岁),儿童能够提出和验证假设,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内容可以与自身的经验无关。e)皮亚杰认为,在经过前述这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后,儿童的智力就基本达到了成熟。延迟模仿所谓延迟模仿,是指儿童观看了他人的某一动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仍能将此动作再现出来的能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内在表征系统发展最早的表现就是延迟模仿,这种能力使得儿童能将各种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存储下来。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05年论2)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和外界很好的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这种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证明了幼儿的思维自我中心性。守恒(02年名6)守恒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术语。守恒主要包括液体守恒、数量守恒、体积守恒和物质守恒等。皮亚杰认为,守恒一般到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才出现,它是该阶段的重要标志。(守恒包括:数量守恒、液体守恒、体积守恒、物质守恒等)。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带有感知局限性的,儿童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事物显著的特征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特点导致非守恒性的原因之一。5、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理论(02年简3)p473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顺应、平衡、适应是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同化是指主体将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顺应与同化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关系。同一个智力活动可能同化占主导地位,或者顺应占主导。(03年名5,07年名6)平衡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6、皮亚杰学派的新进展(皮亚杰发站内理论的缺点)1.皮亚杰思维任务中某些维度与儿童实际生活脱节,且难度过高,儿童难以表现出相应的思维能力。2.儿童思维发展可以被加速。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是自然成熟的结果,与教育和训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后续学者研究表明,训练可以加速儿童有段思维能力的发展。3.对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理论的质疑。皮亚杰描述年龄发展阶段是“全或无”的。4.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意见。皮亚杰的研究过多偏重儿童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了情绪、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等方面。5.重视应用研究。皮亚杰重视理论价值,较少应用性研究。现代认知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4751、现代认知学派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主要特点:1.非专注于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关注儿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2.强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精细分析;3.强调儿童认知发展很大程度上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过程实现的;4.强调精细的任务分析是了解儿童认知活动的关键。2、儿童认知结构的观点:1.认知结构是由一系列认知项目按照某种联系方式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其具有两个特点:1)构成组织的元素存在是相对稳定、持久的;2)结构是存在于表面行为背后的基础,具有共同性和潜在性。由结构所支持的表象可能有多种,但是结构实质确实稳定不变的。3)所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功能的不断被集火、工作有效性。结构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程度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实现的。2.斯滕伯格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提出智力结构三成分理论: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获得成分。1)元成分:认知过程中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2)执行成分: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还有编码、联系、反应职能;3)知识获得成分:选取问题情况中的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知识相联系,其中包括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换三个环节。4)儿童认知发展是三成分互相激活的结果。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构成认知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断取得协调一致的渐进过程。3、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集中在微观层面,不主张用一种统一的变化机制关于来解释儿童认知的发展。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多重的加工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自身变化机制。例如:凯斯提出儿童认知加工的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个体心理区域分为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储存空间指用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存储的信息容量;操作空间指进行具体认知操作所需的空间。4、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承认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但更强调发展的不平衡性。儿童对不同信息加工和组织解释是根据不用原则进行的,其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个儿童在不同认知领域认知表现会有差异性。5、儿童认知发展条件的观点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教育和训练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认为教育和训练的具体功效主要体现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上。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以认知活动本身为认知对象,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是认知主体关于认知互动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主体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监视、控制和调整的过程。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关系。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的发展。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下的自组织系统。要有机地结合不同的研究手段。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要结合进行认知因素或非认知因素的研究。3、强调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22.婴儿的年龄阶段答:从0-3岁为婴儿期。婴儿期包括了两个重要的子阶段: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和乳儿期(从1个月到1周岁)。23.乳儿期人类的三大本质特点答:从1个月到1周岁这段时期为乳儿期。在乳儿期这一年的时间里,作为人类的三大本质特点----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均已出现。24.婴儿动作的发展的特点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婴儿上述两方面动作的发展均是按如下规律进行的第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第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第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25.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04年选3,06年名6)答: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格赛尔由双生子爬梯实验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26.视崖实验(05年选13,10年选14)答: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说明了婴儿具有深度知觉。,27.婴儿言语的发展理论目前有四种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论假说。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a)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b)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c)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03年选5)3.模仿说。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班杜拉认为,婴儿言语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获得的。4.认知说。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婴儿的依恋(06年论2):1、依恋的定义。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01年名1)2、婴儿依恋的表现:1.将多种积极性行为如微笑、拥抱等都指向母亲;2.最喜欢和母亲在一起;3.在母亲身边能使婴儿感到很大的安慰;4.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或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婴儿感到最大的安全;5.平时当饥饿、寒冷时,首先寻找母亲。3、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他们喜欢所有人,同时所有人对婴儿的影响都是一样的。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到6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很偏爱。对他所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这个年龄的婴儿还不怯生。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3岁)。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出现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接。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产生了怯生。4、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婴儿的依恋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安全性依恋:母亲在场能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环境中进行积极探索,对陌生人反应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母亲回来时婴儿会马上寻求接触,很容易被安慰。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65%-70%)回避型依恋:母亲是否在场表现出无所谓态度。母亲离开不表示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也不予理睬。这类婴儿实质上没有与母亲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接。(20%)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开前就表现得警惕,母亲离开时表现反抗,会大喊大叫。母亲回来时态度又是矛盾的,寻求母亲接触的同时又反抗,不能安心。(10%-15%)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07年选12,08年选1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相互交往感情交流中形成的。过程中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起重要作用。如果母亲关心婴儿的状态,注意信号,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就能产生和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感,形成安全性依恋。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29.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特征答:幼儿期是指3岁到6-7岁这一时期,也叫学前期。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特征有1.游戏是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30.游戏理论答:(一)传统的游戏理论1.复演说。霍尔提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2.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赛提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3.机能快乐说。彪勒: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到身心的愉快。4.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儿童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5.成熟说。博依千克: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二)当代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2.认知动力理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3.学习理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31.游戏的特点答: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第二,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第三,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游戏的种类从认知发展角度划分:机能游戏、建筑性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从社会化程度划分: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容量:承认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3岁儿童为3哥哥左右,6岁儿童为6个。记忆类型:无意识记忆和意义记识;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记忆策略与元记忆1.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记忆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没有策略(通过训练也不能产生)——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策略。2.元记忆(02年名5):元记忆是对记忆本身的认知活动,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监控和元记忆体验,在元记忆知识方面又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5岁儿童已知道记住一个短的词要比记住一个长的词容易,反映婴儿已经具备一定元记忆知识。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04年简2,10年论2)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信息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大班的儿童已经能在行动之前用语言表达自己。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实验P501“三座山”实验用来检测儿童是否能够了解别人的视角。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儿童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证明了前运算阶段的思维自我中心性。守恒实验:守恒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儿童都只能集中问题一个维度上,指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液体守恒”实验证明了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没有达到守恒。(04年选4,05年论2)包含类研究:包含类指物体总类与其自雷的关系。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大于任一子类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总体和其中一个子类。婴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概念:幼儿对自己描述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还不会表述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2.自我评价:特点四个。比较信赖别人的评价;主要对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比较笼统;评价带有明显的主管情绪。3.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3.5—4岁。最初与自身生理需求和状态相联系,后来发展起亲社会性的情绪体验(自尊、羞愧等)。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4.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在4—5岁。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延迟满足:为得到更大却较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较小的好处。)2、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集中表现在:性别认知、道德认知。(1)性别认知的发展。幼儿期是完成性别认知的重要阶段,性别认知包括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和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两方面。1.性别的认同:(05年名6)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3岁左右能够达到性别同一性。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性别的时间恒常性、情境恒常性和性别的非动机性。一般4岁孩子达到性别稳定,5岁达到性别一致。2.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发展指儿童除了了解自己在生物学上的性别归属外,还了解不同性别代表的不同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包括: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角色认、性别角色偏爱和性别行为的发展。a)性别角色标准:社会对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方面的期望模式。b)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一个人具有男性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认同是指一个人接受并内化另一个人价值观和信念的过程。幼儿主要认同其父母关于性别的概念。c)性别角色偏爱:对某一性别角色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好。影响因素:自己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成为这个性别;对同性别的父母越喜欢越想成为这个性别成员;社会环境中某一性别价值线索的影响。d)性别行为的发展。3.性别角色发展理论a)社会生物学理论:两性间发育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起决定性作用。b)精神分析理论:儿童通过对同性别家长的认同过程而学会性别概念。c)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获得的。d)认知理论:受个体自身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分类任务然后感受、注意、记忆与自身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2)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1.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09年选13)P50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属于第二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对引起时间的原因只有朦胧的认识,对行为是感性化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行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给予的,而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好坏而不是动机。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能够根据行为动机判断是非;认为规则是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协商调整和改变的;不根据权威判断是非,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和评判别人。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03年简6,04年选5,08年选12)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问题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再分为两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2-7岁):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阶段2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发展了交互的道义。2)习俗水平(7-12岁):阶段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对于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阶段4维持权威或秩序定向阶段,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3)后习俗水平(12岁以上):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守法律;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3、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如帮助、安慰等等,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有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从幼儿园集体生活开始,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得到显著发展。幼儿能通过语言安慰别人,分享玩具。6-7岁儿童能够表现出分享意识或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有年龄和个体差异。(2)攻击性行为(07年论2):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儿童2岁左右就有物主意识,开始出现抢玩具;3岁时攻击性行为继续发展到4岁达到高峰,5岁开始下降。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方法有: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友爱互助的环境。攻击性行为的理论(07年论2)(1)精神分析理论。人的追求死亡的本能是人们产生攻击性冲动的根源。(2)生态学理论。人具有基本的攻击本能,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3)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4)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成分在攻击性行为中的作用。第六章童年期心理的发展童年期指6、7岁到11、12岁,又称学龄初期或小学期。童年期一般特征:1、以学习为主导;2、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儿童期学习特点:1、学龄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越直接、越表浅(为了得到表扬等)2、最初对外部活动更感兴趣,越后对学习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内容更感兴趣;3、随年龄增长,游戏因素在增强学习兴趣上的降低。学习态度:1、教师对低年级的儿童具有很大权威性,而岁年龄增长学生对老师有选择性的偏爱;2、初入学儿童没有很强作业意识;3、从小学开始意识到评分的意义,并将评分视为衡量标准。42.学习障碍答:进入学校后,有一部分儿童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学习中会存在较严重的困难,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障碍。学习障碍具有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等特征。学习障碍的表现1、在感知、思维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3、其他方面的相关表现。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较迟缓等。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1、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2、遗传基因所致;3、生物学上的原因;4、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造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2、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3、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4、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童年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本质抽象水平2、比较能力的发展3、分类能力的发展童年期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1、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2、掌握概念逐步丰富化(数概念、方位空间概念、自然概念、社会概念、时间……)3、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童年期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特点:1、直接推理:分为三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年级为第三阶段。发展加速期在四五年级间。童年期二宫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2、演绎推理:二年级儿童能够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但解释与事实表面不相似时,判断的以推理逻辑关系会受到破坏;三四年级儿童能够直接感知事实并且能够通过语言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三四年级儿童能够较快进行演绎推理,但是不完全不展开的。3、归纳推理:最初常常孤立看待某个事实和现象,不能用归纳推理确定一般规律,随着知识经验增长及教学促进,到小学高年级开始能够通过多个个别现象概括出本质并用归纳得出结论。45.思维品质的发展答: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1、敏捷性:由于知识结构、解题的技巧和整体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有了提高;2、灵活性:研究较多集中在运算灵活性上,具体表现为“一题多解”。3、深刻性:表现为推理能力增强,抽象逻辑水平提高。三、四年级时童年期儿童思维深刻性发展的重要年龄。4、独创性: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上。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期儿童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性自我的时期。这阶段儿童较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为角色意识确立提供条件,也使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一下趋势:小一到小三是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上升幅度最大,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从小五到小六处于青春期临近,出现第二个上升期。1、自我概念发展:体现在对自己各方面特点的认识能力上;2、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标志,是分析和评价自己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从顺从别人评价到有独立见解;较笼统评价到各方面具体评价;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从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自我体验:发生于幼儿阶段,在小学阶段有较大发展。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自尊体验,能够约束行为,关注别人的评价。46.社会认知答: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关于个人的认知;二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三是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1、从表面到内部: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品质特征的注意;2、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看待问题;3、从呆板认识到灵活的认识;4、对个人及即时时间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5、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6、从弥散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47.观点采择:(04年名8,10年名6)答: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儿童在7岁时就克服自我中心性,在观点采择能力上有明显发展。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式:观点采择能力被视为了一种指向了解别人观点的、由不同环节所组成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四阶段:存在阶段、需要阶段、推断阶段、应用阶段。赛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区分了以下几个阶段:(3-6岁)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6-8岁)社会信息角色采择;(8-10岁)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10-12岁)相互式角色采择;(12-16岁)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社会关系的认识:权威、友谊童年期儿童对权威的认识:达蒙将儿童权威概念发展分为三个水平:1、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后期可以区分,但只重视服从权威的实际效果。2、水平1(7-9岁):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认为权威是于权力相联系的,不服从会有不好的结果。阶段后期儿童将权威解释为具有特殊才华和能力的人,并认为服从权威是对权威曾给予的帮助的回报。3、水平2(9岁以上):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并认为拥有权威的人是具有特殊经验及领导才能的人。儿童对成人权威和同伴权威的认识是一致的。童年期儿童对友谊的认识:1、儿童期早期,只根据表面的行为和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友谊,后期把友谊视为更加抽象的关心和情感分享、安慰等内在关系;2、最初的友谊只集中“我”的感受及满意度方面,是自我衷心地单向关系,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双向关系。3、从暂时的、只能共享友谊的关系发展到能经受住时间和冲突考验的关系。答:麦克斯白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出。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第七章少年期心理的发展49.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答:(一)反抗性与依赖性。(二)闭锁性与开放性。(三)勇敢与怯懦。(四)高傲与自卑。(五)否定童年而又眷恋童年。50.少年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答: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的倾向和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51.少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答:少年期在思维发展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个特点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52.少年期思维品质的矛盾性答:(一)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三)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53.少年期思维的自我中心:(05年论2,07年选13)答:少年们思维中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虽然他们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由于这个年龄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过于高涨,他们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1)假想的观众(2)独特的自我。54.少年期个性特点答:(一)自我意识高涨。(二)反抗心理。(三)情绪表现的矛盾性55.少年期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答:(一)改变了集体性的交友方式。少年们最好的朋友一般是1-2人。(二)同龄朋友关系占主导地位。少年的感情重心逐渐偏向亲密的朋友。(三)与异性朋友关系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少年开始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四)与父母关系的变化。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与父母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五)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少年不盲目接受任何一名教师。第八章青年初期心理的发展56.青年的自治需求答:青年的自治需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自治需求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选择职业和学业;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影响青年初期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家庭教育方式、心理成熟水平。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57.心理的延缓偿付期(06年选13)答: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个体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成年初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58.成年初期的思维特点答:(一)成年初期的早期阶段人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二)成年初期的后期阶段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59.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答:社会历史因素;职业因素;身体健康水平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60.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答:(一)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二)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三)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最重要的激发事件;(四)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较高教育心理学(只考选择和名解)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学习理论61.学习答:广义的学习概念。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62.布罗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然后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04年选12)63.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答: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64.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性质条件反射理论答:学习是形成条件反射。学习过程就是对条件反射产生泛化、分化和消退的过程。主张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解释学习。频因率是指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06年选5)近因率是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6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答: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主要包括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相应的,他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还指出,人类绝大多数行为属于操作性行为,只有极少数是应答性行为,因此,几乎所有情境中的学习都可看作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理论是斯金纳操作性学习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斯金纳的强化论可高度概括为: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负强化是指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02年选19)66.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顿悟说(06年选7)答: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通过认知重组建立学习情境的完形(即认知结构)的过程。他们认为,有机体在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原来的完形就会出现缺口,需要通过内部组织作用来弥补缺口,形成新的完形,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这个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突然顿悟,所以,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又称为“顿悟说”。67.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答:托尔曼认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在行为的发端原因和最后产生的行为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行为的目的性和认知性,它们是行为的最后和最直接的原因,这些因素就是托尔曼首次提出的中介变量。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公式S-R应为S-O—R,其中O就是指哦有机体的内部变化这一中介变量。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机体形成学习情境的认知地图。68.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答: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主要成分是类别编码系统。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过程。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过程。重视内部动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69.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答: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09年选17)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奥苏贝尔认为,基本的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表征学习(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较高级的还有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来。(07年选6)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70.先行组织者(02年名2,05年选5,08年名7)答:奥苏贝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这一具体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先于学习任务提供的引导性的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包括比较性组织者和说明性组织者两类。7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关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了这个过程的独特性和双向建构性。关于学习的结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结果是围绕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关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者有明显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7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答:⑴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⑵学习情境要与实际情境相符合;⑶注重协作学习;⑷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资源。简言之,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促进教学的条件。(07年选7)7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三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答:⑴随机通达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内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以便学习者从不同阶段建构对所学知识的意义。(04年选13)⑵情境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抛锚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同时,建构主义者主张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⑶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辅助学习”为基础而提出来的。(09年选18)第三章认知领域的学习74.概念答:概念是由符号(主要是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大多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例子、属性和定义。75.概念的获得:答:概念的获得实质上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奥苏贝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并认为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概念形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心理学家对概念的形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赫尔斯提出了联想理论。布鲁纳提出了假设检验理论。罗斯提出了范例理论。(03年名7)概念的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04年名5,10年名5)76.概念的教学:答: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提供变式和比较;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凡是包含概念关键特征的事物叫概念的正例,凡是不包含概念关键特征的事物叫概念的反例。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比较指将概念的正例和反例匹配呈现,让学生进行辨别。(08年选8)77.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03年选18,05年名2,06年选8,10年选9)78.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是个人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技能。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较为有效地进行。认知策略可以分为理解、保持知识的认知策略和思维、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列提纲和标题属于认知策略中理解、保持知识的认知策略。(08年选7)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可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04年选15,10年选8)79.学习迁移(01年名5,07年名5)答: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对学习迁移现象的一种描述。(02年选20,08年选6)主要的学习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概括原理说。(05年选7,09年选20)第四章品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80.品德(10年名2)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具有稳定性和个别性。我国心理学界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因素81.习得性无助感(09年名8)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构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那些在学校被教师视为能力低下,同时被其他学生看不起的学生通常具有习得性无助感的特点。心理学家指出,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最好采用鼓励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的方法,对他们给予帮助。只要他们的消极归因得到改变,那么他们身上的习得性无助感将会逐渐消失。第六章个别差异第七章教师心理社会心理学(只考选择和名解)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82.奥尔波特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05年选9,09年选5)83.过度理由效应答:如果人们自己对某种活动有兴趣,则外在的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损伤人们原有的兴趣。外在的奖励诱导人们为使行为外部的过度理由得到解释并维持认知的平衡而必须消减自己原有内在的理由,从而造成过度理由效应,即外在过度理由有伤害内在动机的作用。(02年选8)84不充分理由效应:答:人们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越缺乏外在理由,就越是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不充分理由效应”。(06年选10)85.角色扮演答: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是目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86.内群体偏爱答:个体总是努力追求一种积极的社会同一性,为了满足自己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人们在作群际比较时常常偏向于内群体。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发展87.社会化:(09年名2)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88个性化:答: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89.自我概念:答: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90.镜像自我:答: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91.社会比较答: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第三章印象形成与归因92.印象与印象形成答:印象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印象是人际关系最初、最直接、最经常的定向因素。印象形成是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93.刻板印象:(04年名5,08年名6)答: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即刻板印象。94.晕轮效应: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他(或她)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就是晕轮效应。95.总体印象的形成答:总体印象的形成有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三种。费希本认为,在人们的总的印象形成上,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的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以为人们所接纳。(07年选9)安德森认为,在总的印象的形成上,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这就是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是指对人的总体印象,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96.首因效应(09年名3,10年选19)答: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它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97.近因效应(03年选19)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98.印象管理:答: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它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印象管理策略除了在通常的人际情境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自己的角色形象期望之外,还包括琼斯总结的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等五种特殊自我表现策略。(02年选7,05年名4,08年选10)99.归因:答: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就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维纳发现,学生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能力是内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运气是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03年名8,05年选6,08年名2)归因的原则:①海德提出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07年选10)②凯利提出折扣原则: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则在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就被打折扣了。③凯利提出协变性原则:人们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人)和背景。因此,凯利的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影响归因的因素有社会视角和自我价值保护。100.控制点(06年选9)答:罗特提出了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相信自己对于事情发展与后果的控制,这类人的控制点是在内部;有人则相信社会、命运、运气决定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类人的控制点在外部。101.自我价值保护:答: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第四章态度及其改变102.态度:答: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态度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动成分。103.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答: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态度变化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实现。依从是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认同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费斯廷格提出了态度改变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04年选16)104.睡眠者效应:(03年选20)答:凯尔曼和霍夫兰发现,低威信来源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这一事实说明,只要环境提供了与人们既有态度不同的信息,那么人们终将为这些信息所影响。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105.犯错误效应(07年名3)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犯错误效应”。10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06年名8)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德瑞斯考尔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和朱丽叶效应”。其产生原因是,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第六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107..侵犯答:侵犯即侵犯行为,它是指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108.武器效应:答: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这种效应说明侵犯行为的发生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伯克威茨以其有影响的“武器效应”研究为根据,进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05年选10)109.去个性化:(01年选7,02年名3,04年名4,08年选9,10年名词8)答:去个性化的概念是费斯廷格最先提出的。去个性化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形成原因有:匿名性;责任感丧失;情绪感染;极度自我卷入后暂时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药物、酒精或催眠等。110.亲社会行为:答: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而利他行为则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第七章社会影响111.社会影响(10年名7)答: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广义的社会影响包括人际相互作用与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影响和大社会的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112从众: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的类型有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真从众是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看法也认同于群体。权限从众是指虽然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是内心看法不认同于群体。不从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心看法认同群体,但是外显行为不与群体一致。另一种是内心看法和外显行为都与群体不一致。谢里夫实验中的群体一致属于真从众。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属于权宜从众。(04年选17)113.社会助长(社会促进)(01年选8,07年名8)答: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114:社会抑制(社会干扰)答: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降低的现象。115.社会惰化:(06年名3)答:社会惰化也称为社会逍遥,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116.群体极化:(05年名3)答: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讨论可以形成群体极化。117.群体思维答: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会受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式思维方式,就成为群体思维。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答: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系统性原则,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而理论则指导实践。教育性原则,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07年选5)伦理性原则,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切忌采取违背伦理性原则的方法。“模拟监狱实验”因违反这一原则而受到广泛批评。(02年选2)除以上原则外,心理学研究还应遵循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哲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运动发展观、矛盾统一观、质量互变观)2、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是指“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具体研究方法:指心理学研究中运用的手段和技术,分为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分析数据的方法有: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强调在生活中、自然情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研究方式的多学科化:心理学内部各有关分支学科的协作;心理学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哲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协作;3.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特点:相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哪些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哪些是由特定的。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主张探究和探讨心理学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补充和验证;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学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录音、录像、计算机技术等。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采用多元分析方法;计算机及软件成为重要计算工具;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模糊数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第二章研究设计4.研究课题的选择答:研究课题的选择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方面内容。课题选择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课题选择的策略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从理论观点中选择;从研究文献中选择;从研究过程中选择;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根据变量间的假定关系建立对有关时间的一般猜测,然后根据它对特殊事物及关系作出猜测;归纳法是研究者先对特定现象或事件进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般性的假设。5.一个好的研究假设应符合哪些标准答:①有一定的科学依据;②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作出推测;③以陈述句毫不含糊地加以说明;④可以被检验;⑤简单明了。6.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04年简1,05年简4)答:①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③确定研究变量和观测指标;④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⑤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⑥考虑数据整理和研究分析的方法。7.研究的信度答: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有:被试方面有身心健康状况等等;主试方面有不按规定程序等等;研究设计方面有取样不当等等;实施方面有环境的各种难以控制的变化条件等等。判定研究信度的方法主要有重复法、相似法、独立评判法。8.研究的效度答: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研究的效度主要有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9.构思效度(00年简2)答: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作出明确、严格的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④消除或控制各种影响因素。10.内部效度(09年简5)答: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即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系由特定的自变量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变量所引起。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如成熟因素、历史因素、前侧效应、统计回归效应、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等等,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11.统计结论效度答:统计结论效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要提高统计结论的效度,应做到: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选用适当的统计程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12.外部效度(02年论2,10年选10)答: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种。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生态效度是指研究结果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境的程度。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以下因素:被试的代表性差;操作定义不明确;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先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关系13.取样:答:取样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全体的代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所抽取的那部分称为样本。取样一般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代表性原则要求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地代表总体。随机性原则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01年简5)取样的程序。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①规定研究的总体;②确定样本的容量(即样本的大小);③确定抽样方法并选取样本;④统计结论(从样本的统计数字估算中总体的有关参数)。14.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几个单位作为样本,其具体方式有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抽取两种。(05年选11,09年选11)2.系统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并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做等距取样。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则不宜采用(00年选7)3.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4.整群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许多群,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取若干群作为样本。5.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将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子群,作为取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15.取样误差(03年简3)答:取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相应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取样误差越小,则根据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论就越为精确。取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为:Sx=S/,其中Sx为取样误差(即样本标准误),S为样本的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当小样本时,可用n-1代替。(00年选14)一般来说,对于特定的研究总体来说,要减少取样误差,就必须增大样本容量。16.样本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10年简5)答:最佳的样本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搜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取样误差减到最低程度。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研究的类型;预订分析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的大小;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取样方法等。(01年选10)如果要求的精度高、允许的误差值小、研究总体的异质性大,就要考虑使用较大的样本。17.研究变量答:研究变量是指在性质上、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者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自变量即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08年名5)因变量即在研究中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18.无关变量存在于5个方面答:被试方面、主试方面、研究设计方面、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数据处理方面。19.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答: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法。消除法是指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可以采用“双盲程序”。(00年选9)恒定法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05年名5)平衡法是指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某些既不能被消除、又不能被恒定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平衡法的具体方式有对比组法和循环法。(02年选14)统计法指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以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07年选7)研究指标的种类:定类指标(计数数据)、定序指标(顺序数据)、定距指标(等距数据)、定比指标(等比数据)。操作定义及其特征、作用对研究变量作出明确定义有两种方法: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指对研究变量或指标本质的概括,以揭示其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分开来。操作定义(04年论1,09年名5)1.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2.操作定义的特征:可观测性,作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3.操作定义的作用:a)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b)它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c)它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d)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e)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4.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a)科学地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对称性原则和独特性原则。b)对称性原则是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相对称,不能过宽或过窄。c)独特性原则是指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特征。5.操作定义常用的设计方法(04年论1)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b)动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c)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第三章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其他基本方法)24.观察法答: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特点: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对结果解释有理论为前提的;借助一定观察工具。观察法的主要类型有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叙述观察和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自然观察: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敢于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实验观察: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行为反应,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参与观察策略(09年简4)1.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能够收集到较为完整有深度的资料,但容易带主管情感,且费时难度大。参与观察策略2.适用条件:参与观察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选用参与观察需要考虑:观察者自身的条件,如时间是否充足等;被观察者的条件,如被观察者或团体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等。3.参与观察的实施步骤:界定问题、进入情境、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和呈现结果。4.评价:(优点)具有结果较少受先入为主偏见影响、观察效果较好和能搜集到动态资料;(不足)研究费时费力,搜集到的资料琐碎、信度个较低、对研究者能力的要求较高。时间取样观察策略1.时间观察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这观察法可以用来收集三方面资料:某行为或时间是否出现或发生;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2.使用条件: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易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不适用于内隐或者隐蔽性行为。3.实施步骤:界定问题与对象;编制记录表;记录与分析资料。4.评价:(优点)省时省力、高效、结果精确和客观性较好,能够进行量化;(不足)缺乏连续性,缺乏背景信息和自然性,尤其当时间区间和行为单位很少时。事件取样观察策略1.特点与适用事件:事件取样观察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研究者就可以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时间取样研究的是事件是否存在,事件取样盐焗事件或行为的特征。2.使用准则:确定并熟悉所观察的行为事件;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具有代表性;确定要记录的信息;在收集、使用记录表和代码系统时,应遵循有关原则和方法,并努力使之简便易行。3.评价:(优点)可以同时考察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易于进行因果分析;(不足)不易进行定量分析。行为核查表策略1.行为核查表:是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量表。有助于观察目的的具体化,提高针对性。2.编制步骤: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内容;将观察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为观察目标行为;在核查表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排列目标行为;根据所需的有关信息来制定项目。3.常用核查表:行为出状况核查表;行为特征核查表。4.评价:(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针对性强、结果易于整理;(缺点)不能提供行为特质、特征方面的信息。26.非参与观察答: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是根据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叙述观察: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日记描述法)取样观察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由沃尔森提出,指根据事先确定的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收集三方面的资料;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出现或发生的概率、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它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和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实施步骤是界定问题和对象、编制记录表、记录和分析资料(07年简3)事件取样观察策略是指对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有选择的取样观察,但选择的单位是行为事件本身。评价观察: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观察法的评价:优点1.研究资料是在现象进行或行为发生的当时就搜集到;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者报告可能失实的资料;3.即使研究对象不配合,也能收集资料;4.避免由被研究者自陈方式带来的研究偏差。缺点/局限:资料的质量受观察者本身因素影响大、对有些课题不适用、费时费力、设计要求高。29.观察代码系统答:观察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细小类别或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整套符号系统。常用的观察代码系统有数字型代码系统、符号型代码系统。30.访谈法(08年简3)答: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主要类型有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较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访谈法实施的过程和技巧1.访谈前的准备工作2.接近访谈对象3.对付拒绝的技巧4.谈话和提问的技巧5.追问的技巧6.访谈的记录7.访谈的结束和再次访谈32.问卷法答: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的类型有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还有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和报刊问卷。33.问卷的一般结构(05年简3)答:问卷一般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题目即问卷的标题;前言是对问卷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的简要说明;指导语是用来指导研究对象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性文字;问题和答案即问卷的内容;结束语常常是以简短语句对研究对象表示感谢。34.问卷设计答:问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计划性原则问卷设计由设计、初步设计、试用、修改等一系列工作组成。35.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答: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包括被试的选择、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结果处理和分析。36.测验法答:测验法是通过心理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推论和量化分析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通常具有间接性和相对性两大特征。预测和诊断是心理测验的两种基本功能。心理测验的种类较多,按内容类别可分为能力测验、学绩测验与人格测验;按测验方式可以分为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按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作用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按要求可以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心理测验的编制(简答)1.拟定测验编制计划,包括确定测验的目的和目标内容,制定编题的双向细目表;2.编选测验题目。根据编题的双向细目表,编写测题,测题数应比最后所需题目多一倍至几倍,以筛选;3.测试和分析。选择与测验对象相近的团体进行试测,试测的实施与情境应与正式测试情况类似,项目应从质和两方面进行,并对不适合题目进行修改或删除;4.编制量表。并列直进式或混合螺旋式;5.建立常模:从将来要使用测验全体对象中抽取标准化的样本进行施测,计算出平均分,为该测验的常模;6.鉴定测验:鉴定信度效度。37.经典测验理论答:经典测验理论又称真分数理论,由基本假设、信度和效度等概念组成。其基本假设共有四条,分别是①观察数据等于真实数据和误差数据之和②误差数据的期望值等于零③真实数据和误差数据之间线性无关④对所有被测对象误差数据的方差都是一个常数。信度的测量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效度的测量定义为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项目反应理论1.项目反应理论有成项目特征曲线理论或潜在特质理论。“潜在特质”是指被试某种相对稳定的、支配其相对应得到测验作出相应并使反应表现出抑制的内在特征。项目反应理论就是要研究被试的这种特征u他对项目的反应之间的关系。2.项目反应理论的假设有:a)知道正确假设测验法的评价:优点:1.测验量表编制十分严谨,结果相对可靠;2.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3.方便省力;4.有设立好的常模,可直接进行对比研究;5.研究类型较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不足之处:难以进行定性的分析、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灵活性差、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38.实验法答:实验法是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的显著特点在于:①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②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有严格的研究设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根据实验中自变量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39.前实验前实验设计是最为原始的一种实验设计,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没有控制。前实验类型有:1.单组后测设计:对一组被试事实实验处理,然后对其进行观测,以评价实验处理的效果。2.单组前后侧设计:在实验处理之前增加了一次前测,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样的最初水平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效果。3.对照组比较设计:除了接受实验处理的实验组外,另外设置一个不受实验处理的控制组,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历史、成熟度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因素。真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其特征在于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作研究变量。它可以分为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00年选8)1.被试间设计: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01年名4,02年简5)被试间设计主要有随机组设计和配对组设计两类。随机组设计又称为完全随机化设计或独立样本设计。各实验组之间没有相关。常见的随机设计有后测设计、前测后测设计和所罗门四组设计等;配对组设计是随机组设计的逻辑扩展。配对组的N个被试每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所接受的处理由随机分派决定。2.被试内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全部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08年选17,02年简5)3.混合设计,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对某些(或某一)自变量进行被试间处理,而对其余自变量进行被试内处理的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严密。(00年名2)1.时间序列设计:指对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验实施处理,并在实施处理前后周期性做系列测量,然后分析前后测量是否具有连续性,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基本形式为:系列前测——实验处理——系列后测。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指一组被试抽取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前一个时间样本里出现实验变量,而在后一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变量。3.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系列设计4.分解样本前后测设计5.修补设计41.多因素实验设计答: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同一实验研究中,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根据自变量的数目可以分为两因素实验设计和三因素实验设计。根据被试选择和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分类,可以分为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完全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分组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03年论2<指南P211)根据自变量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操作变量多因素实验设计、被试变量多因素实验设计和混合变量多因素实验设计。42.现场研究法答:现场研究法又称实地研究法。是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以探讨客观、接近自然和真实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语义分析法答: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分析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语义分析结果计分有两种方式:将7点等级从左到右或右到左计为1至7分;将中间等级计为0分,两端分别计为-3和+3对语义分析获得的数据有以下分析思路:1.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2.通过分析比较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具体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了解他们的改变情况;3.通过分析比较同一被试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项目上对两个概念的不同评价结果,探讨两个概念所含意义的接近程度,即语义距离。44.内容分析法答: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心理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方法。45.口语报告法答:口语报告法就是通过分析研究被试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口头陈述,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46.社会测量法:(06年选17,09年选6)答:社会测量法是定量地揭示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的社会结构模式,即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各成员在该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有提名法、猜人测验、社会距离量表、关系分析法。第四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的质量审核1.质量审核内容:所要求的各方面的资料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及其;被试个体的资料数据审核有否遗漏、前后矛盾之处。2.质量审核的方法:计量审核、逻辑审核两种。3.数据资料的剔除与补偿。47.定性分析(06年简5)答:定性分析是指对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它是运用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心理与教育科学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本质,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建构提供依据1.定性分析具有以下特点答:⑴定性分析是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⑵定性分析侧重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意义”;⑶定性分析倾向于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⑷定性分析不仅注意对结果和产品的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定性分析基本方法: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49.统计分析答: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需借助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因此,定量分析也常常被称为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具有以下功能:⑴可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的形式化的描述;⑵是进行解释和科学预测的重要方法;⑶可以训练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统计分析的作用和地位:一方面,统计分析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必备工具。另一方面,那种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是片面的、错误的。统计分析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50.方差分析(10年简4)答: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数据中的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使用方差分析的条件是:总体正态分布;变异是可加的;方差齐性,即各处理内(即实验组内部)的方差一致。(03年选6,05年简5)方差分析的种类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51.聚类分析答;聚类分析又称分类分析、集群分析,是研究分类聚集的方法。它是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其在性质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按观察值大小聚成若干可以定义的类别。可以分为样品聚类和指标聚类。52.判别分析答:以已掌握的不同类别的样品为标准,结合所观测的不同样品的若干项不同的观测指标数据,建立一个或多个线性组合,成为判别函数,将尚待判断的事物加以判别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53.因素分析答: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是从为数众多的观测变量中概括出少数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又称因素)去替代已有的一些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提取因素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影像法、主轴法。(04年选9)因素分析的计算步骤:首先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因素提取;因素旋转。因素选取后,一般要对因素进行旋转,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解释因素的意义。(03年选10)54.因素负荷答:因素负荷是指因素模型中,各公共因素和独特因素的加权系数。一般情况下,它是指公共因素的系数。55.公共因素方差(06年名7)答:一般用h2表示,又称为共同性或公共性,是指公共因素所决定的方差在观测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56.特征值和贡献率答:特征值即每个因素在所有变量上因素负荷平方之和。特征值越大,说明该公共因素越重要。(02年选15)贡献率指各因素的特征值在总的公共因素方差之和中所占的比率。贡献率越大,说明所抽取的因素越能反映观测变量的变异。57.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08年简6)答:要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和特征以及研究设计;二是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适用条件。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目的;变量的特征;数据的分布特征;研究设计类型。第五章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58.研究结果解释的原则与方法答:研究结果的解释就是对已分析的数据及其关系进行说明,揭示其意义。研究结果解释的原则。结果解释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指解释必须客观、真实;二是整体性原则,指解释必须综合考虑,全面思考。研究结果解释的方法1推论法,即从已知的数据(统计结果)或事实,推导出未知的原理或规律;2演绎法,即从普遍的一般性原则推论出局部的原理;3归纳法,即以许多特殊的事例为基础,归纳出普遍的、一般的原理;4因果推论法,即通过由因推果或由果溯因来确定因果关系及其方向。59.研究结论的概括性答:研究结论的概括性是指根据研究结果及其解释作出的研究结论可以应用或推广到其他情境或人群的合理性程度,也就是研究结论的普遍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外部维度的概括性有被试之间的概括性、物种之间的概括性、情境之间的概括性。内部维度的概括性有变量的概括性、方法的概括性、心理过程的概括性。60.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类型答:①正交关系。也称虚无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②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③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某一些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些变量发生变化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符合的条件如下:有可解释的相关关系;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不能是虚型关系;因果决定的方向不能改变。确定因果关系的途径有归纳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析法。61.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答:确定研究报告的类型;拟定提纲;写作初稿;修改定稿。62.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07年简6)答:心理学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如下: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63.研究报告问题提出部分(前言部分)的阅读和评价答:在这一部分,要问自己几个问题⑴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⑵该研究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⑶如果自己是研究者,怎样去检验研究假设.64.研究报告研究方法部分的阅读和评价(10年简6)答:在这一部分,要问自己几个问题⑴作者的研究方法能否检验研究假设;⑵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被试如何取样,是否合理;⑶按照作者的研究方法,预测将取得怎样的结果;⑷自己提出的检验假设的方法是否比作者的好。心理统计学第一章数据类别与整理65.数据类型答:按量表水平的不同,数据可以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称名数据,也叫类别数据,它只能标示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称名数据具有区分性。性别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也叫等级数据,依据拥有某种属性的多少或者水平的高低进行排序。顺序数据具有区分性、序列性。名次属于顺序数据。(07年选11,09年选9)等距数据,也叫间隔数据,它具有相同的单位,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是不能进行乘除运算。温度属于等距数据。(00年选11,06年选18,08年选16,10年选15)等比数据,既具有相同的单位,也具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分数、身高、体重属于等比数据。66.集中量数答:算术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其要求数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数据必须是同质的;数据取值必须明确;数据离散程度不能太大。(08年选18,09年简3)特点:反应灵敏、计算严密、简单明了;要求相同测量工具所获得的数据;在数据相对集中,离散程度不是很大时,对于数据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性较好;较少受抽样波动影响。中数,将一组数据按取值大小排序,位于序列中间者即为中数。(06年名2,10年选1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08年名4)几何平均数,公式为数据离中趋势的描述指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组统计量,即离中趋势量数的选择与计算。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离中量数A.方差:反应一组数据离散趋势的量数,等于一组数据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总体方差用σ2表示,样本方差用S2表示。B.标准差:反应等于一组数据方差的平方根。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样本标准差用S表示。C.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公式为CV=(S/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100%(02年简6)。变异系数应用于同一团体不同测量间变异的比较;对不同团体进行同一测量,当各团体间水平相差过大时,变异系数可用于团体间变异的比较。D.平均差:各数据与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E.四分差,四分差Q等于第3个四分位数Q3(即第75个百分位数)和第一个四分位数Q1(即第25个百分位数)之差的一半。数据一致性:两种不同测量之间,即两列数据之间是否有关系。但不能确定因果。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列变量相关程度的数量指标。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1.积差相关(皮尔逊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两列变量为正态变量,且呈线性关系的测量资料。计算皮尔逊相关时需要满足:数据是成对的,却数目不少于30对;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分布的变量;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2.等级相关的适用条件是等级变量的资料。包括斯皮尔曼相关和肯德尔和谐系数。a)斯皮尔曼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均为等级变量的呈线性相关的资料。b)肯德尔和谐系数适用于k个评价者,评价n个事物的等级变量资料,多用于多位评分者的评分者信度分析。(08年选19,10年选17)3.点二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一列为正态变量的连续数据,另一列为二分名义变量的资料。常用于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03年选8)4.二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变量,但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为两类资料。(06年选20)5.多系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两列变量都是正态等距变量,但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为多项分类变量。第二章数据分布与参数估计正态分布的特点与应用:1.正态分布是连续性的概率分布。2.服从于正态分布的X变量的正态曲线位于横轴上方;该曲线是以直线X=μ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呈钟形,中间高,两端低;曲线两端与横轴渐变渐进但永不相交。3.曲线在X=μ处有最高点;在X=μ±σ处有两个拐点。4.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正态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依两个参数(μ,σ²)不同而不同,μ决定曲线位置,μ越大,曲线越往右。Σ决定曲线形状,σ越大,曲线越低阔。正态分布:(01年选9、07年选19、09年选7,10年选18)均值μ为0,方差σ²为1的正态分布较做标准正态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取值化为标准分数Z后,则Z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在正态分布下可以对标准差做如下解释(S为样本标准差)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1S包含所有数据的68.26%;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1.96S包含所有数据的95%;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2.58S包含所有数据的99%。正态分布的应用:按能力分组,确定人数;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测验分数的正态化。70.标准分数答: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标准分数(standardscore),也称为标准化值或Z分数。Z=(x-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s.71.二项分布答: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则在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X这个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平均数(期望)μ=np;(02年选12,05年选15)标准差σ=eq\r(npq);(q=1-p)(04年选10,06年选19)比如,单项选择题的考试,事件A就是作对1题,n为题目总数,事件A发生的次数X就是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服从二项分布的。72.点估计(07年名7)答:当总体参数不清楚,用一个特定值(一般用样本统计量)对其估计,就称为点估计。一般用样本平均数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估计总体参数μ,用样本标准差Sn-1估计总体标准差σ。点估计应满足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充分性四个条件。无偏性:要求所有可能的用作估计值的统计量与参数真值的偏差的平均值为零。一致性: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时,估计值会越来越接近它所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若存在一个无偏估计量,对于其它无偏估计量来说,它的方差是最小的,则这一估计值是有效的。充分性:用作估计值的统计量能够反映样本全部数据所反映的总体的信息。73.区间估计(01年名3)答:区间估计是指用数轴上一段距离,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度时总体参数可能落入的区间。置信度(1-α)也叫置信水平,是指估计的总体参数落入置信区间的可靠性程度。第三章假设检验74.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答: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些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进行判断,或从样本的差异推论总体差异的过程,就是假设检验。虚无假设也叫原假设、零假设、无差假设,以H0表示。虚无假设一般都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没有差异,如μ1=μ2。(05年名7)备择假设,是与虚无假设相对立的假设,又称为科学假设、对立假设,以H1表示,备择假设一般都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异,如μ1≠μ2。(09年名4)统计学中不能对H1的真实性直接检验,而必须通过建立虚无假设来达到检验的目的,若能证明H0为真则H1为假,若H0为假则H1为真。(07年选20)75.α错误和β错误(04年简5)答:α错误又称I型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真时,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也叫弃真错误。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统计错误的概率为α。(01年单选,08年选18)β错误又称II性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也叫存伪错误。(02年名4,10年名3)α错误和β错误的关系。α增大,β就减小;α减小,β就增大。对于固定的α,主要是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来减小β。(06年选11)76.显著性水平(00年名4)答:显著性水平是一种检验标准,以α表示,概率不超过α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显著性水平是对拒绝虚无假设所犯错误所定的标准,通常取α=0.05或0.01.77.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答:单侧检验是查统计表时,按分布的一侧计算显著性水平概率的检验。凡是检验两个总体有确定性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高于、低于、优于、劣于的假设,都用单侧检验。单侧检验的备择假设是H1:μ1<μ2或μ1>μ2(08年简4)双侧检验是查统计表时,按分布的两端计算显著性水平概率的检验。凡是检验理论上不能确定两个总体一个一定比另一个大或小的假设,都用双侧检验。双侧检验的备择假设是H1:μ1≠μ2(07年名2)78.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属于方法部分)(06年简3)答:①建立虚无假设H0和研究假设H1②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③规定显著性水平α,并根据检验的类型查出临界值④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⑤比较临界值和统计值并进行决策:统计值小于临界值,则接受虚无假设H0,拒绝研究假设H1;反之,则拒绝虚无假设H0,接受研究假设H1。H1H1HH179.非参数检验方法答:非参数检验对样本分布没有要求,适合两总体非正态分布,也适用于数据为等级数据甚至称名数据的情况。对独立样本采用秩和检验法和中数检验法。(03年选9,05年选15,09年选8)对相关样本采用符合检验法和符号秩次法。(08年选20)80.卡方检验(03年简4,07年简5)答:在心理学中对计数数据的统计分析的依据是根据χ2分布,故称这类统计分析方法为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不做要求。81.卡方检验的性质(适用条件)答:①属于非参数检验,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不做要求。②适用于对计数数据的检验。③也能处理连续变量的拟合检验问题。④适用于对一因素多水平或多因素数据的检验。卡方检验适于检验多组计数数据的差异。(04年选11)82.卡方检验的应用(类别)(03年简4,07年简5)答:卡方检验适用于对计数数据的检验。也能处理连续变量的拟合检验问题。卡方检验适合于对一因素多水平或多因素数据的检验。按卡方检验处理问题的性质,可以分为配合度检验、独立性检验、同质性检验。配合度检验指实际观察次数与某种理论次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或检验某种次数分布的总体是否服从某一给定的理论分布。属于单因素检验。独立性检验指根据两变量的交叉分类的次数表,检验两个变量是独立的还是有关的。属于双因素检验。同质性检验指检验两个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分类是否有类似的分布模式,即这两个样本数据是否同质的问题。第四章各种研究设计的方差分析83.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答:实验的因素是一个或多个,每个因素又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水平,随机选取被试,又随机分组,将各组被试随机地安排到一种实验处理组之中的实验设计,称为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取样的数据应具有以下特点:数据正态性;方差可加;方差齐性;若变量数据为等比或等距数据,用参数的方法;若变量数据为等级变量,用非参数的方法。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的步骤:平方和的分解和计算、自由度的确定、均方的计算、效应模型与F检验、解释。84.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答:影响研究的因素方面“同质”的被试,设计中称为“区组”。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是指每个区组内均随机地实施全部处理组合的设计。85.析因设计答:析因设计,又称因子设计,指两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各水平组合都要得到考察的实验设计。例如2*2*2析因设计表示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有2个水平,共有8种实验处理。(04年选2)86.嵌套设计答:嵌套设计又称阶层设计,是指下一层不同因素水平只在其上一层因素某一水平下出现,而在另一水平下不出现的设计。(05年选16)87.裂区设计答:裂区设计是指研究者只关心多因素中某一因素的主效应,以及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对另外的一些因素主效应不感兴趣的一种多因素设计。88.拉丁方设计答:拉丁方设计扩展了随机区组设计思想,以便分离出两个无关变量的效应。它是在一个含有P行、P列的方格中分配P个字母的管理方案。其中P行表示无关变量1的P的水平;P列表示无关变量2的P个水平;P个字母表示自变量的P个水平。第五章一元线性回归89.回归分析答;回归分析是用变量的观察数据拟合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几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关系式表达这种关系;检验自变量影响的显著程度,比较各自变量作用的大小;进而用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去解释和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90.回归方程答:y=a+bx是y对x的一元回归方程。其中,a称回归常数,b称回归系数。(04年名2)91.确定系数(03年名2)答:确定系数,也叫测定系数,指回归方程中,y变量的变异由x变量决定的比率,即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能够所占比率。确定系数越大,说明回归效果越好。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确定系数)即为相关系数的平方。(02年选13,10年选16)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复习章节安排:567>42>110>389第一章绪论92.测量答: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测量包括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单位。参照点是计算事物的量的起点,有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93.测量的量表答: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以分为四种量表水平,即命名量表水平、顺序量表水平、等距量表水平和比例量表水平。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者把事物归类,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顺序量表,不仅指明类别,还能指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有相等的单位。比例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94.心理测量(00年名3)答: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量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95.编制心理测验的一般程序(05年简6)答:编制心理测验一般要经过确定测验的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写题目、题目的预测验和分析、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对测验的鉴定、编写测验。编题计划通常是一张双向细目表,指出测量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96.编写测验说明书(07年简4)答:测验说明书要就下列问题作出详尽而明确的说明⑴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⑵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根据。⑶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和注意事项。⑷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⑸常模资料。⑹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97.测验标准化(03年名4,09年简6)答:为了减少误差,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的过程,称作测验标准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内容的标准化,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⑵施测的标准化,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和时间限制;⑶评分的标准化,要客观评分,客观性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⑷对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建立常模即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98.测验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答: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异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现象。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随机误差既影响测值的准确性又影响一致性。它与效度、信度都有关。(00年选12,04年选19)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系统误差只影响测值的准确性,它只与效度有关。(05年选19)99.测验误差的来源答:常见的测验误差来源于测验内部、施测过程、受测者本身三个方面。测验内部引起的误差主要来源于题目取样。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物理环境、主试方面、意外干扰、评分计分。(00年简3)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有测验的经验、练习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反应定势、生理因素。第四章测验结果的解释100.原始分数答:测验施测以后,将受测者的反应与答案作比较即可得到每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这种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叫原始分数。101.导出分数答: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叫做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分为常模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结果参照分数。测验结果解释/导出分数三大类1、常模参照分数A.发展量表:智力年龄、年纪当量、发展循序量表B.商数:比率智商、教育商数C.百分位:百分等级、百分位数、十分位D.标准分数: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其他(T分数、标准九分、CEEB分数)2、内容参照分数:掌握分数、正确百分数、等级评定量表3、结果参照分数102.常模(04年名6,08年名3)答:常模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常模是参照标准的一种,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就是常模。“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103.常模团体答: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常模团体的条件:群体必须明确、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样本大小要适当、注意常模的时间性、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104,常模参照分数(06年选14,08年选13)答:常模参照分数包括有发展量表、商数、百分位、标准分数。T分数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韦克斯勒测验分数(离差智商)以100为平均数,以15为标准差。105.比率智商(01年选3)答:推孟提出比率智商概念。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之比的商数乘以100,得到的就是比率智商。IQ=100*(MA/CA)106.教育商数答:教育年龄和实际年龄之比的商数乘以100,得到的就是教育商数。EQ=100(EA/CA)。107.百分等级:(01年选13)答: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108.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答:一.转化表。转化表的基本要素是原始分数表。二.剖析图。剖析图是把一套测验的几个分测验分数用图表呈现出来。三.常态百分位图表。在标准分数量表上又加了百分等级。109.内容参照分数答:内容参照又叫范围参照,它是将被试对指定范围中的内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的一种参照,内容参照属于标准参照。内容参照分数分为:掌握分数、正确百分数、等级评定量表。(07年选14)110.结果参照分数答:将效度资料与常模资料结合起来,用效标行为的水准来表示的分数叫结果参照分数。呈现结果参照分数的方法有期望结果的概率、预期的效标分数。第五章测验信度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111.信度系数答:大部分的信度指标都以相关系数表示,即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两组资料的相关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为信度系数112.测验信度的类型答:测验信度:指测量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重测信度: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受试者,前后施测两次,再根据受试者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其误差变异来源于时间取样。(01年选14,06年选15,10年选7)复本信度:任何测验只有所有可能题目中的一份取样,所以可以编制许多平行的等值测验,叫做复本。如果一个测验有两个以上的复本,根据一群受试者接受两个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即得复本信度。(03年选12)分半信度:是指在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采用分半法估计得到的信度系数,也称为内部一致性系数。即将测验题目分成对等的两半,根据各人在这两半测验的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经过适当修正后,来作为信度的指标。其误差变异来源于内容取样(02年名7,05年选18)分半信度的常用计算方法是奇偶分半法,将题序号为奇数的所有题目作为一半,将题序号为偶数的所有题目作为另一半,再求这两半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半信度校正公式斯皮尔曼-布朗校正公式rxx=2rhh/(1+rhh),rhh为奇偶相关系数,rxx为分半信度系数。(09年选15)同质性信度:同质性指的是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这里指的是分数的一致,而不是题目内容或形式的一致。其误差变异来源于内容的异质性(08年选14)同质性测量办法:库德-理查逊公式;克伦巴赫α系数;何伊特信度;因数分析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评阅测验卷之后考察各位评分者评分间一致性程度的指标。考察评分者信度的方法是:随机抽取相当份数的试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记分规则分别给分。然后根据每份试卷的两个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评分者信度。当评分者信度达到0.90以上时,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其误差变异来源于评分者间的差异。(03年名3)113.测量的标准误答;测量的标准误指误差分布的标准差。它是测量误差大小的指标。测量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SE=SxEQ\R(2,1-rxx),其中SE为测量的标准误,Sx为样本测量的标准差,rxx为测验的信度系数。114.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04年简6,10年简2)答: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包括误差变异、被试样本、试题数量、测验难度、间隔时间等。(1)误差变异: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凡被试者、主试者、测验内容、施测情境等各个方面能引起随机误差而导致分数不一致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2)被试样本:影响信度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来确定信度的被试团体的特性,包括团体的异质性和团体的平均水平。(3)题目的数量:即测验的长度。一般说来,在同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提高信度。因为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加大分数范围。(4)测验难度:测验的难度与信度间没有简单的关系。然而,若测验对某团体太难或太容易,则分数范围将缩小,从而使信度降低。(5)间隔时间:以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间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反之,间隔时间越久,信度系数越低。第六章测验的效度115.测验的效度答:测验的效度被定义为测验对于它所要测量的目标所能测量的程度。在测量理论里,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里,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测验的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三大类。116.测验的效度和信度的关系答:测验的效度和信度的差别在于所涉及的误差不同。信度考虑的是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的误差包括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但是一个测验的效度高的话,该测验的信度必定高。117.影响效度的误差的来源答:凡是能产生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效度。对效度有普遍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下列三方面1测验组成方面,测验之效度取决于试题性能。2测验实施方面,测验的实施程序是影响效度的重要因素。3被试反应方面,被试的兴趣、身心状况等,都能影响他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反应。118.内容效度(03年简5,09年名6)答: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这种测验的效度主要是和测验内容有关,所以叫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评价学绩测验的最适合的方法。(01年选16,05年选20)一个测验要有内容效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专家判断、统计分析、经验法。119.表面效度(03年简5)答:表面效度是由受测者、使用测验者的行政人员或其他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来看,这个测验是否有效,也就是从表面上来看,测验题目与测量目的的是否一致。120.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的区别(03年简5)答:定义不同。评价者不同。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做表面上的检查而确定的。判断的标准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根据测验内容做出的主观判断,但是内容效度同时考虑到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的微妙关系,表面效度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明显的、直接的关系。121.构想效度答:构想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的、假设性的概念或特质。构想效度就是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确定构想效度的方法有测验内方法、测验间方法、研究测验的效标效度、考察实验变量对测验分数的影响、搜集某些变异上的证据等。122.效标(08年简5)答:效标是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研究者感兴趣的行为。效标可以区分为观念效标和效标测量。效标测量是对效标进行操作性测量的指标。一个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实用性。有效性是指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可靠性是指效标测量必须有较高的信度;客观性是指采用判断性的效标测量,必须控制偏见,使评定过程尽可能客观;实用性是指效标测量应尽可能用法简单、省时省力省钱,效标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时间性。123.效标效度(10年名4)答:效标效度: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其中,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02年选16,03年选11)确定效标效度的方法: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功利率。(07年选15命中率所反应的测验效度属于效标效度)影响效标效度的因素:测验的长度、被试的取样、所用的效标、干涉变量。第七章项目分析124.项目分析答:项目分析是指根据被试的反应对组成测验的各个题目(项目)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其功用的程序和方法。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包括考虑内容效度,题目编写的恰当性和有效性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指题目难度和区分度的测量。125.难度(06年简4)答: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的百分比表示,P=(R/N)*100%.,公式中P为通过率,N为全体被试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126.区分度(06年简4)答: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也称项目的效度。(01年名2,05年名8)127.确定区分度的方法答:有项目特征曲线、项目与效标的相关、鉴别指数。项目反应与效标(或测验总分)的基本关系可以用项目特征曲线来表示。项目特征曲线描述了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如果该项目的通过率在效标分数的低端很低,而在效标分数的高端很高,说明这个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做出有效区分。。一般说来,曲线坡度越陡,鉴别能力越好,预测的误差越小。当坡度为90o时,区分度为1.00(最高),当坡度为0o时,区分度为0。(02年名8)项目与效标的相关即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指标,它是指测验编制中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当效标测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时,可以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H)和低分组(L),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异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鉴别指数的范围在1.00到-1.00之间。(02年选17,06年名4)鉴别指数的计算公式D=PH-PL其中D为鉴别指数,PH为高分组通过人数百分比,PL为低分组通过人数百分比。128.区分度的值具有相对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答: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区分度的值不同;用相关法计算的区分度值受样本大小影响;用两个极端组通过率的差异作为区分度的指标,其值受分值标准的影响;区分度值的大小与样本的同质性有关。129.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06年简4)答: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说来,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低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由于人的多数心理特性呈常态分布,所以项目难度的分布也以常态为好,即特别难和特别容易的题目较少,越接近中等难度的题目越多,而所有项目的平均难度为0.50。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般群体才能有较高的区分度。第八章学绩测验130.学绩测验答:学绩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或训练后所学到的东西,是在一个比较明确的、相对限定的范围内的学习结果。学绩测验用来描述现状,指明一个人已经学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学绩测验的应用:反馈功能;评价功能;研究工具;人才选拨与安置。第九章智力测验131.智力测验答:智力测验也叫普通能力测验。最有影响的智力测验有比纳西蒙量表B-S、斯坦福比纳量表S-B、中国比纳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瑞文测验。最早编制出心理测验量表的心理学家是比纳。(00年选1)比纳测验和韦氏测验都是个别施测,瑞文测验可以个别或团体施测。韦氏测验可以测得三个智力商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它们均为离差智商。瑞文测验是非文字智力测验,最适合用来进行跨文化研究。(03年选13)132.离差智商(07年名4)答:离差智商是将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是韦克斯勒提出的概念。离差智商是是个人智力水平的一种指标,一种属于标准分数系统的常模参照分数。对于韦氏智力量表来说,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计算公式是:IQ=100+15(x-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s。其中x为个人在测验上的得分,EQ\*jc2\*"Font:Arial"\*hps10\o\ad(\s\up9(-),x)与s分别为个人所属团体在测验上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第十章人格测验133.自陈量表(04年选20,07年选17,08年选15,09年选16)答:自陈量表是测量人格常用的方法。自陈是指让受测者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自陈量表测验可以团体施测。常用的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NEO人格调查表。134.投射测验答:投射法是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人们把用投射法编制的测验称作投射测验。(00年选3)投射测验的原理:投射测验以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为其理论基础。投射测验最常用的是罗夏克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10年选6)135.投射测验的评价(02年简4)答:投射测验的优点是:①可以对人格作综合、完整的探讨,对受测者的内心生活作深层的探索,并作出动态解释;②测验本身不显示任何目的,受测者不至于有意防范而作虚假的反应。投射测验的缺点是:①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②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③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④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易使用;⑤与其他测验相比,被试的反应更易受实施情境的影响。136.评定量表答:评定指通过观察给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确定一个分数(通常为等级),表达评定结果的标准和程序叫评定量表。评定量表包括有莱氏品质评定量表和卜氏儿童社会行为量表。137.情境测验答:情境测验是把受测者置于特定的情境中,由主试观察其在此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从而判定其人格。情境测验分类:品格教育测验CEI、情境压力测验。(02年选18)_1355164676.unknown_1361120290.unknown
/
本文档为【(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