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

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

2019-02-11 6页 doc 22KB 2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今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其用意就是将大达法师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玄秘塔碑》颂功德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文,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兄弟镌刻。从撰文书丹到镌刻世称“三绝”。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现存完整的字1276个。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
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
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今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其用意就是将大达法师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玄秘塔碑》颂功德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文,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兄弟镌刻。从撰文书丹到镌刻世称“三绝”。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现存完整的字1276个。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由此可看出他学颜出欧,别构新意。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喻其驾意。”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欧书《九成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为入门典范。 柳公权,字诚恳,号松雪道人。京兆华原即今铜川市耀县人,村子是稠桑乡柳家原。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少时很尊敬父母,听哥哥的话,跟哥哥读书。写文章、写字、绘画、一学便会。酷爱文史,爱发表政治卓见。24岁考中进士。他头脑清楚,笔法流利,文词严谨,深为唐穆宗所常识。根据他爱儒墨,喜政论,文学书法和强记博学的特长,封为“翰林书院抬学士”等职。 他博览群书,才华出群,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一次陪文宗到未央宫,轿车刚停,文宗就令他以数十言颂之。公权一视,出口成章,左右逢源,言辞流利优美,无不惊叹。文宗又笑着说:“卿再吟诗三首,称颂太平”。公权毫无难色,慢步高歌,七步三首,文宗感叹地说:“曹子建七步成诗,卿七步诗三首,真乃奇才也”。 柳公权博览群书,对《诗经》、《尚书》、《春秋》、《左传》、《国语》都很有研究,是一位很有才学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唐著名的书法家、他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对真、行、草三体都有很高的造诣,更工于正书。他初学王羲之,继学欧阳询、颜真卿、终于融合诸家笔法,独创一格,自成一家,史称“柳体”,对后世影响极大。柳体兼取欧体之方,颜体之圆,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笔力遒劲峻拔,结构严谨,并有好朗开阔之精神,清劲方正之风采,世称“颜筋柳骨”,与欧、颜齐名,是唐宋八大书法家之一,蜚声中外。 那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为不孝”。就连不习汉字的外国使臣,每次入京,也“必重购柳书以去。” 柳公权用笔之道,富有深刻哲理。穆宗李恒问他用笔之法,他回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穆宗听了,顿时政容,悟其笔谏之意。 柳公权历经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十帝,官至太子太师,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咸通六年(公元865)逝世,享年88岁,和兄公绰同葬耀县阿子乡让义村,墓前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源立碑,上书“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权墓”。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秘塔碑》全文如下: 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 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宏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邱,隶安国寺。具威仪於西明寺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 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莫能知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辩欤! 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於他等。复诏侍皇太子於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尚率缁属迎真骨於灵山,开法场於秘殿,为人请福,亲奉香灯。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 参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元契欤! 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摽表净众者,凡一十年。讲《涅槃》《唯识》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於瑜伽,契无生於悉地,日持诸部十 馀万遍。栢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邱陵,王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於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异香犹郁。其年七月六日,迁於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元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八。门弟子比邱、比邱尼约千馀辈。或讲论元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 呜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业,虔守遗风,大惧微猷有时堙没。而ト门使刘公,法缘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休尝游其藩,备其事,随喜赞叹,盖无愧辞。铭曰: 贤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灵,出经破尘。教网高张,孰辩孰分。有大法师,如从亲闻。经律论藏,戒定慧学。深浅同源,先后相觉。异宗偏义,孰正孰驳。有大法师,为作霜 断,尚生疮疣。有大法师,绝念而游。巨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迭耀。宠重恩顾,显阐赞导。有大法师,逢时感召。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会昌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建。刻玉册官邵建和并弟建初镌。 崇福寺 街亭古镇(即历史上也称东柯谷)位于今天水市东南的麦积区境内,地处天堑渭河南岸,为渭水南古陈仓渭水道重要驿站被称为“秦汉之襟喉”。古代延续至民国时,“会馆”、“驿店”林立,商古云集,历史上经贸活跃,它是陕甘川商贸交汇地,因为经济的原因,千客骚人多汇于此,文化一时也很繁荣。著名诗人杜甫描写街亭古镇风光的诗就有八首之多。如:“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同”;“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寒”;“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檐雨乱淋幔,山云低渡墙”等等。这里历史上寺庙众多,但最著名的寺庙要算崇福寺了。 崇福寺地处街亭百里观龙山西端山坳,山下开阔处为街亭古镇,整个古镇被南北东柯河相抱。崇福寺又被雄伟的山与街亭古镇夹拥着,庙宇巍峨,古树葱郁,整个寺庙、道观融为一体,依山势拾级而建,大有深山藏古寺之趣。这所寺庙与全国其它寺庙一样,上千年的古柏因为人为破坏,现今仅在城隍庙院中存活一株古柏和一株古槐,但庙内尤为珍贵的白骨松尚存。从前 些年重修崇福寺时发掘出的奠基砖、综合寺庙的建筑风格看:崇福寺作为多神共奉一庙的“众神”庙,应该是通过多代建筑才形成今天这种格局。城隍庙即纪信祠(因为纪信为天水人,迄今除天水市内的纪信祠外,天水三岔等多处庙内供奉其神 位像)有可能最早建于汉代。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秋月,即公元683年,崇福寺有过一次大的修建。今天的崇福寺由三部分组成。由东向西和由上即下依次为:杏林观、崇福寺和纪信祠。杏林观由始母宫、灵宵殿、真武殿、三官殿、灵官殿和南天门组成。崇福寺由大佛殿、娘娘殿、财神殿、韦佗殿、天王殿、碑亭等建筑组成。纪信祠俗称城隍庙由卷棚、大殿两部分组成,旁建有华佗庙。祠前为山门、照壁,山门外有三百六十六级蜿蜒的石阶直通街亭古镇。崇福寺因为唐朝高僧大达法师端甫,早年在此出家修行,唐朝时其誉满京城——长安,当时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大达法师 大达法师——端甫,他是继玄奘法师(唐僧)后中国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於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天水,父亲赵氏,生母张夫人。大达法师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端甫十岁在街亭崇福寺做沙弥,17岁升任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惟识》于安国寺法师,通《涅槃》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 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槃》、《惟识》等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由此可见端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非普通僧人可比。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六十八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今天传于世的柳公权字贴,就是拓于纪念天水这位高僧的《玄秘塔碑》的内容,可见其声望有多么深远! 我收藏的《玄秘塔碑》拓本,是五代时所拓,刀口犀利字迹清晰,极其珍贵。搞书法或者收藏的人都知道,唐五代拓本流传至今的没有几件,而且件件都是镇馆之宝,难以相见。现将我收藏的拓本节选其三个关键部位予以刊登,说明刊本是五代拓本的重要依据,以饱爱好者眼福。拓本第一页,三教的“三”字三行,拓本有三行的只在个别文献上提到过,这个“三”字三行拓本在目前所有的拓本实物和出版物上是唯一可见的。(见图一图二)拓本第十五页,万遍栢的“栢”字,这在目前所有的拓本实物和出版物上都是“指”字,是宋代以后剜改为“指”的,以讹传讹一直到现在。(见图三 图四)拓本最后一页,在瞻仰徘徊和会昌元年之间有两排小字,上写有:“同光四年仲秋,长白联辉联方.会稽赵枢.钱江谢应选同观。”同光四年(公元926)是五代后唐庄宗的年号,可见该拓本是五代拓本无疑。(见图五图六)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
/
本文档为【柳公权玄秘塔碑释文及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