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

2019-02-01 20页 doc 101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举报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这是常见的,也往往是治疗所必需的。有经验的医生开出的合并用药处方通常是考虑了其合理性的,多种药物配合得好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但是,并用药品过多,其安全性就很难保证。因为药物之间有一些已知或者未知的不良相互作用,合用就有可能增加毒性,发生不良反应,还有些药物同用时会使治疗作用抵消,这种情况是禁止合并使用的。即使是同类药,作用相似,合并使用时就等于药量相加,会产生毒副作用,很不安全。尤其是有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搞清楚,所以,合并用药品种过多就难免有不适当之处。即便...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这是常见的,也往往是治疗所必需的。有经验的医生开出的合并用药处方通常是考虑了其合理性的,多种药物配合得好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但是,并用药品过多,其安全性就很难保证。因为药物之间有一些已知或者未知的不良相互作用,合用就有可能增加毒性,发生不良反应,还有些药物同用时会使治疗作用抵消,这种情况是禁止合并使用的。即使是同类药,作用相似,合并使用时就等于药量相加,会产生毒副作用,很不安全。尤其是有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搞清楚,所以,合并用药品种过多就难免有不适当之处。即便是医生处方尚且如此,如果病人自作主张地把几种药一起吃就更不安全了。   在这里我谈一下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   高血压治疗的最早措施之一是通过限制食物中的钠盐来改变体内Na+ 平衡。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1.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确实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所谓有效的治疗,就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近研究结果表明,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是138/83mmHg.高血压病的病因不明,无法根治,需要终生治疗。   2.保护靶器官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伤包括心肌肥厚,肾小球硬化和小动脉重构等。一般而言,降低血压即能减少靶器官损伤。但并非所以药物均如此。如肼屈嗪虽能降压,但对靶器官损伤无保护作用。根据以往几十年抗高血压治疗的经验,认为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比较好的药物是ACEI和长效钙拮抗药。AT1受体阻断药将与ACEI一样具有良好的器官保护作用。   3.个体化治疗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并发症,合并其它疾病等情况制定治疗。   4.联合用药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常常是有益的。对于接受一种药物治疗而血压未能控制的病人有3种可能的对策:一是加大原来药物的剂量,但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作用不见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除非病人起始剂量很小;二是换用另一个药,但如果第二种药效果也不好的话,很容易导致病人的顺应性降低或失去信心;三是联合用药,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人中有2/3是联合用药。在目前常用的4类药物(利尿药,β 受体阻断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和ACEI)中,,任何两类药物的联用都是可行的。这样可使两种药物的用量均减少,副作用得以减少。而且,有些药物的联用可以相互抵消某些副作用。   我想谈谈中西药物的合并用药   在合并用药中,有的增强疗效、消除或减低毒副作用;有的降低疗效,增强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与抗生素联用 如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金银花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共同效应,需用抗生素治疗的高龄反复感染者或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连用中药可使病情好转加快。如用小柴胡汤、清肺汤等,除能收到满意疗效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药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西药配伍使用 如三七、赤芍与乳酸心可定合用时,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血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并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以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氧缺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与激素类药物连用 如桂枝汤、人参汤与副肾素联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消炎解毒丸与醋酸地塞米松合用,对内毒素损害的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如应用环磷酰胺时,加服女贞子,石韦、山茱萸等,能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珍珠层粉配服氯丙嗪对轻度肝功能异常者,不仅对肝功无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症肝炎常用激素治疗,对改善症状,消除黄疸有一定的作用,但易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与人参、三七相伍后可减轻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山楂、五味子、乌梅及山楂丸等,其酸性均比醋酸强,其煎液和制剂皆能使尿液酸性增加,因此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不宜与以下西药合用:(1)不能与磺胺药同服。因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大大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2)不宜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因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效力强,在酸性尿液中抗菌能力不降。据实验,链霉素在pH=8时比pH=5.8时抗菌作用强100倍。   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溴化钾、碘化钾、亚硝酸盐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和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解毒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类西药同服,因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钾,在胃液中可产生微量硝酸、硫酸,使硫化砷氧化而毒性增加。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同服。因含有金属离子的中成药所含盐类大多数是不溶性或难溶性的,在酸性条件下,多以离子态进入胃液中,与四环素或异烟肼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而影响吸收。   犀角丸、清热解毒丸等与黄连素同服可产生拮抗作用。甘草、鹿茸及其制剂与降糖西药同服,由于甘草、鹿茸为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血糖升高,从而降低降血糖药的作用。   乙醇为药酶诱导药,骨刺消痛液等因含有乙醇,若 与苯巴比妥钠片、安乃近等同服,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从而降低疗效。   含麻黄的成药如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若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优降宁等同服,上述西药口服后即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破坏,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   接着上面的说,在联合用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噻嗪类利尿药是利尿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药降压治疗时,剂量应尽量小。研究发现许多患者使用剂量小至12.5mg的氢氯噻嗪或氯酞酮即有降压作用,超过25mg降压作用不一定增强,而且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建议单用利尿药降压时的剂量不宜超过25mg,若25mg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应换用或加用其它类型的抗高血压药。单用噻嗪类降压治疗,尤其是长期使用应合并用留钾利尿药或合用ACEI可减少K+的排出。对合并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的患者可选用高效利尿药速尿。吲哒帕胺不良反应少,不引起血脂改变,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可用吲哒帕胺代替噻嗪类利尿降压药。   2.β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可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药单独应用,也可与利尿药,ACEI,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对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的患者疗效较好,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等选用β 受体阻断药较为合适。   3.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与普萘洛尔相似,但不影响血脂代谢。用于治疗轻度及中度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还有一些,有时间再接着写好了。   为了避免再开一帖,就接着在这里写好了。   一。 利尿药为基础的两种药联合应用:   1. 利尿药加ACEI或AT1受体拮抗剂   这两种药物通过利尿剂对RAAS的激活,可产生更强有力的降压效果。此外,ACEI和AT1受体拮抗剂由于可使血钾水平稍上升,从而能防止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电解质紊乱,尤其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2. 利尿剂加β 受体阻滞剂或α1受体阻滞剂   二。 钙通道阻滞剂为基础的两药合用   1.钙通道阻滞剂加ACEI 前者具直接扩张血管上有协同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CCB常见产生踝部水肿,可被ACEI消除。两药在心肾和血管保护上,在抗增殖和减少蛋白尿上亦均有协同作用。此外,ACEI可阻断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加β 受体阻断剂   前者具有的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正好抵消β 受体阻断剂的缩血管及降低心输出量作用。两药对心率的相反作用可使患者心率不受影响。   三。其他的联合应用方法   如两药合用仍不能奏效,可考虑采用三种药物合用,例如噻嗪类利尿药加ACEI类加水溶性β 受体阻断剂(如阿替洛尔),或噻嗪类利尿药加ACEI加   CCB,以及利尿剂加β 受体阻断剂加其他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   我也来谈谈中西药物的合并用药及配伍禁忌吧   现在好像中西药合并应用的几率越来越高了。在合并用药中,有的会增强疗效、消除或减低毒副作用;但是有的降低疗效,增强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在中西药合并用药时切不要忽略配伍禁忌,我来说说~~   1 合理配伍   1.1 增强疗效   1.1.1 中药与抗生素联用 如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金银花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共同效应,需用抗生素治疗的高龄反复感染者或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连用中药可使病情好转加快。如用小柴胡汤、清肺汤等,除能收到满意疗效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1.1.2 中药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西药配伍使用 如三七、赤芍与乳酸心可定合用时,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血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并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以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氧缺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1.3 中药与激素类药物连用 如桂枝汤、人参汤与副肾素联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消炎解毒丸与醋酸地塞米松合用,对内毒素损害的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1.2 减轻毒副作用 如应用环磷酰胺时,加服女贞子,石韦、山茱萸等,能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珍珠层粉配服氯丙嗪对轻度肝功能异常者,不仅对肝功无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症肝炎常用激素治疗,对改善症状,消除黄疸有一定的作用,但易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与人参、三七相伍后可减轻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2 配伍禁忌   2.1 产生酸碱反应 山楂、五味子、乌梅及山楂丸等,其酸性均比醋酸强,其煎液和制剂皆能使尿液酸性增加,因此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不宜与以下西药合用:(1)不能与磺胺药同服。因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大大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2)不宜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因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效力强,在酸性尿液中抗菌能力不降。据实验,链霉素在pH=8时比pH=5.8时抗菌作用强100倍。   2.2 产生有毒化合物 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溴化钾、碘化钾、亚硝酸盐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和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解毒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类西药同服,因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钾,在胃液中可产生微量硝酸、硫酸,使硫化砷氧化而毒性增加。   2.3 形成难溶性物质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同服。因含有金属离子的中成药所含盐类大多数是不溶性或难溶性的,在酸性条件下,多以离子态进入胃液中,与四环素或异烟肼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而影响吸收。   2.4 产生药效学变化   2.4.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如犀角丸、清热解毒丸等与黄连素同服可产生拮抗作用。甘草、鹿茸及其制剂与降糖西药同服,由于甘草、鹿茸为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血糖升高,从而降低降血糖药的作用。   2.4.2 乙醇为药酶诱导药,骨刺消痛液等因含有乙醇,若 与苯巴比妥钠片、安乃近等同服,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从而降低疗效。   2.4.3 含麻黄的成药如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若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优降宁等同服,上述西药口服后即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破坏,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   在这里,我想谈谈糖尿病病人在服用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同时服用以下药物: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使口服降糖药代谢与排泄减慢。会增加璜脲类药物的药效,加上其本   身也有降糖怍用,合用会使血糖降得过低,易引起低血糖昏迷   心得安等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能降低血压。阻碍肝糖原释放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还能促使胰岛分泌胰岛素,掩盖低血糖引起的心律增加等征象;与口服降糖药同服。可造成低血糖昏迷。故糖尿病病人服用心得要十分谨慎。   抗凝血药 如双香豆素。可抑制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容易发生低血糖。   氯霉素可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降低降糖药物的代谢,易引起低血糖   复方新诺明可加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应用时要注意调整降糖药的药量   糖皮质敲素类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解,使血糖升高。故得名糖皮质激素,它们是糖尿病病人禁用的药物。   抗痨药异烟肼、利福平它们能促进肝脏分泌较多的药酶,加速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与排泄。从而缩短其半衰期。影响降血糖作用,降低降糖药的疗效,使血糖升高+病情进一步恶化   雌激素、黄体酮和口服避孕药它们能降低降糖药的疗效。   罗格列酮会使避孕药失效。   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近等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速尿、利尿酸 玻氢克尿噻等利尿药它们能抑制臃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四环素、土霉蠢、庆大霉蠢等这些药可产生大量乳酸,引起病人酸中毒。   烟酸药这种药可引起糖耐量下降 并通过束梢组织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   另外。重症糖尿病病人应慎用一些含糖分过多的药物。如各类含片、咀嚼片常添加有较多的蔗糖作为甜味剂。因含糖分较多。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有说明。   这么多年,看了不少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处方,老是发现硫糖铝的使用问题。某些医师还不以为然。   1.制酸药可干扰硫糖铝的药理作用;硫糖铝也可减少西米替丁的吸收。   2.硫糖铝可干扰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3.硫糖铝可与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络合,降低多酶片的疗效,因此两者不宜合用。   尤其是第1条,特别要关注!   谈下大家熟知的肿瘤科常用的5-FU,其应用广泛,如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放疗增敏剂等,由于其进入体内活化成FDUMP,抑制TS,使不能合成DTMP,FDUMP代替DUMP与TS及CH2FH4 形成复合物不易分离,使TS失活,而产生抗癌机制,外源给与5CHOFH4,在体内转变成CH2FH4,增加不可分离的复合物,增加了5-FU的疗效,而CF(亚叶酸钙)在体内可转变成CH2FH4,增加5-FU的疗效,;研究发现CF+5-FU可增强疗效1倍以上。   由于不是本专业,说得不对请仓颉超版及各位同道海涵!   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这在治疗过程中容易被考虑到的;但是酒精与药物的合并应用却比较隐蔽,即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患者是个酗酒者时,用药在多方面要有所不同——这一点却常为临床大夫所忽略。   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原理   酒精通过影响药物的功能来改变药物的作用,典型的药物与酒精的作用举例如下:   (1)大量饮酒所致酒精与药物竞争相同的代谢酶而抑制药物代谢,延长和增强了药物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2)长期服用酒精刺激药物代谢酶,降低药物的作用。   (3)长期酗酒者由于酶被激活而使药物转化为毒性物质,对肝和某些器官造成损害;   (4)酒精可以增强镇静剂和麻醉药品对大脑的抑制作用。   特殊的药物相互作用   1.麻醉药   术前使用麻醉药可以使人丧失意识和痛觉,长期饮酒者需要更大的异丙酚剂量才能达到失去知觉的目的。由于增加氟烷和氨氟醚的用量而增加了对肝脏损害的风险。   2. 抗生素   抗生素用于感染性疾病。对急性酒精中毒者而言,某些抗生素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头疼和惊厥。如呋喃唑酮、灰黄霉素、甲硝唑、阿的平。异烟肼和利福平是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结核病常见于一些老人和无家可归酗酒者。急性酒精中毒者减少异烟肼的利用度,而长期酗酒者则可减少利福平的利用度,患者均表现为药物的有效性降低。   3.抗凝剂   华法令可以延迟血液的凝集,急性酒精中毒者表现为华法令的作用增强,增加了患者出血的风险。反之,长期酗酒者表现为华法令的作用降低,降低了抗凝的作用。   4 抗抑郁药   酒精中毒者常伴有抑郁症,导致酒精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酒精增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的镇静作用,影响驾车者的驾车精力。急性酒精中毒增加某些三环类药物的利用度,从而增加了镇静的作用。长期酗酒者显示对一些三环类药物作用加强,对另一些药物的利用度则减弱,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但对长期饮酒者有持续的影响。   啤酒和葡萄酒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做酪胺,与一些抗抑郁药有相互作用,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升高血压的危险。按标准饮酒的人也会产生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   5. 抗糖尿病药物   降糖药可以降低血糖,对甲苯磺丁脲来讲,急性酒精中毒者表现为药物作用延长,长期酗酒者药物作用降低。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与甲硝唑相类似的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   6.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是非处方药,治疗过敏及失眠。酒精可以加强某些抗组胺药的作用。这些药物可以致老年人眩晕和镇静,酒精和抗组胺药的合用对老年人群有严重的影响。   7. 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用于治疗幻想、妄想等精神症状,与酒精相互作用的急性表现为镇静作用加强,结果是破坏了人的协调性和出现致死性呼吸困难。长期酗酒表现是抗精神病药造成的肝损害。   8. 抗癫痫药   严重酒精中毒可以增加苯妥因的生物利用度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反之,长期酗酒者降低苯妥因的生物利用度,严重者可导致防止癫痫发作的能力降低,甚至在戒酒期仍可出现上述情况。   9. 抗溃疡药物   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加低剂量酒精的利用度,其临床意义尚不确定,但已有研究对大剂量酒精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质疑。   10.心血管药物   这类药物包括治疗心血管和循环系统的药物,饮用大量酒精者使用心血管药物可以出现晕厥、眩晕等症状。这类药物有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降血压的利血平、甲基多巴、肼屈嗪、胍乙啶等。长期酗酒者降低普奈诺尔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11.麻醉性镇痛药   这类处方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疼痛,包括阿片制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丙氧芬。阿片和酒精共用增强这两类物质的镇静作用,在药物过量时增加死亡风险。单剂量酒精增加丙氧芬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镇静的不良反应。   12. 非麻醉性镇痛药   阿司匹林和一些非处方用止痛药常用于年长者,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胃出血及抑制血液凝集,酒精可以加重症状。老人因饮用酒精饮料和服用大量阿司匹林,具有胃出血的高风险。阿司匹林可以提高酒精的生物利用度,增加酒精的作用。   长期酗酒者体内激活的酶可以引致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伤,甚至按标准治疗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也能损伤肝脏。大量饮酒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至2.6g,就能产生上述不良反应。   ______________主要引自梁苹编译《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抑郁药   酒精中毒者常伴有抑郁症,导致酒精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酒精增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的镇静作用,影响驾车者的驾车精力。急性酒精中毒增加某些三环类药物的利用度,从而增加了镇静的作用。长期酗酒者显示对一些三环类药物作用加强,对另一些药物的利用度则减弱,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但对长期饮酒者有持续的影响。   啤酒和葡萄酒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做酪胺,与一些抗抑郁药有相互作用,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升高血压的危险。按标准饮酒的人也会产生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   5. 抗糖尿病药物   降糖药可以降低血糖,对甲苯磺丁脲来讲,急性酒精中毒者表现为药物作用延长,长期酗酒者药物作用降低。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与甲硝唑相类似的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   6.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是非处方药,治疗过敏及失眠。酒精可以加强某些抗组胺药的作用。这些药物可以致老年人眩晕和镇静,酒精和抗组胺药的合用对老年人群有严重的影响。   7. 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用于治疗幻想、妄想等精神症状,与酒精相互作用的急性表现为镇静作用加强,结果是破坏了人的协调性和出现致死性呼吸困难。长期酗酒表现是抗精神病药造成的肝损害。   8. 抗癫痫药   严重酒精中毒可以增加苯妥因的生物利用度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反之,长期酗酒者降低苯妥因的生物利用度,严重者可导致防止癫痫发作的能力降低,甚至在戒酒期仍可出现上述情况。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32 title="Click to iew full 200582314435389757.jpg (1007 X 681)" border=0 align=absmiddle>   中成药 西药 配伍结果   蛇胆川贝液 吗啡、杜冷丁、可待因 易导致呼吸衰竭   川贝枇杷露、   益心丹、香莲丸、 阿托品、咖啡因 引起药物中毒   益心丹、麝香保心丸   六味地黄丸 心律平、奎尼丁 易导致心脏骤停   丹参片 胃舒平 减少吸收,降低疗效   贝母枇杷糖浆、   香连片、活络丹 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 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复方甘草片、通宣   理肺丸、消咳宁片 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 增加药物毒性,导致心律失常6   黄连上清丸 乳酶生 抑制乳酶菌,使其失去消化能力   乌梅丸、五味子丸   保和丸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   胃舒平、氨茶碱 降低疗效   牛黄解毒片 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 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呼吸系统常用药:防风通圣丸、复方枇杷糖浆、 止咳定喘膏、半夏露、气管炎糖浆、止嗽定喘丸、通宣 理肺丸、止嗽化痰丸、莱阳 梨止咳糖浆、半夏露、解肌宁嗽丸、宁嗽糖浆、喘冲剂气喘膏、鹭鸶咳丸、哮喘冲剂、复方川贝精片、麻杏石甘糖浆、定(平)喘丸与下列西药:   降压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 降压灵等;中成药中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洋地黄类强心药 : 中成药含麻黄碱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因而可使强心药的作用 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 常及心衰等不良反应。   氨茶碱: 增加毒性2~3倍   催眠镇静剂:(苯巴比妥、氯丙嗪等) 相拮抗,降低疗效   肾上腺素: 作用累加,血压升高   药 物 配伍结果   磺胺药 酵母片 抵消了磺胺的药效   维生素C 形成尿结石,不易排出可损伤肾脏   异烟肼、利福平 水合氯醛、鲁米那 引起重毒性反应、药物性肝炎、肝细胞坏死   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硫酸亚铁、富马铁、构橼酸铁 抗生素与铁剂形成极难吸收的络合物,减少两者的吸收,并加重胃肠道刺激。   红霉素 维生素C 易形成尿结石,不易排出可损伤肾脏   麻黄素 痢特灵 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产生血管意外而死亡。   氨茶碱 毒副反应加重。   阿司匹林 消炎痛 胃肠道的副作用,使胃出血,穿孔的机会明显增加。   氯霉素 磺脲类降血糖药 低血糖。   克林霉素 红霉素 相互拮抗,作用减低。   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磺胺类、红霉素、强力霉素 分解失效   庆大霉素、喹诺酮类 疗效增强   大环内脂类: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阿奇霉素 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 增强疗效   C、阿司匹林、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降低疗效   卡那霉素、磺胺类、氨茶碱 毒性增强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 头孢类、氨苄西林、链霉素、庆大、磺胺 疗效增强   呋喃类、罗红霉素 疗效降低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金属阳离子(Ca2+、Mg2+等) 形成不溶的络合物   氨基糖苷类:   硫酸新霉素、庆大、卡那、链霉素 C 抗菌减弱   同类药物 毒性增强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TMP 疗效增强   建议讨论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和机制,只有弄清了原因和机制,才能举一反三,更针对性的用药。   比如说药物对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如利福平,对CYP3A4有诱导作用,而CYP3A4代谢了临床上超过60%的药物,那么利福平和CYP3A4的底物合用的话,则可能加强该药物的代谢,导致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利福平及伊曲康唑的相互作用。除开I相酶,还有II相酶和转运体,也能被一些特定的药物诱导或抑制;再比如说药物对核受体的激活作用,前面说的利福平对CYP3A4的诱导,从机制上说是由于利福平能和一种孤核受体——PXR结合,并激活之,而CYP3A4的表达量受PXR所调控,PXR被激活后能够上调CYP3A4等(P-gp,UGT1A1,CYP2C9)酶和转运体表达。因此使它们活性增强。St John's wort与一类CYP3A4底物,如米达唑伦的相互作用,也是由于该机制。除此之外,一些药物能影响另外一些药物的吸收,如中药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药含金属离子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会在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再者,药物的酸碱性也可能对药物的排泄等环节产生影响,经肾脏排泄是大多数药物从体里排出的主要途径。这个过程可能是简单的被动排泄,但也可能涉及药物转运蛋白质的主动耗能过程。例如,五味子、山茱萸、山楂含有大量酸性成分,可酸化尿液,当与碱性的西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碱等合用时,会促进它们的排泄,可能减低疗效。一点愚见,比较凌乱,希望战友们补充指正!   合理的应是:对病下药,宁简忽滥,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妙。   技术发展,新药如雨后春笋,药物配伍日益复杂。联合用药使作用相互补充,效果相互益彰。然而随着配伍复杂化和联合药物的增多,适得其反的结果,已唤起人们的注意。据统计,联合应用五种药毒性副作用的发生率是4.2%,联合17种至20种药则急剧上升至40%。此外,忙中有错、花多眼乱,在众多配伍中很难防止相互增加副作用的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有人急于求愈,一天之内服几个医生之药,以为"取长补短"、"积少效而成大效",其实这可能是危险的游戏。   安全用药的五个问题   "齐二药"的阴影还未远去,"欣弗"事件再一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安全用药便又一次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下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药剂科王丽霞主任药师为我们讲述安全用药无法回避的五个问题:   自行选药应慎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更加灵活,人们购买药物相对更加方便快捷。再加上俗语"久病成良医"的误导,当患上感冒、头痛、发烧等"小病"时,往往凭借"经验、直觉"自我诊疗,一些人更是秉承"小病去药店,大病才去医院"的观念,有些药店促销导致人们蜂拥而至抢购大量药品的报道屡见不鲜。对此,王丽霞主任药师说:"药品是特殊商品,而不是萝卜白菜,且不说所购买药物的对错,买这么多药物,过期变质、污染了怎么办?误服了过期药怎么办?扔掉不仅浪费更容易造成污染!况且受自我诊疗水平的限制,可能药不对症,而一旦用错了药,人参也可能变成毒药。因此自行选药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盲目采购、更不能囤积药品,以免延误了病情,耽搁了宝贵的诊疗时间。"因此一般非处方药品均注明"用药三天,病情未改善请及时就医".   不要动辄就输液   临床用药原则是"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必须输液时应注意疗程,病情缓解后改用口服或其他给药途径,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以避免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出现。可是很多患者却主动要求医生为他输液,甚至认为不输液就是白住院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王丽霞说:"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医生往往综合考虑后才会决定给药途径,这些就是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得出的,患者要相信医生,不要为了图快,动辄要求输液,甚至有些患者认为不给输液就没有给用好药。另外,由于口服药吸收慢,不良反应相对比较轻,相对输液更安全!而输液、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管,虽然见效快,但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或其它问题,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在基层,急救设施不完善,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往往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严重后果。"   吃药并非多益善   王丽霞说:"少而精应该是医生给药、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因为任何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面性,也就是俗语'是药三分毒',既有治疗作用,也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再加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可能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对人体造成损害。另外对于治疗同一种病的很多药物,虽然商品名不同,但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联合用药容易引起药物叠加,等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会成倍增加。因此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原则上应遵循'能少不多'的原则,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不必要的干预和影响。"   慎用偏方验方   有很多患者由于治病心切,不管是否对症便贸然使用偏方、验方;也有一些人盲目相信偏方和口口相传的验方,甚至对~些偏方、验方奉为至宝,拿回家服用或者泡酒喝;还有一些人外出旅游后把带回的"药材"当"礼品"送给老人、亲戚、朋友,结果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对此,王丽霞说:"中医博大精深,不排除民间有些偏方很管用。但是不懂中药的人对药材的真伪往往难以辨别,可能因购错药出现问题,也有些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其为何有效,对其毒副作用更缺乏基本的了解如何能保证用药安全呢?况且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因此人们在得到民间药材、偏方、验方以后最好请懂中医中药的人看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地评估,准确把握它的用法、用量减低危险系数。"   家庭备药应以急救为主   对于很多家庭都配备家庭小药箱王丽霞说:"有老人、孩子的家庭必备小药箱的确有必要,但是应以急救药物器材为主,比如酒精棉、消毒纱布等,也可以备一些急救药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另外一定要保留药品说明书,按照要求保存在适宜的地方,避光、防潮、防热。并且应经常清理、检查药品,以防止药品过期或者变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些人盲目追"新药"求"贵药",常在小药箱里储存大量的新、贵药。对此,王丽说:"要想有好的疗效首先要看是否安、是否对症。在临床的疾病治疗中,一个好医生往往只用几味药,甚至是价格低廉的普通药品就可以为患者治好病。另外新药投入临床时间较短,需要经过大规模的临床验证,不良反应才能充分发现,因此一定要遵照医生嘱咐用药!" (来源: 新华网 文/刘武)   1 合理配伍   1.1 增强疗效   1.1.1 中药与抗生素联用 如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金银花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共同效应,需用抗生素治疗的高龄反复感染者或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连用中药可使病情好转加快。如用小柴胡汤、清肺汤等,除能收到满意疗效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1.1.2 中药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西药配伍使用 如三七、赤芍与乳酸心可定合用时,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血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并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以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氧缺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1.3 中药与激素类药物连用 如桂枝汤、人参汤与副肾素联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消炎解毒丸与醋酸地塞米松合用,对内毒素损害的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1.2 减轻毒副作用 如应用环磷酰胺时,加服女贞子,石韦、山茱萸等,能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珍珠层粉配服氯丙嗪对轻度肝功能异常者,不仅对肝功无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症肝炎常用激素治疗,对改善症状,消除黄疸有一定的作用,但易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与人参、三七相伍后可减轻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2 配伍禁忌   2.1 产生酸碱反应 山楂、五味子、乌梅及山楂丸等,其酸性均比醋酸强,其煎液和制剂皆能使尿液酸性增加,因此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不宜与以下西药合用:(1)不能与磺胺药同服。因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大大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2)不宜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因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效力强,在酸性尿液中抗菌能力不降。据实验,链霉素在pH=8时比pH=5.8时抗菌作用强100倍。   2.2 产生有毒化合物 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溴化钾、碘化钾、亚硝酸盐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和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解毒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类西药同服,因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钾,在胃液中可产生微量硝酸、硫酸,使硫化砷氧化而毒性增加。   2.3 形成难溶性物质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同服。因含有金属离子的中成药所含盐类大多数是不溶性或难溶性的,在酸性条件下,多以离子态进入胃液中,与四环素或异烟肼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而影响吸收。   2.4 产生药效学变化   2.4.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如犀角丸、清热解毒丸等与黄连素同服可产生拮抗作用。甘草、鹿茸及其制剂与降糖西药同服,由于甘草、鹿茸为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血糖升高,从而降低降血糖药的作用。   2.4.2 乙醇为药酶诱导药,骨刺消痛液等因含有乙醇,若 与苯巴比妥钠片、安乃近等同服,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从而降低疗效。   2.4.3 含麻黄的成药如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若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优降宁等同服,上述西药口服后即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破坏,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   维生素C,氯化铵,APC或阿司匹林与磺胺类的配伍问题   维生素C,氯化铵,APC或阿司匹林均可以使尿液酸化,使磺胺类药物在尿道的溶解度降低并易析出结晶,从而增大对肾脏的毒性。另外磺胺类药物在与酵母片的联合用药中,酵母片可以使体内的PABA含量增高并与磺胺类药物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使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效果下降。   在与解热镇痛药物的APC的联合使用中,炎痛喜康,泼尼松,安乃近,消炎痛和APC均有刺激性,合用对胃的刺激作用更大,易造成胃溃疡和胃出血。   我想说说抗生素的联合问题。   对于一般CAP入院的患者抗生素一般先只用利复星,如果效果不佳,再联合应用二代头孢,最后才考虑三代+酶的药物。   对于重症肺炎的患者,不要客气,就是泰能+去甲万古。还不行就再加四代氟喹诺酮   对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最常见的就是厌氧菌的感染,可用甲硝唑、升阶治疗采用奥硝唑+头孢米诺(对于细胞壁的破坏作用最强)。   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考虑左克+派奇,呵呵。   我来讲讲肠外营养药的使用吧   作为肠外营养组成成分之一的脂肪乳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并能防止体内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这在临床实践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脂肪乳一般是用从大豆油中提取的长链甘油三酯和蛋黄磷脂制备的。与长链甘油三酯(LCT)相比,中链甘油三酯(MCT)用于肠内营养时,其溶解性好,可较快的吸收入血浆,氧化快,且不需要肉毒碱就能进入线粒体。MCT 可与 LCT 混合后经静脉输入,也能以结构型脂肪乳的形式输入。结构型甘油三酯可望比物理混合的脂肪乳有更低的毒性,而且据报导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的倾向也不明显。在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结构型脂肪乳比混合型能更有效的释放出脂肪酸。但是,在血浆中,脂肪酸的释放很大程度取决于MCT的量本身。目前已进行的临床实验都证明含结构型甘油三酯的脂肪乳是安全的,而且其水解快而完全。   脂肪乳的组成是很相似的,但是在脂肪酸含量上也有一些很小的差异。不同磷脂脂肪酸配制的不同会导致各种介质产生的不同。其它一些具有临床意义、与脂肪乳安全性有关的因素还有植物甾醇、溶血磷脂和胆固醇的含量。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用相同的油料制备的脂肪乳中上述物质的含量也是不尽相同的。高含量的植物甾醇导致其在循环系统的蓄积——这是一种病理状态,它可造成脂肪在各种脏器沉积和肝功损害。   磷脂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血磷脂,这是卵磷脂的水解产物。对所有脂肪乳来说,溶血磷脂的含量将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血中,溶血磷脂或与循环的脂肪微粒相结合,或与血浆白蛋白相结合。如果一种脂肪乳输入溶血磷脂结合能力下降的病人体内,则"游离"的溶血磷脂将结合到红细胞膜上而导致溶血。溶血磷脂在不同脂肪乳中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中链油是含有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甘油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比长链的大   100多倍,如果做乳剂,可以帮助提高脂溶性药物在乳剂中的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返回   说明   1.本表列举了一些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2.联合用药栏中分A、B两个小栏,即A药与B药合并给予(包括同时或先后,通过相同途径或不同途径给予A、B两种或两类药)。   3.相互作用栏包括合用后药物作用(包括疗效和副人用)所起的变化。本栏说明后附有括号,其中的数字记号系表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Ⅰ促进胃肠蠕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   Ⅱ减弱胃肠蠕动而引直播相互作用;   Ⅲ竞争血浆蛋白;   Ⅳ酶抑作用;   Ⅴ酶促作用;   Ⅵ尿液pH改变而引起药物重吸收的变化   Ⅶ竞争排泌   Ⅷ协同或相加;   Ⅸ拮抗。   此外,尚有一些不属于上面九类或作用机制不够明确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栏亦包括对相互作用提出处理意见的内容。   联合用药 相 互 作 用   A B   吸入性全麻药 筒箭毒碱 吸入性全麻药(除氧化亚氮外)均能增强B的肌松作用   吸入性全麻药 胺碘酮 可致低血压和房室阻滞   乙醚 巴比妥类 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应减少A的用量(Ⅷ)   乙醚 氨基糖甙类或多粘菌素类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有引起呼吸麻痹的危险,避免并用(Ⅷ)   乙醚 抗胆碱药 B可克服A引起的呼吸道分泌增多、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乙醚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可能加强A的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应在术前两周内停用B(Ⅷ)   乙醚 β-阻滞药 心脏抑制加重,心博量明显下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应避免合用(Ⅷ)   氟烷 苯妥英钠 A有强力的酶抑作用,并用肝毒性增强,甚至可引起肝坏死(Ⅸ)   氟烷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妥 A使心肌对B的反应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如需用升压药,可选择用甲氧明、美芬丁胺)   氟烷 阿托品类 B可减轻A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为术前用药(Ⅸ)   甲氧氟烷 氨基糖甙类 神经肌肉阻滞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禁忌合用(Ⅷ)   甲氧氟烷 四环素类 加重肾损害   甲氧氟烷 β-阻滞药 心脏抑制加重   安氟醚 三环类抗抑郁药 服用B的患者用安氟醚麻醉时可出现阵挛性四肢抽动。有癫痫病史者也不应用A   安氟醚 β-阻滞药 可出现心率减慢,需加用阿托品调整心率   肌松药 安定类 A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Ⅷ)(琥珀胆碱除外)   肌松药 新斯的明 B可对抗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筒箭毒、加拉碘铵)的作用(Ⅸ),但与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合用,反而加强肌松作用(Ⅷ)   肌松药 奎尼丁 B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效应,引起呼吸肌麻痹(去极化肌松药是否受B的影响尚无定论)(Ⅷ)   肌松药 镁盐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增强(Ⅷ)   肌松药 利尿药 排钾性利尿药引起血钾降低,可能加强肌松药的作用   肌松药 皮质激素 长期用B引起血钾降低,A的作用可能加强   肌松药 普萘洛尔 B有较轻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A并用可致肌松作用加强(Ⅷ)   肌松药 阿托品类 B可减轻A的致心律失常作用(Ⅸ)   筒箭毒碱 链霉类、新霉素 B有非去极化肌松作用,使A的作用加强而引起呼吸肌麻痹(Ⅷ)   琥珀胆碱 多粘菌素、卡那霉素 两种B都有去极化肌松作用,使A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均延长(Ⅷ)   琥珀胆碱 钾盐 A可使血钾升高,应慎用B   琥珀胆碱 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竞争同一药物水解酶,A的作用加强并延长。必须并用时应减量慎用(Ⅸ)   巴比妥类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对其它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的代谢可能受阻,而效应增强(Ⅸ)   巴比妥类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阿片类镇痛药、抗组胺(H1)药、镁盐(注射)、乙醇 加强中枢抑制(Ⅷ)乙醇还可增强A的吸收   巴比妥类 解热止痛药 加强止痛作用   巴比妥类 三环抗抑郁药 互相增强作用。还可使B类的呼吸抑制作用加强,禁止并用(Ⅷ)   巴比妥类 麻黄碱 B的中枢兴奋作用与A的中枢抑制作用相对抗。两者配伍适用于抗哮喘(Ⅸ)   巴比妥类 磺胺类、氯霉素 A代谢减缓,作用可能加强(Ⅳ)   苯巴比妥 皮质激素、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西咪替丁 B代谢加速,作用减弱(Ⅴ)   苯巴比妥 脱氧土霉素、灰黄霉素 B代谢加速。t{1/2}缩短,药效降低(Ⅴ)   苯巴比妥 吸收性抗酸药 A排泄增多而降效。常用B来解救A中毒(Ⅵ)   苯巴比妥 β-阻滞药 烯丙洛尔与美托洛尔的消除加速而降效(Ⅴ)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并用可加强抗癫痫效果(Ⅷ)A可能使B加速代谢(Ⅴ)。对此配伍是否合理有争议   格鲁米特(导眠能) 维生素D3 A有肝酶诱导作用,可使许多药物的代谢加速。B的t{1/2}明显缩短(Ⅴ)   苯妥英钠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对其它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A的代谢减慢,作用增强,也可能造成中毒(Ⅳ)   苯妥英钠 异烟肼 A代谢减慢,似与B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有关   苯妥英钠 氯霉素 A代谢受阻,作用增强,可致中毒(Ⅳ)   苯妥英钠 磺胺药 A代谢可为B所阻抑(Ⅳ),B还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升高(Ⅲ),可致中毒   苯妥英钠 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脱氧土霉素、维生素D2 B代谢加速而降效(Ⅴ)   苯妥英钠 茶碱(氨茶碱) B代谢加速,半t{1/2}缩短,清除率加快,用药剂量应为原量的1.5~2倍,注意监测(Ⅴ)   苯妥英钠 乙醇(嗜酒者) A代谢加速(Ⅴ),若因嗜酒而致肝功能受损,A代谢则减缓,注意监测   苯妥英钠 叶酸 A有抗叶酸作用,可致叶酸缺乏症(Ⅸ),长期用A,应配合用B和维生素B{12}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B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A;使代谢加速(Ⅲ),A可加速B的代谢(Ⅴ),两药不宜同用   吩噻嗪类 安定类、吗啡 中枢抑制显著增强,有致呼吸抑制的危险(Ⅷ)   吩噻嗪类 抗组胺(H1)药 中枢抑制增强(Ⅷ)   吩噻嗪类 哌替啶 中枢抑制增强,可引起心脏毒性反应和冬眠加剧,全身明显虚弱无力。但也有认为剂量恰当可产生有益的中枢抑制而不引起呼吸抑制。如为止痛目的,不宜合用   吩噻嗪类 乙醇 加强中枢抑制(Ⅷ),并抑制B的代谢而延长其作用(Ⅳ)   吩噻嗪类 肾上腺素 B的α-激动作用受阻,β-作用表现突出,使小动脉扩张,而致低血压(Ⅷ)   吩噻嗪类 抗胆碱药 抗胆碱作用增强(Ⅷ)   吩噻嗪类 解热止痛药 B的作用加强,有体温急剧下降的弊病   氯丙嗪 苯海索 B可对抗A的椎体外系反应。但是,两者均有抗胆碱作用,可加强周围反应;B还可降低A的血液浓度;两者并用还有促进和加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可能。并用是否合理须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Ⅳ   氯丙嗪 普萘洛尔 B代谢受阻,加剧对心血管的抑制,可致严重低血压(Ⅳ)   抗焦虑药 中枢抑制药、抗组胺(H1)药 中枢抑制加强(Ⅷ)   抗焦虑药 三环抗抑郁药 加强中枢抑制。剂量合理则可加强对抑郁-焦虑综合征的疗效   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 一般认为可加强疗效(Ⅷ)   安定、氯氮草 西咪替丁 A的消除速率降低(Ⅳ)(氯羟安定和去甲羟安定不需经肝代谢,而不受B的影响)   安定 利福平 A代谢加速而降效(Ⅴ)   安定类 氨茶碱 B对抗A的中枢抑制作用,可用于A类药物引起昏睡的催醒(Ⅸ)   吗啡 阿托品类 B可对抗A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增强镇痛作用(Ⅷ)   吗啡 西咪替丁 有引起呼吸骤停、癫痫大发作的报道,可能是由于B的酶抑作用所致   吗啡 乙醇 加强中枢抑致,可引起呼吸抑制(Ⅷ)   美沙酮 利福平 A的镇痛作用减弱(Ⅴ)   哌替啶、吗啡 烯丙吗啡 B对抗A所致的中枢抑制(Ⅸ),但不能对抗A的惊厥作用   哌替啶、吗啡 喷他佐辛(镇痛新) B减弱A的镇痛作用,并加强中枢抑制,禁忌并用   哌替啶、吗啡 镁盐(静注) 加强镇静作用,但有加深呼吸抑制的可能   左旋多巴 维生素B6 B为一种辅酶,能增强许多酶的活性。少量的B就可促使A在外周组织中脱羧,增强A的不良反应,并使A进入中枢减少而减弱A的中枢作用(Ⅴ)   局麻药 吗啡 加强中枢抑制(Ⅷ)   局麻药 麻黄碱 B可对抗A所致的血压降低并减轻呼吸抑制   普鲁卡因 磺胺药、对氨基水杨酸钠 B的制菌效能降低(Ⅸ)   利多卡因 苯妥英钠 引起心动过缓或停搏,宜慎用(Ⅷ);A的代谢加速,作用消失加速(Ⅴ)   利多卡因 苯巴比妥 B加速A的代谢(Ⅴ)   肾上腺素 α-阻滞药 A的α-激动作用为B所阻滞,而β-激动作用相对加强,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Ⅷ)   肾上腺素 普萘洛尔 B阻滞了A的β作用,使α作用相对加强,可引起血压骤升(Ⅷ)   肾上腺素 三环抗抑郁药 B可加强A的效应。即使A量很小也可出现瞳孔散大、震颤和心动过速等反应(Ⅷ)   去甲肾上腺素 三环抗抑郁药 同上   去甲肾上腺素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A的正常代谢受阻抑,血压异常升高(Ⅳ)   多巴胺 α-阻滞药 A在低浓度时显示α-激动作用,高浓度时则兼有β-激动作用   麻黄碱 氨茶碱 一般认为有协同的止喘效用,但中药麻黄可使茶碱的体液浓度降低,两药联用毒性增大,此配伍的合理性特定   麻黄碱 吩塞嗪类 A可拮抗B所引起的低血压(一般不出现肾上腺素与B并用时的不良反应)   麻黄碱 苯海拉明、羟嗪 B可拮抗A的中枢兴奋作用,苯海拉明与A常并用于抗哮喘成药中   间羟胺 利血平、胍乙啶 B可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因而可使非直接作用的交感胺的作用降低或消失(如有升压需要,可用去甲肾上腺素)   β-阻滞药 全麻药 心脏抑制加重   β-阻滞药 强心甙 B可减轻A对心的抑制,但并用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应慎用   β-阻滞药 噻嗪类利尿 加强降压作用,但可使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升高   β-阻滞药 降压药 降低作用加强,要警惕血压过低(Ⅷ)   β-阻滞药 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非选择型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阻抑肝糖的代偿性分解,而延长B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过程,并可掩盖心搏加快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有相当的危险性。心脏选择型β-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的前一作用不明显,但也掩盖低血糖症状   普萘洛尔 氨茶碱 B可拮抗A的血钾升高和血糖降低作用,但A有诱发哮喘的可能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利多卡因 B的清除减慢,血浓度上升、加重对心脏的抑制   普萘洛尔 维拉帕米 两者均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均对心脏抑制。并用时,此种效应加强,可引起心脏骤停。普萘洛尔的效应持续期长,在用A后的两周内不可用B   普萘洛尔 胰高糖素 A抑制B的升血糖作用(Ⅸ)   普萘洛尔 麦角胺 B的血管收缩作用为A所加强,周围血管收缩,有出现肢体末端发绀、疼痛等的可能,甚至引起肢体坏死(Ⅷ)   普萘洛尔 氯丙嗪 两者血浓度都升高(Ⅳ),联合的降压作用可致低血压(Ⅷ)   普萘洛尔 硝苯地平 联合应用可加强降压效果,但要警惕血压过低和心力衰竭(Ⅷ)   普萘洛尔 氢氧化铝、氧化镁 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降低,应分开服用   阿替洛尔 氨苄青霉素 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明显降低,药效下降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 吲哚美辛 B可降低或取消A的降压作用。此作用可持续3周,机制不明   利血平 镇静催眠药 中枢抑制增强,常可出现倦怠、思睡症状   利血平 吩噻嗪类 锥体外系症状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血压下降幅度加大(Ⅷ)   利血平 抗焦虑药 中枢抑制与降压作用均增强,可减量合并应用(Ⅷ)   利血平 单胺氧化酶抑制(呋喃唑酮、异烟肼等) A加快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B阻挠去甲肾上腺素的破坏,使在体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可出现血压升高   利血平 拟交感药 A使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耗竭。因此,一些间接的拟交感药(间羟胺等)不能使已用过A的病人升压。但直接的拟交感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等)仍有作用   利血平 普萘洛尔 交感神经抑制加强,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力减弱等情况   可乐定 噻嗪类利尿药 起协同降压作用。B可使A引起的水、钠潴留得到减轻   可乐定 普萘洛尔 合用可使心脏抑制加强(Ⅷ)。停用A可引起严重血压反跳性升高   可乐定 三环抗抑郁药 B可拮抗A的降压作用   肼苯哒嗪 利血平 降压作用协同。A加快心率,可抵消B的减慢心率作用。合用可减量   肼苯哒嗪 普萘洛尔 降压作用协同。B减慢心率,可抵消A的加快心率作用。A还可解除B所引起的外周阻力升高效应   肼苯哒嗪 肾上腺素 并用心率加快   肼苯哒嗪 异烟肼 A与乙酰化酶的结合力强,阻挠B的代谢灭活,可出现蓄积中毒(Ⅳ)   哌唑嗪 硝苯地平 联合作用引起血压剧降(Ⅷ)   硝酸甘油(舌下含片) 抗胆碱平 B减少唾液分泌,影响A的舌下吸收   奎尼丁 西咪替丁 A的代谢可延缓(Ⅳ)   奎尼丁 地高辛 A抑制B的肾小管排泄,升高B的血浓度并增加B的组织分布量,可出现B的中毒症状(Ⅶ)   奎尼丁 利血平 A的心肌抑制作用增强,其他降压药也可有类似作用,应注意血压变化(Ⅷ)   奎尼丁 抗胆碱药 A有显著的抗胆碱作用,可出现心率加快,肌无力和散瞳等副作用(Ⅷ)   奎尼丁 去极化竞争型肌松药 A有胆碱能神经阻滞作用,能加强B的作用,可引起呼吸麻痹   奎尼丁 胺碘酮 A的血药浓度提高,需警惕(Ⅳ)   奎尼丁 氢氧化铝、氧化镁 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下降,需分开服用   吡二丙胺 β-阻滞药 两药合用增强负性肌力作用,加重窦性心率过缓和传导阻滞,可引起心脏停搏   吡二丙胺 抗胆碱药 A有明显抗胆碱作用,两药合用效应显著加强(Ⅷ)   普鲁卡因胺 胺碘酮 A的血药浓度上升,效应加强(Ⅳ)   普鲁卡因胺 肌松药、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抗胆碱药 A有一定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加强B类药物的作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禁用(Ⅷ)   普鲁卡因胺 降压药 A抑制心脏活动而加强B的作用(Ⅷ)   普鲁卡因胺 磺胺药 B的抗菌作用降低(Ⅸ)   普鲁卡因胺 氢氧化铝 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降低,应分开服用(氧化镁对A的影响较小)   维拉帕米 钙盐、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B降低A的作用(Ⅸ),可用于A的中毒解救   维拉帕米 地高辛 B可减轻A的心肌抑制作用,但B的血浓度可并用A而上升,有报道并用不当引起心搏骤停   维拉帕米 普萘洛尔 可引起心搏骤停   胺碘酮 β-阻滞药 加重心脏抑制,可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引起心跳骤停(Ⅷ)   胺碘酮 地高辛 B的血浓度可因A抑制甲状腺活动减慢肝代谢而显著提高,可出现毒性反应(Ⅳ)   胺碘酮 华法林、吡二丙胺、普罗帕酮、美西律、利多卡因 B的血浓度显著提高,效应增强(Ⅳ)   卡托普利 抗酸药(铝、镁化合物) B和食物均可降低A的生物利用度,应避免同用   普罗帕酮 地高辛 B的血浓度可因并用A而上升,应注意   美西律 β-阻滞药 B使组织血流减少,致命A的分布容积减少,而使A的血浓度升高   美西律 奎尼丁 疗效增强,两药的剂量均应减少,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美西律 胺碘酮 两者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时A的用量应减少   美西律 利福平 A的代谢加速而降效   美西律 抗胆碱药 A延迟吸收而降效   美西律 西咪替丁 A代谢减慢而增效   镁盐(注射) 中枢抑制药、肌松药 B的作用加强(Ⅷ)   镁盐(注射) 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神经肌肉阻滞加强(Ⅷ)   镁盐(注射) 钙盐 在神经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两者的作用相拮抗(Ⅸ)   解热镇痛药 中枢抑制药 B对中枢的抑制,有利于A止痛作用的发挥(Ⅷ)   解热镇痛药 皮质激素 抗风湿作用加强,但有诱发溃疡出血的可能   乙酰水杨酸 磺胺类 A可使一些中效或短效磺胺的游离血浓度升高,组织浓度也相对升高,但消除也加速(Ⅲ)   乙酰水杨酸 青霉素类 B游离血浓度升高(Ⅲ)   乙酰水杨酸 丙磺舒 A抑制B的排尿酸作用(Ⅶ)   乙酰水杨酸 苯磺唑酮 A抑制B的排尿酸作用,B抑制A的肾排泄,使A血浓度升高(Ⅶ)   乙酰水杨酸 双嘧达莫 A的血浓度和总吸收率约提高难度1/3,效应增强   乙酰水杨酸 抗凝药 A阻止血小板凝集,并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还可自血浆蛋白中置换双香豆素。因此,可加强肝素或双香豆素类的作用   乙酰水杨酸 噻嗪类利尿药 A与B均抑制尿酸排泄,合用可使血尿酸量升高   乙酰水杨酸 螺内酯 A对抗B的利尿和排钠作用(Ⅶ)   乙酰水杨酸 氯化铵 B酸化尿,可减少A的排泄,加强疗效和毒性(Ⅵ)   乙酰水杨酸 口服降血糖药 B游离血浓度升高,应减量慎用(Ⅲ)   乙酰水杨酸 甲氨蝶呤 B游离血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强(Ⅲ)   乙酰水杨酸 对氨基水杨酸钠 在排泌与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相互干扰,两者都可显示毒性,但消除也加速   乙酰水杨酸 西咪替丁 B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A的胃内吸收,但是否影响A的肠内吸收和血药浓度尚无定论   布洛芬 乙酰水杨酸 A的血浓度降低, t{1/2}缩短   布洛芬 华法林 较大量的A可增加B的游离%,使抗凝作用增强(Ⅲ)   布洛芬 苯妥英钠 B的血清浓度升高,可出现中毒反应(Ⅲ)   保泰松 皮质激素 水、钠潴留加重,并可诱发溃疡出血   保泰松 非甾抗炎药 可能加重损害   保泰松 青霉素类、磺胺类、口服抗凝药 B的游离血浓度升高(Ⅲ)   保泰松 降血糖药 B的游离血浓度升高(Ⅲ),A还延长甲苯磺丁脲的t{1/2}(Ⅳ),可引起低血糖   保泰松 利尿药 A有水、钠潴留作用,与B相拮抗   吲哚美辛 乙酰水杨酸 B抑制A的吸收,使A血浓度低于正常   吲哚美辛 皮质激素 可能诱发溃疡出血   吲哚美辛 丙磺舒 A减弱B的排尿酸作用(Ⅶ)   吡罗昔康 锂盐 B的血浓度提高,可引起精神错乱、不安、震颤等反应   强心甙 钙盐 B可加强A的效应和毒性(B静注时作用显著,品服影响不大),一般认为禁忌并用。但必要时可减量慎用   强心甙 镁盐(注射)、钾盐 B降低A的毒性   强心甙 排钾性利尿药 B降低血钾而增强A的毒性,易诱发心律失常,必要并用时应补充钾盐   强心甙 螺内酯 B可升高A的血浓度并延长A的t{1/2}   地高辛 抗胆碱药 B可延长地高辛在消化道吸收部位的潴留时间,使A的吸收增加,并可对抗A的心脏阻滞(Ⅱ)   强心甙 降血糖药 胰岛素和高浓度葡萄糖液可改变体内K+的分布,造成低血钾,加强A的毒性。苯乙双胍的酶促作用使洋地黄毒甙加速灭活而降低药效   强心甙 皮质激素 有排钾作用的B类药物可加强A的毒性,加重心衰   洋地黄毒甙 利福平 A的代谢加速,效力降低(Ⅴ)   泮地黄毒甙 西咪替丁 A的代谢加速,作用增强(Ⅳ)   地高辛 广谱抗生素 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可破坏A.B可引起菌群改变,减少这部分耗损而使A的血浓度升高而增效。但新霉素则可减少A的吸收,可能是发生化学结合的缘故   地高辛 硝苯地平 A的血浓度可因并用B而上升,应予警惕   地高辛 碱性药(铝、镁类) B对A吸附,影响吸收,如分开服用则无影响   地高辛 醋硝香豆醇 A的血浓度相对降低,而B的作用(凝血酶原时间)相对延长   洋地黄类 普鲁卡因 B的水解产物二乙氨基乙醇可增强A的作用,已用足量A者,应慎用B(避免大剂量应用)   口服抗凝药 水合氯醛、保泰松 A的游离血浓度提高,药效和毒性均增强,应减量慎用(Ⅲ)   口服抗凝药 巴比妥类,导眠能 A代谢加速而降效(Ⅴ)   口服抗凝药 广谱抗生素 某些抗菌药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引起维生素K缺乏而加强A的效应   口服抗凝药 磺胺类 B除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外,还竞争血浆蛋白而提高A的游离血浓度   肝素 庆大霉素 A使B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增多而可能降效   华法林 螺内酯 B促使A的代谢加速而降效(Ⅴ)   醋硝香豆醇 地高辛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的稳态血浓度则常可降低   抗胆碱药 四环素(口服)、解热镇痛药 延迟胃排空,使B降效(Ⅱ)   抗胆碱药 抗酸药 对溃疡病的治疗有协同作用   胃蛋白酶 胰酶 B应制成肠溶剂型,否则在胃中遭受破坏   胃蛋白酶 胃舒平 B的制酸作用使A的活性降低   西咪替丁 四环素(口服) A减少胃酸分泌,使B的溶出受影响,而使B降效   西咪替丁 普萘洛尔 A减少肝血流,使B在肝内首过作用的损耗减少,因而可使B的血浓度升高   西咪替丁 安定、羟氮卓 使B的消除速率减慢,血浓度较正常时高   西咪替丁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B的t{1/2}延长,作用加强(Ⅳ)   西咪替丁 茶碱 B的代谢受阻,t{1/2}延长,作用加强,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致死(Ⅳ)   西咪替丁 抗酸药 某些抗酸药可减少A的吸收而降效,分开服可避免此种影响   西咪替丁 甲氧氯普安 B减少A的吸收,使A降效   西咪替丁 抗胆碱药 B减少A的吸收,使A降效   西咪替丁 氯噻嗪类 B的作用延长(Ⅳ)   西咪替丁 苯巴比妥 A的代谢加速(Ⅴ)   西咪替丁 美托洛尔 A的代谢加速(Ⅴ),B的代谢减缓(Ⅳ)   西咪替丁 氟尿嘧啶 A抑制胃酸分泌,升高胃肠道pH,有利于B的口服吸收,血药峰浓度和AUC分别增高70%左右   西咪替丁 普鲁卡因胺 A使B的肾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Ⅶ)   雷尼替丁 华法林、美托洛尔、硝苯地平、茶碱、芬太尼 A减少肝血流,抑制细胞色素P-450,使B栏内一些药物的代谢变慢而增强效应(Ⅳ)   雷尼替丁 普鲁卡因胺 竞争肾小管排泄,而使B的排泄减少(Ⅶ)   雷尼替丁 铝、美类制酸药 A的吸收减少,效力降低   雷尼替丁 溴化丙胺太林 A的吸收增加,AUC增大(与西咪替丁相反)   雷尼替丁 维生素B12 B的胃肠道吸收减少   雷尼替丁 利多卡因、普萘洛尔 B栏药物吸收减少,由于A可减慢心率故可引起心动过缓   雷尼替丁 维拉帕米、美西律 可引起心动过缓   雷尼替丁 乙酰水杨酸 A可减轻B对胃粘膜的损害   雷尼替丁 乙醇 饮酒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可因A减少胃液分泌而加重   抗酸药 普萘洛尔、核黄素 A有延迟胃排空作用,对B的吸收不利(Ⅱ)   苯乙哌啶 林可霉素类 A抑制肠蠕动,使B类的毒性分解产物不能较快排出而增加致伪膜性肠炎的危险   甲氧氯普安 左旋多巴 A使B加速进入肠道,B的吸收因而加快   甲氧氯普安 地高辛 A使B脱离吸收部位而减少吸收   甲氧氯普安 阿托品 对平滑肌的作用相互拮抗而抵消(Ⅸ),在恶心、呕吐时要联合用,但在胃功能障碍、嗳气、食欲不振、胆汗返流等情况下不可合用   利尿药 降压药 并用使降压作用加强   利尿药 吩噻嗪类 B类药物有α受体阻滞作用,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A的并用,可使此反应加重   利尿药 丙磺舒 B干扰A的利尿作用(Ⅶ)。噻嗪类利尿药减弱B的排尿酸作用(Ⅶ),而氨苯蝶啶则增强此作用。速尿与B并用,利尿作用可加强,并可使速尿所致的尿酸潴留副作用得以减轻   排钾性利尿药 肌松药 A引起骨骼收缩无力,可加强B的效应和副作用   排钾性利尿药 氯化铵 A降低血钾,B可增加血氨,对肝功能不全者有一定危险   排钾性利尿药 降血糖药 血钾降低对糖的利用有所干扰,但在一般情况下尚不妨碍并用   排钾性利尿药 留钾性利尿药 两者并用,可加强利尿作用并减轻副作用,但必须注意血钾和血钠的变化。氨苯蝶啶和噻嗪类合用,除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使噻嗪类的尿酸潴钠作用减轻   排钾性利尿药 皮质激素 多数皮质激素有排钾、潴钠作用,两者并用,可使此种作用加强(必须并用时,应选择排钾、潴钠作用轻的地塞米松、去炎松、必要时学还需要加用钾盐)   噻嗪类利尿药 乙酰水杨酸 两者都有潴留尿酸作用。痛风患者忌并用   呋喃苯胺酸、利尿酸 氨基糖甙类 A有一定的耳毒性,与B并用耳毒性显著加强(Ⅷ)   呋喃苯胺酸 乙酰水杨酸 B的排泄受阻而潴留(Ⅶ)   乙酰唑胺 乙酰水杨酸 A使尿液显碱性,促使B排泄增多(对其他一些弱酸类药物,也有类似作用)(Ⅵ)   乙酰唑胺 抗胆碱药 A的降低眼压作用可为B所拮抗。禁并用于青光眼患者   乙酰唑胺 普鲁卡因 A抑制碳酐酶,对B在体内的水解也产生影响,B的作用加强并延长(Ⅳ)   茶碱(包括氨苯碱下同) 苯妥英钠 A的半衰期缩短而降效   茶碱 红霉素 A的半衰期延长,血浓度可高于正常而致中毒,有出现心律失常、癫痫发作等的危险(Ⅳ)   茶碱 四环素 同上   茶碱 ATP B可使A的作用和毒性反应增强(Ⅷ)   茶碱 喹诺酮类 A的代谢受抑,依诺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和环内沙星(环丙氟哌酸)分别使A的血药浓度升高11%、20%或23%,必须警惕   茶碱 两性霉素B 可导致血压下降,哮喘复发   喘定 丙磺舒 A的t{1/2}显著延长,作用增强(Ⅶ)   降糖药 皮质激素 B类多数有升血糖作用,与A相拮抗   降糖药 利尿药 噻嗪类、速尿和利尿酸有轻微的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血糖略升高   降糖药 雌激素 B偶可致血糖升高   降糖药 乙酰水杨酸 B抑制糖原异生作用,加强胰岛素作用   口服降糖药 保泰松 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游离血浓度升高,经效增强,但有致低血糖的危险(Ⅲ)   口服降糖药 磺胺药 多种磺胺药可提高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游离血浓度(Ⅲ)   口服降糖药 氯霉素 B使甲苯磺丁脲和氯磺内脲的游离血浓度升高t{1/2}延长(Ⅲ、Ⅳ)   口服降糖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对肝酶系的干扰使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代谢受阻,而加强效应(Ⅳ)   抗组胺(H1)药 抗胆碱药 A多数有抗胆碱作用,并用使B的效应增强(Ⅷ)   抗组胺(H1)药 氨基糖甙类 A可掩盖B的耳毒性,应予警惕   抗组胺(H1)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对肝酶系统的干扰,使A代谢受阻而效应增强(Ⅳ)   皮质激素 乙酰水杨酸 并用可提高抗风湿疗效。A促进B的肾小球过滤。因此,B的排出有所增强。并用或可诱发溃疡出血   皮质激素 保泰松 并用可提高抗风湿疗效。B使A代谢加速(Ⅴ)。或可诱发溃疡出血   皮质激素 扑米酮,卡马西平 B促使A代谢加速(Ⅴ)(B对性激素也可起类似作用)   甲状腺素 三环抗抑郁药 甲状腺功能不足者,丙咪嗪在体内不能转化为活性产物去甲丙咪嗪。必须加用A,B方可有效   雌激素、孕酮、口服避孕药 苯巴比妥 B加速A的代谢,减弱作用,可导致避孕失效(Ⅴ)   雌激素、口服避孕药 利福平 B加速A的代谢,使A在细胞中水解速率加大到3倍,可出现无月经、月经延长、出血和避孕失效,即使增加A的用量也无济无事,应改用其它避孕方法(Ⅴ)   口服避孕药 灰黄霉素 A的代谢加速,可引起月经紊乱和避孕失效(Ⅴ)   口服避孕药 对乙酰氨基酚 A使B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增多,加快消除而减效(Ⅴ)   炔雌醇 广谱抗生素 B抑制肠道正常菌群,抑制从胆汁中排出的炔雌醇代谢产物(硫酸酯、葡萄糖酸甙)在肠道正常细菌作用下重新转变为游离炔雌醇的变化。由于肝肠循环的破坏,使体内炔雌醇血浓度降低而减效   炔雌醇 维生素C A在肠粘膜中与硫酸结合。B可阻抑此过程,使A更多地保持游离状态,因此血液浓度升高增效   睾丸酮 苯巴比妥 A加速代谢而降效(Ⅴ)   睾丸酮 口服抗凝药 A可加强B的作用(其它雌激素也有类似作用)   青霉素类 四环素类 B抑制细菌细胞分裂,降低A的抗菌效果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同上   青霉素类 氯霉素 同上   青霉素类 磺胺类 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B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增大(Ⅲ)。此种联合常用于球菌性脑膜炎   青霉素G 氨基糖甙类 对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革兰阴性杆菌,可能降效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 氨基糖甙类 同上。此外,并用加重肾损害。有理化配伍禁忌   氨苄青霉素 氨基糖甙类 对革兰阴性菌可能有协同作用,但对脑内感染反而可能降效(B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青霉素类 氨基糖甙类 在体外互相灭活,不可置同一容器中给药   羧苄青霉素 氨基糖甙类 对绿脓杆菌有协同作用。近来报导,在体内A可能使B的血浓度降低   氨苄青霉素 氯霉素 对沙门杆菌可能有协同作用。对其他菌可能有拮抗作用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甙类 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并用时,肾损害可能增强。有理化配伍禁忌   头孢菌素类 强利尿药 可能造成肾损害   氨基糖甙类 四环素类 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协同作用   氨基糖甙类 氯霉素 同上   氨基糖甙类 大环内酯类 A与红霉素合用,可能对链球菌有协用作用   氨基糖甙类 磺胺类 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   氨基糖甙类 林可霉素类 一般认为无拮抗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未定   氨基糖甙类 强利尿药 耳毒性增强   氨基糖甙类 右旋糖酐 肾毒性可加强   氨基糖甙类 地高辛 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氨基糖甙类 氟尿嘧啶 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氨基糖甙类 甲氨蝶呤 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多粘菌素类 磺胺类 可能加强对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但须分开给药   多粘菌素类 氯霉素 可能加强抗假单胞菌的作用   四环素类 抗胆碱类 B延迟胃排空,影响A的吸收   四环素类 碱性药物 B影响A的溶出,降低生物利用度   四环素类 二价、三价金属离子药物 在消化道内形成络合物,阻挠A的吸收可以分开服,避免直接作用   四环素 碳酸锂 加强锂毒性,应予注意   四环素类 肝脏代谢药物 并用可加强肝毒性   四环素类 西咪替丁 A的吸收减少而降效   红霉素类 肝脏代谢药物 肝损害可能性增大,尤其是红霉素酯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A与B两类有交叉耐药性,无必要作这种联合作用。并用时,伪膜性结肠炎的发生可能性增大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此种联合往往是无益的   林可霉素 肌松药 B作用增强,机制不明   利福平 异烟肼 有防止耐药菌发生的作用,但肝毒性增大,个别可发生肝坏死   利福平 对氨基水杨酸钠 B使A游离血浓度升高,因而代谢加速,尚有认为B抑制A的吸收。两者配合使用不当,可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   利福平 氨硫脲、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普萘洛尔、甲苯磺丁脲、口服抗凝药、氨苯砜 B代谢加速,药效降低(Ⅴ)   利福平 洋地黄类 同上,须适当加量才能维持原效   利福平 苯巴比妥 互相促进代谢,两者均加速代谢而减效(Ⅴ)   利福平 丙磺舒 竞争肝中受体,A的代谢减缓(Ⅳ)   利福平 四环素 对某些细菌有协同作用。B的代谢加速(Ⅴ)   利福平 喹诺酮类 萘啶酸和诺氟沙星(氟哌酸)的作用消失。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环内氟哌酸)的抗菌效能降低   异烟肼 对氨基水杨酸钠 有防止耐药菌发生的作用。B抑制A乙酰化而增强作用(Ⅳ)   异烟肼 链霉素、氨硫脲 有防止耐药菌发生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异烟肼 维生素B6 B可对抗A的急性中毒。但是,对于B是否影响A的疗效,则有不同意见。在一般正常情况下,A的应用不需用B作常规配合   异烟肼 抗酸药 A的吸收减少,降低疗效   异烟肼 苯妥英 A起酶抑作用,减少B的代谢,提防中毒(Ⅳ)   异烟肼 乙醇(嗜酒者) A的代谢加速,疗效降低(Ⅴ)   对氨基水杨酸钠 丙磺舒 减少A的尿排泄,可致中毒(Ⅶ)   对氨基水杨酸钠 乙酰水杨酸 两者游离血浓度都提高,消除也加快   对氨基水杨酸钠 苯海拉明 竞争肠道吸收,A血浓度降低,避免同服   卷曲霉素 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并用时,耳毒性、肾毒性均增强   磺胺药 碳酸氢钠、酵母、叶酸、普鲁卡因 吸收和排泄均较未并用B时为快,酵母中含PABA,对A的作用有妨碍   磺胺药 甲氨蝶呤、口服抗凝药 竞争血浆蛋白,B血浓度升高   甲氧苄氨嘧啶 抗菌药 A和磺胺类有肯定的协同作用,对敏感菌的作用可增大数倍至数十倍。对其它抗菌药,A可有协同作用,也可能有拮抗或无关作用。A与萘啶酸间存在拮抗作用   萘啶酸 口服抗凝药 竞争血浆蛋白,B血浓度升高   萘啶酸 呋喃旦啶 药效拮抗(Ⅸ)   萘啶酸 丙磺舒 A的排泄受阻(Ⅶ)   甲硝唑 口服抗凝药 B的代谢受阻,药效增强(Ⅳ)   甲硝唑 乙醇 A阻抑乙醛脱氢酶,加强B的中毒反应   甲硝唑 苯妥英钠 B代谢受阻,血药浓度升高,可致中毒反应(Ⅳ)   两性霉素 皮质激素 A和B都有排钾作用,应注意体液离子平衡   两性霉素 洋地黄类 因钾离子丢失而加强B的毒性   两性霉素 咪康唑 药效拮抗(同类药物均有拮抗作用)   灰黄霉素 肝内代谢药物 A有较强的肝酶诱导作用,可加速许多药物在肝中代谢而使之降效(Ⅴ)   环磷酰胺 苯巴比妥 A在体内转变为有活性的醛磷酰胺而作用。B可使此过程加速,使活性物的血浓度在短时间内高于正常,可显示毒性(Ⅴ)   甲氨蝶呤 解热止痛抗炎药 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保泰松均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升高,可显示毒性(Ⅲ)。(磺胺药、水合氯醛等也有类似作用)   甲氨蝶呤 酮洛芬 B抑制A的肾排泄,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双氯灭痛也有类似作用)   抗癌药 氯霉素、磺胺药 B类可加重A类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抗癌药 皮质激素 免疫系统抑制加重   6-巯嘌呤 别嘌呤醇 B竞争黄嘌呤代谢酶,使A的代谢减缓,体液中浓度增高,尿中原形物排泄增多(Ⅳ)   环孢霉素A 强的松 B的代谢受抑制(Ⅳ)   环孢霉素A 雷尼替丁、酮康唑、达那唑 A的代谢受抑制(Ⅳ)   环孢霉素A 利福平 A的代谢加速(Ⅴ)   青霉胺 抗酸药 A的吸收减少,宜分开服用   青霉胺 亚铁 B和食物均可减少A的口服吸收   摘自中华医学图书网   消化内科联合用药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胃炎的治疗。胃炎的治疗说简单也简单,比如我老婆现在跟我时间长了,都会看50%以上的胃炎,因为胃炎学会用两种药则大多数就可以解决了,一个是法莫替丁,一个是吗叮啉。有些比较典型的慢性胃炎病人,我有时会同时开这两种药,一个是比较便宜,再一个副作用少,还有很重要一点是疗效确切。   简单讲一个会诊遇到的的病例:   男性患者,55岁,脑部垂体瘤术后,常规使用琥珀酸氢考替代治疗,恢复佳,第五天因考虑合并肺部感染加用舒普深(头孢哌同+舒巴坦),当天即出现心慌胸闷,血压下降,急查心电图:窦速,ST段轻度压低,当时很疑惑,想不会合并心梗了吧,但病人没有心脏方面基础病,查酶谱也正常,尝试暂停舒普深,情况明显好转至完全正常。   事后查资料分析方知:琥珀酸氢考是依50%乙醇配置,当与舒普深合用,会影响乙醇代谢,血中乙酰醛聚集,专业名词为双硫仑样反应,即出现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心慌胸闷,血压下降。   印象深刻!!!!!!与各位战友共勉!   我来谈下异烟肼的合并用药问题:   1. 异烟肼+利福平: 两药并用呈协同作用。普遍应用于治疗肺结核。治疗3个月的痰菌转阴率约为95%,但易引起肝损害。因利福平有促酶作用,加快了异烟肼的乙酰化灭活,使乙酰化异烟肼增加, 从而加速肝脏损害。肝损害的发生率与两药的使用剂量有关。   2.异烟肼+利福定+乙胺丁醇l三药联用对肝损害的发生率要比异烟肼与利福平并用时的发生率小得多。   3,异烟肼+利福喷丁:利福喷丁是继利福平、利福定之后另一种高效、长效、低毒的抗结核新药。两药并用,抗结核菌活性比利福平高数倍, 且不良反应比利福平少   4. 异烟肼+卡马西平:后者主要是由肝代谢清除(且有严格的浓度依赖性毒性反应),两药并用,异烟肼可通过酶抑制作用引起卡马西平中毒   5. 异烟肼+安定:安定在肝脏经药酶代谢。异烟肼通过酶抑制作用可削弱安定的代谢运转,抑制安定的排泄,会明显增加安定的清除率。   6.异烟肼+杜冷丁。异烟肼的代谢产物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与杜冷丁并用,会使后者代谢灭活显著减慢,治疗效果虽然增加,但毒性也随之明显增加, 出现类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杜冷丁并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7. 异烟肼+降血糖药:异烟肼干扰正常的糖代谢, 可引起糖尿并使糖尿病恶化,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需加服异烟肼时,往往使糖尿加重,病情不易控制。应注意调整降血糖药的种类及剂量。   8.异烟肼+麻黄素及其制剂(止咳定喘膏、大活络丸、气管炎丸、半夏露、哮喘冲剂、麻杏石甘汤等):前者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灭活,而致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末梢大量聚积,从而显著加强升压效应,甚至可引起致命的高血压危象。异烟肼也不宜与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合并使用,否则会导致高血压反应   9.异烟肼+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泼尼松、氨基比林:后者均为药酶诱导剂。两者并服均能增强异烟肼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应尽量避免并服。   10. 异烟肼+苯妥英钠:异烟肼可抑制肝微粒体酶对苯妥英钠的代谢灭活,使其血药浓度提高, 毒性反应可能增剧,长期并服易引起肝损害。癫痫患者应慎用。   11. 异烟肼+山莨菪碱:据文献报遭,每日分二次口服异烟肼600 mg、山莨菪碱20 mg治疗急性菌痢145例, 肠炎181例,急性胃肠炎9例。3天为一疗程。经过1~ 3个疗程,菌痢和肠炎全部治愈, 急性胃肠炎经过1~2个疗程痊愈。除个别病人有头晕、头痛、腹胀外, 未发现其它副作用   12. 异烟肼+PASNa: 两药并用可延缓耐药结核菌的产生。同时,PASNa可减少异烟肼在体内的乙酰化,使游离异烟肼的浓度升高。故两药并服可产生协同作用。但两药均可引起肝损害,应引起临床注意。   13.异烟肼+安达血平(每片含盐酸双肼酞嗪10 mg,利血平0.1 rag[it3: 两药并用,毒副反应增加。其原理是双肼酞嗪与乙酰转移酶的结合力较异烟肼与此酶的结合力约强10倍。当两药并用时,会使异烟肼乙酰化变慢,血中浓度升高,疗效虽可增强而不良反应却明显增多。因此,结核病患者并发高   血压病时,应尽量避免该两药并用。可改服复方降压片或复方罗布麻片来控制高血压。   14. 异烟肼+阿司匹林:两者伍用,吸收和排泄均变得缓慢,而半减期延长,生物利用度降低。故不宜同时服用,可改服其它解热镇痛剂。   15.异烟肼+复方新诺明: 两者合用可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应避免同服。   16. 异烟肼+含巅茄类生物碱的药物(如胃痛散、巅茄合剂等):会产生震颤,惊厥等症状,提示毒副反应增加,应慎用。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并用时副作用可能增强。老年男性患者易发生眼   压增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尤以尿潴留为常见。   关于围麻醉手术期间联合用药的问题,主要存在下列情况:   1.麻醉诱导及维持的联合用药,麻醉诱导用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搭配也比较多,但基本上也都是镇静药,镇痛药,全麻药和肌松药的复合用药,目的就是要达到诱导快速平稳,对循环影响小,减少插管的强烈应急反应,这些药物的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应用时注意调整剂量,同时根据不同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等的不同,调整给药的顺序及剂量,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麻醉维持中,常常应用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维持,注意麻醉这些药物的相互协同作用。   3. 麻醉手术期间外科常应用抗生素,麻醉医生除了应该注意抗生素发生过敏反应以外,还应注意抗生素与肌松药合用多肌松药的作用强度,代谢时间及维持时间的影响。   【讨论】肺脑合剂治疗肺性脑病   组方为:   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3支   氨茶碱注射液 0.25g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0mg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用法:静滴,每日1次,以每分钟40滴左右输入,视病情每日增加一剂治疗。吸氧,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等治疗措施,继续进行。   评述:本法用于治疗肺心病,肺性脑病。对未发生肺性脑病呼吸衰竭患者有预防肺性脑病发生作用,70年代由华西医科大学首先用于临床,以后各地相继使用,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肺心病II型呼吸衰竭主要发病机制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PCO2升高,PO2下降。如果PCO2急剧升高不能控制,pH明显下降,将导致脑脊液内PCO2迅速升高,脑细胞内pH下降及缺氧使无氧代谢产物增多,引起脑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产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而发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前提是肺心病时通气与换气障碍。   氨茶碱能扩张气道,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促进气道内粘液的清除,并能兴奋呼吸中枢,有利于气道通气的改善。尼可刹米是呼吸中枢兴奋剂,通过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作用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有利于解除CO2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与促进CO2排出,使PCO2下降。地塞米松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减轻脑细胞水肿,降低大脑的电兴奋性,从而保护脑细胞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尼可刹米、氨茶碱、地塞米松三药合用从不同的环节改善呼吸功能,纠正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从而使II型呼吸衰竭缓解,并预防或治疗肺性脑病。   本复合液一般用药后,肺性脑病症状当天迅速缓解,疗效很好。我也曾想,如果基于氨茶碱和尼可刹米的配伍禁忌,确有存在合用不当之处,遇到此种情况,我想是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另外:本处方中尼可刹米的剂量不能再增大,以免呼吸兴奋,出现震颤、耗氧量增多,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出血,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地塞米松应慎用)   还有:如果单从pH角度来考虑:我认为,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范围为3.2-5.5的范围,特别是10%葡萄糖注射液酸性是比较强的,如果与碱性较强的氨茶碱合用,似乎也存在问题了?可临床一般都是用5%葡萄糖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的!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配伍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广义上是指:某一种药物由于其它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在,以致该药的药理作用发生改变。其中化学药物与食物、烟、酒、饮料,及临床检验试剂,中草药中的植物成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列入此范围。从狭义上讲, 药物相互作用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病人体内共同存在时产生的不良影响,可以是药效降低或失效,也可以是毒性增加。当今,国内外已知化学结构的药品超过5000种,我国还有中药制剂5100种。药物种类之繁多,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起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愈来愈引起人门的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已成为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   药物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但按其作用机制的不同,药物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①药剂学的相互作用;②药动学的相互作用;③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按其所产生作用的部位,可分为体外及体内相互作用。体外相互作用是指病人用药之前(即药物尚未进入机体以前),药物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产生变化。   一、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药剂学的相互作用包括两种情况:①是指药物在体外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作用改变,即一般所称化学或物理配伍禁忌,也称之为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②固体制剂由于使用的赋形剂不同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一)药物配伍禁忌   本类相互作用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在体外的静脉输液瓶中或注射器内即可发生,主要表现为一种或几种药物的沉淀,或药物被氧化、分解失效。酸性药液与碱性药液合用时,可发生沉淀反应,如磺胺嘧啶钠在酸性环境下可结晶析出。有些药物的溶解度小,制成注射剂时需加特殊的增溶剂,这些药物的注射剂加到任何一种静脉输液中时,可因增溶剂浓度被稀释而析出药物结晶,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是50%乙醇溶液,当与其他水溶性注射剂混合时,由于乙醇稀释,溶解度下降而发生沉淀。有些药物在静脉输液中或同一注射器内混合时,可能发生氧化、分解失效。如维生素C注射液在pH 6以上易被氧化,故不宜与碱性注射液合用。多巴胺、间羟胺都是儿茶酚胺类,在苯环上含两个羟基,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不宜与氨苄西林钠注射液合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与竣苄西林混合于静脉滴注液中,可因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氨基与竣苄西林的β内酰胺环之间发生化学性相互作用而灭活。一些对酸性不稳定的药物在各种氨基酸营养液中容易降解,不可混合使用。在葡萄糖溶液中不能加入下列药物:氨苄西林、氨茶碱、可溶的巴比妥类、维生素B12、红霉素、氢化可的松、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可溶的磺胺药、华法林。林格液(Ringer injection)中不能加入促皮质素、两性霉素B、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影响生物利用度   药物固体剂型(如片剂、胶囊剂)中的赋形剂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其固体剂型的不同配方而发生变动。例如,氢氯噻嗪的三种100mg胶囊剂(①药物与聚烯吡酮(PP)10 000共同沉淀;②药物与PP10 000机械混和;③药物单独存在),加入PP10 000提高了氢氯噻嗪的生物利用度。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除了可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外,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同一种药物制剂由于变更赋形剂带来不良后果的典型例子就是六十年代后期在澳大利亚发生的爆发性苯妥英钠中毒事件,由于药厂将苯妥英钠胶囊剂的赋形剂由硫酸钙改为乳糖,提高了胶囊中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使一批服用该制剂的癫痫患儿出现苯妥英钠毒性反应。   二、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合用的药物发生药动学的改变,从而影响后一种药物作用靶位的血药浓度。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在这四个环节中均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本类相互作用是发生于给药部位的相互作用。药物可通过多种给药途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药物口服吸收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pH值的影响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主要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被动扩散的重要因素。药物的非解离部分脂溶性较高,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解离部分脂溶性较低,不易透过细胞膜。pH值是影响药物解离度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及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下,解离度低,脂溶性高,易吸收;相反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下或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度高,脂溶性低,难吸收。如酮康唑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高,当口服给药时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H2 受体阻断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等合用,如需要并用,应在应用酮康唑2小时后给予这些药物。   2.改变胃肠运动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上段,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将影响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缩短药物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改变药物作用的起效时间、高峰期及作用强度。促进胃排空的药物都能加速其他药物的吸收,如多潘立酮可使胃中的其他药物迅速入肠,使其在肠道的吸收提前,峰浓度高,达峰时间快,但药物吸收总量不变。相反延缓胃排空的药物都能使其他药物吸收延迟,如阿片类(吗啡、可待因、哌替啶、海洛因)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其它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抑制胃肠蠕动,使同服药物在胃内滞留而延迟肠中的吸收。抗胆碱药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时,可使抗凝血药吸收减少,抗凝作用减弱。有时促肠蠕动药可减少药物的吸收,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可增加药物的吸收。如地高辛在肠道内溶解度小,吸收慢,它与丙胺太林合用时,吸收增多,地高辛血浓度可提高30%左右;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时,吸收减少。   3.络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含二、三价阳离子 (Ca2+ 、Fe2+ 、Mg2+ 、Al3+ 、Bi3+ 、Fe3+)的药物,可与其他药物形成不溶解不吸收的络合物。如四环素类药物在胃肠道内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难吸收络合物。因此某些食物(如牛奶)或药物(如抗酸药, 铁制剂)能显著减少四环素的吸收。阴离子交换树脂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对酸性分子有很强的亲和力,易与阿司匹林、保泰松、华法林等酸性药物结合成难溶复合物,妨碍这些药物的吸收。金属离子能与氟喹诺酮类形成复合物,影响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的吸收,故抗酸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时应至少间隔2小时。活性炭、三硅酸镁等具有强吸附能力的药物,在肠道内可通过吸附或结合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4.胃肠道环境的改变   某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能损害肠粘膜的吸收功能,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对氨基水杨酸可使利福平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能抑制肠道内敏感菌,从而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可加强香豆素类抗凝药作用。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方式可通过与血浆蛋白竟争结合部位,改变游离型药物的浓度;或改变药物在组织的分布量,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1. 竟争血浆蛋白   大多数药物吸收后可与血浆蛋白(通常是白蛋白)结合,药物在血浆中以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方式存在。结合型的药物没有药理活性,不被肾小球滤过,不被生物转化;只有游离的药物才具有药理活性,可被代谢和排泄。故游离型药物浓度越高药理作用越强,而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的药物作用越持久。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处在动态平衡,当游离型药物被代谢或排泄使游离型药物在血内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药物逐渐释放以维持平衡和药理效应。当两种药物合用时,它们相互竟争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可将结合力弱的药物置换出来使后者血浆游离浓度增加。一般认为被转换药物中,那些蛋白结合率高(>90%)而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游离型浓度增加较明显,因而危险性较大,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口服抗凝药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7%以上, 而表观分布容积很小,如有1%~2%被置换出来,血浆中游离型浓度可增加1~2倍。当它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可引致严重的出血。   另外, 血浆蛋白含量低的病人, 结合药物的容量减少,在应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时,其游离型数量增多,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如血浆蛋白低于2.5g的病人应用泼尼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正常者高1倍。表5-1为临床常见的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相互作用实例。   表5-1 药物在血浆蛋白的置换关系   结合率高的药物 被置换的药物 引起的后果   长效磺胺类、水杨酸类、 甲苯磺丁脲等磺酰脲类 血糖过低   保泰松、呋塞米 口服降糖药   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水杨酸 双香豆素类、华法林等 凝血障碍导致出血   类、氯贝丁醋、苯妥英纳 口服抗凝药   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 甲氨蝶岭 血细胞减少症   乙氨嘧啶 奎宁 金鸡钠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   呋塞米 水合氯醛 出汗、脸潮红、血压升高   维拉帕米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增强两药的毒性   水杨酸类 维拉帕米 增强维拉帕米的降压及其毒性   2.改变药物组织分布   一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通过改变组织的血流量,影响药物的分布和代谢。如去甲肾上腺素可减少肝脏的血流量,减少利多卡因在肝脏的代谢,使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增高;而异丙肾上腺素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增加利多卡因在肝脏的分布和代谢,使其血药浓度降低。   ( 三)影响药物的代谢   大部分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系统催化而代谢,使脂溶性药物转化为极性较高的水溶性代谢物,再经肾脏排出体外。药物可通过对肝微粒体酶系统(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的干扰影响自身及其它药物的代谢。   1.药酶诱导   一些药物可诱导肝微粒体酶系统,使其活性增加(酶促作用),从而使该药本身及其他药物的生物转化大大加速,导致药效减弱或作用缩短。具有药酶诱导作用的典型药物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导眠能,甲丙氨酯,苯妥英钠,扑米酮,保泰松,氨基比林,尼可刹米,灰黄霉素,利福平,安体舒通等。故这些药物与口服避孕药或华法令合用时,可使后者的代谢增强,药效降低,联合用药时应注意增加药量,以保持正常疗效。   2.药酶抑制   有些药物可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酶抑作用),减慢其它药物的代谢,药效增强、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也可能导致中毒。临床上已确定的具有药酶抑制作用的药物有:氯霉素、氯丙嗪、西咪替丁、口服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哌唑甲酯、单胺氯化酶抑制剂、异烟肼、对氨其水杨酸、乙醇(急性中毒时)、红霉素、环丙沙星、磺胺药、甲硝唑、地尔硫 、维拉帕米、普萘洛尔、奎尼丁、丙戊酸钠、咪康唑、酮康唑、别嘌呤醇、乙胺碘呋酮、硫氧唑酮等均有药酶抑制作用。如西咪替丁可抑制氧化性代谢途径,能增加经由这种途径而代谢的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氨茶碱,华法林,地西泮)的作用。其他药物与药酶抑制剂联用时应注意适当酌减剂量,必要时可监测血药浓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除吸入麻醉药外,大多数药物在尿及胆汁中排泄。肾脏排泄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对于那些在体内代谢很少、以原形排出的药物影响很大,药物从肾脏排泄可通过三种途径。   1.肾小球滤过   当血流通过肾小球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肾小球膜孔滤过,仍滞留于血流中,而游离的药物只要分子大小适当,可经肾小球膜滤过,进入原尿。从理论上讲,能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可使肾小球滤过发生改变,即能影响药物自肾脏排出,但实际意义不大。   2.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需特殊转运载体介导。当两种弱酸性药物或两种弱碱性药物合用时,它们分别竟争弱酸性药物载体与弱碱性药物载体。因此通过相同机制排泌的药物合用时,在排泌部位上发生竞争,出现竞争性抑制。使其中一药由肾小管分泌明显减少, 使其效应增强或产生毒性。例如青霉素90%经肾小管分泌排泄,如与丙磺舒合用,后者可竟争酸性转动系统,减少青霉素的排泄而使之增效;强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均能妨碍尿酸的排泄,造成尿酸在体内的蓄积,引起痛风;保泰松可抑制氯磺丙脲排泄而增强其降糖作用;吲哚美辛减少甲氨蝶呤的排泄而加剧其毒性反应。   3.肾小管重吸收   药物进入原尿后,随着尿液的浓缩,部分药物能透膜重吸收进入血流。多数药物是以被动转运方式透膜重吸收的。而被动重吸收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高低与药物分子的电离状态有关。离子态的药物脂溶性差,不能以被动转运方式透膜重吸收;非离子化的药物脂溶性高,容易通过肾小管细胞膜弥散而重吸收。酸性药或碱性药的解离度与它所处环境(尿液)的pH值有关。酸性药在碱性环境或碱性药在酸性环境时药物解离增加,重吸收减少,排泄较快;反之,使重吸收增加,排泄缓慢。人体血浆的pH为7.4,当外界酸或碱进入血液,血浆缓冲系统即加以调节,多余的酸或碱可排泌进入尿液而影响其pH值。尿液pH值的改变影响了药物的重吸收。如碳酸氢钠通过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类,巴比妥类的排泄,在水杨酸类及巴比妥类的中毒治疗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另外,药物也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另一药物的排泄。有些药物以原形或以结合形式(如葡糖醛酸结合物)从胆汁或肝-肠旁路排出,部分结合物可被胃肠道菌群代谢为母体化合物,再被重吸收。这种再循环过程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如果肠道菌群被抗菌药物杀灭,该重吸收过程就遭到影响,这可用以解释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的口服避孕药失效。   三、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削弱或增强另一种药物的生理效应或药理作用的过程,而对药物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其它药物的效应。①影响药物作用的靶位(如效应器官、组织、细胞受体);②作用于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途径(如影响某些酶的活性);③改变药物的输送机制;④改变电解质平衡。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最终表现为两种方式: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作用性质相同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效应协同(相加或增强),作用性质相反药物的联用,将导致药效减弱(拮抗)。   (一) 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可分为:①相加作用(additie effect),等于各药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作用的总和,可表现为疗效增强,也可表现为副作用加重。如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某些抗组胺药合用时,由于这些药物都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引起作用相加,中枢神经过度抑制,老年病人特别敏感,有跌倒或受伤的危险,应特别引起注意。②增强作用(synergism), 又称增效,即两药联合应用所显示的效应明显超过各药单独应用所产生作用的总和。如双异丙吡胺与β受体拮抗药均有负性肌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合用后效应增加,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乃至心跳骤停。只有严密监护下方可联合应用。表5-2列出了相加或协同作用产生不良后果的实例。   表5-2药物的相加或协同作用   A 药 B 药 相互作用后果   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抗帕金森病药、丁酰苯类、 抗胆碱作用增强、在湿热环境中易中暑、   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 麻痹性肠梗阻,中毒性精神病   降血压药 引起低血压的药物(抗心绞痛药、血 降压作用增强、直立性低血压   管扩张药、吩噻嗪类)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抑制药(乙醇、镇吐药、 损害精神运动功能、降低灵敏性、困倦、   抑制药 抗组胶药、催眠镇静药、镇定药) 木僵、呼吸抑制及昏迷和死亡   甲氨蝶呤 复方新诺明 骨髓巨幼红细胞症   肾毒性药 肾毒性药(氨基苷类、万古霉素  增强肾毒性   头孢噻吩)   神经肌肉 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药物 增强神经肌肉阻滞、延长窒息时间   拮抗药 (氨基苷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   补钾剂 留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 高钾血症   (二)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指两药联合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效应。按其机制不同可分为:①生理性拮抗作用(physiological antagonism)或称功能性拮抗作用(function antagonism),这种作用是基于两药具有相反作用,合并用药后作用相互抵消。如噻嗪类利尿药的升血糖作用可以对抗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的降血糖作用,合用时需要调整给药剂量;氯丙嗪的α受体阻断作用,可以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使用氯丙嗪过量而致血压过低的患者,若误用肾上腺素升压,则会导致血压骤降。②药理性拮抗作用(pharmacological antagonism),主要是指受体上的阻断作用。如苯海拉明可以阻断组胺的作用。③化学性拮抗作用(chemical antagonism),是两种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相互抵消作用。如肝素是一种黏多糖硫酸酯,带有高度阴电荷,甲苯胺蓝与鱼精蛋白带有正电荷,能中和肝素的负电荷,从而对抗其抗凝作用。药物的拮抗作用可用于中毒的治疗,也可用以纠正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两种结果:作用增强或作用减弱。作用增强可以是疗效增强,也可以是毒性增强;作用减弱可以是疗效减弱,也可以是毒性减弱。合理的联合用药应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许多方面,本节主要列出临床上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以引起重视。   1.高血压危象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帕吉林、呋喃唑酮等)与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自贮存部位释放药(麻黄碱、间羟胺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胍乙啶、及左旋多巴合用,会引起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堆积,出现高血压危象。   (2)三环类抗忧郁药与胍乙啶、倍他尼定(苄甲胍)、异喹胍等合用,能抑制末梢上的胺泵阻止胍乙啶等被摄取,使胍乙啶等不能发挥降压作用而引起高血压危象。   (3)三环类抗抑郁药也能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引起高血压危象。   (4)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摄入含高酪胺的食物或饮料(奶酪,含醇饮料,浓缩酵母提取物,蚕豆荚,腌鲱鱼)后,也可发生高血压危象。   2.严重低血压反应   (1)氯丙嗪不宜与氢氯噻嗪、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合用,这些利尿药具降压作用,可以明显增强氯丙嗪的降压反应,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2)氯丙嗪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导致肾上腺素升压的翻转引起严重低血压。   (3)普萘洛尔不宜与氯丙嗪、哌唑嗪、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合用,合用能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3.心律失常   (1)强心苷不宜与排钾利尿药或糖皮质激素合用,后两者均可促进钾排出,使血钾降低,引起强心苷作用的增敏,易发生心律失常。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与两性霉素亦可使血钾降低,应加注意。强心苷也不宜与钙盐合用(特别注射钙盐),因为血钙升高可增强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易致心律失常。强心苷与利血平合用后,因两者均可使心动过缓,易诱发异位节律。   (2) 奎尼丁与氯丙嗪、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胺碘酮等合用,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氯丙嗪对心脏具有奎尼丁样作用,两药合用可致室性心动过速。奎尼丁与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某些抗酸药或碱性盐类合用,由于尿液碱化,可促进奎尼丁由肾小管重吸收,提高血浓度,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3)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拮抗药合用。因用过β受体拮抗药者,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易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停搏。   4.出血   (1)香豆素类(双香豆素、硝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与考来烯胺、液体石蜡、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甲磺丁脲、氯磺丙脲、苯妥英钠、氯贝丁酯、西咪替丁、哌甲酯等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加强,导致出血反应。   (2)肝素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合用,也需十分谨慎,后两者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合用后抗凝作用大大增强,有出血的危险;肝素与依他尼酸合用易引起肠道出血。   5.呼吸肌麻痹   (1)全身麻醉药(乙醚、硫贲妥钠等)、琥珀胆碱、普鲁卡因胺、硫酸镁、林可霉素、多黏菌素及氨基苷类抗生素不能合用,因为这些药物具有神经肌肉接点传递阻滞作用, 协同引起呼吸肌麻痹,注射时对呼吸肌作用更明显。乙醚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也可引起呼吸麻痹。   (2)氯霉素不宜与氨基苷类合用,因前者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后者的呼吸麻痹。   (3)利多卡因可加强琥珀胆碱的骨路肌松弛作用,合用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4)环磷酰胺能抑制假性胆碱酶酶的活性, 使琥珀胆碱不易灭活,从而加强其骨骼肌松弛作用,两药合用后可导致呼吸肌麻痹。   6.低血糖反应   (1)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不宜与长效磺胺类、保泰松、呋塞米等合用,这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置换血浆蛋白结合的甲苯磺丁脲而使之浓度升高,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从而引起低血糖反应。保泰松还能抑制肝微粒体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亦能增强药效。   (2)甲苯磺丁脲不宜与氯霉素合用,氯霉素能明显抑制肝微粒体酶,减慢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使其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合用时如不减少甲苯磺丁脲剂量,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3)普萘洛尔、胍乙啶等与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普萘洛尔还可掩盖降血糖药引起的急性低血糖先兆症状,应特别引起注意。   7.严重骨髓抑制   (1)甲氨蝶呤不宜与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合用,它们可从血浆结合部位将甲氨蝶呤置换出来,血中游离型甲氨蝶呤的浓度升高,对骨髓抑制明显增加,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2)别嘌醇不宜与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后两药代谢减慢,血浓度提高,对骨髓抑制加强,如需合用,必须把硫唑嘌呤、巯嘌呤的用量减少。别嘌醇亦能加强环磷酰胺对骨髓抑制,作用机制未明。   8.听力下降   (1)依他尼酸、呋塞米不、氨基苷类抗生素均可损伤第八对脑神经,合用后作用相加,耳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尿毒症病人更易发生。   (2)氨基苷类抗生素不宜与抗组胶药(尤其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合用,抗组胶药可掩盖这类抗生素的听神经毒性症状,不易及时发觉。   9.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国内曾有报道,结核病人反复应用利福平引起内源性的氢化可的松代谢加速,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根据病情合理地联合用药能够达到增强疗效,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目的;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使药效减弱,不良反应增强,甚至引起严重毒性。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危害性极大,需要临床医师给予极大的重视。为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医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 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2掌握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重视药物的禁忌症,熟悉和精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联合用药时,注意选择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4详细询问病史和用药史,慎重或避免使用已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5注意老年病人和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体质及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低的病人,慎重选用药品和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6对于治疗窗很窄的药物应提高警觉,必要时要做好药物咨询及血药浓度监测。只要医、护、药人员合理用药,细心监护,及时发现,及早处理,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即使发生不良反应, 经过适当的处理,大多数病人也可以很快恢复。   补充一个Mr_ZENG站友"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中未提到的禁忌,也就是饮酒后不能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因为这样有可能引起肝损害。临床上有些喜酒之人大量饮酒后出现头痛头涨就用这类解热镇痛药止头痛,其实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啊!   很好,我正在写这方面的书,写完后,可以与大家分享。   阿米卡星与654-2配伍后静脉滴注,好多病人出现类似输液反应的表现:病人出现畏寒寒战。   目前,肾内科的大夫喜欢ACEI与ARB类药物联合应用降压,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肾肾功能,减少ACEI的逃逸现象,最大可能的降低尿蛋白,曾多次在学术讨论会上听过,也用过。效果还可以。但好像心血管科这么联合应用的少。   移植技术可以挽救器官衰竭病患,但手术过后,病患往往需要长时间大剂量的服用抗排斥反应药物。CsA是临床常见且疗效甚佳的抗免疫排斥药物,在临床已经是广泛的应用。但是,环孢素价格昂贵,且在体内浓度过高时会产生明显的肝、肾毒性。可以说CsA一类让临床医生爱恨交加的药物。联苯双酯是保肝护肝药物的一种,通常会在移植过后与环孢素协同使用,目的是降低其肝损害。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协同使用时,病患体内的环孢素的血浓度会明显降低。   消化科胃镜所到无处不炎 杀hp几成常规 三联四联 试想三十年前是否定个滥用抗生素的罪名   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值得注意:如诺氟沙星与培菲康合用。培菲康为一活菌制剂,内含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严英等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培菲康中三联活菌制剂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证明其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如克林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等敏感[6].培菲康若与抗生素合用,可因后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抗生素亦因前者的存在而药效降低。因此,两药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上进行过肾移植患者发生腹泻后,通常服用黄连素(盐酸小璧缄)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发现后者浓度明显升高。有过统计,发现合用药物的患者血药浓度较未合用患者浓度高达75%之多。有意思的是黄连素在显著提高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它的肝肾毒性。目前,学者关注是否可以将此两药物合用作为一个经典推广组合,目的是节约需要长期服用环孢素患者的用量以及费用。   胃三联是根据1994年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方案制定的治疗方案,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 组成,是治疗胃溃疡的标准用药。 如果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则可改铋剂为奥美拉唑或者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增多,而胃溃疡胃酸不多,甚至减少,因此可不用PPI.   克拉霉素可用阿莫西林替代。   替硝唑可以甲硝唑替代,也可以呋喃唑酮替代。   准备学习   我是搞检验的,说到合理用药。我想说说的是药敏检验结果对指导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正确判读药敏试验结果   1、什么是药敏试验?   答:对所分离的致病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称药敏试验。英文简称AST.   2、药敏试验的意义?   答:药敏试验可对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预测,查出耐药性,减少治疗错误,便于医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节省费用。   3、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确认为病原菌而做药敏试验结果不能预测才需要做药敏试验,结果可预测的病原菌、常在菌、污染菌不应做药敏试验。   4、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①敏感(S):表示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规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疗,禁忌症除外。   ②中度敏感(MS):表示该菌对特定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接近通常血液或组织液可达到的浓度,细菌对这类抗菌药敏的反应率通常低于敏感菌。但该药物在生理浓集部位或高于常规剂量也可有临床疗效。   ③中介度(I):为缓冲区域,如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需做重复试验和其它方法的药敏试验。   ④耐药(R):该细菌不能被常规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所抑制,不能用于治疗。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和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MRSA全身性感染可选用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依药敏加用利福平、磷霉素等。虽然糖肽类抗生素是抗MRSA最有效的药物,但随其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已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半合成链阳菌素类新药Synercid(由喹奴普汀quinupristin和达福普汀dafopristin两药以30:70比例混合而成)对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MRSA(包括耐万古霉素的MRSA)有较好疗效。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对MRSA感染有效率达91%.新研究的碳青霉烯类BO-3482抗MRSA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唑烷酮类新药Linezolid对MRSA同样有效。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RE)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内的正常菌群,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菌血症、腹腔和尿道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肠球菌由于其细胞壁坚厚,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有耐药。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机制为细菌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5),与青霉素亲合力降低而导致耐药,此种耐药性以屎肠球菌多见。近年来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特别是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万古霉素及其不合理用药,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RE)的出现。肠球菌对糖肽类耐药主要是由于靶位改变,通过质粒和转座子将耐药基因从一种肠球菌染色体转移到另一种肠球菌染色体中。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RE感染药物,普遍采用联合用药,如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磷霉素等。根据RE临床药敏试验,如对西林类耐药可选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磷霉素;如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可用替考拉宁+环丙沙星。对于多重耐药菌株可选用抗菌新药如喹奴普汀/达福普汀(Quinupristin/Dalfoprision),此药对RE有良好活性。利奈唑胺(Linezolid)属全新的化学结构恶唑烷酮类抗感染药,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和良好活性。目前处于3期阶段的其他药物还有晚霉素(Eernimycin)、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和达托霉素(Daptomycin)等。   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肺炎链球菌是目前引起重症院外感染,如肺炎、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等最重要的病原菌。青霉素问世以来一直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首选药物,但近10年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率在许多国家迅速上升。尤其在美国、日本和南美某些国家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标志着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其耐药机理与MRSA一样主要是由于PBPs结构改变,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亲和力下降所致。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不仅对β-内酰胺类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都有不同程度耐药。   治疗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可选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匹罗、头孢匹肟等,该类药在脑脊液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如PRSP对头孢菌素类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利福平。亚胺培南因有中枢不良反应不推荐在颅内感染中使用。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有效强活性,且易渗入各种组织并超过对主要病原菌的MIC,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脑膜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克林霉素对多数PRSP的作用较强,可作为非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替代药物。   4、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 耐药G-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占医院临床检出的耐药病原菌60%-81%,常见的致病菌有肠杆菌属、绿脓杆菌、阴沟肝菌、沙雷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菌属、肺炎杆菌、不动杆菌、流感杆菌等。耐药机制主要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主动外排系统;PBPs改变;产生β-内酰胺酶、钝化酶等灭活酶。其中以细菌产生灭活酶(尤以β-内酰胺酶)最为重要。   某些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能产生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该类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氨曲南、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并波及第四代头孢菌素。产ESBLs菌株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因此体外测定细菌是否产ESBLs对于病原学诊断及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对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霉素类(头孢美唑),重症感染选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也可根据药敏报告可选择氟喹诺酮类或联合氨基糖苷类,但儿童应用该类药物受到限制。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可以产生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广谱β-内酰胺类耐药的另一重要机制。AmpC酶通常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摩根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其他广谱β-内酰胺类的应用可促使AmpC酶细菌的控制基因突变,导致对头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耐药。AmpC酶不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所抑制。此种耐药菌株可在医院中造成流行,已成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其临床用药可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或氨基糖苷类。以碳青霉烯类杀菌效果最好。   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的临床控制措施,包括注意隔离,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以及严格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   5、耐唑类抗真菌药念珠菌 真菌对人类生命危害很大。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加剧了真菌病的蔓延。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可引起鹅口疮、肺炎、肠炎、血液感染等,在深部感染常成为癌症病人、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病人的死亡因素之一。耐药机制主要有:细胞膜上存在药物外排泵;靶酶(P45014DM)超表达;靶酶与唑类药物亲和力降低;降低药物的通透性等。从临床上分离到耐药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对大多数唑类药物显示交叉耐药,对氟康唑耐药性较严重,且对两性霉素B亦呈部分耐药。对于耐唑类念珠菌的深部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治疗。   MRSA、MRSE的知识介绍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1.什么是耐甲氧西林?   "耐甲氧西林"是指对所有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奈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和双氯西林)耐药而且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包括所有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亚胺培南。另外,甲氧西林耐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所以现在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把MRSA/MRSE列为"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2.怎样识别MRSA/MRSE?   NCCLS(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1999年标准化文件规定,药敏实验中葡萄球菌如果对苯唑西林耐药即为MRSA/MRSE.这些菌株对目前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3.MRSA/MRSE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和控制流行?   关于MRSA/MRSE传播机制有几个说法: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环境污染。然而在大多数爆发流行中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人的手从一个病人传播到另一个病人。医护人员的手是重要传播途径。MRSA/MRSE携带者同样也在MRSA/MRSE的传播中扮演着一个角色,例如,气管切开、烧伤和大面积伤口感染MRSA/MRSE的病人携带者有大量的细菌,同时有较大的可能性造成细菌扩散。   预防和控制流行措施:(1)医护人员在接触下一个病人前应认真洗手,这是非常有效而难以落实的预防措施;(2)及时有效地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感染;(3)患者病愈后及早出院。   4.MRSA、MRSE感染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目前对MRSA、MRSE和肠球菌属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稳可信)是治疗的首要选择。稳可信是FDA唯一批准应用于治疗MRSA、MRSE感染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用   1、大环内酯类:轻中度革兰氏阳性菌、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   2、青霉素类: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   3、头孢菌素:Ⅰ代 对革兰氏阳性有效,革兰氏阳性菌中度抑菌。   Ⅱ代 增加抗革兰氏阴性菌能力。   Ⅲ代 增加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肠道菌属及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酶的菌株有强杀菌作用,部分对绿脓有效。   Ⅳ代 对肠杆菌作用强,细菌耐药性低。   4、氨基甙类:广谱,对绿脓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5、喹诺酮类:广谱,抗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6、泰能:抗菌谱广,作用强。   根据为药代动力和感染部分选药   1、化脑:青霉素、罗氏芬、西力欣易穿透血脑屏障。   2、肺、泌尿系感染:选用药物浓度高,膜通透性强,组织水平高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   3、危重病合并金葡菌、绿脓杆菌:万古霉素、复达欣、泰能、罗氏芬+丁胺卡那联合用药对绿脓杆菌有协同作用。   各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法   按药物对细菌生长周期影响将抗菌素分为四大类:   1、繁殖期内杀菌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2、静止期内杀菌剂:氨基苷类、多粘菌素类。   3、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4、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   1、抑制或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   2、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氯霉素。   3、干扰细菌DNA或RNA的合成:喹诺酮类作用于DNA回旋酶,利福霉素作用于DNA依赖RNA多聚酶,三甲氧苄胺嘧啶/阻断合成核酸所需的四氢叶酸。   4、抑制菌体细胞膜的功能:二性霉素B,吡咯类药物,制霉素素。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正常意义】 敏感(S);中度敏感(MS);中介度(I);耐药(R);最低抑菌浓度(MIC)。   【临床意义】 测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的体外试验。敏感表示检测菌能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能达到的浓度所抑制或杀灭。中度敏感表示检测菌在测定药物浓集部位的体液中(如尿液中)或大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能够达到的浓度所抑制。中介度是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区,可减少因各种实验条件失控而引起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解释上的偏差,其临床意义是不确定的。对药敏结果表现为中介度的药物,临床因特殊原因考虑要选用时,应作定量药敏试验以确证其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是用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抑制检测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用于μg/ml表示。判定结果时每种药物均有"耐药"和"敏感"两个数值作为参照,称为分界点数值,亦用μg/ml表示。测得的MIC值大于或等于耐药分界点时判定为耐药,而测得的MIC值小于或等于敏感分界点时则判定为敏感。   暂时先这些,请临床的医生也读一下。   大家说的真好,我也再来参与:   1急性心梗用药:   A 阿司匹林,波力维或氯比格雷,ACE-I   B β受体阻滞剂,主张早期应用,只要心功能可以,尽量早用,   血压的控制,如果本来就很高,建议控制在140-150/90mmhg,总之这里提醒诸位降压同时注意保护脑灌注,舒张压不要低于40mmhg,   C 他丁类降脂药,近来讲究无论血脂是否增高都用,主要是稳定粥样斑块,具体降脂要求,见调节血脂指南,一般我在临床控制在70mh/dl左右。   D 药物,糖尿病的控制   E 教育和运动   2也谈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炎高热病人,如果大便赤黄,建议家用大黄通表里,我们医院有个叫热炎宁的中成药,好像市场也有,建议与抗生素连用,效果很好,我是老年科大夫,不喜欢用很强的退烧药,因为那样往往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造成高热的老年人有脱水的危险,一般发烧都用热炎宁2袋 tid口服,联合抗生素效验退热,如果都用了无效,可以考虑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静点,我们医院感染科对于有些不明原因发热,喜欢入院头3天用激素,效果很不错。   3关于抗生素的选择,我同意楼上的,应根据病情,从高级向低级替换,开始时太低,时间长了,机体耐药,换高级的效果,时间、疗效等等都会受影响。   不过关于CAP我们医院呼吸科经典的是静点利复星加口服罗红2周。   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呵呵。   我浅谈一下肿瘤临床中能遇到的有关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由于对细胞缺乏选择性杀伤作用,均有骨髓抑制的副反应,临床上与解热镇痛药如消炎痛栓合用时,可加重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此外,抗肿瘤药物与抗生素应谨慎联合应用,如甲氨喋呤与青霉素、卡那霉素联用时,能减少机体对甲氨喋呤的摄取,从而降低疗效;甲氨喋呤与磺胺类药物联用时,磺胺类药物通过置换血浆甲氨喋呤,导致毒性增加。   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应用时,其在体内代谢产物在通过泌尿道排出时,刺激黏膜,可引起血尿,应用美司那等尿道保护剂,能减少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巴比妥类、皮质激素影响环磷酰胺的代谢,增强其急性毒性。镇静、镇痛药、抗组胺药、麻醉药能加重异环磷酰胺的中枢神经毒性。   依托泊苷能抑制机体免役功能,使接种的疫苗不能诱发人体免役反应,故用药三个月内不宜接种疫苗。   顺铂可引起肾、耳毒性,抗组胺药、吩噻嗪类药物可掩盖顺铂的耳毒性。   长春新碱与铂类联合应用能增加对第8对脑神经的毒性,长春新碱与替尼泊苷合用,能产生严重的神经病变。替尼泊苷与止吐药联用时,先用止吐药再用替尼泊苷,能产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   丝裂霉素、环磷酰胺与阿霉素类药物联用,增加其对心脏的毒性。丝裂霉素与维生素C、B1、B6等配伍静脉应用时,可使本品疗效显著降低。   氟脲嘧啶和甲氨喋呤合用时,应先用甲氨喋呤再用氟脲嘧啶,否则产生拮抗作用。   就地高辛的联合用药的药动学问题的一点总结   地高辛(DG)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西药对其代谢影响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联合用药是否安全等问题显得比较迫切,已成为临床和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1.3.1西药对DG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下列西药制剂可通过不同途径和作用环节影响DG的代谢。   1.3.1.1心血管系统用药   DG与乙胺碘肤酮(Amiodaronum)、维拉帕米(Isoptin、erapamil)、奎尼丁(Quinidine)、地尔硫卓(Diltiazem)、硝苯吡啶(Nifedipine)、卡托普利(Capttopril)、哌唑嗪(Jprazosin)、呋喃苯胺酸(Furosemidc)、氨体舒通(Spiromolactone)等合用后,其血药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使DG血药浓度降低,而西苯唑琳(Cibenzoline)、普鲁卡因酰胺、双异丙毗胺、利多卡因以及美西律等与DG合用时其血药浓度未见明显影响。   1.3.1.2 消化系统用药   西沙比利(Cisapride)、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氧普胺(Metocloprammide)、消胆胺、制酸药氢氧化铝、活性炭、氢氧化镁、胃舒平等使DG血药浓度降低,而阿托品、普鲁苯辛、苯乙哌啶等,可增加DG的血药浓度。   1.3.1.3 呼吸系统用药   沙丁胺醇可影响DG的药代动力学,使DG血药浓度降低。   1.3.1.4 抗生素类药物   红霉素(Erythromycin)、四环素、利福平(Rifampicin)、甲氧苄啶(Trimethoprim)等使肠道内菌丛受到抑制影响DG在肠道内的分解,从而升高DG的血液浓度。   1.3.1.5 其它类药物   有文献报道,新抗凝(Acenocoumarol)和三环内抗抑郁药(Triyclic)亦影响DG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降低或升高。   1.3.2中药对DG代谢的影响   早年便有资料提示:⑴ 具有强力兴奋迷走神经作用的中药与强心甙联用易发生中毒反应,如含乌头碱类的药物;⑵ 兴奋心肌类的中药不宜与洋地黄物质配伍应用,如麻黄、天仙子、埋陀罗等;⑶ 蟾蜍、葶苈子、万年青等含强心甙的中药亦不宜与洋地黄联用;⑷ 雷公藤等影响洋地黄的排泄。近年来,临床实践中中草药及其制剂和地高辛的合用更为普遍,而有关其对地高辛代谢的影响亦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经较深入研究证明了部分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可影响DG的代谢,但由于受试人群、应用品种或测试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临床上的合理配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增效作用;二是降低主药的不良反应。   一、合理配伍   1、β-内酰胺类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   常获得协同作用。使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下降,药物增效几倍至十几倍,并可使产酶菌株对药物恢复敏感。临床上常用药物有: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它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安灭菌(奥格门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门汀(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泰能(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   2、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常用于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羧苄西林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应分别滴注。氨曲南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联用,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克雷白杆菌、普鲁威登菌、肠杆菌属、大肠杆菌、摩根菌等起协同抗菌作用。此种配伍尚有:青霉素+其他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链霉素或氨基糖苷类;其他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氨基糖苷类;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氨基糖苷类。其他感染,目前尚无可靠报道。   3、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四环素+链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米诺环素与链霉素配伍用于布氏杆菌病。   4、静止期杀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CoSMZ+氨基糖苷类;   5、快速抑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类或阿米卡星+CoSMZ;   6、其他各类抗微生物药物间的配伍   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平+万古霉素或头孢唑啉;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或氯唑西林;美西林+β-内酰胺类;磺胺类+甲氧苄啶。   7、其他药物的配伍   (1) 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配伍,抗菌效能增强,但同时毒性也相应增强,必须慎重。   (2)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此外,还有磺胺类药物。   (3) 诺氟沙星与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合用,可减轻其引起的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四肢皮肤针扎感及轻微的灼热感。   (4) 两性霉素B与钾盐配伍,可减少前者引起的低钾血症。   (5) 氯硝柳胺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可防止节片被消化散出的虫卵因呕吐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肠,而引起囊虫病。   (6) 阿司匹林与维生素K配伍,可预防由于其使凝血酶原减少而导致的全身出血倾向。   (7) 苯妥英钠与维生素D配伍,可对抗由于其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而致的小儿软骨病。   (8) 磺吡酮与碳酸氢钠合用,可减少尿酸在泌尿道的沉着。   (9) 息宁(卡比多巴/左旋多巴)与维生素B6配伍,可减少其副作用。   (10) 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可减少各自的副作用而加强疗效。   (11) 阿托品与吗啡合用,可减轻后者所引起的平滑肌痉挛而加强镇痛作用。   (12) 左旋多巴与多巴脱羧酶抑制剂配伍,可抑制其在外周的脱羧,从而增加进入中枢的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外周部位的不良反应。   (13) 地高辛与钾盐合用,可防止因低钾而造成的低高辛中毒。   (14) 中枢镇痛药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可加强前者的镇痛作用。   (15) 维生素C与硫酸亚铁配伍,可防止Fe2+氧化而利于吸收。   (16) 降压药与利尿药配伍,可减少因长期服用降压药而引起的水钠潴留现象;血管扩张药与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配伍,可减少因长期服用扩血管药而引起的反弹现象。   二、配伍禁忌   1. 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 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 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4. 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 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性加强。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7.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此外,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因此,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含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则有助稳定。另外,β-内酰胺类药物与本类药物配伍,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服避孕药合用,也可使之降效(因本类药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克拉霉素可使地高辛、茶碱、口服抗凝血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均显示更强的作用,对卡马西平、环胞霉素、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有类似的阻滞代谢而使作用加强。本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配伍,一般认为可发生降效作用。此外,氟喹诺酮类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   8. 去甲万古霉素与许多药物可产生沉淀反应,因此含本品的输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药物。克林霉素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此外,本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磷霉素与一些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勿与钙、镁等盐相配伍。   9. 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可抑制柳氮磺吡啶在肠道中的分解,从而影响5-氨基水杨酸的游离,有降效的可能,尤以各种广谱抗菌药物为甚。   10. 呋喃妥因与萘啶酸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呋喃唑酮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可抑制苯丙胺等药物的代谢而导致血压升高;使用本品期间,食用含多量酪胺的食物,也可有类似反应。   11. 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利福平(RNA合成抑制药)、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药)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使萘啶酸和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12. 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也不宜组成复杂的输液。   13. 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以防发生络合反应,阻滞四环素类的吸收。牛奶也有类似的作用。   14. 磺胺类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以免降效。   15. 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以防意外。   16. 对氨基水杨酸钠忌与水杨酸类同服,以免胃肠道反应加重及导致胃溃疡。此外,本品可干扰利福平的吸收,同时应用应间隔6-8小时。   17. 酮康唑和异曲康唑的吸收和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因此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   18. 多沙普仑禁与碱性药合用;慎与拟交感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   19. 吗啡禁与氯丙嗪注射液合用。哌替啶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可引起兴奋、高热、出汗、神志不清。芬太尼也有此反应。   20. 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是胃肠道出血加剧,应禁止配伍;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使后者的浓度明显降低,也不宜合用;与碱性药配伍,可促进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不宜合用。   21. 抗抑郁药不宜与MAOI合用。因二者作用相似,均有抗抑郁作用,合用时必须减量应用。另外,也不宜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合用。抗抑郁药可增强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   22. 曲马朵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因二者作用相悖,相互抵消。   23. 左旋多巴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麻黄碱、利血平及拟肾上腺素药合用。卡比多巴不宜和金刚烷胺、苯扎托品、丙环定及苯海索合用。   24. 溴隐亭忌与降压药、吩噻嗪类或H2受体阻滞剂合用。   25.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时,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其浓度降低;而烟酰胺、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药均可使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使之易出现毒性反应。此外,抗躁狂药锂盐、抗精神病药硫利达嗪与卡马西平合用时,易致本品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卡马西平也可减弱抗凝血药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及避孕失败。故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26. 丙戊酸钠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27. 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因此可使双香豆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睾丸酮、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药、氯丙嗪、氯霉素、多西环素、灰黄霉素、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及苯妥英钠等药合用时代谢加速疗效降低;也可使在体内活化的药物作用增加,如环磷酰胺等。其他的肝药酶诱导剂(如:别嘌呤醇、乙胺碘呋酮、氯霉素、氯丙嗪、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右丙氧芬、地尔硫卓、乙醇(急性中毒时)、红霉素、丙米嗪、异烟肼、酮康唑、美托洛尔、甲硝唑、咪康唑、去甲替林、口服避孕药、羟保泰松、奋乃静、保泰松、伯氨喹、普萘洛尔、奎尼丁、丙戊酸钠、磺吡酮、磺胺药、硫利达嗪、甲氧苄啶、维拉帕米等)也有此反应。而肝药酶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为最)、卡马西平、乙醇(慢性酒精中毒者)、氨鲁米特、灰黄霉素、氨甲丙酯、苯妥英、格鲁米特、利福平、磺吡酮(某些情况下起酶抑作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恰好相反。   28. 普萘洛尔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否则,作用减弱。   29. 噻吗洛尔滴眼时可被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故不宜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合用。   30. 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否则,会产生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停搏。   31. 在应用强心甙期间,忌用钙注射液、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其类似药物。因这些药物可增加其毒性。此外,利血平可增加其对心脏的毒性,也应警惕。由于这类药物脂溶性高,主要在肝脏代谢,故在和肝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32. 像去甲肾上腺素这类以强碱弱酸盐形式应用的药物,避免和碱性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沉淀。   33. 乙酰半胱氨酸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合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34. 可待因类中枢镇痛药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可产生相加作用。   35. 右美沙芬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致高烧、昏迷,甚至死亡。   36. 麻黄碱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血压过高。   37. 酮替芬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少数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故二者不宜合用。   38. 西咪替丁不宜与抗酸剂、甲氧氯普胺合用,如必须合用,应间隔1小时。此外,也不宜与茶碱、苯二氮卓类安定药、地高辛、奎尼丁、咖啡因、华法林类抗凝药、卡托普利及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   39. 酶类助消化药不宜与抗酸剂合用,否则,使其活性降低。   40. 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不宜与抗胆碱药合用,作用相互抵消。   41. 思密达可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本品前1小时服用其他药物。   42. 铁剂不宜与含钙、磷酸盐类、鞣酸的药物及抗酸剂和浓茶合用,否则,可形成沉淀,影响其吸收;与四环素类合用,可相互影响吸收。   楼上的:"我们医院感染科对于有些不明原因发热,喜欢入院头3天用激素,效果很不错。"   激素怎么能轻易用来退热???   而且是入院头三天就给?不符合用药原则。   小提示: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   头孢类抗生素 与 乙醇(包括含酒精类饮料、药物) 可引起双硫醒反应, 导致体内乙醛聚积,呈醉酒样改变。反应尤以先锋必为著。   维生素C 与 虾 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 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钾砷(即砷酸酐,),转变为有毒的三钾砷(即亚砷酸酐,亦称为三氧化二砷),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所以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应当忌食虾类。   我问一个问题   长期使用ACEI药,导致的咳嗽应该怎样防治。   24682468 wrote: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许多方面,本节主要列出临床上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以引起重视。   1.高血压危象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帕吉林、呋喃唑酮等)与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自贮存部位释放药(麻黄碱、间羟胺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胍乙啶、及左旋多巴合用,会引起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堆积,出现高血压危象。   (2)三环类抗忧郁药与胍乙啶、倍他尼定(苄甲胍)、异喹胍等合用,能抑制末梢上的胺泵阻止胍乙啶等被摄取,使胍乙啶等不能发挥降压作用而引起高血压危象。   (3)三环类抗抑郁药也能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引起高血压危象。   (4)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摄入含高酪胺的食物或饮料(奶酪,含醇饮料,浓缩酵母提取物,蚕豆荚,腌鲱鱼)后,也可发生高血压危象。   2.严重低血压反应   (1)氯丙嗪不宜与氢氯噻嗪、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合用,这些利尿药具降压作用,可以明显增强氯丙嗪的降压反应,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2)氯丙嗪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导致肾上腺素升压的翻转引起严重低血压。   (3)普萘洛尔不宜与氯丙嗪、哌唑嗪、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合用,合用能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3.心律失常   (1)强心苷不宜与排钾利尿药或糖皮质激素合用,后两者均可促进钾排出,使血钾降低,引起强心苷作用的增敏,易发生心律失常。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与两性霉素亦可使血钾降低,应加注意。强心苷也不宜与钙盐合用(特别注射钙盐),因为血钙升高可增强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易致心律失常。强心苷与利血平合用后,因两者均可使心动过缓,易诱发异位节律。   (2) 奎尼丁与氯丙嗪、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胺碘酮等合用,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氯丙嗪对心脏具有奎尼丁样作用,两药合用可致室性心动过速。奎尼丁与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某些抗酸药或碱性盐类合用,由于尿液碱化,可促进奎尼丁由肾小管重吸收,提高血浓度,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3)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拮抗药合用。因用过β受体拮抗药者,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易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停搏。   4.出血   (1)香豆素类(双香豆素、硝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与考来烯胺、液体石蜡、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甲磺丁脲、氯磺丙脲、苯妥英钠、氯贝丁酯、西咪替丁、哌甲酯等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加强,导致出血反应。   (2)肝素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合用,也需十分谨慎,后两者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合用后抗凝作用大大增强,有出血的危险;肝素与依他尼酸合用易引起肠道出血。   5.呼吸肌麻痹   (1)全身麻醉药(乙醚、硫贲妥钠等)、琥珀胆碱、普鲁卡因胺、硫酸镁、林可霉素、多黏菌素及氨基苷类抗生素不能合用,因为这些药物具有神经肌肉接点传递阻滞作用, 协同引起呼吸肌麻痹,注射时对呼吸肌作用更明显。乙醚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也可引起呼吸麻痹。   (2)氯霉素不宜与氨基苷类合用,因前者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后者的呼吸麻痹。   (3)利多卡因可加强琥珀胆碱的骨路肌松弛作用,合用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4)环磷酰胺能抑制假性胆碱酶酶的活性, 使琥珀胆碱不易灭活,从而加强其骨骼肌松弛作用,两药合用后可导致呼吸肌麻痹。   6.低血糖反应   (1)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不宜与长效磺胺类、保泰松、呋塞米等合用,这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置换血浆蛋白结合的甲苯磺丁脲而使之浓度升高,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从而引起低血糖反应。保泰松还能抑制肝微粒体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亦能增强药效。   (2)甲苯磺丁脲不宜与氯霉素合用,氯霉素能明显抑制肝微粒体酶,减慢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使其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合用时如不减少甲苯磺丁脲剂量,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3)普萘洛尔、胍乙啶等与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普萘洛尔还可掩盖降血糖药引起的急性低血糖先兆症状,应特别引起注意。   7.严重骨髓抑制   (1)甲氨蝶呤不宜与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合用,它们可从血浆结合部位将甲氨蝶呤置换出来,血中游离型甲氨蝶呤的浓度升高,对骨髓抑制明显增加,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2)别嘌醇不宜与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后两药代谢减慢,血浓度提高,对骨髓抑制加强,如需合用,必须把硫唑嘌呤、巯嘌呤的用量减少。别嘌醇亦能加强环磷酰胺对骨髓抑制,作用机制未明。   8.听力下降   (1)依他尼酸、呋塞米不、氨基苷类抗生素均可损伤第八对脑神经,合用后作用相加,耳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尿毒症病人更易发生。   (2)氨基苷类抗生素不宜与抗组胶药(尤其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合用,抗组胶药可掩盖这类抗生素的听神经毒性症状,不易及时发觉。   9.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国内曾有报道,结核病人反复应用利福平引起内源性的氢化可的松代谢加速,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根据病情合理地联合用药能够达到增强疗效,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目的;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使药效减弱,不良反应增强,甚至引起严重毒性。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危害性极大,需要临床医师给予极大的重视。为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医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 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2掌握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重视药物的禁忌症,熟悉和精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联合用药时,注意选择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4详细询问病史和用药史,慎重或避免使用已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5注意老年病人和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体质及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低的病人,慎重选用药品和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6对于治疗窗很窄的药物应提高警觉,必要时要做好药物咨询及血药浓度监测。只要医、护、药人员合理用药,细心监护,及时发现,及早处理,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即使发生不良反应, 经过适当的处理,大多数病人也可以很快恢复。   能引起 严重骨髓抑制的 ,还有长期大剂量使用氯霉素类药物 .   fortitudesag wrote:   目前,肾内科的大夫喜欢ACEI与ARB类药物联合应用降压,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肾肾功能,减少ACEI的逃逸现象,最大可能的降低尿蛋白,曾多次在学术讨论会上听过,也用过。效果还可以。但好像心血管科这么联合应用的少。   ACEI与ARB类药物联合应用,心血管科这么联合应用的也很多,不仅有降压作用,而且对改善心肌重构有重要作用(有协同)。我们心内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都用的。但要注意高血钾。   合并用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经过大量论证确实有效的合用方案是可以有助于患者的治疗的,但如果医生比较年轻,经验又不太丰富,就最好不要合用,每种机理或一种治疗目的就单一应用。我是搞急诊的,在紧急或很复杂的情况下,我除非是比较有把握的合用药物,我不愿意用这个问题来过多牵涉经历。   谈谈与青霉素G合用有益的合并用药   1.与链霉素并用从理论上讲,青霉素与链霉素联用抗菌范围扩大。并能呈现协同作用。但临床实践表明,青霉素G与链霉素联用的协同作用,仅见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引起的亚急性心内膜炎。   2 与氯霉素并用氯霉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可联合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疗效满意   3 与新生霉素并用新生霉素为抑菌药,主要用于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由于新生霉素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细菌又易对它产生耐药性,故青霉素G与新生霉素并用能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4.与杆菌肽并用杆菌肽对多种球菌及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有高度抗菌效力,与青霉素G 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并用对肠球菌感染有协同疗效。   5 与水杨酸类并用水杨酸类可置换血浆蛋白结合的青霉素G,也可能是它改变青霉素G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因而提高青霉素G在血中的浓度,从而提高抗菌效果。   6 与保太松并用保太松的血浆结合率达99% ,此种高度的血浆蛋白结合力可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青霉素G,提高游离型青霉素G的血浓度,从而使青霉素G抗菌作用增强。   7与丙磺舒并用丙磺舒本身并无抗苗作用,也无扩大抗生素的抗菌范围,但能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排泄,当它与青霉素并用时,能提高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在吗叮呤片和雷尼替丁胶囊的联合使用中,前者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变胃肠的排空速度,使药物在肠内较快通过,从而使雷尼替丁的吸收减少,并减慢血药浓度峰值到达的时间,如必须使用,雷尼替丁应该加量。   倍他乐克联合博利康尼   倍他乐克是一种以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为主(心脏选择性)的药物,因此很适台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博利康尼是一种选择性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能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个人认为两药联合可以抵消副作用。如冠心病合并支气管哮喘需应用倍他乐克的同时加用博利康尼。   神经内科方面的联合用药:   抗癫痫治疗(一种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 :丙戊酸类+氯硝西泮;丙戊酸类+妥泰; 丙戊酸类+卡马西平;   降颅压(用于临床上各种情况下的颅压增高):20%甘露醇+速尿;20%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速尿;20%甘露醇+皂甙钠   最近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先溶解头孢哌酮舒巴坦再加入西米替丁则液体清澈透明,可如果反加即先在液体内加入西米替丁再用此溶液溶解头孢哌酮舒巴坦则会出现乳白色,但没有沉淀和析出,稀释后液体也不清澈,乳白色液体输入人体亦没有不良反应。此外安定注射液无论与注射用水、0.9%氯化钠、5%葡萄糖相溶均出现乳白色浑浊但不会出现沉淀和析出,输入人体亦没有不良反应,且不会影响疗效。   我来谈谈乙肝患者合并用药的问题,因为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乙肝药物可以分成抗病毒药和单纯的保肝降酶药,也可以把一些辅助性的药作为另外一类列位肝病用药。   如果再分的细的话,抗病毒类药物可以分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类,目前临床上经常会在使用过程中将抗病毒药物和保肝降酶药物联合使用,我个人觉得这样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判断,因为转氨酶升高是判断肝细胞受到损害的标志,而抗病毒药物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复制,有些人效果比较好,有些人效果一般,在降酶药物的作用下,转氨酶降低到正常水平,无法判断抗病毒药物是否起到药效,这时候还需要加做HBDNA,感觉浪费财力,还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误。   抗病毒类药物中往往也使用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联用,根据我掌握的资料,两类药物的靶点不同,且都会产生病毒变异和耐受,所以我建议尽量不联合使用,但是对于已经变异的病毒,入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的患者,这时候使用核苷类药物有效,而对于Y变异的患者,则建议使用干扰素。   判断病毒变异的检测方法是比较麻烦的,我只知道如果是小三阳外加DNA阳性可以判断为前C区变异。   对于其他辅助类药物,比如肝泰乐之类,属于促进肝细胞合成或者某些物质排泄的,可以与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我想谈谈中药的不合理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  辨证不当   中医治病精于辨证,若辨证失误,用药就会适得其反。药性的偏胜是中药治疗的基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药用来纠正病理之偏,产生治疗作用的重要依据。若运用不当,不合理地使用,等于火上加油,增加了药害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人参的补气药,适用于气虚证候,若用于阴虚阳亢内有虚热者,就会出现头晕,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便干,食欲减退等所谓人参滥用综合征。又如黄连为苦寒之品,可用于实热证细菌感染者,若用于虚寒证细菌感染者,尽管起到抑菌作用,但却令患者出现腹胀,讷呆的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不加辨证,只依据药名套用病名的选药现象,如在治疗肝炎,关节炎,肾炎时,误认为诸如护肝片,肝炎冲剂,关节炎片,肾灵片,肾炎片之类与病名相同的药物皆可选用。   二  中药的联用   功效相似药物的合用,特别是几种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增量和蓄积,如大活络丹与天麻丸,二者均含有附子,合用时增加了乌头碱的摄入量,增加了药害反应的几率;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二者含有的汞与蛋白质结合,排泄缓慢,多数久服而致汞中毒性脊髓病等。功效不同的药物合用,注意辨证论治和证候禁忌,如治疗风寒湿痹的中成药大活络丹,天麻丸,附桂骨痛颗粒等含有附子,川乌。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等分别含有川贝,半夏,瓜蒌仁,根据配伍原则,附子,川乌与川贝,半夏,瓜蒌仁属于"十八反",为配伍禁忌。实验表明,附子的成分乌头碱有毒性,若与半夏配伍其毒性更强,另半夏也含有毒性成分,相互配伍后具有麻痹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的作用。同样,附子伍贝母也能麻痹中枢神经,且贝母中的贝母碱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瓜蒌中的成分可使乌头碱的毒性增强。   我想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方面的合并用药:   西药方面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莫过于长效B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干粉剂,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分别可以上调对方受体,为许多实验所证实。   中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许多实验证实中药可以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从而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同时,中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作用机制治疗哮喘,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前景非常看好。   我来谈谈临床常用治疗胃病的西咪替丁与胃复安的配伍。   二者合用,胃复安可降低西咪替丁的效价。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组胺或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症。胃复安能使胃运动功能亢进,提高胃容物的通过率,加快胃肠蠕动,引起胃排空速度改变,使药物在肠内通过较快,致吸收时间减少,使西咪替丁吸收量减少20%,并减慢血药浓度峰值的到达时间,单用西咪替丁时,其生物利用度为82%,当与胃复安合用时,则降至63%,从而影响疗效。故当两者必须合用时,西咪替丁的剂量须适当增加。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联合用药   需联合治疗的依据有三点:   ①如果骨质疏松病人的骨骼脆性主要是由于增加的骨吸收导致的,那么这种联合用药就是那些可以显著增加成骨细胞成骨作用而不能降低骨吸收的促骨形成药物(如氟化物和甲状旁腺激素)所必需的。   ②抗骨吸收药对骨折发生率的降低对于某些骨密度极低的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是不够的。   ③研究结果表明,HRT和氟化物对骨密度具有协同作用,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新的平衡状态。结论是两种对骨吸收和骨形成作用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使松质骨、皮质骨的骨量同时增加,与氟化物相关的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且轻微。   联合方案的建议   (1)任何方案的基础用药:有效而适量地补钙。   (2)补钙
/
本文档为【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