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

2019-05-10 6页 doc 413KB 21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壹笑先生

致力于服务广大学子、教师、社考人员等一份学习的资料!

举报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中医内病外治法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之三 中 医 李 氏 针 拔 法 治 疗 中 晚 期 脑 胶 质 瘤 立题目的、疗法构成、疗法来源、 理论依据以及创新背景情况 申报单位: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 中医李氏针拔法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立题目的、 疗法构成、疗法来源、理论依据以及新创背景情况 立题目的 据卫生部二〇〇一年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由于片面追求生 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人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致使我国脑肿瘤,尤其是各种类型的脑胶质细胞瘤病患人数...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
中医内病外治法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之三 中 医 李 氏 针 拔 法 治 疗 中 晚 期 脑 胶 质 瘤 立题目的、疗法构成、疗法来源、 理论依据以及创新背景情况 申报单位: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 中医李氏针拔法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立题目的、 疗法构成、疗法来源、理论依据以及新创背景情况 立题目的 据卫生部二〇〇一年临床统计显示,我国由于片面追求生 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人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致使我国脑肿瘤,尤其是各种类型的脑胶质细胞瘤病患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一九九二年统计脑肿瘤发病率(包括良性和恶性)为2-19/10万人[1],到二〇〇一年已上升到10-35/10万人,到二〇一〇年发展到年死亡50万人左右,其中原发性脑肿瘤约占60%,危害最大的就是脑神经胶质细胞瘤。虽然神经外科领域的两个大革命(以CT与核磁共振问世为划时代标志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显微镜微创脑部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对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恶性脑肿瘤(尤其是脑胶质瘤)的有效治疗,仍为现代临床医学与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大多恶性脑胶质瘤患者(93%)在采用神经外科手术加放化疗后一年内死亡。 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脑胶质瘤的常规性治疗方法,仍未突破神经外科手术加放化疗。近年来,虽然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和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新疗法也开始由实验研究向临床应用过渡。然而,上述治疗手段与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侵袭性生长和肿瘤的快速有丝分裂,是恶性脑胶质瘤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特征,脑胶质细胞瘤大多与正常脑组织间没有明显可分辨的界限,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尤其是位于功能区的病灶,在手术中很难准确辨别肿瘤组织与脑组织的分界,无法“全切除”,给治疗脑肿瘤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虽然近年来发展的脑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与磁共振手术配套系统(Mrsurgical suite),可实施监护微创手术过程,明确手术所及部位,显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2],但是,此系统造价昂贵,而且对手术器械和手术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因此,目前要在中国普及和应用还有很多困难。放疗是脑肿瘤的主要辅助治疗方法,然而,放疗的临床效果也不尽人意。其原因除受放射剂量的限制外,部分肿瘤细胞对放疗具有抗拒性,多数患者会产生预后颅内水肿,给进一步治疗设置了障碍。在常规性治疗脑肿瘤中,化疗也是一个重要方法与手段,它对进一步杀灭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因同时对人体免疫细胞无靶向性杀伤,导致肿瘤难免复发,且化疗副作用很大,与放疗相比,其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专家认为:一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影响了抗癌药物进入颅内;二是相当一部分肿瘤对抗癌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3]。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医学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各种兴起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继手术和放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但是,这些新疗法均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如目前用于放射科治疗的新型装置:伽马刀(γ knife)、x刀(linae radicsurgery)、质子刀(photonbeamradiosurgery)。但它们也与外科手术一样,不能杀灭健康组织周围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4]。 为了克服和突破上述各种常规性治疗脑肿瘤带来的困难与障碍,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以中医李源生同志为技术核心,在学习和发扬中医外科学---内病外治疗法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成功总结和掌握了针刺干扰法,有效阻断变异的脑神经胶质细胞有丝分裂,并结合背部督脉群相应反射区行拔罐排毒,创立了专治中晚期脑胶质瘤的李氏针拔法。本疗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手术,不产生开颅创面,无痛苦;不需放化疗;不需口服各种中西医抑瘤药物。该疗法采用豪针(Φ0.35mm×长50mm×20根)和真空罐(一套),运用中医外科学内病外治法手段,通过针刺头顶部穴位,对颅内变异的神经胶质细胞实施持续性干扰,从神经系统破坏肿瘤快速分裂的内部环境,从而起到抑制脑肿瘤生长的目的。中医认为脑肿瘤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内外因形成的经络长期瘀阻,痰积而成有形肿瘤所致,因此,本疗法在针刺干扰肿瘤生长的同时,采用背部督脉群相应反射区拔罐技术,打通瘀阻,恢复脏器本源功能以达到软坚通络,祛邪扶正的目的。中医学“祛邪扶正”中的“邪”是指人体气血中的二氧化碳及所产生的内毒,其“正”所指气血中的氧与有利健康的生物分子该疗法的主要临床治疗步骤是:其一,行头皮针针刺:在治疗前,作一次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根据脑肿瘤的分类性质、病灶大小、病灶部位、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情况,在颅外头顶部有发部位相关穴位采用数针法(10根、15根、20根)行头皮针针刺治疗。其二,通过中医脉象诊断,确定脏腑的肝、肾、肺、脾、胰、心各部位间失衡与瘀阻症状,对背部相应穴位采用真空罐拔罐技术,进行平衡与通瘀治疗。其三,每日采用针拔法治疗一次,每次留针与留罐均60分钟,见罐内拔出约5~10毫升组织液为最佳。疗程:每日一次诊疗,90天为一个疗程,视病情(肿瘤性质、种类、大小、部位,是否手术或放化疗)分别采用一个疗程、二个疗程和三个疗程治疗。其四,疗效制定:首先以自身磁共振影像学对照,分别以肿瘤停止生长、肿瘤结构变化和肿瘤明显或消失为疗效制定主要依据,其次以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与变化,作为疗效判定的辅助依据。再次,以体液检查变化的结果为对比依据,制定患者在治疗前后自身免疫力和正常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或有明显改善,作为疗效判定的辅助依据。 中医李氏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法构成 头针治疗脑胶质瘤的穴位构成[5] 中医头针疗法治疗脑胶质瘤归属中医外科学内病外治法范畴。本疗法根据头针对头皮经络的针刺刺激,经颅骨板障与脑膜联通渠道,直接作用于脑内神经元的兴奋、代谢与生殖性变化。临床实践证明,长期采用头针针刺与干扰,可达到干扰与抑制变异的脑神经胶质细胞快速生长与生存机制(变异细胞的兴奋、生殖与代谢)的目的,从而使脑胶质瘤细胞由快速有丝分裂逐渐走向抑制、萎靡与凋亡。 具体头针穴位组成如下: (1)脑户。 别名:匝风,和颅。 取穴:正坐,于头部正中线,枕骨粗隆上缘的凹陷中取穴。 主治:头重痛,目赤,目痛,音哑,癫狂,痫症。 针刺法:90度平刺0.5-0.8寸。 注:为督脉、足太阳之会。(《甲乙经》) (2)后顶。 别名:交冲。 取穴:强间穴直上1.5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脑水肿,失语,癫痫。 针刺法:90度平刺0.5-0.8寸。 (3)百会。 别名:三阳五会,天满,泥丸宫,巅上。 取穴:后顶直上1.5寸处取穴,或者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记忆减退(健忘),颅压增高症,昏迷,失语,癫痫,癔症,瘛疭,耳鸣,鼻塞。 (4)前顶。 取穴:百会穴直上1.5寸处取穴,或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主治: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窦炎,眼红肿痛。 针刺法:90度平刺,向前或向后进针0.5-1寸。或30度斜刺,进针0.3-0.5寸。 (5)囟会(xin hui)。 别名:顶门。 取穴:正坐,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2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颅内水肿,癫痫,嗜睡。 针刺法:90度平刺或30度斜刺,平刺进针0.3-0.5寸,斜刺进针0.5-1寸。 (6)上星。 别名:鬼堂,明堂,神堂。 取穴:正坐,于头顶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癫痫,目赤肿痛。 针刺法:90度平刺或30度斜刺,平刺进针0.3-0.5寸,斜刺进针0.5-1寸。 (7)神庭。 别名:发际。 取穴:正坐,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癫痫,角弓反张。 针刺法:90度平刺或30度斜刺。 注:为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8)眉冲。 别名:小竹。 取穴: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曲池之间取穴。 主治:癫痫,头胀痛,眩晕,复视。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 (9)曲差。 别名:鼻冲。 取穴:在神庭旁1.5寸,入发际0.5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胀痛,复视。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或30度斜刺0.5-1寸。 (10)五处。 取穴:曲差直上入发际1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癫痫。 针刺法:90度平刺0.5-1寸。 (11)承光。 取穴:在五处后1.5寸,五处与通天穴之间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 针刺法:90度平刺0.5-1寸。 (12)通天。 别名:天白,天伯。 取穴:在承光后1.5寸,承光与络却之间取穴。 主治:头痛,火重,眩晕,口歪,颈项转侧难。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或30度斜刺0.5-1寸。 (13)络却。 别名:强阳,脑盖。 取穴:在通天后1.5寸,距督脉1.5寸处取穴。 主治:眩晕,耳鸣,口恶,癫痫,复视,项肿瘤,脑肿瘤。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或30度斜刺0.5-1寸。 (14)头维。 别名:颡大。 取穴:当鬓发前缘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距神庭4.5寸。 主治:头痛,眼痛,颅压增高症,目眩,复视。 针刺法:90度平刺,针尖向下或向后斜刺入0.5-1寸。 (15)本神。 别名:直耳。 取穴:神庭旁开3寸,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颈项强痛,半身不遂。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或30度斜刺0.5-1寸。 注: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甲乙经》) (16)头临泣。 取穴:在前额,当瞳孔直上入发际0.5寸处,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耳聋,热病。 针刺法:90度平刺0.5-1寸。 注:为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甲乙经》) (17)目窗。 别名:至营。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脑部水肿。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或向前或向后斜刺0.5-1寸。 注: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甲乙经》) (18)正营。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齿痛。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向前或向后30度斜刺0.5-1寸。 注: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甲乙经》) (19)乘灵。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0寸,头正中旁开2.25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 针刺法:90度平刺0.3-0.5寸,向前或向后30度斜刺0.5-1寸。 (20)神聪。 别名:四神聪。 取穴:正坐,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偏瘫,脑积水或水肿,大脑发育不全。 针刺法:90度平刺0.5-1寸。 头针穴名化图谱(图1-4) 图1 头针穴名标准化图 图2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图 图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图 图4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图 头针针具规格。 头针疗法使用的医疗器械为医用不锈钢针灸针,标准规格为:直径Φ0.35mm×长50mm×20根/包。 药店与医疗器械商店均有销售。 背穴拔罐(医用真空罐)疗法治疗脑胶质瘤的穴位构成 [6] 督脉经穴(计28穴),取其中13穴 (1)大椎。 拔罐定位: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正坐俯头,当平肩中点,即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热病、癫痫、头痛颈强、风疹、中暑、霍乱、呕吐、黄疸。 操作:真空罐小劲提拉至20分钟,中劲提拉至40分钟,总留罐60分钟至起绿豆样小水泡。起罐时用头针刺破小泡排放血脓状体液。 (2)陶道。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正坐俯头,按取第一椎节之下,即第一、二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头痛、颅压增高症、癫痫、脊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痛、疟疾。 功效:通络、止痛、平喘化瘀。 操作:同大椎穴操作法。 (3)身柱。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正坐略俯,按取第三椎节之下,即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痈肿、癫痫、身热头痛、头胀、咳嗽、气喘、脊背强痛。 功效:化痈、祛肿、祛风散结、镇惊、平喘。 操作:同上。 (4)神道。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伏卧或正坐略向前俯,按取第五椎节之下,即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健忘、失语、失眠、中风、癫痫、脊背强痛、咳嗽、气喘。 功效:疏散脑瘀、镇惊、止痛、平喘。 操作:同上。 (5)灵台。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伏卧或正坐略向前俯,按取第六椎节之下,即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失语、健忘、中风、癫痫、肌无力、脊背强痛、心悸、痈肿。 功效:通络、止痛、化瘀散结。 操作:同上。 (6)至阳。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伏俯,按取第七椎节之下,即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黄疸、胸胀、咳嗽、脊强、肌无力、背痛。 功效:通经活络、止痛、消炎肿。 操作:同上。 (7)筋缩。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俯伏或俯卧,按取第九椎节之下,即第九、十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癫痫、四肢不收、脊强、胃痛、黄疸、筋挛拘急。 功效:镇静、通络、止痛。 操作:同上。 (8)中枢。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伏卧,按取第十椎节之下,即第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腰脊强痛、黄疸、呕吐、腹满。 功效:通络止痛、消炎、舒肝利胆。 操作:同上。 (9)脊中。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伏卧,按取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下间陷中取之。 主治:癫痫、黄疸、痔疾、小儿疳积、脱肛。 功效:镇惊、消炎、理气、生机。 操作:同上。 (10)悬枢。 拔罐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俯伏或俯卧,按取第十三节之下,即第一、二腰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腰脊强痛、泄泻、腹痛、完谷不化、痢疾。 功效:通络止痛、消炎灭菌。 操作:同上。 (11)命门。 拔罐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俯伏或俯卧,按取第十四椎节之下,即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腰脊强痛、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 功效:通络止痛、调顺精血。 操作:同上。 (12)腰阳关。 拔罐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平髂嵴。取穴: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按取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均与髂嵴相平。 主治:下肢痿痹、腰骶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 功效:解决和缓解因脑肿瘤或颅内病灶区水肿,长期压迫肢体神经而引发的肢体麻痹、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 操作:同上。 (13)腰俞。 拔罐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骶管裂孔中。 取穴:俯伏或侧卧或向前俯伏,正当骶管裂孔中取穴。 主治:癫痫、腰脊强痛、下肢体痿痹、月经不调、痔疾。 功效:疏通经络、解决因脑肿瘤压迫肢体运动神经形成的血供不足、瘫痪、肌无力、经血不调、和因长期便秘引发的痔疮等症。 操作:同上。 足太阳膀胱经穴(计左右各67穴)取其中34穴 (14)大杼。 拔罐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俯头,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头痛、发热、项强、肩背痛、咳嗽。 功效:解决和缓解因脑肿瘤长期阻压督脉引起的颅内疼痛、项部强直、肩背疼痛等症。可达疏经理气。 操作:同上。 (15)风门。 拔罐定位: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在第二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头痛、发热、咳嗽、项强、肩背痛。 功效:治疗因脑肿瘤引起的颅内肿痛、发热(因颅内肿瘤细胞与正常脑组织细胞代谢不畅,各种死亡细胞产生的热源而致),解经通络、疏理代谢、项肩背经络松弛止痛。 操作:同上。 (16)肺俞。 拔罐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功效:打通肺俞经络,防止肿瘤压迫呼吸神经引发脑疝。 操作:同上。 (17)厥阴俞。 拔罐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功效:疏气理肺,解决因脑肿瘤长期压迫心肺经络而引发的心肺功能衰竭。 操作:同上。 (18)心俞。 拔罐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心痛、心悸、健忘、癫痫、失眠、盗汗。 功效:疏理心肺阻滞,防止癫痫发生。 操作:同上。 (19)督俞。 拔罐定位: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功效:通络止痛,防止因长期颅内神经受阻而引发的肢体僵直,胸闷气短。 操作:同上。 (20)膈俞。 拔罐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功效:疏肝理气,防止颅内压增高症引发的呕吐与气喘等临床反应。 操作:同上。 (21)肝俞。 拔罐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黄疸、肋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痫、脊背痛。 功效:通络止痛,抑制癫痫或脑肿瘤压迫引发的目眩与复视等症。 操作:同上。 (22)胆俞。 拔罐定位: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功效:清胆化瘀,理气清热。 操作:同上。 (23)脾俞。 拔罐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水肿、背痛、腹胀、呕吐、黄疸等。 功效:治疗因放疗引起的颅内水肿,及颅压增高症引发的呕吐。 操作:同上。 (24)胃俞。 拔罐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胸肋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功效:恢复因脑肿瘤长期压阻代谢神经而降低的代谢功能。 操作:同上。 (25)三焦俞。 拔罐定位: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伏案或俯卧,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水肿、呕吐。 功效:主治因放疗及肿瘤侵润引起的颅内脑组织水肿;因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 操作:同上。 (26)肾俞。 拔罐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正坐伏案或俯卧,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水肿、耳鸣、耳聋。 功效:主治因放疗及肿瘤侵润引起的颅内脑组织水肿;因肾虚引起的耳鸣与耳聋。 操作:同上。 (27)气海俞。 拔罐定位: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肠鸣、腹胀、痔漏、痛经、腰痛。 功效:缓解因脑肿瘤压迫脑神经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操作:同上。 (28)大肠俞。 拔罐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便秘、肠胀、腰痛。 功效:解决脑肿瘤患者普遍发生的便秘与肠胀临床症状。 操作:同上。 (29)关元俞。 拔罐定位: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 功效:可解决晚期脑肿瘤临床发生的代谢障碍。 操作:同上。 (30)小肠俞。 拔罐定位: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腹痛、泄泻、痢疾、遗尿、尿血、痔疾、遗精、白带、腰痛。 功效:主要解决因脑神经障碍引起的肾虚症。 操作:同上。 (31)膀胱俞。 拔罐定位: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 功效:可有效调整因脑肿瘤引发的代谢障碍与功能。 操作:同上。 (32)上髎。 拔罐定位:在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之间的中点。 取穴:俯卧,按取第一骶椎下,左右两孔中,与小肠俞相平处取之。 主治: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 功效:打通因脑肿瘤压迫的足少阴肾经。 操作:同上。 (33)次髎。 拔罐定位: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下棘与督脉之间的中点。 取穴:俯卧,按取第二骶椎下,左右两孔中,与膀胱俞相平处取之。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疝气。痛经。 功效:打通经脉,使因肿瘤压迫肢体神经引起的肢体瘫痪得以逐渐恢复。 操作:同上。 (34)中髎。 拔罐定位:在第三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督脉之间。 取穴:俯卧,按取第三骶椎下,左右两孔中,与中膂俞相平处取之。 主治: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功效:解决脑胶质瘤患者普遍发生的便秘问题,加大排毒力度,可减轻颅压增高症。 操作:同上。 (35)下廖。 拔罐定位:在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督脉之间。 取穴:俯卧,按取第四骶椎下,左右两孔中,与白环俞相平处取之。 主治:便秘、腹痛、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功效:同上。 操作:同上。 (36)附分。 拔罐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冈内侧端的边缘。 取穴:正坐曲背,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功效:疏通因脑肿瘤或颅内脑组织水肿压迫颈项、肩背与上肢神经系统,解决肢体僵直,颈部与肩部疼麻症状。 操作:同上。 (37)魄户。 拔罐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骨的内缘。 取穴:正坐曲背,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功效:通络止痛,疏理肺经,清淤镇喘。 操作:同上。 (38)膏肓。 拔罐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伸两手置膝上,大拇指向外,将两肩用力前耸,使肩胛骨张开,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按之酸痛处取之。 主治:健忘、咳嗽、气喘、肺痨、遗精、完谷不化。 功效:拔通此穴主要解决肺经、肾经和胃经因脑肿瘤长期压迫所造成的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精关不固和消化不良等症。 操作:同上。 (39)神堂。 拔罐定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按取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 功效:理气镇痛。 操作:同上。 (40)譩譆。 拔罐定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按取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肩背痛、咳嗽、气喘、疟疾、热病。 功效:清热解毒,平喘止痛。 操作:同上。 (41)膈关。 拔罐定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按取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功效:在治疗脑肿瘤临床中,重点解决颅压增高症引起的呕吐、气短、脊背强痛等临床症状。 操作:同上。 (42)魂门。 拔罐定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按取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胸肋痛、呕吐、泄泻、背痛。 功效:主要治疗因颅压增高症引起的呕吐、胸肋与背痛等症。 操作:同上。 (43)意舍。 拔罐定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曲背或俯卧,按取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功效:主要解决因脑胶质瘤引起的消化系统与代谢系统紊乱等临床症状。 操作:同上。 (44)胃仓。 拔罐定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水肿、背脊疼痛、胃脘痛、腹胀、小儿积食。 功效:解决因脑组织水肿引起的背脊强直与疼痛等症。 操作:同上。 (45)盲门。 拔罐定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便秘、痞块、乳疾、腹痛。 功效:解决因脑肿瘤压迫大肠经引起的便秘与腹胀腹痛症状。 操作:同上。 (46)志室。 拔罐定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水肿、腰脊强痛、遗精、阳痿、小便不利。 功效:解决因放疗与肿瘤侵占引起的颅内脑组织水肿,同时疏理肾经,缓解腰脊疼痛,利尿利便。 操作:同上。 (47)胞盲。 拔罐定位:在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 功效:解决脑肿瘤患者普遍发生的便秘与腹胀症状,促进自身排毒功能,减轻颅压与腹压症状。 操作:同上。 (48)秩边。 拔罐定位:在第四骶椎棘突下(即骶管裂孔),旁开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按取骶管裂孔旁开3寸处取之。 主治:便秘、下肢痿痹、腰骶痛、小便不利、痔疾。 功效:治疗因脑肿瘤长期压迫肢体神经引起的下肢痿痹,通便排毒等症。 操作:同上。 背穴拔罐疗法使用器械的标准 本疗法使用的医疗器械是由北京康道腾达国际医学研究院提供的“康道腾达”牌真空罐疗器,全套器械为12罐(精品)装一盒,其中І型2个,Ⅱ型2个,Ⅲ型2个,Ⅳ型3个,Ⅴ型3个,抽气枪1把,胶柱1个,O型圈1个,附说明1本。 该产品在医疗器械商店均有销售。 疗法来源 李氏针拔法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新技术,是由祖传中医李源生先生倾注毕生心血,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标本兼治中晚期脑胶质瘤的新疗法。该技术的研发成功,为我国中医现代医学领域有效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填补了一项新的空白。现由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中医针灸门诊科在院首长亲自领导,院内相关科室大力配合下,历经一年的临床研究并总结完成。 理论依据 李氏针拔法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主要采用头针疗法配合背穴拔罐疗法完成临床治疗。 (一)头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通过针刺人体头皮(头部有发部位)组织中特定刺激点(区、带、俞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创新针刺疗法。 20世纪50年代末,针灸医学界受到耳穴针疗法的启发,开始留意观察头发覆盖区与全身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并开始在临床选用头皮的某些点和穴位进行针刺来治疗疾病。 1983年全国著名针灸专家在全国针灸学会主持下,经过充分讨论,共同拟定了《头皮针针刺部位国际标准化方案》。该方案于1984年6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穴名工作会议上通过,定名为《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并于1989年11月在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上正式通过。该方案将头皮划分为14条标准线,即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和枕下旁线,分属于4区,即额区、顶区、颞区和枕区。标准线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按照分区定位,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的原则来划分的。现代中医学在实践中进一步扩大了头针的治疗范围。到目前为止,头针已可治疗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神外、神内、眼科和皮肤科等在内的100多种疑难杂症。同时,还被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头针麻醉可应用于40多种疾病的外科手术)。据统计,90%左右的病种经头针麻醉后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头针治疗的同时,配合体针、体罐、按摩和气功等辅助方法,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头针也和传统针刺疗法一样,具有镇痛、提高免疫、抑制肿瘤发展、调节躯体内脏功能等显著作用。在头针机制研究方面,除了应用传统经络学说和神经调节学说来加以解释外,还应用了生物全息学理论来加以进一步探讨。 1. 头针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中医学认为:经络把人体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百骸有机联系起来,将人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的气血依靠经络运行到全身各处,为脏腑、器官、组织功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能量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系,全身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影响;通过经络的传导,全身各脏腑器官的病理改变可以反映到体表的一定部位上来。对体表相关部位的不同刺激(如针刺、拔罐和艾灸等)可直接影响脏腑器官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针刺某一相关病灶的反射区,便可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经络体系来影响全身的有关部位,使其功能得到恢复(治本),使其病灶得以抑制或消除(治标)。 关于头针治疗头脑部疾病的机制,也可以根据祖国医学经络理论来加以阐述。 (1)头部的经络分布 头部有发部位是经络集中的部位。这是头针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及全身疾病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2)头与脑的关系 脑为人体生命中枢。主管人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各种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头皮与脑有颅骨板障和脑膜相隔,但头皮部经络能顺利地通过颅骨板障中生成的蜂窝状空隙,传输于脑内主干神经。颅内各类肿瘤均附挂于脑内神经上,依靠脑神经给予的生物电信号进行肿瘤细胞的快速复制,针刺头皮相应穴位(每日一次,每次留针60分钟)可以达到持续的刺激颅内肿瘤依附的神经,破坏肿瘤在颅内赖以生存的条件与环境,使其停滞生长开始萎缩。同时通过针刺神经,可以明显破坏瘤周血管的快速生长所需的物质能量基础,从而引起肿瘤因营养与供血不足逐渐凋亡或坏死。 (3)头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① 头与脏腑:经络“内属于脏腑”,因此头可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相联系。如五脏六腑有病可显示于头部(含面部)。 ② 头与气血:头部有发部位为经络分布密集的部位,因此也是气血汇集的部位。气血的各种变化通过经络都可反应于头,引起头部有发部位皮肤、毛发的相关变化,如治疗肿瘤所采用的放化疗会引起头发的脱落。行磁共振检查,可见颅骨外围有明显高信号血流反映。 (4)头针与根结、标本、气衔、四海理论 经络分布到全身各部位,《内径》在分析人体各部与经络的关系时总结出,有根结、标本、气衔及四海等理论。根结、标本、气衔及四海理论是头针实践与发展的又一理论依据。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用头部的经络俞穴来进行针刺治疗,调理全身气血,恢复内脏、躯干、四肢的正常功能,从而防预和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5)头针刺激区与头部经络俞穴的关系 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中14条治疗线(标准线)的定位,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按照“分区定经,经上定穴”的原则,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的方法来确定的。标准线与祖国医学传统的经络俞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以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确定的头针刺激区与头部经络俞穴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临床观察发现,头针运动区的上点相当于督脉的前顶穴,下点相当于足少阳胆经的悬颅穴。尸体解剖学证明,前顶透悬颅与运动区二者同位于中央前回的投影部位,分别用二者治疗脑肿瘤和中风偏瘫有同样的疗效。而感觉区相当于百会透曲鬓穴,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① 运动区:相关经络:起于督脉,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阳绕脉、阳维脉、足太阳经筋、手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皮部。相关俞穴:由前顶穴经过悬颅。 ② 感觉区:相关经络同运动区;相关俞穴:近通天和络却穴,经悬厘穴。 ③ 舞蹈震颤控制区:相关经络同运动区;相关俞穴:经承光、颔厌穴。 ④ 血管舒缩区:血管经络起于督脉,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阳绕脉、阳维穴、足太阳经筋、足太阳经皮部、足少阳经皮部;相关俞穴:经承光、目窗、头维。 ⑤ 晕听区:相关经络:横行于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分支、足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少阳经别、足少阳经皮部;相关俞穴:经率谷穴,近于悬厘穴。 ⑥ 语言Ⅱ区:相关经络:平等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近足少阳经筋和督脉之络长强,位于足少阳经皮部;相关俞穴:近承灵穴。 ⑦ 语言Ⅲ区:相关经络:横行于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分支、足少阳经筋、手少阳之正、足少阳皮部、近阳维脉;相关俞穴:近浮白穴。 ⑧ 足运感区:相关经络:横行于足太阳膀胱区,斜传于足厥阴肝经,平行于手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手少阳之正、足太阳经皮部;相关俞穴:近于前顶、百会穴。 ⑨ 运动区:相关经络:交叉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足少阳经筋、手少阳经别、足少阳经皮部;相关俞穴:近承突穴。 ⑩ 视觉区:相关经络:横行于足太阳膀胱经,合于督脉之络长强,足太阳经皮部;相关俞穴:近玉枕、脑户穴。 平衡区:相关经络:平行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足少阳经皮部、斜穿督脉之络长强;相关俞穴:上端近玉枕,下缘达风池穴。 综上所述,头部有发部位为经络循行分布密集的部位,头也为全身精、气、血集中与流行的部位,所谓“头气有衔”指的是通过头皮针外治法可直接通过经络渠道直达颅内肿瘤病灶部位,影响或干扰肿瘤的生长。头皮针刺激区又与头部经络俞穴有着密切相关性。因此,针刺头部有发区域(穴、区、线、带),通过经络的传导感应,能够达到调整全身脏腑气血的作用,从而使引发脑肿瘤发病机理的脏腑(如肝、肾、脾、肺、肠等经络)得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2. 头针的神经学说 头针的临床治疗体系主要是根据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来确定头皮刺激部位的。头针除伏象、伏脏外、倒脏、倒象及其他穴位的取定,也是根据大脑皮质功能来划分的。 (1)头针与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中医外治学认为,大脑皮质的功能与其相应的头皮有关。针刺相应的头皮,就可以调节其下大脑皮质的功能,所以,其刺激的部位,是由皮质功能在头皮的投影部位来确定和命名的。如运动区、感觉区等。当大脑皮质受损导致机体出现疾病和各种症状时,通过刺激其相应的头皮治疗区,能够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如可用运动区治疗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病变(肿瘤)引起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可用感觉区治疗由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病变(肿瘤)引起的对侧肢体感觉障碍等。 (2)头针的作用途径 头皮与大脑皮质之间有颅骨板障相隔,针刺头皮刺激区是如何作用于相对应的大脑皮质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呢?我们将现代医学通过各种高新技术设备研究观察与总结到的现象归纳如下: ① 从生物电的角度观察到,很多头皮刺激区是皮肤电的活动点,而且导电量较其他部位高。针刺头皮部位时可以产生生物电(损伤电位)的变化,对大脑皮质发生电紧张作用,影响皮质功能因肿瘤引起的异常状态,促使皮质出现调整性平衡,达到治疗效果。在针麻手术中,描记头部脑电图时,也发现有Q波增多及Q波强化现象。这些迹象都提示了大脑内皮质功能在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能量在增强。从而取得了抑制肿瘤生长,使其逐渐萎缩与凋亡的治疗效果。 ② 在用量子干涉计、力线衍射法拍摄人体体表时,不仅发现头部体表的微弱磁场,直接与α节律波动有关,而且还发现在头皮穴位也是磁场的聚注点,针刺可以直接改变和影响生物的电磁特性,发挥调整中枢功能的平衡作用。 ③ 骨膜组织属于压力感受器,因而对压力比较敏感。头针要求针刺深达颅骨外膜。运用快速直刺与斜刺的进针手法,能够对刺激区造成强大的压力,压力能产生一种似“冲击波”的作用,容易激发刺激区效应,集中和增强能量的效应转化,改变皮质的局部病理状态,发挥治疗作用。 ④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观察到,采用1000倍显微镜对顶、枕、颞部位进行颅骨横剖面观察。镜下显示:颅骨剖面呈密度均匀的蜂窝状,其间相互连通,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这就是头皮穴位联络于颅内神经和血供系统的通道和途径。脑胶质瘤普遍悬附在颅内神经与血供系统上,不断大量的从神经系统获取肿瘤细胞快速繁衍所需的生物电信号,同时通过血供系统获取瘤周血管所需的血供与养分。头针可通过颅外刺激颅内肿瘤依附的神经系统,阻断对肿瘤所需生物电的传导,断绝肿瘤复制的根源。而瘤周血管的增长直接受肿瘤细胞裂变时急需血供与养分的影响。因长期受到针刺干扰与抑制,瘤周血管由外向内逐渐凋亡,从而在治疗过程中,普遍反映了4个疗效发展阶段,即肿瘤减缓增长;肿瘤停止增长;肿瘤开始缩小;肿瘤明显缩小直至肿瘤消失。临床实践体现的抑瘤效果,其原理可能在此。 头针能引起头皮分布区神经的多种冲动,通过相关的经络通道,传导至大脑皮质及全身各神经阶段,从而发挥作用。但神经学说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如临床上发现一个刺激区有多种功效。如在中央后回部位的头皮针(感觉区)针刺,不但能够打通和治疗感觉障碍,还可治疗运动障碍,调节血压,治疗失语等;不但对脑干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小脑、桥脑、脑室部位的肿瘤也起治疗作用。这些还需作进一步的探索。 3. 生物的全息学说 祖国中医自《黄帝内经》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生物全息学思想。中医的人体全息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个局部可以反映整体生命信息。通过局部又可以治疗整体各部位的疾病。如:“头为诸阳之会”,“诸经归于脑”,“耳者,宗脉之聚也”等。中医的面部望诊、舌诊和脉诊无一不是全息思想的体现。中医界普遍认为,头顶部有一个人体的缩影。这是头皮针各穴区的定位和功能主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头皮针国际标准治疗线的全息生物学基础 ① 额部治疗线:在额头前区有4条治疗线,即额中线,主治精神失常、癫痫、肿瘤、神经精神病和暑病等,属于头面部范围;额旁1线又称胸腔区,主治心脏病、哮喘、支气管炎等上焦病症,属于胸部范围;额旁2线又称胃区和肝胆区,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等中焦病症,属上腹部范围;额旁3线又称生殖区和肠区,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下焦病症,属下腹部范围。这些治疗线的功能主治正好是两个左右对称的人体缩影,头朝额中线,足朝外侧,也就是说将额部头皮区视为对称的两个全息胚,将治疗线看作全息胚上的全息穴位。 ② 顶部治疗线:在头顶部有3条治疗线,即顶中线,主要治疗腰、腿、足痛等下肢疾患;顶旁1线与膀胱经循行路线一致,主治腰腿病;顶旁2线与胆经循行路线一致,主治肩、臂、手等下肢疾患。这3条治疗线也是两个左右对称的人体缩影,足朝顶中矢状缝,头朝外侧,也就是说将顶部头皮区看作两个对称的全息胚。 ③ 顶颞前、后斜线:顶颞前斜线又称运动区,主治全身运动障碍;顶颞后斜线又称感觉区,主治全身感觉障碍。两线的上2/5主管下肢,中2/5管上肢,下2/5管面部。也是两个足朝顶中线,头向耳颞区的人体缩形图。我们可以把顶颞区视为两个对称的全息胚。顶颞前斜线是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体表投影区,顶颞后斜线是躯体感觉中枢的投影区。由此可见,大脑皮质的功能中枢也可以看成是全息胚。在解剖学上,皮质的功能中枢与身体各部位的对应关系是用神经传导学说来解释的。全息思想也能合理的解释这种联系。 ④ 颞前线与颞后线:分别是颌厌穴至悬厘穴、率谷穴至曲鬓穴之间的连线,位于颞区全息胚的头端。主要治疗头部发生的肿瘤疾病。 (2)现代中医各种流派头针的全息生物学基础 ① 焦氏头皮针:中医焦顺发在头皮上确定了14个刺激区,其中多数治疗区与国际标准治疗线类似。较有特色的血管舒缩区是一个头向顶中线,足向两侧下垂的全息穴区;足运感区则是运动区和感觉区两个全息穴群的足端。 ② 方氏头皮针:中医方云鹏认为,头部存在未被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发现的穴区,提出伏象和伏脏学说。“伏象”是指头顶部的穴区形似伏于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上的人体自然缩影,从前到后依次为头顶部、上肢、躯干和下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头朝前、足朝后的全息胚。“伏脏”是指横伏于前额发际部位左右对称的人体缩影图,是额区全息穴位的体现。 ③ 朱氏头皮针:中医朱明清以督脉为中线,百会穴为中点,将头皮分为9个治疗带。其额顶前往后分别对应人体的头颈、上焦、中焦和下焦;顶枕带各段分别对应人体的项、背、腰,即脊椎各节段;其额旁带则吸收了方氏头皮针伏脏学说的全息思想;它的顶结前带和顶结后带分别治疗髋臀部病症和肩背部病症,是顶枕带两侧头皮头朝前、足朝前的全息穴位。 综上所述,各种头皮针的生物全息思想是我们解决疑难杂症的客观指导体系。临床实践证明,头皮上存在着多个全息穴位系统,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掌握和应用头皮针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并取得理想的疗效是极其有益的。 (一)排毒与拔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拔罐疗法,就是利用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具牢牢地吸附在人体施罐部位,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医疗方法。 1. 拔罐疗法的起源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刺激痈疽(肿瘤)后,以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以兽角治疗肿瘤的记载。至唐代又有用“竹罐”治疗肿瘤的记载,如唐代名医王焘在《外治秘要》中进一步阐述了拔罐疗法的应用:“取三指粗细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如剑,煮此筒子数沸,即热出筒,筒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数数如此角之,领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这是用竹罐水煮排毒拔罐治病的记载。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收藏有汉代陶制火罐,说明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至宋代《苏沈良方》记载,采用火罐治疗久咳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表明宋代将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以扩大到内科疾病。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亦为拔罐疗法奠定了广泛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拔罐疗法创立了理论依据。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明确记载拔罐配合针刺或中药可有效治疗痈疽阴证,并对具体疗法及预后用歌词形式进行了描述,歌云:“痈疽阴证半月间,不发不溃硬而坚,重如负石毒脓郁,致生烦躁拔为先,铍针放孔品字样,脓鲜为顺紫黑难”。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外治法中的排毒拔罐疗法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罐具种类从角罐、竹罐和陶罐发展到玻璃罐、金属罐、塑料罐和橡胶罐,乃至近年来配合现代医学技术研制的新型罐具,如磁疗罐、红外线罐和激光罐等。罐型从几个型号发展到小至1cm,大到全身罐。排气方法从吸吮排气法、挤压排气法、水煮排气法,发展为抽吸排气法、挤压排气法、注射排气法、排气球排气法、电动抽气泵排气法等。罐法从留罐法发展为闪罐法、走罐法、响罐法等。从单一拔罐发展到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如排毒拔罐与针刺头皮针疗法配合治疗中晚期脑胶质瘤,已收到显著地临床效果。 2. 经络学说与排毒拔罐疗法 中医的经络学说不但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指导排毒拔罐疗法正确施治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排毒拔罐与针灸(或针刺)一同使用,其功效可以加倍,疗效更好,头皮针可以减轻拔罐引起的疼痛,加快治愈的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经络是人体内部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联络、网络的意思。古人云:“脉者,血脉也。血脉附于气,周于一身,循环无间”, “经络相贯,如环无端”。这些话告诉我们:经脉运行,昼夜不休。血气在人体中周布流行,使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得到濡养、调节,从而使人体保持正常的活动气血。它的周布流行和自然界的江河流水相似。江河有直行的干道,有旁行的支流,有蓄积水量起调节作用的湖泊,有周流灌溉的沟渠,有受灌溉的田园。经络系统也是这样,它包括通行气血纵横的干道——十二经脉,旁流别行的支流——十二经别,溢蓄诸经脉气的湖泊——奇经八脉,网络周布全身的沟渠——络脉,还有被经气濡养的田园——经脉、皮部和五脏六腑。 经络学说中的经脉,分别为阳经和阴经。人体各部分阴与阳的关系是:内为阴,外为阳;里为阴,表为阳;胸为阴,背为阳;脏为阴,腑为阳。内外是指四肢的内侧和外侧。经络学说将阴阳的概念与人体部位和脏腑的属性相结合,以脏腑与胸膈位置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经脉是走手还是走足,从而确立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并用于医治人体的疾病。 (1)十二经脉的名称和走向 十二经脉的走向是指经脉中气血运行的方向。经脉中的气血,像江河中的流水哺育两岸的生命一样,滋润和濡养者人体各部分器官。它的名称和走向,见表1。 十二经脉以人体的脊椎和胸中线为基线,左右对称,即脊椎左边有的穴位,在脊椎右边对应的位置上也有相应的穴位。前胸中线左边有的穴位,在右边对应的位置上也有相应的穴位。十二经脉有一定的顺逆走向,相互衔接,彼此通气,阴阳表里配合,内属脏腑,外连肢节,将人体各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上下左右,内外统一的有机生理系统,维系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十二经脉在躯干的分布: 就浅表划分:手三阴经行于胸中,手三阳经行于肩背部,腹部的经脉有组三阴经和足阳明经,侧腹部有足少阳、足厥阴经,背部有足太阳经。见图5。 (3)十二经络在头部的分布: 手、足三阳皆上会于头面。头面上分布着手、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头侧分布着手、足少阳和手太阳、足阳明经;头后面分布着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阴经一般均不上头,但心经上目系,肝经连目系,且脉深行于头内,与阳经浮行于头表浅部是不同的。了解头部经脉分布的情况,了解头部疾患所在的部位,可知是哪条经脉的病,对于指导治疗头痛及其他头部疾患,意义重大。见图6。 十二经脉走向的简易记忆方法:将双手上举,人的前胸腹为阴,后背腰为阳,所有的阴经都上升,所有的阳经都下降,即“阴升阳降”。这四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十二经脉的走向,帮助我们在治疗时,正确选择排除病气的罐口部位,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表1 十二经脉的名称和走向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由足走胸 足少阴—肾经 内为阴、脾、肝、肾在胸膈位置以下,故其脉在下肢内侧。 手太阴—肺 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由胸走手 足少阴—心 经 肺、包络、心在胸膈以上,故其脉在上肢内侧。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由手走头 手太阳—小肠经 外为阳,由手三阳与手三阴脏腑表里关系,腑经随脏、大肠、小肠,三焦经随心、肺、包络在上肢外侧。 足阳明—胃 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 经 由足走胸 足太阳—膀胱经 胆、胃、膀胱随脾、肾、肝经在下肢外侧。 图5 背腰部俞穴示图 图6 头部俞穴示意图 (4)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因其不拘于十二经脉,无表里配偶的关系,内不连属脏腑,外不配属五行,所以称为奇经,对十二经脉起调节和溢蓄正经脉气的作用。八脉之中除了任督二脉有自己的俞穴外,其他各脉都没有自己的穴位,而依附于它经,以它经的俞穴作本经的俞穴。 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任脉由会阴沿胸腹中线行于腹而为阴,督脉由会阴沿背腰中线,即脊椎,行于背而为阳,相接于齿缝中龈交穴,分之为阴脉,合之为一体。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有任、二脉的俞穴。冲脉由会阴出气街,并足少阴绕络口唇。八脉的带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冲、任、督三脉同起异行,三源而三岐,都为带脉所约束”这句话,可见带脉的重要。阳跷、阳维循行于头部等身体阳部;阴跷、阴维行于面腹等身体阴部,这是八脉分布概况。 (5)十五络 在经络学说中,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 《灵柩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自经脉别出,本身再分为无数细支,称为孙络,经脉浮现于体表的,称为浮络,络脉在皮肤上暴露的细小血管为血络。络脉遍及全身,组成了一个网络系统,来辅佐经脉循行环之不及。如以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则经脉是江河的主干,络脉是分流交错,起灌溉作用的沟渠。 经脉常不可见,可见者皆络脉。所有的络脉皆属于经脉。由于络脉分而又分到络入与其表里的它经时,已经无数细支,不能指出其一定的部位。 (6)中医皮部的概念和作用 在中医的经络理论中,有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又有支出的络脉,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皮肤部,各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有十二经皮部。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穴位,也有对应的皮部。 各经皮部是该经在人体皮肤表面的反应区。《素问·皮部论》中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这句话是说:十二经皮部是经脉的一部分,病气接触到皮部则毛孔开,病气进入络脉,络脉满则进入经脉,经脉满则进入脏腑,所以,皮肤表面也分属各条经脉的皮部。 十二经脉有皮部,五脏六腑也有皮部,五脏六腑的皮部与脏腑之间通过距离很近的络脉紧密联系,脏腑的皮部可以为治疗脏腑的疾病提供很好的途径,也为通过脏腑来医治经络之病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古人在介绍十二经脉的时候,都说明了经脉起止的脏器。在距离五脏六腑最近的皮肤表面上罐可以从根本上治疗,从而使疾病的治愈时间加快,效果好。所以,我们将距离五脏六腑最近的皮肤表面划分为不同的脏腑区域,称为五脏六腑的皮部区域,用于选择上罐部位。 中医经络学说既强调通过经络医治脏腑之病,也强调经脉的疾病可以通过脏腑得到医治。排毒拔罐疗法正是发挥五脏六腑皮部的作用,利用罐具进行治疗。它主要吸拔五脏六腑的皮部和十二经皮部区域,将侵入脏腑和经络的风寒、火毒、淤血、痰湿等经体表皮肤吸引出来,把体内垃圾和病气吸引出来,使经脉畅通,脏腑功能得以健全,从而气血能够渗灌到全身各个部位,出现“通则不痛”的好现象。排毒拔罐疗法根据五脏六腑皮部在躯干的位置,将胸腹和背腰部的相应区域划分为肝区、肺区、肾区、胃区、脾区等上罐部位,体现了排毒拔罐疗法的特点。 (三)排毒拔罐疗法所依据的中医原理 《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已明确的阐述了中医原理中有关“气”和“血”的理论。《黄帝内经·营卫生命篇》中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难经》中说:“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古人告诉我们,“营”是经脉中的血液,“卫”是血液相随上下的气体,营卫是人体主要的生理组成。现代医学认为“营”是经脉中实实在在的血液,经科学仪器分析发现,中医所说的“卫”,是指人体内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氧和二氧化碳,均存在与血管内外及器官和组织中。 由于人体内血管的连通性,卫气在血管内的运行较之穿过血管壁的运行更容易。这是卫气在血管内运行的特点。由于卫气是气体,人体内的组织细胞以及血管壁不能阻挡气体的通过,卫气可以在组织细胞和经脉内向外扩散,这是卫气穿越血管壁内外运行的特点。所以,古人称卫气“是一种比较彪悍疾利的气,经脉不能遏阻”,“相随上下”是中医理论对“营卫”两种物质在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客观描述。 当人体受到疾病轻度的侵袭,卫气能够起到保卫的作用,使病灶部位的功能自行修复;当收到较严重程度的侵袭时部分器官或组织的功能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如果超出了气体分压变化调节的范围,卫气就很难起到更多的保护作用。 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卫气不可能具有无限的调节能力,只要时间来得及,再通过外力条件或措施体内气体分压调节能力增强,卫气完全能够起到保卫人体和康复的作用。这也是人体经常依靠自身的调节作用,使疾病得到痊愈的原因。 根据以上原理,排毒拔罐能通过外力促使体内变弱的气体分压调节能力恢复和增强,起到更多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1. 气体分压差原理 科学实验证实,罐具中拔出的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排毒拔罐疗法就是依据了人体生理学中体内呼吸过程的气体分压差原理,来实现根治疑难杂症的科学过程和治病机理。我们每天都在呼吸,呼吸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过程之一。空气的气压是由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压组成,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每种气体的分压取决于空气中该气体的浓度,浓度较大的气体,其产生的分压也较大。气体交换的动力是气体的分压,任何气体总是由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弥散。在人体内气体变换的过程中,气体通过薄膜弥散,这个薄膜可以是肺泡的,也可以是细胞的,可以是血管壁的,也可以是皮肤的。 人通过肺部的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吸气时,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使肺泡中的氧分压(13.56千帕)高于肺毛细血管中静脉血的氧分压(5.33千帕),而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分压(5.33千帕)则低于肺毛细血管中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1千帕),因而氧由肺泡弥散至动脉血,而二氧化碳由血液弥散至肺泡,并且由于肺毛细血管中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外界的二氧化碳分压,所以才能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外呼吸。外呼吸包括肺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叫肺呼吸、肺换气。气体交换的结果,肺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过体循环运往全身,详见图7。 组织细胞在代谢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使组织细胞中的氧分压低于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毛细血管静脉端的二氧化碳分压。在人体内呼吸的过程中,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的动脉血中,氧的分压为13.33千帕,二氧化碳的分压为5.33~6.1千帕,而各部分组织细胞内,氧的分压为4.0千帕,二氧化碳的分压为6.67千帕。因为动脉血中氧的分压大于组织细胞中氧的分压,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大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在交换过程中,动脉血中的氧向组织细胞内扩散,这就是人体的内呼吸过程。内呼吸是血液与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称作组织呼吸,或组织换气。人体内呼吸过程之所以能够进行,是由于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气体分压不同。在不同的气体分压差的作用下,氧由动脉血液弥散至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弥散至静脉血液,使组织细胞获得氧,排出二氧化碳,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这就是人体生理学中关于人体内呼吸的气体分压差原理。 图7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示意图 2. 血液微循环原理 按照气体分压差的原理,当我们在皮肤表面拔罐时,罐内产生负压,皮肤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会冲破皮肤薄膜,被吸拔入罐内,这样,罐内的二氧化碳会越积越多,以至于罐内气体负压减小,罐具应该自动脱落。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是:有病的部位,上罐以后,罐子越收越紧。病越多越重的人,罐子也是越收越紧,经常是起罐时拿不下罐来,不得不将罐敲碎,才能起罐。这说明罐内的空气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这种情况说明,只用气体分压差的原理,还不能完全解释排毒拔罐疗法的科学原理。 (1)皮肤组织、组织液和淋巴 因为拔罐是在皮肤作为研究对象,从皮肤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来继续认识排毒拔罐疗法的科学原理。 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组成。许多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组织。皮肤组织由许多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排列成层。覆盖在身体的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机能。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间称为组织间隙,其中为组织液所充满。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所处的环境。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发生物质交换。组织液是与血液联系在一起的。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血管和毛细血管。 在排毒拔罐时常会吸拔出一些粘稠体液。拔出的体液是否对人体有害?查清楚体液的成份、性质和作用,有助于理解排毒拔罐疗法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血液流经体循环毛细血管时,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有液体渗出到组织细胞间隙,这种渗出液叫组织液。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都要通过组织液与血液进行交换才能进行。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的组织液中的一部分,又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被回收到血液中,另一部分则渗进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经淋巴管最后回流到静脉,加入血液循环。 组织液与血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存在与组织、细胞的间隙内,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组织液凝胶的基质是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细丝。组织液中有极小一部分呈液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组织液中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质,但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因此,来自某一组织的淋巴液的成分和该组织的组织液非常接近。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是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动力。组织液压力升高时,能加快淋巴液的生成速度。 (2)血液微循环和淋巴系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运送血液和淋巴的一套密封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和淋巴系两部分。 心血管系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经动脉至毛细血管分布于全身,然后再经静脉流回心脏。如此循环反复,形成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即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氧和二氧化碳等。 微循环是指循环系统中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淋巴系是由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等)组成的。淋巴管是静脉回流的辅助装置。淋巴器官是人体的抗肿瘤与防御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淋巴管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4种。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于组织间隙,逐渐变成淋巴管。淋巴管以深筋膜为界可分为浅、深两种。淋巴管常与浅静脉伴行,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深淋巴管多伴行深部的血管走行,收集肌肉和脏器的淋巴。全身淋巴管先汇合成几条比较大的淋巴干,最后在集合成两条淋巴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它们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相交处)。 胸导管收集全身3/4(左侧上半身和整个下半身)的淋巴液;右淋巴导管收集全身1/4(右侧上半身)的淋巴液。 淋巴结是滤过淋巴的重要器官。当淋巴流经淋巴结时,淋巴结所产生的淋巴细胞即进入淋巴流中,共同形成淋巴液。淋巴结的网状细胞等还能吞噬侵入淋巴中的细菌或有害物质。淋巴结具有造血和防御功能。各群淋巴结都接受全身一定区域或一定器官的淋巴回流。浅、深淋巴管在向心走行的过程中都通过淋巴结。 (3)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扩散、滤过、重吸收和吞饮等方式进行的。 扩散: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最主要的方式。脂溶性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可直接通过内皮细胞进行扩散,因此整个毛细血管壁都成为扩散面,扩散的速率更高。 滤过和重吸收:当毛细血管壁两侧的静水压不等时,水分子就会通过毛细血管壁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水中的溶质分子(如果分子直径小于毛细血管壁的孔隙),也能随同水分子一起滤过。在生理学中,将由于管壁两侧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毛细血管外的移动称为滤过,液体向相反方向的移动称为重吸收。 吞饮: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侧的液体可被内皮细胞膜包围并摄入细胞内,形成小的囊泡。这一过程称为吞饮。囊泡被运送至细胞的另一侧,并被排出体外。因此这也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一般认为,较大的分子如血红蛋白等,可以由这种方式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 (4)静脉血管的特性 静脉在功能上不仅是血液回流入心脏的通道,由于整个静脉系统对血流的阻力很小,而且容量很大,静脉系统还在体内起着血液贮存库的作用。静脉系统内血容量的改变,使血液循环能够适应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时的需要。 静脉与动脉相比,有较大的可扩张性。 3. 排毒拔罐通过“气“的途径治疗疾病 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气”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是增加体内气体分压变化的关键。它能起到调节和增加变化的范围和时间,使卫气具有更多的调节能力,起到更多的保护作用。 当我们在皮肤表面拔罐时,罐具接触的是皮肤组织,皮肤组织的表面是皮肤薄膜,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弹性。 拔罐时,罐具内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力)是50千帕左右的负压,正是这部分负压才使罐具能够有力的吸附于皮肤表面。 罐具吸附上以后,罐具里的皮肤会因负压作用向外凸起。皮肤凸起的方向就是压力的方向。压力的大小与大气的压力、罐具内的负压数值和所接触的人体及皮肤部位有关。 吸拔的部位经常出现皮肤颜色加重或没有加重甚至变浅发白的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最能体现拔罐作用的是肤色加重,这是血液的颜色。它是因皮肤组织中的气体和血液的变化而形成。 人体生理学显示:体皮肤组织内存在的气体压力主要由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形成。在皮肤表面拔罐时,皮肤组织和邻近的毛细血管都能受到负压的作用,导致皮肤组织内气体分压的降低。 由于罐具内负压的作用,皮肤组织内气体分压降低,促使皮肤组织内毛细血管中的气体进入罐具接触的皮肤部位,这是因为动脉血管中气体分压大于皮肤组织中气体分压。人体生理学揭示,动脉血管中只有氧才能通过血管壁进入皮肤组织,因为动脉血管中氧的分压大于皮肤组织中氧的分压。同时,与皮肤组织相邻近的静脉血管中氧的分压也可能皮肤组织中氧的分压,所以,静脉血管中的氧也能进入皮肤组织。 动脉血管中的气体分压始终大于皮肤组织中的气体分压,所以,皮肤组织中的气体(氧和二氧化碳),在气体分压没有特别变化的情况下,不会进入动脉血管。而皮肤组织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大于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分压,所以,皮肤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能进入静脉血管。只要生命体存在,皮肤组织中的氧就会不断地新陈代谢,继而产生二氧化碳。皮肤组织内的二氧化碳的分压就会始终大于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的分压,从而使皮肤组织中的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进入静脉血管,见表2。 表2 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毫升/100毫升血液) 动脉血 混合静脉血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合计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合计 O2 0.31 20.0 20.31 0.11 15.2 15.31 CO2 2.53 46.4 48.93 2.91 50.0 52.91 因拔罐的负压作用,促进了动脉血管进入皮下组织的氧加速完成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入静脉血管排出体外的过程。皮下组织中氧的分压因超长时间拔罐会控制在下降状态,从而促使动脉血管中的氧加大加速进入组织,使拔罐作用区域的淋巴细胞和淋巴液得以加速生成和更新,使病灶部位和整体免疫力得到显著提高。如此循环,这就是拔罐疗法在人体内呼吸的气体分压差原理的作用下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的机制。 卫气:是人体内的气体,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主要是由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拔罐疗法遵循的是人体内呼吸的气体分压差原理,人为地促使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朝着有利于抑制和消除肿瘤病灶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中医气血理论中“卫气”变化规律的理论基础,正是“卫气”的变化促进了体内的气血的变化。现代医学理论为拔罐疗法能有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揭示了起源。 卫气“是一种比较彪悍疾利的气,经脉不能遏阻”,采用排毒拔罐疗法,根据发生的不同病种与病灶在人体的相应的位置,采用不同的留罐时间,增加气体分压变化的调节范围和时间,就可以增强卫气的作用治疗各种疾病。由于气体不受经脉遏阻,只要留罐时间足够长,拔罐引起的气体分压差变化,会使距离罐口较深的部位也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体内血液存在的地方,和卫气能够到达的地方,经多次在重复上罐,都能够发挥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这就是排毒拔罐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4. 排毒拔罐疗法所依据的人体生理学原理 人体内有两种交换过程,一种是人体内呼吸的气体交换过程,另一种是血液循环的物质交换过程,正是由于人体存在着这两种形式的交换过程,使得排毒拔罐这种负压技术能够对人体的健康起到很好的治疗和增进健康的作用。内呼吸使得组织内的二氧化碳被排出,氧补充进来,补充进来的氧与病灶发生化学作用,改变病灶的物质,化解病灶;由于血液循环的物质交换过程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排除病灶凋亡的物质,这就是排毒拔罐疗法依据的人体生理学原理。在该原理指导下排毒拔罐能够发挥以下作用: (1)排毒拔罐能促使病灶凋亡物质排出体外 病灶存在于组织或器官中,它妨碍和阻挡血液流动。病灶部分产生的压力大于组织内其他物质所产生的压力,当罐具作用于皮肤表面的时候,相对于罐具内的负压,病灶部分的压力向罐具流动,使病灶部分逐步排出体外,这就是排毒拔罐为什么经常起疱和拔出其他一些物质的原因。当组织中不存在病灶的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正常压力关系会发生变化,人体各部分压力的相对关系也不会改变。 (2)排毒拔罐使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增加 在拔罐负压的作用下,罐口部位皮肤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压力会超过组织内的压力,促使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扩散、滤过量率增强,使更多的气体、液体扩散和过滤。滤过的增加,可以产生更多的组织液进入组织,促使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胶体渗透压的增高,使毛细血管动脉端的重吸收也增加。重吸收将拔罐累积的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静脉端排出。 因为动脉血管中氧的分压大于组织中氧的分压,氧气进入组织,使得毛细血管动脉内的气体减少,分压下降。于是,溶解在动脉血管内的一部分氧逸出,实现卫气对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保护过程;经过组织中的有氧代谢,组织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升高,高于静脉血管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因而进入静脉血管,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 在拔罐过程中,罐具处于密封状态。上罐的开始阶段,虽然罐具内的气体被吸拔排出,但仍然存在有气体,这部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极少,更多的是氧气。随着留罐的进行,当气体变化达到平衡的时候,这部分气体所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都会与组织中的数值基本接近,当实验中的气压表指向6.9千帕(50毫米汞柱)的时候,排出的都是二氧化碳。这时罐具内多数是二氧化碳,原来占多数的氧已经很少,低于二氧化碳的数量。由于罐具内氧的逐渐减少,才使人感到罐具越来越紧。随着罐具内气体不断减少,罐具内的负压不断增加,罐具越收越紧,经常使人难以承受,这也是排毒拔罐疗法留罐时间越长越难以忍受的原因。 (3)排毒拔罐使淋巴细胞增加 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滤过增强,会有更多的组织液进入组织,这些增多的组织液一部分被重吸收,另一部分则成为增多的淋巴,生成更多的淋巴液,并流经淋巴结,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力,起到治疗和增进健康的作用。 各群淋巴结都接受身体一定区域或一定器官的淋巴回流。浅、深淋巴管在向心性走行的过程中都通过淋巴结。来自某一组织的淋巴液的成分和该组织的组织液非常接近。各组织依靠自己附近的组织液濡养,不断完成自己的功能;依靠自己附近的淋巴液,不断消除对自己的危害。我们通过排毒拔罐,增加各部分组织的组织液和淋巴液,帮助该组织恢复和增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在拔罐过程中,经常出现病灶反射现象,就是在拔罐治疗初期,会在脖子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处鼓起扁桃腺和淋巴结,按之略痛,再继续治疗一个阶段就会自动消失。因排毒拔罐疗法。吸力大和留罐时间长,沿血管流动方向的组织中会不断产生增多的组织液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液,并经过淋巴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病菌、病毒的斗争过程,就会发生扁桃腺鼓起。扁桃腺和淋巴结鼓起又消失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排毒拔罐能够促进淋巴的生成并起到治疗和增进健康的作用。 (4)排毒拔罐使其他免疫细胞增加 除了淋巴细胞的作用以外,其他免疫细胞也会在排毒拔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负压的产生使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加,白细胞的渗出也会进一步增加,使白细胞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由于排毒拔罐使各种免疫细胞增加,通过拔罐过程中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可以观察和分析治疗过程中人体内各种病毒的类型和人体免疫力的变化情况。 (5)排毒拔罐使吸拔出的红细胞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经实验室对吸拔出的体液进行了生化检验分析,发现这些红细胞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尚待进一步研究,我们暂称其为带病的组织液,目前只化验分析出该物质为厌氧菌类物质。在排毒拔罐持续负压的作用下,各种病态分子冲破皮肤薄膜,从皮肤表面排出,由于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比较大,在冲破皮肤薄膜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中医把排毒拔罐疗法拔出的物质统称为“毒”,属体内垃圾产物。如果吸拔的时间短(20分钟以内),就不能充分发挥人体内呼吸的气体交换作用,病态体液就不能被完全吸拔出,就不能发挥血液微循环的作用。这种普通拔罐疗法不能称为排毒拔罐疗法。 (6) 排毒拔罐疗法有助于自我修复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的作用 通常,卫气通过自身的保卫功能维护人体各部分器官和组织,使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当受到轻度的侵袭时,卫气能够驱除侵袭,使受到伤害的器官和组织功能得到恢复,这是卫气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本身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健康运行的,并自身产生的新鲜血液足够的多,就能自我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由于体内血液循环受阻,血液循环不畅,很难使新鲜血液到达所需要的部位。排毒拔罐疗法能够保持足够长的留罐时间,使自身的新鲜血液和各种免疫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所需要的部位,使受到损伤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回复。也许每次到达的量很少,但是随着量变的积累就会产生较大的作用。 5.中医原理与人体生理学原理之间的联系 “营”是经脉中实实在在的血液,“卫”是血液和组织中的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这就是《黄帝内经》的“营卫”与人体生理学之间的联系。用人体生理学的理论,能够解释《黄帝内经》中“营卫”二气的理论,说明了中医与西医研究结果的殊途同归。 “气无血不收,血无气不行”,中医理论中的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营卫二气“相随上下”的相互依存关系。气体存在于人体的经脉中,也就是在血液中,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着全面调节的作用。 《黄帝内经》关于“气”、“血”的论述告诉了我们,治病需经两个途径:即通过“血”的途径和通过“气”的途径来治疗疾病。药物疗法就是通过血液途径来治疗疾病的,而针刺和拔罐疗法是通过气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气”和“血”同样重要,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疾病,才是完美的治疗方法。 中医望诊有通过面色观察人体“气”“血”一项。新鲜血液是鲜红色,是正常血液含氧状态下的颜色,这说明“气”是生理物质的直接反映。中医学中所指的卫气就是生理学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医所说的“元气”和“真气”,就是存在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和组织中的氧气。人体因长期患病,体内“真气”与“元气”不足或外泄,必然导致人体器官和组织大量缺氧,使再生的淋巴细胞与组织液得不到正常的循环与恢复,最终造成免疫力低下,无法抑制病情的发展。拔罐疗法可以增补病灶部位缺损的氧气。清代杰出的外治专家吴师机说过:“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愈。” 创新背景情况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完整,不侵润周围组织,分化良好;恶性肿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侵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人的生命。 以胶质瘤为例说说目前世界上对脑瘤的治疗现状。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和化疗。 脑胶质瘤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 ①明确病理诊断。 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目。 ③改善缓解颅高压症状。 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它综合治疗创造时机。 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依据生长位置和生长特点,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极高。有关调查显示:胶质瘤3、4级复发最快的一个月左右,慢的多半年。有专家统计称: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再手术全切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3.3周。放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它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患者普遍在放疗后(4~6个月)出现大量脑水肿。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上不肯定,常用治疗的脑胶质瘤几种西药有效率均在30%以下。 脑胶质瘤中医针灸拔罐疗法,是李源生发明的一种能克服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方法不彻底,易转移,副作用大等弊端的创新疗法。通过穴位刺激及拔罐排毒,利用人体自身调节能力,调动人体抗癌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再分裂,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该方法不损害正常组织,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正在推广的治疗脑胶质瘤有效的创新方案。 - 41 - - 1 -
/
本文档为【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