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9-01-23 8页 doc 11MB 6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 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d storag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
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 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d storag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本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应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1602 LCD显示、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控制相结合的系统。实现了四个冷库的温度的独立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 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完成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本设计着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实用系统分析、控制方案确定、功能设计、线路设计与线路板制作、元件采购与焊接、系统总装与调试等。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单片机;1602液晶;DS18B20;冷库温控; 目 录 I摘 要 1一、绪论 1(一)本设计的意义及目的 1(二)冷库的国内外现状 2(三)本文主要内容 3二、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3(一)现场模拟 3(二)总体方案 4三、单片机硬件部分设计 4(一)温度测控系统选型 6(二)核心控制芯片方案 7(三)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71.复位电路设计 92.时钟电路设计 103.电源电路设计 10(四)LED显示电路与键盘电路 14(五)串行通信模块的设计 15(六)光电隔离的设计 18四、软件部分的设计 18(一)单片机部分的软件设计 20(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201.系统设计思路 212串口通讯设计 253.可视化窗口设计 284.操作界面 30结 论 31参 考 文 献 33附录A 程序源代码 42致 谢 一、绪论 (一)本设计的意义及目的 在当今社会下,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储存阶段,不但要求食品经过冷冻、冷藏处理后保质保鲜,而且还希望食品的色泽保持不变。而食品的保质保鲜与食品冷冻、冷藏时的温度密切相关,不同类别的食品,其最佳冷冻或冷藏温度也差异很大。在大型冷库系统中,冷库个数较多,储存食品的种类繁多,每一个冷库都根据储存的食品种类,都有自己必须的工作温度。针对每个冷库储存冷藏、冷冻食品类不同的实际情况,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控制大型冷库系统中每个冷库的工作温度,而管理人员控制冷库温度必须能够精确地监测每个冷库的实时温度,并对冷库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获取、分析、处理。因此,针对这类需求情况, 发冷库温度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间接得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越来越多得引起了政府和群众百姓的广泛关注。我国现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此问题进行了非常严格法律规制,进一步规范了食品安全生产、销售渠道。冷藏室对冷冻食品的保鲜、保质起到了核心和关键作用,无论是冷藏车还是冷库,抑或是超市的冰柜,实时监控温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冷库温度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以后,可以精确测量和显示冷库系统中每个冷库的实时温度,当冷库运行出现异常时,还能及时进行报警处理,通知管理人员,有效的满足了食品保质保鲜的实际要求,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电力,提高了冷库的运行效率。不仅如此,通过串口通讯,在计算机监控软件上读取的历史温度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对许多冷冻、冷藏食品的质量以及节能等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更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冷库食品保质保鲜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冷库温度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二)冷库的国内外现状 冷库是发展冷藏业的基础设施,冷藏业以食品保质保鲜为主,将速冻食品、易腐畜禽、果蔬、水产经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等流程,有效地保证了食品的质量、营养成分,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减少营养成分缺失的目的,避免了在食品生产、储存、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现象的发生。 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其大型冷库温度实时监测管理的技术也相应发展很快。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大中型冷库数量非常多,其中-20℃以下的低温库在所有的冷库中占80%以上。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的技术也相应非常先进。在国外,70年代之前基本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末期逐渐采用了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不管制冷技术如何改变,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的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变,釆集冷库温度的精度越来越高,报警方式也由传统的报警灯和蜂鸣器报警,添加了无线报警方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食品的要求数量庞大,食品保质保鲜、储存过程中减少营养成分缺失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拥有果蔬藏冷库面积就高达300多万平方米,仓储能力高达200多万吨,其中机械冷藏库超过100万吨,普通库也多达100万吨。而果品蔬菜的保质保鲜一般需釆用最低温度为-3℃的高温库,水产、肉食类的保质保鲜需釆用温度在-2℃以下的低温库,我国的藏冷库既有大量的高温冷库,又有数目庞大的低温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对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的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科特时控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冷库湿度监控系统、冷藏车温度监控、冷藏车远程监控系统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运用。未来,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冷库温度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三)本文主要内容 本设计系统主要对四个冷库温度监测并进行实时的处理,系统中包括监测装置的设计和实现、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两部分内容。设计中监测装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冷库温度釆集处理、一部分是显示屏显示温度数值等两部分内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就是在使用计算机对冷库温度监控与管理。 第一部分冷库温度采集处理,对冷库的选择、冷库温度的采集、冷库温度的处理、冷库温度的存储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阐述,是整个系统基本和起始的部分,为接下来各个部分的功能实现提供了基础。 第二部分按键和显示屏的温度数值显示和设定,通过按键控制冷库的运行,显示屏显示每一个冷库的运行状态和温度信息。 第三部分计算机上的冷库温度监控与管理,即上位机(监控的计算机)与下位机(底层硬件电路和嵌入式软件)的通讯交互,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主要功能。 最后,对本系统实现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总结,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并进行了一些展望。 二、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一)现场模拟 四个冷库分别进行温度采集和控制,采集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控制温采用继电器模拟控制八个个LED灯,每个冷库中有两种制冷模式,分别是普通制冷和快速制冷,分别用两个灯控制。 (二)总体方案 图 2.1 整体设计方案 每个冷库一个点测量由单片机进行滤波运算,并在现场显示即为其测量值,这样大大提高了其测量的准确度。单片机将采集回来的温度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冷库现场的温度,中间通过光电隔离,使信号不被后边的控制电路影响。 本设计的人机接口部分包括按键输入、1602液晶显示、上位机的温度显示及报警提示。按键可控式四个冷库的运行状态,液晶显示现场的温度和运行状态。人们可以通过上位机端远程监控每一个冷库的运行状态和现场温度以及故障报警等。 三、单片机硬件部分设计 (一)温度测控系统选型 市场上有多种传感器可供选择: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二: 选用DS18B20:DS18B20单总线数字温度计提供9位温度读数,指示器件的温度,信息经过单线接口送入DS18B20,中央处理器到DS18B20仅需连接一条线和地。读写和完成温度变换所需的电源可以有数据线本身提供,不需要外接电源。可以直接将温度传给处理器处理显示数据。且目前市场价10元左右。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决定采用方案二,方案二电路图设计简单,相对其它器件容易控制,性价比高。而且可以多点采集温度,更容易实现智能控制。 温度传感器特性和参数 图3.1 DS18B20封装图 下表为DS18B20的引脚定义及描述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 ●无须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V; ●零待机功耗; ●温度以9或12位数字; ●用户可定义报警设置; ●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图3.2 DS18B20内部结构图 DS18B20的一线工作流程是: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数据传输。其工作时序包括初始化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如图所示。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完成对温度的测量,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例如+125℃的数字输出为07D0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FC90H。 图3.3 温度传感器 (二)核心控制芯片方案 目前,市场上以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最广,配合其生产的芯片业最多。而且51系列已能完成本设计所需要求,价格较低,所以本设计选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作为核心芯片。 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的AT89C52单片机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课反复擦写的制度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低比的系统控制应用领域。 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其引脚如图4-3 其主要功能特性如下: *兼容性MCS51指令系统 *8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 *32个双向I/O口 *256×8bit内部RAM *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时钟频率0~24MHz *2个串行中断 *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2个外部中断源 *共6个中断源 *2个读写中断口线 *3级加密位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图3.4 AT89C52引脚图 (三)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1.复位电路设计 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可以使单片机初始化,也可以是死机状态下的单片机重新启动。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 复位电路分为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不管哪种复位只要在RESET引脚有持续两个机械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就可以是单片机复位。 图3.5 上电复位 这种上电复位功能是利用电容器充电来实现的,当加电时,电容C充电,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构成回路,在电阻R上产生压降,RESET引脚上为高电平;当电容C充满电后,电路相当于断开,RESET的电位与地相同,复位结束。可见复位的时间与充电的时间有关,充电时间越长复位的时间越长,增大电容或电阻都可以增加复位时间。 图3.6 按键电平复位 按键式复位电路与上电复位电路的原理相同,但是它还可以通过按键实现复位,按下按键后,通过R1和R2形成回路,是RESET引脚产生高电平。按键时间决定了复位的时间。 图3.7 按键脉冲复位 按键脉冲式复位电路是利用RC微分电路在RESET端产生正脉冲来实现复位的。 综合本设计的要求,最终方案选取的是按键脉冲复位电路。 2.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的心脏,它控制着单片机的工作节奏。单片机工作的时候,是在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下一拍一拍地进行的,这个脉冲的来源是单片机控制中的时序电路发出的,这种时钟信号可以有两种方式产生: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89C51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内振荡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在XTAL1和XTAL2两端跨接晶体或陶瓷振荡器,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发生器。 图3.8 振荡电路 本设计总C1和C2选择30pF,晶振为12MHz。 3.电源电路设计 图3.9 电源电路 LM2940—5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A,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8V,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40—+125 C,满足单片机和控制电路的需求。 (四)LED显示电路与键盘电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液晶显示器并不陌生。液晶显示模块已作为很多电子产品的通过器件,如在计算器、万用表、电子表及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显示的主要是数字、专用符号和图形。在单片机的人机交流界面中,一般的输出方式有以下几种:发光管、LED数码管、液晶显示器。发光管和LED数码管比较常用,软硬件都比较简单,在前面章节已经介绍过,在此不作介绍,本章重点介绍字符型液晶显示器的应用。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晶液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优点: 显示质量高: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 数字式接口: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体积小、重量轻: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 功耗低: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其它显示器要少得多。 INCLUDEPICTURE "http://www.hificat.com/dpj_step/compositive_4/image124.jpg" \* MERGEFORMATINET 图3.10 显示1602正反视图 1602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说明: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指令1:清显示,指令码01H,光标复位到地址00H位置。 指令2:光标复位,光标返回到地址00H。 指令3:光标和显示模式设置 I/D:光标移动方向,高电平右移,低电平左移 S:屏幕上所有文字是否左移或者右移。高电平表示有效,低电平则无效。 指令4:显示开关控制。 D:控制整体显示的开与关,高电平表示开显示,低电平表示关显示 C:控制光标的开与关,高电平表示有光标,低电平表示无光标 B:控制光标是否闪烁,高电平闪烁,低电平不闪烁。 指令5:光标或显示移位 S/C:高电平时移动显示的文字,低电平时移动光标。 指令6:功能设置命令 DL:高电平时为4位总线,低电平时为8位总线 N:低电平时为单行显示,高电平时双行显示 F: 低电平时显示5x7的点阵字符,高电平时显示5x10的点阵字符。 指令7:字符发生器RAM地址设置。 指令8:DDRAM地址设置。 指令9:读忙信号和光标地址 BF:为忙标志位,高电平表示忙,此时模块不能接收命令或者数据,如果为低电平表示不忙。 指令10:写数据。 指令11:读数据。 图3.11 写操作时序 图3.12 读操作时序 表3-1:基本操作时序表 读状态 输入 RS=L,R/W=H,E=H 输出 D0—D7=状态字 写指令 输入 RS=L,R/W=L,D0—D7=指令码,E=高脉冲 输出 无 读数据 输入 RS=H,R/W=H,E=H 输出 D0—D7=数据 写数据 输入 RS=H,R/W=L,D0—D7=数据,E=高脉冲 输出 无 键盘电路图设计,通过按键控制冷库的运行状态,按键是低电平有效。 图3.13 按键电路图 (五)串行通信模块的设计 RS-232是单端输入/输出多用于计算机通讯接口,RS-232电平为负逻辑电平:高电平(“1”)为-15~-3V,低电平(“0”)为3~15V 图3.14 串口通讯线 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 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RS-232C 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都作了规定。 在TxD和RxD上: 逻辑1(MARK)=-3V~-15V 逻辑0(SPACE)=+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 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3V~+15V 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V~-15V 以上规定说明了RS-232C标准对逻辑电平的定义。对于数据(信息码):逻辑“1”(传号) 的电平低于-3V,逻辑“0”(空号)的电平高于+3V;对于控制信号;接通状态(ON)即信号有效的电平高于+3V,断开状态(OFF)即信号无效的电 平低于-3V,也就是当传输电平的绝对值大于3V时,电路可以有效地检查出来,介于-3~+3V之间的电压无意义,低于-15V或高于+15V的电压也认为无意义,因此,实际工作时,应保证电平在±(3~15)V之间。 RS-232C 与TTL转换:RS-232C 是用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与TTL以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因此,为了能够同计算机接口或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EIA RS-232C 与TTL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变换。实现这种变换的方法可用分立元件,也可用集成电路芯片。目前较为广泛地使用集成电路转换器件,如MC1488、SN75150芯片可完成TTL电平到EIA电平的转换,而MC1489、SN75154可实现EIA电平到TTL电平的转换。MAX232芯片可完成TTL←→EIA双向电平转换。 图3.15 串口通信电路图 (六)光电隔离的设计 单片机对工作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应设法为单片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良好的工作电源:交流电网是电子设备的强干扰源。因此在可靠性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选用电源时应考虑其容量,电压的输入范围及其纹波噪声,可以使用交流电源滤波器及交流稳压器对电源变压器进行屏蔽和隔离。 2.隔离安放单片机:由于环境多变,空气温度,湿度,震动,油滴等原因都可能使单片机失效,因此应尽量将控制部分单独安放在隔离区内。采用适当减震措施与方法处理。尽量减少接插件,而采用再接焊接的链接方式。最大限度的为单机片提供一个相对干净的空间。 系统信号的滤除:系统中的控制信号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噪声源通过电容,电磁耦合会对传感器形成干扰,因此,对于这些干扰信号要及时驱除。对于数字量和开关量的滤除,可以用光电隔离的方法,阻断外部干扰信号通过数据总线进入控制系统。对于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均用光电耦合的方法进行传输。 光耦的作用: (一)信号隔离: 其目的在于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受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使测控装置与现场仅保持信号联系,而不直接发生电的联系。隔离的实质是把引进的干扰通道切断,从而达到隔离现场干扰的目的。测控装置与现场信号之间、弱电和强电之间,常用的隔离方式有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变压器隔离、隔离放大器等。另外,在布线上也应该注意隔离。 (二)光电耦合器: 将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组合在一起,通过电-光-电这种转换,利用“光”这一环节完成隔离功能,使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根据受光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晶体管输出型和晶闸管输出型两类。 光电耦合器具有三个特点:①信号传递采取电-光-电的形式,发光部分和受光部分不接触,能够避免输出端对输入端可能产生的反馈和干扰,②抑制噪声干扰能力强;③具有耐用、可靠性高和速度快等优点,响应时间一般为数 以内,高速型光电耦合器的响应时间有的甚至小于10ns。 (三)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按使用场合可以分为交流型(AC-SSR) 和直流型(DC-SSR)两类,它们分别在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做负载的开关,不能混用。 (四)隔离放大器: 为完成地线隔离,将放大器加上静电和电磁屏蔽浮置起来,这种放大器叫隔离放大器,或叫隔离器,其输入和输出电路与电源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关系。常用的隔离放大器有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277J、AD202、AD204、AD289、AD290、AD210、AD281等。 (五)线性光电隔 离放大器: 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向送回输入端,正向送至输出端,从而提高了放大器的精度和线性度。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是用光隔离的,所以不存在电气连接。常见的线性光电隔离放大器有Burr-Brown公司的ISO100、3650和3652。 图3.16 光电隔离及动作部分电路图 四、软件部分的设计 (一)单片机部分的软件设计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图4.2 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温度控制程序的设计应考虑如下问题: 软件程序所要完成的任务: 1. 键盘扫描、识别、温度显示 2. 温度采样、数字滤波 3. 数据处理 本设计的要求是能够实时的测温并显示所测的温度以及根据要调节的温度,使用一定的算法是所控制的温度和所调节的相符。在软件设计时,根据控制系统工作由实时测量,实时决策,实时控制组成,将程序分解成模块来处理: (1) 主程序:主程序只需要进行一些AT89C52本身的初始化,然后等待中断的产生,初始化包括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设置,对中断优先级IP的设定,TO初始化,等待中断。 (2) TO中断服务程序 TO中断服务程序是温度控制系统的主体程序,用于启动转换,读入采样数据,数字滤波,越限温度报警和越陷处理,计算等。从TO中断服务程序中,还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子程序。如温度采样值的子程序,数字滤波子程序,限处理子程序,计算子程序,标度转换程序和温度显示程序。 (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1.系统设计思路 (一)确定思路步骤 1.确定系统需求 2.规划系统 3.建立各项目文件 4.设计各界面 5.编程把各界面连接,并调试程序。 (二)结构框架设计 图4.3 结构框架设计 2串口通讯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串口通信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可以通过串口来获得设备的各种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进行处理,再根据处理的结果发送数据来控制设备。 在串口的几种编程方式中,利用嵌入式汇编语言编写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程序需要员对低级语言的了解和掌握:windows api 串口编程虽然实现了设备无关性,但是编程过于繁琐:Microsoft 公司提供了MSComm控件,使得开发串口程序变得十分简单。Visual Basic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其简洁和实用性已经受到众多计算机用户和程序员的欢迎,尤其是其6.0版本,功能强大且易于掌握,是一种优秀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在VB应用程序中调用MSComm 控件也十分容易,由于VB的通用控件MSComm友好、功能强大,提供了功能完善的串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同时编程速度快是众人皆知的,所以在数据通讯量不是很大时,在单片机通讯领域广泛地使用VB的MSComm通信控件来开发上层通讯软件。VB5.0/6.0的MSComm通信控件提供了一系列标准通信命令的接口,它允许建立串口连接,可以连接到其他通信设备(如Modern),还可以发送命令、进行数据交换以及监视和响应。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和事件,从而可以用它创建全双工的、事件驱动的、高效实用的通信程序。下面就对其通信控件作MSComm进行一定的说明。 一般用VB开发串行通信程序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Windows的通信API函数;另一种是采用VB标准控件MSComm来实现。利用API编写串口通信程序较为复杂,需要掌握大量通信知识,其优点是可实现的功能更丰富、应用面更广泛,更适合于编写较为复杂的低层次通信程序。MSComm控件的通信功能实现,实际上是调用了API函数,而API函数是由Comm。Dv解释并传给设备驱动程序去执行的,对于VB程序开发者只需知道MSComm控件的属性和事件的用法技可以实现串口的操作。 由于MSComm控件不属于VB6.0工具箱中的最基本的控件,要调用该控件,首先要在VB环境中添加该部件,即在菜单“工程”的选项“部件”中控件列表中添选择Microsoft Comm Control6.0即可,通过如上步骤,工具栏中就会出现我们需要的通信控件MSComm,选择该控件,再放置到窗体上就能在程序中方便的使用了。 MSComm控件 MSComm控件通过串口端口传输和接受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信功能。 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 事件驱动通讯 这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Camier Detect(CD)或Request To Send(RTS)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信事件。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 Private Case MSComm CommEvent ‘错误 Case conEventBreak ‘收到Break Case comEventCTSTO ‘CTS Timeout Case comEventDSRTO ‘DSR Timeout Case comEventFrame ‘Framing Error Case comEventOverrun ‘数据丢失 Case comEventRxOver ‘接收缓冲区溢出 Case comEventRxParity ‘Parity错误 Case comEventTxFull ‘传输缓冲区已满 Case comEventDCB ‘获取DCB时以外错误事件 Case comEvCD ‘CD线状态变化 Case comEvCTS ‘CTS线状态变化 Case comEvDSR ‘DSR线状态变化 Case comEvRing ‘Ring Indicator变化 Case comEvReceive ‘收到Rthreshold#ofchars Case comEvSend ‘传输缓冲区有Sthreshold个字符 Case comEvEof ‘输入数据中发现EOF字符 End Select End Sub 查询方式 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CommEvent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时调制解调器的“确定”响应。 每个使用的MSComm控件对应一个串口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MSComm控件。可以在Windows“控制面板”中改变端口地址和终端地址。 尽管MSComm有很多重要的属性,但必须熟悉几个属性: (1)Commport设置或返回串口端口号,其取值范围为1~99,缺省为1。程序必须指定所要使用的串行端口号,Windows系统会自动使用所设置的通信端口与外界进行通讯。程序也可以借助词属性返回所使用的端口号。端口号可以设置为1到16,超过16会产生错误信息。 (2)Setting设置或返回串口端口的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数。停止位。如:MSComm.setting="9600,N,8,1".表示所使用的通讯端口以每秒9600位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不做奇偶校验,每个数据单元是8位,停止位为1位。Setting设置完成之后,所传输和接受的字符串便以此为准,彼此才能正常顺利的通信,否则双方不能正确的接收到所传输的数据信号。 (3)Portopen:打开或关闭串行口,格式为:MSComm.Port Open={TRUE/FALSE}。 (4)InBufferSize:设置或返回接收缓冲区的大小,缺省为1024字节。 (5)InbufferCount:返回接收缓冲区内的等待读取的字节个数,可通过设置该属性为0来清除接收缓冲区。 (6)Rthreshold:该属性为一阀值,它确定当接收缓冲区内字节个数达到或超过该值后就产 生代码为MSComm EV RECEIvE的onCon'ml事件. (7)Input:该属性表示从接收缓冲区移走一串字符。 (8)OutBufferSize:设置或返回发送缓冲区,缺省为512字节。 (9))OutBufferCounter:返回发送缓冲区内等待发送的字符数,可用来清空缓冲区。 (10)EOFEnable:若置TRUE。则当输入中出现EOF,就停止输入并产生OnComm事件。 (11)CommEvent属性。返回最近的通讯事件或错误的数字代码。当CommEvent属性值为常数ComEvRecive---2时,收到Rthreshold个字符,就会触发OnComm事件,直到用Input属性从接收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利用MSCormn控件通信的步骤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1)加入MSConma控件。 (2)设定通信端口号,即ConmlPort属性。 (3)设定通信协议,即Handshaking属性。 (4)设定传输速度等参数,即Settings属性. (5)设定其它参数。 (6)开启通信端口,即将PorK)pen属性设置为True. (7)使用Input和OutPut属性,输入和输出数据。 (8)使用MSComm完毕以后,关闭通信端口,即将PorK)pen属性设置为False. 在本设计中,采用从键盘输入数据,为此需要屏蔽键盘以保证输入是数字在0—9之间的数字,而不会出现乱码,界面需要自己建立,在Visual Basic中“新建工程”中选择“EXE标准”点击打开,出现界面,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在界面中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出所需要的图形,并在属性框中设置其属性,在本设计中先用Frame工具画一个框图,在框图中用LaNe T具按顺序摔好画五个框,在I_able属性框中的Caption中依次输入:波特率,串口号,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并分别在它们后面加“:”然后依次在用Combobox工具在其后面加入,然后在其右下角添加“确定”和“取消”按钮,操作完成之后开始编写程序。编写完成之后保存。然后调试改程序,查找错误直到运行成功。 图4.4 上位机编程环境 3.可视化窗口设计 (一) 主要控件的介绍 Visual Basic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其简洁和实用性已经受到众多计算机用户和程序员的欢迎,下面介绍本设计中用到的主要的控件。由于MSCowan控件在串行口通信设计中已介绍,在本章中不再介绍,主要介绍以下控件: 1 Toolbar控件 (1)Toolbar控件概述 Visual Basic 6.0提供了专门用于制作工具栏的控件Toolbar,它可制作出功能强大的工具栏,并且使用Toolbar控件来创建工具栏非常方便,容易。Toolbar控件包含一个用来创建工具栏的Button对象集合。这些按钮与应用程序菜单中各项命令相对应,可以通过Button对象添加到Button集合中来创建工具栏。每个BuUon对象都可有可选文本或一幅图象,及用Image属性为每个Button对象加一幅图象,或用Caption属性显示文本,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在设计时可用Toolbar控件的属性页将Button对象添加到控件中。在运行时可用Add和Reillove方法添加按钮或从Button集合中删除按钮。Toolbar控件还为其中的按钮对象提供分组功能并可加入omboBox控件,TextBox控件等其他控件。设计时要在其中的按钮添加其他控件,只需将需要的控件拖入工具栏即可. (2)Toolbar控件的添加 工具箱的标准控件中不包含Toolbar控件,使用它时,必须把Toolbar控件添加进去。添加方法如下: 点击Project菜单的Components菜单项。会弹出选择控件的窗El,在部件添加窗口中选中“MicrosoftWindowsCotmnonControls6.0”即可将Toolbar和其他一些控件添加到工具箱之中。 2 TextBox控件 TextBox控件经常被用来在运行时显示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者显示在设计或运行时为其Text属性所赋的字符串。Toolbar控件用于可编辑文本,但可将其Locked属性设置为True,使其成为只读的。还可用文本框实现多行显示、数据控件的尺寸自动换行以及添加基本格式的功能。Toolbar控件非常适于作为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3 ImageList控件 (1)ImageList控件概述ImageList控件为其他Windows公共控件保管图象,这里所指的控件通常包括ListView、TreeView、TabStrip和Toolbar控件。ImageList控件还可用于那些需要将Pictrue对象赋予其Pictrue属性的控件上,比如PictrueBox、Image和ConmmndButton控件。可以把ImageList控件视为一种图象仓库,它提供了单一的、一致的图象目录,这样就节省了开发的时间。该控件使用ImageList控件对象集合中的位图(hIIp)或图标(.ico)文件。在设计时和运行时均可添加和删除图象. ImageList控件还提供了Overlay、Draw和ExtractIcon方法,利用它们可以创建合成的图象:用hDC属性在对象上绘制图象;并利用该控件中保存的位图创建图标。ImageList控件包含了Listlmage对象和Listlmages集合。每个ListImage对象可用集合的Index或Key属性值加以引用。在设计时和运行时均可在控件中添加和删除图象。 (二)窗体的设计 在了解了Visual Basic语言的几个基本的属性后,我们开始创建VB界面。在Visual Basic中 新建工程”中选择”EXE标准“点击打开,出现界面,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在界面中用工具箱中的 工具画出所需要的图形,并在属性框中设置其属性,在本设计中先用Frame工具画一个框图,在框图中用Lable工具按顺序排好画五个框,在Lable属性框中的Caption中依次输入:波特率,串口号,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并分别在它们后面加。:”然后依次在用Combobox工具在其后面加入,然后在其右下角添加”确定”和”取消”按钮,操作完成之后开始编写程序。编写完成之后保存,然后调试修改程序,查找错误直到运行成功。界面创建好后,下一步开始进行数据库的设计。Visual Basic提供了处理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在Visual Basic中处理数据库的基本形式是通过提供的数据控件,利用数据控件可以方便的创建应用程序来显示、编辑和修改多种数据库的信息。在本设计中,采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设计温度的链表。此数据库提供用户创建数据驱动的应用程序而不用去编写任何代码的功能。我们先来介绍一下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打开Access界面,弹出~个对话框,选择新建数据库中的空Access数据库。点击确定进入”文件新建数据库”界面,选择保存位置,定义好文件名,点击”创建”按钮,在此设计中,选择保存位置为”我的文档:毕业设计“定义文件名为”湿度值”,进入”温度值表:数据库”界面,在此界面中单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然后点击菜单中的”设计”,即进入“表l:表”的对话框,根据设计的需要分别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中键入温度,名称,序号。输入完成之后关闭,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确定”之后,又弹出表,根据需要键入相应的数值,数据表建立好之后,把它放在VB编程的环境下,在编写程序时,把打开数据库的路径写清楚,以便调用数据库。常用的数据库访问和操作方法有三种,包括使用数据控件和数据绑定控件、使用数据访问对象DAO(Data access Object)、使用ADO数据访问对象和ADOData控件。 图4.5 上位机窗体设计 4.操作界面 上位机是通过串口通讯的,所以在启动上位机之前,确保串口线连接至电脑。启动上位机选择COM口,打开串口后上位机显示每一个冷库的温度,以及报警灯。 图4.6 正常运行下的上位机界面 图4.7 冷库1故障报警时上位机界面 结 论 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的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经过不断的努力最总系统模型搭接成功实现了四个冷库的温度控制结果理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该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来检验。 毕业设计期间,在老师的辛勤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今后的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学会用科学的精神去解决问题。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我这次毕设给我带来的思想上的改变。在以后的学习上,使自已在大学所以的知识在这次得到实践,对单片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己定会更加的努力,丰富自己,励志做祖国栋梁。 参 考 文 献 [1]齐怀琴,高精度温度测量仪的研究.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1,(1):20-23 [2]李喜宏,微型节能保鲜冷库【M】.天津: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6,20-150 [3]李福良,基于模拟比较技术的高精度测温方法.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3.6,32—34 [4]李小波,多点、多分度号、远距离温度采集和记录系统.自动化与仪表,2002A,26"28 [5]朱华贵,分布式多路远程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2,34,-,36 [6]宋书锋,基于PIC单片机的测温网络的开发.仪表技术,2003.6,28--'30 [7]李爱莲,基于单片机的实用测温方法的实现.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应用,2004.9,37—39 [8]章云峰,一种基于1 2C总线的远程测温系统接口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8,20-23 [9]刘斌,微型冷库系统优化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3.2,33—35 [10]阚保强,基于MAXl402的便携式高精度测温仪.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1,36-39 [11]杨勇,数字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构成测温系统的探讨.现代电子技术,2004.14,18"-20 [12]徐斌,胡振武.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稳态仿真.制冷与空调,2005.5,46".49 [13]严晓照, 张兴国,增量式PID控制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南通大学报(自然科版)’2006.448-50 [14]何昌伟,冷藏集装箱应用电子膨胀阀及其控制算法研究.艘海技术,2006.1,60--63 [15]徐斌,胡振武,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稳态仿真.制冷与空调,2005.5,41-'-43 [16]许秀,黄金华,新型连续变速积分控制算法研究及应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6.6,40-,43 [17]刘伟民,一种湿冷库的单片微机控制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42--45 [18]严晓照, 张兴国,增量式PID控制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南通大学报(自然科版)’2006.4,37~39 [19]吴业正',J、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3-109 [20]陈光明,张朝涵.制冷与低温设备[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4乱49 [21]丁国良,张春路.制冷空调装置仿真与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李维祥,郑程军,刘风先.动态控温系统中参数的实时整定.电子技术应用。1998(4):30--31 [22]刘圣才,Visual Basic6程序设计导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79-200 [23]Paull R E.Effect oftenvet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fi-esh commodity quality[J].Postharvest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9,15:263--277 附录A 硬件电路图 附录B程序源代码 /*----------------------------------------------- 名称:DS18b20 温度检测液晶显示 论坛:www.doflye.net 编写:shifang 日期:2009.5 修改:无 内容: ------------------------------------------------*/ #include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include #include "18b20.h" #include "1602.h" #include "delay.h" bit ReadTempFlag;//定义读时间标志 sbit COLD10=P1^0; sbit COLD11=P1^4; sbit COLD20=P1^1; sbit COLD21=P1^5; sbit COLD30=P1^2; sbit COLD31=P1^6; sbit COLD40=P1^3; sbit COLD41=P1^7; sbit S1=P3^4 ; sbit S2= P3^5 ; sbit S3= P3^6 ; sbit S4= P3^7 ; void Init_Timer0(void);//定时器初始化 /*------------------------------------------------ 串口通讯初始化 ------------------------------------------------*/ void UART_Init(void) { SCON = 0x50; // SCON: 模式 1, 8-bit UART, 使能接收 TMOD |= 0x20; // 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重装 TH1 = 0xFD; // TH1: 重装值 9600 波特率 晶振 11.0592MHz TR1 = 1; // TR1: timer 1 打开 //EA = 1; //打开总中断 //ES = 1; //打开串口中断 TI=1; } /*------------------------------------------------ 发送一个字节 ------------------------------------------------*/ void 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SBUF = dat; while(!TI); TI = 0; } /*------------------------------------------------ 发送一个字符串 ------------------------------------------------*/ void SendStr(unsigned char *s) { while(*s!='\0')// \0 表示字符串结束标志, //通过检测是否字符串末尾 { SendByte(*s); s++; } } void sendshuju(float shuju) { unsigned int shuju1; unsigned char shujugzj=0,shujudzj=0; shuju1=(unsigned int)(shuju*10); shujugzj=shuju1/256; shujudzj=shuju1%256; SendByte(shujugzj); SendByte(shujudzj); } void sendshuju1(float wendu1,float wendu2,float wendu3,float wendu4,uchar baojing) { SendByte('A'); sendshuju(wendu1); sendshuju(wendu2); sendshuju(wendu3); sendshuju(wendu4); switch(baojing) { case 0: SendByte('C');break; case 1: SendByte('D');break; case 2: SendByte('E');break; case 3: SendByte('F');break; case 4: SendByte('G');break; case 5: SendByte('H');break; case 6: SendByte('I');break; case 7: SendByte('J');break; case 8: SendByte('K');break; } SendByte('B'); } void main (void) 主函数 { int temp1,temp2,temp3,temp4; float temperature1,temperature2,temperature3,temperature4; char displaytemp1[8],displaytemp2[8],displaytemp3[8],displaytemp4[8];//定义显示区域临时存储数组 char s1=0,s2=0,s3=0,s4=0; unsigned char w=0; Init_Timer0(); UART_Init(); LCD_Init(); //初始化液晶 DelayMs(20); //延时有助于稳定 LCD_Clear(); //清屏 Lcd_User_Chr(); //写入自定义字符 COLD10=0; COLD11=0; COLD20=0; COLD21=0; COLD30=0; COLD31=0; COLD40=0; COLD41=0; DelayMs(20); COLD10=1; COLD11=1; COLD20=1; COLD21=1; COLD30=1; COLD31=1; COLD40=1; COLD41=1; while (1) //主循环 { if(S1==0) { DelayMs(10); if(S1==0) { while(S1==0); s1=~s1; } } if(S2==0) { DelayMs(10); if(S2==0) { while(S2==0); s2=~s2; } } if(S3==0) { DelayMs(10); if(S3==0) { while(S3==0); s3=~s3; } } if(S4==0) { DelayMs(10); if(S4==0) { while(S4==0); s4=~s4; } } if(ReadTempFlag==1) { ReadTempFlag=0; temp1=ReadTemperature1(); temp2=ReadTemperature2(); temp3=ReadTemperature3(); temp4=ReadTemperature4(); temperature1=(float)temp1*0.0625; temperature2=(float)temp2*0.0625; temperature3=(float)temp3*0.0625; temperature4=(float)temp4*0.0625; sprintf(displaytemp1,"T1:%3.1f",temperature1);//打印温度值 sprintf(displaytemp2,"T2:%3.1f",temperature2);//打印温度值 sprintf(displaytemp3,"T3:%3.1f",temperature3);//打印温度值 sprintf(displaytemp4,"T4:%3.1f",temperature4);//打印温度值 LCD_Write_String(1,0,displaytemp1);//显示第二行 LCD_Write_String(9,0,displaytemp2);//显示第二行 LCD_Write_String(1,1,displaytemp3);//显示第二行 LCD_Write_String(9,1,displaytemp4);//显示第二行 if(s1==0) LCD_Write_Char(0,0,' '); else LCD_Write_Char(0,0,'&'); if(s2==0) LCD_Write_Char(8,0,' '); else LCD_Write_Char(8,0,'&'); if(s3==0) LCD_Write_Char(0,1,' '); else LCD_Write_Char(0,1,'&'); if(s4==0) LCD_Write_Char(8,1,' '); else LCD_Write_Char(8,1,'&'); if(temperature1>=28&&s1) COLD10=0; else COLD10=1; if(temperature1>=29&&s1) COLD11=0; else COLD11=1; if(temperature1>=30&&s1) w=1; else w=2; sendshuju1(temperature1,temperature2,temperature3,temperature4,w); if(temperature2>=28&&s2) COLD20=0; else COLD20=1; if(temperature2>=29&&s2) COLD21=0; else COLD21=1; if(temperature2>=30&&s2) w=3; else w=4; sendshuju1(temperature1,temperature2,temperature3,temperature4,w); if(temperature3>=28&&s3) COLD30=0; else COLD30=1; if(temperature3>=29&&s3) COLD31=0; else COLD31=1; if(temperature3>=30&&s3) w=5; else w=6; sendshuju1(temperature1,temperature2,temperature3,temperature4,w); if(temperature4>=28&&s4) COLD40=0; else COLD40=1; if(temperature4>=29&&s4) COLD41=0; else COLD41=1; if(temperature4>=30&&s4) w=7; else w=8; sendshuju1(temperature1,temperature2,temperature3,temperature4,w); } } } 定时器初始化子程序 void Init_Timer0(void) { TMOD |= 0x01; //使用模式1,16位定时器,使用"|"符号可以在使用多个定时器时不受影响 //TH0=0x00; //给定初值 //TL0=0x00; EA=1; //总中断打开 ET0=1; //定时器中断打开 TR0=1; //定时器开关打开 } void Timer0_isr(void) interrupt 1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 static unsigned int num; TH0=(65536-2000)/256; //重新赋值 2ms TL0=(65536-2000)%256; num++; if(num==500) // { num=0; ReadTempFlag=1; //读标志位置1 } }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程序初始化 开始 64位ROM和单线接口 高速缓存存储器 存储器和控制器 8位CRC生成器 温度灵敏原件 低温触发器 高温触发器 配置寄存器 电源检测 按键选择 冷库一 冷库二 冷库三 冷库四 模式选择 显示初始化 刷新显示 制冷控制 采集温度数据 等待中断 _1461432920.vsd 冷库1 冷库2 冷库3 冷库4 温度1 温度2 温度3 温度4 控制器 继电器1 继电器2 继电器3 继电器4 冷库1 冷库2 冷库3 冷库4 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 按键 显示 上位机 光电隔离 _1461493805.vsd � � � 中断开始 关中断 保护现场 读取温度传感器值 是否大于设定值1 启动普通制冷 Y 还原现场 N 中断结束 启动快速制冷 是否大于设定值2 Y N 温度是否下降 报警 N Y _1461494680.vsd 串行通信首页 显示方式 通信设置 查询设定 仪表显示 温度显示 串行口 波特率 校验位 数据位 停止位 按序号查 按时间查 _1434113180.unknown
/
本文档为【基于单片机的冷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