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

2020-03-27 5页 pdf 381KB 42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新教育从业者

举报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它既是指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也是指一个新的学科,同时也是指一个新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助人色彩,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事业。今天,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与传统的普通助人活动具有很大的区别。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具有科学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建立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之上的。社会工作助人的性质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增强社会功能。因此,其助人的出发点应该是鼓励自助而...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它既是指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也是指一个新的学科,同时也是指一个新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助人色彩,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事业。今天,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与传统的普通助人活动具有很大的区别。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具有科学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建立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之上的。社会工作助人的性质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增强社会功能。因此,其助人的出发点应该是鼓励自助而不是诱使人依赖他人的帮助。二、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1、专业的内涵专业一般被界定为有独特的科学知识作主体、有系统设计的程序和技能的职业。专业从业人员在完成工作时,在很大程度上有自主性和专门技能。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允许他们支配某些资源。社会学家对“专业”概念有不同的理解。A、特征模式理论的专业观恩斯特·格林伍德(ErnestGreenwood)认为,专业有五大特征(1)理论主体(2)权威性(3)社会认可(4)道德守则(5)专业文化以格林伍德的观点来看,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在美国和英国更是如此。社会工作是由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所从事的工作。进入这一职业是受到限制的,只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能取得行业执照。由此可见,社会工作有系统的理论和知识的证据,已确立了社会认可。社会工作的专业协会是强有力的,并确实在依照其发展出的伦理守则来监督从业人员的操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专业化派的专业观社会学家卡普劳(Caplow)认为,一个完全确立的专业应该经过四个阶段建立一门专门协会声明垄断某些领域的服务采用一套专业守则在政治上鼓励证书和执照2、关于社会工作是否是一个专业的争论1915年,AFlexner在一篇题为《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的文章中断言社会工作不是一个专业。1947年,Lindeman在《社会工作在混乱的世界中成熟》的论文中提出,社会工作肯定应该有资格说是一个羽翼丰满的专业。1957年,Greenwood在《专业的特征》中指出了专业的五大特征。近年来,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贡献越来越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承认。社会工作一直在发展。它正采用一些步骤去建立其专业地位。3、社会工作专业化所面临的矛盾社会工作专业化导致权威性与自主性的矛盾社会工作专业化导致服务人员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专业化导致平民意识与精英主义的矛盾三、社会工作的定义1947年,联合国在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情况时,33个国家提交了33个不同的社会工作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工作是一个慈善事业,是社会中的少数富人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出于个人的同情心而自发进行的一种济贫助弱活动。这一观点,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发展初期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认为社会工作是政府或私人社团参与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社会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导致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老年人、身心残疾、精神病患、孤儿等。认为社会工作同时也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失业和贫困的预防工作等。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社会工作的观点。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最美满、最有效的生活目的。我们给社会工作下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一、社会工作的特征社会工作特征有两类:一类特征是标志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的;另一类特征是标志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的区别。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至高无上的伦理信条作为行动的指南;必须严格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体制所规定的伦理准则和条款,保障案主(受助人)的正当权益。2、职业的非赢利性社会工作讲求服务的精神,不以赢利为目的。3、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通过一定的程序传授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知识和工作方法,协助专业人员或非专业的社会服务人员执行社会工作的和方案,交流经验,对计划方案进行评估,以确保社会工作质量,对案主负责。4、人在环境中社会工作充分重视人的尊严、权利和人格的完整性,反对任何形式的西方中心主义、种族优越论或地域优越论。5、运用社会资源社会工作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社会环境资源,以达到助人的目的。6、团队协同合作分工以及各种具有不同专长的人员的介入于是为社会工作所必须的。分工以不同专长的工作人员的合作为前提,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们共同来帮助同一个案主或解决同一个问题。7、自助与民主参与社会工作的宗旨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求助者自助并在自助中得以发展的境界。8、多样性社会工作的工作环境是多样的;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多样的。二、社会工作学科的属性1、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从其理论建构、实践工作的科学性等角度看,社会工作应该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不是从传统的学术潮流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实践中产生并逐渐走向专业化的一个新兴学科。由于社会工作的显著特点是应用性强,所以它被称为“社会工程学”,而社会工作者又被称为“社会工程师”。2、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没有把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容不加限制地都统统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而是始终关注这些学科中有关社会中的人、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把它们融合到自己的学科之中。3、社会工作与重要相关学科的关系A、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在社会学看来,由于人文环境及社会关系的失调,社会问题不免发生,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则运用公共规则控制社会成员,减缓和预防社会利益的行为发生。人类的需要不断提高,在人类需要与资源供给以及利益分配之间不断出现张力的情况下,人类也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寻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B、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工作者理解团体、社区以及各种类型的社会互动现象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解释。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社会工作关注的对象是极为相似的。D、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经济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主张社会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即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而使社会弱者得到好处,并认为这不但有利于社会弱者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稳定。E、社会工作与伦理学社会工作过程本身也反映出浓厚的伦理色彩。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特别注意遵守专业伦理,如社会工作者不应利用助人机会谋求个人目的,不应企图控制受助者,不应危害和牺牲受助者的利益,以及应为受助者保密等等。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一、社会工作的对象简而言之,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有困难的个人或人群。以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可将社会工作的对象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和老年。按生理特征分类,社会工作的对象还可分为妇女、残疾人等。此外,按特殊情况分类,社会工作对象还有有困难的退伍军人、失足青少年等。二、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社会工作和实际的社会工作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领域是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分类A、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的分类以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将社会工作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B、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1.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日常生活给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2.就业方面的问题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安身立命,是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依托。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当事人,也是社会工作特别关注的问题。3.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失范不但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因此改变某些偏差行为也是社会工作的任务C、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刻危机,如贫困、犯罪、吸毒等。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也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识的增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对工作对象的功能(一)功能的涵义功能是一个用来表示一个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的概念。在生物学中,功能是指一个有机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维系该生物体所作出的贡献。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将这一概念引入对人类生活的,认为社会可以概念化为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整体。不同部分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就为维系这个社会整体的运行发挥了功能。这一概念被结构功能主义所发挥。(二)助人是对工作对象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既有利于受助者,又有利于社会,并把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当作社会工作的基本着眼点。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三)对工作对象的功能的基本内容A、救难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的举动十分普遍。B、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帮助,我们可视为解困。C、发展帮助服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以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二、对社会的功能(一)社会秩序及其意义社会秩序的含义孔德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诸条件之间的持久的和谐。如果按照这一说法,社会秩序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运行的有序性。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是对这些关系的静态描述。社会运行的有序性则从动态的角度,在过程之中考察关系的协调状态。社会正常状态表现为它的有序,而持续有序则为社会成员的福利增长提供了条件1.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2.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二)对社会的功能的基本内容1.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2.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3.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第一节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一、欧美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而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欧美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同时,他们还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这些众多尝试中的一种。二、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一)西方教会对社会工作的推动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教会推动的。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一些行为不但是教士的义务,而且是教徒们死后避免天谴而使灵魂得救的方法。这种宗教观念引导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二)各国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推动17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现代社会工作作出了直接的贡献。A、英国伊莉莎白济贫法(1601年)B、德国汉堡制(1788年)C、爱尔伯福制(1852年)D、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二)社会工作的形成A、慈善组织会社(1869)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盛行。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慈善组织会社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方面,会社促使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另一方面,会社采取了协调合作的方式使各救济机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这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睦邻组织运动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它是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由工作者深入社区,发现社区需要,了解社区居民,发动社区力量,为社区服务。睦邻组织运动对于现代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三)世界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早在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服务工作的需要,美国纽约慈善学院于1896年开始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同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三、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成立,对当时受薪的“慈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同一时期,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两年制的社会工作课程。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宣告成立。到1910年,美国一些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都已开设了有关社会工作的课程;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还首先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当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都是私立院校,通常以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班专业训练为主。从1919年到1953年,美国专业教育机构日趋完善,已逐步形成本科、硕士两个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在1915年召开的美国慈善与矫治委员会大会上,佛勒克斯诺发表了《社会工作是专业吗?》的著名演说,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1936年以前,社会工作主要指“社会个案工作”。30年代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的影响,研究个人,向内探究人格结构,寻找人类问题的成因。本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迅速发展,政府及各级公立机构也大规模介入了社会工作。1955年,美国全国社会工作员协会成立,将原有七个较专门的社会工作社团合并,成为美国最大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团体)工作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并积极从事小组(团体)工作理论的建构。到40年代中期,小组(团体)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被接受。第二节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同篇》中就曾经提出了一个大同社会的理想。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周礼》记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日赈穷,四曰恤贫,五日宽疾,六回安富。”中国古代的济贫制度:仓储制度,常平仓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仓储制度,以后的隋、唐、宋、明等朝代还出现“义仓”和“社仓”等不同形式的仓储制度。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初,一些传教士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的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团体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出现,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团体相继成立,如北京社会实进会(1913年)、北京社会学会(1922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1926年)等。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乡村建设运动在实践方面,乡村建设运动是比较著名又有较大影响的运动。这一运动属于资产阶级的农村改良运动,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立志唤起民众,改造乡村,拯救中国的一种实际行动。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方面取得进展首先是1938年的赈济委员会,接着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内设立社会组织部,该部于1940年改为社会部并改隶行政院后,成为民国以来政府设置最高社会行政管理机构的开始,其职责范围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团组织、社会运动、社会服务、劳工及合作行政等。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方面,我国社会工作的逐渐专业化,同欧美各国一样,是得益于各大学及团体的倡导。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工作实践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社会工作。根据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解放区救济总会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拥政爱民,取缔娼妓、赌博和缠足,禁烟禁毒等工作,为新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单位制福利与全能政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实行“单位体制”。在国务院的统一指挥下,各社会行政部门(如民政、劳动、人事、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并与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相互配合,在城乡开展大量实际的社会工作,使我国行政性社会工作成为唯一的社会工作形式。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中止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福利单位福利制的打破改变社会福利由国家统包统揽的办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社会福利。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办社会福利,社会福利走向社会化的发展格局。社会救助机构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慈善总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妇女发展基金会、见义勇为基金会等社会机构,它们在解贫济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单位福利仍未完全消失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福利经济体制的特点:第一,福利资源的短缺性第二,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2、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与发展社会学教育的恢复,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先后建立起社会学系。各省社会科学院先后建立了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些学校随即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与此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现在的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这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参照大卫·豪(DavidHowe)《社会工作理论导论》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这个发展过程大体划为七个阶段。1、“调查”阶段(社会工作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2、“精神分析学”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在这个阶段上,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单以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是不妥当的。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所处情境的结果。当前所处情境既包括环境也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故此名为“功能主义学派”)。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事件所决定的。给予一定的机会,在一种结构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中,个体能够改变他自己。4、“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5、“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以便对社会工作的“家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6、“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尽管社会工作理论的迅速发展充实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但也使社会工作者们在理论选择方面感到无所适从。由此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即希望能把这些理论统一起来。人们竟相发展一种能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的“一元化”的理论框架。7、“理论归类”阶段(仍在流行)在这个阶段上,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三社会工作基本理论流派1.心理分析学理论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心理分析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而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根据这一理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在对案主进行诊断时,首先就是分析其人格是否健全,找寻其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然后依据相应的方法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2.认知理论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认知理论认为,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使学习能力、学习方向和归因方向得到加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外在社会世界。3、行为主义理论这是以实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后天的学习。不仅正常的行为可以学习,非正常行为也可以后天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有驱动力、线索、反应和强化等过程。驱动力是指任何能够激起有机体产生行动的刺激,如饥饿、寻求赞同等。线索是指决定有机体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反应的刺激,如他人的行为方式。强化是指能够使反应不断重复的力量。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4、系统理论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按照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要想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治疗就必须关注他所生活的系统环境。5、标签理论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EdwinLemet)和贝克(HowardS.Bech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一个行为及其违犯者只有被他人标定为越轨时才变成了越轨。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6、沟通理论沟通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沟通理论认为,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时候,总是为了响应某些获得的信息。信息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我们捕捉的其他东西。如情绪、记忆、身体的感觉或者别人对你的看法等。我们捕获这些信息,然后做出评价,这就是信息的处理。然后,我们给对方以反馈。对方就会收到相关信息。根据沟通理论,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案主消除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地与人沟通。7、人文主义理论这是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与舒茨的现象学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具有非常大的个人主观性、特殊性、变异性。当个人的这些个体性和其所生活的社会的共性出现失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如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努力“理解”这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正确合理的“意义世界”,从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所遇到的困难。8、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是以早期马克思与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现代批判理论家的某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一般人本主义不同,激进人文主义认为,人们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9、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变迁等)为指导而形成的一套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工作者要想在社会变迁和进步上有大的作为,就必须与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信息的传递和有关福利权利的建议使工人阶级认识到国家机器在资本主义压迫工人阶级过程中的作用。10、“增权”或“倡导”理论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却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将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或“倡导”理论。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等社会弱势群体,扮演了增权者和倡导者的角色。他们呼吁社会来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为工作对象向现存的社会秩序争取权益。这种指导小规模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就被称之为增权或倡导理论。11、女权主义理论女权主义理论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植根于60一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女权主义者想要追求的是根据女性自己的视角和有别于男性的价值观来理解女性的生活经历。但是,社会工作的各种模式大多数是以男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是用男性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工作的。女性的声音因为男性主导视角的存在被压抑了。由于女权主义追求男女之间的平等,所以在社会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发展出一种平等主义的方法。总的说来,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去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一、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构成英国学者史蒂文森(OliveStevensen)在分析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时指出,社会工作理论由三部分组成。(1)社会工作的宏观理论。即关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工作的本质等问题的理论;(2)中层理论。即对某一社会工作任务的理论阐释的解释性理论和如何去从事社会工作的介入理论;(3)实践理论。即关于社会工作过程、方法及技巧的经验、知识。AlfredKadushin(1959年)概括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五个层次的社会工作知识。(1)全面性的社会工作知识。(2)某一特定实践领域的知识。(3)某一特定机构的知识。(4)某一特定案主的知识。(5)某一特定接触的知识。参照史蒂文森和Kadushin的分类,我们把社会工作知识分为以下三类:1、理论知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人类生态学等。2、介入知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丰富的介入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如下判断:某一具体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受助者对该问题的接受过程与程度、心理状态,社会工作者对解决该问题的可选择途径,如何有步骤地去推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同受助者一道工作,等。3、工作知识社会工作者要解决问题,不但要同受助者本人合作,也要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人士、机构联系和互动。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掌握与他人互动、沟通的技巧,包括接纳他人、交谈、控制互动过程、同人协商、签定协议等方面的具体知识,也包括将受助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去自主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包括解决问题取得初步成果后,如何帮助受助者巩固成果、发展成果的方法。二、客观知识客观知识是建立在高度客观性和合理性基础上的知识。客观知识是能被独立检验和证实的知识。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是这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客观知识的例子有:牛顿经典力学三大规律、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门德列也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等等。运用客观知识,我们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一个特定的情境。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的是主观知识。个人对一个特定情境所有的知识或经验、直觉,能将个人放到一个更好的位置去理解。尽管这种做法常常被批评为“非科学的”,但它的确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情境。三、主观知识主观知识是来自心理体验过程的知识。个人参与获知的行动和直觉,是主观知识的极其重要的来源。主观知识包括智慧、从参与得来的了解以及直觉性的知识等。由于主观知识所具有的直觉性和非科学性,一般难以界定怎样有可能去获得。个人体验和参与于实际的或心理的获知行动,会在获取主观知识种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前所述,主观知识虽然不具有客观知识的确定性和科学性,但它在特定的情境中却可以弥补客观知识的不足。因此,掌握主观知识也是必要的。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第一节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意义一、社会工作哲学基础的重要性与意义1、哲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世界观的指导2、哲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智慧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与意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这个专业组织的成立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它让社会工作者看到了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非化、非规范化和非专业化的问题。因此,进入2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运动在美国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进程。同时,在实践领域,社会工作也开始了类似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特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织部分,它又是与社会工作的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助人,不再是出于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人与人的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作为社会工作者,构成其生命意义和道德责任的价值又是什么呢?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波奈尔对此有如下回答:我们重视生命,我们重视人对人的人性,我们重视对人的尊敬,我们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的尊严,我们重视带来富足生活的礼物——但是它们必须能够被分享,如果这些并不是我们所持有的价值,那么就将死亡。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在精神上,他是被价值所武装和充满的;在行为上,他是为价值所指导的和驱动的。“武装”和“指导”意味着价值的意识层次。这就是说,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层次,都充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但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工作者同时具有其个人的价值目标,因为人们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作为一种职业,它代表着人们的有关方面的一种努力,以便发现他们更容易体验自己是人类的方式,发现某种自我实现的形式。”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一、宗教理念“爱”在基督教中具有首要的地位基督教信仰在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中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督教的基本哲学精神《圣经》描述的爱是“明爱”或“意志的爱”,是最高形式的爱。明爱的意思是“献身于他人的福利”或“聆听、回应、转化之爱”。意志的爱强调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基督教思想帮助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概念,它是专业的思想基础。利他主义意味着无私地关心他人的福利,不求回报。尽管今天社会工作已成为一个世俗的专业,但基督教的这种影响仍然可以十分明显地观察到。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就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人道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世俗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道主义的信仰和它的哲学基础。人道主义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专业守则序言中,反映了人道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这一守则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的价值观,包括价值、尊严和独特性,它既是所有人应当拥有的,同时也是他们的权利和机会。”三、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神学和形而上学都不是完美的知识(伪科学),只有基于经验而获取的知识(可检验和可观察)才是唯一客观可靠的知识。实证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的繁荣和科学知识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实证主义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方法后来也应用于人类研究和社会研究之中。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工作等学科,都深受其影响。四、理想主义——乌托邦思想社会工作者与理想主义乌托邦思想是有关社会能通过倡导政治、经济和社会理想来达到完善的信念。社会工作者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他们的乌托邦特性为他们致力于社会改良提供了动力。他们的务实特性又鼓舞他们即使是在困难的或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为这些理想而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推进共处情谊:调解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关系。社区工作者特别要推动社区参与、社区照顾行动,以便提高人们的共处情谊。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价值1、价值价值是表示主客体关系的范畴。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主体指人类个体、群体、社区和社会,价值客体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的一切对象性的存在物,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2、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些内在的想望”或“偏爱的事物”。西方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偏好行为的系统表述。它喻示了对生活的特定手段、目标和条件的一般偏好,常伴随有强烈的感受。”3、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1.敬业社会工作专业的敬业,不仅涉及到该专业的性质、信誉和科学精神,而且涉及到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案主、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原则。有了敬业精神,社会工作的其他专业价值就会由此衍生出来。2.接纳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上有时是困难的。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央指导委员会(CCETSW)的一项研究指出,接纳“也许是付诸实践的最困难的社会工作原则之一,并且它是引起最痛苦的道德围绕的一个原则。”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3.自决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地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决定,犯越俎代庖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4.个别化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它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5.尊敬人在社会工作文献中,“尊敬人”有时被当作社会的高级价值,有时被当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尊敬人”并不是孤独的,对许多专业和对大部分文化与社会而言,它是共同的。6、保密保密原则是指保守与案主有关的、在助人过程中透露给社会工作者的秘密资料。保守秘密能帮助案主透露生活中隐私的部分,而不必害怕万一泄露出去,他们的声望和地位受损。保密是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1、新教伦理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可以不必经过牧师和教会组织来建立与上帝的关系,他们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直接接受上帝的指示。新教的这一信仰破除了宗教的等级制度,在神学领域里树立起个人的权威。这无疑会在世俗领域中产生同样的思想解放作用,诱发自由、民主、自立观念的产生。基斯—鲁卡斯在这里所阐述的自我负责、意志胜恶、艰苦工作和物质繁荣、法律和秩序、助人自助、奖赏和惩罚等新教的价值观念,许多至今仍然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组成部分。即使有些已经变化的价值,过去也曾是制定社会政策或社会工作实践的理念基础。2、人道主义价值观人道主义有如下组成部分:第一,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别的什么为本位;第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权利。3、社会福利理念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具有其描述定义和功能定义。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作为在市场体系之外的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第二,作为满足基本需要服务的社会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因此社会福利服务从直接的关照扩大到社会化、娱乐、法律咨询等诸方面,在人的现实生活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从社会福利制度需要代理人来实施日益增长的福利项目这一事实中发展起来。但是,今天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远远超出社会福利制度代理人的角色,它既负责对个人、家庭和群体发送服务,又要顾及提供这种服务的制度结构,即它还肩负着“创造、维持和改革它在其中运作的制度环境”的任务。因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比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观念还要丰富。这就是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超脱、公正等等价值观念产生的基础。(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关于价值体系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价值范畴体系:第一是由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二是由比斯台克(F.Biestek)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三是由泰彻(M.Teicher)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A、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B、社会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C、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D、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规定的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1)说服;(2)直接改变案主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3)做为了案主或针对案主的事情;(4)控制和指导案主;(5)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6)为个案承担责任;(7)预先决定结论;(8)批准或不批准案主的行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规定的个案工作者应该做的事项个案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六项:(1)在心理上要主动理解案主,在帮助案主自由行动方面外表上要被动;(2)引进能够激活案主的资源;(3)创造实主可以成长的关系环境;(4)对案主的问题给予透视分析;(5)提供不带压力的建议;(6)帮助案主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活动。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与伦理守则一、社会工作者道德操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即专业伦理。它们是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是两种价值的具体表现。社会工作者道德操守以美国的规定最为完备。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守则包括了六个层面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的操守与行为(1)适当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维持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标准。(2)能力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争取和保持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表现中的精通地位。(3)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义务。(4)诚实。社会工作者应该按照专业诚实的最高标准行动。(5)学问和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由学者质询的惯例来指导。2.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道德责任(6)案主利益的首要性。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对案主负责。(7)案主的权利和特权。社会工作者应该作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利。(8)秘密和隐私。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并且要保守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9)费用。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虑周到的和相称的。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道德责任(10)尊重、公平和礼貌。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礼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同事。(11)处理同事的案主。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同事的案主。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道德责任(12)对雇用组织的承诺。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守对雇用组织所作出的承诺。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道德责任(13)维持专业正直。社会工作者应该坚持和推进这个专业的价值、伦理、知识和使命。(14)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这个专业在使一般大众接受社区服务方面更加方便和可行。(15)发展知识。社会工作者应该承担起在专业实践中鉴定、发展和完全使用知识的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16)促进普遍福利。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的普遍福利的增长。二、伦理守则《香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守则》基本内容1、基本价值观及信念社工的首要使命为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及致力处理社会问题。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为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性倾向、年龄、家庭岗位、信仰、政治观念、智能、体能、社会及经济地位、或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有所分别。社工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而有贡献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念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义。社工相信任何社会都应为其公民谋取最大福祉。社工有责任运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务求每一个人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所能。社工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会尽力加强人际关系,务求维持、促进及提高个家庭、社团、机构、社群的福祉。帮助社会大众预防及减少困境与痛苦。2、工作守则A、有关服务对象1、社工首要的责任是对服务对象负责。2、社工有责任让服务对象知悉本身的权利及协助他们获得适切的服务,且应尽量使服务对象明白接受服务所要作出的承担与及可能产生的后果。3、社工应尽可能协助服务对象知晓在某些情况下,保密原则会受到规限,并使他们清楚知道收集资料的目的和用途。在公开个案资料时,社工应采取必要及负责任的措施,删除一切可以识别个案人士身份的资料,并须尽可能事先取得服务对象及社工服务的机构的同意。4、社工不得滥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藉以谋取私人的利益。5、社工不应与服务对象有性接触。6、如服务需要收费,社工应尽量使服务对象不会因经济能力而不能及时获取所需要的服务。B、有关同工1、社工应尊重其他社工、专业人士及义务工作者不同的及工作方法。任何建议、批评及冲突都应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达和解决。2、社工应尽量与其他社工合作,提高服务的成效。3、社工应向有关团体报告任何有违专业工作守则而危害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并在有需要时维护那些受到不公正指控的社工。4、社工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权,并不应在不尊重其他机构和同工的情况下夺取其他社工之服务对象。5、社工与共事同工合作之间所作的保密沟通,在未获得资料来源者明确同意下,不可向服务对象透露有关其个人资料以外的沟通内容。C、有关机构1、社工应向其雇用机构负责,提供具效率及效能的专业服务。2、社工应作出建设性及负责任的行动,以影响并改善雇用机构的政策、程序及工作方式,务求令机构之服务水准不断提升,及使社工不会因执行机构的政策时而抵触这份守则。3、社工在发表任何公开言论或进行公开活动时,应表明自己是以个人身份抑或代表团体或机构名义行事。4、社工不应在未经其服务机构同意下,利用机构与外界的联系,为个人的私人业务招揽服务对象。D、有关专业1、社工从事其专业工作时,应持着诚实、诚信及尽责的态度。2、社工应持守专业的价值观和操守,并提升专业的知识。3、社工对专业提出评论时,应持着负责任的和有建设性的态度。4、社工不可就其专业资格、服务性质、服务方法及预计成效提供有误导性及/或不真实的资料。5、社工有责任不断增进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6、社工有责任协助新加入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工建立、增强与发展其操守、价值观、与及专业上的技能与知识。E、有关社会1、当政府、社团或机构的政策、程序或活动导致或构成任何人士陷入困境及痛苦,又或是防碍困境及痛苦之解除时,社工认同有需要唤起决策者或公众人士对这些情况的关注。2、社工认同有需要倡导修订政策及法律,以改善有关之社会情况,促进社会之公义及福祉。社工亦认同有需要致力推动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社工不可运用个人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助长不公平的政策或不人道的活动。3、社工认同有需要致力防止及消除歧视,令社会资源分配更为合理,务使所有人士有均等机会获取所需的资源和服务。4、社工认同有需要推动大众尊重社会的不同文化。5、社工认同有需要鼓励社会大众在知情下参与制订和改善社会政策和制度。第五章社会工作者第一节社会工作者概述一、社会工作者的由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的活动和专业,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社会产生的。社会工作成为一个专业的系统的社会救助活动之前,最初的社会救助主要是以个人或团体的慈善捐助形式出现的。因而社会工作者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志愿者向专业工作者转变的过程。在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面前,原来的个人的、无组织的社会救助工作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同时,业余性质的社会工作人员的个人阅历和能利用的社会资源已无法有效地帮助社会成员解决问题。从事社会救助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自身具有的技巧,寻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达到社会工作助人的任务与目的。二、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毕业于社会工作学院,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社会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社会工作者帮助人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所需求的资源,促进个体与人们及其环境的互动,促使组织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影响社会政策。英国国家社会工作协会的定义受雇于社会服务机构或相关组织,在其雇佣契约中明确规定其社会工作者身份,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内履行义务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内涵社会工作者是特指受雇于公、私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是专业的助人者,即以助人为职业生涯的人。社会工作者有别于一般利用公众或业余时间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或社会服务意义上的志愿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求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的会员资格是具有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的人。直到1970年,协会才承认那些完成了由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联会(CSWE)认证批准的社会工作专业点学业的、持有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的人的会员资格。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求国社会工作者的资格是必须经过二年“社会工作文凭”的课程训练,能够提供社会工作文凭训练课程的院校须经过英国“中央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委员会(CCETSW)”的审核批准。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求在香港地区,“社会福利专业人员注册局”从1991年正式开始社会工作者“自愿”注册制度。所有注册的社会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守则的约束。1992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目前尚无有关“专业训练背景”的特别规定。且采用“团体会员”制。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背景;受社会工作伦理的制约;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以社会工作为一种职业生涯。第二节社会工作者角色一、角色的含义角色指由文化或情境的行为形态。它规定了一个人所拥有的特定资格或社会位置。角色期望(其他人对占有某一特定位置的人的表现的实际期望)、角色诠释(占有某一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认为他人对他的行为形态有何期望)和角色表现(个人在指定社会位置尚的实际表现)三个要素的统一,是扮演成功的角色的必要条件。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总的说来,社会期望社会工作者身兼专家和通才两种角色。社会期望社会工作者既是解决某一特定领域问题的专家,又能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期望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期望就是要求社会工作者成为能够在各种情境中工作的多重角色,成为通才的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直接服务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面对面接触处在需要情境中的案主,为之提供直接服务,以
/
本文档为【社会工作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