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0课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18-08-22 23页 doc 758KB 30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0课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设计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1课《胡同文化》第2课《废墟的召唤》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第4课《内蒙访古》第5课《把栏杆拍遍》第6课《过秦论》第7课《鸿门宴》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第9课《兰亭集序》第11课《祝福》第12课《春之声》第13课《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第14课《老人与海(节选)》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第16课《文学的趣味》第17课《米洛的维纳斯》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第19课《获得教养的途径》第20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20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21...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0课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设计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全册目录第1课《胡同文化》第2课《废墟的召唤》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第4课《内蒙访古》第5课《把栏杆拍遍》第6课《过秦论》第7课《鸿门宴》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第9课《兰亭集序》第11课《祝福》第12课《春之声》第13课《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第14课《老人与海(节选)》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第16课《文学的趣味》第17课《米洛的维纳斯》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第19课《获得教养的途径》第20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20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21课《想北平》第22课《肖邦故园》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第24课《古希腊的石头》word第26课《六国论》第27课《游褒禅山记》第28课《国殇》第29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30课《陈情表》口语交际《讨论》口语交际《辩论》口语交际《采访》写作《应用文会议纪要》写作《应用文简报》写作《文章的起草与修改》《胡同文化》教学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二、能力目标1、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2、通过品读,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三、德育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教学难点: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1、跳读法。本文篇幅比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白,适合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分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不仅训练了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氛围。3、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集中,提高学习效果。4、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计划:2课时预习提纲: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2、再读课文,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3)、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京味儿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六尺巷”的故事。二、展开教学本文是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之间必会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北京城。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1、题解什么是文化?(出示多媒体课件)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辞海》这个定义比较广泛。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文化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比如,酒文化······(学生接话:吃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文化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校园,就存在校园文化。比如,校园标语、校道的命名、校园的各种体育比赛等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所以文化就存在生活之中。那么——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课件)北京的胡同文化又是怎样的文化,是哪个阶层的文化?大家以预习过课文,请文中找出来。(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学生答:“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所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第五段】)很好,那么北京胡同文化就是——(生答:北京市民的一种文化。)2、分段及段落大意(课件)第一部分(1一5)介绍北京的胡同。第二部分(6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3、第一部分,即第1到第5自然段第一部分介绍北京的胡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胡同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前后位组成一组,用跳读法来快速阅读第1到第4自然段,共同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然后每组派一位同学来回答。(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答: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胡同的取名奇,有各种来源。胡同数不清。胡同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胡同方正、取名奇且来源多、胡同数量多、安静、与四合院是一体的。(补充:“胡同有宽有窄。胡同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补充:“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总结: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最后总结:(出示课件)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取名:奇(3)、数量:多(4)、环境:静4、第二部分,即第6到第12自然段大家已经知道这部分阐述的是胡同文化。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如果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处世原则和价值观念?(生答:封闭、安逸、悠闲······)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胡同文化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课文来看一看。第六自然段讲“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那这一段讲的是胡同里的人的什么观念?(生答:居住观念。)第七自然段讲“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从这些可看出,本段讲的是······(生答:交往观念。)第八自然段讲“北京人易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大腌萝卜”、“米虾皮熬白菜”等就知足了。那么本段讲的是胡同文化的什么文化?(生答:饮食文化。)第九自然段讲“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闹学生”、“过学生”,却“与他们无关”。那这些讲的又是什么呢?(生答:胡同里的人的处世态度。)第十到十二自然段阐释的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者是通过哪两件事来写胡同文化的“忍”的呢?(生答: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件小事,打嘴巴事件。)那么从以上的这些总结,可知道胡同文化包括以下内容:(出示课件)胡同文化:(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居住观念(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交往观念(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饮食文化(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处世态度(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课文第六段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那胡同文化五方面的内容是如何体现其“封闭”的?(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北京人的窝既不是“金窝”,也不是“银窝”,房屋大都很旧,甚至还经常坍塌。然而他们却不忍割舍。那是因为他们世代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所以才不愿搬,不愿意离开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最终亦会是固步自封。如此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是封闭的。(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独门独院是很安静,但也不利于交通,不利于交往。“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从这两句可看到,他们的‘处街坊’,只是一种表层的来往,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封闭的。(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北京人对饮食要求不高,追求一种自在。“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哪儿也比不上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悠闲中的那份得意劲,以及“大白菜文化”这种唯我独尊优越感,另外保守深处天子脚下什么美味没吃过的狂妄。这也是一种封闭的态度。(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常有学生运动”,但“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他们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表现,因而他们是封闭的。(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忍”作为北京人的生存法则,使其能够安然度过各种风浪,笑看风云变幻而安然高卧。然而又造成其逆来顺受的状态。“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胡同里的人还是照样干嘛干嘛,“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亦是一种封闭的状态。5、第三部分,即第13到第15自然段全班朗读最后三段,品味其中的语言,并联系前文,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全班朗读最后三段。)(一)、对胡同文化:(出示课件)(1)、推崇与喜爱: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2)、反思与讽刺:胡同文化的封闭对学生运动的态度“忍”的消极意义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二)、对胡同文化的没落:(出示课件)(1)、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2)、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6、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1)虾皮熬白菜,嘿!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虾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证明了作者“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其语言显示出雅致的一面。三、课堂小结现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是没落了,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将没落。不过文化的没落不等于物质的消失,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胡同文化的内涵,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板书设计:  《废墟的召唤》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2)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2能力目标: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3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2.过程与方法(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重点与难点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1、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嗫嚅 nìerú迤逦 yǐlǐ甲胄zhòu2.解释词语甲胄:盔甲。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迤逦:曲折连绵。2、导入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第四部分(第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4、课文学习(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作品开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品的开篇使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一句“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具体写废墟,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并用三十年前作者心中的念头和三十年后“它还停在那里”的现实,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远赢观的断石柱”“依然寂寞地站着”,“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依然陈列着兵器甲冑”,作者用几个连词“还是……依然……依然……依然……还是……”,把废墟几十年中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描写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是呀,太需要变革了!(2)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哪些暗示?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关切。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他似乎很想驮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佛从废墟上想起来了‘留—留’的声音”。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3)、阅读第三部分,说说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起了什么变化?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这简直就像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冷清。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真可谓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高深的境界。1.《废墟的召唤》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迎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2.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了作者对变革的渴望。(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   视线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待兴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与赞美。作者用  “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着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 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靠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3.课文结尾处的议论告诉我们什么? 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4)小结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变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文中看不出作者对个人身世的感慨,而洋溢其中的是对祖国的沉淀关切。“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我却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作者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淋漓纸上。“废墟需要一个你呀”作者在向全社会发出召唤,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课后作业:1.上网查找关于中国著名的废墟的资料进行了解。2.完成《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中本课的相关题目。板书设计废墟(悲凉凄冷)号召人们(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中国)改造这凝固的历史(有变革才有生命力):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进行变革。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观看了圆明园废墟的照片,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然后又列举了“南京大屠杀”等中国人的备受屈辱的历史片段,使他们萌发了爱国热情,了解了“改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接收了一次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 课题 《过万重山漫想》 授课日期 教材 《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散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立意深刻。作者穿行三峡,神思飞越,追根溯源,想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接着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又想到当前时代需要无数敢于开拓创新的“第一个”。通过漫想,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学情分析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2、能力目标: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本文纵横古今的气韵之美。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游三峡 生联想                  雄、险、奇      现在                                               时间:早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工具:陋                                           压力:大        过去许许多多的第一个            远古后代会崇敬我们                 未来出三峡 感喜悦                      现在 课外作业:1、课后熟悉全文2、抄写词语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三峡是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那里山势险峻,江流湍急,礁滩接踵,峰插云天。美丽壮观的景色总能让人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或许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古今中外,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为三峡的美景所折服,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李白就曾用一首《朝辞白帝城》表达自己遇赦东归是的欣喜欢快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面对三峡奇景,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漫想”是随意、不受约束的畅想。二、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1、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并画线。本文l、2段是第一部分。略写往昔自己对三峡景物的神往,描写了船出夔门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耸峙。值得玩味的语句是“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朦胧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和“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通思。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第二部分包括第3~9段,“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第3段,“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黯然失色”,深感三峡美景难以摹状,“头脑里一无所有”,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不在于写景观。“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围绕这第一个人,会生发出许多新的思索,这便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第4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漫想”的思路展翅飞翔。那第一个,“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当时,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5、6两节连贯、自然。第7段“再想下去”。由物质条件写到了当时的舆论的阻力。接下来8、9两段想象他“拿起竹简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第三部分,包括10~12段。“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第四部分是13、14、15、16段。“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思路由往昔回到现实,畅想今日和未来。第五部分,最后两小段。“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是“漫想”的终点。明确: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第二部分(3~9段)作者的“漫想”,由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第三部分(10~12段)仍是“漫想”——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想到人类历史。第四部分(13~16段)作者继续“漫想”——由历史回到现实,又想到未来。第五部分(17.18段)“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2、生自读第1、2自然段,概括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明确:景物特点:雄、险、奇。(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面对这些雄奇的景色,作者的有什么样的反映?(“头脑里一无所有”——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明确:触景生情,即景生思。这些神奇的景物犹如投进作者心中的石块,“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作者的思绪潮水般喷涌而出,联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设问句)3、接下来,作者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文章的哪几个部分是围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展开的?分别提到了哪些内容?明确:5—9自然段。(1)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时间(比春秋战国还要早一些)(2)使用的工具。(独木船:陋)(3)他遇到的一些什么样的外界舆论压力?(见课文,压力大)(4)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是怎样想的呢?(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意志坚定)4、想到这里,作者的思绪是否停滞不前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不是。“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飞到了两三百万年前。“人类的历史。。。翎毛”。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生动。“人类的历史”,说明了思路过渡的方向。作者联想到两三百万年前的许许多多的“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作者通过相似联想而展开思维,因为所有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具有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相似的特点:他们都面临前人未开发的未知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拥有前人未有的勇气和信念。这样,作者的思路从一个具体的人扩散,上升到一个层面,一个涵盖了历史发展的哲理,歌颂了这种不畏艰难的首创精神。5、写到这里,文章似乎应该结束了,作者却并未停笔,而是任思绪继续延展到千百年后。今天是对过去的超越,而未来必然是对今天的超越,因此,未来的人必将“崇敬我们的精神”。至此,作者完成了他丰富的联想。6、齐读最后一部分。思考: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明确:用景物描写及作者的心理活动结束。作用:(1)首尾呼应,对照鲜明。由壮丽雄奇之景而引发联想,用恬静淡雅之景而出境。(2)自由飞翔的沙鸥衬托了作者喜悦的心情。7、最后一段中的喜悦意指什么?明确:(1)是穿过三峡,游览美景的喜悦。(2)是思接千载的喜悦。8、点出作者漫想的线索。明确:现在-过去-远古-未来-现在小结: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清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放开视野,在现实与想象中自由驰骋,纵贯古今,气势非凡,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题 《过万重山漫想》 授课日期 教材分析 《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散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立意深刻。作者穿行三峡,神思飞越,追根溯源,想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接着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又想到当前时代需要无数敢于开拓创新的“第一个”。通过漫想,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学情分析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2、能力目标: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本文纵横古今的气韵之美。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过万重山漫想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1-2段)分析第二部分(3~9段)分析文章第三部分(10~12段) 课外作业: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二、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1.学生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明确:“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本段突出了“穿过三峡”向往已久,可贵。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明确: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分三层。1、2句是总写。3、4句是具体写。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入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三、分析第二部分(3~9段)。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2.学生读第4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明确: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紧承上节。是“漫想”思路的延展。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篱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尚且“船舷鼓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5.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明确:“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6.学生读8、9两段,回答问题。①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②第9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③本段中最重要的语句是哪几句?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第8段是过渡段。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值得认真思考。“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读第四个“如果遇险”,上面的意思已十分明确。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四、分析文章第三部分(10~12段)。学生读10~12段回答问题: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明确:“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第10段由“望着茫茫的江水”想到三峡的形成,使用了科学史料。由“无穷无尽”的源头,“无止无休”的流动和“不盈不溢”的去处,想到“洋洋东去”的江水,“逝者如斯”。进而想到了“人类的历史”,“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清清楚楚尽在眼前。此种浓缩历史于笔端的思路是自然引出的,合情合理,并无突兀之感。第11段遥想两三百万年以前人类的出现,用了三个“第一个”,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于是,历史昂然向前”,这一句应看作文中饱含哲理的一座奇峰。第12段“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四种情况,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六种态度: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绊不住历史的脚步。这一段是从反面说,历史向前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可以与第9段中的“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遥相呼应,蕴含深远之意。以上三段,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宏观的人类历史,揭示规律,蕴含哲理,文采生动。五、、结束语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课题 《过万重山漫想》 授课日期 教材分析 《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散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立意深刻。作者穿行三峡,神思飞越,追根溯源,想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接着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又想到当前时代需要无数敢于开拓创新的“第一个”。通过漫想,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学情分析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2、能力目标: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本文纵横古今的气韵之美。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分析文章第四部分(13~16段)分析文章第五部分(17、18段)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 课外作业:1、句子仿写2、写一篇随想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分析文章第四部分(13~16段)。学生读13~16段,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部分与前面一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13段由遥想人类发展史回到眼前的葛洲坝工地,“一派热火朝天”。14段由葛洲坝联想到更多的“葛洲坝”,更多的新的“三峡”,更有千万未来的“三峡”。想到无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数新的“三峡”进军。15段坚定不移地肯定,我们必胜。16段畅想千百年后,那时人们会崇敬今人的创业精神。而作者的文章,未来的人会评价“这个人,没有说谎。”风趣、隽永。这一部分由人类历史又想到当今和未来,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明确和得到深化。二、分析文章第五部分(17、18段)。1.学生读17、18段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明确:17段“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语意双关,(可与14段“抖掸昨日的恶梦,瞩望明日的晨光”相呼应)境界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18段“船已经穿过三峡”与题目“过万重山”呼应。“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作者思路的终点。2.重读全篇回答问题: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是什么?未曾感到的喜悦又是什么?明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是胜利的喜悦,他为战胜艰难险阻,第一次开拓三峡通道而自豪而喜悦。他未曾感到的喜悦是,作者今天畅游三峡,观赏三峡奇景的喜悦,目睹当今建设宏图的喜悦和畅想美好灿烂未来的喜悦。三、学生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明确:作者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他想到当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有如三峡一般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开天辟地、开拓前进的“第一个”。“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四化建设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四、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①内容②表达方式③语言特点词句赏析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五、总结1.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三峡风光神奇、雄伟壮美,但却充满了风险,今天的“新长征”犹如穿越三峡,行程是艰险的,但我们应该有敢于冲越险阻,向着既定目标执着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本文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2.本文由景生发联想,感悟哲理,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叙议结合是本文的鲜明特点。本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认真程度。由现实引出“设想”,而“设想”又紧扣现实,文章神思飞越,却又显得实在,很具感染力。六、布置作业(1)、句子仿写,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你曙光在前头。”(2)“只要你有眼光去发现,只要你有勇气去实践,只要你有恒心去实现!”这是印度裔美国宇航员卡二帕纳•查乌拉在2003年2月1日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
本文档为【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0课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