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

2021-10-02 5页 doc 1MB 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083610

暂无简介

举报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环评单位: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一0年九月1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书(报批稿·简本)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环评单位: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一0年九月1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基本概况.........................................................................................................................21.2.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21.2.2本次工程内容.......................................................................................................................21.2.3项目性质...............................................................................................................................31.2.4主要技术指标.......................................................................................................................31.3各疏挖作业区.........................................................................................................................31.3.1工程量...................................................................................................................................31.3.2疏挖设备...............................................................................................................................41.3.3污染底泥输送.......................................................................................................................41.4福保基底修复区....................................................................................................................51.5污染底泥处理(脱水减容处理场)..............................................................................51.6存泥场工程..............................................................................................................................71.7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92评价区环境现状......................................................................112.1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12.2环境敏感目标.......................................................................................................................113工程............................................................................133.1底泥输挖工程污染源分析...............................................................................................133.2存泥场工程污染源分析....................................................................................................153.3污染物汇总............................................................................................................................164主要环境问题识别....................................................................174.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74.2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85规划符合性分析......................................................................206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226.1施工期环境影响..................................................................................................................226.2施工期主要防治措施.........................................................................................................236.3运营期环境影响..................................................................................................................246.4运营期主要防治措施.........................................................................................................257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68环境监测计划........................................................................278.1疏挖区地表水质监测.........................................................................................................278.2地下水......................................................................................................................................278.3余水监测.................................................................................................................................288.4噪声监测.................................................................................................................................299评价结论............................................................................3010附表、附图.........................................................................3110.1附表........................................................................................................................................3110.2附图........................................................................................................................................332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具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水上航运、旅游观光、调节气候、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滇池对于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滇池流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入湖污染负荷逐步增加,滇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升级,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保护滇池成为摆在昆明市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工程是我国湖泊治理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滇池污染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清除长期积存在湖中的污染沉积物,与其它工程措施一起,为滇池的水质和生态恢复发挥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1997]31号文所实施的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于1999年4月20日竣工,疏挖范围为草海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462号文所实施的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于2001年12月28日竣工,疏挖范围为草海中部及大观河下段、船房河、新河、运粮河、王家堆渠等入湖河流河口。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及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取得明显效益。正在实施中的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疏挖区位于草海南部、外海盘龙江河口和大清河河口区域,该工程完成后,将会有效清除草海南部及外海盘龙江、大清河河口水域污染底泥,改善水域水质,将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疏挖后一期工程、继续工程和二期工程总疏浚面积为8.9791km2(挖泥3底面积),疏浚工程量达982.18万m。共去除TN21937.38t,TP3455.07t,Pb1285.36t,Cu1148.83t,Zn2063.08t,Cd141.01t,As670.12t,疏挖工程实施后,草海疏挖区主要水质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特别是继续工程结束后整个草海水体透明度比施工前增加了46.6%,悬浮物降低了37.7%,草海水体整体景观明显改善,水体富营养指标总磷(TP)明显下降。宝象河和流入宝丰湾的新河是滇池流域汇水量较大且流经昆明市区的河流,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使上述河流成为滇池纳污量较大的河流。由于新河、宝象河1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长期携带污染物汇入滇池,在入湖口处沉积大量污泥,形成滇池外海水域严重的内污染源。目前宝象河整治工程已经结束,城市的污水不再向宝象河排放,其他河流治理也将陆续完成。外源控制力度提高以后,外海北部及主要入湖河口的内源对水质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应及时疏挖宝丰湾、宝象河河口存积的污染底泥,清除外海北部的主要内污染源。因此,为了进一步清除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的内污染源,巩固和扩大疏挖工程的成果,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拟开展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疏浚范围和对象主要是外海北部疏浚区及宝丰湾、宝象河入湖河口湖区污染底泥疏浚)底泥疏浚工程。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基本可以清除中滇池外海北部以内及主要入湖河口及宝丰湾、宝象河以内入湖段的底泥污染物,去除大量沉积的有机质和氮、磷污染物,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滇池水源地的生态环境。1.2项目基本概况1.2.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1.2.2本次工程内容工程内容包括:底泥疏挖工程、基底修复区吹填、脱水场工程、存泥场工程。(1)底泥疏挖工程:本次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是在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的经验基础上,主要利用环保型或经环保改造绞吸挖泥船,将挖掘出的污染底泥与水混合成泥浆,再利用泥泵的作用将泥浆经吸泥管、排泥管一部分排送到福保塘基底修复区进行基底修复,剩余全部送往脱水处理场,从而达到清除外海北部及主要入湖河口内污染源的目的,经陆路运至存泥场堆存。(2)基底修复区:福保塘基底修复区位于滇池外海福保半岛上,处理底泥约60万方,采用吹填的方式,静止46h小时以后,余水排放;(3)脱水场工程:剩余泥浆选择位于滇池西岸富善村附近的大咀子处理场作为底泥机械脱水的处理场地,使用底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进行机械压滤脱2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水。处理场面积198亩,脱水底泥工程量417万方(水下方),所得干泥355万方(含水率60%),底泥脱水后,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回注滇池外海。(4)存泥场工程:选择海口镇浪泥湾和小黑荞存泥场进行干化底泥的安全堆储处置,存泥场堆泥自然休止面采用简易护坡措施,底部利用土工膜防渗,并在存泥场表面进行3%坡度排水。1.2.3项目性质建设性质:新建1.2.4主要技术指标疏浚范围:滇池外海北部及宝丰湾、宝象河入湖河口湖区疏浚面积约961万m2疏浚工程量:约482万m3福保基底修复区吹填存泥量:65万m3;脱水处理场征地面积:198亩;脱水底泥工程量417万方(水下方),所得干泥355万方。脱水后的底泥干物质(DS)总量为172.01万吨。浪泥湾存泥场存泥量:180万m3;小黑荞存泥场存泥量:250万m3;1.3各疏挖作业区1.3.1工程量拟进行的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疏挖范围为3个区:a.外海北部疏挖区,水域面积约518万m2。b.宝丰湾疏挖区,水域面积约186万m2;c.宝象河河口疏挖区,水域面积约257万m2。总面积约961万m2。初步估计疏挖工程总量约为482万m3(包含设计允许超挖工程量),其中外海北部疏挖区250万m3,宝丰湾疏挖区94万m3,宝象河河口疏挖区138万m3。3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1.3.2疏挖设备3根据草海已实施疏挖工程的经验,本次工程较为合理的船舶为600m/h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如荷兰IHC公司的海狸1600型),此类船舶为内河湖泊能够使用的、可拆卸调遣的、疏浚能力最强的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3.3污染底泥输送(1)外海北部疏挖区至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由于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位于滇池外海西岸,因此管道布设较为简单,即管道经疏浚区沿外海西岸布设,在大咀子上岸进入底泥脱水处理场地。疏浚区和处理场之间的管线长度约为5900m。管线组成:疏挖区内采用浮管,跨越航道采用水下潜管,其余段采用陆地管。浮管及水下抛设物,如锚、管线等均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灯器。在跨越航道敷设水下潜管时,根据水深情况开挖管沟,以保证航道水深在1.5米左右。排距约5.9km。(2)宝丰湾疏挖区至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宝丰湾疏浚区位于外海东北部,福保半岛和宝丰半岛之间。管道经疏挖区向西布设,横跨滇池外海,进入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地。疏浚区和处理场之间的管线长度约为6200m。排泥管线组成:疏挖区内采用浮管,跨越航道采用水下潜管,其余段采用陆地管。浮管及水下抛设物,如锚、管线等均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灯器。在跨越航道敷设水下潜管时,根据水深情况开挖管沟,以保证航道水深在1.5米左右。排距约6.2km。(3)宝丰湾疏挖区至福保塘基底修复区宝丰湾疏挖区和福保塘基底修复区相邻,排泥管道经疏挖区向西布设由防浪堤进入福保塘基底修复区。疏浚区和基底修复区之间管线长度约2200m。排泥管线组成:疏挖区内采用浮管,跨越航道采用水下潜管,其余段采用陆地管。浮管及水下抛设物,如锚、管线等均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灯器。在跨越航道敷设水下潜管时,根据水深情况开挖管沟,以保证航道水深在1.5米左右。排距约:2.2km。(4)宝象河河口疏挖区至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宝象河河口疏浚区管道布设同宝丰湾疏浚区相类似,管道经疏挖区向西布4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设,横跨滇池外海,进入大咀子底泥脱水处理场地。疏浚区和处理场之间的管线长度约为8900m。排泥管线组成:疏挖区内采用浮管,跨越航道采用水下潜管,其余段采用陆地管。浮管及水下抛设物,如锚、管线等均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灯器。在跨越航道敷设水下潜管时,根据水深情况开挖管沟,以保证航道水深在1.5米左右。排距约8.9km。1.4福保基底修复区福保塘基底修复区距离宝丰湾基底修复区较近,且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好围堰,能够保证和规划的有效结合,抬高此处的基底,改变此处低洼内涝的现状,为湿地建设提供先决条件。福保塘基底修复区可容纳本工程约60万方的污染底泥。根据2010年6月14日昆明市政府第007号《关于滇池外海底泥疏浚工程前期工作及堆场选址工作会议纪要》,确认将福保塘基底修复区作为本次工程底泥堆场,在此处理底泥约65万方。福保塘基底修复区位于滇池福保半岛上,福保渔港北侧,占地面积约1340亩,目前该区正作为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的底泥堆场。据测算,二期工程结束后,由于底泥的干化、固结将发生一定量的沉降,可产生约72万方的库容。直接使用该底泥堆场一则可以继续进行基底修复,彻底解决长年内涝的问题,二则将无需进行围堰建设,避免土石方工程的开展,节省投资。基底修复区余水达标后可通过小清河排入滇池。由于滇池周边用地紧张,除此之外将不再设置其他底泥堆场,剩余417万方的底泥将通过机械压滤方式脱水,脱水后的底泥经汽车运输至流域外底泥堆放场堆储。1.5污染底泥处理(脱水减容处理场)(1)选址5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大咀子处理场位于滇池外海西岸、西山脚下,为滇池周边“四退三还”区域,面积约为200亩左右。目前场地现状为拆迁后的荒地,现场有大量未被运走的树木和盆景。由于位于西山脚下,该处地基承载力较好。(2)工程量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待疏挖量482万方,除去运往福保基底修复区的60万方外,全部输送到此处进行脱水处理,疏浚底泥泥浆平均含水率96%左右。(3)处理工艺选择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由于其能够和滇池周边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相适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底泥的体积,脱水率高,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适合滇池底泥泥浆脱水,因此使用底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进行滇池外海疏浚底泥脱水减容。根据工程量,本工程共需在大咀子处理场布置3个脱水处理系统,每个脱水处理系统主要由贮泥池、配浆池、加药系统、堆场脱水处理厂房及临时板房组成。4)主要设备主要设备使用见下表,下表的数据为脱水固结一体化一组的设备,本项目设三组一体化机,分别处理三个疏浚区的底泥。表1-1主要设备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电机功率号单机功率1泥浆泵GMZ150-25-30010452电磁流量计AM20083闸阀Z41TDN200mm84旋流固液混合器HQ-2008/5料罐仓310/50m6配料仓10m38/7星型卸料阀WTXF-581.18单轴螺旋输送机RLS300105.59破拱卸料器PG300100.510控制箱8/11螺旋输送机Q=12-20m3/h8212静态混合器¢20-308/13清水泵Q=20m3/h82.2kW安装地点功率主进料管主进料管主进料管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HEC配料管道搅拌配浆池6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14空压机6132配浆池15高压隔膜压滤机2000型-6001020主机16渣浆泵100LZ2HQ=1861090压滤机进料61.9m17轮胎式装载机1.5m38/泥饼输送18高压清洗水泵XDJ5210滤布清洗18电动葫芦1.5T103压滤机维护(5)脱水后污泥量·水下底泥平均含水率为67%,总量417万方;·清淤后底泥平均含水率为96%左右,总量4195.43万方(水下底泥天然容重约为1.25g/cm3,疏浚后底泥容重约为1.025g/cm3);·脱水后底泥平均含水率约为60%,总量约355万方。·疏浚区污染底泥干物质量总计172.01万吨,絮凝剂与固化剂共计投加量为89.70kg/t.DS(3.7t/100水下方),根据底泥干重计算总投药量为15.43万吨。疏浚底泥流量为4000m3/h,含固率4%,输送的干泥量为164t/h,计算得每小时的加药量为14.71t。6)余水处理根据酸碱中和特性,可采用H+浓度为13.4mol/L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处理,即3每方酸可以中和300方过滤水,预计每天消耗稀盐酸约150m。1.6存泥场工程(1)选址根据工程施工需要,主体工程共布设了2个存泥场,分别为小黑荞存泥场和浪泥湾存泥场。小黑荞存泥场小黑荞存泥场位于西山区海口镇小黑荞村山箐,面积150亩左右,距离工程3区大咀子处理场的平均距离约为16km,该处可堆存250万m左右干泥,需堆高30m左右,每隔10m高程布马道,马道宽3m,平均堆高25m。场内种植了少量农作物和树木。因堆积大量钛矿尾渣,地势较为平坦,三面7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环山。山箐下游为村民的耕地。为防止山水下冲刷耕地,在冲沟出口设置了拦水坝。此处作为存泥场可以以山为围堰,只需在山箐下游建立围堰,节约土建费用。该地经初步判断属喀斯特地貌,渗透性好,堆存底泥时,需要进行防渗处理。浪泥湾存泥场浪泥湾存泥场位于西山区海口镇临滇池湖滨一侧,原为云南水泥厂一号矿区,面积约150亩,距离工程区的平均距离距离约为22km左右。占地面积约10hm2,分A、B两个区进行堆存,其中A区堆高50m,B区堆高35m,每隔10m高程布马道,马道宽3m,总库容为180万m3,平均堆高在15m左右。场内现状为树木和荒坡,此处为V字形冲沟,作为存泥场需要在冲沟的上下游建筑挡泥坝。该地经初步判断属石灰岩地区,渗透性好,堆存底泥时,需要进行大量的防渗处理,以免污水渗流进入滇池。根据2010年6月14日《关于滇池外海底泥疏浚工程前期工作及堆场选址工作会议纪要》,推荐浪泥湾和小黑荞堆场作为本工程脱水底泥的堆放场。由于多种因素关系,本阶段未对浪泥湾和小黑荞存泥场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根据《滇池周边地形图》(1978年编绘,1:25000)和踏勘现场出露的石灰岩等情况,经初步判断两处存泥场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区,渗透性能好,不利于防渗。经初步估计,浪泥湾存泥场可存泥面积约为150亩,容积为180万方;小黑荞存泥场面积为150亩,容积为250万方。容积足以满足堆存脱水底泥之用。存泥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围堰设计、防渗处理、排水设计等。(1)围堰根据所选存泥场现状,本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条件、节省投资的原则依地势进行围堰建设,尽量利用山体及现有堤坝,减少土建工程量。围堰结构型式一般采用土围堰或编织袋装土围堰。根据滇池污染底泥脱水干化后的物理性质,本次工程只需设置简易围堰或者根据地势情况在局部设置简易围堰。因此本报告推荐进行固结土简易护坡,坡上植草,防止因为雨水冲刷而塌坡。(2)防渗处理存泥场中的堆存底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底泥溶出物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存泥场必须进行防渗,以防干化底泥中的污染物在径流冲刷下,8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随之进入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防渗处理包括底面防渗处理和侧面防渗处理,可采用自然防渗与人工防渗相结合的方法。自然防渗主要是依靠天然粘土形成的衬里满足防渗要求,人工防渗是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来达到防渗要求。底面防渗一般采用单层土工膜防渗结构,从下而上的防渗结构为:200g/m2土工布隔离保护层,300g/m2土工布一层,2.0mm厚HDPE土工膜;300g/m2土工布一层,其上堆存干化底泥。HDPE防渗土工膜广泛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中,不仅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而且抗腐蚀、抗紫外线能力强。隔离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底层硬物顶破土工膜。小黑荞存泥场和浪泥湾存泥场为灰岩地区,需要采用人工防渗膜设置防渗措施,再进行脱水底泥堆放。(3)排水存泥场渗沥液主要是由降水渗流产生的,影响渗沥液产生数量的因素有:降水量、地下水侵入、底泥的脱水程度等。为防止渗沥液在低处积存,存泥场需要设一定的坡度(3%左右),使得渗沥液向周边汇集,导入周边沟渠排出存泥场外。(4)存泥场后期利用脱水底泥临时堆储结束后,若不能在近期内进行资源化利用,为防止降雨的冲刷作用,需要进行最终覆盖处理,一般作法是铺设防渗层、排水层、覆土、种植植被。由于堆存底泥主要含有N、P等营养元素,可不设防渗层,在底泥上直接进行绿化,根据云南的气候条件,选择能有效防止雨水向堆体渗入的植物。若在堆体上种植农作物,则需要在堆体外部先覆盖一层防渗土层,然后再覆盖农用土层,覆土厚度依农作物的种类而定。1.7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1)工程总投资本工程近期概算总投资为54765万元;其中疏浚工程费用11946万元,基底修复区工程费164万元,底泥脱水固结工程费用23205万元,存泥场建设费用961万元,脱水底泥运输费用6573万元。9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2)建设周期施工工期13个月,同时进行脱水底泥脱水和干化底泥外运,预留2个月施工准备、1个月进行竣工验收,总工期15个月,预计施工时间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10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评价区环境现状2.1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2.1.1环境现状地表水:根据滇池常规水质监测结果,工程区中监测点的水质指标中COD、总氮和总磷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其中总氮超标2.91~3.98倍,总磷超标2.56~3.24倍,COD超标1.7~1.9倍,其指标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声环境:在项目实施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噪声监测点进行昼夜监测,选取的噪声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较好,本次监测点位全部能达标。大气环境: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属一类和二类区,环评收集滇池外海附近的环境空气的监测数据,该测点位于宝象河出口东面约800m,周围主要是村民住宅,无其他工业污染源,因此,可以表征本项目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昆明滇池附近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总体看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来看,滇池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土流失严重;②滇池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老化加速;③湖区泥沙淤积导致湖床上升;④污染负荷增加,湖泊富营养化加重。2.1.2主要环境问题评价区主要环境问题为水环境中总氮和总磷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此外,滇池生态系统退化等。2.2环境敏感目标影响评述范围为施工期疏浚区、福保基地修复区、大咀子脱水场和小黑荞存泥场、浪泥湾存泥场拟实施区域周围各200m。由于滇池外海水域范围很大,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疏浚区域滇池外海水域;福保基底修复区和大咀子脱水场余水排放可能影响到的排放点周围的滇池外海区域;以及浪泥湾和小黑荞存泥堆场汇水排入滇池外海区域。11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表2-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工程区域疏浚区福保基底修复区大咀子脱水场浪泥湾存泥场小黑荞存泥场环境要素关心点海东村严家村李家村郭家村丁家村大气环境小村声环境小河咀村闸塘昆明体育训练基地海埂村海埂公园云南民族村水环境滇池外海大气环境福保村声环境蓝色庄园水环境滇池外海大气环境大咀子村(富声环境善村委会)水环境滇池外海大气环境蒋凹村声环境水环境滇池外海水环境小黑荞村水环境滇池外海方位宝象河以北宝丰湾以东、宝象河以西宝丰湾以东、宝象河以西宝丰湾以东、宝象河以西宝丰湾以东、宝象河以西宝丰湾东北宝丰湾以北滇池外海北部以东滇池外海北部以北滇池外海北部以北滇池外海北部以北滇池外海北部以北项目区北、东、南修复区西北修复区以南项目区东南项目区西项目区北、东、南存泥场西北存泥场南存泥场以北存泥场西北离场界影响人距离环境功能口(人)(m)158人/36户700人/63户350人/85户360480人/102户GB3095-1996二类区230人GB3096-2008中2类区/50户300人/60户400人/90户380人/90户220-150GB3095-1996一类区、120—GB3096-2008中1类区)—紧邻—GB3838-2002Ⅲ类502709人GB3095-1996二类区、/1019户GB3096-2008中2类区)20—紧邻—GB3838-2002Ⅲ类2002048人GB3095-1996二类区/768户GB3096-2008中2类、4a区紧邻—GB3838-2002Ⅲ类GB3095-1996二类区2004500人GB3096-2008中2类区/1300户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50—GB3838-2002Ⅲ类GB3095-1996二类区6001300人GB3096-2008中2类区/800户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4000—GB3838-2002Ⅲ类12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工程分析3.1底泥输挖工程污染源分析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工程,底泥疏浚水下方417万m3,疏浚后4195.43万m3。施过程工中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影响环境。疏挖工艺及污染见下图。80-90dB(A)余水(入滇池外海)NGGG4195.43万m3污染底泥挖泥船疏挖粗网栏渣配浆池固液压滤分离3WSW417万mS污泥万m3W—废水;G—废气(恶臭);S—固体废弃物;N—噪声图3-1底泥疏挖工艺污染物流程示意图(1)水污染源底泥环保疏挖工程产生水污染物途径主要有:①绞吸式挖泥船工作过程中(包括绞吸过程和船舶移动过程)水体受到扰动而引起的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和扩散;②污染底泥输送到福保基底修复区后,脱水而产生的余水;③污染底泥输送到大咀子脱水场后,脱水而产生的余水;○4在事故情况下,可能因泥浆输送管道泄露、船只漏油等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挖泥船和工作人员排放的少量生产和生活污水也将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余水疏挖工程废水污染源,一部分输送到福保基底修复区静止48h后排放余水,按照有效工作日3.9个月计算,每天排放余水量2.04万m3,水平衡见图。/d3-213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输送到脱水场的泥浆,再经脱水处置时排放的余水。按海狸1600型环保绞吸船泥浆浓度4%计,整个工程余水量为4195.43万m3,按有效工作日264天计,1.05年,每天排放余水量13.98万m3。见图3-2和图3-3。238.67万m3福保基底修复区(静止238.67万m348h2.04万m3/d后,必要时投加絮凝剂)(2.04万m3/d)图3-2基底修复区水量平衡图大2814.96万m3贮泥池4195.43万m3咀9.38万m3/d13.98万m3/d子脱1380.47万m3水场配浆池-固液压滤分离)4.60万m3/d图3-3脱水场水量平衡图工程余水中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区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和底泥颗粒中所富集的N、P及重金属污染物,施工中只要控制住余水中悬浮物排放浓度,就能有效控制住其它污染物排放浓度。(2)固体废弃物工程设计疏挖底泥量482万m3,送往福保基底修复区的底泥经过静止脱水后,底泥量约为72万m3,堆积滤水后约为65万m3,疏挖后的泥浆在脱水场处置的底泥量约为417万m3,脱水后底泥含水率60%,其堆积量总约355万m3。(3)大气污染源疏挖工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柴油机作业中燃油排放的烟气,来源于疏挖现场的污染底泥散发的臭气,其恶臭强度一般为2-3级。主要污染物为H2S、硫醚类、氨及吲哚等物质的混合物。此外,大咀子脱水场和福保基底修复区在处理底泥时存在少量的底泥恶臭气体扩散,属于无组织排放,其恶臭强度一般为1级。(4)噪声14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来噪声污染源,包括施工车辆、施工机械。施工车辆以卡车为主,噪声源强在90dB(A)左右;存泥场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噪声级分别在80~95dB(A)和80~90dB(A);底泥疏挖现场主要有船舶、疏挖设备和泥浆传输设备,噪声级通常在85~100dB(A)。(5)事故污染源①输泥管道破损,造成泥浆泄漏或溢漏,直接进入水体,会造成局部水域的污染,但影响是短期的,污染程度会随着污泥沉降而减弱直至达到本底状况;②大咀子脱水场停电或机械故障,造成泥浆没有得到处理就直接外排,可能会有一部分泥水流入滇池外海,造成局部水域短期的污染;○3大咀子脱水场使用稀盐酸对余水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因此,在厂内设置3临时的200m的稀酸储罐,储罐对环境一定的风险。3.2存泥场工程污染源分析本次工程最终脱水后底泥平均含水率约为60%,总量约355万方,在运输和堆填过程工中将产生一定的噪声、此外的存泥场产生的废水、废气(恶臭)、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可行性等污染物影响环境。(1)水污染源底泥堆放场在自然降雨及地表冲刷情况下,污染物会随径流下渗或侧渗,对地下水、地表水环境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在存泥场内设1位管理人员常驻,排放的少量生产和生活污水也将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2)固体废弃物工程设计疏挖底泥量为482万m3,有72万m3输送到福保基底修复区静止后底泥量为65万m3,其余疏挖后的泥浆在脱水场处置后,按照含水率60%计算,其堆积量约355万m3。本期底泥疏挖工程区中底泥的重金属Pb、Zn、Cr、Cu以及As、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基本都在国家公布的云南省土壤背景值范围内,但个别的样品单个指15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标最大值超出范围值之内,主要是外海北部疏浚区的Zn含量A层和D层最大值超过范围值之内,外海北部Zn的A层平均值超过范围最大值的1.47倍,但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第三级标准值相比(见表4-9),本次底泥中Pb、Zn、Cr、Cu四种重金属的浓度低于标准,这部分底泥在堆场堆放、自然风干后,可以还堆场为农田,其中的重金属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明显影响。(3)大气污染源存泥场的污染底泥散发的臭气,其恶臭强度一般为2-3级。主要污染物为H2S、硫醚类、氨及吲哚等物质的混合物,属于无组织排放废气。(4)噪声主要是运输底泥的车辆的车辆噪声,施工车辆以卡车为主,噪声源强在90dB(A)左右。3.3污染物汇总本次底泥疏浚工程的疏浚范围为:滇池外海北部及宝丰湾、宝象河入湖河口湖区;疏浚面积约961万m2;疏浚工程量:约482万m3。工程的实施可有效去除沉积在湖底的重污染底泥,从根本上解决了湖泛发生的物质来源,对避免和消除区域湖泛现象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正面效果。表3-1工程内容及污染物去除情况内容疏浚面疏浚工污染物去除量(t)项目积(万程量(万TNT-PAsCuZnHgPbCd名称m2)m3)本次疏96148211212.54704.138.8262.2767.20.9182.50.9浚工程16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主要环境问题识别4.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在施工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如下:①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因底泥疏挖作业将对污染底泥产生扰动,造成底泥颗粒再悬浮和部分污染物的释放,影响作业区水域的水质;·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构成直接威胁,同时破坏区域内底栖动物栖息地和水生植物生存环境;·小黑荞存泥场和浪泥湾存泥场的土地租用,改变该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底泥的该堆场内的植被产生破坏;②环境空气影响因素·挖泥船等船只燃油排放废气和地基修复区、脱水场的脱水、堆放的底泥散发的恶臭,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③水环境影响因素·堆场余水排放到滇池外海水体易产生再次污染;·堆场污染物下渗和侧渗可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④声环境影响因素·施工机械作业和管道输送噪声对疏浚区和福保基底修复区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脱水场在脱水时候机械设备运转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运输车辆来往大咀子脱水场和浪泥湾存泥场以及小黑荞存泥场,运输车辆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堆放底泥时对堆场周围的村民造成一定的影响。⑤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工程施工也将对当地经济和就业产生影响;·工程施工后期堆场恢复将对土地利用和景观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施工期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识别见4-1。17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表4-1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因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完成影响材底底堆底余临生底底土堆永水素料泥泥场泥水时态征泥泥地场久源影响分析堆疏输建堆排占恢地堆利开设占利放挖送设放放地复放用发施地用土壤-100-1-2-1000-2+1-1000自地下水-1000-2-1000-10000-1然地表水0-20-1-2-2020-20-2-10+2资源空气-1-10-1-20010-2+10000声环境0-2-2-1001000-1000城市环境0-20-1-20020-1+2+10-1+1生-1-2-2-2-20020-2+3+2-1-1+2态城市景观资农业生态000-1-20010-2-1-10-1+1源水生生态0-30-1-2-20+200000-1+2土地利用-100-1-20-2-2-2-2+1+20-1+2社000000-21-200+2-1-1+2会工业发展环农业发展000-1-20-22-2-2+1-1-1-1+2境交通航运-1-2-2-100-12-100-1-1-1+2生旅游休闲0-2-2-2-2-102-1+3+2-1-1+2活健康安全-1-10-1-2-202-10+100+2质社会经济000000-21-2-1+1+20-1+2量000000-11-10+1+200+2生活水平注:表中数字表示影响程度,0表示无影响,1表示轻度,2表示中等,3表示重度。“+”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4.2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结束后,基本可清除滇池外海北部及宝丰湾、宝象河入湖河口湖区内的底泥污染物,去除大量沉积在底泥中的有机质和N、P等污染物减少入湖污染18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负荷,可进一步改善滇池外海的水质,减少因水中营养盐过剩面导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另外,底泥存泥场的景观恢复及后续考虑的底泥综合利用的实施对于改善区域景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工程完工后其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识别见表4-1。19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明确提出了对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的规划和要求。要求在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实施污染底泥疏浚工程,逐步恢复滇池水生生态系统功能。经省、市政府批准的《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0~2020年)和《滇池综合整治大纲》也对底泥疏挖也做出明确的要求,为确保《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提出的2010年实现“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力争接近IV类水地表水标准”的目标,必须在控制点源、面源污染的同时,解决内源污染问题。科学地实施污染底泥疏挖是清除和减少内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也是滇池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本次设施的《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项目属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流域综合整治中确定的65个项目中的一个。此外,该项目是一个滇池水环境治理项目,根据《滇池保护条例》中第十四条:保护和恢复滇池入湖河道的自然生态,有计划、有步骤地清理、治理、改造滇池出入湖河道,疏浚滇池。本次疏浚项目是在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竣工后进行的。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及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取得明显效益,疏挖区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区域的水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目前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正在实施。本次疏浚项目的实施符合《滇池保护条例》的规
/
本文档为【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