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2018-11-26 17页 pdf 1MB 11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栾孟春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产业研究、顾问及市场分析业务,致力于为企业管理人员、战略决策人员、市场开发人士及咨询行业人士等提供市场研究与管理咨询服务,为广大研究及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帮助。

举报
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产经报告甲醇1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1月编号:JC107〖目录〗第一章甲醇产业概述第一节甲醇产业定义、分类及用途第二节甲醇产业工艺技术路线一、气相甲醇合成工艺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三、Lurg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四、国内主要企业甲醇合成工艺五、液相法甲醇合成工艺六、其他甲醇合成工艺七、我国甲醇合成工艺变革第三节世界甲醇市场运行状况一、世界甲醇市场总体状况1、行业生产向原料生产区域集中2、行业企业生产规模逐步大型化3、行业进出口贸易发生重大变化4、格局的变动进而影响行业需求二、世界甲醇区域市场状况三、世...
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产经甲醇1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1月编号:JC107〖目录〗第一章甲醇产业概述第一节甲醇产业定义、分类及用途第二节甲醇产业工艺技术路线一、气相甲醇合成工艺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三、Lurg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四、国内主要企业甲醇合成工艺五、液相法甲醇合成工艺六、其他甲醇合成工艺七、我国甲醇合成工艺变革第三节世界甲醇市场运行状况一、世界甲醇市场总体状况1、行业生产向原料生产区域集中2、行业企业生产规模逐步大型化3、行业进出口贸易发生重大变化4、格局的变动进而影响行业需求二、世界甲醇区域市场状况三、世界甲醇产业走势分析预测四、世界甲醇供需状况分析预测第四节甲醇上游原料行业状况一、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二、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三、重油行业发展现状第五节甲醇产品生产成本分析产经报告甲醇2一、国内甲醇不同生产工艺成本分析1、煤气化工艺法甲醇成本分析2、天然气工艺法甲醇成本分析3、两种工艺甲醇对比分析二、原料价格上涨对行业成本的影响第二章我国甲醇产业与市场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甲醇产业供需状况分析一、国内甲醇供应状况分析二、甲醇下游消费状况分析(一)甲醛(二)甲基叔丁基醚(MTBE)(三)醋酸(四)甲醇燃料(五)农药(六)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七)甲醇制烯烃(MTO)(八)其他行业三、甲醇需求转化状况分析(一)汽油掺烧甲醇(二)甲醇燃料汽车(三)甲醇裂解(四)甲醇电池(五)甲醇蛋白第二节甲醇贸易状况分析一、进口二、出口第三节甲醇行业竞争能力分析产经报告甲醇3第三章我国甲醇汽油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我国甲醇汽油行业发展现状一、甲醇汽油的特征二、国外甲醇汽油发展现状三、国内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四、国内煤制甲醇的发展现状五、国内汽车工业对甲醇汽油的需求现状第二节影响甲醇汽油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一、甲醇汽油的宣传因素二、甲醇汽油的价格因素三、甲醇汽油的战略因素四、甲醇汽油的竞争对手第三节未来几年国内甲醇汽油产业化的趋势一、甲醇汽油将走向替代能源舞台中央二、成熟的煤化甲醇技术为其推广提供强力支撑三、国内甲醇燃料龙头企业优势逐步确立第四章我国甲醇燃料电池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及特点一、甲醇燃料电池的特点二、甲醇燃料电池工艺技术二、国外甲醇燃料电池发展应用现状三、我国甲醇燃料电池发展现状第二节影响我国甲醇燃料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一、生产技术影响因素二、国内政策影响因素三、国内市场影响因素四、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第三节甲醇燃料电池下游需求发展趋势产经报告甲醇4一、内电动自行车发展现状1、国内电动自行车发展与需求现状2、国内电动自行车对电池消费变动3、国内电动自行车电池需求增长点二、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1、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现状2、汽油、电池和燃料电池性能对比3、国内外燃料电池发展现状4、国内汽车燃料电池(氢、甲醇)发展趋势一、笔记本电脑、手机行业发展现状1、国内外笔记本电脑行业供需现状2、笔记本电脑对电池行业的需求现状3、国内外笔记本电脑用甲醇燃料电池研发现状4、国内外手机行业发展现状5、国内外手机行业对电池的需求现状6、国内外手机燃料电池研发现状三、未来几年我国甲醇燃料电池发展趋势第五章我国甲醇产业与市场发展预测第一节国内甲醇市场运行现状一、国内甲醇市场运行分析第二节国内行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一、能源行业政策对甲醇的影响二、石油化工行业对甲醇的影响三、电价、水价对甲醇的影响四、环保政策对甲醇的影响第三节国内外经济环境对行业发展趋势一、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因素二、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因素产经报告甲醇5第四节国内甲醇市场供需预测一、甲醇产量预测二、甲醇需求量预测三、国内甲醇市场行情走势预测第六章我国甲醇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我国甲醇产业成熟度分析第二节国内有机化学品产业投资现状一、有机化学品产业投资现状二、有机化学品产业效益现状第三节甲醇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分析一、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二、行业投资风险分析第三节甲醇产业竞争战略分析预测一、甲醇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二、国内甲醇产业优势与劣势分析三、国内甲醇产业劣势分析四、适合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竞争战略第七章我国甲醇产业区域分析第一节我国甲醇产业区域分布状况第二节山西省甲醇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山西省甲醇供需现状二、山西省甲醇产业发展现状三、山西省甲醇工业发展规划第三节内蒙古自治区甲醇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内蒙古自治区甲醇供需现状二、内蒙古自治区甲醇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四节河南省甲醇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产经报告甲醇6一、河南省甲醇供需现状二、河南省甲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第五节其他省份甲醇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第八章业内部分重点企业分析(排名不分先后)第一节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节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第三节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第四节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第五节苏里格天然气化工股份第六节河南蓝天集团第七节巨化集团第八节太原化工股份第九节四川泸天化股份第十节山东兖矿国泰产经报告甲醇7〖目录〗甲醇作为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甲醇消费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同时,国内对甲醇燃料汽油的提倡以及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成功,不但为我国甲醇产品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我国甲醇产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07年国内甲醇产量达到1078万吨,较06年增长率高达44.5%;与此同时,当年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5.2%,出口量较去年激增196.3%。从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甲醇自给能力不断增强,且产量逐年呈现大幅增长势头,而且进一步延续去年进口依赖度逐年减小的情况。从表观消费量来看,07年中国甲醇表观消费量显著提高,全年表观消费量突破1100万吨,达到1106.2万吨/年,较去年增加31.7%。中国消费量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率,新兴下游产业的发展居功至伟,仅二甲醚07年对甲醇的需求增量就接近100万吨。新增/原始内需基本由国产供应满足,07年国产供应占消费总额的97.4%,进口占比仅在7.6%,且其中部分进口货用于转出口,而非国内消化。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价廉物美的清洁燃料。在汽油中掺烧3%-5%的甲醇,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可直接充当汽油使用;掺烧10%-20%的甲醇,加上助溶剂复配,能够与成品汽油混用;在对发动机进行改造之后,可高比例掺烧甲醇燃料和全甲醇燃料。由于技术成熟,甲醇燃料是近期替代能源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由于甲醇价格处于高位,拉动国内甲醇产能快速增长,规模化新增甲醇建设项目大批涌现,中国甲醇产能在06、07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5%以及45.2%的水平,2007年更是甲醇的生产建设快速发展年,仅07年我国甲醇新增产能300万t/a,预计2008年新增产达到373万t/a。2007年上半年由于新增产能集中投产、市场需求不旺等原因致使甲醇市场走软,下半年因国外装置事故频频导致国际市场货源紧张,加之能源价格上涨使得国内甲醇市场走出低谷,并进产经报告甲醇8入上升通道。国际、国内在甲醇市场新一轮调整期建设的大型装置将在2008~2009年相继投产,届时规模化效应将迅速凸现,小规模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市场供需关系存在变数。而根据我国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期间可以投产的项目为35个,产能合计1198万吨/年。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将从2006年末的167家发展到200家左右,产能将达到2542万-3212万吨。甲醇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展醇醚燃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经报告甲醇9第一章甲醇产业概述第一节甲醇产业定义及用途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发达国家其产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它广泛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染料、涂料、香料、医药和农药等。甲醇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合成燃料和汽油添加剂方面其消费量也很大。甲醇的主要衍生物有:甲醛、醋酸、甲胺类、氯甲烷类、对苯二甲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燃料、二甲醚、MTBE等,上述产品又可生成各自的衍生物,由甲醇生产的化工产品可达数百种。我国甲醇生产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套甲醇生产装置1957年10月于吉化公司化肥厂投产。70年代初全国仅有10万吨/年的能力。从90年代起我国甲醇能力增长迅速,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甲醇的用途:1、甲醇氧化制甲醛甲醇在高温、浮石银、[wiki]催化剂[/wiki]或其它固体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甲醛。目前,国内外40[wiki]%[/wiki]以上的甲醇用于制甲醛,进而合成树脂、塑料及其他[wiki]化工[/wiki]原料。聚甲醛是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其用途十分广泛。甲醛还用来制取丁二醇、乌洛托品等近一百种下游产品。2、甲醇氨化制甲胺将甲醇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370~420℃、5.0~20.0MPa压力下,以活性氧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合成,制得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的混合物,再经精馏可得一、二或三甲胺产品。一、二、三甲胺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方面或用作有机原料中间体。3、甲醇羰基化制醋酸由甲醇和一氧化碳在低压下羰基合成制醋酸,其总量占世界醋酸生产能力的50%以上。产经报告甲醇104、甲醇酯化可生产各种酯类化合物。5、甲醇与氯气、[wiki]氢[/wiki]气混合催化反应生成一、二、三氯甲烷,直至四氯化碳。一氯甲烷可用作有机硅化合物和含氟树脂的原料,又是重要的甲基化剂,用于生产甲基纤纤维素、季胺化学品等。二氯甲烷用于去漆剂、气雾剂、医药原料及硅片生产。三氯甲烷可生产HCFC-22作制冷剂,或进一步加工生产四氟乙烯等产品,可用作有机溶剂、萃取剂,还可用作染料和药物的中间体等。四氯甲烷可用行生产F-11、F-12等。6、甲醇在金属硅铝催化剂或ZSM-5型分子筛存在下,脱水可制得二甲醚。7、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是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制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等。甲酰胺是医药、香料、染料的原料,还可用作纸张处理剂,纤维工业的柔软剂,有机合成的极性溶剂等。二甲基甲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良的溶剂,可用作气体吸收剂、农药、聚氯酯合成革以及聚丙烯腈抽丝和丁二烯抽提等领域。8、甲酸制甲基叔丁基醚(MTBE)。MTBE具有较好的调和特性,从环保和发动机操作两方面考虑,均被认为是汽油最好的改良剂,MTBE被列入世界上50种基本化工产品之一,每吨MTBE约需消耗0.4吨甲醇,因此可望成为今后甲醇消费的大市场。9、甲醇用作燃料。甲醇掺烧汽油,在北美和西欧已合法化,在我国,四川省已出台M15的地方,山西省全甲醇汽车已研制成功,并在山西省全面试点。全甲醇汽车开始批量,在山西和安徽省推广使用。10、其他甲基微生物发酵制造甲醇蛋白。此外还可用作防漆剂、除锈剂等。第二节甲醇产业工艺技术路线液相甲醇合成工艺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在不久的将来会与气相合成工艺在工业上竞争。CO:加氢合成甲醇、甲烷直接合成甲醇是甲醇工业的热产经报告甲醇11点开发技术。近年来,气一液合成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甲醇合成为放热反应,从热力学上看,低温有利反应进行,若能找到一种低温下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同时又能及时移走反应热,就能大幅度地提高CO的单程转化率。低温低压催化剂中金属盐乙酸镍、乙酸钯、乙酸钴以及钌、铼等已引起各界的关注,是合成甲醇研究的新热点。(1)山西丰喜肥业公司临猗分公司的双甲工艺值得借鉴,他们采用原料气中CO、CO:和H: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条件下生成粗甲醇。此工艺类似于合成氨工艺中的联醇生产,但对醇后气指标要求高,不像联醇生产中醇后气的高低,可靠增减铜液循环量来控制。因此要求醇塔的设计要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和更好的热利用率,设计的醇塔比较大,生产负荷不强,能作到一次开车4-5年不用检修。(2)传统的甲醇工艺是CO和H:在250—350度和5-15MPa下,借助Cu-Zn一催化剂气相反应制取,单程转化率仅15%-20%,需采用产品气体循环,或采用串联反应器以提高产率,并需要采用大的压缩机。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着手研究替代均相催化剂用于液相合成甲醇的路线,但在工业上一直没有成功。不久前日本东京科技研究所开发了固相新催化剂,可在液相反应中1次性高转化率生产甲醇。专用催化剂由热稳定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甲氧基功能基团)与铜催化剂组合,反应时,H和CO在约100—150~C和5MPa下通过多相催化剂的甲醇淤桨,CO与甲醇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甲酸甲酯(MeF),它再与H催化转化成两个甲醇分子。单程转化率可达70~/6。据称,增加催化剂的Cu成分在100—150~C和5MPa下,1次性转化率可达98%。不过该成果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新催化剂是减少甲醇合成费用和复杂性的有发展前途的方法。这种催化剂优于一些均相催化,因为它容易从液体产品中分离出来,在低压下的液相操作也使换热器和压缩机减少用。(3)我国采用AutoPLANT三维工厂设计的软件、建设的河南驻马店中原气化甲醇项目,是1套以天然气为原料(2005年我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7×1014m3,但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的1/10。),采用蒸汽转化、低压合成、卧式合成产经报告甲醇12塔等先进技术建设的甲醇装置,其产能为30万t/a。该装置是目前国内在建的单系列最大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装置,已于2005年投产。(4)一种由CO生产甲醇的新工艺,已由韩国科技研究院(KIST)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开发。现在1套为lOOkg/d的中试装置已经运转,在这种Camero工艺中,通过一种逆水一气转化反应,在600—700~C和大气压力下,采用zro催化剂,CO与H反应形成CO和Ho。在进人甲醇合成反应器之前,先将产物气体干燥除去Ho。在甲醇合成反应中,在250-300~C以及5—8MPa下,采用CuO/ZnO/ZrOz/Al20催化剂,CO和未反应的H2结合形成甲醇。(5)为了克服传统甲醇合成工艺单程转化率低、循环比大、能耗高等缺点,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和三井东亚化学公司共同研发出一种新型节能降耗的多段内冷式径向流动(Multi-stageindirect—clooingtyperadialflow,MRF)甲醇合成塔,生产能力为2500t/d,直径4700mm,高度为14100mm,重量为420t,压力降0.05MPa,生产每t甲醇可回收热量2.5GJ。示范装置建成后,随后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1200t/d甲醇装置改造中,与原有的ICI冷塔平行安装了1台合成塔,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国海南省海洋石油富岛化工公司600kt/d甲醇装置中引进了该合成塔,已在2006年投产网。这种新型甲醇合成塔的优点是:①气体压力降小,压力降仅为普通轴向塔的1/10;②回收热量多;③温度控制合理,甲醇生产效率高,合成塔出口甲醇浓度高于8.5%;④催化剂寿命长;⑤生产能力大,单系列最大生产能力可达5000t/d;⑥节能效果显著,由于降低了塔内压力降和气体循环速度,使功率减少50OA,从而节省了大量能量,合成循环系统的吨甲醇热能耗从111.6MJ降低达到57.0MJ。(6)粉煤气化制甲醇联产合成氨尿素的创新技术已经问世。用纯氧加压气化生产甲醇,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尿素是煤碳综合利用,转化为洁净能源和化肥产品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1条节能、降耗、循环和环保的新型的氨醇生产工艺路线。该工艺中,合成氨和甲醇生产用的CO+H合成气由煤碳或烃类转化。目前工业化生产单台气化炉的投煤能力已达2000t/d,最大单台处理能力可达3000t/d。由于采用气化温度高达1400-1700~C,煤碳利用率可达99%,气体中产经报告甲醇13仅含0.3%的CH,而CO+H的产率达90%以上。每吨甲醇在合成过程中产生弛放气282m3,经变换后合成氨和尿素。建设1套这种装置,总投资28亿元,年产值可达25亿元,粉煤价300元/t计,年利税10.8亿元。目前四川、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许多地方都在兴建这种装置,此技术已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7)一种高效液相合成甲醇新工艺,已由空气产品和化学公司与伊斯曼化学公司合作成立的空气产品液相转换公司在最近获得成功,它历时11年、耗资2.13亿美元,也是由美国能源部共同资助的煤制甲醇先进工艺项目。该工艺实现了废物零排放,并可生产出高纯度的甲醇产品。早在1997年,这种工艺(LPMEOH)就开始在伊斯曼化学公司在田纳西州的72kt/a装置上进行首次商业化试验,最大产量达300t/d的高纯度甲醇。这种LPMEOH工艺与传统工艺不同,使用的是由空气产品设计的淤桨泡罩塔反应器(SBCR),当合成气进人SBCR,粉末催化剂分散到惰性的矿物油中,在此环境中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LPMEOH工艺可以处理来自煤气化的不同浓度的原料气体,可以吸收合成气中25%一50%的热值,并且不需要传统技术所需除去原料气中CO工艺步骤,可以生产出纯度99%的甲醇产品。甲醇合成气来自合成气压缩工号,温度为80℃,压力为5.9MPa,依次进入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被来自合成塔的出塔气体加热到225℃后,进入合成塔的顶部合成塔为立式绝热-管壳型反应器,管内装有C307型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当合成塔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后,在5.8MPa,220-260℃下CO,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同时还有微量的有机杂质生成.合成甲醇的两个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大部分由合成塔壳侧的沸腾水带走.通过控制汽包压力来控制催化剂层温度及合成塔出口温度,合成塔出口压力为5.6MPa,温度为255℃的热反应气进入气气换热器的管程与入塔合成气逆流换热,被冷却到80℃左右,此时有一部分甲醇被冷凝成液体.该气液混合物再经水冷器进一步冷却,冷却至≤40℃,再进入甲醇分离器分离出粗甲醇.分离出粗甲醇后的气体,压力约为5.45MPa,温度约为40℃,返回合成气压缩工号,经加压后循环使用.为了防止合成系统中惰性气体的积累,要连续产经报告甲醇14从系统中排放少量的循环气体,经洗醇塔洗涤甲醇后作为弛放气送往净化,焦炉,锅炉做燃料使用,是整个合成系统的压力由弛放气自调阀来控制.由分离器底部分分离出来的粗甲醇,温度为40℃,压力为4.5MPa.并联进入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除去粗甲醇中的石蜡及其他固体杂质.经液位调节阀减压至0.5MPa后,进入甲醇闪蒸槽,闪蒸出溶解在粗甲醇中的大部分气体,然后底部排出粗甲醇与洗醇塔底部排出的含醇水一并送往甲醇精馏系统.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石油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时的年进口量不足1000万t,但到了2000年石油的年进口量就达到了7000万t,年均递增32%,占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30%。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能源短缺将达到8%以上,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从1996年6.6%上升到23%。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考虑,能源安全都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说,无论是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考虑,结合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国情出发,及时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根据我国资源结构状况,应尽快选择较为适宜的能源发展之路,其中真正能够解决我国21世纪的能源问题的,无论是在产品价格、技术性能、环境效应及生产规模等竞争方面,利用煤洁净技术或综合利用其他有效原料生产基础化工产品一甲醇,无疑是较为现实的措施之一。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是碳一化学的母体,广泛应用于生产塑料、纤维、橡胶、染料、香料、医药和农药等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由甲醇延伸的化工产品达数百种,在发达国家其产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另外,甲醇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与现实中使用的液体燃料具有极为相似的燃烧性能,它既具有燃烧性能好、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等特点,又具有生产原料非常广泛的优势。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将甲醇列为替代燃料,并开始了不同方式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工作也较早,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有少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个别汽车制造企业开始了甲醇燃料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产经报告甲醇15的进展。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我国资源结构及能源供应的现状,大力发展煤炭洁净技术,对于调整和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1923年德国首次用CO+H2合成气在锌铬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实现了甲醇合成工业化之后,甲醇生产便迅速发展,甲醇合成的方法也不断出现新的成就,最初采用的锌铬催化剂,甲醇合成反应温度在360~400℃,反应压力为20~30MPa。后来由于脱硫技术的发展及铜系催化剂研究与应用的成功,在较低的反应温度(240~300℃),较低的压力(5MPa)下,即可获得较高的甲醇产率。相对于锌铬系催化剂,铜系催化剂不仅活性好,而且选择性高,减少了副反应,不仅改善了甲醇质量,降低了原料气消耗,而且因反应压力低,工艺设备的制造比高压法更容易,投资少,能耗约降低了1/4,单位产品的成本较低,低压甲醇合成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外新上的单醇系统全采用低压工艺。甲醇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动向就是装置的大型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新建甲醇装置生产能力一般在50~80万t/a,进入21世纪后进一步提升至100万t/a以上,沙特国际石化公司(Sipchem)和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2004年投产的甲醇装置均为100万t/a。在甲醇合成技术方面,处于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主要是固定床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因此,本文所介绍的甲醇合成反应器为固定床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国际上,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床式甲醇合成反应器,ICI冷激式合成塔技术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61%。其次是鲁奇等温列管式合成塔技术,约占27%。国内,由于国内低压甲醇技术起步较晚,单套装置能力在5~20万t/a,大部分采用冷激式、列管式、冷管式结构的甲醇反应器,甲醇合成部分的技术多为国外引进或者部分工程设计单位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放大,或者是在中压联醇反应器技术的础改进。目前国内基本上全是低压合成甲醇。产经报告甲醇16第三节世界甲醇市场运行状况一、世界甲醇市场总体状况1、生产现状世界甲醇生产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东亚、东欧、西欧、大洋洲及非洲等地。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地,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0.0%,其中北美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0.0%,拉丁美州占19.77%;亚洲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8.7%(中东占15.60%,东亚占13.10%);欧洲总生产能力约为8810k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2.6O%(东欧占12.30%,西欧占10.30%),其中俄罗斯的生产能力为3413kt/a,约占欧洲甲醇总生产能力的38.7%,其次是德国,生产能力为1980kt/a,约占欧洲生产能力的22.5%;大洋洲占6.4%;非洲占2.5%。目前世界甲醇生产主要以大型化为主,其中规模大于300kt/a的装置合计生产能力达30512kt/a,占世界甲醇总能力的79%。国外有30个国家建有甲醇生产厂,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2004年全球甲醇生产能力达40.6Mt/a,预计2005年生产能力达42.94Mt,2006年生产能力达46.95Mt。从2005年到2009年,5年内全球将新增18Mt的甲醇产能,新增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南美、中东和澳大利亚。这些地区将变成主要的工业甲醇生产和供应中心。从2004年起,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将出现甲醇史上最大规模的增长时期。2006年~2007年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10年。1)2004年国外已建成的大型甲醇项目2004年国外已建成的大型甲醇项目有三个,沙特国际石化公司(Sipchem)的子公司国际甲醇公司(IMC)建在朱拜勒的1Mt/a甲醇装置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于12月初竣工。建在伊朗伊玛姆港(BandarImam)1Mt/a的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3号甲醇项目,于2004年5月投产。这两套甲醇装置的平稳投产,为亚洲市场增加了大量的甲醇供应量。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特拉斯(Atlas)甲醇公司兴建的全球最大甲醇厂2004年9月在特多利萨角工业区建成投产,年产能力为1.7Mt。产经报告甲醇172)国外在建甲醇厂近年国外大型甲醇装置建设方兴未艾,这些装置都建在具有丰富天然气资源且价格低廉的中东和中南美地区。同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关闭效益不高的甲醇装置,转向中东、中南美及南太平洋地区投资建厂并进口甲醇。目前国外在建甲醇厂如表2所示。2、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1)消费现状预计2010年世界甲醇的需求量将超过81.9Mt,从2005年到2009年5年全球每年将新增需求5Mt。另外,巴斯夫公司等推出的无污染、低污染的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可望实现商业化。据美国甲醇协会预计,燃料电池将为甲醇2010年增加700kt、2015年增加8.5Mt、2020年增加60Mt的需求。2005年世界甲醇需求情况预测如表3所示。世界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带来消费格局的重大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等已由过去的甲醇自产自给,转变为甲醇主要的进口国;而加拿大、拉丁美洲、东欧(俄罗斯)、中东及非洲却成为甲醇主要出口国。甲醇产品世界贸易量迅速增长,2000年世界贸易量已达10.2Mt,预计2010年贸易量将增加到63.09Mt,年均增长5.6%。美国2005年进口甲醇2.86Mt,预计2010年进口量将达到3.86Mt,年增长5.7%;西欧2005年进口甲醇4.11Mt,预计2010年进口量将达6.11Mt,年均增长5.4%;日本2005年进口甲醇3.06Mt,预计2010年进口量4.06Mt,年均增长5%;东亚(不含日本)2005年进口甲醇3.05Mt(其中中国进口量1.306Mt),预计2010年进口量将达3.95Mt,年均增长6.6%。由此可见,东亚各国,尤其是日本,今后几年里将是甲醇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全球各地区甲醇进出口现状与近期预测如表4所示。2)甲醇市场价格当前全球甲醇市场仍是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不断上涨。这主要是受全球甲醇生产装置的停工检修、两套新建世界级甲醇装置的延迟开工,以及中国等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等因素的影响。2004年国际上大型甲醇生产厂家一系列的停产、产经报告甲醇18检修、事故等非生产因素所造成的甲醇损失约有2.8Mt,占世界生产能力30Mt的近1O%。同时原料天然气涨价也是近年少见的,1O月份美国为5.3美元/10Btu。综观世界甲醇生产的种种迹象,甲醇的价格可能在2005年年中到达顶部。随着2005年新增装置的陆续投产,全球有足够的产能来缓解市场紧张的局势,2005年下半年甲醇价格将开始回落。尤其是在那些成本低廉地区的新增甲醇装置投产后,将逼迫一些不具备竞争能力的甲醇装置关停。二、世界甲醇供需状况分析预测美国JimJordan公司对世界甲醇的供需分析表明,甲醇生产能力将从2005年4000万吨/年、2006年4250万吨/年增长到2007年4500万吨/年、2008年4750万吨/年、2009年5200万吨/年和2010年5300万吨/年。而需求量将从2005年3450万吨/年、2006年3500万吨/年增长到2007年3500万吨/年、2008年3510万吨/年、2009年3700万吨/年和2010年3800万吨/年。在2007~2009年间世界各地区甲醇市场将发生以下变化:亚太地区印度新增能力将达到50万吨/年。马来西亚将新增能力170万吨/年。新西兰新建的53万吨/年甲醇装置将于2007年年中投运。中国对甲醇的需求将以两位数速率增长,供应也将快速增多。中国进口甲醇约为120万~150万吨/年,但净进口量将趋于减少,中国将成为少量甲醇的出口国。中东和非洲非洲生产量的大多数来自赤道几内亚,生产量为100万吨/年。所有产量均面向出口。中东生产的大多数甲醇直接用于生产MTBE,然后出口到亚太地区和欧洲。因近年美国禁用MTBE和欧洲采用ETBE(乙基叔丁基醚)替代MTBE用途,为此中东自用MTBE增多。中东的主要装置建设有:伊朗Zagros165万吨/年甲醇装置将于2007年第二季度投产。阿曼100万吨/年甲醇装置将于2007年第三季度投产。175万吨/年产经报告甲醇19AraziV甲醇装置将于2008年用ETBE(乙基叔丁基醚)替代MTBE上半年投产。中东甲醇需求增长的大多数都与MTBE和甲醇出口相关。欧洲美国对MTBE的需求预计自2008年起会大幅度下降,除了非燃料用途之外。由于价格上优于ETBE,MTBE在欧洲仍将使用。由于有成本上的优势,欧洲炼油商将一起调合醚类(MTBE和ETBE),用作含氧化合物。欧洲仍依赖于进口甲醇,但是数量少于北美和亚太地区。由于MTBE生产量减少,欧洲的甲醇需求将呈负增长。预计主要的装置建设有:荷兰95万吨/年甲醇装置将于2007年一季度建成,以天然气为原料,2009年全面投运。俄罗斯Toglaitti50万吨/年甲醇装置将于2007年初投运。在欧洲,甲醛是主要的甲醇用户。然而近年生产生物柴油对甲醇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生物柴油生产对甲醇的需求将达100万吨/年。拉丁美洲该地区甲醇需求预计会增长,并由生物柴油生产所驱动。新增装置建设有:特立尼达190万吨/年M5000甲醇装置已于2006年中期投运。委内瑞拉SuperOctanosMTBE装置将于2007年中期从甲醇进料转产其他产品。委内瑞拉MetorⅡ甲醇装置将于2009~2010年投产。由于该地区有较廉价的天然气供应,除已计划新增能力外,还将建设一些甲醇项目。北美当地甲醇市场使其转向不生产甲醇方向转化。三套主要的甲醇装置为:莱昂得尔公司在美国得州的60万吨/年装置、Woodward公司在俄克拉何马州的12万吨/年装置和依士曼公司在田纳西州以煤为原料的18万吨/年装置。2006~2010年的主要变化为:塞拉尼斯公司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埃德蒙顿的85产经报告甲醇20万吨/年装置于2006年底关闭。道达尔公司在美国汽油市场上丧失了MTBE的供应,少量MTBE将用作非燃料用途。墨西哥仍将在汽油中调入MTBE。莱昂得尔公司和Terra公司的甲醇装置将于2008~2010年间关闭。生物柴油生产将对甲醇产生新的需求。北美将不再是最大的甲醇消费市场,但这个市场仍然很大。拉美和南美是主要的甲醇生产地,可以很方便地供应这一市场。关键的衍生物如甲醛、醋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仍将与其他生产地区相竞争。第四节甲醇上游原料行业状况一、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6年至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受煤炭进出口税率变化、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和人民币升值影响,预计中国煤炭未来一定时期内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产经报告甲醇21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据统计,2008年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电力52.6%、建材14.7%、钢铁17.3%、化工5.7%、其它9.7%。从火电、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而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劲增长。2008年前三个季度,主要耗煤行业火电、焦炭、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6.7%、19.4%、17.6%、15%,都远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随着电力新投装机容量进入高峰期,建筑施工逐步进入高潮,水泥及其它建材产品产量和钢铁产量都将较快增长,煤炭总需求高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预计未来几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继续快于煤炭有效供给的增长。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产购置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自2004年到2007年,煤炭产业投资年均增长50%。2008年煤炭采选业投资完成额1479亿元,增长27.2%。迅猛增长的投资使煤炭产能持续大幅增加,2004年至2007年,新投产产能约为6.66亿吨左右。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包括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在内的全国煤矿在建规模高达11亿吨左右。为了避免出现煤炭供需失衡,防止煤炭经济大起大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产经报告甲醇22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的煤炭在建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坚决停止违规和规避审核的建设项目,以遏制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随着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煤矿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103.1亿元,同比增长24.9%,相比去年同期增幅和全年增幅,均有较大回落。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煤进口国家及地区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近年来,亚太地区的煤炭供应能力保持小幅增长势头,但由于此地区煤炭需求增长较快,总的来看,亚太市场动力煤供应有所增加但继续偏紧,特别是高热值煤供应紧张比较明显。根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预测,到2010年,中国煤炭的纯进口量将达到1.5至2.3亿吨,大大高于以前预测的7000万吨。中国煤炭进口额逐渐加大。在1990年中国煤炭进口只有200万吨,2000年的时候有212万吨,但在2006年,中国煤炭进口达到3500万吨,2007年估计达到5000万吨,主要进口到广东和福建省。煤炭的库存处于合理状态。中电联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9月底,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2651万吨,比年初增加241万吨、增长9.3%;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库存1475万吨,比年初增加437万吨、增长42%。据安监总局数据,全国煤矿库存3270万吨,比年初减少882万吨、下降21.2%;全社会煤炭库存1.48亿吨,比年初增加359万吨、增长2.5%。我们认为目前煤炭的库存尚处于合理的状态。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炭供需缺口呈现扩大的趋势。我们预计产经报告甲醇23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轻微的供不应求局面,同时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难以避免。3、运输:瓶颈长期存在中国煤炭运输呈现“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格局。煤炭资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在增加铁路运力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将对国有铁路系统进行进一步扩能,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而,使得拥有稳定而充足的运输能力的煤炭公司具备了重要的竞争优势。4、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在国内2007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非电煤价格平均上涨10-3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3-5%,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8%。受“一金两费”预期,山西省煤炭合同价格上涨最大,平均高达40元/吨。一季度,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18.57元/吨,同比上涨15.99元、增长5.3%;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30.05元/吨,同比上涨13.29元/吨、增长6.1%。从不同煤炭品种来看,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涨4.64%、5.52%、6.63%和1.81%。5月下旬之后,无论是山西煤炭坑口价格,还是中转地秦皇岛煤炭价格,均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主要品种每吨5元的上涨幅度。5月30日中日煤炭价格谈判结果显示,我国煤炭出口价格大幅上升。其中,动力煤离岸价格为67-67.5美元/吨;冶金煤合同价在103-106美元/吨之间,与日本商定的动力煤长期协议出口价为每吨上升了14.03-14.53美元/吨,上涨幅度近30%。2007年10月份以来,煤炭涨价的趋势再次明确显现,不仅是焦煤,动力煤价格也节节攀升。据太原煤炭交易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煤炭消费高峰的到来,煤炭出矿价格、重点集散地以及主要消费地区的煤炭交易价格上涨明显,大同地区优质动力煤价格又上涨了15元/吨,达到了295元/吨;在上海及宁波港发热量为5500大卡/千克优质动力煤的提货价格比前月上涨达20元左右,达产经报告甲醇24到了580至590元/吨,而在煤炭交易更加活跃的广州地区,该煤种价格更达到了610至620元/吨的历史高位。本次多品种煤炭的价格上涨,除了受小煤窑关闭、煤炭限产因素影响外,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季节因素以及市场追涨心态,都导致了煤价的继续攀升。由于用煤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煤炭需求大幅增长,而国家关停中小煤矿,限制煤矿产能快速扩张,以致煤炭供给增速的放慢;加上铁路瓶颈因素的长期存在,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形成对煤价的强劲支撑等制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过去几年里,我国煤炭的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扬势头。从商务部煤炭市场现货平均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现货平均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势头。因此,可以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推动未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的刚性因素。决定煤价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有效的供给、需求。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仍然存在全局、或局部的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必然上扬。此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推动未来的煤价长期上扬:(1)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形成对煤价的强劲支撑。2006年11月,财政部等出台的《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的实施》,要求出让新设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要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有偿取得。2007年开始,山西省开始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其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按煤种征收标准暂定为动力煤14元/吨、无烟煤18元/吨、焦煤20元/吨。加上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安全费用提取、以及“两津一贴”等,煤炭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除此之外,2006年9月1日起恢复征收的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城镇土地使用税、进出口税率的调整;焦煤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从3.20元/吨上调到8元/吨;山西省调整高速公路运价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大煤炭生产成本,支撑煤价的进一步上扬。产经报告甲醇25国家节能政策导向不支持煤价大幅下跌。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简称《意见》)显示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面临一场全面调整。在煤炭价格上,新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完善煤炭成本的构成,在成本中加入矿权取得成本、资源开采成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以及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同时,设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征收办法是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留,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和资源枯竭后矿山转产。(2)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设立,标志煤企定价权的上升,政策性成本将因此部分转移至下游。5月中旬,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该中心的目标是建成年交易额8000亿元的大市场,成为世界第三或第四大的交易中心,比肩纽约原油和伦敦原油交易市场。该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世界煤炭和焦炭市场将出现“中国价格”,这将增加我国在煤焦等重要能源商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5、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在我国,除了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进行煤炭开采和销售。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紧缺的问题愈加凸现,安全、环保和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加快煤炭行业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加快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国家发改委规划2007年底前将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尽管目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但未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必将成为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对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起重要作煤炭行业竞争的趋势将由价格竞争转为资源竞争。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煤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情况得到缓和,由价格竞争转为对资源的竞争。国务院正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规划建设十三个国家级煤炭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拥有煤炭保有储量6,908亿吨,占全国70%,规划2010年年产量达到17亿吨,届时我国煤炭企业将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市场竞争格局将得到根本改变。产经报告甲醇26煤炭销售量主要受市场需求、自身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煤炭供应的稳定性、供货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客户服务、煤炭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面临来自于国内其他煤生产商激烈的市场竞争。6、行业利润水平:平稳增长2003-2008年,煤炭行业在煤价、产销量大幅上涨的大好形势下,行业盈利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利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受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影响,煤炭价格平稳,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回落53.5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5.7个百分点,比电力、冶金、建材等下游耗煤行业增幅分别低18.1、5.3和21.8个百分点。煤炭行业正步入业绩平稳增长期。7、行业监管:范围广,要求严煤炭行业受到政府的监管,这些监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煤炭相关的投资、勘查、开采、生产、销售、贸易、运输和出口等。目前,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煤炭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煤矿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煤矿安监局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和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监管煤矿安全工作的职能。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乱采滥挖煤炭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和促进煤矿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煤炭生产涉及的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是煤炭行业主要监管法规。《煤炭法》自1996年12月1日开始生效。该法涉及到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众多方面,包括煤矿资源勘查、煤矿建设的审批、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安全生产管理、煤炭贸易、煤矿矿区保护、对煤矿企业职工的保护措施以及监督检查等。根据1986年3月19日颁布、后于1996年8月29日修订的现行《矿产资源法》的产经报告甲醇27规定,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矿产资源法》对采矿许可证的颁发进行了规定。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都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并且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煤炭生产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等。煤炭价格的确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过程中,我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煤炭定价的管制。1993年1月以前,国家煤炭调配计划内的煤炭价格由政府制订。此后,我国政府放松了对大部分煤炭产品价格的控制,转而通过制订国家指导价格的方式继续控制电煤的价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宣布,从2002年1月1日起取消对电煤的国家指导价。从2002年起,煤炭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另外,我国近年对煤炭的进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等。2007年上半年,财政部发布了“取消煤炭1%进口关税、将焦炭及半焦炭出口关税从5%上调至15%”的公告,自2007年6月1日起生效。煤炭运输相关法规。煤炭运输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设施保安符合证书>年度核验办法》、《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收费规则(内贸部分)》、《港口统计规则》、《港口建设》等。任何铁路线的建设计划都必须符合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同时征得铁道部或铁道部授权机构的同意。国有铁路系统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统一货物运价费率结算运费。按照规定,公司拥有和经营的各条铁路线收取的运费也不得超过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最高运费。国家发改委制订的最高运费反映了铁路的建设成本以及合理的投资回报。任何对此最高运费的修改都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对于煤炭、矿石、油气的专用泊位,新建港区和年吞吐能力200万吨及以上项目的申请,均需获得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核准。产经报告甲醇28二、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随着中国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老百姓对生活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及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等实际工程显示了天然气这一具有优质、洁净和环保等特点的重要能源,正受到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中国燃气在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沿线的十几个省份先后成立了46家拥有天然气专营权的合资公司,投资超过了50个天然气管网项目,而这一数字将随着中国燃气市场的迅猛扩张而不断递增。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开通了我国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造福新疆及沿线各组群众,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将发挥重大作用。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平方米。中下游将建刘庄子、金坛两个大型地下储气库。管道工程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多个国内天然气管道的领先记录,也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我国将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为契机,统筹考虑东中西部、海上和陆上天然气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规划,加快干线通道、储气库、增压站和相关支线的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最终形成以轮南至上海、长庆至北京为主干线的西气东输、陕京线和陕京二线,以及川渝、京津冀鲁晋、长江三角洲、西北、两湖地区为主的地区性
/
本文档为【甲醇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