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GBT 50430-201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2018-12-12 50页 doc 228KB 1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6018

暂无简介

举报
GBT 50430-201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T50430–20XX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Codeforqualitymanagementofengineeringconstrutionenterprises20XX–XX–XX发布20XX–XX–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Codeforqualitymanagementofengineeringconst...
GBT 50430-201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PGB/T50430–20XX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Codeforqualitymanagementofengineeringconstrutionenterprises20XX–XX–XX发布20XX–XX–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CodeforqualitymanagementofengineeringconstrutionenterprisesGB/T50430-201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XX年XX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北京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质量管理术语;2主要技术内容2;3质量管理基本要求;4组织机构和;5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6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质量术语,包括质量信息、施工机具与设施的重新界定;2标准结构的调整,把原来问题明显的11章与12章重新整合为一章,管理要求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更加合理;3每条规定的范围、内容、深度有了明显改进,、施工、工程总承包的质量管理的关系比较清楚合理;4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于施工设备与设施的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范围进行了全面梳理;5分包管理要求重点及深度更加清楚明了;6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实施的可操作性与严密性更加到位,便于操作;工程变更管理得到有效加强;7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与新的质量验收标准相互衔接;8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的适宜性明显增强、管理的合理性更加突出;9质量管理的风险预防贯穿规范始终;10与2015版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2015)的内容全面对接,既体现了现代国际质量管理的崭新趋势,并且与我国工程建设的本土化需求有机结合。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8号九龙商务中心A802室,邮政编码:100081)。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建设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设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涛、李君、施骞、潘延平、李菲、李秋丹、高冬兰、杨生荣、尤建新、徐建明、沈建明、张大春、杨碧华、曹信红、葛兴杰、应国平、伍军、廖江培、何关培、杨琳、崔旭旺、林立、王海山、寇新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31总则132术语143质量管理基本要求143.1一般规定143.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53.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16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173.5文件和记录管理174组织机构和职责174.1一般规定184.2组织机构184.3管理职责195人力资源管理195.1一般规定195.2人力资源配置205.3培训216投标及合同管理216.1一般规定216.2投标管理216.3合同管理227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227.1一般规定227.2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237.3安装调试与验收237.4使用与维护238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238.1一般规定248.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248.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258.4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258.5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258.6不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269分包管理269.1一般规定269.2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269.3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279.4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2710工程项目质量管理2710.1一般规定2810.2质量管理策划2910.3工程设计2910.4施工准备2910.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110.6施工变更控制3210.7交付与服务321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3211.1一般规定3311.2工程质量检查3311.3工程质量验收3311.4检测设备管理3411.5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3512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3512.1一般规定3512.2质量管理检查3612.3质量管理分析3712.4质量管理评价3712.5质量管理改进本规范用词说明38引用标准名录39附:条文说明40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32Terminologies133BasicRequirements143.1GeneralRequirements143.2QualityPolicyandObjectives143.3QualityManagementSystemPlanningandEstablishing153.4QualityManagementSystemImplementationandImprovement163.5DocumentandRecordsManagement174OrganizationandResponsibilities174.1GeneralRequirements174.2Organization184.3ManagementResponsibilities185HumanResourceManagement195.1GeneralRequirements195.2HumanResourceAllocation195.3Training206TenderandContractManagement216.1GeneralRequirements216.2TenderManagement216.3ContractManagement217ConstructionMachineryandFacilitiesManagement227.1GeneralRequirements227.2ConstructionMachineryandFacilitiesAllocation227.3InstallationDebuggingandAcceptance237.4OperationandMaintenance238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Management238.1GeneralRequirements238.2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Purchases248.3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Acceptance248.4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ofContract-issuingParty258.5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SiteManagement258.6UnqualifiedConstructionMaterials,ComponentsandEquipmentControl259SubcontractManagement269.1GeneralRequirements269.2SubcontractorSelectionandSubcontractManagement269.3SubcontractProjectImplementationProcessManagement269.4SubcontractWorkQualityAcceptance2710ProjectQualityManagement2710.1GeneralRequirements2710.2QualityManagementPlanning2810.3ProjectDesign2910.4ConstructionPreparation2910.5ConstructionProcessQualityControl2910.6ConstructionChangeControl3110.7DeliveryandService3211Project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tion3211.1GeneralRequirements3211.2ProjectQualityInspection3311.3ProjectQualityAcceptation3311.4TestingEquipmentManagement3311.5ProjectQualityProblemandIncidentHandling3412QualityManagementInspection,Analysis,EvaluationandImprovement3512.1GeneralRequirements3512.2QualityManagementInspection3512.3QualityManagementAnalysis3612.4QualityManagementEvaluation3712.5QualityManagementImprovement3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Regulation38ListofQuotedStandards·3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01总则1.0.1为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提升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1.0.3本规范是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1.0.4本规范与其他管理标准相兼容,可以相互整合。1.0.5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施工企业指依法设立、具备市场准入条件,从事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工程施工相关活动,并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注:本术语包括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涵盖施工企业内部的不同层级,如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等。2.0.2质量管理活动为达到质量管理要求而实施的行动。2.0.3质量#管理#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准则。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程序、方法、职责。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应形成文件。需要时,质量管理制度可由更加详细的准则加以支持。2.0.4质量信息反映工程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数据、资料和知识。2.0.5施工机具及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施工需要而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工具、临时道路、水、电、通讯、应急救援设施、检验试验设施(设备)、装置、生产用房(棚)、办公和生活用房等,包括自有、租赁和分包方的设备、装置与设施。注:施工机具及设施还包括搭建脚手架、起重机械基础等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3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一般规定3.1.1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风险预防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1.2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3.1.3施工企业应检查、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1施工企业应制定文件化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体现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确保其在界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1依法服务于发包方,增强其满意程度;2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绩效。3.2.2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方针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确保质量方针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得。3.2.3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明确企业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应达到的水平,确保质量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3.2.4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制度。质量目标应分解到相关管理职能、层次和过程,并定期加以考核。3.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1施工企业应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与企业宗旨、发展方向有关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方及其要求,并对改进机会加以识别。3.3.2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质量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一般包括:1质量方针和目标;2组织机构和职责;3文件和记录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5投标及合同管理;6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7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8分包管理;9工程项目质量管理;10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工程竣工交付与服务12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3.3.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应考虑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规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下列要求:1质量管理活动及相互关系;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3质量管理制度;4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3.3.4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时,施工企业应识别和评价变更的风险与机遇,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3.3.5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1质量方针和目标;2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说明;3质量管理制度;4质量管理作业文件;5质量管理活动记录。3.3.6施工企业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沟通过程,对沟通的时机、对象、内容、步骤、方式做出规定。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3.4.1施工企业应确定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设施、信息和其他资源。3.4.2施工企业应集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3.4.3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和监督机制。3.4.4施工企业应评审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3.5文件和记录管理3.5.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范围、流程、职责和要求。3.5.2文件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文件经审批后方可发布;2根据质量管理需要对文件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并重新审批、发布;3识别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外来文件,控制其发放;4确保在使用场所获得所需文件的适用版本;5保证相关人员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文件;6将作废文件撤出使用场所或加以标识。3.5.3施工企业应明确记录管理过程,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记录的存档管理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4组织机构和职责4.1一般规定4.1.1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4.1.2施工企业应规定相关管理层次、部门、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界定范围、明确责任和授予权限,并形成文件。4.2组织机构4.2.1施工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规定其组织和协调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4.2.2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规定要求,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或岗位。4.2.3各层次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满足资源与需求匹配、责任与权利一致的要求。4.3管理职责4.3.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其管理职责:1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2组织制定、批准质量方针和目标;3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4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5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6实施、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4.3.2施工企业可在最高管理层中设置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其管理职责:1协助最高管理者实现其职责;2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活动;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的需求;4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与外部联系的有关事宜。4.3.3项目经理应确保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其管理职责: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和质量管理制度;2组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策划;3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实现所需资源;4组织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5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事项。4.3.4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有关部门、岗位的管理职责应与管理需求一致,并传递到各相关层次。4.3.5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施工企业应对部门和岗位的管理职责做出相应调整,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新和发布。5人力资源管理5.1一般规定5.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人员配置和培训做出规定。5.1.2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应满足员工职业发展和质量管理需要。5.2人力资源配置5.2.1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与质量管理相适应的岗位要求,包括:1教育程度;2工作经历;3专业技能;4培训要求。5.2.2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及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持证上岗。5.2.3各层次管理者应确保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意识到: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重要性;2对质量管理有效性的贡献,包括质量改进的益处;3偏离质量管理要求的后果。5.2.4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应规定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考核内容、标准、方式、频次,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质量管理改进的依据。5.3培训5.3.1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做出安排。5.3.2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包括:1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意识;2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3质量管理制度;4专业知识、作业要求;5继续教育方面的内容;6其他。5.3.3根据岗位特点和需求,施工企业应分层分类实施培训。5.3.4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改进培训的有效性。6投标及合同管理6.1一般规定6.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合同管理制度。6.1.2施工企业应明确投标及工程合同管理的控制流程,并履行工程合同。6.2投标管理6.2.1施工企业应识别投标工程项目的有关要求,包括:1招标文件和相关的明示要求;2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4其他。6.2.2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有关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并保证投标文件和投标过程的合规性。6.2.3施工企业应保存评审和投标的相关记录。6.3合同管理6.3.1工程合同签订前,施工企业应评审合同内容,确认合同条件,并保存相关记录。6.3.2施工企业应依法签约,并通过合同交底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合同的内容和要求。6.3.3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变更,施工企业应按要求以书面文件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必要时应对变更进行评审。变更的内容、程序应符合相关约定。6.3.4在合同履行的各阶段,施工企业应与发包方或其代表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必要记录,并定期检查、分析、评价合同履行情况。7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7.1一般规定7.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制度,对施工机具与设施的配备、安装调试与验收、使用与维护做出规定。7.1.2施工机具与设施的配置数量、技术性能及使用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配置计划的规定。7.1.3根据施工机具与设施的相关规定,施工企业应建立并保存相关档案或记录。7.2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7.2.1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7.2.2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机具与设施供应方评价制度。在采购或租赁前进行供应方评价,并保存相关资料和评价记录。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企业资质、经营状况、信誉;2产品和服务质量;3技术性能;4供货能力;5价格。7.2.3采购或租赁施工机具与设施时,施工企业应依法与供应方订立合同,并明确风险管理条件。7.3安装调试与验收7.3.1项目部应对进场的施工机具与设施进行验收,并由项目监理机构或发包方确认具备条件后方可使用。安装调试、验收和确认记录应予以保存。7.3.2大型施工机具与设施安装、拆除作业前,施工企业应按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组织实施。7.3.3特种施工机具与设施验收时,项目部应对相应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7.4使用与维护7.4.1施工机具与设施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应符合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的要求。需要时,施工企业应评价施工机具与设施供应方的服务过程。7.4.2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与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并保存检查记录。8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8.1一般规定8.1.1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现场管理及不合格品的控制做出规定。8.1.2施工企业应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现场管理与不合格品的控制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和改进。8.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8.2.1施工企业应依据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编制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方式、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时间、验收规定和技术质量要求,经审批后方可实施。8.2.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前,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和选择。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依据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企业资格和信誉;2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性能;3供货能力;4产品价格;5售后服务。8.2.3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过程,施工企业应确保符合工程合同、验收规范与管理制度要求,并保存适当的记录。8.2.4施工企业依法与供应方订立的应满足采购的管理要求。8.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8.3.1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验收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8.3.2施工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节能与环保的要求。8.4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8.4.1施工企业应按合同要求对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验收过程需符合相关规定要求。8.4.2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发生变更时,施工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控制。8.5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8.5.1施工企业应实施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储存、保管、发放、使用、搬运、防护过程的控制,保存相关记录。8.5.2对现场的重要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项目部应进行标识并具有可追溯性。8.5.3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施工企业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相关过程。8.6不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8.6.1施工企业应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记录、标识、隔离,防止误用,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存相应记录。8.6.2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形成记录,向相关方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处理。8.6.3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禁止用于工程。9分包管理9.1一般规定9.1.1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分包管理制度,对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做出规定。9.1.2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实施管理,检查、监督分包合同履行情况。项目部应对分包项目实施现场检查控制。9.1.3施工企业对依法分包的工程承担连带责任。9.2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9.2.1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依据工程项目需要经评价后选择分包方,并保存相关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许可和施工资质;2工程业绩与社会信誉;3人员结构、执业资格和素质;4施工机具与设施;5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6协作、配合、服务与抗风险能力。9.2.2分包合同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和工程需要订立,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并经企业授权人员审核,确保其合法性。9.3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9.3.1施工企业应依据分包合同对分包方的下列施工和服务条件进行验证和确认:1项目管理机构;2进场人员的数量和资格;3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与设施。9.3.2分包项目实施前,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进行施工和服务要求交底,审批分包方编制的施工和服务方案。9.3.3对分包方的下列施工和服务过程,施工企业应进行监督管理:1关键岗位、技术措施、质量控制、人员变动和材料验收;2施工进度、安全条件、污染防治和服务水平。9.3.4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应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的依据。9.4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9.4.1分包方自检合格后,施工企业应按照设计文件、验收规范和分包合同对分包工程实施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9.4.2项目部应对分包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重新验收。9.4.3分包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按照竣工资料归档要求和分包合同约定,验收分包方移交的归档资料。10工程项目质量管理10.1一般规定10.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工程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变更和服务做出规定。10.1.2项目部负责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10.2质量管理策划10.2.1施工企业应收集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所需的信息。10.2.2施工企业应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并明确下列策划内容:1质量目标;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3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4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和相关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活动分析;5人员、技术、施工机具及设施资源的需求和配置;6进度实施及偏差控制措施;7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专项方法;8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计划及相关标准;9质量问题及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10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11应收集的工程管理信息、形成的记录及传递要求;12与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沟通、协调方式;13质量控制措施;14其他要求。10.2.3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形成文件,经审批后方可实施。10.2.4施工企业应对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10.3工程设计10.3.1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按照设计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设计,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进行控制。10.3.2施工企业应明确工程设计的依据,对其内容进行校对、审核,并保存相关记录。施工企业应按照设计策划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评审、验证和确认记录应予以保存。设计结果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形成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0.3.3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并保存相关实施记录。10.4施工准备10.4.1施工企业应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项目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对结果进行确认。10.4.2项目部应确认施工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报审、报验,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10.4.3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应在实施前进行交底,并保存适当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阶段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0.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1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通过下列活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1正确使用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作业指导书。必要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2调配合格的操作人员;3按需求配备和使用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4按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查;5按要求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6合理安排施工进度;7对成品、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8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响应与监控;9对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10确保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得到控制;11保证各项变更满足规定要求。10.5.2当施工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工程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时,项目部应在工程实施前或实施中进行下列确认:1对技术文件和工艺进行评审;2对施工机具和人员的能力进行核实;3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环境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4记录必要的确认活动。10.5.3项目部应负责工程移交期间的产品防护。10.5.4根据施工状态的控制需求,施工企业应进行施工过程标识,重要过程应具有可追溯性。10.5.5施工企业应保持与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沟通、协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并保存必要的记录。沟通、协商的内容应包括:1工程质量情况;2工程变更与协商要求;3工程质量有关的其他需求。10.5.6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记录的形成应与工程施工过程同步,内容包括:1图纸的接收、发放、会审与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2施工日记;3交底记录;4岗位资格证明;5工程测量、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检查验收记录;7施工机具、设施、检测设备的检测验收及管理记录;8施工过程检测、检查与验收记录;9质量问题的整改、复查记录;10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规定的其他记录。10.6施工变更控制10.6.1施工过程发生变化时,施工企业应实施施工变更控制。10.6.2施工企业应规定相关层次施工变更的管理范围、岗位责任和工作权限,项目部应明确施工变更的工作流程和方法。10.6.3施工变更控制应确保质量偏差得到有效预防。变更控制依据下列程序实施:1变更的需求和原因确认;2变更的沟通与协商;3变更文件的确认或批准;4变更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相关施工活动的调整;5变更管理措施有效性的评价。10.6.4项目部应实施和跟踪施工变更管理,进行偏差控制。10.7交付与服务10.7.1施工企业应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交付,确保工程交付满足发包方要求。10.7.2施工企业应策划并组织服务的实施。服务由下列活动组成:1工程保修;2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工程使用说明;3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4工程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10.7.3在规定期限内,施工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信息应做出响应并组织实施,并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10.7.4施工企业应收集服务的有关信息,分析发包方的满意程度,评价质量管理持续满足发包方需求的能力。1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1一般规定11.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层次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职责和程序,并对检查、验收、检测设备、质量问题及事故处理、分包工程检查验收活动做出规定。11.1.2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策划,内容包括检查和验收的依据、内容、步骤、对象、人员、时间、抽样、方法和记录。11.1.3实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检测和相关资料管理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11.2工程质量检查11.2.1项目部应根据工程质量检查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质量实施检查,跟踪整改情况,并保存相应的检查记录。11.2.2施工企业应实施工程质量检查,并对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检查活动进行监控。11.3工程质量验收11.3.1施工企业应按设计文件、质量验收规范实施质量内部验收。项目部应确保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并在合格后按规定程序报验。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转序和交付。11.3.2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企业应组织内部验收,按规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实施相关的质量整改。11.3.3施工企业应按工程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关要求,收集、整理工程资料和竣工验收记录。11.3.4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相关方移交竣工资料,提交的资料应符合归档整理的规定。11.4检测设备管理11.4.1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需要,确定和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11.4.2施工企业对检测设备的管理应符合下列条件:1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2使用前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验收;3按照规定的周期检定或校准检测设备,标识相应状态,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保存检定或校准记录;4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依据;5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在使用期间保持其完好状态;6在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评价和记录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并对检测设备产生的质量问题采取适当措施;7为保证用于质量检测的计算机软件的适宜性,在使用前进行确认或再确认。11.5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11.5.1施工企业应规定质量问题的分类标准和相应的处理流程,依法将质量事故报告相关方,并配合质量事故调查处理。11.5.2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经审批后实施。对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问题,整改专项方案应经原设计方确认后实施。质量问题的整改处理结果应进行检查验收。11.5.3施工企业应明确和实施质量事故责任追究的流程和方法。11.5.4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和事故处理相关记录,作为工程质量改进的信息。12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12.1一般规定12.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和改进管理制度。12.1.2施工企业应明确各管理层次和岗位的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改进职责,相关人员需具备符合规定的能力和资格。12.1.3施工企业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可靠、快捷、安全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利用质量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12.2质量管理检查12.2.1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需求,实施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包括年度审核和例行检查计划。必要时,形成相应的书面文件。12.2.2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应明确检查的内容、时机、步骤、人员安排、组织管理、记录和发现问题时的处理要求。12.2.3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应依据:1质量管理职责;2质量管理的重要过程和薄弱环节;3相关的建议和需求;4以往质量管理检查的结果。12.2.4质量管理检查应包括: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的执行情况;2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作业文件的落实情况;3各层次管理职责的落实程度;4质量目标的实现效果和工程质量的符合程度;5企业和相关方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12.2.5施工企业应实施年度审核和例行检查计划,编制审核和检查报告,提出不合格报告和整改要求,并形成相关管理记录。12.3质量管理分析12.3.1质量管理分析应确保其结果的有效性,分析程序包括:1收集质量管理信息;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3确定质量管理状态;4形成信息分析结果。12.3.2施工企业应规定收集质量管理信息的途径,获取下列相关信息: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4合作方的质量管理能力;5工程设计校审和批准、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各类质量管理检查和评价;6工程建设相关方对质量管理的评价;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执行情况;8行业、专业机构的质量信息及其他施工企业的经验教训;9市场需求及工程质量发展趋势;10知识管理的情况;11其他。12.3.3针对获取的质量管理信息,施工企业应进行质量管理分析,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需求。质量管理分析的结果包括:1工程建设相关方对工程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2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服务质量达到要求的程度;3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情况;4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发展趋势以及改进的需求。12.4质量管理评价12.4.1最高管理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策划并实施质量管理评价,识别改进机会、提出改进需求,并形成质量管理评价记录。12.4.2质量管理评价应涵盖下列内容并形成结果: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工程设计、施工和服务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潜在问题预测、改进机会和体系变更需求;3工程设计、施工和服务质量的改进需求;4以往质量管理评价的跟踪措施;5资源需求。12.5质量管理改进12.5.1施工企业可依据质量管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组织变更、风险变化、新的机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施工企业应规定相关的应用范围、时机和步骤。12.5.2根据已识别的质量改进需求,施工企业应确定改进的优先顺序、领域、目标和措施,实施并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应修改相应的管理制度。质量改进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已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2对潜在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12.5.3对改进措施中所识别的新的质量问题或控制需求,施工企业应对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在实施前进行评价,以确保纠正、预防措施的充分性。12.5.4按照企业发展需求,施工企业可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制度和方法。12.5.5施工企业应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活动的记录及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63、《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GB50358-20054、《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379-20065、《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380-2006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58、《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1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1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1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4、《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15、《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02-20101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15条文说明目录451总则453质量管理基本要求453.1一般规定463.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73.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49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503.5文件和记录管理514组织机构和职责514.1一般规定524.2组织机构524.3管理职责535人力资源管理535.1一般规定535.2人力资源配置545.3培训566投标及合同管理566.1一般规定566.2投标管理576.3合同管理577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577.1一般规定587.2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587.3安装调试与验收597.4使用与维护608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608.1一般规定608.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628.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638.4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638.5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648.6不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649分包管理649.1一般规定659.2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669.3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679.4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6710工程项目质量管理6710.1一般规定6810.2质量管理策划6910.3工程设计7010.4施工准备7110.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7310.6施工变更控制7410.7交付与服务741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7411.1一般规定7511.2工程质量检查7611.3工程质量验收7611.4检测设备管理7711.5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7812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7812.1一般规定7912.2质量管理检查7912.3质量管理分析8012.4质量管理评价8112.5质量管理改进1总则1.0.1本规范确定了施工企业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行为准则,是施工和服务质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本保证。1.0.2本规范所确定的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一般内容,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要求。第10章中的第3节工程设计对没有设计资质的施工企业不予要求,但是提倡在实施施工详图设计时,应用本条款。本规范在提出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创新。1.0.3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时,可以本规范为基础,根据需要增设其他要求。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管理均可依据本规范。1.0.4考虑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兼容性,本规范可以有效满足与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要求,以适应施工企业管理体系集成化的需求。3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一般规定3.1.1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企业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施工企业需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书面文件。3.1.2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需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质量管理活动的策划,明确其目的、职责、步骤和方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按照策划的结果进行并需保证资源的落实。策划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在调查、分析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未来(某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构思和安排,制订和选择合理可行的执行方案,并根据目标要求和环境变化对方案进行修改、调整的活动。策划的结果不一定形成文件,需按相关法规和企业制度要求执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有效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策划要求。3.1.3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需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检查、监督、分析和评价,以确定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明确改进的必要性和方向,通过改进活动的实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3.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1质量方针是由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制订的企业质量宗旨和方向。建立质量方针具有以下意义:1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规范其质量行为;2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向和原则;3是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标准。质量方针需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生效。施工企业可自行确定质量方针发布的形式,可以单独发布或并入施工企业的其他管理文件中发布。质量方针的内涵需清晰明确,便于员工对质量方针的理解和实施。3.2.2对质量方针的评审和修订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企业需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保持质量方针的适宜性。3.2.3质量目标的建立需为施工企业及其员工确立质量活动的努力方向。质量目标需与其他管理目标相协调。质量目标可以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年度目标等形式确定,并需使各目标协调一致。3.2.4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施工企业需通过适当的方式明确质量目标中各项指标的内涵。施工企业各管理层次需按照质量目标管理制度的要求监督检查质量目标的分解、落实情况,并对其实现情况进行考核。可以设置更加详细的质量绩效指标用于目标考核。质量目标考核结果需作为质量管理改进的依据。3.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1影响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包括:1发包方的需求;2质量目标的影响;3与相关方的关系;4内部管理和发展战略;5资源提供与技术变更;6内外部环境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方面。施工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理念、价值观、宗旨、发展方向、资质、品牌、产品结构、设计能力、施工能力、核心技术、人力资源、资金实力、运营模式等。相关方包括:直接顾客(发包方),最终使用者,供应方,分包方,监理、勘察、设计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企业宗旨、发展方向一般是以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体现的。3.3.2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指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需以有效实施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为目的,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质量管理有关工程服务方面的管理内容在第10章予以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制订相关制度,确定质量管理活动的准则和方法;2制订质量管理活动的计划、方案或措施。“11工程竣工交付及服务”包括工程交付、竣工后保修和施工过程服务的质量管理要求。3.3.3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需分析原有质量管理基础,对照本规范调整、补充和完善质量管理要求。施工企业可根据需要将其他必要的管理内容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也可委托管理层中的其他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活动,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明确其责任和权利。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需明确并合理界定质量管理范围,以确保质量管理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特征。适宜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所处的客观情况的适宜程度。这种适宜程度应是动态的,即质量管理体系需具备随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调整或改进的能力,以实现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充分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全部质量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的程度,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过程展开和受控是否全面,也可以理解为体系的完善程度。有效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程度。即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对于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程度。3.3.4施工企业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需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包括稳定的实现产品、服务要求和顾客满意,预防和减少非预期的影响。3.3.5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说明需表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概况,以满足对内管理或对外声明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说明的内容需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或引用),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界定。质量管理范围及说明可采取适宜的形式和结构,可单独形成文件,也可与其他文件合并。质量管理制度的结构、层次、形式可根据需要确定。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应侧重于对各项活动的操作性规定,并考虑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质量管理制度可以直接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形成书面的质量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作业文件是指支持质量管理制度所需的操作规程、工法、作业指导书等管理性及技术性要求等。文件化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作业文件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媒体形式。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3.4.1施工企业需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范围、深度及方法,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的资源。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资源,其包括知识。知识需得到保持、保护,需要时便于获取。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施工企业需考虑现有的基础,确定如何获取必要的知识。同时需根据规定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3.4.2施工企业需考虑质量管理集成化的实施需求,把安全、进度、环境、社会责任、成本等与质量管理进行系统融合,以达到质量管理综合增值的目的。3.4.3施工企业对所有质量管理活动需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的职责、依据和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明确改进目标,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质量管理活动的效率。3.5文件和记录管理3.5.1文件管理的范围需包括与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支持性文件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工作依据等。3.5.2施工企业需规定各类文件的审批职责,按照确定的范围发放文件,保证所有岗位都能得到所需的文件。当文件进行修改时应及时更新原有文件,并发布
/
本文档为【GBT 50430-201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