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2010-06-07 41页 pdf 410KB 10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0211

暂无简介

举报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朝鲜 • 外文出版社 •平壤 主体 98 年(2009 年) 目 录 前 言································································································ 1 一 古代的国号 ·······················...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 朝鲜 • 外文出版社 •平壤 主体 98 年(2009 年) 目 录 前 言································································································ 1 一 古代的国号 ·········································································· 2 (一) 第一个国号“朝鲜” ····················································· 2 国号“朝鲜”的别称 ···················································· 5 (二) “扶余” ········································································· 9 (三) “句丽” ······································································· 11 (四) “辰国” ······································································· 12 二 中世纪的国号···································································· 14 (一) 三国时期 ······································································· 14 千年强国“高句丽” ·················································· 14 汉山、负儿岳与“百济” ·········································· 17 古朝鲜游民建立的国家“新罗” ······························ 20 “伽倻” ······································································ 22 (二)以“海东盛国”闻名于世的“渤海” ························ 24 (三) 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 ··········································· 27 继承高句丽的高丽 ······················································ 27 “Korea”的由来 ························································ 31 (四) 李王朝的成立及其国号“朝鲜” ······························· 34 三 国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36 1 前 言 一般地来说,国号反映当代人们的始源、愿望和宗教信仰等,包 含着这个国家人民一代接一代地以智慧和才能征服自然和开辟社会的 历史。 有些国家以单一国号载入史册,而有些国家则继承悠久的历史传 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朝鲜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也有许多国家兴亡盛衰,各个国家都拥 有自己的国号。 朝鲜民族历史上存在过朝鲜(古朝鲜)、扶余、句丽、辰国等奴 隶国家和继承这些国家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伽倻、渤海、高丽、 朝鲜(李王朝)等封建国家。 在这篇文章中,准备不谈及每个历史时期存在时间较短的小国的 国号,主要以在朝鲜历史上起过骨干作用的国家国号为中心,介绍其 历史意义和由来。 编 辑 部 2 一 古代的国号 (一) 第一个国号“朝鲜” 朝鲜(古朝鲜)是公元前 30 世纪初由檀君建立的朝鲜历史上的第 一个古代国家,“朝鲜”是在朝鲜历史上出现的头一个国号。 朝鲜的考古学家们通过对檀君陵的发掘,从科学上证明了长期作 为神话中的人物的檀君,是在平壤出生,建立了古朝鲜的实在的人 物。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朝鲜民族第一个古代国家的成立及其历史,科 学地阐明了朝鲜人民在五千年悠久历史上一向引以自豪的“朝鲜”是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号之一。 有关檀君建国事迹的国内外的文献,都记述了檀君建国,并把国 号定为朝鲜的事实。 在现存的文献中,第一次记述了檀君神话的《三国遗事》,就檀 君建国与制定国号的过程写道: “古记云:昔有桓因……子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 下视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府印三个,遣往理之。雄率徒 三千,降于太伯山顶(即太伯今妙香山)神檀树下,谓之神市,是谓 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 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 3 祈于神雄愿化为人。时神遗灵艾一炷、蒜二十枚曰:‘尔辈食之,不 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 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无与为婚,故每于神檀树下咒愿有孕。雄 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号曰檀君王俭。……都平壤城,始称朝 鲜。” 比这早一些的文献—中国《魏书》里也把檀君所建的国家叫做 “朝鲜”。《三国遗事》所援引的《魏书》里写道:“乃往二千载有 檀君王俭立都阿斯达开国号朝鲜。” 朝鲜这个国号传到国外,最早记述这个国号的史书是公元前 7 世 纪的。记述公元前 7 世纪事实的《管子》 里,就出现同中国进行交易 的朝鲜这个国号。 朝鲜历史学界已考证,“朝鲜”这个国号同朝鲜的阿斯达、平壤 等地名和建国始祖檀君有密切的关系,其含义为太阳升起的东方的国 家。 古朝鲜语里,平壤的“平”指“平原”,“壤”指“江河”,所 以,平壤是穿过平原的一条江的意思,后来渐渐把傍着这条江的村庄 也叫做平壤,到头来把奠都的地方也叫做平壤。 古朝鲜语里“阿斯达”的“达”是“山”的意思,“阿斯”是 “早晨”、“头”(axi)(“头一遍”的“头”——译者注)、“新” (sai)的意思。 “到了早晨”叫“天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阿斯”与“新” 是相通的。 4 “阿斯”与太阳、东方也有关系,其语源为“红”、“亮”。要 天亮就得太阳出来,早晨的阳光既红又亮,所以朝鲜语里的“阳光” 的“光”叫“bic”也叫“bal”。由于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出来,所以 “sai(新)”与“太阳”、“东方”也有关系。朝鲜语里东风叫“sai 风”,东方叫“sai 方”,这就说明这一点。 由此可见,“阿斯达”由来于古朝鲜语的“东方”、“早晨”、 “新”、“亮”,其语源为“火”、“光”。也就是说“阿斯”就是 阳光鲜明的早晨、带来光明的东方的意思。 阿斯达位于与檀君朝鲜的建国有关的平壤市江东郡。江东檀君陵 的东侧有与阿斯达有关的阿达山。 朝鲜人自古把“朝鲜”中的“朝”解释为早晨,阿斯;“鲜”解 释为朝鲜语中的“bul、bak、bic”即“火、光”的意思。 总之,“朝鲜”这一词里包含着指古朝鲜京都地名的“阿斯达” 与“平壤”的意思,其词义为“鲜明的早晨”、“带来光明的东 方”。 第一个国号“朝鲜”反映朝鲜民族的始祖、古代国家的缔造者檀 君的称谓。 考察历史可以看出,每当新王朝成立或政权交替时重新定国号, 这是一般的惯例。新定的国号反映掌握政权的主导势力的政治理念, 这种理念的代者就是新王朝的缔造者。 檀君是朝鲜的建国始祖。因此,历代的文献都对此作了应有的评 价,而且各个朝代、各个时代都把檀君崇拜为民族的始祖。 5 记述檀君传说的历代史料都强调檀君的祖父是桓因,檀君的父亲 是桓雄,也就是说,檀君是天神桓因的孙子。据《应制诗注》援引的 《古记》,与檀君结婚的非西岬河伯的女儿生了个儿子,名叫夫娄。 “夫娄”就是朝鲜语中的“bul”(火),是与太阳有关的名字。 天神血统的檀君反映一个重要的问题。“檀君”的“檀”指“朴 达”。“朴达”是“檀君”所属的宗族名,也是这一宗族所居住的地 名。(朝鲜语中的朴达——bakdal,与“檀”同义,于是借用汉字 “檀”来标记“朴达”)。 古朝鲜的建国集团,崇拜天(太阳)神,认为天(太阳)是最高 神、祖宗神,并宣称自己是天神的后孙,把自己的宗族起名为“朴 达”族。“朴”,朝鲜语音为 bak,“亮、光明”的意思。 檀君是朴达宗族的头一个首领,后来建国,成为国王,被人们称 为“朴达(倍达)君”。 由此可见,檀君的称谓里,包含着“太阳的后孙”、“天降的国 王”的意思,也可以看出,义为朝日鲜明的朝鲜这个国号同其统治者 檀君(朴达君)这个称谓是有密切关系的。 如上所述,朝鲜这个国号与建国之地平壤、阿斯达这个地名、檀 君这个君主称谓、“朴达”这个宗族名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同时, 这些都渊源于成为朝鲜民族母体的檀君朝鲜居民固有的信仰和思想。 国号“朝鲜”的别称 檀君所建的第一个古代国家的国号是朝鲜。檀君朝鲜以后,陆续 6 出现了许多新的王朝或国家。为了突出檀君朝鲜的血缘及政治继承关 系,这些王朝或国家依然沿用了朝鲜这个国号。为了区分这些国家, 历史上在朝鲜这个国号前面多加了一个划分血统与时期的词语,出现 了“古朝鲜”、“王俭朝鲜”、“前朝鲜”、“后朝鲜”、“满朝 鲜”、“李氏朝鲜”等别称。 古 朝 鲜 起初“古朝鲜”这个称谓,是为了同后来的满王朝相区别而起的 檀君王朝—朝鲜的别称,指从建国到准王朝时代。“古朝鲜”这个称 谓,为满王朝的敌对势力—亡命的准王一派和后世的准王信奉者们所 提倡,又为后新罗史学家所沿用。 1392 年李成桂一派灭高丽王朝以后建立了新的王朝。为了提高国 家的威望,沿用了朝鲜民族历史上最初出现的国家的国号—“朝鲜” 这个国号。于是为了同李氏朝鲜相区别,有必要把存在了一千几百年 的“朝鲜”改称为别的名称。到这个时期,祖先们历史上称谓的“古 朝鲜”所包含的原来的概念(即满朝鲜以前的朝鲜)就没有必要了。 这样,“古朝鲜”所指的对象发生变化,指从檀君朝鲜到满王朝的朝 鲜即李氏王朝以前历史上曾存在过的“朝鲜”。当然,并不是李氏王 朝初期就把李氏王朝以前存在过的“前朝鲜”、“后朝鲜”、“满朝 鲜”等三个王朝一并叫做“古朝鲜”的,而是把三个王朝分别称谓 的,到了后来才渐渐把这三个王朝一并叫做“古朝鲜”,但起初这样 称谓的人还不很多,到了近代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三国以前的历史予 7 以关注并深入进行研究才广泛地这样称谓的。 后 朝 鲜 在前朝鲜内部由于势力对比发生变化,带来了王朝的交替,新出 现的王朝就是后朝鲜。后朝鲜完全继承了前朝鲜的一切传统。 继承和发展了檀君朝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后朝鲜,到 了公元前 4 世纪末国力相当强大,足以能够用外交途径制止和粉碎燕 朝的武装进攻企图。公元前 3 世纪初受到燕朝将军秦开的侵略,辽河 以西直到满潘汗的地区被陷落,不久收复了直到大凌河界线的地区。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以后,后朝鲜与秦朝相对 峙,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公元前 3 世纪末,秦朝灭亡,汉朝成立之际,西北部的形势很紧 张,于是后朝鲜的准王命令满维持西北国境地区的安全。 满在西北国境地区奠定了自己的军事政治基础,于公元前 2 世纪 初以保卫京都和王室不受汉朝侵略为借口,率领自己的军队出其不意 地攻打了准王。毫无戒备的准王及其一派向南逃避,从而后朝鲜为满 朝鲜所交替。 满 朝 鲜 满是公元前 3 世纪初居住在被燕朝占领的辽西地区的古朝鲜残留 民的后孙。于公元前 3 世纪末,他来到古朝鲜后,执行了保卫古朝鲜 边境的任务。 8 满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以后,阴谋颠覆后朝鲜王朝,篡夺政权,借 用侯王的地位,置力于其准备工作。他首先在自己的侯国内为发展经 济,奖励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了同汉朝、匈奴等邻国的贸易, 又吸收从中国来的古朝鲜难民,安定他们的生活,征集青壮年,加强 了武装力量。 满成为侯王以后,过了十多年的公元前 195 年,汉朝内部发生了 燕王卢绾的叛乱事件。以周勃为总指挥的汉朝中央讨伐军,为镇压卢 绾势力,向燕国进攻。燕国土地狼烟四起,许多难民逃到古朝鲜来。 满伺机发动政变,于公元前 194 年派人向准王做假:“汉朝 军队分十路向我国进犯,我准备回去保卫王宫。”他本人率领许多武 装力量出其不意地向王俭城(平壤)机动。 准王无法知道满的叛乱—政变企图,后来才急忙采取措施,但为 时已晚,未能制止满的进攻。准王率领亲信大臣、家属和警卫人员, 顺大同江而下,利用海路,逃到了马韩。这样,古朝鲜的第二个王 朝—后朝鲜灭亡,成立了新王朝。 满依然奠都于王俭城(平壤),基本上维持后朝鲜的统治机构和 各种,国号也沿用“朝鲜”这个国号。历史上把这个王朝叫做 “满朝鲜”。 新王朝的统治集团加强了王权,整顿了统治体制,加强了军事力 量和经济力量等,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但 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加深了奴隶制度的危机。由 于社会内部的混乱和危机,满朝鲜未能击退汉朝军队的入侵,于公元 9 前 108 年宣告灭亡。这样,存在了将近三千年的古朝鲜就不再存在 了。 (二) “扶余” 占据北部松花江流域—吉林长春地区的扶余,于檀君朝鲜的强盛 期—公元前三千年期中叶,在古朝鲜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下, 成为古朝鲜的一个侯国。在吉林—长春地区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同檀君 朝鲜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这就说明这一点。 逐渐壮大成为强大势力的扶余侯国,利用檀君朝鲜进入衰退期的 机会,摆脱了檀君朝鲜的支配,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扶余国的国号,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很早以前就传下来。 中国战国时代(公元前 5~公元前 3 世纪)的文献《山海经》里, 把扶余国写成“不与国”。 扶余人在扶余成为檀君朝鲜的侯国之前就和古朝鲜人是同一血 统,是朝鲜古类型人。扶余成为檀君朝鲜的侯国,过了几百年以后, 成为朝鲜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们被古朝鲜的朴达族吞并以 后,自称为夫娄族,意为他们和朴达族是同一宗族。《帝王韵记》反 映这种历史事实指出:“朝鲜、尸罗、高礼、南北沃沮、东北扶余、 濊与貊皆檀君之理(裔)。” 这些事实说明,扶余人渊源于檀君朝鲜的朴达族。 和檀君朝鲜的居民一样,扶余人也崇拜了太阳(天)和火。从扶 10 余的建国传说中可以看到,扶余人崇拜了天、阳光(光明、亮)以及 天(太阳)与人之间的媒介物—鸟(鸟卵)。 扶余人称谓自己的建国始祖和王的名字的时候,总是和太阳、天 联系起来。通过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扶余人崇拜天(太阳)。 扶余的建国始祖—“东明”或“解夫娄”,都是与天、太阳有关 的词语,“解夫娄”中的“夫娄”与扶余这一国号是同一音价。 扶余的建国始祖—“东明”,是“天降的人”或“上帝的儿子”的 意思,这是与扶余人崇拜天神有关的。再说,“解夫娄”是“解”与 “夫娄”相结合的,都与太阳有关联。“解”(鼓),按朝鲜语音指 太阳;“夫娄”按朝鲜语音指光亮、光明。 在扶余,是在始祖神崇拜与天神崇拜相结合的时期,建国者的名字 与称号同太阳(天)联结起来的。扶余人在建国的时候,把他们崇拜 对象和宗族名照搬为建国者的称号或国号的。 通过扶余人举行祭天活动也可以看出他们崇拜太阳(天)的事实。 扶余人每年以“迎鼓”之名举行国家规模的祭天活动。“迎鼓”的 “鼓”是指太阳的古朝鲜语。由此可以看出,在扶余,以“迎鼓”之 名举行的祭天活动,就是“迎接太阳的仪式”,也就是接受上帝的意 志和启示并按此意志和启示决定国事的活动,是反映他们崇拜天神思 想的。 11 通过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扶余这一词包含着太阳(天)和火的意 思,从扶余人把太阳和火作为绝对的存在加以崇拜的事实,也可以看 出扶余是他们为表明自己是檀君朝鲜族的后孙而确定的国号。 (三) “句丽” 古代国家句丽这一国号后来为高句丽国号所继承,进而为继承高 句丽的统一国家政策成为第一个统一国家的高丽国号所继承。所以, 继承了这一国号的高句丽、高丽的国号反映句丽这一国号所包含的意 思、其由来以及血缘继承关系。 句丽,按古朝鲜语,是“伟大”、“神秘”的意思。其具体内容 准备在高句丽国号部分里谈,这里只谈句丽国的成立过程。 句丽国是朝鲜古代国家之一,高句丽建国以前,占据以浑江和鸭 绿江中流一带为中心的地区。 成为一个独立的古代国家之前,句丽是檀君朝鲜领域里的一个政 治势力。 句丽山多平原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 低。后来受到檀君朝鲜的影响,经济文化逐渐发达,公元前三千年期 中叶,成为古朝鲜的侯国。在句丽地域里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同古朝鲜 居民的文化基本上一致这一事实说明这一点。 从句丽人的石棺墓里出土了琵琶形短剑和琵琶形矛头,在各地发 掘的支石墓的构造与檀君朝鲜晚期支石墓的构造一样。 句丽地区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到了公元前 2000 年期中叶,农 12 业、畜牧业和各种手工业相当发达。估计是从公元前 9—5 世纪的吉林 省集安县五道岭沟门的垒石墓里出土了窄面铜短剑和窄面铜矛头等青 铜兵器、青铜斧类、细纹铜镜等各种青铜器以及斧刃形铁箭镞。公元 前 1000 年期初句丽地区使用如此发达的各种青铜器和铁器,这说明公 元前 2000 年期这一地区青铜器文化相当发达。 由于生产增长,句丽侯国的统治者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于是他们 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统治权,成长为与趋向没落 的檀君朝鲜的中央王权相对立的独立的政治势力,终于在前朝鲜(檀 君朝鲜)为后朝鲜交替的时期,成立了独立的句丽国。 句丽从古朝鲜获得独立以后,确立了统治体系,加强了军事力 量,从而保证了领土完整,巩固了国家的独立地位。随之,公元前 11 世纪前后,句丽作为一个古代国家出现,闻名于世。 后来,句丽内部发生和发展了新的封建关系,奴隶主贵族之间为 占据更多的财富和奴隶而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公元前 3 世纪初,高朱 蒙集团从扶余迁徙到句丽,于公元前 277 年替代椽那部王朝,成立了 新的封建国家—高句丽,奴隶占有制的句丽国宣告灭亡。 (四) “辰国” 到了公元前 3000 年期中叶,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被划入檀君朝鲜 的版图之内,从此受到古朝鲜的影响,逐渐过渡到古代社会。 当时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有许多新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小国。小国 都拥有自己的统治机构和常备武装力量。在这些政治集团中,势力最 13 大的是檀君朝鲜王朝的奴隶主阶层。他们和居住在朝鲜西北地区的居 民一道南下,同当地的土著民融为一体,又同从朝鲜东北地区迁徙来 的居民结合起来,给了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居民以很大的经济、文化 的影响。生活在阶级社会里的檀君朝鲜居民,到了新地方也依然维持 了自己的生活秩序。 檀君朝鲜的君主对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许多小国采用通过小国 君主进行间接统治的形式,实行侯国制,很自然地确立了对这一地区 的统治。这样,在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并存的许多小国,长期作为檀 君朝鲜的侯国存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势力较大的一些侯国中间,出现了分立于 古朝鲜王朝之外的倾向。这种分立的倾向,随着他们经济基础的 巩固更加浓厚,在檀君朝鲜为后朝鲜交替的时期,变为现实,在古朝 鲜早就处于半独立状态的朝鲜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小国政治集团逐渐壮 大成为独立的势力,在公元前 12 世纪前后都合并起来,成立了古代国 家—辰国。辰国国号中的“辰”,在古朝鲜语中“sa、sai、xin”指 东方。朝鲜语中东风叫做“sai 风”。从此可以看出“sa、sai、xin” 指东方。 《三国遗事》称渤海国为“震旦”(东方的早晨),别的国家则 称渤海为“海东盛国”。 据《魏略》记载,辰国位于古朝鲜的东边。但事实却不然,实际 上辰国位于古朝鲜的南边。《魏略》中所以说辰国位于古朝鲜的东 边,是因为沿用了辰国人自称为“东方之国”这一提法的缘故。也就 14 是说,反映辰国人的信仰和观念的“东方”—“辰”成为国号以后, 辰国人和古朝鲜人都无视地理位置,称辰国为“东方之国”。 因为辰国是从古朝鲜(原是古朝鲜的侯国)分离出来的,而且其 居民都是古代朝鲜人,所以辰国人也和古朝鲜人、扶余人、句丽人一 样,崇拜“太阳”和“太阳升起的东方”,并把它看成是神圣的。 如上所述,辰国这一国号中的“辰”反映了古代朝鲜人即辰国人 的信仰和观念。 二 中世纪的国号 (一) 三国时期 千年强国“高句丽” 高句丽建国传说里有高句丽始祖王—高朱蒙的出生成长与建国过 程、制定国号的内容。 高朱蒙“至卒本川,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遂都焉。而未遑 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因以高为氏。” (《三国史记》卷 13,高句丽本记,东明圣王) 这种内容在《世宗实录》卷 154,平安道平壤府灵异条里也有记 载。 通过上述的传说,可以知道东明王建国后制定的国号是高句丽, 国号的头一个字“高”与东明王的姓有关。由此可以看出高句丽这一 15 国号不是一个词组成,而是由“高”和“句丽”等两个词组成。 据一然对《三国遗事》高句丽条的注释,高句丽的建国者高朱蒙 (东明王)“原来姓解(朝鲜语音为 hai,指太阳,这里是借用“解” 字来标记 hai 音的——译者注),是天帝的儿子,因为是受到阳光出 生的,所以他本人定自己的姓为高。”高句丽统治者的姓—“高”字 与“解”字有关联这一事实,通过《三国遗事》的记载也可以看出 来。《三国遗事》王历条里写道,东明王姓高,但又写道从他的儿子 琉璃王到第四代闵中王都姓解。 古朝鲜语里“解”与“高”都指太阳。当然,有关高朱蒙出生的 故事都是幻想的传说。但是,给高句丽的建国者安上古朝鲜语指太阳 的“高(解)”姓,又把他描绘成“天帝的儿子”、“太阳的儿 子”,这显然是统治阶级要把高句丽的建国始祖描绘成拥有超人的能 力的上帝的子孙,以便用来加强对人民的阶级统治的。与此同时,这 又反映了在始祖神崇拜思想广泛传播的当时环境里,高句丽人希望由 拥有神秘经历的特出的始祖王建立起来又受他保护的高句丽国家比别 的国家优越,与日月同辉这种朴素的信仰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高句丽这一国号里的“高”字,是建国者东明王 的姓,又指太阳,因此,高句丽这一国号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建国始 祖是“太阳的儿子”,这一国家是“高氏句丽”即“太阳之国(太阳 子孙之国)”。 “句丽”是神秘、伟大的意思。 现代朝鲜语中“geruk”是“伟大、神圣、大”的意思。中世纪叫 16 “gerigyi”或“gerukyi”,古代叫“geru”。高句丽时期“geru” 是“神秘、大、神圣”的意思。 这说明,高句丽这一国号里的句丽,是固有朝鲜语,是神圣的、 伟大的、大的意思。 《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广开土王陵碑、牟 头娄墓志铭、《隋书》等里,都把高句丽统治者的称号写成“大王 (太王)”、“圣王”、“明王”、“神王”、“好王”、“好太圣 王”、“圣帝”等,特别是给初期王授予谥号时选择的都是“东明圣 王”、“琉璃明王”、“大武神王”等含有“神圣、明亮、神”等意 思的词。 高句丽人的坟墓—牟头娄墓的墓志铭里堂堂正正地宣称高句丽国 是“名震四海的最神圣的国家”。高丽的诗人李奎报称高句丽为“圣 人之国”。这些事实说明高句丽这一国号里含有神圣、神秘的意思。 因此,当时外国人也把高句丽或继承高句丽而成立的渤海叫做高句丽 或句丽。 考察句丽和高句丽这一国号的继承关系就可以知道,高句丽这一 国号不是新制定的,而是照搬前古代国家句丽这一国号的。 从扶余避难来的朱蒙不是依靠武力驱逐原有势力,而是他本人成 为句丽王的驸马后,继承王位,建立新王朝的。因此,他为了与原王 朝相区别,在原国号句丽前面加个自己的姓高字,叫做高句丽,意思 就是“高氏的句丽”。 高句丽建国前后的历史时期,成立新王朝的时候,为了突出历史 17 的继承性和正统性,不制定新的国号,而沿用前王朝国号的事例是很 多的。继承檀君朝鲜的后朝鲜、满朝鲜或者是高丽、李氏朝鲜都是这 样的。 高句丽继承了渊源于檀君朝鲜的句丽的国号,所以古朝鲜灭亡以 后,高句丽恢复了古朝鲜的原领土和居民,从而成为古朝鲜的历史继 承国。《三国遗事》王历条里把高句丽的建国始祖高朱蒙写成“檀君 的儿子”。这说明,古朝鲜和高句丽就像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样, 高句丽是古朝鲜的历史继承国。因此,当时中国等邻国都称高句丽为 朝鲜。 高句丽被称为含有“东方之国”的意思的“朝鲜”这一事实,突 出了古朝鲜和高句丽历史之间的继承关系和高句丽这一国号的意义。 如上所述,因为高句丽这一国号是拥有一千年历史的强大国家的 国号,所以高句丽以后的许多国家继承这一国号,为重建高句丽而进 行努力。高句丽灭亡后 670 年初成立的“高句丽国”或 7 世纪 80 年代 以义州为中心成立的高丽国、后来属于大祚营成立的渤海国的“高句 丽侯国”都是属于这一类国家的。这一国号后来为朝鲜的第一个统一 国家高丽所继承,广为世人知晓。 汉山、负儿岳与“百济” 公元前 3 世纪中叶从高句丽分离出来的一股势力建立的百济的国 号,在历史文献上的记载是多样的,在百济国存在的期间有了不少变 化。 18 百济这一国号里的“百”同“白山(太伯山)的“伯”或“白 垩”的“白”一样,具有“白”、“亮”、“光明”的意思。其基本 词义是“亮”、“光明”。 “济”的朝鲜上古音为“die, da,dala”。古代日本把百济叫做 “gudala”,这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古代日本人说的“gudala”中的“dala”是把古朝鲜语“jie” “dala”照搬的,指“山”。“gu”是把古朝鲜语“太阳”、“火” 音译的。 在百济,把始祖王扶余温祚也叫做高温祚,把百济王的姓—扶余 氏也叫做高氏。 在扶余,指太阳的解姓,随着高朱蒙的南下,在高句丽叫做 “gaolao”,在百济叫做“fuye,gao”,通过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当时 “hai,gao,gu,fuye,fulu”等都是指太阳或火的。百济的日本语音 “gudala”中的“gu”也有同样的意思,是“朴达”、“明亮的山”这 一百济语的日语音译。如上所述,“百济”这一国号,是把古朝鲜语 “bakdar”借用汉字标记其语音的。(“bakdar”借用汉字标记其语音 的就是“朴达”—译者注)其义为“明亮的山”。 百济人把“明亮的山”制定为他们的国号,这一事实通过建国传 说也能看出来。 “遂至汉山,登负儿岳,望可居之地。沸流欲居于海滨。十臣谏 日:‘惟此河南之地,北带汉水,东据高岳,南望沃泽,西阻大海。 其天险地利,难得之势,作都于斯,不亦宜呼?’沸流不听,分其民 19 归弥邹忽以居之。温祚都河南慰礼城,以十臣为辅翼,国号十济 …… 沸流以弥邹土湿,水咸,不得安居。归见慰礼都邑鼎定,人民安泰, 遂惭悔而死。其臣民皆归于慰礼。后以来时百姓乐从,改号百济。” 上述的传说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从高句丽南下的沸流和温祚俩兄 弟选择建国之地的经过和结果。这里是依选择的建国之地的好坏来判 断建国者的能力和智略的。但同一时代的高句丽、新罗或伽倻的建国 传说里却是以出生的神秘或比技艺的结果来判断建国者的英明的。相 形之下,百济的建国传说更放异彩。 在这一建国传说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招致两个兄弟分裂和合并 的汉山与负儿岳这一山名。 汉山的“汉”是把古朝鲜语音“hana”的缩音,是“光明”、 “亮”的意思。所以“hansan”是“明亮的山”的意思。“负儿岳” 是“火山”或“明亮的山”的意思。 “负儿岳”就是“朴山”、“明亮的土地”、“明亮的地方”。 “汉山”是与百济人崇拜观念有关的重要的地方。这从百济初期 京都和后来壮大以后迁徙的京都都有“汉山”这一山名就可以看出 来。百济人南下以后定居的地区就是像建国传说中所说的那样,是有 “汉山”和“负儿岳”的慰礼。慰礼位于汉江北岸,汉山、负儿岳是 今日的北汉山(又名为三角山)和白岳,这已通过历史事实得到证 明。 《世宗实录》地理志里写道,这一三角山(北汉山)“位于都城 的北边,新罗时期叫做负儿岳,是都城的真山,叫白岳。” 20 再说,百济初步得到发展以后,迁都的时候,声称迁到“汉山” 脚下。 这第二个京都就是今日的京畿道广州地方,这里有汉山(南汉 山),这也是历史事实。 同一个山名在不同的地点并存,这与命名者的迁徙、他们的崇拜 观念有关。 “汉山”这一山名是由于百济政治集团的迁徙而产生的。百济人 每当迁都的时候都不明指具体的地名,而只说迁到“汉山山脚下”。 这些事实说明,百济人是把他们第一次定居,决定建国大业的地 方的地名“朴达”、“明亮的山”作为他们的国号的。 温祚集团是想通过这一国号首先要明确表明他们的来历的。也就 是说,他们想明确地表明,他们同檀君朝鲜以来崇拜火的“朴达宗 族”有血缘关系。同时,他们通过百济这一国号明确了他们是檀君的 后裔,崇拜“明亮”、“光明”和“太阳”。 百济这一国号含有古朝鲜语“朴达”、“明亮的山”的意思。通 过这一国号可以知道百济人是檀君的后裔,崇拜光明、太阳这一事 实,也可以了解到百济从高句丽分离出来以后,由小国逐渐壮大成为 强大的封建国家这一历史内容。 古朝鲜游民建立的国家“新罗” 历史上对新罗的标记多种多样,但它们原来古朝鲜语音为 “senaber”。借用汉字写成“徐那伐”。这通过历史文献可以证明。 21 《三国史记》写道,朴赫居世建国后,定国号为徐那伐;《三国 史记》地理志里把这一国号写成“徐耶伐”;《三国遗事》新罗始祖 赫居世条里把国号写成“徐罗伐”或“徐伐”。 “徐那伐”中的“伐”(朝鲜语音为 bel——译者注)是平原的 意思。 “徐那伐”的原词义为“新的平原”、“天明的平原”、“东方 的平原”。“京都”的朝鲜语音为“sewur”,这是从“sebele” “seber”派生的。 新罗这一国号反映新罗人的始源、信仰和愿望。 新罗人的祖先是自称为太阳(天)子孙的古朝鲜游民。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就新罗国的前身—辰国的辰韩斯罗 人的渊源写道,他们是“朝鲜的游民”或者是从“天上”下来的。 《三国史记》指出,“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为六村。”并指 出,辰韩斯罗六部人的祖先是古朝鲜游民。 受到古朝鲜文化的影响成为侯国的辰国,有许多从古朝鲜迁徙来 的人。古朝鲜灭亡后,许多古朝鲜游民迁徙到了“同族之国”辰国。 在庆尚北道永川郡、庆州市一带发现了许多窄面铜短剑等文物和 遗址,这说明古朝鲜人继续迁徙到这里来。正因为新罗是崇拜太阳的 古朝鲜游民建立的国家,所以他们就把“天明的地方”、“新的平 原”作为他们的国号。这通过新罗人对太阳(天)及同它有密切关系 的“新、卵”等崇拜观念也可以看出来。 正因为新罗是崇拜火(太阳)的古朝鲜游民建立的国家,所以他 22 们把他们建国始祖的称号也与火联系起来叫朴赫居世。《三国史记》 新罗本记始祖条就新罗氏族朴赫居世与卵(太阳)有关的事实写道: “高墟村长苏伐公望杨山麓,萝井傍林间,有马跪而嘶,则往观之, 忽不见马,只有大卵。剖之,有婴儿出焉,则收而养之。及年十余 岁,岐嶷然夙成。六部人以其生神异,推尊之,至是立为君焉。辰人 谓瓠为朴,以初大卵如瓠,故以朴为姓。” 这一始祖王的朴赫居世这一名叫做“弗矩内王”,是以光明治理 国家的意思,把“bak”(朴)解释为火,这说明他们是把始祖称号解 释为如同火(太阳)的东西的意思。 按照太阳崇拜观念,新罗把升太阳的地方叫做太阳升起新的一天 黎明的地方,便叫做“词脑伐”、“徐罗伐”。 《三国遗事》写道,新罗氏族朴赫居世的出生实在神秘,在东泉 即在“词脑伐”给他洗了澡,于是身上发光,鸟兽都雀跃跳舞,震天 动地,日月洒下光辉。 “伽倻” 公元前 2 世纪前后,在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辰国的一 个组成部分—弁韩的一个小国狗倻国,封建因素萌芽,逐渐成长发 展。基于这种封建因素,公元一世纪中叶,伽倻封建国家成立。 伽倻国是占据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洛东江右岸很大部分和左岸 一部分地区的封建附属国的联合体。 据《三国遗事》所援引的《本条史略》,伽倻国有金官伽倻、阿 23 罗伽倻、古宁伽倻、大伽倻、星山伽倻、小伽倻等 6 个国家,直到最 后,未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有时以金官伽倻和大伽倻为盟主 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国家的形式存在。指这 6 个国家叫做伽倻国。 6 伽倻国成立以后,把国号叫做伽倻,是同辰国的前身国(小国) 的国号为“狗倻”有关。 据历史文献,伽倻建国主导势力的代表者是金首露王。他的家谱 不详。这说明,金首露势力不是土著势力,而是从外地迁徙来的势 力。这通过伽倻国成立前后墓葬形式的变迁可以看出来。 人的生活风俗中,墓葬形式最为保守,继承性最强。所以,墓葬 形式发生新的变化,这直接地同迁徙来的居民墓葬形式的影响有密切 的关系。 原来辰国时期,石椁墓、石棺墓、围石墓的墓葬形式盛行,在狗 倻国,原来土圹墓、瓮棺墓的墓葬形式盛行。在伽倻国成立的前后时 期,在狗倻国突然出现了木椁墓的墓葬形式。 伽倻国的木椁墓分布在以金海的龟旨峰为中心的有限的地区。木 椁墓是统治阶层的墓,集中分布在金首露建国的金海的龟旨峰周围。 伽倻国成立前后时期,在金官伽倻国出现的木椁墓的主人,是古 朝鲜、扶余系统的势力。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木椁墓原是古朝鲜的墓 葬形式之一,古朝鲜居民时常随着古朝鲜政治形势的变化迁徙到位于 南方的同族之国—辰国。这一事实,通过在这一地区发现了许多古朝 鲜时期典型的青铜坛子的事实也可以得到证明。 正是这一木椁墓的主人,是《驾洛国记》所述的金首露势力从古 24 朝鲜迁徙来的。 历史文献说他是出身于“天”的,通过这一事实可以知道伽倻国 的始祖—金首露是古朝鲜的移民势力。高句丽、扶余和新罗的建国传 说中所说的建国者出身于“天”这句话所指的就是古朝鲜的游民或移 民,这是学术界业已论证的历史事实。 “天”包括“天”、“太阳”、“卵”、“新”等意思,而这些 都是古朝鲜人所崇拜的。 伽倻国人崇拜太阳的信仰,通过反映移住日本列岛事实的《古史 记》或《日本书记》的传说也可以知道。《古史记》写道:离开本国 伽倻国到达日本九州的伽倻移民说,九州这个地方面向伽倻,朝阳鲜 明,夕阳灿烂,所以是个好地方。他们虽然离开本国到此地,离伽倻 还近,为住在“阳光灿烂的土地”而感到高兴,并憧憬太阳之国伽倻 国的事实。 这些事实说明,伽倻建国势力金首露势力是从古朝鲜迁徙来的势 力,他们崇拜“天”、“太阳—卵”。这些事实又说明,伽倻成立 后,建国主导势力反映他们的血缘关系和信仰,在包含多种意思的古 朝鲜语“gaya”(伽倻)中,采用“天”、“太阳”、“卵”等意思来 制定了国号。 (二) 以“海东盛国”闻名于世的“渤海” 698 年高句丽游民继承在朝鲜历史上最强大的高句丽,在高句丽的 领土上重建了强大的封建国家。把国号定为渤海。 25 朝鲜民族自古自称是“光明”、“明亮”的人或国家,渤海国这 一国号正反映了这种意思。再说,渤海国和前高句丽一样,实际上占 据渤海沿岸,故此得名渤海国。 据文献记载,渤海,历史上指一定海域的海名,前汉时期指地方 行政的一个单位,后来 698 年大祚营在高句丽旧领土上建立新的国家 以后,则指国号。 公元前 3 世纪以前中国人所说的渤澥就是今天的渤海。古代中国 人指今日的“渤海”叫做“沧海”。“隋书”写道:“辽东之役莱护 儿率楼船指沧海。”《唐书》写道:“沧州景城郡上本渤海郡治。” 这里所指的沧海就是今日的渤海。 中国三国时期,曹操曾登碣石观海作诗,写道:“东临碣石以观 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里所指的沧海就是渤海。 唐朝时期编纂的《初学记》写道:“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 称渤海。 又通谓之沧海。”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古代中国人把渤 海叫做沧海,所以把这一地区叫做渤海,是与海的位置或形状无关 的。 汉武帝(公元前 140-公元前 87 年)时期,东方朔所著《十洲记》 里写道:“沧海岛在北海中,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 这里所说的沧海和仙人,是指古朝鲜地区和古朝鲜人的。《山海 经》写道:朝鲜位于列阳之东海北侧、岱山之南侧;东海之中心北侧 有一国,称朝鲜。 从这里可以看出,沧海岛地处朝鲜境内,仙人指孔子所说的圣人 26 君子不死之国—古朝鲜人;同时沧海这一名是古朝鲜人起的。 沧海是三国时期以前朝鲜的一个地名,后来变成了海名。也就是 说,渤海或沧海都是古代朝鲜人起的名,是古朝鲜语。 那么,作为国号的渤海,古朝鲜语的语音和含义是什么呢? 渤海的“渤”字,古朝鲜语里是表明“光明”、“光亮”的意 思,同与古代朝鲜族的名称相关联的“夫娄”(bulu)、“不” (bul)、“发”(bal)、“亳”(bak)一样。 上面已谈到,“海”字向来是“大海”的意思。都认为“渤海” 这个名称,与大海有关。对此,谁也没有表示过疑义。 但实际上,正如“渤”字是古朝鲜语音一样,“海”字也是古朝 鲜语音。“海”是把表示古朝鲜语中的“太阳”(hai)的“ga,ge, gao,gu”借用汉字标记的。 由此可以看出,“渤海”这一国号所包含的意思就是“阳光鲜明 的国家”。这反映了古朝鲜人的崇拜观念和要继承宗族名的意志,同 时也反映了他们要收复失地的意志。 “渤海”这个标记传到古代中国人那里,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 便把“海”字误认为是“大海”的意思。 与此相反,古朝鲜和高句丽的后裔—渤海人却知道“渤海(渤 澥、渤高)”这句话所包含的“发(bar)族的国家”、“阳光鲜明的 地方”这个意思,便把它作为具备“天子国”体面,标志新历史开端 的、698 年成立的一个国家的国号。 27 (三) 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 继承高句丽的高丽 高丽是自 10 世纪初至 14 世纪末存在的封建国家,是朝鲜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国家。 9 世纪末,与北方的渤海并立的后期新罗,由于农民反对封建的横 征暴敛的斗争,日趋衰落,国家形势陷于混乱。利用这种形势,甄萱 在西南地区建立后百济,而在北部地区则出现了泰封国。于是后期新 罗分裂为“后三国”。10 世纪初后三国之间战事频繁,以致生灵涂 炭。松岳(开城)地区封建势力弓裔的臣下王建便利用这种形势,于 918 年发动政变,打倒弓裔,建立了国号为高丽的国家,建都开城。 朝鲜中世纪出现的第一个统一国家的国号高丽,是继承高句丽 的。 这个新封建国家的国号是渊源于过去朝鲜历史上最强大的高句丽 的。原来高句丽和高丽是同义词,三国时期也常把高句丽叫做高丽。 10 世纪初成立的高丽,沿用三国时期的高句丽这一国号,把国号 定为高丽,是从继承高句丽的统一向往,实现国家的统一,把自己国 家转变成为像高句丽那样强大国家这一愿望出发的。高丽人一向以高 度自豪感宣称高丽是继承高句丽这一国号的。通过 993 年反契丹战争 时期高丽—契丹谈判时,徐熙所说的话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8 谈判时,契丹萧逊宁以“汝国兴新罗地”为由,提出高丽不能收 复高句丽的失地这一荒谬的论调,企图辩解自己的侵略行径。高丽徐 熙当即驳斥敌将的这一主张道:“非也,我国即高句丽之旧也,故号 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辽阳——著者注)皆在我 境。” 周边国家也把高丽视为继承高句丽的正统国家。后唐(923-936 年)于 933 年 3 月致函高丽,确认王建“踵朱蒙启土之祯为彼君”, 高丽为高句丽的继承国。 继高丽建立的李王朝也承认了高丽是继承了高句丽这一国号的历 史事实。 篡夺高丽王权,建立新王朝的李成桂本人也批阅已编纂的《高丽 史》时确认了高丽和高句丽的继承关系,给郑道传批示:“王氏(指 高丽—著者注)之世袭称高丽(指高句丽——著者注)之名,能合三 韩以为一统。” 高丽继承高句丽统一全境的向往,照旧沿用国号,这首先是因为 在高丽成立前后人民的统一愿望急剧高涨。 高丽成立的 918 年前后朝鲜的总的形势错综复杂。 大同江流域以南地区极度混乱状态持续不断。当时这一地区大致 分为高丽、后百济、新罗。许多从中独立出来的封建势力割据一个或 多个邑,自称“城霸”或“将军”。这群小封建势力肆无忌惮地压榨 百姓,并为了争权夺利驱使人民大兴干戈。分裂与不断的战争,使国 家分崩离析,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29 北方渤海局势也动荡不安。个别封建势力逐渐壮大,引起了严重 的社会混乱。置于渤海控制之下的靺鞨(女真)趁势逐渐成为独立势 力,契丹对渤海的侵略阴谋活动日益加剧。 国家面临的总的形势,把统一国土作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了出 来。人民奋起投入反对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并渴望早日实 现国土的统一。 朝鲜人民是自古以来在一个疆土上蕃衍生息的单一民族,具有一 个血统一个语言和一个文化,本来就热切希望国土统一,并为了实现 统一进行顽强的斗争。这个时期朝鲜人民的这种统一的热望空前高 涨,鉴于这种形势,高丽就把实现国土统一作为当务之急提了出来。 为了实现国土的统一,高丽首先大力合并后百济和新罗。 935 年 6 月后百济王甄萱向高丽投降,接着新罗敬顺王(金溥)于 935 年 11 月同贵族官僚一起到开京归顺高丽。这样新罗王朝告终,领 土和居民归并到高丽。 与此同时,高丽为了收复大同江以北广阔的高句丽失地展开了顽 强的斗争。 为了向西北方挺进,高丽从建设原高句丽京都平壤着手。 高丽非常重视建设平壤。高丽掌权者推宕首都建设,先着手恢复 平壤,把平壤建成陪都。 高丽掌权者于 919 年(太祖 2 年)决定由铁原迁都开京,并加以 推进,但已在 918 年 9 月着手恢复平壤。 高丽成立后头一个大业就是平壤建设。 30 高丽掌权者非常重视平壤,尽管南方形势非常复杂,太祖王建每 年访问西京(平壤),并强调说,今后各个君主务必每年到西京逗留 100 天,治理国家。 平壤(西京)不仅是高丽西北方的政治军事要冲,而且是东方大 强国高句丽的京都,具有传统地位,所以高丽重视并致力建设平壤。 高丽设想凭借西京以加强北方防备,特别是将来迁都平壤,以此为据 点,兴建包括原属高句丽疆土的旧地的强国。 渤海崩溃之后,高丽向北方挺进,实现合并的事业,是同接纳渤 海游民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的。 渤海人民为了收复失地,接连不断地开展了斗争,被挫败或形势 不利的时候就退到同族的国家。这样,许多渤海游民像潮水般涌进高 丽境内来。 934 年渤海国王太子大光显归顺,935 年后期新罗的末代王金溥投 降,新罗并入高丽,936 年高丽合并后百济,从而统一国土的大业告一 段落。 高丽通过将近 20 年的吞并战争,把后百济、新罗的全境和居民以 及原属高句丽、渤海的不少领土与居民吞并成功,置于统一了的国家 体制之下。 高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三国时期藩属的于 山国(郁陵岛和独岛)和耽罗国(济州岛)的控制,以进一步加强了 对统一了的全领土的中央集权。 与此同时,高丽继承了高句丽崇拜檀君为民族的始祖,向往民族 31 团结和统一的高句丽传统的祭祀仪礼。 高丽在古朝鲜京都西京(平壤)修建檀君祠堂,把檀君出生和葬 身之地平壤称之为“我国地脉之根本,大业万代之地”,每年隆重祭 祀檀君。 高丽继承高句丽要统一同族的国家的向往,统一了分立的新罗、 后百济、渤海,在朝鲜历史上成为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这一国号也 成为闻名于世的第一个统一国家的国号。 “Korea”的由来 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东方 和欧洲声威大震。 欧洲国家对朝鲜的称谓来自高丽,例如法文 Coree,英文 Korea,俄 文 Kopeя等等,都是高丽的音译。 高丽这个国号传到欧洲以前,早在高句丽、渤海时期,朝鲜已以 高丽这个称谓在东亚和西亚广为知晓。 基于这些历史条件,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成立,并广泛传到国 外,随之高丽这个称谓就固定了下来,专指朝鲜。 高句丽也曾把国号叫做高丽。 东方把高句丽灭亡后于 698 年成立的高句丽的继承国渤海,叫做 高丽。 中世纪日本史书中留存的渤海人亲自写就的国书原文、8 世纪日本 官方公文、寺庙古文书中都把渤海称为高丽。 32 8 世纪中叶西藏地区的 Hor 国,把高丽标记为 kuri(高丽)。 在欧洲,高丽这一国号,最早见于 13 世纪中叶欧洲的一些记载。 1250 年前后奉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兰西王路易九世之命,派 到蒙古的法国传教士路布留克于 1253 年归国后向国王禀告:中国东边 有一名叫卡乌列(高丽)之国。 这是现存的记有高丽这个国号的欧洲的文献中,属最早的。 13 世纪末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出身的马尔戈ㆍ保尔洛撰著《东方见 闻录》,向欧洲介绍过高丽。在这部著作中是把高丽写成高乌丽的。 后来 16 世纪葡葡牙人和意大利人陆续向欧洲介绍过高丽。 1513 年 6 月葡葡牙国王伊曼奴尔致罗马教皇列温十世的函件和 1557 年在里斯本出版的《阿尔芬索ㆍ达鲁保葛路传》中写道,葡葡牙 人占据马来半岛马六甲港期间,每年有二三只 Gores(高丽)贸易船进 港。这 Gores 正是指高丽人的。 1571 年葡葡牙人道拉多绘制的《世界地图》,在中国北部海湾对 岸标有 Conrai(高丽)海岸。 同年葡葡牙神父伽斯巴尔ㆍ毕别达在印度寄给本国的两封信中写 道,由日本航海三天可抵达 Coray(高丽)国。 后来欧洲人用 Corea 来标记朝鲜。 曾到过朝鲜的葡葡牙人巴特列ㆍ安东尼奥ㆍ普列涅斯蒂诺于 1578 年写道:“几年前往日本航行的葡葡牙船在 Corea(高丽)沿海遭风暴漂 泊。” 意大利佛罗伦萨神父弗朗切斯高ㆍ卡尔列蒂13年之久乘船横渡大西洋 33 和太平洋,环绕世界一周,回国后撰写了《世界周游记》。他写道,Corea 分为9国(把8道写错的),王国号称朝鲜。 17 世纪西方地图学家和地理学家照旧把朝鲜记做 Corea。 1615 年法国地理学家高丁赫在自己绘制的亚洲地图上把朝鲜记做 Coria;英国人蒂得里在东北亚地图上把朝鲜记做 Corai; 1679 年达 美尔涅把朝鲜记做 Coreer;1750 年洛别尔特ㆍ保贡蒂记做 Coree。 1777 年意大利安东尼奥ㆍ扎达教授在自己绘制的亚洲地图上也把朝鲜 记做高丽。1771—1778 年英国出版
/
本文档为【朝鲜历代国号及其由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