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1-11-02 2页 doc 9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hs154

hx主要从事图文设计、ppt制作,范文写作!

举报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AGE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历史纲要导引辽夏金元的统治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开展和相关制度建立,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125年金灭辽,1260年元朝建立,1276年元朝灭南宋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辽与西夏的政治制度,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少数民族政权对我国北方地区开发所作出的奉献,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古代少...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PAGE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历史纲要导引辽夏金元的统治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开展和相关建立,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125年金灭辽,1260年元朝建立,1276年元朝灭南宋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辽与西夏的政治制度,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少数民族政权对我国北方地区开发所作出的奉献,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承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入主中原后采用“汉法〞及遇到的困难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辽夏金元时期,华夏文明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知识点一 辽与西夏1.契丹族的兴起和建国(1)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2)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幅员扩大,改国号为辽。(3)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局部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泼。(4)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5)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2.西夏的建立(1)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3)制度根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学习聚焦]辽和西夏与北宋鼎峙,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治。[知识拓展]辽朝“蕃汉分治〞(1)蕃汉分治: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权力比南面官大,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2)统治特点:承受汉族文化;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创制契丹文字。[特别提醒]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分掌行政、军事等大权;元昊推行科举制以选拔官吏。知识点二 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的建立与开展(1)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3)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4)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2.金朝的制度(1)金朝制度根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2)女真人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3.金朝的鼎盛时期(1)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2)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学习聚焦]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一度出现治世。[知识拓展]猛安谋抑制(1)背景:随着女真族社会私有制的出现,完颜阿骨打称帝前,顺应历史开展的趋势,推行猛安谋抑制。(2)内容:以户为计算单位,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3)性质:兵民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4)作用:猛安谋抑制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女真社会开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知识点三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国(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奉上“成吉思汗〞的尊号。(2)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招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2.元朝的统一(1)定国号为“大元〞①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将统治重心从漠北转移到汉地,开场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作为首都。②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③蒙古在西方的统治区脱离元朝单独开展,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2)灭南宋,完成统一①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②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沉着就义。3.元朝稳固统一的措施(1)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①为稳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效劳,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②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2)实行行省制度①中书省委派官员代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中书省。②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3)设立宣政院对于吐蕃地区,那么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宣政院进展政教合一的管理。[学习聚焦]蒙古崛起于漠北,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知识拓展]蒙古的兴起(1)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蒙古高原崛起。(2)1206年,其出色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军队先后使吐蕃、畏兀儿臣服。(3)1227年灭西夏。(4)1234年灭金。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知识拓展]元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设立行省,如在原西夏境内设甘肃行省,在原大理国境内设云南行省,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2)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知识点四 元朝的民族关系(1)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2)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随着蒙古的征服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整合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时称回回人,成为回族的前身。2.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异对待政策(1)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异对待政策,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2)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3)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3.民族大融合的趋势(1)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2)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局部蒙古人退回草原。(3)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学习聚焦]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提醒]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的特点(1)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动和交往,是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的前提条件。(2)民族融合形式多样,是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的根本内容。(3)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空前有效地管辖边疆地区,是元朝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的重要手段。探究点一 宋元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那么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1)据材料一,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此有何看法?提示:方面:军事、财政、行政。看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2)材料二说明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这种设置有何意义?提示:设置:实行行省制度。意义: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材料一出自朱熹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评论,应注意“收了〞为标志的并列句,抓住“莫不溃败〞这一信息。材料二应注意关键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那么镇之以行中书省〞。论从史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和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2)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没有独立的行政体系。(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中央,完全听命于皇帝。(4)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5)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皇帝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深化拓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1)魏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以此削弱了宰相的职权。(3)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探究点二 辽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材料二 元朝建立后,围绕采用“汉法〞和旧俗问题曾有过一场剧烈的争论,当时,中原学者许衡针对这一问题向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使国家而居朔漠,那么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元史·许衡传?(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辽实行南北双轨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提示: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作用:这种成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2)材料二(?元史·许衡传?)文中的“汉法〞指什么?“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如何?提示:“汉法〞是指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权的中枢机构。争论结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蒙古政权的统治,元世祖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以“汉法〞改变保守落后的“旧俗〞。材料一中两个省略号把材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契丹旧俗,事简职专〞,第二个层次辽统治区域扩大到中原,实行南面官和北面官,第三个层次南面官和北面官都“因俗而治〞。材料二反映元朝初围绕“汉法〞和“旧俗〞的争论,最终“汉法〞改变了“旧俗〞。论从史出——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及表现(1)主要特征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表现:①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如任用汉人做官,学习汉人典章制度,学习汉人农耕技术和生活方式,学习汉族文化,创造本民族文字。②汉族人移居边境,学习少数民族的游牧经历。③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被同化为汉人。④定居中原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与汉、蒙、畏兀儿等杂居形成了“回族〞。深化拓展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度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1)元朝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完毕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2)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开展成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3)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4)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顶峰。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流动,一个新民族——回族开场形成。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展的重要时期。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开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解题]例 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时期,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说明元朝(  )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不花(蒙)、忽鲁不花(蒙)、史天泽(汉)、耶律铸(契丹)塔察儿(蒙)、王文统(汉)、赛典赤(回回)、廉希宪(汉)粘合南合(女真)、阔阔(蒙)、张文谦(汉)、张启元(汉)商挺(汉)、杨果(汉)B.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C.说明元朝的民族关系平等友好D.说明元朝的中央地方分权制衡汉族官僚有任职并不是把控中书省权力,B项可排除。民族关系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C项可排除。材料主要是中央中枢机构,没有提及地方信息,D项可排除。:A审题干: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官员中汉族官员占有较大比例,表达了元朝重视“汉法〞。验结论:表格显示丞相、参知政事等中汉族的地主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汉族地主是元朝重要统治根底,A项正确。[随堂检测]1.以下少数民族,最初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建国后,设置南面官、北面官,实行“蕃汉分治〞的是(  )A.党项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女真族[尝试解答] __C__判断注意“最初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设置南、北面官〞的民族。2.定都在兴庆府,国号大夏,其制度根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这一少数民族首领是(  )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成吉思汗[尝试解答] __B__关键信息是国号大夏,定都兴庆的少数民族首领。3.由东北入主中原,沿袭唐宋制度,却保持“猛安谋克〞,并一度出现盛世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契丹族建立的辽B.党项族建立的大夏C.女真族建立的金D.蒙古族建立的元[尝试解答] __C__关键信息:保持“猛安谋克〞制度,入主中原后一度出现盛世的这个少数民族政权。4.面对元朝的统一,文天祥坚持抗元,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沉着就义。被史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主要是基于他(  )A.使南宋人民防止了战争灾难B.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C.反对民族压迫和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D.维护南宋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尝试解答] __C__文天祥抗元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表达了一种坚贞不屈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说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尝试解答] __B__材料中“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的信息,说明元朝中书省定时集体讨论需议的事务判断正确选项。6.中国古代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流向有二: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一样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C.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斗争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尝试解答] __A__无论是北方民族进入黄河流域,还是北方人民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都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课时作业10 辽夏金元的统治一、选择题1.北京城正式作为王朝都城开场的标志是(  )A.金朝迁都中都B.元朝定都大都C.明朝建都北京D.辽建都上京解析:金朝迁都中都,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场,A项正确;元朝定都大都和明朝建都北京都要晚于金朝,B、C两项错误;辽朝的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D项错误。答案:A2.被百姓誉为“小尧舜〞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是(  )A.耶律阿保机B.元昊C.金世宗D.元世祖解析:金世宗统治时期,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C项正确;其他三人都没有这一称号,排除。答案:C3.金朝制度根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抑制度。有关“猛安谋抑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保证了金灭南宋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解析:猛安谋抑制度下,凡女真民户,每300户编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A、D两项错误,B项正确;灭掉南宋的是元朝,C项错误。答案:B4.元朝统一后,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这有利于(  )①稳固统一 ②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效劳③用来运输官府物资 ④负责传递公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为稳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效劳,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D项正确。答案:D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中书省C.实行监察制度D.实行行省制度解析: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地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秦朝开场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来看,应当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与此不符,排除。答案:D6.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根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  )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解析:元朝时期设立行省管理地方,中书省负责“腹里〞管辖,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大都附近,故A项正确;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主要是岭北行省管辖,故B项错误;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主要是辽阳行省管辖,故C项错误;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主要是江浙行省管辖,故D项错误。答案:A7.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以下有关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蒙古族和回族,根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B.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四等人制〞C.色目人指蒙古人、西北和西域各族人D.元朝后期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民族融合加快解析: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蒙古族和回族,根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A项正确,不合题意;元朝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实行“四等人制〞,B项正确,不合题意;元朝后期,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民族融合加快,D项正确,不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8.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高智耀传?材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建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为中书省,……在外者那么有行省,……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那么为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籍也。——?元史·百官志一?(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西北藩王的态度如何?(2)材料二中的“一代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积极作用。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元世祖采用汉族封建制度,实行行省制度的史实以及西北藩王的反对态度。由于材料易懂,比拟容易答复。解答时应注意语言精练,进展归纳概括。答案:(1)实行汉族封建制度。反对遵用汉法。(2)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3)作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推动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展。
/
本文档为【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