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的玉蝉

中国古代的玉蝉

2010-04-12 7页 pdf 523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869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的玉蝉 江汉考古 总第 期 考 古 研 究 中国古代的玉蝉 郑建明 何元庆 上海 摘 要 作为汉代主要葬玉之一的拾蝉 , 在史前时期主要发现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中 , 并且主要 出土于瓮棺葬的底部 , 应该与某种丧葬仪式或灵魂观有关 。 汉代以前 , “ 蝉 ”是楚文化地区的称呼 , 中 原地区称为蟾蝎 、娘媚等 , 再给合楚地发达的巫文化 、鬼神观念 , 推测中原地区的拾蝉 , 不仅其形态 , 而 且其作为葬玉的功能 , 可能主要是来源于楚文化 。 关键词 石家河文化 玉蝉 葬玉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一 、 玉蝉...
中国古代的玉蝉
江汉考古 总第 期 考 古 研 究 中国古代的玉蝉 郑建明 何元庆 上海 摘 要 作为汉代主要葬玉之一的拾蝉 , 在史前时期主要发现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中 , 并且主要 出土于瓮棺葬的底部 , 应该与某种丧葬仪式或灵魂观有关 。 汉代以前 , “ 蝉 ”是楚文化地区的称呼 , 中 原地区称为蟾蝎 、娘媚等 , 再给合楚地发达的巫文化 、鬼神观念 , 推测中原地区的拾蝉 , 不仅其形态 , 而 且其作为葬玉的功能 , 可能主要是来源于楚文化 。 关键词 石家河文化 玉蝉 葬玉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一 、 玉蝉形态的变化 一 史前的玉蝉 玉蝉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 其中 以红山文化的玉蝉为最早‘, , 。 除了红山文化之 外 , 主要还发现于环太湖的良诸文化 、 长江中 游的石家河文化等文化中 , 但是红山文化与良 沽文化均只有零星的发现 , 如果与这两种文化 中大量发现的其它玉器相比 , 几乎到了可以忽 略不计的地步 。 而只有在石家河文化中 , 玉蝉 才是最主要的器型 , 不仅数量多 , 所占的比例 高 , 而且制作精美 , 类型多样 , 代了史前时期 玉蝉制作的最高峰 。 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主要发现于 肖家脊 、 罗家柏岭 、 枣林岗 、钟祥六合 等遗址中 , 其 中以肖家屋脊为最多 , 该遗址共发现玉器 件 , 玉蝉 件 , 居各种玉器之首 图 、 , 罗 家柏岭共发现 件 , 其中玉蝉 件 , 仅次于人 头像的 件 , 枣林岗也有一定数量发现 图 。 这些玉蝉在形态上共可分成三种类型 第 一类雕琢特别精致 , 完全刻划出其眼 、 头 、 嘴 、 身 、 尾 、 翅等各个部分 , 身上还刻纹装饰 , 与真 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蝉几乎无异 第二类较粗略 , 但仍具嘴 、 眼 、 头 、 身等 , 翅与尾尚能分出 第三类仅具蝉的基本 外形 , 省略了嘴 、翅 、 尾等部分 。 以上三种类型 一个总的特点是特别注重眼睛的刻划 , 无论是 哪种类型 , 均大眼或圆形或近圆形地外突 , 处 于一种相当突出的地位 。 此种特点也反映在 其它的玉器类型如玉虎 、玉人头像上 。 注重眼 睛的刻划成了石家河人像与动物造型的最大 的特点 。 此外多数玉蝉均有钻孔 , 或钻于一侧 的象鼻孔 , 或身躯上下的对钻孔 。形体均较小 , 长一般仅 一 、 宽 一 厘米 。 红山文化的玉蝉形式与石家河文化有较 大的区别 。 那斯台遗址发现四件 , 式 件 , 形制相同 , 圆柱体 , 前端较粗 , 头部中间浮雕两 个圆眼 , 两眼间有一凸线 , 上缘为额头阴刻纹 , 边下缘沿有两个小乳状突 , 颈背部刻出形凸线 纹 , 腰背部横刻两道凸纹 , 尾端向背部翘起 , 腹 部素面无纹 , 两侧对穿一透孔 , 刻工精致 , 形象 逼真 。 长 、 径 厘米 图 。 式 件 , 比前者稍大 , 头额部阴刻八字形纹饰 , 两圆眼 间有一钻孔直透尾端 , 腰部亦有一横向钻孔同 纵向钻孔交插 , 背部有四道凸弦纹 , 尾端阴刻 收稿 日期 一 一 作者简介 郑建明 一 , 男 , 浙江金华人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 复旦大学文博系 级博士研究生 。 何元庆 一 , 男 , 河南信阳人 , 在致公党上海市委工作 。 赢 颐 ⋯⋯⋯⋯⋯⋯⋯⋯⋯⋯⋯,,,, 一一一一一洲产、、 ,, 一弯月形沟痕 。 长 、 径 厘米 。 此件玉 蝉原报告称为蚕 , 但从型制上看更象是蝉 。 良诸文化在张陵山与反山两墓地各发现 一件 。 张陵山一件底平 , 面微鼓 , 阴线刻划蝉 的头身和翅 , 尾部穿数小孔 , 似为悬挂的饰物 , 此物倒置则若蛙状 。 约 一 厘米 图 。 反 山墓地出土一件 , 黄玉 , 平面近椭圆形 , 以凹凸 的弧线刻画出眼 、 翼 , 线条流畅 , 对称和谐 , 背 面平整 , 有切割痕 , 对钻小隧孔 。 长 厘米 。 红 山文化与良洁文化 目前所发现的几件 玉蝉 , 数量上无法与石家河文化相比 , 而且造 型亦较简单或说是另类 , 那斯台的一件形似玉 蚕 , 张陵山的似蛙 , 只有反山的一件更似蝉 , 但 是造型极其简洁 , 与其玉器纹饰 、 造型极尽精 细之能事的传统有很大的区别 , 看来是非其擅 长之物 。 因此可以说石家河文化的玉蝉几乎 完全代表了中国史前的玉蝉 。 二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玉器主要发现于中原的墓葬 中 , 但均较零星 , 不见了像石家河文化那样成 批出土集中的情况 。 主要发现于殷墟的各墓 葬中 , 这可能一方面与殷墟是商代后期的政治 中心 , 玉器在此地的使用较为普遍有关 , 另一 方面也可能与该地区考古工作做的较多有关 。 殷墟发现玉蝉的主要有 妇好墓 、 白家坟 墓 、 殷墟西区墓葬 、 郭家庄墓葬 ’等 , 其他地 区有 浚县新村‘, ”、稿城台西村 、新干商墓 、 前掌大商代墓葬 、灵石族介村商墓 、 罗山天 湖商墓圈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圈 、灵台白草坡 西周墓‘, , 、平顶山市北嗤村两周墓地‘, , 、 宝鸡市 茹家庄西周墓 、洋西墓葬圈 、刘台子西周六号 墓‘, , , 、 北窑西周墓 〔,‘ , 、 天马一 曲村遗址北赵晋侯 墓地 、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国 、 山西长子县东 周墓‘, , , 、 上马墓地 〔, “,、 绍兴 号墓‘, , ,、 洛阳中 州路 , 。, 、 郑州商城 川等 。 商代与西周时期的玉蝉大多刻划具体 , 细 致表现出眼 、鼻 、 嘴 、 身 、 尾 、翅等 。 多圆雕或平 面雕 , 嘴下常有一穿 , 形象生动 。 如山东滕州 市 前 掌 大 商 周 墓 地 , 玉 蝉 两 件 , , 无任何杂质 , 圆雕 , 平背 , 腹圆鼓 , 头 端尖吻 , 两侧有一对凸起的大眼睛 , 头下部刻 槽似嘴 , 上有一穿 , 双翼窄长 , 头和身间饰有两 道凸弦纹 , 腹刻有一连弧线纹和三道弧线 。 长 厘米 。 妇好墓的一件造型与前掌大近似 图 。族介村商墓一件型体较长 , 刻划略简 , 但是双眼外鼓 。 天马曲村一件嘴尾均有钻孔 。 这些玉蝉多出土于墓中 , 也有少量出土于地层 中的 。 同时开始出现变体 , 如罗山天湖商周墓 地商代墓葬中一件玉蝉 , 立体雕刻 , 兽面蝉身 。 上海博物馆藏一件 , 体狭长 , 体刻纹 , 与一般的 蝉造型区别较大 。 东周时期除了沿用早期的刻划具体而形 象的传统外 , 还较多地以一种佩的形式出现 。 如绍兴 中除出土一件玉蝉外 , 还出土了 六件蝉形佩 , 方首尖尾 , 形似蝉 , 但全身向一侧 弯曲 , 纹饰作双面浅浮雕或阴刻卷云纹 。 有一 件一面为浅浮雕 , 另一面仅有极浅的阴刻线 。 大的长 、 宽 厘米 , 小的长 、 宽 厘米 。 三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玉蝉发现更普遍 , 几乎全国均有 发现 。 以片形为主 , 主要流行一种俗称汉八刀 的简洁技法雕刻而成的玉蝉 。 此种玉蝉双眼 向外突出 , 双翅并扰 , 后端呈尖状分叉 , 头部较 方 , 刻划有嘴 , 尾部有的还有阴线分节纹 , 时代 特征极其明显 。 如满城汉墓〔 、 上孙家寨汉墓 , , , 、 随州市义地岗东汉墓 图 ‘,‘ , 、咸阳马泉镇 空心砖墓 图 ’周 、 定县北庄汉墓国 、营县马庄 汉墓 中出土的玉蝉均属此类 。 此外汉代还有一种比较简洁的造型 , 如三 棱柱形 , 只具有蝉的粗略外形而不作任何细部 的刻划 。 江西南昌老福 山西汉木榔墓中出土 的玉蝉 , 长 厘米 , 造型相当简单 。 汉广陵国 诸墓中除出土了前种造型的玉蝉外 , 也有不少 后种造型的玉蝉网 。 二 、 玉蝉功能的考古学推测 新石器时代玉蝉从发掘情况看 , 主要发现 于墓葬中 , 少量发现于地层中 , 如罗家柏岭与 肖家屋脊 , 但罗家柏岭玉蝉均发现于房址的堆 积中 , 发掘者推测是一处制玉作坊 , 因此可以 说与玉蝉的功能无涉 。 肖家屋 肖虽也有出土 于地层中的 , 但是该遗址表面已被扰动 , 地层 中的玉器原位于墓葬中的可能性更大 。 因此 史前的所有的玉蝉均应出自墓葬中 。 石家河 文化出土玉器的均是一种瓮棺葬 , 玉器放置于 瓮的底部 。 从其形状看 , 几乎所有的玉蝉均有 钻孔 , 或为一侧的象鼻穿 , 或为体部的对钻 , 或 者背部有一道纵向凹槽 , 因此其用法可能缝缀 于衣物等软性材料上或缚束于硬杆上 。 用途 应是墓主人生前的一种装饰品 , 死后再埋葬于 墓葬中 。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使用此种装 饰玉品 , 他们应是地位与权力的一种象征 , 与 良诸文化的玉踪 、玉壁 、玉钱等的功能应一致 。 商周时期 , 玉蝉一方面仍主要发现于墓葬 中 , 但也有发现于遗址中的 , 且亦多有穿孔 , 因 此与新石器时代一样 , 也应是所有者生前的一 种实用器 , 死后伴其入葬 。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一种无穿孔的玉蝉 , 且多出土于墓主人的头骨 附近 , 推测应是一种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葬玉 一踏 。 玉拾的出现历史要比玉蝉早 , 可以上溯到 篙泽文化时期 , 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末段数量 开始增加 。 造型无一定制 , 有圆环形 、心形 、 小 璧形等多种形状 。 商周时期玉拾形式更是多 种多样 , 除玉蝉外 , 还有各种动物造型 、 各种几 何形 , 并且不限于一件 , 有的一墓可达十多件 。 曾侯乙墓玉拾达 件之多 , 有玉牛 、 玉猪 、 玉 羊 、 玉狗 、 玉鸭 、 玉鱼等 , 出土于墓主的口腔与 颅腔内 , 器小如豆 , 均为圆雕而成 。 三门峡歌 国墓地 出土玉拾八件 , 有龙形 、鱼形 、 蚕 形 、 凤尾形 、 残片等 , 亦出于墓主人 口 中 。 当 然更多的是一 、 二件的 , 苏州浒墅关真山大墓 玉踏一件 , 长方形 , 双面纹 , 中部束腰 , 两端饰 兽面纹 , 束腰部边缘饰绳纹 。 长 、 宽 厘 米 , , 。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商周时期玉蝉仍应 是一种实用的装饰品 , 死后作为随葬品 , 但是 部分已经变成了葬玉 , 成为玉拾的一种 。 秦汉时期 , 玉蝉除了传世的外 , 基本出土 于墓葬中 。 商周时期在墓葬中的位置尚不是 很确定 , 有位于胸腹部的 , 到了汉代 , 多数位于 口腔中或嘴附近 。 造型也主要是一种无穿孔 的形制 , 且一般一墓出土一件 , 应是拾无疑了 。 因此玉拾发展到汉代 , 不仅数量上严格限于一 件 , 而且形制也较为固定了 , 虽然也有其他形 制如江苏徐州奎山西汉墓玉踏为一件龙形器 , 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玉拾为一件圆形带短 柄器‘ , 但最主要的形制已变成了玉蝉 。 因此 玉蝉发展到汉代 , 几乎完全成了葬玉之一 , 与 玉握 、玉塞 、 玉覆面 、玉衣等构成了汉代一整套 的葬玉 。 三 、 先秦两汉时期文献 所见蝉的观念 “ 蝉 ” 字 , 先秦文献中出现很少 , 《十三经 》 中仅《礼记 》中出现三次 。 诸子书仅《庄子 》、《列 子 》、 《荀子 》、 《吕氏春秋 》中出现过 , 其余诸子 大抵未见 。 《荀子 · 致士 》 “ 今人主有能明其 德者 , 则天下归之 , 若蝉之归明火也 ” 。 《荀子 · 大略 》“饮而不食者 , 蝉也 不饮不食者 , 浮 蟒也 ” 。 《吕氏春秋 · 纪部 · 仲夏 》 “鹿角解 , 蝉始鸣 , 半夏生 , 木荃荣 ” 。 《吕氏春秋 · 纪部 。 孟秋 》 “ 白露降 , 寒蝉鸣 ” 。 《礼记 · 月令 》 “鹿角解 , 蝉始鸣 , 半夏生 , 木荃荣 ” 。 《礼记 · 月令 》“ 凉风至 , 白露降 , 寒蝉鸣 , 鹰乃祭鸟 , 用 始行戮 ” 。 因此先秦诸文献不仅记载少 , 而且主要涉 及蝉的名称与其一些 自然的特性或者动物属 性问 , 与其观念并没有关系 , 这也与考古的 情况相符 。 此一时期的玉蝉仍然是一种实用 器玉佩 , 虽然也开始出现于嘴中 , 但是与其它 玉器一样 , 只是许多陪葬品中的一种 , 并没有 特化 , 不具备以后成为葬玉的特定功能 。 到了两汉时期 , 蝉的记载明显增多 , 并且 主要是其功能的记载 , 特别是作为晗的记载 , 可 以说汉时有关蝉的记载均与丧葬或死亡有关 的 。 以玉蝉为珍可能与神仙方术有关 。 两汉时人很多持有形神可以分离的观念 , 如《淮南子 · 精神训 》 “ 夫至人 ⋯⋯学不死之 师 , 无往而不遂 ⋯⋯生不足以挂志 , 死不足以 幽神 ⋯⋯若此人者 , 抱索守精 , 蝉蜕蛇解 , 游于 太清 , 轻举独往 , 忽然入冥 。 ”很显然 , 他们认为 人死之后 , “神 ” 是可以不受尸体之束缚 , 是能 够离己僵之躯壳而获得 “ 新生 ” 的 , 就象蝉 、 蛇 脱皮一样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蝉蜕 ”一词 , “ 蝉 蜕 ”也常常用于说明或比拟人之可以长生乃至 成仙 。 王充《论衡 》屡屡提到此词 , 并通过分析 蝉蜕现象驳斥人能够通过变化或者尸解延年 、 成仙 。 如《论衡 · 无形 》说 娇增化为复育 , 复育转而 为蝉 , 蝉生 两冀 , 不类娇增 。 凡诸命蠕蜚之类 , 多变 其形 , 易其体 至人独不 变者 , 票得正也 , 生为婴儿 , 长为丈夫 , 老为父翁 , 从生至 死 , 未尝变更者 , 天性然也 。 天性不 变者 , 不可 令复变 变者 , 不可令不 变 ⋯ ⋯如徒 变其形 , 而年不增 , 则蝉之类也 , 何谓人愿 之 大概汉时之人正是从蝉等 “ 蠕蜚 ” 之类的 形体变化得到启发 , 便认为人也能够变易形体 , 并以此增寿 。 王充对此种逻辑很不以为然 , 不 遗余力地加以批判 。 而《论衡 道虚 》中更可 以知道蝉蜕与尸解也有着某种联系 万物 变化 , 无 复还者 。 复育化为坪 , 羽 冀既成 , 不能复化为复育 ⋯ ⋯少君之寿 , 年未至 百 , 与众俱死 , 愚夫无知之人 , 尚谓 之尸解而去 , 其实不死 。 所谓 “ 尸解 ” 者 , 何等也 谓身死精神去乎 谓身不死得 免去皮肤也 如谓身死精神去乎 , 是与死 无异 , 人亦仙人也 。 如谓不死免去皮肤 乎 诸学道死者 , 骨肉俱在 , 与恒死之尸 无 以异也 。 夫坪之去复育 , 龟之解甲 , 她 之脱皮 , 鹿之堕角 , 壳皮之物解壳皮 , 持骨 肉去 , 可谓尸解矣 。 今学道而死者 , 尸 与 复育相似 , 尚未可谓尸解 。 何则 案坪之 去复育 , 无以神于复育 , 况不相似复育 , 谓 之尸解 , 盖复虚妄失其实类 。 王充之反驳人可尸解 , 恰好说明时人从复 育脱壳化为蝉之现象而有人“死 ”可以只是“ 尸 解 ” 成仙的观念 。 《论衡》旨在 “疾虚妄 ” , 其所 反映的社会风俗 自然属实 。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 , 汉人从“ 蝉蜕 ”获 得启发 , 认为蝉具有因变异形体而增寿 、 羽化 的功能 , 利用蝉来作为葬玉 , 可以使人也达到 相同的 目的 。 而古时往往认为口腔是人的灵 魂出入的地方 , 将玉蝉置于 口中 , 可帮助人的 灵魂进入体内 。 因此玉蝉之为拾 , 也可能就是 寄托了死者亲友对死者之 “ 死 ” 能够 “ 尸解 ”成 仙的美好愿望 。 此外从汉代的文献也可以看出玉拾到汉代 也已形成了一种一饭含制度 。 此种制度 始于先秦 , 《春秋 文公五年》“王使荣叔归含 , 且帽 。 ”两汉沿前代之制 。 如《汉书 · 原涉传 》 “ 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 , 分付诸客 。 ” 饭 含用玉石珠贝 。 《汉书 杨王孙传 》 “ 王孙为 欲赢葬答祁侯书云 ‘鬼之为言归也 , 其尸块然 独处 , 岂有知哉 裹以敝帛 , 隔以棺榔 , 支体络 束 , 口含玉石 , 欲化不得 , 都为枯腊 。千载之后 , 棺榔朽腐之乃得归土就其真宅 ’ 。 ” 又如 《后汉 书 · 梁商传》“ 商病笃 , 救子冀等曰 ‘吾以不 德 , 享受多福 。 生无以补益朝延 , 死必费擎藏 , 衣裳哈玉匣珠贝之属 , 何益朽骨 ”, 。 可见汉 代拾玉己经相当普遍了 , 并且从“ 口含玉石 , 欲 化不得 ”看 , 用珠玉为之 , 大概乃是古人以为玉 石可保身体不朽 , 使灵魂有所依托 。 文献虽均 说拾用玉石 , 但未说明为何种器形的玉器 , 从 《论衡 》等推测拾主要是用蝉的 。 结合两方面的 文献资料 , 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玉蝉其社会功能 与前代不同 , 已完全成了一种丧葬用玉的拾了 。 四 、 结语 玉蝉在新石器时期 , 以一种大眼造型为其 主要特点 , 并主要发现于墓葬中 , 但是此时主 要仍是作为生活的一种实用器 , 死后作为一种 随葬品 商周时期 , 特别是西周以前 , 无论是功 能还是造型均沿用新石器时代的传统 , 但部分 开始与丧葬用玉相联系 , 特别是东周以后 , 作 为拾的比例明显增大 。 汉代型制上也以大眼的 具象刻划为特征 , 但是其功能已经相当固定 , 用作丧葬的拾 , 与玉塞等构成了一整套的汉代 丧葬用玉 。 玉蝉的这种造型与丧葬上的功能可能主 要起源于史前时期的楚文化地区 , 从商周以后 逐步影响中原地区 。 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 , 有 三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首先 , 在史前时期 , 玉蝉主要发现于石家 河文化区 , 不仅数量多 , 而且形态各异 , 反映了 该文化的先民们对蝉的高度的熟悉与重视 。在 史前时期以发达的玉器制作名满天下的另外 两支原始文化一良诸文化与红山文化中 , 发掘 报告中也有称为蝉的动物 , 但是仔细观察 , 它 们更像是蛙 、 蚕等动物而与蝉造型差异甚大 , 并且与大量出土的其它精美玉器相比 , 这些器 物几乎是可忽略不计的 , 这也反映了对这些文 化的先民来说 , 蝉并不具有特殊的含义 其次 , 玉蝉在造型从石家河文化开始 , 就 十分注重刻划一种大眼的造型 , 此种特点为后 来的文化一直所沿用 , 即使到了汉代 , 除了一 种双眼外凸的造型为主要型制外 , 即使是简单 仅具有蝉之外形的造型 , 亦刻划出双眼 , 可见 此种造型传统从未间断过 。 第三 , 从语言称谓上来看 , 蝉是楚文化区 的称呼 。 扬雄《方言》中称 “ 楚曰蝉 ” 。 《尔雅 》 注引《方言》云 “蝉 , 楚谓之 , 绸 , 宋之间谓之 , 蟾绸 , 陈郑之间谓之 , 娘绸 ⋯⋯” 。 蝉一词 , 是 楚人的称呼 , 而非中原的称呼 。 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 , 这 一地区在后来是楚文化的分布区 , 因此 , 综合 上面的三点 , 玉蝉无论是其造型还是其称呼 , 均与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 可以看成楚是文化 包括先楚的原始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种贡献 。 注释 【 巴林右旗博物馆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 查 》, 《考古》 年第 期 。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肖家屋脊》, 文物出版 社 , 年 。 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 新石器时代遗址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枣林岗与堆金台》, 科学出版 社 , 年 。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等 《钟祥六合遗址 》, 《江汉考 古 》 年第 期 。 同注 。 口 南京博物馆 《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 》, 《文 物资料丛刊 》第 辑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 《浙江余杭反山良堵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 《文物》 年第 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妇好墓》, 文物 出版社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发掘报告 一 》, 文物出版社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一 年殷墟 西区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 年 夏安阳郭家庄东南殷墓的发掘 》, 《考古 》 年第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安阳郭家庄 号墓 》, 《考古》 年第 期 。 【 郭宝均 《潜县新村》, 科学出版社 , 年 。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菜城台西商代遗址 》, 文 物出版社 , 年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新干商代大墓》, 文物 出版社 , 年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山东滕 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 年发掘简报 》, 《考古》 年第 期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滕州前掌大 商代墓葬》,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西灵石族介村商墓 》, 《文物》 年第 期 。 【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等 《罗山天湖商周墓地 》, 《考古学报》 年第 期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 《 一 年琉 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 》, 《考古》 年第 期 。 【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 《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 》, 《考古学报》 年 期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平顶山市北溃村两周 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 》, 《华夏考古 》 年第 期 。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 西周墓发掘简报 》, 《文物 》 年第 期 。 仪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洋西发掘报告 》, 文物出 版社 , 年 。 脸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 号墓清理报告 》, 《文物 》 年第 期 。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洛阳北窑西周墓 》, 文物出版 社 , 年 。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天马一 曲村遗址北赵 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 》, 《文物》 年第 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 《洛 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 哎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西长子县东周墓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上马墓地 》, 文物出版 社 , 年 。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绍兴 号墓发掘简 报》, 《文物 》 年第 期 。 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洛阳中州路 西式 段 , 科学出版社 , 年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郑州商城 》, 文物出版 社 , 年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满城汉墓发掘报 告 》, 文物出版社 , 年 。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上孙家寨汉晋墓》, 文物 出版社 , 年 。 湖北省随州市考古队 《湖北省随州市义地岗东汉 墓清理报告 》, 《江汉考古 》 年第 期 。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咸阳马泉镇空心砖墓清 理报告 》, 《文博》 年 期 。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 掘报告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刘云涛 、刘云秋 《营县博物馆馆藏古代玉器 》, 《文 物春秋 》 年第 期 。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西南昌老福山西汉木 榔墓 》, 《考古》 年第 期 。 扬州博物馆等 《汉广陵国玉器 》, 文物出版社 , 年 。 阿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裕泽》, 文物出版社 , 年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福泉山 》, 文物出版社 , 年 。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 文物出版社 , 年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三门峡彼国墓地 的清理 》, 文物》 年第 期 。 苏州博物馆 《江苏苏州浒墅关真山大墓的发掘 》, 《文物 》 年第 期 。 徐州博物馆 《江苏徐州奎山西汉墓 》, 《考古》 年第 期 。 山东省博物馆等 《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 《考古 年第 期 。 丽 , 一 , 、恤 , ” , “ 蝉 ” , “蟾嵋 , , “娘绸 ” 一 , ’ 责任编辑 、校对 陈丽新 湖北省博物馆 、 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 年度业务工作汇报会 年 月 日 , 湖北省博物馆 、 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 年度业务工作汇报会 , 会议为 期两天 。 本着汇报一年来工作业绩 , 交流一年来研究成果的宗旨 , 馆所同志积极参加会议 , 讨论热 烈 。 结合我馆楚文化馆对外开放及新馆建设 , 会上讨论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楚文化馆宣 传与厚积薄发 》及《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考察报告 》等 。 年馆所主要考古工作有 配合大广高速公路 、武合铁路 、 大别山热电厂建设 , 在麻城境内 发掘了吊尖遗址 、梅家墩遗址 、 桃园岗遗址 、女王城遗址及金罗湾西周城址等 。 随岳高速公路沿线 的随州均川黄土岗遗址 、 天门笑城 、 龙嘴遗址等发掘业已完成 。 南水北调中的文物抢救保护 工作依然是馆所考古工作重点 , 年发掘了丹江 口市牛场墓群 、八腊庙墓群 、北泰山庙墓地 。配 合武安铁路复线工程发掘了谷城 肖家营遗址 。 配合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发掘了襄樊陈坡遗 址 。 继梁庄王墓之后 , 年馆所在钟祥发掘了第二座明代蕃王墓一郧靖王墓 , 获得了一批珍贵 的文物资料 。 会上还汇报了利川海螺口化石点的发掘 、 红庙岭第五次发掘与整理 、 麻城南宋钱窖 的发掘及初步整理等 。 九连墩楚墓整理小组汇报了整理工作情况和进展 。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黄 冈地区博物馆汇报《大广高速 、武合铁路十几处墓葬的勘探发掘收获》 。 王红星馆长为会议作总结发言 , 肯定了大家的工作成绩 , 同时希望馆所有更多同志能借助年 中学术研讨会 、年终工作汇报会展示 自己 , 提高自己 。 陈丽新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的玉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