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提纲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提纲

2023-03-14 6页 pdf 200KB 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孩子他姥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提纲《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教育统计与测量英文名称:EducationalStatisticsandMeasurement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数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教育学领域,经...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提纲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教育统计与测量英文名称:EducationalStatisticsandMeasurement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数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课时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二、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三、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数据的初步整理2课时第一节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统计分类第二节统计第三节统计图第三章集中量2课时第一节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第二节中数第三节众数第四章差异量2课时第一节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第二节差第三节方差和标准差第四节相对差异量第五章相关量4课时第一节相关的意义第二节积差相关第三节等级相关第四节质与量相关第五节品质相关第六章概率及概率分布6课时第一节概率的一般概念第二节二项分布第三节正态分布第七章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4课时第一节抽样分布第二节总体平均数的估计第三节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第四节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第八章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6课时第一节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三节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九章方差分析2课时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第十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2课时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第十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0课时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第三节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第四节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第十二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2课时第一节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第二节测验题目的编制要领第十三章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2课时第一节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点体系第二节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第十四章小学常用的心理与教育测验简介2课时第一节智力测验第二节人格测验第三节小学教育测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教学难点】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总体参数估计;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概念、种类、估计方法、效度与信度的关系;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1、教学方法本课程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更要求学生经历系统完整的实践训练。1)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由单一的讲授法发展为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并用;改革教学手段,由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为投影、CAI等多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2)实践环节:对专业课程的试卷进行分析;深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2、教学测评以课程和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期末考试等方面实现,满分为100分。课堂表现的评估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参与学习热情以及出勤情况;作业是为了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期末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与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五、学时分配表1《教育统计与测量》学时分配表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作业题量(题目)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数据的初步整理24第三章集中量23第四章差异量29第五章相关量49第六章概率及概率分布68第七章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45第八章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62第九章方差分析21第十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21第十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08第十二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21第十三章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21第十四章小学常用的心理与教育测验简介22合计4846六、使用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目1、使用教材:王景英主编:《教育统计与测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2、主要教学参考书目:(1)王孝玲主编:《教育统计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1月版。(2)黄光扬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3)漆书清主编:《教育统计与测量》,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4)朱德全、宋乃庆主编:《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5)梁红梅、王景英主编:《教育统计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
本文档为【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